種植技術
」 大麻台南「文旦王」出黑馬 自學果農王錦秀奪冠
台南文旦大賽今年邁入第10屆,共61名農民角逐,27日進行最後評鑑,今年果品、甜度表現均佳,下營區22年資歷的農友王錦秀過去2次參賽都是陪榜,靠著不斷學習精進種植技術,以黑馬之姿勇奪特等獎「文旦王」殊榮。台南郵局為了挺柚農,祭出每箱10台斤、最低85元的優惠運費,力求3天到貨。台南是全國最大的文旦產區,種植面積1097公頃,約占全台28%,產地以麻豆文旦838公頃最多、下營文旦93公頃次之,今年受到風災等因素,產量大約減少2成,雖然減產,不過此次台南文旦大賽仍吸引61名農民參加,最終選出1名特等獎、5名頭等獎和19名優等獎。市府農業局日前將所有參賽果品送驗,皆通過農藥檢驗,27日在新營區南瀛堂進行最後階段的果品評鑑,由6位學界、業界的專家擔任評審,評分標準包含外觀形狀、肉質風味、甜度等。擔任評審長的嘉義大學園藝學系名譽教授呂明雄表示,此次參賽的文旦皆於15日採收,今年夏天雨水多、氣溫高,原本推測可能會衝擊文旦品質,不過這次看下來,果品反而比往年更好,甜度達到滿分有17人,各家差異性很小,分數都在伯仲之間。獲特等獎的王錦秀,與丈夫馮榮昌栽種文旦約22年,兩人自退休後專心務農,因為過去沒有經驗,到處上課不斷精進,終於種出優質的文旦。昨日獲悉得獎消息,兩人難掩興奮之情,強調其他農友都很用心栽培,笑說自己「應該是運氣好才得獎」。台南郵局昨在「麻豆生鮮處理場」舉辦「郵挺小農.柚來了」記者會,代理局長尤素珍表示,去年光是台南郵局就配送24萬箱文旦,今年更和麻豆農會31個產銷班、1700多個農民密切配合,提供每箱10台斤、最低可達85元運費的優惠價格,還力求3天到貨,再加上郵局有全台1300個據點的廣大通路,絕對是農民配送文旦的最佳選擇。
地球暖化農業災損已成常態 林岱樺籲農業部化被動為主動
立委林岱樺15日在經濟委會質詢中指出,全球氣候暖化已成為不可逆的情勢,也因為氣候暖化造成農產品產量減少,除了台中水蜜桃外,高雄有多項農產品亦因氣候異常關係導致開花率與結果率皆下降,造成農民收成減少,近來又獼猴偷吃損失,要求農業部對於農產品災損補助應化被動為主動,林岱樺舉例說,台中梨山水蜜桃是當地是最大產地,其種植面積約234公頃,年產量約2,246公頃,且一年只有一收,每年7、8月是水蜜桃採收期,4、5月則是結果期,但有農民反映因氣候異常,造成水蜜桃只開花不結果,導致水蜜桃產量減少,農民收入銳減苦不勘言,今年初估產量恐少五成,很有可能不到四成。林岱樺說,除了台中水蜜桃外,高雄有多項農產品亦因氣候異常關係導致開花率與結果率皆下降,造成農民收成減少;而現今又有獼猴大軍偷吃,包括高雄那瑪夏水蜜桃、六龜芒果、內門鳳梨及芭樂果園皆遭到獼猴入侵果園,導致農民被迫放棄採收,忙碌一整年卻徒勞無功,心血付諸流水損失慘重。林岱樺表示,關於「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第四條規定目前僅就颱風、焚風、龍捲風、豪雨、霪雨、冰雹、寒流、旱災或地震所鑿成之災害給予補助,請農業部研擬考慮應將蟲害、病害及動物入侵所造成的損害納入補助範圍。林岱樺進一步表示,農業部與高雄市政府皆有編列經費補助防猴設施,但對於種植水蜜桃面積達1甲以上的農民來說,架設費用昂貴,設備成本高,補助不足以負擔,對農民來說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甚至曾有新聞報導指出花蓮有民眾誤觸電網慘遭電死,足以顯現電網防治效果有限,亦有可能造成民眾誤觸;因此,她認為農業部應研擬更合適的防阻方案,讓農民與動物皆能夠共存。林岱樺指出,農業部所推廣的智慧農業,其中「自動化」雖可節省時間,人力,大面積種植,但若因氣候變遷其農產品收成不佳的情況將會一直存在。她要求農業部應該將智慧農業的重點放在「智慧化」和「精準化」來提升產能,進而以協助農民因應氣候變遷。林岱樺說,農業部應「掌握種源基因定序」為主軸,以「調適科學」為架構,進而才有機會調整農時,找出適應物種,針對耐寒、耐熱、耐旱等不同極端氣候的情形,發展出不同的種植技術,以利農民因應未來氣候變遷。林岱樺說,農業部應除了補助之外,應有全新的政策規劃,對於農產品災損補助應化被動為主動,應主動要求各縣市政府在第一時間與中央聯繫,啟動災損評估,主動補助以確保農民生計,不要等到民怨沸騰或是媒體報導後才提供協助;同時亦讓智慧化農業的「智慧化」和「精準化」,協助農民在氣候變遷的時代也能種植與豐收。
花蓮縣政府連續三年舉辦『農好生活節』,結合山海廚房綠色餐桌行動方案成果展出,落實食農教育,發現在地食好健康、食好療育、食好永續!
花蓮縣政府近幾年來積極推動在地健康生活、食農教育,包括讓健康吃在地、療育玩食農體現永續精神,這也是花蓮日常!以花蓮農村好生活的概念為主軸,希望將花蓮成為健康、再生、永續、無汙染的代名詞!第三屆花蓮農好生活節,讓農村好時光再現花蓮縣政府再次舉辦『第三屆農好生活節』,展現冬日花蓮農村好食光!今年擴大舉辦,為期兩天在知卡宣公園盛大展開,這兩天多達三千多人次參與這一場農村盛會,共同享受與融入自然健康療癒的餐飲與體驗,也再次驗證花蓮縣政府幾年對食農教育與環保意識的培育,完成花蓮農好生活的新篇章!縣長徐榛蔚表示,『農好生活節』主旨就是期望打造優質的農村交流平台,除了能讓大家來這裡逛市集、草地野餐、聽音樂,更融入食農與環境教育元素,藉由與花蓮農村生活結合,體現花蓮幸福在地好生活之精神。這次的農好生活節也響應2050淨零碳排以及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重大目標,讓大家了解永續的重要性!(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第三屆農好生活節』讓『山海廚房綠色餐桌行動方案』入選單位成果被看見而為了推動並協助發揚花蓮豐富農村資源特色和有機農業與食農教育深耕,增進大眾對於花蓮地區之農業、農產品及食品產製儲銷過程的了解與重視,花蓮縣政府農業處今年度也第一次舉辦了「山海廚房綠色餐桌行動方案」,利用徵選活動,廣納大家對食農教育的想像。共有14個單位提案申請,最終遴選出10個入選單位執行。這次的花蓮『農好生活節』的一大亮點便是讓徵選出的10個入選單位成果展出!(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精彩的10個入選方案包括山蘇體驗、百合採花祭、酪梨的幸福食譜教室、芋見吉安、幸福好芋到-芋頭、韭國英雄-白頭韭菜、客家仙草、花蓮曼波雞、竹的多重宇宙-箭竹、大手拉小手。貼近苦茶油、溪蝦的生活與生態。從入選到展出中間這些教案到教具的產出製作,花蓮縣政府持續積極輔導,這次的農好生活節展示他們努力成果,也是花蓮縣政府推動食農教育深根民眾的成果;各團體也藉由『農好生活節』大顯身手,透過食農教育,以教學、影片、圖卡、桌遊等互動有趣的方式讓民眾和學員了解花蓮食材的美好,真正完善無形於生活中的食農教育,像是花蓮縣原住民新部落發展協會就針對山蘇體驗進行食農教育,除了讓民眾了解在花蓮秀林鄉佳民地區以山蘇為主要經濟來源,藉由食農教育認識「山蘇」屬性及山蘇營養成分,也讓參與者能以歡樂輕鬆的方式認識山蘇寶寶的成長故事,以推動在地特色山蘇相關飲食、銷售。(圖/花蓮縣政府提供)另外像是有限責任花蓮縣友善農牧生產合作社推出百合採花祭,讓大家知道花蓮其實是全台最大的有機食用百合生產地、百合也是在作物中種植技術較高的作物,透過課程傳授有機百合栽培理念,同時了解知識傳達、實作與講解,在食用面相加強教育,並輔助幫助農民進一步思考如何將食材轉化為容易操作的教材,讓參與者能夠了解百合除了觀賞之外還有什麼可利用的價值。未來這些在地的食農教案與教具也將試著實際運用在團體相關活動以及教學場域中,讓花蓮的食農教育內涵更加深入同時也更有創意及想像,多元化的成果更值得期待!(圖/花蓮縣政府提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花蓮縣政府廣告
漲聲響起!藥材「當歸」每斤350漲到破千 業者無奈嘆:沒辦法
冬天一到,許多民眾都會購買中藥材進補身體。然而常見的「當歸」價格已不斷飆漲一年多了,跟今年年初相比已整整貴了一倍,高級一點的當歸甚至一斤已破千。而價格頻飆漲的原因,業者則指出是因為國內的中藥材幾乎都從大陸進口,受限貨源不足有斷貨風險,導致價格不斷浮動,雖然衛福部中藥司研議「國藥國種」,但中醫師則認為緩不濟急。近期一波波寒流接著報到,民眾都會想進補暖一下,但食材卻已漲翻天。舉冬令進補常見當歸為例,有中藥材業者觀察到跟年初相比,當歸竟已整整漲了一倍多,從年初的每台斤三五○元,到年底已漲到每台斤千元以上,其餘中藥材的漲幅,則從3倍到20倍都有。藥師公會全聯會中藥發展委員會主委黃世勳表示,國內的中藥材幾乎都是自大陸進口,有時會受限大陸貨源不足,讓國內中藥材陷入隨時斷貨的風險,才會導致藥材價格不斷浮動。而因過於仰賴中國大陸,大陸近期更頻頻炒藥材價格,業者無奈表示,這不是漲2、3天了,已經漲一年多了,基本上是因為產地的關係,大陸那邊要怎麼調整,攤商也沒有辦法。對此,衛福部中藥司研議以「國藥國種」方式解決該難題,但中醫師則認為台灣田地較小,所以生產的規模跟量也比較少,恐怕目前是緩不濟急,且台灣目前當歸的質也不夠。黃世勳表示,國內應是要重新盤點中藥材在全球的進口來源,同時研究本土藥用植物作為藥材替代品項的可能性,並強化國內中藥材種植技術,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住宅淪為大麻養植場!新北男自學自種 追溯毒品來源竟是研究生
新北市警局刑警大隊與宜蘭縣警局接獲情報,新北市45歲陳姓男子在宜蘭礁溪住宅內自學自種大麻,警方獲報後持搜索票前往現場查緝,並搜扣7株大麻活株,陳男被逮後供出大麻來源是宜蘭某大學2名畢業研究生所提供,事後警方再循線逮捕涉案2人,並從住處起獲大麻菸草、菸油等危禁品,詢後依《毒品罪》嫌移送法辦。據了解,陳男家住新北市三峽地區,過去向就讀宜蘭某大學傳播相關研究所24歲謝姓男研究生購買大麻,未料謝男因畢業離開學校,陳男因此失去毒品供貨源,竟突發奇想請謝男提供大麻種子,開始於網路上自學種植技術,還購買相關專業器材,疑似將礁溪住宅改造為大麻養植場。新北市警局刑警大隊、宜蘭縣警局接獲可靠線報後,耗時多日跟監蒐證,於今年5月時見時機成熟一舉搗破毒窟,查獲陳男栽種的7株大麻活株,9株枯死的大麻,現場發現有土壤酸鹼檢測劑、幫浦及照明器等專業設備。警方偵訊時,陳男坦言大麻是謝男所供應,警方立即循線追查於8月時成功逮捕謝男,並發現謝男上游為其學長官姓男子,警方事後持拘票及搜索票到2人住屋處查緝,共查扣大麻煙草105公克、大麻煙油115公克,且經調查後得知謝男、官男是透過網路購買毒品,並使用國際郵包取貨。警訊後陳男將依《毒品罪》嫌移送法辦,謝男、官男2人依販賣、持有第二級毒品大麻罪嫌移送法辦,北市刑大大隊長蕭瑞豪呼籲大麻在台灣仍屬第二級毒品,不論是施用、持有均屬犯罪行為,如有販賣或栽種等不法行為更屬重罪,民眾切勿以身試法。
誇張!移工潛蕭敬騰母校廢棄校舍 改裝衣櫃成製毒據點
1名陳姓越南移工潛入廢棄大學宿舍內種植大麻,台中警方網搜時發現其購買相關用品,立即開始埋伏蒐證,今年2月一舉搗毀製毒據點,並起出大麻成品、種子及種植工具等,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陳男遭聲押獲准,近日也偵結起訴。陳男將衣櫃改造成大麻乾燥室。(圖/翻攝照片)陳男在家鄉就對種植大麻有濃厚興趣,並利用網路取得種植技術和種子,來台灣工作後看準同鄉市場,潛入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廢棄的宿舍內種植,利用廢棄建物的隱蔽性來規避警方查緝,將建物內改造成天然溫室,確保大麻能得到足夠的陽光,當警方破獲時,從衣櫃裡發現正在烘乾的大麻成品。警方共起出5袋總重772公克的大麻成品、6顆種子、尚未成熟之大麻1株及種植大麻工具,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目前檢方已偵結起訴。分局長賈立民呼籲,意圖供製造毒品之用而種植大麻,已涉嫌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涉及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500萬以下罰金之重罪,民眾切勿以身試法。陳男種植大麻技術了得。(圖/翻攝照片)
彰化男買種子揪高中兒種大麻 查扣338株市價逾1.5億元
彰化和美1名42歲楊姓男子竟揪18歲高中兒子一起種大麻,他租下透天厝頂樓開大麻工廠,檢警調日前搜索,現場查扣338株大麻及2.7公斤大麻花成品,粗估市價超過1.5億元。楊男供稱在淘寶上購買大麻種子,上網學習種植技術,雖然他辯稱種大麻與兒子無關,但仍雙雙被依《毒品罪》送辦。經查,楊男原本是汽車業務員,但績效不佳生活困難,他鋌而走險經營起大麻工廠,且找來18歲的兒子和友人幫忙,未料,大麻即將收成之際,有民眾發現該透天厝飄散出濃濃氣味而提出檢舉,隨即被檢警調盯上。專案小組日前進行搜索,逮捕楊男等人,該處為楊男承租之透天厝,屋內種滿338株大麻盆栽,天花板則使用植物栽培燈,現場查扣乾燥大麻花成品2.7公斤,如以市價每公克約2千至3千元計算,換算下來總價超過1億5千萬元。事後,楊男將責任一肩扛,辯稱和兒子及友人無關,自己從中國購物網站「淘寶」向中國買家購入種子,再透過國外網站學習種植技術。詢後,楊男被依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移送彰化地檢署,由於他遭另案通緝,檢察官裁定發監執行;至於剛年滿18歲的兒子,因部分犯罪期間尚未成年,移送少年法庭。
桃園龍潭史上最大大麻農場案 警先逮8人!溯源追出71歲神秘「大麻教授」
刑事警察局去年9月,在桃園龍潭破獲綽號「荔枝」的松聯幫元老吳來居(67歲)主持、台灣史上最大大麻農場,警方逮捕8人並查扣市價逾6億元之大麻活株4218株,案經溯源,警方日前再逮捕製毒顧問、綽號「教授」的于男(71歲)以及有化工背景的朱男、李男等人。檢警調查,松聯幫元老吳男前年開始在陸軍航特部601旅旁,租用千坪農地設置大麻農場,為了掩人耳目,在大麻田外種植樹木及蔬果、稻米等作物,吳男更僱用6名印尼逃逸女移工,幫忙澆水照顧大麻,吳男等人在鄰居面前皆自稱農友。警方去年9月間發動行動,當場查扣市價逾6億元的大麻活株4218株以及大麻酊4罐、大麻成品及半成品15.7公斤,現金和製毒工具1批等證物,現場逮捕吳男等8人均羈押禁見,據警方研判相關人等皆無相關農業種植背景,懷疑另有高人指點,持續向上溯源。經查,擔任松聯幫堂主及中常委的吳男,夥同李男共同籌畫種植大麻園,招攬具有專業化工及植物知識背景的朱男及綽號「教授」之于男,由他們協助教導種植需要的土壤種類、肥料比例、光照亮度等條件。朱男特別引進美國加州大麻場專業種植技術,翻譯英文版種植大麻筆記交給吳男,由共犯李男前往購置種植大麻所需設備材料,他們選定陸軍航特部601旅旁旁農田,以「扦插法」專業種植大麻,大規模並快速地將大麻幼苗培育至4000多株大麻。歷經4個月溯源蒐證,警方見時機成熟,於1月5日同步搜索台中市、台北市及新北市等犯嫌相關藏匿住所6處,拘提朱男、于男等2名製毒師,及共犯李男3人,詢後依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解送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偵辦,李男被裁定羈押禁見。
史上最大宗12億大麻園案共犯落網 農業專家、製毒師傅合作專業化生產
刑事局去年9月底與桃園市警龍潭分局共同偵破吳姓等8人涉嫌製造種植大麻田,現場查扣大麻活株4218株、大麻酊4罐、大麻成品及半成品毛重15.7公斤等證物,號稱史上查獲最大宗大麻案,8名犯嫌羈押禁見。刑事局近日溯源追查在逃的製毒師傅,拘提朱、于姓2名大麻製毒師傅,及李姓共犯計3人到案。檢警去年9月在桃園龍潭破獲史上最大宗大麻園。警方調查,68歲吳姓主嫌曾加入松聯幫擔任堂主及中常委,綽號「荔枝」。吳自2021年起夥同李姓共犯籌畫種植大麻園,並招攬具有專業化工及植物知識背景之朱、于2人,教導吳姓主嫌以精準的土壤種類、肥料比例、光照亮度等條件大量植栽。朱甚至引進美國加州大麻場專業種植技術,由朱翻譯英文版種植大麻筆記給吳姓主嫌,李姓共犯再前往購置種植大麻所需設備材料,經吳嫌等人以「扦插法」專業種植,大規模並快速地將大麻幼苗培育至4000多株大麻。檢警去年9月在桃園龍潭破獲史上最大宗大麻園。龍潭分局去年接獲線報,指陸軍601旅營區旁農地,有人疑似種植大麻,警方報請檢方指揮偵辦,經長期蒐證,確認吳等人私種大麻,現場逮捕吳、柯2名具松聯幫身分男子和6名外籍逃逸移工。該大麻園面積多達一甲,大麻株多達4218株,史上查獲最多,黑市價恐高達新台幣12億元。桃園地檢署去年11月依製造二級毒品罪起訴,如今刑事局再追出製毒共犯,徹底斬斷毒品製造供應鏈。刑事局指出,本案破獲台灣史上最大宗大麻種植案,並成功向上溯源緝獲幕後松聯幫眾及製毒師到案,即時攔阻大批毒品流入市面,更遏止幫派利用製毒師繼續栽種,有效維護治安。刑事警察局表示,嚴打黑幫組織及毒品犯罪的決心絕不妥協,將持續溯源斷根,斬斷黑幫不法金脈,讓黑幫犯罪無所遁形。
棄百萬年薪種紅薯…神人3年狂賺1500萬 「半年收入669萬」成功秘訣曝
現代年輕人起薪普遍不高,不少人選擇創業,希望能拚出一片天。大陸河南省蘭考市一名張姓男子放棄一線城市百萬年薪,回到老家創業種紅薯,一共投入了人民幣100萬(約新台幣446萬元)的資金,雖然第1年、第2年都虧損,到了第3年竟口氣掙了人民幣350萬(約新台幣1561萬元),引發網友討論。綜合陸媒報導,河南蘭考的張先生是個80後,2016年之前他在鄭州做生意,最多時一個月賺20多萬(約新台幣89萬元),是同學裡最早買高檔轎車的人。2016年後,他為了照顧年邁的父母,又恰逢農業扶持政策,於是毅然決然放棄年入百萬年薪的紅火生意,回到老家著手創業種紅薯。據了解,蘭考的沙地非常適合紅薯生長,蘭考紅薯也被大陸農業部列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有鑒於此,張世坡決定把紅薯種植當成重點,他當時一共投入100萬,第1年不見影,第2年依然虧損,第3年居然一口氣掙了350萬,才勉強收支持平。隨著銷路的打開和種植技術的成熟,今年張先生種的紅薯淨利潤達到150萬左右(約新台幣669萬元),從紅薯育苗到出土上市這6個月,就狂賺了150萬,平均日入近萬元。張世坡表示,自己要帶著鄉親們100人來共同創業,種植紅薯,讓每個人都能夠實現富裕的願望。
大樓內竟藏千萬大麻園 毒蟲夜店買種子當起自耕農
新北市31歲柳姓男子有多項毒品前科,他為了吸毒不擇手段,竟從夜店購入大麻種子後,並在住宅大樓內栽種,新北警方獲報後深入調查,果然在其住處查出76盆大麻和栽種工具,市值上千萬元,警方懷疑他除自用外,也販賣大麻成品,全案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罪嫌移送法辦。新北市刑警大隊日前接獲線報指出,有人疑似在住宅大樓內栽種大麻,經長期查訪蒐證後,於上個月底持搜索票會同淡水分局、刑事警察局偵八大隊,循線追查位於淡水一處民宅內擁有高達76盆的大麻及栽種工具。因大麻數量過多,警方懷疑柳男除自用外,也販賣大麻成品,目前正全力追查可能留向。(圖/新北市刑警大隊提供)經調查後發現,柳男是從夜店購入大麻花並採取大麻種子,再從網路上學習相關種植技術,將自家當成開心農場般,大量種植大麻。不過柳男為了省錢,其生長燈瓦數較普通生長燈來的少,導致其大麻形似營養不良,但現場搜查出高達76盆大麻,市值將近1000多萬,顯然已超出自用數量,因此經方懷疑有部分大麻成品流出市面,正全力追查其可能流向。警方提醒,大麻為我國現有列管第二級毒品,施用大麻者,將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栽種大麻為毒品者,不論自用或他用,都將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12條第2項栽種大麻罪,可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百萬元以下罰金。呼籲國人仍應遵守法令,切勿以身試法。
綠委控藍洩種金鑽技術給陸方?龍介仙教民眾自種鳳梨諷「別告我洩密」
大陸3月起禁止進口台灣鳳梨,引發朝野關切是否會衝擊鳳梨產業,民進黨立委陳亭妃則指控台灣蔬果的種植技術已逐漸被轉移到大陸,大陸全部學走後就一腳踢開台灣,「都是國民黨害的」。對此,曾與前總統馬英九協助行銷台灣鳳梨的台南市國民黨議員謝龍介指出,要種金鑽鳳梨不難,一般民眾在家裡也能種「別再瞎扯洩國家機密」。謝龍介強調,世界上還有許多與台灣同緯度的國家或地區都種鳳梨,但台灣金鑽鳳梨就是特別好吃,關鍵除了台灣土地特殊外,與本地空氣、水等因素、農民悉心照顧都有影響,這不是其他國家想學著種就能種出來的,否則金鑽為何能進入大陸市場?他也呼籲,既然金鑽鳳梨風暴肇因於大陸農產品害蟲檢疫問題,蔡政府就應回歸到兩岸協議儘速協商檢疫問題,別再亂扯其他不相干的事,轉移焦點。謝龍介昨晚接受中天新聞採訪時指出,亞熱帶水果有其特性,保存時間期短是出口商最要面對的挑戰,所以水果外銷很重視「地緣經濟」。儘管台灣目前水果保存、熟成技術都有進步,但是鳳梨很重,空運雖節省時效並不划算,只能透過海運出口,海運時間如果太長,又很容易爛掉,因此離台灣最近的中國大陸,在「運送時間」考量下就成為台灣水果最佳出口選擇,過去農民都是晚上裝貨櫃、隔天就能抵達中國大陸港口,再加上綠色通關,就能在保鮮期內進入大陸市場銷售。反之,如果要銷到澳洲、美國等較遠區域,就有很多困難必須克服,政府還要補貼運費,在成本上划不來。針對大陸此次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謝龍介說,他原本認為陸方動作太突然,但他進一步瞭解後,原來陸方去年就已經透過管道告訴農委會,從今年起不再同意台灣鳳梨透過燻蒸除蟲後進入大陸,農委會必須說清楚,是否有預先因應。由於陸方宣布從三月一日起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農民2月底收到訊息後,就拼命採收,想趕在三月一日前搶進大陸,據他瞭解,僅228當天,抵達廈門港的台灣鳳梨貨櫃就一百多個,陸方隨後收批抽了十九個貨櫃有十二個櫃不及格,但這還不包括驗出出不及格後、台灣進口商要求退運回台灣的部分,他聽農民提到,緊急闖關的一百多個台灣鳳梨貨櫃,大約有一半不符合陸方要求退運,大概會在一週後返抵台灣,屆時也是台灣內銷鳳梨盛產「大出」之際,對鳳梨農的挑戰才真正開始。謝龍介指出,要種金鑽鳳梨其實不難,「所以別再瞎扯什麼國民黨將鳳梨種植技術洩漏給大陸」的離譜說法,一般民眾也可以在自家陽台以盆栽試試看。 只要買回帶皮鳳梨,將鳳梨尾部的葉子部分留下來,將葉子部分的果肉削除乾淨,再拿掉約三分之一的葉子,然後將剩下的葉子部分泡在水裏,不必全部浸泡,與種水耕蔬菜類似,大約幾天後就會長新鬚根,然後再移植到裝有土壤花盆中,澆水就會成長,13個月後就會開花結鳳梨。謝龍介最後還開玩笑的說,他把綠委口中的「國家機密」外洩給一般民眾,讓民眾可以在自己家裡種金鑽,鳳梨農可別來罵他,起碼民眾要自己種鳳梨還是要去先買一顆完整鳳梨取下芽冠,對於擔心鳳梨滯銷的農民,起碼仍有一點點幫助,同台的其他名嘴則起鬨「這也算是種鳳梨救台灣」的一種。
這個國家「全民種菜」 政府發種子、給補助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各國封鎖邊境,讓新加坡意識到糧食依賴進口所造成的問題。人口近600萬人的新加坡,農地總面積約500英畝,僅相當於美國一個普通農場大小,逾九成糧食依賴外國進口。但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各國採取封鎖措施,讓新加坡意識到糧食不能全完靠進口,而開始增加投資以發展國內農業。新加坡食品局強調星國愈來愈注重內部糧食需求,重要性甚至高於國際貿易。新加坡經濟命脈向來依靠國際貿易,現在則是認為發展農業的任務更重要,但地狹人稠讓其無法採用傳統耕作方式來發展農業。以科技開發室內農場為此商界試圖革新農業,把工業建築轉變為垂直式、以科技控制農作物所需種植條件的室內農場。室內農場種植一排一排像萵苣和甘藍菜等農作物,不用泥土來培植,而是透過自動系統滴下已注入營養劑的水提供養分,以LED燈取代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高科技室內農場,新加坡近年已發展至逾三十間。部分農場夾雜在半導體工廠與汽車經銷商之間。其中有一間是把停車場頂樓轉化成大型溫室,種植萵苣、羅勒和當地民眾最常食用的菜心。新加坡希望把糧食自供自給比率目標,從目前不到一成,到2030年時提高至三成。有專家認為這不容易達成,但政府已開始朝這目標前進。除了政府已對許多家庭派發40萬包葉菜、黃瓜和番茄等各類植物種子,鼓勵民眾在家種植蔬菜外,9月還宣布推出約4,000萬美元補助金,協助擴大高科技農業規模。食品局資料顯示新加坡的高科技農場,已從2016年的12間增加至目前31間。但不少人懷疑高科技農場的產量規模能否持續大幅增加。農業科技公司Archisen共同創辦人楊斯文(Sven Yeo,音譯)說,其管理的室內農場Commonwealth Greens專門種植葉菜,每年最高可生產100公噸。雖然業者的種植技術能控制光與溫度來增加產量,並且沒有蟲害問題而使產量最大化,但場地租金與所消耗電力為業者最沉重的經營成本,是限制產業規模擴大的主要障礙。Archisen為此透過常溫方式和設法增加室內農場的自然光源,來削減電費支出讓種植效率最大化。面對進口農產品競爭即使降低營運支出,新加坡生產的蔬菜價格仍然很難跟鄰國馬來西亞競爭,因為後者土地供應充足和人力成本低廉。更重要是,新加坡沒有像美國和日本那樣,以關稅保護本地農業來對抗進口農產品的競爭壓力。楊氏強調在新加坡這種租金和電費等經營成本高昂的地方,所種植蔬菜很難跟進口貨競爭,對業者來說,是內外夾攻的雙重壓力。但他仍看好發展機會,因為在新鮮食材需求帶動下,高科技農場能最有效率地滿足本地市場。雖然他預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回收當初所投資的成本,但估計明年中的銷售額就能超過營運成本。另一農業公司Sustenir Agriculture依靠政府補助,和自動化系統播種等方式,讓其每年生產約90公噸的蔬菜。現在計畫透過擴大種植空間,要把產量提高四倍,並準備自動化包裝來提高出貨效率。即使專家認為新科技無法改變新加坡對進口糧食的依賴,但食品局糧食供應策略司司長吳偉豪說,政府會協助高科技農業的發展,強調多層式室內農場跟傳統農場相較,使用相同的土地面積,前者蔬菜產量是後者10倍到15倍之間。他說,科技是讓室內農場產量能遠超傳統農場的關鍵。
夜店「開飯」意外撿到種子 上網自學種大麻溫室超完備
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日前接獲情資,周姓男子在南港區的自家住宅內利用溫室種植大麻,員警經過半年的埋伏、跟監及蒐證,順利在台北市一舉破獲,並將周男逮捕到案。警方調查發現,周嫌從事行銷服務業,過去無前科記錄。周嫌向警方供稱,他在夜店吸食大麻時,意外發現內含種子,才會一時興起,上網學習種植技術,並在房間內種植。警方清點後共查獲大麻19株,還有相關種植工具。(圖/翻攝畫面)警方指出,周嫌雖供稱是上網學技術,但室內有植栽棚還有燈具、溫濕度計以及循環扇、灑水器等等十分完備,不太像是初次種植的初學者,經清點,共查獲大麻19株,還有相關種植工具,目前已將周嫌移送法辦,並持續追查毒品流向。
護荔枝農心血 太平警分局動員防宵小
又到了太平地區荔枝的產季,去年因荔枝椿象及天候因素,導致產量大減,今年椿象防治有成,產量大幅提升,目前市面上黑葉荔枝每台斤約70元上下、玉荷包每台斤約120元左右,太平警分局為守護農民一年來的心血成果啟動「護荔專案」,由轄內比鄰山區之派出所及守望相助隊共同聯防巡邏,透過勤務作為讓果農們安心。6月份初夏的到來,太平地區的荔枝開始步入盛產的季節,因氣候佳、種植技術進步,荔枝的品質也是遠近馳名,今年在荔枝椿象防治有成,荔枝產量較去年大幅增加,價格亦維持穩定,辛勞的結晶為免遭到宵小覬覦,不少農家也有夜宿農舍的準備。太平警分局為維護農民辛苦的成果,啟動「護荔專案」勤務,結合坪林、宏龍、頭汴派出所及各守望相助隊共同聯防巡邏,加強安全維護並提升見警率,除此之外,警方也提供防竊諮詢,透過情境犯罪預防之理念,提供農民自我防衛的概念。1位在太平地區種植30多年的鄧姓果農,以種植黑葉荔枝為主,山坡種植面積將近2甲,每到這時段就會特別感受到警方的用心,時間久了也和派出所員警建立起感情,甚至加入警方協勤民力的行列。每當巡邏車巡經果園時,果農們還會揮手向警方致意並說聲:「辛苦了!」太平警方表示,開始邁入荔枝盛產的時序,警方為確保果農們辛勞投入之心血能夠收成,已針對山區產地、集散地、合作社等處所加強重點巡簽,希望能讓果農們安心收成,享受辛勞的成果。
農情覓益 在家體驗農耕樂 蔚為風尚
嚮往回歸田園生活嗎?在市民農園大受歡迎的情況下,不難看出趨勢;但對中高齡長者而言,在太陽下荷鋤體力難以負荷。水耕蔬果設備品牌「農情覓益」,為戶外自種水耕設備提供廠商,推出一款在家書桌式自種簡易水耕種植技術方法,不但讓使用者方便在家享受隨種即收,更體驗自然無毒的農耕趣。 農情覓益創辦人為了清楚市場區隔,希望設備更符合消費者期待,進而著眼研發具有消費安全、無汙染的水耕蔬果種植設備,讓用戶利用種蔬果的空間,增加休閒娛樂、養生風潮及生活療癒。創辦人要求每一個設計環節都要扎扎實實,除了種植的樂趣外,亦可採食無毒蔬果,讓生活中擁有真正的開心農場,同時展現經濟效益規模之特色。綠色經濟商機可期,讓一般人都能隨意在家DIY種植無毒、養生、可口的蔬菜,讓每戶都市居民都成為科技城市農夫。在現今注重無毒養生的時代,每個家庭要擁有自己的小型開心農場不再是夢想,水耕設備讓栽種到收成體驗成真,不但真實又有趣,更享受豐收的喜悅。設備標榜穿西裝、皮鞋也能種菜的環境,不受氣候影響,為突破傳統的革命性種植法。創辦人指出水耕比土耕擁有更多優點,「農情覓益」在家自種水耕蔬果設備,簡易、安心、好玩。優點舉例:「免澆水」土耕是夏天沒澆水,心血全荒廢,遇到冬天要澆水,寒風凜凜;水耕只要二個月換水一次,安心放心出門旅遊去。「免除草」土耕除草難除根,春風吹又生,爭食養份;水耕野草無處生根,養份獨尊。「免殺蟲」土耕蟲蟲危機,空中成蟲、土裡蟲卵、水源孑孓,防不勝防,除之不盡;水耕四面蚊帳防護,蔬果受到全面保護。「免專業」土耕施肥種類太專業,肥料份量太大包,用不完易變質;水耕養份種類均衡通通有,劑量不需自己調配,政府檢驗審核許可,水耕栽種解決傳統土耕施肥不易等專業問題。「農情覓益」的設備品質好,以維護容易、組裝簡易為訴求,用不到一萬元的公道價格、讓用戶享受升級質感,可謂自家水耕蔬果創新大躍進,受到不少企業、科技廠以及家庭主婦的歡迎,訂單多到供不應求。農情覓益網址:www.168.com.tw
【懷念國外剁手黨2】東南亞旅客愛買金沙、運動鞋 手機配件很敢花
台灣執行「鎖國防疫」,商圈蕭條、百業待興,令人不禁懷念起那些遠道而來促進台灣經濟發展的觀光客,以及那大手筆綑綑裝箱打包的瘋狂情景,也藉此回顧一下讓各國旅客來台買到剁手的伴手禮有哪些。東南亞旅客來台都愛買哪些伴手禮?第一名毋庸置疑絕對是「金莎巧克力」,東南亞旅客愛甜食、糕點,據說「金莎巧克力」在台灣買比較便宜;另外,用芋頭包麻糬的「紫晶蘇」和鹹零食肉鬆與肉乾類都非常受到菲律賓與越南遊客喜愛;泰國人則喜歡加了鹹蛋黃的餅乾,另外還有鹹甜綠豆椪、咖哩口味的零食也都上榜。此外,雖然東南亞也盛產各式水果,但因氣候不同,水果品種不同,再加上台灣種植技術更為精進,東南亞旅客和各國遊客一樣,來台必嚐台灣水果,芒果、水蜜桃、哈密瓜、草莓、蓮霧和巨峰葡萄等都想嚐試一下。星馬有許多華人,閩南語也通,在飲食上也有相似之處,台灣向來是星馬遊客最愛的觀光國家之一。也有YOUTUBER街訪新加坡民眾最愛的台灣伴手禮,太陽餅與鳳梨酥最大宗,泡麵類「滿漢大餐」、「花雕雞麵」,及炸杏鮑菇、滷肉飯、炸馬鈴薯等夜市小吃都是新加坡遊客來台灣後念念不忘的美食。根據士林老街商圈理事長蘇文山的觀察,東南亞的遊客在夜市消費珍珠奶茶、雞排、烤香腸等美食居多。另外也有台灣人童年回憶「科學麵」據說也很符合泰國人的口味,便宜又好吃;還有泰國部落客也大力推薦「京都念慈庵枇杷喉糖」可以做為送給長輩的伴手禮。日用品部分,由於專科潔顏乳在台灣的售價相較泰國便宜許多,不少旅客會趁機來台大量採買;另一個便宜必買的便是「運動鞋」,台灣的球鞋店不只做內需市場生意,由於在台灣消費更便宜,成為陸、泰旅客來台鎖定造訪的店家,幾乎每個泰國部落客都大力推薦來台必帶一雙回去。另外,也有不少東南亞移工長期在台灣居住,再加上愛聊天的個性,手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高雄新堀江商圈精華三角窗「e潮流」手機配件行,很難想像東南亞人士消費佔營業額一半以上,結帳櫃檯還特別將注意事項翻譯泰、印、菲、越等國文字,店員陳曉樂透露,「東南亞人士非常喜歡聊天、視訊,在手機週邊產品上的消費很敢花。」不少手機配件行的消費主力來自東南亞客群。(圖/宋岱融攝)
【血汗咖啡6】 專家斷言:不一定更好喝 一定會變貴
未來的咖啡會變貴,似乎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遺憾的是,我們花了更多代價,卻不一定能喝到更好喝的咖啡。除非短期內能找出在風味上取代阿拉比卡的新品種。其實,近10年來咖啡產業對新物種研發沒有停止過。例如世界咖啡研究機構(World Coffee Reserch)利用基因標籤技術,縮短開發雜交品種所需的時間,研發出更多適應環境挑戰的新品種和作業模式,如哥倫比亞的castillo,columbia 、肯亞的batian等新品種。歐洲精品咖啡界元老、德國籍的舒瓦兹醫生(Dr. Med. Steffen Schwarz)因為有醫學背景,在品種改良方面頗有研究。他在受訪時表示,「當務之急;是推廣種植更適合低地生長的品種,譬如坎特佛拉(Coffea Canephora)、賴比利卡(Coffea Liberica)等品種。」德國籍的舒瓦茲醫生是歐洲精品咖啡界的元老,對咖啡品種改良研究頗有心得。(圖/舒瓦茲提供)國內最大烘豆商朱茂亨說:「每一種咖啡豆適合品飲的烘焙溫度、方式都不同,目前這幾種咖啡豆雖然種植技術沒問題,但要找出最適飲的烘焙法,還需要更多人和時間來印證。」為了消彌市場端獨尊阿拉比卡的觀念,今年4月初在東馬來西亞舉辦的「婆羅洲咖啡論壇」,特別舉辦「賴比利卡咖啡品種烘焙賽」,透過杯測來推廣其他高品質咖啡品種。大型咖啡企業每年也都提撥幾千萬美元進行研究,星巴克甚至已在澳洲成功種植出阿拉比卡咖啡樹,不過,澳洲工資昂貴難成為新產地。台灣人很愛喝咖啡,每年進口的咖啡生豆最多不過4萬公噸,市場規模不夠大,沒本錢去談契作,也沒辦法大量囤積生豆,且咖啡期限有限,且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耗費的電費相當驚人。台灣也有小量種植咖啡,年產量僅1,000公噸,不過台灣烘豆技術具備國際水準,年年都有年輕烘豆師嶄露頭角。對於咖啡的未來,「(台灣)最多是在新品種的烘焙研究上盡一點心力。」蔡治宇說。林哲豪則不惜成本創辦《咖啡誌》雜誌,「台灣有很成熟的消費文化,有機會作為咖啡技術或文化中心影響全世界」。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咖啡不見得會消失,但賣得更貴,且不一定更好喝。台灣的咖啡豆烘焙技術,在全球名列前茅,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