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制改革
」 民眾黨 消費稅 財政部 稅制改革 蔡英文日本擬改免稅制度!免稅品不用特殊包裝、先課稅後退 取消50萬上限
國人到日本遊玩,時常大包小包回台買好買滿,不過免稅品必須到回國都不能拆開,現在日本政府打算取消這項規定!日本觀光廳昨(27)日宣布,正考慮取消對消耗品的每日50萬日圓(約新台幣11萬元)上限,希望可以增加外國遊客赴日本旅遊的花費,同時也打算取消「免稅品特殊包裝」。根據《共同社》報導,日本現行規定,旅客購買化妝品、酒類、食品和藥品等消耗品,在同一間店消費金額需在5000(約1124元台幣)至50萬日圓內才可免稅。日本觀光廳昨日表示,正打算取消50萬限額的制度,增加旅客消費,這項要求已納入2025年度稅制改革計畫。此外,觀光廳也希望可以取消「免稅品特殊包裝」、出境前不得拆封的規定,藉此提高外國旅客的便利性,減輕免稅店的管理負擔。過去時常發生遊客利用現場交易即刻退稅的制度,在出境前轉賣商品賺差價的情形,2022年日本政府抽查發現,免稅額達1億以上的57名外國遊客,僅有1人把全部商品帶出境,另外56人當中也只有1人有繳納消費稅,其他人沒補繳稅就出境,導致日本累計滯納稅額超過18億日圓。政府對此提出遊客在出境前,在機場證明自己購買商品後再退稅,採取「先課稅後退稅」的規定。未來日本政府擬改為海外旅客購物時,需先支付10%消費稅,以原價購買商品,再把商品帶到機場海關,通過驗證滿足免稅條件後,才能以現金或信用卡等方式一併退還稅額。日本政府也加快研擬修訂現行免稅制度,最快於2025年開始實施。
高雄女賣房爆賺一波!欠稅271萬「存款遭扣押」 霸氣刷卡付清
高雄一名楊姓女子於112年出售其在105年買賣取得之高雄鹽埕區房屋與土地,楊女持有該房屋與土地之期間為7年,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4第3項規定持有房屋土地之期間超過5年未逾10年,房地合一稅稅率須以百分之20計算應納稅額,經移送機關高雄市國稅局(下簡稱國稅局)查核應核課稅捐271萬餘元,楊女收到稅單逾期未繳,移送法務部行執政執行署高雄分署(下簡稱高雄分署)強制執行。依據110年修正所得稅法第4條之4第一項規定「個人及營利事業交易中華民國105年1月1日以後取得之房屋、房屋及其坐落基地或依法得核發建造執照之土地(以下合稱房屋、土地),其交易所得應依第14條之4至第14條之8及第24條之5規定課徵所得稅。」,即一般所稱之房地合一稅2.0,稅制改革的目的係為打擊短期持有房屋,炒作不動產。依據同法14條之5規定須在房屋與土地移轉登記之次日起算30日內向國稅局申報所得稅。楊姓女子於112年7月以3500萬元出售該房地,同年10月申報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但一直遲遲無法提出原始取得成本契約書,經國稅局輔導後,楊女以內政部實價登陸資料申報,國稅局嗣後開出稅單,仍逾期未繳,而遭到移送強制執行。高雄分署收案後立即核發扣押存款與股票之命令,楊女收到執行命令後驚覺遭到強制執行,立刻聯繫書記官希望不要收取銀行帳戶之存款,以免影響其個人信用,數日後到場以信用卡刷卡霸氣全額繳清稅款,本分署即迅速撤銷其銀行與股票帳戶之扣押。高雄分署呼籲民眾若有不動產交易之情事,應主動向國稅局申報房地土地交易所得稅並繳納稅款,切勿置之不理,以免因遭到移送執行而影響自身信用。
賴政府經濟三關難解 專家籲勇敢稅改財富重分配
賴清德新總統520正式就職,各界多有期待,也有不少陳痾待解。以經濟來說,專家直言問題有三:包含貧富差距擴大、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詐欺財損暴增,都需賴政府直面解決。前立委、中山大學政治系教授張其祿表示,關鍵在分配問題。近年台灣GDP大餅看似愈來愈大,但其中受雇員工薪資報酬佔比一再下降、企業盈餘佔比緩步上升,絕非對民眾友善的經濟結構。張其祿分析,雖然企業盈餘增加,代表企業經營有成,但受雇員工薪資,直接攸關勞工生存需要,薪資占比逐年下降「民眾愈來愈難活」。張其祿分析,一般政府會把改善方案限縮在社會福利,畢竟灑幣就能博得民眾好感,一般人也不會在乎政府舉債。然而,隨著勞保與健保破產危機撲面而來,灑幣已經灑出問題,接下來必須直面問題深水區「稅制改革」,包含證所稅調高、囤房稅再修正等,都是把錢滾錢的資本利得「逼出來」繳稅的方法。張其祿直言,近年政府在稅收預估非常不精準,往往到歲末出現「超徵」用語,讓民眾產生稅收飽滿錯覺。然而,實情是一開始預估稅收過度保守,必須優化計算機制,並誠實面對即將破產的各項保險財庫。至於薪水購買力連年下降,張其祿呼籲,必須即刻透過稅制改革,改善分配不公的問題,否則在自動化與AI化的世界,勞工工作已面臨隨時被取代的威脅,還得負擔高額稅賦,「下一屆怎麼連任」?至於詐欺犯罪,張其祿觀察,2023年單年度經濟犯罪報案財損,就高達新台幣89億元,已是8年前蔡政府剛上任的3倍,失控的犯罪問題,絕對與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有關。張其祿直言,連前立委余天的女婿都涉入詐騙,可見詐騙疑犯「遠比你我想得還多」,過去蔡英文政府的打詐國家隊,在內政部、數發部、經濟部與金管會互踢皮球之下,「多個和尚沒水喝」根本不見有效打詐成果。呼籲賴政府即刻釐清事權與主責單位,讓打詐法制化,並至少每3個月出打詐績效與成果報告,否則不過半當選的賴政府,將更加窒礙難行。張其祿感嘆,賴政府在台美關係上難以匹敵蔡英文、兩岸關係若能穩住已屬佳績,若內政再不積極改革,根本毫無亮點,呼籲賴政府即刻上緊發條,拚內政讓人民過好日子。
防止境內轉賣!日本免稅擬改「先付後退」最快2025年定案
由於許多不肖人士以免稅價格購買商品後,在日本境內直接轉賣,運用10%消費稅的差距牟利,日本政府考慮將現行針對海外遊客的免稅制度由「直接免稅」改為「先付後退」。即顧客先以含消費稅價格購買產品,出境時再申辦手續退還消費稅。根據現行免稅制度,訪日旅客在免稅店購買家電、化妝品等商品出境,達到一定金額者原則上不需繳納消費稅,但商品若在日本境內使用或轉賣,則不符合免稅資格。透過免稅系統購物時,商家需要將購物資訊錄入線上系統,或將收據等憑證直接貼在護照上,並於旅客出境時出示護照供稅關檢查,但因機場人流眾多,不檢查也能直接出境早已成為許多大型機場的常態。據《產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正因此審查免稅制度,計畫以「先付後退」為主要調整方向。而退稅除了現金,也有可能開放使用各國主流信用卡或電子支付。德國、法國等國使用先付後退免稅制度早已行之有年,對防範境內轉賣也有相當成效。利用免稅制度進行轉售的不肖行為層出不窮。 報導指出,稅關曾於2022年利用免稅制度購物1億日圓以上者進行檢查,57名外籍旅客中僅有1人可證實實際持有該物品,其餘56人則被要求補上10%消費稅,但有55人未補消費稅就出境。此外,同年12月稅務調查結果顯示,蘋果在日本的子公司Apple Japan在兩年內被要求補繳約140億日圓消費稅。據調查,前去日本的海外遊客在蘋果以免稅價格購買大量iPhone手機,甚至有人前後累計購買了數百部。日本政府在2023年底內閣會議批准的2024財年稅制改革綱要中,宣布對現行免稅制度進行審查,目標為提高遊客便利性、同時防止機場人流過多,力求2025年稅制改革時正式定案。
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 財政部「全打槍」
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與財政部回應工商團體提4大稅制改革多觸礁,其中產業界最關心的修正《產創條例》10之1,延長至2029年,且擴大中小企業租稅優惠部分,財政部直言,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及節能減碳,除《產創條例》,未分配盈餘也列入減除項目,另對中小企業而言亦符合產業需求,抵減率不宜再擴大。近期各部會陸續回復各大公會2023年的建言,工商界提出《產創條例》10之1稅制優惠延長到2029年,增加數位轉型等項目、擴大抵減率;廢除未分配盈餘課稅;金融營業稅降至2%,以及廢除貨物稅、印花稅等4大稅制改革方案,財政部不是需評估,就是直接表達反對立場。業界最關心的《產創條例》10之1部分,財政部官員雖強調仍在審研,惟據財政部回復公會內容指出,企業投資智慧機械、5G等,不僅適用10之1,支出的5%可抵減當年度應納所得稅額或分3年抵減3%;同法規的23之3,享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免徵營所稅5%,相當於整體抵減率最高達到10%,不宜再擴大抵減率。廢除保留盈餘課徵5%上,財政部表示,將影響租稅公平與國家財政,對分配盈餘股東不利。工商團體多次爭取廢除貨物稅改課能源稅、印花稅,財政部認為,貨物稅具有環保與社會政策功能,需整體通盤考量並配合政策滾動式檢討,至於改課能源稅,政府政策以推動碳費與碳交易制度優先,各界認為不宜重複課稅,財政部將視碳費徵收情形,再評估能源稅或碳稅可行性。財政部另表示,2022年印花稅已高達157.22億元,屬推動地方建設重要財源,各地方政府均不同意廢除。
3大法案迎新會期 專家看好財部稅改方向
立法院20日將開議,外界關注新國會稅制焦點。對此,財政部15日預告,將提出3大稅制改革法案,包括「所得稅法優化扣繳修正案」、「營業稅法電子發票修正案」及「海關進口稅則部分修正案」。首先關於《所得稅法》,財政部將修正扣繳義務人範圍,由自然人負責人,修正為給付所得的營利事業、機關、團體等法人組織;此外,也增訂非居住者扣繳稅款的繳納、憑單申報及發給期限,放寬遇連續三日以上的國定假日得延長五日繳納,減緩非居住者繳款壓力。官員說明,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公司在給付各類所得時,本以自然人負責人依規定辦理扣繳,卻常見公司不慎或未熟悉相關法令,也未依照期限補繳,導致自然人遭處大量罰鍰,顯有失當。第二,為簡便會計師、記帳士申報並保障消費者權益,財政部也提出《營業稅法》修法,明訂開立電子發票的營業人,需將統一發票資訊依限上傳到電子發票平台,提升現行行政命令規定到法律層次,也增訂營業人未依限或未據實存證電子發票及相關必要資訊者,可按次處罰。最後,為履行我國與馬紹爾《臺馬紹爾經濟合作協定》中,我方承諾關稅減讓,原產自馬紹爾的農業及工業產品共3,043項關稅將免予課稅。對此,財經專家、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贊同。首先,扣繳義務人從自然人轉為法人,讓課稅主體明確,若有拖欠稅款,當然也需向法人問責;第二,電子發票資訊強制上傳,讓營業人營業狀況更透明,心存僥倖的營業人也有法可罰,達到賦稅公平;第三,我國與馬紹爾協定屬單邊讓利,雖與一般互惠國際協定有別,但考慮台灣特殊外交處境,讓利給馬紹爾這類規模較小的經濟體,不是壞事。
台灣《營業稅法》37年未調整 地方業者盼重新檢討
台灣《營業稅法》37年未調整,民進黨屏東一選區立委鍾佳濱坦言,物價、薪資水準變動情況已大不同,實在有需要重新檢討。屏東地區的餐飲業者表示,相較於一般商店進貨時能有發票抵扣營業稅額,餐飲店向小農買麵粉、雞蛋、蔬菜等食材時,常常是沒有開發票的,導致結算營業稅款時沒有進項發票可抵扣,稅賦負擔較重,甚至不得已時,可能還要進口外國食材才有發票。他們也說,相較於30幾年前,現在不僅物價漲了許多,且外送平台盛行而需分潤3成,導致他們利潤所剩無幾,若最後不得已漲價,將變成惡性循環。鍾佳濱翻開規定指出,小規模營業人通常每月銷售額8萬元以下無須繳納營業稅、20萬以下則課徵1%優惠稅率。然而,依照財政部當年函釋,每月營業額20萬元的標準是1986年所公告,至今已經過37年,物價、薪資水準變動情況已大不同,實在有需要重新檢討。鍾歸納、盤點幾項訴求建議,未來開發票門檻應該提高到月營業額50萬元,免繳納營業稅的起徵點應調整為20萬元,至於20至50萬的商家,則應該在有條件下給予1%的優惠稅率。但對手國民黨立委參選人黃明賢表示,真正的協助創業,是要打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出口連11個月衰退、GDP保2難!誰來敢消費?更何況還可能缺電、缺水,誰敢擴大投資?鍾佳濱跟民進黨政府根本無法解決問題。至於鍾佳濱提出的稅制改革,黃明賢說,事實上根據國稅局資料,每人基本生活費的扣除額早已從2017年的新台幣16.6萬元逐年調整,明年的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基本生活費的扣除額更將提高至新台幣20.2萬元,個人免稅額與基本生活費免稅金額調高早已行之有年,鍾佳濱不必割行政院的稻尾。
3大稅制優化措施拍板!減稅紅包估達382億 這「原因」一般民眾無感
行政院拍板3大稅制優化措施,主要有基本生活費從19.6萬元調升到20.2萬元、伙食費免稅金額每月2400元提高到3000元,以及綜所稅免稅額、扣除額與課稅級距調整;調整後,明、後年「減稅紅包」粗估達382億元。但專家直言,減稅好康,民眾無感,因薪水調升跟不上物價漲幅,小資族根本是窮到不用繳稅!一位不具名會計師批評,政府一再強調因免稅額、扣除額調高,才讓近半數申報戶不用繳稅。但近年免稅額、扣除額增加,主要是隨物價上漲調整,非稅制改革,小資族不用繳稅,代表薪資調整趕不上物價上漲,普通民眾很難感受到減稅好處,被批「窮到免繳稅」是合理的。稅制優化措施以及稅收影響預估值政府這波稅制優化中,2024年報稅首先享受到的是基本生活費調整,從現行的19.6萬提高到20.2萬元,也是基本生活費首度突破20萬大關,四口之家省稅1200元以上,財政部估算,整體減稅利益189億元。另伙食費不計入薪資所得的額度由每月2400元調至3000元,一年2.88萬調至3.6萬,年增7200元,省稅360元到2880元,整體減稅利益18億元。財政部賦稅署長宋秀玲表示,明年的「減稅紅包」起碼就有207億元。2024年度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調整,包含免稅額從9.2萬調到9.7萬、標準扣除額從12.4萬調高到13.1萬、薪資與身障扣除額皆從20.7萬調到21.8萬。以四口之家計算,多了5.6萬可以扣除,省稅2800元以上,民眾在2025年報稅適用,預估所有的申報戶都可受惠,減稅利益達175億元。個人基本所得額(最低稅負制)免稅額從650萬提高為750萬元,有利於海外所得規畫;保險死亡給付免稅額從3330萬提高到3740萬,也有利保單和遺產規畫,2025年報稅時適用。宋秀玲表示,自2018年政府稅制優化以後調整四大扣除額,就有明顯的減稅利益。財政部估算,2018年以來,調整四大扣除額、基本生活費調整、長照扣除額,及綜所稅扣除額隨物價調整,到今年底為止,減稅利益達3200億元。減稅措施當中,還有遺產稅6大扣除額調整,包含配偶扣除額493萬調至553萬,子女50萬調為56萬、父母123萬調為138萬、身心障礙618萬調為693萬、喪葬費123萬調到138萬,以被繼承者遺產5000萬,有配偶與子女來計算,可以省稅約8.7萬元以上。
柯文哲提財政紀律4大方針 酸蔡英文:不知是笨還是壞
台灣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2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針對國家財政分配不均、數字管理失靈、特別預算常態化、稅制改革、因應全球最低稅負制變革等問題,提出4大方針。其中,柯文哲提出成立「統籌分配稅款分配委員會」、召開全國賦稅改革會議,針對不合時宜的稅制徹底翻新。柯文哲指出,面對當前的財政問題,關鍵在「財政分配不均,區域發展失衡」,即「中央集權、地方窘迫」的情況。以2024年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來看,總額雖續創新高,達新台幣3811.7億元,表面看來雨露均霑,實而強者愈強,2024加計其他補助後,光六都就分走65%,其餘16縣市及鄉鎮市只分到3成5,約1333.8億元。此外,也希望建立主責單位權責統一的財劃法,從現行營業稅提撥40%作為統籌分配款,未來將提高到100%,財源規模預估多出3000億。另外,為了建立地方財政自主,不要讓地方為了統籌分配款,老是要看中央臉色,主張包括遺贈稅、土地增值稅、營業事業所得稅等都增加地方分成,還稅地方。而且直轄市、非直轄市的分配標準要一致,不是全台多套標準。柯文哲也提出,政府近年持續性稅收超徵,蔡政府任內稅收超徵1.2兆,除了2020年因為疫情短收之外,其他每一年稅收都是超徵,尤其2022年更超收4000億。「超徵這麼多,不曉得笨還是壞,顯示財政部、主計處預算書根本估不準,你一年估不準就算了,每一年都估不準,這就是政府製造假像,預計要收多少稅,目標故意放很低,然後說我們政府做得很好,這是假性政治績效,超徵一年可以原諒,太多年表示預算書亂寫。」關於蔡政府特別預算常態化問題嚴重,柯文哲也舉出,蔡總統任內共編列14項特別預算逾2.4兆,比扁、馬政府16年加起來還多,包括防疫、前瞻、軍購等名目的特別預算,規避監督,甚至執行時間還跨到下任政府。柯文哲主張必須刪除現行預算法第83條第4款規定得以「不定期或數年一次之重大政事」作為提出特別預算的條件,柯文哲認為如果遇到戰爭、大規模疫情與地震,編列特別預算當然合理,但是現行預算法所謂的「重大政事」到底是什麼,根本沒有標準,所以蔡總統才可以編這麼多預算。最後柯文哲也提出必須檢討包括印花稅等多項稅目不合時宜,須檢討或廢除,以確保公平分配、促進資本積累,但廢除之前會先找到相應財源。並且要重新檢討稅制,不要讓用資本賺錢的企業或個人找巧門逃漏稅,以及台灣面對「國際最低稅負制」衝擊,須做好因應,避免將課稅權讓給國外。
金融營業稅調降有譜?蔡英文:可以調整與評估
工商協進會4日召開會員大會,總統蔡英文出席致詞時,主動提及金融業界關切的金融營業稅調降一事。她指出,稅制的改變與改革與改變,都需要通盤檢討,而從2014年開始金融營業稅的2%稅款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到明年年底時將屆滿,屆時,對整體稅制,可以進一步調整與評估金融業營業稅的調降。蔡英文指出,從她2016年上任以來,政府就積極展現減碳永續精神,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持續健全綠電交易市場。2016年到現在,綠電全年發電量已經成長超過5倍,2030年更有機會超過900億度,有助企業提升綠色國際的競爭力。總統談到,她知道企業都非常關心稅制改革議題,特別是金融業營業稅稅率是否能調降,也有許多的討論。她表示,稅制改革必須在通盤考量國家財政改善情形、金融產業發展趨勢,以及國際稅制等等因素,才能妥善規劃。總統表示,面對後疫情時代的挑戰,在疫後特別預算當中,經濟部特別編列3年317億元,協助受到疫情衝擊最多的中小企業。我們將從轉型、穩經營、注資金、以及留人才的4大面向,為企業提供支持。也希望協助企業邁向智慧化、低碳化,繼續茁壯。
蔡英文「加速碳權交易機制」 佈局國際人才「僑外生1萬個名額」來台讀書就業
總統蔡英文4日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她致詞時表示,去年十月工商協進會成立滿七十周年,再一次感謝擔任政府與產業界的橋樑;今年三月與行政院的早餐會提出許多建言,更貼近產業界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十年的淨零轉型、數位轉型,從2012年上任推動減碳永續精神、能源轉型、綠電交易市場等,綠電已經成長五倍,有助於企業提升與競爭,政府會持續加快腳步生產更多綠電協助企業競爭,建置綠電交易平台,貿易增值及供應鏈,讓碳權交易建立過程更加順利,會逐步完備碳權交易機制。以大帶小、先大後小,讓大企業帶領中小企業去做淨零轉型、碳權交易,數位轉型在疫情期間加速推展,讓台灣在高階科技產業上包括AI、資通產業等,為國際提供引領國際技術基礎;持續解決科技方案,去年八月成立數位發展部加速國內數位轉型。培育人才部分,疫情後服務業復甦急迫需求人才,在質、量的層面都需要充裕人才與人力,台灣需要爭取更好的人才與高階人才,包括半導體產業等,因應全球布局延攬國際人才,招攬僑外生一萬個名額,來台灣念書提供獎學金,以及在台灣工作許久的外籍朋友可以申請加入台灣企業,成為台灣強而有力人才。稅制改革需要整體考量國內外制度,明年年底會就金融業撥提準備金有進一步討論,政府也準備337億元經費預算,協助中小企業發展。
高物價幫凶1/貨物稅涉及重覆課稅 節能電器退稅優惠還被吹捧成德政
為鼓勵國人購買節能減碳電器,政府推出獎勵措施,國人購買節能家電最高可退稅2000元的貨物稅,這項政策原本期限到今年6月14日,行政院推出草案將再延期到2025年。朝野立委指出,其實國人購買電器,已經被以加值營業稅的名義課徵了「消費稅」,還要再繳貨物稅,不僅有重複課稅之虞,也加重了民眾負擔,墊高民生物價;在野黨立委進一步提出修法,要求刪除電器、飲料等商品的貨物稅。「貨物稅」課徵的對象,除了電器以外,還包括汽車、機車、輪胎、飲料、玻璃等,最早在1946年制定時,主要是為了抑制消費,也就是所謂的「奢侈稅」,所規定的商品品項經過幾次調整,列入名單的產品不僅在國產出廠時要被課稅,進口時除了關稅之外,也要再繳貨物稅,最後全數轉嫁消費者,提高商品的售價。民眾購買1級能效的冰箱及冷氣可向經濟部申請3000元補助,再加上財政部退還減徵的最高2000元貨物稅,共可省下5000元。(圖/黃威彬攝)「你知道《貨物稅條例》第11條上次修正已是1990年1月18日了嗎?距離現在已經超過30多年!」立委何志偉表示,台灣有很多日本電器、國外用品的代購、代買服務,就民眾角度來講,當然會希望有更好、更新的電器用品,才會出現如此龐大的商機,但核心問題其實是在「稅制」,重點是老舊稅法不動如山。何志偉說,現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iPhone每年都有秋季發表會,我國的貨物稅卻已超過30年不修正,因此到現在買一台錄影機、彩色電視機、電冰箱要加徵貨物稅13%、一台電唱機要10%、冷氣與暖氣機更達20%,這些貨物的售價中含了至少10%以上的貨物稅,經過歷次修正,財政部給的理由都以貨物稅徵收品項是針對「高所得者家庭」、「高級消費品」,繼續徵收。何志偉質疑,家中有彩色電視機跟高所得有甚麼關係?國人到日本扛電器、烤箱等商品回國,就是希望可以有更高品質、更便宜的選項。隨著時代的演進,電冰箱、彩色電視機、冷暖氣機、除濕機、電烤箱已不在是奢侈品,逐漸成為民眾的家庭必需品,呼籲財政部跟上時代,儘快進行研擬修正。民眾黨立委吳欣盈等人共同提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主張廢除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的貨物稅;保留油氣類課徵貨物稅,待能源稅制建立後併入課徵。(圖/黃鵬杰攝)民眾黨立院黨團針對貨物稅提出「貨物稅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認為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課徵貨物稅不合時宜,不當影響產品競爭力,且造成產業間租稅不公平爭議,應廢除此四項貨物稅,以平抑物價。民眾黨立委吳欣盈批評,「貨物稅」每年都要立委延長減徵,是「抓小放大」,應進行整體稅制改革。她指出,行政院在2001年成立財政改革委員會,建議配合提高營業稅徵收稅率,同步進行貨物稅改制;行政院2009年賦稅改革委員會,委託研究明確建議課徵「能源及環境稅」,同步取消橡膠輪胎、飲料品、平板玻璃、電器類四大類貨物稅、整併油氣類貨物稅,以簡化稅制。她說,貨物稅正名能源稅、碳稅,才能接軌國際。
一次性住房補貼政策很可笑 學者籲「稅制改革」直球對決高房價
內政部力推住房補助,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認為,單身、小宅這次可領3萬元補貼,對弱勢族群來說,因租屋黑市問題,什麼補貼都領不到,不只補貼政策「不公平」,還有「被剝奪感」,政府一次性的住房補貼政策,張金鶚形容「很可笑」。內政部推房貸補助每戶3萬元,換算核貸介於1000~1200萬元間,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總監郎美囡表示,若是在台北市,僅文山區、萬華區及北投區,大約每坪60萬元以下、約20坪左右,屋齡20年以上的中古大樓華廈或老公寓,新北為五股、泰山、林口。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以補貼限定的條件來看,小宅、單身族最容易跨過門檻,若以六都加新竹、去年前3季核貸房貸金額來看,較容易符合條件的則是桃園、台中、台南與高雄。張金鶚說,「高房價」才是問題的根源,呼籲政府從稅制改革著手,直球對決才能正本清源,否則,一次性3萬元的補貼,如同沒有效率的「大撒幣」,對有沉重房貸壓力的家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則點出,內政部考量升息幅度,採取3萬元定額補助,雖然已限縮範圍至接近自用,但仍不免會有收入高卻所得低的富二代或自營業者符合資格,公平性是一個問號。張金鶚說,台灣存有「租屋黑市」的問題,能買得起房子,至少要有2、300萬元的自備款,不算真正的弱勢,真正的弱勢是租屋族,高達9成租屋沒報稅,簡言之,房屋大戶逃漏稅,弱勢租屋族領不到補貼。近一、兩年租金補貼上路後,擔憂房租補貼政府將查稅查到房東,加上通膨,許多房租都調漲不少,這次政院再推出租金補貼2.0版,外界擔憂房租又將蠢蠢欲動。財政部官員表示,內政部已經要求租金補貼的資料不可以作為查稅、課稅使用,所以財政部、國稅局查稅資料來源,並非來自租屋族申請的租金補貼。
昔有英文三箭,今有右昌三箭,箭箭都不準,治標不治本,青年變標本
內政部再推「新住宅政策三支箭」內容將包含「租金補貼2.0、社會住宅規畫及房貸利息補貼」等住宅政策,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張其祿今(14)日指出,屋價狂飆,央行連續升息,使青年買房成為妄想,「居住正義」持續落空,蔡英文總統推出「房市三箭」,但七年過去了,房價越漲越高,連租金也高漲,租屋市場更不健全,住宅政策除了續推一直落後的公宅進度,其他措施也淪為補貼大撒幣政策。邱臣遠說,蔡總統的「房市三箭」不僅箭箭射歪,房價越漲越高,連租金也高漲,租屋市場更不健全,幾乎射垮青年,讓青年陷入慢性死亡,存不到錢,看不見未來,化身躺平族標本。現在內政部長林右昌加碼再射出新三箭,包括「擴大租金補貼適用對象、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房貸補貼免申請),以及建立青年購屋積金支持機制」。新政策一公布,其中最重要的「房貸補貼免申請」,直接遭到質疑是「劫貧濟富」,連立法院的法制局都迅速發表意見,表示「房貸補貼免申請」沒有法源依據,恐怕會侵害民眾的救濟權與訴訟權。「難道蔡政府想當甩手掌櫃,將自己無法解決爛攤子交給下一個政府嗎?」邱臣遠認為,政府住宅政策應兌現最基本的「居住正義」、「縮短世代差距」原則,呼籲:應儘速落實稅制改革,逼迫囤房族釋出空屋,並廣建社宅,才能從根本解決高房價問題;儘速確認房貸補貼的法源依據,在便民及行政簡化思維下,兼顧民眾依法提起訴願的權利;而住宅政策應具有延續性,尤其房貸補貼更不能只是曇花一現,才能穩定青年對購屋的期待與需求。張其祿說,政府若用「疫後條例特別預算」這種一次性、不穩定、資源有限的預算來支應青年購屋及房貸補貼,首先就會遇到「誰拿到誰幸運」的分配公平性及合理性問題。其次,原本期盼修正《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後,惡性高房價已傳出平抑消息,如今政府打算以公帑協助青年買房,不但容易補貼到早已準備有頭期款資金的資產階級,更可能無形之中再墊高已呈下降趨勢的房價,還變相幫建商銷庫存,這不就是一種 「劫貧濟富」。
特別條例預算挹注300億給勞保 台電拿500億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日率同副院長鄭文燦及秘書長李孟諺赴立法院拜會民進黨團、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及時代力量黨團。針對特別條例預算如何分配,陳建仁表示將挹注300億到勞保基金中。知情人士證實,台電確定可分配到500億元彌補虧損,健保補缺口則為200億元。由於先前即規劃特別條例上限3,800億元當中,1,000億元用於撥補勞保及健保基金財務缺口,同時挹注台電進行電價補貼,扣除勞保300億元,加上衛福部長公開表示爭取200億元用健保基金,預計剩下500億元用於台電進行電價補貼。知情人士證實,由於台電問題較為急迫,又攸關民生問題,所以在這三者之中的分配金額確實高達500億元。據悉,台電這次不採增資方式,將作為「補貼」民生電價虧損,彌補去年而不是未來的虧損,不過仍杯水車薪。是否要向電價審議委員會提出合理反映成本,需視2月國際能源價格變動態勢而定。據了解,原本分配情況主要是以台電、勞保比較主,健保為輔,所以衛福部提出撥補200億元需求後,一度是以台電、勞保均分剩下800億元預算作為規劃。但知情人士表示,主計單位考量到台電的鉅額虧損情況迫在眉睫、且台電攸關民生、兼具穩定物價功能,再加上勞動部今年已經獲得450億元的挹注,因此在這1000億的分配上,變更策略,改以台電為主要撥補對象,出現500億元、300億元的分配。陳建仁1日表示,行政院已在1月12日通過「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草案,並送交立法院審議;待立院通過後,行政院也會以最快時間提出特別預算案,請各黨團予以支持、儘速處理,以回應人民期待,至盼讓弱勢族群及人民獲得最溫暖的照顧。陳建仁在拜會各黨團時表示,感謝各位委員給予諸多建議與指教,期盼台灣愈來愈好,成為溫暖而堅韌的國家;而在這段疫後堅韌重建的過程中,希望各黨團能給予支持,儘速審查通過疫後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案,以回應人民期待,讓全民共享經濟成果,並加速臺灣疫後復甦。行政院表示,此次拜會,國民黨團、民眾黨團與時代力量黨團亦針對經濟發展、照顧弱勢、解決少子女化及低薪問題、居住正義、勞保年金改革、穩定物價、交通安全及環境保護等議題提出建言,陳建仁也逐一向各黨團回應說明。在經濟發展方面,陳建仁指出,政府在疫情期間持續擴大內需,並加強推動僑外投資、臺資與外資回流投資台灣,已展現相當成效;此外,政府亦加強推動公共投資,在疫情肆虐全球、衝擊世界經濟之際,臺灣經濟卻展現亮眼表現,也讓政府能進一步善用歲計賸餘與全民共享經濟成果。在照顧弱勢方面,陳建仁強調,有鑑於社會各階層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程度不盡相同,因此政府體恤民眾需求,在符合社會公義前提下,在此次疫後特別條例草案中,將歲計賸餘做最好的規劃,除全民普發現金6千元外,也加強經濟及社會韌性規劃,並照顧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與商家、中低收入戶及偏鄉民眾。行政院後續將提出完整預算規劃送請立法院審議,至盼讓弱勢族群得到最溫暖的照顧。在解決少子女化及低薪方面,陳建仁表示,近年來基本工資月薪已調整達31.9%,未來政府將著重在產業升級,並盼透過產業升級,同步提升年輕人的薪資。另針對部分中小企業雖面臨缺工問題,但仍有部分年輕人無工作機會,政府也會提出缺工補貼計畫,讓受疫情影響而失去工作的民眾能夠再回到職場。此外,政府也會持續加強既有結婚補助與育兒津貼,營造讓年輕人敢生、樂養的育兒環境。在居住正義方面,陳建仁指出,行政院與立法院皆相互合作,打炒房、平抑房價,包括房地合一稅制改革、通過「平均地權條例」、租金補貼、社會住宅、房市不當行為管控,以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配合中央銀行信用管制等措施,政府也正在研議使用權住宅等相關政策,希望讓年輕人能住得起房子,甚至買得起房子,也請立委們與行政院一起努力,讓這個世代的居住正義能夠實現。在勞保年金改革方面,陳建仁表示,政府近2年已撥補勞保基金近800億元,包括去(2022)年300億元、今(2023)年450億元,此次疫後特別條例草案也規劃挹注約300億元經費至勞保基金之中。去年受疫情衝擊及國際金融情勢影響,勞保基金虧損較高,今年政府將持續編列預算並研議相關政策,使勞保制度愈發健全並永續發展,保障勞工應得權益,絕不會讓台灣1,000多萬名勞工受到影響。在穩定物價方面,陳建仁表示,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並定期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發揮功能,最近一次會議於農曆春節前召開,行政院也會持續關注國內物價情形。陳建仁進一步指出,物價穩定與全球供應鏈密切相關,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儘管COVID-19疫後的經濟成長將逐漸放緩,物價可能逐漸恢復穩定,但政府仍會持續維持國內物價穩定,讓全民都能生活在幸福美滿的環境中。
全球「凜冬將至」政府未準備 民眾黨籲蘇內閣總辭
民眾黨立院黨團今(11)日指出,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警告,全球將面臨「艱困的一年」,美國、歐盟和中國大陸經濟將同步放緩;主計處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2022年CPI年增2.95%創14年新高,除了全球經濟危機,台灣更面臨對岸與日俱增的軍事威脅,質疑政府未準備好面對2023年國際情勢、財政經濟、社會安全、居住正義與環境永續種種挑戰,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知所進退,率領內閣總辭,蔡總統儘速推動內閣改組,為今年的考驗做準備。民眾黨立委邱臣遠、張其祿、賴香伶與陳琬惠今天舉行記者會呼籲,2023年世界將面臨艱困的一年,全球經濟凜冬將至,但政府卻沒有明確的因應措施,行政院長蘇貞昌請辭,這個決定自去年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已經歹戲拖棚一個半月,蔡政府根本沒有積極回應民意,奉勸蘇儘速率領內閣總辭。邱臣遠直言,由蘇貞昌率領迎戰「艱困的一年」令人十分擔憂。蘇揆在稅收超徵議題只會拔草測風向,用美化數據迷惑民眾,實際上決策過程混亂,還不守財政紀律,最後被前財政部長蘇建榮一句「有多餘的錢就該用來償還債務」打臉,變成「小蘇嗆大蘇」的鬧劇,蘇內閣施政能力明顯有問題。賴香伶指出,勞保年金對現在及未來的勞動世代絕對不公平,改革已刻不容緩,如果政府還是無所作為,勞保若非破產,就是耗費龐大國力、債留子孫。此外,2026年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襲,2070年扶養比攀升至102,每1位工作年齡人口要扛1位依賴人口,對青壯年人口帶來沉重負擔。蘇貞昌沒有任何動作,反而把行政院當成「國家級養老院」,拒絕順應民意、賴著不走。張其祿表示,若非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執政黨有所警惕,《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恐怕還卡在委員會出不來,雖這次部分條文修正案三讀通過,不過這只是落實居住正義的第一步,熱錢無痛進入房市,主因在於房屋持有成本過低,台灣房價評定方式遠低於市價,導致實質有效稅率只有0.03%,相較國外1.03%簡直天差地遠,政府必須優先檢討房產稅制改革,提高投資客囤房成本,才能有效抑制房價,落實居住正義。陳琬惠指出,過去一年人民生活必需品百物齊漲,只有薪水不漲,雞蛋又缺又貴,不過缺蛋還只是農產供需管理問題的冰山一角,從「班班吃石斑」虛擲6億政策跳票到中國禁止台灣農漁產品應對失措,足見農委會無法建立具韌性及穩定的產銷體制,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不應戀棧,應知所進退、負起政治責任。
最後上班日 柯文哲: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
民眾黨主席、台北市長柯文哲明(25)日將卸任,昨天進行辦公室大掃除後也在市府大樓逐層到各局處向所有同仁拜別,柯文哲今天感性在臉書發文表示,感謝光榮團隊及所有市民朋友,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會帶著你們的祝福並秉持正直誠信,勇闖下一個人生挑戰。 柯文哲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把握最後兩天上班日到各個局處向同仁辭行,也一一感謝同仁,八年來做自己最堅強的後盾,一起為市民服務。出乎意料的是,無論到府外或府內單位,迎接的是滿滿的熱情與祝福,儘管任期內讓大家工作量倍增,他們卻沒有怨懟。許多同仁拿著各種競賽獲獎或府內頒發的獎狀讓我簽名留念。在那一刻才知道,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柯文哲表示,我們是最有執行力的團隊,面對台北亟需翻轉的老舊市場、居住正義以及都市更新,各局處各司其職一面努力與居民溝通,一面進行稅制改革、招商,讓台北財源充足、財政健全,八年下來,興建了2萬戶社宅、成功推動六大市場改建、加速公辦都更,我們不是口號團隊,而是讓政治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柯文哲指出,台北的教育、托幼、托老、醫療服務、健保補助、無障礙設施、共融公園、環保以及綠運輸都引領全台之先,社子島開發完成了都市計畫、環評。我們還把過去好幾十年都沒有做的台北市都市計畫,全面做了檢討盤點,這些基本功做好了,才可能長期布局,擘劃台北更耀眼的未來。過去不能做、不敢做、不想做的,在這一任都一一克服了,未來更能大步邁進。柯文哲指出,八年來,我們曾擁抱過世大運的歡騰,也經歷艱難的疫情,謝謝市民朋友自主配合政府的防疫,讓疫情得以控制。我更要感謝市民朋友的聆聽溝通,讓綠色人行通道剷除路霸、還給行人在城市安心行走的尊嚴。謝謝你們支持北市率全台之先禁用一次性餐具,我們實踐的現在,是這座城市永續的未來。柯文哲表示,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今日互道珍重,同仁們的熱情,已經收藏在我的腦海,未來會帶著你們的祝福,秉持正直誠信,勇闖下一個人生挑戰。也給予 蔣萬安市長最深摯的祝福,希望萬安市長領導這個最優秀的市政團隊,繼續為市民服務、為城市創新,讓政治落實在人民生活的每一天,讓改變持續發生。
選後房市走向? 業界人士:明年Q2是關鍵
「九合一選舉」於26日登場,台灣房市往往與選舉有連動性,選後地方官員走馬上任,需要建設政績,自然高房價、稅制改革等議題就逐漸被淡化。有業界人士認為,這波房市10月應是最低點,現在最壞時機已過去,選後各種利空會慢慢散去,只是仍有議價空間可談。目前房市氛圍在政府打炒房、平均地權條例修法,銀行緊縮土建融與3月起央行升息等,幾近成為2008年金融海嘯後,難得出現的諸多重大利空匯集,尤其美國聯準會啟動的升息循環、資金緊縮,對全球金融面影響甚大。今年10月房市交易受到大環境的制約,出現明顯的萎縮,其中減幅除了台中市為個位數,其餘五都均為兩成以上的衰退,其中新北市減少高達40.1%,位居首位,主要是由於新北市的淡海新市鎮、林口新市鎮、央北重劃區等交易量皆較2021年同期衰退。國內今年以來加權指數跌了超過19%,不過,該波段修正後,台股近期出現反彈,加上股神巴菲特買進台積電ADR,半導體大佬艾司摩爾更宣布史上最大金額的在台投資案,似乎淡化了台海地緣政治風險。但也有業界人士分析,建商在選後較多的動作來自於開案,不過時屆年底,明年過年又特別早,買房決定多會拖到年後,加上年底還有再次升息陰霾,整體經濟環境也未趨好轉。再者地方選舉也不大可能有大幅度的政策更動,可能得觀察329檔期的狀況,會有較明確的答案,但也不排除若影響當前執政團隊變動,是否會波及打房政策,如平均地權條例是否有望排入議程。如今建商的價格大致撐到明年上半年,其盤算是否有股市反彈的帶動,明年第二季將成價格走勢的關鍵,但後年又邁入總統大選,大致來說明後年都續走動盪,起伏難免。
《20大報告》對台商3大影響:清零、共同富裕、綠色轉型
中共《二十大報告》正式出爐、確定未來政策框架,內容對台商有重大影響為「堅持防疫清零政策、提出共同富裕的機制、以及加快產業綠色轉型」等要點。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林淑怡建議,在陸台商受限當地防疫法規,應積極從「供應鏈、市場與勞動力」等3面向切入,制定因應計畫,並以「稅務遵循合規性」角度思考,避開營運風險。林淑怡更指出,在報告維穩目標下,勢必有許多政策將衝擊企業營運,建議未來台商需務實面對「就地轉型、產能轉移、退場撤出」3項抉擇的十字路口。例如對綠色產業重視下,也將擴大環境汙染防治等政策。針對大陸延續「動態清零」。林淑怡認為,台商可從「供應鏈、市場與勞動力」3面向思考對策。首先包含供應鏈的替代性,針對防疫清零的衝擊供應鏈尤其港口城市的不定期封城控管,台商須考慮原物料來源的替代性、品質、流轉稅成本與合約交期等營運問題。第二是分散市場風險,許多台商已加快布局歐美與東南亞市場,以分散經營風險。第三是勞動力評估,防疫政策造成青年高失業率及許多異地打工的勞動力動盪,台商應密切觀察以制定招工對策。此外,報告除重申共同富裕目標外,也首次提出「規範財富積累機制」概念,強調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等政策,外界估計後續將有稅制改革與加強稽查、規範壟斷性產業、提升勞工報酬與權益等執行面向。對此,勤業眾信建議,大陸台商首要從「稅務遵循合規性」角度思考,要避免常見稅務高風險誤區,像是隱匿收入與不合規金流、虛增成本、陰陽交易合約避稅與低報工資與社保等。
財部稱租屋族平均月租金僅8,250 巢運:不食人間煙火
財政委員日前進行《所得稅法》修法提案詢答,包括修正租金支出認列方式為「特別扣除額」,並將扣除數以30萬元(每月25,000)為上限認列扣繳額度。財政部回覆,平均申報房屋租金支出為9.9萬元(每月8,250),現行12萬額度已夠,不過數據與主計處2020年統計月租金約1.5萬元截然不同,被民團巢運痛批,「財政部不食人間煙火,思維停在上個世紀。」根據主計處2020年資料,全台家戶平均月租金約為1.5萬元;2020年第二期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台北市平均月租金則約為2萬元,而實際市場租金應當更高。巢運表示,若租金支出可改為特別扣除額,家戶年收入在中位數(108萬/年),每月租金2.5萬元的小家庭可省下4,805~13,200元稅金,實不無小補。不過財政部回覆立法院財委會的書面報告卻指出,2019年每戶平均申報房屋租金支出金額為9.9萬元(平均每月8250元),現行每年12萬額度「已提供適足之扣除額度以支應一般家庭承租房屋所需支出」。巢運忍不住問,「財政部長,你知道現在的租屋行情嗎?」委員賴士葆質詢時也質疑,「到底有沒有算錯數字?」巢運砲轟,財政部這些坐在辦公室吹冷氣的官員,百萬租屋族為何僅有2.7%申報抵稅,難道是錢太多不在乎嗎?財政部卻對這個簡單的問題完全無法回答。說每年12萬元在都會區已夠租屋,是要大家只能住雅房、套房嗎?你們長期怠惰縱容房東逃漏稅造就如今租屋黑市景象,為何還有臉面誇誇其談「租稅公平」?由於12日,內政委員會排審《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草案時,內政部拒絕面對房客抵稅額度合理化之改革,宣稱「抵扣所得額度變更」屬財政部主管稅制範疇,宜由財政部通盤評估;而財政部亦於會議上保守表示會在「維護財政穩健」、「租稅公平」、「降低稅損」的立場上審慎評估。對此,巢運提醒,民團已非第一次提出稅制改革,要求財政部合理修正房客租金支出抵稅制度及額度,財政部屢以「維護財政穩健」、「租稅公平」、「降低稅損」等為由,拒絕正視此改革議題。但110年《住宅法》通過修法,大方對加入租金補貼或包租代管房東的增加減稅額度(從每月1萬元提高至每月1.5萬元)時,財政部卻未提出上述理由阻擋。租屋族的權益就這麼被兩大部會踢來踢去,政府部門完全不在乎。巢運呼籲,財委會後續應積極排審並盡速通過《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草案,將租金支出認列方式改為「特別扣除額」並提高額度上限至30萬元(每月25,000),以符合都會區市場租金,讓租屋成為更加合理的居住選項,是目前居住權益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