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羅拉多大學
」 美國全美最瘦城市的的黑暗秘密 營養失調隨處可見「厭食症很正常」
美國科羅拉多州當地城市博爾德(Boulder, Colorado),過往一直以健康和高生活品質著稱,當地居民體態普遍偏瘦,僅有12%的居民被列入肥胖範圍內,是其他州的四分之一。也因為如此,博爾德一直被稱為是全美「最瘦」的城市。但在這樣的城市中,也是有著十分黑暗的秘密,比如,當地許多居民都銀養失調,而且有不少居民都有著厭食症。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為了維持體態,博爾德當地有70%的居民會習慣定期運動。但由於隨處可見擁有完美身材的人,不少人會因為無形的壓力,開始出現營養失調,甚至是厭食症的情況。在博爾德的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校園內,女性的營養失調比例幾乎是全國大學校園平均水平的3倍。在青少年中,該市的青少年營養失調的比例也名列全美第5。知名健身專家坦尼森(Will Tennyson)造訪博爾德時,就曾聽聞當地居民表示,自己每天花上1至2小時在健身上,以確保燃燒足夠的卡路里,要這樣才認為自己可以吃下一份僅有一顆蘋果或少量堅果的早餐。而這樣的餐點,往往是該位居民一天中唯一的一餐。也有其他居民表示,雖然注重瘦身和體能的風氣本意是鼓勵健康,但卻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壓力,特別是對學齡兒童和女性影響更大。一名剛從加州搬到博爾德的居民表示「在這裡,我明顯感受到要更健康的壓力,因為每個人都是如此。」根據蓋洛普(Gallup)的幸福指數調查,博爾德有70%的居民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博爾德的平均年收入約為14.7萬美元,遠高於全國和科羅拉多州的平均水平,這也使得居民能夠過上相對健康的生活。高收入使得人們更容易負擔得起新鮮的全食物、優質的運動裝備以及參與山地運動,而這些條件也吸引了超過70位奧運選手在此定居。一名63歲的博爾德居民就表示,自己知道很多女性「幾乎不吃東西」,坦尼森也在公園遇到2名青少年,這2人也是在體型和體重方面感到困擾。坦尼森表示「這些習慣原本是好的,但最終卻變成了一種過度行為,反而對健康不利。」但根據坦尼森的觀察,當地許多人對於自己在飲食和運動上的問題缺乏深入理解。一位專門治療營養失調的專家亞歷山大(Brooke Alexander)就表示,營養失調這個問題在青少年中尤為普遍,因為青少年們經常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所以強迫自己保持纖瘦。亞歷山大也提到,針對青少年的營養失調診所「總是額滿」。亞歷山大甚至表示「我認識很多在博爾德和科羅拉多州與營養失調抗爭的人,當中有些人可能與受困於營養失調數十年卻視為正常,是直到某天身體出問題後,自己才意識到應該要尋求幫助。」
破紀錄熱浪席捲南極大陸! 極端高溫比正常值高出27 °C
一場破紀錄的熱浪正在席捲地球上最冷的南極大陸!氣象數據顯示,自7月中旬以來,正值冬天的南極洲部分地區的氣溫已比正常水平高出27 °C,且預計這波高溫將持續到8月上旬。據CNN的報導,最新數據顯示,南極洲東部部分地區出現異常高溫,往年維持在-50 °C至-60 °C,如今卻處於-25 °C至-30 °C之間,且預估這波高溫將持續至8月上旬。全球氣溫上升和日益惡化的溫室氣體破壞,導致南極洲在冬季出現異常高溫。「英國南極調查局」(BAS)大氣冰層暨氣候部門科學負責人布雷斯多(Thomas Bracegirdle)坦承:「現階段我們只能說,在氣候變遷的情況下,我們預計南極洲將會出現更多的極端高溫,但針對該特殊事件,我們必須進行更多研究。」由於地球大部分冰層位於南極洲,如果全部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超過45公尺,即使是體積較小的冰層融化,例如位於南極洲西部的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或被稱作「末日冰川」,也會導致海平面上升3公尺,這將對全球沿海地區或城市造成災難性後果。根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研究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的統計,這是過去2年來南極洲遭遇的第2次嚴重熱浪。同時,2023年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遷導致南極洲氣溫上升了2 °C,預計到2100年將進一步上升5 °C至6 °C。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冰河研究學者史坎波斯(Ted Scambos)指出,目前南極洲的高溫偏差值尚未達到2022年的記錄,但覆蓋範圍更廣、持續時間更長。布雷斯多也表示,原本造成持續熱浪(南極渦旋崩潰)的一系列大氣條件預計平均每20年才會發生1次,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這確實是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件。」根據2020年的研究報告,1989年至2018年間,南極的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3倍以上。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南極氣象研究所的研究氣象學家米克懷契(David Mikolajczyk)示警:「未來的冬季可能會發生更多這樣的熱浪,這可能會使這塊冰冷大陸的防熱能力下降,並在隨後幾波熱浪中加速融化。」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發現 吸食大麻恐提高中風、心臟衰竭等風險
就當國內因為知名網紅吸食大麻遭逮之際,美國心臟協會恰好推出一份研究報告,內容中指稱,每日吸食大麻的人,其未來爆發心臟衰竭的風險將會提高34%。根據《CNN》報導指出,美國費城日前舉辦美國心臟協會科學會議,會議中,美國心臟協會建議民眾,應該避免抽煙或蒸汽任何物質,包括大麻產品,因為可能對心臟、肺部和血管造成損害。科羅拉多大學斯卡格斯藥學和藥學科學學院的臨床藥學和物理醫學/康復部門教授佩吉(Page)表示,研究中發現,吸煙和吸入大麻,均會增加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一氧化碳,一種有毒氣體)和焦油(部分燃燒的可燃物質)的濃度,類似於吸入煙草香煙的效果,這些都與心肌病、胸痛、心律不齊、心臟病發作和其他嚴重狀況有關。佩吉也表示「人們需要像對待任何其他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素一樣,誠實的面對這個問題,並且詳細的了解所承擔的風險」。美國長者濫用大麻情況報導中也提到,美國老年人使用大麻的問題也日益普遍,2020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65歲以上的老年人吸煙大麻或使用食品的數量增加了一倍。2023年的一項研究也發現,2015年至2019年間,65歲以上人群的上個月酗酒和大麻使用比例增加了450%。而雖然大麻不具備藥物成癮性,但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大麻使用者,最終會因為心理因素而演變成對使用大麻的心理依賴症。根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資料顯示,當人們在戒除大麻後,如果感到食欲不振、缺乏食慾、易怒、不安以、睡眠困難時,就屬於對大麻產生了依賴。大麻與慢性病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大麻的使用也被發現與許多慢性疾病惡化有直接關聯。一項研究專門追蹤長期使用大麻(不與菸草混合使用)、對大麻有心理依賴的65歲長者的就醫紀錄。這項研究的首席作者、費城拿撒勒醫院的住院醫師蒙達爾(Avilash Mondal)博士發現,這些均被診斷出高血壓、2型糖尿病或高膽固醇的患者中,與1000萬名不吸食大麻的住院老年人相比,8355名濫用大麻的住院老人,在住院期間發生心臟、大腦重大疾病事件的風險,要高出20%之多。研究中也發現,高血壓(超過130/80毫米汞柱)與高膽固醇兩者,其實是預測大麻使用者是否會發生重大心腦不良事件的關鍵預測因素。佩吉也表示,許多人都知道,短時間內大量地使用大麻,其實是能降低血壓的「但十分有趣的是,如果長期觀察這些每日使用大麻的人們,就可以明顯知道,大麻的使用其實是與血壓上升有關聯的,這也是導致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大麻與心臟衰竭之間的關係另外還有一份研究,該研究花費4年時間追蹤了16萬名平均年紀為54歲成年人的健康狀況,以此來觀察大麻是否會造成其成為心臟衰竭的風險。而研究人員發現,每天使用大麻的人,心臟爆發心臟衰竭的風險,較完全不使用大麻的人增加34%。美國心臟協會資料表示,所謂的心臟衰竭,並不意味著心臟已經停止工作,而是心臟泵送富氧血液的能力不如應有的好,只要有如此情況就屬於心臟衰竭。研究人員也表示,在追蹤人員提及的「使用大麻」一事上,研究人員並未將大麻的「使用方式」做區分研究(大麻除了用抽的,也能製作成糕點餅乾食用)。先前也有另外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每日使用大麻的人,其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提高三分之一。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顯示,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因為供應心臟的動脈內壁受損,形成脂肪斑塊於動脈的受損部位,長期下來造成血管壁失去彈性、變厚、管道變窄,甚至是堵住血管,讓血液無法流通。而冠狀動脈心臟病也是最常見的心臟病。這份研究的主要作者、巴爾的摩Medstar Health的住院醫師阿爾哈桑(Yakubu Bene-Alhasan)表示,大麻的使用與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臟衰竭、心房顫動等心血管疾病存在著關係。他也認為,目前的研究結果,其實是鼓勵更多研究人員應該要做更多大麻使用的相關研究,這樣才能更加了解大麻對健康的影響。
沖水不蓋馬桶「噁炸畫面曝光」!研究揭露:細菌以每秒2公尺噴飛
上廁所沖水到底要不要蓋馬桶蓋呢?或許看過這個實驗畫面,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美國最新研究顯示,當你按下沖水按鈕的瞬間,細菌會以每秒2公尺的速度射出,且較輕的粒子會在空氣中殘留數分鐘,恐導致疾病迅速散播。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授克里馬迪(John Crimaldi)帶領研究團隊進行實驗,利用綠光鐳射及攝影機捕捉馬桶的沖水瞬間,一窺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微小水滴,是如何迅速噴射到空氣中。研究報告指出,被噴濺出的微粒會以每秒2公尺的速度射出,且在8秒內可衝至馬桶上方約1.5公尺高,甚至小於5微米的微粒會懸浮在空中長達數分鐘,因此潛藏在尿液及糞便當中的大腸桿菌、諾羅病毒等病原體 ,恐怕也會四處擴散。對此,克里馬迪表示,透過生動的視覺圖像記錄,這項研究可以幫助人們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如果是肉眼看不見的東西,人們很容易假裝它不存在,一但看完這支實驗影片,就會對沖馬桶這件事完全改觀。」
22歲吉娃娃獲認證為世界最長壽狗 飼主:養寵物是一生承諾
現今世上活著最長壽的狗就在美國的洛杉磯,這隻叫做「吉諾」(Gino)的吉娃娃,根據飼主表示,從大學時代就開始飼養吉諾,而飼主也分享了狗狗長壽秘訣,也談到「養寵物是一生的承諾」。22歲的吉諾經由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是當今世上活著最年長的狗。(圖/翻攝自KTLA 5)根據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今日秀》(Today)節目報導,22歲的吉諾經由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認證,是當今世上活著最年長的狗。根據飼主沃爾夫(Alex Wolf)表示,約20年前,還是一名大學生時,跟室友一起領養這隻小狗;他當時可能想像不到,這個小夥伴會陪伴自己度過至今超過一半的人生。2000年9月24日,2歲大的吉諾在科羅拉多州波爾德一處收容中心被沃爾夫收養,沃爾夫當時就讀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圖/翻攝自KTLA 5)2000年9月24日,2歲大的吉諾在科羅拉多州波爾德一處收容中心被沃爾夫收養,沃爾夫當時就讀科羅拉多大學波爾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二年級,如今已40歲的沃爾夫表示,自從領養吉諾後,幾乎時時刻刻都處在一起,「無論時間有多長,你必須長期投入,那是你身上的責任,但這百分之一千值得」。沃爾夫放暑假的時候,會帶著吉諾回到南加州,四處拜訪家人和朋友。(圖/翻攝自KTLA 5)沃爾夫放暑假的時候,會帶著吉諾回到南加州,四處拜訪家人和朋友,「牠年輕的時候,喜歡在我爸媽曼哈頓海灘(Manhattan Beach)的家後院,跟別的狗一起玩;在威尼斯海灘上不綁繩子散步;我會在海岸公路上開著車、放著音樂,牠會把頭伸出窗外;或是在高爾夫球場奔跑」。至於吉諾的長壽秘訣,沃爾夫認為,健康飲食、來自親朋好友的照顧,都是牠長壽的原因,但他強調,最重要的仍是「吉諾自己的功勞」,他還向節目指持人表示,「吉諾得到相當多的愛,我認為牠是一隻很堅強的狗狗」。吉諾的長壽秘訣,沃爾夫認為,健康飲食、來自親朋好友的照顧,都是牠長壽的原因,最重要的仍是「吉諾自己的功勞」。(圖/翻攝自KTLA 5)
南北極同時出現熱浪 科學家驚「不可能發生的事發生了」:絕對不是好預兆
本應「季節相反」的南北極近日都出現罕見高溫,且均溫還高出30至40℃,部分地區甚至打破當地的最高溫紀錄,令科學界大感驚訝,這人類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極地氣候現象,不僅改寫了氣候學,科學家甚至直言此事非比尋常,「絕對不是好預兆」。綜合外媒報導,全世界最冷地區之一的南極冰穹C(Dome C)本應在3月開始「入秋」,卻在18日於海拔3,489公尺的觀測站沃斯托克(Vostok)測得-17.7℃,高出過去3月均溫的-57.9℃整整40.2℃之多;至於季節相反的北極,則在18日測得比1979年至2000年均溫高出3.3℃的溫度,而每年3月本應是北極結冰達到頂峰的時間,卻與南極一樣出現破紀錄的高溫。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氣象學家拉扎拉(Matthew Lazzara)對於南極的破紀錄高溫直言:「這種現象發生,絕對不是個好預兆。」剛返回南極研究的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冰川學家斯坎博斯(Ted Scambos)也說:「從未在南極觀測過這樣的事。」南極研究員巴蒂斯塔(Stefano Di Battista)甚至形容,「被認為不可能的事已經發生了,南極氣候學將因此被改寫」。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 的科學家邁爾(Walter Meyer),也對北極的高溫感到驚訝,表示「南北極有相反的季節,南北同時融化的現象被認為是不可能發生的」,更指出「這絕對不是正常現象」。且隨著地球溫度升高與「北極暖化速度較地球其他地區快2至3倍」和北極冰蓋逐漸減少,將導致地球海洋面積增加,並在反射率效應下使北極地表與海水的升溫速度加快,恐使人類再也無力阻止全球暖化。雖然邁爾和拉扎拉均認為這次南極異常高溫是偶發事件,但若再次或反覆發生,將「令人非常擔憂」。
台美印首度合作開發人造衛星升空 中央大學收到訊號執行任務
由台灣、美國和印度跨國合作開發的INSPIRESat-1立方衛星,於台灣時間2月14日上午8點29分在印度的達萬太空中心發射升空,傍晚經過台灣上空,中央大學在當日下午5點 24 分成功接收到訊號,衛星運作正常,已準備開始執行科學任務。中央大學表示,INSPIRESat-1衛星有兩個科學酬載,一個是由中央大學研發的微型電離層探測儀,另一個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所補助開發的雙孔X光太陽頻譜儀。兩者結合後,不僅成為一座太空天氣觀測站,更可觀測太陽日冕變化。這起首度由台美印三方從學術研究展開研發的人造衛星,在發射之後,由印度太空科學與科技學院進行主要飛控,並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及中央大學輔助,所產出的科學資料,將提供給參與學校作為分析使用。擔任計畫主持人的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系教授張起維表示,這是中央大學繼去年1月發射的「飛鼠號」(IDEASSat)立方衛星之後,第2個成功發射的立方衛星任務。
台美印攜手開發衛星 14日發射升空「將進行天氣觀測」
台灣、美國及印度等3國合作開發的INSPIRESat-1立方衛星,昨日上午8時29分在印度斯利哈里柯塔的達萬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進到525公里高度的低地球軌道,將進行太空天氣觀測。這是台灣太空學界於國際合作上的一大突破,也展現出我國實力。台灣由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方案」及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共同支持中央大學教授張起維參與本項跨國學界合作。INSPIRESat-1衛星同時搭載中央大學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補助的酬載,也是我國學研界首次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合作。INSPIRESat-1人造衛星歷經4年進行開發與整測,今年春節期間遞交給印度太空研究組織,2月7日裝上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的極軌衛星運載火箭,昨日早上從印度發射到525公里高度的低地球軌道,執行科學探測任務。科技部表示,衛星發射後將由印度太空科學與科技學院進行主要飛控,並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及中央大學輔助,其產出之科學資料將會發放給參與學校以供分析。INSPIRESat-1衛星上有兩個科學酬載,其中一個是中央大學研發提供的微型電離層探測儀(CIP),另外一個是由美國太空總署所補助開發的雙孔X光太陽頻譜儀(DAXSS)。CIP所提供的電離層觀測可以了解高層大氣變化及對無線通訊的影響,而DAXSS則可協助我們更了解太陽的日冕變化,兩者結合在一起能讓INSPIRESat-1成為一個太空天氣觀測站。科技部表示,政府鼓勵學研界參與跨國科研合作,拓展國際結盟,加乘研發能量,對國際科研有更多貢獻,也提升台灣科研的影響力。
北極格陵蘭1天融冰量85億噸 可讓佛羅里達州泡水5公分
近年北極均溫不斷升高,格陵蘭島(Greenland)冰原多次傳出因融冰而斷裂出冰蓋。在美國時間27日融化的冰量,足以讓面積有17萬平方公里(約4.7個台灣大小)的佛羅里達州(Florida)都被覆蓋,且水深足足有2吋深(5.08公分)。據《CNN》報導,這次的融冰是近10年內第三次極端融化,且範圍非常深入冰原內陸,甚至比從1970年代開始的衛星時代還要深入。據丹麥氣象研究所(Denmark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資料顯示,27日格陵蘭冰原損失了85億噸表面質量;若從25日開始計算到27日,損失量更是高達184億噸。(圖/世界氣象組織推特)雖然這一次的融冰量不像2019年時一般極端,但融冰的面積卻更大,被外界認為是「創紀錄的融冰年」。科羅拉多大學國家冰雪數據中心(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的專家史坎伯斯(Ted Scambos)對此直言:「這次是很重大的融冰,27日格陵蘭島東半部從北端到南端的大部分地區,大部分都融化了,非常不尋常。」報導指出,人類造成地球暖化,讓冰損量急速增加;雜誌《冰凍圈》發表一篇相關研究,自 1990 年代中期以來,地球已經損失了驚人的 28 萬億噸冰,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北極,包括格陵蘭冰蓋。參與研究的其中一名作者斯萊特(Thomas Slater)說:「隨著格陵蘭上空的大氣繼續變暖,昨天(27日)的極端融化等事件將變得更加頻繁。」他指出,隨著格陵蘭地表繼續融化,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都容易受到風暴潮洪水的影響,尤其是在極端天氣與高潮同時發生時;到了本世紀末,格陵蘭島的融化將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至10公分。
NASA公布最新月球登陸18人名單 「台灣囝仔」要登上月球啦!
陸美角力戰場已不僅限於地球。繼大陸上個月送出「嫦娥五號」探測器,執行史上首次月球土壤、岩石樣本採集任務後,美國航太總署(NASA)本月公布「阿提米絲」(Artemis)登月計畫18名太空人名單,他們將為訂於2023年實現的登月計畫接受訓練。18人中包括來自台灣的林其兒(Kjell N. Lindgren)。《紐約時報》報導,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與美國副總統兼國家太空委員會主席彭斯,日前在國家太空委員會會議上,正式宣布18名太空人的名字,並表示「這是阿提米絲計畫的首支太空人核心團隊…你們是未來的英雄,你們不僅會帶我們重返月球,還將完成其他任務。」林其兒現年47歲,生於台北市,母親是台灣人、父親則是美國空軍軍人,童年住英國,中學返美就讀、定居。2009年他從350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NASA第20個太空小組的9名太空人成員之一。2015年7月,他前往國際太空站待了141天,期間2度離開艙外,進行太空漫步。他還曾在太空站演奏蘇格蘭風笛,這是第1次有人在太空中演奏這種樂器。林其兒擁有美國空軍官校生物學學士學位、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心血管生理學碩士學位,以及科羅拉多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成為太空人之前,他除了擔任醫師,也曾支援太空站任務。今年5月,他也是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飛龍號載人太空船示範2號(DM-2)任務唯一的後備人員。自1972年NASA阿波羅(Apollo)計畫終止後,人類再也沒有登上月球。NASA預計明年啟動「阿提米絲」計畫首次任務,測試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和準備搭載太空人的獵戶座(Orion)太空船,因此不會載人。首次載人任務預訂2023年登場,屆時太空船只會經過月球,不會降落。第3次任務就會將2位男、女太空人送上月球,降落地點可能在月球南極一帶,該名女性也將成為史上首位完成登月任務的女性太空人。但由於美國政府即將更替,為登月計畫增添了不少變數。
為研究而喪命!格陵蘭冰層融化無法逆轉 氣候學家凍死於冰隙中
世界著名的氣候學家史蒂芬(Konrad Steffen),日前傳出在格陵蘭的冰層破裂意外中去世,享年68歲。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指出,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格陵蘭的冰層融化問題,已經達到了不可逆的程度。根據國外媒體《紐約時報》報導指出,氣候學家史蒂芬是聯邦理工學院的冰川學家,是最早提出全球暖化概念的學者之一,研究氣候變遷長達40年,同時也在格陵蘭進行數十年的研究,證明格陵蘭的冰層融化速度加快,是因為氣候變化所導致。而他在8月8日時,因為墜入了格陵蘭「瑞士營」研究站附近的冰隙中,遭底下的冰水凍死。研究人員表示,最近的風雪太大,遮住了冰隙,所以他們在沒有注意到的狀況下,釀成此次的意外。而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氣候科學家尼利三世(Ryan R. Neely III)認為,全球暖化導致格陵蘭冰層脆弱,這也讓冰隙越來越多。1952年出生的史蒂芬專攻氣象學,於1984年獲得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90年成為博爾德科羅拉多大學的氣候學教授,2005年至2012年,擔任環境科學研究所(CIRES)所長。他曾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在席間表示,每年格陵蘭島因為融化損失的冰量,可以淹沒哥倫比亞特區,因此吸引美國政治圈的注意。而他同時也發現,南北極是全球暖化最嚴重的地方,近20年,極區冬天的溫度上升4度,所以導致冰層鬆動。而冰層會因表面受熱融化,逐漸滑向大海,產生劇烈的崩塌。而冰層中因融化而滲出的雪水,也會加速冰層的滑動。在史蒂芬不幸逝世後,CIRES主任阿卜達拉蒂(Waleed Abdalati)對外發表聲,「大家都感到難過,但知道史蒂芬是在他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而離去,直到生命最後一刻都奉獻給研究,又感到有些安慰。」而根據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學家透過研究1985年至2018年、橫跨北極234個冰川,共計34年的數據發現,格陵蘭的冰川已經過了關鍵期,每年的降雪量已經不足以補充冰川在夏季融化而流失的份量。而如果格陵蘭的冰層全部融化的話,全球海平面將上升6公尺。
「病毒外洩無中生有」出面受訪的武漢病毒所長被爆師生戀
新冠肺炎病毒從何而來爭吵不休,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在23日播出千夫所指的武漢病毒所所長王延軼的專訪,對於病毒是從武漢病毒所外洩的說法, 她駁斥 是無中生有,甚至說武漢病毒所最早是在2019年的12月30日才第一次接觸,當時還是叫「不明原因肺炎的臨床樣本」。她受訪時指出:「實際上我們也和大家一樣,都不知道這種病毒的存在。所以你都沒有的東西你怎麼去洩漏它呢?」王延軼並表示,石正麗是武漢病毒所的病毒傳染中心負責人,於2004年開始蝙蝠病毒研究,均圍繞SARS溯源;多年來,石正麗團隊分離獲得的蝙蝠冠狀病毒共3株,其中與SARS最相似的有96%,但是和新冠病毒的相似性最高的都不超過79.8%。據資料顯示,王延軼相當年輕,1981年出生,200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後,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攻讀碩士學位,曾進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任教,並在工作期間獲得武漢大學博士。據《香港01》報導,王延軼升遷迅速,從基層研究員到病毒所所長僅花6年時間,外界質疑,王的升遷可能與其丈夫、武漢大學副校長、全國政協常委舒紅兵有關。有中國媒體爆料發現,王延軼就讀陝西的高中時能歌善舞,憑藉藝術特長被北京大學錄取為2000級大一新生,攻讀生物科學。她在就讀北京大學期間,與該院舒紅兵教授發生師生戀,一畢業就結婚了,兩人相差14歲。對於王延軼的言論,有網友質疑「說話磕磕巴巴,眼睛一直眨,心太虛。」「疫情過了她露面兒了 ,是想出名嗎?」顯然王延軼的說法還待時間證明。
能睡不一定是福 「睡太多」比「睡不夠」更容易引發心臟病!
之前的研究都顯示,睡眠不足容易引發各式各樣的疾病,不過根據長達7年對睡眠習慣及醫療紀錄的研究發現,「睡太多」反而會提高心臟病發的機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Colorado University)綜合生理學教授思琳(Celine Better)率領研究團隊,以英國人體生物資料庫(UK BioBank)登錄的資料做研究,針對40至60歲的50萬人中,沒有心臟病發作記錄的46萬1千人,調查7年來的醫療紀錄,以及他們自願提供的睡眠習慣、基因資料做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平均睡不到6小時的人,比睡眠時間長達6至9小時的人,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提高20%,但是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人,發作的機率比睡眠6至9小時的人,整整提高了34%。而且研究發現,睡眠時間距離適當範圍愈遠的話,差距愈明顯。例如,睡5小時的人,比睡眠7到8小時的人,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提高52%,但睡10小時以上的人,發生的機會卻增加100%。研究團隊表示,睡眠不足會造成動脈血管壁受到損害、骨髓的發育也會受影響,另外身體發炎的情形也會加重,但過長的睡眠也會有一樣的情形,所以「適量」的睡眠很重要。
伴侶是最佳止痛藥? 美國研究:牽手可降低疼痛感
單身者的哀怨又多了一樣。別以為牽手只是個小動作,根據研究顯示,相愛的兩人牽手不但可以促進感情交流,竟然還能是止痛良藥!研究指出,當另一半感覺到疼痛時,透過牽手可達到「腦波同步性」激活大腦中止痛的獎勵機制,進而降低疼痛感!根據Pavel Goldstein博士組成的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與以色列海法大學的共同實驗小組研究指出,團隊找來22對交往超過1年的情侶,年齡介於23至32歲間,再將他們分成3組,一組緊握對方的手,另一組坐一起但不牽手,最後一組則是被分到不同的房間裡,讓女生手臂承受輕微疼痛,並使用腦電圖觀察腦波活動變化。研究結果發現,即使情侶間沒有任何接觸,只要在對方身邊,2人就可以達到「腦波同步性」,若是緊握彼此的手,則腦波同步性不但大幅增強,疼痛者也會因感受到另一半的同理心、支持與安慰,激活大腦中止痛的獎勵機制達到減輕疼痛的效果。下次另一半不舒服而疼痛時,不妨牽緊他(她)的手,給予輕柔的安慰,或許有意料之外的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