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
」 養生 禁忌 秋燥 開運 立秋山藥5大功效潤肺止咳又提升免疫力 醫:2種人不能吃
入秋後天氣變化大,有不少民眾會透過食補保養身體。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北溟指出,山藥是很棒的養生食材,具有5大功效,其中潤肺止咳在乾燥的秋天有極大幫助,又能提升免疫力。山藥雖然益處多,林北溟也提醒急性胃食道逆流和火燒心患者不建議食用。師大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林北溟說明,山藥有滋養肺部的作用,有效緩解秋燥引起的喉嚨不適和乾咳,食用山藥入菜的料理後,潤肺效果顯著,還能改善秋天的呼吸道問題。另外山藥富含消化酶,能夠幫助促進食物的分解,改善脾胃功能,針對食慾不振或消化不良的人,可以適量食用山藥。除此之外山藥中的多醣體有助於調節血糖,針對預防糖尿病和控制膽固醇水平有良好作用,但林北溟叮嚀,山藥雖然有穩定血糖功效,糖尿病會者仍須在醫師指導下適量食用。山藥富含抗氧化成分,可以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抵禦秋冬季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因此在換季時多攝取一些山藥,能有效提升身體的抵抗力,不易生病。不僅如此,山藥具有補益腎臟功能,有助緩解腰膝痠軟、頻尿的狀況,相當適合體質虛弱或腎氣不足的人群,林北溟指出,山藥的滋補作用溫和持久,長期食用可以強身健體。林北溟特別提醒,山藥有許多健康益處,急性胃食道逆流和火燒心患者不建議食用,且山藥屬於澱粉類,過量攝取也可能導致體重增加,宜適量食用。林北溟也提到,山藥挑選以外觀完整、鬚根少且較重的,黏液越多代表越新鮮。不過山藥皮含有植物鹼,容易引起皮膚過敏,處理時可以戴上手套。
寒露忌貪涼「防心血管疾病」 宜吃柔潤食物解秋燥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寒露,代表深秋到來,氣候由涼爽逐漸轉為寒冷,地表的露水寒意更濃,因而稱為寒露,今天也適逢東北季風來臨,氣溫明顯降低。依照老祖宗的傳統,寒露需忌涼食,主要是寒露的氣溫漸低,此時地面的寒氣可能會透過腳部蔓延至全身,也就是老一輩常說的「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因此需要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建議不要打赤腳或穿涼鞋拖鞋。陽明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邱柏豪受訪指出,寒露時容易呼吸道感染、皮膚乾燥與過敏、關節不適,尤其是早晚溫差大,更是腦中風和心肌梗塞的高峰期。此外,寒露後天氣乾燥,人體水分容易流失,皮膚乾澀、緊繃至脫屑的情況會加劇,可能出現季節性過敏或反覆搔癢紅疹。關節也容易受到天冷影響而容易疼痛,邱柏豪表示是受到體內寒濕加重的影響,飲食建議多吃一些「柔潤食物」,才能解秋天的燥氣,例如芝麻、蜂蜜、梨子、柿子、銀耳等;少食辛辣之品,如蔥、生薑、蒜類、辣椒;也可適度食用溫補脾胃的食物,如桂圓、紅棗、薑湯等,來增強體內的陽氣,同時要多補充水分,防止皮膚過度乾裂。所謂「秋收」、「冬藏」,進入秋冬就要轉為收斂,調養生息,建議生活作息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避免陰寒之氣、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則有助舒展肺氣。
入秋「燥邪發威」莫名口乾舌燥!中醫建議:吃烤肉「可配2飲品」
台灣即將迎來涼爽的秋天氣候,皮膚乾癢、口乾舌燥、便秘等典型的「秋燥」症狀陸續找上門,而此時恰逢中秋佳節,不少人會團聚吃烤肉,油膩食物一下肚恐會加劇不適。對此,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婦科主任瞿瑞瑩建議,中秋吃烤肉時可搭配「2飲品」解膩退火。中醫師瞿瑞瑩表示,近期進入秋天換季時節,不少民眾出現口乾舌燥、流鼻血、皮膚粗糙乾癢、腹瀉及脹氣等症狀,而從中醫病因學的角度來看,誘發秋季病徵的主要原因為「燥邪」,天氣逐漸變涼,若民眾仍像夏天一樣大量攝取冰冷食物,則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瞿瑞瑩建議,入秋階段可以多吃像是水梨、白木耳、百合、蓮子等微涼且潤肺的食物,又或是攝取白蘿蔔、冬瓜、絲瓜等水分較多的食材,都能有效幫助減緩人體的乾澀問題,不過由於目前燥邪比較強「不宜進補」,尤其是藥膳或麻油等食補,應盡量暫時避開,否則恐讓便秘、流鼻血、口乾舌燥等情況變嚴重。此外,距離中秋節不到一個禮拜,不少人都會與親友相約烤肉,免不了會吃進油膩、重口味等刺激性食物,瞿瑞瑩提醒,烤、炸、辣等飲食都會讓燥邪症狀惡化,建議中秋吃烤肉時可搭配綠豆湯、麥茶來解膩退火,也要多喝水,切勿一口氣灌入冰涼飲品,以免傷身。
2024年「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2024年9月7日11點12分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2024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蛇、雞、狗,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 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 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 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 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 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今立秋!4生肖注意健康 養生開運、禁忌一次看
2024年8月7日08點10分節氣來到「立秋」,秋,即禾與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豐收的季節;此時梧桐樹開始落葉,故「落一葉而知秋」!秋,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因此立秋養生重在養肺護肝。2024年「立秋」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龍、猴、豬,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會很嚴重,尤其要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此外,會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立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宜吃養肺潤肺的食物秋屬燥,而燥氣通於肺,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乾、喉嚨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多吃些養肺潤肺的食物。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養肺的蔬菜包括蓮藕、百合、銀耳、木耳、山藥、胡蘿蔔、豆腐等。水果如梨子、蘋果、山楂、荸薺等。果仁類如杏仁、核桃、花生、松子、芝麻等。蜂蜜是秋季養肺潤肺的好食物。2.清熱解暑要繼續清熱解毒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喝些綠豆粥、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益處多多。3.涼性食物要適量涼性食物要適量食用,如瓜類水果西瓜、香瓜等。古人云:「秋瓜壞肚」,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弱,還未完全恢復,因此剛剛入秋養好脾胃很重要。4.「少辛增酸」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要克制一下,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後要適當減少,因為秋天要收肺氣,而辛辣太盛則傷肺。「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奇異果、蘋果、石榴、葡萄、橘子、檸檬、番茄等。5.多食含纖維食物秋天乾燥易便秘,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空心菜、胡蘿蔔、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帶、紫菜等。6.忌暴飲暴食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往往會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7.忌油膩、煎炸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8.進補的好季節入秋之後,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會逐漸增高,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還是要少食,因為秋初炎熱未完全退盡,過多食用大熱食物羊肉、狗肉不利於健康。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9.藥補不如食補“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用食補代替藥補是個不錯的選擇,秋季之後我們可以多喝雪梨銀耳湯來滋陰潤肺,多吃蓮藕、蘿蔔、百合等物來保健身體,無病亂補是會擾亂身體內部節奏,而且補藥吃太多小心變成毒藥。藥物和食物既然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二、衣的養生與禁忌早晚日夜溫差大,別忘早晚添加衣服。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秋老虎」到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2.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避暑,又可預防空調病。3.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長時間開空調,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養肝護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而且,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五、育的養生與禁忌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低多少,但是運動還是要堅持,運動不能停,立秋之後空氣濕度會開始變低,在清晨的時候爬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這樣的空氣浴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六、樂的養生與禁忌悶熱勿煩躁,天涼莫悲秋,「秋老虎「的燥熱威力不容小覷,氣溫高令人心情煩躁,脾氣漸長,易於衝動,影響身心健康,要調整好心態,切忌悲傷憂慮。
「秋燥」發威!皮膚乾癢、口乾舌燥? 中醫授緩解要點
時序進入秋末,不少民眾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的情況,甚至有人因皮膚發癢而在睡夢中抓到破皮,出現一條條的抓痕,這是典型的「秋燥」症狀。「秋燥」大多在秋天 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癢衛福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身體缺水乾燥的情況出現在秋天,中醫稱為「秋燥」,「乾燥傷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便祕、乾咳、甚至流鼻血等情況就紛紛出籠。中醫所說的「津液」,指的是身體內的水分。膠質食物緩解皮膚症狀 口乾舌燥可多喝水張煒東指出,這類的患者在「秋燥」時節還不少,病徵表現在皮膚上,可以採用清熱潤燥的方式,百合枸杞菊花茶就可以輕微緩解;如果嚴重的話,也可攝取富有膠質或膠原蛋白的食物,如木耳、蘆薈、雞腳、魚豬皮等,這類食物可以保水,但也要小心血脂或其他慢性病的問題,最好是諮詢醫師或營養師。張煒東說,若是口乾舌燥,喝水可以解渴者,只需要多喝些水即可,如果喝水無法改善,可以使用能增加唾液,帶點微酸性的食物水果,像是檸檬、金桔、金棗、柑橘、酸梅等微酸性的食物,但切記微酸解燥即可。避免乾燥或刺激性食物 日夜溫差注意保暖至於「秋燥」哪些東西要少吃?張煒東進一步指出,因為乾燥之故,所以食物中屬性偏乾燥或會刺激的食物都要小心食用,像是餅乾、太乾的麵包、方便脆麵等這類乾燥的食物要少碰,而油炸類、胡椒、辣椒等熱性會加重刺激的食物也盡量少食用。他也建議,一般人容易在日夜溫差大時著涼,最好隨身攜帶薄外套因應,睡眠時將冷氣定時或調高溫度,電扇則是盡可能不對著身體吹,以降低著涼的可能。
霜降即將來臨!4生肖注意健康 「食衣住行育樂」的養生與禁忌
2023年10月24日00點22分進入「霜降」的節氣,「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此季節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肺臟,為陽氣降,陰氣生。古籍《二十四節氣解》中:“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以平補為原則,尤其要注意養胃。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記載“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霜降過後即立冬,此時“補霜降”應以養陰為基本法則。養陰的內涵,一方面是指陽氣內收,精氣斂藏,另一方面,太陰對應肺脾,少陰對應心腎,因此秋冬時節也是調養肺脾和心腎的好時機。保健之道,於外要添衣保暖全身,於內要重潤肺、保暖腸胃,增強身體的防衛能力。2023年「霜降」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龍、雞、狗,腸胃及呼吸系統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爲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平時必須多休養生息,避免勞損,防範未然。身體容易受傷,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慎防引起血光之災。國際命理學專家楊登嵙提供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霜降」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肺喜潤而惡燥,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舌燥、唇乾、鼻乾、咽喉乾燥、皮膚皸裂。防秋燥需要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秋天已經非常乾燥,身體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對辛辣物的攝入要減少。二是盡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板栗、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自製的銀耳蓮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經常喝。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二、衣的養生與禁忌:1.“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民間就有“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所以,要注意適時添衣,尤其是注意腳部保暖。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禦寒作用,避免感冒的發生。2.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鬆些,襪子要透氣護膚。三、住的養生與禁忌: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喉炎、氣管炎等。防賊風要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四、行的養生與禁忌:養生先養心,秋天適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於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其實長時間睡眠容易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時還容易頭暈,因此這個時節需要適當控制睡眠時間,再賴也不要超過10個小時。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秋天人的情緒容易抑鬱,因此要多到戶外運動。預防呼吸道疾病,頭一條便是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此外還應注意保溫。2.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3.此階段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但也需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調節。六、樂的養生與禁忌:1.晚秋時節,淒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2.情志調養就是使神氣收斂,思維平靜,以適應秋天的肅殺、陽氣收斂的特性。可以多聽一些較為輕鬆歡樂的音樂,換一些暖色調的服飾來調節心情。秋季最重要的養生秘籍,就在於舒緩壓力,擁有正面積極的心態,老朋友之間多聊天,通過交流也能夠讓人們情緒好。
古云「寒露腳不露」 命師師曝禁忌、開運養生這樣做
2023年10月8日21點16分進入「寒露」的節氣,「白露」後,天氣轉涼,開始出現露水,到了「寒露」,則露水日多,且氣溫更低了。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古云:「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寒露時節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這個時候不要再穿夏季的涼鞋了,以免「寒從足生」,而應穿著舒適的鞋襪保護腳部,防止寒氣入侵,古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正是這個道理。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寒露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2023年「寒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兔、馬、狗,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風寒及流行病,必須多注意生活飲食衛生,適量做些運動,增強體魄。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不要常去醫院探病,以免替人受災厄。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寒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 食的養生與禁忌1.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蔔、蓮藕等加入魚、肉等做成湯,如花生雞爪湯、蓮藕排骨湯、蘿蔔排骨湯等。2.不少人就已經感覺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因此在飲食方面也會開始進補,往往會吃上一些羊肉、火鍋等食物來達到暖胃的目的。過度進食厚膩的大魚大肉並非正確的選擇,我們應該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適當多吃一些甘潤的食物養肺潤腸。3.此節氣的養生食物最好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適宜吃的有百合、大棗、紅薯、枸杞、南瓜、雪梨、柿子、香蕉、胡蘿蔔、冬瓜、銀耳、豆類、菌類等,避免辛辣刺激。4.天氣乾燥易出現口渴、喉嚨乾、唇燥、皮膚乾澀等“秋燥病”,應多吃水果,常喝開水、綠豆湯、豆漿、牛奶等滿足肌體的需要,提高抗燥力。少吃以下食品:1、不喝冷飲。2、少吃或不吃含鹽量較高的食物,如鹹菜、醬菜、筍乾、鹹肉等鹹食。3、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4、不宜多喝含氣飲料,包括汽水、啤酒等。5、慎喝涼茶,上班族工作繁忙,經常熬夜,到了寒露時節,由於天氣變化大,容易出現口舌乾燥、牙齦腫痛等「上火」的症狀,喝涼茶則會加重「秋燥」的症狀,耗氣傷陰。二、 衣的養生與禁忌1.「寒從足生」,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特別是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和嬰幼兒,寒露時節尤其要注意保暖防寒,以免受到感冒等常見病的侵襲。這個時候不要再穿夏季的涼鞋了,以免「寒從足生」,而應穿著舒適的鞋襪保護腳部,防止寒氣入侵。2.低溫會使血壓升高,導致腦血管破裂,寒冷會使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故而需要注意保暖,時時提防。3.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寒露節氣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可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葉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四、 行的養生與禁忌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五、 育的養生與禁忌秋天雖沒有春天那樣春光明媚,生機勃勃,但秋高氣爽遍地金黃另有一番動人景象。到公園湖濱郊野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鍊,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散步、快步走、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恢復。秋遊也一種好的活動,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可貼近大自然,又能收斂心神,也可達到鍛鍊的目的。六、 樂的養生與禁忌寒露後日光照射時間減少,天氣又漸冷,加上風起葉落,景物蕭條,容易讓人有淒涼的感覺,出現情緒不穩,多愁善感的憂鬱心情。宜郊遊、遠足、賞秋菊,登高眺遠或邀友小聚會,這些都可避免清秋落寞的心理。秋季是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既可調節精神又可強身健體,達到動靜合一的精神調養,培養樂觀豁達的心情,以減緩秋令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2023年「白露」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
2023年9月8日05點27分節氣進入「白露」,「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白露」節氣因天氣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附著在金屬、枝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小水滴,尤其是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實際是天氣已轉涼。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 中醫認為,「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肺是人體最「嬌嫩」的器官,而立秋後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很容易傷肺,特別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傷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許多肺部疾病。秋天是養肺潤肺的最佳時機,只有養好肺,到了冬天才能腎氣充足少生病。 2023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牛、龍、蛇、雞,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爲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 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三十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乾咳、痰多咳不停? 秋季應養陰潤肺防燥咳
立秋後,天氣多是豔陽高照,儘管氣溫不太高,但卻讓人有燥熱的感覺,許多人在這個節氣容易有咳嗽的症狀,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秋燥。中醫認為秋燥除了會咳嗽以外,也會出現皮膚乾澀、鼻子乾燥、嘴唇乾等現象。秋季因為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氣候乾操,所以秋天養身主要以「潤燥」為主。《黃帝內經》上說「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秋天以「燥邪」為主,最容易傷肺陰,所以秋天容易會有咳嗽、鼻子乾燥等呼吸道症狀。除了呼吸道症狀外,也會有嘴唇乾、皮膚乾裂、喉嚨乾燥、大便乾等症狀。中醫師莊可鈞分享,在中醫上,咳嗽主要可分為三種,分別為熱咳、寒咳、燥咳。熱咳症狀:痰黃而稠、咳聲重濁、且通常伴隨發燒、全身發熱、頭痛等症狀處方:麻杏甘石湯加減功效:麻杏甘石湯具有宣肺泄熱,止咳平喘的功效,適合熱性咳嗽飲食:平常不宜吃到薑母鴨、麻油雞等較為上火的食物寒咳症狀:痰多、痰清、流鼻涕、鼻塞等,常伴隨頭痛、怕冷等症狀處方:小青龍湯加減功效:小青龍湯具有止咳平喘、解表散寒的作用,適合寒性咳嗽飲食:飲食上應避免吃到太過寒涼的蔬果,例如西瓜、水梨等燥咳症狀:乾咳無痰、但常覺得喉嚨癢、時不時就想咳一下,常伴隨嘴唇乾、喉嚨乾處方:百合固金湯加減功效:百合固金湯具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的功效,適合燥性咳嗽飲食:飲食上應避免吃到太過燥熱的食物如人參雞湯、當歸鴨等,應多補充滋陰養肺的食物,可多吃養陰潤燥的食物,例如木耳、山藥、銀耳、芝麻、豆腐、水梨等。除了以上食材可以吃外,在家也可自製百合沙參麥冬茶潤肺化痰。百合沙參麥冬茶材料:百合10g、沙參10g、麥門冬5g作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水中煮沸放涼後即可飲用功效:百合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三藥合用養陰清肺,潤肺止咳。潤肺止咳要穴 孔最穴位置:前臂屈側,腕橫紋上7寸處功效:為肺經穴位,具有清熱、發表、利咽、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哮喘、咳嗽、喉嚨痛、支氣管炎等。合谷穴位置:位在手掌虎口處,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處功效:具有疏散風邪、清利肺氣等功效。用於緩解過敏、感冒、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等不適症狀。太淵穴位置:位於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的橈側凹陷中功效:為肺經穴位,具有宣肺平喘、止咳化痰、清咽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喉嚨腫痛等症狀。
「立秋」禁忌一次看!命理師曝養生法 4生肖健康要注意
2023年8月8日02點23分節氣來到「立秋」,秋,即禾與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豐收的季節;此時梧桐樹開始落葉,故「落一葉而知秋」!秋,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古人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說,養生一定要順應四時,才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立秋後,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當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肺屬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因此立秋養生重在養肺護肝。 2023年「立秋」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龍、蛇、猴,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會很嚴重,尤其要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此外,會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 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立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宜吃養肺潤肺的食物秋屬燥,而燥氣通於肺,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乾、喉嚨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多吃些養肺潤肺的食物。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養肺的蔬菜包括蓮藕、百合、銀耳、木耳、山藥、胡蘿蔔、豆腐等。水果如梨子、蘋果、山楂、荸薺等。果仁類如杏仁、核桃、花生、松子、芝麻等。蜂蜜是秋季養肺潤肺的好食物。2. 清熱解暑要繼續清熱解毒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喝些綠豆粥、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益處多多。3.涼性食物要適量涼性食物要適量食用,如瓜類水果西瓜、香瓜等。古人云:「秋瓜壞肚」,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弱,還未完全恢復,因此剛剛入秋養好脾胃很重要。4.「少辛增酸」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要克制一下,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後要適當減少,因為秋天要收肺氣,而辛辣太盛則傷肺。「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奇異果、蘋果、石榴、葡萄、橘子、檸檬、番茄等。5.多食含纖維食物秋天乾燥易便秘,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空心菜、胡蘿蔔、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帶、紫菜等。6.忌暴飲暴食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往往會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7.忌油膩、煎炸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8.進補的好季節入秋之後,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會逐漸增高,但像羊肉、狗肉在入秋之初還是要少食,因為秋初炎熱未完全退盡,過多食用大熱食物羊肉、狗肉不利於健康。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9.藥補不如食補“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用食補代替藥補是個不錯的選擇,秋季之後我們可以多喝雪梨銀耳湯來滋陰潤肺,多吃蓮藕、蘿蔔、百合等物來保健身體,無病亂補是會擾亂身體內部節奏,而且補藥吃太多小心變成毒藥。藥物和食物既然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恒補不變,一補到底。二、衣的養生與禁忌早晚日夜溫差大,別忘早晚添加衣服。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秋老虎」到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2.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避暑,又可預防空調病。3.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長時間開空調,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養肝護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而且,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五、育的養生與禁忌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低多少,但是運動還是要堅持,運動不能停,立秋之後空氣濕度會開始變低,在清晨的時候爬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這樣的空氣浴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六、樂的養生與禁忌悶熱勿煩躁,天涼莫悲秋,「秋老虎「的燥熱威力不容小覷,氣溫高令人心情煩躁,脾氣漸長,易於衝動,影響身心健康,要調整好心態,切忌悲傷憂慮。
今天「霜降」冬天到!一年吃補不如這時進補 專家提醒4生肖這樣養生
2022年10月23日18點36分進入「霜降」的節氣,「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的開始。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我們的影響,在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的相互關係上,以平補為原則,尤其要注意潤肺、養胃。在「霜降」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兔、龍、馬、狗,腸胃及呼吸系統方面容易出問題,對於生冷油炸類食物少吃為宜,生活作息要有規律。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為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平時必須多休養生息,避免勞損,防範未然。身體容易受傷,絕對不可參與危險性的活動,慎防引起血光之災。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霜降」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肺喜潤而惡燥,秋季燥邪易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舌燥、唇乾、鼻乾、咽喉乾燥、皮膚皸裂。防秋燥需要從飲食上加強調節,一是減少辛辣刺激物的攝入,秋天已經非常乾燥,身體本身就容易上火,所以對辛辣物的攝入要減少。二是盡量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南瓜、板栗、柿子、蓮藕、山藥、白蘿蔔等食物,自製的銀耳蓮子粥,薏米粥等也可以經常喝。煲湯時可適當加入杏仁、川貝、白果等,用以宣降肺氣,或加入沙參、石斛、麥冬、玉竹、百合等,既能滋陰潤肺,還可根據體質情況靈活化解秋燥。二、衣的養生與禁忌:1.「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民間就有「寒露腳不露」的說法。所以,要注意適時添衣,尤其是注意腳部保暖。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以起到禦寒作用,避免感冒的發生。2.老年人不要穿硬底鞋,鞋要寬鬆些,襪子要透氣護膚。三、住的養生與禁忌:秋天氣候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受到賊風侵襲,往往會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喉炎、氣管炎等。防賊風要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四、行的養生與禁忌:養生先養心,秋天適合早睡早起,而到了冬天,就要早睡晚起。俗話說,「春困秋乏」,秋天容易疲乏,不少人有賴床的習慣,想要防「秋乏」,首先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可以比夏季多睡上一個小時左右,以助人體陰陽平衡和收斂神氣,利於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其實長時間睡眠容易導致體內細胞缺氧,往往不但越睡越困,有時還容易頭暈,因此這個時節需要適當控制睡眠時間,再賴也不要超過10個小時。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秋天人的情緒容易抑鬱,因此要多到戶外運動。預防呼吸道疾病,頭一條便是少去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此外還應注意保溫。2.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暢,同時登至高處極目遠眺,心曠神怡,可舒緩心情。3.此階段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但也需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調節。六、樂的養生與禁忌:1.晚秋時節,淒風慘雨、草枯葉落,人感受了季節的變化容易起憂思。人腦底部,有一個叫松果體的腺體,能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它使人意志消沉、抑鬱不樂。而入秋之後,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相對增多,人的情緒相應低沉消極,多走出戶外,曬曬太陽。。2.情志調養就是使神氣收斂,思維平靜,以適應秋天的肅殺、陽氣收斂的特性。可以多聽一些較為輕鬆歡樂的音樂,換一些暖色調的服飾來調節心情。秋季最重要的養生秘籍,就在於舒緩壓力,擁有正面積極的心態,老朋友之間多聊天,通過交流也能夠讓人們情緒好。
關鍵之秋1/疫情再創高峰!長新冠逼近50萬人 不調養恐落「病根」重創免疫力
近來確診人數屢屢攀升,甚至跨過單日5萬人次大關,顯見BA.5疫情仍持續發燒,面對病毒又一波的高峰,再加上人數眾多的長新冠症候群,醫師警告:「今年秋天非常關鍵!」調養不好恐怕會落下「病根」,肺、氣管等呼吸道系統可能會反覆出狀況,也會重創免疫力。邊境即將解封,但本土疫情似乎愈來愈嚴峻,10/5本土確診一口氣暴增5萬4874例,相較上周同期的4萬8,421人,多出13%,也創下新一波BA.5疫情的單日最高峰。新增確診者變多的同時,今年5~6月第一波本土疫情高峰後的長新冠症候群,現在正陸續出現諸多不適症狀。根據荷蘭研究,每8名確診成年人,就會有1人出現長新冠症狀,若以全台確診人數將近650萬人計算,預估長新冠族群高達50萬人。「其中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咳嗽,幾乎所有長新冠病人都為此所苦。」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師鄒曉玲說,這些患者大多感到胸悶、喘、聲音緊緊的,喉嚨裡感覺有痰,所以會引發咳嗽,卻又無法咳出痰。BA.5單日確診於10/5突破5萬人次,顯見疫情仍持續上升,許多民眾也搶打莫德納次世代雙價疫苗加強防禦力。(圖/黃威彬攝)當長新冠患者每天不斷咳嗽時,卻正逢秋天來臨。周宗翰中醫師表示,秋主燥氣,這時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又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確診後傷害了呼吸道系統,再加上秋燥犯肺,所以咳嗽成了這個節氣最常出現的後遺症,也容易伴隨疲倦、喘、胸悶、咳嗽、喉嚨癢等症狀,這些都是因為呼吸道受損尚未完全復原。鄒曉玲說,秋燥引發的咳嗽屬於「乾咳」,不同於長新冠帶痰的「濕咳」,若是兩者交雜在一起,就看患者本身的體質,若是體質較為燥熱,乾咳的情形會比較明顯,虛寒體質者的濕咳就會比較嚴重。「尤其相較於前幾年,今年秋天特別涼爽,早晚溫差變化比較大,再加上秋天的燥氣,都讓人體的呼吸道變得更加敏感。」鄒曉玲說,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旦確診、或出現長新冠症狀,就需要特別調理身體,否則會影響未來的整體健康。鄒曉玲表示,如果呼吸道系統一直處在脆弱的狀態,或是反覆出現不適,等到進入冬天時,很容易又受到病毒攻擊,再次讓呼吸道系統陷入困境,萬一變成惡性循環,不只容易變成宿疾,免疫力也會一落千丈。「確診康復後,最重要的是讓身體好好休息,所以一定要睡眠充足,另外,腸胃是後天之本,所以要均衡飲食;不宜吃生冷食物、甜食,以免刺激支氣管、呼吸道;瓜果等較為寒性的食材,也要避免食用。」鄒曉玲說,直到長新冠症狀緩解之前,建議都要把握上述養生原則,才能好好保護呼吸道系統。
關鍵之秋3/吹風機溫暖「這部位」快速驅寒 按壓4穴位能止咳化痰
74歲的資深藝人張小燕,近來因嚴重「秋咳」引發身體不適,讓許多關心她的粉絲相當著急,專家指出,秋天主燥,再加上台灣特有的天氣型態,因此特別容易刺激呼吸道系統,進而引發咳嗽、氣喘等症狀,建議注意保暖,若是不小心受寒,可以趕緊洗個熱水澡,或是以吹風機溫暖穴位,也可按壓穴位止咳化痰,減緩秋燥不適症狀。根據《黃帝內經》記載,秋三月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也就是生活作息要規律,早睡能藏精氣、早起可清肺氣、收斂生機,藏精補精是最佳養肺方法。鄒瑋倫中醫師表示,秋天養生的首要原則就是「保護元氣」,如此才能有足夠的本錢對抗秋冬疾病,以及下一波的疫情高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師鄒曉玲則認為,保暖是最重要的事,「秋天溫差大,非常容易感冒,尤其染疫後身體較為虛弱,更要多注意適時添加衣物,如果不小心感覺受寒,建議趕緊洗個熱水澡,或是利用吹風機吹穴位來驅寒。」例如可促進血液循環的風池穴,位於椎動脈兩旁,是促進血液灌流到腦部,臉部和五官的大穴位,建議只要吹到溫熱即可,以免燙傷。台灣秋天時常下雨、有時又有颱風,因此濕氣較重,也容易引發呼吸道系統的過敏症狀。(示意圖/黃耀徵攝)鄒曉玲說,秋天燥氣較旺,很容易口乾舌燥、皮膚乾癢、鼻黏膜也較乾,再加上台灣秋季易下雨、颱風,所以有時又溼氣相當重,再加上早晚溫差大,呼吸道系統很容易受到刺激,進而引發過敏症狀,例如咳嗽、過敏性鼻炎等。擁有「綜藝教母」之稱的藝人張小燕,最近就因嚴重咳嗽而閉門不出,也缺席一些公開活動,讓人感到相當擔心,原來74歲的張小燕一直以來都有氣喘的老毛病,每到換季就會出現呼吸道過敏症狀,而今年「秋咳」過於劇烈,才讓她元氣大傷,幸好目前症狀已經緩減許多,也逐漸恢復健康。想要改善「秋咳」,也可以靠按壓穴位舒緩症狀,郭大維中醫師曾撰文指出,可以按壓天突穴、雲門穴、定喘穴、太淵穴等4個穴位,有助於止咳、化痰、治療氣喘等。另外,也要避免吃辛辣、油炸食物,才不會引發不適症狀。
秋天鼻屎變多…4種人易有「秋燥症狀」 醫:可多補充這些食物
很多人會發現,每到秋天,喉嚨容易乾乾的、口唇乾燥,鼻屎還有變多的跡象。對此中醫師王心眉表示,確實立秋過後,空氣變得乾燥,會出現秋燥的症狀;她建議,飲食方面可以補充「養陰潤燥」食物,像是梨子、櫻桃、白木耳、山藥等。王心眉在粉專《王心眉醫師》指出,最近不少病患表示,自己喉嚨乾、鼻乾癢、口唇乾燥、鼻屎也變多,皮膚似乎也變得比較敏感。王心眉坦言,的確是,立秋過後,空氣變得乾燥,會出現秋燥的症狀,像是咽乾、燥咳、流鼻血、唇角發炎、皮膚乾裂,還有些鼻過敏族群,會因為換季溫度、濕度變化,引發鼻過敏狂打噴嚏。王心眉表示,進入秋季的氣候變化,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秋燥最容易傷害到肺系統,因為最直接接觸到空氣,像是口、鼻、肺臟及皮膚毛細孔,另外因為身體水氣蒸散快,有些人如果飲水量不足也會出現皮膚乾、唇乾、便秘等症狀。至於哪些人容易產生秋燥症狀,王心眉提及,平時體質偏燥、年紀大、經常熬夜、喜歡吃重口味食物的人,較容易產生秋燥症狀;秋天時,流鼻水、氣喘及咳嗽也容易被誘發,還有人因為鼻過敏狂打噴嚏,導致鼻黏膜過於脆弱而流鼻血。王心眉說,所以飲食方面可以補充「養陰潤燥」食物,富含水分與膠質的食材,可以滋陰養肺,滋養身體與皮膚保濕,同時也加強防護力為冬天做準備。水果部分可以補充,梨子、櫻桃、葡萄、蘋果、番茄、藍莓、桑椹等;蔬菜部分可以補充,白木耳、山藥、秋葵、蓮藕、蘿蔔、海帶芽等。王心眉也提醒,如果體質容易偏燥的朋友,在初秋季節要避免吃辛、辣、炸易上火的食物,如蔥、薑、蒜、辣椒、胡椒,以防止辛溫助熱,讓乾燥情形更加嚴重,水份補充很重要,請記得多喝水。
節氣邁入「白露」...今起日夜溫差大 4生肖要慎防「腸胃炎」
今天(7日)23點33分,節氣進入「白露」,諺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草上露水凝,天氣一定晴;草上露水大,當日准不下;夜晚露水狂,來日毒太陽。」是指說,當季節來到白露時,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下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成細小的白色水滴,經晨光照射,更加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白露是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到了白露,人們容易出現口唇咽喉乾燥及皮膚乾燥等症狀,這就是典型的「秋燥」。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2022年「白露」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鼠、兔、馬、雞,身體健康狀況不好,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慎防脾胃、腸道、消化系統方面的疾病,極易引起腸胃急性病症。需防暗疾,小有病痛安全起見找醫生檢查診治為宜,切勿拖延,需要提高警惕。以下依照食衣住行育樂來建議「白露」開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時節的飲食應當以健脾潤燥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2.滋陰潤肺有梨、銀耳、蓮子、蓮藕、蜂蜜、百合、枸杞、蘿蔔、豆製品等。3.多吃橙黃色蔬菜,例如南瓜、玉米等。4.綠葉蔬菜補足維生素C很重要,例如菠菜、芥藍、菠菜等;上班族中的電腦族們如果多吃一些深色蔬菜,對保護視力有很好的作用。5.水果有香蕉、桔子、蘋果等是不錯的選擇。6.糧穀類食物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成份,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和能量,一半以上來自糧穀類食物。此外,它還提供了部分維生素和礦物質。雜糧粥、紅棗粥、紫薯粥、蓮子銀耳粥、瘦肉粥等,都是不錯的營養粥。7.少吃魚蝦海鮮、生冷食物、醃製菜品和過於甘肥油膩的食物。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8.少吃辣椒等,以免影響肺、大便和皮膚。9.進食不宜過飽,以免增加我們腸胃的負擔,導致胃腸疾病。二、衣的養生與禁忌古人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說明白露節氣一到,穿衣服就不宜赤膊露體,不能袒胸露背。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早晚要及時添加衣物。三、住的養生與禁忌白露是一個天氣轉涼的節氣,雖然白天的氣溫仍可達30多度,但夜晚仍會較涼,日夜氣溫差較大,若下雨則氣溫下降更為明顯,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臥不可貪涼。夜裡睡覺也要注意適當開啟窗戶,不可開太大,以免著涼;睡覺的時候,要用被子蓋住肚子和膝蓋,以免受涼。四、行的養生與禁忌1.早起早睡,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2.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多躺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幫助。這類疾病在秋末冬初發病率極高,發病時間多在長時間睡眠的後期,這是因為在睡眠時血液在腦血管的流動速度變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3.古云:「春困秋乏。」,在這個時節,人們依然會感覺的疲乏,所以應該睡好子午覺(子時:晚上23至01點,午時:中午11至13點),注意多喝水,保護好皮膚。五、育的養生與禁忌1.白露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雖然秋天比較適合戶外運動,但白露季節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為,並持之以恆。白露時節天高氣爽,是運動鍛煉的好時期,尤其應重視耐寒鍛煉,如早操、慢跑、快走等,以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2. 華佗云:「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意思要注意運動量不要過大,尤其是老年人、兒童和體質虛弱者,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六、樂的養生與禁忌秋高氣爽,最好到戶外走走散散心,也順便鍛煉身體,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朋友進行交流、聊天,以免心情抑鬱。
要秋天了!今天立秋 這4生肖容易感冒
今天(7日)節氣來到「立秋」,秋,即禾與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豐收的季節;此時梧桐樹開始落葉,故「落一葉而知秋」!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黃,肺屬金,故肺主秋季。另外燥為秋季之主氣,而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故很容易被秋燥所傷,因此秋季特別需要潤燥、養陰、潤肺。而秋天屬金,金克木,所以秋天這種氣會抑制你的肝氣、肝血的生發。肝開竅於目,所以這時候呢眼睛的視力就會有所下降,因此立秋養生重在養肺護肝。2022年「立秋」這半個月,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屬虎、蛇、猴、豬,小感冒、小病痛會特別明顯,一些病痛,在所難免,但不會很嚴重,尤其要留意腹部的毛病,注意飲食衛生,可以減低染病的機會;此外,會有神經緊張的傾向,必須盡量多休息,多做適量運動以放鬆身心!民俗專家楊登嵙教授特別整理出「立秋」養生與禁忌:一、食的養生與禁忌1.宜吃養肺潤肺的食物秋屬燥,而燥氣通於肺,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乾、喉嚨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多吃些養肺潤肺的食物。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養肺的蔬菜包括蓮藕、百合、銀耳、木耳、山藥、胡蘿蔔、豆腐等。水果如梨子、蘋果、山楂、荸薺等。果仁類如杏仁、核桃、花生、松子、芝麻等。蜂蜜是秋季養肺潤肺的好食物。2.清熱解暑要繼續清熱解毒類食品既能消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因此喝些綠豆粥、蓮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益處多多。3.涼性食物要適量涼性食物要適量食用,如瓜類水果西瓜、香瓜等。古人云:「秋瓜壞肚」,夏季剛過,人的脾胃受炎熱天氣影響,功能較弱,還未完全恢復,因此剛剛入秋養好脾胃很重要。4.少辛增酸愛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要克制一下,夏季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增加食欲,但是立秋後要適當減少,因為秋天要收肺氣,而辛辣太盛則傷肺。「增酸」的目的是為了增強肝臟的功能,所以要多吃酸味的水果和蔬菜,如奇異果、蘋果、石榴、葡萄、橘子、檸檬、番茄等。5.多食含纖維食物秋天乾燥易便秘,應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空心菜、胡蘿蔔、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帶、紫菜等。6.忌暴飲暴食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往往會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欲,大吃大喝。7.忌油膩、煎炸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積聚在胃中,加重體內積滯的熱氣,不利於潤燥,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常在秋季復發或加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8.少吃肉入秋之後,人體對食物的吸收率會逐漸增高,但像羊肉在入秋之初還是要少食,因為秋初炎熱未完全退盡,過多食用大熱食物羊肉不利於健康。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9.用食補代替藥補「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無病亂補是會擾亂身體內部節奏,用食補代替藥補是個不錯的選擇,秋季我們可以多喝雪梨銀耳湯來滋陰潤肺,多吃蓮藕、蘿蔔、百合等物來保健身體。藥物和食物既然有保健治療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藥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據不同情況予以調整是十分必要的,不能恆補不變,一補到底。二、衣的養生與禁忌早晚日夜溫差大,別忘早晚添加衣服。三、住的養生與禁忌1.「秋老虎」到要注意防暑降溫,此時晝夜溫差逐漸變大,也要預防感冒著涼。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2. 炎熱季節,許多家庭和辦公室都開著空調,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避暑,又可預防空調病。3. 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長時間開空調,避免直吹或將腹部蓋好。四、行的養生與禁忌早睡早起養精蓄銳,養肝護肺;早睡可以順應陽氣的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到舒展。而且,早睡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可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五、育的養生與禁忌立秋的氣溫雖然沒有降低多少,但是運動還是要堅持,運動不能停,立秋之後空氣濕度會開始變低,在清晨的時候爬爬山,多做一些深呼吸的動作,這樣的空氣浴能對身體起到很好的保健功效,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六、樂的養生與禁忌悶熱勿煩躁,天涼莫悲秋,「秋老虎「的燥熱威力不容小覷,氣溫高令人心情煩躁,脾氣漸長,易於衝動,影響身心健康,要調整好心態,切忌悲傷憂慮。
保氣打秋虎2/防疫猛「補氣」反而傷身體 中醫「秋季4湯品」秘方一次看
隨著新冠疫情爆發,許多民眾也開始更注重養生,但多數人卻都用錯方法!莊雅惠中醫師表示,「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一昧補氣!尤其最常自己亂用黃耆、枸杞來進補,結果反而容易補過頭,造成體內太燥!」偏偏秋天正是燥氣最旺的季節,身體本來就容易過於上火,再加上外來過多的進補,內外交攻之下就更加燥熱,而中醫認為燥熱之氣最傷肺,建議此時應該要多吃具有「養陰」作用之蔬果或藥物,如梨子、柚子、洋菇、蓮藕、白木耳、百合等。鄒瑋倫中醫師特別推薦以梨子、龍眼肉、枸杞燉煮的湯品。「煮過的梨子具有潤肺的功效、梨子皮更含有豐富維生素;龍眼肉則能安神;枸杞則可溫補。」只要準備半顆不去皮梨子切絲,10~15顆龍眼肉、枸杞約20公克,一起加入700~1000c.c.的水煮沸後,一天內喝完即可。另外,鄒瑋倫還推薦能夠養精氣、增強體力的蟲草花,搭配含有維生素A、C的蘋果,再加上黃耆補氣、沙參與玉竹潤肺,就是一道秋天潤肺補身的湯品。做法如下,大約5根蟲草花;蘋果半顆切片;黃耆、沙參、玉竹各5公克,全部材料加入1500c.c.開水放電鍋燜煮,同樣一天內喝完。莊雅惠中醫師則推薦白木耳為主的秋天養生甜湯,「白木耳又名『小燕窩』,具有清涼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也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等營養素,十分適合秋天食用。」由於很多人在季節交替時容易有腹瀉問題,莊雅惠建議再加入紅豆,能夠健脾補血,同時也富含礦物質、維生素B。做法如下,先將泡軟白木耳1碗及半碗紅豆於電鍋中蒸熟,再與一碗切塊山藥一起放入鍋中,加1500c.c.開水,煮滾後加入500c.c.豆漿及適量冰糖調勻,即可食用;也可放入果汁機中攪拌均勻飲用。另一道杏仁銀耳露是莊雅惠自己愛喝的湯品,能夠補氣潤肺、健脾養血、提升抵抗力,準備南杏仁100克、紅豆50克、白木耳12克、藕粉(或中藥藕節)20克及100克冰糖,先將全部食材泡水3小時,瀝乾後加800c.c.水,煮約30分鐘,放入食物調理機研磨均勻,放入鍋中再加1200c.c.開水(濃淡口感可因各人喜好自行修改最後加水量),煮約15分鐘,加入冰糖拌勻後即可飲用,每天可喝1~2杯。中醫推薦4道養生湯品
保氣打秋虎3/季節交替!中醫每年必做這件事 點燃「艾條」去邪又防疫
新冠肺炎已經爆發2年多,隨著病毒持續變異、突破性感染一再發生,似乎都代表人類需要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尤其到了秋冬,除了新冠病毒之外,還要面對流感、肺炎鏈球菌、諾羅病毒等,最好的預防方法還是多洗手、戴口罩。」鄒瑋倫中醫師說。鄒瑋倫自己的防疫之道,除了利用飲食調理身體之外,疫情爆發以來就幾乎不去公共場所,也會避開人潮較多的地區。不過,除了上述的病毒之外,鄒瑋倫近期也在門診時發現許多其他疾病,包括眩暈、皰疹、睡眠不佳等,還有許多人因為嚴重脹氣而求診。「最近就有一位20歲的男大生來求診,看似高大強壯的他,每次一吃完飯就會脹氣,晚上還因此痛得睡不著!」鄒瑋倫說,這是因為秋燥導致胃中的消化液不足所導致,平時可以吃一些陳皮,或是將柳橙果乾泡水喝下,都能改善脹氣情形。秋天的確非常容易生病,「古話說『春睏夏乏秋打盹』,每到季節交替的時候,身體就特別睏倦不安,也因此容易生病。」鄒瑋倫說,自己有一個每逢季節交替時的防病秘招,就是使用「艾條」,也就是艾草壓製而成的條狀物。鄒瑋倫舉例,「孟子曾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由此可見艾草常被古人用來治病。」就好像許多人會利用香草植物防疫,將薄荷、迷迭香精油滴在口罩一樣,鄒瑋倫則是將艾草用於環境消毒之中。艾草經常被古人用於治病,現在為了方便使用則壓製成艾條,許多中醫診所、甚至網路上都有販售。(圖/翻攝自露天拍賣)「每年秋冬季節交換的時候,我會戴上口罩,然後將家中房間裡的門窗都關上,在房間中央焚燒艾條,要特別當心附近不要放置易燃物,然後趕緊離開房間。」鄒瑋倫說,一根艾條大約20分鐘燒完,此時再戴上口罩進入房間,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此時就完成房間的消毒。鄒瑋倫提醒,艾條燃燒前後一定要戴上口罩,才不會因此吸入過多煙霧,反而影響肺部健康,環境消毒之後也可以先遠離房間,或乾脆外出一陣子,就能避免吸入煙霧。「從進入秋天開始,我就會燃燒艾條消毒環境,大約持續1~2周,這樣除了能去邪、提升正氣,也能殺菌除病毒。」除了消毒環境之外,中醫也會使用艾條於治療上,例如薰臍或搭配針灸等,達到更深層的溫暖身體效果,也能預防疾病。
天冷!脫皮乾癢好困擾 「蒸梨子」緩乾咳症狀
天氣明顯轉涼,門診增加了許多咳嗽及皮膚症狀的病人,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林巧梅表示,除了門診的中醫調理,民眾其實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療、穴道按摩及生活調整,進一步改善入秋轉冬出現的身體不適。「醫生我臉上皮膚都脫皮了,而且身體有點乾癢。」針對秋冬乾燥脫皮的現象,林巧梅醫師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會影響到皮膚,需注意洗澡溫度不要過熱,並選用較滋潤的沐浴乳,有些肥皂較不適合;另外,飲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作息需要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太晚睡會耗傷我們體內陰分,讓症狀加重;此外也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紅棗湯來養血潤肺,穴道上建議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陰交穴來緩解皮膚症狀。林巧梅醫師提醒,因為即將進入冬季,天冷讓人的血液循環更差一點,末梢循環較差的民眾,如常手腳冰冷、小腿容易水腫等,推薦可以自己在家泡腳,買一些生薑,不削皮切幾片,放入水中,水滾後先煮15分鐘,再加入泡腳桶的溫水裡,泡約20~30分鐘,可以有改善循環跟消水腫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陰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況較為嚴重的人,則建議可以加一些老薑及艾葉。針對咳嗽病人,林巧梅醫師指出,秋令屬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現的症狀,坊間常說的「蒸梨子」食療,就非常適合治療這類乾咳,但注意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適合;除了蒸梨子,林巧梅醫師建議民眾也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湯來潤肺,緩解乾咳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