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大專校院
」 教育部 少子化 大學 私校 大同技術學院重視教育平權均衡發展 賴清德:投資下一代讓台灣更進步
台灣於2018年邁入高齡化社會,為了維護高齡人口的生活品質與尊嚴,以及因應老化社會帶來的青壯年照顧及扶養負擔加重和少子化現象,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配套措施,以解決此困境。為了聽取年輕族群的聲音,總統賴清德出席《今周刊》青年論壇 聽取高中生對公共政策看法,強調投資台灣下一代人才,讓年輕人有機會實現夢想。賴清德表示,他非常重視年輕人,也認為年輕人是國家的未來,是改變台灣社會的重要力量,為了讓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在人生道路上追逐夢想、發揮力量,他有幾項做法,第一,重視「教育平權」,國家透過教育栽培人才,人民透過教育提高自身競爭力、改善生活;人才多、國家社會自然就會好。任何人獲得教育的機會應該要平等,不因家境困難或偏鄉而有教育落差,因此他推動「0-22歲投資未來世代」計畫,投資台灣下一代人才,也是投資台灣。賴清德舉例說明,「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政策,今年所編列預算已達1,200億元,希望減輕年輕夫妻的負擔,讓每個孩子都能受到好的照顧;也提出高中職全面免學費,並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3.5萬元學雜費,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的學生也額外補助1.5萬到2萬元,並且直接補助孩子、家庭,讓補助金額用在刀口上,希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同樣的教育機會。賴清德指出,第二,他希望年輕人求學時有機會實現夢想,因此政府提出「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來協助大家。第三,重視區域均衡發展,過去政府政策以都市發展帶動鄉村發展,因此首都、五院及重要的國家機關都在臺北市,後有高雄市升格為直轄市,其他四都陸續成立。但他認現今應著重都市均衡,因此推出「均衡台灣」計畫,利用教育、醫療、社會住宅、交通產業、基礎建設等,讓每個縣市可以根據本身特色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地方發展,也可以讓年輕人留在故鄉工作、不必離鄉背井。賴清德表示,2050淨零轉型不僅是國家政策,也是全世界的目標,地球只有一個,每個人都有責任,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因應氣候變遷;同時也讓能源轉型更安全、產業轉型更有競爭力、社會轉型更具韌性、生活轉型更永續,期盼從公部門到私部門、中央到地方、到民間社區,大家共同面對全面智慧化、低碳生活的時代,讓台灣更加進步。
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為台灣喝采 賴清德提出「四個不變」
總統賴清德10日出席國慶大典,他在演說時從中華民國從113年前推翻帝制建立民國開始說起,提到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及美麗島事件,細數中華民國到台灣的發展過程;賴總統也提出了「四個不變」主張: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以下是他的演說全文:大會主席韓國瑜院長、蕭美琴副總統、卓榮泰院長、吐瓦魯戴斐立總理閣下伉儷,來自友邦和友好國家的慶賀團團長、海內外貴賓,現場以及收看電視和直播的國人同胞:大家好!今天,我們齊聚一堂,慶祝中華民國生日快樂,一起為今天美麗的台灣喝采,迎向明天更美好的台灣。113年前,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揭竿起義、推翻帝制。他們的夢想是,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他們的理想是,打造一個自由、平等、博愛的國度。然而,民主的夢想,曾經在熊熊戰火中被吞噬;自由的理想,長年在威權統治中被侵蝕。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75年前的古寧頭戰役、66年前的八二三戰役,我們不分先來後到,不分族群你我,守住了台澎金馬,守住了中華民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45年前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前前後後一連串的民主運動,一批批同樣懷有民主夢想、自由理想的人,無畏犧牲,前仆後繼,用生命推開民主的大門,一百多年來,人民想要當家作主的願望,終於實現。各位國人同胞,中華民國曾經在國際社會被驅逐;但是,台灣人民從未自我放逐。台灣人民在這塊土地上胼手胝足,但當我們的朋友遭遇天災危難,面臨百年大疫時,我們毫不遲疑,伸手援助。「Taiwan Can Help!」不是口號,是台灣人民愛好和平、與人為善的行動!過去,台灣人民用「一跤皮箱走遍全世界」,開創台灣的經濟成就。現在,台灣科技運用一顆晶片驅動全世界,成為繁榮發展的世界動力。台灣人民多元無懼,我們的妮妃雅是世界皇后;台灣人民勇敢無畏,台灣的女兒林郁婷是世界拳后。17歲的蔡昀融,用他沉穩的雙手,奪得世界第一的木工榮耀;20歲的陳思源,傳承了父親的技藝,勇奪冷凍空調的世界冠軍。新一代「台灣製造」的年輕人,再一次擦亮「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招牌。我要感謝一代又一代國人同胞,同舟共濟、風雨同行。現在,中華民國已經在台澎金馬落地生根,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民主自由,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茁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代表台灣;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更要向全世界開枝散葉,迎向未來。各位國人同胞,我們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華民國始終屹立不搖,台灣人民始終堅韌不移。我們深知彼此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始終願意包容彼此;我們深知彼此的意見有所歧異,但始終願意攜手前進,從而凝聚成為今天中華民國台灣的樣貌。身為總統,我的使命是,維護國家生存發展,團結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並且,堅持國家主權不容侵犯併吞。我的使命也是,保護全體國人生命財產安全,堅定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強化國防,跟民主國家肩並肩,共同發揮嚇阻力量,靠實力確保和平,讓世世代代皆能安身立命。我的使命更是,照顧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的生活生計,積極發展經濟,擴大投資社會照顧;並且,讓經濟發展的成功果實,和全民共享。然而,國家的挑戰未曾間斷,全球的挑戰也正是台灣的挑戰。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世界的永續發展;突如其來的傳染病,衝擊全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而威權主義的擴張,也在在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威脅我們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在總統府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這三個委員會環環相扣,都和「國家韌性」息息相關,要打造更強韌的台灣,積極應對挑戰,也加深台灣跟國際社會的合作。總統賴清德10日出席國慶大典,提出了「四個不變」主張。(圖/黃耀徵攝)我們要強化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更會持續推動「第二次能源轉型」,確保電力穩定供電,並透過發展多元綠能、深度節能,以及先進儲能,來穩健邁向全球「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我們要有效防堵國際傳染病,並且提升國人平均餘命、降低不健康年數,以及落實醫療平權,讓人民健康、讓國家更強、讓世界擁抱台灣。我們更要提升國家整體的「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台灣人民越團結,國家就更安定;台灣社會準備越充足,國家就更安全,台海也更和平穩定。台灣有決心致力維護台海的和平穩定,成就全球的安全和繁榮,也願意和中國共同因應氣候變遷、防堵傳染病,以及維護區域安全,追求和平共榮,為兩岸人民帶來福祉。長期以來,世界各國支持中國、投資中國,以及協助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國力的提升,無非就是期待中國一起為世界帶來貢獻,對內重視民生、對外維護和平。當前國際緊張情勢不斷升高,每日皆有無數的無辜人民死傷於戰火中,我們希望中國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能夠發揮影響力,和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結束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也和台灣一起承擔國際責任,對區域和全球的和平、安全與繁榮,做出貢獻!在國際情勢越混亂的時代,台灣將更沉穩、自信與茁壯,成為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的力量。我相信,一個更強大的民主台灣,不只是兩千三百萬人民的理想,也是國際社會的期待。我們會持續壯大台灣,推動跨領域的經濟發展!台灣的經濟實力不是奇蹟,而是全體國人的共同打拚。我們要以「創新經濟」、「均衡台灣」、「包容成長」為目標,把握世界趨勢的變化,繼續站穩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未來,除了「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外,台灣的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以及次世代通訊的「五大信賴產業」,會更加蓬勃發展,布局全球;我們同時會推動中、小、微型企業的轉型發展,行銷全世界。各位國人同胞,我們也會持續落實跨區域的均衡台灣!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對於地方政府的一般性補助款,以及普通統籌分配稅款,大幅增加895億元,總共達到7,241億元,創下新高。同時,在治水預算上,比今年度增加159億元,總共達到551億元,來協助全國各縣市,因應極端氣候的挑戰。我們也會加速提升全國路網的安全,打造「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同時,我們要完善捷運網絡,串起北北基桃首都生活圈,也要進行「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打造串聯南北的中部科技聚落,啟動「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我們也會加速推動東部交通路網的安全,讓東部鄉親有更安全回家的道路,並且要加強離島地區的基礎設施,提升生活品質和觀光能量。各位國人同胞,我們更要落實跨世代的照顧人民!年輕的爸爸媽媽,我們會繼續推動「0到6歲國家一起養2.0」,並且更進一步,我們已經增加托育費用補助,也會提升幼兒園的服務品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政府有責任幫忙照顧。各位年輕同學,我們會繼續落實高中職免學費,持續補助私立大專校院學生的學費。更進一步,我們已經成立「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年輕朋友的夢想,政府有責任幫忙圓夢。各位青壯年朋友,明年,基本工資會再調升,租金補貼戶數也會再增加。我們會擴大社會投資,在生活、工作、居住、健康、扶老攜幼等面向,提供更多的支持。青壯年朋友的家庭負擔,政府有責任幫忙減輕。全國的阿公阿嬤,明年,台灣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我們會提早啟動「長照3.0」,逐步落實慢性病防治的「888計畫」。我們也要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並且強化社會安全網,加強弱勢照顧,以及落實對青壯世代等各年齡層的心理健康支持,來具體實踐全人、全齡、全社會的照顧。我也深深知道,大家最在乎的是高房價的生活壓力,最深惡痛絕的是詐騙橫行。我要向國人承諾,執政團隊不會迴避這些問題,即便得罪特定團體,也在所不惜!我們會加強「打詐」的力道,加快「打炒房」的效率;我們會擴大租屋族的照顧,平衡換屋族的需求。實現「居住正義」這條路,我們會一起走、繼續走!今天,陳水扁前總統、蔡英文前總統,以及不同政黨的領袖,都來到現場,我要感謝各位的參與。這代表著,國家一代又一代的實力累積,也代表著,台灣多元民主的價值與意義。國家要團結、社會要安定。感謝近期韓國瑜院長和卓榮泰院長,開啟朝野的合作,將促成朝野黨團會商。民主國家的政黨,對內競爭,藉由競爭推動國家進步;對外團結,爭取國家利益。無論我們來自哪一個政黨,無論我們主張什麼政治立場,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永遠不能凌駕於人民的利益。因為這正是創建中華民國的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所秉持的精神;這正是衝破威權的前輩,犧牲奉獻、追求民主,所帶給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啟示。也正因如此,我們今天才會不分黨派,不分你我,相聚於此。我們大家,無論喜歡稱呼我們自己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是台灣、還是中華民國台灣,我們都要有共同的信念:我們捍衛國家主權的決心不變。我們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現狀的努力不變。我們希望兩岸對等尊嚴,健康有序對話交流的承諾不變。我們世世代代,守護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堅持不變。我相信,這是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共同夢想,也是台灣社會與國際社會共同的理想。台灣人民越堅持,全球民主就越堅韌!台灣人民越堅韌,全球民主就越堅持!中華民國加油!台灣加油!不分彼此,一起加油!謝謝大家。
台電取消優惠電價 教育部編列59億元補助因應
台電因虧損取消社福團體、學校、農業等單位優惠電價,教育部為此編列59億元支應公私立學校電價優惠及電價凍漲的差額;農業部也編列24.26億元用於補貼電費差額,之後將逐年編列。不過,教育部則說,115年公校電費差額仍由政府支應,對私校補助方式則再議。台電將取消對學校的電價優惠,私立學校非常緊張,尤其私立大專校院面對少子化已經營不易,他們擔心增加的電費會造成財務更大負擔。且相較於中小學,大專校院因為人多、設備多,需要更多的用電量,因此可說是用電大戶。教育部長鄭英耀6月底時表示,明年起將編列預算支應公立大專校院平均電價和成本電價之間的差額,當時預估1年要20億元,至於私立學校電費,要不要補助還要再討論。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大約1個月前,他們去見教育部長鄭英耀,關於電費問題,當時部長表示,也會盡量爭取預算來補助私校。但到底會支應私校多少電費差額,教育部並未對他們說明。依中央政府總預算,114年教育經費為4254億元,較113年的3932億元增加322億元、8.2%,其中一般性教育補助款增72億元、學校用電及電價凍漲差額增59億元、2至未滿6歲幼兒照顧與服務經費增49億元、大專校院學生校內住宿補貼增28億元、青年海外逐夢經費10億元。據了解,59億元將用於補貼學校用電及電價凍漲差額,其中包含補助私立大學,也讓經費一口氣爆增至59億元。教育部昨也說明,114年公私立學校的電價差額,全由政府經費支應;至於115年,公校差額仍由政府支應,至於私校,將視經濟部後續具體電價方案及教育部預算額度,再確認補助方式。中國科大校長陳振遠指出,教育部明年全額補助私立學校的電費差額,他們很感謝,同時私校也要自助人助,必須進行節能來減少電費支出,不能長期倚賴政府。他認為,115年如果教育部鼓勵學校節能,節能多者可以獲得多一點補助,這應該是不錯的方式。農業部明年度編列24.26億元用於農業用電優惠及電價凍漲差額。農業部官員表示,補助對象為台電提供農業用電戶,戶數共有約3萬7000餘戶,將直接撥付予台電,將從2025年後開始辦理差額補貼,之後將逐年編列。
大學分發入學錄取率創4年最低!學雜費減免助攻 老牌私校招生兩樣情
113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於昨日放榜,今年共31校、262個系組未足額錄取,招生缺額總計2505個、錄取率94.62%,都創下近4年來最低。私立大專校院則受惠於今年2月上路的學雜費減免政策,私大生每學年可減免3.5萬元,多所老牌私大均滿招。依照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公告資料,今年共有61校、1839個系組參與分發入學招生,總招生名額為3萬7264名,比112學年度減少5215名。主任委員沈孟儒表示,今年共3萬7069人登記志願,最終錄取3萬5076人,錄取率為94.62%,為近4年最低。根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數據顯示,今年30所私校參與招生,19校出現缺額,其中實踐大學、長榮大學、大葉大學、真理大學、中華大學、文化大學等6校缺額都超過200人,缺額最多為實踐大學296人。台灣大學等19所大學則無缺額。實踐大學透過聲明強調,本次缺額分布為台北校區27名、高雄校區269名,在未寄存任何名額情況下,表現仍比去年大幅進步。惟少子化浪潮持續衝擊高教環境,校方將分別針對台北與高雄校區,加速優化調整系所。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於2月上路,被外界視為是強化學子報讀私校的誘因之一。在滿招老牌私校方面,東吳大學學士班總招生名額2781名,全數滿招;中原大學學士班所有招生管道的3082名名額中,分發入學的655個名額也全部額滿。世新大學在113學年度學士班所有招生管道的2152核定名額中,分發入學的929個名額同樣全部額滿,位列「零缺額」的11所私立大學名單。校長陳清河說,世新落實「數位傳播貫穿各學門、數據智能結合各專業」的辦學特色,獲得學生家長支持。
大學分發放榜!錄取率、缺額近4年最低 成大歷史系全招滿
113學年大學分發入學管道今天放榜,據考分會統計,今年有3萬7069人完成登記志願,錄取3萬5076人,錄取率94.62%。今年缺額總計2505個,錄取率和缺額都是近4年最低。之前申請入學統一分發放榜時,成功大學歷史系分發人數0,這次終於「破蛋」,45個名額全招滿,共有31校、262個系組未足額錄取,有2校缺額比率高於7成5、3校缺額比率逾5成;若單以缺額數來比較,以實踐大學296個最多、其次是長榮大學268個。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主任委員沈孟儒表示,今年有1993名考生未錄取,這些考生平均只填46個志願,低於錄取生平均填寫59個志願。考分會執行祕書沈聖智提到,今年有30校足額錄取(公立19校、私立11校),31校(公立12校、私立19校)、262個系組未足額錄取,缺額總計2505個,比去年減少3959個,也是近4年最低,未足額錄取的系組以藝術學群27.97%占比最高。考分會資料顯示,今年分發入學管道有2校缺額比率高於7成5(玄奘大學9成5、真理大學7成9),3校缺額比率逾5成(南華大學5成7、康寧大學5成1、大葉大學5成1),如以所有管道名額合計,僅一校缺額比率逾5成(玄奘大學5成1);如單以缺額數來比較,113學年分發管道以實踐大學296個最多、其次是長榮大學268個。沈孟儒說明,今年分發管道資訊學群有238個缺額,主要是因為招生名額母數較大,但缺額比率僅3.83%,在所有學群中相對較低。今年分發管道文史哲學群缺額比率約9.05% ,錄取者的志願順序約16、17個,和往年大致相同,也並未特別觀察到第一類組有出現低分高就的情況。至於先前因申請入學管道無人錄取而引發關注的成功大學歷史系,在分發管道已足額錄取。政府於今年2月啟動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外界關注是否對大學招生產生影響。沈聖智觀察,政府補助私校學雜費確實有一些幫助,地理位置在都會區的學校幾乎都滿招。考生如對分發結果有疑義,可於8月19日前申請複查,申請複查以一次為限,複查結果將於8月26日公告。
技專生教育資源僅大學生的一半 教育部挨轟大小眼
教育部看待技職生、一般大學生明顯大小眼!審計部公布報告指出,111學年技專校院平均每生教育資源僅是一般大學的57.28%,而私立技專校院更只有公立一般大學的41.81%。私立科大校長表示,不管是技職或高教的孩子都是未來國家人才,政府不該因他們讀不同學制而差別待遇。審計部指出,111學年技專校院每生教育資源(各校經費支出除以各校學生數)為15萬9189元,僅是一般大學27萬7904元的57.28%。進一步分析,私立技專校院平均每生教育資源13萬9269元為最低,是最高的公立一般大學33萬3080元的41.81%。審計部指出,技專校院教育經費相較一般大學,呈現相當落差,技職教育經費不如一般大學校院,長久以來未能改善,致學生就讀不同類別大專校院所享有的教育資源不同,私立大專校院低於公立大專校院,又以私立大專校院學生獲得教育資源最少。中國科大校長陳振遠說,教育部提供的經費,長久以來就是技職體系比一般大學低很多,這幾年來雖有改善,但力道不夠。他認為,在台灣經濟奇蹟裡面,很多產業的核心勞動力來自技職體系的學生,因此不管是高教或技職的孩子未來都是國家的人才,教育部不該因他們讀不同學制而給予不同補助。私立科大得到來自教育部的資源最少,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說,教育部認為私立科大不是公立學校,所以長期以來補助都比較少,但現在又強調私立科大是公共財,一旦退場後校產都要歸公,這其實很矛盾。葛自祥表示,少子化衝擊下,私立科大面臨的危機最大,但現在學雜費不能漲,募款又很困難,他希望教育部調整教育資源的分配,更公平對待技職體系。教育部技職司科長陳映璇回應,投入私立技專校院資源逐年提升,包括「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獎補助計畫」近3年補助額度增加3億1920萬元(成長率11%),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近3年補助額度增加2億3202萬(成長率8%)。教育部將積極爭取額外預算協助技專校院提升教學品質,提供學生完善的受教環境。
輔大宿舍驚傳電價翻倍「每度收6元」 校方證實凍漲16年:早入不敷出
台電今年4月1日起電價全面調漲,平均漲幅11%,學校等單位仍凍漲,但近日傳出有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宿舍已悄悄調漲,其中知名的輔仁大學就從一度電3元翻倍變6元,讓學生和家生更錯愕。輔大校方對此回應,宿舍電費已16年未調漲,收取的電費早已入不敷出,但承諾5年內不會再漲電費。4月起台電全面調漲電價,雖然學校等單位凍漲,部分私立大專校院卻早不堪負荷,只好調漲宿舍電價;其中輔仁大學在日前校務會議上通過調漲宿舍電費,從每度電3元翻倍漲至6元,自7月初開始實施。輔大電價翻倍漲引起外界輿論,更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喊太貴了,但輔大校方出面回應,自96學年度執行宿舍冷氣收費每度電3元至今,16年來沒有調漲過,近年來學校向住宿生收取的電費,早已不敷支付應繳納的電費和相關設備費用。另外校方承諾,全校宿舍電費同步調漲為每度電6元後,5年內都不會調漲電費。而輔大校方也補充說明,112年全校夏日用電支付台電每度平均費用為3.74元,還不包括全校電力系統及空調相關設備,如冷氣、電錶和安全用電設施等建置汰換、修繕及保養費用。不過相比於輔大宿舍漲價,台灣大學則透露,政府有補助大學電價卻不包含學生宿舍用電,但校方暫時沒有調漲宿舍電價的計畫。
少子化海嘯1/私校科大恐掀「畢業潮」? 大學教授淪招生人員「1人扣打拉5名學生」
少子化趨勢不可擋,90年代廣設大學的惡果開始反噬,過去10年有11間大專院校關門,今年七月一口氣共4所私立大學退場,創教育史上首見,教育界人士更預估,「2028年將有40所私校在溺水邊緣,恐掀私校科大畢業潮。」為求生存,私校卯足勁招攬學生,一名私大教授感嘆地向CTWANT記者說,「我一個人的『扣打』是拉5名學生入校,否則就會被扣考績,沒年終!」台灣已連續3年人口負成長,出生率更是逐年下降,國發會2022年曾預測2028年台灣新生兒將未達14萬人,但現實情況比預估更嚴峻,2022年就已提早跌至13萬8986人;而2023年再創新低,僅有13萬5571人。受到少子化風暴影響,根據教育部統計,從2014至2023年間,共計11所大專校院停辦,今年更一口氣增加4所私立大學,分別是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大及明道大學,將於7月底停辦。教育部次長葉丙成6月13日在立法院詢時坦承,大專校院新生人數111學年起已減至20萬人以下,預估117學年將降至最低點(虎年效應),預估新生數僅15.7萬多人。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受訪表示,大專校院目前共有103所私校,若以未來每年17萬7000名新生來估計,約有12萬人可就讀公立學校,剩下5、6萬人只夠大約50所私校正常經營,也就是說,到了2028年至少有40所私校要退場或轉型。私立大專校院的困境迫在眉睫,因此教育部今年2月起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每人每年學雜費3.5萬元,盼有助私校招生,但從113年大學分發結果觀察,這項政策似乎效果有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組長連昭雯表示,今年分發後的招生缺額計1萬1671個,雖然比去年1萬6121個,減少4450個,但就算是頂大仍有不少缺額,例如台大缺178個、台師大缺119個。至於缺額最多的前3名學校分別是銘傳667個、文化591個、淡江513個。連昭雯認為,私校缺額仍然相當多,難以看出補助政策有助招生。招生成為私校求生的關鍵,除了在大學博覽會祭出高額獎學金,教授們也必須一個個致電給學生說明,只盼能提升就讀率。(圖/報系資料照)「招生壓力真的好大!」任職於中部私立科大的張教授向CTWANT透露,最近適逢招生季,幾乎每天都在「搶學生」。「我已經經營很久了,從高二開始就會入班宣傳,最近就要一個個打電話說服學生就讀我們學校,學校給每個教授的『扣打』是一人找5個學生,有時候教授彼此之間還會互搶學生,相當競爭!」張教授嘆道,以前不曾想過當教授竟然也會淪為招生人員,但幾年前少子化愈來愈明顯之後,為了飯碗也只能乖乖幫忙招生。「當然也有教授不願意幫忙招生,或是沒完成『扣打』,那就會被扣考績,可能沒有年終獎金,甚至直接砍薪水,而且金額可能多達數萬元。」為了招生業績,許多私大教授會刻意討好高中老師,尤其是私立高中職這些目標族群。「這些教授會幫私立高中職的學生指導科展或其他作品,讓學生的學習歷程更豐富,為了回報,私立高中職的老師就會幫私大教授招生,承諾給多少位學生名額。」張教授說。私立大專校院的惡劣環境,讓許多教授都想出走,努力數年,張教授目前已經成功轉到公立大專校院。「雖然這間公立學校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但我必須把握機會,所以家人會繼續待在中部,我就一個人先去外地教書。」資深教授拼命尋求轉任公立學校,而年輕教授則選擇到業界發展,不願踏入搖搖欲墜的教場,但這樣每況愈下的師資只會讓私立大專校院陷入惡性循環的狀況,再加上少子化海嘯,私校科大的畢業潮恐怕愈演愈烈。
少子化海嘯2/私大「賣牛奶冰、化妝品」另闢財源求生 鎖定新南向上億人口招生
前教育部長潘文忠4月在立法院專案報告時指出,大一新生人數預估在2028年時只剩下15.7萬人,屆時8成學生都可就讀公立大學,私大將面臨極大的招生壓力。為求生存,私校使出渾身解數,有地展開科系整併、公私併或尋求財團奧援,有的另闢財源賣起鮮乳牛奶冰冰品及化妝品,有的乾脆到印度及巴基斯坦招生,期盼在少子化海嘯中倖存。老牌私校文化大學2023年底校務會議通過,114學年起中國文學系文學組、文藝創作組取消分組,兩者將整併為一學士班。文大中文系中國文學組主任賴昇宏在寫給教師的書信中談到,招生狀況嚴峻,若不整併可能兩組都會被裁併。淡江大學外語學院也決定114學年起,將西語系,法語系、德文系、俄語系4系合併成歐語學系。根據淡大教務處統計,過去法文系、西語系,每年招生都有約100人,但112學年已縮減至50人,俄文系更只剩下30人左右,因此不得不轉型。但合併系所是解方嗎?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受訪時說,「一般來講就是招生不好就併系,我沒看過併系後會更好的例子,大部分都是併系之後,A系可能拖垮B系,兩個系同歸於盡。」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認為,若放任各學校自行裁減科系,最可能的是影響學生的教育品質。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完成史上首次的「公私併」,由於能保障師生權益,教育部認為可成為未來私校解套方式之一。(圖/翻攝自台科大臉書)也有私校選擇另闢財源,台中的東海大學結合校內牧場,販售高品質鮮乳和東海大學牛乳冰外,一年就有500萬營收,去年更進軍通路賣冰,同時也經營馬場,開放學生和民眾,報名體驗上課,同樣位於中部的弘光科大,也打進化妝品通路市場,希望增加收入。日前被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點名合作的元智大學,除了積極開設AI課程,也鎖定南洋、印度和巴基斯坦招生。教務長謝建興表示,這些地區擁有數億人口,但優秀學生並非都有能力前往歐美,因此學校將招攬前百分之十的學生到台灣求學。尋求財團、企業援助,也是解方之一,例如中信金捐資興國管理學院,更名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敏實集團捐資大華科技大學,更名為敏實科技大學,除了解救瀕危私校,也能培養企業人才,不受缺工影響。不過,公私立大專整併才是教育部最支持的解方。剛上任的教育部長鄭英耀6月5日在「因應少子化大專院校退場議題」上,公開表示去年首例「公私併」台科大合併華夏科大是典範,教育部未來會努力朝這個方向進行。2023年,台科大、華夏科大個別召開校務會議,兩校均通過「整併計畫書」,採取循序漸進分期整併模式,未來華夏併入台科,校地將為「台科大華夏校區」,過渡期間,台科大提供華夏科大學生圖書館資源,開放修讀學分學程、跨校選修課程免收費、兩校共同規劃學程,台科大也預計以專案方式接收華夏科大現有教職員。這樣的整併過程,同時保障學生受教權、私校教師工作權益,鄭英耀說,目前高教司、技職司已經在盤點資源,教育部會持續推動,讓私立大專校院對人才培育的使命感得以延續,或技職學校則可轉型單科專門學校。
少子化海嘯3/倒閉潮向下蔓延 50所私立高中職恐面臨退場
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提出「廣設高中大學」主張,他們要求設立多一點公立或國立學校,但教育部卻讓更多新私校產生及專科升格來充數,私大倒閉潮已襲來,而且即將向下蔓延至私立公中職,根據私校工會預估,未來3年將會有2成、約40至50所私立高中職會陸續面臨退場。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指出,少子化海嘯從明年開始影響高中職階段,今年高中職新生已經跌破20萬人,之後適逢虎年,人數會更少,在生源減少下,預估私立高中職也將掀起倒閉潮。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私立高中職併校是選項之一,目前教育部並未規畫併校輔導機制,只能由學校自行設法合併。私立高中職現今呈現兩極化,都會區的明星私校並不缺學生,非都會區偏鄉學校則經營困難,合併應是退場之外的另一選項。「的確感覺退場學校在向下蔓延!」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告訴CYWANT記者,為了求生存,許多私立大專校院紛紛設立私中、私小,卻仍沿用原本高中職的教師,恐怕會影響孩子的受教權與教學品質。另外,無論是私立大專校院或私立高中職,退場後都會嚴重影響學生權益。「許多學生原本在北部念書,但學校退場後,可能由於科系較特殊如美術系,可能被安排到南部就讀,若學生平時需要上班,那怎麼繼續就學?」王瀚陽說。根據審計部報告,2023年1月,經教育部安置退場學校的1千多名學生中有16.4%轉學後選擇退學。立委柯志恩則指出,退場私校的學生大多希望「原校畢業」,卻總是被強制轉學,且常常「弱轉弱」,安置到的新學校也被退場。近年私校退場後產生的學生安置問題,令許多家長難以接受,因而走上街頭陳情抗議。(圖/報系資料照)例如之前稻江管理學院退場,學生被轉到台灣首府大學、大同技術學院,結果這2校這2年也陸續退場;又例如之前南榮科大要退場,把學生被轉到環球科大、大同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結果這3校也退場,讓學生情何以堪。7月底退場的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大、明道大學,依據教育部資料,四校將分發安置近千位學生,教育部表示會避開「瀕危私校」,分別分發至樹德科大、台南科大、正修科大、吳鳳科大、嘉南藥理大學、崇仁醫專、僑光科大、嶺東科大、弘光科大。相較學生,退場私校的教師更要自求多福,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指出,近年退場的私大,竟僅有10名教師在教育部的協助下,轉到其他學校任教,教育部則回應,近年很少學校在擴大規模,政策鼓勵教師們往業界發展。
4私立大學退場 專家示警「少子化海嘯」:未來3年再少50所
受到少子化影響,越來越多學校相繼停招、停辦,今年有4所私立大學同時退場,成為史上頭一遭,包括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技大學以及明道大學。對此,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警告,未來3年預估有40至50所高中職面臨退場危機。據悉,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技大學、以及明道大學,4所私立學校將在7月起停辦,需安置學生(不含應屆畢業生與延修生)總計約981人。目前大同技術學院已有80名學生完成分發、東方設計大學123名學生完成分發、環球科技大學有320名學生完成分發、明道大學有205名學生待安置,預計6月底前完成分發。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說明,少子化海嘯會從明年起影對高中職階段造成影響,預估未來3年可能跌破2成,即40至50所左右的私立高中職,將陸續面臨退場。吳忠春分析,若這批高中職學生繼續升學,頭一個衝擊的就是私立大專校院,因為少子化,預估118年度的大專新生人數將跌至谷底,到時可能至少有40所私立大專要面臨退場或轉型危機。面對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教育部委託經濟部金屬中心建立教師介聘平台,但做法十分消極,絕大多數老師都不知道這項資訊,該平台成立6年以來,大概有1千名大專校院教師求職,最後只有69人成功進入產業界。吳忠春認為,原本與教育部宣傳不足、相關法令缺乏充分誘因等有關,由於很多私校老師採私校退輔制度,若轉至民間就業,過去在學校任職的年資無法再累計,僅能改用勞保。另外,多數教師都習慣了校園,沒有足夠的誘因,可能會無法適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工作,教育部要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受到少子化衝擊,近年來幾所私立大專校院相繼停招、停辦,但依照教育部統計,自2020年到現在,僅10位退場學校老師轉到其他私校任教,專家預估,到了民國118年,屆時將有40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將迎來一波私校教師離職潮,期間如果無法找到體質強健的學校任職,就只能到業界工作,最後只能「自己看著辦」。教育部長潘文忠17日直言,大專校院一年級學生數自111學年起減至20萬人以下,逐年遞減,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恐招不到人。全國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估計民國118年將有40所私立大專校院退場。目前對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教育部委託經濟部金屬中心建立教師介聘平台,但做法上非常消極,絕大多數老師都不知道這項資訊,因此還是希望教育部能多用心,積極宣導,並協助退場私校老師轉職。尤榮輝也坦言,退場學校的私校老師想要找到工作並不容易,大多情況屬於中年失業,如果年紀輕一點、理工科出身的人,還有機會轉往業界,但如果是社會人文領域的中年老師,失去工作之後,有人只能返鄉種田,或當起街頭藝人,甚至前往大陸當約聘教師,處境很可憐,因此還是希望教育部能攜手勞動部,建立失業教職員救濟金制度,予以協助。升學輔導網站「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提到,退場私校老師是否能成功謀職,最後還是只能「自己看著辦」。依照她了解,近年來當中不少人都轉往大陸工作,且如果提前掌握到自己學校恐將倒閉,也會趕緊轉往國內體質強健的大學謀取教職,其他如果年資已滿,便在原校屆齡退休。
大學博覽會今明2天登場 多所私大祭出豐厚獎學金拚招生
隨著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減免政策上路,一旦私校生通過申請,可獲每學年補助新台幣3.5萬元,拉近公私校學雜費差距。而在今(2)日亮相的2024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暨南國際大學及佛光、亞洲大學因應招生祭出獎學金,文化大學對於繁星推薦、申請入學新生,學測成績4科均標以上,第一學年免學雜費,大二成績維持班上前20%,也可續免學雜費。2024大學暨技職校院多元入學博覽會今、明2天在台北市、高雄市同步舉辦,其中不乏香港、澳門的大學設攤。面對當今少子化帶來學生人數下滑,公私立大專院校各自祭出優渥獎學金方案,或是加碼大一免學雜費措施,期盼吸引學生就讀。暨南國際大學推出學生學測2科以上成績頂標,最少可領獎助學金10萬元。主打「國立大學收費」的佛光大學,秉持星雲法師「慈悲教育」的理念,無論新生採取繁星推薦或以大學申請入學管道進入該校就讀,大一免學雜費;「星雲獎學金」則為學測「國、英、數、社」4科合計42級分以上,或者「國、英、數、自」39級分以上,學生每學期獲3萬元,4年共可補助24萬元。亞洲大學招生處長張祐誠表示,新生學測科目至少4科以上符合錄取學系參採標準,且以第1志願錄取就讀,就有機會領取最高新台幣360萬元;「新生均標以上獎學金」額度每生每年2萬元,搭配行政院補助學雜費,加上「護理獎學金」及「資訊及AI獎學金」,每名學生4年可獲52萬元獎助學金,經換算後學雜費比國立大學還低。亞洲大學推出「新生均標以上獎學金」,加上「護理獎學金」、「資訊及AI獎學金」,每名學生4年可獲52萬元獎助學金,經換算後學雜費比國立大學還低。(圖/亞洲大學提供)至於昨日宣布今年9月開始,取消早8課程、推行每學期第17週、第18週自主學習的文化大學,針對113學年度繁星推薦、申請入學的新生,凡是學測4科達到均標以上,第一年免學雜費。大二起成績保持班上前20%,也能繼續免學雜費,最多享有4年優惠。
最後的新年…4大學今年退場 「全台唯一」科大與60年老校走入歷史
最後的過年。受少子化影響,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共4所大學,將在今年正式退場,屆時學生將安置他校、教職員薪資則由退場基金墊付。繼中州科技大學、台灣首府大學2023年停辦後,明道、環球、大同、東方共4所大專院校也將在今年7月31日退場。其中環球成立32年,巔峰時逾9000名學生;大同創立60年並帶動商圈;明道曾有近10000名學生;東方還是全台唯一以設計類科為主的科技大學。教育部指出,會協助退場學校學生分發至同所或鄰近縣市學校就讀,如學生有回戶籍地或特殊原因,將協助安置到其他縣市學校;也會責成分發學校設置專責窗口,提供學生學習或生活輔導等各方面協助,且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就會安排前往各分發學校訪視及輔導。而針對退場學校教職員欠薪問題,在董事會經教育部依《退場條例》重組後,教職員便能透過退場基金墊付如期領到薪資;學校停辦時也得以發放教職員資遣或退休慰助金。另「高階人力躍升平台」將協助有意繼續工作的停辦學校教職員,獲得轉職資訊、第二專長培訓,也會透過私校獎勵補助,補助聘任退場學校教師的學校人事經費。教育部表示,上開學校都是《退場條例》前因財務等問題被列為專案輔導,且未能解除專案輔導而必須退場學校。教育部強調,目前已無專案輔導的私立大專校院。
私立大學補助3.5萬、飛日預先審查 2月新制懶人包一次看
2月即將到來,而有幾項新制也開跑,如私立大專校院學費減免,定額減免學雜費3.5萬元;桃園機場將與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合作實施「臺日機場入境事先確認」作業,讓赴日旅遊更加快速便利等7項新制,《CTWANT》整理懶人包讓你一次看明白。1.私立大專學費補助:本次方案進一步推動減免私立大專學雜3.5萬元,拉近公私立大專學雜費的差距,並搭配對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1.5萬-2萬元、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以及精進就學貸款申貸及還款措施等三項配套措施,減輕學生家長經濟負擔,也讓學生更適性選擇校系,政策於2月開跑。教育部指出,除了針對原先家庭年所得在70萬元以下的學生,定額減免學雜費2萬元外,也增加了家庭年所得70-90萬元這個級距,定額減免學雜費1.5萬元,不僅加碼減免金額,更擴大家庭年所得的補助級距,進一步強化對經濟弱勢學生的照顧。2.赴日航班先審查:因應春節連續假期國人赴日旅遊高峰,機場公司今(26)日表示,將與日本出入國在留管理廳合作實施「臺日機場入境事先確認」作業,預估近6千名旅客可受惠。自2月1日起至2月29日,前往日本特定機場的旅客,在桃園機場出境候機室預先確認入境資料,可有效縮短抵日後通關審查作業時間,讓赴日旅遊更加快速便利。據了解,有中華航空、星宇航空、台灣虎航3家航空業者參與。3.陸生納健保:陸委會指出,歷經過去3年疫情期間的檢討,如果陸生未能在我健保防護體制,將容易造成防疫風險,「陸生納入健保」案,於113年2月1日實施。4.猴痘改名M痘:疾病管制署說,修正傳染病中文名稱為「M痘」,自113年2月1日生效。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改名是為了跟進國際,避免誤解和汙名化。5.基隆抓改裝車:基隆市推動「寧靜街坊」相關政策,遏止噪音車輛擾寧。轄內違反噪音管制法之行為,罰鍰自新臺幣6000元起計罰,並自2月1日起實施。6.桃園電輔車租借:桃園市府交通局表示,多元化運具服務一直是市府致力的目標,新系統租賃服務不僅有YouBike2.0一般車型可以租借,還率先於北北桃地區推出電輔車YouBike2.0E車型投入服務,讓民眾就自身需要選擇需求車型,在第一階段拆轉期已投放2,600輛YouBike2.0車輛,並自113年2月1日起將投入600輛YouBike2.0E電輔車供民眾租借。交通局說,桃園YouBike2.0E費率採前2小時每30分鐘20元、超過2小時每30分鐘40元方式計收(未滿30分鐘以30分鐘計算),考量一般車型(YouBike1.0、YouBike2.0)已提供前60分鐘免費,故電輔車款不提供騎乘補助(含TPass通勤月票),YouBike2.0E騎乘費用由民眾全額自行負擔;考慮到北北桃生活圈民眾有跨縣市騎乘的行為,開放本市YouBike2.0E電輔車輛騎乘至雙北,以桃園市費率計費。7.高雄增科技執法:高雄市警局在鳳山、苓雅、三民等6處,新增科技執法設備,宣導期至本月31日,2月1日上路。
2024「新政策」補助來了! 每月都有最高達1.9萬元
新的一年已展開,2024年政府帶來了眾多政策和新制的實施,其中包括一系列的補助和福利,橫跨民生、育兒和教育等多方面,期盼讓民眾能夠「過得更好」,以下4點帶您一同來看:1. 住宅節能新制上路為了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政策,經濟部日前宣布啟動「住宅燃氣器具節能產品補助計畫」,自2024年開始生效。該計畫旨在鼓勵民眾購買一、二級能效的瓦斯爐及瓦斯熱水器,政府將提供每台最高達3000元的補助,並透過搭配財政部的貨物稅退稅政策,使得民眾可享受高達5000元的節能優惠。同時,為延續節能政策,「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也宣布將辦理期限延長1年,鼓勵民眾更新能效較低的冷氣機及電冰箱,同時享受節能優惠。2. 托育補助再提高為協助送托家庭減輕經濟負擔,政府宣布自2024年1月起,大幅提高0至2歲嬰幼兒托育補助。對於選擇送托至公共托育機構的家庭,每月補助金額從5500元調升至7000元;而對於選擇準公共托育服務的家庭,補助金額更由8500元調升至1萬3000元。而對於低收入戶及弱勢家庭,選擇送托至準公共托育機構的家庭最低可獲得1萬7000元的補助,隨著家庭擁有第二名子女、第三名及以上子女的增加,補助金額進一步調高,最高可達1萬9000元。這項補助調整旨在鼓勵家庭選擇托育服務,同時提供更實質的經濟支持,確保幼兒得到優質的托育照顧。政府宣布自2024年1月起,大幅提高嬰幼兒托育補助。(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官網)3.學費減免現行免學費政策中,僅僅高職享有全免學費,而高中仍存在排富條款。未來政府將全面實施高中職免學費政策,自2024年2月,即112學年度下學期起,所有公私立高中職學生均將全面免學費。除此之外,行政院也通過公私立學校學雜費補貼方案,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可減免學費3.5萬元。對於經濟弱勢學生,教育部更進一步加碼補助2萬元,使其學費減免達到最高5.5萬元,為個別學子及其家庭減輕經濟負擔,並放寬就學貸款門檻,促進全體學生接受平等教育機會。2024年新政策的全面實施,預計將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期盼在2024年見證社會各領域的進步和改善,促使更多優秀的人才脫穎而出,全國人民能夠一同見證更多的進步和改善。
義務役恢復1年…就學服役3+1方案 18到22歲贊成比率最低僅4成
義務役恢復1年,教育部偕同國防部推出就學服役3+1方案,部分大學放寬學分修課條件,未料引起學子反彈,認為政府與學校的作法均恐遭濫用。教育團體對此議題進行調查,有51.9%民眾贊成、40.4%民眾反對,值得關注的是18到22歲年齡層贊成比率最低,僅40.8%。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3日公布高教議題相關民調結果,針對就學服役3+1方案,調查結果顯示,如果大學配合該政策縮短修業年限,有69.9%的民眾贊成大學擴充線上課程,讓學生自由選課;63.9%民眾支持大學打破上下學期制,於寒暑開課;46.2%民眾則同意減少畢業學分數。另為推動教育平權,教育部規畫從2024年起,針對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生,每年每人補助新台幣3.5萬元學費,此次民調亦顯示,59.9%的民眾支持這項作法。至於少子化衝擊大學辦學,民調顯示,73.6%民眾支持對外籍生提供畢業後友善就業環境;75.8%民眾支持大學鬆綁規定,方便社會人士進修取得學位;66.7%民眾贊成鼓勵公私立大學合併,另外有78.1%的民眾同意大學過度擴張,造成文憑貶值。台中教育大學前校長王如哲建議,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應該強化學分轉移採計措施,促進彈性學習模式,並設立終身教育信託基金,提供職業生涯輔導,以支持社會人士進修。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表示,調查時間為11月7日至11月30 日,調查方法使用該會委託研發的網路問卷調查,調查題目共計11題,調查對象為18歲以上國民,有效樣本共計6003人。
繼「侯康貸」再推「侯康顧」 侯友宜加碼教育政策接住青貧弱勢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早前提出定額補助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逐年增至5萬元,以及青年購屋免頭款等青年福利政策。侯友宜16日再提出「學貸免利息,青年侯康顧」政策,無論在學生或畢業開始還學貸,利息皆由政府補助,全面減輕在學及畢業後的負擔,望協助貧弱勢,讓學貸制度真正幫助到需要的年輕人。教育政策一向是各政黨候選人關注的熱門議題。針對教育改革方向,侯友宜除了日前提出的定額補助就讀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逐年將補助3.5萬元增至5萬元外,更提出學貸免繳本息寬限期,從畢業1年延長為畢業2年等政策,16日加碼宣布全面補貼學貸利息,無論在學生或畢業開始還款,利息皆由政府補助,并檢討16年未調整的「學貸申請資格」,從家庭年所得120萬放寬至150萬。侯友宜指出,目前我國大學以上學貸申請人數約75萬人,且私大申請學貸人數是公立近3倍,每人申請金額從20萬到60萬不等,每月還款本金加利息就要2200到6000元以上,平均還款期限8至14年以上。侯友宜續指,高達24.2%的新鮮人只領取最低基本工資,扣除房租、水電等必要支出,加上高物價、高房價,若再加上學貸,成為年輕人不可承受之重。他表示,許多申請學貸者,家庭經濟較不寬裕,或家庭同時有兩位成員以上正在就讀。倘若畢業後若無立即就業,即便可申請緩繳,學貸依舊是沈重壓力。為了協助時代下的青貧弱勢,增加經濟自主的彈性,侯友宜加碼宣布,未來學貸利息將全免,無論在學生或畢業開始還款,利息皆由政府補助,全面減輕在學期間及畢業後的負擔,並放寬學貸申請資格,從現在家庭年收入「120萬以下」,放寬至「150萬以下」即可申請學貸,來接住更多有學貸需求者。他説,現行學貸資格,至今已16年沒有調整,但現行物價早已今非昔比,「學貸線」必須調整。侯友宜強調,未來上任一年內將建立學貸防弊與呆帳處理機制,視財政狀況,滾動檢討申請資格及還款期限,一方面接住更多需要的學生、適度調整還款期限,一方面也要杜絕套利行為,給學生最大的還款彈性,讓學貸制度,真正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年輕人。
6大學退場害「6萬學生」被轉學? 教育部曝只有1345人…揭應對措施
日前傳出全台6所大學因少子化影響,將在明年退場且有「6萬名學生」被迫轉校。對此,教育部今(15日)澄清,6私校停辦時只有1345位學生,且教育部除安置學生到他校就讀,也會進行置後訪視,確保學生就學權益。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確定在明年退場,加上今年退場的台灣首府大學、中州科技大學,全台將有6私校停招停辦,日前卻傳出6校共有6萬學生因此受影響。教育部今天駁斥,指今年7月31日停辦的中州科、台首大共310學生已安置到他校;加上另4所於明年7月31日停辦學校,總共有1345位學生受影響。教育部表示,4校將在112學年度第2學期,辦理學生分發作業及到校說明會,協助停辦時仍在校的學生分發至他校,同時尊重學生意願,如學生有回戶籍或特殊原因,亦會協助安置到他縣市學校。教育部指出,會在學生入學第一學期安排前往各分發學校訪視及輔導,並透過座談方式即時回應學生問題,以及責成分發學校設置專責窗口,提供學生各方面協助。以近期和春技術學院與中州科技大安置為例,多數學生置後適應良好,也都有正向反饋。至於本次6校教職員工部分,教育部指出,分別有師354人、職員328人受影響,不過透過董事會經教育部依退場條例重組,申請退場基金墊付薪資後將能如期領薪;學校停辦時也能發放資遣或退休慰助金。另除上開學校外,目前已無私立大專校院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
兼任教師悲歌!私校時薪凍漲30年…全聯打工都贏
台灣雖然有超過6成學生就讀私立大專校院,然而這些學校卻有超過一半是領著時薪的兼任教師,更有6成學校的鐘點費與公校相比等於凍漲30年,從1993年迄今都是575元。因此教育團體也呼籲,教育部應該透過法規規範私校待遇比照公立。對此,知名影視編劇、台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吳洛纓昨(27日)則指出,她在多年前曾經收到香港某大的專任大學邀聘,月薪25萬,外加每月來回機票,感嘆「台灣高等教育的師資薪酬,在亞洲是令人咋舌的低薪。」根據教育部統計,如今在台灣的8.6萬名大學教師中,有高達4.1萬人是兼任教師,領著法定時薪撐起大學教育,私立學校的情況更為險峻,5萬名私校教師中,有高達2.5萬人屬於兼任領時薪的教師,佔比達到驚人的51.66%,且趨勢逐年攀升。然而這群撐起大學教育、比例超過半數的兼任教師,所得到的報酬卻不成正比。目前,公立大專兼任教師薪資由行政院統一規定,依據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不同職級,分別為725、795、855以及995元,儘管仍然偏低,但至少過去已有多次調整。私立學校更慘,雖然教育部皆要求大學填報相關資料,但私立學校兼任教師的時薪在過去始終成謎,僅能由各校教師口耳相傳,直到高教工會在2021年向行政院提起訴願後,教育部才終於公開各校完整資料,結果公開之後赫然發現竟然有58所私校,至今仍以575元時薪聘用兼任講師,助理教授也僅有630元,是公立學校在1990年代的薪資水準,等於變相凍漲30年。這也導致過去曾在台北私立大專及高職兼課的老師表示,他現在每週在全聯打工4天、每天8小時,時薪181元計算下,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是2萬3000元上下,「都比他以前在大學教書還多了。」不過,不管是失衡的兼任教師比例還是公私立學校巨大的薪資差異,政府至今都未能有效改善,高教工會日前也為此向金氏世界紀錄提出申請「台灣的大學是薪資凍漲最久學校」之紀錄,狠批簡直是國際醜聞!對此,知名影視編劇吳洛纓昨也在臉書發文指出,「我從時薪575,教到時薪795(一門課每週三小時),這是國立大學兼任老師的時薪,告訴身邊的朋友,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相對於在專業編劇工作的報酬,落差很大,更遑論備課、面談、改作業額外的工作,嚴重壓縮到本職的時間。」她回憶多年前,她曾經收到香港某大的專任大學邀聘,「月薪25萬,外加每月來回機票」,這也讓她感嘆:「台灣高等教育的師資薪酬,在亞洲是令人咋舌的低薪。」她認為高等教育是人才培育重要的環節,當老師自己兼1門課,每個月都不到1萬元,而且都是這種慘況,「要怎麼讓學生對未來有希望呢?老師不是書蠹,啃書不會飽。」吳洛纓要大眾反思,當大家拼命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大學甚至名校,可以不理會孩子的受教權益嗎?更何況不知有多少大學生,是要打工才能負擔起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等到畢業進入就業市場,發現自己的專業在大學學的根本不夠用,甚至和社會現況有落差,再花錢去買各種課程,片段化的學習只能救急,對於專業能力的提升收效甚微。她也在文末強調「無論在朝在野的政治人物,都希望你們不要忽視這件事,這個問題存在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