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機
」 口罩 疾管署 醫院 口罩令 疫情76歲老翁克服小兒麻痺撿廢紙維生 離世前「捐所有財產」遺願有洋蔥
南韓貧富差距大,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又加上生病,恐怕一生都會過得很痛苦!慶尚北道有一名76歲老翁辭世,生前因為童年罹患小兒麻痺,從小到大行動不便,仍靠著撿廢紙、領基礎生活保證金維生;但老翁生前捐出所有財產,只因他的遺願是希望跟他一樣的人可以受到幫助,感動許多當地網友。根據韓媒《Insight》報導,來自慶尚北道義城郡義城邑一名76歲老翁,從小家境貧寒,生活吃不飽又穿不暖,但屋漏偏逢連夜雨,他兒時罹患小兒麻痺,腰部無法挺直,導致他走路有困難,行動十分不方便;在辛苦70多個年頭,不久前離開人世。老翁被發現生前把存摺裡、多年辛苦存的500萬韓元(約新台幣11萬元)捐給居住地的福利機構,並透露自己的遺願是「像他一樣的人可以受到幫助」。而老翁一輩子用行動不便的身體,每天出門撿廢紙賺取生活費,以及領取韓國的基礎生活保證金維生,但他十分節儉,衣服破舊也不選擇買新衣,生活簡樸。許多南韓網友得知老翁的善舉,還是在自身如此不富有的狀況下為之,紛紛感動表示,「謝謝爺爺的大愛」、「看到我都要哭了」、「爺爺病痛都沒了,在天堂會很幸福的」、「爺爺是遺落人間的天使吧,這一生辛苦你了」。
酒後暴怒!高雄男子當街暴打母親 玉蘭花嬤頭部遭踹倒地引發民憤
高雄市三民區近日發生一起令人震驚的家暴事件,71歲的黃姓婦人長年在街頭賣玉蘭花,許多高雄市民對其並不陌生,讓人心酸的是,這名婦人常常成為自己兒子的暴力對象,6日下午,黃婦的37歲兒子在酒後與母親發生爭執,因未能成功索討金錢,竟然當街對母親發起攻擊,黃男不僅情緒失控,還對母親的頭部進行踹擊,致使黃婦當場倒地。這一幕被熱心民眾拍攝並上傳至網路,影片中顯示黃男與路人激烈爭吵,黃婦則在1名騎士的協助下艱難站立,黃男情緒失控後,忽然發難,直接踹向母親頭部,隨著影片曝光,網友紛紛表達憤怒,對黃男的暴力行為表示強烈譴責。社會局表示,黃姓婦人並非首次被通報遭受家暴,據了解,黃男過去曾多次對母親進行口頭辱罵,因其生活習慣和經濟問題,黃婦屢次受到指責,並在最近一年內多次被通報遭受言語暴力,這已經是第5次家暴通報,這次則升級為肢體暴力,社會局指出,儘管曾為黃婦安排過安置或租屋協助,但她因為種種原因拒絕了相關安排。事件發生後,社會局立即介入,並協助黃婦進行傷勢驗證,後續將進一步協商安置事宜,為防止黃男再次發生暴力行為,警方已聲請法院發出暫時保護令,並將黃男送醫接受檢查,社會局也與衛政單位合作,協助黃男住院治療,並為他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導,防範再次對母親造成傷害。黃婦雖表示不願提出傷害告訴,也不要求保護令,但社會局仍將持續關注此案,並尋求有效的處理方案。社會福利機構提醒,對於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應該儘早求助並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同時也希望社會能夠給予更多關愛和支持,幫助家庭暴力受害者走出困境。
粉絲狂敲碗「想寄小禮物」!林家正霸氣回應 家正婦暈了:又帥又暖
在外界不看好的情況下,中華隊在世界12強棒球賽擊敗日本登頂,奪下隊史首座一級賽事冠軍,讓國內棒球話題持續延燒;其中這次擔任「心靈捕手」的林家正在比賽期間不時與投手溝通,並靠著巧妙配球化解危機,圈粉無數。據悉,近日有大批粉絲私下詢問,希望能送小禮物給林家正,他也公開回應了。林家正今天(2日)在臉書粉專發文稱,最近收到不少球迷私訊詢問,希望郵寄小禮物給他,「非常感謝各位球迷。不過在與Lyle討論過後,認爲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把要買小禮物的錢轉換成為對任何正式立案弱勢、社會福利機構的小額捐款。請各位球迷把對Lyle的喜愛,轉換成對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的大愛。如果真要寄什麼給Lyle,就把捐款收據拍個照,私訊粉絲專頁即可。」貼文曝光後,大批網友狂讚「你怎麼這麼可愛」、「家正好有愛心」、「家正真是暖心的帥氣男孩」、「每天都想看家正的新聞、會有充電感耶」、「正確無誤,這樣是最好的禮物」、「太棒了,有能力的人留給有需要的人,回饋社會,讓弱勢團體可以越來越好」、「人帥打球超厲害,又好有愛心,永遠支持你」。據了解,林家正出生於新北市,主要擔任捕手,是臺灣首名透過選秀會進入美國職棒的球員,曾效力於亞利桑那響尾蛇的小聯盟系統。去年3月22日,他向響尾蛇隊提出自請離隊,並轉戰多倫多藍鳥的小聯盟系統,今年以自由球員身份重返亞利桑那響尾蛇的小聯盟系統,這次12強賽事中表現出色,職業生涯有望更進一步。
火燒北市安東市場「兒福機構遭波及」!4孩童不適急送醫
台北市大安區瑞安街的安東市場今(29日)凌晨發生火警,警消獲報後立即派遣人車趕赴現場救援,由於此處還設有市府社會局兒童福利機構,除了17名男女順利獲救外,還傳出4名孩童不適送醫。據了解,該起火災事故發生於今(29日)凌晨2時許,位於安東市場的6層樓複合式商辦大樓突起火燃燒,火舌伴隨濃濃黑煙不斷竄出,警消人員獲報後,緊急出動27輛消防車及救護車、共72人前往現場救災,在消防人員佈署水線全力灌救下,火勢大約1個小時成功被撲滅,燃燒面積約25平方公尺。搶災過程中,消防人員緊急疏散現場5人,並陸續救出10男7女共17人,驚險的是,由於市府社會局兒童福利機構也恰好設置在此處,傳出托兒所有4名孩童出現不適症狀,意識仍清楚,所幸送往仁愛醫院診治後,4名孩童均無大礙,至於詳細事發原因及確切起火點,仍待火調人員進一步調查釐清。
被重案改變的台灣/「委託補助」變卸責主因 王婉諭:社會安全網破口就是政府
2016年3月,台灣發生震驚社會的「小燈泡事件」,事件發生至今已8年,然而事件掀起的餘波仍在台灣社會蕩漾。為深入了解這起事件,小燈泡的媽媽、現任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女士接受CTWANT的採訪,講述這起改變了她一生的重大事件,又是如何改變了如今的台灣。如今,每當重大社會事件發生,便會興起檢討「社會安全網」的聲浪。其實「社會安全網」這個字眼,前總統陳水扁與馬英九都曾在公開場合致詞中提起,但當時只與發放國民年金,老農津貼、退休金制度等政策做連結,直到蔡英文總統在小燈泡事件後公開發文,「社會安全網」才第一次被賦予「守護公共安全」的意涵。所謂「社會安全網」,是指在重大惡性社會事件發生前,犯人往往會出現各種徵兆,例如精神障礙者身上出現言行異常或是攻擊傾向,又比如遭受家暴的未成年人身上出現傷痕,過去往往只有當下的處理單位(警方、學校)知道狀況,但若能將警政、醫療、教育、社福、退撫等各種部門串連在一起,把這些資訊即時分享給相對應的單位,相關單位就有可在狀況惡化前及時介入,將悲劇扼殺在發生之前。台南2012曾年發生駭人聽聞的「湯姆熊割喉案」。殺死10歲方姓小弟弟的兇手曾文欽國小畢業後即未升學,12歲時父母離異,此後沉默寡言,少與他人交往,且長期有憂鬱、激躁、焦慮、精神官能性憂鬱症等病史。方小弟的姑姑在小燈泡事件次日接受訪問時,仍為此痛苦不已、情緒激動。(圖/報系資料照)以小燈泡事件的王景玉為例,據調查,王景玉在兇案發生前,就曾多次透露出「精神狀況異常」的訊號,早在2010年,他就因在社區持棍棒揮舞,敲破警衛哨亭玻璃、毀損他人腳踏車,被由警方送至三軍總醫院急診,但隔1天他就自行離院。若當時已有社會安全網機制,那警方、醫院、社福單位就會保持聯繫,關注王景玉是否有持續就醫治療,若發現他的狀況惡化,還能協助強制送醫或緊急安置,也許2016年的小燈泡案就不會發生。然而,提起這項已經由政府編列了數百億預算的「強化安全網計畫」,王婉諭有些無奈。她先是思索了一下措辭,表示「社會安全網」不能說毫無成效,「它是有在發揮功能的,但是距離大家理想中的概念,仍然『十分遙遠』。」她認為,目前這張「網」還沒有真正發揮功能的原因有很多,從小處說起,比如主持「社會安全網計畫」的林萬億政委雖是出身社工背景的學者,但是許多提出的政策卻沒有真正充分了解底層社工工作遇到的困難,因此許多立意良善的社會安全計畫沒有辦法得到基層社工的支持與肯定。「如果沒有在一線去做過這些事情,沒有親自去經營這件事情,又不願意傾聽基層工作同仁的聲音,當然講出來的政策就很難是具體有效的。」王婉諭表示。另一方面,社會安全網想要成功運作,最大的關鍵就是需要串起包括警政、社政、衛生教育、勞工單位、法務等各個公家單位的流暢訊息管道,還有許多民間社福機構的參與,「有在公家機關工作過的人就會知道,任何跨部門的工作,做起來都是最困難的。」然而真正細究「社會安全網」最大的失能原因,王婉諭認為關鍵是政府的「怠惰卸責」。她深入解釋,目前台灣所有的社福機構,都是採用由政府「委託補助」的方式在辦理。從兒童的托育服務、到寄養家庭安置幼兒,再到青少年的安置,以及社會精神衛生相關的工作,全都被政府花錢下放、外包給各種民間團體,彷彿只要補助了,就盡到自己的責任了。王婉諭表示,在社會福利機制中,國家、政府的角色應該要很強力,應該要是一個親自執行的「責任單位」,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監督單位」。然而現狀是,政府透過補助提高社工薪資為由,逃避了自己應該擔起的責任,把所有該做的業務、大量的工作責任通通丟給外包的民間團體去執行,彷彿自己只是個驗收報告的「監督者」,每當發生重大事件,就把自己撇得一乾二淨,用高高在上的角度指責民間單位做得不夠好。2024年3月,台灣爆出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案,兒福聯盟社工因涉偽造文書、過失致死等罪嫌遭警方上銬移送,引發社工集結上百人至衛福部門前陳情抗議。(圖/報系資料照)至於造成這樣境況的原因,王婉諭認為是因為社福領域的國家基礎建設,是一份需要長期耕耘的工作,很難在一兩屆的任期中看到具體成效,也很難轉換成具體的政治利益或選票,因此在公部門的眼中是一塊燙手山芋。她還補充說明,社福工作是一份面對人的工作,其成效很難被量化預估,「比如你蓋一條鐵路,可以計算出大概能服務多少人、每天有多少客運量,他是一個很具體的成果。但是在社福相關工作中,服務的對象是各式各樣擁有複雜處境的人,所以即使整個體系的人都已經竭盡全力,仍然可能有意外狀況發生。」王婉諭還進一步指出,社會安全網想要發揮效果,不應單單只是一個「計畫」,而應該是各部會真正認同、真正施力執行的事情。由於社福工作往往牽涉到多個部門的跨部會協同運作,「所有在公部門工作過的人都知道,跨部會的事情是最難做的」,若沒有真正的共識與熱情,很難順暢運轉,需要有真正的熱情與決心來推動。她自述在立法院的4年期間,目睹最大的問題是社政、衛政、教育等各方面的脫鉤。比如說學生在寒暑假期間發生了自殘的行為,可能當時有警政部門去處理,但是把學生送到醫院就醫就結束了。當這項資訊沒有被順利轉接到教育端,就有可能錯過學生發出的危險訊號。又或者說學生在學校情緒不穩定,但是可能只有教育系統知道,衛政和社政端都不知情,因此無法正確掌握個案的正確狀況,直到事件發生才進行檢討。王婉諭指出,決定一項政策能發揮多少功用,真正的關鍵是在執行「能不能被落實」。她自己在立法院中,見識過太多其實很好的提議,因為後續沒有民意代表去監督關心,就此被束之高閣。她坦言,過去時代力量專注在各種社會議題上,提出了不少法案的修訂,如果推動的政策是完成、合理的、是政府應該要做的,那麼即便政黨不同,政府其實也是會買單。但是真正重要的,是當這些政策往前推進的時候,如果沒有人去監督緊盯的狀況下,尤其是它不是一個主流議題,也不是有明確政治利益的政策時,其實最終就可能沒有辦法被落實。●衛生福利部致力於推動全國心理健康促進,提供心理衛生教育、宣導、心理諮詢、心理諮商及個案關懷訪視、社區支持資源連結等服務。➤全國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查詢▸http://pse.is/58urj8➤更多心理健康促進資源▸https://pse.is/6k6lav
恐成行車地獄?「行人優先區」10/1正式上路 交通部曝「劃設區域」:不會在主要幹道
內政部與交通部共同推動「行人優先區」將於10月1日上路,屆時車輛若進入「行人優先區」,車速不得逾20公里、禁鳴喇叭,嚴重超速最重罰3.6萬元,行人也得以穿越道路或行走,不須靠邊、可全寬通行。對此,交通部也強調,「行人優先區」可在學區、商圈等部分路段設置,不會設在主要的交通幹道上。內政部日前預告「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施行細則」草案,規定『行人友善區』內行車限速不得超過30公里;至於行人優先區內不得超過20公里,並禁止按鳴喇叭,若一般超速最重處2400元、嚴重超速最重處3萬6000元罰鍰。交通部配合內政部修法,除了訂出「行人優先區」的起訖點標誌以利辨識外,也增訂汽機車或慢車行駛於該區時,應依速限20公里減速慢行,不得危及行人安全或阻礙行人通行,並應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交通部指出,行人在行人優先區穿越道路或行走,可於道路全寬通行,不設限靠邊行走,汽機車須暫停禮讓,若按鳴喇叭驅趕可罰600元。另外,原規定行人在設有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必須經由行人穿越道、人行天橋或人行地下道穿越,不得在其100公尺範圍內隨意穿越道路;修改後,行人行走於行人優先區不在此限,可直接穿越馬路通行。對此,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科長朱大慶表示,「行人優先區」是由內政部規畫,並交由地方政府決定劃設,主要劃設區域則包括醫療院所、學校、機關和大眾運輸場站等4類行人較密集的場所周邊,基本上會劃設在次要的巷弄,不會設在主要的交通幹道上,進而影響車流。 交通部也強調,行人設施設置地點,會由道路主管機關譬如地方政府或公路局等,在政府機關、學校、醫療院所、兒少福利機構、兒童課後班或照顧服務中心、教保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大眾運輸場站、商圈、市場等地點選定「行人友善區」範圍,再由地方政府等道路主管機關公告後,從「行人友善區」中選擇某個路段設置「行人優先區」,不會在主幹道上,一旦設置行人優先區,起點和終點都會設標誌公告,並由地方政府或公路局等道路主管機關指定範圍和公告。關於不少民眾質疑此次改動是「帝王條款」、「合法路霸集結區」、「行車地獄」,交通部則回應,這是從交通安全和人本交通考量,呼籲汽機車和行人相互尊重,要有利他觀念;若一般的道路有行人違規,交通部也會持續宣導行人要遵守交通規定,非「行人優先區」的一般路段不得隨便穿越馬路。
皇翔簽下三鶯線2站開發案 預計全線7站吸引485億元投資
新北捷運局全力拚捷運三鶯線2025年完工,目前三鶯線全線7處出入口捷運開發案已有4處成功招商,其中規模第二大的媽祖田站及臺北大學站捷運開發案,今(13)日舉辦簽約儀式,由新北捷運局長李政安與皇翔建設(2545)董事長廖年吉共同簽署投資契約。媽祖田站是三鶯線規模第二大的捷運開發案,將與捷運出入口共構,興建2棟地上27層、地下3層,1棟地上7層、地下3層,總樓地板面積約2.1萬坪捷運開發大樓,並特別設置900坪公益設施空間,包含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社區培力育成中心、公共托育中心及住宿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臺北大學站捷運開發計畫是與出入口共構,規劃興建地上28層、地下4層,總樓地板面積約1.5萬坪捷運開發大樓,未來可供住宅及微型辦公室使用,作為青年創業交流場域,且屋頂設置太陽能板,結合淨零碳排及環保節能理念,打造三峽淨零建築示範社區。未來媽祖田站及臺北大學站兩處捷運開發案,皆預計取得銀級綠建築、銅級智慧建築及銅級低碳建築標章。李政安說明,捷運三鶯線7處捷運開發案,目前已有三峽站出入口1、三峽站出入口2、臺北大學站、媽祖田站等4處招商成功;永吉公園站也已完成最優申請人評選,正準備辦理簽約;2025年將接續推動龍埔站暨機廠及鶯桃福德站等2處捷運開發案招商,預估三鶯線捷運整體開發案可吸引485億元投資金額、引入1.4萬個居住人口,串聯基北北桃捷運軌道生活圈之就業及居住人口,並帶動捷運運量成長與區域發展。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隨著都市發展使大台北地區用地取得逐漸困難,因此越來越多開發商注意到與政府合作辦理捷運聯開的商機,軌道經濟儼然已成為開發商布局重點。仲量聯行策略顧問部副總經理鄭佩琦也表示,三鶯線媽祖田站及臺北大學站位處新北產業、人口發展重點區域,捷運開發基地具備交通、區位、產業及生活機能優良的優勢,在軌道經濟帶動投資開發與建設,將提升地區生活與服務機能。
中秋節發錢啦!「14縣市」禮金領取條件一次看 最高能領1萬2
中秋節禮金是不少地方政府提供給民眾的三節補助之一。今年中秋節落在9月17日,雖然只放假一天,不過許多縣市都將針對低收入戶與中低收入戶、65歲以上長者、55歲以上原住民及身心障礙者等對象,發放中秋節禮金。符合特定條件者,每人最高還能領到1萬2000元。●台北市低收入戶設籍並實際居住台北市、近1年居住國內超過183日,單列一口低收入戶每戶發1500元,其餘低收入戶每戶發2000元。慰問金會在中秋節前5日內匯入指定帳戶。●基隆市分為身心障礙者及敬老族群,身障族群中秋節前一個月設籍基隆市,每人能領1500元。年滿65歲長者或年滿55歲原住民,2001年11月30日前設籍基隆市且實際繼續居住者,每人能領3000元。基隆市敬老族群另符合「1984年7月30日以前領一次退休金之軍公教職人員」,每人能領5000元;另符合「1984年7月30日以前領一次退休金之公營事業退休員工」,每人可領到1萬2000元。慰問金均會在中秋節前5日內匯入指定帳戶。●桃園市低收入戶設籍桃園市,每戶發2000元;年滿65歲長者或年滿55歲原住民,設籍桃園並實際居住滿6個月以上,每人發2500元。●新竹縣低收入戶設籍新竹縣並實際居住新竹縣,每戶發放1000元;寶山鄉額外針對設籍寶山鄉,且低收入戶者每戶加發3000元。●台中市低收入戶設籍台中市且實際居住者,每戶發放1500元,預計會在中秋節前一周(9月10日)匯入指定帳戶。●彰化縣低收入戶每戶發放1000元,年滿65歲長者或年滿55歲原住民,每人發放500元。另伸港鄉額外發放2000元、鹿港鎮額外發放1000元。預計中秋節前匯入指定帳戶。●南投縣設籍南投縣並安置社會福利機構的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還有無家可歸的遊民,每人發放1000元。慰問金會在9月9日至13日期間發放。●台南市低收入戶未接受政府收容安置者每戶發放300元,確切發放時間未定。●高雄市第三類低收入戶設籍並實際居住高雄市,且最近一年居住國內逾183日,每戶發放2313元。滿洲鄉70歲以上長者,還有發放中秋節慰問金500元。●宜蘭縣低收入戶每戶發放1000元;中低收入戶則視財政情形,每戶發給1000元。●花蓮縣低收入戶一款每戶發放1000元;低收入戶二、三款每戶發放800元。須設籍並實際居住於花蓮縣,且最近一年居住國內超過183天。慰問金9月12日發放。●澎湖縣身心障礙者設籍澎湖縣滿3年,中秋節前90日領有(換、補)發身心障礙證明者,每人發放3000元。慰問金中秋節前10日發放。●金門縣低收入戶每戶發放3000元,不含公費收容安置者。●連江縣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老人、中低收入身心障礙者,每戶發放2500元。
北港朝天宮「4000公斤水果山」3分鐘全搶空 網驚呆:是在普渡誰!
昨(18日)是中元節,雲林北港朝天宮每年都會舉辦普渡法會,而其中「水果山」搶平安果的活動更是當地一大特色,今年重達4000公斤的水果山,在短短3分鐘內被民眾一掃而空,驚人盛況被網友笑虧「是在普渡好兄弟還是人?」雲林縣北港朝天宮昨天下午在廟前廣場舉行中元普渡祭祀儀式,活動到了尾聲便是精彩重頭戲「搶平安果」,今年北港青果舖協會提供總價逾20萬元、重達4000公斤的水果山,讓民眾吃平安。大批民眾一窩蜂瘋搶,短短3分鐘4000公斤的水果被一掃而空。(圖/翻攝自三立新聞網)只見供桌上擺滿蘋果、火龍果、楊桃、文旦等時令水果,主辦方一聲令下,現場大批民眾立刻一窩蜂衝上前瘋搶,紛紛開啟「衝刺模式」拿著紙箱、塑膠袋、米袋狂打包,3分鐘內供桌上的水果全被掃光,創下有史以來「最快掃空」搶平安紀錄。影片曝光後,引起網友驚呼,「這是陰間還是陽間」、「這是在普渡鬼還是人」、「人比好兄弟餓」、「真的是人比鬼可怕」、「普渡半天,人搶不用三分鐘,誰比較可怕」、「真正要普的是你各位信徒」、「原來這就是普渡眾生的由來」、「我還以為我有陰陽眼了咧」、「這是吃平安,不是吃到飽。」另外也有人建議,「為什麼不給需要的人就好,搶成這樣」、「何不分送給弱勢團體」、「發給弱勢族群應該會更好」、「普渡後送去給福利機構,美事一樁,主辦單位可以評估可行性」、「拿多了也吃不完,捐給不能溫飽的老人還是困難的團體不是更好。」
李孟諺陷桃色疑雲閃辭交長 賴政府望藉此立爭議SOP
交通部長李孟諺19日遭PTT網友爆出疑涉婚外情,並刊出與一名女子多張合照狀似親暱,貼文更直指李孟諺520榮升部長後有意疏遠。李孟諺對此迅速致歉並向總統賴清德及行政院長卓榮泰口頭請辭,卓榮泰已同意。李孟諺19日下午表示,針對自己過去行為造成太太與家人莫大困擾,也導致社會大眾觀感不佳,由衷表達最深歉意。他說,已於當日下午向總統賴清德及院長卓榮泰口頭請辭,希望不要因為自己過往個人行為,影響社會大眾對於交通部同仁及行政團隊的信心。據了解,蔡英文政府時期,曾擔任衛生福利部附屬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執行長的王必勝,在2021年10月遭媒體刊出涉入「婚外情」產子,儘管王必勝出面道歉,但並未因為此事辭職,而後來還升官擔任衛福部次長一職,引發議論。然而,前總統府前發言人Kolas Yotaka(谷拉斯)2023年06月遭爆在2022年競選花蓮縣長時,疑與已婚李姓隨扈發展不倫戀,便於事件爆發當周火速離職,迄今沒有擔任公職。谷拉斯也被李元配狀告求償新台幣百萬元,一審花蓮地院民事庭宣判谷拉斯應賠李妻75萬元,然谷拉斯持續上訴中,目前未定讞。黨政人士分析,過去蔡英文時期,縱使也處理了谷拉斯涉入緋聞離職,另有陳宗彥涉入桃色糾紛、丁允恭涉入私德問題等,但對王必勝案護航太過明顯,導致蔡政府的歷史評價便是「護短」。他說,賴清德上任不滿3個月,即使閣員因緋聞案倉促下台,仍有望藉此立威,未來涉入糾紛閣員「自己要知所進退」。
病患1次中3種病毒「雙流感+新冠」 醫前所未見嚇傻:夭壽恐怖
近來新冠疫情升溫,流感案例也變多。有一名病患到診所就醫,快篩檢測同時確診A型流感、B型流感及新冠病毒,這結果讓耳鼻喉科醫師驚訝不已,呼籲民眾做好1件事,以避免多重感染。黃昭勳醫生在臉書粉專發文,「各位觀眾!CANYOU BELIEVE THIS(你相信嗎)」,並曬出檢測照片,沒想到有病患不僅感染雙流感(A流+B流),而且新冠病毒檢測也呈陽性,相當罕見。有患者一次感染A型、B型流感,以及新冠肺炎。(圖/翻攝自黃昭勳醫生廚廚臉書)黃昭勳醫生,他以前也沒碰過這樣的情況,直言:「夭壽恐佈」,更開玩笑表示,若是自己中了就去買樂透,同時也提醒民眾把口罩戴回去,預防被傳染。據了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過去宣布強制佩戴口罩令,執行超過千日,最後一道於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需強制佩戴的命令,在今年5月19日正式解除,但新冠疫情依舊存在,並沒有因此消失。對此,疾管署提出「6大戴口罩時機」,包含「本身疑似或已感染呼吸道傳染疾病」、「過去一周曾與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免疫力低下者或重大傷病患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或已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醫療照護機構依風險要求佩戴時」、「國家防疫政策重啟規定醫療院所應佩戴時」。
彰化透天厝大火釀3死3傷 低收母女痛哭求助:家當機車全毀無處容身
彰化縣北斗鎮中山路一處4層樓透天厝,30日清晨6時發生嚴重火災,火勢猛烈,導致現場3人遇難,2人重傷,火場悲劇引發社會關注,此次火災使低收入戶母女的生活陷入困境,母親哽咽呼籲社會幫助,現況令人心酸。火災發生在今天清晨6點,北斗鎮中山路的4層透天厝因不明原因突然竄出火煙,接到報警後,消防隊員迅速出動,經過努力救援,最終從火場中救出6人,包括4名男性和2名女性。現場悲劇性地造成3人遇難:58歲的顏姓男子在右側平房內被發現時已無生命跡象;一對男女被發現時亦無生命跡象;另一名23歲男子自救後四肢燒傷送醫;42歲的陳姓男子自行逃出,擦傷送醫;67歲的蔡姓婦人則在二樓後方陽台被成功救出,所幸未受重傷。在這場火災中,有一對低收入戶母女遭遇特別的困境,該母女住在1樓,火警發生時,母親聞到燒焦味,立即叫醒女兒逃離,雖然母女倖免於難,但火場中的爆炸聲和熊熊大火讓家當全數燒毀,連停放在旁的機車和女兒的高中資料也被化為灰燼,母親面對火災後的困境,情緒崩潰,無助地呼籲:「我們沒有地方住,現在也沒錢吃飯,請大家幫幫我們!」女兒則表示,自從父親過世後,家境變得越來越艱難,時常因壓力無法入睡,直到30日凌晨2時才好不容易入睡,火災發生時正在熟睡中,幸虧母親及時叫醒,逃過一劫;目前,台東縣政府和社會福利機構已經介入,提供臨時安置和緊急援助,並展開對火災原因的調查。
受歡迎的兒童消防營開放報名! 北市消防營開跑
為使學生們暑假期間也能充實自我學習防災知識,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特別與TOMICA小汽車合作,於113年7月2日至19日假消防局防災科學教育館(臺北市內湖區成功路2段376號),每週二至週四辦理「消防營-防災探險」活動,以及每週五辦理體驗消防專業工作的「消防職人營-消防開箱Let’s Go」活動;本次活動將於6月5日(星期三)上午10時起開放報名,並於6月21日(星期五)下午4時報名截止(如額滿即提前截止),全程免費,採網路報名方式。(報名網址:消防營-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890665545f12eaad)(報名網址:消防職人營-https://www.beclass.com/rid=284d89066554bb14592a)「消防營-防災探險」活動中,小朋友們將化身為超時空城市救援隊成員,經歷模擬火場煙霧瀰漫、地震發生時的巨大搖晃,以及TOMICA世界結合防災公園等情境進行各式防災探險及挑戰,擔任起拯救世界的責任,並從中學習包含火災通報及自救應變、地震應變、防災公園運作等知識,以及「視訊119APP」、「急救先鋒APP」、「臺北市行動防災APP」及「臺北防災立即go」電子書等科技防災工具應用方式,讓小朋友透過親身體驗習得防災技能;另外也規劃了防火作戰趣味遊戲競賽活動,讓小朋友以團康活動方式認識新朋友、培養團隊合作默契,防災應變互助的核心精神。「消防職人營-消防開箱Let’s Go」活動中,學生們可以體驗擔任消防員,學習穿著消防衣帽鞋等個人防護裝備執行任務,深入了解消防車運作及體驗操作各式救災裝備器材,以及擔任瞄子手佈線射水、模擬搜救人員穿越迷宮障礙救人等有趣互動體驗,並學習如何安全滅火、如何避免火災濃煙危害,以及救災時車輛如何避讓等防災應用知識,活動結束將頒發8小時之服務學習時數證書,讓大家可以一次達成遊玩、學習的雙重成就。消防局表示,「消防營-防災探險」活動參與對象為設籍於臺北市或就讀於臺北市各國小一至四年級學生,「消防職人營-消防開箱Let’s Go」活動參與對象為設籍於臺北市或就讀於臺北市各國中、高中(職)學生,各級學生以112學年度為認定標準;若非設籍臺北市或就讀臺北市各級學校學生者,需父或母或監護人至少一方設籍臺北市,同時,消防局也邀請臺北市各育幼院及兒童少年福利機構等團體進行團體報名,並優先錄取以保障名額。由於每年報名人數踴躍,再次提醒家長們儘早進行報名!讓您的孩子在暑假中過得充實又有意義。活動期間若因故(如颱風、水災、疫災…等災害)致無法辦理活動時,將以電話另行通知。相關活動聯絡資訊如下:(1)中國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 謝美薇小姐/02-23711226轉272;傳真:02-23110631。(2)臺北市政府消防局 魏誌賢先生/02-27297668轉8716。
免疫負債發威!兒科醫曝「大人小孩全感冒」擠爆診所 看病恐掛不到號
新冠肺炎邁入後疫情時代,國內日前全面解除口罩禁令,進入醫療院所、老人福利機構等場所,不再強制要求配戴口罩,不過隨著口罩解封、天氣進入春夏季節交替,不少民眾出現發燒、咳嗽等感冒症狀紛紛就醫。對此,小兒科醫師陳信宏表示,由於看診病患大量激增,如果民眾「掛不到號」還請見諒。醫師陳信宏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由於新冠疫情解封,無論是大人小孩全都深受「免疫負債」所擾,大小感冒持續找上門,不僅孩童陷入發燒、咳嗽、流鼻水及上吐下瀉等不適迴圈,就連免疫力較高的成人也出現久咳不癒、發燒、酸痛等痛苦症狀,促使求診病患迅速攀升。陳信宏指出,大量病患不停湧入,導致醫師、護理人員、藥師等診所人員忙碌不堪,超時加班已成常態,擔憂醫護體力吃不消,也為了顧及患者的醫療品質,診所決定「限制看診名額」,在此向大家說聲抱歉,「如果門診有滿號、掛不到,還請各位鄉親、支持者見諒。」陳信宏也提醒,如果是長期用藥的患者,記得提早使用手機或網路預約,以確保順利掛號,另外臨時生病的民眾,則可以提早在開診前到現場排隊掛號,或是開診後先來電掛號,以免看診人數額滿無法掛號。
口罩令已全面解除! 醫建議1場所仍要配戴:是個大毒窟
5月19日開始,口罩令正式全面解除,醫療院所及老人福利機構改為建議佩戴。不過,小兒科醫師傑登醫師提醒,雖然進入醫療院所已不強制戴口罩,但因為醫院本身就是一個大毒窟,因此他還是建議民眾,前往醫院仍要將口罩戴好,預防病菌。小兒科醫師傑登醫師日前在自己的Facebook中發文,指出5月19日開始,醫療院所的口罩令解除,進醫院診所不強制戴口罩了。不過他還是建議大家,要是前往醫療院所時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傑登醫師透露,因為醫院基本上就是一個大毒窟「可能你只是去醫院探個病或借個廁所,有人經過你身邊咳個兩聲,回家就發現得了流感。」因此把口罩戴好可以預防病菌傳染。另外,新竹馬偕醫院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也指出,雖然現在進入醫療院所都不強制戴口罩,但醫護人員要照顧病人,仍會堅持戴口罩。他還分享了一個例子「有一位病人受傷掛急診,應該是覺得自己很帥,沒戴口罩一直吃東西開心交談,殊不知他旁邊的是肺炎的病人。」對此他也呼籲民眾「我建議口袋裡還是要準備一個口罩,病人一多或旁邊一直咳的,不要憑著血氣之勇被傳染,就戴上口罩吧。」
20日小滿「7星座」運勢翻轉中! 連16天狂迎好運
5月20日是節氣中的小滿,此時北方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早稻開始結穗,在禾稻上始見小粒的穀實,南方也進入夏收夏種季節,在此之後氣溫升高、濕氣也變重。對此,國際天星風水命理專家邱彥龍提醒,小滿節氣到來,一切皆在轉換中,有7星座會在未來16天走好運。邱彥龍指出,小滿節氣到來一切皆在轉換,先前處於低谷者,運勢即將上揚,位在高峰者則將開始下落,需步步為營,未來22天若能平靜過關,表示業障很少,若感覺運勢下滑,可依照信仰多去教堂或拜觀音、王爺、城隍爺、關聖帝君、孚佑星君、天上聖母、四面佛、地藏王菩薩等。除此之外,邱彥龍建議民眾,這段期間也可戴木質飾品或翡翠、玉石、鑽石、寶石、黃金,服飾穿搭則以咖啡色、黑色、深色的衣服或紅色內衣為佳,幸運物可選有「S」或「A」字樣或選老鷹圖騰的相關物品,能夠提升氣場,增加運勢。邱彥龍提醒,小滿這16天前世今生累積的業障會大爆發,需要好好清掃,令人厭惡、惡毒、凶惡、說謊的人事物容易出現,輕生、貪婪、受傷會在檯面上顯現出來,內在改變才是根本,之前的不平靜是由土星開始,木星持續遇到災難,現在換金星也短暫參雜進來,震盪與危機將影響14種產業,包括慈善福利機構、律師司法界、宗教命理界、教育界、金融銀行保險業、印刷業、染整業、纖維業、橡膠業、五金業、娛樂業、文化藝術產業、體育運動業、戲劇電影業等,也許破敗崩盤或上揚逆勢而上,都是一個轉捩點。邱彥龍也提醒,小滿這段期間盡量保持內心平靜,不要感情用事,便可躲過災難。而小滿最旺的星是「火星與海王星」,因此相當有利於軍警、化學業、醫業藥業、酒店、船務運輸業、飲食業、石油業、液體行業及靈性行業,另外有7個星座也會在小滿這16天走好運,分別是雙子座、水瓶座、牡羊座、天蠍座、雙魚座、巨蟹座、處女座。最後,邱彥龍引用表《易林·豫之升》卦:「多虛少實,語不可覆;尊虛無酒,飛言如雨。」來說明小滿的整體運勢,就是要注意未來2周假的比真的多,詐騙、瞎扯、胡說佔大多數,當然還是有經得起考驗的事物,遇到務必珍惜,因為那都是福報。
口罩禁令全面鬆綁 相關4大QA一次看
由於先前新冠疫情嚴重,指揮中心規定進入8大類場所必須要戴口罩。而在歷經1265天,疾管署考量國內新冠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終於宣告解除口罩禁令,調整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相關4大QA一次看。指揮中心於2020年12月宣布口罩禁令開始,強制8大場所需要戴口罩,而後隨著疫情逐漸退燒、可控,各場所也陸續鬆綁,僅剩國內醫療照護院所機構是唯一沒有解除的場所。不過疾管署也在5月進行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會議討論,決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調整新冠肺炎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中的民眾,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建議,並增訂「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Q1:口罩令鬆綁範圍?A1: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從強制佩戴口罩調整為建議佩戴。疾管署決議於5月19日結束口罩禁令。(圖/翻攝自衛福部疾管署)Q2:民眾佩戴口罩時機?A2:1.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2.過去一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落實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手部衛生,並遵循醫療照護機構內部相關規定或國家防疫政策佩戴口罩。3.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4.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5.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6.當國家防疫政策或主管機關規定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政策規定佩戴口罩。Q3:醫療照護機構工作人員佩戴口罩時機?A3:(一) 工作人員應遵守標準防護措施,照護疑似或感染COVID-19病人應視其執行之醫療照護處置項目及場所,採取適當防護措施與個人防護裝備。並可視疫情風險或實務需要考慮擴大使用呼吸道防護和護目裝備的時機。(二) 醫療照護機構可依社區傳播風險評估與各單位實務現況(如:院內群聚事件、進入高風險單位,實施感染源控制措施,訂定應佩戴口罩之情境與區域管理規範。Q4:無法戴口罩的族群要如何進行防護?A4: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可能症狀不明顯或生病前即有傳染力,且您不一定知道與您接觸的人是否可能會因為感染流感、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而有嚴重的病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遮蓋口鼻,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疾管署強調,口罩規定鬆綁,民眾生活回歸常態仍應持續落實肥皂勤洗手、咳嗽禮節等個人衛生好習慣;並籲請儘速踴躍前往接種COVID-19疫苗。
口罩令19日全面解除! 疾管署:醫療照護機構「6情境」仍建議佩戴
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的口罩令,經多次放寬後,目前僅剩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持續列為應佩戴口罩場所。對此,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8日宣布,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將於5月19日全面解除口罩令。今(17日)疾管署再發新聞稿提醒,醫療照護機構是包含多種微生物的複雜環境,且病人及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為防範呼吸道疾病於機構內傳播,自本年5月19日起調整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建議,並製作「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疾管署官網曾在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經召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COVID-19防治組」專家會議決議:考量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穩定可控,且國際間陸續放寬防治措施,「為防治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進入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應佩戴口罩」公告將於本年(2024年)5月19日停止適用,調整醫療(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為建議佩戴口罩場所。疾管署官網今稍早又發布新聞稿提醒,鑑於醫療照護機構是包含多種微生物的複雜環境,且病人及住民多為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或死亡。為防範呼吸道疾病於機構內傳播,自本年5月19日起調整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配合佩戴口罩建議,並製作「防範呼吸道傳染病,民眾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須知」,提供民眾及醫療照護機構使用。民眾於醫療照護機構建議應佩戴口罩的情境如下:有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如:流感、COVID-19)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如:流鼻水、咳嗽或打噴嚏)時,非必要請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如有必要進入,於有症狀期間及症狀緩解後5日內,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過去1週內曾與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有密切接觸,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本身為免疫力低下(如:移植或血液腫瘤等病人)或是具有其他流感、COVID-19重症高風險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探視或照護疑似/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佩戴口罩並落實手部衛生。當醫療照護機構依社區疫情及機構內傳播風險評估,規範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醫療照護機構規定佩戴口罩。當國家防疫政策或主管機關規定醫療照護機構應佩戴口罩之管理措施時,應依政策規定佩戴口罩。疾管署也提醒,呼吸道傳染病感染者可能症狀不明顯或生病前即有傳染力,且您不一定知道與您接觸的人是否可能會因為感染流感、COVID-19等呼吸道傳染病而有嚴重的病情,進入醫療照護機構佩戴口罩遮蓋口鼻,可以防止呼吸道分泌物散播。另2歲以下嬰幼兒或因身體、心理等因素未能佩戴口罩之民眾,於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衛生紙遮掩口鼻,使用完畢後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並執行手部衛生,降低傳播風險。請大家共同維持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遵循及落實手部衛生的好習慣,透過簡單的預防措施,可以保護自己、親人和為您提供照護的醫療人員。
無國籍人球1/國籍法修法解套機構監護黑戶寶寶 無國籍新二代仍成法律局外人
立法院三讀通過《國籍法》修正案,目前由機構負責監護的無國籍「黑戶寶寶」,未來機構監護人將可以主動為其申請歸化為中華民國國籍,徹底解決黑戶寶寶的身份問題。台灣在台移工超過76萬名,其中約40萬為女性移工,失聯移工逾8.6萬名。部份移工來台期間與外籍人士或同國籍移工發生情愫,進而生下小孩。依現行《國籍法》規定,除非父母不可考或均無國籍者的前提下,出生者才能具備中華民國國籍,因此前述的狀況下,許多小孩出生後並不能取得中華民國國籍,而成為黑戶寶寶。為了解決黑戶寶寶的權益爭議,這次《國籍法》修正包含保障無國籍兒少得由機構監護者主動協助申請歸化;也因應《民法》成年年齡下調為18歲,「未成年依親歸化」同時修正明定為「未婚且未滿18歲」;此外,為加強延攬及留用各產業的優秀人才,以及即將到來的國際賽,洋將申請歸化的限制也放寬只要居留年限合計2年。對此,民進黨立委王美惠表示,修法不只是為了替運動選手歸化台灣困境解套,還會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避免台灣在全球化的時代中,錯失攬才的先機。民眾黨立委麥玉珍指出,台灣有許多「黑戶寶寶」,即移工生的孩子或父母不詳將小孩遺棄在社福機構,而現行《國籍法》規定,無國籍兒少僅可由國人養父、養母代為申請歸化,但實際上很多黑戶寶寶在法律上處於一種灰色地帶,無法歸化台中華民國國籍,因此,這次修正《國籍法》第四條規定,授權社會福利主管機關或社會福利機構為其監護人,也可代為申請歸化我國國籍。但麥玉珍也提到,台灣仍有一群嫁過來的新住民,因舊的《國籍法》規定,申請歸化台灣須先放棄原國籍,在申請期間卻與丈夫離婚,導致她取得台灣身分證失敗,但也無法返回原籍國,處於一種無國籍的狀態,因此,她們就成了「黑夫人」。而這些無國籍者在台灣約有100多人,以越南籍人數最多。台灣目前約有60萬名新住民,也為台灣的注入新的活力與人口紅利,如何保障新住民與之二代的權益不容忽視。(圖/非當事人;移民署提供)麥玉珍分享她曾經協助過因《國籍法》舊法受害成為無國籍者的個案。一名越南籍新住民小晴(化名)嫁來台灣,在申請歸化台灣期間,因為受不了丈夫家暴而離婚,造成申請台灣身分證失敗,但因為她已放棄越南籍,礙於越南國家規定,基本上只要放棄了就無法回復,能回復的案例少之又少,甚至都要等上十幾二十年才能盼得一線生機,小晴就此成了無國籍者,在台流浪,也因為沒身份而遲遲無法取得合法工作機會,只能到處打黑工。只是小晴後來在網路上結識一位在台做生意的馬來西亞籍網友,兩人在一起後,生了兩個小孩,但因為父親是馬來西亞人,母親無國籍,這兩個小孩既沒辦法入台灣籍,也無法回去馬來西亞,因為小孩與小晴都沒有護照和身份。對此,麥玉珍表示,所謂的「黑戶寶寶」是針對沒有人認養或是被遺棄的小孩,目前也修法保障這些小孩未來也能取得國籍,但若像該個案在舊法框架下,明知小孩父母是誰,那這類的小孩是否也能歸化成為台灣人?目前政府雖然修了法令,仍是為德不卒,應該要順勢為這些人的困境解套。民眾黨立委麥玉珍表示,外界也許會認為新住民的不幸遭遇僅是個案,但少數也是人,所以她希望台灣的法令能更加明確保障新住民、新二代的權益。(圖/趙世勳攝)「沒有人保護,沒有人照顧,還被政府欺負。」麥玉珍直言,外界也許會認為這些僅是少數個案,但少數也是人,新住民不像台灣人一樣被重視,也沒有享有與台灣人一樣的權利,欠缺發聲的管道,因此,她建議除了《國籍法》要更加完善以外,也希望台灣有《新住民基本法》,甚至是新住民委員會,有專門的部會或法令規章,更加明確保障新住民、新二代的權益。此外,過去《國籍法》並未明定未成年者依親歸化的年齡,而該次修法為因應民法將成年規定下修為18歲,順勢修正將未成年依親歸化定為「未婚且未滿18歲」。麥玉珍說,在疫情期間,因為有國籍的人才享有優先打疫苗的權利,因此這些新住民或在國外的符合歸化台灣的人,才認知到國籍的重要性,過去未有明確年齡訂定,未滿20歲的人都能申請,現在國籍法修法反而限縮新二代歸化的權利,因此她希望替滿18歲至未滿20歲的人爭取權益,「不是開特例,而是拿回原享有的權利。」
5月19日口罩令全解除 17種「高風險族群」小心:再確比首確更危險!
隨新冠疫情漸漸降溫變得平穩可控,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將於2024年5月19日徹底解除「口罩令」,進出醫療機構也不再需要配戴口罩。不過新冠威脅仍然存在,有網路媒體建議,3種高風險族群仍應隨身攜帶口罩備用為佳,而對於部分高風險族群來說,「再次感染」後對身體的危害會比「初次感染」還更高!據《今健康》報導,5月19日起進出醫院免戴口罩,但以下3情況仍需注意防疫措施。一、疑似/感染者:避免入院or期間佩戴民眾若為疑似/感染呼吸道疾病患者,包括或出現發燒、流鼻水、咳嗽等相關症狀等,非必要避免進入醫療照護機構。若有必要進入,在症狀期間、症狀緩解5日內進入時應佩戴口罩,並遵循衛生措施及禮節。二、高風險族群:最好仍佩戴口罩若為高風險族群,包含過去一周內曾與感染患者密切接觸、免疫低下、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探視或照護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入時也應佩戴口罩,並遵循衛生措施及禮節。三:無法佩戴口罩者:落實衛生若為無法配戴口罩者,例如2歲以下嬰幼兒、因身體或心理因素無法配戴口罩,則應用衛生紙遮住口鼻,使用後將衛生紙妥善丟進垃圾桶,並落實手部清潔,降低傳播風險。此外,《今健康》還指出,口罩令雖解除,但新冠威脅仍存在,病毒對於部分高危險族群仍存在威脅,甚至「再次感染」後對身體的危害會比「初次感染」還更高!據台灣病友聯盟、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HOPE癌症希望基金會及台灣癌症基金會等各界專家討論指出,包含65歲以上、孕婦、產婦、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結核病、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BMI≧30、吸菸、已戒菸者、免疫功能疾病者等,皆屬於高危險族群,再次感染後對身體的危害會比初次感染風險更高。提醒口罩令雖解除,但上述的高危險民眾進出醫療機構、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建議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利維護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