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病學
」 中風出國藥小心2/感冒藥竟含違禁成分?! 日本青少年成癮人數增6倍
今年暑假前往日本藥妝店掃貨的台灣旅客發現,最近熱門的感冒藥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新露露黃金A-DX配方綜合等,每人限購一件或有藥師宣讀購買注意事項才能購買,CTWANT記者採訪發現,這類感冒藥因含有鴉片類藥物,近日遭日本政府限售。「這類藥物在台灣歸類為管制藥。」藥師提醒,民眾若當成家庭常備藥,容易過量會有成癮的風險。許多人赴日到藥妝店採購,都會發現最近熱門的感冒藥都只能限購一件,或是必須要請藥師宣讀購買注意事項才能購買,若在沒藥師值班的時候,甚至會停止販賣,而這與近年日本年輕人濫用感冒藥有關。根據日本國立神經病學暨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研究,濫用非處方感冒藥逐年惡化,成癮案例2012~2020年激增6倍。日本衛生部調查發現,成癮患者平均年齡26歲,約1/3為中學生或大學生,年齡最小僅 12 歲,女性占比高達 79.5%。因此日本政府今年初起也進一步採取限量、檢查證件的方式加以預防。日本青少年近年濫用非處方感冒藥,主要是因為其中的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具有成癮性。(圖/報系資料照)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台北予志藥局執業藥師王明媛表示,這些感冒藥中都含有二氫可待因(dihydrocodeine)。「這屬於鴉片類藥物,在醫學上高劑量止痛、低劑量止咳,它可以藉由中樞神經的管道,命令支氣管平滑肌不要做出咳嗽反應,如果使用過量,會有抑制呼吸的風險,而肝臟代謝後會產生嗎啡,所以會產生興奮感,因此也有成癮風險。」非常受台灣人喜愛的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新露露黃金A-DX配方綜合感冒藥,就含有二氫可待因。王明媛說,日本和台灣國情不同,二氫可待因在台灣歸類為二~四級管制藥及非管制藥品,是很少見使用的成分,但在日本卻非常普遍。「如果遵守藥物仿單服用,都是安全的,但關鍵就是台灣民眾大多不會詳看說明書。」例如大正百保能感冒黃金a微粒藥粉禁止12歲以下孩童服用,若家長把此藥當成「家庭常備藥」,孩子生病了就拿給他們吃一顆,感覺沒效果了又再吃一顆,一不小心過量就會有風險。」王明媛說,日本藥真的沒有比較厲害,相較之下,她認為台灣藥品大多成分單純,比較安全,如果真的要買日本藥品,一定要看清楚說明。
沸騰索命3/新研究「高溫讓失智中風更惡化」 夜跑不見得好!「輻射熱」更可怕
英國研究顯示,極端氣候下的高溫會影響大腦的神經系統,讓失智症、中風、偏頭痛等疾病更加惡化,甚至造成死亡。專家建議大熱天出門前先參考「熱指數」,再判斷是否適合外出活動。另外,除了白天,晚上也要慎防輻射熱,專家提醒夜跑仍有中暑風險,一旦輕忽恐會危及性命。根據彭博社報導,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員審查了332份報告,探討環境對19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包括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形式失智症、偏頭痛、中風、憂鬱症、多發性硬化症和腦膜炎。研究結果顯示,天氣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每一種疾病,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引發較高的患病率或導致病情惡化。例如,隨著溫度升高,死於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憂鬱症等許多精神疾病的死亡率也會上升,偏頭痛、多種精神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住院治療也會增加。上述研究已發表於《刺胳針神經醫學》(Lancet Neurology)期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教授西索迪亞(Sanjay Sisodiya)說:「大腦必須維持在一定溫度範圍內才可正常運作。如果大腦患有疾病,那大腦的體溫調節能力就會受損。」她同時提醒,氣候變暖對大腦的損害已經慢慢發生。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表示,「以前都認為早上10點到下午2點比較熱,但現在溫度實在太高了,我認為只要有陽光就要小心!」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則提醒,夜間也要當心輻射熱導致中暑。輻射熱是指地面、建築物吸收太陽輻射後散發出來的熱能。朱柏齡分享,曾有一名50多歲跑者,參加大佳河濱公園夜跑,晚上6點開跑,結果快到終點時突然昏倒,送醫時體溫41度呈現昏迷、多重器官衰竭,10多個小時後才甦醒,結果他完全不記得自己有去路跑。什麼時候適合在戶外運動?專家建議先參考「熱指數」,另外也別以為夜跑較不會中暑,輻射熱的恐怖往往突如其來。(圖/報系資料照)朱柏齡說,夜間溫度雖然比白天低,但柏油路白天時吸收大量熱氣,晚上時這些輻射熱再散出來,所以還是非常悶熱,建議清晨5~6點時運動比較好。另外,門診中也時常出現到溪邊戲水而中暑的案例。朱柏齡表示,同樣是輻射熱作祟。「如果溪邊有很多石頭,而且都是乾地的話,反而會吸收輻射熱,一旦反射上來反而溫度會更高。」朱柏齡建議可從「熱指數」來判斷適不適合外出活動,熱指數是綜合溫度、濕度、輻射熱等數據計算,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建制有「高氣溫戶外作業熱危害預防行動資訊網」https://hiosha.osha.gov.tw/content/info/heat1.aspx,可以查詢全台不同區域即時的熱指數,用顏色區分,黃色代表容易疲倦、橙色代表可能熱衰竭與筋攣,時間太長時間會中暑、紅色代表中暑高,不適合運動,建議要進行戶外活動時,可先上去查詢相關資訊。
全球18家頂級頂級五星級酒店spa都指定用它,法國寶格麗酒店也不例外!瑞士頂級奢潤SPA品牌ananné入駐台灣!
工作、生活越來越忙碌,你更要抽出一點時間好好寵奢自己!台灣女孩越來越懂得投資在自己的臉蛋和身體上,這也令許多國際品牌雨後春筍地被代理進駐台灣!來自瑞士頂級奢潤純淨保養品牌ananné 默默登台,許多貴婦早已口耳相傳其SPA療程的好口碑,讓許多愛頂級有感的名媛貴婦經常性的光顧!瑞士頂級奢潤純淨保養品牌ananné 是名媛貴婦最愛光顧的低調SPA品牌之一。(圖/品牌提供)這個來自瑞士頂級奢潤純淨保養品牌ananné 來頭可不小,主打溫和天然的植萃配方,更是全球18家頂級五星級酒店與貴族私人水療度假村的spa指定合作品牌夥伴,ananné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湖畔旁,全系列產品連敏弱肌都可使用,且品牌持續朝向環保與永續發展深根,早已獲得9項國際認證,包含全素主義、清真認證、不含酒精成分、嚴格禁止動物實驗、潔淨認證、內含零塑料認證和無殘忍認證。原來,品牌創辦人是 Prof. Dr. med. Urs Pohlman 本身就是皮膚病學、神經病學及免疫學博士,難怪在國外得到如此多大獎認證外,更是五星級酒店的最佳選擇之一。(圖/品牌提供)名媛貴婦最推80分鐘 ananné醫理植萃淨化循環課程位於Bellavita百貨 ananné,空間舒適,挑高設計的兩個療程間,擁有多達10項專業SPA護膚課程,療程預約皆採專屬貴賓預約制,搭配品牌自行研發的保養配方,針對顧客的肌膚狀態提供相對應的專業美容護理諮詢服務,幫助改善不同的肌膚問題。其中又以「80分鐘醫理植萃淨化循環課程」備受好評,不僅是許多貴婦定期寵愛自己、奢養肌膚的療程,更是許多醫美術後保養不可或缺的護理環節之一。ananné醫理植萃淨化循環課程80min /3900元。(圖/品牌提供)ananné醫理植萃淨化循環課程以深度安撫及穴點指壓的護膚手法,喚醒疲憊沉睡的肌膚進而促進全臉循環導流,加乘產品吸收,即便當你在敷臉,美容護膚師手也不會離開你的身體,敷臉同時進行頭部、手部按摩,將量身訂製的按摩手技延伸至肩頸、前胸、手臂等部位,讓做完療程後,受損疲憊的肌膚恢復天生寶寶肌般的自然光澤,身體也達到深層放鬆舒緩,深度放鬆身心靈。歐洲女孩醫美術後最依賴的保養品ananné在國內外都是許多女生在醫美術後的最佳日常保養陪伴好品,因為它能完美提升肌膚術後的狀態,同時針對敏感肌也是最佳選擇,另外,品牌也是第一個將苦味物質「苦龍膽酯苷」注入肌膚,研究發現,當皮膚接觸到苦味體,肌膚是會被刺激的,因此保養的成果也會加乘。品牌最熱賣的金萃緊緻醒膚露隨時都可以補充使用,非常保濕。ananné金萃緊緻醒膚露 150ml/1,680元。(圖/品牌提供)超特別顏色的面膜,讓你短時間重現肌膚光澤。ananné 拋光胭脂緋紅面膜 50ml/3,880元(圖/黃筱婷攝、品牌提供)全品牌包裝0塑料、100%可回收包材真正實踐永續精神,包含0塑料、100%可回收包材, 產品從內 (蕊心) 而外 (外殼包裝) 直至印刷 ,皆以可被分解的大豆製成,呵護肌膚的同時,也保護了地球,更榮獲「尋找零」徽章。0塑料、100%可回收包材,產品從內 (蕊心) 而外 (外殼包裝) 直至印刷,皆以可被分解的大豆製成,榮獲「尋找零」徽章。(圖/黃筱婷攝)
氣候變遷影響健康? 英研究:全球暖化高溫加重腦疾風險
氣候變遷可能對腦部疾病患者的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15日發布研究顯示,極端高溫等環境因素會影響失智症、癲癇和憂鬱症等疾病的患病率,還會增加因這些疾病而入院、殘疾甚至死亡的風險。UCL研究人員審查了332份報告,探討環境對19種神經系統疾病的影響,包括阿茲海默症(老人失智症)及其他形式失智症、偏頭痛、中風、多發性硬化症和腦膜炎。他們還收集了有關憂鬱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症的研究,因為精神疾病常與神經系統疾病並存。研究結果顯示,天氣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每一種疾病,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會引發較高的患病率或導致病情惡化。例如,隨著溫度升高,死於中風和失智症的風險會增加,而極熱和極冷都與憂鬱症等許多精神疾病的死亡率上升有關。又如,在極端高溫下,阿茲海默症及其他失智症患者很難做出適應性選擇,如尋求幫助、穿更輕便的衣服或多喝水。此外,夜間高溫往往會影響睡眠質量,而睡眠不足會使癲癇症變得更嚴重。研究人員還發現,隨著氣溫升高,與失智症、偏頭痛、多種精神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症相關的住院治療也會增加。上述研究發表於《刺胳針神經醫學》(Lancet Neurology)期刊。領導這項研究的UCL神經病學研究所教授西索迪亞(Sanjay Sisodiya)說:「大腦必須維持在相對狹窄的溫度範圍內才可正常運作。如果大腦患有疾病,那大腦的體溫調節能力就會受損。」研究人員提醒,氣候變暖對大腦的損害可能會慢慢發生,等需要進行醫療干預時,可能為時已晚。另外,儘管人們希望新冠病毒致命性最終會弱化到與季節性流感一樣,但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在新冠病毒首次為人所知的4年後,它仍然比流感更致命,因為新冠病毒可能也在肺部外其他部位造成更多損傷。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聖路易斯醫療保健系統的研究人員發現,2023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間,新冠患者住院人數幾乎是季節性流感患者住院數量的2倍,而前者在30天內死亡的風險,比後者高出35%。此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
工作重複性太高易失智? 挪威新研究:患認知障礙風險恐增逾6成
工作多動腦可以預防失智?挪威奧斯陸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若長期從事缺乏挑戰性、重複性高的工作,到了70歲過後,罹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將增加66%,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將增加37%,也就是說,如果在工作時努力用腦,不僅能促進人的職業發展,也能保護其認知能力,助於預防失智症。根據《CNN》的報導,這項報告發表於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雜誌《神經病學》(Neurology)上,挪威奧斯陸大學醫院研究員艾德溫(Trine Edwin)帶領研究團隊,分析了7000名挪威民眾,紀錄其30多歲至60多歲退休時的職業、健康與認知狀況,並對305種職業的認知需求進行了分類。研究團隊將教師、律師、醫生、會計師、技術工程師、公共服務人員等等歸類在認知需求較高的範圍中,由於他們的日常職責包括創造性思維、分析資訊、解決問題以及向他人解釋想法和資訊,亦需要人際交往能力。而未歸類在「認知保護」的日常工作,則通常涉及重複的體力和腦力任務,如工廠工人、帳務員,以及管家、管理員、建築工人、郵差、清潔人員等。艾德溫指出,研究結果表明,從事更需要複雜思維的職業,可助於在老年時期保持記憶和思維,受教育的年數也能夠抵消重複性工作所帶來的影響,像是上大學就可將重複性工作所致的影響降低約60%,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對此,美國佛羅里達州神經衰退性疾病研究所研究主任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就表示,積極參與生活、保持目標感、學習新事物和保持社交活躍,是防止認知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的有力工具,而在工作中進行認知投入,就可以幫助人類對抗失智症。報導也指出,諸如地中海式飲食(著重攝取大量蔬果、好油等,適量魚類、禽肉)、控制飲酒和戒菸、注意血壓、血糖和膽固醇等數值,並且定期評估治療聽力和視力問題,再加上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都可以幫助人們克服認知能力下降的問題。
美國最新研究曝帕金森氏症與農藥使用有關 「這3種」藥劑影響最為驚人
帕金森氏症對全球人類的影響不容小覷,近日在美國神經病學會第76屆年會上發表了1項初步研究,研究指出帕金森氏症與14種農藥的使用有關,其中有3種殺蟲劑、除草劑如西瑪津(Simazine)、靈丹(Lindane,γ-六氯環己烷)和草脫淨(Atrazine)導致人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最高。帕金森氏症患者增長速度驚人,在眾多神經系統疾病中排名第1,患者的大腦黑質(Substantia nigra)會因此病失去神經元,而大腦黑質的神經元負責生成多巴胺,作為在大腦中傳遞信號的神經遞質,因此患者的運動控制能力會被影響。研究人員自1980年代起,一直研究患者受影響的黑質神經元,是否與有毒化學物質有關。近日在科羅拉多州丹佛舉行的美國神經病學會第76屆年會上,來自麻州阿默斯特學院和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1項初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帕金森氏症與14種農藥的使用有關,其中有3種殺蟲劑、除草劑:西瑪津(Simazine)、靈丹(Lindane,γ-六氯環己烷)和草脫淨(Atrazine),對於人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影響力是最高的。該研究分析了2009年參加醫療保險的2150萬人的紀錄,研究地區包含包括科羅拉多州、愛達荷州、堪薩斯州、蒙大拿州、內布拉斯加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北達科他州、俄克拉荷馬州、南達科他州、德克薩斯州、猶他州和懷俄明州的部分地區,並以郡為單位,分析自1992年至2008年的年平均農藥施用量。根據研究,除草劑「草脫淨」,接觸量最高與最低的案例,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相差31%,在草脫淨暴露量最高的地區中,每10萬人就有475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在暴露量最低的地方,每10萬人有398人患病。而西瑪津使用量最高與最低地區的居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相差36%,在西瑪津暴露量最高的地區中,每10萬人中有411例帕金森氏症病例;在西瑪津暴露量最低的縣中,每10萬人中有380例帕金森氏症病例。至於殺蟲劑靈丹,接觸量最多的人們比接觸最少的人們,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多了25%,在暴露量最高的地區,每10萬人,會有386人患病;在暴露量最低的區域,每10萬人僅有349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儘管研究人員調整了其他可能影響帕金森氏症的因素,如空氣汙染等,研究結果仍然相同。在亞利桑那州巴羅神經研究所神經流行病學研究計劃擔任研究助理教授的克日扎諾夫斯基(Brittany Krzyzanowski)表示「先前的研究已經確定其他殺蟲劑和除草劑是帕金森氏症的潛在危險因素,何況尚有數百種殺蟲劑尚未被研究與該疾病的任何關係,此情形令人擔憂。」克日扎諾夫斯基更指出,未來仍需更多研究,來確定有毒化學物質與帕金森氏症的關係,並希望人們採取措施,通過降低這些農藥的使用量,來降低患病風險。
血型真的會影響身體狀況? 研究發現:A型中風風險高
韓國人比起討論星座與生肖,更愛討論血型,不同種的血型會有不同種的個性,但你知道血型也可能會和疾病關聯性有關,研究就發現A型血的人,中風風險比其他血型高,機率增加16%,而O型血的人則是發病風險降低12%。A型血的人,心臟血管疾病、癌症風險高,2022年發表在《神經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一個人的血型可能預示著60歲前的中風風險,A型血中風風險高於其他血型,發生中風的風險增加16%,而O型血發病風險降低12%。一項由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進行的研究發現,A型血較非A型血有更高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和更高的冠心病患病風險。《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研究顯示,A型血的人癌症風險高於非A血型人。A型血人群似乎更容易出現消化道特別是胃部問題,患消化道癌症的風險更高,特別是胃癌和大腸直腸癌,研究發現A型血人群具有消化系統腫瘤易感性的特徵。B型血的人,糖尿病風險高則較高,在2015年發表在《糖尿病學》雜誌上的一項法國研究,分析了8萬多名患者資料的結果顯示,跟O型血的人相比,B型血患Ⅱ型糖尿病風險高21%,A型血的人風險高10%。O型血的人,消化性潰瘍風險高幽門螺旋桿菌是引起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病因,O型血人群中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顯著高於非O型血人群,這可能是O型血人群高發生率消化性潰瘍的原因之一。中華醫學研究雜誌2010年發文顯示,O型血發生消化性潰瘍者相當於其他血型者的1.5到2倍。AB型血的人,記憶力衰退風險高2014年國際刊物《神經病學》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導稱,與其他血型的人相比,AB型血的人在晚年更容易出現記憶力衰退問題。雖然許多研究都證實,血型確實和疾病有著微妙的關係,但並不能單純地理解為血型會影響壽命,養成好的習慣才更好。
25歲女有心臟病開會突然癱瘓 竟是「避孕藥」導致中風險害命
「我的避孕藥在25歲時差點要了我的命。」英國一名年輕女子霍莉(Holly McComish)說道,她按照醫生指示服用了3個月避孕藥後,突發了輕微中風失去意識,清醒後她感到相當害怕,才知道是藥丸導致的副作用。霍莉認為,市面上的避孕藥太容易取得,甚至可以自己走進藥局購買,並呼籲女性在服用避孕藥前,應做好更深入的身體健康風險測試,以避免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根據英國《鏡報》(The Mirror)的報導,霍莉在2021年8月與醫生進行了電話諮詢,由於疫情的關係,無法直接至現場看診,而她在醫師的診斷下,開始服用了避孕藥。在服用藥物的3個月期間,霍莉會感到頭痛,但她只認為是身體在適應新荷爾蒙,所以當這樣的狀態是正常現象。但就在某天開會時,她突然感到視線模糊、無法說話,雖然她保有意識,但仍猶如癱瘓一般無法動彈,同事們也迅速地叫了救護車,才得知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導致的輕微中風。經過深入的檢查診斷發現,霍莉患有心臟病,其瓣膜會不正常的關閉,並導致血栓(血液阻塞),而這種病徵會使得中風和偏頭痛的風險增加。倫敦神經病學醫院的醫生也叫她立即停藥,認為她的血栓與避孕藥的副作用有關。據英國避孕藥的相關紀錄片顯示,在4千名藥丸使用者中,就有77%的人有副作用。霍莉認為,現在市面上的避孕藥太容易取得,甚至可以自己隨意進入藥局購買,她呼籲女性應在服用前先經過身體檢查,而醫師在開藥前應讓患者進行嚴格篩檢測試,更嚴謹的判斷患者是否能服用避孕藥,以免其他嚴重副作用的發生。
士兵大腦中彈 清醒發現「活在顛倒世界」…不藥而癒震驚學界
1顆子彈讓士兵活在「顛倒世界」裡。一名遭子彈擊中腦部的西班牙大兵,在搶救昏迷2周後甦醒,但他的視覺、聽覺、觸覺全都倒轉,從而喪失生活能力,令專家極為震驚卻也束手無策,然而,讓所有人更驚訝的是,這名士兵後來竟自行康復。起初,名為「M」的西班牙內戰士兵清醒後僅能從右眼看到微弱光芒,接著出現所視物體變成3倍大、醫護人員倒立工作,以及只能看見綠色、聲音與觸感都在「對面」出現,與最後視、聽、觸覺都顛倒的奇怪症狀。西班牙著名神經科權威甘沙路(Justo Gonzalo)在1938年接手治療與詳細記錄M的情況,並在1945年及1950年發表相關報告,但遺憾的是,甘沙路的女兒在父親去世後銷毀了其他紀錄,但她生前透露M不只活到1990年代,還恢復所有生活能力。神經心理學家茉莉納(Alberto Garcia Molina)及伊莎貝爾(Isabel)發表在《神經病學》(Neurologia)的研究也證實,M以自行痊癒方式「戰勝」顛倒世界,日常生活完全沒有困難,但M也表示「這情況有時還會出現在我眼前」。這案例促成甘沙路的大腦動力學研究,並反轉當時學界對「大腦沒有重疊區域」的認知。其實,光線反射到人類視網膜的影像實際為上下顛倒,經大腦處理才變成「正常畫面」,美國心理學家史翠頓(George M. Stratton)對此進行研究,設計並配戴「視覺顛倒」眼鏡,結果實驗第7天就習慣顛倒世界,第8天便可正常生活,他將研究寫成論文〈關於不顛倒的視網膜影像的初步研究〉在1896年發表。
新曙光?阿茲海默症新藥 能減緩衰退速度1/3
阿茲海默症新曙光?美國製藥大廠禮來公司(Eli Lilly)3日說,他們研發的阿茲海默症藥物,減緩衰退速度1/3,在未來幾個月內,也會開始批准醫院使用該款藥物。據《BBC》報導,禮來公司說,阿茲海默症新藥「donanemab」,減緩衰退速度1/3。據了解,donanemab和另一家藥物Lecanemab,都是為攻擊病毒而產生的抗體,用來清除大腦中的澱粉物質β澱粉樣蛋白,澱粉樣蛋白在腦細胞中堆積,形成獨特的斑塊,成為了阿茲海默症的標誌之一。禮來公司目前尚未公布藥物的所有細節,他們讓1734名早期阿茲海默症參加藥物試驗,每個月吃一次Donanemab,直到大腦中獨特的斑塊消失。總體而言,阿茲海默症的發展速度減慢了約29%,一些反應更好的患者,甚至減緩了35%,而接受藥物治療的人,能擁有更多的日常生活。禮來集團神經科學研究與開發副總裁民屯(Mark Mintun)表示,他們對donanemab可提供的潛在臨床益處感到鼓舞,儘管它和許多治療衰弱和致命疾病的有效療法一樣,可能存在生命風險。英國國家神經病學專家瑪目(Cath Mummery)說,醫學界為尋找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方法,進行長達數十年的鬥爭,現在產生了變化,「我們現在正進入改變疾病的時代。」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庫塔博士(Liz Coulthard)認為,該款藥物存在顯著的副作用,也缺乏長期數據佐證,但它可以幫助阿茲海默症患者活得更久。英國阿爾茨海默氏症研究中心的庫哈斯博士(Susan Kolhaas)說,「我們現在正處於第1代阿茲海默症治療方法的浪頭上,在10年前很多人都認為不可能。」
逢年過節反而超累? 當心「5大錯誤生活習慣」找上門
逢年過節忙著張羅大餐、添購衣物、包裝送禮、規劃聚會,隱形壓力隨之而來,明明迎接假期怎麼這麼累!《CNN》採訪多位專家,指出民眾「越放假越累」的5大原因,包括暴飲暴食、太晚吃甜食、飲酒過度、吃完中餐倒頭就睡、以及憂鬱情緒。建議民眾多運動、適時適量飲食,才能好好度過佳節。深夜暴飲暴食 胃食道逆流痛醒過度加工的食品容易讓人感到疲倦。紐澤西羅格斯大學運動機能學與健康系副教授史蒂夫馬林(Steven Malin)表示,攝取大魚大肉會使身體需要更努力消化食物,進而導致疲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脂肪會引起一系列荷爾蒙變化,促使血清素變化,血清素是一種讓人感覺良好、令人愉悅的荷爾蒙,也會讓人疲倦想睡。」他建議以未加工與高纖食物取代餐盤中的含糖和高脂肪美食,消化緩慢就可以讓飽足感持續較久;另一種方式是進食前多喝水,可以幫助胃部伸展並產生飽足感;運動也有助於減少吃太飽的遲緩感,或是在家中站立、走動,也有助於將疲倦感重整。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和預防醫學副教授克莉絲汀克努森(Kristen Knutson)提醒民眾,放假時切勿到深夜還在進食,消化速度在睡眠時會減慢,持續進食就會導致消化不良、胃灼熱或胃食道逆流,讓人半夜痛醒。她建議進寢前2小時就停止進食,若真的飢餓,吃點輕食就好,避免攝取油膩厚重的食物。睡前吃甜食 干擾睡眠難以入睡在等待用餐時或空腹吃甜食,身體會加速分泌胰島素讓血糖快速下降,血糖快速下降之後會促使腎上腺素、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大量分泌,而這些荷爾蒙會干擾睡眠。特別是在睡前攝取含糖食物,會讓血液中的含糖量增加,從而更難入睡。小酌可助眠 豪飲損害睡眠質量酒精對大腦有抑制作用,小酌有助入睡,但飲酒過度會損害睡眠。成癮精神學家巴努科拉(Bhanu Kolla)表示,肝臟在半夜會將酒精代謝成一種稱為「乙醛」的興奮劑,「如果你在睡覺前喝了太多酒,大約4個小時後它就會轉化為乙醛,這會擾亂睡眠。」當人從深度睡眠中醒來,就會中斷大腦修復和恢復細胞的能力。與進食原理相同,就寢前2小時最好停止飲酒,以減少對睡眠的影響。睡太久昏沉 吃完中餐別倒頭睡許多人都期待放假可以好好午睡補眠,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臨床醫學副教授拉傑達斯古普塔(Raj Dasgupta)建議,吃完中飯不要倒頭就睡,尤其有胃灼熱症狀的民眾更要避免,還有失眠的人也最好別午睡,避免晚上睡不著。若是長途旅行導致睡眠不足,中午(不要太晚)可以小睡15至20分鐘沒問題。冬天易憂鬱 運動「快樂荷爾蒙」克莉絲汀表示,睡眠不足會影響情緒,而憂鬱又會導致睡眠品質不佳,形成惡性循環。她建議民眾睡前可以放鬆一下,例如洗澡、冥想或聆聽音樂,也可以在床邊放一本記事本,突然睡到一半想到事情即可隨時記下,以便讓思緒平靜下來,不用一直掛在心上。另一個有效方式是運動,研究顯示,運動對於睡眠和憂鬱起到關鍵作用,不僅能夠紓壓,還會釋放「快樂荷爾蒙」腦內啡(endorphin),可以使失眠患者更快入睡、睡得更久,並享受良好的睡眠品質。 原文出處:https://edition.cnn.com/2022/11/23/health/holiday-sleep-problems-wellness/index.html
血型竟影響中風機率!美研究:這類人最危險
據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ofMaryland)的研究顯示,罹患早發性中風的機率竟然與血型有關!其中A型血的族群在60歲前罹患該疾病的風險是所有血型中最高的,而O型血的人在上述年紀前則有最低的機率罹患中風。據《每日郵報》的報導,研究團隊總共蒐集了48項研究資料,將1.7萬名中風患者及將近60萬名未中風的健康人士進行比對,並排除掉了性別、體重及吸煙習慣等眾多因素,結果表明,60歲前罹患早發性中風的機率竟然與血型有關。其中與晚期中風、從未中風的族群相比,A型血罹患早發性中風的機率最高,比其他血型多出16%;O型血罹患同樣疾病的機率則比其他血型低12%;而B型和AB型沒有特別的影響。這項研究報告最早被刊登在《神經病學》(Journal Of Neurology)雜誌上,該實驗的聯合首席研究員奇特納(Steven J. Kittner)指出:「我們仍然不清楚為何A型血會帶來更高的患病風險,但推測可能與血小板、血管內襯細胞,以及循環蛋白質等凝血因子有關。」他補充,這意味著我們還無法針對早發性中風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但這份報告仍然為降低中風風險帶來了極大的參考價值。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A型血的族群其實不用過度擔心,因為其增加的患病風險還在適度的範圍內。此外,該項研究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因為受試者中只有大約35%的人是屬於非歐洲血統,因此參與者的多樣性不足。
「飛向宇宙,失明而歸?」 視力問題恐成人類探索太空最大障礙
人類嚮往浩瀚無垠的宇宙,但太空人的視力問題若不解決,可能連火星也無法登陸。科學家研究發現,太空人在微重力狀態下會出現眼球變形,罹患神經眼綜合症 (SANS),且在太空停留時間越長,症狀就越嚴重,而從地球到火星就必須耗時260天,屆時太空人能否正確的操控與觀測,可能要打上大大的問號。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南卡羅萊納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神經病學博士羅森伯(Mark Rosenberg)指出,許多研究表明,人類在太空中會出現視力衰退,導致眼鏡和望遠鏡成為太空人的生活必需品,且視力惡化的問題,回到地球後也不會立刻恢復,復原時間與待在太空的時間呈現正關聯。NASA的研究數據也顯示,在國際太空站(ISS)生活半年以上的太空人,「至少半數」會出現視力衰退,NASA也將視力問題列為太空人最危險的醫療問題之一。人類的各種體液在地球上會受重力影響,而不會一直停留在大腦,但長時間在微重力環境,會導致「半加侖(約1.9公升)的體液」流到頭部並擠壓眼球,讓眼球後部逐漸變平,出現神經腫脹和視力受損。美國太空人約翰(John Phillips)於2005年在國際太空站工作半年後,被檢查出視力從1.0遽降到0.2並出現眼球變形症狀。1971年「阿波羅14」的太空人艾德加(Edgar Mitchell)與艾倫(Alan Shepard),一度「誤把15公尺遠的隕石坑看成1.6公里遠」,險些造成意外,雖然無法確認是視力問題或光學現象導致兩人誤看,但科學家仍憂心,太空人在來回需耗時2年多的火星任務中,是否會出現永久性的視力衰退。
澳洲女子接受扁桃腺手術後 說話變成「愛爾蘭口音」
一名澳洲女子在上個月接受扁桃腺手術後,沒想到自己說話的口音竟然意外變成愛爾蘭的口音,女子堅信自己可能是罹患了罕見的「外國口音綜合症」(Foreign Accent Syndrome)。根據《Perth Now》報導指出,澳洲女子麥肯(An Gie Mcyen)在上個月接受醫院的扁桃腺手術後,從第9天開始,他發現自己的說話口音變成了愛爾蘭的口音,而他也在TikTok上每天都發表自己的說話短片,發現隨著日漸痊癒,他說話的愛爾蘭口音也越來越濃烈,而原本的澳洲口音則是越來越淡薄。但是麥肯表示,自己過去根本沒有去過愛爾蘭。甚至在他4月30日的短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變化,他在影片中表示,早上醒來時,說話還保有澳洲口音,同時也打電話給朋友確認,但沒想到在通話5至10分鐘左右,他的朋友清楚的聽到,麥肯的說話聲音又變成了愛爾蘭口音。面對麥肯說話口音的變化,醫生目前也無法解釋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麥肯相信自己罹患了罕見的「外國口音綜合症」(Foreign Accent Syndrome)。這是一種相當罕見的疾病,在2018年《神經病學與神經科學雜誌》期刊的研究中表明,從1907年開始,至今只有80例這種案例,但通常號發於腦部受傷、中風的患者,才會發生喪失原有說話口音的問題,有些是暫時性的,會持續數個月至數年,而有些是永久性的。目前麥肯已經委託一名研究中風康復的神經病學家幫他診斷治療。
加拿大東岸出現「神秘腦部疾病」已5人死亡!患者記憶力衰退、劇烈抽搐
加拿大東岸新布朗斯威克省(New Brunswick)近年陸續出現罹患神秘腦部疾病的病例,患者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幻覺、肌肉萎縮、抽搐等症狀,自2015年開始累計至今已有43起病例,並造成5人死亡。綜合外媒報導,近年加拿大東岸新布朗斯威克省陸續出現神秘腦部疾病案例,2015年出現了第一起疑似病例,而近年病例數還有增加趨勢,2019年有11起、2020年有24起、今年至目前為止有6起,總計共有43起案例,且此病已造成5人死亡。不過此疾病的消息,是到上周當地衛生主管單位要求醫生注意類似「庫賈氏病」(Creutzfeldt-JakobDisease,CJD)症狀的文件曝光後才為人所知。「庫賈氏病」是由一種具感染性的變性蛋白質(普利昂蛋白,prion)快速增加,而造成神經細胞死亡,使腦組織變成海綿樣的疾病,最初在1920年代被發現,是一種罕見的神經性退化性疾病,罹患此病會出現記憶力衰退、行為異常、四肢與軀幹劇烈抽動、發生視力模糊、肢體無力、麻木感、癲癇等;雖然此神秘疾病的臨床症狀與「庫賈氏病」相似,不過官員指出,症狀並非由庫賈氏病引起,參與調查的神經病學家凱許曼(Dr Neil Cashman)也指出此疾病是「某種新東西」。不過多數病例都集中於新布朗斯威克省人口稀少的阿卡迪亞半島(Acadian peninsula),目前專家正在調查該疾病是否與和水源、土地、昆蟲等環境因素有關。
孕婦每天爽喝「3公升飲料」癲癇狂發作!她病發慘死床上
紐西蘭一名懷孕15周的孕婦於2018年12月4日因癲癇發作而死於家中,驗屍報告顯示她的死因為攝入過量的咖啡因,由於她生前愛喝飲料,每天都要喝掉2公升的可樂和1公升的能量飲料,她曾於去世前一個月求助精神科醫師治療癲癇,當時醫生建議她換藥並接受腦波檢查,但她卻沒有聽從建議。根據英國《太陽報》報導,居住於紐西蘭南島的英物卡吉爾市(Invercargill)的34歲艾米(Amy Louise Thorpe)已懷孕15周,她被發現死亡時面部朝下躺在床上,直到家人察覺有異時,已經無法挽回。艾米的伴侶表示,她生前有癲癇、抑鬱、焦慮和睡眠呼吸中止的病史,此外,還有嚴重菸癮。驗屍官發布的驗屍報告指出,艾米有癲癇病史,生前愛喝飲料,每天都要喝掉2公升的可樂和1公升的能量飲料,艾米自懷孕後癲癇發作越來越頻繁,曾前往婦科求醫但卻沒有改善,後被轉往精神科診治,醫生建議她更換藥物並接受腦波檢查,但艾米沒有聽從醫生指示照做。神經病學專家哈蒙德·托克(Hammond-Tooke)分析,攝入過量的咖啡因會刺激腦中樞神經,神經系統會因此而亢奮,導致癲癇發作,若有相關疾病史的患者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