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號
」 火星大陸火星探測新發現! 證實距今10億年前曾存液態水
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有新發現,研究團隊於「祝融號火星車」著陸區域,尋獲距今10億年以來曾存在大量液態水活動的跡象,為火星烏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曾有海洋的猜想提供證據支持。祝融號去年5月於烏托邦平原著陸,開始進行第一手科學數據的蒐集。央視新聞報導,中國研究團隊通過對著陸區分布的凹錐、壁壘撞擊坑、溝槽等典型地貌的綜合研究,揭示這些地貌的形成與水活動之間存在的重要關聯。報導指出,通過相機影像和光譜數據,在祝融號著陸區附近的板狀硬殼岩石中能發現含水礦物,證明在距今10億年(晚亞馬遜紀時期)以來,著陸區存在過大量液態水活動。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洋表示,該處岩石顏色較亮,通過光譜數據,可看到其成分富含一些含水礦物的鹽類,例如硫酸鹽。此外,結合相機影像和火星車移動車轍等資訊,研究團隊發現著陸區土壤具有較強承壓強度且摩擦係數較低,存在與水活動相關並經歷風沙磨蝕的特徵。劉洋還說,研究團隊認為,既然火星有水,近10億年來可能還有一些適宜生命起源或是存在的氣候條件;這些氣候條件很可能是在地下的一個更相對溫和的空間當中。這些新成果,顯示火星風沙與水活動對地質演化和環境變化的影響,為火星烏托邦平原曾經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支持。相關研究成果已在《Nature Astronomy》、《Nature Geoscience》及《Science Advances》等學術期刊發表。此外,研究團隊還利用天問一號探測數據,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與地表侵蝕程度的關係、近火星空間環境中離子與中性粒子分布情況,以及火星重力場等方面,獲得一些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天問一號環繞器已在軌運行780多天,火星車累計行駛1921公尺,完成既定科學探測任務。
毅力號在火星上發現「意大利麵條狀物」 NASA懷疑是人造物
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在過去1年半的火星探勘中拍攝到了許多奇特的景觀和物體,但12日公布的最新照片可能是迄今為止最難以解釋的,畫面中有如一團粽繩糾纏的「意大利麵條狀物」引發了各界宇航愛好者的熱烈討論。這張照片是由「毅力號」的前置避險攝影機所拍攝的。避險攝影機可以使「毅力號」避開各種不利地形,以免探測車的機械手臂和輪子遭受損傷。NASA的科學家還不能確定這團粽繩是人造物還是自然產生,不過目前最合理的解釋是,該物體可能為「毅力號」在登陸火星的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造材料,因為「毅力號」先前就曾拍攝到在登陸過程中噴掉了一些設備和零件,並分散在著陸地點的周圍,例如「毅力號」在6月時就有拍到一塊方形的鋁箔碎片嵌在沙漠岩石縫中,之後才被登陸團隊證實是「毅力號」的隔熱罩碎片。因此NASA團隊合理懷疑這是登陸階段噴飛的設備,疑似是降落傘或著陸器等部分的材料碎片。但該物體距離「毅力號」的著陸地點有2公里之遠,因此科學家目前只能推論這個「意大利麵條狀物」是被風吹到這個位置的。目前除了2021年2月登陸的「毅力號」之外,火星表面還有2台探測器正在運作中,分別為美國太空總署在2012年部署的好奇號,以及中國航天局於2021年5月登陸的祝融號。而先前好奇號就有在火星上拍攝了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照片,對此也有許多陰謀論者聲稱在好奇號拍攝的圖像中發現了疑似棺材、人類腿骨和大腳怪等奇特物體。
「祝融號」成功登陸火星展開90天探勘 大陸繼美國成為第2個上火星國家
大陸航空器在今(15)日上午降7點18分成功落在火星,並發送回確認信號,成為繼美國後,全球第2個以航空器登陸火星探索的國家。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家航天局首次火星探險航空器「天問一號」已經成功在火星北半球的一處平原著陸。天問一號上搭載的探測漫遊車「祝融號,是以中國的火神來命名,預計將在火星上運行3個月時間。大陸的火星探測任務自2016年開始,天問一號探測器是在2020年7月23日由長征火箭搭載升空,並在2021年2月10日進入火星軌道,同月24日進入火星停泊軌道,開始進行維期3個月的環繞探測。這項火星登陸計畫任務,大陸國家航天局與歐空局、阿根廷、法國、奧地利等國際航天組織和國家航天機構都有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