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 研究海科館長爆「飆罵下屬」涉霸凌 教育部認「不適任首長」將調非主管職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爆出霸凌事件,館長陳素芬被控經常用高分貝音量飆罵部屬,連員工請特休也出言狠酸「不是剛休過又要休,你乾脆退休算了。」對此,教育部今(27日)表示,經專案小組就相關情形進行瞭解後,評估陳素芬已不適合繼續擔任機關首長職務,將依規定將其調任教育部非主管職務。有關陳素芬疑似職場霸凌情形,教育部至為重視,於10月30日指派相關單位人員至該館實地查核,並進一步由教育部職場霸凌防治及申訴處理小組外部委員3人組成專案小組進行調查中(專案小組委員均為社會公正人士及專家學者,背景分別為法律學者、社會心理學者及律師)。教育部指出,經專案小組就相關情形進行瞭解後,評估陳素芬在內部管理及部屬指揮監督方面,當前已不適合繼續擔任機關首長職務,並建議教育部儘速調整陳素芬職務,爰教育部將依規定將陳素芬調任教育部非主管職務,並於完成人事作業前,繼續請假。專案小組目前持續就是否成立職場霸凌深入調查了解,並於調查完成後,另行公布調查結果,以及相關責任及處理措施。又為杜絕職場霸凌,保護同仁身心健康,教育部已就職場霸凌防治及調查相關規定進行全盤檢討,刻正研議修正「教育部員工職場霸凌防治與處理作業要點」,將調查期限由原本2個月(得視需要延長2次)縮短為1個月(延長以1次為限),同時明定不得對申訴人有不利措施等強化規定,另積極規劃辦理相關教育訓練,提升各級主管及員工對防治職場霸凌的正確認識與覺知。教育部並要求所有首長及各級主管,於業務推動過程中,應秉持理性溝通,維持和諧互動,避免同仁遭受身心侵害,以營造合理友善工作環境。
唐治平「不認母屍」行為脫序 友人透露母子倆過往相處
男星唐治平先前傳出母親過世,但不願意認屍的消息,雖然在逾1個月後,唐治平終於認屍,但外界也懷疑唐治平的精神狀況。對此,有醫生懷疑唐治平罹患「解離性失憶症」,導致他時而言行如常,時而完全脫離現實,而唐治平的友人也透露母子倆生前的相處狀況。據了解,藝人唐治平的73歲母親上個月在自家社區頂樓被發現陳屍,但唐治平堅持母親只是失蹤,拒絕認屍,並稱「不是我母親」。他也強調,自己精神狀況正常,不認母屍對他沒有任何好處。然而外界卻發現他行為異常,不斷在大台北地區遊走,甚至迷路至宜蘭礁溪。直到唐治平母親過世後事隔45天的7月19日,唐治平才終於認屍,但他仍聲稱「檢警要我認我就認」,並澄清自己並非不孝。此外,唐治平也曾提到,自己有去警局報告母親失蹤,但一位員警假裝在錄入資料,告訴他報案已完成,然而唐治平向其他員警確認後,才發現報案並未成功,這也讓唐治平難以接受,認為警方吃案。不過後來唐治平認為家門遭人闖入,偷走了母親的兩部手機和備用鑰匙。他與母親的帳號連動,因此常覺得手機使用異常,於是又報警處理,這也讓外界相當擔心他的精神狀況。根據《鏡週刊》報導,唐治平的親友透露,唐母在輕生前兩個月還和唐治平及友人一起吃飯敘舊。當時在場的人表示,母子間看不出任何異狀,互動依舊輕鬆和樂。唐治平頻繁失憶,不願面對母親離去的事實,嘴上一直說要找媽媽,卻整天四處遊走,有時也會與朋友吃飯。友人透露,在母喪兩週後,唐治平主動約朋友在他和母親最後一次吃飯的餐廳聚餐。據悉,唐治平當時與友人聊天,談論自己拍戲酬勞的不公平,並詳細分析為何不認屍,強調屍體特徵與母親不符。他的語氣與在媒體上四處遊蕩的樣貌完全不同。對此,社會心理學臨床教授楊聰財表示,唐治平可能患有解離性失憶症,這種症狀通常在人遭遇重大打擊時出現,會伴隨記憶喪失、身份或地點意識混亂,甚至多重人格。
唐治平拒認屍!唐母恐成「有主無名屍」 認領最後期限曝光
藝人唐治平母親3日陳屍淡水區住處頂樓,但唐治平自媽媽離世後,均以「那不是我母親」為由,拒絕參與刑事相驗、簽署領回遺體文件。警方表示,若7月8日仍未領回遺體,殯儀館將用「有主無名屍」方式處理唐治平母親後事。檢警獲報唐母陳屍住處頂樓並現場勘驗後,認定無外力介入,也找到唐治平家的鑰匙、磁扣。但唐治平堅決不認死者是母親,缺席4日下午於板橋殯儀館的刑事相驗,10日晚間現身淡水水碓派出所領取相驗屍體證明書時,再以衣物顏色及風格不符、「媽媽腳很細」等原因,強調「我看到就不是我母親,我怎麼會是死者家屬」?已在板橋殯儀館冰櫃14天的唐母,至今仍未見到其牌位,且依新北市無名屍處理辦法,「應於檢察官相驗完成翌日起14日內,將該無名屍體之性別、年貌、特徵、身材、衣著、形態及遺留物等詳實資料,報請新北市警察局公告認領」。由於警方已於6月14日發布認領公告,換言之,若唐母直到7月8日仍未被領回,將由殯儀館以「有主無名屍」方式收埋處理後事。針對唐治平拒認屍,社會心理學臨床教授楊聰財醫師認為,唐治平可能因長期酗酒影響腦部,出現精神解離,導致他認不出母親,以現階段來看,唐治平恢復最快要3個月,久則恐長達1年。
真的可以「看面相」! 研究證實「這2五官」判斷社經地位:準確率近7成
從面相觀察是否富有?多倫多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人們可以透過觀察他人的臉部特徵,來直覺判斷對方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而這種判斷的準確率可高達68%,「隨著時間推移,你的臉會永久地反映出你的經歷」。綜合外媒報導,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魯爾(Nicholas O. Rule)和研究生索拉(Thora Bjornsdottir)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發表了一篇新研究,名為「從臉部表情看出社會階層」(The Visibility of Social Class From Facial Cues)。研究人員找來的1組受試者,提供了80張男性和女性的照片,要求他們僅憑直覺判斷每個人的社會階層。而這些照片的主人翁,若收入在15萬美元(約新台幣484萬元)以上,將被定義為富人階層,如果是在3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113萬元)以下,則被歸類在勞動階層。另外,為了判斷受到干擾,提供照片者需要以中性、沒有表情的狀態進行攝影。最終,經過受試者的直覺判斷,能有高達68%的準確率來猜出正確的社會階層。對於這樣的結果,研究人員認為,即使在青少年晚期或成年初期,情緒習慣也會銘刻在一個人的臉上,例如頻繁的快樂,通常會與富有、滿足聯繫在一起。研究也表明,經常笑的人,即使拍攝毫無表情的照片,眼部和嘴角的肌肉狀態仍與不愛笑的人有所不同。魯爾表示,「即使我們認為自己沒有表達某些東西,那些情緒的痕跡仍然存在」,這種變化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啟動到某些肌肉,造成臉部結構產生變化;索拉也直言,「這些第一印象可以成為一種自我實現的預言,它會影響你的互動以及你所擁有的機會」。
校園常見霸凌 原因在青少年「大腦」
韓劇《黑暗榮耀》劇情以校園霸凌為主軸,引起許多民眾討論,但為什麼會有「霸凌」?又有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青少年時期校園霸凌事件頻傳呢?臺北榮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牧宏,帶你從精神醫學的角度看「霸凌」這件事。什麼是霸凌? 為什麼會有霸凌?「霸凌」的定義為何?陳牧宏主任表示,「霸凌」是指任何反覆地直接或間接的行為、評論、舉動或姿態,而且通常是蓄意的,不論嚴重程度,或發生在什麼地方,包含網路上都是霸凌,而且一定會造成傷害、壓迫。他提到,霸凌本身的核心就是「權力的不對等」,這是它存在的定義,所以霸凌是權力端(權力大者或擁有權力者),對於不權力端(弱勢族群)產生各式各樣不適當的對待。霸凌的產生,其實就跟霸凌者、受害者之間權力的不對等有關,陳牧宏主任指出,背後其實就是「歧視、汙名標籤(stigma)」,當權力者看見不權力者身上有這樣的存在,而產生強者對待弱者的霸凌行為。霸凌是學習而來的? 還是天生的?「霸凌」是學習而來的,還是與生俱來的呢?陳牧宏主任表示,有很少數的霸凌者是基因影響,所佔比例在人類族群中甚至不到千分之一,大部分還是與「氛圍(climate)」有關。所謂的「氛圍」,指的是團體成員對於社會環境共享的認知、看法。包含社會氛圍(social climate)、學校氛圍(school climate)、班級氛圍(class climate)等。陳牧宏主任指出,其中確實有一部分是學習而來的,例如我們學到什麼是男生、什麼是女生,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懦弱等,但也有一部份是不需要教、不需要學,深植在社會裡頭,當人成長在社會環境中就自然而然產生的。就如同精神醫學常說的「生理-心理-社會(biopsychosocial)」相互影響,霸凌的產生大部分仍受到社會因素導致。陳牧宏主任表示,在科學上的理解,霸凌是從個人(personal)、人與人之間(relational),到整個結構性、社會性(system)的事件。陳牧宏主任強調,「霸凌是很複雜的一件事,它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問題,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什麼是校園霸凌? 網路也是校園的延伸而「霸凌」的發生並不只侷限於某一個地方,任何地方都可能會有「權力不對等」,會產生「氛圍」,學校也是其中之一。根據《校園霸凌防制準則》,「校園霸凌」是指相同或不同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學生對學生,於校園內、外所發生的霸凌行為,使他人處於具有敵意或不友善的環境,產生精神、生理或財產上的損害,或影響其正常學習活動。此外,現在手機、電腦相當發達,霸凌不只會在學校發生,下課回家後同學、班級的社交群組等網路空間,都有可能發生「網路霸凌(cyberbully)」,網路的空間也成為了學校的延伸。青少年常有校園霸凌 原因在「大腦」為什麼常常會有青少年校園霸凌或暴力事件產生?陳牧宏主任表示,人類大腦主要有2個時期會大規模的成長,出生-4、5歲以及青春期是大腦快速成熟發展的時候,這段時期大腦不穩定,容易產生衝動就有可能驅使霸凌、暴力行為產生。此外,陳牧宏主任也提到,大腦的不穩定,也使青少年比一般人「易受傷害(vulnerable)」,在科學定義上,未成年就是「易受傷害族群」,就是一群「弱勢的人(minority)」。所有的青少年都是霸凌、被霸凌的風險族群,霸凌這種權力不對等的對待,若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陳牧宏主任表示,青少年就是一群容易犯錯又容易受傷的孩子,這也是為什麼法律會保護他們的原因。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拒絕暴力,請撥打110反霸凌專線:1953
看臉就知「貧窮還是富有」準確率超過一半 研究結果大公開
俗話說不能以貌取人,不過有研究發現,可以單從臉看出,一個人是貧窮還是富有,而且準確率超過一半。根據醫療網站《medicalxpress》報導,多倫多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心理學研究人員進行研究,教授尼古拉斯(Nicholas Rule)和研究生托拉(ThoraBjornsdottir)在《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內容提到在第一印象中,人們只需要看一張臉孔,不用有任何表情,就可以判斷對方是否比平均水準更富有,或者更貧窮。事實上,一般人也常用這類偏見的方式,例如富人面孔比群人更有可能被雇用。這表明臉孔象徵關於社會階級的資訊,第一印象會影響到人際互動,還有可能的機會。有趣的是,研究人員發現,觀察一個人的社會階級,只適用於「中性」臉孔,也就是沒有任何情緒的表情,結論是「情緒掩蓋終生的表達習慣」,可能從小就養成,像是時常快樂,就和富有與滿足有關。研究的準確率達53%。(示意圖/翻攝自pexels)研究人員以家庭年收入為7.5萬美元為基準,將志願者學生分成低於6萬美元或高於10萬美元的族群,年齡介於18至22歲,要求他們擺姿勢拍照,不能做表情,結果另一組參與者查看照片,憑直覺看臉孔,就可以決定哪些人是貧窮或富有,準確率達53%,不受種族或性別影響,也不受人們研究臉部時間的長短。尼古拉斯指出,隨著時間的演進,臉上會留下過去經歷的痕跡,即使我們認為沒有表達什麼,那些情緒仍然存在,大腦中有專門處理臉部識別的神經,「當你看著某人時,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臉」,這就是具有統具意義的原因,而且人們在判斷時,並沒有意識到使用什麼線索,「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做到的」。
想聯繫舊友卻怕「尷尬癌發作」? 專家:多主動有助長壽
想聯絡老朋友又怕尷尬或是對方沒興趣嗎?近期一項研究顯示,透過電話或寄email與老朋友聯繫,讓人感到幸福甚至長壽。據《CNN》報導,美國匹茲堡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劉佩姬(Peggy Liu)研究表示,「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要聯絡斷聯已久的某位友人,可以試著主動,他們的感謝程度超乎你想像。」根據《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們經常低估老朋友收到寒暄與關心的感謝之意。該研究對逾5,900名受試者進行13項試驗,談討受試者能否準確評估友人收到聯繫的觀感與效果。聯繫方式包括電話、簡訊、電子郵件、便條紙或是小禮物。研究發現,當收到出乎意料的訊息,當收到來自不常聯繫的友人的訊息時,或是當雙方並非摯友時,接收者會更重視、感謝訊息。臨床心理學家米莉婭柯麥爾(Miriam Kirmayer)表示,友誼等人際關係能夠促進心理的整體幸福感,並有助於健康與壽命。這些形式的聯繫,不僅風險低,且有助於加強早期關係、建立友誼,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仍能保持友誼。克服被拒絕的焦慮感社會學家安娜阿克芭莉(Anna Akbari)表示,各種不安全感會使人們遲遲未展開聯繫,建議不需預設結果。保持聯繫最常見的困難點之一,就是怕被拒絕,當人越在意被拒絕,就越會剝奪一個人的人際關係與愉快的經歷,雖然「永遠不被拒絕是不可能的」但人們仍然可以學習接受不如預期的結果,更善於調適心情。另有專家表示,人們可以透過換位思考,設想當你收到問候訊息會是什麼心情,便能克服擔心的想法。或是可以寫封感謝信,可以讓彼此關係更加穩固、安全。用社群媒體各有優劣至於透過社群媒體與老友聯繫各有優劣,對於尚未準備好聯繫的人,透過社群媒體發表評論或回覆是不錯的起點;但相對來說,交流也比較流於表面。年輕世代已習慣透過社群管道交流,因此拿起電話可能會感到尷尬。即使傳簡訊或電子郵件也能表達關心,安娜仍建議打電話給朋友,雖然會有點尷尬,但更有真誠、即時性的感覺。重新評估人際關係安娜表示,這項新研究能夠減緩人們在聯繫朋友時的焦慮,最糟的情況頂多是收件人沒有回應,不如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值得欣賞的、懂得感謝的朋友身上就好。原文出處:https://edition.cnn.com/2022/07/25/health/reaching-out-to-old-friends-wellness/index.html
真有「夫妻臉」的存在? 最新研究釋疑
許多人都相信「長年住在一起的夫妻,久了會有夫妻臉」的說法,不過最近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學家提供了新報告來打破此說法。根據科學雜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報導,會有夫妻臉的說法,來自於1987年密西根大學社會心理學者所提出的論文,論文將12組夫妻的照片給受訪者看,最終得到的結論是25年住在一起的夫妻,他們的臉很相似。另外一個相似的理由,則是因為夫妻長時間住在一起,會模仿對方的動作,所以讓臉部的肌肉及身體的特徵都跟著改變。不過最近在史丹佛大學唸博士班的學生堤-馬克隆(Pin Pin Tea-makorn)及計算心理學者克辛斯基(Michal Kosinski)覺得這種說法缺乏理論根據,決定重新進行實驗,他們利用公開資訊,找到517組伴侶結婚2年內的照片,以及幾十年後的照片(結婚後20至69年內),為了讓分析較明確,全部都是白人及異性戀夫妻。實驗是將153位自願者看夫妻其中一方的照片,讓自願者從6個人中(其中之一為另一半)選出伴侶的照片,此外,臉部的相似性也使用被稱為「VGGface2」的演算法來進行測驗,結果發現,沒有辦法證明「夫妻臉」的存在,他們兩人也很意外,並表示「與隨機選擇的伴侶相比,這對已經陪伴多年的夫婦的臉在結婚之初往往很像。」衛報指出,這項研究表明回顧過去研究並檢查其有效性的重要性。科辛斯基也表示,心理學領域有必要做更新。
粉絲經濟熱 學者擔憂人際關係更疏離
伴隨網路科技發達,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粉絲追星管道更容易,行為舉止也更瘋狂。中學教師與學者憂心,在網路時代,學校老師確實難以管理學生瘋追星行為,但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看待這些諸多脫序狀態,代表的是網路衍伸的群體性孤獨現象,擔心如此發展下去,學子在人際關係恐將更疏離。《半月談》雜誌社調查大陸青少年追星行為,不只衍生出諸多網路亂象,連帶更存在許多現實人際問題。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黨委書記陳宏觀表示,學生長期追星,在日常生活也時常表現出,規則意識不強,以及對不良習性接受度高的心理狀態。陳宏觀認為,追星是青少年難以放棄的文化娛樂訴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追星形式也必然不斷創新,堵不如疏,學校要做的,是給學生正確價值觀引導,?明青少年認識到精神需要成長,並懂得辨別偶像言行,以及追星行為不可越界。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楊雄提到,從社會心理層面看,追星亂象反映的是青少年渴望陪伴的心理需求,在現實生活沒有被滿足,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粉絲文化,代表的更是傳統家庭結構解體、人際關係疏離、網路群體性孤獨等問題。
是不是有錢人「看臉就知道」 研究指出:眼睛、嘴巴洩露一切
看臉就能知道你是有錢人、還是窮人,是真的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可以從臉部特徵輕易判斷出某個人是屬於哪一層「社會階層」,同時也證明了幸福感與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據《Science Daily》報導,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研究員比約登思多蒂爾(R. Thora Bjornsdottir)與心理學教授魯爾(Nicholas O. Rule)請受試者觀察80名男性、80名女性的「黑白照片」,並請他們從中分類,這些人是屬於收入上層,還是下層。他們將結果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期刊的研究「The Visibility of Social Class From Facial Cues」中。魯爾表示,實測結果發現受試者準確率高達68%,這與他們一開始所想的並不相同,畢竟每張照片差異皆相當細微,到底如何能分辨。比約登思多蒂爾則指出,詢問受試者如何做出評估,他們自己也不曉得。為了解決疑惑,研究員決定將照片中人物的臉部特徵放大,結果發現受試者仍能僅靠「眼睛」、「嘴巴」等兩個部位準確猜測眼前的人屬於哪一層。對此研究員認為,應該與情緒有關,有錢人通常過著比較快樂、壓力相對低的生活,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面部將無意間反映出人生經歷,長期的肌肉收縮,使得臉部肌肉產生微妙變化,也就能夠從臉部去判斷一個人的社會階級。不過前提是,要在面無表情的時候。研究員指出,若把每張照片都換成笑容滿面,那麼受試者便會失去從臉部特徵判斷社會階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