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流行
」 疫苗 流感 疾管署 疫情 腸病毒腸病毒流行期 台南開學前就診人次增加
本周五是國中小開學日,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台南截至8月27日腸病毒急診就診人次22,798,較去年同期增加7.3%;為避免腸病毒疫情傳播,台南市衛生局9月底前將完成全市國小、幼兒園年度防疫措施查核,防止腸病毒於校園及機構內傳播。抗菌以500ppm濃度漂白水(漂白水:水=1:100)消毒才有效,其他常見清潔劑(酒精、酚類等)則不具腸病毒消毒效果。為避免腸病毒疫情傳播,台南市衛生局將於9月底前完成台南市校園210家國小及580家幼兒園年度第二次腸病毒防疫措施查核作業,並督導校園及機構內員工應落實相關防疫措施,防止腸病毒於校園及機構內傳播。此外,持續透過發燒監測或入園口腔篩檢,以達校園或機構人員健康監測之目的,盡早進行環境隔離和清消;若出現幼學童群聚事件,也會立即進行疫調、環境查核與病毒口腔採檢,釐清社區流行病毒株,避免群聚延續擴大。衛生局提醒,腸病毒的傳染力強且開學日將至,除家庭手足間,校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場所,也易因密切接觸、頻繁互動而造成傳播風險,籲請民眾仍應提高警覺,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教職員工,務必教導幼兒及學童們正確洗手的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及洗手五時機「看病前後洗手、用餐前、接觸幼兒前、如廁後、擤鼻涕後」,落實個人衛生。衛生局指出,學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也應遵守「生病不上學」的防疫措施,並與其他嬰幼兒適度區隔,亦針對幼童常接觸的門把、桌椅、玩具、室內遊戲等環境,以500ppm濃度漂白水(漂白水:水=1:100)進行定期消毒,降低病毒傳播,其他常見清潔劑(酒精、酚類等)則不具腸病毒消毒效果。台南市長黃偉哲呼籲, 5歲以下幼童為併發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應留意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手腳無力、嗜睡、肌躍型抽搐、持續性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儘速至本市5家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成大醫院、永康奇美醫院、郭綜合醫院、臺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就醫,以掌握黃金時間治療,降低重症發生的機會。
10月大男嬰腸病毒致肺水腫!國內「打疫苗仍重症」首例 羅一鈞曝原因
國內確認首例曾經接種疫苗的腸病毒重症!疾病管制署13日公布個案是北部10個月大男嬰,因為嗜睡、發燒就醫收治加護病房,住院時一度出現肺水腫及休克情況,後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2併發重症,且發現他曾經接種過2劑自費腸病毒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腸病毒疫苗僅針對71型,但對於其他型別腸病毒沒有交叉保護,家長還是要做好防範措施。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8月4日至8月10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計11381人次,較前一週11506人次基本持平,仍處於流行期,疫情傳播風險持續;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為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今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疾管署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仍處流行期,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在人與人密切接觸、互動頻繁的地方最容易傳播,例如家庭、幼兒園、安親班及托嬰中心等,籲請家長與教托育機構人員,多加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並加強教導學童落實肥皂勤洗手,及生病在家休息等良好衛生觀念,並注意居家、學習環境的通風及定期清潔與重點消毒,確保學童健康。另外,暑假期間,全家出遊時,別忘了持續落實個人防護措施,請家長協助孩童出入公共場所後正確肥皂勤洗手,避免傳染病威脅。另外,今年社區流行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對腸病毒71型疫苗無交叉保護效果,打過自費腸病毒71型疫苗仍可能感染,同樣應做好防範措施。疾管署再次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高端疫苗獲美國CDC官方期刊認證 保護力效益勝AZ、莫德納
疾病管制署為評估我國自110年3月起實施之COVID-19疫苗接種政策成效,於111年我國首度爆發Omicron大規模社區流行之後,即針對我國2,300餘萬人、6,000多萬劑疫苗接種紀錄,進行我國真實世界疫苗保護之效益(Vaccine Effectiveness)比較;該研究結果日前以提早露出方式刊載於美國CDC官方期刊《新興傳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數據顯示接種COVID-19疫苗仍是最有效預防新冠中重症與死亡的關鍵。疾管署說明,上述真實世界分析結果除可證實接種3劑疫苗之中重症與死亡保護效益,較未接種、或僅接種1、2劑者為高之外,也發現mRNA(BNT與莫德納)及蛋白質次單元(高端)之保護效益逾8成,其中BNT與高端疫苗在預防中重症的保護效益皆達9成以上,且相較於腺病毒載體(AZ)疫苗更具保護效益且持續時間較長。研究亦發現不同廠牌效益分別為:BNT達95.8%、高端91.0%、莫德納81.8%、AZ為65.7%。該研究也以長期追蹤研究方式分析,顯示接種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作為基礎劑者,其中重症發生率為所有疫苗中最低(每十萬人日0.04–0.20),研究結果顯示蛋白質次單元疫苗的保護效力與mRNA疫苗「相近」,是國際上首度以真實世界大數據資料將mRNA、蛋白質次單元與腺病毒載體疫苗進行比較,並證實mRNA與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對Omicron中重症與死亡具相似保護效益。疾管署表示,此研究結果除於111年11月指揮中心記者會公開向國人說明外,亦將該論文送交學術專業審查,使國際社會與外界瞭解各種COVID-19疫苗接種組合於真實世界之保護效益,該研究成果曾於112年2月美國西雅圖「國際抗病毒協會(IAS-USA)」舉辦之第30屆反轉錄病毒與伺機性感染國際研討會(30th Conference on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進行學術發表外,亦已收錄在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研究數據庫(WHO COVID-19 Research Database),並經國際知名傳染病學術期刊《新興傳染病》於112年12月28日通知接受刊登,論文正式版本預計於今年3月號紙本刊載,供全球研究人員參考及評估各種疫苗載體真實世界疫苗保護效益,並瞭解我國新冠防治成效。此外,亦可提供民眾疫苗追加劑接種建議,並作為疫苗政策調整之參考。該署進一步指出,此研究除將我國各種COVID-19疫苗組合保護效益完整說明外,該結果亦為全球首度有mRNA、蛋白質次單元與腺病毒載體疫苗之真實世界全人口比較數據,也以年齡分組方式,分析不同年齡層之保護效益供其他國家與研究人員參考,以供後續疫苗政策推廣參考;研究亦建議若接種前兩劑為AZ疫苗者,應補接種次世代追加劑疫苗,未接種或未完成3劑新冠疫苗的民眾應儘速完成3劑的接種,以得到更佳的保護力與維護自身健康。
流感就診略降別大意!寒流後疫情恐明顯上升 疾管署籲寒流來襲做好5措施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今(2024)年第3週(1月14日至20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27,638人次。雖然就診人次較前一週略微下降,不過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流感疫情目前呈現高原期,占比已經快和腺病毒打平,由於寒流來襲的關係,預估之後疫情會有明顯上升。流感佔比快與腺病毒打平 春節後恐超越再引一波流行疾管署1月23日表示,近四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腺病毒(39.0%)及流感病毒(38.7%)為多,其次為副流感病毒(8.6%),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持續於社區活動,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主。羅一鈞提到,流感病毒占比已經快要跟腺病毒打平,目前流感疫情應該將會和先前預估一樣,在春節前一週(1月28至2月3日)達到高峰,預期春節後腺病毒會低於流感,不過會不會在春節後再引起一波小的流行,還需要再觀察。北部20多歲男性染A流 併發肺炎、腦病變病逝而且流感重症、死亡風險持續,民眾千萬不可輕忽。疾管署公布,上週(1月16日至22日)新增30例流感併發重症(5例A型H1N1、22例A型H3N2、3例B型),另新增5例死亡(4例A型H3N2、1例A型未分型)。其中有一例較年輕的流感死亡個案,為北部20多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這名個案本身有癲癇病史,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根據其過往病例來看,個案平時偶爾會有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去年12月下旬又開始有症狀另外還有發燒,幾天後家人發覺個案失去意識、沒有呼吸脈搏趕緊送醫急救。急救後個案恢復生命徵象,經過檢查發現個案感染A型流感且已有雙側肺炎的情形,入院後也有出現癲癇症狀,轉至加護病房持續治療,不過住院期間意識一直沒有恢復,林詠青醫師提到,醫師研判可能是缺氧性腦病變,後來因為肺炎、呼吸衰竭情況持續,在住院4週後不幸病逝。林詠青醫師呼籲,如果有呼吸困難、呼吸急促、發紺、缺氧、持續發燒、意識改變、血痰、胸痛、低血壓等症狀,都有可能是流感併發重症的早期危險徵兆,應盡速就醫配合醫師指示用藥,以降低併發重症、死亡風險。寒流來襲防範呼吸道病毒 做好5大措施特別在近日國內寒流來襲氣溫遽降,民眾更應留意呼吸道疾病的威脅。林詠青醫師提醒,除了做好保暖外,也應勤洗手、生病戴口罩遵守咳嗽禮節、盡快就醫落實不上班/上課在家休養等原則,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接種疫苗預防,以在春節前即將到來的疫情高峰,獲得足夠保護力。
今年最小死亡個案!未滿10歲女童染A流 併發腦水腫、腦病變亡
疾病管制署今(16日)表示,類流感疫情處流行期,今年第2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27,229人次,近期呈上升趨勢且為近十年同期最高;近四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呼吸道病原體以腺病毒(40.1%)及流感病毒(38.7%)為多,其次為副流感病毒(11.1%),另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及新冠病毒等持續於社區活動,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主。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42例流感併發重症(5例A型H1N1、34例A型H3N2、3例B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其中30例未接種流感疫苗;另新增11例死亡(3例A型H1N1、7例A型H3N2、1例B型),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歲以上,其中8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死亡個案中,一名未滿10歲女童感染A流併發腦水腫、腦病變過世,為今年年紀最小個案。本流感季自去年10/1起截至今年1/15累計335例流感併發重症(116例A型H1N1、197例A型H3N2、4例A型未分型、18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8%),88%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死亡50例(23例A型H1N1、24例A型H3N2、1例A型未分型、2例B型),92%未接種流感疫苗。疾管署表示,截至1/14,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40萬餘劑,其中65歲以上長者(含機構對象)共220.8萬人已接種,接種率52.7%,尚未達目標值(55.0%)。全國各縣市當中,已有基隆市、宜蘭縣、連江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高雄市、臺東縣、屏東縣及澎湖縣等十二縣市達標(55.5%-66.5%),六都中僅高雄市達標(55.6%),其餘則均尚未達標(45.9%-54.4%);兒童流感疫苗首打族(未滿9歲且初次接種流感疫苗)已接種14萬9,687人,其中5萬9,043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惟尚未接種第二劑,如未打滿兩劑疫苗保護力恐不足,請家長儘速帶小朋友接種第二劑。目前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剩餘17萬餘劑,請符合條件民眾把握機會儘速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疾管署呼籲,寒假即將開始,近期流感疫情上升且併發重症通報數增加,提醒家長預防小朋友呼吸道感染注意事項(口罩、洗手、疫苗、警示徵兆),並請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民眾儘早接種、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另請提高警覺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
流感變肺炎恐「24小時呼吸衰竭」 醫呼籲儘速打疫苗
流感病毒來勢洶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光是她一個門診,就有三位因為流感造成肺炎的案例,目前最年輕的甚至未滿30歲,有菸癮以及肥胖等問題。因此,再度提醒,流感導致肺炎併發症不易治療,短短時間內可能就會急速呼吸衰竭,使用疫苗預防仍是最重要的上上策,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條件的民眾趕快施打疫苗,預防流感引發的重症。張凱音主任表示,流感導致肺炎或併發症容易發生在65歲以上長輩,或是65歲以下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氣喘、慢性肝腎疾病、腫瘤與免疫不全病患等;年輕人若有抽菸肥胖問題等風險因子,20多歲也可能得到流感造成肺炎。流感肺炎併發症不易治療,24小時內可能就會急速呼吸衰竭,重症必須送到加護病房。老人家出現的流感症狀不一定典型,可以是精神差、呼吸喘,不一定會明顯發燒;而年輕人的流感症狀包含突發性高燒、喉嚨痛、肌肉痠痛、倦怠、咳嗽、流鼻水等症狀。只要發燒超過72小時就應小心,必要時應就醫。尤其今年沒打流感疫苗的慢性病患者、老人家,很容易導致肺炎。張凱音主任指出,今年冬天呼吸道病毒傳染病相當盛行,時間接近過年,也會越來越接近呼吸道病毒流行高峰,尤其是流感。從近期疾管署監測資料,到目前為止,目前正在流行的有腺病毒、流感病毒,且A型與B型流感皆有社區流行,其它包含副流感病毒、COVID-19病毒、鼻病毒等。張凱音主任疾呼,過年有出遊打算,或是要去人多的公共空間,建議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很重要的是,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條件的民眾,要把握時間施打,疫苗可以有效自我保護,避免得到肺炎。醫療院所也有自費疫苗供諮詢。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實施對象,包括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50歲以上民眾、安養、養護、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孕婦、19-49歲具有潛在疾病之高風險慢性病人、BMI≧30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國小至高中(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等。
寒流、聖誕跨年效應!2023最後一週類流感就診10.9萬人次 創4年來新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流感疫情持續升溫中,而且是明顯升溫,2023年最後一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再創下4年來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這也顯示最近的寒流、聖誕跨年活動等,確實導致較多呼吸道疾病的傳播。疾管署預估,未來一週國內流感、類流感疫情仍會持續上升,流感重症風險也會逐漸增加,目前全國公費流感疫苗僅剩約26萬餘劑,呼籲符合條件的民眾應把握機會儘速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流感疫情持續上升 40多歲男染病住院1個月後病逝疾管署1月2日表示,第52週(2023年12月24日至30日)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09,394人次,門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分別為1.62%及13.2%,持續呈上升趨勢,且高於前3年同期,社區流行流感病毒仍以A型H3N2為主,至於B型流感占比持平。另外,上週(2023年12月26日至2024年1月1日)新增20例流感併發重症,分別為10例A型H1N1、8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新增4例死亡,分別為1例A型H1N1、1例A型H3N2、2例A型未分型。其中,有一位較年輕的流感重症死亡案例,為北部40多歲男性,疾管署防疫醫師林稜表示,這名個案本身沒有慢性病史、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不過有長期的吸菸史,在11月中下旬時開始有呼吸喘的情形,且症狀越趨嚴重,12月初時前往急診就醫,因為呼吸窘迫因此進行插管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但林稜防疫醫師提到,由於個案病情加劇,因此12月中下旬的時候轉到其他醫院治療,住院後檢驗為A型流感,在第二間醫院住院期間有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與抗生素治療,並因為肺炎、呼吸窘迫加劇而使用過葉克膜,但因為後續併發嚴重細菌性肺炎及菌血症,因此在12月底,也就是住院約1個月後病逝。流感疫苗僅剩26萬劑 應盡速接種疫苗增加保護力目前仍是流感流行期,再加上春節又即將到來,疾管署提醒民眾應盡速接種流感疫苗。羅一鈞表示,目前流感疫苗剩餘約26萬劑,特別要在這個時間點呼籲流感重症、死亡高風險群,尤其是長者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另外,疾管署也提醒,民眾務必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若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慎防流感週期大變異 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跟家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流感成病毒主流 慎防春節感染高峰期!流感流行高峰即將來臨!冬天氣候明顯降溫,全球陸續出現呼吸道感染潮,並以中國大陸近期的肺炎黴漿菌感染最引人矚目。不過醫師提醒,儘管台灣黴漿菌目前只有社區感染,但仍要留意流感正進入高峰期,尤其是跨年人擠人與農曆春節闔家團聚跟交通往返,亦成流感病毒散佈的溫床。建議一般民眾與三高慢性病族群主動施打流感疫苗增加保護力,即便不符合公費疫苗資格者也可自費接種,讓自己及免疫力較低的家人獲得保護。流感變異速度不亞於新冠 高風險族群莫輕忽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整合醫學照護科醫師姜冠宇表示,「高燒、喉嚨痛、嚴重咳嗽與全身酸痛」為流感經典四大症狀,若感冒變得特別嚴重,別懷疑,很有可能就是A流!而其他呼吸道疾病中,有的症狀可能會發燒,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四症狀。「流感其實變異速度不亞於新冠變異株!」姜冠宇醫師說,流感具明顯季節性特徵,一般約於11月開始流感疫情就會緩慢上升,至隔年農曆春節前後達到高峰,3月後逐漸下降。近幾年因為新冠病毒的預防,打亂了流感的季節週期,讓流感的爆發難以預測。且根據臨床觀察,在所有呼吸道疾病裡面,流感是有辦法從小孩到年長者,甚至全年齡侵入上下呼吸道的一種感染症,嚴重恐變成肺炎,民眾仍需提高警覺。重覆染流感 當心慢性疲勞症候群纏身姜冠宇醫師提醒,流感對慢性病族群的威脅也不能低估!根據國健署109年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達26%,40歲以上更高達38%,且20歲以上民眾有三成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年輕慢性病患若感染流感,除了提高重症機率外,病毒感染頻率太高也會出現長期後遺症,尤其是與疲勞、憂鬱及體力衰弱有關的「慢性疲勞症候群」,反而會對一般大眾或年輕慢性病族群造成最直接的健康及生活威脅。慎防流感週期大變異 接種疫苗保護自己跟家人姜冠宇醫師就公衛角度指出,流感常常四年就有一次大變異,如2015至2016年間,流感曾大流行到重症病人的葉克膜都不夠用,「明年可能又是一次大變異或流行年度,民眾更應警惕!」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會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更新病毒株,目前市面上的的流感疫苗,皆符合食藥署查驗登記規定並取得許可證照,且今年的疫苗抗原選株皆有符合目前社區流行的毒株。近年一項流感疫苗與心肌梗塞的研究,就證實接種流感疫苗可降低28%心血管事件風險、41%死亡率 。若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年輕族群,流感疫苗也能保障感染時巨噬細胞不會減少;另外,感染流感所引發發炎反應,會增加血液的凝固程度、造成血管收縮,接種疫苗可減低這類風險、避免引發併發症。因此鼓勵民眾應提前在跨年、春節等疫情高峰來臨前,主動接種流感疫苗,達到最佳防護效果,來保護自己跟家人。
屏東3羊隻染「人畜共通」布氏桿菌 疾管署匡列4牧場人員
屏東縣府執行每年例行性全縣乳牛、乳羊監測,沒想到11月28日在九如鄉一處飼養141頭羊隻的養羊場,初篩發現異常,7日確定有3頭羊感染布氏桿菌,是近30餘年來台灣牛羊首例,該3頭羊已完成撲殺及全場消毒作業,包括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9)日也表示,衛生單位造冊4名工作人員,目前健康狀況無異常,將持續監測,且依照其防護狀況,監測期最長可能至2個月。國內30多年來首度在羊隻身上驗出布氏桿菌,由於布氏桿菌病為人畜共通傳染病,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已通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由屏東縣衛生局進行疫調。據羅一鈞說明,因應農業部今日公布國內乳羊場監測檢出布氏桿菌陽性案例,衛生單位已完成工作人員造冊,該乳羊場工作人員共4人,平日工作時有穿戴口罩、手套等防護裝備,目前健康狀況無異常,將持續監測其健康狀況。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 (圖/報系資料照)羅一鈞指出,若沒有適當防護,監測期可能長達2個月,目前飼主說明人員有適當防護,可能採比較短的監測方式,還需進一步和工作人員瞭解狀況,若評估有暴露風險,再延長監測。這段期間會先請他們注意有無發燒,有的話就要回報衛生單位,就醫就要告知暴露史,監測期滿衛生單位會詢問是否有疑似症狀,若無就可結案。羅一鈞並表示,由於該乳羊場不對外開放擠乳,亦不對外開放民眾觀光遊玩,且已撲殺完畢,評估對社區民眾尚無傳播風險。布氏桿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人類可能因為接觸到感染動物的組織,或食入乳製品而感染。布氏桿菌病在我國列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2011年曾出現5例,分別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感染,2015年亦有一名印尼籍女看護確診,皆為境外移入病例。專家指出,人類感染布氏桿菌機會低,但常見症狀如發燒、全身痠痛、頭痛、倦怠感都沒有特異性,較難診斷,若沒有使用正確的抗生素,就有致死風險。羅一鈞也說明,一般免疫狀況良好的健康民眾,感染之後多是發燒、全身性症狀,使用抗生素治療就可以恢復,至於神經炎、睪丸炎等症狀,則是出現社區流行時、感染人數較多才會發生的少見併發症,而且多是在免疫力較弱族群。
社區新流行病毒…症狀曝光 急診醫示警「64中7人」:真的有點多
最近社區流行什麼感染?兒科急診醫師吳昌騰示警,除了幾個常見病毒以外,還多了一種「A群鏈球菌」,兒科急診白班64個小病人,其中就有7人。吳昌騰直言,「真的有點多。」吳昌騰在臉書發文表示,最近各醫院的兒科急診病人都有增加,不僅來診病人多,等候住院的病人也多,13日上兒科急診白班,總共來了64個小病人,其中有7個病童是A群鏈球菌口咽炎,真的有點多。吳昌騰指出,這7個病童來就醫時,都是這樣說「高燒不退,吃了幾天的藥物,還是一樣高燒、喉嚨痛」,後續經過咽喉的GAS檢測,就是A群鏈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的感染。吳昌騰說明,急性咽炎是指口咽部的發炎,是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可以單獨發生,或是合併其他上呼吸道的症狀,臨床上,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急性咽炎,主要是A群鏈球菌感染。至於其典型症狀包括,3歲以上的患者出現有明顯的且持續的咽喉疼痛(含吞嚥疼痛),沒有合併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而口咽部呈現明顯發紅,甚至有出血點、化膿現象,此時應高度懷疑是A群鏈球菌感染引起。吳昌騰提醒,大家要注意。
正式進入流行期!流感上周新增12死 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拉警報
台南市登革熱昨天新增275例,再創單日新高,累計已飆破4000例,國軍如火如荼協助化學防治。(圖/台南市衛生局提供)開學了,流感疫情連續4周門診就診人次升高,疾管署表示,上周一口氣新增12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且已經連續2周流感病毒陽性率超過20%,達流行閾值標準,正式進入流感流行期;而颱風後登革熱持續延燒,上周再增3例本土登革熱死亡個案,均是住在台南的60多至80多歲男性,3人都有潛在疾病。至5日止,全台本土病例已衝破4600例,有15個縣市淪陷。還未進入秋冬,流感疫情已經連續4周上升,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上周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8萬6870人次,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流感病人,且連續2周流感病毒陽性率超過20%,達本季流行閾值標準,顯示流感正式進入流行期,目前有A型H1N1及H3N2於社區流行。疾管署統計,上周一口氣新增12例死亡,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表示,死亡個案中有10例沒接種疫苗,10例有潛在病史,其中年紀最小者為中部11歲女童,在住院前1周出現上呼吸道症狀,就醫5天後呼吸急促緊急住院,住院後6天仍然急救無效。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拉警報,台南5日新增275例,全市累計已4064例, 且從3000例飆破4000例只花5天,外界關注疫情會否失控?市長黃偉哲強調,面對疫情擔心歸擔心,但沒有任何鬆懈本錢,必須繃緊神經做好防疫工作。疾管署統計,上周新增131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8例重症、3例死亡個案。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指出,死亡的3例個案本身分別有糖尿病、癌症等病史,其中一例60多歲男性因為沒有發燒等典型症狀,一度篩檢陰性,等到因為虛弱就醫,確診當天就死亡,其餘兩人也都在確診後2、3天陸續死亡。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分析,今年個案中年齡大於60歲以上占38%,高於2014至2022年60歲以上累計個案數占比的26%;提醒曾感染登革熱、年長及高風險族群須持續注意重症警示徵象及出血徵兆。
台南登革熱狂燒!連5天新增破百例 登防中心:嚴防交叉感染
台南市連續5天登革熱新增病例破百例,今日又新增104例,累積病例數2436例。鑑於國際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至今全國已累計125例境外移入病例,台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主任蘇世斌特別提醒,目前台南市社區流行第1型登革熱,如果境外移入病例帶入不同型別的登革病毒,將提高登革熱重症風險。登防中心表示,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數據,東南亞及南亞登革熱疫情除持續上升,還持續發生境外病例移入台灣情況,感染地以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及越南為大宗。目前柬埔寨、馬來西亞及印尼的疫情仍持續升溫中,泰國正處於高點,美洲地區也已累計超過323萬例,疾管署已將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及阿根廷等7國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提升至第二級的警示。登防中心還說,目前境外移入病例有第2型、第4型,重複感染不同型別病毒可能提高登革熱重症機率,加上此波確診者多為60歲以上長者,或帶有慢性病史者,都是登革熱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今日新增病例中,安南區有35例、永康區18例、東區16例、北區12例、南區8例、中西區6例、安平區3例、關廟區2例,仁德區、新化區、新市區及安定區各1例,年齡介於4歲至82歲。其中,102例由診所或醫院通報確診,2例由防治中心擴大採檢發現,防疫人員已立即進行個案居住地及工作地戶內外化學防治作業等防疫措施。蘇世斌認為,近期防疫人員前往許多移工宿舍進行登革熱防治稽查時,發現部分移工宿舍有環境髒亂及大量孳生源等情況,均已立即開單告發;他強調,移工宿舍管理人務必善盡管理責任,嚴格落實孳生源清除及環境清消,避免孳生病媒蚊嚴重影響宿舍內移工及鄰近居民的健康。另外,近日趁著天氣放晴,防治中心也把握時效與病毒搶時間,針對群聚地點規畫大區塊化學防治,今日上午完成安南區溪墘里及安富里400戶、下午完成關廟區香洋里區塊400戶化學防治作業。蘇世斌下午還與關廟區長李賢村前往噴藥現場,慰勉所有假日出勤的防疫人員。
藍營質疑防疫紓困振興預算 疾管署回應了
國民黨昨(8)日召開記者會質疑防疫紓困預算,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回應,自紓困振興預算支應新台幣180億元,其中160億元作為撥補隔離治療費用,採購抗病毒藥所需經費總計新台幣約24億元。疾管署指出,因應COVID-19疫情,採購抗病毒藥物、辦理檢驗診斷及隔離治療等所需經費不敷支用,經行政院同意由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經濟部所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科目項下調整支應180億元。疾管署表示,去年4月起,COVID-19進入社區流行,確診人數急遽增加,為保全醫療量能,確診個案採輕重症分流收治,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於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本署亦持續支持給付居家照護相關醫療費用。依健保署資料,2022年隔離治療費用(含居家照護相關費用)共受理申報計347.03億元,本署原編預算已不敷支應,故爭取預算160億元撥補2022年所需相關費用。疾管署指出,有關抗病毒藥物採購,今年5至7月間出現第4波疫情,已將原採購預計可供使用至今年底之抗病毒藥物儲備量用罄,考量國內COVID-19秋冬疫情可能受季節性流行、病毒株變異等多重因素影響,為降低重症減少死亡,爰擬增購抗病毒藥物、倉儲管理及配賦物流及所需經費,包含瑞德西韋21萬劑及其倉儲物流費,所需經費總計新台幣約24億元。另外疾管署也表示,COVID-19疫苗為全球首次傾力投入緊急疫苗開發以控制新興疾病大流行,無往例可參考。為分散風險並提供民眾更多選擇與完整保護,我國係採取「國際投資(COVAX)」、「逕洽廠商」及「國內自製」等多元管道,並持續觀察各國施打情形、疫苗研發進度、取得速度及疫情趨勢與病毒變異等因素滾動式調整;此外亦受國際疫苗市場及國人接種意願影響,過程中無法全程做到供需平衡。而超額準備疫苗為防疫戰略重要一環,與國際各國採行策略相同,為保障民眾接種安全,屆效疫苗均採一律銷毀,目前我國採購COVID-19疫苗各廠牌均有屆效銷毀情形。
新增8例流感重症死亡 累計76死!8成未接種疫苗
上週新增8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提醒民眾如有呼吸困難、發紺等流感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新增1名腸病毒併發重症個案,暑假期間學童參加夏令營及各類暑期旅遊活動,應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呼籲家長仍應留意孩童健康,落實個人及孩童衛生疾管署今(11)日表示,上周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21例A型H1N1、4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為10例男性、15例女性,發病日介於6月22日至7月7日,其中21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22例具慢性病史;另新增8例死亡(6例A型H1N1、1例A型H3N2、1例A型未分型),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為5例男性、3例女性,發病日介於5月9日至6月30日,其中6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6例具慢性病史。疾管署統計,近期社區流行A型流感病毒,H1N1與H3N2共同流行,上週(今年7月2日至7月8日)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計68,795人次,相較前一週(75,663人次)下降9.1%,疫情逐漸下降,惟流感併發重症通報數尚未下降,仍須注意流感病例危險徵兆;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7月10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374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0%,86%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81%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76例,80%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92%具慢性病史。另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1例感染克沙奇A4型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中部5個月大男嬰,6月11日發病,個案已出院,今年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6例重症,分別感染克沙奇A4型3例,腸病毒D68型、伊科病毒21型及克沙奇A6型各1例,均為5歲以下幼童。依據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亦於社區活動;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持續下降,惟社區仍有腸病毒活動,仍須留意相關防護措施及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呼籲,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仍持續活躍,如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需落實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同時提醒家長,暑假期間學童參加夏令營及各類暑期旅遊活動,於公共場所接觸到腸病毒的機會增加,應加強落實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並應做好個人衛生、注意居家環境清潔及消毒;大人外出返家則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亦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她胃脹吃藥治不好!不到2年暴長8顆「膽結石」 醫示警「這類人」要小心
一名50多歲患者半年來「胃脹」情況頻繁,只要晚餐多吃一些,半夜就會出現胃痛,吃藥也沒有任何改善。之後她一照超音波才發現膽囊「多了7、8顆膽結石」。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指出,通常膽結石要數年才會形成,但患者不到2年就增長這麼多膽結石,「肥胖就是其中一個危險因子,特別是胖在肚子就容易有脂肪肝和膽結石。」錢政弘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分享,「最近我幫一位50多歲的女性病患做腹部超音波,她這半年來胃脹得很頻繁,晚餐吃多一點半夜就會胃痛,吃了半年的胃藥都沒有改善,門診醫師決定幫她排胃鏡和超音波檢查。」結果超音波一照才發現,病人的膽囊多了7、8顆的膽結石,加起來有2至3公分。錢政弘表示,病患過去並沒有膽結石的紀錄,也經歷多次超音波檢查,而上次檢查已是一年半前,當時確實沒有膽結石,「一般膽結石要數年才會形成,怎麼才一年半的時間就長這麼多顆呢?」錢政弘因此進一步詢問對方,體重是否有任何異狀,患者則說自己這2年胖了4公斤,因為少出門,每天在家吃下午茶,喝咖啡配甜點、蛋糕和餅乾等,「應該是甜食吃太多才變胖。」錢政弘由此判斷,病人肚子不舒服並非是胃脹,而是膽結石所引發的疼痛,他也建議患者,接下來應避免吃高油脂的食物,包括蛋糕等,疼痛才不會復發。他提醒,「喝咖啡是可以減少膽結石,不過如果是加糖又配甜點可就沒效了!」錢政弘也示警,「肥胖是膽結石的危險因子,尤其是中廣型肥胖的人特別容易有膽結石,我和同事在基隆和新北市的社區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腰圍和身高比大於0.5』的人,得到膽結石的風險多1.65倍。」例如身高160公分的人,腰圍如果大於80公分,就屬於中廣型肥胖(胖在肚子),代表腹部的內臟脂肪太多,特別容易有脂肪肝和膽結石。錢政弘補充,一般提到「腰圍過粗」是指男性大於90公分/33.5吋,女性大於80公分/31.5吋;但有些人高、有的人矮;因此另一個新的算法是不分男女將「身高÷2」當作腰圍標準,如:某人身高160公分÷2=80公分,腰圍就應小於80公分,超過的話就屬腰圍過粗,屬於中廣型肥胖。
2寶染腸病毒「卻堅持全家出遊」 雙標同事讓他刷新三觀
國內腸病毒邁入流行期,今年多型別齊發,包括腸病毒D68型、71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等。對此,一名網友近日也發文抱怨,「平常同事只要看到別人小孩腸病毒帶去公園就罵的要死」,結果同事2個小孩陸續染上腸病毒後,卻堅持一大家子出遊,這種雙標態度也讓他直呼「刷新三觀」。網友昨(6日)在《爆料公社》發文指出,同事有兩個小孩,一個前幾天確診是腸病毒,第二個今天也發燒了,「平常同事只要看到別人小孩得腸病毒,仍帶去公園就會罵得要死,結果他自己小孩染腸病毒,這週居然還要全家一行人出門玩」。他也搖頭直呼自己被刷新三觀,「腸病毒停課不就是要你好好待在家?家人也好可憐有苦說不出……小孩還可能被傳染……腸病毒不好好在家,還想去人擠人,出門害別人」。貼文一出也引發網友熱議,「這就是別人孩子死不完的觀念」、「很多人就是這樣自私,別人的病毒才是毒,自己家的病毒是乾淨無毒的」、「正常發揮,這種雙標仔大概佔至少5成」、「就跟疫情一樣阿,別人出去就破口,自己出去就是有事情一定要處理」、「別把人性想得太美好,這就是台灣最美的風景」。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日前也表示,腸病毒正在社區流行,且D68型、71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等各型別都有,評估這波流行已經進入高峰,約持續到6月,放暑假後因減少聚集,疫情會下降,但按照過去經驗,9月開學後又會有一波流行。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最近門診確實收到許多腸病毒、新冠肺炎、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等病例,尤其腸病毒進入流行期,確診年齡集中在托嬰中心、幼兒園等這樣的年紀,偶而會有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不過多以輕症表現為主。陳木榮也提醒,如果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這些重症的前兆,一定要盡快送醫,以避免進展至重症。確診後也應避免至人潮多的地方。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則建議,6歲以下幼童感染腸病毒的重症率風險非常高,口罩鬆綁後,即使有接種疫苗,若家有年紀較小高風險嬰幼兒族群,仍建議戴口罩、以肥皂勤洗手,維持用漂白水消毒環境、玩具的習慣,才能有效阻絕腸病毒傳播。
新增4例流感重症死亡 上週類流感人次「逼近8萬」增3.5%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2023年5月28日至6月3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3,065人次,與前一週(13,110人次)持平,近期上升幅度趨緩,惟仍處於高原期,且整體趨勢高於2017年以來同期,仍須警戒。另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維持累計3例,上週無新增。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亦於社區活動,請家長提高警覺及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尤其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大醫院治療。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18例流感併發重症(15例A型H1N1、 3例A型H3N2),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為16例男性、2例女性,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3日,其中13例具慢性病史,17例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另新增4例死亡(皆A型H1N1),為未滿10歲至60多歲,2例女性2例男性,發病日介於4月26日至5月27日,其中3例有慢性病史,皆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疾管署統計,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79,205人次,較前一週上升3.5%,整體趨勢高於2020至2022年同期;近期社區流行A型流感病毒,H1N1與H3N2共同流行。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6月5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237例(112例A型H1N1、117例A型H3N2、3例A型未分型、5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47%,88%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79%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37例(17例A型H1N1、19例A型H3N2、1例B型),81%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92%具慢性病史。疾管署呼籲,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仍持續活耀,請民眾仍要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落實勤洗手、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
家長注意!腸病毒邁入流行期 估高峰到6月…9月開學後恐再一波
國內腸病毒邁入流行期,今年多型別齊發,包括腸病毒D68型、71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等,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這波流行預計持續到6月上旬暑假之前,且9月開學後勢必將再有一波,提醒若孩子出現嗜睡、意識不清等重症的危險徵兆,應儘速送醫。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最近一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人次高達1萬2263人,比前一周再增1.4%,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次創下2017年同期新高。今年截至目前,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累計11例、D68型輕症病例累計19例;另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3例,分別為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曾淑慧表示,目前腸病毒正在社區流行,且包括腸病毒D68型、71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等各型別都有,評估這波流行已經進入高峰,約持續到6月,放暑假後因減少聚集,疫情會下降,但按照過去經驗,九月開學後又會有一波流行。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表示,最近門診確實收到許多腸病毒、新冠肺炎、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等病例,尤其腸病毒進入流行期,確診年齡集中在托嬰中心、幼兒園等這樣的年紀,偶而會有小學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不過多以輕症表現為主。陳木榮表示,如果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這些重症的前兆,一定要盡快送醫,以避免進展至重症。確診後也應避免至人潮多的地方。台大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建議,6歲以下幼童感染腸病毒的重症率風險非常高,口罩鬆綁後,即使有接種疫苗,若家有年紀較小高風險嬰幼兒族群,仍建議戴口罩、以肥皂勤洗手,維持用漂白水消毒環境、玩具的習慣,才能有效阻絕腸病毒傳播。
新增2流感重症死亡案例 「一老一小」均未接種疫苗
國內正處腸病毒流行期,請家長加強幼童手部衛生,如有重症前兆病徵,儘速送往大醫院治療;另上週新增2例流感重症死亡案例,提醒民眾仍應注意,如有呼吸道症狀、發紺等流感危險徵兆,應戴口罩儘速就醫,掌握治療契機疾病管制署今(16)日表示,國內目前正處腸病毒流行期,且流感疫情持續,籲請民眾注意環境清消、落實勤洗手及咳嗽禮節,如有發燒、咳嗽等類流感症狀戴口罩及生病在家休息等措施,如出現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或流感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以利及早治療。疾管署指出,上週新增1例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個案為北部5歲男童,於今(2023)年5月上旬發病,經治療後症狀改善已出院,今(2023)年腸病毒71型輕症病例累計10例;另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累計3例,分別感染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6型、伊科病毒21型,均為5歲以下幼童。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2023年5月7日至5月13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1,916人次,較前一週(11,428人次)上升4.3%,整體趨勢呈上升且高於2017年以來同期;另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等多種型別腸病毒亦於社區活動,疫情傳播風險持續上升,請提高警覺及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提醒,家長及嬰幼兒照顧者,應時常清洗消毒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教導學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並多加注意嬰幼兒健康狀況,特別要提高警覺及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一但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全身肌肉突然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往大醫院接受治療。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1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11例A型H1N1、3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為4例男性、10例女性,發病日介於5月1日至12日,其中11例具慢性病史,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另新增2例死亡,年齡為未滿10歲及70多歲,為1例男性、1例女性,發病日為5月6日及4月19日,其中1例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腦中風、免疫疾病等慢性病史;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均感染A型H1N1。疾管署統計,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達67,73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5.7%,整體趨勢上升且高於2020-2021年同期;社區流行A型流感,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出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主,惟A型H1N1檢出增加,顯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仍持續於社區活動,仍未趨緩。本流感季自去(2022)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5月15日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累計169例(98例A型H3N2、65例A型H1N1、2例A型未分型、4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46%),87%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79%具慢性病史;其中死亡24例(17例A型H3N2、6例A型H1N1、1例B型),83%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96%具慢性病史。疾管署呼籲,流感流行期間,民眾如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以掌握治療黃金時間,尤其若是自身及親友為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流感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健康狀況。同時提醒醫師,如遇病人符合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不需流感快篩,即可開立公費藥劑,以把握用藥時機,降低重症風險。
幼兒界最新流行病毒!hMPV 爆大流行「躲都躲不掉」 兒科醫揭應戰技巧
近期許多耳鼻喉科、兒科診所,每天都有小朋友擠爆診間,兒科醫師觀察,儘管國內新冠疫情漸歇,最近社區流行的病毒,不是新冠肺炎或是早前流行的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而是以咳嗽和鼻塞、發燒為主要症狀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由於該病毒的發作症狀跟感冒太相似,第一時間很難察覺,兒科醫師提醒,這款病毒每個人遲早都會得,躲也躲不掉,4歲以下小小孩若近期有出現上述症狀,家長就醫時就要有警覺性。兒科醫師黃瑽寧最近透過臉書發文向家有幼童的家長示警,提到如果最近發現家中的小小孩,出現了咳嗽加上高燒不退的症狀,驗了新冠肺炎確定沒有確診,那可能就要懷疑,孩子可能感染了現在社區正流行的人類間質肺炎病毒。黃瑽寧提到,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病毒,都是一種單股核糖核酸(RNA)病毒。當感染到Hmpv時,病毒潛伏期約為3至6天,常見的症狀除了高燒,臨床還會出現咳嗽和鼻塞。且因hMPV症狀在嬰幼兒、免疫系統較弱,還有年長者身上會更劇烈,因此hMPV跟今年初一度流行的RSV病毒一樣,都是兒科醫師嚴陣以待的「小小孩殺手」。根據《heho健康網》報導,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指出,跟早期的新冠肺炎相比,hMPV病毒對人類的殺傷力雖然沒這麼大,但包括早產兒、5歲以下嬰幼兒,以及有先天性心臟病、氣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孩子,甚至是患有免疫疾病或癌症的孩子們,對hMPV病毒都不能輕忽,儘管該病毒並不強,但後續引發的併發症跟感染問題,容易對上述族群帶來關鍵性傷害。一旦感染到hMPV病毒,黃瑽寧醫師表示,目前沒有針對這款病毒的特效藥,感染後的治療,主要以退燒、止咳、打點滴等支持性療法與症狀緩解治療為主軸;但患者若有出現像是中耳炎等細菌感染症狀,則會搭配抗生素治療。吳昌騰醫師並指出,hMPV 傳染方式包含飛沫、直接、間接傳染,雖然現在口罩解封,但對於平時過著團體生活的孩子們,預防上還是建議戴口罩、勤洗手與環境消毒,比較能有效防範病毒。他並從急診的角度觀察,認為在春末夏初之際,最近臨床以腸病毒造成重症的風險,可能還是比hMPV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