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遊行
」 抗議 法國 以色列 示威遊行 巴勒斯坦迷暈妻子供72人凌辱 法國誇張前夫出庭自認「我是性侵犯」
法國一名71歲男子佩利科特(Dominique Pelicot)於近日在法庭上首次承認對其前妻吉塞爾(Gisele Pelicot)下藥並多次邀請其他男子性侵他,涉案男子人數竟多達72人。而日前佩利科特出庭時,聲淚俱下地表示「我是性侵犯(I am a rapist)」,並對自己的犯行坦承不諱。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佩利科特被控從2011年至2020年這10年期間,會定期下藥迷暈妻子吉塞爾,使其在失去意識的情況下遭到性侵。不僅如此,佩利科特還通過網絡聯繫了數十名男子,邀請他們加入這場針對吉塞爾的暴行中。而設籍人數竟然有72人之多。而整起事件之所以曝光,是因為佩利科特在一家商店偷拍女子裙底而遭警方逮捕,後續警方在查扣佩利科特的電子設備時,從中發現了佩利科特存放大量妻子遭到迷暈、性侵的影片、照片,整起事件才因此曝光。後續在警方的解釋下,吉塞爾終於瞭解自己過去多年多次發生的失憶和健康問題,在此之前,吉塞爾曾因記憶缺失和身體異常多次求診,甚至擔憂自己罹患上阿爾茨海默症或腦瘤,沒想到這背後的原因,竟然是丈夫長年在背後下藥所致。法院原定在2日進行開庭,但由於佩利科特的健康問題,一度推遲庭審。佩利科特的律師貝扎瓦羅(Beatrice Zavarro)表示,佩利科特曾患有膀胱血栓和腎臟炎,而目前醫療檢查結果顯示他有能力出庭。儘管健康狀況欠佳,法庭仍決定調整聽證會的安排,讓多米尼克可以定期休息以參與接下來的審訊。而在首度出庭時,佩利科特日前在庭上坦承自己是強姦犯,並指出參與此案的50名共同被告「都知道」他們是在性侵,而非參與什麼性幻想遊戲。吉塞爾的律師巴博諾(Stéphane Babonneau)在庭上質詢佩利科特,為何在妻子出現健康問題時,仍無法停止對他的虐待。佩利科特表示,自己曾多次試圖停止,但無法控制內心的成癮。佩利科特也提到,自己在2010年受到一名網上結識的男護理師的影響,開始對妻子下藥和性侵行為。庭審中,多米尼克還承認拍攝了數千段虐待妻子的影片,並承認這些影片不僅是為了取樂,也是為了保險。報導中也提到,在佩利科特坦承犯行後,一同受審的50名男子中,其中一些人承認知道吉塞爾是被下藥,但也有人辯稱,以為自己參與的是夫妻間的性幻想遊戲,而並非強姦。但佩利科特明確表示,這些男子都知道自己在犯罪,並且還有三腳架和屏幕清楚顯示在房間內,每個進來的人都能看到這些設備。隨著審判的進行,整起事件已成為法國反對強姦和化學性侵運動的象徵,吉塞爾不僅在庭上面對昔日的施虐者,還選擇讓審判公開進行,藉此提高公眾對這類犯罪的警覺性。先前在法國各大城市,甚至出現聲援吉塞爾的大規模示威遊行。(圖/達志/路透社)
丈夫下藥迷暈妻子讓陌生男性侵 法國各地爆發示威遊行聲援
法國72歲的吉賽爾(Gisèle Pélicot)在10年內多次遭丈夫佩利科(Dominique Pélicot)下藥並供於他人性侵,牽扯人數甚至多達數十人。整起事件爆發後,引起法國社會的譁然。而法國各地城市於14日爆發多起遊行,主要都是在聲援吉賽爾。根據《CNN》報導指出,在14日當天,從法國南部的馬賽(Marseille)到首都巴黎(Paris),約有30個城市響應女權團體的號召,民眾走現身在巴黎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epublique),高舉著「支持吉賽爾」、「恥辱必須改變陣營」、「受害者,我們相信你們」等標語,表達對受害者的聲援。報導中提到,整起案件是從9月初開始審理,預計會持續至12月。而特別的是,吉賽爾主動選擇「公開審理」,其委任律師表示,目的就是要提醒公眾注意性虐待、下藥迷姦等問題。法國Coudes a Coudes協會的女權主義者法貝諾馬(Fatima Benomar)表示,對吉賽爾的勇氣表示由衷的感謝,並強調這些集會不僅是為了支持吉賽爾,也是向所有性侵受害者的致敬與慰問。據法國檢方指控,71歲的佩利科不僅多次強姦自己的妻子,還在網上提供與其妻發生性關係的機會,並拍攝這些虐待行為。除了佩利科本人,另有50名被指控參與虐待的男子也在受審。如果罪名成立,他們每人可能面臨最高20年的監禁。而目前佩利科的律師扎瓦羅(Beatrice Zavarro)表示,佩利科已承認自己的罪行。而其他被告中,目前已有部分人士坦承罪刑。(圖/達志/路透社)
四面佛也鎮不住!曼谷6死酒店煞氣重 14年爆「5大詭案」
泰國曼谷市中心的君悅酒店16日晚間發生6名外國人集體死亡命案。最初一度傳為槍擊案,警方人士事後澄清並無槍擊跡象,懷疑死者是飲用含有劇毒「氰化物」的飲料,據悉死者有2名為美國籍,4名為越南籍。該起毒殺事件疑與「債務糾紛」有關,警方已將唯一倖存的導遊帶回警局審訊,而這並非該酒店或是周邊首次發生邪門事件,為了鎮壓「陰氣」,酒店在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不少狀況,像是2015年的炸彈襲擊以及汽車失控衝撞神壇等。為了鎮壓「陰氣」,酒店在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不少狀況,像是2015年的炸彈襲擊以及汽車失控衝撞神壇等。(圖 /達志/美聯社)為了鎮壓「陰氣」,酒店在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不少狀況,像是2015年的炸彈襲擊以及汽車失控衝撞神壇等。(圖 /達志/美聯社)根據泰國警方初步判斷,這起事件中,其中一位死者疑似因債務問題毒殺其餘5人後再輕生。這起在酒店內發生的6死案件,也使得當地民眾和觀光客人心惶惶。事實上,這已非曼谷君悅酒店與周遭景點首次發生邪門事件。「2015年曼谷爆炸案」,該起恐怖攻擊造成20人死亡、125人受傷。(圖 /達志/美聯社)據TripSavvy整理出的資料顯示,儘管該酒店為了鎮住「陰氣」,於酒店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多起弔詭事件:2024年:6名越南裔人士陳屍於酒店內的502號客房。2016年:一輛汽車衝進四面佛廟,導致7名信徒受傷,事後排除恐攻的可能性,駕駛則因中風失控釀成意外。2015年:「2015年曼谷爆炸案」,一名隸屬於土耳其極端民族主義恐怖組織「灰狼」的28歲新疆維吾爾族男子,在四面佛前的路口投擲炸彈,犯案動機是因為不滿泰國政府將境內多名維吾爾族偷渡人士遣返新疆,該起恐怖攻擊造成20人死亡、125人受傷。2010年:泰國在當年發生一系列的反政府示威遊行,位於四面佛和曼谷君悅酒店對面的百貨公司CentralWorld在5月19日被示威者縱火,當局派出900名士兵與警員護送消防員到場救火。這場大火狂燒1晚,幾乎三分之一建築被燒毀。2006年:一名27歲男子使用鐵鎚砸毀四面佛的原始雕像,隨後被目擊的街道清潔工追趕攻擊,當場被打死,事後證實,男子疑似精神不穩才會進行破壞。「2015年曼谷爆炸案」,該起恐怖攻擊造成20人死亡、125人受傷。(圖 /達志/美聯社)TripSavvy整理出的資料顯示,儘管該酒店為了鎮住「陰氣」,於酒店門前設立了四面佛佛像,但仍發生多起弔詭事件。(圖 /翻攝自TripSavvy)
不給拜登面子!納坦雅胡殺紅眼:不會接受任何加薩停戰協議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3日受訪指出,他對哈瑪斯(Hamas)即將釋放部分人質的協議持開放態度,但他也重申,他不會同意任何要求以色列停止加薩戰爭的協議,儘管美國先前聲稱,以色列提出的談判方案將成為停戰的主要途徑。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納坦雅胡23日接受「第14頻道」(Channel 14)採訪時宣稱:「我們的目標是救回俘虜,並連根拔起加薩走廊的哈瑪斯政權。」然於,目前正有數以萬計的以色列人持續發起示威遊行,要求納坦雅胡及其政府提前舉行選舉,並與哈瑪斯達成釋放人質的協議。上個月,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才提出1項停火協議,該協議規定,雙方將停戰6週,且哈瑪斯必須釋放部分以色列俘虜,以交換以方釋放巴勒斯坦囚犯。儘管美國官員堅稱該提案是以色列提出的,但包括納坦雅胡在內的多位以色列官員,已揚言戰爭直到哈馬斯被完全消滅之前都不會停止,也拒絕公開支持上述停火方案。目前正有數以萬計的以色列人持續發起示威遊行,要求納坦雅胡及其政府提前舉行選舉,並與哈瑪斯達成釋放人質的停火協議。(圖/達志/美聯社)納坦雅胡還告訴「第14頻道」,以色列對加薩南部靠近埃及的邊境城市拉法(Rafah)的「猛烈軍事攻擊」即將結束,「但這並不意味著終戰,僅代表拉法的激烈戰爭階段將告一段落。」據悉,這是以哈衝突以來,納坦雅胡首次接受以色列媒體採訪。此外,納坦雅胡又再次拒絕了由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接替哈瑪斯治理加薩走廊的想法,「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還是希望與當地巴勒斯坦人一同建立文職政府,也許再加上中東地區周圍國家的外部支持,以管理人道主義援助等加薩地區的民政事務。」此話一出,意味著以色列將實際侵占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而且不可能撤軍。納坦雅胡還指出,以色列部隊很快就會部署到與黎巴嫩接壤的北部邊境,但這是出於「防禦目的」,「加薩的緊張局勢結束後,我們就有可能把部分兵力調往北部。」《美聯社》日前也分析,納坦雅胡始終不願停戰的主因,在於他若這麼做,他和他的政治夥伴就會被趕下台,因為納坦雅胡政府的民調在國內已岌岌可危,其反對者也痛批,納坦雅胡更關心的是繼續掌權,而不是以色列的國家利益,但他本人卻極力否認這項指控。據加薩走廊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已有至少37598名巴勒斯坦平民死於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另有超過86032人受傷、85%的加薩人口被迫流離失所。對此,聯合國國際法院(ICJ)也在今年1月發布了1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接著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蒙娜麗莎」又遭襲擊! 環保團體2年發動27次攻擊破壞歷史名作
存放於法國羅浮宮的世界名畫《蒙娜麗莎》於28日遭到環保團體「Riposte Alimentaire」2名成員潑湯破壞,好在畫作外圍有玻璃罩保護著,因此畫作本身並未遭到破壞。而這其實也並非是《蒙娜麗莎》首次遭人破壞,早在2022年5月29日當天,就有疑似環團的成員試圖破壞畫作。而在此之後,許多環保團體為了吸引民眾目光,在2年內對歷史畫作發動了27次的攻擊行動。《CTWANT》就由近至遠的逐一整理,方便讀者理解。2024年2024年1月28日,環保團體「Riposte Alimentaire」2名成員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內,向展出的《蒙娜麗莎》投擲黃色、橙色的液體,後被證實是湯。2名成員也在現場高喊「是藝術比較重要,還是獲得健康與永續食物比較重要?」該團體也要求法國政府,要把食物納入一般社會保障體系中。(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2023年11月6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2名成員在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手拿鐵鎚狠砸17世紀名畫《鏡前的維納斯》(Rokeby Venus)外圍的玻璃防護罩,之後2名成員在現場發表簡短的演說後,就遭到警方逮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8月30日,環保團體「On2Ottawa」成員蘇德菲爾德 (Kaleb Suedfeld)在安大略省渥太華的加拿大國家美術館中,對著加拿大畫家湯姆森(Tom Thomson)所繪製的作品《Northern River》潑灑粉紅色的顏料,畫作本身有被玻璃保護罩保護,而蘇德菲爾德之後也當場遭到逮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7月27日,環保團體「This is Rigged」2名成員闖入英國愛丁堡蘇格蘭國家美術館,對著蘇格蘭畫家克羅(Victoria Crowe)所繪製的《The Prince Charles, Duke of Rothesay》肖像畫進行噴漆,之後兩人又用強力膠將手掌黏貼在畫框上,更要求蘇格蘭政府應永久停發天然氣與石油的採取許可證。之後兩人也遭到警方逮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06月14日,環保團體「Restore the Wetlands」2名成員闖入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國家博物館,他們將一手手掌黏貼法國藝術家莫內的名畫《吉維尼花園》(The Artist’s Garden at Giverny)在畫上,另外一手則沾滿紅色油漆,並且直接塗抹在畫作上。博物館方面當時表示,畫作需要進行檢查才得以知道損害情況。(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4月27日,環保團體「Little Dancer Aged Fourtee」2名成員闖入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他們對著19世紀藝術家竇加(Edgar Degas)的雕塑作品《十四歲的小舞者》(Little Dancer of Fourteen Years)潑灑紅色、黑色的油漆,並且在現場要求政府應該要對氣候變遷付出更強力的行動。(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3月9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在義大利米蘭進行示威遊行,之後有2名成員使用噴漆破壞米蘭大教堂廣場上的《伊曼紐爾二世紀念碑》。而義大利官員曾就此痛批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是為了永久破壞藝術品,但此番言論遭到「Ultima Generazione」駁斥,更強調自己所使用的都是與其他案例相同的油漆。(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3年1月20日,環保團體「Disrupt Burrup Hub」2名成員闖入澳洲珀斯的西澳大利亞美術館 (AGWA),並且對著19世紀澳洲畫家麥卡賓(Frederick McCubbin)的作品《Down On His Luck》。他們在現場直接點名澳洲最大石油探勘與生產公司伍德賽德(Woodside)對環境產生嚴重破壞。(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2022年11月19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義大利米蘭文化中心Fabbrica del Vapore ,並且對其中展示由美國藝術家沃荷(Andy Warhol)於1979年彩繪的BMW投擲大量的麵粉。(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18日,環保團體「Derniere Renovation」2名成員對著法國巴黎商業交易所外的、由美國雕塑家雷 (Charles Ray)於2014年所製作的《Horse with Rider》雕塑潑灑油漆。之後2人並且將自己的腳踝綁在雕像的馬前腿上,手牽手跪在雕像前面。(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15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奧地利維也納利奧波德博物館,對克林姆(Gustav Klimt)名畫《死亡和生命》(Death and Life)潑灑黑色油性液體。(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13日,環保團體「Futuro Vegetal」成員闖入西班牙巴塞隆納的埃及博物館,並對其中的木乃伊複製品潑灑可樂。 (圖/翻攝自Futuro Vegetal官方網站)2022年11月12日,環保團體「Stop Fracking Around shows」2名成員闖入加拿大溫哥華美術館,並對加拿大畫家卡爾(Emily Carr)於1934年所繪製的《Stumps and Sky》潑灑楓糖漿。這2名成員之後則是要求政府應該要停止在哥倫比亞省北部建造天然氣管道的計畫。(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9日,環保團體「Stop Fossil Fuels Subsidies」2名成員闖入澳洲國家美術館,並對美國藝術家沃荷(Andy Warhol)於1962年創作的藝術品《Campbell’s Soup 1》使用藍色墨水進行塗鴉。而這2名成員在警方抵達現場前就已逃逸無蹤。(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1月5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義大利羅馬博物館,並對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名畫《播種者》(The Sower)潑灑碗豆湯。(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0月27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闖入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對著荷蘭繪畫大師韋梅爾(Johannes Vermeer)《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投擲油漆,甚至將自己的頭部、手掌黏貼在畫作上。(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0月23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德國波茨坦巴貝里尼博物館(Barberini Museum),並對法國畫家莫內(Claude Monet)名作《乾草堆》(Les Meules)潑灑馬鈴薯泥。(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10月14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並對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畫《向日葵》(Sunflowers)潑灑番茄湯。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8月25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成員闖入德國國家博物館,並且將自己的手掌黏貼在拉斐爾的《西斯汀聖母》的畫框上。(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8月19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2名成員闖入羅馬梵蒂岡博物館,並將手掌黏貼在著名大理石雕像勞孔群像 (Laocoön and His Sons)上,該雕塑於1506年出土,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紀。(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7月30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4名成員闖入義大利米蘭新世紀博物館,其中2名成員將手掌黏貼在博喬尼 (Umberto Boccioni) 於1913所創作的雕塑《Unique Forms of Continuity in Space》的底座上。(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7月22日,環保團體「Ultima Generazione」2名成員闖入義大利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並將手掌黏貼在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名畫《春》(Primavera)的畫框上。 (圖/翻攝自Ultima Generazione官網)2022年7月6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超過四名以上成員將手掌黏貼在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名畫複製品《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的邊框上,同時也在畫作下方噴漆寫上「No New Oil」等字樣。(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2022年7月4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倫敦國家美術館,他們將其他畫作黏貼在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名畫《乾草車》(The haywain)上,同時也將手掌黏貼在畫框上。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7月1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曼徹斯特美術館(Manchester Art Gallery),成員將手掌黏貼在脫爾諾(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名畫《湯姆森的風弦琴》(Thomson’s Aeolian Harp)的畫框上。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6月30日,環保團體「Just Stop Oil」成員闖入英國考陶爾德畫廊 (Courtauld Gallery) ,成員將手掌黏貼在梵谷(Vincent van Gogh)名畫《盛開的桃花》(Peach Trees in Blossom)的畫框上。 (圖/翻攝自Just Stop Oil官方網站)2022年5月29日,法國羅浮宮展出的名畫《蒙娜麗莎》(Mona Lisa)遭一名男扮女裝的36歲男子潑灑蛋糕,該名男子提出關注藝術之前,更要關注地球環境等訴求,但據查,該名男子在當時疑似不隸屬於任何環保團體。(圖/翻攝YouTube Poder360)
孟加拉大選「縱火案」頻傳 總理哈希納爭議性4度連任
孟加拉7日大選的前一天(6日)驚傳有至少14處投票所遭縱火,該國首都達卡(Dhaka)5日更爆出有列車失火,釀4死、8重傷悲劇。孟加拉當局遂將該起列車失火事件歸咎於人為縱火,以試圖破壞民主價值。最終,著名反對派政治家、「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黨員納比(Nabiullah Nabi)和其他6名該黨的活動人士皆因涉嫌參與縱火事件被捕,也因此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現任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贏得第5個任期。孟加拉第12屆國民議會選舉在1月7日落幕。(圖/達志/美聯社)據BBC的報導,孟加拉第12屆國民議會選舉在1月7日落幕,執政黨「孟加拉國人民聯盟」(AL)和其盟友在議會的300個席次中佔有225席,贏得了至少60%的席位,也因此已連續執政15年、該國史上在任最久的領導人哈希納第4度連任,將再幹5年。據悉,孟加拉反對派已在選舉前呼籲,在極端政治鎮壓的氣氛下抵制投票,更在6日號召全國罷工2天。因此官方報告顯示,本次大選的投票率大約只有40%,但反對人士則聲稱,這個數字有可能已經被誇大。選舉前夕,孟加拉一輛開往首都達卡(Dhaka)的貝納波爾快車(Benapole Express)也在當地時間5日晚間9時左右竄出火苗,火勢延燒到4節車廂,最終導致4死8重傷,其中包括2名孩童呼吸道嚴重灼傷。7名消防人員花了1小時的時間,才控制這起發生在達卡瓦里地區(Wari)的大火。此外,警方還指出,身分不明的縱火者在至少5所小學縱火,包括4個投票所;首都達卡近郊加吉坡(Gazipur)也發生數場火災。該國東南部城市吉大港(Chittagong)的一座佛教寺廟更被縱火,選舉委員會稱,執政黨AL的政黨辦公室遭到攻擊,AL也因此指責反對黨BNP試圖透過「對無辜人民實施恐怖統治」來擾亂選舉。對此,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卻估計,自去年10月28日反對派集會演變成的暴力事件以來,該國至少有16人死亡、超過5500人受傷、近1萬名活動人士被捕。該組織指控政府試圖「將執政黨的政治對手塞滿監獄」,但AL否認了上述指控。反對派「孟加拉國民族主義黨」(BNP)的支持者在抗議活動中縱火,呼籲抵制7日的選舉。(圖/達志/美聯社)哈希納的反對者幾個月來一直要求她辭職下台,並要求舉行中立的臨時政府組織選舉,但哈希納拒絕屈服於在野黨的要求,並將反對派的示威遊行描述為「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行動。部分選民也憂心,AL的再度勝選已使該國形同事實上的一黨專制國家。
30萬民眾走上街頭力挺巴勒斯坦 「防破壞治安」近百人遭警方逮捕
英國倫敦日前爆發力挺巴勒斯坦的大規模遊行,警方估計參加人數高達30萬人,而主辦單位則宣稱有80萬人參加。而其中由於在英國當地把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視為恐怖組織,有82名示威遊行民眾由於表態力挺哈馬斯,遭警方以「防破壞治安」為由逮捕。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起示威遊行是以色列與哈馬斯爆發衝突後,在英國當地爆發最大規模力挺巴勒斯坦的遊行。根據英國警方估計,在11日當天,有超過30萬民眾參與了這場遊行,要求以色列即刻對加薩走廊停火。示威民眾揮舞著巴勒斯坦的國旗,更舉著「對加薩走廊停火」、「自由的巴勒斯坦」等標語進行遊行。而由於英國政府將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視為恐怖組織的關係,有82名參與示威遊行的民眾因表態力挺哈馬斯,結果被英國警方以「防破壞治安」為由逮捕。
反對派集結10萬民眾 孟加拉首都爆發「總理下台」示威遊行…警察遭殺害身亡
孟加拉首都達卡於28日爆發一起由反對派主辦的示威遊行活動,原本活動主旨是要求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下台,更要求自由公正的投票機會。但這場有10萬民眾參與的示威遊行,最後卻演變成大規模的暴動,1名警察與1名示威者在過程中遭殺害身亡,另外還有100多人受傷。根據《法新社》報導指出,.這起示威遊行是由孟加拉反對派孟加拉民族主義黨(BNP)所主辦,最後號招了將近10萬民眾參與。而示威遊行的主軸則是要求總理哈希納下台,並呼籲之後的看守政府能進行自由、公平的投票。但在過程中,示威遊行逐漸演變成暴動,數十輛汽車遭到民眾縱火,政府大樓也被嚴重破壞。警方與示威民眾發生嚴重衝突,警方一度使用催淚瓦斯、橡膠子彈來鎮壓示威民眾,雙方也就此發生嚴重衝突。最後傳出有1名警察與1名示威民眾在暴動中遭到殺害。孟加拉首都達卡爆發反政府遊行。(圖/達志/美聯社)報導中指出,哈希納自2009年上台後,就一直厲行獨裁手段,不僅對言論嚴重控管,甚至有侵犯人權、控管言論自由、監禁異議者的行為。而身為反對派的孟加拉民族主義黨多年來都一直要求哈希納下台。實際上,美國也在5月時對孟加拉實施簽證制裁,當中提到孟加拉政府曾於2014年、2018年操控選票、鎮壓反對派,嚴重損害民主自由的價值。但當時已遭哈希納執政的政府駁斥。
紐約爆發反戰遊行「大中央車站一度關閉」 倫敦民眾上街聲援巴勒斯坦
在巴勒斯坦極端組織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後,以色列隨即也包圍、空襲哈馬斯管理的加薩走廊,而這也讓加薩走廊當地的巴勒斯坦民眾苦不堪言。近期在不少國家都有傳出聲援加薩走廊巴勒斯坦人民的示威遊行。美國紐約就在27日爆發示威遊行,大中央車站一度被迫關帝。而在英國倫敦,也有10萬民眾走上街頭聲援巴勒斯坦。根據媒體報導指出,27日晚間,數百名猶太和平組織成員聚集在美國大中央車站,呼籲以色列與哈馬斯雙方應立刻停火,但由於人數過多,大中央車站一度被迫關閉,而在轉移到曼哈頓中城的過程中,有不少示威抗議的人員遭到警方逮捕。除此之外,在英國當地也有數萬名親巴勒斯坦抗議者在各地進行示威遊行抗議,其中有數千名抗議者出現在倫敦街頭。這些抗議成員呼籲以色列停止對加薩走廊的攻擊。除了倫敦外,在曼徹斯特、格拉斯哥、貝爾法斯特等城市也有類似的抗議活動發生。報導中提到,在過去3個星期的周末,英國幾個主要城市都發生大規模的抗議活動。21日倫敦街頭大約有數十萬民眾參與示威抗議。報導中也指出,哈馬斯於7日向以色列發動突襲,而雙方的衝突也就此展開,截至27日,雙方的衝突已經造成8700人死亡,加薩走廊衛生部門宣稱巴勒斯坦方面有7300人死亡,以色列軍方宣稱有1400人死亡。
倫敦爆發力挺巴勒斯坦示威遊行 估計10萬民眾走上街頭「呼籲加薩走廊停火」
從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於7日對以色列發動突襲後,雙方一直在加薩走廊不斷交火,這也讓加薩走廊當地的巴勒斯坦民眾苦不堪言。為此,英國倫敦於21日爆發了力挺巴勒斯坦的示威遊行,警方估計約有10萬民眾參與遊行,而示威隊伍則是呼籲加薩走廊應即刻停火。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英國倫敦於21日爆發「全國支持巴勒斯坦」遊行(National March for Palestine),參與民眾譴責以色列對加薩走廊的轟炸與封鎖,導致加薩走廊民眾苦不堪言,呼籲加薩走廊當地應即刻停火。而主辦這場示威遊行的,是「巴勒斯坦團結組織」(Palestine Solidarity Campaign),該組織的主任賈馬爾(Ben Jamal)則在社群網站X上發文表示「我們全都團結起來,傳達同一訊息:我們希望暴力結束。我們呼籲立即停火,並確保將必要的人道援助物資安全遞送給加薩的人民」。(圖/達志/路透社)賈馬爾也表示,他認為要徹底解決「根本原因」才能有辦法阻止這場發生在加薩走廊的暴力行動。而他所指的「根本原因」是指以色列長達數十年軍事占領的行為。在實際遊行現場中,不少民眾集結於倫敦市中心,拿著標語、揮舞著巴勒斯坦的國旗,最後走到唐寧街的首相官邸前抗議。也有報導指出,雖然警方事前曾表示,由於哈馬斯也遭英國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因此民眾如果有出現任何支持哈馬斯的行為,都會遭到警方逮捕。但整起示威過程中尚稱和平,目前並未有傳出民眾遭逮捕的消息。
帶團遊以色列遇戰亂「23人今晨返台」!眭澔平驚憶:不斷聽到槍砲聲
資深旅遊家「眭澔平」日前領團32位遊客飛往以色列,怎料卻遇上以巴衝突,戰爭導致航班大亂,一行人所幸已於今(14日)凌晨順利返台,為這趟有驚無險的旅程畫下句點。眭澔平3日與其他32位團員抵達以色列,參訪擁有兩千年古老文化的傳統祭典,沒想到離開後的隔天,便遇上巴勒斯坦突襲以色列,導致航班、邊界關卡亂成一團,一行人歷經3次轉機後,9名團員平安抵達香港及美國,剩餘23人在今天凌晨成功返抵國門。對此,眭澔平表示,當時在以色列邊界處聽到不絕於耳的槍砲聲,大量的巴勒斯坦支持者也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另外團員也透露,本來帶著興奮心情要去朝聖,沒想到竟會遇上可怕戰爭,「當時是覺得,我到底回不回得來台灣。」雖然已經平安踏上台灣土地,不過團員們回憶起當時的驚險旅程,各個仍餘悸猶存。
以色列國會通過爭議司改法案 全國再爆示威遊行
以色列國會11日通過爭議性極高的司法改革議案,消息曝光後引起人民的不滿,短短數小時內,以色列境內各地又再次爆發示威抗議活動。根據《BBC》報導指出,這起司法改革議案之所以會爭議性極大,主要是議案內容將會縮限司法部門裁決政府部門的合理性,給予政治人物高於法院的權利。不少民眾認為,這次的改革議案會嚴重影響到以色列的民主發展。像是先前,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被迫開除有前科的內閣成員戴瑞(Aryeh Deri),但當時尼坦雅胡就曾表示,會找盡所有法律工具來保住戴瑞的職位。(圖/達志/美聯社)其實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曾在3月底宣布暫緩這個議案,表示會與反對派進行協商,但近期展開多次協商卻沒有共識,因此以色列政府又於11日發起投票來通過議案。在議案通過後,以色列各地就爆發規模大小不一的示威抗議活動,像是特拉維夫(Tel Aviv)附近班古里昂機場(Ben Gurion Airport)、耶路撒冷(Jerusalem)郊外高速公路與中部城市莫地因(Modiin)附近高速公路。當地警方也表示,會尊重示威遊行的權力,同時也會維持秩序。而目前有消息指出,在古里昂機場的抗議民眾中,有40人遭到警方逮捕。全國各地有71人遭到逮捕。警方甚至出動高壓水槍來鎮壓在耶路撒冷附近高速公路抗議的民眾。(圖/達志/美聯社)
巴基斯坦前總理被當眾逮捕 裝甲車部隊法庭外押人
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Imran Khan)9日因貪腐指控於首都伊斯蘭馬巴德(Islamabad)當眾被逮捕,他在進入首都高等法院後不久,被一支準軍事部隊帶走,引發外界關注。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伊姆蘭汗所屬政黨正義運動黨(Tehreek-e-Insaf party)成員指出,這位前總理有涉及幾項貪腐案件,他主動出庭,但他在進入首都高等法院大門後不久,一支準軍事部隊就跟隨他進入,目測人數超過100人,另有目擊者表示,法院大門被軍用裝甲車擋住了,而伊姆蘭汗就在這種局面下被帶走。另外《CNN》、《半島電視台》指出,伊姆蘭汗所屬的「巴基斯坦正義運動黨」(PTI)透過推特證實這項消息,並釋出伊姆蘭汗在伊斯蘭馬巴德高等法院前被大批軍警包圍逮捕的畫面。伊姆蘭汗在2022年4月被執政夥伴倒戈,他決定解散國會,但此舉被最高法院裁定違憲,反而被國會發起不信任動議而被罷免。不甘被下台的他多次號召支持者發動示威遊行,近期他也正積極備戰預計於今年10月舉行的大選。伊姆蘭汗今年3月才說巴國政府試圖讓他入獄,目的就是不讓他參加大選,據《美聯社》報導,巴基斯坦「國家問責局」上周在另一起案件中,對伊姆蘭汗發出了逮捕令,而且他沒有獲得保釋,而伊姆蘭汗被安全部隊拘留後,他已向高等法院提出申訴,法院現在已要求警方就拘留事件作出報告。巴基斯坦前總理伊姆蘭汗在進入高等法院時, 被身分不名的軍事團體帶走。(圖/翻攝自推特)
近7成法國人「反年金改革」是造反有理還是被寵壞? 《紐約時報》:他們在捍衛民族自尊心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16日決定強推備受爭議的年金改革法案,總理博恩(Elisabeth Borne)也於同日向國會宣布,政府將引用憲法第49條第3款,繞過下議院國民議會,強行通過相關法案。但根據法國公眾意見機構(IFOP)4日的數據,69%的受訪者反對退休制度改革,且人數有增加趨勢。對此,《紐約時報》也指出,法國人強烈抵制延後退休年齡,不只是因為不滿工作年限變長,也是為了捍衛法國民族的自尊心,其中不乏有未就業的年輕人也反對年金改革。因此,馬克宏強推法案的舉措勢必將激化抗議和罷工運動,甚至可能使他遭到彈劾。綜合《中央社》、ABC News、《紐約時報》的報導,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法國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其養老金支出遠超大多數發達國家,接近經濟產值的14%。因此馬克宏自2017年競選時就矢言要改革年金制度,因為他認為法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已經拉長,若法定退休年齡不跟著改變,政府財政將入不敷出。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則聲稱,這項改革計畫將在2030年為年金帳戶帶來177億歐元的進帳。但法國民眾顯然未被說服。事實上,在過往的30年中,法國政府只要進行年金改革,都會引發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本次的年金新制也不意外,該計劃公布後隨即遭到民眾、工會的大規模反彈。法國工會團體近日發動今年以來第6波反年金改革全國大罷工,當地時間7日更有大約128萬人走上街頭,是今年抗議人數最多的一次。工會團體甚至還揚言要「癱瘓法國!」罷工也越演越烈,包括煉油廠關閉、火車停駛、航班取消、垃圾不收、學校停課。抗議者聲稱,除非馬克宏將年金改革法案收回,否則不會停止罷工。相關法案如今也於16日上午在參議院以193比114票通過,並於下午在下議院國民議會闖關。但在票數不夠的情況下,馬克宏政府在表決前決定動用憲法條款強推法案,因為馬克宏認為假如退休改革再沒有作為,帶來的金融及經濟風險太大,因此他最終還是選擇以特殊憲法權力通過法案。但馬克宏的年金改革是否真的有必要?法國人的反對是否合理?對此,義大利中間派的《共和報》(La Repubblica)特派基諾里(Anais Ginori)就說過:「我們退休年齡是67歲…當初法國大選時有候選人甚至提出要回到60歲,感覺不切實際。」德國中間偏左《時代週報》(Die Zeit)特派克魯帕(Matthias Krupa)也指出,重新平衡負債制度與人口紅利失衡的論述,竟然在法國起不了作用,「2000年代初,德國總理施若德進行改革,雖也經歷激烈辯論與抗議,相同論點卻被德國人接受。」《衛報》(The Guardian)記者亨利(Jon Henley)更表示,「英國最低年金約每月700歐元(約新台幣2萬2684元),65歲才能領...且正在延後至67歲。因此英國人很難理解,只是從62延到64歲,法國人竟如此反對!」也有少部分法國民眾將同胞形容為「被寵壞的孩子」,酸法國人「住在天堂卻自以為活在地獄。」對此,《紐約時報》(NYT)也探究了法國人為何覺得自己造反有理的背後因素。報導指出,法國比其他西方工業國家和社會更加珍惜退休生活,崇尚工作與休閒的平衡,因此馬克宏政府的計劃觸動了法國人的敏感神經。法國人強烈抵制推遲退休年齡,不只因為不滿工作年限變長,也是為了捍衛法國民族的自尊心。法國的年輕人,甚至包括一些還沒有進入就業市場的青年,也正在抗議政府的年金改革。報導稱,對在未來必須面對通貨膨脹、不確定的工作前景,以及氣候變遷的年輕一代來說,退休法案引發了對工作和退休定義的更廣泛思辨。法國格蘭維爾的居民、現年70歲的多倫(Jean-Paul Doron)也表示,他18歲開始工作,當過金屬工人,後來在國營法國電信(France Telecom)當倉庫管理員,「人們不應該等到退休後才擁有自由,年輕一代需要為爭取尊重人的待遇而奮鬥。」「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地方,」蒙田研究所(MontaigneInstitute)研究員馬蒂諾特(Bertrand Martinot)表示,最近研究顯示,絕大多數法國人對工作感到滿意,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工作很努力,近一半受訪者卻認為62歲退休已經很晚。這表明法國社會對這議題沒有共識。另外,法國總工會(CGT)成員貝爾(Sylvie Bayle)2月遊行時也向《中央社》強調,其實還有很多改革或開源方式,如向企業徵稅、增收資本獲益稅、銀行利息與上市股票等。換言之,他們認為,要填年金缺口,不應只向勞工開刀。
22歲女謊稱遭性侵虐待反被起訴 倒霉男子不堪霸凌「差點想不開」
英國坎布里亞郡(Cumbria)的少女威廉姆斯(Eleanor Williams)於2020年在臉書上發文,稱自己從12歲開始就長期遭到亞裔性侵犯集團的虐打、恐嚇、性侵、餵毒,甚至被賣到他國賣淫。消息曝光後,在網路上掀起一股募款的熱潮,同時也爆發了多起示威抗議行動。沒想到檢警調查後發現,這些事情全部都是由威廉姆斯捏造出來的,而被威廉姆斯指控的男子一度因為群眾的霸凌而產生輕生念頭。更令人髮指的是,威廉姆斯自始自終都不願承認自己在捏造指控,拒不認罪。而英國普雷斯頓皇家法院即將於近日宣判威廉姆斯的判決。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威廉姆斯在2020年5月於臉書上發文,指稱自己被一個亞裔犯罪團體長期虐待、性侵、餵毒,甚至將自己賣到阿姆斯特丹的妓院賣淫。而他也在文章中公布自己的傷勢照,隨即這篇文章也引起網友的注意,快速的在網路上傳播開來。不少網友都同情威廉姆斯的遭遇,甚至自主發起募款活動幫助威廉姆斯。同時當地也有不少憤怒的民眾發起示威遊行,要求執法單位處理這些犯罪集團成員。但在檢警調查後發現,威廉姆斯的指控沒有一個是真的。警方調查後發現,威廉姆斯雖然聲稱自己身上的傷勢是被鎮上的犯罪集團性侵毆打時所留下的,但實際上是威廉姆斯自己拿鐵鎚砸出來的,而且警方也在鐵鎚上發現了威廉姆斯的血跡。而且威廉姆斯還誘騙一些人對自己發送一些訊息,對警察謊稱自己就是被這些訊息發送者所虐待。威廉姆斯聲稱自己從12歲開始就接受一名企業家拉姆贊 (Mohammed Ramzan)的養育,但最後拉姆贊卻把自己送到阿姆斯特丹的妓院工作,甚至在當地的拍賣會上「賣」掉他。但警方調查後發現拉姆贊只是當地餐廳的老闆,與威廉姆斯根本沒有任何關係。而威廉姆斯雖然有去過荷蘭阿姆斯特丹,但並不是拉姆贊帶他去的,而且在旅居荷蘭期間,威廉姆斯的姊姊與姊姊的男友均全程陪同,根本不可能發生去妓院工作的事情。而倒霉的拉姆贊卻因為威廉姆斯的謊言,收到500多次死亡威脅,家人也飽受驚嚇,自己的財產也因為憤怒的民眾而遭到嚴重破壞,餐廳也因此倒閉。他也一度因此入獄73天,而這一連串倒霉的遭遇,讓他在2020年8月時一度想不開,試圖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另一名被控性侵威廉姆斯的男子加德納 (Oliver Gardner) ,他表示自己只是在市中心偶遇威廉姆斯,結果自己就被威廉姆斯指控曾性侵自己。他也曾因為這些莫須有的指控遭到民眾霸凌,甚至產生自盡的念頭。還有一位名叫特倫戈夫 (Jordan Trengove) 被威廉姆斯指控性侵自己,但根據警察調查後發現,威廉姆斯所指稱的「案發時間」,當時特倫戈夫當時正在計程車站與司機爭論事情。但特倫戈夫也因為這莫須有的指控,被關押在監獄中長達10周。除此之外,威廉姆斯也曾指控某位男子強迫他與8名男子發生性關係,否則就要殺死他。但所有的指控在經過調查後,檢警發現,威廉姆斯的指控全數都是捏造的,部分的確確有其人,但根本沒有對威廉姆斯做出任何侵害的行為,甚至連威廉姆斯都不認識。而部分的指控的對象則是威廉姆斯「憑空捏造」出來的。但威廉姆斯卻堅持否認自己有任何欺瞞警察與陪審團的行為。之後,威廉姆斯一連連串捏造指控的行為,引發了151起額外的犯罪行為,其中83起屬於仇恨犯罪。最後威廉姆斯被陪審團判定9項妨礙司法公正罪成立,而普雷斯頓皇家法院即將於近日宣判威廉姆斯的刑期。
法國工會揚言「暫停法國」!反年改罷工越演越烈 各行各業陷入癱瘓
法國工會團體近日發動今年以來第6波反年金改革全國大罷工,當地時間7日已進入第6天,工會團體更揚言要「癱瘓法國!」罷工越演越烈,包括煉油廠癱瘓、火車停駛、航班取消、垃圾不收、學校停課。抗議者聲稱,除非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將年金改革法案收回,否則不會停止罷工。綜合CNBC、《衛報》的報導,工會表示,7日是這波罷工力度最強的一次動員,估計有超過200萬示威者上街抗議,第一個重要目標是封鎖全國煉油廠,阻斷燃料供應。雖然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集團」(Totalénergies)表示,存油還很多,而且即便職員罷工,煉油廠也不可能在一天內完全停止運作,因此無需為7日的全國罷工行動感到擔憂。但法國零售商「火槍手集團」(LesMousquetaires)負責人Thierry Cotillard卻表示,煉油廠的一系列封鎖行動可能會導致本週末出現燃油短缺的情況。此外,鐵路工會還呼籲發起滾動式調整、不限成員名額的罷工,使罷工行動的影響範圍擴大,持續時間也得以拉長,這將導致包括高鐵歐洲之星(Eurostar)在內的所有國內和國際陸地交通大亂。甚至連大城市的公車系統、垃圾回收業,以及航空公司都有職員罷工,預計7至8日有多達30%的航班會遭到取消。許多教師更是踴躍參與罷工,6日至7日,包括布列塔尼大區(Bretagne)雷恩第二大學(Université de Haute Bretagne - Rennes 2)在內的學校都陷入停課狀態。報導稱,工會聯盟還揚言要「癱瘓法國」、讓「法國經濟垮掉」,逼迫馬克宏收回年金改革法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數據顯示,法國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退休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其養老金支出遠超大多數發達國家,接近經濟產值的14%。因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自2017年競選時就矢言要改革年金制度,因為他認為法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已經拉長,若法定退休年齡不跟著改變,政府財政將入不敷出。法國財政部長勒麥爾(Bruno Le Maire)則聲稱,這項改革計畫將在2030年為年金帳戶帶來177億歐元的進帳。但在過往的30年中,法國政府只要進行年金改革,都會引發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本次的年金新制也不意外,該計劃公布後隨即遭到民眾、工會的大規模反彈。法國所有主要工會和在野黨也進入備戰狀態,例如在去年4月總統選舉中大有斬獲的極左派政黨「不屈法國」(LFI)的領袖梅朗雄(Jean-Luc Mélenchon),就批評該提案是「嚴重的社會倒退」,並誓言將提出上萬條修正阻擋法案。而近年聲勢水漲船高的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RN)的領導人馬琳勒龐(Marine Le Pen)也聲稱她打算阻止這項「不公正的改革」。由於去年6月的法國議會選舉中,極右翼和激進左翼相加竟取得了過半的支持率,因此馬克宏的中間派路線未能贏得絕對多數,總統在權力上受到嚴重削弱。因此馬克宏必須依靠傳統右翼共和黨來支持養老金改革。
近千名女學生中毒 伊朗家長包圍教育局怒嗆「軍隊像IS」
自2022年11月起,伊朗當地不少女校都發生學生集體中毒事件,目前推測應是當地宗教狂熱份子所為,但截至目前為止,受害女學生數量接近千人,可幕後元兇與動機仍不明確。不少憂心忡忡的家長就聚集在各大城市的教育部示威抗議,結果因此演變成反政府示威遊行,與伊斯蘭革命衛隊(Revolutionary Guards)發生衝突,甚至有人怒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根本就是IS(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據了解,從去年11月30日起,伊朗多間女校發生有毒氣體中毒事件,受害者幾乎都是女校學生。雖然沒有人因此中毒身亡,但卻有數十名學生因此出現呼吸系統問題、噁心、頭暈與疲勞等症狀。而在事件爆發之初,伊朗政府還試圖用用「謠言」來駁斥這些言論。但隨著受害人數的不斷增加,伊朗衛生部副部長帕納希於2月26日終於證實了女校中毒事件的存在,表示這些女學生是被「非軍用級別,但可公開取得」的化學毒物給毒害。伊朗總檢察長蒙塔茲瑞(Mohammad Jafar Montazeri)也推測幕後元兇是宗教狂熱分子所為,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在女校下毒,讓女校強制關閉。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目前整起事件已經蔓延到10個省份、進30間學校,受害女學生人數已經接近千人,但下毒的幕後元凶、下毒的動機仍沒有任何的明確的消息。不少家長就聚集在首都德黑蘭(Tehran)、伊斯法罕(Isfahan)和拉什特(Rasht)等地教育局抗議,結果卻演變成反政府示威遊行,不少民眾甚至與伊斯蘭革命衛隊發生衝突,甚至怒氣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根本就是IS」。根據《伊通社》報導指出,伊朗內政部長法茲利(Abdolreza Rahmani Fazli)曾於4日時對外發表聲明,表示在實際調查時有發現可疑的樣本,目前正在加速調查中,以便確認學生中毒的毒物類型。如有更進一步結果將會盡快公布。
「台獨教父」辜寬敏辭世 曾說人生退場像「花道」
台灣制憲基金會今天表示,獨派大老丶該基金會董事長辜寬敏,已於2月27日上午8點55分於台北榮總辭世,享耆壽97歲,家屬均隨侍在側。辜寬敏的快意人生,有悲喜,也有苦樂。「他為了台灣,盡情盡興地走到了今天」。基金會指出,辜寬敏認為人生退場美學是一種「花道」。所謂「花道」,是日本歌舞伎中左邊休息室與舞台間的通路。上台與下台,都是表演一部分。演員們在舞台上盡力表現還不夠,最重要是落幕後,如何走過花道,能圓滿謝幕,才是真正成功的演出。基金會表示,辜寬敏自30餘歲起,超過半世紀時間,一心一意投入台灣獨立建國與國家正常化志業。終其一生。基金會也釋出辜寬敏對社會告別影片,並指出,辜寬敏於人生最後花道之際,念茲在茲的就是致力於推動制定一部由台灣人民制定,為台灣而生的新憲法。辜寬敏1960年代在日本擔任台獨聯盟委員長時發起二二八示威遊行;1990年代力勸彭明敏教授以民進黨籍身份參選總統;多次在美國重要媒體刊登意見廣告,表達台灣人心聲;當面向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達台日關係密不可分想法,促成「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概念。2009年他成立搶救台灣行動聯盟,發起全國319鄉鎮公民行動巡迴演講;2010年成立新台灣國策智庫;2013年成立新台灣和平基金會;2019年成立台灣制憲基金會,2020年發動台灣憲政史上首次制憲公投案,2021年號召百個團體組成台灣新線聯合陣線,推進台灣新憲法運動。基金會指出,辜寬敏於人生最後花道之際,念茲在茲的就是致力於推動制定一部由台灣人民制定,為台灣而生的新憲法。希望從根本上團結並凝聚「台灣人意識」,深化台灣人民的「國民意識」與「國家意識」,更期許台灣年輕世代,勇敢站出來承接歷史任務。辜寬敏一生的座右銘是:「為、不為、無不為。」他自有一套「無不為」的獨特解釋,就是他認為「即便對我不利,但只要是對的事情,該做的還是要去做。」基金會表示,這六個字可說是涵括辜寬敏近一世紀的人生。為了大愛台灣,勇往直前,奉獻一生的「堅持」,更是辜寬敏的最佳寫照。有關辜寬敏悼念場域,將於設置完成後另行公告,開放社會各界追思辜寬敏的精神與理念。
焚燒可蘭經果真釀禍 土耳其明言拒絕瑞典加入歐盟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於21日爆發一起反抗土耳其的示威遊行,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創辦人帕魯丹(Rasmus Paludan)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此舉讓土耳其政府極為憤怒。目前有消息指出,土耳其政府直接拒絕瑞典加入歐盟的請求了。據了解,在帕魯丹於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後,土耳其外交部就嚴厲批評「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對我們聖書的卑鄙攻擊,以言論自由為幌子,允許這種針對穆斯林侮辱我們價值觀的反伊斯蘭教行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土耳其國防部甚至取消了瑞典國防部長瓊森(Pal Jonson)原定27日到土耳其的參訪行程。處處都顯示著,焚燒可蘭經這件事情,完全踩到土耳其的底線。而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嚴厲的表示「那些允許在我們大使館面前發生如此卑鄙的事情(指焚燒可蘭經)的人,不用指望我們對他們的申請加入北約的事情,給予任何的協助。」艾爾段甚至直言「如果瑞典不能尊重身為北約成員國的土耳其,或是其他穆斯林國家,那們我們也不會支持他們加入北約」。據了解,土耳其其實知道帕魯丹並不是第一次焚燒可蘭經,但有消息人士指出,土耳其政府不滿的是,瑞典政府竟然批准帕魯丹的吉回遊行申請。但瑞典警方也曾表示,他們找不到理由「不允許」帕魯丹進行示威遊行。而在俄烏戰爭之後,瑞典與芬蘭紛紛向北約組織遞交入盟申請書,但一直遭到土耳其拒絕。原來是土耳其政府不滿芬蘭、瑞典兩國對於庫德族的態度,庫德族在過去的幾十年為了獨立一事,多次與土耳其政府發生衝突,之後也被土耳其政府列為恐怖組織。而不少受到迫害的庫德族人都曾逃亡至芬蘭、瑞典等國家,其中瑞典更是接納了數十萬來自中東的難民。此舉被土耳其政府認為是「放任恐怖份子」。雖然雙方一度於2002年6月簽署一份聯合備忘錄,表示瑞典與芬蘭兩國將會把庫德族工人黨視為「恐怖組織」,並且承諾會阻止庫德族工人黨的行動。但如今又因焚燒可蘭經一事,讓瑞典幾乎失去加入歐盟的機會,因為根據北約的章程,如果想要加入北約組織的話,必須獲得所有30個北約成員國的批准,而如今,瑞典想要說服土耳其同意,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斯德哥爾摩爆發示威遊行 政客在土國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於21日爆發一起反抗土耳其的示威遊行,丹麥極右翼政黨「強硬路線(Stram Kurs)」創辦人帕魯丹(Rasmus Paludan)在土耳其駐瑞典大使館前焚燒可蘭經,而此舉也引發土耳其外交部的強力譴責,也導致土耳其與瑞典之間的關係越發緊張。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在這起事件發生後,土耳其外交部痛批「我們以最強烈的措辭譴責對我們聖書的卑鄙攻擊,以言論自由為幌子,允許這種針對穆斯林侮辱我們價值觀的反伊斯蘭教行為,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目前也有消息指出,在這起事件發生後,瑞典國防部長瓊森(Pal Jonson)原定要於27日訪問土耳其,但目前這項行程已經遭到土耳其國防部取消。而原本這趟行程是希望由瓊森來說服土耳其,讓土耳其同意瑞典能夠加入歐盟。報導中也指出,其實在這場反土耳其的示威活動發生之時,其實斯德哥爾摩當地還有另外一場支持庫德族人的活動,同時還有反對瑞典加入北約的抗議活動,而這3項活動都有獲得瑞典警方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