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活動
」 示威 抗議 以色列 法國 德國加那利群島「反觀光運動」不見盡頭 數千居民衝海灘包圍遊客
西班牙加那利群島(Islas Canarias)最大島嶼「特內里費島」(Tenerife)的海灘,在當地時間20日,出現了數千名抗議示威群眾,他們呼籲政府重視「過度觀光」推高當地物價、破壞環境的議題,顯示今年西班牙的「反觀光運動」仍看不到盡頭。加那利群島的熱門旅遊勝地今年發生了數場大規模的反觀光示威活動,許多人抱怨度假者的湧入,對當地人的生活產生了負面影響。英國《衛報》稱,旅遊業約佔加利那群島GDP的35%,光2022年就帶來169億歐元的收入。2023年,群島接待了1390萬遊客,但當地居民僅220萬人。20日,1場主要抗議活動在「特內里費島」的特羅亞海灘舉行,在那裡,穿著泳褲和比基尼曬日光浴的度假者們驚訝地發現,一群揮舞著標語的群眾包圍著他們,並高喊著「遊客越多,苦難越多」和「加那利群島不出售」等口號。(圖/達志/路透社)其他的抗議標語和口號,還包括:「遊客,滾回家吧」、「在泳池裡享受嗎?這些水可能用於農田灌溉」、「宏觀旅遊業破壞加那利群島」、「加那利群島有極限」、「更多的樹木,更少的旅館」,以及「加那利群島不靠旅遊業生存。旅遊業卻依賴加那利群島。」當地人表示,觀光業正在對加那利群島的自然資源造成壓力,並把他們排除在房屋租賃市場之外。西班牙《加那利即刻時報》舉例,當地水資源優先分配給遊客使用。有數據顯示,遊客的日均用水量是本地居民的6倍。當地農民對此感到不滿,認為水本應用於農田灌溉,而非填充供遊客享受的游泳池。除水資源遭到觀光客榨取,群島居民還面臨房價高、工資低、公共住房短缺以及持續不斷的生活成本危機。 「當看到飯店服務員住在棚屋裡時,我意識到我們已經達到了極限。」尤其,西班牙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加那利群島33.8%的人口面臨貧困或被社會排斥的風險。「反觀光運動」發起人表示,希望當地政府給加那利群島的觀光業按下暫停鍵,並對每個島嶼的遊客承載能力進行研究,「對旅遊模式的重新思考可以讓加那利群島成為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下令禁用X平台「違者開罰30萬」 巴西街頭引發大規模抗議
由於巴西最高法院大法官莫瑞斯(Alexandre de Moraes)要求對社群網站X的內容進行內容審核,甚至揚言逮捕X平台在巴西的公司代表。馬斯克為此關閉社群網站X巴西辦公室。但後續傳出,巴西政府不僅要求Google Play、App Store等平台下架X平台的軟體,目前甚至還傳出全國禁用X平台,違者將開罰5萬雷亞爾(折合新台幣約約30萬元)。為此,巴西不少網友十分憤怒,走上街頭引發大規模抗議行動。根據《Veja》報導指出,巴西保利斯塔大道(Avenida Paulista)於7日爆發一場大規模示威集會,參與者多為前總統波索納羅(Jair Bolsonaro)的支持者,他們要求彈劾最高法院大法官莫拉埃斯(Alexandre de Moraes),並抗議其在多項針對波索納羅的調查。也由於X平台遭莫拉埃斯暫停運營,這場集會的示威者也表達對X平台的支持,許多參加者手持標語和橫幅,抗議莫拉埃斯的決策,同時也呼籲恢復X平台的運營。集會中,有許多人手持寫有「滾出去,盧拉(Lula),滾出去,莫拉埃斯」的標語,並呼籲釋放1月8日闖入國會大廈抗議而遭逮捕的「無辜囚犯」。在這場示威活動中,民眾對馬斯克的支持也成為一個焦點,一些參與者高舉感謝馬斯克的標語。就連波索納羅的兒子也穿著致敬馬斯克的T恤參與集會。除了支持馬斯克外,集會現場也有人表達對軍事干預的訴求,民眾呼籲軍方介入當今政府運作中。
停火談判破局釀6人質身亡 以色列民眾上街抗議「納坦雅胡罕見致歉」
8月31日當天,以色列軍隊在加薩走廊一處地道內發現6具以色列人質的遺體,這些人質被推斷均是遭人從近距離槍殺。消息曝光後,引發以色列民眾不滿,認為是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堅持在停火談判協議上不肯退讓,這才造成人質的死亡。為此,不少民眾走上街頭抗議,納坦雅胡也罕見為此致歉,但強調,絕對不會在停火協議上做出任何退上。根據《BBC》報導指出,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先前就曾威脅,如果以色列不達成停火協議,剩餘的人質可能會「以裹屍袋的形式被送回家人」。而哈馬斯這警告則引發以色列國內激烈的抗議活動,民眾對納坦雅胡的談判處理方式表示強烈不滿。(圖/達志/美聯社)數千名示威者於2日晚間走上耶路撒冷(Jerusalem)街頭,在總理官邸外進行抗議。以色列警方採取強硬手段對抗示威者,甚至將部分示威者摔倒在地並強行帶走。甚至有警察對《以色列時報》的記者施暴,掐住其喉嚨。報導中也提到,其實以色列1日還發生全國大規模示威活動,估計有數十萬人參與,部分示威者還在特拉維夫(Tel Aviv)封鎖了艾雅隆高速公路(Ayalon Highway)。面對民眾的怒火,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罕見地在記者會上致歉,希望請求人質家屬的原諒。但納坦雅胡仍然維持堅定的態度,強調以色列軍隊必須控制加薩走廊內具有戰略意義的費城走廊(Philadelphi Corridor),拒絕讓以色列撤軍。(圖/達志/美聯社)目前美國、埃及和卡塔爾正合作促成以色列與哈馬斯的停火協議,以換取哈馬斯釋放97名人質(其中包含33名被推定早已死亡的人質)。但納坦雅胡的極右翼盟友有發出威脅,表示如果接受停火協議,將會退出納坦雅胡領導的退出聯合政府。納坦雅胡的壓力也不僅只有盟友的壓力、民眾的反彈,國際上也是滿滿的批評,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就曾表示,以色列在促成停火和釋放人質協議方面做得不夠。
狠男戴綠帽殺女友引爆反送中 香港動盪285天「面目全非」
香港籍女子潘曉穎和男友陳同佳來台旅遊,卻因被發現劈腿還懷孕遭殺害,被棄屍在北捷竹圍站外草叢。由於港台兩地無司法互助協議,也無法進行引渡,潘女的媽媽遂向時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陳情,希望能修改《逃犯條例》,沒想到卻成為反送中運動爆發的導火線,從此讓香港「面目全非」。2018年3月13日接獲兇殺案通報的香港警方,將陳同佳以盜領女友潘曉穎存款為由逮捕,雖然陳男向香港警方承認犯下殺人罪行,但台灣和香港的刑法都是屬地主義,香港只能以處理犯罪得益罪(即俗稱「洗黑錢罪」)將他判刑2年半,還因認罪等條件獲得減刑,最後只在獄中待了19個月。潘曉穎的爸爸在案發後多次來台,請求檢方將陳同佳引渡回台受審,台灣也3度向香港警方提出司法互助請求但未獲回應;潘母則是向時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陳情,盼能修改《逃犯條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讓陳同佳可以到台灣受審。時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圖/翻攝RTHK香港電台視像新聞臉書)香港保安局順勢在2019年2月13日提出《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但修訂的內容中寫明,香港法院僅須審核提出引渡申請國家的文件是否符合《逃犯條例》,而不需審查該引渡犯人的犯罪事實。這引發香港各界極大反彈,質疑此條例侵害港人人權,憂心人人都可能會莫名成為政治犯被送往中國並監禁。2019年3月15日,香港眾志於政府總部發起靜坐,要求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正式揭開為期285天的「反送中運動」序幕。3月31日,香港泛民主派發起首次反送中抗議遊行,但未能阻止港府於4月3日一讀通過修訂草案。之後,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發起兩次反送中遊行,雖參與人數達百萬人,但香港立法會仍繼續二讀修訂草案。二讀當天、6月12日,逾4萬名市民在立法會大樓外示威,沒想到卻演變成民眾與警方的暴力衝突,也是從這天開始,反送中運動提出完整五大訴求:「完全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前述衝突的暴動定性、撤回所有示威者控罪、追究警隊濫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辭職下台」。隨著社會的反彈,雖然林鄭月娥於民警衝突幾天後、6月15日宣布暫緩修訂草案,但拒絕下台,也不提「撤回」,因此民間人權陣線仍於6月16日發起更大規模的遊行,據稱遊行人數超過了200萬人,是「香港有史以來參與人數最多的遊行」。香港反送中人士2019年7月28日在中環遮打花園集會,示威者分散地點前進,被警方用催淚彈強勢驅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香港反送中人士2019年7月28日在中環遮打花園集會,示威者分散地點前進,被警方用催淚彈強勢驅離。(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而至此之後,每周都有抗議活動幾乎成為常態,警方每每都以催淚瓦斯、橡膠子彈來對付遊行民眾,連現場救助的醫護人員也遭警方掃射,甚至傳出警方「委託」幫派分子襲擊抗議民眾或藉機鬧事,一開始只是為了讓凶殺案兇手能接受應有審判的修法提議,在武力衝突不斷升高下演變成反政府運動,港府則以更加嚴格的法規來逮捕示威民眾,更稱「有恐怖主義在作亂」。港警朝密閉的地鐵站發射催淚彈。(圖/Felix Lam @HK.Imaginaire授權提供)反送中運動期間,港警屢被指控暴力濫權。(圖/翻攝自立場新聞)直至2019年11月24日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當天投票率達7成,逾294萬名選民投票,打破自回歸以來的紀錄,民主派取得450席中的388席,贏得了超過86%的議席,被認為是港人在反送中運動後,對港府投下的不信任案,示威活動才略為停歇。截至2022年10月31日,據統計,警方在多場示威活動拘捕超過1萬人,年齡介乎11歲至84歲,被捕人士數字為香港歷年社會運動之最;其中逾2800人被檢控,包括被控暴動的750人,當中逾1170人被定罪。反送中運動被視為自香港開埠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及治理危機。
港女遭棄屍竹圍站草叢 狠男「只蹲19個月」引爆反送中
香港籍女子潘曉穎和男友陳同佳來台旅遊,卻因被發現劈腿還懷孕在旅店房內遇害,翌日被棄屍在北捷竹圍站外草叢,一起情殺案件,最終卻引發了為期長達285天的「反送中運動」。回溯案發經過,2018年2月8日,21歲的潘曉穎與20歲的陳同佳趁著情人節來台旅遊,2人不時在社群網站記錄旅遊點滴、曬恩愛,2月17日凌晨,潘曉穎承認出軌且懷孕,甚至被發現與其他男子的親密影片,2人在飯店內發生劇烈爭吵,陳同佳一時氣憤竟失手勒斃女友,殺人後將遺體塞入兩人一起買的粉色行李箱,帶到竹圍捷運站棄屍,自己則盜取女友的手機現金,當日晚間獨自返港。潘曉穎家屬苦等不到愛女回家,詢問陳同佳也只得到「她留在台灣玩」的答案,心急如焚的潘父來台調查、四處奔走,台灣警方也積極協助。最終,因陳同佳3度盜用潘曉穎的提款卡提款,在2018年3月13日被香港警方拘捕,陳男遂供出將潘女殺害的緣由及過程,並透露將遺體塞進行李箱後丟棄在台灣淡水捷運竹圍站站外。接獲消息的台灣警方,出動大批警力在捷運竹圍站後方草叢奮力尋找,雖不斷聞到屍體惡臭,卻遲遲沒有發現遺體所在,同日深夜,直到一名警官高喊「潘小姐,請快讓我們找到,讓我們送妳回家」,10分鐘後才找到潘女已化成白骨的遺體,遺體近1個月日曬雨淋,屍身腐化嚴重,頸骨有所遺失。經法醫相驗,發現死者腹腔中有1塊長約2厘米的骨骼,證實其生前有孕。大批警力在竹圍捷運站後方奮力尋找,最終發現潘女遺體。(圖/報系資料照)由於案件發生於台灣境內,加上香港因政治原因無司法協助安排,陳同佳最終只因4項處理犯罪得益罪(即俗稱「洗黑錢罪」)遭判處有期徒刑2年半,但因認罪等原因得到減刑。2019年10月23日早上9時,陳同佳刑滿出獄,表示願自赴台自首,但此事受限於兩岸情勢再無下文,而據港媒2023年報導,陳男現在偏遠地區的深山過著繭居生活,願意來台受審的態度不變。香港殺女嫌犯陳同佳出獄後,繭居偏遠地區的深山。(圖/取自中時電子報直播)由於港台兩地無司法互助協議,也無法進行引渡,潘女的媽媽遂向時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陳情,希望能修改《逃犯條例》,香港保安局藉此案在2019年2月提出修訂《逃犯條例》草案,沒想到卻成為「反送中運動」爆發的導火線,從此讓香港「面目全非」。截至2022年10月31日,據統計,警方在多場示威活動拘捕超過1萬人,年齡介乎11歲至84歲,被捕人士數字為香港歷年社會運動之最;其中逾2800人被檢控,包括被控暴動的750人,當中逾1170人被定罪。反送中運動被視為自香港開埠以來最嚴峻的政治及治理危機。2020年,香港旺角出現警民衝突,示威者在彌敦道縱火,港警也施放催淚彈。(圖/翻攝自香港蘋果日報)民間對香港政府的處理態度非常不滿。(圖/美聯社)
13年來最大暴動「368人遭捕」 世界多國對英發旅遊警示
英國多個城市近期因為極右翼反移民示威騷亂的關係,爆發嚴重的衝突,整整六天的抗議示威行動中,當地警方在多個城市中逮捕368人。也因為治安急速敗壞的關係,目前澳洲、印尼、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家,已經更新了對英國的旅遊警示,呼籲民眾前往英國,或是在英的公民要提高警覺。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這場騷亂源於7月29日在索思波特(Southport)發生的一起凶殺案,當時有三名兒童在參加泰勒·斯威夫特主題舞蹈課時,遭不明人士刺殺身亡。後續網路上開始流傳嫌疑人是穆斯林尋求庇護者的傳聞,結果引發一系列針對穆斯林社區的暴力行為。(圖/達志/路透社)後續整個暴亂蔓延至英格蘭和北愛爾蘭的多個地區,其中包括普利茅斯(Plymouth)、貝爾法斯特(Belfast)、伯明翰(Birmingham)、倫敦、米德爾斯伯勒(Middlesbrough)、桑德蘭(Sunderland)、曼徹斯特、布里斯托爾、哈特爾普爾(Hartlepool)、羅瑟勒姆(Rotherham)和赫爾等地。在這些地方,不單是商店、汽車和房屋遭到示威民眾破壞,就連警察也遭到襲擊,有多名警察和平民受傷。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將暴亂行為定性為「極右翼暴徒行為」,並承諾會對罪犯採取「迅捷的刑事制裁」。斯塔默同時也宣布將成立一支名為「常備軍」的專業警察,以此隨時應對進一步的騷亂。除此之外,英國政府也與社群網站公司合作,以此來刪除那些在網路上流傳的虛假訊息。在各地的騷亂中,警方也因此逮捕多人:紹斯波特:10名嫌疑人因涉及7月30日在紹斯波特和週末在利物浦的騷亂而遭到逮捕。倫敦:8月31日晚上在懷特霍爾的一次示威活動中,倫敦警方逮捕111人,其中罪行包括暴力行為、襲擊警察、持有刀具和攻擊性武器,以及違反抗議條件。米德爾斯堡:克利夫蘭警方5日表示,因為騷亂的關係,截至目前為止已逮捕了43人。桑德蘭:警方表示逮捕了14人,其中有6人已起訴。曼徹斯特:警方確認逮捕了19人,其中包括8人已起訴,罪名包括持有武器和襲擊罪。布里斯托:警方至少逮捕了16人。其中有2名男子被指控違反《第4條公共秩序法》,其中1人還被追加指控持有A類毒品可卡因。哈特爾浦:至少有11人被報導逮捕。一名男子在泰恩賽德治安法院承認暴力行為罪,而一名被指控同樣罪行的女子沒有提出抗辯。羅瑟勒姆:至少逮捕6人,1人被指控,另外6人仍在拘留中。赫爾:漢伯賽德警方5日確認已逮捕了29人,1名男子出庭受審,被指控暴力行為罪、三項搶劫罪、兩項入室盜竊罪和刑事損壞罪。漢普郡:警方有5名男子因7月31日在奧德肖特一間安置庇護者的酒店外抗議,後續因引發騷亂而被逮捕。貝爾法斯特:4名男子因與騷亂有關的多項罪名被捕並被指控。值得注意的是,索思波特襲擊案的兇嫌身分已經確認,是17歲少年魯達庫巴納(Axel Rudakubana),其與父母於2013年搬到索思波特地區。前大都會警察局反恐負責人巴蘇(Neil Basu)認為,目前一些騷亂行為已經超過「恐怖主義的界限」。在索思波特,當地居民舉行了守夜活動中,遇害女孩家屬里默(Chris Rimmer)也呼籲民眾停止騷亂,更用「令人厭惡」和「可悲」來稱呼暴亂行為。(圖/達志/路透社)
下令對示威民眾開槍引眾怒!獨裁女總理「閃辭逃亡」 孟加拉人民街頭狂歡
孟加拉從7月初開始,就因為政府恢復針對政府工作配額制度,結果從學生族群中的抗議演變成全國反政府示威活動。在這當中,執政15年的總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因為多次無視民意下令攻擊,結果不僅造成民眾怨氣持續上升,甚至還造成300多人死亡。目前,哈西娜已於5日閃辭總理職務,搭乘軍機逃往印度。而民眾在得知哈西娜辭職逃亡後,在街頭歡欣鼓舞。根據《BBC》報導指出,哈西娜的政治生涯與孟加拉國的歷史緊密相連。其為孟加拉開國總統拉赫曼(Sheikh Mujibur Rahman)的女兒。1975年,其父親和大部分家人在一次軍事政變中遇害,當時哈西娜因人在國外而倖免於難,後續在印度流亡一段時間後,於1981年回國,而這時,哈西娜就迅速成為民主運動的領袖和國家偶像。後續哈西娜於1996年首次當選總理,雖然在2001年敗選,但在2009年時再度執政。哈西娜的支持者認為,在哈西娜15年的統治期間,孟加拉經濟取得了顯著進步,從一個被視為失敗的國家轉變為亞洲新興經濟體之一。但伴隨而來的是哈西娜的強硬執政態度,哈西娜曾被指控涉及人員失蹤、法外處決以及鎮壓反對派與異議者。在這次的抗爭行動中也是如此,哈西娜從頭到尾都採取強硬態度,甚至用「恐怖分子」來稱呼抗議民眾,甚至下令讓警察可以對違反宵禁的民眾開槍格殺。這也導致整起示威活動中,不斷地傳出死傷的情況哈西娜甚至還中斷了網路通訊服務,與其所屬的執政黨人民聯盟(Awami League)將動亂歸咎於政敵,試圖將民眾的抗議描繪成政敵針對政府的陰謀。但實際上,面對哈西娜強硬的態度,抗議民眾的怒火也是持續上升,5日當天,有大量民眾無視全國宵禁,集體湧向孟加拉首都達卡(Dhaka)。過程中,民眾不僅攻擊政府單位,甚至還試圖拆除哈西娜父親的雕像。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憤怒,哈西娜於5日閃辭,後續有報導指稱,他在辭職過後就與妹妹搭乘軍用直升機逃往印度。而哈西娜逃亡的消息傳出後,孟加拉街頭出現了民眾狂歡的慶祝畫面。而對於這起示威活動的死傷人數,截至目前為止一直沒有定論,外界傳聞死亡人數至少突破300人,但根據《法新社》報導指出,單是在5日的示威行動中,死亡人數就多達66人,而當地媒體達卡論壇報(Dhaka Tribune)則表示,單是在5日當天就有135人死亡,統計上有著明顯的差距。在總理閃辭逃亡後,孟加拉總統沙哈布丁(Mohammed Shahabuddin)就迅速採取行動,其為了穩定局勢甚至還主動邀請孟加拉軍方首腦和政治代表進行協商會議。會議結束後,沙哈布丁宣布下令釋放遭監禁的前總理齊亞(Khaleda Zia)和所有在近期抗議活動中被拘留的學生。其次,宣布將成立臨時政府,負責管理國家事務直至新的選舉舉行,沙哈布丁也承諾,將會盡快重新舉辦選舉,讓人民選擇新的領導人。在社會安全方面,全國宵禁也在民眾的要求下解除了,但軍隊和警察仍然保持高度警惕,依舊維持在全國範圍內部署,以防止可能出現的進一步動亂。報導中也提到,軍方領導人扎曼(Waker-Uz-Zaman)正在與「各方利益相關者」進行密集會談,包括反對黨和公民社會團體,以此尋求臨時解決方案。
停不了暴亂!孟加拉總理宣布辭職「轉頭光速搭機逃亡」 官邸下秒遭示威群眾佔領
孟加拉學生團體日前要求廢除公務員缺配額制度,在境內進行大範圍的抗議,結果最後竟演變成暴力衝突。而這股示威抗爭勢力越來越大,目前有消息指出,孟加拉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已於5日請辭,並隨即搭乘軍機逃往印度,而其總理官邸隨即遭到示威民眾闖入佔領。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指出,孟加拉總理哈希納於5日已經宣布請辭總理職務,隨後並與自己的妹妹搭乘軍機離開孟加拉,據悉期前往目的地是印度。而目前也傳出,哈希納的總理官邸已被示威者佔領,估計人數有數千人之多。(圖/達志/美聯社)據了解,整起事件的主因,是源自於孟加拉政府恢復了公共部門職位配額制度,其中包含為1971年獨立戰爭戰士家屬預留的30%配額。由於孟加拉近年面臨高失業率,1.7億人口中有近3200萬年輕人沒有工作,如此偏頗的配額制度引發學生的不滿。這場抗爭活動原本是由大學校園內的學生團體發起,主要抗議重新引入具有歧視性的公務員職位配額制度,這場抗爭活動也是孟加拉近十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但隨著事態的發展,抗爭活動變成針對現任總理哈希納政府的抗爭運動。哈希納被指控大搞專制主義、放任警察暴行和腐敗。報導中也提到,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孟加拉的經濟遭遇嚴重衰退,數千萬人失業並面臨創紀錄的通貨膨脹。而在示威衝突爆發之初,就有當地媒體估計,有數千人受傷,死亡人數突破百人。而隨著事態的升級,單是在4日當天就有91人死亡,截至目前為止,這場示威活動的死亡人數已經突破300人。(圖/達志/美聯社)
委內瑞拉總統第3度連任 首都爆發示威抗議
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在當地時間29日宣布,現任總統馬杜洛(Nicolás Maduro Moros)贏得總統選舉。選後隔天,首都卡拉卡斯隨即爆發示威活動。包括美國、部分拉美國家,以及聯合國等機構都呼籲馬杜洛公布詳細的投票記錄。儘管選前幾項出口民調結果顯示反對派獲勝,但當地時間29日凌晨,委內瑞拉國家選舉委員會還是宣布,目前80%的選票已經統計完畢,已執政11年的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以51%的得票率,擊敗了獲得44%選票的的反對派候選人岡薩雷斯(Edmundo González Urrutia),贏得其第3個總統任期。(圖/達志/美聯社)結果公佈後,反對派候選人岡薩雷斯在記者會上聲稱:「委內瑞拉人民和全世界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反對黨領袖馬查多則稱,岡薩雷斯贏得了70%的選票,獲勝優勢是「壓倒性的」。他們還堅稱,透過30%投票站的競選代表中收集到的數據顯示,岡薩雷斯擊敗了馬杜洛。選後隔天,首都卡拉卡斯也隨即爆發示威活動。在卡拉卡斯,安全部隊使用催淚瓦斯驅散大批抗議者,人們看到成群結隊的人在道鹿上敲打鍋碗瓢盆,抗議馬杜洛的勝選。委內瑞拉人權組織PROVEA則聲稱,親馬杜洛的武裝團體向烏達內塔大道的和平示威者開槍。(圖/達志/美聯社)對此,古巴國家主席迪亞斯-卡內爾在社群媒體「X」發文向馬杜洛慶賀:「今天,委內瑞拉人民的尊嚴和勇氣戰勝了壓力和操縱。我對兄弟馬杜洛的這一歷史性勝利表示熱烈祝賀,古巴將繼續支持玻利瓦革命(Revolución Bolivariana)和查維茲革命。」馬杜洛29日在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集會上表示:「我們將在24小時內提供選舉勝利的確鑿證據。這是一場壓倒性的勝利。」談到反對派對選舉結果的質疑,馬杜洛對支持者表示,「這種場景我們已經看過很多次了。這是極右派的舉動,2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那時你們很多人還沒有出生,當時他們試圖玷污選舉結果,所有的新聞稿都稱之為欺詐。」對此,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杜加里克(Stéphane Dujarric)表示:「我們注意到選舉當局的宣布以及政治行為體和國際社會成員表達的關切。秘書長呼籲充分透明,並鼓勵及時公布選舉結果並按投票站分發。杜加里克還呼籲:「所有政治領導人及其支持者表現出溫和。」美州多國領導人,包括秘魯和智利等,皆對選舉結果的有效性提出質疑。其中南美洲地區大國巴西的官方態度較為溫和,僅表示正在等待「委內瑞拉全國選舉委員會公佈按投票站分列的數據,這是提高選舉結果透明度、可信度和合法性的重要一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則在選舉結果公佈前「呼籲」委內瑞拉總統選舉的計票「公正透明」。他在聲明中稱,「現在投票已經結束,公平、透明地計算每一票至關重要。我們呼籲選舉委員會公佈詳細的選票統計表,以確保透明度和問責制」。美國總統候選人、現任副總統賀錦麗也在結果公佈前在社交媒體聲稱:「美國與表達自己聲音的委內瑞拉人民站在一起,委內瑞拉人民的意願必須得到尊重。儘管面臨諸多挑戰,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委內瑞拉人民創造一個更民主、繁榮和安全的未來。」6年前馬杜羅贏得連任時,美國川普政府迅速拉攏盟友,與委內瑞拉反對派一起,拒絕承認馬杜洛政府的合法性,其後更將反對派人士瓜伊多推上「臨時總統」之位。這場鬧劇隨著瓜伊多成為「棄子」而落幕,但美國留下的一系列制裁讓本就陷入困境的委內瑞拉經濟更加艱難。委內瑞拉總統由普選直接產生,任期6年。委內瑞拉上一屆總統選舉於2018年5月舉行,時任總統馬杜洛獲得連任,任期將於2025年1月結束。下一任委內瑞拉總統任期到2031年,這意味著馬杜洛在贏得本次選舉後,其總統任期預計將達到18年,超過查維茲的14年,成為委內瑞拉近代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統。
肯亞貧民窟垃圾堆發現「至少7具」婦女肢解屍體 當局憂邪教連環殺人
近日,肯亞警方在首都奈洛比(Nairobi)的一處貧民窟垃圾場中,發現了超過9具被支解屍體,其中「至少7具」屍體屬於女性。當局目前正在調查這些犧牲者是否與「邪教連環殺戮」有關,但也有人懷疑犧牲者與6月在奈洛比反政府示威中消失的被綁架者有關,懷疑有當地警方涉入。據《每日郵報》報導,事情發生在奈洛比市的貧民窟穆庫魯區(Mukuru)的一處垃圾掩埋場。肯尼亞警方7月12日在此發現至少6具遭肢解的女屍,屍塊都裝在麻袋裡。繼續搜索後,刑警於次日(13日)又在附近一處廢棄的採石場中挖出五個袋子,其中3個裝有女性屍塊,包括被砍斷的雙腿,以及2副軀幹。肯亞警方12日報告稱,在穆庫魯發現了至少6具女性屍體,但當地警察監督機構則稱發現了9具屍體,其中7具為女性。肯亞刑事調查局13日發布聲明:「我們向公眾保證將進行徹底的調查,並將摸查廣泛領域,包括但不限於邪教分子的可能活動,以及連環殺人案。」發生在肯亞的邪教殺人事件始終傳聞不斷,2023年,肯亞警方在該國東部海岸城鎮馬林迪(Malindi)附近的沙卡赫拉森林(Shakahola forest)中發現一處亂葬坑,裡面埋葬著數百具末日教派信徒的屍體,這是史上最嚴重的邪教屠殺事件之一。不過據當地媒體報導,奈洛比的氣氛一度很緊張,事件傳出後,大批憤怒的民眾包圍了事發現場,警方曾向空中鳴槍,試圖驅散憤怒的人群。獨立警察監督局(Ipoa)說,在刑偵和法醫專家進入現場時,曾遭到情緒激動的公眾阻撓。事情會引起民眾如此激烈的情緒,是因為今年6月,奈洛比曾爆發嚴重的反政府示威,在示威活動中有數十人被殺,還有人指控稱部分抗議者在示威活動後失蹤,懷疑遭到當地警方綁架,肯亞執法單位也因此受到調查。事實上,發現屍體的垃圾場與距離當地最近的警察局相隔不到100米。獨立警察監督局(Ipoa)13日表示,正在調查警方是否參與了這起駭人聽聞的事件,但目前沒有將抗爭失蹤者與拋屍事件併案。肯亞總統威廉魯托(William Ruto)13日發表談話,表示任何肯尼亞人都沒有理由失去生命,「我們是一個以法治為指導的民主國家。在奈洛比和肯亞其他任何地方參與神秘謀殺的人,都將被追究責任。」
川普承諾猶太金主:若重返白宮「將鎮壓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
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聲稱,美國國內反對以色列在加薩展開軍事行動的示威活動是「激進革命」的一部分,他也向猶太人為主的潛在金主承諾,若他重返白宮,他將鎮壓大學校園裡的親巴勒斯坦抗議活動,「我會讓這場運動倒退25或30年。」據衛報的報導,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自去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已屠戮超過3.6萬名巴勒斯坦人,且特拉維夫還進攻上百萬加薩平民的最後一座避難城市拉法(Rafah),導致力挺以色列的美國遭受國際譴責,其境內更自4月中旬起爆發多所大學示威潮及血腥衝突。對此,川普不僅曾在1日讚揚紐約執法單位驅離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示威活動的舉措,「做得非常出色!」還向各所大學校長喊話:「立即拆除抗議群眾的營地、消滅激進分子,為所有想要在安全學習場所學習的普通學生,奪回我們的校園。」美國境內自4月中旬起爆發多所大學示威潮。(圖/達志/美聯社)報導指出,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嘗試將校園示威活動作為「選戰議題」,意圖將其描述為拜登任內「不受控制的混亂局面」。眾議院共和黨人近期更在國會山莊舉行一系列的聽證會來強化這一論點,包括數度指控多所大學校長未能在第一時間打擊「反猶太主義」。例如在上週的聽證會上,美國眾議院教育和勞動力委員會(United States House Committee on Education and the Workforce)的共和黨成員,就批評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和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校長,竟然沒有請警察來強制拆除親巴勒斯坦抗議者的營地,而是與他們談判並達成協議。另據加薩走廊衛生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7日以哈戰爭爆發以來,已有超過3.6萬加薩平民死於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另有逾8.1萬人受傷、85%的加薩人口被迫流離失所。聯合國國際法院(ICJ)也在今年1月發布了一項臨時裁決,命令以色列停止其種族滅絕行為,並採取措施確保加薩平民能獲得人道主義援助。接著ICJ又在5月24日做出裁決,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針對加薩走廊南部邊境城市拉法的軍事行動,同時要求以色列即刻從加薩撤軍。
「法屬新喀里多尼亞」30年來最嚴重騷亂! 原住民「這原因」打砸搶洩憤
法國議會近日計畫針對該國在大洋洲西南部的特殊領土集體(collectivité territoriale)「法屬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的投票規定進行爭議性修改,這1決定導致佔總人口約40%的原住民卡納克人(Kanak)群情激憤,認為此舉將進一步削弱他們的政治影響力。於是當地稍晚也爆發30多年來最嚴重騷亂,到處都有車輛和商店遭到焚毀及搶劫,連警察局都成為目標,事件迄今已造成至少3名年輕的卡納克人及1名員警死亡、數百人受傷。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在14日晚間宣布該地區進入緊急狀態,禁止民眾集會,並增派500名警察援助。綜合路透社、BBC的報導,法屬新喀里多尼亞主要由主島「格朗德特爾島」(Grande Terre)和「羅雅提群島省」(Province des îles Loyauté)組成,位於澳洲和斐濟之間,自1853年以來一直都是法國的殖民地,直到1946年才被賦予法國海外領土(territoire d'outre-mer)的地位。此特殊領土集體曾分別在2018年、2020年和2021年舉行過3次的獨立公投,但多數人最終都選擇留在法國。人口組成部分,原住民卡納克人佔42%、歐洲人30%、玻里尼西亞人11%。「法屬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爆發30多年來最嚴重騷亂。(圖/達志/美聯社)法國議會近日計畫針對該地區的投票規定進行爭議性修改,預期將授予居住在當地至少10年的法國公民,擁有在省級選舉中投票的權利,沒想到此舉卻引發卡納克人的不滿,認為這將進一步削弱他們在當地的政治影響力,於是新喀里多尼亞首府「努美阿」(Nouméa)於13日晚間爆發暴力示威活動,更傳出有騷亂者與民防團體發生多起衝突。對此,法國總統馬克宏隨即在14日晚間宣布該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從當地時間凌晨5時開始生效,期間將實施夜間宵禁,並剝奪民眾集會自由的權利,同時將加派500名警察增援島上的1800名警力,而學校也宣布停班停課。據悉,這場騷亂是當地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暴動。法國總理阿塔爾(Gabriel Attal)也強調:「不會容忍任何暴力行為」,且為期12天的緊急狀態「將授予我們採取大規模手段來恢復當地秩序」,同時他也宣布將動用法國士兵保衛新喀里多尼亞的主要港口和機場。「法屬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Calédonie)爆發30多年來最嚴重騷亂。(圖/達志/美聯社,下同)當天稍早,新喀里多尼亞政府主席馬普(Louis Mapou)的發言人指出,騷亂迄今已導致3名年輕的卡納克人喪生,另有1名24歲的警察遭槍殺,法國內政部長達爾馬寧(Gérald Darmanin)則補充:「該名員警摘下頭盔與居民交談後,隨即頭部中彈身亡。」當地民眾也告訴路透社,抗議規模遠遠超過警察人數。針對上述的投票規定爭議及騷亂,在努美阿1家酒店工作的30歲男子受訪時直指「政治人物需付最大的責任」,「作為殖民主義者後裔的保皇派政客,聲稱當地的殖民剝削已經結束,但卡納克人的政治領導人可不這麼認為,貧富差距太大了!」8歲就移居當地且從未回到法國本土的民眾凱拉奇(Garrido Navarro Kherachi)則認為,雖然根據新的投票規範,她可能擁有投票權,但出於對卡納克人民的尊重,她不會去投票,「我覺得我對新喀里多尼亞的歷史,以及卡納克人民反殖民鬥爭的過往了解不夠,所以我投不下去。」
哥大挺巴示威「近百人遭逮」 川普大讚紐約市警察局:奪回我們的校園!
以色列的種族滅絕行動自去年10月7日以哈衝突爆發以來,已屠戮超過3.4萬名巴勒斯坦人,且特拉維夫還多次威脅將進攻上百萬加薩平民的最後一座避難城市拉法(Rafah),導致逆風力挺以色列的美國爆發多所大學示威潮。大批警力後續在美東時間4月30日晚間,於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校園內逮捕將近100人。對此,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隔天讚揚了紐約執法部門,直言「他們做得非常出色!」據美國無黨派政治新聞網站「國會山報」(The Hill)的報導,為抗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Gaza Strip)的種族滅絕行動,美國大學示威潮持續升級。其中,哥倫比亞大學學生及校外倡議人士也於29日破窗攻入校內的漢密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並在窗台垂下印有「Hind's Hall」(欣德大樓)字樣的布條,宣示已將大樓改名,以紀念在加薩走廊遭以色列軍隊殺害的6歲巴勒斯坦女童欣德。哥倫比亞大學漢密爾頓大樓(Hamilton Hall)被示威群眾象徵性更名為欣德大樓。(圖/達志/美聯社)紐約市警察局(NYPD)30日晚間也在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莎菲克(Nemat Shafik)的授權下,派出大批員警趕赴現場,不但拆除了示威群眾的營帳,還逮捕了將近100人。此外在擔憂事態升級下,莎菲克已要求警方繼續駐守校園直到17日畢業典禮結束。對此,即將代表共和黨參選美國總統大選的川普也在威斯康辛州沃基肖(Waukesha)的競選活動上談到此事,並批評莎菲克在應對抗議活動時猶豫不決,「她是如此的軟弱、如此的害怕、如此的糟糕。他們大可早點清理掉那些帳篷,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了。」紐約市警察局(NYPD)拆除了示威群眾的營帳。(圖/達志/美聯社)不過川普也讚揚紐約的執法單位,「他們做得非常出色!他們走進了一棟大型建築,一棟美麗的地標。天哪!昨晚真是太慘了。我們應該照顧好這些建築,它受到了重創。不過警察進來後,2個小時內就迅速落幕,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堪稱紐約最讚。」川普1日還抨擊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對全國各地爆發的學生示威活動充耳不聞,「到哪都找不到拜登,他什麼話也沒說。遭遇這類狀況時,你應該去公開談論此事並與民眾對話,但這裡很顯然有個大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國家正在生病發燒,而拜登卻在當啞巴。不過就算他真的說了什麼,其實也不重要。」川普還向各所大學校長喊話:「立即拆除抗議群眾的營地、消滅激進分子,為所有想要在安全學習場所學習的普通學生,奪回我們的校園。」
德國「極右翼政黨」抗議活動邁入第4週 逾15萬人上街示威:我們是防火牆
為了反對德國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全國抗議活動已經進入到第4週,並有超過15萬人走上柏林街頭,高喊著「我們就是防火牆」的口號,駁斥右翼極端主義,並擁護對民主的支持。根據《路透社》的報導,漢諾威(Hanover)和德勒斯登(Dresden)等城市也陸續出現示威活動,民眾對於德國選擇黨逐漸壯大一事感到警惕。而在當地時間3日,更有約15萬人至柏林國會大廈抗議,舉牌呼喊「我們是防火牆」(We are the Firewall)、「我們是人,而你們只是納粹分子」,以表明自己的態度。德國總理奧拉夫(Olaf Scholz)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寫道,「無論是在艾森納赫(Eisenach)、洪堡(Homburg)還是柏林,在全國各地的大小城市,許多公民聚集在一起示威,以反對遺忘、反對仇恨和仇恨言論」,並直言示威活動是「支持民主和憲法的強烈訊號」。報導指出,德國另類選擇黨的成功引起了主流政黨的擔憂,儘管根據佛爾沙研究中心(Forsa)的民調顯示,該黨的支持率自去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了20%,主流政黨仍擔心該黨可能會於9月橫掃德國東部3個邦的選舉,而選民也將全國範圍反極右翼示威活動視為最重要的問題。另據民調顯示,德國選擇黨以32%的得票率位居第2,落後於主要反對派保守黨,而由德國總理奧拉夫領導的中左翼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則以15%得票率位居第3。而在上月有報導稱,2名德國選擇黨黨員參加了會議,討論大規模驅逐外籍公民的計畫後,隨即就發生了抗議活動,而該黨的聯合領導人蒂諾(Tino Chrupalla)則回應,雖然「與政府一起走上街頭」是合法的,但抗議者不該讓自己被用來分散各方對國家實際問題的注意力,並否認了該提案即代表政黨政策,「德國包括有移民背景的德國人,政黨不打算驅逐他們」。
巴紐爆發騷亂「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警察減薪示威釀禍!總理說話了
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在當地時間10日爆發騷亂,軍警等公共部門因不滿政府減薪發起示威活動,導致全國多座城市陷入混亂,首都街頭更出現洗劫商店、焚燒建築的場面,目前至少已有16人喪生。對此,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佩(James Marape)11日遂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14天,逾千名士兵待命。綜合《路透社》、《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雅加達郵報》的報導,巴布亞紐幾內亞全國至少有2座城市陷入動亂,首都莫士比港(Port Moresby)有9人因此死亡;該國主要貨物港口、第2大城市萊城(Lae)也有7人喪命。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在當地時間10日爆發騷亂。(圖/達志/路透社)對此,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馬拉佩在記者會上指出,在政府對騷亂原因進行審查期間,他已暫停警察局長和財政部門高級官員的職務,同時他也聲稱,「有證顯示這是有組織的動亂」,該次審查將確保「我們保有民主,保有法治」,必須依據緊急狀態法令管控秩序、打擊「無法無天」的行徑,並有1000多名士兵正在待命,「以防止進一步的騷亂。」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在當地時間10日爆發騷亂。(圖/達志/路透社)報導指出,當地時間11日,首都的暴力事件已經平息,政府也增派警察維持秩序。美國駐莫士比港大使館則表示,警方已恢復工作,但局勢仍高度緊張;中國大使館表示,有好幾名中國公民在暴亂過程受到輕傷,尚未接獲公民死亡通報,中國人開設的商店遭到破壞與劫掠。中國外交部已向巴紐政府投訴,並提醒當地中國公民注意安全。該場暴亂起因於部分員警發現薪資入帳數目無故減少,因此在10日展開罷工,並向政府發起示威抗議。對此,也有6名議員辭職,其中2人都將莫士比港的騷亂歸咎於馬拉佩,並呼籲他下台負責。政府則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否認,對警察徵收新稅,馬拉佩急忙澄清,任何導致工資短缺的行政錯誤都將得到解決。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則表示,希望巴布亞紐幾內亞民眾保持冷靜,澳方正密切注意該國情勢,確保澳洲公民安全,坎培拉尚未接獲該國發出任何支援請求。澳洲11日已加派國防部180人飛往莫士比港,2國上個月已簽署雙邊安全協定。南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在當地時間10日爆發騷亂。(圖/達志/路透社)巴布亞紐幾內亞是多元化發展中國家,語言多達800種,居民以農人占比最多,全國人口1000萬,在南太平洋僅次於人口2600萬的澳洲,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馬斯克為按讚「反猶貼文」道歉! 卻開嗆迪士尼猶太裔CEO:X你自己去
前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旗下「X平台」按讚1篇反猶太陰謀論的貼文後,導致蘋果、迪士尼等由猶太裔主導的大企業停止在該社群媒體投放廣告。他事後為了急滅火,也在27日親赴以色列,造訪10月7日遭哈瑪斯血洗的基布茲「卡法阿扎」(Kfar Aza)。返美後他首度在美東時間29日接受節目訪問並公開道歉,稱那篇貼文是史上「最蠢言論」,但同時他也開嗆撤資廣告的大企業,「X你自己去,滾蛋!」據CNN的報導,馬斯克29日於《紐約時報》舉辦的「交易錄峰會」(DealBook Summit)上發表超嗆言論,「我不希望他們來下廣告。如果有人企圖利用廣告或資金來敲詐勒索我,我只想說,X你自己去吧(go f**k yourself)!X,你,自,己。」他甚至直接點名猶太裔的迪士尼CEO鮑勃艾格(Bob Iger),「嘿,鮑勃,這樣有聽清楚嗎?如果你在台下的話,這就是我的感受。」馬斯克當下還在脖子上配戴著訪問以色列時,人質家屬送給他的項鍊,並承諾「我會一直戴著它」。他還表示今年是戲劇性的一年,也坦承有時他確實會「說錯話」。不過馬斯克認為,他不介意被大家討厭,「盡量仇視吧,試圖討人喜歡才是真正的弱點。」對此,迪士尼沒有立即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馬斯克旗下的X平台日前深陷反猶太爭議,因為馬斯克本人的帳號按讚了1篇反猶太貼文,該貼文宣揚「猶太人一直煽動對白人的仇恨」並提及「大取代」(Great Replacement)陰謀論,導致由鮑勃艾格、阿瑟萊文森(Arthur D. Levinson)等美國猶太裔高層主導的巨型企業華特迪士尼、蘋果等公司紛紛撤除在該平台上的廣告。此外,派拉蒙影業、NBC環球、康卡斯特、獅門影視公司,以及CNN母公司華納兄弟探索也加入了抵制「X平台」的行列。對此,馬斯克也坦承按讚該則推文可能是他做過「史上最蠢的事」,「我的意思是,我對那則貼文感到抱歉,我太蠢了,在這3萬篇推文中,這可能是我最糟和最蠢的行為,而且我在周日時已盡力用6種方式澄清,但你知道,至少我認為很明顯的是,我根本不是反猶太主義者,實際上是一個親猶太主義者。」馬斯克27日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的陪同下造訪10月7日遭哈瑪斯血洗的基布茲「卡法阿扎」。(圖/翻攝自X平台/Aditya Raj Kaul)馬斯克曾在引爆爭議後,於27日穿著防彈背心造訪了10月7日遭哈瑪斯「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血洗、位於以色列南部邊境的基布茲「卡法阿扎」。他當時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陪同下,前往了遭殺害的維安人員住所,並聽取哈馬斯武裝份子的破壞與暴行。馬斯克表示,以色列總理向他展示了平民遭殺害的影片和照片,讓他直呼「大屠殺的場景令人怵目驚心。」事後他也在X平台發文稱「行動勝於空談」,此舉被外界認為是一場「洗白之旅」(apology tour)。不過馬斯克在「交易錄峰會」上卻極力否認出訪以色列是什麼「洗白之旅」,「完全不是在回應那些(反猶爭議)。」他還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但不會譁眾取寵。報導補充,馬斯克27日和納坦雅胡討論了哈瑪斯、中東局勢、該場衝突及後續引發的示威活動,但並未觸及網路上的反猶太主義輿論,以及馬斯克在「X平台」的爭議行為。針對納坦雅胡認為以色列將以摧毀哈瑪斯作為戰爭目標,並稱這是與巴勒斯坦人實現和平共處的必要條件,馬斯克表示他大致同意,「那些意圖殺害平民的人都必須被消滅……尤其必須停止那些塑造人們成為殺人機器的政治宣傳。」不過他也認為,以色列必須讓加薩走廊繁榮,「若這件事能成真,我認為這將是一個美好的未來。」
按讚反猶太陰謀論貼文惹議! 馬斯克親訪以色列:行動勝於空談
前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日前在旗下「X平台」按讚1篇反猶太陰謀論的貼文後,導致多間由猶太裔主導的企業停止在該平台投放廣告。不過他昨(27日)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陪同下造訪10月7日遭哈瑪斯血洗的基布茲「卡法阿扎」(Kfar Aza)。據悉,2人雖然討論了以哈衝突,但並未提及網路上的反猶太主義輿論,也沒有談到馬斯克在「X平台」的爭議行為。據英國《衛報》的報導,馬斯克昨穿著防彈背心造訪了10月7日遭哈瑪斯「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Operation Al-Aqsa Flood)血洗、位於以色列南部邊境的基布茲「卡法阿扎」。他在納坦雅胡的陪同下,前往了遭殺害的維安人員住所,並聽取哈馬斯武裝份子的破壞與暴行。馬斯克事後表示,以色列總理向他展示了平民遭殺害的影片和照片,讓他直呼「大屠殺的場景令人怵目驚心。」在造訪卡法阿札之後,馬斯克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行動勝於空談。」報導指出,馬斯克和納坦雅胡討論了哈瑪斯、中東局勢、該場衝突及後續引發的示威活動,但並未觸及網路上的反猶太主義輿論,以及馬斯克在「X平台」的爭議行為。針對納坦雅胡認為以色列將以摧毀哈瑪斯作為戰爭目標,並稱這是與巴勒斯坦人實現和平共處的必要條件,馬斯克表示他大致上同意,「那些意圖殺害平民的人都必須被消滅……尤其必須停止那些塑造人們成為殺人機器的政治宣傳。此外,以色列必須讓加薩走廊繁榮,若這件事能成真,我認為這將是一個美好的未來。」馬斯克後來還與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會晤,赫爾佐格在過程中意有所指地表示,這位科技業富豪在打擊反猶太主義輿論方面「可以發揮巨大作用。」馬斯克旗下的X平台日前深陷反猶太爭議,因為馬斯克本人的帳號按讚了1篇反猶太貼文,該貼文宣揚「猶太人一直煽動對白人的仇恨」並提及「大取代」(Great Replacement)陰謀論,導致由勞勃艾格、阿瑟萊文森等美國猶太裔高層主導的巨型企業華特迪士尼、蘋果等公司紛紛撤除在該平台上的廣告。報導補充,由於以色列極右翼政府及定居者對巴勒斯坦人的侵略及暴力事件日益激增,以色列當局又在今年4月突闖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的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逮人,導致巴勒斯坦人積怨已久的怒火一次引爆。哈瑪斯也因此在當地時間10月7日對以色列發起多管齊下的「阿克薩洪水軍事行動」,包括數千枚火箭彈攻擊,以及由陸海空兵分多路滲透到以色列境內,殺害逾1400位軍民,並俘虜200多名外國人和以色列人。另據土耳其《安納杜魯新聞社》的報導,以哈雙方10月7日爆發新一輪衝突後,加薩地區已有超過15000多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其中包括6150名兒童和4000多名婦女,另有7000多人據信被埋在廢墟底下、生死未卜,包括4700名兒童和婦女。此外還有超過3.6萬人受傷,75%以上是兒童和婦女。另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的資料顯示,自2022年2月24日起至2023年9月10日止,俄烏雙方共有27149名平民傷亡,其中9614人死亡,17535人受傷。如今打了1個多月的以哈衝突平民傷亡數早已正式超越打了將近19個月的俄烏戰爭,凸顯以色列無差別轟炸的濫殺程度。
歐美禁聲援巴勒斯坦示威 戴頭巾女子巴黎地鐵站高喊「真主至大」遭警察開槍
以巴戰火蔓延之際,法國政府宣佈全面禁止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不過巴黎地鐵31日卻發生一名戴著頭巾的女子間在地鐵內大喊「真主至大」(Allahu akbar)和「你們都去死」,這名女子隨後遭員警開槍制止,經證實,女子腹部中彈,目前仍在醫院急救中。巴黎一名戴著頭巾的女子在地鐵大喊「真主至大」和「你們都去死」,被員警開槍制止。 (圖/翻攝自推特)根據《路透社》報導,事發地點為法國國立巴黎圖書館站(BibliothequeNationale de france),據法國警方表示,大約在台灣時間31日晚間,有民眾向警方舉報指,這名女子發表激進的聖戰言論。據巴黎警察局局長努涅斯(Laurent Nunez)指出,當時女子在地鐵內高喊「真主至大」、「你們都去死」。警方獲報到場後與其對峙,員警先把女子帶到一旁,要求她冷靜下來,同時也要求她舉起雙手,以表明沒有攜帶危險物品。警方指出,他們要求女子冷靜並舉起雙手被拒,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朝女子開槍,而女子則是腹部中彈。據警方證實,她身上未攜帶爆裂物。目前這名女子的身分尚未確認,但推測對方可能是2021年曾威脅反恐哨兵行動的城市巡邏人員。這名女子的身分尚未確認,但推測對方可能是2021年曾威脅反恐哨兵行動的城市巡邏人員。 (圖/翻攝自推特)
加拿大錫克教領袖遭刺殺!杜魯道指控印度政府所為 2國外交衝突升溫
2015年正式成為加拿大公民的錫克教領袖、卡利斯坦分離主義者尼賈爾(HardeepSingh Nijjar)長年遭新德里當局通緝。巧合的是,他也在今年6月18日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遭2名蒙面男子槍殺。如今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當地時間18日正式指控印度政府為幕後黑手,加劇了印加2國的外交衝突。綜合CNN、BBC、《路透社》的報導,今年夏天,著名的錫克教領袖尼賈爾在英屬哥倫比亞省的一座寺廟外遭到槍殺。這起事件徹底激怒了他的支持者,並加劇了世界各國的錫克教分離主義者與印度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7月初,錫克教徒分別在倫敦、墨爾本、舊金山和多倫多等城市走上街頭抗議印度政府,他們認為新德里當局應對尼賈爾的死負起責任。對此,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還曾強烈抨擊加拿大政府允許錫克教徒在示威活動中,諷刺「印度聖雄」甘地(Indira Gandhi)在1984年遭暗殺的行為。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在9月於新德里舉辦的G20峰會期間,針對加拿大當地的錫克教徒示威,向杜魯道表達強烈不滿。但如今,杜魯道卻在18日表示,根據加國政府收集的情報顯示,與印度政府有關的特工策劃並暗殺了尼賈爾。杜魯道還認為,加拿大並不是試圖「挑釁」印度或將局勢「升級」,只是「擺出事實」,「政府將追蹤證據,釐清這起謀殺案的責任歸屬。」加拿大貿易部長伍鳳儀(Mary Ng)也為此推遲了代表團原定10月訪問印度的計畫,並暫停2國的貿易談判。加拿大外交部長喬莉(Mélanie Joly)則驅逐了1名印度外交官,指控該外交官是印度駐加拿大情報機構的負責人。但印度外交部則否認該項指控,稱其「荒謬」且具有政治動機,同時還指責加拿大窩藏恐怖分子,並同樣將1名加國的高級外交官驅逐出境。甚至在20日警告其公民不要前往加拿大部分地區,「該國的仇恨犯罪、宗派暴力和反印度活動急劇升溫,因此建議印度國民避免前往曾經發生此類事件的地區和潛在場所。」回顧歷史,錫克教(Sikhism)是印度次大陸的一神教,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其在1799年至1849年間,曾在該地區建立過錫克帝國(Sikh Empire)。1947年印巴分治後,印度錫克教徒掀起了卡利斯坦運動(Khalistan),試圖重新建立一個名為卡利斯坦的錫克人主權國家。一直到1984年6月,印度政府發動藍星行動後,錫克教民兵武裝才遭到瓦解。現今大部分錫克教徒都居住在印度的旁遮普邦(Punjab),而加拿大則是旁遮普邦以外最大的錫克教僑民所在地。近年來,越來越多僑民支持卡利斯坦運動,而尼賈爾就是其中1位著名的領袖。
尼日民眾力挺政變 法大使館遭破壞「揮俄國旗高喊滾蛋」
西非內陸國家尼日26日晚間發生政變,由總統衛隊指揮官奇亞尼(Abdourahamane Tchiani)率領的軍人聲稱已推翻尼日政府,宣布所有機構暫停服務、關閉邊境並實施宵禁,並關押總統貝佐姆(Mohamed Bazoum),奇亞尼也自封成為國家新領袖。而目前有支持軍方政變的民眾走上街頭,甚至還闖入法國使館大肆破壞,揮舞的俄國旗幟高喊「法國滾蛋」。根據《voanews》報導指出,數千名支持尼日軍方政變的民眾,於30日出現在首都尼亞美(Niamey),多條道路被遊行民眾塞滿,而這些民眾在包圍法國大使館後,就闖入其中大加破壞,甚至還有人在門口縱火。其中也有不少民眾是揮舞著俄國的國旗、高聲吶喊著「法國滾蛋」。據了解,尼日在1960年之前是法國的殖民地,自從獨立之後政局一直不太穩定,直到貝佐姆上任後才比較好轉。而在這段期間,尼日與法國的外交關係十分堅固,甚至兩國還會共同進行軍事訓練與演習。但是在許多尼日人眼中,認為法國政府這幾年一直用著「帝國主義」的態度對待尼日,不斷地掠奪尼日當地的資源。而且近幾年俄羅斯不斷在非洲國家布局,利用這樣反殖民的情緒,擴大自己在非洲的影響力,所以才會上演如今看到的親俄反法的抗爭運動。而在示威活動發生後,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不會容忍那些對法國及其利益的攻擊的人們,任何襲擊法國公民、軍隊、外交官與法國政府的人,都會得到「即刻回應」。而其實早在29日爆發政變之時,法國政府暫停了所有對尼日當地發展的財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