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池
」 PoW以太坊分叉戰1/新舊兩條鏈並行NFT恐不再唯一 礦工憂:打到最後一條遭拋售會血流成河
2022下半年加密幣圈將發生大事,交易市值第2大的以太坊(Ethereum)最快在9月19日進行「硬分叉」,運作共識機制將從工作量證明((PoW,Proof of Work)轉到權益證明(PoS,Proof of Stake),等於讓廣大「礦工」自廢武功,日前引發礦工、交易所、機構以及投資人「抗議」,決定另行分叉出ETHPoW分鏈。這場分叉大戰,正式開打!台灣的資深礦工Tony向CTWant指出,「身邊的礦工對ETHPoW的未來也很不看好,如果真的分叉成功,2條鏈並行將是一場生死戰,因為現有以太鏈上的所有應用都會是2倍,像是獨一無二的NFT會出現在2條區塊鏈上,會有ETHS、ETHW 2種加密幣,2種DeFi(去中心化金融)幣,變成各自表述。」這場分叉大戰打到最後,「用戶可能會急著把其中1條鏈上的加密幣、商品或者其他應用進行拋售,而不被看好的那條鏈價格就會雪崩,對區塊鏈不了解的小白此時進場,真的會被當成韭菜割,絕對是一場新災難!」Tony憂心道。以太坊從2015年上線之初,以工作量證明(PoW,Proof of Work)做為運行的共識機制,隨生態壯大導致運算變慢交易費用變貴,因此太坊開發者早以PoW轉向權益證明(PoS,Proof of Stake)為目標,提前在2020年12月將取代主網的信標鏈(Beacon Chain)橋接上線。至於轉換合併時間,「最快在9月19日開始」,以太坊合併主導者Tim Beiko指出,合併後將進入以太坊2.0時代,原先每秒處理15筆交易的速度,將提升為每秒超過10萬筆交易,應用上更加廣闊。穩定幣USDT背後的平台Tether,站隊支持ETHPoS的ETH2.0,表示「穩定幣應該負責任,避免對用戶造成困擾」;第2大穩定幣USDC平台Circle則說「對依賴USDC的以太坊生態圈,我們打算做正確的事,支持以太坊2.0」。以太坊運作共識機制從PoW轉為PoS後,首當其衝的就是以太礦工。(圖/翻攝自Joeman Youtube)不過,對於已經投入大筆資金買設備「挖礦」的礦工來說,硬分叉無疑是最壞的消息,除了要尋找新的挖礦標的,回本時間也可能拉長,為此,全球不少礦工在社區集結,決定繼續「再分叉」,形成ETHPoS(新鏈)、ETHPoW(舊鏈)雙鏈並行,提早在8月15日釋出核心初始版本,表達礦工決心。對於正在快速成型的以太坊分叉風暴中,大型機構、KOL甚至是穩定幣平台都出聲支持ETHPoS,反對ETHPoW分叉,其中以太坊創辦人V神Vitalik Buterin認為,「ETHPoW分叉不太可能獲得大量、長期的採用,支持者只是想賺快錢而已」。支持ETHPoW分叉者,大多都是交易所及提供礦工挖礦的礦池。全球排名第6大的交易所Gate,在官網上公告「將在ETH2.0升級成功前提供ETH 1:1兌換ETHS(代表PoS的加密幣)、ETHW(代表PoW的加密幣)功能」,等於提前讓投資者選邊站全球最大的礦池(提供礦工挖礦節點)F2Pool,強調以太礦工是以太坊的無名英雄,7年來一直默默保護以太坊區塊鏈的安全,將讓礦工社群決定去留,也會持續提供ETHPoW的礦池服務,但也承認PoW的時代即將結束。大陸波場(Poloniex)創辦人孫宇晨則說,「我們可能低估了以太坊作為唯一PoW智能合約區塊鏈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以太坊社區可能低估了PoW作為核心共識機制對以太坊的貢獻」。大陸波場(Poloniex)創辦人孫宇晨認為,以太坊社區低估礦工對以太坊的貢獻。(圖/翻攝Tron Dao Medium)就連以太坊最初的舊鏈ETC(Ethereum Class,以太坊經典),治理團隊ETC Cooperative也出來參一腳,斷言「ETHPoW不會成功,對用戶來說毫無意義,不如把礦機轉來ETC挖礦」。之所以呼籲以太幣礦工加入ETC,主要是以太坊在2016年6月時,募資超過1,200萬枚以太幣(當時約價值約1.5億美元)的明星項目The DAO,遭到駭客攻擊,有360萬枚以太幣遭到盜取,以太坊社區展開投票,決定升級形成新的主鏈,而舊有的主鏈則改名為ETC。但一直以來ETC的全網算力都不高,相關生態也沒有積極發展,但在ETH決定升級到2.0後,許多礦工開始湧入,7月中旬算力僅20.5Th/s,但到了8月持續在32Th/s震盪,就連幣價也從7月中旬的14美元(約新台幣419元),不到1個月漲到43.5美元(約新台幣1,304元),漲幅達210%。
幣圈翻天1/以太坊升級2.0不能挖礦了 礦工:還有小幣可以挖
全球加密幣圈第三季將有大事發生,市值高達新台幣9.8兆元、規模第2大區塊鏈以太坊(Ethereum)將「硬分叉」(更新產幣方式),從工作量證明((PoW,Proof of Work)轉到權益證明(PoS,Proof of Stake),首當其衝的是「礦工」。有5年經驗的礦主Tony告訴CTWANT記者,「以前的以太幣礦工是等加密幣漲了就賣掉,現在的礦工會把以太幣存下來,等到硬分叉從PoW轉到PoS,以後就是讓以太幣自己賺錢,礦機還可以去挖其他像是RVN、ERGO等其他加密幣。」CTWANT記者調查,老礦工們多有對策「舊設備可以挖其他小幣,不會再買新設備」,且對美國女股神今年1月的預言「(以太幣)一枚18萬美元」有滿滿的信仰及期待。目前,無論比特幣、以太幣或其他以工作量證明(PoW)的各式加密幣,取得途徑有二,一是透過法幣購買,二是以加密幣挖礦機或顯示卡運算,來取得加密幣作為獎勵金,這行為就稱為「挖礦」,而挖礦的人就被稱為礦工。由於挖礦耗電量極大,部分不肖礦工會偷電把成本降到最低。(圖/報系資料庫)據挖礦整合平台數據顯示,目前透過台灣礦池在挖以太幣的算力高達11.73T(1T=1000000Mb),若以每張顯示卡算力60M計算,有多達19.5萬張顯示卡持續用電力換以太幣。台灣的礦工中不乏知名人士,像是蔣家第4代蔣友青曾因礦場與友人起糾紛,有百萬人訂閱的知名網紅Joeman,以及靠著拍攝娃娃機店影片走紅的草爺紛紛投入挖礦行列。「現在要進場挖礦已經太晚了」。Joeman曾在自己的頻道中透露,2021年中花了約2、3百萬去買顯示卡挖礦,目前已回本約200萬,換成比特幣存在冷錢包中,但在「以太坊2.0即將來臨,未來不會再新增設備。」另名網紅草爺原本經營娃娃機店,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幾乎零收入,所以才來加入礦工行列,與友人斥資數千萬,整備4至5間礦場(每間約200張以上顯示卡),目前已陸續回本,「當時還跟媽媽借了70萬元買設備,原預計3個月後還清,但只花了1個月就連本帶利還清。」對於以太坊將升級為2.0,草爺認為「加密幣不是只有以太幣,還有很多小幣可以挖」。網紅草爺原本經營娃娃機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也加入礦工行列。(圖/翻攝自Joeman Youtube頻道)自2017年就加入挖礦行列的礦工Tony,歷經2018年礦難以及加密幣價格無數次地上沖下洗,他說,「2020年底時,以太坊運算的DAG檔超過4G,記憶體未超過4G的顯示卡就不能再挖以太幣時,我就改挖ETC(以太坊經典)及其他小幣,再把挖到的幣轉去交易所換成以太幣」。對於ETH 2.0到來,Tony坦言,雖然挖礦收益會減少,但還好礦機早就回本,現在每月只要付幾萬元的電費,「如果之後有很多便宜的礦卡(挖過礦的顯示卡)拿出來賣,我應該還會收來挖,反正就當作增加被動收入。」他說。Tony最後提到,加入挖礦主要是與加密幣價掛鉤,幣價低時一個月挖到的加密幣還不夠付電費,必要吃老本,幣價高時就會多備妥應急金,扣除電費及開銷後剩下的加密幣都會先存著,等待價格漂亮時再賣,「像女股神伍德(Cathy Wood)也很看好以太幣,她說會漲到18萬美元,我相信多數礦工應該都很期待那天」。
陸嚴打加密貨幣 礦機廠「比特大陸」掃到颱風尾要出走
大陸政府近期加大對於加密貨幣的打擊力道,不少加密幣交易所紛紛撤出大陸,或者拒絕大陸用戶申請,但如今連加密幣礦機製造商「比特大陸」也被掃到颱風尾,將把生產重心轉移到海外。比特大陸創立於2013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加密幣礦機製造商,同時也是台積電的大客戶之一,開發出專用集成電路 (ASIC)的礦機後,使得挖掘比特幣的難度大增,在2018年礦機銷量超過500萬台,營收來源包括銷售礦機、礦池經營、礦場服務,同時公司本身也利用自家產品進行挖礦。不過大陸當局為了替「數位人民幣(DECP)」鋪路,將加密貨幣所有交易行為定義為非法,包括礦池(架設伺服器聚集礦工算力增加出礦率)、加密幣買賣等,目前統計有超過18個在大陸提供加密幣相關服務的平台已經陸續退出市場。而目前有消息指出,比特大陸已經暫停向大陸消費者銷售礦機,甚至已經開始將礦機生產基地從深圳轉移到海外,比特大陸指出,目前尚外接獲相關消息,正在向高層求證,屆時以官方公佈訊息為主。
奇亞農夫吃癟4/農夫賺不到錢 換跑道改當代耕
奇亞幣5月3日上市首日,國內硬碟大廠威剛(3260)、群聯(8299)的股價受惠「農家樂」,分別來到121元及604元的相對高點,但隨著「種田」熱潮漸退,股價也隨著奇亞幣下修約20%。「1顆8TB傳統硬碟差不多新台幣8,000多元,若加上固態硬碟的耗損及電費,現在種奇亞幣根本不划算。目前1枚奇亞幣不到新台幣7,000元,但拿到1枚奇亞幣的機率跟中樂透差不多,如果不加入大陸的奇亞幣礦池,每天收益都是零。」1名已經退坑的農夫抱怨。除了選擇退坑,也有不少農夫兼差幫其他農夫整地(代P),代P1TB的地,約200元至300元,藉此填補添購設備的成本。1名奇亞幣LINE社群的管理員表示,無論是挖礦還是種田,大家賭的都是後面幣值上漲的可能性,也算是投資的一種,「當然有相當的風險。」目前全網算力高達19.8EB的奇亞幣,即使農夫擁有8TB的傳統硬碟,可能需要2年才能獲得預期分潤。(圖/讀者提供)以驗證 獲獎勵奇亞幣雖是新出爐的加密幣,但全球礦工們對他的創辦人柯恩(Bram Cohen)卻不陌生。柯恩開發的「BitTorrent」(BT種子)全球有數億人使用過,因此被稱為「BT之父」。「BitTorrent」是一種用戶群對用戶群(peer-to-peer)的網路協議程序,也就是下載同一檔案的人愈多,下載該檔案的速度就會愈快。為了和比較浪費能源的加密幣做出區別,奇亞幣主打耗能相當低,甚至「樹莓派」(以Linux為基礎的電腦,耗電量僅15W)也能夠「耕種」,因此奇亞幣的圖案,特地以綠色Chia的字樣呈現。簡單來說,奇亞幣是以時間、空間換取的「工作量證明」(PoW)來進行驗證,進而獲得獎勵。
綠色加密幣2/奇亞幣怎麼種? 整越多地挖到機率越高
有別於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主流加密幣以顯卡挖礦,新興加密幣奇亞幣(Chia)採用的是硬碟「耕種」,並有「整地」、「耕種」兩個步驟,必須先整完地才能進行耕種,藉以獲得報酬。一般加密貨幣採用的是「工作量證明(PoW)」,因此只要礦工的顯示卡頻率夠高、記憶夠大,就能獲得更多的報酬;但奇亞幣「耕種」的方式不同,若農夫們整完的地夠大、夠多,才能獲得更多的報酬。首先農夫需先準備大容量的固態硬碟、機械硬碟,以及效能較好的CPU、大容量的RAM,在「整地」時,CPU與RAM會將耕種時所需的檔案,先寫入固態硬碟,在執行此動作時,CPU的頻率越高核心越多、記憶體的容量越大,整地的速度就會越快。在整完地後,就會將所有檔案傳進已經準備好的機械硬碟,而該塊地就會與Chia Network進行連接,若農夫手中的地越多,那獲得到的奇亞幣就會越多,但目前還是得靠機率獲取報酬,17日以後官方推出「礦池」就能獲得穩定收益。
挖礦也減產 比特幣逆勢收復1萬美元大關
世界各國央行猛印鈔票,來支撐新冠疫情重創下的全球經濟,相較實體貨幣紛紛走貶,全球最受歡迎的虛擬貨幣比特幣卻逆勢大漲,重新站上1萬美元。主要是挖礦獎勵減半,礦工覺得無利可圖關閉礦場,發行量開始放緩的緣故。按照比特幣協議,挖礦者每挖出一個新區塊就能獲得比特幣獎勵,但每4年礦工的挖礦獎勵就會減半。比特幣價格在過去幾周飆高,正是市場預期到史上第3度挖礦獎勵腰斬在11日(周一)發生。因此礦工的比特幣獎勵從12.5枚,硬生生砍半成6.25枚,第4度挖礦獎勵減半預計出現在2024年,屆時減為3.125枚。第1次減半發生在2012年11月,第2次在2016年7月。比特幣的總發行量限制在2,100萬枚,現今有1,830萬枚比特幣流通。提供礦池服務的Poolin表示,挖礦利潤受到壓縮下,15%至30%的礦工關閉礦場。區塊鏈新創公司Blockstack共同創辦人艾里(Muneeb Ali)指出:「當政府大開印鈔機之際,比特幣新幣發行量將持續減少,比特幣需求卻不減反增。」在發行量銳減的預期心理下,比特幣過去幾周來價格飆揚,3月中旬還在4,100美元左右的低點,5月7日站上1萬美元大關,但現今又回軟到8,700美元價位。比特幣需求又見火熱,係因疫情當道下,投資人認為此加密通貨的避險魅力,更勝各國政府發行的紙幣,加上美國聯準會等央行大行寬鬆措施。好幾位專家表示,比特幣價格應該還會再往上走高,甚至突破2017年底締造的近2萬美元歷史高點。加密通貨放貸公司BlockFi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普林斯(Zac Prince)指出:「想像一下,若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在前晚減產5成,油價會怎麼樣?當然是上漲。」他認為比特幣價格終將飆破2萬美元,未來2年飛漲到4萬至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