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
」 碧桂園 房地產 中國 大陸 危機金控對美中「兩樣情」 Q3對美曝險9.2兆創新高、對中季減588億
金控隨著美元升值加大對美國曝險,而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金控資金也跟著挪移。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金控海外總曝險達26.7兆元、季增1.9%,其中對美國曝險續增,來到9.2兆元創新高;中國雖續居第二大,維持2兆多的曝險,但驟減588億,是前十大曝險國中唯一呈現季減的。金管會周五(3日)公布金控集團第三季國內外曝險統計,總曝險額上揚至26.69兆元、季增19.3%。其中美國仍列第一大曝險國,曝險金額高達9.2兆元、季增1.92%;中國則因房地產暴雷、經濟前景陰霾,曝險為2.2兆元、季減2.6%。在美元維持高利、避險、升值潛力、美債維持高利等因素下,國內金控仍持續增加對美的投資,今年以來已對美投資9696億元。第三季對美國市場曝險增加了1736億,雖幅度較第二季減緩,季增率下降至1.9%,但投資仍增加3326億元。而金控對美曝險中,近94%是投資,主要是壽險、銀行等子公司都投資大量的美債。去年到今年9月底,金控集團七季共增加對美曝險近2.16兆元,亦是海外曝險增加最多的地區,約占海外曝險的34.5%。相較之下,由於中國今年陸房產業頻爆雷,從恒大集團到碧桂園等皆出現財務危機,已引起市場憂心陸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截至今年第三季底,金控曝險第二大地區雖仍是中國,但曝險金額季減2.6%、來到2.2兆元,減幅亦為前十大地區中唯一單季曝險減少,占比降至8.24%、為34季有統計以來最低紀錄。此外,由於美債殖利率走高,債券價格下跌,金控9月對美投資提列評價,從6月底549.94億元擴大至9月底994.06億元,季增超過8成,金控對美中兩大國曝險可謂呈「兩樣情」。觀察國內金控集團海外曝險前十大國,依序為美國、中國、英國、法國、南韓、澳洲、香港、日本、加拿大、阿拉伯。值得注意的是,對香港幾乎維持不變,另持續加大對韓、英、法、日、加、澳的曝險,10月以巴戰爭開打前,對阿聯增加163億曝險,估計為買債。
碧桂園境外債券違約!創辦人父女驚傳已離開中國 官方微博回應了
以房地產開發為主要業務的中國大型綜合企業「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CountryGarden Holding),近期驚傳1500萬美元債息支付的寬限期已經到期,這意味著這家中國最大的私人房地產開發商已經在其離岸債務方面出現違約。對此,碧桂園也在官方微博發文澄清,指「創辦人父女或已離境」的說法純屬謠言。據2名消息人士向《財新社》透露,民營房企巨頭碧桂園有一筆境外債本應在9月17日支付利息,但碧桂園未能在30天寬限期屆滿時向債券持有人支付總計約1540萬美元票面利率(Coupon rate),恐已屬實質性違約。對此,碧桂園也沒有立即回應美國媒體《路透社》的置評請求。碧桂園內部人士透露,大陸國內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讓碧桂園的銷售額持續承壓,很難繼續履行償付義務。消息人士則補充,這筆境外債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為發行主體,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本金為5億美元,票面利率為6.15%,將於2025年9月17日到期。每年3月17日及9月17日是其付息日。這筆債券若構成違約,恐引發其他境外債券交叉違約。(圖/翻攝自微博/椒點視頻)上述消息一出也讓公司創始人已離開中國的謠言四起。對此,碧桂園19日則在官方微博發文澄清,「『創始人父女或已離境的謠言』,被別有用心地發布在多個網絡平台,造成惡劣影響。我司創始人楊國強和董事會主席楊惠妍目前在國內正常工作。」聲明續稱,「我們衷心感謝大家對公司在困難時期的關注、支持和理解,但對惡意造謠行徑保留追究責任的權利。」
陸又有房企暴雷!中駿集團境外美元優先票據違約 境外債券將停牌
繼中國恆大、碧桂園之後,大陸又有房地產企業爆發財務危機。中駿集團今(4)日發布公告稱,即使集團竭盡全力,流動現金及銀行存款可能無法履行當前和日後義務所需,於本公告之日,公司沒有根據2021年3月22日簽訂的銀團貸款協議支付已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共約6100萬美元(約新台幣19億元)。中駿集團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受到經營環境日益惡化及融資困難的影響,許多民營房地產企業面臨流動性偏緊的狀況。集團已實施不同措施以減輕流動性資金壓力,包括加快物業銷售、延長債務期限及爭取新的融資來源、推進資產處置及嚴控費用等。同時,集團一直盡力履行其所有境外債務的還款義務。公告指出,自2022年1月1日至今,集團已償還境外債務本金和利息共約15.6億美元。踏入2023年第二季度,集團的銷售持續下滑,流動資金緊張狀況日益嚴峻,境外兌付債務壓力持續增加。即使集團竭盡全力,流動現金及銀行存款可能無法履行當前和日後義務所需。於本公告之日,公司沒有根據2021年3月22日簽訂的銀團貸款協議支付已到期的本金和利息共約6100萬美元。中駿集團說明,未支付貸款已導致公司的境外美元優先票據出現違約事件,未支付貸款可能會導致集團債權人根據相關融資的相應條款要求加快償還債務及╱或採取行動。截至本公告之日,集團尚未收到有關境外債權人要求加快償還債務的任何通知。因應目前面臨的挑戰,中駿集團認為應立即探討整體債務的全面解決方案,以確保集團的長遠發展,並保障集團所有持份者的利益。面對行業的困境,集團將集中資源確保已預售的物業竣工交付;並適時調整銷售策略,加快物業預售及銷售,以穩定業務營運,保障購房者、集團合作夥伴及所有持份者的利益。中駿集團強調,截至本公告之日,集團仍繼續保持正常的業務營運。公司將盡快委聘外部顧問,協助集團就現在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進行評估,並探索可行的全面解決方案,以確保集團的長遠發展及保障所有持份者的利益。公司計劃積極與境外債權人溝通,爭取他們的支持和理解,以期友好解決債務問題。此外,公司將向聯交所申請由2023年10月5日上午九時正起暫停上述公司各境外美元優先票據的交易,直至另行通知為止。
中國恒大主席次子與多名高層「帶走調查」 謝金河:骨牌將一張一張倒下
中國恒大集團自從爆發債務危機後,就嚴重影響當地房產市場。而日前傳出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被警察帶走調查後,如今也傳出許家印次子與集團多名高層也被警方帶走調查。為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表示「骨牌將一張一張倒下」。綜合媒體報導指出,先前外界傳聞中國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因公司債務問題,遭警方帶走調查。恒大集團也於28日發布聲明,證實此事件屬實。與此同時,外界又傳出,許家印次子許滕鶴與多名集團高階主管也都被帶走調查,其中包含前財務長(CFO)潘大榮、恒大地產集團、恒大物業集團前董事長甑立濤。在恒大高層動盪之際,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也在臉書發文感嘆「骨牌將一張一張倒下」。謝金河在文章中表示,許家印被帶走後,連(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說「許家印應當重新成為不再有超過普通人財產的一介平民,這是公理,也是道德底線!」而許家印被帶走調查一事,也代表中國靠房地產創造高GDP增長的時代結束。謝金河表示,恆大系出問題至少已經五年了,根本沒有改善的任何可能。現在碧桂園也出問題。他認為這種除了資產負債表內的負債,還有高利的美元債,甚至是高利貸的理財產品,這種盤根錯節的債務從中央到地方,根本理不清頭緒,股票每天都交易,有如凌遲般,只有跌到蚊股,徒然增加市場的恐懼。他認為,在許家印這張骨牌倒下後,接下來會有更多骨牌跟著倒下,像碧桂園,融創,世茂集團,佳兆業,遠洋集團,雅居樂,奧園⋯⋯接著就是看金融機構吞下多少不良債權,進而引發一連串的蝴蝶效應,甚至會影響到地方政府的債務危機。謝金河預估,整個中國要面對房地產泡沫化的調整,可能十年,廿年,甚至更久。
金融股掃陰霾2/沒踩到陸企房產地雷暫鬆一口氣 股民還想知美國垃圾債曝險額
「由於今年以來持續遭逢『配息不如預期』、『美國中小銀行倒閉』、『中國房地產商債券違約』利空襲擊的金融股,則需拉長布局時間因應短期難以扭轉的大環境。」群益投信基金經理人謝明志提出對金融股接下來走勢的解讀。金融業雖對中國爆出財務危機的碧桂園、恆大、中植系等陸氣勢「零曝險」金額,沒有踩到地雷,但就有網友留言說「對中國曝險應該不是問題,想知道的是對美曝險金額,尤其是垃圾債劵的部位有多少?」這類債券市場又稱高收益債,指信用評級甚低的債券,一般認為BB級或以下屬於低。國際信評機構惠譽在8月2日以「預計美國未來3年財政狀況將惡化」為由,將美國債信評從3A頂級調降至AA+,震驚市場;外媒報導分析師示警,恐影響新債發行與二級市場定價,且對即將到期7850億美元垃圾債來說,更為嚴峻。不過,就我國金融三業來說,整體對美國的曝險為1.38兆元;其中,銀行業8600億元,保險業5000億元,證券期貨業為200億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5月22日面對立委質詢曾回覆說,國內金融三業對美政府債曝險共1.38兆元,6月底前到期的美國公債僅915億元(銀行業905億元、保險業10億元),額度有限。金融三業雖因此度過美債上限危機警報,但並未進一步揭露非美公債的曝險情況。金融三業6月底前到期的美國公債為915億元。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周志龍攝)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8月25日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中的演說,提及「不會改變2%通膨目標,聯準會任務尚未完成,已準備好未來再度升息……『謹慎以對』。」對照美國商務部30日最新公布數據顯示,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自前值2.4%下修至2.1%,主要反映庫存投資以及設備智慧財產權產品業務支出的減少。加上美國ADP就業報告顯顯示美國第二季個人消費支出PCE指數季增年率修正值為2.5%,預期2.6%,前值為4.1%;實質PCE季增年率修正值為1.7%,預期1.6%,前值4.2%。「這些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與就業市場正在降溫,才會讓市場繼續抱持Fed可能在9月暫停升息的希望」黃文清說,「不過,以Fed最重視的通膨指標,就是剔除能源與食品價格後的核心PCE物價指數季增年率修正值3.7%,較初值下修0.1%,低於預期的3.8%,前值為4.2%來看,還是有空間的。」而在投資人期待美國聯準會Fed降息之際,川普政府時期的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Kevin Hassett)卻也警告,由於高通膨捲土重來,Fed將被迫進一步升息,利率將上看6%,創2000年12月以來的新高水平。
金融股掃陰霾1/壽險金控大咖碧桂園恆大「零」曝險 富邦國泰股價領漲
隨著多家重量級金控法說會釋出對碧桂園、恆大等陸企「零」曝險消息,加上市場解讀9月將暫停升息,升息接近尾聲,台股金融股指數8月28日起連漲三天,「金融業營運前景可望改善,但外資、投信土洋對多數金控、銀行、保險股買賣超不同調,仍須多加觀察。」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分析說。金管會9月5日則公布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今年前7月稅前淨利5144.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4898億元年增5%之外,還已超過去年一整年的獲利,擺脫上半年衰退開始轉正成長;其中,證券業獲利成長55%、銀行成長22%,壽險業則減少49%。2023年8月8日,原本今年上半年還是中國最大房企之一的碧桂園,由於兩筆各規模均為5億美元的美元債,債權人卻未在7日前收到其應支付的2250萬美元利息,引爆「股債雙殺」,接著11檔債券暫停交易,加上公告上半年將出現450億至550億元淨虧損,碧桂園總裁莫斌稱說是自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繼碧桂園後,恒大、SOHO中國等中植系陸企也傳財務危機,核彈級消息震驚全球,也嚇到了台股投資人,儘管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喊話說,「金融業曝險不大,他對台灣金融體系有信心」。儘管中信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達53%,高於整體國銀平均24%,中信金強調無碧桂園等曝險,圖為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圖/中信金控提供)金融類股指數仍大幅震盪,從8月初最高點1714.93點,一路下滑到17日的1582.21點,跌了一百多點;期間,由於金管會統計至今年6月,中信銀對陸曝險占淨值比達53%,高於整體國銀平均24%,也是全台最高,中信金(2891)重挫2%領跌,兆豐金(2886)、元大金(2885)、台新金(2887)、上海商銀(5876)、遠東銀(2845)等跟進走弱。當日中信金也趕緊主動澄清說,未承作大陸地產開發商的授信,也無碧桂園等曝險,總經理陳佳文18日在第二季法說會中則霸氣對此回應說「不必擔心」,主要是在大陸外匯存底3兆美元之外,中信銀對陸曝險雖最大也是「賺最大」,去年台資銀行在陸分行賺24億元,中信銀就賺了17億,占了七成。金管會22日即公布統計至6月底統計,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合計對陸房地產曝險約102.3億元,至於碧桂園等三大地雷,壽險業全身而退;證券業對碧桂園曝險為1977萬元;投信基金則有74檔涉及投資碧桂園、恒大金額共7.43億元,皆無投資SOHO中國。24日富邦金(2881)總經理韓蔚廷說明富邦金控對中國大陸整體曝險部位為8400億元,佔金控資產比重約3%,並強調對恆大、碧桂園及中植系都是「零曝險」。8月25日,國泰金(2882)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國泰金旗下各子公司對大陸曝險部位總計4000億元,對於碧桂園、恒大、中融信託等企業風暴並無任何股票、債券投資,銀行也沒有對上述陸企有任何放款。由於富邦、國泰兩家金控揭露對爆出財務危機的陸企「零曝險」,金融類股指數不僅止跌,隔周的周一的28日台股開盤,站上10日線,富邦金、國泰金漲幅逾2%,其他像是玉山金、台新金、合庫金、華南金、兆豐金、新光金、開發金、永豐金等也收紅盤。進一步翻開法人買賣超統計,8月以來,投信買超前十檔以永豐金奪冠,其次為中信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玉山金、台新金、元大金、國泰金、開發金;其中多檔是承接外資賣超個股,包括永豐金、開發金等;而投信、外資同步買進則為國泰金、元大金這兩檔金控股。30日開發金(2883)總經理龐德明也提到,對中國曝險共1320億元,占總資產3.6%,且無碧桂圓、恆大、中植系等陸企的投資、授信等曝險。31日新光金(2888)總經理陳恩光則說明其中國大陸曝險總金額617億元,占金控總資產比率1.5%,也都無碧桂園、恒大、中植系等房企的曝險。
中經院:8月PMI跌至45.5%連6月緊縮 「靜待需求復甦曙光」
中經院上周五(1日)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月跌0.6%至45.5%,同時也是連續6個月緊縮。中經院院長葉俊顯表示,廠商沒有看到期待已久的需求反轉,近來大陸碧桂園、恆大等房地產連環爆,加上疫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下單策略保守。並形容當前經濟情勢「黎明前的夜晚比較長,靜待需求復甦曙光」。中經院表示,截至第三季止,製造業需求沒有好轉,上游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廠商下單策略趨於保守,部分業者甚至將景氣翻轉時間點推延至明年上半年。葉俊顯進一步指出,原物料通常追漲不追跌,8月卻出現上游報價上升,下游沒有追價意願的少見情況,關鍵就是終端需求不振,使得追價意願降低。中經院調查顯示,8月經季節調整後的PMI續跌0.6個百分點,降至45.5%;受第三季製造業表現不如預期影響,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緊縮速度均上升,各續跌至46.6%、46.7%。至於製造業六個月內展望指數,在6月曾一度回升,但氣勢未能延續,7月指數回跌,8月續跌1.1個百分點至42.1%。至於8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雖然連10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1.4個百分點,降至54.3%。葉俊顯分析,8月NMI誇張趨緩,是受商業活動、國外旅遊(需求轉到國外)、股市回跌、及製造業裁員等訊息有關。國發會日前表示,從7月景氣燈號資訊來看,景氣已出現更為明顯的落底跡象,預估第四季可脫離低迷藍燈。葉俊顯則認為,後續值得要視雙11網購、百貨週年慶表現是否穩健。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補充,廠商遲遲等不到終端需求亮出暢行無阻的綠燈,中國碧桂園危機更讓製造業對採購存貨政策失去方向感。葉俊顯指出,隨著住宿餐飲與旅遊的消費力道轉往國外,以及製造業景氣疲弱、股市回跌的負面效應,為即將進入旺季的非製造業帶來陰霾,對於當前經濟情勢,葉俊顯形容,「黎明前的夜晚比較長,靜待需求復甦曙光」。
獨家/續建機制有等同無?從碧桂園到泊山妍 都更地主皮皮剉
大陸地產龍頭碧桂園上半年爆發財務危機,7月國內又有北投危老案「泊山妍」建商落跑事件發生,讓準備都更的地主們提心吊膽,擔憂爛尾事件也發生在自己身上。近期一位近北門捷運站的地主,就因「續建機制」和建商發生衝突,而該建商並非小公司,在北市也稱得上是知名業者。地主表示,「因為建商自備款不到1億元,卻可以貸款幾十億元,怕建案變爛尾,要求要有續建機制,但建商就是不願意白紙黑字寫進信託合約。」該名林姓地主表示,與建商的合建案,建商自備7000萬元,貸款39億元,「若在簽約前建商有提供事業計畫書,我方不可能同意如此高的貸款金額!尤其中國目前恆大、碧桂園都因負債比過高而破產造成爛尾樓!」他因此要求將續建機制放進信託合約,而建商在協調過程中2次承諾,最後態度轉強硬,就是不肯。據了解,該合建案地主與銀行簽訂之不動產信託契約書,該契約中未明載該案續建機制,而是約定在建商與銀行簽屬的信託契約書中,因林姓地主認為,續建機制也應該要列在所有地主與建商、銀行的信託契約書中,才有保障,因此向建商提出修正。林姓地主表示,都更審議會上,委員也針對此事提出疑慮。翻開去年9月會議記錄,當時委員唐惠群就提出,「本案續建機制是否為地主方、銀行方及實施者三方共同簽署於同一信託合約。倘若非三方共同簽訂於同一信託契約,如何保障地主權益?實施者將信託合約拆成兩部分,似乎為預售履約保證機制,請實施者說明。」「本案既有續建機制應保障三方權益,三方關係應在同一架構內始能執行,倘若無在同一架構內,此續建機制對實施者應無執行約束。」而實施者回應,「本案為100%協議合建,相關內容會依照雙方合約內容執行,不允許所有權人再另行提出額外要求,續建機制會依照事業計畫所載內容執行。」「實務上信託合約分為兩種,一種為委員所提之三方共同簽訂、另一種為所有權人將土地及房屋信託,另外再由實施者與信託銀行另外簽署信託合約,將貸款及未來收入價金納入信託帳戶。本案所有權人將土地及房屋信託於信託銀行,實施者與信託銀行之信託合約中亦有檢附合建契約,倘若未來風險發生時,則由銀行方主導,而非全體所有權人主導。在實務上確實有建商採第一種或是第二種信託方案辦理,無論哪一種信託方式,均能保障所有權人之權益。」最令林姓地主不滿的是,建商也就是實施者還說,「本案實施者與所有權人之合建契約中並未提供續建機制,續建機制亦屬額外之要求。本案合建契約中有載明所有權人在一定期間內必須簽署信託合約,倘若該陳情人未於規定期限內簽署信託合約即屬違約,故其若確實違約,將依法提告,並做強制執行。」「2021年2月,建商丟出從未見過的信託合約,要地主快簽,不然要求償,我方反應續建機制有問題,建商2次承諾改善未果,現在竟以『9成以上地主已完成簽屬信託契約,無法隨意異動合約內容』為由,不肯修正,還反過來要提告地主。」林姓地主忿忿不平地說,「假如地主得知建商要提供續建機制納入地主的信託合約,其他完全不變,請問會有地主不同意嗎?」CTWANT記者詢問多名建商,各家對於續建機制及信託合約簽屬方式似乎沒有標準答案,即便事業計畫書有續建機制,信託合約書中也不見得會載明。更有業者提到,有續建機制,就必須多付建經公司一筆費用,所以很多建案是沒有續建機制的。東龍不動產董事長王棟隆解釋,銀行給予建商土建融貸款,由建經公司做工程進度管理,保障建案順利完工,讓信託銀行取回債權。現在營建成本上漲,怕發生爛尾樓,大多信託銀行會要求要寫續建機制,萬一房子蓋不起來,銀行沒有專業團隊做續建,還有建經公司能找建商接手續建。王棟隆表示,市場不時就有爛尾樓爆出,地主擔心安身立命的家會有都更風險,合情合理,身為實施者應該給予地主最基本的保障。不過他也表示,地主跟信託銀行的信託合約,比較像是建商為了前期整合階段避免地主反悔所做的產權信託,沒有任何實質撥款意義,真正有保障的是建商與建經公司間的信託合約,因此,既然產權信託合約等同是雙方合議制,地主希望增列續建機制,照理是可以個別修改。一位不願具名的知名建商高層就說,續建本就是商業模式失敗才會發生,即便有約定也只能補救,效果很有限,目前僅有少數特定建經公司願意承接,但實質上就是不會甩鍋而已,也沒啥用。他更直白地說,「寫了代表願意幫你找,但不代表能找到建商願意承接,5成案子建經公司是找不到續建建商,寫了也不見得多有保障。那究竟地主如何才有保障?「大概只能找有實力、口碑、品牌的公司吧!」
房產巨頭「碧桂園」上半年慘虧逾2000億 恐爆債務違約
大陸房地產巨頭碧桂園近期財務拉警報,碧桂園30日表示,今年上半年虧損達489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150億元),公司恐出現債務違約。據了解,碧桂園從今年初以來,股價下跌了67%。據《CNN》報導,碧桂園上半年虧達489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150億元),公司警告,他們可能會出現巨額債務違約。據了解,碧桂園是大陸最大的住宅建商。碧桂園表示,他們對中小城市的低迷房市,感到措手不及,也未能做出快速反應。碧桂園在提交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文件中指出,公司對不理想的業績感到非常悔恨,本月早些時候,他們未能向部分債券持有人支付利息,而如果公司財務在未來繼續惡化,集團可能會違約。碧桂園補充,上述所有情況,都有重大的不確定性,這會讓市場對集團的經營能力產生重大懷疑。報導稱,這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巨頭,正在面對流動性危機,一些人擔心這危機會蔓延到海外。經濟專家穆迪表示,碧桂園面臨的償債壓力越來越大,約有43億美元(約新台幣1370億元)的債券,將於明年底到期。投資者擔心在北京當局試圖拯救碧桂園時,公司的債務違約,已經打擊到他們脆弱的信心,因為房產業是大陸經濟增長的關鍵。碧桂園10日坦承,他們面臨1992年成立以來的最大困境,因為銷售惡化和融資環境困難。消息一出,引發大量拋售潮,據了解,碧桂園從今年初以來,股價下跌了67%。碧桂園28日說,公司在馬來西亞的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1兆元)項目,營運正常也安全穩定。據悉,這是最大的海外開發項目。公告曝光後,短暫提振了碧桂園的股價。
國泰金對中曝險4000億 總座:地產商債券僅105億「沒踩雷」
中國房產近來接連暴雷,市場關注我國金融機構對中國曝險。國泰金(2882)上周五(25日)召開法人說明會,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目前整體中國曝險約4000億元,但完全沒有碧桂園、中植系中融信託、中國 SOHO、寶能的曝險,並沒有踩雷。至於明年股利分派,今年上半年稅後獲利330億元,對明年股利分派很正面。李長庚在法說會上指出,國泰金整體曝險約4000億元,較疫情前已減少2000億元,主因是疫情期間中國經濟活動放緩,資金需求降低,國泰金啟動風控系統所致。其中,3200億是股票債券部位,800億是放款,地產開發商曝險105億元,主要是投資央企債券。不過,李長庚表示,在中國碧桂園、中植系、恒大等接連暴雷後,國泰金即全面盤點投資部位,確認整個國泰金,包括中國分行、合資產險及壽險公司,都沒有任何已浮現檯面案例的曝險。國壽執行副總林昭廷則說明,國壽持中國大型房產開發商債券約105億元,皆信用評級高,具市場流動性,目前狀況良好,暫無調整的規劃。談到明年股利政策,國泰金財務長陳晏如表示,目前已把2268億元未分配盈餘提列公積,距離年底仍有4個月時間,以國泰金今年上半年稅後盈餘325億元、前7月獲利490億元來看,對明年股利分派正面看待。李長庚強調,從近期經濟數字看來,中國經濟碰到些許逆風,甚至就連國際貨幣基金(IMF)都估計,中國經濟成長率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達三分之一,站在台灣角度來看,期待中國能推出政策防範風險擴散,進一步推動經濟復甦。
碧桂園30歲會計「挪用公款2億元」 用途令人太傻眼
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龍頭企業碧桂園無法支付美元債券票息,被外界認為可能是下一個恒大,近日也爆出許多負面消息。其中,一名會計竟藉職位之便,盜用公款超過人民幣4800萬元,折合台幣超過2億元!而這些不法所得的用途也令人相當傻眼。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中國裁判文書網」近日有一則碧桂園相關案例,是一名財務部1994年出生、年僅27歲的李姓員工,利用公司系統的漏洞來挪用公款,金額高達人民幣4800多萬元。據判決書內容,李姓員工擔任碧桂園旗下珠海碧優管理諮詢服務公司濟南大區的出納會計,為為山東泰安碧桂園提供財務核算服務。李姓會計挪用公款,近日遭到判刑。(圖/百度)但是他卻挪用公款,將「泰安市碧桂園、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兩個賬戶資金4800多萬元,轉進自己名下的帳戶。他並利用不法手段取得了4個「U盾」(USBKey),開始乾坤大挪移。至於這大筆金錢,李姓員工已經花光光了,據他所述光是在網路上「打賞主播」就花了超過人民幣2303萬元(約台幣1億元),打遊戲充值花了人民幣1511萬元(約台幣6597萬元),剩下1000多萬元花在娛樂消費、借錢給別人等等。據瞭解,這名李姓員工因為負責超過20個碧桂園園旗下項目公司的資金結算工作,總計117個賬戶,才得以登入企業管理系統。據他所述,主管在審查他的工作報告時,只看「截圖」,所以他都是用修圖通過這一關,從來沒被發現過,最後碧桂園還是在銀行的提醒下,才發現他的不法行為,最終李姓員工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陸房市危機連環爆 台經院:與「雷曼事件」完全不能比
中國大陸房地產危機連環爆,恒大、碧桂園、中融信託陸續中槍,外界憂心將引發如2008年雷曼兄弟所引爆的金融海嘯。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兩者規模不相同、操作模式不同,加上美中金融環境也不同,與雷曼事件「完全不能比」。台經院昨日發表景氣動向,孫明德表示,雖然有美債被降評、中國大陸房地產債務等問題,但全世界的經濟並未受挫,國際機構包含《經濟學人》、IMF(國際貨幣基金)上調美國經濟預測、至於中國大陸經濟則要採取較多的刺激和寬鬆政策。近期中國爆發房地產危機,恒大、碧桂園等事件甚至被形容為中國版「雷曼時刻」。孫明德表示,兩者無法相比,2008年雷曼資產規模為6000億美元,碧桂園才2000億美元,差距3倍;其次,雷曼事件當時有諸多衍生性商品、大陸則沒有那麼多衍生性商品;且美國的金融市場較開放,中國大陸較為封閉。孫明德表示,恒大、碧桂園老早就出問題,市場有充分時間可以反應,也較可防備,中國政府應有足夠時間及空間出手;但是雷曼兄弟破產發展太快,美國政府也未出手相救,市場來不及反應。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認為,大陸這場房地產風暴,中國政府一定會出手,無法與2008年金融海嘯相比。至於中國大陸是否會走向日本通縮老路?張建一認為,大陸與日本的經濟體量有差異,時空背景也不相同,目前大陸所遇到颱風、河北災情,現在進行後的災情重建可能拉動內需,加上能不能重振信心,則還要繼續觀察。此外,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副部長艾迪耶摩(Wally Adeyemo)24日表示,美國財政部正在密切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因房地產市場加劇衰退、消費支出疲軟與信貸成長下滑,中國經濟成長步履蹣跚。「中國經濟疲軟對全球產生影響」,艾迪耶摩尤其擔心依賴中國經濟的國家,包含開發中國家、亞洲與歐洲,「我們可能已為應對由此產生的逆風,做了最好的準備。」艾迪耶摩稱,中國的情況一部分是北京為了應對疫情而做出的政策選擇,所帶來的結果,北京採取嚴格清零政策及封鎖措施,直至今年才解除。
國泰金H1獲利330億 李長庚看FED「鴿中帶鷹」八個字談重挫AI股
國泰金(2882)今天(25日)舉辦第二季法說會,由於輝達財報佳,總經理李長庚以八個字「利多出盡,獲利了結」看待近期重挫的AI股,並分享他個人看待FED的升息是「鴿中帶鷹」;至於國泰金旗下子公司對大陸曝險共4000億元,並無碧桂園、恒大、中融信託等企業的股票、債券投資及銀行放款。國泰金2023年上半年稅後淨利330億元,每股盈餘1.98元;旗下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稅後淨利創同期新高達175億元,年增30%;國泰人壽稅後淨利131億元。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表示,目前並無對大陸地產開發商有授信,國泰世華銀行大陸這兩年零逾放,6月底放款金額78億元人民幣;對大陸曝險金額4000億元中,800多億元是銀行放款,3200億元股票及債券投資,當中約3,100億元是壽險的投資部位,國壽對大陸地產商的投資曝險約105億元。國泰世華銀行上半年放款年成長12%,放款餘額2兆1245億元,存款2兆2139億元,年成長15%,逾放比0.09%、備抵呆帳覆蓋率1812%,信用卡手收動能強勁,帶動整體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增長19%,達105億元。國泰人壽上半年總保費收入2337億元,年減4%,初年度保費收入FYP年減2%,為704億元,傳統型長年期繳商品FYP成長,初年度等價保費收入FYPE年增9%,為245億元。
恆大、碧桂園危機連環爆 許淑華:陸經濟崩盤前夕不該貼近
立委參選人、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指出,昨(23)日適逢八二三砲戰,原先該是感念先烈守護中華民國台灣的紀念日,但令人遺憾的是:意圖參選總統的鴻海創辦郭台銘,把這重要的日子當成選舉造勢場,拋出一堆表面上打高空,實則意在與國民黨爭政治地盤的主張;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喊出要興建金廈大橋。許淑華質疑,在中國大陸經濟崩盤前夕,主張「兩岸蓋橋」,是在「拚經濟」還是「搞政治」?許淑華說,65年前,中華民國國軍在金門誓死抵抗共軍,守住了中華民國的存續,更守住了台灣往後數十年,以扎實的經濟和民主自由,向世界民主同盟深化交流的基礎。這是身在台灣的任何政黨、任何人,都無法否定的歷史事實。許淑華指出,中國大陸經濟如今持續崩盤,未爆彈接二連三,恆大、碧桂園等中國大企業的財務危機頻頻浮上檯面,中共官方在重大經濟數據上開始蓋牌,中國已從多年前大家爭相前往投資的「世界工廠」,轉變為全世界避之唯恐不及的「未爆彈」,但侯友宜卻在此時此刻喊說要「與中國經濟更加接軌」,是在愛台灣還是害台灣?許淑華表示,她無意於在意識形態上與侯友宜爭論,那是歷史待解的題目,但要請侯的國民黨優秀幕僚們深思:國民黨過去主張的「親中經濟牌」,如今還能奏效嗎?台灣還能向過去一樣只拿好處不需付出嗎?在中國經濟崩盤的此時此刻,選擇與中國更加貼近,真的符合過去「馬金」團隊最愛喊的「拚經濟」嗎?我們當然不反對台灣與世界甚至中國有更多經貿交流,但凡事務須深思:「你要人家的利,人家是不是要你的本?」「請郭台銘董事長與侯友宜市長,必須正視共機持續繞台的事實,正視台灣受到的國際打壓。」許淑華說,國民黨幕僚們常自詡深諳國際政經關係,但如今連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世界局勢:「美中貿易戰衍伸出的美中對抗格局」,台灣要如何在堅持民主與自由的前提下,做出正確的選擇?這些題目何其重大?侯市長的幕僚怎麼會如此不認真,依舊老調重彈拋出淺薄的「經貿示範區」之類的主張,卻對真正影響經濟的全球局勢視而不見,也不討論可行性與這些事項對台灣外交關係的深遠影響,幕僚們這樣的程度,能替侯市長加分嗎?
房地產商SOHO中國欠稅87億爆財務交叉違約 21日早盤跌超8%
繼碧桂園與中植集團後,又一中國房地產商爆出財務危機。SOHO中國於上周五(18日)在上半年業績公告中表示,公司旗下北京望京搜候房地產,拖欠土地增值稅連相關滯納金人民幣19.86億元(約新台幣87.1億),導致集團部份銀行借款人民幣42.32億元可能出現交叉違約。據中媒報導,SOHO中國日前發布上半年業績報告,累計營收8.22億元、年減超過8%,淨利潤僅1361萬,較去年同期暴跌93%;並指出旗下北京望京搜候房地產有限公司2022年8月收到稅項繳納通知,要求在2022年9月1日前支付望京SOHO項目塔1和塔2的相關土地增值稅17.3億元,自稅款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0.05%的滯納金。公告中說明,營業收入下降主要是由於辦公樓及商舖物業租賃市場需求疲軟,並且已於今年6月30日,支付土地增值稅3060萬元,但尚有19.86億元的土地增值稅和相關滯納金未被償付。而土增稅的滯納,可能導致集團合計42.32億元的銀行借款本金出現交叉違約,其利息為1057.6萬元,其中包括根據原合同約定的還款日在2024年6月30日之後到期的借款,由於可能會被各自的借款人要求立即償還,因此於2023年6月30日將其重分類為流動負債。截至今年6月底,SOHO中國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6.27億元,銀行貸款及其他貸款約160.46億元,總負債約315.19億元,總資產約689.2億元。SOHO中國21日早盤走低跌超8%,截至發稿跌8.62%,報每股1.06港元。今年以來下跌15.3%。
「金控超級法說周」21日登場 市場聚焦對中曝險+市場布局調整
本周由玉山金(2884)、台新金(2887)、華南金(2880)、富邦金(2881)及國泰金(2882)5大金控,從周一至五將陸續舉行第二季法說會,可稱作是「金控超級法說周」。由於近日中國大型房企集團出現財務問題,外界關心金控如何看待這場風暴,也將高度關注對國內金融業的影響。日前碧桂園與中植集團旗下信託財務相繼爆雷,外界將此形容為「中國版雷曼風暴」,連帶波及亞股、台股等金融股表現,因此,市場預期本周法人將關注金控對中曝險狀況、影響及海外市場布局之調整或變化。本周將由玉山金打頭陣,於今天(21日)率登場,周二(22日)同時有台新金及華南金,周四(24日)是富邦金,而周五(25日)壓軸是國泰金。據統計5家金控旗下子銀行對中國曝險占淨值比重,曝險占比均較前一季下滑。如玉山金子銀行玉山銀今年3月底占比為54%,至6月底已大幅降至35%;台新金子銀行台新對中國曝險占比從3月底的45%、下滑至6月底的39%;華南金的華南銀行由10%降至7%;至於富邦金的台北富邦銀行曝險占比,也從52%一口氣降至40%;國泰世華銀行曝險占比則由40%減少至38%。面對國銀對中曝險下滑,金管會銀行局分析,因近幾年中國經濟成長率放緩,影響國銀授信或投資意願;加上中美貿易衝突持續,中國債務及房地產風險增加等原因,國銀對中國授信及投資案件均採審慎、保守方式營運。上市金融股走勢自8月11日一路下挫,直到18日才出現止跌跡象,今天類股盤中指數力守紅盤,由中信金領軍、漲幅2%上下,玉山金漲幅1%、台新金小漲0.85%;另金控雙雄富邦金漲幅1.12%,表現相對國泰金微幅上漲0.44%來得強。獲利方面,玉山金自結前7月累計稅後盈餘122.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為0.84元;台新金前7月累計110.3億元,EPS為0.83元;華南金前7月累計128.24億元、EPS為0.94元;富邦金前7月累計554.49億元、EPS為4.19元最高;國泰金前7月累計489.8億元,EPS為3.06元。
碧桂園債務危機 帳上資金將優先保交樓
碧桂園陷入債務危機,除了償債壓力,還面臨保交樓的挑戰。陸媒引述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公司帳面上可動用資金剛好能基本保障交樓,也將保交樓設為優先重點。「經濟觀察網」引述一位碧桂園內部人士透露,今年下半年要交付40多萬套房,明年還有約40萬套待交付,「目前,帳戶上的資金剛好能基本保障交樓,而前期結算款的支付可能還要靠後市銷售」。該碧桂園內部人士強調,想保交樓,公司資金管理不能亂,「資金有限,不能隨意兌付,比如部分債權人、供應商謀求個別優先清償,那會損害其他方的利益,很可能導致房子走向爛尾」。報導指出,現在,保交樓成為碧桂園各部門、各層級的第一要務,尤其是集團和區域高管、財務資金部門。一位碧桂園人士介紹,目前所有的錢必須優先保證交樓,每一筆支出需管理層審核是否跟保交樓有關。據報導,碧桂園對有限的資金用於償付各類款項有明確順序,依次是:保交樓資金、工程結算款、項目層面負債、集團層面公開債等。還需和各方談好支付節點和比例,確保公平公正。具體而言,碧桂園項目層面現金基本採用封閉管理,資金在扣除工程款等成本後,需優先償還項目層面金融負債。而未來兩年出於保交樓需要,大部分資金處於項目監管戶,帳面現金中可自由動用的比例極低。只有隨著項目建設交付、監管戶資金逐步釋放,方能有可動用的剩餘資金上流至集團,以償還公開市場債務。
8年來新低!出口表現不佳 主計總處下修全年GDP至1.61%
我國出口表現不佳、民間投資遠不如預期,主計總處昨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1.61%,相對於5月預測的2.04%,下修幅度達0.43個百分點,不僅保2正式宣布落空,這也創近8年來新低;而通膨壓力也尚未解除,全年CPI上漲為2.14%。我國近年來經濟成長率一覽表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分析,全球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庫存調節時間拉長,影響我國出口動能;朱澤民以第1季主要產業產能利用率為例分析,晶圓半導體、記憶體產能利用率跌到僅剩60%、50%,當企業有閒置產能,投資就會顯得保守,這也說明了民間投資大幅下修至負成長5.93%的原因。對於景氣展望,朱澤民表示,不要只看各季GDP年增率,若從季增折成年率(saar)來看,第1季呈負2.88%,但到第2季至第4季分別為5.62%、11.33%及7.31%,意味景氣從第2季開始轉折,國內經濟情勢可用「柳暗花明」來形容。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全世界經濟都放緩,中國大陸知名企業恒大、碧桂園等連環爆,從我國外銷訂單「連10黑」的現況分析,今年全年出口都不會好,要救經濟只能靠內需,不過,製造業景氣不佳,內需消費不太可能取代出口減少,用「柳暗花明」來形容當前景氣,這「牛」也吹得太誇大了,難怪民眾質疑,主計總處的經濟數據與庶民感受,差距愈來愈大。主計總處也同步預測明年GDP為3.32%;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表示,民間消費仍是貢獻主力,國人內需消費穩定成長;現在期待製造業庫存消化、終端需求回溫,再加上AI、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下,預測我國商品出口4594億美元、年增5.9%,民間投資也有3.55%成長。主計總處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我國內需卻穩定成長,交通運輸暢旺、旅宿、休閒娛樂相關服務消費持續回升;1111人力銀行昨最新調查,觀光業普遍看好未來景氣,不過,卻僅有55%願意徵才,前波加薪搶才過後,68%觀光業無意再加碼,主要是日、韓團來台尚未恢復活力,歐美線機票太貴,選擇保留能量、觀望景氣。而民眾最關心的物價,主計總處預測今年全年CPI年增2.14%,明年預測降至1.58%,可望創近4年來最低;朱澤民解釋,主要黃小玉的跌幅大,約有20%左右,幾乎回到俄烏戰爭前的水準,而國際油價每桶平均82.8美元,雖較高但相較過去的每桶100美元降低,通膨壓力減緩。
中國恒大在美聲請破產保護 衝擊大陸房地產業的信心
至今負債高達3300億美元的中國房地產龍頭恒大集團離在大陸摘牌下市只剩33天、等待重組或破產裁決之際,外電報導,恒大與旗下景程、天基控股於美東時間17日,依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向美國紐約曼哈頓破產法院聲請破產保護。根據該規定。企業安排在其他地區重整時,位於美國的資產也能得到保護。專家認為,此舉可讓美資銀行無法提訴訟,恒大可換取時間緩衝債務,以完成中國「保交樓」任務,但無論如何,已衝擊外界對大陸房地產業的信心。中國恒大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圖/路透)衝擊外資對大陸房地產信心恒大則澄清,向美國法院聲請的是境外債務重整程序,不涉及破產。當前恒大正在進行境外債務重整。這項在今年3月提出的債務重整方案,在7月時獲得香港法院批准,債權人將在8月底表決離岸債務重整計畫,可望在9月第一周獲得香港和英屬維京群島法院批准。據悉,恒大提議在9月20日舉行破產保護聽證會。昨天中國恒大發布了公告稱:「本公司目前正在正常按照計畫推進境外債務重組(整)。由於本集團的美元債券受紐約法管轄,本公司根據《美國法典》第11篇第15章,向美國法院聲請承認香港和英屬維京群島(BVI)法律體系下的境外債務重組(整)協議安排,係正常推進境外重組(整)程序的一部分,不涉及破產聲請。」中國恒大剛在16日晚公布,為讓恒大協議安排下的債權人有時間考慮擬議認購及其對恒大協議安排債權人的影響,決定延期並重新召開恒大協議安排會議,日期從23日延至28日,也被視為恒大有意爭取更多時間考量新的重整計畫。在恒大提交法院文件中表明,該公司正在尋求對香港、開曼群島和英屬維京群島的重整談判,恒大最近負債已達3300億美元。旨在讓美資銀行無法提訴訟《星島日報》報導,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恒大在美聲請破產保護,旨在讓美資銀行無法提訴訟,緩衝債務,以完成中國「保交樓」任務。如果成功,另一陷入財困的大陸房企碧桂園也會仿傚,但可能會影響外資對大陸房企信心。至於恒大為何不在中國聲請破產,李兆波指牽涉政治問題,因恒大作為中國的房地產龍頭企業,如果「出事」,會引起銀行動盪,購買恒大物業的民眾拿不到房,影響深遠。另外,根據恒大在美聲請破產保護的文件披露,恒大目前發行在外的美元債面值為142億美元,截至今年7月31日累計餘額為168億美元。此外,該份文件主要目的是向法庭解釋,為何恒大目前的情況符合破產保護,並指恒大在海外並沒有重大資產;主要由子公司分紅來償還美元債。重整成功有助集團起死回生大陸京哲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劉澤楓稱,恒大聲請破產保護,意味企業已資不抵債,或明顯缺乏還償能力。如果恒大能重整成功,那麼企業就能起死回生,在把管理人費用等開支扣除掉後,債權人會按照順序按照比例分配。根據香港交易所提出的復牌指引,恒大已推遲5次的清盤呈請聆訊,需要在撤銷或者解除後,中國恒大的股票才能復牌交易。距離中國恒大股票停牌18個月的最後日期9月21日,只剩33天,若恒大此前無法解決清盤呈請問題並成功復牌,上市主體將被摘牌。大陸國務院主辦的《經濟日報》18日指出,雖然部分大型房地產企業面對債務風險,因而影響市場預期,但問題是階段性的,「風險化解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市場要給予一定的耐心。」
中國恆大集團拋震撼彈 在紐約申請破產
中國大陸房地產問題連環爆,包括恆大、碧桂園、中融信託等,都陸續傳出財務吃緊,現在傳出最新消息,中國大陸的恆大集團,周四在紐約申請破產。根據《CNN》報導,恆大集團是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申請破產保護,該保護允許美國破產法院承認涉及外國的破產或債務重組程序。但對於這項消息,恆大集團的律師並沒有回應或證實。恆大集團曾是中國大陸銷售額第二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但該集團曾大量舉債並於2021年違約,早前就已傳出有房地產危機,不過根據恆大集團7月報告透露,該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已損失了810億美元的股東資金;且截至去年底,恆大集團的總債務,已高達3400億美元,約佔大陸國內生產總值的2%。而隨著恆大提交申請破產文件,外界也憂心,現在經濟增長放緩,大陸房地產的問題,擔心會蔓延到中國大陸經濟體的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