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
」 中風 腦中風 肝癌 脂肪肝 癌症轉冷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暴增! 醫授「6大護心之道」跟著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立冬後天氣開始轉冷,受東北季風影響天氣驟降,原本溫暖的天氣一下子轉冷,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比其他月份增加,很多人的身體來不及適應,心血管疾病就發生了。冬季心血管疾病常難控制 這些人應多加注意保暖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表示,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常難以控制,導致急性併發症發生率增加,主要是因為氣溫低,血管收縮,易造成中風、心肌梗塞,甚至血管破裂造成出血等危機。而抽菸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也是好發心肌梗塞與中風的高危險群,提醒更要特別注意身體的保暖。防心血管疾病風險 牢記護心之道那麼對於這些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楊晉州主任分享「六大護心之道」:1、適當均衡飲食:宜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魚類、豆類、雞蛋、牛奶、瘦肉等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以及新鮮蔬菜水果。飲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膩;低脂低鹽,少吃動物油、精緻類高糖點心或飲料、咖啡。2、戒菸並遠離二手菸:戒菸永遠不嫌晚,只要成功戒菸達2年以上,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能降低80-90%,而二手菸帶來的危害與一手菸相同,因此建議務必遠離。3、健康睡眠:充足睡眠可幫助你保持心臟的健康。長期睡眠不足和睡眠品質不佳會增加動脈中脂肪斑塊積聚的可能性(粥狀動脈硬化),會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機率。4、緩慢的起床與身體的保暖:冬季早晚溫差較大,早晨清醒後,建議先靜坐5分鐘後再起床活動。建議等太陽出來、溫度回升後再出門運動,運動前要做暖身。外出活動時要多添加衣服,可以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來保暖。因為臉部、手及頭部容易受寒而引起末梢血管收縮,使心跳加快或冠狀動脈痙攣,發生供血不足,有可能導致栓塞。5、適量的運動: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維持適量的運動,運動的型態不要選則太激烈,建議快走、游泳、跑步等。當運動過程中發現胸口悶、緊、有壓迫感、感覺很喘等不舒服的現象時,要記得停下來休息,並且盡快就醫。6、心情的穩定:情緒激動是心血管疾病的大忌,患有冠心病、高血脂患者更要放寬胸懷,保持心情的平靜,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定期篩檢莫輕忽 遵從醫囑為不二法門楊晉州主任表示,除了平時的生活習慣外,定期針對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的篩檢也相當重要,才能及早發現相關危險因子介入。若已經確診,更要定期接受治療,遵照醫師處方服藥,並定期回診追蹤,切勿自行調整藥量或停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遠離威脅。
入閣職災!葉丙成「重度脂肪肝」回來了 醫:趁早減重可再次逆轉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日前自曝曾有重度脂肪肝,經過2年飲食控制與運動,減重6公斤,脂肪肝也改善為中度,但到教育部服務才4個月,又變回重度。醫師指出,脂肪肝能逆轉!但要趁早,若已形成脂肪性肝炎,就必須積極介入治療。51歲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今(2024)年5月被延攬入閣,出任教育部次長。日前葉丙成在出席肝基會執行長粘曉菁新書發表會時,自曝任職政次的另類「職災」是「重度脂肪肝」回來了。葉丙成2022年去了台大醫院與好心肝診所做檢查。在好心肝做完檢查後,粘曉菁醫師看他的數據報,然後很直接地說:「葉教授,你的數據看起來就跟產婦差不多喔!」葉丙成說自己當場愣住,「跟產婦差不多」這6個字在他腦中一直不斷迴盪著,這對他太震撼了!後來粘醫師還對他說,他的脂肪肝很嚴重,建議他把握肝臟還沒開始纖維化、還可逆轉的時候趕快減脂保肝。也因為這句話,讓他在那天下定決心一定要動起來減重減脂。當時經過半年左右的飲食與運動調整,葉丙成體重從75.6公斤減到67.7公斤,內臟脂肪數值則從9.5的重度脂肪肝,降到7,還首度出現身體年齡43的漂亮數字。本來脂肪肝控制良好,以為「已經快畢業」的葉丙成,到教育部服務以後,沒時間運動,忙碌又會想把便當吃光光,最近被粘曉菁醫師叫回去檢查,發現打回原形,又變成2年前的狀態。粘曉菁醫師表示,隨著飲食及生活型態轉變,國人脂肪肝和代謝綜合症的患者數量持續增加,為消滅國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至2021年起推動「你今年超了沒?」全民腹部超音波總動員,從2021到2024年,連續4年已幫全台、包括離島的金門、馬祖、澎湖超過1萬5000位民眾做免費腹部超音波檢查,結果發現有超過50%的人有程度不一的脂肪肝問題。一般來說,男性脂肪肝比例是女性的2倍,推測應是愛吃肉、重口味飲食習慣所致,由於脂肪肝患者年齡逐漸降低,呼籲40歲後就要提高警覺。粘曉菁表示,脂肪肝並非指肝臟外面包覆一層油脂,而是肝細胞塞滿小油滴,猶如脂肪泡泡,可能導致肝炎與肝硬化,造成肝臟傷害。大部分的脂肪肝沒有症狀,也無立即性危險,然而脂肪肝一旦進入肝炎階段,仍可能步入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肝病三部曲」進程,實在不可輕忽。肝基會鼓勵,40歲以上民眾每年自費腹部超音波檢查。脂肪肝沒有特效藥,但所幸脂肪肝可以逆轉!研究顯示,透過飲食、運動等方法,只要減少現有體重5%~10%,脂肪肝程度就會改善,可以說,脂肪肝的解藥就握在自己手中。
天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醫給3建議預防:每周吃魚至少2次
心血管疾病會引發各種病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肺栓塞、心包膜填塞等,嚴重甚至可能猝死。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魚類來預防,每周至少吃2次,還有蔬菜水果等,少吃其他加工食品。由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營養治療專家劉博仁醫師也曾在節目中分享,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功效成分DHA和EPA,除了有助護腦、顧眼外,更是抗癌的好幫手。國外多項研究更發現,若每周可以吃到3次魚類,就能減少罹患心悸、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女子連日加班後忽視線不清、雙腿無力 竟患罕病「多發性硬化症」
中國湖南省一名約30歲的年輕女子,因連日加班、過度勞累,竟出現視物不清、雙腿無力等徵狀,赴醫院檢查後確診俗稱「美女病」的罕病「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據陸媒《瀟湘晨報》報道,2023年2月,90後女子小文(化名)因連日加班,出現視物不清、雙腿無力、走路不穩等徵狀,到湖南省中醫院神經內科求診後,確診「美女病」,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小文複診發現各種徵狀已經得到明顯的改善。據醫生介紹,小文的徵狀是一種累及視神經和脊髓的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疾病,原因可能是連續加班後、過度勞累引起免疫力急劇下降所致。這也是近幾年來,逐漸被大家認識的一種罕見病,通常認為與遺傳、環境及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關,容易復發且致殘性高,因為好發於中青年女性,所以又被俗稱為「美女病」,其真正名稱為「多發性硬化症」。「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會讓中樞神經系統反覆出現發炎反應,偏偏疾病症狀表現差異性極大,從頭到腳都可能出現神經症狀,哪處中樞神經受到影響,就會出現對應的症狀,造成平衡、知覺、認知功能、運動等功能障礙。湖南省中醫院醫師提醒,為避免復發,不應隨意減藥停藥、熱刺激等。患者應盡量保持心情舒暢,不飲酒、戒煙、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堅持定期複診。過去,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部主任羅榮昇醫師曾對多發性硬化症進行說明,他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身體免疫系統會引起相關發炎反應、並展開自我攻擊。不同的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情況差異大,若病灶發生於視神經,可能造成視力喪失;發生在小腦,可能會平衡失調;發生在脊髓,則會四肢無力、麻木;發生於大腦則會影響認知功能;其他常見症狀還有感覺異常、對冷熱異常敏感、疲倦、運動失常等。
7旬婦罹慢性病又得肺癌! 「冷凍微針治療」順利控制病情
一名76歲何姓婦人進行肺癌篩檢,意外檢查出肺部結節。由於她罹患糖尿病,長年受慢性病所苦,並曾裝設心臟血管支架,得知肺部疑似長腫瘤後,意志消沉、無意再動手術,何婦家人焦急向醫師問診,經評估患者年紀、共病症及肺功能狀況,主治醫師與院內專科醫療團隊討論,建議何婦以「冷凍微針」治療腫瘤,術後1年來定期追蹤未再復發,讓她與家人放下心中一塊大石。肺癌治療選擇多 「微侵入性」新治療肺癌有「癌王」之稱,蟬聯全國十大死因之首;近5年醫療設備及技術精進,肺癌治療有長足的進展,微創手術傷口小,治療選擇漸趨多元,在化療、手術之外,還有免疫藥物、口服標靶藥物以及冷凍微針、微波、燒灼等「微侵入性」治療。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外科白楚彬醫師解釋,「冷凍微針治療」是將帶有冷凍功能的細針刺入肺結節,透過反覆冰解破壞腫瘤組織,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尤其對於年長、有洗腎、肝硬化、心臟疾病等慢性病,且無法承受手術風險的病人來說,是較安全合適的治療選項。局部淋巴轉移 這樣治療控制病情近期也不少研究文獻指出,若肺癌出現局部淋巴轉移,透過化療搭配免疫藥物治療,治療成功率高;若是已出現遠端轉移,癌細胞侵犯骨頭、肝臟,健保也有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與化療相比副作用更少。而對於高齡、體力差的病人,則可透過冷凍微針等手術,並視狀況搭配放療來控制病情。何婦在進行冷凍微針瓦解病灶後,心情安穩不少,術後她搭配適度運動與良好的作息飲食,每三個月回診追蹤一次,一年來病情穩定、未見復發,她也因此重燃對生命的信心。微侵入性肺癌 多重治療成主流有別於過去的化療、開刀手術治療癌症,「多重治療」目前已成肺癌治療主流。白楚彬醫師表示,醫院的肺癌治療團隊會透過精細的評估,為每一位病人提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建議,除了顧及病人生活品質,也會以達成治療為目標。因此,若患病千萬別因害怕而延誤時程,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大幅提升治癒率,重拾健康的日常生活。
不僅預防病毒感染! 新冠、流感疫苗有助減少「中風」機會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在10月同步開打,並在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接種疫苗能夠預防流感、新冠感染,不過有研究顯示,施打疫苗後不只能預防這些呼吸道傳染病,還有助於減少中風的機率。預防中風要小心新冠、流感 「這些」會加重發生機會天氣漸漸變冷,受到溫度影響,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因此增加。亞東醫院中風中心唐志威主任提醒,若要預防腦中風,除了要控制本身的慢性疾病外,這個秋冬也要特別注意新冠、流感,一旦感染會加重腦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說明,這主要是因為在腦中風血管硬化的過程中,發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致病機轉,一旦感染、發炎造成血管嚴重硬化後,就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導致腦中風的發生,而流感、新冠感染後會造成一個全新的發炎反應,這樣的發炎反應會導致血管硬化加速。另外,流感、新冠感染後可能會造成發燒、心跳加快、呼吸喘等症狀,唐志威主任指出,這些也會加重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一旦超過負荷,就會導致心血管系統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研究證實打疫苗除了能預防感染 還能降低中風風險不過,接種疫苗可以降低流感、新冠感染,減少發炎、血管損傷的機會,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證實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確實可以減少中風的發生。唐志威主任指出,加拿大有一篇大型研究顯示,在2020年的時候發現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22.5%中風發生的機會。唐志威主任表示,另外在英國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打新冠疫苗可以降低中風及腦動脈相關併發症的機會達2-3成,這些研究皆顯示民眾確實可以透過接種疫苗來降低中風產生的機會。接種疫苗除了可以預防感染之外,還可以保護大腦、心臟功能,因此唐志威主任呼籲,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應打疫苗降低風險,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個時候記得要去施打流感及新冠疫苗,減少中風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胸悶易喘恐是心臟瓣膜生病! 主動脈瓣狹窄如何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潘昱僑報導】一位85歲長者平日規律運動,但心絞痛與呼吸喘的狀況逐漸變嚴重,照心臟超音波竟發現「主動脈瓣膜狹窄」,且合併冠狀動脈狹窄,若不治療恐有生命危險!林口長庚心臟瓣膜團隊由內、外科醫師合作為患者進行經導管瓣膜置換(TAVI)與心導管手術,一次就將兩種狀況處理好,讓患者能重新上場揮舞球拍!雖然導管瓣膜動輒上百萬,但健保可有條件給付等4+1種特定風險族群,大幅減少經濟負擔。心臟大門無法正常打開 3大警訊要當心主動脈瓣膜是位於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的「門」,通常由3片瓣膜組成,是控制血流方向的重要關卡。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葉集孝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有如門片無法正常打開,心臟需要更費力才能把血液輸出去,常見原因為老化,好發於70-80歲以上的民眾;另一原因是先天異常,患者僅有2個瓣葉,較一般人少1個,50-60歲就會發生早發性主動脈瓣膜狹窄狀況。提醒民眾,若出現「走路易喘」、「頭暈目眩」、「胸悶胸痛」3個警訊,恐危及生命,應積極治療。國際標準治療方針 外科開胸長期效果佳針對治療主動脈瓣膜狹窄,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副主任陳紹緯說明,3大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外科開胸手術與經導管療法。開胸手術經證實有效且可提供穩定的長期效果。手術方式是切除老舊主動脈瓣膜,縫合新的人工瓣膜。雖然須裝人工心肺機、暫時停止心臟功能實施手術,但手術視野廣,適合年輕或伴隨多種心臟問題(如血管阻塞、冠狀動脈狹窄或二尖瓣問題等)的患者,一次打通心臟門戶。 藥物治療:幫助緩解不適症狀。 標準開胸手術:適合伴隨多種心臟問題的患者,穩定耐用。 經導管瓣膜置換:適合高齡或高風險族群,微創恢復快。至於人工瓣膜要如何挑選呢?陳紹緯表示,金屬瓣膜耐用度高,牛、豬製成的生物瓣膜產生血栓機會較低,因此不用吃抗凝血劑,患者可依個人需求選擇。長者高風險怎麼辦? 經導管微創傷口小不過,主動脈瓣膜狹窄患者多為70-80歲以上的年長者,而且常合併其他疾病,進行開胸手術需要暫時停止心臟,對於年長者負擔較大。好在另一種「經導管療法」,由內外科醫師共同合作,為高齡患者克服了治療風險。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解說,經導管療法最大的特色是不需要插管麻醉,從靜脈注射麻醉藥物即可進行。傷口小不用縫合,只要簡單止血即可完成,恢復時間非常的快速,不少患者即使是90歲高齡,中午治療、下午就可以正常進食,2、3天後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動。經導管療法流程:從病患的鼠蹊部做股動脈穿刺,植入導引鞘管,將帶有人工瓣膜的導管引入血管內。從股動脈一路沿著主動脈,進到退化瓣膜所在的位置。經由影像定位,把瓣膜擴張,退化的瓣膜推在外側,新的瓣膜取代舊瓣膜。4+1條件健保給付! 團隊擬定治療策略然而,經導管置換瓣膜動輒上百萬,讓許多患者與家屬卻步。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目前健保可給付4+1條件置換瓣膜: 4點必要條件:心衰竭症狀達到2~4級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至少2位心臟外科醫師判定進行開胸手術風險過高病人有1年以上的術後存活率另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無法接受開刀手術或開刀風險性過高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曾接受心臟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心臟瓣膜手術,嚴重主動脈鈣化,胸腔燒灼後遺症,曾接受過縱膈腔放射治療,嚴重結構組織疾病,導致不能進行手術,肝硬化及肺功能不全者。符合以上規定者,即可申請健保之給付。國人平均壽命延長,共病多、病情複雜,手術風險也提高。謝宜璋表示,對於高齡患者,侵入性低的治療為優先考量。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心臟內外科醫師會在手術前召開聯合會議,擬定對患者最適合的治療方法,手術也會由內外科醫師一起執行,確保患者的安全。長庚醫院的團隊合作模式越來越成熟,期許未來為國人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持續提升台灣的醫療水準,跟世界接軌。
六旬男不斷出現腦中風症狀!檢查竟是「重度動脈硬化」 AI輔助治療手術成功
64歲姜先生因反覆出現腦中風症狀,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頸動脈狹窄,轉介到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後建議進行心導管介入手術。然而,手術時發現姜先生左前降支動脈硬化嚴重,為確保安全,心導管先處理另一條血管,並安排藥物治療。一個月後,心臟內科團隊運用先進AI影像導航系統,結合震波氣球擴張術解決嚴重鈣化及狹窄處,成功並安全地完成支架放置。姜先生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回歸正常生活。心臟病為全球與台灣死亡之首 治療以藥物及調整生活型態為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數據,2023年心臟病位居全球死亡率第一,致死亡人數約890萬人;同年臺灣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心臟病死亡人數為23,424人,佔總死亡人數的11.4%,即每十個人就有一人是死於心臟病。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說明,目前心臟病以藥物治療及生活型態介入為主,對於嚴重鈣化的冠狀動脈,若是無法使用氣球順利擴張,往往無法放置支架,或支架因為沒有得到適當的擴張而增加中長期再發病率或支架再狹窄率的風險。這類病人大都只能接受傳統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但對於高齡、多重慢性病及體弱的病人來說,開刀風險較高。AI影像合併旋磨系統或震波氣球 有效安全解決血管鈣化洪俊聲醫師指出,血管內影像如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AI影像技術可提供極高分辨率的冠狀動脈內部結構圖像,以精確地識別,評估及定位,提高診斷及治療的準確性。此外,旋磨系統利用高速旋轉的鑽頭有效打碎鈣化沉積物,使其更加容易被移除,但有一定的風險,如血管破裂等;而震波氣球則通過釋放高能量的聲波,將鈣化組織粉碎,從而把鈣化狹窄的血管得到充分的擴張。兩者利用血管內AI影像導航系統,可有效安全地解決嚴重鈣化血管。洪俊聲醫師表示,結合先進技術於治療上,可改善病人的冠狀動脈血流與心絞痛症狀,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不僅提高手術成功率,更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率。
60歲男吐血送急診喪命 瘦卻肚大!竟有這「不良習慣」20年
近日一名醫師分享,一位60歲男病患因吐血送急診,醫護發現他身形瘦卻肚子大,確認後是因為有腹水,而吐血是因為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原來男子有「不良習慣」長達20年,最後「肝硬化」。減重專科醫師陳威龍在YouTube頻道《初日醫學-宋晏仁醫師xCofit》表示,一位60歲病患因為吐血意識不清,被家人送到急診室,患者瘦卻肚子大,手術後還是回天乏術。陳威龍表示,一問家屬才知,患者每天喝威士忌持續近20年,檢查後發現,肚子大事因為腹水,吐血是因為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因狀況危急做手術,而這一切都是肝硬化所引起。陳威龍說,肝硬化的前身是脂肪肝,啤酒肚是脂肪肝的表徵之一,如果都不理脂肪肝,會肝發炎,反覆肝發炎會產生肝纖維化,最後肝硬化或是產生腫瘤。陳威龍強調,脂肪肝可逆轉,但肝硬化就不可逆。陳威龍表示,脂肪肝有兩種,一是酒精性脂肪肝,二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據研究,如果男性一天喝超過30克酒精,女性一天超過20克酒精,就可能傷肝。影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運動加飲食控制,戒糖,可快速修復肝臟,只是做起來難度頗高」、「以前體重88kg內臟脂肪用體脂機測14.5,去醫院說有脂肪肝也不太在意,然後168斷食加運動內臟脂肪減到3或4,現在想想好險有減肥」。
網傳心梗可用咳嗽自救?醫師警告「越咳越錯」 想自救請「這樣做」
時間進入11月,天氣也逐漸轉涼。每到氣溫驟降的時候,心肌梗塞猝死的憾事便時有所聞。坊間流傳自救方法,稱「大力咳嗽」可以讓心梗狀況得到緩解。不過心臟外科醫師袁明崎警告,這是「錯誤的傳聞」,事實上「越咳嗽心臟耗氧量越多」,反而使病情惡化。正確的自救做法,是盡量讓自己維持放鬆狀態,慢慢的深呼吸、吐氣,並趕快求救。心臟外科醫師袁明崎在YouTube頻道《祝你健康》影片中表示,心肌梗塞發作時,之所以會想要咳嗽,是因為當下很不舒服,感覺胸口有東西壓住所產生的反應。但要說靠咳嗽來自救「是不對的」,事實上這時候越咳嗽,心臟耗氧量越大,血管會繃得更緊,反而使病情加重。袁明崎指出,若遭遇心肌梗塞,最正確的自救方式應是「盡量維持放鬆狀態」,緩慢且持續的深呼吸、吐氣,並趕快求救。他還提到,若醫師曾開立舌下含片(硝化甘油),可趕快於舌下含服;或家中如備有阿斯匹靈,也可以趕快吞個2、3顆,以防止血管痙攣後,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栓、加重病況。所謂的「心肌梗塞」,意思是心血管血流的「完全堵塞」,使得心臟失去血液供氧,人也就隨之昏倒、猝死。心臟血管之所以會造成堵塞有幾種原因:一個是因為血栓,另一個則是動脈的粥狀硬化,也就是血管內皮發炎、壞死後,纖維化的組織堵住血管。《Heho健康》曾指出,一般來說,在完全堵塞之前,血流一定已經有一段時間「不是很通暢」,所以會出現種種症狀,尤其是在真正堵塞的前5到10分鐘,會有很明顯身體不對勁的感覺。可能包含以下警訊:一、胸口正中心疼痛,或是不舒服;也有人會是上腹痛,像是胃痛的感覺。二、手臂、左肩膀、左手肘、下巴、背部任何一個地方疼痛,或是不舒服(輻射性疼痛)。三、呼吸變得短促四、噁心想吐五、覺得頭昏腦脹,或是暈暈的、意識不清六、冒冷汗七、臉色變得蒼白當出現上述的症狀持續超過5分鐘,或是休息20分鐘後仍有上述症狀,甚至狀況更加嚴重,就要懷疑自己有可能心肌梗塞,或是任何心臟的疾病正在發作,應該盡快送醫,同時注意自己一個月內的心臟狀況。
國邑吸入新藥完成澳洲1期臨床 激勵股價上漲1.75%
國邑(6875)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結果揭曉,激勵24日股價上揚至63.9元,上漲了1.10元,漲幅達1.75%。台股本日加權指數收在23,192.52點,下跌142.24點,跌幅達0.61%。國邑總經理甘霈表示,L608是以微脂體包覆伊洛前列素的新劑型藥物,2023年底獲得美國FDA授予治療系統性硬化症的孤兒藥資格,L608的策略會先鎖定硬皮症的治療,挾孤兒藥法規優勢,在本次取得一期臨床數據後,將與美國FDA於今年完成Pre-IND會議,諮詢直接進入SSc-RP/DU二/三期臨床規劃建議,以加速L608的開發進程,盼能及早上市、造福病患。另外,本次一期臨床亦證明國邑自行開發之霧化器可達到使用方便與快速給藥之效果,未來將提供病患更方便的治療模式。國邑23日公告,吸入新藥L608完成澳洲一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最高劑量下仍具有良好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無嚴重不良反應。接下來除持續規劃治療第一類肺動脈高壓(PAH)二期臨床設計外,由於L608已取得美國FDA授予治療硬皮症的孤兒藥資格認定,預計將以此次的一期臨床試驗數據資料,在今年底前完成與美國FDA的Pre-IND會議,討論治療系統性硬化症相關雷諾現象和指尖潰瘍(SSc-RP/DU)之臨床試驗設計,並進行後續的IND申請。國邑指出,治療PAH吸入新藥L608的澳洲一期臨床試驗,在64位健康受試者中,使用至40 mcg的最高劑量下,配合自行開發新型網式振動霧化器給藥,所有受試者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與耐受性,且皆無藥物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SAE)發生。硬皮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自體免疫系統疾病,而雷諾現象和指端潰瘍是硬皮症患者血管方面受影響的的主要臨床特徵。SSc-RP/DU在美國並無任何治療藥物獲准上市,在歐洲則僅有一項上市的注射藥物,但需於醫院接受治療,對患者來說,存在迫切未滿足的醫療需求。
一家三口皆重病「靠撿回收維生」 愛心物資助溫飽過活
深陷病痛的弱勢族群,長期就醫治療承受龐大經濟和身心壓力,一份及時的關懷援助,能為他們帶來希望與溫暖。道家人文協會於今(22)日,舉辦宜蘭縣弱勢家戶物資捐贈活動,由協會志工組劉美良組長帶領志工自費至宜蘭縣,捐贈四戶弱勢家庭所需的營養補充品、成人紙尿布、復健褲等居家保健護理用品,另提供高鈣奶粉、沖泡式麥片、蔬果箱、保久乳等食品與衛生紙、洗沐清潔用品等物資共190件,為家戶補給均衡營養及維持溫飽,更能安心生活。本次捐助的家戶,其中一戶為高齡70歲的阿源(化名),罹有糖尿病及腎衰竭,需定期施打胰島素,也因長期洗腎導致低血壓、鉀離子失衡而頻繁入院,近半年雙腳時常無力,需使用四腳助行器。妻子罹患乳癌四期需住院化療,兒子則有慢性精神病及中風、肝硬化病史,一家三口開支仰賴撿拾回收變賣,經濟拮据。另一戶為現年80歲的阿雪(化名),兒子在台北工作,目前一人獨居於租屋處,身體狀況欠佳,腿部肌力不足而常跌倒,最近更因跌倒導致右上臂骨裂,日常生活仰賴居服員協助,身體瘦弱需額外喝牛奶補充營養,也因腿力不佳擔心來不及如廁,迫切需要奶粉、復健褲等物資,補充營養及維持生活品質。協會志工組組長劉美良表示:「身體狀況不佳的弱勢族群面臨病痛、經濟雙重困境,只能勉強餬口度日,營養普遍不均,也無力負擔高單價的營養補充品及屬消耗品的成人紙尿布、復健褲等開支。協會始終秉持『零行政費』、『善款全數用於公益』的初衷,深入傾聽家戶的實際需求,提供適合物資,期盼透過活動,為家戶們補給所需營養,減輕生活負擔,更重要的是傳遞愛與支持的力量,陪伴需要幫助的人好好生活。」今天的捐贈,除了一戶因身心狀況不適改由社工代為轉交物資外,其餘三戶皆由協會志工將物資親送到每戶家中,並於訪視時關心家戶們的身體和治療情況,同時詳盡說明各項保健、護理用品的使用注意事項,貼心的關懷令家戶十分感動,頻頻致謝:「真的很謝謝協會的關心,提供各種物資給我們,可以吃得營養一點,日子好過一點,心頭的負擔也沒那麼重了。」志工同心協力將物資親送至各家戶家中,期盼這份溫情守護,能為他們帶來希望與溫暖。(圖/道家人文協會提供)
「自行車之神」癌末壽命剩2年 妻子也患罕病「不敢告訴孩」
48歲英國車手霍伊爵士(Sir Chris Hoy)曾榮獲6面奧運金牌,被譽為「自行車之神」,然而他於今年2月公開自己罹患癌症的消息。近日接受《周日泰唔士報》訪問時透露,自己的癌症已經進入末期,醫生預估他僅剩2至4年的生命。更不幸的是,他的妻子也被診斷出患有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無法完全治癒。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霍伊在今年2月於社群媒體上宣布罹癌,當時他表示,這個診斷對他來說是巨大的打擊,因為他之前毫無症狀。儘管試圖保密,但由於私人健康資訊被洩漏,他不得不公開病情。霍伊回憶道,去年9月時,他以為自己在舉重時拉傷了肩膀,隨後接受檢查,才得知自己患上了第四期前列腺癌,並已轉移至骨骼。霍伊表示,得知這個消息後「世界瞬間崩塌」,醫生告訴他,癌症無法治癒,並預計在治療下,能延長生命2至4年。然而除了自身的病情,霍伊家中也面臨另一個重大挑戰。他的妻子在霍伊被診斷出癌症前幾周,緊急被診斷為多發性硬化症,這使霍伊感受到生命的雙重打擊。他形容這一連串的不幸讓他「感覺進入更深的黑暗」。儘管抗癌艱辛,霍伊在今年7月依然出現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擔任廣播員工作。但直到最近,他才公開了自己病情的嚴重性。他在接受訪問時說,向外界公開病情讓他感到不安,因為這些話一旦說出口,「就再也收不回來了」。為了保護年幼的子女,霍伊在公開消息前必須向9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解釋病情,同時他也選擇暫時不告訴孩子們媽媽的病情。為此,霍伊安排了一次「兩週的家庭假期」,希望待他們回來時,公眾的注意力能有所減退。事實上,霍伊的自行車生涯輝煌無比,自2000年雪梨奧運會首次亮相以來,他共榮獲6枚金牌,是英國體壇的一代傳奇人物。他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贏得個人首枚金牌,並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獲得三金,最後於2012年倫敦奧運會圓滿落幕。
因病需控制鈉攝取量! 營養師授「三大秘訣」輕鬆做到
55 歲的洪先生是位肝硬化合併腹水的患者,為了控制疾病,家裡三餐都煮的很清淡,以至於看到食物就沒什麼胃口,但不吃又不行,覺得很兩難,生活也覺得無趣。每日鈉攝取量約1茶匙食鹽 低鈉減鹽好處多林口長庚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黃雋表示,其實像洪先生一樣,因疾病因素需限制鈉攝取量的人不在少數,而衛生福利部建議,國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約1茶匙食鹽,或2又2/5湯匙醬油)。相信大多數人都了解控制鈉攝取的重要性及好處,但一提到低鈉、減鹽等關鍵字,恐怕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無非是不好吃、太清淡,亦或是和水煮餐等詞連結。低鈉餐點三大秘訣 天然食材、慎選辛香料及調味料那麼如何在減鈉的同時又兼顧美味呢?只要掌握以下3個小秘訣,就能讓您在家料理出可口又營養的低鈉餐點!祕訣一:選用天然食材,避免加工品自然界中有許多食材本身就富含鮮、甜、酸味,例如玉米、地瓜、南瓜、蕃茄、蘑菇、香菇、高麗菜、絲瓜、洋蔥、蘿蔔、櫛瓜、鳳梨、檸檬等,因此烹調時不妨好好利用這些食材,保留這些食材的特殊風味,如此一來既能減鈉,還能提高食物適口性,同時也可增加膳食纖維攝取量。祕訣二:善用辛香料除了食材選擇外,烹調時也可搭配不同的辛香料讓菜餚風味更具變化性,例如添加蔥、薑、蒜、紅棗、枸杞、九層塔、香菜、八角、當歸、孜然、胡椒粉、花椒、迷迭香、香茅、山葵、香草等。祕訣三:控制添加分量,盡可能選擇含鈉量低的調味料大部分的調味料含納量較高,為避免攝取過量,烹調時可透過量匙來測量,以掌握用量。另外,風味相似的調味料,其含鈉量也可能不同,例如白醋中的含鈉量遠低於烏醋、薄鹽醬油的含鈉量也低於一般醬油,因此建議購買市售調味料時,宜閱讀食品標示以選擇含鈉量相對較低的來源。適量攝取鈉含量 漸進式無痛減鹽成習慣黃雋說明,攝取過量鈉固然會造成健康危害,但過度限制亦可能增加低血鈉的風險。而吃重鹹、吃清淡則是一種習慣,若您長期攝取過多鹽分,有空時不妨動動手,試試看這些簡單的菜色,漸進式無痛減鹽,讓您兼顧美味與健康。原文出處:長庚醫訊 第四十五卷第十期
詹宏志胞弟肝癌病逝!醫示警「初期很像感冒」 5大危險因子曝光
音樂家、網路家庭PChome董事長詹宏志的弟弟詹宏達昨(15日)驚傳因肝癌逝世,享壽67歲。醫生提醒,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也不會有明顯症狀,且很常被誤認是感冒,患者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家醫科醫師陳敬睿表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分佈,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如果肝臟發炎或腫瘤長在肝臟內側,身體不會感到明顯不舒服或疼痛,等到真的出現腹痛時,往往都是肝腫瘤太大,觸碰到肝臟表面神經,或是肝癌轉移到其他器官才被發現。醫師說明,造成肝癌的原因很複雜,通常是多種因子共同作用造成,其中B型肝炎、C型肝炎是主要原因,約有75.7%的肝癌是由B、C肝炎引起;再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高糖、高油的飲食讓台灣一半以上上班族,有輕重度不一的脂肪肝,而脂肪肝沒有症狀,若沒有控制易造成纖維化、肝硬化而導致肝癌。陳敬睿進一步指出,酒精性肝炎也是引發肝癌的原因之一,長期過量飲酒或有酗酒習慣,容易引發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間接增加致癌的風險;黃麴毒素也是肝癌致癌物之一,常見如花生、高粱等,長期攝取黃麴毒素也會增加罹患肝癌機率;最後則是寄生蟲,如中華肝吸蟲、日本血吸蟲等,生食遭污染的海鮮,很容易引起嚴重感染導致肝癌。醫師提醒,肝癌初期的症狀有時跟感冒很像,患者常常以為只是太忙、太累而不以為意,晚期才會有腹水、黃疸、下肢水腫、食道靜脈曲張、肝性腦病變等明顯病症,因此肝癌的高風險群如B肝、C肝、肝硬化等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追蹤。另根據2017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約有2成肝癌與脂肪肝或酒精性肝炎有關,平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適量飲酒也一樣很重要。
食之無味是警訊!4旬男反胃想吐…以為是諾羅 醫示警「2症狀」
「食之無味」是警訊!有1名40多歲的男子先前因吃東西嘗不到味道,且一聞到油炸食物等異味就反胃想吐,於是急忙就醫看診,且以為是感染諾羅病毒,最後才知原來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對此,肝膽腸胃科醫師錢政弘也指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會造成味覺失調和噁心,有急性肝炎的病患還會「食之無味」,「對策是找胃腸肝膽科診治、驗肝功能。」錢政弘近日在臉書發文列舉「為什麼常覺得的嘴巴很苦」的原因:包括牙周病、蛀牙、牙齦炎會影響味覺;口乾、口水分泌不足、乾燥症;胃食道逆流;口腔霉菌感染,舌頭有白苔;新冠感染;賀爾蒙改變;抗生素、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微量元素缺乏等等。其中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部分,他半年前曾遇過1名40多歲的男子,對方因為持續噁心、嘔吐去診所就醫,原以為是食物中毒或諾羅病毒感染,但是吃了3至4天的腸胃藥,症狀依然沒有緩解,於是轉診到他的門診檢查。錢政弘詢問他的症狀後發現,有2點特別像是急性肝炎的表現,也就是「吃東西都沒有味道!」「聞到異味(如油炸)的東西會想吐」,結果後來抽血證實,果真是急性A型肝炎病毒感染,ALT高達1700,「持續有3週的時間,他吃東西都沒有辦法分辨食物的味道,一直等肝功能正常後,味覺和食慾才恢復。」疾管署也指出,A型肝炎是由A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其症狀包含:突然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噁心、肌肉痠痛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恢復期有時會拖延,但會完全康復不留後遺症。6歲以下兒童感染約有70%無臨床症狀或症狀輕微,而較大的兒童或成年人感染後,約70%會出現症狀,且通常臨床症狀的嚴重度會隨年齡增加而增加。A型肝炎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有10至15%的病人在急性發病後6個月內有可能症狀復發。A型肝炎的致死率低(約千分之三);造成死亡的情形多半為猛爆型肝炎,通常發生於老年患者或慢性肝病患者(包括慢性B型、C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眼袋困擾惱人 陳彥瑋醫師:「5D亮睛術」不再疲憊老態
「老化是一個正常的過程,我不追求要看起來多年輕,我只希望自己看起來有精神。」身兼多職的影帝屈中恆,雖然坦然面對老化,卻飽受眼袋困擾多年。無論鏡頭前或舞台上,揮之不去的眼下陰影,讓他即使睡飽了,仍常被誤認為沒睡好,拍攝演出前更需濃妝遮蓋。屈哥坦言,曾陸續諮詢過幾間診所,但身為公眾人物,擔心修復期長、留疤和復發問題而卻步。眼袋的出現往往是非常惱人的,過往的眼袋手術大多是內開或外開的術式,外開手術若眼皮過度切除或破壞眼輪匝肌,容易引發眼瞼外翻或臥蠶改變的狀況;內開手術若單純取出脂肪若過多容易產生凹陷,為避免取出後的淚溝凹陷則採取再將自體脂肪回填,但有吸收率及硬化等問題,時間久遠因肌膚組織會老化、鬆弛,眼下便會形成「類眼袋」的情況,後續會需要再進行一些修復手術,且傳統眼袋手術恢復期都比較長,眼周除了眼袋外,淚溝、黑眼圈、眼下細紋的問題也有可能同時發生。因此陳彥瑋醫師表示,可以嘗試【5D (Dimension)亮睛術】,一次術式可以改善眼周大部分的問題,如眼袋、淚溝、黑眼圈及眼下細紋做減少,同時也會有使蘋果肌澎潤的效果。不同於傳統眼袋手術將凸出的眼袋脂肪切除,【5D亮睛術】更注重在持續老化時眼周脂肪的分佈,利用「脂肪轉位」的方式.透過將眼睛下方的淚溝韌帶放鬆並重建,可以使原本在眼袋位置的脂肪往下移,將脂肪與蘋果肌做固定,讓眼袋轉位時可以同步改善凹陷的淚溝,修飾黑眼圈,使蘋果肌澎潤,皮膚、肌肉也可以同時做修剪,減少眼下細紋。屈中恆也分享了【5D亮睛術】的術後心得:「做了5D亮睛術之後,生活和工作都方便多了!不用再厚厚的粉遮眼袋,就算燈光再強也不怕顯老了!」整型外科-陳彥瑋醫師(圖/光澤醫美診所提供)。陳彥瑋醫師也提醒,基本的清潔、保濕、防曬是保養皮膚的關鍵,加上眼周相較其他部位較為脆弱,可以盡早採取防護措施,幫助延緩眼袋出現的時間,且每個人的症狀不同,所以在決定要執行之前,還是要經過專業的醫師諮詢,才能針對個人做適當的治療。 療程效果因人而異,並非保證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效果;有關適應症、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療程前務必親自諮詢醫師,由醫師為專業說明和診斷。
少了活力2/鄭弘儀冠狀動脈阻塞暫別節目 朴素丹罹癌息影1年復出
演藝圈工作壓力大,不少藝人都因身體出狀況,決定休養暫停工作,等身體恢復後再回歸。鄭弘儀先前就因為健檢,查出冠狀動脈硬化,二度跟節目《鄭知道了》告假,休息4個月才再次回歸。64歲鄭弘儀去年檢查出冠狀動脈阻塞,血管狹窄已達69%,有心肌梗塞危險,之後又因為吞嚥困難,懷疑自己罹患咽喉癌,卻查不出病因,求助精神科才發現是壓力過大罹患焦慮症。健康頻頻亮紅燈,讓他選擇先暫停工作4個月休養身體。先前他回歸政論節目,透露自己焦慮症已經痊癒,冠狀動脈阻塞也在醫生建議下吃藥控制,健康狀態已回穩。35歲韓星金宇彬2017年罹患鼻咽癌選擇停工,經歷了3次抗癌、35次放射性治療,2年後回歸演藝事業拍攝電影《外星人》,粉絲都替他恢復健康相當開心。他早在罹癌前,就常發生無原因的流鼻血、喉嚨痛等症狀,健康檢查後才得知身體出狀況。他康復後也格外注意養生,表示每天起床前一定喝兩杯溫開水加益生菌,吃完早餐後過1小時再運動。金宇彬抗鼻咽癌2年痊癒,近期為戲增重8公斤帥氣依舊。(圖/Netflix提供)32歲韓星朴素丹因演出《寄生上流》人氣大漲,事業正巔峰的她,在2021年底卻宣布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息影養病1年。她接受手術康復後,對外聊起抗癌過程,透露當時拍電影《幻影》一直不想去片場拍攝,以為自己是職業倦怠,檢查後才發現是罹癌,當時她雖然很不安,但還是選擇先不告訴劇組,盡力完成工作,也呼籲大眾要格外注意身體警訊。朴素丹因演出《寄生上流》人氣大漲,但在2021年底卻宣布罹患甲狀腺乳突癌,息影養病1年。(圖/朴素丹IG)
迎接食慾之秋 名廚加持法餐盛宴 日本百年錫器昇華壽司風味
伴隨季節更迭,秋意漸濃,各家菜單紛紛染上了時令色彩。在今年9月屆滿2週年的御盟集團S∙S∙A∙W「Cho Restaurant・秋 法餐」,5月獲得米其林指南新入選餐廳,並於6月宣布攜手名廚江振誠推出合作首部曲夏季菜單後,S∙S∙A∙W主廚陳博玄與江振誠合作的第二部曲秋季菜單也於即日起登場。由於陳博玄具有營養師背景,特別注重季節性的豐美和風味,秋季菜單嚴選當季珍饌蝦蟹、貝類與菇蕈,以法式經典為主軸,結合懷石料理技藝與台灣當令食材揮灑創意。江振誠(右)聯手「Cho Restaurant・秋 法餐」主廚陳博玄共譜秋宴盛饌。(圖/S∙S∙A∙W提供)「櫛瓜/毛豆/柚子胡椒」以芥末毛豆泥及佐醬妝點如同花叢一般,延續夏日帶來的刺激感。(圖/S∙S∙A∙W提供)揭開秋季序幕的是開胃小點「赤味增/藜麥/荸薺」,雞肉選用在地元榆牧場黑羽土雞腿絞肉,經燃烤後使外層日式照燒醬濃厚氣息散發,並沾裹炸藜麥、加上巴西里增添風味;冷前菜「櫛瓜/毛豆/柚子胡椒」嚴選台灣沙公,採清蒸方式保留沙公蟹肉的鮮甜,搭佐主廚特製柚子胡椒醬汁與蝦夷蔥,呈現淡雅香氣:源於傳統法式湯品的「洋蔥/熟成起司/焦糖」,特選屏東小洋蔥以小火焙炒至焦糖化,並保留洋蔥外殼盛盤,上層覆蓋帕瑪森、馬茲瑞拉、布雷薩瓦三種起司炙燒,讓馥郁滋味層層堆疊。盛滿洋蔥鮮甜風味的湯品「洋蔥/熟成起司/焦糖」。(圖/S∙S∙A∙W提供)烤物「玫瑰/海苔/甜椒」。(圖/S∙S∙A∙W提供)烤物「玫瑰/海苔/甜椒」則以各式藥材製成滷水歷時8小時燉煮牛舌,並經炭烤、炙燒使口感柔軟,加上黃、綠、紅繽紛交織的佐料,依序為瑪薩拉粉、海苔粉、玫瑰粉,色彩仿擬葉片依據時節漸變的樣貌;在新一季菜單中,由江振誠指導設計的精選菜色「鴨間稻/乾蔥」,靈感來自南法經典菜餚「油封鴨腿」,先經油封再剝撕成細絲,搭配精製油蔥醬點綴至宜蘭稻鴨米上,體現自然有機的樣貌。秋季菜單每客2,280元起,歡慶週年,即日起至10/24,每週三午餐時段用餐,4人同行即贈送價值1,280元的氣泡飲乙瓶。此外,10/30前至S∙S∙A∙W的「Chun Bar・春酒吧」、「Shah Pâtisserie・夏 甜點」、「Cho Restaurant・秋法餐」及「Dong Café・冬 咖啡」,當日累積消費滿千再加贈「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門票乙張(市值120元)。秋月饗宴餐點以「能作NOUSAKU」的弦月盤、金箔圓滿醬料碟等純錫餐具、器皿呈現壽司料理。(圖/能作NOUSAKU提供)另外位於大倉久和大飯店5樓的「山里日本料理」,即日起~10/31再度攜手來自日本富山縣、傳承400年技術的鑄造品牌「能作NOUSAKU」,推出「山里X能作壽司-秋月饗宴」套餐。負責菜單設計、以及餐具與器皿選用的副料理長長瀨剛,鑽研壽司、日本料理逾30年,在此次合作中,長瀨剛以爭鮮、當季、惜別三大概念,分別呈現不同漁獲於秋季時分的滋味,以此呈現純錫餐具與時令漁獲的美味碰撞。其實能作NOUSAKU於1916年創業當時主要製造佛具、茶具及花器等傳統製品,近年則推出一系列貼近生活的居家用品、餐具與燈具,將傳統工藝品「高岡銅器」傳統工藝的魅力傳遞至今。長瀨剛指出,錫的延展性高,使用在壽司餐具跟器皿上,不僅能帶來華麗的視覺饗宴,更因純錫傳熱導性佳,能為講究鮮度的壽司料理帶來口感上的昇華,也讓醋飯不致太快硬化。「山里日本料理」副料理長長瀨剛精心捏製以北海道海膽等食材組成的壽司。(圖/能作NOUSAKU提供)在套餐選用食材方面,嚴選北海道厚岸生蠔、海膽、干貝、福岡縣產白甘、紅甘、長崎縣產星鰻,以及台灣當季鮪魚,其中更納入與「能作NOUSAKU」錫器同樣來自於日本富山縣的名物「鱒魚壽司」,結合大阪風格的箱壽司手法呈現這道經典料理。此次套餐除了包含上述9道時令漁獲,還有季節性湯品與水果,每套售價2,800元+10%。
「這些服藥方式」都危害腎健康! 藥師警示:不要自己當醫師
常常在發藥窗口聽到民眾詢問:「聽說藥都會傷腎 ,這些藥能不能不要吃?」 也曾經聽到民眾問:「上次我肌肉痛,去買消炎止痛藥吃,效果很好。我牙痛1星期了,可以再去買來吃嗎?」擅自決定停藥或減量 恐加劇腎臟負擔國泰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范思驊指出,以上是民眾常有的用藥迷思,以為所有藥品都會傷腎,於是自己決定停藥或是減量,此舉可能延誤病情;當身體不適時,又自行買藥或調高劑量,自己當起醫師,反而造成腎臟的負擔。謹慎使用消炎止痛藥 避免損害腎功能范思驊說明,一般常聽到的Ibuprofen(依普芬)、Diclofenac(克他服寧、服他寧)、 Indomethacin(炎達益、炎得效),屬於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透過「抑制前列腺素」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而長期服用此類消炎止痛藥,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會造成腎臟血流量不足,因此損害腎功能。范思驊表示,若您已患有慢性腎臟病,應避免長期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如您為腎臟病後期的腎友,應完全避免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而一般民眾到藥局購買藥品,也要特別注意成分。常見的綜合感冒藥或是止痛加強錠等,可能含有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成分,務必諮詢藥師正確的服用劑量。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 應遵循專業醫藥人員指示范思驊強調,拒絕遊覽車上、地下電台、夜市販賣的藥品以及來路不明的中草藥 ,絕對是愛腎顧健康的法則。藥品並非一般商品,來源不明的藥品或偏方可能摻雜有害身體健康的成分,不只症狀無法獲得改善、拖延治療, 也可能造成身體其他損傷,得不償失。如有用藥需求,務必就醫或到合格藥局詢問藥師,並依照專業醫藥人員的指示服用。愛腎顧健康 控制三高為首要而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因之一。血壓過高影響腎臟排除廢物以及調節水分的機制。高血脂可能造成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慢性發炎。高血糖會增加腎臟過濾廢物的負擔,長期下來使腎臟逐漸失去過濾廢物的能力,無法清除身體代謝的有害物質,引起蛋白尿、腎衰竭、尿毒症,最終需要洗腎。因此,范思驊提醒,三高的病友務必遵照醫師指示按時服用藥物,不要自行增減藥量,採行健康的飲食習慣及生活型態,定時回診,才能有效控制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