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帶
」 地震 餘震 嘉義 氣象局嘉義凌晨5.1強震「與梅山斷層無關」 氣象署示警1情況:恐達規模7.3
嘉義縣梅山鄉今(30日)凌晨3時51分發生規模5.1強震,嘉義、雲林、南投震度4級,不禁令人想起1906年規模7.1的梅山地震,造成1258人死亡。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作出說明,更示警若梅山斷層再引發地震,規模可能接近921大地震的規模7.3地震。吳健富指出,今天凌晨嘉義規模5.1地震的震央在梅山鄉,距離1906年梅山地震的梅山斷層,距離相差10多公里,研判與梅山斷層無關,且與1941年中埔地震的中埔斷層也有一定距離,主要是大尖山斷層附近的破碎帶錯動。事實上,自去年8月起嘉義民雄、新港就很多地震,今年中南部地震更是增加,可區分為5個群震,包括嘉義中埔17起地震、嘉義布袋30起、嘉義朴子5起、嘉義義竹10起、台南佳里24起,而今天凌晨嘉義梅山5.1地震則是獨立於這些群震。今年中南部地震有變多的趨勢。(圖/氣象署提供)吳健富表示,今年中南部的地震都不是因斷層活動,而是透過地層的破碎帶釋放能量,所以都沒有主震,而是以群震的方式出現,大約4、5個,規模介於4.5到5.1。氣象署從前年開始在梅山斷層附近加密地震測站的設置,觀測地殼形變位置是否縮短或抬高,判斷能量累積的情形,但目前沒看到明顯的能量累積。吳健富說,地震規模和斷層長度有關,1906年梅山斷層造成地震規模7.1,假如又引發地震,規模可能接近921地震規模7.3,災情程度要視建物相關設施耐震程度,人為構造是否保護室內的安全等,因此提醒民眾平時做好防震準備。
嘉義4月已21起地震! 氣象署曝「無關梅山斷層」:未來2周仍會發生
嘉義地區自4月起已累積21起有感地震,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於4月13日凌晨2點44分,布袋鎮發生規模4.9地震,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科長李伊婷指出,研判是403花蓮地震導致破碎帶的應力調整,與梅山斷層應該無關,未來1至2周將會有規模3到4的地震發生。李伊婷今(14)日於地震記者會中提到,嘉義13日凌晨2點44分發生規模4.9地震,布袋鎮最大震度達4級,以此地震中心半徑10公里來統計,從4月1日至今,已累積有感地震21起,規模4以上更有5起、規模3以上16起,係因花蓮規模7.2地震造成嘉義地下破碎帶應力調整,影響西半部地區盲斷層、未知斷層進行能量釋放。李伊婷進一步解釋,梅山斷層位置偏北,與布袋鎮與有一段距離,研判與梅山斷層無關,仍屬花蓮地震的應力調整。另據地震中心統計,截至今日上午10時06分止,403花蓮主震和其他有感餘震累積已經達879起,整體顯著有感地震為178起,小區域地震則達701起。對此,地震中心也提醒,台灣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並不會因403花蓮大地震後就減少發生,民眾應該要時刻做好防震準備。
嘉義1分鐘連3震…推估是後續餘震 氣象局揭「持續小震是好事」原因
地牛翻身!嘉義今(31日)中午在1分鐘內發生3起地震,規模分別為4.5、3.7和3.4。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指出,推估是8月19日和29日地震後的後續餘震,持續有小規模的地震是好事,原因也曝光了。根據氣象局,今天中午12點49分嘉義民雄發生規模4.5地震,隨後嘉義新港發生3.7地震,到了12點50分嘉義新港又出現3.4地震。在這之前,嘉義新港8月16日曾發生規模4.0地震,8月26日發生規模3.8地震。對此,氣象局地震中心代理主任吳健富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今天的地震可能是上次地震的餘震或群震,由於該地區不常地震,但受到東半部板塊擠壓應力作用,壓力會傳遞到西部較淺層的位置,導致破碎帶引起地震。據了解,該地區上次出現頻繁地震是921大地震後,當時能量過多,需要釋放能量。吳健富指出,這個地方地震不多,能有多次小規模地震是好事,有助於能量慢慢釋放。另外,因為這幾次地震規模都不大,推估未來還會有餘震,但不必太過擔心,規模應該只會達到3左右,且能量3~5天就會釋放完畢。
蘭嶼周邊地震頻繁 氣象局:未來一週留意餘震
根據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統計,今(9)日凌晨到現在蘭嶼附近共出現11起地震出現,其中規模最大5.3出現在蘭嶼鄉。氣象局表示,未來1周不排除有規模4以上餘震出現。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今日凌晨3時47分於台東縣蘭嶼鄉出現規模5.3地震,地震深度12.8公里,據地震測報中心研判,該地震成因為歐亞板塊隱沒菲律賓板塊,使得前緣破碎帶釋放能量所致。之後則陸續發生規模4.7、4.6、4.3、5.2、4.3、4.5、4.2、4.0、4.1、4.3等10起地震。地震測報中心指出,蘭嶼一帶出現密集地震的情況比較少見,未來一周不排除出現規模4以上地震,要特別留意。
氣象局:台東6.4強震這點「非常奇怪」 不排除2天內有規模5以上餘震
台東關山17日晚間9點41分發生規模6.4地震,由於震源深度只有7.3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因此全台皆有感。對此中央氣象局也在17日晚間10點40分左右召開記者會說明,除了點出該地區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地震非常奇怪之外,還指出未來2天內會有規模5以上的餘震、5天內會有規模4以上餘震。台東關山鎮昨晚9點41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全台有感。台東市區連鎖大賣場商品倒塌。(民眾提供)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次地震強度相當大,台東池上更測到今年最大震度,再加上屬於極淺層地震,連台北都明顯搖晃。不過陳國昌指出,該地區發生如此大規模的地震非常奇怪,因為自1973年至今,該地只有發生7次規模5以上的地震,超過5.5的更僅有一次,這裡的地震真的非常稀少,「一定有我們還不知道的構造存在。」台東關山鎮昨晚9點41分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全台有感。高雄夢時代百貨牆壁裂出數個超級大縫。(記者爆料網提供)陳國昌指出,從過往的地震分布其實看不出來,該地區有破壞性或破碎帶存在,因此最初合理懷疑與池上斷層有關,不過根據後續的定位結果研判,地震雖然很靠近池上斷層,但兩者其實沒有直接的關連性,不過因為地震規模特別大,有可能引發池上斷層錯動。他表示,這次地震規模相當大,所以餘震多是難免的,接著主震發生的餘震截至18日早上7時,有45起,其中31次為小區域地震,目前最大的餘震是17日晚間10點45分發生的規模5.5餘震,預估2天內不排除有規模5以上餘震、5天內有規模4餘震。不過,陳國昌保證未來不會有更大的餘震發生,因為在主震發生後雖然會有一連串餘震,但能量衰退很快。由於台東深夜餘震不斷,縱谷地區災情最嚴重,池上鄉部分民眾也表示,雖然已經熬到凌晨但真的不敢睡,也不敢上廁所和洗澡。
花東地牛頻翻身恐觸發規模8以上地震 學者親曝海溝型強震「時間點」
台灣東部在24日清晨又發生規模4.5、5.1兩起地震,近期花東地區地震頻傳,對此,地震專家指出,620強震後有餘震很正常,但要留意的是,這次620強震發生在縱谷斷層上,有可能連動觸發琉球海溝、觸發海溝型強震機會,引發發超過規模8以上的海溝型地震,堪比921地震,大眾須提高警覺。冠金龍大樓倒塌事件,釀115死的悲劇。(圖/報系資料照)花蓮近海24日先發生規模4.5地震,相隔2個多小時後,東部海域又發生規模5.1地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稍早指出,這兩起地震屬不同構造,凌晨該起地震為620強震的餘震,迄今已29起;東部海域小區域地震則是位破碎帶的背景地震。不過有部分學者認為次620強震震央在中央山脈斷層,旁邊則有花東縱谷斷層,有可能連動觸發琉球海溝、觸發海溝型強震機會,根據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在620主震之後,一週內有很多餘震屬正常,但要留意的是,不管是花東縱谷還是中央山脈斷層,這次地震會連動到旁邊的琉球海溝,增加位於北邊的海溝壓力,確實有可能會觸發海溝型地震。李錫堤進一步解釋,海溝地震上次發生時間點為1920年,距今超過100年,花東強震有可能會連動而觸發超過規模8以上的海溝型地震,其影響不下於921地震,快則1年、慢則10年,呼籲外界提高警覺,做好防震準備。
宜蘭5.5地震與新竹有關?氣象局分析「關鍵差別」 警告:3天內或有規模4餘震
開工日發生地震,嚇壞不少民眾。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場發生在宜蘭海域的規模5.5地震,其成因可能是「隱沒作用」導致地層拉扯、破裂,呼籲民眾注意3天內可能有規模4左右的餘震,並說明宜蘭以外地區的地震警報未響原因。今(7日)位於宜蘭縣政府南南東方41.9公里處,在晚間6時58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深度33.2公里;最大震度為宜蘭縣、花蓮縣4級,台北市信義區、新北市和桃園市均測得3級。陳國昌向《中央社》表示,該地區地質複雜,目前推測其成因為隱沒作用拉扯地層,造成板塊移動與地層破裂。陳國昌也強調,這場地震深度達33.2公里,位置介於破碎帶與隱沒帶中間,與過去白天幾起淺層、屬於破碎帶的地震不同;且該地域為地震好發區,在晚間6時58分的主震發生後,同一地點又在晚間7點出現規模4.2餘震,因此陳國昌呼籲民眾近日要提高警覺,不排除3天內還會有規模4左右餘震。晚間7點又發生規模4.2餘震。(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此外,對於有網友反應沒收到手機地震警訊,陳國昌表示,本次地震只針對宜蘭地區發布PWS(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的原因為「只有宜蘭預估震度達4級」;且對台北、新北、花蓮等其他達3級以上地區都有透過電視台推播方式,提醒民眾注意。
綠營備戰4大公投 行政院顧問籲朱立倫堅持「反核四」
12月18日4大公投投票時程逼近,行政院顧問鄭宏輝今(6日)表示,希望民眾年底投下「4個不同意」,強調「反核四、要三接」的立場;他也指出「反對核四」早已是全民共識,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過去也反對核四,該不會換了一個位置就換一個腦袋?呼籲各方理性思考,務實面對台灣的能源需求。鄭宏輝指出,朱立倫擔任新北市長時說過,「無法處理核廢料,憑什麼使用核能」、「只要我在的一天,市民、市長沒有同意,核四就不要想運轉」;過去國民黨執政忽略核電的局限與風險,甚至在30多年前,以興建魚罐頭工廠的謊言欺騙達悟族人,藉機興建低階核廢料貯存槽,埋下人民不信任核能的種子。他也批評,國民黨只想到一時方便,過去不僅在核廢料處置場欺騙人民,還將核電廠興建在斷層破碎帶,核四耐震係數不足,難道人民生死全看上天?鄭宏輝說,台灣人口密度高,核電廠密度在國際名列前茅,但是台灣卻沒有足夠腹地能夠疏散居民,且沒有任何縣市願意接納核廢料,尤其是蓋在斷層破碎帶的核四,若發生核災,數百萬北部居民將無處可躲。他表示,從福島核災付出的成本高達13.3兆日圓(約1180億美元),中央政府年總預算僅2.1兆新台幣,台灣如何承受這等代價?「今年台灣經濟大好,工業部門為台灣帶來源源不絕的成長動能,加上家戶用電需求逐年增加,估計2021年至2027年每年用電量平均成長2.5%。」鄭宏輝表示,循著行政院的能源政策規劃,預估2025年的發電結構會呈現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同時達到備用容量率15%的目標。他說,為滿足能源需求,政府已擬定最具可行方案,以「展綠、增氣、減煤、非核」達成能源轉型及發電量增長的雙重目標。鄭宏輝認為,能夠取代核能的基載發電只有火力發電,而燃氣發電又比燃煤發電乾淨,所以政府才會選擇在觀塘工業區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這就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原因。他也表示,政府提出新方案,透過外推避開藻礁生長區,巴西已有案例說明,天然氣鑽探能夠與藻礁共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也是以相似的模式,大幅減低破壞藻礁生態的可能,呼籲各方理性思考,務實面對台灣的能源需求。
宜蘭規模5.7地震!國家警報狂響 氣象局曝原因:和去年6.7強震有關
台灣東部海域今(9日)晚間7時35分發生芮氏規模5.7有感地震,最大震度為新竹縣4級,雙北、其他地區也有3級或2級。對此,中央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次地震是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強震的餘震,估計能量已差不多釋放完了,未來應該不會再有較大規模的餘震。氣象局指出,稍早發生的有感地震芮氏規模5.7,深度72.2公里,震央位於北緯24.72度,東經122.04度,即在宜蘭縣政府東方27.8 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域;各地最大震度為新竹縣4級、雙北、花蓮、桃園、南投、台中、竹市、苗栗、彰化、嘉義縣3級,基隆、台東、雲林、嘉義市2級,台南及高雄則是1級。陳國昌指出,台灣東部海域去年12月10日曾發生規模6.7強震,成因為隱沒帶下沉造成,但之後僅發生幾次規模較大的餘震,之後一直到現在約1個月,都沒有再出現地震,所以這次的地震很可能是同一處能量再次調整,才會發生餘震,而今晚的地震規模有5.7,估計能量已釋放得差不多,未來不會再有大規模餘震。陳國昌說明,隱沒帶破碎引起的地震,特性與常見的破碎帶地震不同,通常後者屬於連續的淺層地震,但規模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小;至於隱沒帶地震,則是堅硬的板塊體深入另一板塊下方,導致交界處緩慢變型,過一段時間才會破裂,因此在較大規模地震發生後,可能要一陣子才會出現餘震,屬於正常現象。
台南3小時連三震「像砲彈飛過」 專家:恐還有3.5以上餘震
中央氣象局今(19日)最新地震報告指出,台南市上午8時33分至11時13分,短短不到3小時的時間內竟然連續發生三次規模達4以上的有感地震,而且區域都在六甲區。有民眾表示地震後不斷有餘震發生,而且主震「像砲彈飛過一陣一陣的」;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強表示,可能是因為「破碎帶」引發地震,且未來2天內恐怕還會發生規模3.5以上的地震。(圖/中央氣象局)今日上午台南市的三次地震,分別是8時33分規模4.5、8時41分規模4.2、11時13分規模4.7,深度則在10.4至11.2公里的範圍,最後一次地震甚至連外島的澎湖縣都能感覺到。據《自由時報》報導,陳國昌對此表示,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的推擠,讓台灣的中、南部產生許多南北縱向的破碎帶,他認為今日的地震可能就是因為這些破碎帶而場生的。陳國強指出,其實依長期資料觀察,發生地震的區域發生規模4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都會有一次,但地震活動量並不大。報導指出,該區雖然人口密集,發生地震時應該要多加留意,不過在15公里範圍內在規模4以上的地震,從1990年到現在也只有26次,超過規模5的更只有2次。不過,陳國昌也預估,未來2天內,恐怕還會發生規模超過3.5以上的餘震發生。
大屯山測到「火山通道」噴發點曝!中研院:估岩漿可能流向「這個地方」
大屯山由於有數千年沒有活動,過去被認定為死火山,不過專家先前測出大屯山具有心跳、呼吸,因此被翻轉認定為活火山。中研院地科所學者林正洪團隊,監測到大屯山地底下釋放出的熱氣,形成了「火山通道」,未來大屯火山噴發,岩漿恐會沿著地勢較低的金山地區流去。據《自由時報》報導,林正洪表示,研究團隊將2014年到2017年,在大屯山觀測到的1000多個地震圖套疊起來,發現擎天崗與大油坑附近,形成高度2公里、直徑500公尺的火山通道;他解釋火山通道不是真的有洞存在,而是在岩漿、熱液高溫作用下,產生出二氧化碳、水蒸氣和硫化物等氣體,有些破碎帶讓氣體從此地方釋放出來,才使通道形成。林正洪指出,根據目前學術文獻,大部分觀測到的火山通道,都是火山已經噴發、出現熔岩流後,岩漿從通道噴發才看到;而台灣還沒看到岩漿流出,就已先看到氣體為岩漿開路的通道,這樣一來,火山噴發前就能掌握岩漿流向,也可以提早防範災害發生。林正洪提到,未來大屯山真的噴發岩漿會往低處流,而依通道來看,他推測岩漿會往金山方向流去,因此金山地區民眾要特別留意,但實際上還是要看噴發影響範圍來判斷;而居住於陽明山附近北投、天母等地區,位於火山活動山腳下,當地民眾須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