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統
」 台股 聯發科 聯電台積電休息「鴻海、廣達攀高撐盤」 台股終場小跌7點收23535點
受到美股波動及國際局勢影響,台股在10月22日開盤走低,早盤一度跌超過270點,隨後指數震盪整理,最終以23535.43點,小跌7.1點作收,跌幅0.03%,當日成交量達3726.51億元。開盤時,加權指數以大跌114.42點開出,最低觸及23269.86點。台積電(2330)在市場影響下,終場下跌10元至1075元,跌幅為0.92%。其他電子權值股方面,鴻海(2317)上漲5.5元至215.5元,廣達(2382)上漲10元至319元,但聯發科(2454)下跌20元至1310元。今日成交量前10名個股依序為鴻海(2317)、欣興(3037)、新光金(2888)、景碩(3189)、映泰(2399)、群創(3481)、凱基金(2883)、聯電(2303)、矽統(2363)、陽明(2609)。漲幅前5名個的股為悅城(6405)上漲4.4元,漲幅9.97%;華泰(2329)上漲3.95元,漲幅9.96%;恩德(1528)上漲1.8元,漲幅9.92%;菱光(8249)上漲5.8元,漲幅9.91%;六方科-KY(4569)上漲20.5元,漲幅9.9%。跌幅前5名的個股為,瑞利(1512)下跌0.48元,跌幅6.1%;志聖(2467)下跌13.5元,跌幅5.95%;美吉吉-KY(8466)下跌3元,跌幅5.39%;鼎固-KY(2923)下跌1.8元,跌幅5.22%;大洋-KY(5907)下跌0.7元,跌幅5.2%。市場焦點仍集中於AI及金融股表現,鴻海和廣達等AI概念股在市場中表現強勁,支撐了大盤的下跌幅度。此外,資金輪動至低基期的中小型股,帶動櫃買指數逆勢上漲0.4%。投資機構指出,隨著美國消費者信心穩定及半導體產業前景向好,台股仍有潛力。NVIDIA的新一代晶片需求預期強勁,對下游組裝廠的營收將形成支持,而蘋果新機銷售表現也可能優於市場預期,整體經濟情況對於資金動能有利,企業獲利有望隨著景氣復甦而正面發展。
台股漲逾百點上看20700 台積電一開盤797元上漲11元
受到美股四大指數全面上漲,台股7日以20634.62點開出,上漲111.31點,台積電(2330)以797元開出,上漲11元至797元,目前來到795元;聯發科、聯電、廣達、京鼎、創見、立積等也都上揚,光罩(2338)來到75.7元、十銓(4967)來到114元,兩檔漲停板。美股周一四大主要指數全面收漲,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76.59點或0.46%,收38852.27點;標準普爾指數上漲52.95點或1.03%,收5180.74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2.92點或1.19%,收16349.2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04.26點或2.21%,收4820.45點。亞股也表現不錯,日經225指數開盤上漲1%,至38,636.23點;東證指數開盤上漲0.8%,至2749.74點。韓國KOSPI指數開盤上漲1.6%,至2718.17點。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上週(113/4/29~113/5/3)外資在集中市場總買進金額為5,704.49億元,總賣出金額為5,352.56億元,買超為351.93億元,另統計自113年年初至5月3日止,外資總買進金額為10兆1,760.76億元,總賣出金額為10兆1,897.62億元,累計賣超為136.86億元。上週外資在集中市場買超351.93億元,買超臺企銀5.90萬張最多,其次為開發金、國票金;另賣超群創5.80萬張最多,其次為矽統、京元電子。根據經濟部統計處整理台灣證券交易所2024年4月1日前公布的財報,發現去年製造業上市櫃公司獲利衰退,營業利益年減26.4%,但業者為了維持領先優勢,仍積極開發技術,讓研發支出逆勢成長,其中以台積電投入1787億元穩居冠軍,占整體製造業研發費用25.8%,聯發科投入806億元為亞軍,瑞昱投入201億元居第三。研發費用前3大公司為台積電投入1787億元居冠,年增11.1%,占整體製造業研發費用25.8%,金額及占比續創歷年新高;第二名是聯發科投入806億元,第三名瑞昱投入201億元。
台股漲回20200點!法人維持預估降息3次 美10年期公債觸及4.5%債券走低
台股17日站回兩萬點,終盤以20213.33作收,回漲311點,漲幅1.56%,即將在明天舉行法說會的台積電則上揚到804元,漲了16點、漲幅2.03%,鴻海、聯電、廣達皆漲;半導體產業漲幅前五名則為達發、華泰、嘉晶、矽統、昇陽半導體。根據證交所公布的三大法人籌碼動向,外資已連續六天賣超台股共達1025億元,17日的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台股222.15億元。星展銀行(台灣)今天舉辦2024年第二季投資展望說明會,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部副總裁陳昱嘉指出,考量美國的通膨黏性、就業市場韌性和強勁的消費動能,可望進一步支持美國實現經濟軟著陸的目標,認為近期數據預期美國聯準會今年降息將維持在3次。星展集團預期在寬鬆金融情勢和企業獲利成長驅動下,有利美國股市擴大漲勢,對日本股市維持中立,同時看淡歐洲股市。中國則可望受惠於政府強勁的政策支持展現成長動能,進一步帶動亞洲不含日本(AxJ)股市強勢復甦;美國股市類股部分,不同於2023年主要由大型科技企業帶動投資熱潮,伴隨利率走勢下滑,能源、醫療保健等類股將有機會出現落後補漲行情。債市的風險回報具吸引力,可望為投資組合提供穩定的現金流,並持續看好存續期間介於3至5年、評級為A/BBB的投資等級公司債。股債之外,建議可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並增加私募資產佈局,藉以優化整體收益率。考量地緣政治風險和美國總統大選為市場增添不確定性,黃金仍是良好的避險工具,且受惠於多國央行持續買進、降息及弱勢美元預期,金價可望延續多頭表現。國泰投信總經理張雍川則表示,面對16日台股重挫,長期來看透過「定期定額」的勝率最高,2024下半年建議「債六股四」策略性佈局ETF,目前市場上債券有三大類,包括政府公債、投資等級債跟近期很夯的金融債,由於美國聯準會還沒有降息打算,帶動各種債券的殖利率都有彈升,債券價格也小幅拉回,建議投資人在合適的殖利率高點時伺機進場,有耐心等待降息。永豐投信基金經理人林永祥則表示,3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3.5%,升幅高於預期,而超出預期的通膨數據,澆熄了市場預期6月降息的可能性。另外,FOMC會議記錄也顯示出決策者對於通膨頑固的擔憂,並重申仍需看到更多數據支持貨幣政策才可能轉向寬鬆,但也保持今年底前會降息的說法。林永祥指出,在美國通膨數據開出後,市場擔憂今年降息的可能性,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隨即觸及4.5%,來到兩周以來的高點,與殖利率呈反向的債券價格也隨之走低。不過,升息進入尾聲已是市場共識,建議透過長天期債券參與債市成長機會,未來在進入降息循環,資本利得空間也相對短債來得大。惟須注意目前美國通膨尚未受控,短期債市相對震盪,在今年降息的趨勢不變,可以透過分批投入的方式布局。
股王勾勾纏1/伺服器兩大龍頭世芯-KY、信驊難分高下 族群多方氣勢延續
台股3月14日站上兩萬點後,領軍的股王股后之爭,成了投資人看盤新焦點。ASIC(客製化晶片)大廠世芯-KY(3661)去年8月超車伺服器遠端晶片廠信驊(5274),以股價2380元登上股王後,一路領軍,直到今年三月中大盤上兩萬點後,投信賣壓湧現,而信驊反而在法說會上釋出AI伺服器及一般伺服器都將搭仔更多的遠端管理晶片(BMC)的營運展望佳音,27日股價一舉衝上漲停3215元,順利奪回股王。股王股后更迭,代表產業的興衰。翻開股王歷史,從2001年以來,台股股王幾乎是一年換一個,唯有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因為蘋果概念題股題材,一路從2012年登上股王,2017年寫下6075元的台股天價紀錄,直到2021年,股王寶座才被電源管理晶片廠矽力-KY(6415)超過。隨著AI產業崛起,股王之爭輪替到IC設計族群。2022年3月,矽力-KY股票分割「一拆四」,信驊趁勢登上股王,股價從2830元最高來到3150元,直到2023年8月,由於客製化晶片受惠於AI需求大增,世芯-KY拿下亞馬遜、英特爾大單,順利超車信驊,登上股王。世芯-KY接獲亞馬遜及英特爾的AI晶片客製化訂單,奠定登上股王的基礎。(圖/翻攝自amazon官網)時隔7個月,3月27日,股王大戰再度上演,信驊因為AI伺服器崛起而影響了一般伺服器需求,壓抑股價多時,世芯-KY則因AI伺服器客製化晶片需求大增,因為伺服器產業的此消彼漲,讓兩家公司股價往往因為一有風吹草動,信驊及世芯-KY股價呈現追逐戰,一下子股王世芯-KY擴大領先差距,一下信驊又拉近距離,堪稱近期最激烈的股王大戰。重新奪回股王的世芯-KY,由董事長關建英和總經理沈翔霖創辦,兩人曾在矽谷創辦IC設計公司Altius,2003年回台成立世芯,主要業務則是為IC設計系統公司提供委託設計服務(Fabless /Asic Design Service),協助進行晶片設計。讓世芯-KY一戰成名的,是挖礦商機,2013年,接到KnC Miner以及Avalon等礦機廠商訂單,但隨著挖礦需求衰退,甚至讓世芯-KY在2016年出現虧損。2018年,中國飛騰來台尋找可以量身定做晶片的供應商,世芯獲得青睞,營收也從2020年起開始狂飆,原本30-40億元,直接飆升到70億元,2021年衝破100億元大關,2022年再來到137億元,2023年更來到304億元,獲利更是翻倍跳,從每股稅後純益約5-7元,2020年直接翻倍到13元,2021、2022年都超過20元,2023年更見到3字頭的33元。股價跟著長紅,2021年2月首次進入千金俱樂部。不料中國飛騰在2021年4月被美國政府列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世芯-KY股價也在4月9日連跌5根跌停板,最低還來到363.5元。所幸世芯-KY其他客戶訂單也開始浮現,包括英特爾旗下AI晶片公司Habana晶片訂單及2022年亞馬遜AWS AI晶片訂單,也讓世芯-KY業務重心由中國轉向美國。信驊也受惠於一般伺服器需求將回升,2024年營收樂觀看好。(圖/翻攝自信驊官網)暫居股后的信驊,二十年前的成軍則與AI伺服器大廠廣達有關。信驊董事長林鴻明自清大電機科系畢業,當兵時讀了Silicon ValleyFever(矽谷熱),了解矽谷半導體產業發展脈絡,便以IC設計領域為工作職志。退伍後,他進入矽統科技,從工程師一路晉身到副總經理,卻在43歲那年,因為公司組織改組而突然中年失業。後來在一場球敘,林鴻明遇到廣達(2382)旗下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雲達主要做伺服器代工,讓林鴻明看到伺服器這條嶄新的道路,轉而召集老同事,2004年,八個人集資了3600萬元成立信驊,專攻伺服器相關晶片。信驊營運也是相當穩健,自2013年掛牌以來,除了2023年因為一般伺服器需求下滑外,每年都交出2位數的營收年成長率,獲利更是幾乎都交出年增率20%起跳的成績單。根據外資券商研究報告,對於世芯-KY 2024年EPS預估,其中中位數由78.51元上修至81.17元,其中最高估值96.87元,最低估值59.32元,預估目標價為5000元。至於信驊2024年EPS預估:中位數由27元上修至48.21元,其中最高估值61.51元,最低估值40.69元,預估目標價為3320元。「在AI的驅動下,IC設計已經成為台股的重要族群,整體來看,伺服器的需求依然向上,包括AI伺服器及一般伺服器,廠商的資本支出也有增無減,因此不管是客製化晶片或是遠端管理晶片,其需求都是成長持續。而這場股王爭霸戰,預料也將是台股有史以來最激烈的一場。」法人表示。「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世芯-KY跟信驊兩間都是很好的公司雖然都是伺服器相關的公司,但專注的領域大有不同,也都是龍頭公司。所以只要世芯和信驊皆處於正向的狀態下,將有助於相關伺服器族群的多方氣勢繼續延伸。」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WANT記者。
自營商本週買超61億元 連三天買「這檔」
台股3日由於連假前賣壓及早上發生芮氏規模7.2地震影響,下跌128.97點作收,跌幅0.63%,成交值3,772億元。根據證交所公布本週(1日至3日)買賣超資料顯示,自營商(自行買賣)買184.21億元,賣122.39億元,合計買超61.82億元。其中,在買超個股方面,營建股中工(2515)以買超5,295張坐穩冠軍,第二及第三名則由代工大廠廣達(2382)、印刷電路板廠商臻鼎-KY(4958)拿下,分別買超3,893張及3,398張。觀察證交所公布的資訊顯示,自營商上週買超前10名個股在張數方面,第一名為中工(2515)買超5,295張;第二名廣達(2382)買超3,893張;第三名臻鼎-KY(4958),買超3,398張;第四、第五名分別為大同(2371)、聯電(2303),買超2,841張和2,421張。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則以買超1,934張拿下第六名;第七名為群創(3481)買超1,914張;第八名至第十名依序為,友達(2409)買超1,719張、南亞科(2408)買超1,264張,以及矽統(2363)買超964張。而針對3日早上的地震,國內企業也發起捐款活動,協助賑災和重建。廣達對受災同胞表達關心與慰問,並向投入救災的警消醫護人員致敬,並宣布捐款新台幣5,000萬元。
矽統3日「禁閉出關」跌停爆量 法人:不排除主力倒貨漲勢已結束
聯電(2303)轉投資IC設計廠矽統(2363)今(3日)解除分盤交易,早盤以59.5元小漲開出後,一度拉升至61元,創2001年12月以來新高,但卻引發賣壓出籠,9點15分就翻黑,午盤過後更數度亮燈跌停,終場以52.9元跌停價作收,成交量更爆量到21.9萬張。法人分析,矽統之前因為遭到分盤交易,對於主力大戶來說,出貨難度較高,不排除今天就趁著解除分盤交易之際,早盤先拉高後順勢倒貨,由此判斷,矽統的漲勢已經結束。矽統堪稱是聯電集團中近期的多頭指標,公司在8月8日公告,原董事長簡誠謙辭任董事長職務,遺缺將由聯電董事長洪嘉聰接任後,股價就從21.3元一路拉升,遭分盤交易前最高來到54.9元。近兩個交易日在解禁之前,又拉升到58.1元,波段漲幅達172%。
華泰創辦人杜俊元過世享壽85歲 曾是張忠謀同學、施振榮老師
華泰電子創辦人杜俊元辭世驚傳辭世,享壽85歲!杜俊元不僅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史丹佛大學的同學,還是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老師,一生為半導體產業奉獻良多,更熱衷於慈善活動,根據華泰透過內部信向全體員工公告,表示創辦人杜俊元於昨日與世長辭,而公司從今(26日)起降半旗三天,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與無限感恩。華泰電子董事長董悅明今發信給員工,表達深感不捨之外,為了緬懷創辦人的人格者崇高風範, 公司自今日起降半旗3日,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與無限感恩。曾名列台灣富豪排行榜上的杜俊元,為台灣科技半導體付出許多心力,1971年創立台灣首家半導體封測公司華泰電子,不僅是台灣半導體先鋒,對於慈善事業經營也是不遺餘力。杜俊元在1979年被經濟部徵召任聯電首任總經理,曹興誠當時是他的副手。1987年杜俊元更創立矽統科技,自建8吋晶圓廠,由於過於勞累,更因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症狀動了繞道手術。大病初癒後的杜俊元,在休養期間漸漸和妻子投入慈濟,杜俊元1993年卸下卸下公司總經理、董事的職位,全心在志業上。原本淡出科技產業的杜俊元,後來因所創立的華泰債台高築,2003年回歸重掌營運、努力償還債務,2014年轉虧為盈2016年他正式退休卸任華泰電子總經理,並由副總經理董悅明接任。杜俊元是張忠謀在史丹佛大學的同學,以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的老師,最為外界所熟知的是,他積極行善,更在1996年將價值15億的土地捐給慈濟,超過萬坪土地興建成為高雄慈濟園區,隔年,杜俊元再次捐給慈濟價值13億元的矽統股票,奉獻慈濟志業。董悅明發信給員工,全文如下:「親愛的華泰電子全體同仁:本公司創辦人 杜俊元博士於昨日與世長辭。杜博士早期自美歸國後,於1971年創辦本公司,成為台灣首間本土獨資之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之後,杜博士曾任聯華電子首任總經理,並創辦矽統科技,參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對國家、社會貢獻卓著。在半導體產業低迷時,本公司曾經陷入艱困時期,創辦人義無反顧回任董事長,兼任總經理,一肩承擔起所有責任,置個人與公司成為命運共同體,無私全力拼搏,帶領公司全體員工,走出陰霾,營運轉型成功,再次開啟公司未來無限可能的機會。其個人善盡社會責任,成為台灣企業家的典範,令各界人士深感敬佩。創辦人於2016年交棒退休,全心投入慈善公益志業。其為人誠、正、信、實之價值觀,負責踏實的態度,深深烙印在公司員工心中,並且成為本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份。今本公司創辦人 杜俊元博士辭世,本公司全體同仁深感不捨。緬懷創辦人之人格者崇高風範, 本公司自今日起降半旗3日,對創辦人致上最高敬意與無限感恩。」
聯發科孵金雞2/匯頂模式大賺星宸科技脫手 達發上市一窺蔡明介美中佈局
即將在10月上市的達發科技(6526)為聯發科(2454)子公司,且由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台大電機的學弟、曾任副董事長的謝清江掌理,對達發科技的期待可見一斑,市場解讀聯發科這種作法師承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聯家軍」再添新血。在半導體產業中最枝繁葉茂的勁旅「聯家軍」,起於1995年聯電創辦人曹興誠拍板決定將聯電分拆,聯電專心晶圓代工,IC設計部門各自獨立,其中聯發科專攻多媒體晶片設計,同期有筆電IC設計聯陽(3014)、液晶顯示器驅動IC聯詠(3034)、網路通訊IC聯傑(3094)、影像感測IC原相(3227)、微控制器IC盛群(6202)、ASIC智原(3035),加上後來轉投資的矽統(2363)、 印刷電路板欣興(3037)、LED封裝廠宏齊(6168)等,目前上市的「聯家軍」約11檔。聯家軍中股價最高、獲利能力最強的大金雞,正是蔡明介領軍的聯發科。蔡明介原是工研院研發經理, 1983年曹興誠將年僅33歲的他挖角到聯電,領導多媒體小組即後來獨立的聯發科;蔡明介最有名的「一代拳王」理論,即是不要只有一次勝利,快速察覺新趨勢、多角發展蓄積能量才能立於不敗。一路從CD與DVD、多媒體、手機通訊,進軍到網通、物聯網、車用晶片,聯發科的IC設計能力從默默無名登上世界排名第4,與國際級高通、博通等一較高下,蔡明介因此被封為台灣IC設計教父。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左)2003年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發表演說,聯電董事長曹興誠出席引言。(圖/報系資料照)聯發科自聯電誕生,而蔡明介也被視為曹興誠的子弟兵,習得分拆潛力子公司上市的作法。近年最著名的案例為透過子公司匯發國際(香港)持有的指紋辨識與觸控晶片「匯頂」(603160.SH),並擁兩席董事。2016年10月掛牌後,曾連飆20根漲停,本益比高達113倍,一度登上中國A股半導體龍頭;匯頂的佳績令台灣上市公司一度湧現赴中掛牌熱,讓金管會與證交所跳腳。產業人士指出,「IC設計公司本益比在台股僅數十倍,在大陸動輒100~200倍,對公司吸引力很高;那時不只科技業,連台灣食品業也想把中國業務拆分、子公司在中國IPO,如鴻海FII、英利-KY、南僑、臻鼎-KY旗下鵬鼎等。」然而美中貿易戰加上疫後內需緊縮、蘋果轉向臉部辨識等結構性衝擊,讓匯頂去年獲利寫下掛牌以來首度虧損,與台廠神盾(6462)、義隆電(2458)的智財權官司敗訴也讓匯頂元氣大傷。聯發科近年將對其持股從最初的超過25%降至2.87%,累計處分收益逾300億元,因此儘管近年股價不理想,還是有能力進行員工分紅及發放股利。現在回頭看聯發科力拱匯頂上市後,在公開市場逐步出脫持股,另一家子公司廈門星宸科技持股也轉讓給3家中國企業,降低中國投資風險。如今達發科技預計十月轉上市,母子公司分別鎖定中美兩大陣營客戶,或能再次見證蔡明介的高明布局。聯發科以校友身分捐贈台灣大學電機系學新館,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在該館館二樓有辦公室以及SPACE M 空間,一樓有蔡明介題字,短短幾句話道盡他帶領聯發科成為亞洲IC設計第一的心路歷程。(圖/取自官網、陳柔蓁攝)
聯發科蔡明介籲政府該推完整的『台灣晶片法案』 少用國家隊這種誇大文字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今(28)日攜手DIGITIMES正式發布「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2454)董事長蔡明介在致詞時語重心長的表示,希望這本白皮書,能表達台灣IC設計業的機會與未來的挑戰,尤其在政府政策及人才議題上,能喚起有關單位正視。蔡明介強調,也希望各界一起認真思考問題與對策,盡量少用無敵艦隊、國家隊這種誇大文字,像二十年前的「兩兆雙星」計畫失敗,就是個活生生的實例,畢竟未來的挑戰仍然是很巨大的。「台灣IC設計產業政策白皮書」,從總體戰略面、人才政策面以及營運環境面三構面提出6大建言,是台灣史上首部由IC設計產業發起的政策白皮書。蔡明介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成型,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五十年前因為有李國鼎及孫運璿兩位資政的精心規畫,從早期成立加工出口區,做半導體產品的封裝測試開始,到後來由工研院自RCA引進IC設計與製造技術。在全球化趨勢潮流下,推動國家級政策,成就了今日台灣擁有產值世界第一的晶圓代工製造業,及世界第二的IC設計業。蔡明介表示,在工研院的技術移轉建立了台灣的半導體製造與設計能力,及聯電、台積電的成立,其後國內外優秀人才循矽谷創業模式,紛紛設立了IC設計公司。例如最早期的矽統、凌陽、威盛、瑞昱等;而聯電原為IDM,將IC設計部門獨立後,即誕生了智原、聯發科、聯詠等公司。蔡明介指出,20年前也有一個成功的矽導計畫,擴大半導體人才培育,加上各公司在發展過程培育許多IC 設計人才,才有如今產業的規模。另外蔡明介也提到最近火紅的書「晶片戰爭」,作者Chris Miller書中也提到,美國在多數類型的晶片設計方面的確是領導者,但台灣的聯發科證明了其他國家也可以設計晶片。其實台灣有更多,包括共同參與今天座談的聯詠、瑞昱、奇景和群聯,以及許多各式不同產品、IP與設計服務公司,都很成功。蔡明介說,近來歐美日韓,動輒祭出高額補貼或稅賦優惠,以獎勵半導體製造的在地化;而針對如自駕車、高效能運算及AI等未來新興科技的需求,都需要先進製程的IC設計。美國之外,中國大陸也有許多公司早就布局,並得到政策補助,歐盟也要投資建立高階製程的生態系,更重點強調IC設計。蔡明介分析,中國大陸受到去年10月7日美國BIS公布的新禁令影響,反而讓資金流向未受禁令的成熟製程IC產品,台灣中小型IC設計業者將會首當其衝,面對未來競爭,及未來技術發展趨勢,當下正是政府因時、因事制宜、依不同產業特質,合理調整國家產業政策及資源的時機。對於人才問題,蔡明介指出,台灣人才問題因教改政策的後遺症、少子化,仍是未來挑戰的重中之重,人才培育更有短、中、長期策略調整需要。目前各國已經深知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地位,政府的角色日益重要。蔡明介最後說,我們期許,政府應該推出完整的『台灣晶片法案』,兼具理解產業、政策規劃,和執行計畫,下決心去推行。更重要的是,不僅關注半導體製造,同時也應關注IC 設計及下游系統產品應用、生態系、軟體…等各方面。
雲端王者2/中年失業到上市櫃公司董事長 林鴻明的V型職場人生
今年角逐股王爭霸戰的信驊(5274)崛起故事,要從一位中年失業的工程師說起。「上帝為你關了一扇門必為你開另一扇窗」,董事長林鴻明原本堪稱是人生勝利組,原本在上市公司矽統科技工作10年,從工程師一路晉身到副總經理,卻在43歲那年,因為公司組織改組而突然中年失業。在一次的高爾夫球聯誼中,林鴻明遇到了廣達(2382)旗下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當時,楊麒令剛被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調職,從廣達獲利最好的DELL代工業務部門調離,接手連年虧損的代工伺服器部門。宛如被「冷凍」的楊麒令,向林鴻明敘述林百里是如何看好雲端趨勢跟伺服器未來發展。這一席話,讓林鴻明看到一條嶄新的道路,轉而召集老同事,八個人集資了3600萬元,成立信驊,專攻伺服器相關晶片,20年後寫下台灣IC設計一頁新傳奇。台東出身的林鴻明,小時候因為好奇收音機的運作方式而拆解收音機,展現了對電子產品的興趣,更因為大哥在清華大學念物理系,因緣際會到清大參觀後,決定以清大電機系為第一志願。信驊在2016年併購博通旗下Emulex Pilot™伺服器管理晶片事業,正式奠定在雲端伺服器的霸主地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在清華求學,餐廳、圖書館及宿舍,這三點一線是林鴻明的日常,大學三年級,林鴻明在工研院實習,更清楚產業動向,也更清楚自己的道路方向。當兵時,讀了一本"Silicon Valley Fever(矽谷熱)",了解矽谷半導體產業發展脈絡後,林鴻明便以IC設計領域為職志。入職場後,林鴻明進入矽統科技,以消費性產品IC領域為主,因此他後來成立信驊轉作伺服器晶片時,引來外界疑慮。林鴻明以「不做Me too」回應,堅持走一條跟其他人不同的創業道路。「信驊當初成立目標很明確,就是鎖定伺服器晶片,因此他們的核心技術也遙遙領先其他業者至少有兩年以上的時間,但信驊產品推出速度又快,也就是說,其他業者就算想要切入,也只能搶信驊搶兩年以前的市場,基本上並沒有太大的利潤可圖。」一位IC設計業者對CTWANT記者說。廣達旗下雲達科技總經理楊麒令分享林百里對雲端的看法,成為林鴻明從中年失業決定創業的關鍵。(圖/報系資料、翻攝自廣達官網)廣達可說是信驊最大的貴人。2005年5月信驊跟廣達協議結盟為軟體合作夥伴。林鴻明曾表示,「我們也非常期待這段合作關係將為信驊科技及廣達電腦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對於新創立的信驊科技,這是一個完美的開始,我也肯定這是更多創新合作的開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2015年林鴻明在清華電機系友會《TEEN講座》提到,「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曾說,未來雲端計算就像電力一樣,需求量會越來越大,且會變得無所不在,因此,控制雲端計算的晶片是非常有潛力。」儘管信驊的遠端伺服器晶片(BMC)已成功站穩全球市佔率第一的地位,林鴻明仍積極拓展BMC產品於交換機設備、存儲設備、及AI運算等領域;甚至看到疫後新工作型態,遠端視訊會議應用增加,決定挑戰跨足推出Cupola360影像專用處理晶片,為信驊開拓另一條道路。
盤整2022上市櫃配發現金股利 中鋼每股3.1元、現金殖利率達8.6%領先
3月台股是否重新站回萬八,法人分析待上市櫃董事會陸續宣布股利配發政策後,可望活絡資金動能。目前已有新光金、中鋼、信義房屋、明安、聯電、統一超、金居等接續公告擬配發股息政策。新光金(2888)於2月25日董事會通過2021年財報及盈餘分派案,全年稅後淨利227.3億元,每股盈餘1.67元,預計配發現金股息0.43元,並於5月27日召開股東常會。新光金表示,去年合併稅後淨利達227.3億元,年成長57.2%,EPS為1.67元,總資產規模達4.68兆元,合併股東權益為2633.8億元,每股淨值約18.2元。盈餘分配方面,除依章程規定配發特別股股息外,並將發放普通股現金股利共62億元,以現行流通股數計算每股約當0.43元,分配後仍有未分配盈餘約393億元,有助未來穩定配息。中鋼(2002)於同一日也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去年財務報告,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620.5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每股盈餘4.02元,董事會亦通過2021年擬每股配發現金股利3.1元,股利配發率77%,以25日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達8.6%。中鋼表示,去年合併營收4683.28億元,營業利益797.57億元、年增3373%,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620.53億元,年增69倍,創下歷史新高,每股盈餘4.02元。信義房屋(9940)董事會也在該日開會決議股利政策,去年每股純益達3.19元,通過擬配發每股現金股利2.8元,以當日收盤價33.9元計算,股息殖利率高達8.26%,將提交5月19日的股東常會承認。信義房屋表示,董事會並通過2021年度財報,合併營收達187.92億元、年增43.88%,稅後純益達23.70億元、年增51.06%。高球桿頭代工二哥明安(8938)也是在25日召開董事會通過2021年財報,全年營收169.08億元,年增40.02%,淨利14.51億元,年增103.51%,換算每股稅後盈餘約10.01元,雙創歷史新高;董事會並決議每股配發5.5元現金股息,將提案在5月31日股東常會討論。聯電(2303)則是在2月24日董事會決議股利分派政策,資本公積發放之現金每股3元,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達374億4,637萬452元,年增87.5%,以24日收盤價51.8元計,殖利率約5.79%。聯電去年去年營收與獲利同創歷史新高,營收2130.11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557.8億元,每股純益4.57元;大股東矽統(2363)持有聯電2.85億股,預估8.56億元現金入帳,將貢獻每股獲利1.25元。統一超(2912)也是在24日董事會同步通過股利政策,盈餘分配每股現金股利7.21元,並動用法定盈餘公積每股發放現金1.79元,合計現金股息為9元,與去年持平,將提案至5月26日召開股東常會決議股利政策。統一超去年去年營收2,627億元,年增1.7%,創下歷史新高,但獲利受疫情影響及實施三級警戒所致,去年稅後純益88.61億元,獲利較前年縮水13.4%,換算每股純益8.52元,創下2015年以來獲利新低,每股稅後純益8.52元,低於前年的9.85元,創下近六年新低。銅箔廠金居(8358)在2021年營收89.15億元、年增47.66%,稅後淨利15.23億元、年增181.25%,每股盈餘6.03元,毛利率24.45%、營業淨利率為21.4%,再加上2月22日董事會通過決議,預計配發現金股利每股4.2元,營收、獲利、配發股利,三者皆寫下歷史新高,股東配發之現金(股利)總金額達10億6086萬9,600元。
股神媽27年前買台積電「放到忘」 兒打開看金額嚇傻:翻到728萬
近2年台股屢屢創新高,不少人將資金投入股市,因此賺了人生第一桶金,其中又以台積電為指標。一名網友透露,媽媽大約在27年買了一張台積電,後來放到忘了,再發現時已漲很多,就決定不賣了,抱到現在市值已破700萬。原PO在PTT表示,一直有印象媽媽買過台積電股票,今年過年聊了一下,原來媽媽還抱著,好像是1995-1996年買的,當時只有買一張,但是因為之前都是配股非配息,所以張數從1張變成11張。他也給存股族建議,買進後砍掉APP,「我媽的說法是她後來忘了,等想起來時,已經漲很多,所以也沒打算賣了。」對帳單。(圖/翻攝自PTT)檢視對帳單,原PO媽媽擁有1萬1310股,大約是11.3張,平均成本才24.97元,等於買一張的成本只要約2.5萬元。若以今(7日)台積電開盤644元來計算,目前市值大約是728萬3640元,收益相當驚人。貼文一出,不少人留言「股神媽媽」、「時代不一樣,沒有下一個台積電了」、「我媽說那個年代大家都買聯電,很少人買台積電」、「1995-1996比台積電紅的股票不少,真的是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我阿公存股矽統、台鳳、新日光、旺宏、台塑、聯電賺的還抵不上虧的」、「恭喜」。
英業達突爆8.2萬張神祕天量 原來是這對父子對敲
英業達創辦人葉國一次子葉力誠,於今年6月股東會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是否啟動布局接班計畫,當時引發外界關注,9月葉國一以實際行動轉讓5萬張持股予葉力誠,持股拉高至11.74萬張,與葉國一的17.64萬張漸接近,接班布局的答案似乎已揭曉。以英業達9月均價22.64元計算,葉國一約轉讓相當於價值11.32億元的股權予葉力誠。依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葉國一9月減少5萬張持股,葉力誠增持5萬張,英業達今年來單日成交量多在數千張至萬張以上,9月21日當天,英業達爆出85,076張天量收22.8元來看,應是二人對敲。另一受到關注的是,9月申讓持股的不只葉國一及葉力誠的持股異動,葉國一的「內部人關係人」,持股從99,314張減了3萬張至69,314張,但並未見董監事及大股東持股名單中,有其他人增加持股,到底這3萬張由誰承接,也備受關注。葉力誠於今年6月董監改選後進入董事會,當時持股僅有6.74萬多張,如今持股增至11.74萬張,持股比率3.27%,為僅次於葉國一的17.64萬張、持股4.92%的第二大單一自然人股東,超越另一重量級董事李詩欽的11.58萬張、3.23%持股,也超過另二大法人股東─富邦人壽的2.23%及中國信託銀行的2.33%。法人指出,葉國一將手中持股轉給葉力誠,主要基於接班布局態勢明顯,因股票二人對敲,股價並沒有波動,以正面看待平和交班,有助公司未來營運穩健,然而,台股於8、9月間相繼觸及萬三歷史新高,不少股票登峰創高,但也有不少股票並未合理反映其基本面,大股東及董事忙著回補自家股票。據統計,9月有華邦電(董事金鑫投資)、大國鋼法人(董事長大成不鏽鋼),以及合麒(董事長謝菁菁、董事太吉投資)等三家公司大股東或董監事大增1~1.6萬張以上持股;神達、明泰、農林、矽統、東元及均豪等,也各增2,000~5,000千張以上,不少股票如華邦電、合麒、明泰、農林及均豪等,股價都在9月或10月間大漲,捍衛自家股票行動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