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戰
」生醫女王賣電池2/一台特斯拉需要5千支iPhone電池 台灣產業龍頭爭相跨界「新石油」鋰電池大戰
2022年才過完7個月,全球產業鏈已從晶片缺貨風暴,遷移到電動車電池缺料的更大風暴中。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光是今年就4度調漲售價,原因是電池供不應求。創辦人馬斯克日前在推特上直言:「鋰電池就是未來新的石油」,甚至不排除自行開採鋰礦。今年,台灣傳產龍頭台塑集團、台泥,也爭相加入這場新石油大戰。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電動車(含純電、油電、插電混合動力)在2021年在全球汽車市場約660萬輛,占比約10%,不過在2022年Q1,電動車銷量同年比成長了75%,達到200萬輛;IEA估計到2030年電動車銷量將會成長至全球汽車市場30%,用電量則會來到全球總用電量(25,851.15 TWh)的4%,約台灣年用電量的4倍。而電動車有3分之1的成本都來自電池,因此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才會不斷強調鋰電池的原料的重要性,就連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的執行長RJ Scaringe也說「現在的晶片缺貨,相較於未來20年電動車面臨的電池缺貨只是小事」。電動車電池用量有多大?以特斯拉Model 3與iPhone 13 Pro Max的電池進行比較,Model 3電量為85kWh,iPhone 13 Pro Max的電池容量4,352mAh、額定電壓3.85V,換算同單位為0.0167kWh,1台Model 3的電池容量相當於5,089支iPhone 13 Pro Max。以電池電量計算,1台特斯拉Model 3 相當於5,089支iPhone 13 Pro Max。(圖/翻攝自Tesla、Apple)Adamas Intelligence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前10名電動車電池主要供應商,有6家來自大陸,其中第1名為大陸的寧德時代市占率32.6%,第2名韓國的LG化學20.2%,第3名日本的Panasonic 12.2%,其餘市佔皆未超過10%,台灣廠商沒人上榜。不過,台灣傳產及科技三大龍頭,已起步加入電動車電池供應商的行列。2021年10月,台泥旗下三元能源科技斥資120億元,在高雄建置1.8GWh的電池芯廠,預計生產鎳三元電池,有別於物美價廉的磷酸鋰鐵電池,台泥董座張安平表示,鎖定的客群是高價電動超跑所需的電池。今年8月初,台塑四寶、台塑生醫投資新成立的台塑新智能科技,宣布與美國太陽能車新創公司aptera Motors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宣告以磷酸鋰鐵電池加入電動車電池產業鏈,總經理劉慧啟說「預計在2024年Q1彰濱廠就會試車、投產。」台灣的傳產除了台塑集團加入電池產業,台泥在董座張安平堅持下也切入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圖/方萬民攝)鴻海集團則是與中碳、榮炭、碩禾合作組成上下游產業鏈,在高雄和發產業園區注資60億元設立磷酸鋰鐵電池芯廠,初期產能預計為1GWh,未來是台灣市場需求近一步擴充產能,鎖定的是電動巴士、乘用車以及儲能應用。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台廠切入電池市場的時間較晚,但過去的電池佔比多是價格已經飆高的鋰三元電池,特斯拉等傳統汽車大廠已經開始轉為採用平價鋰鐵電池,如果台廠可以掌握到穩定的電池原料,未來的勝負還是未知數。
史上最大超級加油機!117艘超大油輪正航向中國
當全球正朝「解封」努力時,中國的原油消費已經開始增加。據《彭博社》消息,117艘巨型油輪(Very Large Crude oil Carrier)正航向中國,假設每艘可運輸200萬桶石油的話,代表中國未來3個月內,將至少有2.3億桶石油到貨。這批石油被認為是在上個月石油沒人要時購買,而這117艘油輪組成的超級加油機,象徵著這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石油進口國一次購買這麼多石油。據了解,在新冠疫情及石油大戰導致石油需求暴跌後,中國並未大幅削減原油進口,反而將2020年第一季度的戰略儲油和商業庫存率提高一倍,趁機在低油價大舉進貨。《彭博社》分析,這批即日起到8月中旬陸續運抵的石油,可能是上個月石油期貨出現負油價期間購入,買得超划算。據統計,中國從3到4月的石油需求從1063萬桶,增至每日1181萬桶,激增約11%,中國的獨立煉油廠也正加速趕工中,顯示當地石油需求已經漸漸恢復。
市場盼OPEC減產會議終結石油大戰 美股8日開盤漲逾300點
歐盟各國財長歷經長達16小時會議後,仍無法在最新一輪的經濟刺激方案得到共識,會議因此延長到隔日再議,導致歐股早盤走跌。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市場仍觀望OPEC週四召開減產視訊會議,能成功終結石油大戰,隨著國際油價、紐約油價走勢微漲、美期指盤前上漲逾300點。美股8日開盤上漲261.29點、暫收22915.15點,隨後漲勢來到超過3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