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說集
」2024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南韓女作家獲殊榮「可得3400萬獎金」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在台灣時間今(10日)晚7點揭曉,由南韓53歲女作家韓江(HanKang)獲得,因為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她「充滿詩意的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諾貝爾獎是全球指標性獎項,依據瑞典炸藥發明人諾貝爾留下的遺囑而創立,自1901年開始頒發,至今邁入第123周年,所提及的獎項,僅有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文學等5大獎項。202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由南韓女作家韓江拿下殊榮,出生於1970年代的她,生長於南韓光,9歲時和家人移居首爾,父親也是著名的小說家,因此深受家庭背景的陶冶。除了寫作,她也涉足藝術和音樂,這些元素在她的文學作品隨處可見。據了解,韓江自1993年開始文學創作,當時在《文學與社會》(문학과사회)雜誌發表數篇詩作,她的散文創作在1995年首次發表,也出版短篇小說集《麗水之愛》(여수의 사랑),後來還發表多部小說和短篇故事集。韓江最為人熟知的作品是2007年小說《素食者》(채식주의자),書中分為3大部分,講述主人翁女子拒絕遵照傳統飲食規範,因而引發暴力後果,她決定不吃肉、改吃素的行為,引起周遭人不同的反應,也反映出個人選擇與社會規範的衝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後,和平獎、經濟獎也將在11日和14日公布,本屆各獎項得主可以獲得1100萬瑞典克朗(約3400萬新台幣)獎金。
老公受傷血肉模糊不肯就醫 范瑞君認「很想踹他一腳」
范瑞君推出短篇小說集《那些婚姻裡不能說的故事》,今(28日)出席記者會,她與京劇一哥戴立吾結婚15年,認為維持婚姻最大的重點,就是不口出惡言,但她無法理解老公固執的個性,透露老公日前表演摔到腳血肉模糊卻不肯就醫,讓她又氣又心疼。范瑞君透露前兩天老公有京劇演出,第一場就扭傷腳,但老公不肯改動作,回家也不講,只拿醫療用膠布纏住傷處,繼續搏命演出,就連她都是聽別人講才知道老公受傷,看了之後發現除了大面積瘀血浮腫、微血管爆裂,纏膠帶的部分還連皮撕下,直到被女兒唸「萬一蜂窩組織炎怎辦」,老公才認份去看醫生。范瑞君分享維持婚姻的秘訣。(圖/時報文化提供)問及跟老公結婚多年還會有性生活嗎?范瑞君害羞說當然有,但不願透露頻率,笑說「他(老公)會翻臉」,她也提到15年來從沒有過離婚的念頭,「有時候很想踹他一腳,不過從沒說過離婚兩字。」表示當年在一起就有共識,萬一提出來離婚就要真的面對,否則對感情很傷。范瑞君首次挑戰寫小說。(圖/時報文化提供)范瑞君創作能量大,寫過房地產投資書、兒童繪本、表演專門書籍,但這是第一次寫短篇小說,坦言自己的想法千變萬化,「我連刺青都無法,因為無法確定明天會不會喜歡那個圖案,三十歲就要開始跟同一個人到死,不可思議!」她也有感而發地說:「天下只有父母對子女無私,連爸媽都有可能受不了叫你滾,如何可以讓婚姻維繫,不只要智慧也要魔法,每個人都需要一個遁逃想像的空間,現實生活中跑不掉,在小說中可以。」
影爆點/寂寞比死還重,村上春樹影像化經典《東尼瀧谷》19年後重返大銀幕
2004年完成的《東尼瀧谷》來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萊辛頓的幽靈》中其中的同名短篇小說,被大導演市川準翻拍為長片電影,也是村上春樹作品被改編的第一部長片。由男主角尾形一成與宮澤理惠兩人分別分飾兩角,尾形一成飾演東尼瀧谷與他的父親瀧谷省三郎,宮澤理惠則是飾演東尼瀧谷的妻子小沼英子,以及來應徵的陌生女子齊藤久子。西島秀俊擔任電影靈魂的旁白角色,全片音樂則由今年初過世的音樂大師坂本龍一操刀,低限、充滿空間感的鋼琴樂音,呼應東尼瀧谷寂寞的心境,與蒼白的畫面及清冷氣氛完美交融。改編村上春樹小說,將之影像化的作品從來都是難度極高的挑戰,村上文字中的精神世界、高度成熟的語境,碎片化的情感,以及人物之間幽微、不可言說的流動,都是導演們在影像化途中會面對的種種艱鉅任務。電影當年曾經在台上映,19年後數位重映版再次登台,當年錯過電影的觀眾,得以重新在大銀幕上欣賞這部將村上春樹作品影像化相當成功的一部作品。改編自短篇小說,篇幅自然不長,75分鐘的片長中,市川準以詩意及疏離的敘事,極度有限的畫面構圖、灰藍的色調、極少數的台詞、節制的演員表演,以及左右推移的鏡頭運動,讓這個簡單的小品故事散發出綿長的餘韻及後座力。宮澤理惠在《東尼瀧谷》一人分飾兩角。(圖/光年映畫提供)《東尼瀧谷》以「團塊世代」戰後嬰兒潮男主角東尼瀧谷為敘事主線,從他孤獨的童年開始,帶著觀眾看盡東尼的生命,以及他生命中少數曾經產生連結的幾個人,他的父親、妻子,短暫錯身的女人,以及他從這些人際關係中逐漸剝離,從孤獨而來,再回到孤獨的過程。被孤獨養大的男孩,呼吸著寂寞的空氣成長,經歷了學運思潮,狂熱的社會運動,無人之境地活到中年。在本來並不會意識到孤獨為何物的生活中,突然闖入了一隻鮮豔、色彩美麗的鳥兒。東尼被總是把衣服穿得很好看的英子吸引,決定讓她進入自己的生命。幸福的感覺,有人照料、陪伴的感覺,讓東尼開始對失去產生恐懼,而英子對服裝的戀物及購物的狂熱,則逐漸侵蝕了兩人生活的空間。東尼對大量的名牌服裝感到焦慮,而英子則是藉由不斷地購買服裝,填補她能維持正常生活的焦慮。導演以英子美麗的腳踝穿著不同款式的鞋子,輕快遊走在街上、店與店中間快慢交錯的腳步特寫,象徵性又充滿意境地呈現了英子的慾望和情緒。當她把名牌服裝退還回去,那讓她賴以為生的價值世界也同時崩塌了,英子不久後就發生車禍喪生。《東尼瀧谷》是導演市川準翻拍村上春樹短篇小說的作品,片尾跟小說不同,為觀眾留下懸念。(圖/光年映畫提供)英子過世後,東尼因為過於寂寞,應徵了能夠完美穿上英子服裝的久子,而久子在服裝間的哭泣,也映照著英子的離開,以及空間中無法逃避的空洞。不久之後,東尼的爸爸也過世了,處理完英子留下的大批服裝,再處理掉爸爸留下的龐大爵士樂唱片,東尼脫離了人世間僅存的人和物體羈絆,真正回到了孤絕一人。東尼、父親,以及英子,三個人都各自依靠著繪畫、爵士樂,以及服裝,一邊擁抱著巨大的寂寞生存。就算三人共處一室,也僅僅是三人份的寂寞在喧囂而已。故人已逝,在一切都結束之後,唯一與東尼有連結的女人,只剩下那個曾經莫名在服裝間哭泣的女孩久子。電影與小說不同,新增的強大結尾,則是讓東尼瀧谷發現了久子的履歷,鼓起勇氣試圖再次聯絡她,陰錯陽差之下,久子還是沒能接起那通電話。掛線了,市川準導演給了觀眾一個比小說還有懸念的結尾,寂寞比死還重,蒼白的是人的心,而我們每個人都是東尼瀧谷,都要懷抱著那份寂寞,繼續往前走下去。《東尼瀧谷》12/22上映
《雲在兩千米》改編自吳明益小說 陳芯宜任威尼斯影展VR單元評審團主席
導演陳芯宜先前推出VR《無法離開的人》,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如今她與公視合作全新 VR 作品《雲在兩千米》,成功在上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今年2023威尼斯合資市場展「Venice Gap-Financing Market」中「沉浸式計劃」創投項目,同時陳芯宜亦獲邀擔任今年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再度為台灣影視產業爭取國際曝光。《雲在兩千米》改編自作家吳明益短篇小說集《苦雨之地》,導演陳芯宜提到吳明益是台灣當代十分重要的小說家,也是她十分景仰並欲追隨其腳步的學長,她說:「當收到公視改編邀請時,雖知會是十分困難的挑戰,但在第一時間便答應。一來是早已醉心於吳明益的小說世界,二來是這幾年我從對VR 這個新媒材的探索中,隱約找到可以與小說世界相互呼應的切入點;故嘗試以VR 為載體來改編《雲在兩千米》,無論是內容本身或形式本身,都具有象徵性,希望能藉此創造出跨文化觀眾的集體共感。」VR《雲在兩千米》改編自作家吳明益短篇小說集《苦雨之地》,描述喪妻律師在追尋雲豹時,成為雲豹的過程。(圖/公視提供)原著作家吳明益表示,當他知道《雲在兩千米》公視和陳芯宜導演有意製作成VR版本,「我立刻回憶起了多年前在澳洲雪梨歌劇院觀看VR作品的經驗,而當我實際參觀陳芯宜導演《無法離開的人》後,我馬上感受到,她不是一個僅沉迷於技術性的導演,而是技術上的突破,讓她展開了不同於傳統影視製作的探索。」了解技術突破之處,並且用創造力去駕馭它,理解它,「如此才能不斷拓展人類自我理解的視野。」《雲在兩千米》故事描述律師關,在妻子於無差別殺人事件中喪生後,意外發現亡妻遺留在雲端的小說半成品檔案,內容是關於台灣瀕臨絕種動物雲豹的故事,關因此開始一趟追尋雲豹、成為雲豹的旅程,預計明年初進入製作期。除了在威尼斯影展創投發表《雲在兩千米》VR提案;陳芯宜亦獲邀擔任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是台灣第一人。她也盼藉此機會,積極與各國頂尖創作者交換心得,為台灣開啟國際間創作上的對話與產業交流。
2023世界公視大展閉幕 《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曝VR新作計畫
全球公共廣電媒體年度盛會「世界公視大展」(INPUT)18日於台北落幕,除了播映多部影視作品,會上主創團隊也分享創作歷程。導演陳芯宜先前推出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獲威尼斯影展沉浸式內容競賽單元最佳體驗大獎,會上她也透露持續與公視合作,籌劃下一部 VR 作品將改編作家吳明益短篇小說集《苦雨之地》。以色列 Kan11 電視台作品《魔鬼的自白》導演 Yariv Mozer 現身分享。(圖/公視提供)今年的INPUT 2023播映多部引人深思的影視作品,來自加拿大魁北克電視臺的調查式紀錄片(Investigative documentary)《必須異鄉》(Essential),描述社會在許多層面倚賴移工,以及移工如何從事危險、不穩定的工作卻僅有少數拿到永久居留權,多數移工沒有脫離社會底層的機會。製作團隊在映後分享,「故事結局沒有呈現希望或是光亮,希望觀眾帶著這份悲傷,在現實生活中做點改變。」另一部來自日本NHK 作品《虛擬陷阱》(Just a Child)以劇中劇結合紀錄片的方式呈現日本未成年人面對社群網路性虐待、性霸凌的處境。製作團隊分享作品靈感來自於導演就讀小學的兒子,他在線上遊戲中找到歸屬並認爲素未謀面的網友是「好朋友」而非陌生人。劇中劇的呈現也讓導演驚喜地發現年輕演員描繪的感受,與他作為成年人寫進劇本的情緒不同,年輕演員的真實聲音,也被整合到紀錄片中。以色列 Kan11 電視台作品《魔鬼的自白》(The Devil’s Confession: The Lost Eichmann Tapes)則首度完整曝光納粹德國「 最終解決方案 」(Final Solution )規畫者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 )受納粹記者威廉.薩森(William Sassen)訪問揭露罪行的錄音帶,導演 Yariv Mozer 現身分享錄音帶素材取得的曲折經歷並以「場景重現」的方式將歷史呈現給觀眾了解。這些錄音帶詳細描述了艾希曼在納粹大屠殺中的角色,但其下落一度不明。最近,在德國的檔案室中重見天日,這一發現對六十年前艾希曼審判的認知產生了重大影響。INPUT 2023 特別單元「臺灣 AR/XR 沉浸式內容新創力」上,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無法離開的人》導演陳芯宜、《紅尾巴》導演王登鈺、《窺見生命的奧妙》導演張文杰對談,分享沉浸式體驗的創作心法,與國際製作團隊交流經驗。導演陳芯宜分享,過往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在富川奇幻影展呈現上,不只 VR 虛擬實境的氣氛營造,也找來編舞家周書毅在展場上親自演出,兩者結合,加上空間的風、空氣的燈光與濕度轉換,與現場工作人員向觀眾灑紙屑,「 沉浸式體驗是觀眾孤獨的旅程,創作者持續優化觀影過程,設計成完整的旅程,打開觀眾的感官」。談及近期VR作品《無法離開的人》,陳芯宜表示20 年前就有這個想法,看著綠島人權園區的蠟像館蠟像停留在那裡,彷彿時間就此停止。製作過程中,大量參考 Youtube上觀眾的 VR 觀影體驗,構思自己的故事線「體感與電影的語言是完全不同的,是俯角或仰角,創作者必須尋找新的敘事語言。」並透露已經在籌備下部 VR 作品,預計將改編作家吳明益《苦雨之地》。
中了「金鐘魔咒」...楊烈曾到日本當上班族:不知道下一步
音樂劇《熱帶天使》改編自台灣文學大師陳千武的短篇小說集《獵女犯》,今(16)日導演林孟寰、藝術總監雷昇、楊烈與男女主角于浩威、李曼出席媒體茶敘。劇中描述在異鄉突破困境,楊烈特別有感,因他奪下金鐘最佳男歌星演員獎後,卻迷失方向,跑到日本生活,他認了當時這舉動就是「逃避」。楊烈在劇中飾演老作家,娓娓道出二戰時期的殘酷虐戀,這次加入演出直呼榮幸,年屆70的他透露事前藉由耳聞長輩經歷跟看完原著小說來了解當年的歷史,對於後生晚輩要去詮釋這段久遠的歷史感到佩服,「接觸這齣戲最驚訝演員們的聲音跟情節,還有他們表演的慾望,導演林孟寰、作曲雷昇、浩威跟李曼都非常優秀,看到他們的靈魂全投入真的很感動,讓我眼前一亮!他們之前都說和我這老前輩一起工作很安心,但我覺得是相反,他們正在走新的路,而我會全力以赴,人家說人生70才開始,我現在是從《熱帶天使》開始!」楊烈(中)、于浩威(左)、李曼出席《熱帶天使》媒體茶敘。(圖/侯世駿攝)談到劇中男女主角克服困難在異鄉尋找自己的出路,楊烈特別有感,回憶當年奪下金鐘最佳男歌星演員獎卻得了「金鐘魔咒」頓時茫然,「得獎之後去了日本,因為不知道下一步怎麼安排,可說是逃避,也可以說是找新的路,那時心裡其實很徬徨,沒有目標,但去到那邊不管是生活、精神或工作,都找不到自己的著力點,很壓抑又必須往前走。」後來只能找事做的他,下班之後自己去找各種表演,備受當地的歌星、素人表演啟發,「他們嘶吼到燒聲,因為這個原動力讓我回來繼續唱歌!」原本在台灣演出就認識日籍太太,交往後也因為對方一直飛過來看他,讓他開玩笑說,「因為太感動就把她娶回家」。于浩威也曾在人生低潮期到新加坡長住一個月,不怕丟臉靠比手畫腳溝通,「反正在大家都不認識的地方,也沒有人會笑我,就盡情用身體去表達,轉換環境反而可以思考接下來怎麼走。」《熱帶天使》是去年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計畫作品,演出後廣獲好評,這回編劇林孟寰擔綱導演,與藝術總監兼作曲雷昇孵化多年,進階打造全新製作的2023新版《熱帶天使》重返劇場。于浩威率先透露,包含佈景舞台、造型與軍用裝備都升級了,「穿上戲服感覺就像身處在時代裡面,而且導演、編劇、作曲、編舞到舞台都非常精密,讀完劇本感受跟之前完全不一樣!」李曼則表示導演讓她更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場次展現角色不同面向,作曲還增加了新曲目,「這次我的角色有一首新歌,滿不好唱的,轉調了很多次,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內化成自己的言語唱出來。」林孟寰表示與雷昇合作4年已忍痛砍掉7首歌,每刪掉一首他就大哭一場,雷昇則表示自己雖然台語不是很好,但透過台語指導、音樂總監等團隊助攻,為此劇已做超過30首歌曲!兩人希望把音樂劇做成國際規格,打造「屬於自己的《悲慘世界》,講這片土地上自己的故事!」《熱帶天使》改編自文學大師陳千武經典小說集《獵女犯》,講述日治時期台灣青年林逸平(于浩威 飾)受徵召到南洋作戰,意外結識當地講福建話的慰安婦賴莎琳(李曼 飾),因語言相通而相知相惜,進而談起一場刻苦銘心的戀愛,戰地的殘酷考驗著他們善良的信念,同時也見證了戰地小人物們的浮生百態,陳千武原著小說也將由大塊文化重新出版。《熱帶天使》音樂劇將於5月5日至7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演出四場,詳情請洽OPENTIX售票網站。
瓊瑤舊居「可園」要拆了 孫女打開大門辦市集
作家瓊瑤日前遷離長居近四十年的台北東區「可園」,舊宅將隨城市更新的腳步改變樣貌。瓊瑤的孫女、繪本藝術家陳可嘉特別邀集文創界的好友,在孕育出無數膾炙人口愛情故事的庭院裡,以獨立創作者的姿態,揮汗擺起可園市集,延續這方園地滋養而生的創意和精神。這次活動總名為「懷舊迎新,春日雅集」,海報主視覺為陳可嘉的作品,她以繪本畫家的細緻筆法,用水彩精繪可園裡的草木花朵,透過電腦排版組合調整,更在花葉之下畫出生長在可園裡的小黑貓,把瓊瑤奶奶筆下最常描寫的「愛」,和她自己最關心,也最擅長的毛小孩的生活點滴,兩相結合,成品十分亮眼。陳可嘉與瓊瑤奶奶。(圖/瓊瑤故事館籌備處提供)瓊瑤兒媳、知名電視製作人何琇瓊表示,庭院裡的文創商品,還有家中跳蚤市場的日常小物,一個就好像充滿希望的未來,另外一個則是可園曾經擁有的過去,不管它們市價幾何,懷舊、迎新、傳承,就是大家推動這個活動最重要的意義。不同時期的電視劇作品串起記憶。(圖/瓊瑤故事館籌備處提供)活動現場亦由故事館籌備團隊精選最能代表瓊瑤在大眾文學、影視戲劇等各領域輝煌成就的精采文物。瓊瑤於文壇崛起的代表作《窗外》、《煙雨濛濛》、《幾度夕陽紅》及中短篇小說集《六個夢》,皆以超過半世紀、外界從未見過的絲絨精裝紀念封面亮相。此外,尚有瓊瑤手稿、平日使用的眼鏡,還有經典戲劇《鬼丈夫》的金色面具,陳列於客廳當中。可園懷舊迎新春日雅集於4月23日、24日舉行,開放時間由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地址在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181巷35弄16號。
瓊瑤「可園」即將改建 林心如、趙薇、蘇有朋都「現身」市集
作家瓊瑤日前遷離長居近四十年、占地200多坪的台北東區「可園」,「可園」即將改建,她的孫女、繪本藝術家陳可嘉特別邀集文創界的好友,揮汗擺起可園市集。可園今日也開放客廳,陳設大量瓊瑤戲劇劇照,包含《窗外》、《煙雨濛濛》、《幾度夕陽紅》等側拍照,瓊瑤戲劇班底林心如、趙薇、古巨基、蘇有朋多年前嫩照也跟著「出土」,尤其林心如在《情深深雨濛濛》一席清純護士裝扮,與《華燈初上》羅絲媽媽的美豔扮相大相逕庭,令人驚艷。瓊瑤孫女陳可嘉(左)長相清秀,為奶奶籌備市集活動。瓊瑤的小說、影劇作品陪伴觀眾走過將盡一甲子歲月,瓊瑤的影劇宛如許多大咖演員的「成長紀錄」,這次活動有多張趙薇、林心如身穿復古戲服,相互依偎的青澀模樣,還有蘇有朋、古巨基近年少有的文弱書生扮相,給粉絲滿滿的回憶殺,而主辦單位也將珍貴劇照釋出,供粉絲隨喜選購,引起不少粉絲搶購。林心如(左起)、蘇有朋、古巨基21年前《情深深雨濛濛》的劇照曝光。活動現場亦由故事館籌備團隊精選最能代表瓊瑤在大眾文學、影視戲劇等各領域輝煌成就的精采文物。瓊瑤於文壇崛起的代表作《窗外》、《煙雨濛濛》、《幾度夕陽紅》及中短篇小說集《六個夢》,皆以超過半世紀、外界從未見過的絲絨精裝紀念封面亮相。此外,尚有瓊瑤手稿、平日使用的眼鏡,還有經典戲劇《鬼丈夫》的金色面具,陳列於客廳當中。林心如多年前護士裝扮劇照流出,清純扮相令人驚豔。瓊瑤兒媳、知名電視製作人何琇瓊表示,庭院裡的文創商品,還有家中跳蚤市場的日常小物,一個就好像充滿希望的未來,另外一個則是可園曾經擁有的過去,不管它們市價幾何,懷舊、迎新、傳承,就是大家推動這個活動最重要的意義。不同時期的電視劇作品串起記憶。當此同時,積極籌備中的「瓊瑤故事館」也安排別致的日常小物共襄盛舉,籌措研究經費;其中包括瓊瑤親手完成、簽名留念的精美拼圖、絲巾、蒐藏品,以及瓊瑤影視劇的絕版商品。瓊瑤珍藏的禮服及套裝。
影爆點/孤獨的人都在車上 濱口竜介《在車上》強勢駛進奧斯卡
今年全球獎季最重要的名字,你必須聽過《在車上》。日本導演濱口竜介的《在車上》入圍本屆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國際電影等四項大獎,創下日本電影首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的紀錄,濱口竜介也是時隔36年,繼黑澤明之後,再度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獎項的日本導演。在此之前,《在車上》已經拿下2021年坎城影展最佳劇本,以及本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可謂名符其實的得獎專車。《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2014年的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以〈Drive My Car〉為主軸,再將另外兩篇〈雪哈拉莎德〉、〈木野〉內容巧妙縫合進角色血肉,重組成電影的主要架構。在此之前,43歲的濱口竜介已經藉由前幾部作品《偶然與想像》、《歡樂時光》以及《睡著也好醒來也罷》獲獎無數,在國際影壇打響名號。而《在車上》則是他將擅長的元素融合,包括用大量深刻對白推進劇情,以及精密的場面調度,放進更大的舞台架構,以多線敘事交錯,搭建成這部讓濱口竜介奠定大師地位的作品。《在車上》西島秀俊對妻子外遇裝作若無其事。(圖/東昊提供)身兼舞台劇編導及演員的家福悠介(西島秀俊 飾)與編劇妻子音(霧島麗香 飾)過著看似和諧美滿且平靜無波的生活,音習慣在兩人做愛後,悠悠地說出正在創作的故事劇情。一段一段只有在高潮後出現,連載般的故事,是關於高中女生潛入暗戀男孩家中的秘密。某日家福偶然返家,卻意外發現妻子外遇偷情,他選擇粉飾太平,無視並逃避事實,直到妻子死去之前,都沒能親口對他告白。村上春樹的小說作品中,死亡的氣息總是縈繞不去,《在車上》延續村上作品的氣氛,契柯夫的劇作《凡尼亞舅舅》在電影中扮演至關重要的關鍵位置,甚至不亞於村上的原作。它既是家福改編,並自己擔任主角的作品,也是妻子與家福在生與死兩端,讓家福緊抓不放的救生索。他總是在車上放著妻子生前替他錄製的台詞卡帶,隨著妻子的聲音,一句一句地對著台詞,彷彿還能與她對話。西島秀俊(右)、岡田將生在《在車上》關係微妙又緊張。(圖 /東昊提供) 懷抱喪妻之痛的家福,在妻子死後兩年,受邀至廣島搬演《凡尼亞舅舅》。他拒絕再次扮演主角凡尼亞,而是找來曾與妻子有染的演員高槻耕史(岡田將生飾)擔綱男主角,兩個還愛著同一個女人的男人,以心照不宣的微妙緊張關係,在舞台上重逢。這份劇場工作,也讓家福遇上了秘密一般的沈默女司機美沙紀,與家福幼年即離世的女兒同歲,美沙紀也背負了自身的傷痛前行。兩個受傷帶刺的靈魂,在一趟趟車程中,也在一次一次重複播放的《凡尼亞舅舅》中,照見彼此的相同與傷痛,成為彼此的療癒與救贖。濱口竜介將電影中家福改編的《凡尼亞舅舅》設定為以多國演員,以多種語言同時演出的舞台劇,此舉除了增加場面調度的難度,也展示了濱口對語言所帶來的可能性的野心。韓國演員朴有林飾演的語障人士,在全片更只以手語完成演出。濱口在《歡樂時光》及《偶然與想像》中,都將文學及對白融入影像,而《在車上》則是發自文學,透過《凡尼亞舅舅》的對白推進劇情,激盪出電影、文學與劇場的奇妙互文,從而產生難以言喻的爆發力。《在車上》西島秀俊喪妻後,遇上三浦透子飾演的沈默女司機,在車程中成為彼此的療癒與救贖。(圖/東昊提供)當故事將近結尾,家福與高槻酒後在車上閒聊,原以為妻子沒有收尾的高中女生故事,卻從高槻口中得知了結局。高槻告訴家福,無論再如何深愛一個人,都不可能完全窺探對方的內心。到頭來,還是要凝視自己,和自己的心和解妥協,並找出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劇場公演開始前,家福從後座首次換到副駕,請美沙紀帶他回到她北海道的家鄉。紅色的SAAB900緩緩開上全白的雪地,畫面極美,對照回角色內心的荒蕪。母親死後,美沙紀首度回到老家,白茫茫的大地中,死亡帶來的陰影與罪惡感,在數年之後,彷彿終於得到真正的原諒,故人已逝,被留下來的兩人,在雪地中相擁哭泣。回到廣島,家福重新站上舞台扮演凡尼亞舅舅。舞台上,手語演員從後方抱住他,雙手比著:「總有一天,我們會帶著笑容回顧現在的不幸,那時,我們就可以休息了。」家福笑了,如釋重負,與《凡尼亞舅舅》互相呼應,互文一般的人生,有一天也能看到隧道盡頭的光亮。封閉的車廂是濱口打造的舞台,也像是教堂的告解室。角色們在車廂裡分享歷史和秘密,外面的世界是給準備好的人的,而在車上奇異的真空裡,他們都得以暫時放空,等準備好了再踏出車廂外。故事的最後,美沙紀在異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狗兒,臉上的傷疤消失了,而那台始終屬於別人的車,也終於變成「我的車」了。而在美沙紀的心裡,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一個和她一樣孤獨而受傷的靈魂,與她並肩,一起在車上走過一段,兩個人一起把手伸出車窗,共享一支煙的時光,對寂寞的人來說,那就是足夠擁抱一輩子的溫暖火光。 《在車上》現正熱映中。《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圖/東昊提供)
星生代/攻進破億大片 蕭子墨搭上流量女王學敬業
30歲的台灣新生代演員蕭子墨,在今年的大陸票房破新台幣34億元的電影《刺殺小說家》中演出「貓男」一角,與雷佳音、楊冪和董子健等一線演員都有對手戲。曾在網路劇扮演植物人的他,坦言有熬過一段「臨演生活」,但也為他的演員生涯打下基礎,另外,「流量女王」楊冪的敬業態度,更讓他視為學習目標。電影《刺殺小說家》改編自雙雪濤短篇小說集《飛行家》中的同名短篇小說,講述關寧(雷佳音 飾)為了找到失蹤的女兒,接下刺殺小說家(董子健飾)的任務。楊冪飾演的「屠靈」是個大反派,是替自己老闆控制殺手的中間人,蕭子墨則飾演她的手下「貓男」。《刺殺小說家》殺青時,蕭子墨把握機會與導演路陽、演員于和偉合照留念。(圖/蕭子墨提供)對戲影帝 觀摩神演技接演《刺殺小說家》,和影帝雷佳音等演員對戲,蕭子墨直呼幸運,「跟佳音哥對戲的感覺太爽了,他的眼神好純粹,更厲害的是,他在現場完全不用準備,但一上戲就是這麼精準,下戲後他還可以馬上躺著休息睡覺。」在片場親眼見證影帝雷佳音的精湛演技,讓蕭子墨直呼幸運。蕭子墨也表示,二○一七年因入圍金馬獎來台的雷佳音,對台灣美食讚不絕口:「他說去台灣感覺特別好,饒河夜市胡椒餅太好吃了,還有臭豆腐也是,一點都不臭。」至於飾演小說家的董子健,蕭子墨則以「天才型演員」形容對方,「他一到現場就投入在角色中,就算導演喊『卡』了,他依然維持小說家的狀態,忙著寫東西、打字。」這次也是蕭子墨第二次和董子健合作,「我剛入行就和董子健拍過手機廣告,我很緊張,但他很輕鬆,會很自然地帶領我,非常感謝他。」蕭子墨在《刺殺小說家》中與楊冪同場對戲,也努力學習對方的工作態度。(圖/原創娛樂提供)蕭子墨在《刺殺小說家》中與楊冪同場對戲,也努力學習對方的工作態度。(圖/翻攝自網路)扮植物人 也要秀心境回想過去有如電影《我是路人甲》的「臨演生活」,出道八年的蕭子墨說:「那段日子超辛苦的,只能說演員若有好好經歷過那個時期,就算是為職業生涯打下基礎。」他笑說:「我演過一部網劇,雖說是『男二』,跟所有演員都有對戲,卻只是躺在床上演個植物人,但導演要我揣摩植物人的心境,當哪個人講了什麼話,我的眼皮要有什麼反應,我就很想反駁他『植物人到底會有什麼心境!』」出道8年的蕭子墨,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元的角色演出。(圖/戴世平攝)身處競爭激烈的娛樂圈,蕭子墨除了在大陸上口條課程增進實力,也努力學習前輩的敬業精神,像楊冪就帶給他很大的鼓舞,「她已經是『流量女王』但還是很努力,會放出那種『姊幹了就對了』的認真眼神,很多武打動作都自己來,拍了一整天,又跟我們說要趕去春晚的彩排,很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