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單
」 財政部 通膨連6紅!4月出口不如預期「表現像春天忽冷忽熱」 財政部:百花齊放需再等等
財政部公布4月出口為374.8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次高,微幅年增4.3%,連續6個月正成長,今年前4月出口1478.1億美元,年增10.6%。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形容現在的出口就像春天忽冷忽熱,訂單不穩定易造成「綠肥紅瘦」,真正百花齊放要再等等。在11個主要貨類當中,仍是資通與視聽產品一枝獨秀,其他貨類都呈現下降的情況,回到「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格局。資通與視聽產品受到AI應用商機的延燒、推升伺服器與顯示卡的出貨,4月金額117.4億美元,年增率1.1倍,皆創歷年單月次高的紀錄。一向是台灣出口主力的電子零組件,4月出口金額僅129.5億美元,年減17.7%,表現弱勢,蔡美娜表示,主因終端需求仍處於薄弱狀態,此外全球供應鏈重組,很多業者擴大在台產能,出口轉為內銷,或者生產為資通訊與視聽產品再出口。傳產貨類表現皆不太理想。出口地區方面,五大市場中表現極端,其中對美出口最為突出,4月首度突破百億美元,為101.6億美元,年增率81.6%,出超63.8億美元,締造3項歷年單月新高紀錄。蔡美娜分析,隨人工智慧應用商機熱絡,美國政府積極把先進製程及產能引導回美國本土,帶動對台的拉貨。整體而言,出口仍受到高利率遞延效應、地緣政治動盪加劇與大陸經濟疲軟、美中科技對抗等因素干擾,不過朝正向發展並未改變。蔡美娜表示,今年上半年只要5、6月出口金額能超過296億美元,就可望超越2021年的2069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次高紀錄,估計年增率約1成。相較資通與視聽產品強強滾,傳產貨類表現弱勢。蔡美娜形容,目前出口的狀況,像春天天氣忽冷忽熱,一下花開很多,下了一陣雨後又導致「綠肥紅瘦」,傳產訂單不穩定,現在以補庫存的短單居多,真正要長期、訂單堅實復甦,恐怕要再等等。
3月外銷訂單翻紅!首季仍年減2.1% Q2拚正成長
近年來外銷訂單概況經濟部統計處22日公布外銷訂單統計,3月金額471.6億美元,年增1.2%翻紅;惟前3月外銷訂單總額1333.2億美元,仍年減2.1%,第7季負成長,雖然電子產品、光學等製品呈正成長,但其餘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較去年同期下滑2.2%至13.9%。展望未來,經濟部預估4月接單前景看好,金額約在430億至450億美元間,年增1.2%至5.9%。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3月訂單轉為正成長的跡象來看,代表廠商庫存去化已經改善,甚至有庫存回補的情況,若中東衝突不再擴大,其他不確定因素不再加入,庫存調整就會告一段落,在終端需求開始回溫,訂單也會有向上的態勢。檢視3月主要接單貨品狀況,資通、電子、光學3種貨類都為正成長,其餘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依舊呈現負成長;黃于玲解釋,從季度數據來看,受惠新興科技商機,以及台灣的半導體先進製程、AI供應鏈等優勢地位,目前已經支持電子業回溫,電子產品也結束連5季衰退。但目前全球終端需求沒有明顯回溫,傳產領域的4種貨類還是呈現負成長,目前廠商還是以急單、短單為主,顯示客戶持續控管庫存,未來需求不明朗。至於傳產何時才能復甦,黃于玲表示第2季有望正成長,但傳統貨品復甦還在等市場復甦的信號,因為目前大陸、香港接單轉正,但復甦信號還是相當微弱,主要是大陸CPI仍在0附近震盪,成長動能不足,加上美中科技角力存在,復甦的不確定性仍相當高。台積電法說會,下修對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的看法,引發台灣經濟成長無法保3%的疑慮。財政部長莊翠雲昨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回應立委質詢時表示,第1季出口達1103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最佳成績,年增率12.9%,在AI動能需求強勁、出口暢旺、民間消費回溫,國內外預測機構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皆有3%以上,中經院近期上修至3.38%,主計總處也會在5月發布最新預測,她認為,今年的景氣「不必那麼悲觀」。
史上第三高!2023出口上看4300億美元 學者:今年追高「還很困難」
財政部9日將公布2023年12月及全年出口,預估12月出口值將落在372億至382億美元,年增率介於4%至7%,出口將迎接連二紅,且2023年全年出口規模上看4,300億美元,將是史上第三高。財政部統計2023年前11月總出口值3,925.6億美元、年減11.5%。財政部表示,根據主計總處預測,依然看好2023年第四季是出口轉折點,但屬於低度成長格局,至於2024年首季至第四季預估均為正成長,回升態勢趨於明朗、黎明曙光已慢慢亮。其中出口主力商品電子零組件,截至2023年11月已連續13個月衰退,但若有短單、急單挹注,電子零組件不排除12月轉正,2024年1月重返正成長則「應該比較篤定」。財政部表示,2023年基期較低,加上全球景氣將略有好轉,AI商機可望延續,供應鏈庫存逐漸回到健康水準後將開始拉貨,對2024年出口表現並不悲觀。五大主要出口市場部分,財政部統計至2023年前11月,台灣對美國出超已經到達308億美元、對東協則是314億美元,雙雙提前刷新歷年全年紀錄,並跨越300億美元的重要關卡。外銷訂單去年11月金額為506.3億美元,年增率0.1%。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但是出口金額仍呈現月減,顯示復甦的力道仍然不足。此外,外銷訂單3成依賴美國,而美國耶誕節消費旺季已經過了,首季原本就會趨於平淡。加以家庭消費、舉債的壓力來到高檔,減弱美國的消費能力。外界預期,美國第2季才開始降息,吳大任表示,降息之後對經濟、消費有多少刺激還要繼續觀察,一般要產生效果大約需要3到6個月,換句話說,台灣今年上半年出口挑戰極大。吳大任表示,2022年8月以前平均每月400億美元,是屬於台灣出口高光時刻,不過今年面臨美國高通膨、經濟挑戰等,要回到400億美元有相當大的困難。另外,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至11月已連16黑,主因電子零組件出口拉貨力道不足,若12月對陸港出口仍無起色,恐將追平史上最長下滑周期。
10月景氣黃藍燈 台綜院:半導體可望觸底回升
台綜院22日發布10月份台灣EPI電力景氣指數,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0.16%,連續2個月產業用電呈正成長,整體產業電力景氣指數續呈轉向的黃藍燈;台綜院表示,半導體10月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創下近1年來最大用電漲幅,而外銷訂單跌勢收斂,從兩者走勢來看,半導體景氣可望觸底回升。台綜院分析,半導體供應鏈庫存已有效去化,逐步回復健康水位,近來雖然以急單、短單居多,但業者仍謹慎控制庫存,在高效能運算與智慧型手機應用成長強勁,以及先進製程帶動下,終端市場需求將逐漸穩定。相較於半導體、電腦電子用電量穩定成長,化學材料、塑橡膠製品及機械設備等傳統產業,生產動能仍顯不足,整體來看,全國製造業用電成長率為負0.19%,電力景氣燈號續呈轉向的黃藍燈;台綜院解讀,外銷訂單連14黑,但10月減幅大幅收斂至個位數,與用電量兩者走勢來看,製造業已連續6個月出現轉向訊號,樂觀看待產業景氣逐步復甦向上。全球通膨與升息效益續存,地緣政治危機持續,國際終端市場需求仍顯疲弱,經濟成長趨緩;不過,受惠AI應用興起、消費性電子新機上市、年底消費旺季備貨需求以及民間消費動能仍強,加上去年第4季經濟負成長因素下,台綜院預估,10月經濟成長率大幅增加為4.4%。
庫存清報喜訊2/復甦剛開始 分析師指上游IC先受惠可觀察這兩家
就近日品牌廠及供應鏈法說會及財報釋出的訊息來看,消費性產品已出現回暖跡象。「投資人仍須留意兩大重點,首先是品牌客戶的庫存回補,若回到平均水位就可能放緩回補力道,連帶地,上游零組件及IC公司營收也將降溫。第二,產業復甦回溫,訂單和營收呈緩步向上趨勢,因此投資人需具備長期抗戰的預期。」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WANT記者說。范振鴻指出,近期多家重量級巨頭公司,包括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聯電(2303)、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都相繼提到消費性需求已經有初見回暖的跡象。另外從手機或者是筆記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的供應鏈營收來看,確實也應證了這樣的論點。電商是最早感受終端消費回溫的第一線。(圖/MOMO提供)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品牌客戶仍以短單或急單的方式回補庫存,也意味著這目前的高利率環境之下,品牌客戶似乎還未明顯回到過去兩年之前的信心。」范振鴻提醒投資人,也要有長期等待的心理準備。仲英財富投資長陳唯泰觀察終端市場說,「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狀況,近期可以先行觀察的指標,就是電商的雙11購物節表現,根據法人預期,富邦媒(8454)今年11月營收在雙11的推波助瀾下,單月營收占全年營收占比有機會達到14%,而全年營收也將衝破1100億元大關,再創新高。」在處理器大廠高通以及蘋果陸續發表搭載AI加速器的新處理器之後,AI PC成了目前市場最熱門的話題,「AI PC在明年推出的可能性又大增了不少。」范振鴻表示,在台股PC供應鏈,投資人可以留意近期表現較強勢的鈺太(6679)及義隆(2458)。法人預期消費性NB觸控IC設計廠義隆電將受惠產業需求回升。(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資料照)范振鴻說,鈺太是MEMS麥克風IC設計大廠,在全球筆電市占率高達6成,而聯發科在2022年底認購鈺太私募成為最大單一股東,並取得兩席董事後,雙方也開始進行技術及產品開發,目前有超過5個專案進行中,產品範圍涵蓋了智慧型手機、無線藍芽耳機、智慧電視等。而鈺太8、9月營收年增率已轉正,加上英特爾也將推出新處理器平台,有利於筆電出貨增溫。至於義隆則是全球最大的消費性NB觸控IC設計廠,隨著商用需求回升、Windows 10停止更新以及新處理器的規格升級,都將有助於帶動市場換機氣氛。「包括鈺太及義隆兩家公司皆為NB相關IC全球市占最高的一線大廠商,所以在NB/PC消費性產業需求回升之際,將會是優先受惠的公司。」
廠商對明年景氣戒慎恐懼 台經院孫明德示警:注意「二次通膨」
台灣經濟研究院25日公布最新景氣調查,8月製造業對景氣看法與7月相比維持不變,服務業結束先前連三個月上揚態勢、轉為下滑,營建業則呈現第三個月上揚的格局。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台灣目前的情況像烤熟的番薯,外皮雖然有點冷卻,但其實裡面是熱的,不過接下來要注意「二次通膨」、「雙率解凍」及「服務逆風」這三個關鍵字。孫明德表示,廠商反映目前多是短單、急單,長期需求仍不明朗,若要期待景氣能有更明顯的復甦,需要大陸經濟儘快擺脫陰霾,以及俄烏戰爭的結束,才會迎來歐洲需求爆發的那一天,但目前景氣復甦的火苗仍非常微弱。根據廠商問卷調查及工業產銷等相關資訊,發現8月轉壞、未來半年看壞的產業不少,包括有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金屬工具機業、產業機械業、自行車零件製造業等;權重較大的化學工業、鋼鐵基本工業與電子機械業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則偏向持平。孫明德表示,特別注意二次通膨,這是目前廠商對明年景氣戒慎恐懼的主要原因,這也會進一步牽動美國聯準會(Fed)和中央銀行接下來的雙率政策;在「服務逆風」方面,以金融業的壓力明顯,8月服務業的氣氛從正轉負,主要是受到國內外股市表現黯淡,台股價量齊跌,影響金融相關產品表現。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表示,8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呈現第三個月上揚的格局,且行政院已公布2024年預算案內容,公建預算規模持續上升,因此未來半年營建業景氣以好轉看待,但儘管房市景氣不再探底,但近期外界對房市關注度降低,且消費者期望房價鬆動心態未變,顯然房地產景氣很難快速回溫。
經濟部直言Q4轉正機率「已降下來」 工業生產恐連19黑創新紀錄
工業生產指數六大製造業表現糟糕!原本預期第四季工業生產可望觸底反彈,但是經濟部昨公布8月份工業生產指數年減1成,9月減幅雖可望縮小到個位數,但一樣是負成長。由於景氣看不到轉好跡象,經濟部直言Q4轉正機率「已降下來」,如果10月不能拚回紅字,那麼工業生產可能一路黑到年底,有機會創造19黑新紀錄,全年生產指數確定會是衰退。經濟部統計處公布的8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0.74,年減幅10.7%,連續15個月負成長。主要是全球經濟復甦步調遲緩、終端市場需求疲軟、產業鏈庫存調整時間延長三大因素造成。不過這個減幅比原預估的18%小,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解釋,是傳統產業出現「短單效益」,加上去年屬低基期,減幅收斂。所謂短單效益,是指傳統產業廠商庫存有所去化,需要回補存量到安全水位,自然帶動產品出貨。黃偉傑專業分析:「短單下的多,代表廠商對景氣存在不確定性,否則看到明確需求上來,應該會下長單,後續得觀察。」六大製造業,8月表現呈「三正三負」。傳統產業中,基本金屬、汽車零組件小增0.8%、1.3%,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微減,但機械業負成長達16.7%。科技業部分,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出貨有小增2.8%,可主力電子零組件業掉量近1成7。「主要是消費性產品手機消費量低。」黃偉傑指出,如此手機內的IC晶片生產就不需那麼高,雖然車用電子、AI所需晶片暢旺,還是補不過來手機這一塊,導致電子零組件業衰減。至於電腦電子產品是連二漲,則因伺服器、網通設備需求暢旺。先前原本寄望AI商機拉貨,工業生產量第四季提早轉正,不過目前看來不樂觀,黃偉傑直言機率「已降下來」。他分析,雖然廠商去化庫存不錯,短單也帶動出貨,可是景氣還沒有明顯轉好跡象,看不到終端需求回升。目前9月工業生產減幅預估為6.4%,會是繼今年2月後,再次縮到個位數,但黃偉傑說這不代表需求回來。目前只能寄望10月份因去年基期低可拚正成長,但機率不是很大。接下來11、12月更不容易好,統計處說如此確實可能負成長到年底。不管如何,因前8個月工業生產負成長已16%,全年難逃衰退數字。
連10黑!6月出口年減23.4% 創14年最慘
財政部公布6月出口金額為323.2億美元,年減達23.4%,不但是連續10個月負成長,更創近14年來最大跌勢。累計上半年出口金額2021.1億美元,年衰退18%,為金融海嘯以來最黯淡表現,也是亞洲四小龍之末。亞洲四小龍2023年上半年出口表現(圖/吳靜君製表)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分析,6月表現不佳共有4大因素,國際間的通膨壓力尚未完全冷卻下來,各國升息累積壓力抑制中端需求,經濟復甦不是這麼平順;而疫後消費應該驅動中國大陸的經濟復甦,但是目前有點後繼無力。產業鏈庫存持續調整,國內廠商訂單能見度未明顯改善;另外,外銷價格下跌、基期偏高等都是影響因素。國內11大貨類表現全黑,傳產貨類跌幅更深,減2成之內的只有資通訊視聽產品和光學與精密儀器。不過資通訊視聽產品也終止連2個月上升,部分資通產品買氣下降。跌幅在2成的有電子零組件和機械,電子零組件因積體電路需求尚未好轉、機械則是海外投資態度觀望所影響。跌超過3成都是傳產貨類,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化學品,主因市場需求清淡、海外有同業新產能開出,甚至可能面臨低價競爭壓力;礦產品則是腰斬,主因油價大跌。亞洲國家上半年出口,香港年減12.7%、韓國降12.3%、新加坡降8.9%,日本只跌7.1%、中國大陸甚至成長0.3%,台灣表現敬陪末座、居四小龍之末。蔡美娜表示,廠商訂單穩定度不高,接到多為急單、短單,所以起伏就比較大;其次,出口貨類電子零組件比重,甚至比日本、韓國還要高,而日、韓依靠汽車出口高速成長,有效抵銷了晶片短缺舒緩而造成的出口跌勢。2022年7月出口仍是高基期,財政部對於7月的出口看法偏保守,出口值僅348到363億美元之間,年減幅度19.5%到16%。而原本財政部預估,衰退期是12個月到14個月,最快9月有機會轉正,現在「明顯」達不到,最大機率會延至11月。
研調釋春訊:iPhone 15備料需求優預期
儘管急單出現,仍救不了終端消費的低迷景氣,導致EMS廠庫存逾3週、MLCC廠稼動率約6成,但研調機構TrendForce帶來一絲春訊,指出日廠村田近期獲蘋果公司預計在第三季上市的iPhone 15 新機備料需求訂單,訂單量略高於去年同期,意味著蘋果認為今年iPhone15 軟硬體升級表現,對消費者仍具吸引力。然而,PC及筆電市場,由於適逢疫情以來三年一次的換機時節,ODM從三月開始不論消費或是商務機種,開始陸續量產與出貨英特爾第13代Raptor Lake CPU新平台,但從廣達、仁寶前兩大ODM代工廠四月公布出貨數字,分別僅達330萬台、240萬台,甚至低於去年同期在中國封城,供應鏈斷鏈、成品出貨物流卡關的衝擊下,所繳出的320萬台、220萬台數字。相形之下,如今的表現正說明目前終端消費市場需求低迷,加上經濟前景不明,使得OEM保守看待新品上市的銷售預測。零組件部份,從MLCC需求出海口來看,手機方面,華為、榮耀、OPPO第二季推出的新機無法有效提振中國內需市場消費力,導致品牌廠對新品銷售計劃更加保守。伺服器方面,目前預估今年整機出貨量年減2.85%,且後續恐有下修可能,ODM材料庫存去化連帶受影響,截至4月底英業達、廣達、緯穎等平均庫存仍高達4~8周不等。據TrendForce統計,今年1~4月MLCC供應商總出貨量為13,590億顆,對比2021年同期減少34%,顯示全球經濟逆風對MLCC產業的衝擊力道更甚疫情。第二季至今,由於品牌端與ODM訂單需求起伏不定,加上降價壓力不斷,導致MLCC供應商持續控制產能降載,以維持供貨、庫存、價格三者間的平衡。5月份日廠平均產能稼動率為78%;中、台、韓廠則約60~63%,在終端消費需求持續低迷的情況下,供應商減產降載恐成為短期常態。TrendForce進一步表示,先前市場普遍認為庫存壓力是衝擊MLCC產業的主因,不過從占MLCC需求3成的手機、PC及筆電產品,ODM早在去年第三季已陸續開始調節庫存,至今年第二季已逐步恢復正常,不時有急單、短單的庫存回補情形,但整體仍不敵消費市場低迷的壓力,故買方對MLCC的拉貨力道低且無法持續。5月MLCC供應商BB Ratio(Book-to-Bill Ratio;訂單出貨比值)為0.85,僅比四月微幅增長0.01,訂單成長幅度極低。展望第三季,儘管品牌廠與ODM仍寄望傳統旺季能刺激需求復甦,但計算實質釋出給供應商的MLCC預報訂單量,成長幅度仍低,尚未看到傳統旺季應有的表現。
通膨拖慢服飾品牌廠去庫存 紡織股Q4營運展望變數多
通膨持續惡化,影響全球服飾廠、連鎖賣場庫存去化速度,衝擊較大的是客戶下單動能及數量,客戶下單方式多由長約改為短單,趨於保守,對紡纖供應鏈營運造成影響。由於通路、品牌客戶均還在去化庫存,客戶下單也偏保守謹慎,紡織上中游的南紡、遠東新、力麗對第四季營運看法表示景氣充滿變數;下游的成衣廠儒鴻、振大環球、冠星KY對第四季營運,也改變原來審慎樂觀的態度,調整成持續觀察。由此可見第四季的營運成長性不容輕忽,要密切觀察通膨、升息、物價上漲等因素,對消費能力的衝擊大小,才能下定論。目前機能成衣廠冠星KY(4439)、振大環球(4441)表示手中訂單量可維持下半年營運成長動能,但下半年成長力道預期會小於上半年。振大環球累計前八月合併營收62億元、年增68%,已經達去年全年營業額的9成。而冠星今年前八月合併營收為57.64億元,年成長21.3%。冠星KY董事長林錦茂。(圖/報系資料照)以運動品牌為主的短纖成衣廠冠星受到大客戶愛迪達(ADIDAS)肯定,更打入耐吉(NIKE)供應鏈,冠星董事長林錦茂指出,已經連續五年每年賺逾一個股本的佳績。今年7月越南廠動土興建,8月併購中國大陸鎮江東豐製衣,都將成為未來幾年營收、獲利的成長動能。冠星今年上半年營收達43.98億元,稅後純益4.10億元,每股純益6.94元,在成衣廠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成衣股王儒鴻與振大環球。據法人推估,冠星今年每股獲利可望超越去年、仍賺逾一個股本。因為產品利差縮小的關係,今年第二季起,化纖廠的表現即表現慘淡,第三季再因終端需求未見起色,營運進入整理。近期還有棉價波動激烈的新變數,南紡即因此對景氣看法偏向保守;包括南紡與力麗等業者都認為,銷售端庫存正逐漸消化中。整體來說,今年整體營收表現將較去年增長,但因去年下半年基期相對高,年增幅會較去年上半年放緩。
【數位印刷情報】高品質高速印刷、專業售後服務 協助傳統產業數位升級
隨著ESG議題持續升溫,降低能源耗損及汙染排放逐漸成為全球各地企業努力的目標,傳統產業紛紛開始積極進行數位轉型,期盼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兼顧環境永續發展。全球印刷科技領導品牌Epson今(17)日正式宣布,與智業國際印刷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數位標籤展示中心」,導入Epson SurePressL-6534VW數位噴墨標籤印刷機,提供高解析度的商標貼紙、序號、QR Code、二次套印、專業代印等高品質數位印刷服務。數位印刷相較於傳統印刷,具備更低損耗的製程優勢,能夠有效減少廢棄物汙染產生;大幅降低的色彩校正時間,以及不需製版的簡化流程及操作步驟,更易於培育產業專業人才,可解決傳統印刷的人才斷層問題。也期盼透過展示中心的成立,讓數位印刷的優勢更容易被看見,進而吸引更多傳統印刷廠進行數位轉型,加速推進數位印刷的普及化,共同拓展業務版圖,創造雙贏局面!在現今印刷市場上,短單、急單、VDP、客製化標籤等需求快速增加,智業選擇導入Epson SurePressL-6534VW,除了Epson身為市場領導品牌的信譽保證,L-6534VW更具備600x1,200dpi高解析度,搭載EpsonPrecisionCore精點微噴薄膜壓電陣列式噴墨系統,能提供每分鐘高達50米的超高速列印,且LED UV固化墨水可直接印製在現成的絕大多數材料而無需預塗,搭配Pinning光針固化技術,能有效控制墨滴落點和銳利度,令細小與反白文字更加清晰銳利,提供高細緻度的UV噴墨印刷成品。透過數位上光墨水系統,支援亮光、霧光、局部光等多樣上光效果,更可進一步製作浮凸效果,令成品品質更加提升。Epson不僅具備高規格的數位噴墨標籤印刷機,更擁有原廠保障的專業售後後勤服務,可提供操作機器所需的各項專業知識,給予印刷廠最安心的後勤支援。Epson與智業更看好數位印刷高品質、高速、低汙染的優勢,可大幅節省傳統印刷廠材料放損問題,提供給客戶更優質快速的交貨速度與品質,滿足標籤貼紙廠的短單處理需求,在印刷廠傳統轉型數位的過程中,絕對是最值得信賴的事業夥伴!Epson與智業「數位標籤展示中心」服務內容:專業數位印刷代印地 址:新北市中和區橋和路15號8樓(TAIWAN台灣科技廣場)預約專線:02-2221-8896
數位紡織3/趙均埔登上PI論壇 驚見夢幻客戶 擄獲老佛爺、DKNY、CK大品牌芳心
三年前,Victor(趙均埔)將新打造的Frontier數位紡織平台在Amazon上架,根本名不見經傳。不過,2018年底,趙均埔在香港辦公室接待美國最大的連鎖百貨商店之一J. C. Penney,當時負責布料採購的主管見到Frontier數位布片資料庫這套系統後,相當驚豔。在疫情衝擊下已宣布破產的J. C. Penney,卻成了趙均埔的貴人。「當時,J. C. Penney推薦我去參加紡織業最重要的論壇PI APPAREL。」趙均埔開心地說,「這個論壇的重要性與地位,就像是電子電機領域的IEEE(電機電子工程師協會),具有關鍵的領導位置。」隔年,趙均埔便領著團隊,飛奔美國洛杉磯向業界介紹Frontier,「只要一台辦公室事務機,先掃瞄一張特製色卡、校準色調、將布料貼上條碼紙,掃描完成後,人工智慧(AI)會自動分析布種、克重、組織規格、Pantone色號等細部資料,還可加入『某設計師選用』標籤,只要3分鐘。」「當天台下坐的都是UA、Nike這些大品牌採購主管!以前想見都見不到的夢幻名單。」趙均埔如中樂透般。Frontier執行長趙均埔表示,數位紡織平台讓打樣設計從45天縮短為1天、300天準備上架也可以減為7天,大幅改善傳統紡織業作業流程、人力成本、時間成本,更減少庫存。(圖/馬景平攝)在PI APPAREL大放異彩的Frontier,2020年登上紡織業指標期刊《採購雜誌》(Sourcing Journal)、《流行內線》(Inside Fashion)等外國媒體,成為業界討論的新創公司與技術,Frontier迅即打開國際知名度。與此同時,趙均埔領著團隊進駐林口新創園-亞馬遜AWS (Amazon Web Service)聯合創新中心,2019年9月間,AWS雲端平台審視客戶中有哪那些新創技術與應用時,AWS總工程師說,「Frontier做到了台灣前2%工程師才做得出來的東西,Frontier平台不但有技術性、特殊性、紡織業數位化的量體規模還很大。」Frontier因此被選為亞馬遜的亞太區戰略伙伴。儘管Frontier在國際間大放異彩,但回台起步時仍吃了閉門羹。「對台灣紡織業來說,布料就是商業機密,業者多不願將資訊上傳,怕商業機密被學走,因此Frontier一開始布片資料少,品牌客戶興趣不大。」趙均埔轉念,改從品牌商及設計師下手,「只要打上品牌商需要,扮演供應商的紡織業者自然會加入。」目前,Frontier品牌客戶講得出名字的如DKNY、「老佛爺」Karl Lagerfeld、Calvin Klein、「企鵝」Penguin等數十家,數位布片資料庫平台上已有超過兩萬種布料,台灣付費客戶包括年興、南緯、宏遠、逸祥、富泰等,還有棉春、三芳工業、亞適、竣邦等大廠,全球共1,200家客戶。Frontier紡織數位紡織顧問Lilia Chen表示,「以往視訊會議的產品(布料)呈現效果不好,溝通產品細節像雞同鴨講,將布片數位化後,客戶在視訊會議上瀏覽數位布片後就可下單開發樣品,例如GAP、OLD NAVY等客戶。」年興紡織業務經理曾文宏則直言:「Frontier平台降低樣品國際運費及生產成本,且能讓產品被更多客人看到。」2019年Frontier參加在紡織業最重要的論壇PI APPAREL,介紹雲端數位布片資料庫,讓許多國際成衣品牌大廠驚豔不已。(圖/翻攝自PI APPAREL臉書)另一個客戶逸祥國際總經理林倬立,以前要跨區域找布、寄送,花錢費時又不易溝通,數位化管理後團隊協作綜效提升了15倍,強化訂單開發的能力。站在紡織業數位浪頭上,趙均埔正透過AWS平台向全球20萬家紡織業發聲,以Frontier客戶一年收費6,600美元計算,未來成長潛力驚人。他唯一憂心的是,「歐美品牌因疫情加速數位進程,台灣供應鏈如果不加速數位化布料,將會被踢出局。」「疫後紡織廠訂單已從長單轉為短單與急單,從大批量轉為少量多樣,台灣供應鏈若不善用數位化以適應變局,恐會陷入供貨不穩的困境。」
報佳音!華為禁令台廠大受益 9月外銷訂單500億美元破新高
美國華為禁令果然為台廠帶來轉單效益!經濟部統計處今天發布9月外銷訂單,金額500.3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新高,年增率9.9%,拉出連7紅。好表現除iPhone 12帶動科技貨品外,傳產業全走出疫情陰霾,三大貨品亮出兩位數正成長紅字。值得注意,大陸下單年增率破3成,創2年9個月來新高,反之美國下單連3個月走弱。對於9月外銷訂單連7月成長,且破500億美元,優於預期。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分析,主因除了iPhone 12手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備貨效應,帶動電子產品、光學器材接單持續成長。傳統產業因各國解封重啟,除化學品外,由負轉正是原因。Covid-19疫情發生後,傳統產業受害甚深,前幾個月多呈兩位數衰退。不過這次基本金屬、塑橡膠貨品都由黑轉紅,各成長14.8%、13.9%,機械業年增擴大到23.7%,僅化學品衰退,但減幅也從雙位數大為縮小至負2.6%,。對於傳產後續力道,黃于玲說要看各國景氣回復力道,不過看好第四季傳統產業有撐,全年可望保持正成長。科技業方面,電子產品與光學器材貨品年成長29.7%與19.6%,但資通信意外負成長9.6%。黃于玲解釋,主要是部分國際品新機延後上市,去年基期又較高關係。這次下單地區大陸表現亮眼,訂單金額143.6億美元,成長31%,不但力道大幅領先各國,也是2018年1月後的新高。至於美國訂單成長14.9%,是3個月來最低,歐洲則年減12.2%。黃于玲說明,大陸成長貨品主要也是靠電子產品,其他像是光學器材、塑橡膠也是成長。因為IC設計、印刷電路板需求,終端消費品在大陸組裝。另外就是華為效應餘波,為台廠代帶來短單急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