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難
」長堤之潰1/力拼北票南補 藍營「轟綠尊柯」催最後一波
總統大選投票進入最後倒數,根據藍營內部估票,侯康配與賴蕭配差距不大,讓侯陣營內部氣氛格外緊繃。藍營輔選要角坦言,總統大選想贏必須「北票南補」,透過「轟綠」猛批執政弊端,「尊柯」避免激化在野分裂,以期達到關鍵的自主棄保。國民黨內評估,侯友宜在過去一個月頻繁南下高雄車隊掃街,為立委候選人站台輔選多達五次,臨時增加了不少雲嘉南行程,在綠營鐵票的屏東和台南都有初步成效,當然後續還有成長空間。嘉義縣市被外界視為綠營鐵票倉,但侯友宜出身嘉義,嘉義市長黃敏惠也是國民黨籍主場優勢,藍營選戰前夕再度號召嘉義人挺子弟當總統。(圖/翻攝自國民黨臉書)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李德維指出,嘉義向來被視為綠營票倉,但侯友宜是嘉義人,國民黨在嘉義市有黃敏惠市場主場優勢,上週還在嘉義舉辦國民黨中常會,9日侯康持續要在嘉義舉行「挺自己人團隊之夜」,地方鄉親應該可以感受到這股誠意。有關於侯友宜本命區新北市與對手在伯仲之間,熟悉新北政壇人士直言,新北是台灣選舉人口最多的縣市,藍綠都有不能輸壓力,再加上柯文哲參戰,選局更複雜;但侯曾在新北兩度大勝,當時輔選功臣議長蔣根煌及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都繼續坐鎮操盤,更是新北市民再次對侯任內政績的信任投票。侯全省掃街一圈後,1月12日選前之夜回防新北,在板橋同步串連全國各地舉行選前大造勢,與同在當地不遠處造勢的「賴蕭配」拚場,激發「北票南補」投票意願。侯友宜近來常前往南部輔選,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及新北市議長蔣根煌則全力替侯顧好最大票倉新北市的選情。(圖/黃耀徵攝)「自主棄保知易行難,但並非不可能,去年北市長一役,在野選民已經自主棄保過一次,拱蔣萬安上位。」一位曾參與北市長輔選的藍營要角說明,蔣萬安選前,看好度也是起起伏伏,甚至外傳綠營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仇恨值高,部份親綠選民可能改投白營候選人黃珊珊,黃更強調自己看好度完勝蔣萬安,結果,蔣仍勝選。該人士分析,今年大選再度出現三腳督,目前侯康配也明顯師法蔣萬安當時戰略,不對向藍叫戰的柯文哲口出惡言,還持續保證一旦當選,定邀白組聯合內閣,此舉雖讓柯P更嗤之以鼻,並怒而「抹紅」侯友宜,但整體局面可說與去年北市長選戰三方僵持類似,藍營溫和理性避免在野矛盾激化,應有助爭取中間選民,畢竟侯康喊話共組聯合內閣,不只說給柯P、黃珊珊聽,更是要促使部份原不喜藍綠選民重行思考如何才不會讓賴蕭漁翁得利。
永續台灣論壇2/顧洋教授:節能減碳從「做一個地球人」開始
為了降低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與影響,聯合國在2015年底通過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中,明確訂出「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不超過工業革命前水準的攝氏2度以內,並努力控制在1.5度內」。據了解,目前全球已有195國簽署加入此一協定。但即使如此,聯合國估計,本世紀末全球溫度上升可能達到攝氏3.5度!這意味著全球每年還必須再少排放150億噸的二氧化碳,才有可能達到目標。此後,節能減碳成為全球重要議題,目前已有130多個國家,宣示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台灣雖不是聯合國會員國,蔡英文總統也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台灣將朝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前進,並於2022年提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目標訂定後,政府、企業與個人要如何跟進,才不致讓「淨零」淪為口號?本刊記者特別專訪在淨零排放這一領域的專家、同時也是台灣環境管理協會理事長顧洋教授。顧洋表示,節能減碳是一個全球性議題,需要每個人共同承擔責任。但相較之下,「節能」又要比「減碳」容易一些,理由是節能也同時意味著可以節省費用,而減碳卻往往要付出更多成本。顧洋認為,「減碳是目前全球都面臨的一個挑戰性問題,在許多已開發國家中,減碳必須付出更高的成本,這代表要同時承擔經濟面的傷害。」因此節能和減碳雖是每個人的責任,但如果要實現這些目標,必須付出一定的妥協。台灣將於8月7日正式成立碳權交易所,並決定碳費、徵收對象以及計算方式,最快在2024年就會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針對碳排放較大的企業收取碳費。對此顧洋則認為,在許多資本主義國家,通常只有在將碳轉化為利益時,才會開始思考實施減碳措施。「碳稅是一種方式,台灣的氣候法也保留了這樣的空間,雖然環保團體對此提出了質疑。」此外,中經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也顯示,愈早實施碳定價,減碳壓力愈小。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已有68個國家或地區實施碳定價,台灣的腳步明顯已落後。顧洋說:「實現淨零排放面臨的困難,在於它是一個外部性問題,只有當我們將其內部化並加入利益因素時,人們才會開始關注減碳的重要性。」他舉例,不管是汽車還是手機、電腦等,製造業比較容易從實物產品中創造利益。但這與環保工作不同,改善空氣品質和環境可以使人們更長壽,卻不能賺錢,企業界就很難完全參與其中。「因此將淨零和減碳納入金融領域有其目的性,否則它們可能真的會被視為事不關己的口號。」顧洋認為節能減碳(尤其是減碳)是知易行難的事,至少要從「做一個地球人」開始。(圖片提供/CTWANT)而在國家層面要推動淨零和減碳,顧洋認為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於缺乏典範國家」。每個國家在經濟、社會結構或歷史地理條件都各不相同,很難有一套標準的學習模式。譬如在經濟生活上,許多國家都以美國為富裕典範,住大房、開豪車、吃美食,但3.4億人口的美國,碳排放佔全球總量的15%至20%,美國的人均碳排量為17.6噸,是全球平均值的四到五倍。「如果14億人口的印度要將美國視為典範,那麼碳排放將成為一個巨大且恐怖的問題。」根據世界銀行2021年的資料顯示,歐盟27國的人均碳排為7.05噸,日本為9.32噸,雖然比美國略好一些,但也都是二到三倍於平均值。而台灣呢?雖然總碳排量數於中段班,但因人口不算多,人均碳排卻高達12噸,也就是說,台灣每個人的碳排,可抵過「三個地球人」以上。對此,顧洋也認為,節能減碳(尤其是減碳)是知易行難的事,至少要從「做一個地球人」開始。那麼在減碳方面該如何實質行動呢?顧洋表示,對於台灣這樣相對被動的國家,必須跟隨大國的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減碳的同時,也要同時解決2千3百萬人的生活問題,所以一直以來被討論的再生能源,在聯合國、ISO這樣的國際組織中都被認為是減碳的解決方案之一。「對台灣而言,最令人頭痛的是能源政策的不穩定性,在政黨更換中改變政策的頻繁,都讓企業和人民很難制定出真正的再生能源發展方案,這讓減碳的路走得更加艱難。」顧洋認為,節能減碳永續發展最根本的辦法,是教育訓練和研發。他說:「對人的投資是絕對值得的,透過教育使企業了解碳足跡和水足跡的概念,了解自己對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而了解自己在環保和減碳方面的責任。」不過他也坦承,這需要一段時間。從環保到減碳,當產業界了解他們對世界的影響力,才能創造有利於環境永續發展的機會。顧洋認為,要談永續發展,先決條件就是必須先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福祉三個因素中,取得平衡與妥協。對於國家和產業來說,節能減碳也許是一個困難的課題,「我們可以從一些簡單的行動開始,如關燈、更換省電馬達、運用再生能源等,可以在短期內就看得到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成效。聯合國的目標是在2035至2050年間全面停止生產燃油車,顧洋認為推動電動車的普及,將一個值得關注的措施。依照聯合國的說法,電動車是在減碳方面最有效率的汽車動力,「如果能在電池續航力和充電速度方面有更顯著的進步,價格和便利性也有了改善,未來推動電動車普及將是一個短期應急和中長期規劃的重要舉措。」「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現況或表面,還需要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顧洋眼中的未來包括發展再生能源、持續改進環保產品品質等。他認為我們應該同時重視經濟發展和節能減碳,並通過教育和培訓來提高企業對環境影響力的認識,以因應未來市場的改變,才能實現可持續的未來,創造更好的世界。顧洋教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座教授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講座教授■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執行長■社團法人台灣環境管理協會理事長經歷:■台灣綜合研究院 副院長■臺灣工業技術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國家發展基金審議委員■環保署顧問、環境影響評估、環境品質等委員會委員■環境保護國家標準起草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理事長專長:■環境工程■環境管理■反應工程■分離程序
如何設計有效的健腦處方,延緩失智症退化
2025年,台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20%,即每5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隨著人口高齡化現象的加劇,神經退化疾病如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的罹病率也隨之攀升。面對失智預防與照護的挑戰,立基於大腦科學、神經心理學和心理治療的復健心理學,可提供高齡者健腦之心理照護模式。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蘇倍儀助理教授今年以「核心能力為導向教學模式於復健心理學之應用」課程主題,獲得中山醫學大學優良教材及創意教學媒體第一名,同時也是臨床心理師的她表示健腦處方可被應用於協助失智症延緩退化、維持日常生活能力。然而,要設計出一個有效的健腦處方並不容易。健腦處方設計原則:個別化、生態化、維持生活能力和提供正向經驗蘇倍儀老師分享,首先,需要有效快速的評估和了解個案,作為設計貼近個人特性與生活的依據,即達到處方「個別化」與「生態化」。臨床心理師在這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評估時,需考慮個案的疾病特性、教育程度、生活經驗和數位接受度,以選擇適合他們的素材和活動形式。還有,活動設計需循序漸進且難度適中,避免讓個案感到疲倦和挫折,但也不能讓他們覺得過於容易,以便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獲得快樂和成就感,增加正向經驗,使他們願意持續參與。持續帶來的微小進步是延緩退化的關鍵。此外,雖然學習新事物可以刺激大腦,但是應考量患者可能會感到挫折,因此,健腦活動設計比重上以維持能力為主,除了個別化和難度適中之外,可利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元感官來刺激失智症者的感官體驗;可鼓勵合作解決問題或與人交談,促進情感連結和增加社交互動;可運用回憶或記憶喚起的活動,幫助失智症者保持記憶和認知功能,遊戲應該鼓勵參與者使用並維繫日常生活能力。蘇老師分享,要將上述元素實際運用,可謂知易行難,要培養新血更是不簡單,以這次得獎教案為例,課程規劃涵蓋下列歷程:(1)學生閱讀與整理文獻(2)設計適用於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病友神經心理功能優若是能力之生態化大腦認知運動處方(3)資深臨床心理師進行活動前與活動後的深度督導(4)實作。經過此四步驟,學生才能將生硬的知識轉化為實作技能,在實作結束後檢視成效,進一步省思及調整。 透過復健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雖然可以開發出有效的健腦處方,延緩失智症的退化,提高生活品質。但是,蘇老師師提醒,無論是活動設計或與患者互動,理解和接受十分重要,增加對疾病的理解與接受,比較能帶著適切的期待,更友善地理解患者的反應,降低對他們的改變感到困惑和挫折 。除了理解與接受,與被照護者溝通和互動時,蘇老師建議多鼓勵、少責備,給予他們鼓勵和肯定,這樣他們就能更能在穩定情緒下表達自己,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連結。 同時,照護者的支持系統、資源,和自我照顧也不可忽視,在面臨沉重的照護壓力時,照護者對自己的理解和接受同樣重要,承認與接納這些情緒,而不是責備自己或患者,以便騰出照護自己的空間,只有在保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之後,才能有能力去照顧家人。失智預防與照護的挑戰:資源不足?還是沒有給到需要的? 最後,蘇老師依研究資料與臨床觀察指出,失智症或大腦退化與生理-心理-社會多重因子息息相關,整合性醫療系統的建立,可以降低跨科就診導致藥物重複或交互影響等問題,為患者提供方便且有效的診療服務,減輕他們前往醫院和等待看診的負擔,提高儘早就醫尋求專業協助之動機。其次,雖然心理衡鑑有助於了解患者的大腦認知功能現況,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在符合臨床標準前便已開始退化,提早介入才是延緩失能的關鍵。另外,平常就養成照顧大腦健康的習慣更是至關重要,預防失智從年輕時做起。蘇老師認為大腦健康知識與醫療整合之議題應獲重視,以減少照護者與被照護者在金錢、時間和身心上的負荷,提升失智症預防與照護的成效。文章來源: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專訪/蘇倍儀 中山醫心理系助理教授,整理/郭慈明)
超大地震來台北老屋擋得住?蔣萬安下令儘速推動都更危老重建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天表示,內政部之前曾有評估數據,指北市如果發生規模6級以上地震,最嚴重可導致4千多棟建物倒塌,讓大家都一直非常關心台北市的建築耐震係數,有鑑於土耳其大地震造成的嚴重死傷及多棟建築物應聲倒塌,他已經請北市府各局處規劃,對台北市整體包括都更、老屋危老重建等計劃,儘速推動。土耳其、敘利亞日前發生規模7.8的極淺層強震,而且餘震不斷,造成嚴重死傷,引發國際關注,也讓許多民眾想起台灣的921大地震造成的嚴重傷害,由於氣象局地震中心指出,土耳其強震釋放的能量是921的1.4倍,再加上外電畫面顯示土國重災區不少老屋當場倒塌、令人震驚的畫面,也讓外界擔憂,若土耳其強震發生在台北,台北為數眾多的老屋會不會也不堪一擊?後果恐不堪設想。其實,老屋都更防震,一直是歷任台北市長面對的重要課題,但因為都更涉及複雜的建築法規及居民整合意願,一直是知易行難,進度龜速。蔣萬安今天出席台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校長會議時,也被媒體再度問到,若土耳其強震發生在台北,多少老屋能承受?北市府是否會再度針對北市房屋總體檢?蔣萬安表示,根據內政部統計,北市如果發生規模6級以上的大地震,恐怕會有4千多棟建物倒塌,大家都很關心台北市的建築耐震係數,因此對台北市整體包括都更、老屋危老重建等計劃,都會儘速推動。另外,針對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陸。蔣萬安表示,閣揆陳建仁曾說,政府會強化兩岸交流這樣健康活絡的兩岸關係,也希望降低兩岸之間的緊張情勢,不分朝野都應該朝這方向前進。
住宅牛肉辨真假2/社宅租金折扣戰搶票 「這些政見」連公務員都轟「不公」
雙北高房價是年輕人、弱勢族群的噩夢,為要與基層站在同一陣線,市長候選人紛紛打出政見王牌「社宅政策」,包括「校地改建社宅」「社宅租金成頭期款」,以及執行率掛蛋打大家卻搶推的「青銀換居」。這些政策牛肉是否「以假亂真」?CTWANT記者採訪多位專家,答案是「知易行難,挑戰在後!」據內政部訂定社宅目標,台北市為26,000戶、新北市為33,000戶,至今達成率分別為78.6%及26.8%,距離目標仍有段距離,不過,年底雙北市長選舉的候選人卻勇於開支票,且越開越大張,台北市陳時中承諾要蓋40,000戶,黃珊珊、蔣萬安喊出50,000戶;新北市侯友宜承諾45,000戶,林佳龍則高喊要蓋53,500戶。除了社宅戶數總量,雙北市長候選人還拚上社會宅租金折扣戰。林佳龍打算4年內動工20,000戶社宅,其中3,000戶在捷運沿線,另外社宅租金以建物周邊平均租金7折為原則;侯友宜則延續現行多元取得、多元運用、多元選擇的社宅政策,社宅租金一般戶為市價8折、優先戶64折。首都之戰,陳時中主打盤點市區低度使用公有土地興建社宅,並調降社宅租金10%,租金補貼每月加碼1,500元;蔣萬安強打「青銀換居」,並優先提供生第2胎並符合資格家庭優先入住社宅,租金至少打8折,還要保留更高比例社宅戶數給40歲以下民眾;已繳租金可當作頭期款取得社宅地上權,則成為黃珊珊的亮點。針對以上5名雙北市長候選人政見,CTWANT以「候選人A~E」代號,採訪學者、民間團體及匿名的社宅單位官員,大多認為「政見方向對了,但知易行難,後面的路才是挑戰!」「租金折扣的政見方向,可朝『量能付費』(以收入決定租金)考量。」「社宅的核心價值是『可負擔租金』,以收入設算可負擔租金,應該讓弱勢民眾也『住得起』!」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表示,部分縣市目前採「身分別」並連動市場租金的計算方式,這對邊緣弱勢族群來說租金負擔仍過重,若改以收入制定租金公式,能避免不同所得繳相同租金的「垂直不公」,也不會造成不同社宅間的「水平不公」。有關銀髮換屋的政策,需要花很多時間培養信任度與陪伴年長者整理衣物,專家認為最重要的是社福單位要介入。(圖/讀者提供)對於陳時中的租金補貼加碼,廖庭輝提醒,不宜採齊頭式補貼,「租金占收入比例高的都是弱勢族群,錢要花在刀口上,有些租屋族根本不需要補貼。」他肯定陳時中所提,實地訪查蝸居家戶協助搬遷或舊屋新建,及包租民間機制優先給租屋困難對象等政策,「目前包租代管業者多會挑房客,因此支持政府將包租代管中某一比例戶數作為特殊安置之用。」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蔣萬安的「第2胎並符合資格家庭優先入住社宅」,或黃珊珊的「已繳租金可當作頭期款取得社宅地上權」等,最終都會面對「社宅數量不足」的根本問題,量大時會排擠青年及弱勢家庭的權益。就社宅租金成為房屋地上權頭期款的政見,「這有公平正義跟合理與否的問題」,一名匿名社宅單位官員點出關鍵,「全台社宅多是政府融資興辦,沒有道理花公家的錢讓抽中社宅的人邊租屋邊買房」,如果能夠引進國外民間興辦社宅則有機會實行,讓社宅住戶等同於這一建案的股東。土地稀有向來是頭號問題,「經過中央這幾年瘋狂獵地蓋社宅,未來空餘土地更少,更沒有機會可做這種嘗試。」這名官員說。政治大學地政系主任孫振義認為,居住社宅多年後,民眾一旦失去社宅可以居住,也就只能回到租屋市場,除非民眾打定主意一輩子租房子,否則,若還有打算購屋,參與「住社宅存頭期款計畫」讓民眾有機會脫貧,不見得是壞事;但在社宅數量已不足的處境下,讓民眾以租金抵付取得「社宅」或「社宅地上權」仍將稀釋社宅數量,應再慎重考慮。關於台北市社宅用地取得管道,黃珊珊、陳時中都提出TOD(大眾運輸導向都市發展)及EOD(市有建物及用地整合運用導向都市發展)方案取得社宅。「這是目前北市繼續蓋社宅少數的解方!」呂秉怡表示,北市幾無可開發公有素地,柯市長任內也朝此方向努力,少子化下利用閒置校地整合改建取得社宅,學校單位反彈大,南機場忠義國小是少數改建多元社福園區的成功案例,但整合非常困難,事倍功半,「方向是對的,但快不了!」忠義國小原打算改建為拆遷戶的中繼宅,不過當地居民反對,經過多年爭取後確定改建多元社福園區,但想透過EOD增加社宅供給,專家認為雖是目前少數興建社宅的方式,但是速度想必不會太快。(圖/報系資料庫)讓社福系統NPO深度導入社宅的「合作共居」趨勢,黃珊珊、陳時中的政見都有提及。呂秉怡解釋,社宅管理單位為都發局,對社福系統沒有概念,由非營利團體承租社宅,再轉租給服務對象,並且由該組織直接協助解決弱勢家庭生活上的困難,長者、單親、受暴家庭都能用這樣模式操作,「這屬於社宅營運管理層面,可行,但此實驗方式的模式仍待發展中,目前並非大規模解決策略。」另外北市的「青銀換居」政策早已上路,因無人申請執行率掛蛋挨轟,但黃珊珊及蔣萬安仍列入政見。「青銀換居」失敗關鍵在於長者居住議題是社福非住宅政策,呂秉怡分析,台灣負責單位卻是管硬體或空間的都發局、都更處、建管處,從關懷人群出發的社會局則無力顧及銀髮換屋此類預防性社福工作。「絕大多數長者對換生活地點都是抗拒到最後一刻,直到身體真的不行、沒人照顧、自己下不了4、5層樓公寓,才會被迫而轉換到安養中心或醫院。」多次幫年長者搬家的他分享,長者家裡有很多看似無用的破損物品,卻是他眼中有紀念意義的寶貝,搬到間較小的社宅前,老宅物品的斷捨離,就是一段搏命過程,因此從實務經驗,呂秉怡對「青銀換居」的經營做法打上問號。呂秉怡表示,候選人都是精算師,看到了台灣長者受困無電梯公寓已是嚴重的社會現象,但換居政見執行不易,台灣高齡社會的海嘯來得太快,政府及候選人急著端出的共老共居、替代家庭政策,75歲以上高齡者心理上都還沒準備好,成功案例有限,或許再過十年接受度會更高。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長者受困無電梯公寓是非常嚴重的社會現象,用換居政見雖能打中長輩心中無奈,但執行不易,需要更多配套。(圖/呂秉怡提供)
又亂套2/基層頻喊黨主席放棄身段 朱立倫熱臉貼冷屁股有苦難言
公投、中二補選、罷昶三連敗,國民黨內部怨氣沖天,黨中央該如何善後,振衰起敝,目前還看不出具體方案。一名國民黨立委透露,黨內同志一直喊話要朱立倫與黨籍縣市長、立委坐下來溝通,但其實早在朱立倫當選黨主席後,就曾邀新北市長侯友宜和台中市長盧秀燕等縣市首長座談,但相繼遭到婉拒,朱立倫是有苦難言啊!中二選區立委補選藍營敗選後,國民黨中央像是被敵軍機關槍瘋狂掃射般千瘡百孔,不知從何開始修補,原被外界看好穩連任的宜縣長林姿妙又突遭檢調以涉弊為由大舉搜索,基層斷言與2022選戰難逃關係。國民黨立點出,中二選區敗選凸顯國民黨黨中央一級主管目前有多重問題,不僅無法扮防火牆分憂解勞,如何面對敗選,也彷彿衹要喊扛責,就船過水無痕。朱立倫雖允諾將擴大決策層級,但其實也是知易行難,不被看好,令人憂慮2022如何應戰。被外界看好篤定連任的國民黨籍宜蘭縣長林姿妙,突然遭到廉政署與檢調以涉弊為由聯手搜索偵訊,外界也不排除與2022選舉有關的可能性(圖/報系資料庫)國民黨立委爆料,早在朱立倫競選黨主席前,其實就曾向多位黨內重量級人士保證,他出任黨主席後定力邀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等重量級人士共同討論黨的政策,但據瞭解,不是朱立倫不願邀請這些重量級人士參與決策,而是侯友宜、盧秀燕等藍營大咖興趣缺缺,先後婉拒邀請,也讓朱立倫點滴在心頭。因此,當朱在敗選後又被要求應擴大決策圈,朱的感受可想而知,畢竟在國民黨目前中央與地方「強枝弱幹」的現實下,黨主席一人說了算的時代恐怕已經過去了。「擴大決策圈」知易行難,但該立委也建議,朱立倫既身為黨主席「要一肩扛責」,恐怕也只能硬著頭皮,與藍營縣市長好好溝通,聽聽看他們昔日對於公投「四個不同意」唱反調,對國民黨提名立委候選人輔選「若即若離」究竟是在顧慮什麼?若無法共同找出解開大家心結之道,藍營縣市長就不可能再像2018大選,再度結成一線團結抗敵,結果就是等著被民進黨各個擊破。除此之外,國民黨立委也提醒朱立倫,面對民進黨在立院強勢推動修憲,不論修憲案最後能否送出立法院,都會藉修憲案議題,為綠營2022、2024選舉努力催出更多青年選票,確保勝選,屆時受影響的不僅是要爭取連任或出線的縣市長,甚至連2024的總統、立委選戰都難迴避,黨中央絕對不能再以過去陳舊思維解讀,也不宜瞻前顧後畏首畏尾,而應隨時參考民意最新調查,調整戰略,並在負責修憲的立委與要爭取2022勝出的藍營縣市長間扮演溝通橋樑,才能力挽狂瀾,。否則,林姿妙被檢調漏夜搜索、偵訊,面對鏡頭疲態盡顯的處境,恐怕將只是藍營2022選情,唇亡齒寒的開端而已。國民黨接連敗選,讓支持者從失望轉絕望,有藍營支持者前往中央黨部前抗議,要求黨主席朱立倫下台負責(圖/報系資料庫)
《泰公開講》劉泰英:川普牟利 貿易戰難了
外界預期美陸雙方最近可能要簽署協議, 加上白宮也不斷釋放近期協商會完成的風聲,不少國際媒體便認為,貿易戰可望暫告一段落。不過,華爾街日報卻指出,美方對陸方態度放軟,其實只是陸方同意調降關稅等措施,加上川普迫於國內民意壓力,因而取消其中一部分的貿易制裁。川普在當上總統之前,是個商人,商人的本質是追求利益,如果競爭者沒有給好處,不可能輕易妥協;若對方在他威懾下,同意讓步,他可能還會乘勝追擊,要的更多,這就是我們成語所說的「得隴望蜀」。商人不這麼做,很難建立企業王國,因此,美國對大陸施壓,基本上是按照這樣的邏輯進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集大權於一身,絕對的權力也要絕對負責,如果大陸在貿易戰中讓給美國太多利益,民眾也會不滿厚此薄彼,因此,大陸頂多也只能讓美國一點點,但如此一來,川普又有藉口可以持續對陸方施壓。制裁策略 逼外銷轉內需分析川普現在對大陸採取制裁的手段,簡單來講,目的就是要陸方徹底改變產業結構,以內需導向取代外銷為主,但這何等容易?以台灣為例,從農業走上製造業,幾乎走了十年;接著再花十多年,才從製造業再走進高科技業。由於台灣近來著重高科技業的結果,出口數字雖漂亮,利益卻集中在少數科技人員身上,難讓全民共享,慢慢就形成勞工薪資停滯,貧富差距擴大。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一直喊著要改變產業結構、提高勞工薪資,但輪到民進黨執政後,產業結構卻也沒有明顯改變,服務業的薪資仍拉不起來。如果台灣想要改變產業結構,都已經是知易行難了,請問大陸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要在短時間之內改變產業結構,有可能嗎?選舉將至 美先暫時休兵近幾年來,大陸經濟成長率,年年超越歐美大國,但所得分配不均,以至於一般民眾的購買力,並沒有明顯大幅提升,貧苦的人還是貧苦。雖然包括北京、上海等大陸一級城市,物價漲得非常兇,讓民眾望之卻步;相對的,二、三線城市的物價,就沒那麼驚人,因此,物價水平難以真實反應大陸內部遭遇的經濟問題,更可能導致GDP是虛胖的情形。照目前局勢看來,美國好像要對大陸鬆手,但美國可動用的「武器」很多,相信還是會持續對陸方施壓,期間如果大陸示好,川普就稍微取消一些貿易制裁,像這次川普自己要選舉了,便製造貿易戰和緩氣氛。未來選完了,會不會又故技重施?現在沒人說得準,因此,我認為,美陸貿易戰未來發展,不宜過度樂觀,應該做好準備,密切注意。作者/劉泰英1936年生,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博士。在李登輝總統時期,以中華開發董事長頭銜,出任國民黨投管會主委,與李前總統關係密切,外界當時也以財經國師、國民黨大掌櫃等稱號稱之。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57期《周刊王》和2143期《時報周刊》。《周刊王》與《時報周刊》聯姻,一套雙雜誌「旺透價39元」,全省4大超商、全聯及美廉社均售。《周刊王》最新257期隨刊附贈「F奶甜心 安希」跨頁性感海報,值得珍藏。雜誌內還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802元,粉絲切勿錯過。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