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固酮濃度
」 睪固酮 林郁婷 性別 男性運動員睪固酮「男女濃度有重疊」 專家:不宜論斷性別
中華隊拳擊好手林郁婷在巴黎奧運期間捲入性別爭議,遭國際拳擊總會(IBA)指控其性別檢測異常,不符合女性選手參賽資格。過去有國際研究針對近700位菁英運動員的睪固酮濃度分析,顯示兩性的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專家指出,若以睪固酮濃度論斷性別,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巴黎奧運期間,英國作家J.K.羅琳更暗指林郁婷、阿爾及利亞選手克莉芙為男性,有性別分化差異(DSD),一席話引發國際間關注及爭論。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許美智表示,睪固酮的量主要由性腺的發育和功能決定,而不是由Y染色體所影響。有些擁有Y染色體的人,如果性荷爾蒙合成不良,則睪固酮的濃度較低,而有些人雖然睪固酮濃度高,但因為雄性素的接受體不敏感,無法有效感受這些荷爾蒙,因此也無法發揮作用。「不宜以睪固酮高低作為判定男女性的標準。」許美智指出,一般男性正常的睪固酮濃度為每公升10到35奈莫耳之間,而女性正常範圍則較低,為每公升2.5奈莫耳以下,但這些範圍可能會因實驗室和測試方法不同而有所變化。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一項針對693名菁英運動員荷爾蒙的研究顯示,16.5%的男性運動員睪固酮濃度低於正常範圍,而13.7%的女性運動員則高於正常範圍。許美智說明,這顯示出兩性之間睪固酮濃度範圍有明顯重疊,因此,若認為睪固酮高就不是女性,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成大附設醫院小兒部遺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蔡孟哲指出,個人運動表現的影響因素很多,例如營養、訓練、基因、心理、疾病等等,而DSD影響的是性發育,並不是直接造成運動表現好壞的單一原因。蔡孟哲說,性發育過程有太多的基因調控,這些基因也還沒完全被科學解答,除了已知SRY基因(睪丸決定基因)在Y染色體上,有更多基因在XY染色體以外的「體染色體」上,也會影響性發育,但目前沒辦法單靠染色體檢查得知。
巴黎奧運/義大利女拳手46秒痛到認輸 她質疑對手性別總理力挺:不公平
今年奧運陷入性別判定風波,2023年曾捲入性別檢測風波的阿爾及利亞選手凱莉芙(Imane Khelif),昨(1)日對上義大利選手卡里尼(Angela Carini),但比賽僅打46秒,卡里尼忍痛棄賽,並質疑凱莉芙性別,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也力挺自家選手,聲稱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比賽。跨性別拳手爭議,凱莉芙46秒令對手痛到棄戰。(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外媒引述卡里妮說法,開賽後挨了幾拳之後,她的鼻子感到劇烈疼痛,讓她不得不退賽,而且卡里妮的短褲上還有血跡。她並強調這不是發表政治聲明、也不是拒絕與凱莉芙比賽,「我感到鼻子有劇烈疼痛,作為一名成熟的拳擊手,我想說『夠了』。因為我不想、我無法完成比賽」。跨性別拳手爭議,凱莉芙46秒令對手痛到棄戰。(圖/達志/美聯社)另據美國媒體《ESPN》報導,雙方開賽互相攻擊出拳後,卡里妮挨了數拳,頭套甚至脫落兩次,這在奧運場上相當罕見。她最後決定在開賽第 46秒放棄比賽,當凱莉芙試圖走去扶起卡里妮及和她握手,後者拒絕,並跪在擂台中央失控地痛哭。卡里妮挨了數拳,頭套甚至脫落兩次,她最後決定在開賽第 46秒放棄比賽,並跪在擂台中央失控地痛哭。(圖/達志/美聯社)而卡里妮淚眼泣訴比賽不公平,也讓義大利女總理梅洛妮和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發聲力挺,梅洛尼賽後除了親自以擁抱迎接卡里妮外,還在X發文稱「卡里妮,我知道妳不會放棄的,我相信有天妳會透過力量與汗水在1場『終於平等的比賽』中贏下妳應得的」,文字中明顯暗諷近期的性別判定風波。梅洛尼接受義媒訪時更表示,「考慮到睪固酮濃度,這不是場公平的比賽」,更直言「不應該允許有男性特徵的運動員參加女子組賽事」。凱莉芙和出戰57公斤級別的我國好手都捲入跨性別拳手爭議。(圖/達志/美聯社)凱莉芙和出戰57公斤級別的我國好手都捲入跨性別拳手爭議,前者去年在世錦賽中因「性別生化檢測異常」被國際拳擊總會(IBA)撤銷決賽資格,當時拿下銅牌的林郁婷則被撤銷獎牌,但本屆巴黎奧運籌備會拳擊工作小組(PBU)和國際奧會(IOC)稍早發出聯合聲明,強調所有選手都符合比賽資格。跨性別拳手爭議,凱莉芙46秒令對手痛到棄戰。(圖/翻攝自X)《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也關注拳擊賽事的跨性別風波,日前才發言抨擊林郁婷而被台灣網友圍剿,不過這次她在凱莉芙勝出後再發文表示,「1名年輕女拳手努力和訓練的一切成果就在剛剛被剝奪了,只因為你們允許1名男性和她比賽」,更痛批奧運主辦方「這是個恥辱!你們所指的維護根本是個笑話,巴黎奧運會因對卡里尼殘酷且不公正的行為而被永遠玷污」。凱莉芙下一戰的對手,來自匈牙利的哈莫莉(Anna Luca Hamori)則是顯得無所畏懼,「如果她或他是男人,贏下這場比賽對我來說是更大勝利」,這位奧運史上首位參加拳擊賽事的匈牙利選手還表示,「我不會怕,也不在乎媒體和社群怎麼寫。」哈莫莉表示自己只想專注在自己身上,「就拭目以待吧」。對於自家人被陷入爭議的選手擊敗,義大利女總理梅洛尼賽後除了親自以擁抱迎接卡里尼外,還在X發文稱「卡里尼,我知道妳不會放棄」。(圖/翻攝自X)
45歲以上男性「4成睪固酮濃度不足」 嚴重恐引發勃起功能障礙
統計指出男性平均壽命較短,且抽菸、肥胖及三高控制不良比例皆為男性較高,但自認健康良好者卻歷年均高於女性。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理事長蔡維恭醫師也鼓勵男性,雖然多數男性需要背負家庭經濟壓力,但別為了賺錢而忽略健康問題,讓自己的健康曲線下跌。男「性」健康通常是相對容易自我發現的問題,若能在早期就診,不僅可以治療性功能障礙,還有機會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共病。蔡維恭醫師指出下半身健康的重要指標包含男性賀爾蒙、攝護腺健康及勃起硬度,同時也是潛在健康問題的預警信號。其中,研究指出勃起功能障礙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約三成有糖尿病(29%)、高血壓(33%)、睪固酮低下(27%)的症狀,更有高達五成有高血脂問題。此外,這些患者中風風險超過三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超過四成。臺北榮總黃奕燊醫師指出男性自30歲以後,睪固酮濃度每年平均以1-2%的速率降低,且45歲以上有近四成男性睪固酮濃度不足,而睪固酮低下容易影響到生活品質,如:性慾低落、疲勞、失眠…等,嚴重者則會引發勃起功能障礙甚至開始出現肌肉萎縮等症狀。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副秘書長李威昌醫師表示勃起功能障礙與心血管疾病有著高度的連結性,皆與血管受損有關,具有相同的危險因子,尤其糖尿病患者在罹患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比一般人增3-5倍,因此建議民眾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可揪出正確病因。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泌尿科許志呈醫師也提出男性三高及代謝症候群的比例高,除了及早就醫外,睡眠達到7小時、增肌減脂及壓力管理也是改善性健康的重要關鍵。來路不明偽藥、保健食品成健康隱憂,求助專業醫師,才能精準診斷對症下藥。當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問題時,調查顯示過半數男性仍會優先採取「調整生活及飲食習慣」或「運動改善」等自行處理的方式,僅不到兩成會先尋求專業泌尿科醫師協助,且仍有不少民眾會上網購買保健食品甚至是直接上網購買藥物,對於正確的處理認知仍有進步空間。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也強調,根據藥事法規定,網路上販售的藥物皆為偽藥,不僅無法解決勃起功能障礙,來路不明的藥物未經過檢驗、成分不明甚至可能影響健康,花錢又傷身,應優先諮詢醫師尋求正確的診斷與治療。許多男性對於進入泌尿科診間抱有諸多彆扭的想像,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秘書長張奕凱醫師分享,臨床上觀察男性在進入泌尿科診間後,許多人不敢第一時間說出自己有勃起功能障礙,經過各種問診後,突然要求請女性護理師暫離診間,才真正說出自己的勃起硬度問題。許多男性朋友仍因面子,而不敢說出真正的需求,但醫護人員會以尊重和保密的原則對待每一位患者,並提供最專業的診斷及治療,民眾無須擔心。台灣男性學暨性醫學醫學會鼓勵男性勿因看診焦慮而延誤治療,透過性健康的診斷,不僅可以發覺未知的慢性病,更能改善生活品質,增進家庭關係及個人自信,透過正確的醫療管道精準地治療,才能守護男性下半生的幸福。
男性更年期睪固酮低下不只影響性功能 愛發脾氣也是徵兆
56歲的柯先生近半年來工作時總是疲憊不堪,一到下午就在電腦前頻頻打瞌睡,眼皮又沉又重,但他工作時間正常,睡眠也夠,檢查肝功能也是正常的。他後來到了泌尿科檢查才發現睪固酮低下,驚覺碰上男性更年期。性功能障礙 非唯一男性更年期指標衛福部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柯先生白天疲累不已,檢查肝功能及腎功能都正常,除了虛累之外,他也自覺變得沒有耐性,對妻兒常發脾氣,後來同事提醒他,男性也有更年期,他才轉到泌尿科就診。經抽血檢查,柯先生的睪固酮濃度只有2.1 ng/ml(正常值3~10ng/ml),顯示睪固酮低下,因為它是最主要的男性荷爾蒙,所以也被稱為「男性荷爾蒙低下症」,通常發生在40歲以上,俗稱為男性更年期。隨著年齡越大,睪固酮低下的可能性就越高,也可能出現很多方面的問題,並非像一般人刻板認為,出現性功能障礙才是缺乏男性荷爾蒙,像本起個案的柯先生並沒有性慾低下或性功能障礙,反而是在其他方面出現障礙。睪固酮低下 影響情緒及三高病情睪固酮低下可能造成情緒方面的沮喪、易怒、認知障礙、失眠、憂鬱、注意力不集中等,身體狀況也可能衰退,諸如疲累、沒精力、骨質流失、骨鬆、肌肉鬆弛、肌耐力衰退等,也因為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的三高患者也會出現病情較難控制的情況。可補充男性荷爾蒙 控制體重、維持規律運動蔡卓榮進一步說明,柯先生每個月注射針劑補充男性荷爾蒙,3個月後情況有所改善,其他也還有塗抹的治療方式,可和醫師討論哪一種方式較適合。睪固酮低下的有些症狀與老化衰退類似,常讓人以為是正常老化而不尋求醫療協助,這樣一來,除了生活品質受影響,也會因男性荷爾蒙越來越低,導致如骨鬆、肌無力、精神障礙等。蔡卓榮強調,臨床上常見40多歲就睪固酮低下,年紀並非絕對因素,除了少數腦下垂體功能異常的原因之外,中年以上、肥胖、不愛運動的男性是睪固酮低下的好發族群,最好要維持規律運動,同時控制體重,避免發胖,以降低睪固酮低下的機率。
男子排尿異常卻羞於啟齒 直到骨痛才就醫「攝護腺癌已擴散」
許多人都認為攝護腺癌不會致命,但其實並不然,名媛孫芸芸父親孫道存、台灣棋王吳貴臨等就是因攝護腺癌而辭世,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醫師指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台灣逐年增加,已分別占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及第六位,雖然早期發現的病友五年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若發生轉移,五年存活率僅剩不到4成,高死亡率堪稱是男人的無聲殺手。一名現年75歲的退休男子,長年有排尿異常卻遲遲不肯就醫檢查,直到四年前骨頭疼痛難耐才找醫師求助,當時測量其PSA指數竟高達280 ng/mL,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且已轉移至骨頭3-4處及淋巴腺,在傳統荷爾蒙療法、手術切除後一年卻還是復發,再經傳統荷爾蒙療法半年,及新一代荷爾蒙療法半年,都無法抑制癌細胞生長,所幸在加入PARP抑制劑治療後,腫瘤縮小、症狀好轉外,也沒有出現其他副作用而影響到日常生活。根據衛福部統計處發布的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111 年攝護腺癌死亡人數為1,830人,死亡率10年上升47.5%,是65歲以上人口主要死因之一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醫師表示,多數男性顧及自尊心,寧願穿成人紙尿褲也不願至泌尿科檢查,再加上國內衛教宣導不足、篩檢亦不如其他癌症普及,導致台灣男性攝護腺癌惡性程度較西方國家高。歐宴泉醫師進一步補充,攝護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以骨轉居多,約佔75%,其次是轉移至內臟器官或淋巴腺者約佔15%,骨轉移合併內臟器轉移10%,門診觀察到有些病友都是先至骨科或其他外科就醫,因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一旦轉移性攝護腺癌病友的格里森分數達到8以上或是PSA指數20 ng/ml,其疾病進程較為兇猛,未來發生惡化的機率也較高。而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除年齡為60-80歲外,有攝護腺癌家族史、帶有如BRCA突變基因者、服用男性激素或平時攝取較多高脂肪食物的男性,都是罹患攝護腺癌的高危險群。雖然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治療選項多,但不同的治療策略影響後續疾病發展及病友存活期。根據標準治療指引,臨床初始治療為去勢療法(ADT),透過藥物或手術方式盡可能地降低體內男性荷爾蒙的濃度,但通常在治療1-3年後癌細胞會產生抗性,當病友血清中睪固酮濃度低至去勢標準,但癌細胞仍持續增長者,則進入「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不僅治療棘手,還具快速高死亡率,臨床上亟待出現更好的治療方案。臺北榮民總醫院泌尿部男性生殖科科主任黃逸修醫師說明,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是透過抑制聚合酶PARP的活性,阻斷癌細胞DNA修復機制,進而導致癌細胞凋亡。臨床研究結果顯示,PARP抑制劑單獨使用於帶有BRCA突變基因的病友,可以有效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較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高出三倍,而若是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併用,則可用於不分基因型的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友,且與新一代的荷爾蒙療法相比,影像學無進展生存期增加8至11個月,疾病惡化或死亡的風險也降低3成以上。此外,無論是單獨使用或合併使用,PARP抑制劑能使腫瘤縮小、降低PSA指數,亦讓病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男人雌激素過高 恐致老化、性滿意度降低等6大風險
當聽到女性賀爾蒙時,大多數的人都以為是女性才有的,其實男人與女人同時都具有男性跟女性賀爾蒙,在男性生理以及女性健康上皆佔有相當重要的角色。當男人的女性賀爾蒙過多,又稱「雌激素強勢」,恐會變得容易疲倦、肥胖、大量掉頭髮、胸部女乳化、肌肉失去彈性,甚至性功能障礙!男性賀爾蒙:睪固酮男人最重要的一種男性賀爾蒙為「睪固酮」,是多效賀爾蒙,影響層面多。大多數民眾對於睪固酮的功用與印象,僅會聯想到性滿意度,包括引起性慾、維持陰莖勃起及精液製造量等。但睪固酮的作用不僅於此,還會影響男性的肌肉量、骨密,甚至專注度、自信心和記憶力也都受賀爾蒙影響。男人的男性賀爾蒙較多、女性賀爾蒙較少。女性賀爾蒙:雌激素女性賀爾蒙有兩種,分為雌激素與黃體素,屬於類固醇類荷爾蒙。雌激素作用為促進乳房發育、骨盆變寬、刺激子宮內膜生長、增加體脂肪等,讓女性身體可應付懷孕;黃體素則是維持子宮內膜、促進乳房發育。女人的女性賀爾蒙較多、男性賀爾蒙較少。男人睪固酮濃度不足 加速老化、性滿意度降低男人與女人同時都具有男性跟女性賀爾蒙。男人一旦睪固酮濃度低落,容易「無衝勁、虛累累」,使人出現老化症狀,缺乏衝勁,發生更年期障礙。更糟的是,如果久坐、沒運動、睡不好,當男人體內的女性賀爾蒙悄悄的變高了,這就是走在「雌激素強勢」的路上,就容易疲倦、肥胖、大量掉頭髮、胸部女乳化,甚至還出現性功能障礙!5大生活型態造成「雌激素強勢」不當的飲食習慣會讓體重過重,身體脂肪產生越多雌激素;巨大或持續性的壓力會使睪丸激素變成雌二醇,因壓力造成雌激素變多;另外,汙染、外食、環境賀爾蒙也都是造成雌激素強勢重要的原因之一。1不當的飲食習慣2巨大或持續性的壓力3汙染4外食5環境賀爾蒙(如塑膠容器、重金屬、殺蟲劑等)年齡殺的不只是時間 還有賀爾蒙由於雌激素是由睪固酮經由芳香酶轉化而成,年輕男性體內芳香酶的濃度較低,中年以後芳香酶的濃度慢慢增加,雌激素也跟著增加,睪固酮的分泌開始減少。但雌激素過高不是中老年男性的專利,根據醫學研究,目前許多3、40歲的男性身上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年輕男性也該提高警覺!讓雌激素指數回頭 才能重振雄風讓賀爾蒙回歸平衡,才能找回男人的健康。可定期做男性賀爾蒙評估檢查,檢測體內濾泡刺激素、黃體刺激素、睪固酮、性賀爾蒙結合蛋白、游離睪固酮、生物活性睪固酮、雌二醇、皮質醇、脫氫異雄酮硫酸鹽與男性賀爾蒙平衡指標等。適用於≥19歲且壓力大、易緊張、責任感重的完美主義者、有家族精神病史者。最重要的是,無論年紀多大,都建議調整生活型態,如每天睡滿7-9小時有助於維持飽足感,以及均衡飲食、釋放壓力與避免環境賀爾蒙,還有規律運動可減少脂肪與降低雌激素,增加睪丸激素的產生,散發男人味。
男不孕不只精蟲品質問題 醫曝:要注意!可能是「這問題」惹禍
38歲小林與妻子結婚後一年多,一直想有個孩子,備孕期間即使透過賀爾蒙調整藥物,來治療丈夫精蟲活動力低問題,卻總因為勃起障礙遲遲未能受孕。最終求助醫師後,透過給予口服助勃藥物及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妻子也在幾個月後順利受孕。六對夫妻一對不孕 「勃起障礙」讓備孕卡關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謝昆霖說明,男女之間若持續一年有規律且未避孕之性行為,但仍未懷孕便可稱為不孕症。不孕問題一直是國內甚至全球重視的議題之一,國際衛生組織(WHO)在2023年4月發表了一份全球性調查報告,發現有17.5%的成年人不孕,也就是大約每6對夫妻便有1對患有不孕症。造成夫妻不孕的問題男女的因素相當,各佔1/3,而剩下1/3則為雙方皆有問題或找不到關鍵問題。男性不孕近幾年逐漸被重視,許多研究發現精蟲品質在這數十年來有明顯下降。除了精蟲品質外,臨床上有些病人在第一步驟便產生障礙,無法把精蟲順利送至女性體內,也就是性功能障礙,包括勃起功能障礙(不夠堅挺或過程容易軟化),以及射精障礙(早洩、遲洩、逆行性射精等)。藥物或體外震波治療 可改善勃起問題針對不孕男性且伴隨性功能障礙,謝昆霖有下列幾點提醒及建議:1.不孕症男性相較於一般族群,有較高的性功能障礙,而這也是阻礙順利受孕的第一道難題。2.有許多疾病可能會影響精蟲品質及性功能障礙,例如睪固酮濃度不足、攝護腺慢性發炎等相關疾病,因此若有性功能障礙的不孕男性,建議盡早至泌尿科求診。3.適當的藥物或物理性低能量體外震波治療,可改善此類不孕夫妻的男性性功能障礙,而且此類治療不會阻礙受精,或影響之後的胚胎發育。4.備孕期間不必集中火力,刻意減少行房次數,適當的性行為頻率,除了有助於精蟲品質維持,還可以減少關鍵日行房的不安及緊張感。5.夫妻雙方可以適時聊聊,減少因情緒不安而影響備孕。適當轉換心情、環境也有助於受孕。不孕跡象或性功能障礙 及早就醫提高受孕率謝昆霖表示,一場戰爭要勝利,除了要有訓練精良的士兵,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士兵投射到戰場上。呼籲在備孕期間的男性,有不孕跡象或產生性功能障礙時,應尋求泌尿科醫師協助,找出是否有潛在疾病且加以解決,提高成功受孕機率。
男性想提升睪固酮濃度「喝可樂」就可以 老鼠實驗結果太驚人:連睪丸都變更大顆
網路上總是流傳各種謠言,像是「喝可樂會殺精」,甚至「用可樂洗下體可殺精」的說法,不過外科醫師陳榮堅就澄清闢謠,這是錯誤的觀念,不論是用喝的、還是用沖的,可樂都沒辦法殺精,但根據中國西北民族大學一項研究指出,飲用可樂會促進睪丸發育及睪固酮分泌。中國西北民族大學一項研究指出,飲用可樂會促進睪丸發育及睪固酮分泌。(圖/翻攝自推特)這個被發表在期刊《內分泌學報》(Acta Endocrinol)的研究指出,科學家位聯就碳酸飲料對男性生殖器和生育能力的影響,透過實驗後發現,喝可樂的個體睪丸更大顆,睪固酮濃度也更高。根據《紐約郵報》等外媒引述這項研究結果,科學家15天內觀察實驗室內的多組老鼠,中有只喝自來水的,一些喝了摻水的可口可樂或百事可樂,另一些則喝了未稀釋、濃度100%的上述兩款可樂,並且定期檢測,包括驗血和測量睪丸重量等。科學家發現,喝純可樂的老鼠與只喝水、飲用稀釋可樂的同類相比,睪丸重量更重,睪固酮濃度也更高。科學家發現,喝純可樂的老鼠與只喝水、飲用稀釋可樂的同類相比,睪丸重量更重,睪固酮濃度也更高。(圖/翻攝自推特)研究團隊認為,這次實驗結果不僅提供科學基礎,也有助預防前列腺功能障礙及相關癌症。不過,研究結論並未指出,碳酸飲料對於睪丸大小和睪固酮分泌的長期影響,甚至與過去的研究相互矛盾。先前曾有一份針對2500名男性的調查顯示,每日飲用1公升可樂者精子數量少了30%,顯示含糖飲料和加工食品會降低男性生育能力,但也有科學家發現,適當攝取咖啡因能夠促進睪固酮分泌,促進精子產量及睪丸發育。
5大原因很「傷精」 醫曝「挽救方法」…2個半月有機會恢復
《國家地理雜誌》日前報導有關「全球精子計數下降的速度比我們以為的更快」,對此台北馬偕醫院泌尿科醫師陳鈺昕表示,現今男性不孕風險的環境因素持續累加當中,加上不良的生活型態,導致大多數男性生育能力降低,可以把握5大方向,保護自己的生殖健康。陳鈺昕在粉專《石•攝•性•也 泌尿科 陳鈺昕醫師》指出,全球男性出現了嚴重的生育危機,包括精子計數陡降、精子濃度減少以及不孕症日益增加;另外,精子數也可能跟睪丸癌、心血管疾病、早發性死亡的風險有相關。陳鈺昕分析,影響精液品質不良的可能因素包括低睪固酮濃度、出生前接觸的環境化學物質會影響男性生殖器發育變化、接觸到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會模仿或擾亂身體的賀爾蒙、吸菸以及肥胖;研究發現以上的因素會造成精子濃度降低、精子游動力低落、精子的DNA損傷增加,而精子濃度較低(低於每毫升1500萬個精子)的男性會有較高的住院風險。至於長期暴露在環境化學物質中加上有害的生活型態,會代代累積甚至傳遞給下一代,陳鈺昕說,「看到這邊你可能會想問『那我的精子還有救嗎』,其實只要遠離這些物質並改善生活習慣,精子還是有挽救的空間,因精子從製造到成熟需要大約75天,表示男性基本上每兩個半月就有機會恢復精子品質。」那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的生殖健康?陳鈺昕建議,一攝取健康飲食、二規律運動、三維持健康體重、四避免吸菸,最後是減少接觸會干擾內分泌的化學物質,像是鄰苯二甲酸酯類(塑膠製品和個人護理產品,例如指甲油、洗髮精、頭髮定型噴霧)、雙酚A(硬塑膠製品、黏著劑、某些食物罐頭的內壁塗料)、阻燃劑(家具和地毯)、全氟烷基化合物(不沾鍋和抗汙地毯)、殺蟲劑(植物性食品和草坪保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