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中心
」 睡眠呼吸中止症 打呼 AI 缺氧 健康降低睡眠呼吸中止併發症! 「1檢查」揪隱形殺手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影響睡眠品質,也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其關聯可從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時間點得到進一步證實。早在2005年,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夜間發生心因性猝死的相對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6倍。睡眠呼吸中止 嚴重可能猝死亞東醫院睡眠中心於2022年在美國睡眠醫學會官方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也顯示,相較於白天發作的病患,夜間發生急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對比值為5.5倍。心血管疾病長期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除了眾所周知的危險因子如吸菸和高血壓外,「睡眠呼吸中止症」更是常忽略的危險因素。定期進行睡眠檢查 減少健康威脅胸腔內科暨睡眠專科林倬漢醫師指出,即使是典型症狀如打鼾和精神不濟,也並非所有患者都會表現出來。對具有心血管風險的人群,定期進行睡眠檢查並重視睡眠品質和規律是至關重要的。大眾應該增強對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認識,同時提高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視程度,以減少其對健康造成的威脅。居家睡眠檢查 獲睡眠生理資訊林倬漢醫師解釋,居家睡眠檢查是一種舒適、方便的睡眠檢測方式。相較傳統檢查的複雜監測線路,它僅需要使用3到5條線路,專門設計用於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主要優勢在於提高患者的檢查舒適度,避免因不適或緊張而無法入睡的情況。同時,免去前往醫院不便並大幅縮短等待檢查時間。睡眠檢查不僅能夠測量睡眠呼吸中止指數,還能提供更精確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睡眠缺氧債數值,讓民眾更深入了解自身的睡眠健康狀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避免不可逆憾事發生林倬漢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和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療計畫,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降低潛在的併發症風險,預防可能的心臟和其他相關健康問題,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不死癌症」導致山豬感冒猝死? 免疫權威:2重點是關鍵
藝人山豬(陳俊甫)昨日猝逝,享年38歲,家屬透露山豬是感冒未癒,經醫師診斷為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病逝。事實上,山豬身體健康狀況不佳,除了體重高達100公斤,還曾有心肌梗塞、高血壓、心悸、睡眠呼吸中止症等,且20多歲罹患「紅斑性狼瘡」,多年來都靠服用藥物、定期回診控制病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山豬猝逝?紅斑性狼瘡被指是可能的原因之一。紅斑性狼瘡是自體免疫性疾病中致死率最高者,由於無法治癒,只能症狀治療,因此又有「不死癌症」的封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顧問主治醫師蔡嘉哲曾獲國家新創獎,也曾任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是免疫疾病的權威,他表示,「紅斑性狼瘡患者若沒有好好控制病況,只是一個小感冒也可能導致死亡!」蔡嘉哲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的疾病,但如果有定期回診、服藥,同時調整生活作息,還是可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但如果病況不佳、體內發炎因子過於活躍,一點點小感染就可能造成嚴重結果,甚至小命不保。另一個被懷疑是山豬猝死的原因是呼吸中止症,呼吸中止症不只影響睡眠品質,根據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也與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早在2005年,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夜間發生心因性猝死的相對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6倍。亞東醫院睡眠中心於2022年在美國睡眠醫學會官方雜誌上發表的研究也顯示,相較於白天發作的病患,夜間發生急性心房顫動的患者,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危險對比值為5.5倍。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暨睡眠專科林倬漢醫師指出,即使是典型的症狀如打鼾和精神不濟,也並非所有患者都會表現出來,這使得早期發現變得更加困難。對於具有心血管風險的人群,定期進行睡眠檢查並重視睡眠品質和規律是至關重要的。現在人們可以通過更為方便的「居家睡眠檢查」獲得準確的睡眠生理資訊。相較傳統檢查的複雜監測線路,它僅需要使用3到5條線路,專門設計用於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主要優勢在於提高患者的檢查舒適度,避免因不適或緊張而無法入睡的情況。同時,這種檢查方式免去前往醫院的不便,並大幅縮短等待檢查的時間。林倬漢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和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療計畫,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降低潛在的併發症風險,預防可能的心臟和其他相關健康問題,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影響睡眠品質原因多 專家曝睡眠不足恐造成「這4種」病症
你有被枕邊人踢下床的經驗嗎?這並非中邪,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兆煒表示,不同的疾病都有可能導致在夜晚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在睡眠醫學門診中,常見情形包括夜間磨牙、不寧腿症候群、週期性肢體運動障礙,以及快速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等症狀。病人在睡眠中經歷各種不自主的身體動作,如咬牙切齒、輕微的踢腿或是肢體劇烈的動作,這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還會干擾同床共枕的伴侶。長期睡不飽 恐引發多種病症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全台約有390萬人有失眠困擾,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睡不好的問題!「想睡卻睡不著、已經好久沒有睡飽了」這是許多失眠族的心聲。睡眠是一天當中放鬆身心的重要時刻,不過卻有許多人無法一夜好眠,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出現多種全身病症。反應遲鈍無法專注免疫力下滑引發心血管疾病為了確實釐清睡眠障礙的成因,睡眠醫學專科醫師會安排多項睡眠生理檢查,偵測記錄腦波、呼吸、手腳活動等生理反應,再依照檢測結果治療睡眠疾患,讓身體和心靈獲得修復,確保更健康與品質的睡眠。針對睡眠障礙解決方式,陳兆煒說明,夜間磨牙有時是日常壓力過大或牙齒排列不正引起,這時可以使用藥物或特製牙套,舒緩這類情形;不寧腿症候群病患會在準備入睡時,感受到腿部的不適需要移動腿部獲得暫時的緩解,抽血檢查確認是否鐵質缺乏,再適當補充鐵質。陳兆煒建議,有失眠困擾的民眾可以先嘗試調整生活習慣,像是睡前避免飲用刺激性飲品、抽菸、使用3C產品,營造舒適的入睡環境,倘若不見改善,就建議至睡眠障礙整合門診尋求醫療協助。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用再到醫院睡一晚! AI預測15分鐘即可判斷結果
近年來由於睡眠醫學的進展,有越來越多的睡眠障礙疾病受到民眾關注,特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除了影響睡眠品質以外,它也被認爲與許多重要慢性疾病有密切關係,例如心血管疾病、血脂異常、憂鬱症與失智等等。然而其診斷率卻仍偏低,主要原因是自我察覺不易,以及傳統上的隔夜多功能睡眠生理檢查的可近性低,往往需要到醫院的睡眠中心睡一晚,並且排程較久。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 即時偵測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因此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居家睡眠檢測方式及新創的睡眠檢查方法被研發出來—「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可於短時間10-15分鐘內完成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篩檢及風險評估,已獲得美國FDA、歐盟CE、台灣TFDA核准。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是由臺大王鶴健教授超音波團隊與安克生醫陳正剛技術顧問(臺大工學院教授)共同研發出來之設備,也跟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進行臨床試驗,成果證實可以有效並即時的偵測出容易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以及早進行相關的診斷與治療。人工智慧AI輔助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透過這樣的創新智慧化超音波上呼吸道解剖結構檢測,比傳統的檢查更為深入檢測上呼吸道阻塞或狹窄的程度,並得知咽喉及口腔舌部等軟組織的軟硬度,配合相關耳鼻喉科、睡眠專科醫師的整體評估,透過人工智慧AI預測患者罹患OSA的中重度風險,不僅可以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並可提供給臨床耳鼻喉科醫師做進一步手術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根據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前瞻性研究顯示,約有九成的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可以藉由「人工智慧超音波睡眠檢測儀」被提早偵測出來,由於不少患者為非肥胖的青壯年齡社會中堅族群,這樣的檢測服務預期將能提升病友的睡眠與生活品質,並有效降低日後罹病的醫療支出與生產力減損,守護更多國人的健康。
AI協助擺脫「電線人」 身上僅一機!揪出睡眠呼吸中止症
36歲的張先生睡眠時鼾聲雷動,睡眠無法持續,也造成家人無法安睡,原來張先生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故在接受扁桃腺手術治療後,由中醫大附醫臨床團隊與人工智慧中心共同開發的「居家睡眠檢測系統-智眠檢」進行術後追蹤,大幅縮短檢查排程效率,以輕便簡易的裝置,居家就可將檢測結果上傳雲端,運用AI大數據建構的人工智慧模型,快速分析心電圖,以此持續追蹤後續病況,輔助醫師判斷其治療成效,結果顯示張先生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已獲得改善,有效提升睡眠品質。打呼是危險的訊號,研究顯示,50%打鼾者都是先打呼,接著產生睡眠呼吸暫停,可能導致心臟、高血壓、腦溢血、中風等疾病,對生命恐將造成威脅,嚴重者甚至會半夜猝死。中醫大附醫耳鼻喉部喉科鄒永恩主任指出,根據亞洲睡眠協會的調查,台灣有超過20%的人,約近500萬人患有睡眠障礙,然而實際願意接受診療的人數卻遠低於此數字。由於睡眠中心有其空間限制,能收治病人有限,而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 (Polysomnography, PSG)又需要病人一整晚配戴多種生理感測器:包括腦波圖、眼動電波圖、氣流、氧氣飽和度、心電圖或心跳速率等,多重電線在身上,形同「電線人」,病人更易緊張無法入眠,導致檢測可能失準。此外,睡眠中心亦需備有睡眠技師徹夜監看多種類的生理數據,進行標記與判讀,醫療人力資源需求亦大。睡眠中心杭良文主任表示,中醫大附醫睡眠中心目前已經使用「智眠檢」,在超過100位的臨床受試病人中,以廣達攜帶式AI心電圖測量儀輕便簡易的檢查方式,大幅提升檢測效率,結合後續AI分析心電圖訊號,能輔助醫師更精準辨識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協助縮短後續診斷與治療。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許凱程主任提到,智眠檢可以根據睡眠呼吸中止發生時的心電訊號變化,使用深度學習方法辨別睡眠中止的嚴重程度。對於睡眠的呼吸中止事件和睡眠覺醒事件(因為呼吸中止而導致睡眠中斷)的偵測分別達到92.7%和93.2%的準確度,而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時發生30次呼吸中止)的分類更達到95.8%的準確度。此系統持續進行臨床測試中,後續規劃取得台灣食藥署智慧醫材認證,並導入臨床使用,預期將對睡眠醫學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人工智慧中心致力於臨床資料之應用,藉由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醫院的醫療資料訓練智慧醫療神經網路模型。這些模型可提供臨床診斷的建議,並結合臨床決策系統,減輕醫護人員臨床工作的負擔。
台灣近500萬人睡眠障礙 中醫大附醫AI「智眠檢」準確揪病因
36歲的張先生睡眠時鼾聲雷動,全家人都睡不好,前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就醫,耳鼻喉科主任鄒永恩判斷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先以扁桃腺手術改善病症,術後追蹤由攜帶式AI心電圖測量儀「居家睡眠檢測系統-智眠檢」進行,裝置輕便,在家就可上傳檢測結果到雲端,運用AI大數據快速分析,輔助醫師判斷治療成效,提升睡眠品質。睡眠呼吸中止症 嚴重者恐半夜猝死打呼是危險的訊號,根據研究顯示,50%打鼾者都是先打呼,接著產生睡眠呼吸暫停,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血壓、腦溢血、中風等疾病,嚴重者恐半夜猝死!鄒永恩指出,根據亞洲睡眠協會的調查,台灣有超過20%的人,約近500萬人患有睡眠障礙,然而實際願意接受診療的人數卻遠低於此數字。傳統睡眠檢查 床位難等又耗費醫療人力由於醫院床位限制,能收治病人有限。而且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Polysomnography, PSG)需要一整晚配戴多種生理感測器:包括腦波圖、眼動電波圖、下巴肌電圖、氣流、氧氣飽和度、心電圖或心跳速率等,患者被綁成「電線人」緊張無法入眠,導致檢測可能失準。此外,睡眠中心亦需備有睡眠技師徹夜監看多種類的生理數據,進行標記與判讀,醫療人力資源需求亦大。▲傳統睡眠多項生理功能檢查(PSG)需要整晚配戴多種生理感測器,患者被綁成「電線人」緊張無法入眠,導致檢測可能失準。(圖/中醫大附醫提供)AI分析心電圖 一機搞定、準確度逾九成睡眠中心主任杭良文表示,中醫大附醫睡眠中心目前使用「智眠檢」,在超過100位的臨床受試病人中,與廣達合作攜帶式AI心電圖測量儀,以輕便簡易的檢查方式,大幅提升檢測效率,結合後續AI分析心電圖訊號,能輔助醫師更精準辨識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協助縮短後續診斷與治療。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主任許凱程提到,智眠檢可以根據睡眠呼吸中止發生時的心電訊號變化,使用深度學習方法辨別睡眠中止的嚴重程度。對於睡眠的呼吸中止事件和睡眠覺醒事件(因為呼吸中止而導致睡眠中斷)的偵測分別達到92.7%和93.2%的準確度,而嚴重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時發生30次呼吸中止)的分類更達到95.8%的準確度。此系統持續進行臨床測試中,後續規劃取得食藥署智慧醫材認證,並導入臨床使用,預期將對睡眠醫學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中醫大附醫表示,人工智慧中心致力於臨床資料之應用,藉由深度學習的人工智慧技術,利用醫院的醫療資料訓練智慧醫療神經網路模型,可提供臨床診斷的建議,並結合臨床決策系統,減輕醫護人員臨床工作的負擔。目前中醫大附醫人工智慧中心已取得十數項食藥署智慧醫材認證,將持續地研究和創新,期許在智慧醫療領域帶來更多突破。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福音 APP紀錄睡眠讓你一夜好眠
白天嗜睡、睡覺打呼、半夜頻尿、晨起頭痛、怎麼睡都睡不飽,以上症狀你中幾個?不少民眾認為,睡覺時大聲打呼代表睡得好,其實不然。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自覺症狀,常認為自己是失眠、睡不好等睡眠問題。醫:肥胖、男性、壓力大者較易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台中慈濟醫院醫務秘書兼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邱國樑醫師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的原因為睡眠時因呼吸道肌肉放鬆、垂落、頸部重量或結構問題,導致呼吸道狹窄,使呼吸變淺且費力,患者會出現明顯的打鼾聲,嚴重時便會造成呼吸道阻塞而窒息。其中肥胖、體重過重者較容易發生,且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23年調查顯示,近兩成逾40歲台灣男性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中高風險,是女性的九倍。再加上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睡眠時間不定,長期下來容易造成失眠,進而有較高的機率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傷身也傷「心」睡眠呼吸中止症顧名思義「睡眠過程中止呼吸」,因夜間反覆缺氧,常見的症狀有:白天嗜睡、頭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佳、性功能障礙。近年來流行性病學調查也顯示,罹患高血壓、心衰竭、缺血性心臟病、心房顫動、腦中風、肺高壓的病人中,其中有40%至80%都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患者往往因不了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嚴重性,導致錯失治療黃金期。如何判斷睡眠呼吸中止症?邱國樑主任說明,判斷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參考呼吸中止指數,即每小時若睡覺的時候打呼,但呼吸偶爾會停10秒以上,每小時有五次以上,就算是的睡眠呼吸中止症。5-15次是輕度,可以透過側睡或積極減重等方式改善,15-30次是中度,30以上屬於重度。邱國樑主任建議,若本身或枕邊人有打呼、白天嗜睡等常見的症狀發生或對睡眠呼吸中止症有疑慮的民眾,可至睡眠中心或胸腔內科等相關科別了解,進一步安排睡眠檢測及多項生理檢查以診斷是否確實有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APP紀錄睡眠情況 邁向好眠睡眠呼吸中止症會針對嚴重的程度不同,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中重度的患者應優先考量配戴持續性正壓呼吸器,利用正壓空氣撐開上呼吸道阻塞的部位,維持睡眠過程中呼吸道的暢通。民眾也可透過手機下載APP進行雲端監控追蹤呼吸器使用情況、睡眠品質及記錄個人化的睡眠資訊,包含分析使用時間、睡眠過程中是否有漏氣、面罩脫落次數、窒息指數等使患者更能了解自己的改善情況。手機APP也可以記錄每天治療狀況,不只民眾參考,更可提供醫師判斷居家治療效果,作為治療調整的參考,提升居家治療品質。邱國樑主任呼籲,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治療以外也要改善生活習慣和多運動。如發現家人睡覺時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盡快到睡眠中心或胸腔內科等相關科別諮詢了解。▲手機APP雲端監控追蹤呼吸器使用情況、睡眠品質及記錄個人化的睡眠資訊,使患者更能了解自己的改善情況。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損害心臟及腦部 這「3項症狀」是警訊
日前1名46歲女子本身無三高疾病,卻突然中風,就醫後才發現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OSA)。醫師表示,中度至重度OSA患者,身體發炎指數較一般人高出2至3倍,而發炎與癌症、大腦退化等疾病息息相關,睡眠時呼吸中止所造成的間歇性缺氧,更可能導致心臟與大腦功能受損。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表示,造成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的原因為睡覺時,呼吸道肌肉放鬆、垂落或是頸部重量、結構問題,導致呼吸道狹窄,睡覺時打呼就是最常見的警訊。若民眾有打鼾聲大到房間外都聽得見、肥胖、脖圍太粗(女性35公分以上,男性38公分以上)、總覺得睡不飽等問題,以上符合3項的話,就要小心是睡眠中止症,應盡早就醫治療。莊立邦接著指出,2021年國人10大死因,其中8項就跟睡眠不足有關,包括腦出血、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呼吸衰竭、疲勞駕駛所致交通意外等。中度至重度OSA患者,身體發炎指數較一般人高出2至3倍,而發炎與癌症、大腦退化等疾病有關,長期間歇性缺氧造成血氧飽和度降低,更會導致心臟與大腦功能受損。身體發炎使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造成血栓、粥狀動脈硬化等問題,嚴重時恐猝死。另外,重度睡眠中止症患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6倍,總癌症死亡率為常人8倍,中度以下患者糖尿病好發率則比一般人高2倍。根據國內最新調查訪問顯示,512位40歲~65歲國人中,男性每5位就有1位有打鼾、睡不飽的問題,為女性的9倍,其中又有近2成為OSA高風險患者,遠超過國外數據 。莊立邦強調,治療睡眠相關疾病要趁早,以防呼吸中止指數(AHI)逐年增加。
理科太太筆記課程引爭議 蘇打綠家凱「4專業背景」說:請找專業諮商師
百萬Youtuber理科太太(陳映彤)近日在線上學習平台《Hahow好學校》推出「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線上課程,內容包括自己諮商100多個小時的經驗分享,售價1799元。但由於諮商在台灣屬醫療行為,因此課程推出沒多久就遭到各界撻伐。而擁有心理學專業背景的蘇打綠家凱,也在FB上發文表示「請找專業的諮商師/治療師」。蘇打綠家凱於12日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開頭就表示「我從政大心理系畢業,光智青少年心理衛生中心實習,曾任職台大睡眠中心睡眠技師,陽明腦科學研究所肄業」單是從這四項經歷來看,就可以知道家凱有心理相關背景。之後家凱也表示「自己持續在接受諮商中,如果身旁有人需要諮商建議,我的唯一做法是,請他們找尋專業諮商師/治療師」。家凱也解釋「(心理治療)這個過程很像談戀愛選對象,你需要親身體驗,才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幫助」。最後家凱強調「治癒自己是不會有捷徑的」。而雖然家凱並沒有指名道姓的點出事情,但明眼人都曉得他在表示自己對理科太太事件的看法。不少網友在看到這篇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聽起來在生氣」、「不會買了心靈雞湯的書,看完後就知道要如何從負面的情緒裡走出來,專業的諮商師/治療師之所以需要,是因為人類的多元性,也因為如此才需要專業」、「說得很實際!」、「別人的經驗不能套用在所有人身上,請去找專業有執照的人」、「治癒之路上的覺察和體悟,真的要自己走」、「真的不在其中無法想像」。
地震怕到不敢睡變「地牛症候群」 3招教你一夜好眠
這兩天台灣地震頻傳,昨天(23日)凌晨規模6.6的強震,更把許多震到一夜難眠;加上最近餘震不斷,開始有些人出現所謂的「地牛症候群」,怕到不敢睡。醫師表示,部分對地震敏感的民眾,可能會有數天不敢入睡的情形,建議平時可藉由加強腹式呼吸、培養慢跑、快走等運動習慣,或攝取溫鮮奶、香蕉、堅果等食品,都有助舒緩焦慮情緒。不過焦慮情形若持續1至2周未緩解,即尋求專業醫師幫助。花蓮近海昨天凌晨發生規模6.6地震,許多民眾從睡夢中驚醒後,就不敢再入睡。據《蘋果新聞網》報導,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受訪時表示,臨床上有看過因擔心地震導致入睡困難、做惡夢等情況,主是因為對餘震產生預期性焦慮所導致的症狀。振興醫院身心治療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毛衛中則在受訪中提醒,焦慮延續的長度,通常和災情大小相關,但若一直沉浸在這樣的情緒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減少關切新聞。毛衛中並觀察,過往有看過在地震發生後幾天,都不敢入睡、不敢上床的患者,多半以女性居多。但其實一般人在事件發生過後幾天,多半會逐漸淡忘,但若自我觀察1至2周,腦海中還是浮現對地震的恐懼感,最好考慮就醫。
【健康生態情報】天成醫療體系 以工業4.0視野 打造智慧醫療大健康生態圈
天成醫療體系已連續5年參加台灣最具規模的醫療科技展,緣於創辦人張育美也是現任立法委員,師承前美國白宮顧問、工業4.0大數據專家李傑教授,以工業4.0的6M和6C,蛋黃和蛋白理論在醫療與科技互聯網IOT的應用。在面臨新冠疫情,天晟醫院應用各項科技於防疫中,天成醫療體系於2021年醫療科技展,展現醫療與科技結合的豐碩成果,以AI智慧醫療科技體驗館及AI智慧科技運動體驗館為兩大參展特色,四天展期規畫多場醫師聊健康及多元化的大健康體驗。醫療物聯網 防疫照護零接觸天晟醫院蔡芳生院長自信地說,在體系同仁共同努力下,防疫表現傑出,達到了零接觸、零死亡率及零院內感染的成績。傲人的成果背後是紮實的科技底蘊,例如自動量測生理儀器、微軟HoloLens2、智慧白板、Aeolus Robot消毒機器人等各式醫療物聯網設備應用,減少不必要的接觸增進醫療團隊的效率。在此次疫情中天成醫療體系發揮救援急先鋒,華航及桃園農工等多場緊急臨時PCR的大量篩檢以及醫院及社區PCR採檢、COVID-19疫苗接種等政府政策,引進自動鼻咽採檢機器人、高通量全自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系統,及創新導入「One by One天成快打法」,獲得各界及政府機關的稱讚。結合AI、醫療科技 引領醫療產業新變革天成醫療體系徐慧伊董事長表示,體系超前部署智慧醫療科技多年,鄭貴麟董事副院長進一步分析,工業4.0時代中物聯網、雲端服務的發展、虛實整合的新世代產業變革,醫療服務更應與科技結合。該次參展也應用工業4.0到元宇宙的創王光電,使AR加VR到XR提供及時、準確、資訊立體清晰的顯示,加上5G遠程(達文西)手術成爲可能。同時展示最新型的CANON電腦斷層掃描儀,配合最新人工智能肺部影像分析軟體(AVIEW LCS+),提供快速診斷與處置之醫療服務。AI健康管理中心 智能健康管理有一套天成醫療體系的健康會所,是全國唯一SNQ 國家品質認證的高階健康管理中心,落實以「天成健康雲」AI智能管理,行動電子健康記錄及行動電子病人記錄,使個人或健康照護者,隨時掌握健康狀況、提供連續性醫療照護服務。導入英業達集團英華達公司「全家寶全方位生理量測系統」,即時掌握患者生理數據,精準擬定治療方針。與康統醫學科技的AI語音輸入系統,打造醫療臨床SIRI。睡眠中心引進網嘉醫療與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共同開發之數據監測照護平台。多年前首創「醫養合一」 打造大健康智慧長照天成醫療體系有中壢天晟區域教學醫院、楊梅天成地區教學醫院,以及金色年代長照法人機構:3家護理之家、5家日照中心、5個長照A單位,提供5G醫療、護理、復健、藥事等居家服務。金色年代以快樂為主軸,藉由「金色年代SMARC雲端AI智能健康管理系統」,透過AI全身功能動作評估與分析,隨著使用者身體狀況的變化,循序漸進調整「個人化運動處方」,達到長者精準運動的目的。這就是金色年代長照社團法人徐向謙董事長創新的「大娛樂」結合「大健康」的營運理念。
7成民眾因疫情睡眠卡關 感染新冠病毒風險增2.93倍
新冠疫情延燒屆滿一年,飛利浦公司發表第六屆國際睡眠調查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下7成受訪者出現睡眠問題,且4成的受訪者表示會半夜醒來而中斷睡眠。更有醫學研究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感染新冠肺炎後住院風險是一般人的2.93倍,提升罹患其他疾病的風險。回應今年世界睡眠日主題「規律睡眠,迎向健康」,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莊立邦與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皆強調,睡眠為個人健康的重要支柱與根基,睡眠品質不佳將直接影響免疫能力,並提升癌症、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失智症等風險。若有任何睡眠相關的問題千萬不可忽視,應積極尋求專業醫師協助並持續接受治療。 莊立邦主任說明:「睡不好為百病之源,睡眠不足直接影響免疫能力。根據研究顯示,相對於一晚8小時睡眠,若睡眠時間砍半為4個小時會使免疫系統中的自然殺手細胞大幅減少。其中若為睡眠呼吸中止症者,更可能提升罹患癌症、心臟疾病、中風、糖尿病、失智症等風險。」2020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飛利浦公司針對歐、美、亞洲等13個國家、共13000名成人進行調查,發現高達7成受訪者在疫情期間出現睡眠問題,而睡前習慣使用手機者更成長至84%,其中4成為搜尋疫情相關資訊,顯示疫情促使受訪者更加焦慮且依賴手機。疫情加重睡眠品質惡化儼然成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健康議題。調查亦發現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受訪者表示,疫情確實影響陽壓呼吸器使用率,中斷使用甚至降低一半,劉文德主任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症狀為睡覺時上呼吸道反覆塌陷,導致呼吸道阻塞無法呼吸,長期使腦部氧氣供應不足,進而增加癌症、慢性病及失智症的罹患與惡化風險。醫師強調該疾病是需要專業醫師長期且穩定介入的,台灣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盛行率約5~10%,估計全台有數十到數百萬的患者。最新國際研究更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與一般人相比,罹患新冠肺炎後住院風險更提升2.93倍,易出現多種併發症。調查亦指出,疫情期間,7成民眾如遇到睡眠狀況選擇上網尋求解決方法,恐使睡眠問題治療被延誤;雖然我國疫情相對國外緩和,然而隨疫情的波動,就診人數仍明顯受到影響。一名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台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而返台工作,因為擔心染疫不僅不敢進醫院回診,甚至晚上還停止陽壓呼吸器的使用。停用後,不只每晚因呼吸中止驚醒多次,也因為疫情感到焦慮而睡不安穩,即便晚上很早就寢,白天仍不斷感到昏昏欲睡、無法集中精神,同時也影響到了日常的工作而使其更加焦慮,出現惡性循環,最後精神、體力皆受不了後,選擇回到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就診,經莊醫師建議後定期回診並持續使用陽壓呼吸器,不論是白天的精神狀態、夜晚睡眠狀況皆改善許多,也減緩感到焦慮的心情,使莊醫師感嘆「幸好有回來就診!」此外,去年上半年許多企業實施在家工作,加上民眾害怕疫情而減少外出,使日常活動量銳減。劉主任表示:「日常活動量若不足,可能導致水份堆積在下肢,到了夜間睡覺時,下肢水份回流堆積在喉嚨進而造成上呼吸道的阻塞,使鼻腔出現問題,除影響睡眠品質外,也會加速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出現及惡化!」醫師強調,若是自覺有睡眠問題反覆出現、或有長期打鼾、白天醒來頭痛、精神不濟則可合理懷疑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民眾若擔心頻繁出入醫院不妨可選擇居家睡眠檢測,若檢測結果出現異常,盡快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打呼釀禍!35歲男血壓飆高破表 不根治恐致腦中風
35歲的王先生近2、3年來一直覺得體力大不如前,最近更因為疫情因素讓從事業務的他生意一落千丈,一早起床經常頭痛、肩頸不適,有天拿起家中的血壓計一量,血壓竟然高到幾乎破表,讓他嚇得直奔醫院的心臟科門診。經過藥物治療後,血壓雖然趨於穩定,但王先生仍覺得身體未變得更加輕鬆。在心臟科醫師仔細評估後,發現不菸不酒、體重不算肥胖的王先生,除了較缺乏運動外,並無其它造成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因此建議他到胸腔內科接受進一步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檢查結果發現王先生有嚴重的打呼行為,並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醫師建議配戴持續性陽壓呼吸器後,王先生血壓變得更加穩定,之前的頭痛、精神不濟也獲得改善,在日後追蹤的心臟科門診中,服用的血壓藥物也漸漸地減少。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林倬漢醫師指出,高血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為減少日後發生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機會,醫師會診斷及釐清共同存在的疾病或危險因子,如常見的糖尿病、抽菸、高血脂、肥胖等,但其中一項重要的共同疾病卻容易被忽視,那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以高血壓患者來說,約每3人就有1人患有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根據美國心臟科學會最新版的高血壓診治指引中,高血壓病人約10%屬繼發性高血壓(找得出明確疾病所導致的高血壓),又約一半的繼發性高血壓背後成因是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若此類高血壓的背後病因能被治療,病患本身的高血壓往往能獲得極大的改善甚至根治。另外,若高血壓患者已同時使用三種不同類型的降血壓藥物,其血壓仍無法獲得控制,在這類病人中約有80%罹患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林倬漢醫師表示,一般血壓的測量和紀錄絕大多數是在白天家中或診間所得到,但睡眠時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所造成的缺氧、心房及心室壁張力增加、交感神經興奮所造成的高血壓就鮮為人所知。近年的研究指出,睡眠時間的血壓對比白天的血壓,對於預測往後發生心血管疾病是一更好的指標。若患者有以下情形,醫師建議患者立即至胸腔內科或睡眠中心就醫:1.被醫師懷疑有繼發性高血壓2.睡眠時期的血壓並未較白天下降3.高血壓出現於清晨一起床時4.已服用三種不同類型的高血壓藥物而血壓仍未控制5.血壓已控制且無其他危險因子仍併發生心血管/腦血管事件
【年輕猝死3】醫師慘遭「隱形殺手」毒手 狂瘦30公斤才找回健康
呼吸中止症患者因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得到肺炎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近三倍,也容易猝死,更可怕的是,高達八至九成的人患有此病而不自知,因此呼吸中止症被稱為「健康的隱形殺手」。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也親身體會,目前體重60多公斤的他,其實8年前體重高達90公斤,而且當時胃食道逆流、一晚夜尿兩次。「我自己的專長是睡眠,所以知道這些是呼吸中止的症狀。」劉文德說,呼吸停止後,身體想要再次吸入空氣,此時會使血壓升高,於是右心房會分泌心房利尿鈉肽來因應缺氧與降血壓,所以會增加尿量,因此導致夜尿頻頻。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8年前體重高達90公斤,因呼吸中止症導致胃食道逆流、夜尿頻頻。成功減重至60多公斤後,呼吸道不再受到擠壓,呼吸中止症因此痊癒。(右:過去、左:現在)(圖/劉文德醫師提供)而胃食道逆流與其他症狀如慢性咳嗽、容易嗆到,原因都來自於呼吸中止會導致打呼,光一個晚上可能就打呼2000次以上,長期下來會磨耗喉嚨,因此造成這些現象。呼吸中止症必須透過檢測才能確診,劉文德說,以一小時計算,呼吸中斷5~15次為輕度;15~30次為中度;30次以上為重度,而又以中度患者佔多數,推估全台患者約400萬人,但實際上應該更多。危險族群包括吸菸、鼻過敏、肥胖、胃食道逆流者,其中男性患者較多,且隨著年齡增長,軟組織更為鬆弛、更容易堵塞呼吸道,所以50~60歲後的患者也較多。至於打呼就代表有呼吸中止症嗎?這必須經過檢測才知道,但機率高達7成,但相反來說,呼吸中止症患者則肯定會打呼。劉文德說,亞洲人咽喉結構較窄,推估應該有8~9成人都有嚴重程度不一的呼吸中止問題,其中肥胖更易擠壓上呼吸道,所以風險更高。「後來我減重之後,呼吸中止的問題就解決了。」若因咽喉結構問題而導致呼吸中止症,諮詢醫師意見後,也可考慮採取手術治療。(圖/報系資料庫)
【年輕猝死5】一晚缺氧240次以上 中風癌症悄悄找上你
呼吸中止症會導致睡眠中斷,造成交感神經異常,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相較於一般人,呼吸中止症患者罹患高血壓機率增3倍、心血管疾病增2倍、中風率也提升1.6倍。另外,研究也發現,在1522名受試者當中,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未來18年存活下來的機率,比一般人大幅下跌將近3成,顯示呼吸中止症具有潛在的生命威脅。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說,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有呼吸中止症,認為要到醫院檢查很麻煩。「其實現在有居家簡易檢測,可以跟醫療院所租借儀器,租金大約2000元,就可帶回家檢測是否有呼吸中止症問題。」
【年假熬夜惡果2】本來就有失眠問題 狂睡易陷惡性循環
即將迎接過年的7天假期,許多人趁著假期通宵追劇、打牌,搞得生理時鐘大亂,研究顯示,不僅會陷入失眠的惡性循環中,更會增加癌症風險。40歲的陳小姐就心有所感,「我實在對過年的假期,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因為她本來就睡眠狀況不好,平時只要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改變,就容易難以入睡,每次過年好不容易終於睡久一點,但一到收假的時候,她就會陷入更嚴重的失眠。吳珮全常遇到睡眠功能障礙者上門求診,她總會提醒患者,若作息不規律導致生理時鐘紊亂,恐引發全身性的健康危機。(圖/亞東提供)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吳珮全說,關鍵在於生理時鐘,一旦沒有在固定時間睡覺,就容易影響全身器官的生理時鐘,如果不希望生理時鐘紊亂,最好在固定時間睡覺、起床,就算是周末想睡飽一點,時間差距也不要超過1小時以上,否則反而會影響到睡眠,甚至導致失眠。「正常的睡眠時間大約為7~8小時,如果不足、睡眠品質不佳、早上起床仍舊疲累,就代表生理時鐘已被影響。」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醫師說,這些本來睡眠就有狀況的人,過年後更容易睡不著、睡不好。「除了作息不規律,過年的時候大多是吃吃喝喝、久坐,身體缺乏活動量,自然會影響睡眠。」劉文德醫師建議,年假期間每天應該保持一定的活動量,也要多到戶外活動。過年期間要多到戶外活動,才能減少睡眠問題。(攝影/李宗明)
【年假熬夜惡果3】深沉睡眠如洗腦 減少失智過動風險
「一天到底要睡幾小時?其實每個人都不同,但睡眠品質可以從白天精神狀況來觀察。」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醫師說,如果在枯燥無聊的環境下呵欠連連,或是中午吃飽後愛睏,其實都代表睡眠不足。劉文德說,失眠、睡不好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大腦功能,尤其是所謂的深沉睡眠,在醫學上更具有「排毒」效果,可以清除大腦中廢棄的蛋白質,減少失智的相關風險。睡眠影響全身荷爾蒙分泌,一旦荷爾蒙分泌失衡也會讓三高疾病愈來愈惡化。(圖/中時資料庫)劉文德醫師說,2013年已有動物實驗結果出爐,證實睡覺時腦脊髓液可以洗去細胞中的蛋白質廢物,去年更透過核磁共振檢測讓大眾清眼目睹「洗腦」過程。劉文德說,透過影像可看到睡眠狀態時,腦脊髓液每隔20秒就會流進大腦出洗掉蛋白質廢物,一旦清醒就立刻停止,若蛋白質廢物長期累積過多,研究顯示,大約20年後就會增加失智、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如果孩童、青少年時就開始累積蛋白質廢物,不僅立刻會出現情緒問題,未來也可能提早失智。亞東醫院精神科醫師吳珮全補充,「除了會導致癌症、失智、情緒問題之外,由於睡眠影響全身荷爾蒙分泌,一旦失衡也會讓三高疾病愈來愈惡化,增加中風、洗腎等機率,甚至還會使身體的瘦體素分泌變少,燃燒脂肪的能力逐漸低下,而造成肥胖。」劉文德醫師建議,如果失眠或睡眠品質有問題,最好先就醫針對原因治療,睡得好才能長保健康。劉文德醫師表示,良好的睡眠品質具有「排毒」效果,可以降低失智風險。(圖/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