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疾病
」 青光眼 白內障 眼疾 近視 失明台灣成「眼鏡王國」?500度以上近視人口居全球之冠 專業醫示警「慎防4病變」
不知曾幾何時,在台灣,眼鏡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標配」,反而是沒有近視的人成為十分罕見的少數族群。而眼科醫師林宜鴻也表示,台灣近視人口為全球第一,超過500度的高度近視,更佔據近視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也提醒,近視如果高達800度,有4種眼部疾病必須注意。眼科醫師林宜鴻日前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近視度數深,代表眼球老得快」,可能現在年紀30多歲,但眼睛就已經與80幾歲的長者相差無幾。而林宜鴻也提醒,如果近視度數超過800度,很有可能會導致下列的眼睛病變:早發性白內障不到50歲就出現白內障症狀,導致視線模糊和視力下降。視網膜剝離眼睛內的視網膜從其正常位置脫落或分離開來的疾病,發生時不會痛,但屬於急症,發生要盡早治療,否則可能會視野缺損。近視性黃斑部病變可能會導致視力模糊或失去中央視力,對閱讀、開車或認人,都會造成影響。青光眼神經逐漸損壞、周邊視野受損,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失明。林宜鴻也提醒,眼睛是很寶貴的資產,近視代表眼睛處於不同程度的風險環境。林宜鴻也列舉數據,點出近視與沒近視正常人相比,罹患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如下:低度近視 (50-300度),14倍風險中度近視 (301-600度),73倍風險高度近視 (600度以上),845倍風險林宜鴻也呼籲民眾,應當每年去眼科做檢查,包含散瞳檢查、眼軸測量、眼壓及視神經盤檢查等,畢竟有些眼睛疾病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定期檢查及早發現病根、及早治療。
癌症治療引發眼睛葡萄膜炎 七旬婦視力剩0.3險失明
71歲朱女士罹患輸尿管尿路上皮癌,手術後接受最新癌症免疫療法,腫瘤獲得大幅清除。惟在後續追蹤過程中,感到左眼視力模糊、頭痛、和皮膚出疹等症狀至眼科就醫。視力檢查結果右眼視力還有0.8,左眼視力只剩0.3;雙眼有輕微初期白內障,及雙眼後葡萄膜炎,合併黃斑病變及嚴重漿液性視網膜剝離,詳細檢查發現為免疫療法藥物誘發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罕見病徵,經局部類固醇注射及藥水治療後,頭痛和視力都獲得完全緩解,恢復原本的視力和正常的生活,追蹤三年無身體癌症或眼睛葡萄膜炎的復發。臺北榮總眼科部葡萄膜炎及眼矯型科黃德光主任表示,葡萄膜炎是眼內的組織發炎,由於診斷與治療困難,是已開發國家造成民眾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葡萄膜炎往往跟全身疾病相關,可能跟自體免疫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相關,可能跟身體的感染如帶狀泡疹相關,也有可能是跟服用的藥物相關;因此,葡萄膜炎的診斷與治療往往也要從全身的系統疾病研究著手。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與生活環境的改變,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台灣民眾十大死因之首。黃德光主任提醒,新的標靶藥物與生物治療能夠有效的控制病情,大幅延長患者的生命和改善生活品質。然而在治療中的患者,卻有可能因許多不同原因,可能是疾病本身,可能是使用的藥物,而造成眼內的葡萄膜炎,進而造成視力傷害,但是若能即時準確地診斷與治療,就能夠恢復正常的視力與視覺品質,患者應該要謹慎面對,並告知醫師正在使用的相關藥物。臺灣常見的葡萄膜炎,就有23種以上的相關病因發表在文獻上;這些成因之中以自體免疫相關原因占多數,然而也有部分葡萄膜炎是因為體內的感染、腫瘤、或藥物所引起。因為原因多樣且治療方向迥異,正確的診斷與治療關係到病人身體和視力恢復的程度。隨著國人平均壽命的增加,惡性腫瘤對國人健康的威脅持續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癌症的發生率已達到每年每一千人中有3人以上新罹癌,伴隨而來的癌症治療與長期照護相對重要。這些患者中,偶爾也會有產生葡萄膜炎的時候,眼睛的葡萄膜炎可以在治療的任何時期發生,跟疾病的狀態息息相關,千萬不能小看。葡萄膜炎常見的症狀,包括視力模糊或嚴重不正常的飛蚊症增加,只有極少數人以單純的眼睛不舒服表現。眼科醫師經過精密的儀器和散瞳檢查後,可以根據檢查的結果,譬如角膜內皮上聚集許多沉澱物,眼內的發炎細胞增加,視網膜和脈絡膜產生病灶,就可確診葡萄膜炎。癌症治療中發生葡萄膜炎,最擔心的是腫瘤自己產生的葡萄膜炎。臨床上有時能看到身體的惡性腫瘤或血液腫瘤轉移到眼內,這時檢查可能可以看到脈絡膜或葡萄膜腫塊、視網膜下細胞浸潤、或玻璃體內不正常的白血球浸潤;少部分病人因為腫瘤本身引發的自體免疫反應攻擊視網膜細胞可能會造成特殊的視網膜病變。所以發現癌症病人有葡萄膜炎時,應該先審視全身腫瘤控制的情況,是否有其他地方的轉移,並針對惡性腫瘤本身加以治療。另一種偶爾會見到的葡萄膜炎,是因為傳統的化療所造成的抵抗力低下,使患者被病原體伺機感染。其實沒有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偶爾也可能因為身體的感染散播到眼內而產生葡萄膜炎。只是罹患惡性腫瘤的患者遇到這些感染,由於抵抗力差,延誤治療不只眼睛受到影響,更可能有生命危險。針對這種葡萄膜炎,往往只要確立病原體,加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就能控制眼睛或身體的感染,降低失明的危險。癌症免疫療法在最近幾年逐漸盛行,針對腫瘤可以有效的治療而且身體的副作用較不劇烈,帶給患者更好的腫瘤治療和高的生活品質。罕見狀況下,有些患者會被這些免疫療法藥物,誘發自體免疫的反應,更少數的患者,則以葡萄膜炎來表現。患者的葡萄膜炎表徵千變萬化,有些只有些微發炎細胞增加,有些產生比較嚴重的脈絡膜發炎。所幸這種癌症治療藥物所引發的葡萄膜炎,相較於前兩者,較沒有重大的生命危險,只要針對發炎加以治療,輕微時使用眼藥水,嚴重時暫停使用免疫療法並加上身體消炎藥物或眼內注射,即有可能讓發炎緩解消除,讓病患恢復視力。黃德光主任提醒,癌症的治療,需要完整的醫療團隊全人治療,才能帶給患者最有效的治療以及生活品質。而人類的視網膜,是少數人體器官,可以直接觀察到血管的長相以及有無發炎細胞浸潤的構造。當在癌症治療中發生眼睛疾病,應立刻就醫檢查,除了能夠確保視力與視覺品質外,有時甚至能觀察到身體的健康狀況。
「致盲殺手」青光眼年輕化!醫曝7大危險族群:早期眼睛症狀不明顯
青光眼是不可逆的眼睛疾病,更是世界第二大致盲原因,且近年來青光眼已有年輕化的趨勢,一不小心無聲的視力殺手恐找上門,就有眼科醫師示警,年齡超過40歲、糖尿病患者、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等7類人,均是罹患青光眼的高風險族群,更可怕的是早期眼睛並無明顯症狀。根據醫院衛教資訊顯示,青光眼(Glaucoma)是一種可導致眼盲的眼部疾病,臨床特徵為眼壓升高、視神經盤凹陷萎縮、視野缺損及縮小,且由於多數青光眼病患通常難以自我覺察,直到視神經嚴重損傷時才會發現異樣,因此導致後天失明的風險相當高。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郭哲源表示,除了眼壓過高容易造成青光眼外,包括眼睛受過外傷、高度近視及遠視者、年齡超過40歲、長期使用類固醇、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以及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等7類人,均是罹患青光眼的高風險族群。值得關注的是,高眼壓普遍被認為是引起青光眼的主因,醫師也會透過測量眼壓協助診斷是否患病,不過即使是眼壓正常的人,仍有可能罹患青光眼,而此類病患則是所謂的「低壓性青光眼」,因此高眼壓並非是誘發病變的唯一條件。
青光眼不可逆! 七種人有失明危機應小心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青光眼是世界第2大致盲原因。而在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人數可謂相當可觀,近年來由於高度近視人口比例增加,再加上診斷科技的進步,青光眼的發生率逐年提高,且年齡層有年輕化的趨勢。青光眼破壞視神經不可逆 眼壓過高是主因青光眼是一種會造成視力持續惡化且無法恢復的視神經病變,臨床上會呈現視神經盤凹陷擴大、視神經退化及視覺功能受損,視神經一旦遭到破壞會造成不可逆的視覺功能喪失。因青光眼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等到察覺異狀時,視神經通常已遭相當程度破壞,因此若太晚發現,才接受治療,視神經難以恢復,會增加失明的風險。然而大眾普遍對青光眼認知意識不足,仍有許多民眾認為青光眼疾病是可以恢復治癒的。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科主任柯玉潔醫師表示:「青光眼是一種會導致眼盲的疾病,確診青光眼的患者也逐漸年輕化,將對個人、家人與社會造成嚴重衝擊。」造成青光眼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眼球內部壓力過高。眼球內部充滿了房水,負責維持眼球內正常的壓力,而當眼球內作為排水管的「隅角」塞住,房水排不出去,就會引起眼壓升高,因而造成青光眼的風險。但高眼壓並不是青光眼的必要條件,即使眼壓正常,仍然可能患有青光眼。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郭哲源分享,青光眼除了眼壓影響之外,還有下列危險因子。1. 家族有青光眼病史者2. 年齡超過40歲3. 糖尿病患者4. 患有高血壓或其他心血管疾病者5. 高度近視者與高度遠視者6. 長期使用類固醇7. 眼睛受過外傷者青光眼規律點藥水未改善 應考慮手術介入青光眼雖是不可逆眼睛疾病,但仍然可以透過治療延緩疾病的惡化。現在對於青光眼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以及雷射或手術治療。在藥物治療上,治療青光眼可以使用眼藥水或服用口服藥,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減少房水的生成或促進房水的排出,進而降低眼壓,使青光眼得到良好的控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部主治醫師蕭雅娟醫師說:「藥物治療通常是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點眼藥水的確是青光眼最常見的治療方式,但若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可以透過雷射或青光眼手術達成眼壓控制。」青光眼治療手段其中之一為手術治療,但仍有許多患者第一反應會感到擔心害怕,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治醫師陳美如分享:「當藥物及雷射治療無法控制眼壓時,便須考慮外科手術治療,現階段廣被採用的手術叫小樑網切除術,是在眼睛黑白交界的輪部開一洞口,將房水引流到結膜下。適時的手術介入可以達到更低與更平穩的眼壓,減緩疾病惡化,掌握治療黃金期守護靈魂之窗。」對於青光眼的治療頻率計畫,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張毓帆醫師說到:「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初期就診時,需觀察用藥反應,約1~3個月需回診,兩年內約4~6月安排一次相關檢查評估,兩年後若病況穩定,檢查的頻率就可延長,但最終仍須依據主治醫師的評估診斷為主。」民眾熱烈響應世界青光眼週 拯救視界刻不容緩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主任級主治醫師劉瑞玲醫師說到:「世界青光眼週就是要讓大家多認識青光眼,青光眼會導致失明,但積極治療可以避免失明,與青光眼共存,定期追蹤,才是最好的方式。」青光眼雖然是一個可能導致失明的疾病,但只要及早發現,以正向的心態面對疾病與治療,與醫師同心協力運用可行的治療方式,儘可能穩定控制眼壓,並不必然會導致失明。定期回診追蹤檢查,掌握疾病的進程以調整治療策略,是青光眼治療必經之路,期望青光眼病友能以正向的心態與醫師共同努力守護靈魂之窗。
控錢櫃女員工「酒精噴眼」害失眠禿髮 里長怒求償500萬!法院判決結果出爐
台北市大安區一名邱姓里長於2020年疫情期間至錢櫃SOGO店消費,怎料卻遭黃姓女服務生誤將酒精瓶當作額溫槍,導致邱男的雙眼被酒精噴濺,經醫師診斷為角膜炎、視力下降等傷害,不過後續均可復原,事後邱男怒向黃女、錢櫃求償500多萬元,一審判處黃女及錢櫃連帶賠償3萬8000多元,另錢櫃須再支付同額的懲罰性賠償金,邱男不服提上訴,二審判決結果出爐,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根據判決書指出,邱男主張,錢櫃服務生黃女因誤噴酒精,導致他角膜炎、雙眼瀰漫性角膜炎、雙側性結膜損傷、視力受損等傷害,甚至害他罹患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失眠及禿髮,由於眼睛受傷勞動力減損9%,以每月薪資4萬5千元為計,直至65歲退休共損失約99萬多元,加上醫療費用、精神撫慰金等賠償,另再要求錢櫃支付懲罰性違約金251萬多元,總計向黃女、錢櫃共求償502萬多元。一審判決認為,根據診所病歷、鑑定報告等資料,邱男所主張的眼睛疾病在事故發生前就已有症狀,難以認定是誤噴酒精所造成,另外邱男先前也曾有多次精神科的就診紀錄,無法斷定壓力來源是黃女導致,不過黃女確實有誤噴酒精之過失,錢櫃也有監督過失,判黃女及錢櫃連帶賠償醫藥費、精神慰撫金共3萬8640元。另外,錢櫃身為經營業者,未能選任審慎的員工對顧客量測體溫,事發後也未能立即提供大量的生理食鹽水或清水讓邱男沖洗,以降低受傷程度,判錢櫃須再另賠懲罰性違約金3萬8640元,邱男共計可獲賠7萬7280元。邱男不服提上訴,要求錢櫃、黃女應賠償剩餘的495萬多元,經台北地方法院二審審理,駁回邱男上訴、維持一審原判,不過准予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由,上訴至最高法院。
玩雪卻差點失明!男大生放假賞雪隔日淚流不止 就醫才知患上「雪盲症」
浙江麗水一名21歲的男大生日前和朋友一同去賞雪,在戶外玩耍、拍攝了一整天,沒想到隔日起床卻不停流淚,眼睛倍感刺痛甚至一度失明,趕緊至醫院就診才知道,自己是患上了「雪盲症」。根據陸媒《錢江晚報》的報導,阿羽(化名)於22日至處州公園玩雪,和幾位剛放假的同學一起拍攝,在戶外開心地待了一整天。當晚回家後,阿羽開始覺得眼睛乾澀,眼淚也不斷冒出,但他只以為是手機使用時間太長,便沒有放在心上,直至隔日起床,他的症狀變得更加嚴重,視力也逐漸模糊,家人隨即就將他送至醫院的眼科掛號。主治醫生毛醫師經過診斷後,確認阿羽得了「雪盲症」,是因為長時間觀雪導致,由於陽光會經由雪地或冰面反射,使得眼睛受到紫外線的損傷,進而刺激角膜和結膜,引起眼睛的不適和發炎反應。另外,陽光反射便會增加眼睛接收到的光線強度,讓眼睛疲勞、視覺模糊的狀況加劇。報導指出,「雪盲症」的典型症狀為眼睛刺痛、灼痛、畏光、流淚、眼睛痙攣、發癢、異物感等等,嚴重時會出現視力模糊,甚至有短暫性失明,而這種症狀通常在長時間觀雪後1至2小時出現,並會在1至2天緩解,視力也會自然恢復。而毛醫師也提醒,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曾經得到過「雪盲症」,再次患病的症狀將更嚴重,並可能讓視力逐漸衰弱,引起長期的眼睛疾病,嚴重則可能永久性失明,因此建議民眾在雪地配戴太陽眼鏡,或使用遮陽帽、面罩,以減輕眼睛的負擔。
別再因害怕手術延誤治療白內障 衛教大使林心如籲40歲以上定期眼科檢查
白內障是相當常見的眼睛疾病,隨著年紀增加,水晶體越來越混濁,便會出現視力模糊、眩光、重影、色彩度降低等症狀,嚴重會影響生活更會加速失能風險。不過,許多人常會因為害怕白內障手術而延誤就醫,甚至等到白內障「熟了」水晶體完全混濁,不得已才接受手術治療。因此,眼科醫療品牌舉辦發佈會,讓民眾了解事實上白內障手術有更安全的「SMART飛秒雷射」可以選擇,並邀請藝人林心如擔任衛教大使與醫師攜手呼籲,4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定期眼科檢查,及時發現白內障並依醫師建議接受手術安排,別再因害怕裹足不前造成更多影響。「這些」都是白內障危險因子 嚴重影響視力、生活白內障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年紀增長、老化,使得眼睛水晶體漸漸混濁,進而影響視力。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眼科醫師蔡德中表示,除了老化以外,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副甲狀腺疾病等)或外傷都有可能是白內障產生的原因。另外,3C產品的使用也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之一。蔡德中醫師提到,像手機的光源通常都是LED,LED光源的藍光比例比較高,現在使用手機的機會增加,藍光傷害也成為目前很注重的危險因子,此外高度近視也是誘發早發性白內障的一個重要危險因子。白內障的症狀會漸進式進展,許多患者一開始可能會不以為意,但當水晶體混濁到一個程度時,視力障礙嚴重,生活也會因此受到影響。蔡德中醫師表示,開車、走路等都會受到影響,有些人甚至會因為安全考量而不敢出門,社交活動減少變得很消沉。手術是唯一根治方法 SMART飛秒雷射具3特性提升手術安全目前手術是根治白內障的唯一方法,隨著科技發展白內障手術也越趨進步,除了一般飛秒雷射外,現在還有具備低能量、小光斑、高頻率3大特性的SMART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能提升手術安全性、減少併發症。蔡德中醫師說明,SMART飛秒白內障雷射手術跟其他飛秒雷射,最大的不同在於SMART飛秒是低能量雷射,而低能量雷射的優勢因為它的小光斑對周邊組織的傷害會較少,手術的安全性更會大幅提高,這是最大的差別。醫師認為,對於視覺品質要求較高的民眾,或是本身角膜有缺損、退化,以及水晶體有受傷、不完整等手術較困難的個案,如果有飛秒雷射的輔助,能讓醫生更有信心地處理困難之處,另外像高度近視對於視覺品質、散光等屈光的預後要求較高的話,配合高階人工水晶體以及飛秒雷射會有更好的改善效果。林心如擔任衛教大使 攜手醫師籲40歲以上定期檢查隨著近視人口增加、3C使用等影響,早發性白內障也逐漸增加。擔任SMART飛秒白內障衛教大使的藝人林心如也提到,自己工作關係常常會面臨攝影棚內的強光、相機的閃光燈等,再加上家人曾罹患白內障,讓她更早意識到早發性白內障的風險。在發佈會上,林心如與醫師攜手呼籲40歲以上應每年定期眼科檢查,及時發現白內障並依醫師建議接受手術安排,掌握適當手術時機,別再因害怕裹足不前造成更多影響。蔡德中醫師也特別提醒,高度近視的民眾更需要定期健康檢查,若度數有明顯變化,很有可能是早發性白內障徵候,應前往眼科醫療院所由醫師進一步確認、評估。
高度近視恐成眾多眼疾之源! 醫授「343原則」維持視力保健
國人「靈魂之窗」越來越茫!眼睛退化機制與幼年期的視力狀態關係密切,最大的問題根源就是近視。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監事、三軍總醫院一般眼科主任呂大文出席「眼疾治療歷史特展」表示,國小學童畢業時視力若達到500度,未來度數恐不低於1,000度,提醒兒童時期要注意視力保健,掌握「343原則」,將畢業時近視度數壓到300度以下,罹患眼疾的風險才能降到最低。呂大文表示,人生不同階段會引發不同的眼部疾病,兒童時期如果沒有照顧好視力,就會成為未來所有眼睛疾病的根源,包括壯年乾眼症、早年性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呼籲孩子越年幼時就注意視力保健越好,盡量在兒童在畢業之前壓低近視度數,不要達到300度。根據國健署統計,小學1年級學童近視比例26%,小學畢業學童近視比例已超過50%;根據眼科醫學會統計,若小學3年級近視度數達到300度、小學畢業時近視達到500度者,未來度數恐不低於1,000度。白內障與青光眼逐年攀升 眼睛健康不可忽視國人常見眼疾包括乾眼症、飛蚊症、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根據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白內障就診人數從民國105年106萬人上升到民國110年的114萬人,5年內成長7%;青光眼就診人數從民國105年35萬人上升到110年43萬人,5年成長22%。遠離惡視力 國健署推廣視力保健「343原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發表的「世界視覺報告」指出,全球有至少22億人有視力障礙,其中超過10億人的眼疾原本是可預防與治療的。此外也將高度近視下修至500度。衛福部國健署也推廣視力保健「343 原則」:「3」學齡前到22歲的孩童和青少前,每次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4」22歲到尚未老花眼的人,每次近距離用眼40分鐘後,休息10分鐘。「3」有老花眼的人,每次近距離用眼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呂大文表示,過度曝曬於陽光對眼睛來講有潛在的傷害;民眾生活中接觸3C產品後,看遠處或是到大自然走走,適度放鬆眼睛很重要;用眼時也要注意不要太操勞,建議在燈光充足的環境下使用眼睛。醫師呼籲,眼睛健康是人們必須面對且重視的課題,眼睛受損不只影響生活便利,也容易發生跌倒或交通上的危機,進一步因不敢騎車、外出,影響到自信和社交,工作可能停擺,甚至加速失智症來臨。擁有正確的認識眼疾知識,每年定期至眼科檢查,捍衛自己的眼睛,才能擁抱睛彩視界。
近視500度以上要注意! 恐造成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四訂為「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於12日舉辦「World Sight Day 2023眼疾治療歷史特展暨沙龍座談會」,多位醫師表示,高度近視是許多眼疾的成因,包括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等,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提出「護眼123」守則,呼籲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幫助孩子遠離惡視力的威脅。今年世界視覺日主題「愛你眼睛健康」Love Your Eyes,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台灣眼科學教授學術醫學會、中華民國台灣眼科視覺光學及屈調驗光醫學會、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中華民國愛盲協會、財團法人惠光導盲犬教育基金會、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以及社團法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共襄盛舉。▲每年10月的第2個星期四為「世界視覺日」,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舉辦「World Sight Day 2023眼疾治療歷史特展暨沙龍座談會」。小1視力不良率高達26.2% 每年級以6至9%攀升WHO於2020年發表「世界視覺報」指出,全球有至少22億人有視力障礙,其中超過10億人的眼疾原本是可預防或治療。其中老花眼導致的近視力障礙佔比最多,已矯正和未矯正分別為9.7億及8.3億人,主要導致失明或視力障礙的屈光不正和白內障則有約1.9億人,其餘成因包括老年性黃斑病變、青光眼、角膜混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沙眼等。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組長林宇旋表示,依據國健署2021年發布的《世界視覺日衛生福利統計通報》學生裸視視力不良率(含近視、散光、弱視等),國小1年級為26.2%,即每4位學生就有1位視力不良,隨後每年級都以6至9%迅速向上攀升。從小近視者,隨著度數日益增加,日後容易成為高度近視,更是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的高風險族群。因此國健署特別提出「護眼123」守則: 每年定期檢查視力1-2次,做好視力存款。 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 每日戶外2-3小時,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人口高齡化、3C時代 全民眼睛面臨退化 社會高齡化,眼睛老化所帶來的眼疾問題是全民需要面對的課題,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建同提到:「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與近期疫情影響,加速了民眾對於3C產品的依賴性提升,首當其衝的便是我們的眼睛健康,這使眼睛疾病不再是老年時才會面臨到的問題。」現今因為長時間使用3C產品,導致眼睛疲勞,調節焦距的睫狀肌及控制眼球運動的眼外肌疲乏而使眼睛加速退化,加上若對眼疾的認知不足夠時,就容易錯失最佳治療時間。白內障宛如霧裡看花 「等熟透才治療就晚了」「如果在看東西時覺得好像在霧裡看花一樣,就要留意是否有白內障的可能性。」眼科診所院長蕭裕泉表示,白內障主要是隨著年紀,水晶體因為長期接受光線下逐漸變得混濁,導致光線無法穿透水晶體,相對視網膜接受到的光線也會變少,進而影響到視力。目前臨床上治療白內障使用藥水僅能「延緩」白內障的發生,因此進行手術搭配換上人工水晶體是目前臨床上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然而,一般大眾對於白內障有著「等熟透了才能開刀」這樣的迷思,醫師指出,過熟的白內障反而會增加手術的困難與風險,建議民眾應定期檢查眼睛,在適當的時機進行手術才能降低術後風險。而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如今白內障手術大多都使用小傷口的微創手術,加上人工水晶體功能性愈來愈多元,民眾不需害怕手術帶來的疼痛不適感,以及選用適合自己日常生活習慣的人工水晶體,也能找回水晶體受損前的視力。青光眼是「視力小偷」 拖延治療恐導致失明有「視力小偷」之稱的青光眼,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難以自我覺察,而且為慢性、不可逆的視神經病變,等到察覺異狀時,視力恐已大部分受損。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監事呂大文表示,治療青光眼除了普遍所知使用眼藥水降低眼壓,當眼壓控制不夠穩定、或藥物副作用難以承受時,透過手術治療可達到更低或更穩定的眼壓控制,「在初期適時的手術介入,可以減少長期用藥的副作用,並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品質,不要因為畏懼手術錯過黃金治療期,導致不可逆的失明。」提醒民眾應定期篩檢,才能及時發現青光眼,避免疾病快速惡化。24歲就視網膜剝離! 3大治療方式搶救視力現代人慣性長期使用眼睛,導致眼睛乾澀、疲勞甚至近視都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許多孩童在年紀尚小時就接觸3C產品,孩童較缺乏自制力容易成癮3C產品,年紀輕輕就看出了近視,成了眼疾產生的隱患。台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黃德光分享:「曾經有位24歲的年輕人,在唸書時發生了視網膜剝離,原因在病患本身為高度近視,所以近視度數愈深,眼軸愈長,眼球壁變得薄且脆弱,先會產生破洞,再慢慢滲水至視網膜下方產生剝離現象,因此視網膜發生的機會就會比一般人相對來說高出許多。」視網膜剝離狀況危急!醫師提醒民眾在眼睛發出警訊時應盡速就醫,目前治療方式有3大類:冷凍療法、鞏膜扣壓術與玻璃體切除術。特展現場並展出白內障手術與水晶體發展,以及現在常見的眼睛疾病,透過導覽的方式讓民眾獲取眼睛知識。多位醫師呼籲用正確的方式面對眼睛老化的健康問題,及早檢查與治療才能「LOVE YOUR EYES愛你眼睛健康」。
「果汁之王」整顆都是寶!營養師揭6大好處 2類人注意攝取量
近年因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為了有更好的體態,紛紛開始注重飲食。營養師高敏敏透露,「百香果整顆都是寶!高維他命C、抗發炎、高纖維、低GI、酸甜超好吃!不僅有『果汁之王』的稱號,直接吃、配優格、各種吃都超美味」,但糖尿病友一天不建議超過4至6顆,洗腎、腎病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百香果好處如下:1.對抗自由基百香果內的類黃酮、白皮杉醇可維持血液通暢、對抗因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都有抗癌、抗發炎的功效。2.嗯嗯順暢百香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幫助排便、維持腸道健康。3.保護心血管百香果內鉀含量高,可調整血壓、維護心血管健康、保持肌肉健康運作。4.保護眼睛百香果中的 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可維持黏膜完整性、維持眼睛健康、預防眼睛疾病。5.排毒養顏富含維生素C,幫助皮膚美白、抑制黑色素、促進膠原蛋白合成、提升鐵吸收、改善氣色。6.幫助減脂低GI水果可維持血糖穩定,減少脂肪形成,豐富的膳食纖維也可增加飽足感、降低飢餓感。營養師提醒,「雖然百香果的GI值僅16 升醣很低,但糖尿病友一天不建議超過4~6顆(看大小),並應分散食用且當天不要再吃其他水果」,另外洗腎、腎病患者也要注意攝取量。
吸菸不會影響視力?電子菸不會傷害眼睛? 錯!「這些」眼疾風險都會提升
許多人認為抽菸危害只侷限於呼吸道系統,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菸害也會影響眼睛、視力健康。國健署表示,吸菸會增加罹患嚴重眼睛疾病的風險,甚至影響視力,而且不只有紙菸,電子菸也會影響眼睛健康。因此民眾千萬別覺得吸菸、使用電子菸造成的影響與眼睛視力無關。吸菸不只影響肺 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風險亦提升若提到吸菸的害處,一般民眾大多會聯想到肺癌、呼吸道疾病等,或是認為抽菸的影響與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等有關聯。不過國健署指出,吸菸者會比不吸菸者要早5年患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會造成難以閱讀、影響駕駛等日常活動。除了黃斑部病變外,菸草的使用也會增加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國健署表示,白內障會影響視力,一旦發生白內障,恢復視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手術、更換混濁的水晶體,因此千萬不可輕忽。不只吸菸者同住者也受害 電子菸也有眼睛疾病風險此外,不只有吸菸者的眼睛健康受到威脅,周遭的人也會受到影響。國健署提到,與吸菸者同住的人,因二手菸而患上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而許多人認為紙菸危害較大,電子菸就不會有這些健康問題,但事實上也並非如此。國健署表示,電子菸的風味添加物可能會增加自由基的產生,破壞DNA導致白內障,而且使用電子菸可能會減少流向眼睛的血液,改變視網膜功能並增加罹患眼癌的風險。WHO世界衛生組織也曾表示,應避免使用菸草和電子菸,以保護健康,包括眼睛健康。國健署提醒,吸菸會增加罹患嚴重眼疾和永久性視力喪失的風險,因此民眾應戒菸,並定期進行眼科檢查,有助於改善眼睛健康,並防止視力喪失。資料來源:國健署真相與闢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16929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Omicron亞變種「大角星」驚現首例死亡個案! 專家:注意「這些症狀」
新冠肺炎Omicron亞變種病毒株XBB.1.16「大角星」(Arcturus)近期再度肆虐印度。對此,新德里當局為了阻止疫情大規模爆發,除了下令恢復疫苗生產外,還再度宣布強制佩戴口罩的命令。而據稱「大角星」目前已在全球29國出現相關病例,並在泰國出現全球首宗死亡個案。據悉這款病毒傳染速度更快,且與眼睛疾病有關,患者易發生結膜炎,專家呼籲民眾應留意。綜合《泰國公共電視》、英國《鏡報》的報導,泰國公共衛生部醫藥科學署署長蘇帕吉(Supakit Sirilak)20日通報,截至4月17日止,泰國共記錄到27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變異毒株「大角星」病例,包括1例病殁。蘇帕吉指出該名死者是「年長的外國人,有潛在的健康問題」,因此死亡原因未必確切反應出這款變異株的嚴重性,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然而,曼谷朱拉隆功大學臨床病毒學研究中心主任永(Yong Poovorawan)示警,「大角星」可能已無可避免的將成為泰國的主流變異株。報導稱,在4月9日至15日期間,因感染該病毒而住院的患者人數,比前一周增加了兩倍半。俄羅斯衛生監督機構Rospotrebnadzor在18日則表示「大角星」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染性,但不具有高致命性的特徵。」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3日的流行病學報告中指出,目前XBB.1.16已在全球29個國家出現相關病例,其中包含美國、英國、新加坡、印度、尼泊爾、澳洲等國家。但絕大部分的病例都是出現在印度與尼泊爾。WHO自3月22日以來也持續對其進行監控。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在20日證實,國內上周檢出11例,主要來自日本、泰國。而國內累計迄今已檢出14例。不過羅一鈞強調,雖然XBB.1.16傳播力較強,但世界衛生組織並未觀察到重症率、住院率有增加情形,目前暫列為觀察病毒。另有專家指出,這款Arcturus變異株傳播力較強,有個案顯示年輕患者會出現結膜炎或眼睛發炎、紅癢的症狀,但目前未見其可引起大量重症及死亡個案。
近視失控潮2/疫後惡視力!紅字增3倍 散瞳劑「這個濃度」恐讓度數狂飆
根據國內一家連鎖眼科診所的統計,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案例明顯增加,與前5年相比,6~8歲的孩子近視率增加近3倍,一旦近視,長效散瞳劑是最常見的控制近視方式,濃度愈高效果愈好,但醫師提醒1%的高濃度要小心使用,一旦停用恐會造成近視度數全面暴風式反彈。疫情不只讓孩童近視率暴增,許多疫情前就已經近視的孩子,回診後度數也都增加不少。新莊大學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本來學童近視增加的速度平均是每年100度(未積極控制的情況下),在疫情趨緩之後的門診,不乏看到短短3個月內就增加100度的案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張家睿說,「半年內若是增加50度以上,這就要提高警覺了,代表近視惡化的速度太快。」張家睿透露,其實國外的標準更嚴格,會希望半年內不可超過25度,但考量到台灣學童的現況,所以稍微提高一些標準。如果度數增加過快,恐怕會演變成「高度近視」,一般來說,近視600度以上稱為高度近視,眼軸會變得非常長,同時將視網膜拉得很長、很薄,因此容易產生裂孔造成視網膜剝離,也會讓眼睛的水晶體霧掉而形成白內障,或是眼壓變高而形成青光眼,這些嚴重的眼睛疾病都可能導致失明。長效散瞳劑是最普遍的控制近視方式,但許多孩子往往受不了畏光的副作用,而影響點藥意願。示意圖 (示意圖/翻攝自聚英視光眼科診所臉書)過去一旦近視,理所當然就是配戴近視眼鏡,但這僅能幫助孩子看清楚而已,並沒有辦法進一步預防度數繼續增加。張家睿說,如果想要阻止近視繼續失控,長效散瞳劑是最常使用的控制近視方式,強迫睫狀肌放鬆,通常會在睡前時點藥水,大多使用的濃度是0.01%、0.125%的長效散瞳劑。「散瞳劑的濃度愈高,控制近視的效果愈好,但畏光也會愈嚴重,若使用0.01%散瞳劑後,近視度數仍增加,醫師就會換成0.125%的散瞳劑,但許多孩子往往就會受不了畏光的副作用,甚至拒絕點藥。」張家睿說,所以許多診所會自行調配出更多不同散瞳劑濃度的選擇,例如0.025%、0.05%等,好讓孩子能控制近視、又稍微減緩畏光之苦。但散瞳劑濃度也不是愈高愈好,張家睿透露最高濃度的長效散瞳劑是1%,但除非不得已,醫師大多不會開立這個濃度的散瞳劑,「因為雖然控制近視的效果非常好,但萬一沒有持續點藥,可能會導致全面大反彈,反而會讓近視度數如雲霄飛車般狂飆。」另外,由於使用長效散瞳劑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放大,所以進行戶外活動時,若陽光較為刺眼,建議要配戴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一方面減少孩子畏光的不適,一方面避免過量的紫外線進入眼睛,降低傷害水晶體或視網膜黃斑部的機率。
寵物情緣/萌柴Uni一顆屁股擺平情緒 林昀希讚男友很會教
林昀希近日時常帶著可愛的柴犬「Uni(屋泥)」亮相,Uni呆萌模樣讓見過的人無不淪陷,專屬IG帳號有一萬多人追蹤,可說是個「柴界巨星」。Uni可愛又善解人意,還會排解主ㄉㄢ人的情緒,療癒指數滿分。Uni是林昀希男友的狗狗,林昀希讚男友非常有一套,搞定傲嬌的柴犬,「男友當初是照書養的,用一個教指令的哨子,讓牠學會基本的趴下坐下躺下,現在牠很有規矩,也很穩定,男友在教育這方面做得很好。」Uni個性很好相處,但對於散步路線頗有主見,每天都想繞去找認識的阿伯。(圖/趙文彬攝)像是很多狗狗會有分離焦慮,Uni完全沒有,是個很自在快樂的狗狗,林昀希分享:「平常出門,牠會躺在沙發上看著,有時候忘了東西,折返回去拿,疑!牠怎麼還是在沙發上!」Uni在家時常處於淡定狀態,偶爾會冒出里長伯個性,「如果樓下有陌生人講話太大聲,牠就會叫,牠覺得很打擾牠」。頗有長輩緣的Uni,受長輩長期以好料愛護下,體重逼近15公斤,林昀希還曾被Uni踩到瘀青,認證牠份量不凡,「牠胃口很好,牠有一個感情很好的阿伯,都會牠給很多零食,朋友也會給零食,就一直吃,過年我媽還幫牠煎和牛、弄松阪豬,長輩都喜歡牠這樣肉肉的。」林昀希更偷爆Uni的料,「牠有個特色,臉很多肉,放鬆的時候嘴邊肉一擠會有點像沈玉琳,所以牠有個綽號叫『沈玉泥』!」林昀希近期跟Uni接了不少工作,讓她直呼很幸福。(圖/趙文彬攝)肉歸肉,Uni的活動力十足,是個運動好手,很愛好球類運動,林昀希跟男友會帶著牠去打籃球,意外發現Uni的防守專長,超級緊迫盯人,要是被Uni盯上,絕對沒有進球的機會。林昀希也笑說,Uni跑步速度非常快,有次她帶Uni去公園陪跑,Uni像火箭般在狗公園裡狂衝,「不要看牠胖,跑起來很快的!」Uni是好相處、親人的柴犬,林昀希透露,有次她跟男友有些小意見不合,Uni發覺氣氛不對,就會突然一顆屁股坐在旁邊,讓她瞬間就沒什麼好氣的。可是Uni不太擅長交狗朋友,這點一直讓林昀希有點困擾,「帶牠散步都要有點警戒,牠看到狗會突然吠,不知道的人會以為牠在兇,其實牠在打招呼。」日前她帶Uni上《哈囉!毛小孩》,行前她非常緊張,「比自己工作還緊張,怕牠跟其他柴犬相處不好,還好牠那天滿穩定。可以跟Uni一起工作很幸福。」Uni平常很聽話,林昀希讚男友教育有方。(圖/趙文彬攝)Uni今年將滿九歲,每年都固定健康檢查、洗牙,是個健康寶寶,因為柴犬常見眼睛疾病,男友還幫Uni準備護目鏡,照顧得非常周到。林昀希開始會擔心Uni的身體健康,是因為四年前她的愛犬「咪咪」腎衰竭,在她懷中過世,那一幕讓她無法忘掉,「那天下午咪咪剛睡醒,我叫牠起來吃飯,牠吃得差不多,但我看碗裡還有一些,牠多吃一口就昏過去了。」她反覆糾結並自責「早知道不給牠吃」,但也慶幸咪咪是在她懷中、家人陪伴下離開。「很容易會想到咪咪,看到Uni,就覺得牠一定要健健康康。」柴界巨星Uni品種:柴犬性別:男生年齡:8歲個性:愛吃、愛笑、不喜歡吵
高慧君患眼疾求醫1年「決定開刀」 苦嘆:逼不得已的最下策
藝人高慧君去年傳出健康亮紅燈,因眼睛疾病,不得不辭演舞台劇《情人哏裡出西施》,她也曾在社群平台透露自己「生病了」。高慧君日前分享身體近況,歷經一年四處求醫,終於下定決心要開刀,「經過一年的理療、診治,我最後是決定開刀的」,雖然逼不得已,心裡也會害怕,但她仍選擇信任。高慧君日前在臉書發文,「謝謝大家關心。經過一年的理療、診治,我最後是決定開刀的。大家私來的愛心偏方(包括減重的),我放心裡,由衷感激大家想讓我快快恢復的心。開刀總是逼不得已的最下策。我會怕。但我選擇信任。信任醫生、信任主。」高慧君提到,「或許也因為這一年的各種求醫,讓自己學習到另種生活態度。心放寬、靈魂放穩、多擁抱自己、陪伴親人、越多純粹越靜悅。只要是人生,都會遇見一些難以想像的事。拉起自己不陷入負能量的侵蝕,也是一種鍛鍊。每個人都不容易。再次謝謝關心。我收心裡。」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為姐祈禱,一定康復喔」、「南無阿彌陀佛!祈禱高師姐早日康復」、「祝一切平安健康順心」、「姊姊開刀順利,平安康復」、「不要擔心!我們為妳禱告喔」、「來我這靜養一陣子看山看水會很好」、「天主愛妳,早日康復,祝福,為妳祈禱」。
蔡司第一屆護眼盃圍棋公開賽 推廣視力保健
從事任何運動除了心到,”眼”到絕對是重要關鍵。圍棋身為亞運項目之一,尤其仰賴清晰視力來眼觀四面、掌控全局,為了培養小朋友全方位策略思維與提升用眼專注力,日前,蔡司特別攜手小小林圍棋菁英班、中華民國圍棋協會與臺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協會,聯手舉辦了「第一屆蔡司護眼盃圍棋公開賽」。賽事吸引全台400位各路圍棋小將齊聚台北大誠高中逐鹿棋盤,藉此機會蔡司向參賽學童與家長分享視力保健的重要性,期待大家都能成為「視」不可擋的下一個台灣之光。深耕於台灣,蔡司企業對於這塊土地的社會議題、自然環境都一直充滿人文關懷,近年來蔡司集團更是關注未來主人翁的眼視健康,跨界攜手醫學專業人士與學校家長們,共同投入各種孩童視力保健項目。今年特別透過與眼睛視力相關的圍棋比賽結合,對大眾宣導眼睛保健要從小做起,避免造成高度近視,讓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等眼睛疾病提早報到,進而促成這次第一屆護眼盃圍棋公開賽的誕生。長期推廣圍棋運動的老師們均到場為棋手們加油打氣,包含大安國中圍棋專班主任鄭建華、育達科大廣秀書弈學苑執行長姜明翰等嘉賓,大誠高中校長張德宏表示,特別感謝蔡司協助培育下一個台灣棋王的所做的努力。活動當天現場,台灣蔡司集團全員出動盡心參與,除了重點宣導小朋友的視力保健,更搭配護眼講座與蔡司品牌體驗活動攤位,邀請到大學眼科集團的醫師團隊,包含邱心怡主任、許楊陽主任、劉冠麟院長現場進行衛教宣導,提升家長對不同年齡層遇到的視力問題及解決方案的認識,從「兒童近視管理」、「微創近視雷射」到「3D高階白內障手術及老花人工水晶體選擇」眼科新科技等主題,一系列展示蔡司光學產品跟全家人都有關的全齡眼視健康解決方案,其他如蔡司鏡頭及光學顯微鏡,也引起現場民眾熱烈興趣參觀詢問,讓大家對蔡司品牌與光學科技產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台灣蔡司總經理章平達表示,蔡司永續經營的使命是守護社會大眾視力保健與孩童全方位近視管理,帶領全年齡層民眾共同關注靈魂之窗的健康維護。希望透過此次蔡司護眼盃圍棋公開賽的舉辦,讓孩童對於視力保健的觀念從小扎根,偕同醫學、光學與行為學陪孩子找對方法照顧眼睛健康,讓孩子更能盡情發揮無限潛能,更邀爸媽們一同守護全家人的眼睛健康。
視力突模糊不清? 醫示警:恐是眼中風
炎熱的夏天來臨,許多民眾在家紛紛開啟空調享受涼爽的室溫,但有醫師提醒,若突然自高熱環境進入低溫環境,極有可能引發眼中風,民眾須多加注意。醫師指出眼中風就是視網膜動脈阻塞所造成。(圖/翻攝自央視網)根據《央視網》報導,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周強表示,所謂眼中風就是指視網膜動脈阻塞,其中又分為中央動脈阻塞,或者是分支動脈阻塞。主要原因為某些因素刺激之下,會使血管中出現一些異常栓子,栓子隨著血液流動進入眼動脈,就阻塞眼動脈的某部位,讓眼動脈供應區域的視網膜發生血液中斷,從而引起了缺血缺氧性的眼睛疾病。醫師警告,視網膜動脈阻塞屬急症,原則上超過一小時以上未獲得治療,恐將讓視力永久受損;至於眼中風有哪些症狀可判別,醫師則說明,主要症狀為突發無痛性的視力下降或者喪失,發病時往往為單眼發病,患者容易突然間感到視力下降與模糊,且時間愈長狀況愈嚴重,其中又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高風險族群。另外,醫師表示,長期吸菸者也容易罹患眼中風,因為香菸中的有害物質,容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管痙攣,嚴重者就會讓血管發生阻塞。另外,若民眾長期待在冷氣房內,也容易造成血管痙攣,若室溫突然發生寒冷或高熱等變化,也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引起視網膜動脈栓塞風險。醫師提到,若民眾真的發生眼中風的情況,切勿突然站起,避免造成眼部壓力突然發生改變,另外也可持續壓迫眼球約4至5秒鐘,減少眼部損傷,也可以使用密閉的紙袋包覆口鼻呼氣,讓局部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吸入後可讓二氧化碳刺激血管擴張,讓栓子盡可能往遠端走,降低視力損害。
紅綠燈霧煞煞!以為近視度數加重 知名演員竟罹「老年眼疾」
演員王中皇近2年時常感到眼睛內有異物感,開車出門時總瞇著眼睛看交通號誌,紅綠燈上的秒數也都看不太清楚,原以為是近視或老花度數增加,經友人提醒前往眼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白內障」在作祟。中壢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老年性的眼睛疾病,眼睛內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慢慢變得混濁、硬化,導致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就如同長白頭髮般,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眼部疾病。現代人的生活和3C產品密不可分,長時間過度用眼,再加上台灣高度近視人口眾多同時又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白內障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林鴻源院長指出,目前唯一有效治療白內障方式就是手術,這次為王中皇進行白內障手術及人工水晶體置換,是使用「飛秒白內障雷射」搭配「高解析3D手術顯微鏡」,先以飛秒雷射取代傳統的手術器械於角膜製作截口及分割硬化的水晶體,讓後續的步驟能夠更精準、安全,搭配高解析3D手術顯微鏡的立體高畫質,可呈現出清晰的手術視野及精細的手術影像,讓醫師能更精確的掌握細節,並搭配智能導航系統,精確追蹤定位眼球位置,可有效確保水晶體植入置中,可即時照顧及關切患者狀況。也因為3D手術顯微鏡有效降低術中的強光刺激,對於病人的視網膜光傷害降低,術中舒適度也較高,明顯縮短病人的術後恢復期,術後視力滿意度也大為提升。由於王中皇平時有閱讀劇本、夜間開車的需求,同時也希望術後可擺脫眼鏡的束縛,因此選用了「多功能水晶體」,可減少光暈及眩光情形,提供了遠、中、近視力。王中皇分享,其實手術當天視力就非常明亮了,從自家陽台望出去,才發現原來遠處草木是如此的鮮綠,現在也不用偷偷放大手機上的字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是可以擺脫戴了30多年的眼鏡,現在就好像獲得猶如8K畫質的清晰視力。COVID-19疫情持續緊張,林鴻源院長也提醒有白內障隱憂的民眾,應多注意視力的變化,白內障初期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疊影、畏光等症狀,若視力狀況已影響日常生活,切勿拖延,應盡快安排至專業的眼科院所檢查。
高慧君遇地震求救炎亞綸被網虧「有喝?」 她親揭真相:因為我病了
藝人高慧君日前才剛傳出健康亮紅燈,因眼睛疾病,不得不辭演舞台劇《情人哏裡出西施》,她也曾在社群平台透露自己「生病了」。昨天下午她在遇到地震後,立刻發文向好友炎亞綸求救,還提到自己「視線模糊」,結果引來部分網友調侃她「有喝?」,她後來再度PO文吐露視線模糊的真實原因,並無奈說:「因為我病了。」昨天下午發生有感地震,高慧君在地震發生後,馬上在臉書標記炎亞綸說:「救我!我在16樓,而且目前的我視線模糊。」結果釣出炎亞綸本尊回覆:「等等~你在哪裡的16樓?」結果引網友紛紛留言「還好嗎」,但也有人調侃說「老花嗎?」、「有喝?」。後來高慧君再度發文,透露她看到網友有人在問她「為什麼視線模糊」,她這才坦言:「我目前因為不明原因造成垂直斜視,腦科,眼科,內分泌科,風濕免疫科輪流交叉檢查治療中。」而其中一家醫院,就是炎亞綸爸爸幫忙推薦的,表示炎亞綸知道她的病況。高慧君無奈表示,她本來不願意公布自己的病情,但上一篇貼文,自己的呼救卻換來不知情人士的調侃,「我沒有生氣,我只是想跟不知情的人說一聲,因為我病了。」她有點沮喪表示,因為網友的調侃,她的正能量有稍稍被打擊到,不過她很快的調整了自己的心情,現在也正積極治療眼疾,請外界不用擔心。
【巡迴行動情報】蔡司175週年「光勢力品牌行動車」 臺南、高雄巡迴中繼站啟程
適逢光學巨擘─德國蔡司集團歡慶175週年,蔡司「光勢力品牌行動車」展開全臺各大都會區巡迴之旅,今( 11 ) 日行至臺南舉行中繼站巡迴認證剪綵儀式,臺南市市長黃偉哲也一同蒞臨現場見證重要時刻。蔡司集團四大事業體持續擴大光學版圖,包含在通路打造「蔡司優視力專家」服務據點,提供消費者更完善精準數位化驗光體驗,並計畫與各醫學中心與大專院校視光系進行深度產學合作,積極培育專業醫療與醫事人才。蔡司半導體事業部更響應政策佈局,擴大南臺灣服務據點,推廣半導體、電動車、5G等產業研發!蔡司175週年擴大在臺建設 光學、醫療技術、半導體科技落腳南臺灣蔡司集團旗下包含四大事業體:半導體製造技術、工業品質與研發、醫療技術與消費者光學市場,其中光學鏡片更堪稱業界翹楚。臺灣孩童近視率高居亞洲國家前茅,視網膜剝離率排行世界第一,根據EyeWorld調查顯示,預估2050年亞洲將有90%青少年患有近視眼,蔡司整合視力保健與醫療科技雙部門專業資源,打造全方位解決方案,從學齡的近視管理、全齡視力保健到老齡化眼睛疾病問題,皆為全民在眼視健康做好第一線把關,創立「眼視生態圈」新概念,並引領光學通路專業化與數位化提升,目前全臺眼鏡經銷通路有超過44間「蔡司優視力專家」服務據點,提供消費者更完善精準數位化驗光體驗。蔡司3D中心定位儀,90秒即可量測出詳盡的個人化配戴參數。為持續培育最佳醫學與醫事專業人才,蔡司也計畫與各大醫學教學中心,同步引進全球最新顯微鏡與醫療設備,橫跨眼科、牙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等各科別運用體驗;在視光方面,近期攜手中山醫學大學視光系打造專業驗光中心後,將持續導入國際級驗光設備到各大專院校視光系,培育視光專業人才,預期將大幅縮短全臺視力保健資源差距,讓醫療人才育成持續於在地深耕!此外,看準全球數位微晶片皆採蔡司光學技術製造,半導體事業佔集團逾一半的技術資源運用,蔡司集團同步升級在臺戰略,除了致力發展全臺醫療技術與消費者市場外,也於臺南設置辦公室,能夠提供半導體產業最即時專業支援,包含半導體微影技術﹙EUV﹚、光罩產品技術支援,乃至5G晶片、電動車芯片、三度空間檢測服務及更多工業研發,為南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鏈打造共榮生態圈。蔡司臺灣總經理章平達表示:「臺南的南部科學園區與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無論是醫療生技或是半導體供應,都具有豐富而完整的產業聚落樣態,我們很榮幸作為光學產業先鋒隊,洞見了南臺灣的前瞻發展性,去年開始蔡司在臺南、高雄增設辦公室以及教育訓練中心,未來也預計將投資包括展示中心、訓練中心,並將臺灣扶植為全球零件中心!秉持著人才在地化策略,集團未來五年在臺員工數更將增加至上看300人,創造更多在地就業機會,我們也期待更多光學產業的上中下游,能一起擴大外溢效應。」品牌行動車南臺灣啟航 欣賞百年工藝品、再抽價值萬元鏡片折抵券 蔡司 175 週年「光勢力品牌行動車」日前完成臺北、新竹、臺中巡迴後,也將於12/11(今日) 11:00-20:00 臺南新光三越 (中山店)、12/12 (日) 12:00-20:00 高雄漢神巨蛋 (水池區) ,完成南臺灣大都會區巡迴。民眾週末可至攤位挑戰活動拿好禮,現場除了可至「光勢力品牌行動車」近距離欣賞蔡司百年工藝下的攝影鏡頭、顯微鏡…等珍貴展示物外,只要完成蔡司3D 中心定位儀體驗、視力測驗、未來視界繪圖..等闖關活動,就有機會抽到價值萬元蔡司鏡片折抵券 (乙張) 。臺南市市長 黃偉哲:「非常感謝蔡司在175週年之際巡訪臺南,提供了臺南市民這麼有意義的行動車活動,提高民眾對於視力保健與眼睛健康照護的意識。」本次活動也特別邀請到曾榮獲「臺灣景觀大獎」及「2020美國照明設計獎」等殊榮的臺南剪紙大師──楊士毅,為品牌175週年設計聯名贈品,以「懷抱初心與光前進」為主題,傳遞蔡司誓言透過光勢力翻轉未來視界的品牌精神!凡購買蔡司智銳鏡片系列,即贈楊士毅聯名設計的「蔡司175 週年限量聯名提袋」(*2021/11/1~2021/12/31);選配蔡司全系列鏡片,即贈「蔡司175週年限量聯名保證卡」(*2021/11/1~2022/2/28) ,都是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活動詳情:https://www.carlzeiss.175year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