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泰潤
」 盧泰潤 心血管疾病大學生體檢1/膽固醇超標2倍「眼皮還長瘤」 醫驚喊:以前只有老人家才有!
年輕世代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如今少子化已讓勞動人口逐漸吃緊,但更令人憂心的是連健康狀況都拉警報,本刊調查全台6000多位大一新生的體檢報告,發現膽固醇超標是最嚴重的紅字冠軍。甚至有一位同學眼皮甚至長出黃色瘤,讓醫師大吃一驚,直呼「以前只有老人家才有!」專家憂心表示,從大一新生的體檢報告中,「完全理解心血管疾病是如何年輕化」,若不及早改善,未來恐怕愈來愈多30-40歲爆發心肌梗塞的案例!最近各大學新生陸續收到體檢報告,若發現有紅字,千萬記得進一步回診,或許就能救自己一命!吳同學(化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因體檢報告顯示低密度膽固醇數值異常,因此至家醫科就診。「我第一眼看到他時,真是嚇了一大跳!」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表示,吳同學眼皮上方、手肘、手掌都長了黃色瘤,仔細查看報告,發現他的低密度膽固醇竟然高達350mg/dL,正常值應在100mg/dL左右,換句話說,吳同學足足超標2倍多,而身上那些黃色瘤也是因為膽固醇過高而沉積的後果。盧泰潤說,過去這種黃色瘤一般都發生在年長者身上,如今卻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因此讓他印象深刻,尤其吳同學體型瘦瘦的,實在難以想像體內如此「油」,一問之下,原來是吳同學有高血脂家族史,再加上本身飲食不忌口,所以年紀輕輕就膽固醇超標。膽固醇嚴重超標時,會沉積在皮膚表面形成黃色瘤,過去比較常在老年人身上見到,如今竟有年輕學生患者,讓醫師相當驚訝。(圖/翻攝自林旻憲醫師部落格)根據台南市立醫院進行的2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結果,顯示紅字前三名分別為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尿酸。台大醫院針對台大約4000多位大一新生的體檢抽血報告,同樣顯示約有2-3成學生膽固醇偏高,是最常見的異常項目,其次依序為蛋白尿、尿酸等。盧泰潤說,膽固醇可細分為低密度膽固醇與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被稱為「壞膽固醇」,會將膽固醇由肝臟帶往血管堆積,使得動脈管壁狹窄,導致動脈粥狀硬化,並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和周邊動脈疾病的風險。高密度膽固醇則被稱為「好膽固醇」,主要功能是將週邊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有助於清除血管內皮發炎產生的血脂,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根據體檢報告結果,台灣大一新生普遍血脂都偏高,「看到報告,就知道為何台灣心血管疾病會年輕化了!」盧泰潤說,以前心肌梗塞大多發生在60-70歲的年齡層,但現在卻愈來愈多40多歲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但造成疾病的危險因子不會是40多歲時才發生,往往是更早之前,例如大學時期就可能已有跡可循。盧泰潤以上述吳同學為例,「幸好他還有回診,如果他不理會體檢報告的提醒,繼續讓膽固醇肆無忌憚的累積下去,一定很快就會爆發心血管疾病,那可能就是無法挽回的情況了!」
大學生體檢2/膽固醇超標已不妙「尿酸高更母湯」 心肌梗塞風險飆3倍
根據6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報告,發現年輕人普遍體重過重、膽固醇偏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尿酸值異常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專家提醒,膽固醇超標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若再加上尿酸超標,還會增加3倍的心肌梗塞風險,層層風險加下來,相當可怕。為何年輕人膽固醇超標?台大家醫科醫師詹其峰表示,主要還是飲食西化跟肥胖。「根據台大新生的體檢報告顯示,大約有1-2成學生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可能跟高中三年長期久坐讀書、準備考試有關。」不只如此,飲食內容也是關鍵。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說,「很多人以為是吃太多肥肉或海鮮,事實上食物所含的膽固醇影響很小,反而是含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的食物影響較大。」盧泰潤說,過度烹煮的食物大多含有反式脂肪,例如烘焙、油炸、鹹酥雞。飽和脂肪高的油脂如椰子油、棕櫚油,常使用於製作餅乾、蛋糕中,動物性油脂如牛油、豬油,則常存在於麻辣鍋、吃到飽這類食物中。食物的影響,不僅讓年輕人的膽固醇偏高,尿酸超標的情況也不少。詹其峰表示,根據4000多位台大新生的體檢抽血報告,除了膽固醇超標之外,排名第二是蛋白尿,但多數是泌尿道感染引發的暫時現象,排名第三就是尿酸值偏高。台南市立醫院所進行的2000多人體檢顯示,排名一、二分別是高密度膽固醇與低密度膽固醇異常,排名第三同樣是尿酸值偏高。盧泰潤說,台灣人屬於南島語系基因人種,天生代謝尿酸的能力就比較差,如果飲食又攝取普林較多的食物,例如海鮮、濃湯、內臟、火鍋湯等,很容易導致尿酸值偏高。高中三年幾乎長時間坐著讀書、缺乏運動,讓許多大一新鮮人有過重問題,建議要調整飲食,養成固定運動習慣,才能減去多餘贅肉。(示意圖/非當事人,林士傑攝)高尿酸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合併稱為「四高」,除了會影響腎臟功能,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人,痛風患者的洗腎、心肌梗塞風險增加1.5~3倍,這與發作頻率無關,而是一有痛風就有風險。根據國健署最新公布國人三高盛行率可看出,台灣18歲以上成人有21.63%為高血脂族群,平均每5人之中就有一人的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脂超標,或正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治療。詹其峰說,中小學的例行體檢大多是檢視發育的狀況,相較之下,大一新生體檢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此時孩子們已經「登大人」,透過報告上的數值,可以了解整體的健康狀態,對於未來可能衍生的疾病,也能早一步開始預防,或許就能改善成人高血脂的高比例現象。
大學生體檢3/「登大人」玩得昏天暗地 「這習慣」恐釀心血管疾病
經過3年苦讀,終於考上大學後,孩子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專家查看體檢報告、再搭配訪談,發現大學新生們普遍過得相當放縱,除了生活作息不正常,幾乎不運動之外,熬夜也是家常便飯的事,專家提醒,如果膽固醇、血壓、血糖已有異常,長期熬夜恐怕會加劇病情,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綜觀6000多位大一新生體檢報告,發現膽固醇高、尿酸高是最普遍的問題,台大家醫科醫師詹其峰認為「肥胖」是一切的導火線。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盧泰潤則說,進一步跟學生訪談後發現,這些孩子除了飲食西化、常喝含糖飲料之外,最可怕的是幾乎不運動,許多孩子每周最多運動一次,運動2次以上則是少之又少。不只如此,盧泰潤還發現這些孩子掙脫高中苦讀的束縛之後,大學生活不僅多采多姿,一切的規範制約也被拋在腦後,最明顯的就是「熬夜」,而且還不只是日夜顛倒而已,有時甚至無規律可言。透過體檢時的訪談,醫師發現多數大學新鮮人經常熬夜,彷彿想把過去禁錮於書桌前的時間補回,常常玩到捨不得睡覺。(示意圖/焦正德攝)「他們跟我說,有時候他們半夜1-2點睡,有時候則是早上,總之想睡時才睡。」盧泰潤說,研究顯示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會導致血壓、血糖飆升,再加上他們膽固醇與尿酸都偏高,整體來說心血管疾病風險相當高。盧泰潤提醒,膽固醇、尿酸、血壓、血糖數值異常,幾乎不會讓身體有什麼異樣的感覺,如果沒有進一步檢查,可能一拖就數十年,或是直到爆發心血管疾病時才發現,所以一發現異常就建議進一步檢查,才能即時控制住狀況。另外,若有吸菸習慣一定要戒菸。盧泰潤說,吸菸不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也是導致膽固醇超標的原因之一。「雖然沒有直接研究證實因果關係,但可以發現吸菸和膽固醇之間確實有所關聯。」盧泰潤說。回歸到生活,盧泰潤則建議年輕人一定要有運動習慣,例如執行「運動333」,也就是每周運動3天、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時心跳每分鐘130次以上,如果無法得知心跳次數,則要有喘、流汗的感覺,如此運動才具備中等強度,才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與代謝,增進健康。
夏季悶熱爆發「口罩痘」 醫師教授6撇步預防
雖然國內肺炎疫情趨緩,但不少民眾已養成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的習慣,公司行號也要求員工配戴口罩。長時間戴口罩造成臉部皮膚摩擦、悶熱,加上盛夏高溫,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表示,門診約有1~2成的人因「口罩痘」而求診。他建議在保持社交距離下適度脫口罩休息,例如每三十分鐘脫下一分鐘,並養成正確的保養習慣,就能避免口罩痘的產生。36歲的林小姐是百貨公司櫃台人員,上班有化妝習慣。自從肺炎疫情爆發後,公司要求上班時配戴口罩。一陣子下來,林小姐的兩頰及嘴唇周圍開始出現粉刺及青春痘,於是自行網購抗痘藥皂並每日頻繁洗臉四到五次。不料粉刺與青春痘不減反增,甚至出現痘疤與膚色不均勻的情況,讓林小姐不敢在外面脫下口罩。苦惱的林小姐至醫院求診,經口服抗生素一週,合併外用A酸塗抹三個月改善角質代謝,並調整保養方式後,林小姐膚況已大幅改善。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盧泰潤醫師指出,長時間戴口罩會導致臉部摩擦悶熱,使毛孔阻塞、皮脂腺過度分泌形成粉刺,若粉刺被痤瘡桿菌感染,便會形成青春痘,建議採取6方式預防。1. 避免口罩痘首先要減少摩擦悶熱,在保持社交距離下適度脫口罩休息,例如每三十分鐘脫下一分鐘。2.有化妝習慣者,應避免油性或成分複雜的化妝品,且厚度越薄越好。3.洗臉時也不要摳抓青春痘,或用毛巾用力擦臉。4.避免過度清潔,使用中性或弱酸性洗面乳每日洗臉兩次,其餘時間可用清水或吸油面紙清潔。鹼性的皂類和物理性去角質產品都會加重病灶的發炎程度,不建議使用。5.清潔後需有適度保濕,使用成分單純的化妝水和乳液保養,避免黏膩產品導致毛孔阻塞。6.防曬應以遮陽帽、陽傘為主,如膚況允許,可使用成分單純的水性防曬乳輔助。盧泰潤醫師還提醒,嘴唇周圍的青春痘可能和含氟牙膏有關,兩側鬢角或瀏海下的青春痘可能和髮蠟、潤髮乳、護髮油有關。飲食部分應避免辛辣油炸食物、乳製品(脫脂牛乳、乳清蛋白、起司)、高升糖食物(含糖飲料、甜點、麵包、鳳梨、西瓜、荔枝)及巧克力。民眾如有口罩痘,應盡速就醫,並養成正確的保養習慣,才是維持光滑肌膚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