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獵
」 盜獵 盜獵者 食蛇龜 南非 梅花鹿物種恐大滅絕?AI列出11種「可能在2050年消失的動物」…牠從35年前便失去蹤影
隨著人們用掉更多地球上的資源,導致自然空間減少、生物數量下降,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的《2024年地球生命力報告》顯示,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已下降了73%,目前有超過4.1萬種動物面臨滅絕威脅。對此,人工智慧「Gemini」就列出了11種「預測將在2050年滅絕的動物」,並分析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根據外媒《每日星報》(Daily Star)報導,人工智慧「Gemini」表示,有幾個物種正面臨嚴重威脅,被認為是高度脆弱,因此「Gemini」在每個動物群中,點出了最為突出的例子。1. 北極熊:從哺乳動物來看,由於氣候變遷影響,北極海的冰山融化,影響北極熊的食物來源,故可能在2050年消失。2. 西部大猩猩:隨著森林砍伐影響,以及人類與花豹的獵殺、伊波拉病毒,西部大猩猩成為了「極危物種」(Critically Endangered)。3. 蘇門答臘虎:由於過度砍伐森林及盜獵問題,蘇門答臘虎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野生個體數量約剩下400至500隻。蘇門答臘虎。(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4. 加灣鼠海豚:又稱為「小頭鼠海豚」,雖然從未被直接捕獵,但由於牠們經常被困在流刺網中,早在1996年便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根據2018年夏天收集的聲學數據,全世界只剩下最多22隻、至少6隻幼年小頭鼠海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預計約有10隻左右。加灣鼠海豚。(圖/翻攝自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官網)5. 皇帝企鵝: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牠們的繁殖地、食物供應成了問題,2022年10月,美國政府決定將皇帝企鵝納入「瀕臨滅絕物種保護法」保護名單。6. 北極海鸚:大西洋唯一的本土品種海鸚,由於其主食沙鰻開始向北邊較冷的水域遷移,導致吃不飽,數量下降。北極海鸚。(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7. 紐西蘭本土鴞鸚鵡:唯一不會飛行的鸚鵡,由於外來掠食者的威脅,人們自1989年開始便運行鴞鸚鵡復育計劃至今。8. 加拉巴哥象龜:現存體型最大的陸龜之一,由於外來入種入侵、棲息地喪失、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加上18至19世紀的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象龜作為在船上的糧食,目前加拉巴哥象龜數量仍在銳減。加拉巴哥象龜。(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9. 科摩多巨蜥:現存世上體型最大的蜥蜴,由於棲息地環境逐年惡化,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保護級別從「易危」升為「瀕危」。科摩多巨蜥。(示意圖/翻攝自unsplash)10. 金扁蟾:由於全球暖化和環境污染,金扁蟾自1989年以後便再也沒有被發現過。至2006年,金扁蟾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保護狀況被改為「絕滅」。 金扁蟾。(圖/翻攝自Animal Diversity Web)11. 巴拿馬金蛙:屬於「極危物種」,由於棲息地喪失、壺菌擴散(為兩棲類的一種傳染病),當人們發現其野生群時,已接近「滅絕」,急需進行保育工作。巴拿馬金蛙。(圖/翻攝自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
梅花鹿遭射殺鹿茸被割…在地人批:盜獵者天堂 墾管處回應了
墾丁最近亂象頻傳,近日有在地人控訴,盜獵者在住宅區旁邊開槍射殺梅花鹿,還割走鹿茸,旅客被屍臭臭到退房。對此,墾管處證實此消息,5月起也加強夜間巡查。原PO在《爆料公社》發文,「墾丁,是觀光業的惡夢卻是盜獵者的天堂!墾丁牌樓上來之後的公園路,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屍臭路,沿路多處都有屍臭味,到底是公園路還是屍味路?盜獵者從騎摩托車,到開七人座,現在有九人座,從單獨作業到集團作業,從一個月兩三次到一個禮拜兩三次,從深夜12點提前到10點。從罕有人煙處放槍到住宅區邊開槍,在在都顯示了他們的肆無忌憚。」原PO批,「這已經碰觸到附近居民的底線,流彈已經有可能傷害到人,管理處還要睜一眼閉一眼?保七還要只是開著車做樣子嗎?盜獵者遠遠認的就是你們車上的警示燈!」原PO說,鹿應該是19日深夜受害,附近居民也被槍聲嚇醒,本來以為會處理現場,但盜獵者取走鹿茸射後不理,把鹿屍丟在草叢,「附近民宿因為屍臭味也不敢接旅客,選擇關房。也有旅客受不了味道退房,這能不能向管理處要求賠償?這些賠償本人可以協調捐作益,分文不取喔!」對此,墾管處回應,24日民眾於社群媒體發佈墾丁國家公園社頂死亡梅花鹿之文章,國家公園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立即派同仁前往現場,第一時間未發現任何屍體,後於16:00獲民宿人員通報正確位置,經於約16:20至現場,經復育人員檢傷是為雄鹿,角已被人為鋸下,右前肢腋下處發現彈孔。有關梅花鹿盜獵之預防,墾管處與保安警察隊第七總隊第八大隊於今(113)年5月起即加強聯合夜間巡查,進行布線及情蒐作業。墾管處表示,迄今配合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恆春分局查獲盜獵梅花鹿案件計4件4人,分別依國家公園法告發2件2人,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移送2件2人。針對本起案件亦調閱周遭環境之監視系統查察。另梅花鹿盜獵在國家公園內,依國家公園法第十三條規定,任意獵捕動物處3000元罰鍰。
壽山動物園「紅毛猩猩咪咪」安詳離世 圈粉球后戴資穎!還曾出演電影
壽山動物園深受民眾喜愛且擁有廣大粉絲的紅毛猩猩「咪咪」,於昨(31日)安詳辭世。壽山動物園指出,高齡38歲的咪咪,近日來飲食及精神狀況均正常,經獸醫檢視並無外傷,後續將委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院詳細檢查,咪咪長期以來深受大小朋友的喜愛,其聰明靈巧的模樣及與眾不同的個性,為壽山動物園增添了許多歡樂,咪咪的離去,讓全體同仁都感到萬分不捨。園方表示,咪咪目前年齡為38歲,相當於人類年近8旬長輩,原為私人所飼養,2008年時透過收容計畫來到壽山動物園,因早年私養缺乏足夠攀爬環境,且飲食不均,導致體能狀況不佳,所以咪咪剛來到動物園時,多半時間只能於地面行走,在經過園方飲食調整及提供高挑棲架設計與活動空間後,咪咪逐漸增加體能,終於學會攀爬發揮其天性,多年來,牠不僅是園區的明星動物,更是伴隨遊客一起長大的動物好朋友。壽山動物園深受民眾喜愛且擁有廣大粉絲的紅毛猩猩「咪咪」,於昨(31日)安詳辭世。(圖/壽山動物園提供)照顧咪咪長達10年的保育員徐千貽表示,咪咪在每次生理期時會裹著牠喜歡的帆布或大毛巾,待在涵洞1到2天不出門,那安靜的模樣,是兩者之間的小祕密;平常進展場放置食物或清洗房舍時,咪咪都會出來查看或隔著柵欄互動,牠的離開讓人心痛不已。保育員郭軒宏則分享,咪咪就像個安靜又溫柔的孩子,永遠不會忘記牠悠哉自在生活,以及與牠日常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咪咪不僅是動物園的明星,更是一位優秀的「保育大使」,除圈粉台灣球后戴資穎之外,去年亦參與魏德聖導演《BIG》飾演曼妞一角,其超人氣讓許多民眾更加認識紅毛猩猩這原產於東南亞的瀕危物種。園方提到,牠們與許多動物一樣,不僅面臨原生棲地破壞,更因人類盜獵走私被迫離開原生棲息地與家人分離。園方強調,致力於提供圈養動物合適的飼養環境、飲食及醫療照護,並伴其到終老,咪咪的離去,雖然令人悲痛,未來園區會繼續致力於動物保育工作,讓更多動物能夠健康快樂地生活。
獸醫把Apple Watch「這樣用」 驚嘆:科技真的改變了動物醫學!
智能手錶作為時尚、科技與健康的結合產品,問世以來引領了穿戴裝置的趨勢。 不過澳洲一名從事野生動物保育工作的獸醫發現,她把自己的Apple Watch綁在獅子的舌頭上,居然可以準確測量獅子的心率,這幕「科技」與「保育」結合的震撼畫面在網路上一夕爆紅。澳洲獸醫布伊廷(Chloe Buiting)近日在IG帳號「jungle_doctor」上發文表示,獸醫在野外工作的最大挑戰,就是監測動物的健康數據。由於沒有醫院中合宜的環境與齊全的器材,也大部分的數據檢測器材都是會體型與人類差不多的動物所設計,檢測功能往往難以穿透大型動物厚重的皮毛、脂肪與肌肉,因此當獸醫們想為體型巨大又有攻擊性的動物紀錄數據,事實上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在一次玩笑性質的嘗試中,他們意外發現了智慧型手表優秀的感應設計,竟然能成功運用在大型野生動物身上,從此他們的工作方式就有了驚人的改變,同儕們也陸陸續續開發出用這些智慧型裝置檢測動物健康數據的竅門。此外她還感嘆,當今科技的發展,確實大大改善了保育動物工作的環境,比如GPS實時定位項圈,已經是他們對動物進行追蹤治療時不可或缺的夥伴。而無人機、熱成像儀器的普及使用,也對打擊盜獵帶來極大的幫助。許許多多微小的科技進步,都為頻危物種的續存帶來了更大的希望。這影片曝光後短時間內獲得500多萬的讚,網友留言表示:「我一開始以為那是隻大狗,竟然是隻獅子!」、「令人印象深刻,我從沒想過把我的智慧手錶戴在我的狗狗身上。」令人驚訝的是,美國醫學光學成像權威,同時也是智慧型穿戴裝置技術的奠基人大衛班納倫(David Benaron)也看到了這則發文,並高興的留言表示,獸醫們真的很有創意,而且獸醫們採用的測量方式,與班納倫自己在最初設計原始感測器時設想的工作方式不謀而合,讓他感到十分興奮。布伊廷也表示,在發布該則動態之後,她接到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育者與獸醫們的聯繫,希望她能夠分享使用這些設備的經驗。她也聽說一些科技團隊正在致力於研究更多各類新科技對動物保育帶來改變的新技術,她對此滿懷期待。
驚見中彈!台灣黑熊慘死瓦拉米步道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保育巡查員日前巡查花蓮縣瓦拉米步道,在山風2號吊橋下的瀑布旁發現1隻台灣黑熊中彈身亡,令人痛心。黑熊經解剖發現子彈卡在左側胸腔背側,至少死亡3天以上,疑遭夜間盜獵的民眾槍殺,全案移送保七總隊偵辦。玉管處指出,遭槍殺的台灣黑熊是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黑熊媽媽黃美秀團隊2021年4月繫放追蹤的個體,研究項圈編號BB03,當時體重達100公斤,是1隻健康、無缺趾的成年公熊,雖頸圈在同年9月脫落,仍提供許多生態資訊,未料4月下旬在山風2號吊橋下瀑布旁中彈身亡。玉管處將台灣黑熊遺體送往屏科大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解剖,發現牠的左側胸腔背側檢驗出致死子彈。根據遺體腐爛狀態推斷,已死亡3日以上,其陳屍位置距國家公園邊界僅300公尺,懷疑牠遭民眾夜間盜獵時殺害。玉管處說,這隻台灣黑熊監測時間不長,卻提供寶貴資訊,半年活動範圍為33平方公里,透過遺傳資訊,得知牠是採樣個體之一的父親,活動核心遠離人類聚落的原始林,曾漫步至距南安遊客中心極近的山坡上,多數時間在園區邊緣活動,4成時間在園區外活動,顯示需透過居民認同並協力合作,跨域建構完整的保育網。玉管處表示,近年民眾在園區或周邊目擊台灣黑熊的通報次數增加,研究用自動相機、公路監視器的紀錄也有增加趨勢,不乏母熊帶小熊的畫面;台灣黑熊進入部落、果園、雞舍或山屋覓食,人熊衝突也漸增,人熊共存成為最重要議題。台灣黑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建議遇到或發現黑熊,請保持冷靜、安靜離開現場即可。
悲痛!瓦拉米步道台灣黑熊「左胸中彈」身亡 疑遭夜間盜獵者誤殺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保育巡查員,在瓦拉米步道進行例行巡查時,於山風2號吊橋下的瀑布旁發現1具台灣黑熊遺體,經解剖發現在熊左側胸腔背側有卡子彈,推測已死亡超過3天,疑似在夜間遭盜獵者誤殺,全案已移送保七總隊進行後續偵辦。根據玉管處的介紹,這隻中槍的黑熊是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黃美秀,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於2021年4月所繫放追蹤的個體,研究項圈編號BB03,這隻成年公熊當時體重達100公斤,健康且無缺趾,研究項圈於2021年9月層脫落,未料竟於2024年4月於山風2號吊橋下的瀑布旁發現黑熊中彈身亡。經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解剖,結果於牠的左側胸腔背側檢測出致死的子彈,且根據遺體的腐爛狀態推斷,這隻黑熊已死亡超過3天,且黑熊死亡地點距離國家公園邊界僅300公尺,可能是遭夜間盜獵者誤殺。經解剖照X光發現子彈卡在黑熊左側胸腔背側。(圖/翻攝畫面)研究顯示,編號BB03的台灣黑熊在監測期間提供大量有價值的資訊,半年活動範圍達33平方公里,並且通過遺傳資訊確認牠是曾被採樣個體之一的父親,這隻黑熊的活動範圍主要在遠離人類聚落的原始林地,多數時間在國家公園邊緣活動,有40%的時間在園區外活動。據悉,近年來研究架設的自動相機,和公路監視器紀錄到台灣黑熊,及民眾在園區或周邊目擊黑熊的次數均遽增,其中還能看見母熊帶小熊的溫馨畫面,但台灣黑熊進入部落、果園、雞舍或山屋覓食的情況及衝突也漸增,人熊衝突成為日益嚴重的問題。玉管處強調,台灣黑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建議民眾在遇到或發現黑熊時保持冷靜,安靜地離開現場,民眾在野外活動時,應該遵守相關規定,避免任何形式的盜獵行為;另外,如發現黑熊誤中陷阱或是受傷情形,請立即撥打通報專線0800-000-930或1999及時救援,只要不是刻意獵捕黑熊,立即通報就不用擔心會被究責。
痛心!台灣黑熊左胸中彈身亡 疑遭盜獵射殺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保育巡查員,日前巡查瓦拉米步道,在山風2號吊橋下的瀑布旁,發現1隻台灣黑熊中彈身亡,令人痛心!黑熊經解剖發現子彈卡在左側胸腔背側,至少死亡3天以上,懷疑遭夜間盜獵的民眾誤殺,全案移送保七總隊偵辦。遭槍殺的台灣黑熊,經解剖發現子彈卡在左側胸腔背側,至少死亡3天以上。(圖/玉山國家公園提供)玉管處指出,該隻中槍身亡的台灣黑熊,是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黑熊媽媽黃美秀團隊2021年4月所繫放追蹤的個體,研究項圈編號BB03,當時的體重達100公斤,是一隻健康、無缺趾的成年公熊,雖然頸圈在同年9月脫落,仍提供許多生態資訊,未料4月下旬在山風2號吊橋下的瀑布旁中彈身亡。遭槍殺的台灣黑熊,研究項圈編號BB03,當時的體重達100公斤,是一隻健康、無缺趾的成年公熊。(圖/玉山國家公園提供)玉管處將台灣黑熊遺體送往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解剖,發現牠的左側胸腔背側檢驗出致死之子彈。根據遺體腐爛狀態推斷,該隻黑熊發現時已死亡3日以上,其陳屍位置距國家公園邊界僅300公尺,懷疑牠遭民眾夜間盜獵時誤殺。玉管處說,研究項圈編號BB03的台灣黑熊監測時間不長,卻提供寶貴資訊,半年活動範圍為33平方公里,透過遺傳資訊,得知牠是曾是採樣個體之一的父親,活動核心遠離人類聚落的原始林,曾漫步至距南安遊客中心極近的山坡上,多數時間在園區邊緣活動,4成時間在園區外活動,顯示需要跨域建構完整的保育網,透過居民認同並協力合作才得以促成。研究項圈編號BB03的台灣黑熊半年活動範圍為33平方公里,多數時間在園區邊緣活動,4成時間在園區外活動。(圖/玉山國家公園提供)玉管處表示,近年民眾在園區或周邊目擊台灣黑熊的通報次數增加,研究架設的自動相機、公路監視器的紀錄也有增加趨勢,其中不乏母熊帶小熊的溫馨畫面;台灣黑熊進入部落、果園、雞舍或山屋覓食,人熊衝突漸增,可見人熊共存成為最重要的議題,強調台灣黑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建議遇到或發現黑熊,請保持冷靜、安靜離開現場即可。
墾丁半夜傳槍響!梅花鹿慘遭殺害 墾管處:若發現踴躍檢舉
墾丁國家公園復育梅花鹿有成,但卻不時傳有野生梅花鹿遭殺害,甚至還有人稱「半夜聽到槍響,梅花鹿屍體有不明彈孔」,對此,墾管處表示,日前曾查獲疑似盜獵者持有獵槍及彈藥,但並未發現遇害的動物,不過仍呼籲民眾若有發現不法情事要踴躍舉報。據了解,近期有不少民眾向墾管處反映稱,有盜獵者在獵梅花鹿,很多梅花鹿不是斷頭就是滿身彈孔,龍磐大草原簡直是梅花鹿的墳場;對此,墾管處證實確實有接獲民眾反映,當下隨即與保七總隊第八大隊辦理聯合夜間巡查。墾管處表示,今年初曾查獲疑似盜獵者持有獵槍及彈藥,但並未發現遇害的動物,不過仍依槍砲罪嫌將該人轉由警方偵辦。墾管處強調,目前梅花鹿雖不屬保育類,但在國家公園內獵捕野生動物已違反國家公園法第十三條禁止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經查獲可裁處3000元罰鍰,因此依舊呼籲民眾,若有發現不法情事要踴躍舉報。
全球僅存2北方白犀牛! 科學家嘗試「代理孕母」計畫復育
2018年,被稱為「溫柔巨獸」 的非洲北方白犀牛「蘇丹」,過去生活在肯亞奧佩傑塔自然保育中心(Ol Pejeta Conservancy),不過牠因退化造成的疼痛過於惡化而接受安樂死。如今在這世上與牠同屬北非白犀牛的個體,僅剩下女兒娜晶(Najin)及孫女珐圖(Fatu),為了避免北方白犀牛絕種,來自多國的科學家攜手合作,擷取死掉雄性犀牛精子,再利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讓北方白犀牛的近親南方白犀牛,培育出全世界第一個試管白犀牛胚胎,並成功移植到母犀牛子宮內。根據英國《衛報》報導,德國科學家24日宣布,透過體外受精,讓一隻母南方白犀牛接受胚胎移植,現已成功懷孕70天,該團隊的科學家表示,去年9月24日,他們將胚胎移入自然保護區一隻南方白犀牛的體內, 讓其擔任代理孕母,體內一隻公的白犀牛發育良好,胚胎約6.4公分。犀牛孕期為16至18個月,預產期將會在明年春天,也為拯救北方白犀牛免於絕種露出曙光。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科學家將世上原本僅存兩隻雄性北白犀「蘇尼」與「蘇丹」的精子冷凍保存,就是希望待技術成熟後,能將精子用於物種復育工作。白犀牛分別有北方白犀牛和南方白犀牛,北方白犀牛雖然稱為白犀牛,但外觀看起來是灰色,過去棲息在中非和東非國家,但由於不法商人盜獵犀牛角,導致數量大減,目前全球僅剩2隻母的北方白犀牛,但都沒有懷孕,而南方白犀牛的數量則較多。這次選定南方白犀牛作為受孕對象的原因,是因為兩者都為白犀牛的亞種,而去年一份刊登在英國皇家學會期刊《皇家學會報告》(Royal Society B)的報告更指出,這兩種犀牛的基因比起人們先前認知的還要更接近。不過科學家也強調,避免野生動物滅絕,不能靠僅昂貴的試管嬰兒技術,而是要做好野生動物棲地的保育工程。北方白犀牛瀕絕種,科學家成功實施「代理孕母」計畫。(圖/翻攝自X)
全球剩不到10隻! 極罕見「黑老虎」再度現蹤印度
印度再度出現黑化老虎的蹤跡!印度林務局(IFS)的官員卡斯萬(Parveen Kaswan)於近日在當地的老虎保護區,捕捉到了黑虎的身影,並在社群平台X上曝光了這罕見的過程。印度野生動物研究所專家潘達夫(Bivash Pandav)博士指出,黑老虎是患有假性黑化症(pseudo-melanism)的孟加拉虎,又被稱為「憂鬱老虎」。因其近親繁殖導致基因缺陷。其身上黑色條紋較粗,導致之間空隙小,蓋過橘色毛皮,因此外觀顯得十分特別,而牠們的體型也比正常的孟加拉虎稍小。據新德里電視台報導,卡斯萬說,黑化老虎非常罕見,第一隻在1993年被發現,但在當時因為有名小男孩出於自衛,所以拿弓箭射殺了母老虎。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更多的老虎被記錄下來。事實上,因為許多盜獵者為了獲取黑老虎的爪子和鬍鬚等,已經對其族群造成莫大的傷害,目前這種老虎在世上僅存不到10隻。
龜途悲歌1/最受忽略保育類!保護區暗藏抓龜籠 食蛇龜成走私大秘寶
台灣唯一陸棲龜類食蛇龜在棲地減少和盜獵嚴重下,從過去的廣泛分布到如今的瀕臨絕種,更於近年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但保護等級的提升沒有喚醒對牠們的注重,食蛇龜黑市價格水漲船高,保護區內因而暗藏抓龜籠,更因法律漏洞而越發肆無忌憚,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陳添喜因而呼籲修法,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據了解,食蛇龜是台灣唯一「全陸棲」龜類,生活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森林、丘陵、平原環境,其食性廣泛、「葷素」都吃,包括果實、花和葉子,以及蝸牛、蚯蚓和蛞蝓等「塞的下」的動物都是牠的食物,雖以「食蛇」為名卻不吃蛇,此名字的由來在生物界則早已不可考。而食蛇龜的生活空間與人類環境重疊,早去在鄉野社區附近都能見到其蹤影,也因其遠離水塘的習性,被上一輩暱稱為「山龜」,卻在幾十年間,從過去的「處處可見」到如今濱近絕種,保育等級更被不斷「升級」,2019年1月成為一級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近年在對岸的價格水漲船高,過去許多獵人為牟求暴利而獵捕,導致野外數量已近瀕危。(圖/翻攝臉書社團「龜仔山的龜仔頭」)在「保育升級」的路上,盜捕者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近年中國「炒龜熱潮」依舊持續,食蛇龜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從早年的每隻台幣4500元,一度飆漲到每斤台幣7千元。盜捕者則秉持著「殺頭生意有人做」的原則,在翡翠水庫食蛇龜保育區等地方放置捕龜籠,以蝸牛、雞肉等食物作為誘餌,再將補獵到的烏龜走私到對岸,而台灣的法律更是走私者的最大推手。「走私不成功有罪,持有一級保育類動物違法,但沒有罰則。」陳添喜表示,食蛇龜走私可說是「低風險,高獲利」,《野生動物保育法》只處罰走私成功者,倘若在國門前或是海上被攔下,就只會沒入動物,對試圖走私者則是毫無懲罰。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長年研究和保育龜類,希望政府能夠修法,加重走私刑責以保護食蛇龜。(圖/報系資料照)「碼頭找到就成百上千隻,這個沒有罪,但農民如果抓一隻被查到,就是非法獵捕,刑責6個月起跳。」陳添喜提到,目前的《野保法》十分早已跟不上時代,對於有心走私者輕輕放下,倘若是無心撿拾,卻得面臨超嚴重懲處,這也導致法官在庭上「判不下去」。陳添喜表示,保守估計,食蛇龜在野外族群至少消失了8成,而罪魁禍首不僅是獵捕者,政府同樣得擔起責任,除了立法的根本性問題外,政府往往列為保育類後就置之不理,沒有負擔起保育責任。「應該要有更積極的責任,不要讓《野保法》成為神主牌。」陳添喜提到,保育區內工作人員都身兼多職,補龜籠則是靠學者專家在研究時予以破壞,建議相關單位能以人工智慧輔助,設置監視器和即時監測系統以增加獵人盜捕的難度,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
龜途悲歌2/百元飆漲至7千元 中國「炒龜熱」吞台灣數萬保育龜入腹
台灣唯一陸棲龜類食蛇龜近年數量大幅減少,其保育等級也於2019年提升至「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但在對岸「炒龜」風潮下,食蛇龜從20年前的每隻台幣百元,飆漲到如今的每斤台幣7千元,也讓更多盜獵者鋌而走險,寬鬆法律更成為他們的「最大靠山」,動物學者則紛紛為「阿食」請命,希望能為牠們留下生路。據了解,中國人喜愛食用犀牛角、虎骨、熊膽等動物性中藥材,又以烏龜甲殼製成的「龜板」使用最為廣泛,中國人對長壽的烏龜向來有特別喜愛,又相信烏龜有助延年益壽、養顏美容,中醫更主打龜板能益腎健骨,補血滋陰,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龜板的需求與日俱增,導致東亞龜類生態浩劫。約20年前,每隻食蛇龜在中國要價約台幣百元,但在2012年間,中國突然興起「炒龜熱」,當時更流行「炒房不如炒龜」口號,更選擇活動範圍小、數量稀有品種大規模收購,台灣保育類的食蛇龜和柴棺龜則成最大受害者。食蛇龜的價格在對岸炒作下水漲船高,獵人們也因此鋌而走險,近20年間走私數量恐超過10萬隻。(圖/報系資料照)短短數年間,食蛇龜的價格飆漲至台幣4500元,台灣獵人見利益豐厚,更將捕龜視為發家致富的捷徑,一時間山區滿是以捕鼠籠改造而成的「補龜籠」,食蛇龜野外數量則銳減超過8成。據悉,中國龜商在台商的牽線下「跨海下單」,由獵人盜捕食蛇龜後走私到中國販賣,食蛇龜價格更是海嘯般增長到每斤台幣7000元,目前恐有數以萬計的保育龜被吞入腹中,台灣的法律竟成為獵捕者的最大助力。食蛇龜是台灣唯一陸棲性龜類,其地位重要且珍貴,學者們近年紛紛為「阿食」請命,希望能為牠們留下生路。(圖/報系資料照)「走私不成功有罪,持有一級保育類動物違法,但沒有罰則。」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表示,食蛇龜走私可說是「低風險,高獲利」,《野生動物保育法》只處罰走私成功者,倘若在國門前或是海上被攔下,就只會沒入動物,對試圖走私者則是毫無懲罰。「以前2、3個星期就能看到的數量,現在要花2、3年。」陳添喜指出,食蛇龜目前已瀕近絕種,建議相關單位能以人工智慧輔助,設置監視器和即時監測系統以增加獵人盜捕的難度,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
恆春驚傳2梅花鹿遭「斬首」 被棄郊外全身長蛆飄惡臭
屏東恆春半島7月發生有人趁颱風夜闖進鹿園偷鹿,導致小鹿1死1重傷。而昨晚又發現有1公1母梅花鹿屍體被遺棄在郊外,頭顱疑似被砍下帶走,墾管處目前已派員到場察看,並報警調查鹿隻死因,若屬人為竊盜將依國家公園法開罰。屏東環盟理事張怡昨日晚間8時許與友人一行人,前往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港口溪下游附近進行探查港口溪調適計畫時,驚見草叢中有2具梅花鹿的屍體,其中1隻母鹿毛色還算鮮豔,因死亡不久,而公鹿散發惡臭,全身還爬滿蛆,還有遭流浪犬啃咬的痕跡。詭異的是2隻鹿的頭部皆遭到割除,且未在原地發現,她將拍下現場照片發上地方臉書社團,引起網友熱議,懷疑為人為盜獵,因鹿茸價值較高,或是帶回製作成標本販售。對此,墾管處表示,會先派員到事故現場勘查,了解梅花鹿死亡情況,若鹿隻完整,會將屍體運回研究站保存、進行判讀,倘若腐爛嚴重,會再尋找合適地方將牠們掩埋。墾管處強調,將與警方合作調查鹿隻死因,雖然梅花鹿已經不屬保育類,但在國家公園內狩獵也已違反國家公園法,第13條禁止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若經查為人為,可依法裁處3000元罰鍰。
盜獵問題層出不窮! 烏干達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驚見「捕獸夾山」
位在非洲烏干達的默奇森瀑布國家公園(Murchison Falls National Park),日前被當地慈善組織烏干達保育基金會(Uganda Conservation Foundation,UCF)的成員,查獲高達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都是盜獵者為了捕捉河馬、大象、獅子等大型動物與小型動物而放置的器具,已堆積成「捕獸夾山」。目前基金會偕同其他組織,持續投入反盜獵事務,期盼打贏這場野生動物與盜獵者的戰爭。根據《衛報》報導,烏干達保育基金會創辦人凱格溫(Michael Keigwin)表示,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堆積而成的「捕獸夾山」,正是他和成員12個月以來在園區努力收集的成果,若往前回推10年,包括相關單位查獲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約有4萬7千公斤,也說明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悲慘命運與盜獵者的猖狂。凱格溫指出,捕獸夾山的上層是捕捉小型野生動物的捕獸夾;下層是捕捉大象、河馬、獅子等大型動物的狩獵陷阱,過往烏干達反政府游擊隊「聖靈抵抗軍(Lord's Resistance Army)」長期盤據這個佔地5000平方公里的園區,直到2010年,隨著聖靈抵抗軍的力量逐漸减弱,才由烏干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ganda Wildlife Authority,UWA)的保育人員展開查緝盜獵的工作,致被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傷害的族群不限動物,就連附近的村民、園區警衛都曾身受其害。「對於偷獵者來說,河馬往往是首要目標。」 凱格溫說明,過往幾年園區有6成以上的河馬,均死於牙齒或身體組織被盜獵者奪取,所幸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羅氏長頸鹿(Rothschild giraffe)的數量從400隻變為2000多隻;赤羚(Uganda kob)的數量從4萬隻新增到約16萬隻,足足多了4倍。1萬2千公斤的捕獸夾與狩獵陷阱堆積而成的「捕獸夾山」,正是烏干達保育基金會的成員,12個月以來在園區努力收集的成果。(圖/翻攝自推特/@UgandaCF)對此,全球保護組織(Global Conservation)創始人摩根(Jeff Morgan),除了積極與烏干達保育基金會合作,投入人力和物力協助捕獸夾與狩獵陷阱的收集,還提供近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39萬元)的資金,用於管理、維護園區環境及查緝盜獵者,像是生活在園區附近、負責收集陷阱和提醒護林員注意事項的「生態衛士(Ecoguard)」培訓也算在內。不過,近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園區的觀光收入大幅減少,加上2022年水災造成農民和漁民的收入銳減,盜獵者又開始活躍了起來。凱格溫透露,過去1年半之內,幾乎每日都能撿到100個捕獸夾,讓附近居民的生活變得艱難,外加想要購得珍稀動物的牙齒與肉品的走私組織只增不減,無形當中助長盜獵的風氣。凱格溫和摩根認為,若要打贏這場野生動物與盜獵者的戰爭,首要是旅遊業必須蓬勃發展,帶給當地民眾就業機會,如此一來也為保育工作提供足夠資金,「這是阻止盜獵者殺害動物,賣給走私組織的最快方法。」
龍過脈步道驚現珍稀「八色鳥」 雲林縣府與南投林管處協力啟動保育措施
龍過脈森林步道環境優美、生態純淨,近來更有民眾發現八色鳥蹤跡,吸引許多登山客慕名而來,也吸引許多愛鳥人士帶著相機前來捕捉八色鳥的獨特魅力。雲林縣政府及南投林管處協力合作,一同緊急啟動保育措施,設置隔離線、告示牌及紅外線相機檢測,讓生態保護更加全面。龍過脈步道貫穿國土綠網「濁水溪流域保育軸帶」及「斗六丘陵淺山農地保育軸帶」間,因此其生態非常多樣化,提供了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及繁殖的重要自然場域,其中以八色鳥及食蛇龜最為出名。過龍脈步道的生態吸引許多人慕名而來,紛紛拿起「大砲」爭相拍攝。(圖/南投林管處提供)林管處指出,八色鳥為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昔日因棲地被人類大肆迫害及人為的獵捕造成數量銳減,全球八色鳥總數僅在數千至一萬隻之間,十分稀少,而食蛇龜則是台灣唯一陸棲龜類,棲地因破碎化及人為盜獵,在2019年已從「珍貴稀有」調升成「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林管處也表示,根據湖山社區回報,今年觀察到的數量與去年相差不大,但築巢的位置緊鄰龍過脈森林步道,除了雲林縣府及林管處緊急協力啟動保育措施外,也呼籲前往觀賞的民眾應謹守自然拍攝、尊重步道活動,一同捍衛生態的保存。食蛇龜是台灣唯一陸棲龜類,在2019年已從「珍貴稀有」調升成「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圖/南投林管處提供)食蛇龜方面,林管局則會定期輔導湖山水庫人文生態保護協會,進行棲地巡護、非法獵具取締、食蛇龜的調查及野放,根據回報目前已成功回收6具非法捕捉籠及野放29隻食蛇龜。
女子森林尋找愛犬慘被西伯利亞虎飛撲 尪開卡車嚇阻專家認為「案情不單純 」
俄羅斯一名女子達莉亞(Darya Ulyanova)在尋找走失愛犬時,竟遭一隻西伯利亞虎(又稱東北虎)攻擊,導致達莉亞的肩膀和手臂嚴重撕裂傷,幸好她的丈夫米沙(Misha)及時發現,開車衝撞西伯利亞虎,讓達莉亞保住一命,不過整起事件確讓專家起疑,懷疑這對夫妻可能是盜獵者。《每日星報》報導,26歲達莉亞原先在俄羅斯東部烏蘇里斯克(Ussuriysk)一處森林中收集蕨類植物,未料愛犬竟走失,就在她尋找愛犬的過程中,一隻巨大的西伯利亞虎突然撲向她,造成達莉亞的肩膀和雙臂被撕咬。根據達莉亞表示,「我當時往附近看,看到一頭老虎正在往我的方向撲過來,我立刻往後逃跑,可是跑沒幾步就跌倒,老虎瞬間壓在我身上,並且開始咬我」。正當她無力掙脫時,米沙開著卡車疾駛撞向西伯利亞虎,米沙成功嚇阻這隻西伯利亞虎,救了妻子的性命。達莉亞隨後被送往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她的手部撕裂傷還縫了4、5針,並住院接受觀察長達1周,而米沙英勇的救妻行為也在當地引起關注,不過米沙恐怕面臨高達2萬英鎊,約新台幣75萬元的罰款,原來,西伯利亞虎是保育動物,米沙衝撞老虎的作法恐違法,除此之外,專家從現場血跡判斷,認為這對夫妻和西伯利亞虎有搏鬥痕跡,懷疑他們可能是盜獵西伯利亞虎的獵人,目前,警方與西伯利亞虎專家正在對此事件進行調查,並對達莉亞的證詞進行詳細的審查。女子野外遭西伯利亞虎襲擊,老公機智開卡車衝撞解救。(圖/翻攝自推特)
新竹路邊驚見「瀕臨絕種保育類」 緊急收容
近日有民眾向新竹市政府通報,在車水馬龍的市區道路上,竟出現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柴棺龜。市府人員將柴棺龜送往新竹動物園暫時收容,在專業獸醫檢傷判斷健康狀況良好後,評估符合野放標準,已由產發處生態保育科尋找適合地點野放。產發處表示,柴棺龜早期受大陸市場商業炒作影響,大量盜獵走私出口,讓野外族群數量大幅減少,雖然柴棺龜繁衍能力足夠,但棲地與人類活動區高度重疊,人為開發導致棲地破碎、生存環境減少,最終族群仍然持續減少。2019年1月,林務局公告柴棺龜瀕臨絕種,保育等級由二級調升為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成為加強保育對象。有民眾在新竹市區道路,拾獲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柴棺龜。(圖/新竹市政府提供/中國時報王惠慧新竹傳真)柴棺龜頭部綠褐色,眼睛後方有一道黃綠色條帶,腹甲為淺黃色,每一盾片外側有棕黑色斑塊,屬於半水棲性的淡水龜,可遠離水域環境,到陸地上活動,甚至有觀察紀錄柴棺龜能在陸地上行走1公里,產發處也推測,這可能是民眾在道路上拾獲柴棺龜的原因。專業獸醫檢傷判斷柴棺龜健康狀況良好,已由產發處生態保育科尋找適合地點進行野放。(圖/新竹市政府提供/中國時報王惠慧新竹傳真)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陳添喜說,新竹市部分區域為柴棺龜原生棲地,因為人為開發使得棲地破碎,不適合柴棺龜生存,不過,新竹市青草湖附近部分區域原生棲地,仍保有足夠生存面積。市府也呼籲,不要買賣飼養野生動物,如在路上發現烏龜或其他野生動物,請撥打24小時服務動保專線1959,帶回家構成獵捕野生動物,將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8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應予保育,不得隨意騷擾、虐待、獵捕、宰殺或其他利用,違者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
血象牙交易1/蝦皮就能買到 象牙「借屍還魂」無人管
非洲象和亞洲象近年因象牙盜獵問題急遽減少,禁止象牙買賣已是國際共識,我國則在2020年全面禁止象牙買賣許可,但記者調查,至今在蝦皮、樂天等各大交易網站仍可見象牙製品,不肖業者打著已滅絕的猛瑪象和長毛象名義販售現生象牙,相關單位卻視若無睹,動保學者則呼籲相關單位應真正全面禁止,別讓象牙買賣「借屍還魂」,阻止血腥交易持續進行。《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早在1989年就已禁止象牙貿易,該公約又被稱為《華盛頓公約》,目前有183國與歐盟加入,但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發現,近年各地偷獵大象的活動依舊猖獗,光是非洲每年就有超過4萬頭大象因盜象牙而被獵殺,動物專家也警告,倘若此情況再不改善,地球可能在20年後失去這個溫柔而強壯的生物。而我國不是《華盛頓公約》的正式締約國,但一直以遵守相關規定為傲,因而在1994年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禁止象牙製品買賣及在公共場所陳列、展示,並訂定「庫存象牙產製品管理補充說明」做為末日條款,在長達25年的緩衝後,該條款終於在2020年落幕,林務局宣布全面禁止象牙製品買賣,並予以最高150萬元的重罰。 從法律上來看,象牙買賣看似終於畫下句點,動保團體不用再為了保護大象而聲嘶力竭,遠在非洲的象群似乎也能稍微鬆一口氣,但詭異的是,至今在蝦皮和樂天等各大網站上仍能看見象牙及其製品。記者實際觀察,這些製品的價格則從數千元到十數萬元不等,品類則從原牙到象棋、佛像、擺件、梳子和扇子,應有盡有,多數賣家都宣稱這是「猛瑪象」、「長毛象」等滅絕生物的化石,也有買家僅稱是「早期象牙毫毛雕刻大悲咒」便放上網路,專家們則一眼看穿這個「借屍還魂」的把戲。猛瑪象和長毛象等生物早在冰河時期就從地球上消失,其象牙允許買賣,學者質疑不肖商人看準這點,打著滅絕象種之名販售現生象牙產品。(圖/報系資料照)「一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去影響現在族群的生存,這在生物界真的很少見。」前關懷生命協會主任林均翰表示,猛瑪象和長毛象等生物早在冰河時期就從地球上消失,自然不在華盛頓公約的保護範圍內,而許多商人看準這一點,導致象牙交易從檯面下轉檯上,正光明正大的進行中。「用常理想也知道,哪來這麼多猛瑪象和長毛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則推估,目前坊間可見的「化石象牙」,恐有極高的比例是「新鮮的」,可能剛從某隻大象身上被殘忍取下,而商人們拿著盜獵國不知真偽的進口報告蒙騙過關,海關人員因專業不足難以查證下放行,最終造成血腥市場仍在台灣持續。「讓象牙繼續買賣,其實就是鼓勵盜獵和殘殺的行為。」林均翰也呼籲,《野保法》中應該將猛瑪象牙納入管理,且有必要在一定時間內登記,未登錄的象牙化石則只能私人收藏,不得買賣和公開陳列展示,主管機關也應培訓查核人員辨識象牙的能力,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做到「沒有買賣,沒有傷害」,為世上僅存的大象們爭取一絲生機。前關懷生命協會主任林均翰呼籲,應全面禁止包括猛瑪和長毛象的象牙製品交易,落實真正的沒有買賣、沒有傷害。(圖/劉耿豪攝)林務局回應,猛瑪象為已滅絕物種,無族群保育之需求,故非屬《野保法》管轄範圍,且依其象牙外觀、橫切面之紋理等特徵均可與現生象牙區分,難以偽裝,若民眾發現有疑似以現生象製品偽裝成古生象製品的情形,可向林務局(0800-000930)、地方主管機關或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檢舉,調查確認將依法開罰。林務局表示,《野保法》所稱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不包括文化資產保存法(下稱文資法)所稱之古物,至於台北市2年間創造逾60件可買賣象牙的部分,林務局也表示,若該等象牙產製品均經北市府依文資法之法定程序與要件審查指定及辦理公告,確符合文資法具歷史價值之古物身分,則不適用野保法相關規定,其買賣亦無危及現生野生象族群之虞。
被盜獵者射中5槍倖存 非洲60歲傳奇母象「季風」不敵乾旱殞命
非洲60多歲傳奇母象「季風」(Monsoon)因曾被盜獵者射中5槍後倖存,還平安生下小象而一度聲名大噪。可惜牠在1個多月前因乾旱昏厥多次,於肯亞桑布魯國家公園(Samburu National Park)被安樂死。綜合外媒報導,季風在10多年前象牙盜獵仍相對猖獗時期,失去2頭象寶寶,並曾因被擊中5槍的槍傷,而遭獸醫判定無法再生育。但季風卻出乎專家們預料,於9年後生下小象,之後幾年又產下另外6頭象寶寶,其堅韌生命與孕育下一代的力量,令專家們嘖嘖稱奇。曾因槍傷被判定無法生育的季風,後來成功生下7頭象寶寶。(圖/翻攝自janewynyard IG)而季風「打臉」動物學家們的事蹟,還有帶領象群登上桑布魯公園境內最大的山丘,讓2006年的「象群會傾向離開陡峭地形」研究黯然失色。遺憾的是,年事已高的季風今年因乾旱多次昏倒,後在健康不斷惡化情況下,專家們不得不對牠進行安樂死。當地「拯救大象組織」指出,這波乾旱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他們當前的任務便是和政府與當地社區合作,防止季風的悲劇再次上演。非洲象因上世紀大規模盜獵,數量從70年代的130萬頭縮減至50萬頭,而肯亞在2016年進行反盜獵改革後,盜獵的行為幾乎消失,大象數量也倍增至4萬頭以上。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Jane Wynyard (@janewynyard)
義大利警方突擊幫派據點 查獲大量毒品與235隻「黑手黨最愛美食」
義大利警方於16日突襲位於卡拉布里亞(Calabria)光榮會的大麻農場時,除了在裡面起出大量毒品外,也從中查獲235隻冷凍睡鼠,這種睡鼠雖然是保育類動物,但卻是義大利黑手黨最愛的美食佳餚之一。根據《BBC》報導指出,義大利黑手黨光榮會是世上最富有的犯罪組織之一,主要在義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活動。主要是從南美洲與北非的毒品走私到歐洲來獲利。而義大利警方於16日突襲光榮會的大麻農場,從中查獲700多株大麻,同時也在冰箱的冷凍庫中發現了235隻冷凍的保育類動物「睡鼠」。報導中指出,在光榮會的黑手黨的傳統中,烤睡鼠是進貢給頭目、首領的美食。義大利動保組織也表示,盜獵者會在山區非法捕獲保育類的睡鼠後,就將睡鼠販售給黑幫或是餐廳來謀取暴利。而在烤睡鼠的烹飪過程中,廚師會在睡鼠體內塞入豬肉、松子粉、大蒜,接著送進烤箱內烘烤,據悉這套作法是自古羅馬時期就有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