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洞
」 大陸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出土墓葬148座「跨度2100年」 保存超完整
大陸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8日在廣州動物園麻鷹崗墓地考古現場通報,廣州動物園考古發掘項目的重要發現。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年代從西漢南越國時期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達2100多年之久。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在發掘區域中北部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東晉墓和一座保存較好的南朝墓。《廣州日報》報導,這次出土的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唐代陶雞模型、清代翡翠翎管和朝冠頂珠水晶飾件及清代翠鳥銀發簪,是近年考古發現中不可多得的文物精品。在考古發掘現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強祿和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調查勘探部主任、麻鷹崗墓地發掘項目負責人程浩介紹了本次考古發掘的背景和基本情況。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圖/翻攝自《廣州日報》)據了解,本次考古發掘共清理各時期墓葬148座,其中兩漢墓葬4座,晉南朝墓葬8座,唐代墓葬15座,明清墓葬121座。出土陶器、瓷器、銅器、玉器、珠飾等各類文物196件(套)。其中,東漢帶字陶屋模型其實是東漢墓當中比較常見的模型明器,「但這件東漢時期陶屋的珍貴之處在於門上有『大吉間』三個字,在門上有文字的陶屋是非常少見的。」程浩說。本次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發現,是在發掘區域中北部發現了一座保存基本完整的東晉墓和一座保存較好的南朝墓。其中東晉墓規模較大、結構複雜,在長達10米的墓室頂部及四壁未發現明顯損毀,是迄今為止在廣州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東晉墓葬。程浩表示,從盜洞來看,這座墓葬可能是在墓主下葬後沒多久就被盜了,「但比較難得的是被盜後的近1700年,這座墓葬沒有再受到其他擾動。」廣州動物園驚見地下宮殿。(圖/翻攝自《廣州日報》)至於南朝墓規模則稍小,為雙後室的夫妻合葬墓,結構精巧,除雙後室頂部各有一個盜洞外,其他結構保存完整,也尤為難得。程浩介紹,「目前廣州市內發現的南朝時期墓葬絕大多數是沒有墓頂的,這座墓的難得之處在於,頂部基本保存完好。」他還表示,南朝墓相比東漢墓的墓內裝飾更講究,墓裡可以看到祭台、假柱、假窗等,在雙後室共用的墻壁上還有相通的窗欞結構。程浩指出,此次考古發掘有三個「特別」。一是發現的墓葬分布密集,最密集的發掘區域東北部一帶300平方米範圍內就有70座墓葬;二是墓葬的年代跨度大、連續性強,墓葬的年代自西漢南越國時期,歷經東漢、晉南朝、唐、明、清、民國,一直持續至新中國成立初期,達2100多年之久,「這個時間跨度和廣州城的發展、變遷是同步的。」程浩說。三是墓葬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特別是明清墓葬不僅規模、朝向頗為相似,墓葬的間隔也基本一致,說明這裡是一處成規模、有規劃的墓園。
漢代韓信之母古墓驚現5米深盜洞 洞口散落「白膏泥」管理員回應了
大陸一名網友22日發帖稱,江蘇省淮安「韓母墓」出現5米深盜洞,墓葬的視頻監控被破壞。據悉,韓母墓即漢初大軍事家韓信母親之墓,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清江浦區城南鄉先鋒村。當地文物安全管理處透露,韓母墓去年就曾被盜,此次經過文保部門和當地公安的調查,暫未發現文物被盜。《新京報》報導,發現韓母墓被盜的網友姚先生表示,自己是淮安當地的文物愛好者,22日冬至當天,他特意到韓母墓參觀,在墓葬一處發現了一個約5米深的盜洞,盜洞附近還散落著白膏泥。姚男指出,白膏泥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期古墓密封材料,疑似來自墓葬內部。姚先生隨後翻看8日拍攝的韓母墓視頻,發現當時盜洞位置已經出現虛掩的泥土,附近散落著白膏泥塊,「這說明大半個月前墓就被盜了,盜墓賊為了掩人耳目用土暫時堵上了盜洞。」對此,韓母墓的文物安全管理員陳平回應,韓母墓去年就被盜過一次,今年被盜之後,文保部門已經和公安系統展開調查,「以前文物局裝過監控,後來監控壞掉了。」陳平稱,周圍荒無人煙,暫時沒有找到盜墓者,所幸暫時未發現墓葬內的文物被盜,村委會已組織於23日白天回填盜洞。陳平說,韓母墓被清江浦區文保部門劃分給屬地先鋒村,先鋒村的村支書則是韓母墓的文物安全直接責任人,但現在村子已經拆遷,周圍無人居住,「我們村裡很難管理,只能白天的時候去看看,沒法24小時看守。」陳平提到,目前韓母墓沒有圍牆和相關保護措施,希望政府或文保部門能加強保護。
「第一凶墓」藏死亡陷阱…80盜墓賊陳屍底部 遭「絕命機關」活活困死
中國歷史悠久,歷經了數十個朝代更迭,許多文物或是古墓都埋藏於地底,特別是古代的達官顯貴都非常重視自己墳墓,不僅陪葬大量金銀珠寶,還會修建宏偉陵寢,為了防止被盜墓者入侵,還會設下各種機關或陷阱。大陸湖北省襄陽市上世紀出土一座古代陵墓,考古學家在裡面發現80多名盜墓者屍體,死狀悽慘。綜合陸媒報導,上世紀末的湖北襄陽,一處工地發現了一塊非常奇特的青石板,人們將泥土鏟除後把石板揭開,卻有了十分重大的發現,工人不知道下面到底是什麽,同樣也不願意冒險,於是就聯繫了當地的文物保護部門。專家到達現場之後,才將墓地的身份告訴了眾人,原來這是一個五代時期的貴族陵墓。考古工作展開後,團隊發現墓穴周圍到處都是盜洞,數量居然達到了幾十個,不禁懷疑裡面的文物可能已被盜走,但為了地墓的發掘工作,專家們還是來不及多做思考,便開始了深度發掘工作。不久後,考古學家在墓穴中發現了一處約有7米深的斷崖,一眼就看出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流沙墓」。據了解,斷崖陷阱的上方一定放置有大量流沙,盜墓者進入到墓室後,會在此處落入陷阱,流沙稍加觸碰就會全部塌陷,將落入者全部掩埋在陷阱之中,活活困死。果不其然,專家後來在墓穴底部發現近80具屍體,研判都是前來盜墓的不肖分子,然而他們都沒有能夠達成自己的目的,反而紛紛殞命於此。
46名少女裸體陪葬…2千年後頭骨長出「綠色水晶」 專家揭古墓秘密
一處巨大的封土堆下面,竟然隱藏著屍骸長滿綠色結晶之謎,46名妙齡少女的裸體殉葬的後面,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歷經千年保存完好的黑色腦髓,數量眾多的有毒香瓜子,奇特的喪葬方式,撲朔迷離的墓主人身份,這些難以解釋的謎題,全都來自於神秘的靖安大墓.2006年12月的一天,在江西靖安一座山包附近,水口村村民在撿柴時忽然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盜洞,隨即就向當地文物部門進行了舉報。專家們趕到現場發現,村民口中所說的山包,其實是一個埋葬墓室的封土堆,在盜洞旁邊摻雜著青膏泥、殘破的絲織品與木板,加上絲織品殘留的出現,都說明了這片地下埋葬著一座高等級的貴族墓葬。據了解,盜洞寬80厘米,高約1米多,朝著封土堆中心直接延伸下去8米多,最底部是三個相對獨立的密閉空間,全是由厚實木料構成的構件。經過初步的現場勘探,盜洞所在的封土堆直徑超過30米,高將近有20多米。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公安機關迅速偵破了這起盜墓案,追繳回來的文物也成了對大墓做出初步判斷的重要依據。46名少女裸體陪葬,專家揭古墓秘密。專家認為,這是一座春秋時期的大型墓葬,與東周時期絕大多數的貴族墓葬類似,也是一個典型的豎穴土坑墓,深茂的封土共分為五層,外層用來混淆人們注意的腐殖土,第二層是防水的粘土混合層,第三層是混雜的石塊堆積,第四層是覆蓋墓穴的沙土層,最後一層是防水防潮的青膏泥層。經過一段時間的挖掘,專家終於找到了墓葬邊緣,整個大墓邊緣的長度達到了,驚人的東西寬為11.4米,南北長為14.7米,開口面積為168平方米。如此大規模的墓葬面積,早已超過了絕大多數的夏商周諸侯大墓。不久後,專家們發現了期待已久的棺木,然而其數量多達47具,完全顛覆的專家們的認知。隨著棺木不斷開啟,令人感到震驚的是,22具遺骸中,只有7具可以進行性別鑒定,全部都屬於女性,年齡都在15到25歲之間,其餘沒有找到遺骸的棺木中,都可以找到人體沉積物的存在,由此可以推斷,裡面全部都是46位年輕女性,還全部屬於裸體下葬,而這些女性的死因仍沒有找到。46名少女裸體陪葬,專家揭古墓秘密。隨後的清理中,接著發現了8個黑色的腦組織,更奇怪的是,一些有頭骨的木棺中並不會發現腦髓,可在出土腦髓中的木棺中,都不會有骸骨,而是一些更加奇怪的綠色水晶。經過鑑定,這些晶體主要含有磷鐵等成分,基本可以確定是酸磷鐵結晶,形成原因還不能確定,只能推測它和人體內的特殊元素與地下水成分有關。很快一個突破性的發現出現了,從棺木中提起器物時,專家們發現了一些植物種子與香瓜子,數量眾多的香瓜子全都出自於人類遺骸的棺木,這說明女子生前全吃了含有香瓜的食物,還都在食物未被消化前就死亡了,這下紡織女工的集體死亡殉葬之謎,就此解開。與此同時,在靖安大墓的50公里外,突然出土了12件大型的青銅器,根據青銅器上面的銘文記載,這些全都屬於徐國國君所屬。據悉,徐國就是輔佐大禹治水的功臣伯益所建,巔峰時期有36個鄰國朝貢,還曾征戰過周朝首都鎬京;春秋時期,徐國與楚國不斷發生衝突,其中一位國君就死在戰場,而他極有可能就是靖安大墓的主人,但至今仍未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