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發炎
」 異位性皮膚炎 濕疹 皮膚 過敏領隊護團員遭虎頭蜂螫亡!醫曝「4步驟」自救 看見這3種快閃
屏東學生登山團昨(22日)到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結果期間遭到虎頭蜂攻擊。41歲洪姓嚮導為了保護團員,慘遭蜂群圍攻,身體有超過30多處傷口,送醫後不治身亡。急診醫師翁梓華表示,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翁梓華日前在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指出,台灣本土虎頭蜂有7種,為威氏虎頭蜂、姬虎頭蜂、擬大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中華大虎頭蜂和黑腹虎頭蜂,其中看到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等3種要特別注意,如果看到要儘量繞道而行。遭虎頭蜂攻擊時,要盡快離開現場,可以避免被更多蜂螫。(圖/pixabay)翁梓華表示,遠離虎頭蜂巢穴,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不幸遭到蜂螫,民眾可以按照4個步驟自救:第一步:儘速移除螫針蜂螫可以粗分為一般蜜蜂螫以及虎頭蜂螫,虎頭蜂螫通常不會有螫針殘留,但一般蜜蜂殘留在皮膚的螫針上往往會伴隨有毒囊在上面,而毒囊如果沒有及時移除,殘留的毒囊上還會收縮,持續地將毒液注入身體內造成更大的皮膚發炎反應,而通常蜜蜂螫針都不深,所以第一步就是用衣物即可拍落螫針。第二步: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由於蜜蜂是群居性的生物,會有「追擊」的傾象,同時殘留螫針會釋放蜜蜂的費洛蒙,會引來更多的蜜蜂群起而攻之,通常一開始被螫,人還不會立即失去行動能力,往往是後續被追擊的蜂螫,才會讓人失去行動力,因此儘速離開被蜂螫的區域,會是避免後續被更多蜂螫得最好解方,一般來說,蜂螫追擊距離大約都是10公尺到100公尺不等,稍微移動,就有很好的預防效果。第三步:腎上腺筆部分的人對於蜂螫會產生全身性的過敏反應,甚至演變成喘、呼吸急促、休克等,這時候,即時性的使用腎上腺筆(Epipen)可以救命,對於如果常常在戶外活動的人,特別在這個季節會建議可以準備一隻在身邊。第四步:冰敷被蜂螫的地方往往會疼痛或是非常癢,冰敷可以大幅度減少身體細胞激素像是抗組織胺等等物質的產生,可以緩解蜂螫的不適,同時達到消腫的效果。翁梓華提醒,當然蜂螫自救處理完之後,還是會建議民眾還是要前往急診評估,由急診醫師協助打破傷風疫苗,同時可以協助開立一些抗組織胺的藥物,以及皮膚塗抹的藥膏,讓大家可以更安心。
皮膚敏感搔癢難耐! 醫曝一招有效「解決危肌」
又到了季節交替,隔日如換季般讓人無所適從的天氣。受到氣候影響的肌膚,變得更容易敏感泛紅或這裡癢、那裡癢,而面對層出不窮的肌膚問題,想要解決惱人的膚況,廣告常見五花八門的保養品,經常使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選起。非其他皮膚疾病,才是真正「敏感肌」每到季節交替期就會有許多患者到皮膚科門診報到,只要臉部有紅、腫、癢等症狀,便覺得自己是敏感性肌膚。知名診所院長呂佩璇醫師表示,「敏感性肌膚」一詞有被過度使用之虞,患者應在皮膚科醫師專業診斷下,先排除產生之症狀並非其它皮膚疾病(例如:異位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蠕型蟎蟲症……等),並找出造成皮膚問題的源頭,才能正確對症下藥,緩解不適症狀並預防反覆發作。內外多種刺激源,誘發皮膚發炎反應呂佩璇醫師指出,敏感性肌膚的刺激來源可分為:物理性因素(紫外線、熱、冷、風)、化學性因素(化妝品、保養品、肥皂、水、污染物)、心理性因素(壓力)、賀爾蒙因素(生理期),這些刺激誘發皮膚產生發炎反應,臨床常見症狀有:刺痛、灼熱、疼痛、搔癢感……等,在全身皮膚都有可能出現,尤其在臉部機率最高,造成許多患者苦不堪言。複合式治療,臨床實測效果佳一般來說,治療敏感性肌膚向來僅能依靠吃藥、擦藥緩解症狀,患者若無法避免刺激來源,便容易反覆發作。面對這惱人的皮膚問題,呂佩璇醫師提到,依照國外醫療文獻,除了傳統的治療方式外,也可搭配外泌體塗抹,其中由韓國生技大廠製作出的外泌體產品,其擁有超過22篇國際文獻、55項國際專利技術的專業實證,再搭配儀器應用,例如:微針電波、皮秒雷射、飛梭雷射等,輕微破壞皮膚表層,創造皮膚表面孔洞,使外泌體更能有效滲入皮膚。而根據國外研究數據顯示 ,上述之外泌體對於膠原蛋白與黑色素 均有其改善效果,對此呂佩璇醫師笑稱,自己就是實事求是的性格,因此在診所也做了半年以上的臨床實測,從多位受試者的實際體驗反饋得知,使用外泌體搭配儀器輔助治療,皮膚健康狀況確實能得到明顯改善。產品百百款,民眾使用須慎選外泌體是由細胞所分泌約30-150奈米大小的單層膜小囊泡,主要作為細胞間訊息交換傳遞的核心物質。目前以化妝品方式使用,複合式使用方式對肌膚具明顯的改善效果。呂佩璇醫師進一步說明,現今坊間號稱為外泌體的產品百百款,所以在選擇外泌體時,務必確認來源安全性及宣傳合法性。另外在臨床上有著豐富科學數據佐證與大量全球實際案例回饋。好的外泌體在其純化後近乎100%純度、內含物是否能對肌膚有著高效能之基因遺傳物質、高定性的特徵之外泌體尤佳。揪出根本問題,交給專業皮膚科醫師關於皮膚的大小問題,呂佩璇醫師補充提醒,所有療程大都非一勞永逸,隨著角質層約二十八天代謝一次,皮膚還是會持續受到外界的刺激,包含紫外線、環境空汙、二手菸或內在壓力、飲食不正確等種種因素影響。建議民眾應先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診斷,找出導致皮膚問題的根本因素,再進一步治療或預防,日常做好妥善保養、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提升皮膚健康度,才能更事半功倍的處理好惱人的皮膚問題,不再深陷其擾。
麻油、樟腦、防蚊精油 醫提醒「這6物」別塗寶寶身上
兒科醫師傑登醫師,因為嬰兒神經系統和免疫力都在發育中,以前一些被認為很好的東西,現在發現對寶寶有害,如麻油和薄荷脹氣膏等6種物品。傑登醫師在臉書發文,「嬰兒神經系統和免疫力都還在發育中,有些以前認為很好的東西,後來被發現對寶寶可能有害。」6種不該往寶寶身上塗的東西:1.麻油2.薄荷脹氣膏3.樟腦4.大人的濕疹藥膏5.防蚊精油-檸檬桉油(PMD)6.酒精傑登醫師說,「古早時期麻油被認為是好東西,可以讓嬰兒皮膚保持滋潤並用在許多皮膚發炎上,但麻油可能造成嚴重過敏、阻塞毛孔問題,且若麻油保存不當遭到細菌汙染,塗在免疫力差的嬰兒皮膚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感染。寶寶皮膚有狀況時,建議選用有臨床驗證的嬰兒護膚品。」傑登醫師指出,「薄荷脹氣膏這東西以前很常被用在腸絞痛,但後來發現薄荷醇與類似物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能造成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癲癇、意識混亂、痙攣。」傑登醫師表示,「樟腦常用作藥品、驅蟲劑或芳香劑使用,但樟腦會經黏膜與皮膚吸收並產生毒性,在兒童過量時容易引發嚴重的癲癇與痙攣,若是有蠶豆症更可能引發嚴重的溶血和黃疸,建議有寶寶的家中不要使用樟腦丸或樟腦製品。」傑登醫師提醒,濕疹藥膏大多都有類固醇,「類固醇強弱有分1-7等級,數字越小強度越高,成人一般會使用等級4以上較強效的類固醇,嬰幼兒皮膚薄吸收率高,通常會用等級5-7的弱效類固醇。使用成人類固醇藥膏雖然效果會非常卓越,但出現類固醇副作用的機會會大增,皮膚萎縮、免疫力下降等。」傑登醫師說,他說的防蚊精油不是其他香茅或薰衣草精油貼片,「我個人很喜歡PMD成分的防蚊液,PMD是唯一有科學實證防蚊效果的精油,效果很好與敵避(DEET)相當,且對環境友善,較不會傷害其他昆蟲以及汙染環境。但缺點是效果較短約2小時要補一次,且含有薄荷成分,建議至少2歲以上或3歲再使用較安全。」傑登醫師說,「因酒精擦在身上蒸發速度快,會有很明顯的涼感,在以前兒童發燒或中暑時很常拿來塗在身上,希望能快速幫助退燒。但塗上酒精後會造成局部微血管收縮,反而讓散熱變慢,而且大量酒精可經由皮膚或從口鼻吸入,導致兒童酒精中毒,出現精神不振、嘔吐、頭痛,甚至會出現代謝性酸中毒、癲癇、昏迷。」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面對肌膚問題是不少人的日常困擾,臉部膚況不只是我們的門面,一部分也反映著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態。營養師黃品瑄日前在個人粉專《營養師品瑄》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夥伴天天戴口罩,結果並非感冒,而是面臨著「大爆痘」的危機。然而痘痘的形成有許多內外在的因素,許多生活因素對於肌膚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天然美肌從飲食著手 七種食物抗炎抗氧營養師黃品瑄指出,痘痘的形成除了睡眠、壓力、衛生習慣等因素外,飲食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建議從飲食著手,由內而外保養出天然美肌,以下是營養師黃品瑄推薦七種對抗痘痘的食物:1. 低GI水果低GI水果如蘋果、藍莓、芭樂、蓮霧等,能幫助穩定血糖,透過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水平,進而減少皮脂過度分泌的可能性,其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和抗炎成分,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酚等,則可以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減少痘痘的發生。2. 礦物質鋅鋅可抑制引起痘痘的細菌生長、促進傷口癒合,對於皮膚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有益,能夠加速皮膚的癒合過程,幫助痘痘更快地消退。 富含鋅元素的食物有牡蠣、蝦蟹、牛肉、南瓜籽等。3. 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白菜、青江菜,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和纖維,有助於排毒和改善皮膚健康。此外也包含如異硫氰酸鹽的成分,有助於維持荷爾蒙平衡,降低因皮脂過度分泌導致生長痘痘的機率。4. 含硒食物硒是一種抗氧化劑,能中和自由基,減少皮膚的氧化壓力。硒還可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減少發炎反應,有助於降低皮膚痘痘的發生。含硒食物如巴西堅果、雞蛋、雞肉、動物肝臟等。5. 益生元/益生菌益生元作為水溶性膳食纖維,具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特性,經細菌發酵後為腸道內的益生菌提供營養,常見的食物有蘆筍、洋蔥、大麥、燕麥等。發酵食物如優格、泡菜、味噌、納豆,則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可補充腸道有益細菌,改善腸道微生物平衡,間接改善肌膚狀況。6. 維生素D維生素D具抗炎與抗氧化作用,以及免疫系統及皮脂調節的功能,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皮膚抵抗力。常見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包含黑木耳、秋刀魚、吳郭魚、鴨肉等。7. Omega-3Omega-3脂肪酸具有抗發炎作用,有助於減少皮膚發炎和預防青春痘生長。含有豐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奇亞籽、亞麻仁油、鮭魚、鯖魚、沙丁魚等。保持良好飲食與習慣 告別痘痘保有健康肌最後,營養師黃品瑄也提醒大家應避免攝取過多可能使痘痘惡化的食物,像是麵包、餅乾、蛋糕等精緻澱粉,以及乳製品和含糖飲料等。鼓勵大家面對痘痘問題並不可怕,只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等多方面開始著手改善,就能有效控制和減少痘痘的發生,讓我們都能擁有健康光滑的肌膚。
「頭皮屑滿天飛」當心罹乾癬 患者8成憂鬱5成影響職涯
起床時發現枕頭全是皮屑,頭皮又癢又痛,竟是乾癬危機!張先生一開始發現後腦出現莫名大片結痂時,多次擦藥後卻未能好轉,檢查才發現竟已是中重度乾癬!面對每日雪花片片掉,從頭皮惡化到全身上下都出現嚴重病灶,讓張先生在炎炎夏日之下出門也只能全身包緊緊,不但影響生活品質,漫長的治療過程也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高達8成的乾癬病灶會發生在頭皮,導致掉屑、又癢又痛甚至落髮,不僅影響外觀,也嚴重打擊患者的治療信心。臺灣乾癬暨皮膚免疫學會蔡呈芳理事長表示,若有嚴重頭皮屑,且調整洗髮用品後仍無改善,就要懷疑罹患乾癬的可能性。另外,灰指甲也是乾癬常見的症狀之一。乾癬是常見的慢性皮膚發炎病變,原因來自基因或外在壓力,男性罹患率比女性高,目前統計台灣約有20萬名乾癬患者,且每年新增約3,000人,其中有2成為中重度患者,如不穩定治療可能引發全身系統性疾病,如關節炎、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進而影響患者的心理、生活及工作。據統計,81%患者曾因乾癬而受困於憂鬱症狀、更有55%患者因此對於自己的職涯發展不敢抱有期待。蔡呈芳理事長表示,乾癬應及早治療,若已演變成慢性、則需要維持長期穩定治療,而乾癬好發年齡有兩個高峰期,分別落在30至39歲及60至69歲,這群患者大多本是扮演家庭重要角色,或正在探索人生方向、準備實現夢想的階段,卻可能因疾病而受限。蔡理事長分享,診間遇過很多在服務業工作的患者,好不容易獲得工作機會,卻因未能穩定治療而導致短時間内反復發作,尤其是掉屑易遭人誤解是衛生習慣不佳,因而無法繼續工作、甚至造成人際關係疏離。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黃毓惠醫師説明,目前中重度乾癬患者的治療非常多元,有光照治療、口服藥物及生物製劑等,患者應依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然而,觀察發現仍有部分患者曾中斷治療,可能原因包括治療效果不顯著、缺乏治療信心、經濟負擔大,另外也有可能因工作或個人情況而無法定期配合回診,顯示現有治療選擇雖多、卻並非所有患者的期待都能得到滿足。黃毓惠醫師說明,現已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的選擇,臨床證實治療效果良好、效期長,相較於傳統治療,副作用更少,且可大幅改善頭皮、指甲、手掌心等特定部位的皮膚狀況。目前有每日服用兩顆或一顆的選擇,可提升患者的用藥便利性與順從性,曾有調查統計近5成的乾癬患者優先選擇口服藥物,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有望成為新解方。乾癬不只單單影響患者,也可能連帶影響整體社會發展,尤其患者多正值勞動生產力最高的年紀,若無法穩定工作,對於國家經濟必然成為一大衝擊。台灣乾癬協會王雅馨秘書長分享歐洲一項乾癬病友醫療資源投資研究:「每投資1歐元(35元台幣)、可獲得5.4歐元(189元台幣)的投資報酬率。」也就是說,如果能投資更多資源在乾癬治療,讓病友回歸正常生活軌道,將能更提升國家社會生產力。隨著新治療選擇的出現,面對尚未被滿足的乾癬治療需求,王雅馨秘書長鼓勵,乾癬患者不該妥協於現況,可主動了解多元治療方式,並積極與醫師討論,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同時也呼籲政府應注入更多資源,讓患者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找回人生的主導權。
陳建州妹妹亂擠痘痘險敗血症 皮膚科醫揭「危險三角」:恐腦膜炎
藝人陳建州(黑人)妹妹Vicky因亂擠痘痘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細菌跑到血液引發菌血症,差點演變成敗血症,所幸經過治療後順利出院,心有餘悸直呼「這是一場災難」。對此,皮膚科醫生提醒,臉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區域內有些血管會流經腦部,萬一過度擠壓讓細菌進入血液,恐怕會引起血栓、腦膜炎等嚴重後果。Vicky昨(19日)在個人Instagram發文,「4/12出院囉。因亂擠痘,造成蜂窩性組織炎,細菌跑到血液,菌血症,再晚一步我就會變成敗血症,這是一場災難。痘痘千萬別亂擠。」貼文曝光後,不少粉絲留言「身體健康最重要」、「早日康復」、「天吶!擠痘痘真的會發展得這麽嚴重」。事實上,皮膚科醫師沈孟暵曾在臉書粉專說明,如果自行在家擠痘痘,手指和指甲縫隙可能藏有細菌,擠的時候更容易引入更多細菌,增加感染的風險。再者,不正確擠壓的話,細菌可能會擴散到周圍的皮膚,導致發炎。不僅如此,擠痘痘也會引起疼痛和局部紅腫,甚至有可能留下疤痕或色素沉澱。沈孟暵特別提醒,臉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大概是從眉間延伸至鼻翼兩側,再到嘴角的範圍。這個區域的感染可能會傳播到腦內,嚴重的話恐怕會引起血栓、腦膜炎等問題,所以如果痘痘長在這附近,千萬不要過度擠壓,以免讓細菌進入血液。他提到,如果只有表皮一點點微紅,卻沒冒出白頭的痘痘,無論再怎麼擠,都沒有太大幫助,反而會愈來愈嚴重。這時候,最好尋求醫生協助,當醫生在幫病患處理痘痘時,會先徹底消毒針頭,再刺一個洞將裡面膿引流出來,才不會造成皮膚發炎擴散。
電鍍工廠內驚現一排黃色腳印 廣島政府急尋逃逸「六價鉻貓」
一間位於廣島縣福山市的電鍍工廠,近日發現了一整排的黃色貓咪腳印,疑似是有野貓不慎掉入了工廠內的劇毒物質「六價鉻」藥劑槽,在逃離時留下了痕跡。由於六價鉻為有害物質,觸碰到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炎甚至失明,因此地方政府緊急發出通知,呼籲民眾避免接觸這隻貓。據《BBC Japan》、《ANNnewsCH》等日媒報導,位於廣島福山市的「野村鍍金福山工廠」員工在當地時間11日上午7時左右,於工廠內發現了一排黃色的貓咪腳印。緊急調閱監視器後發現,有一隻貓咪在前一天晚上9時左右闖入工廠後逃逸。同時該工廠用來覆蓋六價鉻儲罐的布有部分被掀起。因此廠方懷疑貓咪意外掉進了裝有有害物質「六價鉻」的藥劑槽中,全身都沾滿有害物質。野村鍍金員工在現場發現一整排黃色的腳印,才驚覺有野貓闖入藥劑槽。(圖/翻攝朝日新聞)工廠方唯恐有人受害,迅速通報當地政府,福山市政府在接獲通報後緊急發布聲明,呼籲民眾發現黃色或紅褐色等「外表顏色異常」的貓咪時,千萬不要輕易觸碰,以免接觸有害物質,必須盡快通知警察或相關單位。若不小心觸碰到貓咪,必須立刻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六價鉻是一種用來鍍在金屬物品上保護塗層的藥劑,呈現黃色與紅褐色,具有強酸性,一旦附著在皮膚上,恐將會引發炎症,不慎吸入體內的話,也有可能會造成呼吸系統疾病,甚至導致肺癌,如果觸摸過六價鉻之後再用手揉眼睛,甚至可能導致失明,因此任何在六價鉻附近工作的人都必須戴口罩和橡膠手套。工廠平常也將其嚴密保存在長寬各2公尺、深3.4公尺,並且用布蓋住的藥劑槽中。公司發言人告訴日本記者,這起事件讓他們意識到還需要採取措施防止貓等小動物的入侵。截至今(13)日下午16時30分止,相關單位尚未接獲有人發現這隻貓或有民眾因此受害的通報。
20歲女生該怎麼保養?只做好保濕還不夠?尤其愛夜唱愛追劇的人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以前都覺得年輕就是皮膚好的證明,但隨著生活型態改變,20世代的年輕族群也會因為頻繁社交玩樂、日夜作息顛倒,而產生引膚況不穩的問題,所以光做保濕真的還不夠,20歲的妳要挑選的保養品,還得能做到「這件事」才OK!會讓膚況不穩,其實就代表皮膚深處發炎了>_<,因此ALBION針對這個狀況特別為新生代女孩們量身打造「隨肌所選優白系列」,全系列共11個品項,從卸妝、滲透乳、活化液到精華、凝霜等,裏頭通通添加有日本蓼藍精萃,這個成分可以幫助肌膚鎮靜舒緩、對抗肌膚發炎,當肌膚機能恢復正常運作,妳會發現暗沉感不見了,自然能素顏也發光!ALBION專為年輕世代打造的隨肌所選優白系列,可依照自己的膚況,選擇合適的產品搭配使用。(圖/品牌提供)如果有選擇障礙症的人,就從隨肌所選優白滲透乳&隨肌所選優白活化液入手,一樣是採用先乳後水的擦塗方式,滲透乳有分質地較水感的輕盈版,和膚觸較豐潤的潤澤版。(圖/吳雅鈴攝)還有這瓶有著特別三層質地設計的「隨肌所選優白搖搖卸妝油」,雖然名稱是油,但只要搖晃瓶身將分層結合為凝露後,就可以享受到一沖即淨,又能同步舒緩鎮定肌膚、緊緻毛孔的保養功效。(圖/吳雅鈴攝)還有Aesop這瓶一直擁有高支持率的肌膚調理凝露,在肌膚發炎或是需要提升膚況的特別時期,也是急救聖品!例如有些人皮膚發炎時的反應,是會冒粉刺或痘痘,就可以透過肌膚調理凝露內的多種舒緩功效成分來幫助”消痘”;另外還可以用肌膚調理凝露混合藍甘菊保濕面膜,B3C中的B&C配上藍膜中的角叉菜酸鈉能給予肌膚立即有感的保濕、提亮及舒緩,尤其是在因為趕報告或追劇追太晚的疲憊時刻,就需要用它們來幫肌膚解渴、恢復元氣。Aesop肌膚調理凝露60ml/3750元、120ml/6,200元(圖/品牌提供)肌膚調理凝露不只單擦效果好,混合藍甘菊保濕面膜更是許多女生私藏的隱藏版用法。(圖/品牌提供)
異膚抓癢床單見血! 小老闆每天吞8顆類固醇竟釀白內障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小戴」年僅22歲就創業當餐飲業老闆,但背後卻隱藏著辛酸。原來他從小確診異位性皮膚炎,經常搔癢破皮流血、睡不好,不得已服用高劑量類固醇,曾經一天高達8顆,比同學吃的糖果更多,依然無法有效控制,長期更導致白內障,經手術才找回視力。小戴最後求助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經評估後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明顯改善,讓原本對治療灰心喪氣的他,重新點燃希望。異位性皮膚炎4大症狀 反覆發作共病多賴寧生是國內免疫風濕醫療領域的先驅。他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頑固性濕疹,屬於慢性發炎、反覆發作、不具傳染性的皮膚疾病,主要因免疫細胞的發炎反應所導致,且症狀可能因皮膚障壁受損、外界病原及過敏原侵入、皮膚發炎反應而加劇,通常從嬰兒時期開始發病異位性皮膚炎常見嚴重搔癢、皮膚乾燥、紅斑與丘疹,以及因反覆搔抓導致皮膚變厚變硬的苔癬化現象。特別是搔癢感,經常讓病友半夜睡不好、劇烈搔抓,不但造成皮破血流,增加感染的風險,長期睡不好也會影響生長發育與人格發展。類固醇很可怕? 標靶藥物助及早精準抗發炎賴寧生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發炎反應,治療以類固醇與抗發炎藥物為原則。許多人因擔心副作用而將類固醇視為毒蛇猛獸,這是不對的,其實,低劑量的類固醇能有效緩解異膚的發炎反應,長期且高劑量的用藥才需要謹慎評估。至於抗發炎藥物,不同種類有其不同的藥效極限,應依據疾病輕重程度,及早採取對應的治療,尤其更嚴重的頑固性或中重度異膚病友,建議採取標靶精準療法。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不僅要趁早也要有效!賴寧生形容,「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藥物」等標靶藥物就像精靈炸彈,能精準鎖定引發乾癢和發炎的細胞激素,防止免疫發炎反應的進行,緩解中重度異膚急性的發炎、降低反覆復發的風險。另一方面,免疫細胞具有學習的能力,即為「塑化理論」。若一開始治療中重度異膚,先給予抗發炎效果較差的治療,就像塑膠定型計畫,容易促使發炎細胞讓自己變得更壞;反之,若能在塑膠還未定型前加以阻撓,就能改變過敏免疫的反應模式,達到精準治療、調整體質的作用,預防其他更嚴重的頑固型過敏病變。國際研究 生物製劑有機會調整體質1生物製劑精準且有效的治療,有機會調整體質。 2嬰幼兒中重度異膚病友早期使用生物製劑,早期阻斷過敏進行曲,可降低近4成食物過敏、鼻過敏與氣喘等相關過敏的風險。以小戴為例,綜合計算病灶面積、皮膚發紅、浮腫、抓痕與苔癬化程度等條件,臨床評估屬於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使用傳統的類固醇藥膏、抗組織胺、免疫抑制劑等抗發炎藥物治療,改善效果有限,因此予以具標靶治療特性的生物製劑。經治療,小戴最困擾的搔癢感消失了,睡眠品質改善,生活品質也跟著大大提高,從原本對治療不抱任何希望,到現在充滿信心,終於等到穩控異膚的機會。目前我國健保針對12歲以上青少年與成年的中重度異膚,已給付多種標靶治療藥物,對於年紀更小的異膚寶寶與兒童,目前也有適用的生物製劑可選擇。醫師呼籲異膚病友,不要放棄希望,多與醫師討論,都有希望一起戰勝異膚。
天氣冷吱吱!專家曝最保暖穿法 小心NG料子恐「愈穿愈冷」還起濕疹
寒流發威,台灣各地皆降溫有感,部分地區還可能將在23日起,低溫下探到5度以下,因此如何穿得暖又舒適則十分重要。對此,美國專家建議「多層次」穿法,另外則要避免棉質衣物,因為棉料易吸汗,且不會快乾,因此可能會愈穿愈冷,另外也有民眾為了保暖,在睡覺時也穿著發熱衣、發熱褲,但其實這也是NG行為,因發熱衣褲「貼肌膚」難排汗,恐會造成濕疹或皮膚發炎。據美聯社報導,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市推動冬季戶外運動的非營利組織「The Loppet Foundation」執行長葳爾森(Claire Wilson)建議,民眾可以採用「多層次」(Layering)穿法抵抗嚴寒。「多層次」意味著穿著多件衣服,以便在寒冷的天氣裡保持體溫,每一層都會形成一個隔熱的空氣帶,且分層有助於將汗水和濕氣從你的皮膚上帶走。她說,如果穿著正確的衣服,則會感覺到汗水從身體上消失。葳爾森建議,民眾可從三層著手,一共分為底層、中層及外層。底層最接近皮膚,因此料子吸收水份的能力相當重要,建議選聚酯纖維而不是棉質;中間層可穿背心或襯衫以保持核心溫暖;最後穿件冬季夾克,既可以防風,又可以隔熱。此外,葳爾森建議民眾應避免穿棉質衣物,因為棉花會吸收水分,所以衣物溼潤的時間會更久,除此之外,棉料不會快乾,因此可能讓體感更冷。她建議民眾可選擇羊毛、聚酯纖維或聚丙烯(polypropylene)料子的衣物。最後,有許多民眾為了保暖,會穿上發熱衣發熱褲,甚至連睡覺時也會穿,但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謂文就表示,此類衣物非常貼身,有些根本不排汗,就會悶在裡面,因而容易產生濕疹。因此,林謂文建議民眾得先評估自身膚況,才不會造成反效果。
洗碗冒「1習慣性舉動」是大忌 食藥署揭恐怖後果:超傷身
養成洗手的習慣,可以預防病毒和細菌感染,但如果使用錯誤的東西,可能會對身體有害。食藥署便提到,很多人在廚房洗碗,會順便用洗碗精洗手,但由於成分問題,太常用可能會損傷皮膚,更嚴重會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食藥署在臉書專頁指出,民眾在廚房洗碗時,為了方便會順便洗手,不過這項舉動其實很傷身。為了洗掉碗盤的油汙,洗碗精添加的界面活性劑具有較強的清潔力,頻繁用於手部容易損傷皮膚屏障,如果皮膚較薄、較乾燥,容易引發接觸性皮膚炎。食藥署提醒,洗手還是選擇洗手乳或香皂製品比較合適,也要注意保濕,冬季可以使用含油量較高的護手霜保護皮膚。如果有皮膚不適,應就醫諮詢。用洗碗精洗手可能造成皮膚發炎。(圖/翻攝自食藥署臉書)事實上,過去就有專家警告不要用洗碗精洗手,皮膚科醫師趙昭明告訴《Heho健康》,洗碗精等去污產品中,都會使用界面活性劑增加去污效果,還會加上許多防腐劑、香料成份,這些成分容易讓皮膚過敏,而過敏性皮膚炎又分為立即性、延遲性、遲發性,有些立即性反應當下就會看見皮膚出現過敏狀況,有些則是要慢慢累積才會出現過敏。此外,有些產品也會添加酵素成分增加清潔作用,而這些酵素會對皮膚產生刺激,建議民眾要注意使用後是否有產生過敏、刺激的問題。
別再亂擠痘痘!小心臉上的「危險三角」 醫:恐引起腦部問題
粉刺和痘痘可說是「全民公敵」,許多人只要一注意到,就會忍不住手癢去擠,結果不但沒有擺脫痘痘,甚至變更嚴重!醫師提醒,臉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區域內有些血管會流經腦部,萬一過度擠壓讓細菌進入血液,恐怕會引起血栓、腦膜炎等嚴重後果。痘痘相當惱人,但再怎麼看不順眼都要忍住別擠,萬一沒清潔乾淨,恐怕讓發炎面積更加擴大。皮膚科醫師沈孟暵在臉書粉專說明,如果自行在家擠痘痘,手指和指甲縫隙可能藏有細菌,擠的時候更容易引入更多細菌,增加感染的風險。再者,不正確擠壓的話,細菌可能會擴散到周圍的皮膚,導致發炎。擠痘痘也會引起疼痛和局部紅腫,甚至有可能留下疤痕或色素沈澱。此外,沈孟暵特別提醒,臉部有一個「危險三角」,大概是從眉間延伸至鼻翼兩側,再到嘴角的範圍。這個區域的感染可能會傳播到腦內,嚴重的話恐怕會引起血栓、腦膜炎等問題,所以如果痘痘長在這附近,千萬不要過度擠壓,以免讓細菌進入血液。他提到,如果只有表皮一點點微紅,卻沒冒出白頭的痘痘,無論再怎麼擠,都沒有太大幫助,反而會愈來愈嚴重。這時候,最好尋求醫生協助,當醫生在幫病患處理痘痘時,會先徹底消毒針頭,再刺一個洞將裡面膿引流出來,才不會造成皮膚發炎擴散。
低溫下探10度! 醫囑:長時間蓋電熱毯易造成皮膚發炎
一早出門就感受到冷空氣,路上行人個個戴圍巾、戴手套,想辦法把自己包起來,不受寒風侵襲,此外,也會使用一些保暖商品來保暖,常見有暖暖包、熱水袋、熱敷片等。台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表示,從皮膚科觀點來說,長時間使用超過40℃以上的保暖物品,很容易造成皮膚發炎,或會產生無法消退的紫紅色斑紋,使用上不得不慎。【拋棄式暖暖包】暖暖包,大概是最方便便宜的保暖小物了,市面上有手握式及黏貼式兩種,內容物以活性炭、鐵粉等為主要成分,外層以棉質布包裝,拆封後雙手搓揉幾下,讓鐵粉氧化產生熱能,可以達到保暖效果。一般來說,暖暖包一小包使用時限為12小時,國家標準規定溫度最高不能超過70℃,暖暖包平均約可維持40℃的溫度,在寒流來時或需要的時候,能提供最簡易又方便的保暖。【充電式暖抱枕】這類型的發熱暖抱枕,造型多樣、圖案可愛,使用前只需充電,完成後會有發熱效果,時效則依照商品不同而異,操作還算方便,由於體積問題,不太適合帶出門,較適合居家或辦公室等室內空間使用。【充電式小懷爐】利用充電方式讓小型懷爐發熱,充電約3小時,可使用3小時,保暖溫度大約可達50-~60℃左右,減少拋棄式保暖商品的垃圾問題,但保暖度時間不夠久,外出長時間使用上會有點不方便。【電熱毯】插電使用的電熱毯,是不少怕冷女性的秋冬必備保暖物品,不論是趕報告、追劇、上網拍,電熱毯一蓋上暖呼呼,再冷都不怕,還有不少四肢容易冰冷的老人家,也特別喜愛電熱毯來溫暖手腳,只是使用時要特別留意溫度與充電方式,並且避免碰到水或長時間蓋著睡覺。【圍巾手套毛帽】這類保暖小物,可說是保暖兼具造型功用,秋冬衣物大多以深色系為主,追求時髦感的女性們,總是希望身上多些配件來凸顯穿著,這時圍巾、手套、毛帽等就是最佳搭配單品,不但兼具造型專用,保暖度也要夠,才能夠「愛水不怕流鼻水」。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深受皮膚潰爛困擾 他吃1物「一週內好轉」:見鬼了
有些民眾會受既有印象影響,減少特定養分的攝取。一名患者多年以來深受皮膚潰爛困擾,多次求醫都找不出病因,直到開始攝取脂肪,吃下幾片五花肉,膚況竟在一週內改善,讓他直呼「見鬼了」。家醫科醫師宋晏仁在節目《醫師好辣》表示,一名患者年輕時期就不攝取脂肪,認為「脂肪會對身體不好」,因此三餐都吃全素,青菜都用水煮,就連一滴油也不加,後來皮膚莫名潰爛20年,多次求醫都找不出病因,才又開始攝取帶有脂肪的食物。值得一提的是,患者自從吃下幾片五花肉,膚況不佳的問題竟在一週內好轉,讓他直喊「見鬼了」,而當改回無油飲食,病情2週後又復發,但吃五花肉就好了。宋晏仁透露,後來該名身在美國的患者,甚至專程搭機回台拜訪,對方還在見面的時候特別強調「你在電視上講的事是真的,油不能完全不吃」,分享飲食帶給身體的改變。宋晏仁表示,患者吃下幾片五花肉,膚況一週內好轉了。(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皮膚科醫師趙昭明透露,油脂對於皮膚非常重要,也有保暖、保護內臟的功能,一旦長期不吃油脂,會讓皮膚和身體代謝都出問題;油脂好與不好其實相差很多,要是「吃錯油脂」恐會造成皮膚發炎、過敏,「不好的油飽和脂肪酸多,容易刺激皮膚發炎,假設吃太多這樣的油,皮膚穩定度就會變差。」提到油脂選擇,營養師潘富子建議,可選富含30餘種「橄欖多酚」的橄欖油,因其優異的抗氧化物,有助人體抵抗發炎功效。再者,橄欖油也有較高含量的α型態「維生素E」,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身體像是血管、細胞膜等在內的脂溶性組織,更可預防包括低密度脂蛋白LDL、結構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質氧化,而對身體的傷害。潘富子指出,橄欖油也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植物固醇」。她也說明,單元不飽和脂肪可助增加好的膽固醇(HDL),減少壞的膽固醇(LDL),降低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植物固醇以β-sitosterol為主,結構上與膽固醇相似,可和腸道的膽固醇都被人體吸收,否則就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
捏死隱翅蟲「手臂腐蝕」還出現傷疤 她哭訴:7天都還沒好
山東一名女子在捏死了一隻隱翅蟲後,不小心讓牠的毒液噴到手臂上,竟出現了皮膚發炎、潰爛的症狀,更產生了一道明顯的青色傷疤,直至事發第7天也仍未痊癒。對此,專家也提醒,隱翅蟲的毒液具強酸性,並被稱為「會飛的硫酸」,若突然飛到身上,可藉吹氣或劇烈甩動擺脫,切勿直接將其拍死。根據陸媒《人民網》、《人民日報》的報導,女子表示當時並不知道隱翅蟲具有毒性,所以在用手指捏死牠後也沒有特別注意,隨手抹在右手臂上後,皮膚卻開始嚴重發炎,一周過去了都未痊癒,還產生了一道明顯的潰爛傷疤。而關於隱翅蟲,微博的健康醫療部落客「協和醫生Do先生」介紹道,有些人在被隱翅蟲爬過皮膚後可能感到刺痛,是由於其毒液中的強酸腐蝕皮膚,接著便會出現條狀、片狀等紅斑,嚴重者則會有膿包、糜爛壞死的狀況。因此,他建議直接將隱翅蟲吹飛或甩走,並且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沖洗過後可以小蘇打粉濕敷,再至皮膚科就診觀察。對此,不少網友也表示有曾接觸過隱翅蟲的經驗,紛紛留言道「中招過,又痛又癢」、「當年高中住校,宿舍有這個蟲,非常恐怖」、「我脖子後面一大片潰爛,去醫院開藥治療,大概一個月後才差不多消下去」、「當年被隱翅蟲毒液腐蝕左小腿,至今還有一道疤」、「一個月結痂才全部掉完,半年後色素才淡化」。
夏日溼疹狂冒 搭配正確飲食即可改善
高雄1位38歲男性平時喜愛甜食、工作壓力大,暑期到了更是狂灌冷飲解熱,沒想到背部、下腹部及鼠蹊部竟長出溼疹,搔癢難耐猛抓導致流膿,中醫師透過中藥調理體質,再修正他的飲食、生活習慣,治療2個月就有明顯改善。許多民眾每到夏天皮膚就會突然開始發癢,並且愈抓愈癢、愈癢又愈抓,這就是在季節轉換時很常出現的皮膚問題「溼疹」。高雄38歲男性愛吃甜食,夏天又猛灌冷飲,背部、下腹部及鼠蹊部溼疹嚴重,於是前往明華馬光中醫診所看診,診斷為溼熱體質才導致溼疹反覆發作。中醫師歐俊佑表示,溼疹是個廣義的名詞,其中包含了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等,再根據發炎程度不同分為急性、慢性和亞急性3種,簡而言之,只要是皮膚發炎伴有搔癢,都屬於溼疹的範疇。這名男子經過清利溼熱、祛風止癢處方、健脾祛溼、疏肝解鬱處方調理體質,再搭配飲食忌口和生活習慣改變,治療2個月後明顯改善,復發頻率及嚴重程度減緩許多。歐俊佑說明,在中醫溼疹稱為「四彎風」、「旋耳風」、「浸淫瘡」、「繡球風」、「臍瘡」等,可能經由風邪、溼邪、熱邪或是脾虛、血虛引起,尤其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溼熱夾雜的情況相當明顯,所以夏季以溼邪及熱邪引起溼疹為大宗,中醫師會根據不同證型辯證論治。歐俊佑也建議,若有溼疹狀況發生,少吃辛辣、油炸、甜食、重口味食物及加工食品,也要減少乳製品、蝦、蟹、海鮮、及花生、堅果類食物,避免引起過敏加重溼疹病情。另外,可以多吃清熱解毒、養陰涼血、利溼健脾胃的綠豆薏仁湯,以及補脾胃,健脾利溼的四神湯。
《德古拉》吸血鬼靈感原型 研究發現「穿刺公」生前受血淚所苦
還記得電影《德古拉:永咒傳奇》描述兵久厭戰的瓦拉幾亞王子弗拉德三世(Vlad TheThird)偶遇厄夜吸血鬼,獲得足以毀滅可怕敵人的力量,但卻要忍受無窮無盡的嗜血慾望,而吸血鬼「德古拉伯爵」(Count Dracula)這個經典虛構人物,原型正是來自這位15世紀東歐兇殘統治者,至於他會和吸血鬼扯上關係,近日有義大利科學家研究發現他留下的3筆文件書信,發現弗拉德三世生前罹患眼淚帶血的罕見病症。義大利科學家研究發現弗拉德三世留下的3筆文件書信,懷疑他生前罹患眼淚帶血的罕見病症。(圖/翻攝自推特)弗拉德三世在1448年至1477年間,三度統治現今的羅馬尼亞,據傳他會下令以木樁穿刺的手法對敵人行刑,因此獲得「穿刺公」(Vlad the Impaler)的名號,甚至被稱為「龍之子弗拉德」(VladDracula),據歷史學者所取得的證據顯示,在他統治之下,被殺害人數多達8萬人左右。這位東歐兇殘統治者的盛名,也讓19世紀愛爾蘭小說家斯托克(Bram Stoker)以弗拉德三世為靈感,1897年發表名作《德古拉》(Dracula),除此之外,《每日郵報》引述科技新聞網站Phys.org的報導稱,來自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tania)研究團隊發現,弗拉德三世生前被一種稱為「淚血症」(haemolacria)的病症所苦。根據報導,卡塔尼亞大學研究團隊今年5月從弗拉德三世所撰寫的信件中提取血液、汗漬、指紋、唾液等痕跡加以分析,負責這項研究的卡塔尼亞大學教授昆索洛(Vincenzo Cunsolo)表示,弗拉德三世至少在去世前幾年仍被這種病症所困擾,這種疾病會造成他流下「血淚」,這種病症的患者的眼淚可能帶血,眼部甚至可能流出血來。研究團隊指出,流下「血淚」看起來很嚇人,但病因不一定令人害怕。很多疾病都有可能發生淚血症狀,例如結膜炎、環境造成的損傷引起,也可能代表分泌眼淚的組織系統長了腫瘤;有些成年女性個案因賀爾蒙因素出現淚血症狀。有些研究人員認為,淚血症與極大的壓力或心理層面的煩亂有關。根據昆索洛表示,這項研究可能代表弗拉德三世在生命中最後幾年出現淚血症的病理狀況,他可能流下了帶血的眼淚;弗拉德三世很可能也有呼吸道發炎或皮膚發炎的問題,甚至兩者均有。昆索洛表示,這項研究是學界首見,有助於讓弗拉德三世生前健康狀況獲得更多關注,而這項與羅馬尼亞國家檔案館等機構合作進行的研究成果,已於本月8日發表於《分析化學》(Analytical Chemistry)國際期刊。義大利科學家研究發現弗拉德三世留下的3筆文件書信,懷疑他生前罹患眼淚帶血的罕見病症。(圖/翻攝自推特)
確診後癢不停? 中醫師推薦一茶飲舒緩
一名34歲黃小姐在去年確診新冠肺炎,確診後開始皮膚起一塊一塊的凸起,當時就診皮膚科診所給予西藥抗組織胺有稍微緩解。豈料今年年初再度確診,原本稍微好轉的尋麻疹再度爆發,而西藥抗組織胺已然完全無效。黃小姐在天氣悶熱時搔癢會更加明顯,運動流汗後症狀也會加重。嚴重時甚至臉、四肢、軀幹皆是紅腫的團塊,服用兩倍劑量的抗組織胺也壓不下來。新冠病毒侵犯免疫系統 免疫功能差將受影響中醫師莊可鈞分享,常見的新冠後遺症如咳嗽、胸悶、疲勞、睡眠品質不佳、記憶力喪失、味覺喪失等,因新冠病毒會侵犯人體免疫系統,若是身體本身免疫功能較差未及時復元,則身體就會產生諸如上述症狀持續一至兩個月不等。這時使用中藥調理介入則會幫助患者加速康復。以黃小姐為例,因為是二度確診,症狀較為嚴重,使用中藥消風散再加些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中藥,另外再搭配外用止癢藥膏。服藥後一週症狀有改善,雖然還是有搔癢但發作時間縮短,持續服藥將近五個月後皮膚狀況穩定,現在運動流汗後也不會發作了。《素問.五臟生成篇》:「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其主心也。」中醫認為肺和人體的皮膚息息相關,莊可鈞醫師解釋,因新冠病毒會攻擊我們的肺部導致呼吸道的炎症,所以會有咳嗽、胸悶、喘等症狀,而有些病人皮膚也會受到影響,皮膚相當於外在的黏膜系統,受到病毒攻擊後也會產生發炎反應。新冠病毒不只會攻擊我們的呼吸道、腸胃道、腦神經,甚至也會侵犯到我們的皮膚。除了諮詢專業中醫師給予治療外,莊可鈞醫師建議,在家也可以自製中藥茶飲「桑葉菊花茶」養肝清肺,也可幫助皮膚修復。《桑葉菊花茶》養肝清肺護皮膚材料:桑葉6g,菊花5g,甘草3g做法:將上述藥材洗盡做成茶包,用500c.c.沸水浸泡10-20分鐘服用方法:一天一杯可緩解皮膚搔癢不適的症狀功效:桑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菊花清熱解毒,疏風止癢,再加上甘草加強解毒作用及調和藥性。同時服用可緩解皮膚搔癢不適症狀,但須注意此茶飲為體質偏熱者適用,若體質偏涼的人則不適合飲用避免過度刺激呼吸道 烤炸類食物加重發炎反應除了茶飲緩解症狀外,因新冠肺炎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失衡,生活作息及飲食也要多加注意才能加速身體的修復。飲食上因呼吸道已嚴重發炎過會導致呼吸道過度敏感,應盡量避免飲用較涼的冷飲,以免過度刺激呼吸道,導致咳嗽不癒。莊可鈞醫師提醒,較刺激性的食物像是烤炸類也應避免食用,因烤炸類食物會加重發炎反應,導致皮膚發炎較難痊癒,也應盡量避免食用。睡眠時間長短同樣也會影響身體免疫的平衡,應盡量避免熬夜讓身體可以得到適當的休息。
女生內衣穿好幾天才洗…醫驚喊「真假」 不每天換洗內衣「3物質」傷妳身
身為女性的妳,一件內衣妳會穿幾天才洗呢?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臉書提到,最近聽到不少女性說「內衣如果沒有髒,可以穿很多天」,讓他聽了非常驚訝,好奇問大家,「真的假的?大部分人不會如此吧?」他指出,女性最好同一件內衣不要每天穿,因為內衣表面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髒污和細菌,加上製造過程中有使用染料、漂白劑等化學物,每天穿同一件不洗,會孳生各種細菌,增加乳房和皮膚感染機率,建議還是要每天更換,定期清洗,才能把內衣穿出健康跟美麗。對於聽聞部分女性說,「內衣如果沒有髒,可以穿很多天」的說法,黃軒醫師表示,自己聽到的時候,感到不可置信。因為即便內衣表面看起來很乾淨,但女性還是不適合不每天更換內衣清洗。他提到每天穿同一件內衣,除了會影響個人形象跟衛生;也會讓上面的細菌、汚染物和排泄物累積,增加乳房和皮膚的感染風險;還會讓內衣的彈性和面料受損,影響內衣的效果和壽命。黃軒指出,內衣是使用合成纖維製成,表面藏有肉眼看不到的髒東西,如聚酯纖維、尼龍和壓克力纖維等,這些都是化石燃料製成的塑膠品,當中的塑膠微粒磨損,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威脅。另外,內衣製造過程中,會使用染料、漂白劑、防皺劑、防水劑等化學物質,也都可能會殘留在內衣上,恐導致皮膚過敏、發癢或紅腫等不良反應。而內衣和皮膚接觸也會沾染油脂及死皮細胞等污垢,這些污垢成了細菌生長的養分,若不及時清洗或更換內衣,就可能孳生各種細菌。黃軒提醒,內衣穿久了不定期清洗,恐會孳生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跟酵母菌等細菌。其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人體皮膚上最常見的細菌之一,通常不會造成嚴重感染,如果有傷口或免疫力低下,就會引起皮膚發炎、皮囊炎、化膿性感染等;而內衣若有棒狀桿菌,則容易引發痤瘡、粉刺等皮膚問題。另外還有一種細菌是酵母菌,若內衣潮濕,可能讓真菌過度增生,而引起汗斑、脂漏性皮膚炎、念珠菌感染等,建議女性要定期清洗且每天更換內衣,並注意乳房清潔保養,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與美麗。
國一女找姑姑男友獨處幫擦藥 他手壞壞「抹藥變揉胸」慘賠70萬
新北市一名國中少女因皮膚發炎,找了姑姑從事保險業的鄧姓男友幫忙擦藥,對方卻趁與少女獨處的機會,假抹藥真襲胸、舔胸。事後犯行曝光,鄧男坦承不諱,法官依對未滿十四歲之女子犯強制猥褻罪,判處鄧男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鄧男也與少女家屬達成和解,最終以70萬元賠償金收場。據判決書指出,鄧男為這名國中少女姑姑的男朋友,2021年9月某日下午,鄧男與少女獨自在新北板橋區住處,當時少女因皮膚發炎,由鄧男幫忙擦藥,但他卻色心大起,趁為少女塗抹皮膚炎藥膏的時候,伸手觸摸、舔舐少女胸部,並從後環抱對方還做出揉胸等猥褻行為。事件曝光後,鄧男坦承犯行與後悔之意,新北地院法官審酌後,依對未滿14歲之女子,犯強制猥褻罪,判處鄧男2年徒刑,宣告緩刑3年,緩刑期間付保護管束。而法庭審理時,鄧男事後也獲得少女及其家屬諒解,並與少女家屬達成和解,最後賠償對方70萬元,少女也表示,願意給予鄧男緩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