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病變
」西班牙南部爆發「西尼羅熱」 塞維利亞5人死亡
西班牙南部塞維利亞(Seville)省爆發西尼羅病毒(West Nile virus),目前已造成5人死亡,甚至引發當地居民的不滿和抗議。而這也是自2020年以來最嚴重的疫情,在2020年當時,西尼羅熱曾造成76例感染和8人死亡。根據《BBC》報導指出,西尼羅熱病毒是是通過蚊子叮咬受感染的鳥類後,再叮咬人類而傳播的。目前疫情集中在塞維利亞(Seville)附近的下瓜達爾基維爾河谷地區(Lower Guadalquivir Valley),該地區特有的沼澤和稻田,為蚊子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西尼羅熱病毒通常會引起輕微或無症狀,但有20%的感染者症狀可能較為嚴重,包括頭痛、高燒和皮膚病變。在少數情況下,病毒會引發嚴重的症狀,甚至導致死亡,特別是老年人風險更高。塞維利亞省的伊斯拉馬約爾(Isla Mayor)鎮於2日晚間舉行抗議活動,這次行動由由「抗擊尼羅河病毒平台」(Fight against the Nile Virus)組織,抗議民眾要求地方和國家當局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來控制病毒的傳播。當地政府則呼籲民眾保持冷靜,並承諾將加強各省與市政府之間的合作,共同對抗病毒。報導中也提到,在今年夏天的死亡病例中,包含86歲的魯伊斯(Granada Romero Ruiz),他的家人在他去世前不久寫信給地方當局,表達了對政府未能及時行動的「憤怒和絕望」。魯伊斯的家屬認為,若政府能負責任的消毒稻田,就可以避免這場悲劇。科里亞德爾里奧(Coría del Río)市長岡薩雷斯(Modesto González)則呼籲,中央政府與地方當局應該更緊密合作,採取更激進的措施來防止病毒的擴散。岡薩雷斯強調,這場危機已經超出了當地所能負擔的範圍。目前也有專家指出,今年灣暖的冬季與潮濕的春季,可能是導致病毒提早傳播的原因。為了遏制疫情,地方和國家政府與農民之間需要加強協調,確保對稻田進行適當的消毒。除此之外,專家也建議消除積水,這是蚊子繁殖的溫床,並使用環保型幼蟲殺滅劑,同時提高公眾的防護意識,以減少個人被感染的風險。
老年皮膚問題頻現 銀髮族出現「形態變化」要留意
隨著台灣逐步邁向超高齡社會,每5位民眾中就有1位年長於65歲以上,因此銀髮族常見的皮膚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尤其像近期季節轉換、氣溫差異明顯的情況下,年長者的皮膚問題會更見突顯。皮膚型態出現4變化 應盡早回診就醫檢查台全皮膚科診所的廖朝瑜醫師指出,許多中老年患者在就診時會提到皮膚發癢、乾燥,並出現多種不同的皮膚症狀;廖朝瑜醫師特別強調,老年皮膚問題可歸納為黑、紅、白、乾四大類,每種類型都有對應的治療方式;然而他也提醒民眾,若發現皮膚症狀有異常變化或迅速惡化,例如一夕間長出很多顆病灶,應盡早就醫檢查。常見類型1:黑-脂漏性角化症(俗稱老人斑)脂漏性角化症是一種良性皮膚病變,常呈現黑色到咖啡色蠟狀,主要出現在陽光容易照射的部位,如臉部和手臂。然而,這些斑塊可能會伴隨出現紅癢痛等慢性發炎症狀,應留意是否出現不尋常的變化,如顏色變得不均勻、迅速變大、表面出現自發性破皮流血或短時間內長很多顆病灶,應盡早回診檢查。常見類型2:紅-老年性紫斑老年性紫斑是長期陽光曝曬所造成皮膚真皮萎縮退化所引起,這些斑塊往往會呈現大小不一的紅紫色,通常出現在手背和前臂等部位,甚至臉上、脖子、雙腳也可看到,臨床上大約2-3周會漸漸轉變成黃棕色斑塊再消失,但可能會反覆出現,要留意若出現水泡或疼痛癢感,應及時求診評估。常見類型3:白-雨滴狀色素脫失雨滴狀色素脫失是皮膚老化所導致,會在四肢呈現出分散的白色斑點,一旦出現既不會變大也不會自行消失,會略微影響外觀的形象,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患者除了勤做防曬保濕外,也可考慮如冷凍治療等治療方式。常見類型4:乾-缺脂性皮膚炎缺脂性皮膚炎是隨年齡增長,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而出現的皮膚乾癢、發紅、脫皮等表現,通常會出現在小腿前外側、上背部、大腿或是手臂外側,患者在秋冬季節尤其容易發作(又稱為冬季癢),應注意保濕護理、洗澡水不洗太熱且不洗太久,不要使用清潔力太強的肥皂,並根據症狀使用搭配藥物。趁每天洗澡時觀察全身皮膚狀況廖朝瑜醫師最後呼籲,老年皮膚問題通常是漸進式的,建議民眾每天在洗澡時仔細觀察自己的皮膚狀況,如有任何疑慮,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協助,以便針對問題採取適當處置。
皮膚病變竟是糖尿病的警訊?這些症狀出現時要特別小心!
當皮膚有一些異狀產生,有時是身體出現病症的警訊,例如肌膚長期發癢疼痛、傷口難癒合等,有以上幾點困擾時,就要小心是不是糖尿病的前兆!及早發現並治療糖尿病,對病情的控制和減少後續的併發症有極大幫助,而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涵蓋了全身,所以當身體內部出狀況,問題可能會最先反應在肌膚上,可進而檢視某些好發在糖尿病患者上的特殊皮膚疾病。留意皮膚異常狀況 及早治療降低風險仁佑診所江林奇醫師表示,皮膚搔癢是門診常見的訴求,例如過敏、濕疹、乾癬等,糖尿病造成的搔癢,外觀常常看不出異常卻奇癢無比,血糖若長期處於偏高的狀態,就好像血管裡泡著糖水,會喪失水份進而脫水,使皮膚乾燥發癢,而不當搔抓造成傷口破皮甚至感染;當有傷口時,糖尿病因為免疫功能下降而延長發炎期,高血糖也會造成微血管病變、血液循環較差而抑制新皮的增生及重塑,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如果有超過三周以上未復原的傷口,建議盡速尋求醫療協助,避免感染和其他併發症的風險。當被診斷出糖尿病時,盡早配合服用口服藥或胰島素治療,讓胰臟得到適度的休息,配合運動跟飲食控制,進而改善高血糖及穩定糖尿病的病情。江林奇醫師建議,可安排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飲食方面減少澱粉、少油少鹽,增加蔬菜纖維和優良蛋白質的攝取,而定期測量血糖相當重要,無論是糖友或有糖尿病前兆者,此舉有益於早期發現異常。選擇血糖機掌握五大關鍵江林奇醫師提醒,挑選血糖機有五大要點:一、須符合ISO 15197標準國際認證,二、確保其測量準確性,與醫學中心的血液血糖值誤差不超過15%;三、選擇有燈號輔助的血糖機,藉由顏色快速分辨低中高血糖狀態;四、可以二次採血經濟實惠,所謂二次採血就是當第一次的採血量不足時,在一定時間內不必更換試紙就能再測量一次,CP值極高;五、與手機APP連結,方便自己跟醫護人員追蹤血糖的變化,定期規則地回診與監測血糖,長時間下來血糖就會慢慢回復正常。積極治療面對 糖友有望停止服用血糖藥罹患糖尿病必須一輩子都吃血糖藥嗎?江林奇醫師表示是有機會停藥的,除了積極配合上述注意事項外,戒除藥物的糖友共同點在於不怕面對疾病且持之以恆,每天測量血糖且紀錄、與醫師討論藥物的治療效果,搭配運動減重和改善飲食習慣等,糖化血色素也能慢慢回歸正常,生活跟一般人沒有太大的區別,也能好好享受人生!
患乳癌飲食如何調理? 中醫師精闢解析
乳癌雖是台灣婦女發生最多的癌症,但其實早期乳癌5年存活率超過9成,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確保乳房健康並不難。中醫師周大翔分析,乳癌早期可能出現的症狀有:1. 乳房大小的改變、變硬。2. 新出現的無痛腫塊,或現存腫塊的改變。3. 乳頭上有鱗片,無法治癒。4. 乳房皮膚隆起、皺紋,或看起來無光澤、有局部凹陷。5. 乳頭有濕疹樣皮膚病變、異常出血或其他不正常分泌物。6. 乳房上有靜脈曲張。7. 乳房皮膚紅腫、潰爛或橘皮樣變化。8. 乳房四周有無法癒合的傷口,或同一個傷口不斷發生潰爛。9. 紅疹、發炎不斷。10. 月經過後,乳房仍持續疼痛。11. 腋下淋巴腺腫大,淋巴腺堵塞會在液下產生腫塊。12. 手臂上方腫大。女性在洗澡時,可一手放於腦後,以食、中、無名指三指的指腹,由乳頭開始,由內向外檢查,感覺是否有不正常的腫塊,如果發現腫塊,要立即去醫院做乳房攝影檢查。高糖、高熱量飲食曾罹癌機率 癌友建議採低脂高纖飲食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第一的癌症,乳癌放化療的患者尋求中醫的協助,通常會以緩解其放化療副作用為第一要務,唐朝孫思邈《千金藥方》強調「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所以正在接受放化療的癌友們,飲食上的調理格外重要。周大翔中醫師分享,在臨床上常常發現會乳癌患者,撇除家庭遺傳與病史,有很高的比例飲食習慣以高熱量,高糖,高油脂以及常吃加工化學合成食品為大宗,當上述類食物過量攝取時,容易上身體轉變成濕熱體質,身體出現發炎反應,也容易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乳癌病友接受化療而產生的假性停經症狀,容易潮熱、盜汗與心悸,在中醫的觀點是屬於陰虛血燥的體質,周大翔中醫師指出,此時身體屬於容易發炎狀態,為了因應後續可能的手術、放化療,癌友的首要任務便是儲備體力,因為在治療過程中多半會伴隨噁心、嘔吐、腸胃不適、疲倦等副作用,在吃不下以前就該顧好營養,建議以優質蛋白搭配低脂高纖的飲食為原則。控制飲食,降低脂肪攝取可減少乳癌風險,尤其要避免高油脂和高糖飲食。建議選擇低脂肪的白肉、海鮮和大豆製品作為蛋白質來源,減少紅肉攝取。烹調方式宜以清蒸和水煮為主,避免煎炒和油炸,以減少攝取的油脂量。周大翔中醫師建議選用健康的油脂來源,如無調味的堅果、橄欖油和苦茶油,有助於增加體內Omega-3比例,減少發炎反應,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風險。此外,應避免過多攝取加工肉製品和含有化學添加物的食品,以及避免使用類賀爾蒙藥物和含有雌激素的美容食品,如阿膠、紫河車、鹿茸,海馬等中藥材,使用中藥材前應諮詢合格中醫師的建議。加強蔬果攝取有助調節荷爾蒙 優質蛋白質助修復針對預防乳癌,女性朋友可以採取高纖飲食,這能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建議飲食以蛋白質和五榖根莖類為主,並加強蔬果攝取。蔬果中的營養素有助於減少癌變風險,蔬菜宜以煮熟方式烹調,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和2份水果,也可以部分替代主食為未精製澱粉,以增加膳食纖維攝取並減少油脂負擔。此外,均衡攝取有助於身體調節女性荷爾蒙。然而,部分人可能選擇採取生機飲食,完全不吃肉只吃蔬菜,但這對於乳癌的康復並不理想。周大翔中醫師指出,優質的高蛋白攝取有助於組織修復,素食者可以透過奶類、蛋類和豆製品補充所需的蛋白質。若熱量攝取不足,身體容易疲勞且免疫力下降,對於乳癌的康復也不利。因此,在飲食中仍需保持均衡攝取。化療會讓人味覺變苦,病人會較喜愛吃重口味食物,烹調時可加酸味,有助增加食慾,如檸檬、醋、蕃茄、梅子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中醫認為:「乳頭屬肝,乳房屬胃」,在經絡走向,乳房為胃經、脾經、腎經、肝經、心包經及心經經氣流經處,氣機壅塞、濕熱瘀痰滯於胸中而生癌腫。周大翔中醫師分享,平常洗澡時可以用溫水沖乳房,經常拍打(手掌拱起來呈空心狀拍打)按摩乳房,加上按摩足底,暢通淋巴預防乳腺炎,從中醫角度,在腳的第二趾趾踝上方,有胸部淋巴腺的反射區,脾胃自律神經結也在腳趾處,經常活動腳部,能預防乳腺發炎、暢通淋巴。
洗澡過度恐致「癩蛤蟆皮膚」 醫籲做1事可防色素沉澱
一位60多歲男性,因為長達五年皮膚色素斑塊,以及難看的顆粒前往就診,經常性的搔抓讓他十分困擾。經皮膚檢查發現問題部位集中在小腿、左臂外側、背部等部位,呈現棕色斑塊,上面佈滿了角質化顆粒,外觀猶如癩蛤蟆皮,屬於典型的皮膚類澱粉沉積症。「類澱粉沉積症」如癩蛤蟆皮 不正常蛋白質堆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指出,類澱粉是體內組織和器官不正常堆積的蛋白質,目前已知有超過30種的蛋白質可以造成不同類型的「類澱粉沉積症」。這些蛋白質的來源為骨髓漿細胞、血清蛋白及皮膚角質細胞,常見沉積部位為肝脾、腎臟、心肺、胃腸、神經、腦部、肌肉關節、淋巴結、皮膚等器官,影響範圍可以全身或局部,產生的臨床病症包括:肝脾腫大、腎病、器官功能退化衰竭、舌肥大、皮下出血、皮膚病灶,各有不同。皮膚類澱粉沉積症常見2類型 洗澡過度刷洗恐致病而只有侷限在皮膚的類澱粉沉積症最常見有兩種類型,分別是苔蘚樣類澱粉沉積症及斑塊樣類澱粉沉積症。潘企岳表示,苔蘚樣類澱粉沉積症是由許多角質化丘疹聚集而成,斑塊樣類澱粉沉積症為帶有漣漪狀紋路的棕色斑塊。兩者都會癢可以合併產生,最常發生於小腿前側、上肢伸側、肩膀及上背部。此外,洗澡時使用菜瓜布或類似用品過度摩擦或去角質也可能是成因之一。嚴重搔癢盡快就醫 避免色素沉澱難治療潘企岳說,治療方式首重止癢避免搔抓,所以會給予口服抗組織胺。皮膚病變需使用強效外用類固醇藥膏再搭配去角質藥膏。以此方式治療一段時間,通常可以達到不錯效果。如果症狀相當嚴重可以使用口服A酸來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皮膚搔癢就要盡快就醫,避免長期過度搔抓、摩擦及去角質,否則皮膚就會產生猶如癩蛤蟆皮的難看顆粒,還會留下難以淡化的色素沉澱,甚至更難處理的大顆結節。
戴Apple Watch「手腕凹陷還疼痛」…官方回應了 醫:出現1症狀立刻拿下
近日許多大陸網友在社群上發文抱怨,配戴蘋果手錶(apple watch)的手腕位置有凹陷,甚至有部分網友稱相關部位出現疼痛症狀,貼文曝光引起熱議。對此,蘋果官方客服做出回應,醫院皮膚科也給出解答。近日多名戴過蘋果手錶(apple watch)的網友在小紅書、百度貼吧等社交平台發文抱怨「配戴apple watch的手腕位置有凹陷」,立刻引起熱議,網友也紛紛回應「笑死,我跟你一模一樣」、「我也是,摘下來幾個小時了坑還在」,甚至還有部分網友稱相關部位出現疼痛症狀。對此,蘋果官方客服表示,手腕凹陷可能與手錶背後的凸起有關,「apple watch本身顯示幕是平的,但手錶背後是有一些位置是凸起的,凸起的位置是主要是幫您做檢測的,比如說心率等。至於凸起的具體位置,要根據手錶型號來確認。」至於戴蘋果手錶導致手腕皮膚凹陷是否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反應或影響,客服人員則表示不會,並解釋「這一點請不用擔心,這個產品(蘋果手錶)出來肯定是通過了相關檢測,已確認達到出廠標準才能出廠,所有功能都能正常使用。而且apple watch網上有很多人在使用,如果有不良回饋,相關搜索應該查詢得到。」針對此事,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賈瑜認為,「沒有造成皮膚損傷就沒事。其實不僅是蘋果手錶,很多穿戴設備束縛比較緊了,皮膚都會有壓痕。只要皮膚與設備摩擦之後沒有出現破皮、淤青、紅腫等損傷,就不會有問題。反之如果戴一個東西皮膚出現了破損、淤青、紅腫、過敏等不良反應,這種就要立即取下來了,否則長期會導致皮膚病變。」
南韓首例猴痘患者確診12天病況曝光 斑疹仍會「反覆出現」
猴痘的感染途徑與新冠肺炎不同,多半是透過密切的身體接觸,只要接種天花疫苗,就有高達85%的預防效果,先前南韓通報的首宗病例在被診斷確診12天後,目前逐漸恢復健康,而49名中低風險接觸者目未有人傳出確診。猴痘證實入侵南韓!全球猴痘確診患者超過5千例,引發世衛組織(WHO)密切關注,而南韓在6月22日通報首宗病例,這也是繼新加坡之後,第2個淪陷的亞洲國家,這名確診患者為從德國入境的南韓30多歲男性,據韓媒《News1》 引述南韓疾病管理廳的說法,這位猴痘確診者A某自確診後,在仁川醫療院隔離治療,經過12天,患者體溫皆維持在正常範圍內的36.5度,雖然身上斑疹反覆出現和消失,但病況呈現好轉趨勢。仁川國際機場恐成猴痘入境的大破口,南韓首例確診患者送往仁川醫療院隔離。報導指出,A某自6月18日起便開始頭痛,6月21日從德國入境後出現微微發燒(37度)、喉嚨痛、無力、疲倦和皮膚病變等全身性症狀,隨後主動通報疾病管理廳通報,在機場檢疫站被中央疫調官歸類為疑似患者,送往仁川醫療院治療,隔天確診。南韓目前保有可供3502萬人接種的天花疫苗,南韓政府更預計7月中旬購入500人份量的治療天花抗病毒口服用藥「Tecovirimat」。至於和A某接觸的49人皆為搭乘同架班機的乘客,其中坐在鄰近座位的8人被歸類為中度風險接觸者,其他41人則被歸類為低度風險接觸者,49人皆表示不願接種南韓國內持有的第2代天花疫苗。南韓目前保有可供3502萬人接種的天花疫苗,南韓政府更預計7月中旬購入500人份量的治療天花抗病毒口服用藥「Tecovirimat」。
猴痘確診者精液驗出病毒DNA 科學家:性行為可能傳播
猴痘病毒被認為是透過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皮膚病變而傳播,許多確診的猴痘病例都是和性伴侶有過這類親密接觸,如今有科學家表示,在義大利少數猴痘病患的精液中發現到病毒,讓科學家懷疑該疾病可能經由性行為傳播。研究人員在猴痘病患的精液中發現病毒。根據《The Science Time》報導,這波猴痘確診疫情在歐洲尚未降溫,各國除了進行防範,也同時探究非洲疫區以外的確診原因,報導指出,義大利科學家在少數確診者的精液發現了猴痘病毒。位在義大利羅馬的史巴蘭贊尼傳染病研究院(Lazzaro Spallanzaniinstitute)研究人員,2日在科學期刊《歐洲監控》(Eurosurveillance)上指出,研究團隊分析了患者的檢體後,發現其中4人的精液中篩出猴痘病毒,研究人員從附設的醫院收治的7名患者採樣精液檢體,其中6人的檢體含有猴痘病毒的遺傳物質;不過其中1名患者的樣本經實驗室檢測後發現,精液中竟含有猴痘病毒能夠傳染給其他人並複製病毒。猴痘患者「精液發現病毒」!由於這波猴痘確診患者均為近距離接觸的性伴侶,此外,像是愛滋病(HIV/AIDS)、衣原體、梅毒等性傳染病,病原體都是透過已感染者的精液、陰道分泌物或其他體液傳染給他人。不過負責上述研究的所長瓦亞(Francesco Vaia)指出,報告提供的證據尚不足以證明猴痘病毒的生物特徵已有所改變,不過從精液中找到具傳染力的病毒,對於猴痘病毒傳播途徑之一是性接觸的假設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支持,不過世界衛生組織(WHO)尚未對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回應。
連醫美董娘都被騙!慘淪山寨實驗品 怒揭「微整恐怖黑幕」
韓劇帶動醫美浪潮席捲台灣,不過龐大商機後所隱藏的「山寨黑幕」,卻早已讓人怵目驚心。有不肖診所大賺黑心錢,亦有惡劣廠商兜售假貨流竄,連醫美診所董娘都淪為犧牲品。曾經營知名醫美診所的董娘孔娜娜就現身說法,怒揭「醫美診所不能說的秘密」,以自身受害為例,要消費者莫成為冤大頭,破費事小,「毀容」更是得不償失。原廠拆封是假貨!醫美董娘揭「黑幕」「連在我自己診所打針,都不知道被打了假貨!」在醫美行業超過20年的孔娜娜提到自己莫名成了山寨醫美產品的白老鼠,至今餘怒未消。她指著自己的兩頰說,她在打了山寨洢蓮絲後,臉頰腫得很嚴重,「打到假貨就會呈現一坨一坨的,到現在過了四年才稍微好一點,但還是摸得到硬塊,而且只要一累就會水腫,至今我都只能求助消炎藥。」孔娜娜曾是台北知名某醫美診所的董娘,她的前夫、也就是負責人謝秉峻因涉嫌使用假貨,目前已被檢察官依加重詐欺起訴,而被蒙在鼓裡的她,同其它消費者一樣成了「受害者」,孔娜娜就指出,醫美診所話術都藏有陷阱,其中之一便是「原廠拆封」。曾是台北知名某醫美診所的董娘的孔娜娜,連在自家診所打針,都打到山寨版的「洢蓮絲」,造成臉頰出現不規則腫塊,幾近毀容,十分駭人。「標榜原廠拆封,在妳面前打開,妳會覺得那是假的嗎?」孔娜娜表示,當初從診所員工到她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使用的是山寨劣質品,而一般消費者只要看到現場拆封多會信任,殊不知雖是當場拆,但產品本身就有問題,「其實醫美產品這麼多,就連員工也不知道『正確包裝』長怎樣,因此很容易偷天換日。」醫美產品琳瑯滿目,其實就連診所護士都不見得能分辨真假。(示意圖)黑心仿冒流竄 微整變「毀容」孔娜娜指出,過去她前夫謝秉峻因與正牌洢蓮絲進貨,所以一直未曾懷疑診所「內神通外鬼」,直到去年警方破獲一起重大醫美仿冒事件,查出有醫美大亨為低價搶市,以水產店為掩護,非法走私玻尿酸與肉毒桿菌獲取暴利,才讓她開始留意。孔娜娜回憶:「我當時看到新聞畫面大驚,包裝怎麼跟我打的一模一樣,我後來打去原廠核對才發現,為何進貨數量僅一兩盒,診所卻打了幾百支,嚇了一大跳!」高雄曾有醫美診所負責人開設多家醫美診所,以此掩護引進國外因波拉提 探頭等非法醫療商品,被警方查獲。(警方提供)沒想到連在自家診所都打到假貨,加上陸續有受害者臉部出現腫塊、凹凸不平出面指控,導致雪球越滾越大,也讓負責人謝秉峻如今深陷官司纏訟。事實上,除了高人氣的洢蓮絲成了不肖業者仿冒對象外,包括肉毒桿菌、玻尿酸、舒顏萃等熱門醫美商品,消費者都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打到山寨品;甚至日前警方也偵破醫美器材變造集團,以合法掩護非法,變造熱門鳳凰電波、音波等機器之探頭及耗材,非法獲利逾億,令人防不勝防。不管是醫美器材或是微整產品,山寨大軍流入市面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手法上除了以「山寨混充原廠」外,更大膽者,直接魚目混珠,也就是正版現場拆封,私下離開民眾視線時偷天換日,以山寨換正版,謀取暴利。貪小便宜落陷阱 「水貨」話術誘上當據了解,黑心醫美在台灣宛若不定時炸彈流竄,原因不外乎幾種,首先是「消費者貪小便宜」的心態。無健保給付的醫美,往往伴隨不斐的代價,而不肖業者或診所,常會以「平行輸入」、「水貨」的說法,提供遠低於市價的價格,以降低民眾戒心,自以為撿到便宜的結果,極有可能成為黑心醫美的犧牲品。「以目前醫美最夯的洢蓮絲來說,因為洢蓮絲名氣大又受歡迎,相對價格也不便宜,仿冒利潤極高,尤其使用醫美產品往往當下沒有異狀,都要好一陣子臉上才會浮現後遺症,十分可怕。」孔娜娜無奈地表示。消費者若誤信不肖診所「水貨」的說法,受低價吸引誤入陷阱,可能賠上自己的健康。(示意圖)除了消費者受低價吸引誤入陷阱外,更惡劣的就是醫生或診所金主本身淪於主謀或共犯,像是前述所提的「水產店事件」便是一例。為了獲取更大利益,診所不是「誤信」水貨的說法,就是明知山寨而故意為之,不管是哪一方面,無辜的民眾都是最大的受害者。孔娜娜以自身例子痛心提醒:「我問過醫生,若皮膚長期受外來物刺激發炎,就容易產生皮膚病變,我連被注射進什麼物質、影響多久都不知道,每天都提心吊膽過日子。」善用條碼、商品合照降風險如果連醫美董娘在自家診所都可能「踩雷」,一般民眾接觸醫美豈不更是膽戰心驚、草木皆兵,時時刻刻擔心打到假貨,對此,孔娜娜亦提供幾個方式供消費者參考,首先便是「善用條碼」。她表示,包括洢蓮絲在內的相關醫美產品,大多在原廠包裝上設有條碼,在使用前拿手機掃QRCODE,就能清楚分辨該產品是正牌或是山寨。此外,可以選擇裝有攝影機全程錄影的診療間,或是要求從拆裝到使用,針劑不得離開視線範圍,藉此降低被掉包風險。「另外還可以拿手機與商品合照,我自己就是拿過去正版的照片比對,才發覺山寨版少了貼紙,進而發現問題。」辨識真假貨的方式,在使用前拿手機掃QRCODE,就能清楚分辨該產品是正牌或是山寨。孔娜娜還建議,在決定施打任何針劑前,也可以進入該產品的官方網站確定此診所是否為原廠合作診所,官網通常會列出合作的診所名單,若該診所不在網站名單內,打到假貨或水貨的機率很高,「最重要的是不要貪小便宜,遠低於市價價格的,通常都大有文章。」台灣黑心醫美難以杜絕的另項因素,在於「利大刑輕」,過往遇到相關案件,多以《藥事法》移送,罰則最多十多萬,相較於所得利潤,被認為是「低風險」,因此有時包括一些不肖醫師在內,在利益薰心下都有可能踩法律紅線以身試法。不過孔娜娜的前夫謝秉峻,在此次官司中被依加重詐欺起訴,若依被害人狀況採「一罪一罰」,極有可能從重量刑,對於想劍走偏鋒的不肖業者,會有更大的嚇阻作用。「台灣醫學美容品質保障協會」近來也透過產銷履歷小卡的推廣,讓消費者可以得知「針劑身分證」,為安全把關。(圖片來源:社團法人台灣醫學美容品質保障協會粉絲團)另外,為了阻絕層出不窮的醫美消費糾紛,越來越多的醫美廠商及診所也團結起來,加入「台灣醫學美容品質保障協會」,藉著會員來推動醫美產品認證履歷,讓民眾可以透過產品包裝上的履歷碼查詢產品的來源,秉持著「保證使用原廠產品」、「自律提升院所品質」與「幫消費者嚴格把關」三大原則,希望從各層面力抗黑心醫美的猖獗,將亂象導回正軌。事實上,想要避免成為黑心醫美的犧牲者,多看、多比較,使用更多手段反覆驗證,不要僅聽信一面之詞,才能將風險降至最低。
滿月嬰罹敗血症險死!原因竟是「泡奶釀禍」 醫:出現這症狀立刻就醫
照顧嬰幼兒千萬不能大意!一名皮膚突然起紅疹的滿月女嬰,經診所投藥治療後病情不僅沒有改善,反而出現高燒、食欲不振的症狀。女嬰送往急診後確認發生「敗血症」前兆,若再晚6小時可能會危及性命,但令女嬰父母驚訝的是,愛女罹患重病的元凶,居然是「泡奶」與「烘碗機」。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指出,這名女嬰送到醫院時,疑似出現嚴重細菌感染造成的皮膚病變,經抽血檢查發現C反應蛋白數值為2.38,代表有發炎反應,另降鈣素(PCT)也高達0.23 ng/mL,顯示女嬰出現早期全身性感染的敗血症狀態。賴永清向女嬰父母表示,新生兒各方面機能尚未發育完全,因此皮膚表層抵抗力遠低於一般人,認為可能是遭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從皮膚進入感染,而綠膿桿菌主要的病源為飲用不潔的水、飛沫或傷口感染,這時女嬰父母才驚覺,可能是泡奶「同時使用熱水泡勻」和「使用未煮沸消毒的礦泉水降溫」,以及「烘碗機同時消毒奶瓶與大人的碗盤」釀禍。所幸女嬰並未錯過黃金治療時機,經第3代廣效抗生素治療後,成功控制病情,女嬰也在不到1天的時間就恢復正常。賴永清指出,不論是自來水或礦泉水,皆需要用「攝氏100度以上煮沸消毒3分鐘以上」,且烘碗機內的「成人餐具與嬰兒奶瓶要分開消毒」,替嬰兒洗澡也盡可能每天用香皂清潔皮膚表層1次。最重要的是,3個月以下新生兒若發燒至38度,就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這時就要儘快至小兒科就醫。
逾5成洗腎患者皮膚搔癢難耐 5方式循序漸進治療
77歲洗腎多年的謝姓女士,近來因全身皮膚奇癢無比,嚴重影響睡眠。經求診臺中醫院腎臟科後,診斷為尿毒性搔癢症。所幸透過藥物調理、透析模式的改變,並同步整合皮膚科追蹤及營養衛教下,謝女士三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皮膚再也沒有出現搔癢的症狀。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腎臟科醫師劉思緯表示,尿毒性搔癢症是一種發生在慢性腎衰竭患者的局部或全身性發癢,不是原發性的皮膚病變,更不是其他全身性疾病或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疾病。臨床數據顯示,尿毒性搔癢最常發生的部位在背部(50%)及臉部(30%),其餘多分布在廔管側上肢(10%)和下肢處(5%)。劉思緯醫師指出,引發尿毒性搔癢症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容易定論,常見原因有:副甲狀腺機能亢進、血鈣或血鎂、血磷等電解質異常、週邊神經病變、維生素A過多、肥大細胞增生或其易受激發而釋放組織胺導致的搔癢,也有部分洗腎患者是因為透析量不足,或對透析器有不良反應而產生尿毒性搔癢。臺中醫院皮膚科主任吳家華表示,由於搔癢症會以局部或全身性的皮膚發癢,並伴隨濕疹、癢疹、色素沉澱來表現。因此,除了腎臟科的根本原因控制外,建議患者也能針對皮膚進行一些保養與治療。建議如下:1.保濕及避免搔抓:每天要用乳液塗抹全身2-3次。吳家華主任強調,雖然並不是全部的洗腎患者都有皮膚乾燥的問題,但維持良好的皮膚屏障,可以預防之後產生乾癢或皮膚炎的機率。2.外用藥膏:若已出現濕疹、癢疹時就必須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治療,針對沒有皮膚病灶但有癢感的部位,可以使用止癢藥膏。3.照光治療:光照療法可以藉由調節免疫系統來達到止癢目的,目前針對尿毒搔癢症主要是選用窄頻紫外光(nb-UVB)來治療,必須有計劃的接受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4.冷凍治療或病灶內藥物注射治療:醫師指出,對於結節性癢疹,可以搭配此類療法。5. 口服藥物:藥物的選擇有抗組織胺、鴉片類拮抗劑、抗癲癇藥物、甚至是精神科藥物。吳家華主任說,目前的第一線用藥仍以口服抗組織胺為主,若治療成效不彰時,才會考慮其他藥物。根據臨床研究顯示,5成以上的洗腎病患都會面臨皮膚搔癢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針對長期洗腎患者,臺中醫院腎臟科會整合皮膚科會診追蹤,協助處理晚期腎臟病患者的皮膚問題,提升患者的預後品質。
好暖!6成男性願打HPV疫苗 只為保護另一伴
根據美國研究報告,不論男女,人的一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機率高達80%,HPV主要是透過性行為傳染,只要發生過性行為,就有感染HPV的風險!台灣癌症基金會進行「2020 HPV認知及態度調查」,結果顯示超過3成(33%)台灣民眾曾在毫無感情基礎下進行性行為,其中19~35歲民眾的比例最高。不僅如此,近7成(67%)民眾發生性行為時沒有全程使用保險套,可能導致自己及性伴侶加速步入HPV的威脅中,更埋下日後可能引發相關癌症與疾病的健康隱憂。調查報告顯示,受訪者中有近7成(66%)民眾聽過HPV,其中女性相較男性在HPV的認知度上更高。然而進一步分析後,發現儘管超過8成女性有正確HPV預防觀念,高達84%女性卻未接種HPV疫苗,其3大主因為:不知道可諮詢的科別(43%)、害怕或不喜歡進入診間(22%),以及不好意思與朋友討論或開口以致於不瞭解(18%),顯見民眾對於HPV與自我關連性、預防急迫性上仍認知不足,因而忽略HPV疫苗對於預防多項癌症及疾病的重要性。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醫師說明,HPV有高達100多種型別,其中第16、18、31、33、45、52及58型HPV為高危險型別,具高致癌風險。除最常見由第16和18型造成約70%的子宮頸癌,若持續感染高危險型別HPV,便可能導致多項男女癌症,包含肛門癌、外陰癌、陰道癌。即使是低致癌風險型別HPV,也可能導致皮膚病變如菜花(尖型濕疣)等,數據也顯示曾經感染過菜花將可能導致罹患其他HPV相關癌症的風險李秉穎醫師補充,HPV的傳染與行為模式有關,事實上HPV無所不在!除了性行為外,也可能透過接觸皮膚傷口、黏膜或體液而感染。舉例來說,若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附著的公共設施,包含公共浴池、溫泉、游泳池等場域即具有感染風險,代表民眾普遍存在的迷思皆應被破除,即使是固定性伴侶,甚至未發生過性行為,不分男女皆有可能感染,因此需要共同預防HPV。李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通過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的疫苗,分別為2價、4價和9價,以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型HPV。2價疫苗針對第16型與18型HPV具保護效力,4價疫苗則多了可預防菜花的第6、11型,因此4價HPV疫苗可同時施打於男女性。而9價疫苗可預防前述型別的HPV感染外,對31、33、45、52和58等五型高危險型別具有直接保護力,衛福部核准9-45歲男女性施打。有趣的是,此調查報告顯示過半(66%)的男性為「暖男」,會為了「保護另一半」而提高施打疫苗的意願,而女性的施打考量主要為注重自身健康(66%),其他如優惠活動(43%)、保護另一半(42%)、好姊妹相揪(31%),或可信用卡、行動支付等也都榜上有名。但上述並不代表女性不在意另一半,而可能是因為大家已建立HPV=女性專屬的子宮頸癌的印象,然而事實上,HPV是男女性皆應共同積極預防的。
沉迷電玩20年「下場曝光」 骨歪變形皮膚病變!網全嚇傻
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近年來越來越多電玩遊戲上市,吸引許多愛好電玩者沉迷於遊戲世界。最近數據公司「OnlineCasino.ca」模擬沉迷於遊戲的玩家將來20年後的模樣,外觀明顯老化、脊椎彎曲等可怕模樣,照片一出,也讓網友們驚嚇不已。據《每日郵報》報導,加拿大數據公司「OnlineCasino.ca」團隊與動畫師合作,模擬出沉迷電玩遊戲20年的玩家「麥可」(Michael),佔示他的身體發生許多變化。模擬出的人型叫做「麥可」(Michael),他因長時間久坐、沒有運動而造成脊椎彎曲,且腿和手臂上長期壓在桌面導致長出濕疹;除此之外,麥可長期盯著電腦屏幕過多時間,眼睛出現黑眼圈。更可怕的是,麥可因為長期待沒有到戶外接受陽光照射,而無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和B-12,皮膚超級蒼白,甚至呈現軟趴趴狀態。(圖/翻攝自OnlineCasino.ca網站)數據公司「OnlineCasino.ca」做出麥可模型,是為了提醒遊戲玩家別沉迷於遊戲世界裡,若再不改變自己的習慣,20年後很有可能就會變成「現實版麥可」。麥克的模樣也引起網友討論,紛紛表示「看起來太像外星人了吧」、「好可怕」。
逃離香港!陳小春被爆攜妻兒來台定居 從小二降級改讀貴族幼兒園
港星陳小春前年帶兒子Jasper上「爸爸去哪兒5」後,人氣再度翻漲,除了好爸爸形象深植人心;兒子Jasper在節目中乖巧懂事的暖男形象,也受許多網友喜愛。但受到香港最近局勢不穩影響,有媒體爆料發現,陳小春一家人似乎轉來台灣短暫定居,陳小春妻子應采兒,還被拍到帶著兒子Jasper,改上台灣貴族幼稚園。據《鏡週刊》報導,陳小春一家人近日帶著6歲的Jasper來台短暫定居,並安排兒子暫時就讀台北市某間一學期要價10萬以上的貴族幼兒園。報導中指出,Jasper原先在香港是就讀當地國小二年級,現在來台就讀幼兒園,算是降級就讀。媒體推測,有可能是因為最近香港局勢不穩,許多學校持續停課;加上港警對示威民眾大量使用催淚彈,導致不少人出現皮膚病變,對孩子教育與健康很重視的陳小春夫婦,才會決定先讓孩子回到母親應采兒的故鄉台灣繼續讀書,以免中斷學業,影響健康。
發射近萬顆催淚彈!香港慘淪「催淚之城」 民眾化學中毒「驚悚病照」曝光
香港從今年6月爆發反送中衝突以來,警民衝突越演越烈,整個香港儼然已變成「催淚之城」,不少地方頻繁遭到港警施放催淚彈,不僅傳出當地大量鳥類,疑似因為接觸催淚彈發射的氣體而死亡;最近有不少香港居民,陸續出現皮膚發炎、紅腫與水泡等病變症狀,恐怖病發照片一一曝光,畫面怵目驚心。香港警民衝突未歇,至今已施放近萬顆催淚彈,不少港民開始出現皮膚病變。(圖/翻攝臉書)本月17日,有網友在臉書曝光一系列照片,並發文寫下:「全港各區經歷多日『催淚煙放題』,除了『放題』當下的種種身體不適,化學污染物帶來的健康問題陸逐浮現,港九新界多區市民出現皮膚敏感、皮膚炎、紅疹及水泡等皮膚問題,痕癢難當。」發文中所謂的「放題」,意指港警發射「無限吃到飽」的催淚彈對付民眾,而發文附上香港民眾在被催淚彈侵襲後,陸續出現皮膚紅腫、搔癢、發炎等各式皮膚病變照片,畫面看了怵目驚心。而不少港民也在底下留言處,爭相PO出自己的皮膚病變照片,看得出催淚彈對民眾的健康傷害有多大。據了解,香港警察從反送中活動至今,至少已經施放超過9千顆催淚彈,就有香港網友氣憤說道,這些催淚彈的花費,至少超過港幣400萬,痛心香港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去殘害納稅人,痛斥香港政府行為粗暴又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