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斯瑞明
」生技展「護國神山」CDMO大廠領軍 新藥飆股王等14家秀成績
亞洲生技大展今天(28日)起一連四天在南港展覽館二館展出,新藥股王藥華藥、宇康生科、明達醫學、葡萄王及興農獲得2022傑出生技年度產業創新獎;中化合成、列特博、晨暉、中華海洋拿下「產業金質獎」,「潛力標竿獎」則為祥翊製藥、台新藥、偉喬生醫、利統、地天泰農業生技。生技產業年度盛事「亞洲生技大展」共有15個國家、逾50家上市櫃企業、550家指標性大廠參展,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生醫產業的供應鏈與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因疫情受到關注,因此生技大展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 the Asian Value Chain),將展示亞洲生技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成為全球生技領域的關鍵場域。展區主題有全新專區CDMO,以及生物相似藥、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及基因檢測、醫藥醫材、生技服務、智慧醫療、國際醫藥、製藥設備與儀器、政府學研及新創產學育成等14專區。以CDMO專區為例,在政府政策帶頭支持下,國內CDMO大廠個股股價接連上漲,此次生技大展也邀請到堪稱「生技業護國神山」大廠的台耀、台康、永昕、 進階、神隆、啟弘、潤雅、霖揚等,展示細胞株培養、生物藥品開發、臨床測試及原藥料生產製程等一站式平台,期待透過臺灣獨特生醫技術優勢,打造亞太生醫CDMO生態圈,搶攻全球百億新商機。主辦單位之一的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並公布「2022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獎」得主,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初審、複審及決審,從近50件報名廠商中選出共14家機構及產品技術。其中,「產業創新獎」由藥華醫藥「百斯瑞明®」、宇康生科「可調式創新咽喉植入物- APrevent® VOIS」、明達醫學「全自動可攜式免散瞳眼底照相機」、葡萄王生技「富含猴頭素A猴頭菇菌絲體」、興農「生物農藥用光桿菌0805-P2R菌株」獲選。前副總統陳建仁(右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28日出席亞洲生技展開幕典禮,並到展場內參觀美國在台協會等多家廠商。(圖/黃耀徵攝)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忠勳表示,疫情爆發以來,全球藥品的供應鏈和市場皆受到影響,台灣生技產業仍站穩腳步、迅速因應,開拓新格局並大步邁入全球市場,展現絕佳動能。傑出生技產業獎過去獲獎企業均有極佳表現,具備國際競爭及市場拓展之實績實力,包含獲先進國法規認證及上市許可,融入主流價值鏈,也擴增銷售國家。今年得獎名單亦不遑多讓,除了防疫抗疫題材,更包括新藥研發、特用藥品、CDMO、創新醫材、AI醫材、綠色農漁業、循環經濟、健康食品等等,展現產業多元發展及研發能量。蔡英文總統今日也以錄影方式為亞洲生技大展開幕典禮致詞,再次強調「生物科技」是公共衛生及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政府將醫療科技及精準健康列為長期發展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目標是讓臺灣成為精準醫療和數位公共衛生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她也期盼透過持續培育人才,推動更多國際合作及投資,再造生技產業高峰,改善各地生活。蔡英文總統並說,近期的成長顯示生技產業前景看好。2021年,臺灣生技公司的營業額超過新臺幣七千億,較前一年成長近10%。事實上,在疫情大流行的這兩年多期間,我國生技產業的靈活度與研發能力,一直是我們社會及經濟韌性的關鍵驅動力。從設備製造到透過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掌控疫情,以及疫苗研發等,臺灣展現了生技創新的能力,並為全球公共衛生因應 COVID-19疫情做出貢獻。蔡英文總統認為,疫情凸顯出生技的戰略重要性,政府正採取相關措施促進產業發展,我們建立國家資料庫以進行生醫大數據分析,並鼓勵生物藥劑生產;也修正法規以推動細胞療法及遠距醫療,並立法指引再生醫療的發展,同時成立基金以支援相關研究;也鼓勵培養生技人才,並協助國內公司在數位療法及智慧醫材等新興領域掌握商機。蔡英文總統指出,透過精準醫學和診斷服務的跨域合作,我們將使臺灣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特別在疫情爆發後,我親眼看到醫療機構所做的工作,將資通訊科技與醫療結合,有助提供更好的照護並拯救生命。透過持續培育人才,推動更多國際合作及投資,將可再造生技產業高峰,並改善各地生活。
奇蹟式翻案免賠國際仲裁48億 藥華藥股價跳空漲停慶祝
已取得罕見血癌新藥專利的藥華藥(6446),一掃國際仲裁48億賠款陰霾,15日取得德國法院勝訴無須支付鉅額,消息傳出也讓藥華團隊興奮地大喊「讚!」紀念歷史性一刻;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國鐘暢快地說「正義雖會遲到,一定會到的」,董事長詹青柳感謝虎年收到大禮物,總經理黃正谷也鬆了一口氣說「終於海闊天空,昂首闊步」。此一利多激勵藥華藥今天股價一開盤272.5元跳空漲停,委買張數逾5千張;而藥華藥在去年8月底,遭櫃買中心以未能有效掌握公司專利權面臨海外訴訟等案件進度理由,將藥華藥打入全額交割迄今,成為市場熱議的「全額交割股王」。總經理黃正谷說,由於今年1月21日已收到瑞士法院裁定,去年AOP向瑞士 debt collection office 聲請支付命令及扣押命令有重大程序瑕疵、未合法送達等,判定無效;再加AOP仲裁案獲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勝訴,藥華藥不需支付原仲裁判賠總額,將會繼續與櫃買中心溝通說明。《CTWANT周刊王》記者調查,藥華藥在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取得關鍵勝訴,主要是因原仲裁案為程序審,以AOP提出理由而直接審理;然藥華藥向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聲請撤仲案為實質審,法官依藥華藥提出相當多的證據審理雙方商業合約執行的細節,對於AOP主張藥華藥在履約中的「故意行為」理由不充分,且仲裁罰款計算有誤等見解,而裁定藥華藥勝訴。記者也去電採訪藥華藥鐵三角,在與AOP仲裁纏訟近4年的肩上重擔終於卸下此時此刻心情。對抗血液增生腫瘤與慢性肝病的藥華新藥P1101(簡稱Ropeg),目前已取得美國藥品與分子結構式等專利、藥證等。(圖/CTWANT資料室)董事長詹青柳說昨天下午6時許收到委任的德國律師電郵告知,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藥華藥撤仲案勝訴不需支付仲裁賠償,「我們不約而同大喊!並且在這非常有意義的一刻,一起舉讚紀念。」藥華藥也趕在2月15日晚間11時50分發布重訊,告知外界藥華藥團隊締造國際仲裁結果翻盤的空前紀錄,打贏漂亮的一仗。執行長林國鐘也始終相信司法會給專注開發新藥的藥華藥團隊公平正義,「雖然遲到了,也還是一定到了!」總經理黃正谷更是鬆了一大口氣說,「悶了快4年,期間屢遭媒體報導說AOP要執行支付命令、禁止專利移轉第三人、專利被拍賣等不實消息,藥華藥疲於奔命說明與澄清,股票還變成全額交割股相當冤枉;如今也終於海闊天空,可以昂首闊步。」德國最高法院同時裁定,藥華藥與AOP的授權及製造合約仍為有效,藥華藥在歐洲仍與AOP維持合作關係。公司攻下美國市場後,歐洲市場仍出貨無虞,將可維持穩定收益。法人表示,藥華藥原本在歐洲面臨巨額賠償,但經過不斷尋求證據之後,終於翻身,可說是極少數打贏國際官司的例子。林國鐘(右)、詹青柳(右二)與黃正谷(左),攜手栽入新藥研發近20年來,一路無怨無悔。(圖/藥華提供)藥華醫藥成立於2003年10月,創辦人兼執行長林國鐘、董事長詹青柳與總經理黃正谷,是藥華的鐵三角,皆為從事新藥研發的歸國學人,以原創性長效型創新生物新藥研發PEG技術平台及高難度小分子合成藥物技術等為基礎,配合跨國研發合作的模式,製造出更優質的一系列突破性新藥產品,幫助病患對抗血液腫瘤、慢性肝炎、某些嚴重癌症等。三人多年來共同帶領團隊,研發出可應用於血液增生腫瘤與慢性肝病的專利新藥P1101(Besremi,百斯瑞明),並在2009年間與AOP簽約合作,沒想到在P1101陸續申請歐、美、台的藥證時,竟遭AOP以藥華延遲出貨等理由提告。此裁定為藥華藥與AOP自2018年4月開始,國際仲裁案纏訟近4年的最終局判決,期間藥華藥歷經2020年10月21日ICC仲裁判斷認定應支付AOP相關賠償及利息,到向德國法蘭克福高等法院提撤仲案在2021年3月25日遭駁回,在兩次挫敗後,終在上訴德國聯邦最高法院獲得戲劇化的逆轉勝。熟悉國際商務訟訴案的法律專家指出,通常最高法院都針對程序做審查,如有不同見解則以發回高院重審的比例最高,此次藥華藥撤仲案,德國聯邦最高法院罕見作出自為判決,廢棄高院判決,不啻為打進國際盃的台灣企業未來在國際商業糾紛給予更大的信心據理力爭。藥華藥在最新的仲裁案進度重訊中表示,原ICC仲裁判斷認定應支付之相關賠償及利息,業經德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確認為不存在,對公司財務業務有正面影響。
救命藥華藥1/台灣新藥救了77乳加老董 卻遭國外夥伴索賠48億
苦蹲實驗室17年的「藥華醫藥」執行長林國鐘,等待擁有龐大商機的血液腫瘤新藥「P1101」上市之際,竟因合約糾紛遭合作伙伴奧地利藥廠「AOP」提告,經國際仲裁判賠48億元,股價苦吞3根跌停板。藥華沉寂多日後,11月15日宣布,決定反守為攻,以AOP違約延誤新藥上市,向AOP提出鉅額求償。藥華醫藥於2012年起,其新藥P1101陸續取得美國、台灣、大陸等地的專利,進而展開應用於血液增生腫瘤、慢性肝病等疾病的臨床試驗,2019年2月取得歐洲藥物管理局(EMA)上市許可,2020年6月獲得台灣藥證,創下台灣首張EMA核准的蛋白質新藥紀錄,並已向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申請藥證,依FDA時程,預計明(2021)年3月獲得核准。10月20日,國際商會(ICC)仲裁判斷結果出爐,藥華必須賠償奧地利AOP合作夥伴1.43億歐元(約新台幣48億元),足足是藥華的兩個股本;藥華股價因此苦吞三根跌停板,從103元跌至73元,招來投資人罵名。藥華執行長林國鐘(中)逐字撰寫回應AOP的聲明,與董事長詹青柳(右)、總經理黃正谷(左)一起面對危機。(圖/黃威彬攝)本刊記者10月28日來到藥華會議室,只見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國鐘請部屬把他要說的話,投射到牆上大螢幕,一字一句地刪改,全力應戰,「我們要把提出撤銷仲裁的法律程序,向大眾說清楚。」林國鐘篤定地說,董事長詹青柳與總經理黃正谷在一旁提醒說:「我們還要和AOP繼續合作,現在得沉住氣。」林國鐘、詹青柳與黃正谷是藥華的鐵三角,多年來共同帶領團隊,研發出可應用於血液增生腫瘤與慢性肝病的專利新藥P1101(Besremi,百斯瑞明),並在2009年間與AOP簽約合作,沒想到在P1101陸續申請歐、美、台的藥證時,竟遭AOP以藥華延遲出貨等理由提告。遭國際仲裁判賠48億元後,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藥華總部會議室,天天氣氛凝重。11月13日,藥華董事會決議大反擊,將於近期向國際商會(ICC)提告AOP(AOP Orphan Pharmaceuticals AG)遲延履約,損及歐洲與美國市場布局,並向AOP請求鉅額賠償。宏亞食品創辦人張添,首創本土巧克力品牌,由於看重同鄉情誼,成為資助林國鐘創業的貴人之一。(圖/王永泰攝)本刊調查,根據仲裁結果,藥華醫藥和AOP的授權合約仍然有效,代表未來AOP在歐洲還是藥華經銷新藥P1101的合作夥伴,無論未來商業訴訟如何發展,繼續合作分潤已是不爭事實;而台灣過去商業仲裁經驗缺乏,是否就此定案還是未定數。林國鐘向本刊記者吐露冤屈時,意外揭露當年創業缺資金,「77乳加巧克力」老董張添基於同鄉情誼而入股力挺。80歲的張添也是台灣首位使用P1101的台灣病患,他親自現身為林國鐘打氣,「雖然(藥華)還沒賺錢,卻撿回了我一條命。」
救命藥華藥3/全村第一赴美讀博士 化學老師返台創業走上新藥燒錢路
藥華醫藥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國鐘,常放一段影片分享給朋友,就是去年在生技論壇上有位患者講述自己使用新藥P1101改變生命歷程的故事。「我想做的不僅是生技界的台積電,比起電子業能賺錢,更樂於研發新藥拯救人命!」林國鐘說。這番成果,來自林國鐘大半輩子的努力。林國鐘是村子裡第一名,考上師大化學系,畢業後在台中高工教書十年,存夠錢才去美國讀博士。他38歲時取得密蘇里大學有機化學博士,留在美國研發創新藥物,曾任知名生技公司「Biogen」的創新藥研發部組長及計畫主持人、「Monsanto–Searle」集團總部新科技創新中心新藥研發部研究專家。對抗血液增生腫瘤與慢性肝病的藥華新藥P1101,目前已取得美國藥品與分子結構式等專利。(圖/馬景平攝)「90年代末,台灣政府大力推動生技製藥產業,2002年將生技列入『兩兆雙星』產業(兩兆指半導體與影像顯示兩項2006年產值各突破一兆元之產業;雙星指數位內容與生技二項潛力明星產業),我受時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楊世緘及經濟部工業局長尹啟銘等鼓勵及邀請,毅然辭去工作回台。」那年,林國鐘53歲。2003年10月間,林國鐘拿出積蓄與向親友籌得共1千萬元,在台北南港軟體園區租了間辦公室,成立藥華,走向研發新藥這條「燒錢」的不歸路。「我到處找投資者,聽到張添大哥跟我是同一個村的,就毛遂自薦地跟他說藥華的研發,他一次聽不懂,我再去第二次、第三次……,直到他點頭,成了我們的股東。」林國鐘奮力向前衝的性情,業界皆知。藥華的另一名股東蔡先生,則是拿出公務人員退休金撩落去,「我11年前認識藥華時,心想台灣有哪家生技公司,真正研發出新藥,而且可以撐下來的?錢跟人都很重要。我把藥華的簡報拿給醫療專家評估,才決定投資他們的未來。」 藥華台中藥廠採用40公升發酵槽精密儀器,製造新藥P1101所需的蛋白質。(圖/藥華提供)新藥研發究竟要花多少錢?以美國新藥進入第三期臨床試驗的規範而言,平均每個個案的花費約8至10萬美金。按這模式,從一期、二期至三期的臨床試驗過程,金額恐怕要花上1億美元以上,若換算為新台幣是30億以上,也難過研發新藥的創業過程,異常艱辛。在實驗室裡,林國鐘如數家珍地說:「這套設備500萬、那套器材600萬……」我們旁人聽起來雖說是一個數字,卻都是林國鐘與同是美國密西根大學學妹的董事長詹青柳,返台攜手創業,再加上總經理黃正谷與研發團隊,一點一滴累計起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