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不良
」 手術 大陸 發育不良 長頸鹿躺平族注意!青少年體態養成關乎未來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現代許多青少年喜愛觀看手機影片、長時間缺乏良好的姿勢習慣或足夠的運動訓練,使得成長關鍵期沒有正確的骨骼發展,造成駝背、脊椎側彎或高低肩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影響肺部和內臟,對於日常生活和學習效率造成負面影響。青少年成長期變化迅速 不能輕忽失衡的力量人體骨骼和肌肉發展尤為重要,沁安整合醫學診所的潘天健醫師指出,青少年的骨骼和肌肉結構在成長期間變化迅速,女性在18歲時達到峰值骨量;男性則在20歲時達到峰值骨量的90%,因此青少年時期是促使骨骼健康的最佳時期,任何不良習慣的養成都會導致肌肉骨骼結構上的異常,脊椎側彎和駝背尤為常見,特別是10至15歲的青少年,且女性也較男性高。 通常會引起脊椎側彎或駝背腰酸背痛的因素很多,除了先天性發育不良,長時間不良姿勢例如經常性單側肩背包、斜坐躺平沙發等不平衡的負荷,由於這些全靠頸部及下背部在支撐身體的重量,長久下來會造成不對稱的肌肉力量,容易導致頸部緊繃及下背部疼痛的情形產生;或是長時間低頭使用電子產品,也會加重了脊椎問題。骨骼肌肉問題不易察覺 用對工具隨時警惕脊椎問題早期通常不易察覺,潘天健醫師建議家長應定期觀察孩子的姿勢,進行簡單的自我檢測,請孩子前彎觀察背部是否對稱或脊椎是否呈直線,請孩子站在鏡子前觀察自己的肩膀是否等高、以及單側腰部是否隆起、從側面看是否有駝背情況,此外,請孩子可以嘗試平躺在地上,檢查腰部是否能平貼地面,如果腰部離地較高,可能存在骨盆前傾的問題。 有些女孩經常習慣性駝背,這時選擇合適內衣相對重要,為青少女宜挑選背部有加強包覆的設計,可以固定按壓肩胛骨,以及肩帶特別設計過的結構,尤其需要可調整的款式,可以協助改善姿勢不良造成的駝背,減輕肩膀穿戴內衣的束縛感。青少年的姿勢問題不僅影響外觀,對於長期更會產生深遠影響,家人應重視青少年的正確體態養成,並鼓勵他們多運動,像是游泳、跳繩、球類運動或舞蹈、阻力訓練等來增強核心肌力、骨骼、改善姿勢、平衡和協調能力的運動,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久坐讀書一小時起來走動、減少使用電子設備,幫助他們在青春期奠定健康基礎,越早發現能預防和調整,減少未來多走「彎曲」路途。
孩子發育不良!家長打零工「媽媽又懷孕了」 過來人:遇過要生第9寶
社會底層面臨的貧窮與殘酷現實,不斷在台灣重複上演。一名幼教老師分享,班上有一名孩子明顯發育不良,出席率也很低,致電關心,家長竟嫌煩,連自己都顧不好的大人別生了,據說這個媽媽又懷孕了,讓她相當氣憤。原PO在Dcard表示,做幼教到目前為止大概7、8年了,隨著政府一直提倡生育率,什麼第二胎減免、低收入戶免費,但是只是讓更多社會底層肆無忌憚的不節育,反正政府會買單。原PO透露,自己帶的是準公共化的小班,但是班上有個孩子明顯發育不良,出席狀況大概一個禮拜有2天就不錯了,來的時段是中午,早就過了正課時間,幾乎每天打電話問候孩子的父母,剛開始家長還會敷衍孩子太累什麼的,後面乾脆嗆她和園長很煩,一直問。原PO直言,孩子的爸媽是打零工,工作有一天沒一天,近日衛生所打電話給學校,希望建議家長帶孩子注射疫苗結果也被家長罵「幹嘛這麼麻煩」,讓她很無奈。她嘆,真的可憐的是孩子,在需要好好被教育的時候,因為大人懶散不想早點帶來上學,就跟著大人在家裡,連自己都顧不好的大人別生了,納稅人的錢就是用來養這些社會底層的孩子, 然後據說這個媽媽又懷孕了。貼文一出引起討論,不少人留言「身為高中老師我也想說,不會教、不願意教的拜託也不要生」、「我還遇過這種家庭生8寶,肚子裡懷第9胎,讓我大開眼界」、「不用到幼稚園啦,從嬰兒開始醫院就遇過太多了,不想顧就掰一個理由來住院」。
謠言謀殺了味精!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政治是玩弄下的高明騙術~一般民眾真的不易分辨民主政治下的黑與白、是與非!誠如此刻各種美食節目的非專業氾濫、當諸多民眾看了那些收費的美食節目還有網紅美食的報導誘惑,花錢消費之後、受氣、踩地雷,才知道上當了!這讓我想起數十年前的一樁食品冤案!1968一位叫John的醫生!他冒充自己是「華裔醫生」,以讀者投書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他說自己在吃完中國餐廳後渾身不舒服,頭痛、心悸、盜汗,噁心、身體麻痺等不適,出現這些症狀,他指責是中國餐廳大量使用了味精造成的。接著他又在《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沒有實驗數據的報告,說他自己將味精注射到老鼠及恆河猴之後,發現牠們畸形腦神經壞死。接著又爆料孕婦千萬不能碰味精,味精會給胎兒造成大腦發育不良,也威脅孕婦健康。從此「味精」被污名化、成了過街老鼠,甚至被當毒品看待!那麼味精到底是什麼呢?1908年一位日本教授(池田菊苗)他發現他新婚的太太煮味增湯加了昆布、比自己媽媽的好喝多了,經研究發現這類有鹽的昆布中有「麩胺酸鈉」,可以對任何食物提鮮,他開始生產這從大自然萃取的玩意兒、全球行銷發了財。當然廚師為了增添好吃度,尤其是中餐廚師常常過度的使用,咱們廚藝界就流傳一句行話「廚藝不精,猛放味精」!味精因為成分中有「鈉」,少許民眾的過敏體質的確有口渴的反應,競爭者的美國調味料食品公司、開始猛攻日本及台灣的味精製造廠商,瞬間「味精」就此被污名化了三十多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 終於在1995年公佈食用正常消費量的味精對人體無害,而且無任何證據顯示食用味精和任何慢性疾病有關。這遲來的正義卻讓味精污名化了約三十年!當賴清德去祭拜八田與一之後、大家才開始研究那水庫及渠道早在清朝時期就已設置、日本人只是修整之後將嘉南平原增產的農作物徵收去當侵略者戰爭的備糧!更殊不知臺灣95座水庫有87個水庫是民進黨一直醜化的兩蔣父子在位時期所策劃興建的!若要說感謝建設台灣,賴清德是不是拜錯了碼頭?柯文哲被羈押已屆期滿,檢調明顯的違反法源、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押逼供」,但這兩個月鋪天蓋地的利用媒體及特定媒體人,大肆渲染,讓柯文哲的人設黑到了極點。這又讓我們想到《戰國策.秦策二》中的「曾母投杼」,曾參的母親連續聽到「曾參殺人」了,心裡從不可能,一直到信以為真,丟下自己手中的工具,往外逃走,這就是流言可畏的另一證明。此刻的執政黨背棄了制度,破壞了官箴,將人民往戰火邊沿推送,我用「味精」與「曾參」的故事給大家提個醒,千萬不要讓政客把我們當「味精」、當「曾參」給消費了!
全台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 14歲少女術後3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於今年九月,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這次手術為14歲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童小琪(化名)帶來健康的新希望。小琪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無心室中隔缺損,此病特徵為三尖瓣發育不良造成三尖瓣膜狹窄,雖然自出生後已接受一系列矯正手術與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但狹窄依然嚴重。多年前曾接受傳統的外科手術置換生物性三尖瓣膜,但由於瓣膜逐年衰退,功能喪失,病情逐漸惡化、身體越加虛弱。中醫大兒醫心臟科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與審慎評估,決定採用此一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成功為小琪完成手術。術後各項評估結果顯示,新置換的瓣膜運作良好,小琪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狀況穩定。「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可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心手術」之苦,近年來在國外醫學中心針對術後再次退化之瓣膜有不少成功經驗,國內也有少數成功案例,但僅侷限在成人,尚未有兒童手術的成功案例。該瓣膜最初是使用在成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今年九月,中醫大兒醫團隊考量小琪右心房與右心室的壓力差可能惡化原本受損的右心室功能,且術前評估顯示其STS分數(美國胸腔外科學會手術風險指標)超過8%,表示再次手術的風險極高;因此心臟科團隊竭盡全力尋找解決方案,決定讓她接受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術後有效緩解了長期右心房的高壓差,順利置換小琪衰退的舊瓣膜,創下國內兒童首例成功案例。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歷經多次心臟手術後,心臟產生的疤痕組織其收縮力道較正常組織弱,甚至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進而產生心房或心室心律不整,惡化原先受損的心臟功能。同時因為心臟所在之縱膈腔,經多次手術會產生血管沾黏組織,不容易止血且術後出血風險高,使併發症與死亡率上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徐宗正主任說明,「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對已置換過三尖瓣膜的病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有效的。其原理是用帶有新瓣膜的金屬支架,將舊的瓣膜壓扁,在相同位置進行置換,不用取出舊瓣膜。此技術僅適用於生物性瓣膜,金屬瓣膜雖然使用年限長,但無法重複放置。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0至15年,視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習慣而定,部分情況可能提早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經驗,「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置換方式可多次重複進行,以延長瓣膜的使用期限。
6歲童如廁「馬桶都血便」 醫一查不是吃壞肚子…罹罕見疾病
排泄物就能反映身體現況!台中一名6歲男童上廁所後驚見大量鮮紅色血便,就醫照大腸鏡,大腸內有許多鮮血,小腸也有潰瘍的狀況,進一步檢查得知男童罹患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克隆氏症」;所幸經過藥物治療後,男童已經順利恢復健康。童綜合醫院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醫師胡書瑋分享一起病例,有一名6歲男童被家人帶來就醫,男童上廁所大出血便,但他沒有腹痛、腹瀉、便祕或發燒等情形,確定不是吃壞肚子,決定透過大腸鏡、梅克爾憩室掃描及腹部電腦斷層等檢查,查明他血便的原因。胡書瑋從檢查結果發現男童大腸正在出血,小腸潰瘍且淋巴結腫大,和男童家長商量後決定再用胃鏡和膠囊內視鏡檢查;經過1天後結果出爐,胡書瑋從影像判讀中,研判男童罹患罕見疾病「克隆氏症」,好在還是早期,使用藥物治療止血成功控制病情,男童出院後也持續回診追蹤治療。兒童醫學部小兒腸胃科胡書瑋醫師筆指處即為小腸潰瘍和出血處。(圖/翻攝畫面)胡書瑋說明,克隆氏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主要症狀有腹瀉、腹痛和發燒,伴隨一些肛門的合併症,像是膿瘍、肛裂,瘻管等,但發病初期常常只有部分症狀。另外指出,兒童在成長發育期間患病,長期腸道發炎就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因此兒童罹患克隆氏症恐導致發育不良的狀況。除此之外,胡書瑋指出,男童無痛性血病的情形,臨床上會懷疑是梅克爾憩室導致,這是一種先天性胃腸道畸形,發生比例約2%,男性多於女性,在孩童身上比較常見。不過男童最後診斷是克隆氏症,在台灣發生比例約10萬分4.7,好發於20歲至30歲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鮮少發生在兒童。
「抽血皆正常」40歲女試管卻7次失敗 4大系統齊下!醫師解不孕之謎
40歲陳小姐進入試管療程已第三年,嘗試備孕多年未果,做過人工授精失敗兩次,又在不同生殖中心進行試管嬰兒植入四次PGT-A(PGS)正常的胚胎,但皆未著床宣告失敗。基於她過往的求診紀錄,台北禾馨宜蘊生殖中心院長廖娸鈞先安排免疫相關之抽血檢查,結果皆為正常,但發現卵泡數量並不多,因此轉介至宜蘊中醫同步進行身體調養。廖娸鈞醫師說,個案平時易緊張焦慮,且有便秘問題靠著藥物才能順利排便,這些都是中醫在進行治療時會特別注意的細節。經由中醫調理,這次的取卵數與過往相比倍增,共取出18顆卵子,培養成5顆優質胚胎,以自然週期的方式植入後還是失敗。這已經是陳小姐的第七次失敗,看得出個案已身心俱疲快要放棄。廖娸鈞醫師在第二次植入更為謹慎偕同跨科別醫師找原因,二次植入後轉介免疫科持續追蹤,果然發現植入後的血栓指數上升,是免疫系統所導致不易懷孕。經由西醫、中醫、免疫醫師與實驗室的共同協助下,這次植入終於著床成功,並且順利懷孕即將在8月份待產。 廖娸鈞醫師強調,為成就更有效之不孕治療,使個案在求子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加順遂,除了提供西醫治療外,提出「中西醫整合系統」、「最高規格的實驗室技術」、「免疫門診」、和「心理健康服務」這四大系統串聯,多管齊下幫助個案找出不孕解方,打造個案的生育築夢網。在「中西醫整合系統」上,藉由西醫檢驗診斷,以科學方式進行治療、用藥、手術、植入等,也提供中醫共同診療,依照個人體質調理,讓用藥更為精準,治療更加有效。「最高規格的實驗室技術」方面有頂尖胚胎師、智能培養以及安心環境,要提供每一位備孕媽媽最專業的技術及最暖心的照護;礙於許多不孕個案可能是自身免疫系統排斥不易發現,因此更於今年度「開設免疫門診」,有兩位經驗豐富的免疫醫師加入,讓疑似有免疫問題的個案能立刻安排檢查與共同討論療程,找出生育解方。最後則是「心理健康服務」,許多前來治療的個案,進入門診時幾乎有一半的時間不只是討論醫療方面的資訊,而是和醫師傾訴備孕遇到的種種困難與情緒方面的問題,宜蘊開設Podcast頻道聊聊備孕期間的心裡話,也推出線上心理陪伴服務,要協助不孕患者度過備孕期間的焦慮。不孕症權威、宜蘊醫療總顧問劉志鴻醫師表示,宜蘊醫療的特色在於來自不同背景的優秀醫師們長期相互交流,臨床上高齡、卵巢功能不佳和卵子數目少、胚胎發育不良的許多個案,是目前試管療程中最棘手的課題,因此我們適時安排個案和中醫師、免疫醫師加入共同照護,提供用心的服務,努力接住每一位還在備孕路上努力的未來爸媽們。
江蘇3歲發育遲緩兒夭折 生父趁回妻回娘家「親手悶死他」
2024年1月,中國江蘇徐州一名發育遲緩的3歲男童歡歡(化名),被無業遊民的生父趁母親因家暴逃回娘家打離婚官司時,將他帶回老家殺害。如今男童的母親將消息曝光,要親手替兒子討個公道,消息傳出,引起輿論震驚。據陸媒《大皖新聞》報導,歡歡的生母夏女士2018年經友人介紹,認識了同年紀的青年劉某,兩人並未經過太長時間的交往就結婚了。後來,夏女士在2020年3月,生下了兒子歡歡。一開始,夫妻倆都欣喜於歡歡的到來,但隨著歡歡日漸長大,他們開始意識到孩子肢體語言不如同齡兒童,而歡歡一歲做了檢查,診斷出有發育遲緩的跡象,而且是全方位發育落後、發育遲緩,讓父親劉某開始對歡歡有了怨言,嫌他丟人。為了治療孩子,夏女士在徐州市兒童醫院附近租了房子,堅持替歡歡進行治療,歡歡三歲時已經學會走路了,偶爾也會喊「媽媽」,但是很難交流,「和孩子交流他是聽不懂的,但是我從來沒嫌棄過他,一直堅持給他康復,每天帶他出去,希望有一天我的歡歡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夏女士表示。不過,同樣因為歡歡的發育遲緩,丈夫家一直不喜歡這個孩子,想要放棄他。歡歡住在徐州市的時候,丈夫家也從未出過錢給歡歡治療。歡歡的奶奶還曾當面告訴夏女士「不要在孩子身上花錢康復了。」歡歡的爸爸劉某,則是個遊手好閒的無業遊民,白天睡在家裡面不去工作,晚上就去網咖上網打遊戲,平日就靠借錢維生,向夏女士的親戚朋友借了很多錢,卻從來沒有還過。夏女士稱自己被逼得沒辦法了,「他躺在家裡睡覺,我就說我出去上班,你帶著孩子,我出去掙點錢,把我朋友錢還了。」此外,劉某還有家暴的傾向,平時稍有不順心,就把夏女士打的遍體鱗傷,「我問他為什麼打我,他說他心情不好,說就是看我不舒服、不爽、說就是要揍你。」夏女士表示:「我帶著孩子也沒有還手的能力,他1米8,我1米6,為了不讓孩子受到傷害,我只能任他打。」劉某不僅嫌棄歡歡,在家裡對妻子夏女士也是動輒打罵。(圖/翻攝大皖新聞)2024年1月下旬,夏女士再次被劉某家暴後趕出家門,「那天他在家裡,不讓我帶走孩子,我只能做出這種選擇,只能逃離他。起訴離婚,然後才能爭取到孩子撫養費。」然而,在夏女士回到娘家準備離婚訴訟的同時,劉某也把孩子帶回了老家。沒幾天的31號晚上,劉某家人開車趕到了夏女士娘家,劉某跪在地上說孩子沒氣了,夏女士當下的反應,就是懷疑孩子是不是被劉某殺害了,後來法醫鑑定報告也證明了這一點,歡歡屍檢的結果,符合「被他人捂致口鼻導致機械性窒息死亡」的特徵。媒體走訪歡歡生父劉某位於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下洪村的老家,下洪村一名村幹部講述,劉某確實是該村村民,殺害3歲兒子一事也基本屬實,但是幹部並不清楚事發原因,只知道劉某的妻子正在鬧離婚,而被害男孩發育不良,「那小孩有多種殘疾,半年前村里給小孩辦理了殘疾證。」該村幹部還透露,劉某本身也是被領養的養子,殺子事件發生後,劉某已經被公安機關帶走。目前,該事件在網上引起不少關注,歡歡的母親夏女士表示,自己站出來把事件曝光,是希望引起輿論的關注,能讓官方重判孩子的父親死刑。夏女士含淚控訴,自己不單單是要為兒子討回公道,如果僅僅是因為孩子發育遲緩就殺死孩子,然後還不被判處死刑,那麼未來,恐怕會有更多家有遲緩兒的家長進行效仿。◎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25歲女經痛住院…竟發現「懷孕8個月」早產生寶寶 醫生揭原因
大陸25歲女子厲美雲(化名)從7個月前開始,發現自己的月經週期變得不準時,但流血持續時間及流血量均跟月經差不多,「痛經」明顯緩解了,這讓她放鬆了警惕。3月18日,厲美雲因突發大量陰道流血伴腹痛,被緊急送進醫院,才知道自己竟然懷孕8個月了,而且診斷出極其兇險的「前置胎盤」。「患者既往月經規律,有痛經史,自訴近7個多月來月經周期變為20—40天不等,3~4天能自行乾淨,而且痛經症狀明顯緩解了,因此未引起重視。」長沙市中心醫院婦產科副主任李名花介紹,患者此次陰道流血從3月16日開始,她以為又是一次普通的月經,沒想到3月18日洗澡時突發大量陰道流血,伴較多血塊及陣發性腹痛症狀,隨即暈厥跪倒在地,持續10多分鐘才能勉強站起來。讓人意外的是,經完善B超、抽血化驗等各項檢查,顯示患者宮內妊娠約33週,單活胎,血紅蛋白僅為50g/L,已經達到了妊娠期重度貧血的標準,而造成她大量出血的原因竟是極其兇險的前置胎盤。情況緊急,經醫院婦科、產科、輸血科、新生兒科及各輔助科室全力搶救,厲美雲順利產下一個2.5公斤重的早產女嬰。醫護團隊在其產後,予以加強子宮收縮、輸血糾正貧血及改善凝血功能,最終患者轉危為安。面對患者的疑惑,李名花解釋,隨著子宮的增大,有些胎盤會逐漸向上移行至正常位置而遠離宮頸口,但有些孕婦在28周後,胎盤位置仍然很低,附著於子宮下段,有些甚至覆蓋宮頸內口(胎兒娩出通道的第一道門),這就是前置胎盤。醫生說明,在胎盤移行過程中,如果出現先兆流產症狀時就會導致陰道不規則出血,所以看起來就像是來了大姨媽。前置胎盤出血一般發生在孕晚期,但也有早孕期就開始反覆多次流血的,可以流血量不多,但也可以一次就出現大量陰道流血。前置胎盤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人工流產、胎盤異常、子宮內膜病變或損傷、受精卵滋養層發育遲緩、輔助生殖技術、子宮內膜異位症、吸煙或吸食可卡因、嚴重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該患者前置胎盤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嚴重痛經)有關,且又合並有嚴重營養不良。李名花提到,患者孕前體重明顯偏低,體重指數<18.5,在產科歸類為高危妊娠,其發生流產、早產及胎兒發育不良風險明顯增加,這也是其孕期反覆發生流血的原因。早期因為宮縮不強,且又因為胎盤阻擋出口,所以休息後流產症狀自行消失,而最近一次腹痛及大量陰道流血是因為宮內妊娠已經達到33+周。醫生解釋,患者生理性宮縮出現頻發,發生了早產臨產,宮縮進行性增強,導致前置的胎盤與子宮不斷剝離,出血明顯增多,直至胎兒突破胎盤邊緣迅速經陰道分娩,其出血速度及危險可想而知。產前產後給予其多次輸注血液製品後,複查血紅蛋白都只有41g/L,也就是說患者一度達到了極重度貧血,再晚點來醫院的話將會危及患者生命。
淚脫植醫袍2/噴年年春害農作死光 突顯專業診療用藥不容緩
攸關植物用藥安全的《植物醫師法》推行多年,除了名稱爭論不休外,也面臨部分保守派農友質疑,買農藥還得向植物醫師諮詢,猶如「付掛號費拿處方箋」,農藥變相漲價。專家憂心若不說服農友,貿然通過這項法令,必然促使農藥朝黑市發展。本刊調查,《植物醫師法》規定,農藥購買須向專業人士諮詢後,程序類似「掛號拿處方箋」再領取農藥,以個體農戶來說,每次診療大約需新臺幣500元左右,引發農民不滿農藥變相漲價,也對植物診療師專業性質疑,導致推動困難。此外,一般農藥行常常用銷庫存的心態賣藥,植物醫師則會考慮友善環境,兩者間立場所有衝突,立法因而顯得困阻重重。正確使用農藥的專業度不僅有效治療和防治病蟲害,對周遭環境安全也很重要。2023年7月,桃園市大園區曾因委外進行除草作業時,廠商使用水車噴灑除草劑「年年春」,因錯估風勢而污染農路旁的稻作及蔬菜等私有農作物,造成即將收成的農作物枯萎,農民欲哭無淚。《植物醫師法》立法在第10屆立法院卡關,可惜新一屆立委上路後,「屆期不連續」,只得重新來過。(圖/報系資料照)本刊記者在桃園市議員游吾和陪同下重回現場,農友Y先生回憶表示,當時鄰居農民採摘蔬菜回家,發現逐漸枯萎,還誤以為是被他惡搞,兩方爭論不休。直到他們前往里長辦公室陳情上報市政府,才得知原來是除草劑惹的禍,大家也嚇得不敢食用,而且稻作收割在即求助無門,農民身心俱疲找上區公所,卻一度被告知要自行跟廠商聯絡求償打發。Y先生認為,當時這項損失應該也是疏失,因為海線範圍廣、風很大,廠商進行鄉道除草作業時,常以水車噴灑年年春除草劑,當初應該是錯估風勢,進而污染路邊田地的農作,像圳頭、沙崙、內海、和平四里,都遭嚴重污染,苦不堪言。桃園市大園區公所官員則表示,這件案子當時即積極處理,其中最嚴重私有農地達臨路五十公尺範圍農田,確實被除草劑污染,單筆最大面積達廿公頃左右,廠商有積極處理,但仍需確保下不為例。對此,中興大學植物教學醫院準儲備植醫吳志恩分享案例,曾有一位在中部種植番茄的農友遇到種植問題,從周邊的農友和坊間農藥行問起都無計可施,最後才找上中興大學植醫團隊問診。原本團隊也很燒腦,只好先請番茄農民把生病的植物採樣帶來,再拿去實驗室分析,結果查出是番茄潛旋蛾,番茄潛旋蛾主要危害番茄等茄科作物,雌蟲平均一週能產下260粒卵,幼蟲孵化後鑽入葉片、莖部、果實等表皮部位取食,造成葉片皺縮乾枯,植株發育不良,進而影響果品價值,「連我們都須翻找國外研究」,農民聽從植醫的「處方」建議後,果真藥到病除得到改善。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的樹醫團隊正在進行老樹搶救,防治葉震病和防治松材線蟲預防點滴注射是搶救老樹重點工作。(圖/福田樹木保育基金會提供)吳志恩指出,多數農民無力掌握病蟲害何時流行,也不懂得調整農藥處方,遇到病蟲害時只關心用藥成本,但後續藥檢與新興病蟲害問題代價更大,若能善用植物醫師諮詢功能,可以省下以往在農藥行購藥成本,也有助農藥檢測順利過關,讓農作物與植物有藥有醫,形成良性共榮。吳志恩強調,目前留下的「準」植物醫師,除了喜愛大自然外,更重要的是從認同的工作中取得成就感,至於相關法律何時上路就順其自然。據了解,未來植物教學醫院將為有意取得證照的農藥行營者開辦修習學分課程,涵蓋植物病理類專業科目「農業藥劑學」、「植物病原微生物學」、「植物病理學」及「植物病害防治學」,昆蟲類科列考「昆蟲分類學」、「昆蟲生態學」、「蟲害管理」及「昆蟲生理與毒理學」,讓現在農藥販集業者取得合格的植物醫師資格。
兒童身上出現「4線索」多留意 兒科醫:只要懷疑有兒虐都可通報113
台北1歲男童剴剴由社會局與兒福聯盟轉介給劉姓保母照顧,沒想到劉姓保母竟與妹妹聯手施虐,把人虐死,震驚社會,也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兒科醫師傑登醫師示警,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特殊形狀」的傷痕等狀況要多留意。傑登醫師在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表示,對於還不會自我表達的孩子,如果周邊的大人能幫忙注意,提早發現這些線索,說不定就能救下他們,兒虐者面對外界質疑時,常會說是小孩自己跑跳、碰撞造成的,也確實小孩活潑亂跳偶爾受傷很常見,但出現下面狀況請多留意。1. 和年紀或描述不符合的傷勢例如,從未達150公分的低處跌落,卻造成骨折或顱內損傷,還有1歲以下幼兒發生任何的骨折或頭部外傷、小於4個月嬰兒身上出現任何瘀傷、因磨牙造成4顆牙齒脫落。2. 在有皮下脂肪保護處出現瘀傷額頭、膝蓋、小腿骨、手肘是常見跌倒碰撞,且脂肪少容易瘀傷的部位,而「臉頰、耳朵、腹部、大腿、臀部、肚子或背後」等,皮下脂肪較厚且不易被碰撞,應不常出現瘀傷,若出現則需提高警覺。3. 明顯界線或形狀的燙傷一般發生意外燒燙傷,會快速縮回,因此常呈現漸進過渡的區域,而虐待性的燒燙傷因是被強制壓入熱水中,常會有明顯的界線,例如:甜甜圈的洞、斑馬紋及手套或長襪狀態傷,此外菸疤、電熨斗或電棒捲的燙痕也要留意。4. 有「特殊形狀」的傷痕例如咬痕(兩顆上犬齒痕超過3公分,通常為大人咬傷)、繩紋、掌印、條紋等,都不是兒童能輕易自行製造的傷痕,所以有很大機率是遭到虐待。傑登醫師提醒,此外發現兒童過瘦、營養發育不良、明顯發展遲緩未就醫也要留意,任何人、時間、地點,只要懷疑有兒少虐待案件都可以撥打113通報。《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加熱恐吃下化學毒素?專家破解「保鮮膜1迷思」:唯獨這材質含塑化劑
保鮮膜是家戶必備廚房好幫手,主婦們通常都會將剩菜剩飯用保鮮膜密封,下一餐再加熱食用,不過此舉卻也引起不少人擔憂,恐在不知不覺中將塑化劑吃下肚。對此,毒理學專家招名威指出,由於環保署禁用PVC塑膠材質,因此現在市面上所販售的保鮮膜,大多不含塑化劑,不過購買前仍需注意產品材質,最好的做法則是將保鮮膜拿掉再微波。招名威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幾年前的保鮮膜多數都是PVC製成,因此微波加熱後會溶出大量塑化劑,但經過修法後,規定食品容器或接觸食物的產品「不得含有PVC材料」,所以現在的保鮮膜不會含有塑化劑。招名威說明,並非所有塑膠產品都含有塑化劑,只有「PVC材質」才會添加,加上塑化劑的化學性質偏脂溶性,因此油脂類含量較高的食物相對容易溶出較高的化學毒物,大量接觸恐造成性早熟、生殖器發育不良、內分泌失調、不孕症及神經發育遲緩。對此,招名威也建議,消費者購買前仍需注意保鮮膜材質,加熱時盡量避開湯類或高油脂食物,最保險的做法就是將保鮮膜拿掉再微波,如此一來就能減少健康風險。
5000條寄生蟲入侵男童大腦 專家警告5食物「不宜生吃」:蔬菜也在內
中國湖南一名男童罹患怪病,連走路都有困難,父母帶去醫院檢查,沒想到X光診斷結果顯示,男童體內長滿寄生蟲,保守估計有5000條之多,其中一部分已經入侵身體器官、腦部、胸腔和腹腔,追問才知男童生吃帶有肺吸蟲卵的螃蟹所致。因此,各種食物在食用前,最好充分烹調,確保有害細菌和寄生蟲被殺死,以免帶來健康隱患。根據《新浪新聞》報導,每年因為生吃魚、蝦、螃蟹、海螺等海鮮,導致寄生蟲感染的人不在少數,結果吃進醫院,後果一個比一個嚴重,專家便列出是不宜生吃的食物,必須徹底洗淨煮熟,否則一不留神,就可能把寄生蟲吃進肚裡。生食海鮮容易感染寄生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1.肉類蝦、蟹、淡水魚、海魚、田螺,生吃或未完全煮熟,很容易感染各種寄生蟲。2.蔬菜主要是水生蔬菜,包括茭白、菱角、水芹菜、蓮藕、荸薺,要洗乾凈煮熟吃,生吃清爽但是危險,因為水生植物中可能寄生薑片蟲,感染嚴重會引起腹痛、腹瀉、臉部和身體水腫、吸收障礙、營養不良等問題,若小孩感染可能會導致發育不良,嚴重恐怕會衰竭、虛脫而亡。3.醉蟹醉蝦所謂「醉蝦」、「醉蟹」,實際上就是生吃蝦蟹,雖然味道鮮美,但蝦蟹體內寄生著大量肺吸蟲。如果吃進體內,首先會引起腹瀉、腹痛、低熱、食慾減退等症狀;若轉移到肺部,輕則引起胸痛、咳嗽、咳血,重則侵入腦部和其他器官,甚至會在體內「繁衍生息」,更嚴重還可能侵犯大腦引起腦疝,出現死亡的情況。4.生魚片、刺身異尖線蟲是一種專門寄生於海洋動物身上的寄生蟲,若吃進體內,會引起腹痛以及強烈的過敏反應,甚至穿破腸壁在腹腔內形成膿腫;吃淡水魚的生魚片,很可能感染肝吸蟲病,引起膽管炎、膽結石、肝硬化,甚至演變為肝癌。5.螺肉田螺很容易感染寄生蟲,若進入人體後,會在人體各個器官間遊走,侵襲人的中樞神經、肺部、眼部等,造成腦膜炎、視力損傷甚至失明。至於田螺的兄弟「福壽螺」不管有沒有煮熟,都不建議食用,因為一隻福壽螺體內有多達6000條寄生蟲,在烹飪過程中,也可能出現體內寄生蟲較為頑強的現象。此外,福壽螺賴以生存的生水也不能飲用。報導提到,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生吃」,不管是什麼食物,徹底煮熟再吃基本沒什麼問題。而平常也不要喝生水,家中的砧板抹布也最好分開使用,生肉熟肉分開切,一定要警惕「病從口入」。
生不出小孩就醫才知丈夫是「姊妹」!男罹罕見遺傳疾病吃藥也好不了
中國一對夫妻結婚同床5年卻始終生不出孩子,2人決定到醫院檢查,卻驚訝發現丈夫竟罹患罕見遺傳疾病,雖然他外表、性徵都是男性,但染色體卻是女性,吃藥也好不了,未來若想有孕,需要透過人工授精等技術輔助。夫妻2人同床共枕5年生不出孩子,就醫才知丈夫罹患「46XX男性症候群」。(圖/翻攝自澎拜新聞)中國廣州一對夫妻就醫,表示2人同床5年肚皮卻絲毫沒有動靜,因此來醫院檢查。醫生檢查後發現丈夫的精液找不到精子,甚至是完全沒有精子,進一步診斷發現他性激素升高,發現丈夫雖然有男性生殖器,但他的染色體卻是正常女性的「46,XX」,非正常男性的「46,XY」。該丈夫罹患的疾病在臨床上稱為「46XX男性症候群」,在臺灣來說是罕見遺傳疾病。「我們給他做了超聲波檢查,他確實是男性的生殖器」,醫生表示該男子的SRY基因異位,到了XX染色體其中一條上,而SRY基因是決定性別的關鍵,通常會在Y染色體上,「我們就發現了他是性發育不良的情況。」該病無法透過藥品醫治,未來若夫妻2人想生育,需透過人工授精等輔助技術協助受孕。該疾病並非只有男性才會得,之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曾接診一名25歲女子,當時經檢查後發現,該女的染色體為「46,XY」,表示她雖然是女兒身,但染色體卻是個男生。
孕婦懷同卵雙胞胎…1胎發育不良「鑽睪丸寄生」 醫揭罕見情況
罕見!中國湖北武漢有一名孕婦,懷了同卵雙胞胎,怎料其中一胎因為發育不良,竟鑽進另一胎的睪丸,變成「寄生胎」,直到孩子出生3個月檢查,醫生才發現這個情況,而且開始出血壞死,隨即安排手術,只花1小時就將男嬰和他的「兄弟姊妹」成功分離。據《長江日報》報導,懷孕30周的黎姓女子在今年4月產檢,發現下腹腔有一顆6公分的包塊,檢查發現是同卵雙胞胎,但其中一胎發育不良,竟偷偷「鑽」進兄弟的睪丸,變成寄生胎。直到6月產下男嬰,過了3個月到醫院復查,驚覺寄生胎竟從左側睪丸「游」到右側,甚至開始出血壞死。寄生胎從左側睪丸,跑到右側。(圖/翻攝自微博)到了10月中旬,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婦兒醫院小兒外科專家花了1小時,將男嬰和他的「兄弟姊妹」分離,昨(25日)男嬰順利康復出院。醫生指出,寄生胎實際上是一個同卵雙胞胎,但另外一個沒有發展成正常的胎兒,相當於被包裹在另一個胎兒裡面,也就是「胎中胎」,全球發生概率50萬分之一,而睪丸內的「寄生胎」已知案例更是僅有個位數。醫生透露,真正的明確診斷,還是透過手術發現,確實是左側的睪丸產生畸型胎,跑到右邊來,於是團隊想辦法經肚臍用隱藏疤痕的方式動手術,小孩事後若注意傷口護理,看不出有做過手術,這樣從小孩長遠的身心方面來說,都是能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
「蛋疼」要小心! 泌尿科醫曝「睪丸4疾病」:可能要切除
男性的睪丸又稱為蛋蛋,負責生產精子及男性荷爾蒙,是男性生殖系統的關鍵部分,但只要長在身上,就免不了會生病的困擾。對此,泌尿科醫師高銘鴻就在臉書粉專介紹到,4種常見的睪丸疾病,包括睪丸炎、睪丸扭轉、睪丸囊腫和精索靜脈曲張,其中可能使人不適、不孕,甚至可能要直接切除。1.睪丸炎也就是睪丸發炎,通常為細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病毒性感染的結果,其症狀包括睪丸紅腫、尿蛋白、疼痛、發燒等,主要是以抗生素來治療。2.睪丸扭轉這個症狀聽起來很痛,好發於青少年族群,指的是睪丸纏繞在其血管周圍,導致血液供應受阻,可能致使嚴重的睪丸疼痛、腫脹。若不幸碰到這種狀況,應該立刻就醫。3.睪丸囊腫又稱之為「精液囊腫」,是為睪丸表面的液體填充囊袋,通常不會帶來什麼困擾,疼痛感輕微甚至無明顯痛感,也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治療,但如果囊腫變大或造成不適,則可以考慮手術切除。4.精索靜脈曲張是指精索內的靜脈出現不正常的彎曲擴張,好發於青少年時期至35歲左右,可能導致睪丸發育不良、精子產量低或不孕的問題。輕微情況可能不需治療,但若是症狀嚴重或導致不育,可考慮藉由手術矯正。
英8歲女童患罕病「須頻繁洗腎」移植母親腎臟 術後1個月擺脫免疫抑制劑成首例
首例!英國8歲女童香卡(Aditi Shankar)患有極其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此疾病不僅減弱了她的免疫系統,還使她的腎臟衰竭,小小年紀就必須頻繁洗腎,幸好英國有特殊的移植方法,她在接受母親的骨髓及腎臟的捐贈後,已不須終身靠藥物控制身體對新腎臟的排斥反應。據《BBC News》報導,香卡患有「Schimke免疫骨發育不良」(Schimke immuno-osseous dysplasia, SIOD),這是種極其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此疾病削弱了她的免疫系統,還使她的腎臟衰竭,在英國每300萬名兒童中,可能僅有1例。院方表示,這項突破是透過給香卡移植新腎臟之前,重新編程(reprogram)她的免疫系統而完成,這使得香卡的身體接受了捐贈者的腎臟,將腎臟作為自己的器官。由於骨髓及腎臟都來自於同名捐贈者,也就是香卡的母親,這使得香卡不須終身靠藥物控制身體對新腎臟的排斥反應。母親也感動的說,「我很高興能給她骨髓和腎臟,我感到非常自豪。」GOSH兒童腎臟專家馬克斯(Stephen Marks)表示,香卡的手術很成功,她也是國民保健署(NHS)史上第一位在這種情況下換腎,且術後1個月就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這意味著她不會受到藥物副作用的影響。如今香卡也不再需要洗腎,免疫系統和新的腎臟都運作良好,使她終於能跟同齡的孩子一樣,過上快樂的生活。
少女浴室產「無肛症」女嬰 竟是陪狼父打獵上山遭性侵
花蓮縣少女依依(化名)正值荳蔻年华,去年5月卻傳出於家中浴室產下1女,家人惶恐立刻追問下,依依這才表示,她前年5月,陪父親上山打獵,未料在山上過夜時,父親突然上下其手,強制性侵得逞,依依事後罹患急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法官日前依對未滿14歲之女子犯強制性交罪,判狼父有期徒刑9年。去年5月,未滿14歲的依依在自家浴室產下1女早產兒,家人發現後再三追問,依依一開始不願吐實,之後鬆口是父親所為,表示前年陪父親上山打獵時,在山上過夜1晚,不料父親晚上竟變成惡狼,對其上下其手,依依強力反抗,遭父親用體型力量壓制,最終強制性侵得逞。據調查,事後依依罹患急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在身上檢查出自殘、輕生之行為,家人知情後帶依依去醫院採集檢體,證實早產兒「生父」就是狼父,因胎兒早產發育不良,肛門直腸在胚胎發育時期產生異常,使直腸無法連接到正常肛門開口處,患有「無肛症」。檢警審查時,狼父矢口否認犯行,嗆稱「沒有印象,喝醉了」等詞語脫罪,法官認為,狼父毫無悔改之心,且犯後仍避重就輕,態度極其惡劣,認為自己侵害女兒行為毫無不妥之處。法官表示,父親所為違悖人倫綱常,不僅社會道德,未盡兒女養育之責,更造成依依嚴重心理傷害、未發育全的身體創傷,因滿足一己性慾,而對未滿14歲女兒強制性交導致懷孕,且犯後無悔改之態,依對《未滿14歲之女子犯強制性交罪》,宣判狼父有期徒刑9年。
長期縮小腹 當心「沙漏症候群」恐導致失禁與子宮脫垂
精實平坦的腹部令人嚮往,有些民眾為了追求「腰瘦」而長時間縮小腹。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教授兼臨床解剖學學習中心主任亞當泰勒(Adam Taylor)警示,日常生活中非必要的收緊肌肉,會造成腹部肌肉失衡,長期下來更引起「沙漏症候群」,腹壁結構發生有害變化,導致腹部形成明顯的摺痕。若不及時改善或治療,恐導致內臟和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一連串不良後果,例如失禁或子宮脫垂。沙漏症候群4個主因 愛美問題日益嚴重第一種:先天性疾病由於腹裂(gastroschisis)、臍膨出症(omphacele)等先天性疾病,腹部肌肉發育不良,導致肌肉失衡。第二種:姿勢不良姿勢不良會導致脊椎偏離正常的S形彎曲,導致腹部肌肉的張力和功能發生有害變化,從而導致失衡。第三種:腹部疼痛腹部疼痛也會導致人收縮腹部肌肉,以減輕或避免疼痛。第四種:過度追求體態沙漏症候群的最後一個令人驚訝的原因,與體態外貌有關。當人對自己的身體感到不滿意,或是想要平坦緊實的腹部,會藉由縮小腹達到目標,這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肌肉失衡 影響腹部、脊椎、骨盆和呼吸腹部肌肉是身體中最重要的肌肉之一,幾乎與人體所做的每一個動作有關,作用為保持身體穩定和平衡、保護脊椎,以及維持內臟保持在應有的位置。偶爾縮一下小腹不會引起問題,但長期縮小腹可能會引發沙漏症候群。亞當泰勒說明,當人向內吸氣收縮胃部時,會讓腹直肌(又稱為六塊肌)收縮。但由於身體會在下腹部儲存脂肪組織,因此胃頂部的肌肉會變得更加活躍。長期下來,腹部會產生褶皺或摺痕,肚臍被向上拉。無論是哪種原因縮小腹,胃部向內縮都會增加下背部和頸部的壓力,因為它們得遞補應對身體核心的穩定性的變化。腹部受壓會減少腹部器官的可用空間,如果把腹部比作一條牙膏,從中間擠壓牙膏時會將壓力推向頂部和底部。頂部的壓力會使橫膈膜(吸入空氣的主要肌肉)無法向下拉,從而影響呼吸;底部的壓力則會對骨盆底肌施加更大的壓力,因為當過度縮小腹時,腹腔的體積會縮小。除此之外,由於腹部肌肉在緊張時吸收衝擊力的能力較差,因此脊椎和骨盆關節承受的壓力也會增加。長期縮小腹 恐導致失禁與子宮脫垂亞當泰勒表示,目前沙漏症候群對呼吸能力影響的研究不多,但對於使用束腹(整個腹部或部分腹部使用束腹帶,協助腰椎受傷復健或手術後恢復)的研究顯示,呼出的空氣量減少34%,肺總容量減少27-40%,尚不確定長期下來是否會導致呼吸能力受影響,但短期內會導致運動變得困難,而且由於進入血液的氧氣變少,人較容易感到疲勞。長期過度縮小腹也會對骨盆造成壓力,進而影響膀胱、子宮和直腸功能,可能導致失禁以及子宮脫垂,尤其是已經患有骨盆底功能障礙(例如尿失禁或大便失禁)的患者來說,縮小腹會使情況惡化。幸好,沙漏症候群是可逆的。透過加強鍛鍊核心肌肉,例如進行棒式或橋式訓練,對於治療肌肉失衡有所助益,瑜伽或皮拉提斯也能幫助於放鬆肌肉。如果想要縮小腹改善外觀,專家建議加強肌肉和背部的鍛煉,有助於保持良好的姿勢並剷平腹部。當出現不明原因或長期的腹痛,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這不僅是為了預防肌肉失衡,更是從根本上治療疼痛問題。 原文出處:Why it's bad to always suck your stomach in
新北幼兒園下藥「8童驗出巴比妥」 專家揭都市傳說…後果超恐怖
新北板橋某幼兒園爆出老師餵食毒藥案,風暴愈演愈烈,檢驗報告結果顯示部分孩童體內含巴比妥、苯二氮平類等藥物。對此,專家便警告,這是管制類藥物,也是3級毒品,使用過量會有生命危險,而且以前的「都市傳說」竟然成真,讓人超心痛。受害孩子透露,上課不乖,老師就會帶去喝「彩虹藥水」,如果不願飲用,還會被老師關在廁所內。28名孩童中,8人有微量反應,目前已有17名家長提告。據了解,巴比妥是中樞神經抑制劑,是處方藥,被列為3級毒品,使用過量會導致嗜睡,高劑量可能抑制呼吸,有生命危險。而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是常見的安眠藥,同樣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屬於4級毒品。巴比妥是管制藥物,也是毒品。(圖/翻攝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兒科醫師楊為傑在臉書專頁「白袍旅人」提到,以前就聽說過「巴比妥」的都市傳說,幾十年前有些保姆會餵食這個藥物,讓小孩「比較好顧」,甚至有聽說被用來「安撫小孩」,但實際沒遇過這樣的案例,沒想到現在真的發生了,讓人感到心痛。他提醒,如果有遇到要讓孩子「長期服藥」以求「比較好帶」的狀況,千萬要小心再小心。過去曾有「巴比妥」的都市傳說。(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另外,毒理專家招名威也在臉書發文,痛批:「這些孩子搞半天不是被安眠而是被麻醉!體內竟然有巴比妥殘留,這真的太扯!」認為如果不想當老師,也沒有愛心,可以不要當,幹嘛要去傷害小朋友?連成年人都不能亂用了,竟然還用在孩子身上。招名威警告,巴比妥具有成癮性,會對在發育中的孩子引發神經毒性,嚴重會造成大腦發育不良,智商會受影響,最後感嘆:「可憐的孩子們,怎麼有人心腸那麼狠!?坐牢賠錢都便宜這些壞人了,可惡!」備註:根據《兒少法》第69條規範,本案涉兒童及少年權益,不得揭示「足資識別之資訊」,其中包含學校名稱。
六福村黑歷史2/長頸鹿10年8死 動團揭「遺體內藏塑膠袋」慘挨告
六福村「狒狒之死」引發社會關注,而這已非該園首隻枉死動物,動保團體曾揭露六福村在10年內養死8隻長頸鹿,牠們多半沒有活到平均壽命,長頸鹿的遺體中更曾被發現塑膠袋,而六福村在接連的悲劇後還想持續輸入長頸鹿,動團質疑園方管理不周,導致遊客胡亂餵食導致悲劇,六福村則對指控全盤否認,甚至向動團提出告訴,如今輸入案已遭駁回,官司則仍在進行中。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關懷生命協會以及鳥語獸躍去年3月協同立法委員召開記者會,揭露六福村在10年內養死了8隻長頸鹿,而野外長頸鹿的一般壽命為27歲,六福村長頸鹿卻多數活不到10歲,且8隻之中只有3隻公布死因,殘酷真相讓動保團體憤怒不已。六福村現僅存一隻長頸鹿「珍妮」,但動團認為其生活環境仍未得到改善。(圖/讀者提供)「既然園方無法克服寄生蟲,就沒有資格再養長頸鹿。」鳥語獸躍調查員林婷憶表示,六福村的長頸鹿多數受「捻轉胃蟲症」所苦,而必須服用各種驅蟲藥和抗生素,此病應是六福村地勢較低且緊臨其他反芻動物所致,從木柵動物園借殖而來的「宵璋」原本沒有該症狀,到六福村1年半後卻因此病而亡。 林婷憶也提到,明星長頸鹿「布丁妹」去年初病逝,而牠的一生同樣坎坷,牠曾被迫與親兄弟斑斑近親交配後懷孕,布丁妹在遊客面前生產,但因早產導致小長頸鹿發育不良而夭折。 斑斑的日子也不好過,林婷憶表示,斑斑在2015年病逝,解剖遺體時竟在其胃中發現塑膠袋,工作人員私下坦承是遊客在無人監督下,亂餵斑斑吃東西而被牠誤食。而在接連的悲劇後,六福村仍有意向墨西哥動物園再引進3隻長頸鹿,此消息曝光後引發眾怒,立法委員高嘉瑜更在記者會上痛批這是「動物墳場」,但園方並沒有急著改善長頸鹿生活環境,反而是對動保團體提出告訴。「就像這次對獵人提告一樣,六福村總是想興訟來堵大家的嘴巴。」關懷生命協會專案主任周瑾珊提到,在去年3月的記者會後,她、林婷憶和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都挨告,就像這次六福村對射殺狒狒的林姓獵人提起訴訟一樣,園方始終試圖用訴訟轉移焦點,規避管理不當疏失。動保團體也呼籲六福村別製造更多的動物墳場,面對質疑應勇敢說明真相,更別打著動保之旗幟,暗地裡將動物包裝成商品陳列,恣意抹煞動物的自然天性,甚至剝奪其生存權利。動保團體去年召開記者會揭露長頸鹿悲慘生活,六福村則對關懷生命協會專案主任周瑾珊(右)、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執行長林憶珊(左)和「鳥語獸躍」調查員林婷憶提告,官司仍在進行中。(圖/黃鵬杰攝)據了解,六福村由六福集團創辦人莊福創立,莊福以醬油起家,並於1972年跨足旅宿業,先是成立六福客棧,後又開闢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目前主要由第三代的莊豐如主導。而六福村在動物照顧上始終爭議不段,在10年養死8隻長頸鹿後,園方還想引進3隻長頸鹿,農委會則在3月認為六福村欠缺適合的醫療照護、飼養環境以及運輸要求等原因,駁回進口長頸鹿的申請。農委會也公布六福村5大缺失,包括未詳細說明過去死亡個體之醫療紀錄以及相關醫療緊急處理處理報告,以及未詳細說明引進後長頸鹿繁殖、育幼計畫以及設備規劃,還有場地飼養條件不佳未改善,容易受到遊客干擾和環境、氣候造成寄生蟲(捻轉胃蟲)無法根治,園區所提改善仍有疑慮,最後則是運輸條件及緊急應變未清楚說明及佐證。六福村回應表示,園區正積極針對林務局要求進行改善項目相關作業,5月10日第一階段初步審核已通過,正全力執行第二階段改善項目,而5月12日監委勘查相關事宜,因目前於監察期間,不便對外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