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股利
」 大同 王光祥 股利 現金股利 土地開發快訊/新光金72%股東贊成與台新金合併 魏寶生:「這二項」是最高指導原則
新光金(2888)今天(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事項僅有一項即是擬與台新金控合併案,以台新金為存續公司,新光金為消滅公司,並於合併基準日辦理股票終止上市、停止公開發行及公司解散;普通股出席率為85.63%,股東們發言近2.5個小時相當熱烈,開票結果於午後揭曉,主席魏寶生宣布72.29%股東贊成與台新金合併,經表決照案通過。新光金股臨會於上午9時宣布達到法定出席人數開會,股東們連續發言表達支持合併亦或反對合併、異議等意見,11時19分開始投票,11時35分開始計票30分鐘至中午12時10分。新光金股臨會主席、金控與新光人壽董事長魏寶生致詞時表示,7月他兼任新光金控董事長,深刻感受到新光金控員工優秀,經營團隊努力穩住經營,在2024年上半年繳出一張不錯成績單。面對2026年壽險業接軌挑戰仍大,尋求互補性大的金控進行合併,對員工客戶與未來發展有意義,可共享管理經營與財務綜效,面對未來有更好的應變能力,歷經數月研究評估,通過台新金合併案。魏寶生強調,但受到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數次向台新金討論對價基礎,9月11日審計委員會調高對價,再次感謝股東長久對新光的信賴與勉勵。此外,對於新光金控2024年沒有配發股利,魏寶生向股東們說「感到抱歉」,並再次感謝小股東參與現金增資,新光人壽貢獻金控比重達73% ,未來合併將降至50% ,以上繳金控角度來看,未來對營運將更有幫助,並且在對等的合併、相同的文化能夠順利完成合併,皆是最高的指導原則。合併案是需要經過金管會與公平交易委員會的通過核准,金控是一直密切的與金管會溝通中;陳恩光則說對於台新金控等都有做盡職調查(DD),稅務與財務部分特別重視,獨立精算出來花了數月做盡職調查。新光金股東今天出席股臨會相當踴躍,一早八時半報到即大排長龍,從主席宣布開會迄今二個多小時,股東們發言也持續不間斷,包括贊成、反對的股東都提出其看法。魏寶生指出,新光人壽資本適足率部分,目前新壽已增資428億元,一半都是用發債,一半是由金控挹注現金增資和募資,對於2024年沒有發股利給小股東很抱歉,但也感謝小股東參與現金增資,6月底RBC已達200%。關於新光金與台新金合併案的對價與調價機制,台新金控應發行新股,以每0.6720股普通股及0.175股辛種特別股換發新光金普通股1股,並以1股庚一種特別股換發新光金1股甲種特別股,及每1股庚二種特別股換發新光金1股乙種特別股。該合併案及合併契約須經雙方董事會與股東會決議通過,並取得為完成合併案所需之主管機關之許可或核准。合併基準日由雙方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共同議定合併基準日。
長榮股利配息70元陽明僅2元小股東不滿 董座喊話:有賺錢一定發
陽明(2609)昨(24日)舉行股東會,會中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2元,並召開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由鄭貞茂續任;而針對股利政策,鄭貞茂在股東會中也答應股東,「只要公司有賺錢,一定發放股利」,並會實施平衡股利政策,這都是未來努力方向。陽明股東會中,有小股東發言,對比長榮大方配息70元現金股利,認為陽明股利政策沒有完全照顧到股東權益,對於配發現金股利2元相當不滿。陽明2022、2023年均配發每股20元現金股利。對此,鄭貞茂回應表示,過去股利配發優於同業,航運業是景氣波動劇烈的產業,去年賺1.37元,董事會討論過後決議超額配發2元,稱「只要公司賺錢,就一定發股利」;總經理杜書勤也表示,本來預期今年供過於求,受紅海危機影響,運價來到小高峰,目前看來第三季仍有旺季效應,明年也有新船運能挹注供給。至於股東關心的帳上保留盈餘,鄭貞茂表示,未來航運業市場還是有非常不確定性,很多股東詢問資本支出如何改善並配合環保法規,加上造船成本昂貴,沒有先進船隊很難跟同業競爭,航運業是大起大落的產業,公司經營團隊會實施平衡股利政策,盡量讓公司營運狀況保持盈餘,不要產生虧損,也希望股利比較穩定,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此外,杜書勤也提到,去年EPS下降到1.73元,是因為2021年是航運史上百年從來沒有過的榮景,不是天天可以過年,2023年才是航運市場比較接近正常的狀況。此外,最近運價震盪不會像疫情時期這麼大,需求也從實體回歸服務業,供給端明年也會增加,預估新增190萬TEU(20呎櫃)新船運能。航運市場不是獨佔事業或穩定民生消費事業,起伏非常大,但隨著第三季傳統旺季來臨,碼頭可能更塞,看好今年可以獲利。甫出爐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運價連七漲,四大航線運價持續走高。受惠供需再度陷入緊張,貨櫃三雄週五股價強勢表態,長榮收盤上漲5.02%、陽明收漲3.09%、萬海漲5.34%。
獨/鋁合金大廠驚傳欠薪? 廷鑫Q3營收腰斬創46季新低
鋁合金大廠廷鑫(2358)驚傳拖欠下游貨款、以及12月的員工薪水僅發1萬元狀況,記者詢問該公司,但找不到發言人與董事長、總經理,內部員工表示,他們很久沒有進公司了。第三季財報顯示,當季營收為1.4億、季減61%,年減也高達55%,創下近46季新低。12月5日為廷鑫的發薪日,但員工爆料,這次薪水只有一萬元;也有下游廠商透露,先前積欠的百萬貨款也遲遲沒有付。儘管6日廷鑫的股價照常小幅波動,最後收在10.2元、跌3.77%,但相關訊息在網路上傳開,股民大喊「暴風雨前的寧靜」。有網友提到,「剛看了第三季財報帳上現金還有1.09億,存貨還有17.6億,怎麼會發不出員工薪水呢?」、「13.9億的原料以廢鋁價每噸56000元來計算要有24875噸的存貨,但聽說廠內空空如也」,有些持有廷鑫股票的股友甚至撥打廷鑫在公開資訊觀測站留的公司電話,表示根本無人接聽。甚至也有網友扒出廷鑫董事長顏德新的其他公司,包括皇將科技(4744)在11月21日已經辭去董事長之位,海德魯材料出現跳票,表示關係企業跳票消息已經滿天飛,財報可變現資產扣長短借款為負,要看有無外部金援。其實廷鑫在去年年中的法人說明會時還表現正常,表示雖然歐美市場的中低階自行車庫存暴增,讓鋁合金產品庫存難以去化,但歐美皮件的市場需求逐步加溫,廷鑫期待2023年下半年起景氣復甦。當時公司指出,廷鑫鋁合金出貨以自行車占營收30%為主、汽車占20%、太陽能占5%、航太約 5到10%、建築20%。不過廷鑫繼去年第三季營收開始腰斬後,今年前三季再度大幅衰退,累計營收7.68億元,年減44.46%,歸屬母公司的稅後淨利累計為負4.45億元,EPS為負3.26元;公司今年沒有發股利還延遲公告,被證交所處以違約金5萬元;6月2日時甚至還有檢調單位進場調查,近期也有不少重大人事異動。針對外界跳票等3大負面消息,廷鑫6日晚間發布重大訊息澄清,詳細回應如下:一、 跳票:本公司截至目前為止並未發生跳票事宜。二、欠薪:本公司11月薪資於11月20發放第一次,於12月5日發放第二次,剩餘部分因作業問題將於12月7日發放。三、積欠百萬貨款:無法得知媒體報導何指,無法說明。
存股族焦慮2/重壓金控股散戶變心!壽險型要等一等 國泰金仍在名單是這因
金控股還是存股族的心頭肉?今年多家金控面臨保單虧損及保費收入衰退下要增資,就連績優生兆豐金(2886)10月24日也通過增資3.5億新股,立馬引來理財達人陳重銘在臉書點名開轟,「過去大方發股利,沒錢了再來辦理現增?發股利給股東,再來跟股東要錢,錢又回到公司,不奇怪嗎?」引發網友熱議。CTWANT記者採訪到一名原本重壓數百萬元在金融股的蔡小姐,她說,「我已經賣掉富邦金,國泰金還在等好一點股價」「第一金、兆豐金都是在好幾年前,20幾元買入的,會繼續放著」,「已經出脫過半的金融股,改買AI等電子股,比較有賺到價差,也把賺來的一些錢給兒子拿去練習買ETF。」蔡小姐打算出脫富邦金、國泰金,與這二家是壽險型金控股有關,「我這幾年一直關切壽險業要接軌IFRS17會計準則等政策,再加上防疫險的鉅額理賠,升息、債券利率等的變化影響,我就思考選金融股的初衷是看配息殖利率,那麼可以改買其他變因比較少的高息股,感覺比較單純點。」確實,光是看今年3月壽險業公告的2022年財報,其中有14家本國壽險公司總計虧損1兆1,111億元,帳上還高掛著4.43兆元的未實現評價損失;再看壽險公會最新公布的前9月業績,保費收入(加計負債)合計達1兆6,158億元,較去年度減少8.8%;其中新契約保費為5,158億元、年減17.6%,續年度保費1兆999億元、年減4%。「保費新錢進不來,是壽險業艱困挑戰!」保險業者高層日前向CTWANT記者表示,期盼年底前相關保單險種放寬等政策出爐,給業者一條新出路。兆豐金董事會也在10月24日通過將增資3.5億新股,主要是挹注被防疫險拖累的兆豐產險。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認為,金管會此時出手監管配息來源政策,提醒投資人選股仍要著重基本獲利面。(圖/CTWAN資料照)此事引發理財達人陳重銘公開在臉書上質問兆豐金,有網友問他是否會繼續買進?他回答說「現在太貴了!」但對增資新股抽籤,網友問他要不要抽?他也很肯定回覆說「抽!」存股理財達人小車則就此跟CTWANT記者說,她也會去抽籤。為何玉山金等其他家金控增資未引起議論,起因是公民營金控對於盈餘股利政策的配發率兩極化,前者多是在8成以上,而像富邦、國泰、中信金等是在35%~50%之間,「其實我也不贊同玉山金的增資,去年EPS衰退,配股後再增資讓股本膨脹。」資深證券分析師陳唯泰則提醒存股族與金控業,「莫忘初衷!」「金管會給金控業碰個軟釘子,讓業者不要太期待使用資本公積配息當常態,要好好去賺錢」,「操作金融股當存股標的,從基本獲利面來看,銀行股最為穩健,還有台新金較無受到債券影響,與玉山金都是偏重消費性金融服務,可以多加關注。」「至於壽險型金控,我個人認為,還是先等法說會公布債券投資狀況再議。」陳唯泰建議說。Andyworld則說,「壽險型金控股對我而言,偏向為『做價差』的選項」,尤其經過去年股債雙跌、防疫險影響,「更讓我確信用壽險型金控做價差操作較宜,若想存壽險型金控,買在過去歷史相對低點,可能更為安全」,他也以國泰金為例,現在就在十年線和五年線之間徘徊,若是有長期平均價位作為參考,可以觀察的個股。存股達人小車也是持壽險型金控做價差的看法。
50歲富綢新思路1/這家紡織老廠連13年發股利 董座不怕碳+數位焦慮「AI部署像給工廠吃維他命」
紡織行業經營持續面臨挑戰,近年有的轉型房地產活化資產,有的借殼賣出,甚至鬧經營權紛爭,而50年前從大稻埕起家的台灣富綢(1454)一連發13年股利,在去年庫存陰霾中持續發出0.25元現金股利,相較無法獲利的同業實屬不易,還老驥伏櫪,續推新仿毛彈性機能布料品牌ElasLana,要搶攻全球都會休閒市場。CTWANT記者日前專訪台灣富綢董事長莊燿銘,他親訴這間股本只有13億,生產基地堅守台灣、在海外沒有設廠,去年營收18億元、年增14%,不靠業外收入堅守紡織本業,且一連13年合計發放4.26元股利的亂世生存本領。富綢創辦人是張哲生、1973年成立於大稻埕,「那時候人造纖維技術剛出來,織成的布料光亮輕薄,像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蠶絲綢緞一般、就叫『富貴綢』公司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莊燿銘告訴記者,富綢創辦人在80年代拆分事業,原在台南經營布行的父親入股,莊燿銘從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在1989年進公司、從業務開始歷練。「公司用兩項產品起家,一是西裝內裡布『塔夫塔(TaffetaFabric)』,這也是富綢的英文名字;另一個是能做成傘布的『春亞紡(Pongee)」』,後來延續發展出的『緹花』令富綢成為台灣三大緹花廠之一,品質不輸日本和服」,莊燿銘表示。台灣紡織業在70年代是出口創匯尖兵,大好光景在2000年後變調,2001年紡織品出口金額126億美元、去年僅剩88.4億美元。遇上中國扶植紡織業、東南亞發展輕工業,加上國際品牌客戶要求赴越南設廠,台灣紡織受重創出口銳減,「台灣織機在2000年有4萬台,現在不到2萬台,產量規模減少。」莊燿銘形容,存活下來的紡織業找到了第二春,就是能「讓人穿了好舒服」的機能性紡織品。台灣富綢廠房外觀有歷史感,廠內乾淨清潔且自動化程度高。(圖/取自臉書)台廠如何掌握機能性紡織纖維製造技術?莊燿銘分析,關鍵在於台灣自有纖維開發能力、又與終端客戶有很好關係、且保留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不只是做代工,更以策略聯盟方式緊密連結。「快時尚崛起,電商改寫紡織生態,每個人都要穿出自己樣子,商品越來越分眾,生產彈性化更重要。」他解釋,台灣最大優勢是提供一條「價值鏈」,像富綢這類中型紡織公司,有加工絲廠、織布廠能一條龍研發各式布款,可為客戶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此外,富綢採取客戶多元化策略,避開重壓單一客戶的風險。「每個客戶對營收貢獻5%,多元分散」,莊燿銘說,因為一半以上客戶來自日本,富綢的產品貼著市場趨勢走,從中高價位、正式服裝,走向輕薄、抑菌,近5年進一步從細丹尼及纖維材料變化下功夫。「這趨勢在311大地震後(2011年)更明顯,之前日本上班族出門都是西裝革履,近10年來他們漸漸不繫領帶、穿著訴求輕便簡約,高機能性、仿天然纖維,針織流行告一段落,最近又開始流行起梭織。」去年由總經理接掌董座大位的莊燿銘,在匯率、疫情、物流大亂、疫後通膨原物料飛漲下,猶能一連13年發股利未間斷,去年再度發出0.25元股利。面臨新的減碳任務,莊燿銘今年更訂下「紗、織、染整條供應鏈合起來,兩年目標減碳2萬噸」目標。「工廠將過去高耗能設備轉換成低耗能、拉高潔淨能源使用比例、使用低碳原料、生產效率更高,光是一套5台、新型日本TMT假撚機就1億5000萬元,還有機連網、AI自動排程、自動驗布、生產數據優化管理、瑕疵原因分析、提高良率等全面數位建置等,2年來累積資本支出上億元。」這一本帳,莊燿銘清楚數算。身兼絲織公會理事長的莊燿銘更能體會,中小型紡織同業的「碳焦慮」、「數位焦慮」,「像是更換鍋爐,一套都是上千萬,未來若被要求使用綠電又需要更大投資與成本,紡織業者若屆臨退休、下一代沒意願接棒,『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很容易有收掉的念頭。」對於同業的焦慮,這位紡織老將給了一個心法,「不是為科技而科技、為減碳而減碳,背後思考很重要」,莊燿銘形容,「AI部署,像給工廠吃的維他命,讓老公司循環運作更順暢。」經驗老練與老客戶關係緊密的富綢,今年6月底富綢50歲生日晚會上,還發表結合纖維的彈性與羊毛舒適感的新布料品牌ElasLana,依然保有新創公司的充沛活力。
台灣大小股東盼每股發5元 蔡明忠妙回:我也是大股東「希望可以發10元」
台灣大(3045)今(13日)舉行股東會,通過配發4.3元現金股利,有小股東詢問公司能否增加股利,每股發5元,董事長蔡明忠回應表示,「我自己也是大股東,希望可以配發10元」。蔡明忠說,去年配發率應該是同業最高,用資本公積來發股利,說老實話,這不是長期配發股利該做的事,應該是要繼續提高營餘,希望不要用到資本公積。蔡明忠強調,公司過去都被視為是防守型股票,但他希望除了股利外,股價也能夠上漲,讓公司成為兼具防守及攻擊型態的股票,扭轉市場認為台灣大是防守型股票想法,成為一個成長型股票。另外有有股東詢問,公司股利能否從每年配發,改為每季配發?蔡明忠表示,有做過研究是否每季發放股利。台灣大財務長張家麒補充說明,目前季配發的公司還是非常少數,最重要的是,如果季季發,從股東權利來說,某種程度是交由董事會行使,因此綜合考量後,還是決定年配發。
跟著大老闆買股1/魏哲家神準抄底大勝巴菲特 股利將隨營運穩定逐漸增加
全球半導體產業擺脫庫存慘況,迎來ChatGPT的AI新浪潮,加上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五月底來台,炒爆台股AI概念股,最大晶片供應商台積電股價紅不讓,三天內大漲43元,從525元到568元,投資人這才恍然大悟,去年Q4市場一片恐慌中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突然質押持股加碼持股,讓人霧裡看花的動作,原來是神操作。「我買股是因為對公司有信心,也希望股東對公司有信心。」魏哲家在台積電6月6日股東會上,直接給答案。相較於股神巴菲特在去年第三季買入台積電ADR,又陸續在去年第四季及今年第一季全部砍光,完全錯過台積電的大反彈,魏哲家對自家毫不動搖的信心,可說是勝了對地緣政治沒信心的巴菲特一籌。眼下氣勢如虹的台積電股價,在半年多前可說是被各路人馬看衰。話說去年9月底開始,包括美光、海力士(SK Hynix)、南亞科、力積電等半導體廠陸續調降資本支出,分析師們也緊盯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是否會跟進,同時還預估,台積電先進製程產能利用率恐因終端需求疲弱、客戶砍單等因素將下修,同時也將不利於毛利率。AI興起不僅讓輝達大發利市,也讓台積電等AI概念股跟著受惠。(圖/黃鵬杰攝)利空疑雲罩頂下,台積電股價也從去年初的688元高點一路向下,10月一度跌破400元大關,正當分析師等著官方給答案時,魏哲家去年10月17日質押個人持股1600張,由於當時並非繳稅季節,魏的一舉一動自然引起市場關注,接下來他就反手加碼自家持股,截至今年3月共買回513張。依公開資訊觀測站所揭露的魏哲家買股軌跡,去年10月及11月分別加碼自家股票各200張,當時正逢台積電來到年度低點約370元後一路反彈到500元附近。12月台積電進入整理,魏再加碼買進67張。今年3月台積電又在500元震盪,魏哲家再進場買入46張。「低檔進場後,等待整理又進場加碼,可以判斷魏總裁股價支撐抓得相當精準。」一位投資法人說。觀察台積電股價也從去年10月370元低點後開始反彈,在5月29日最高來到574元,等於大漲超過200元,漲幅超過50%。而勇於加碼自家股票的魏哲家帳上獲利有多少?依證交所資料顯示,台積電去年10月月均價為403元,11月則為450元,12月為469元,今年3月為525元,以6月9月收盤565元推算,魏哲家所加碼的持股,帳面獲利約達6467萬元。知名分析師陸行之多次呼籲台積電應調降資本支出,改發股利給股東。(圖/報系資料照)台積電的資本支出及股利政策,一直是分析師跟公司最大的分歧點,分析師陸行之就認為,「砍資本開支,降產能利用率是行業利空出盡的重要指標之一。」台積電2022年第三季法說會宣布調降2022年資本開支,從400-440億美元降到360億美元,今年第一季法說會宣布2023年資本支出為320-360億美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上證實,今年資本支出將趨近320億美元下緣。儘管台積電砍了部分資本支出,但並未直接發給股東股利。「以台積電改季配息之後的趨勢來看,幾乎都是兩年才調整一次,2019-2020為每季2.5元,2021-2022為每季2.75元,2023年第一季為3元,下次股利要增加的時間點,可能要到2025了吧?但還是希望可以每年都穩定增加。」法人分析。不過再怎麼算,都沒算到ChatGPT橫空出世,掀起AI狂潮中,為台積電「爆出」的新興成長空間。
大同董座王光祥當家 首年EPS 4.02元 「股利仍掛蛋」
老牌電子廠大同(2371)董事會今(9日)通過2022年財報,也是大同董事長王光祥接任董座以來第一個完整年度,全年每股稅後純益達4.02元,也是近8年首次連2年獲利。至於大同小股東最關心的股利配發,大同董事會也通過,將不會配發股利,自2001年以來仍未能發股利。大同2022年合併營收345.4億元,年成長16.67%,合併稅後純益72.3億元,年增率181.34%,歸屬於母公司淨利93.8億元,增加57億元,年增155.37%,每股稅後純益4.02元,年增2.45元。期末總負債比率為51.41%,也降低25.79%。王光祥在去年股東會上表示,展望未來,大同將持續聚焦核心業務,朝綠能、智慧儲能及電動車動力系統方向轉型。
出社會只領30K…他靠「烏龜存錢法」30歲擁第一桶金 3年再存百萬秘訣曝
台灣低薪問題日益嚴重,加上房價、物價高漲,讓小資族苦不堪言。不過,一名男網友透露,自己剛出社會時月薪只有3萬元,靠著儲蓄和兼職,30歲時就存到第一桶金,後來隨著薪水增長,同時善用理財及投資,短短3年又存下100萬元,鼓勵年輕人不要氣餒,「就像龜兔賽跑中的烏龜那樣,終點應該是要看更遠一點」。原PO在網路論壇Dcard發文,「從去年底到現在,看到好多社會新鮮人甚至是更早就存到第一桶金的分享(或許有些人第一桶金變成200、300了),覺得這些人都很厲害!我存到第一桶金的時候大概是30歲,目前33歲,但第二桶金有開始比預期來得快一些。剛好年初領到年終就到了」。男網友提到,自己剛出社會時月薪只有3萬元,目前已有6萬多元,年終大概都是2.5~5個月,「在我還沒存到第一桶金時,我大概是每月月薪2/3一定存下來,當時還有學貸,所以我假日還會兼職當家教。27歲時,買了第一張六年期定存,當時想說固定放著也不會賠,所以就挪移部分資金過去,剛好1月底也到期解開了。」原PO接著說,「30歲後的生活,每月月薪57%存起來,剩下的拿來支付相關生活開銷(房租、起居飲食、進修課程、林林總總)。無過多衝動型開銷,例如我很少網購,平常最多消費大概是去便利商店買咖啡,早餐偶爾吃個茶葉蛋或雞胸肉」。另外,男網友也分享,「想說接下來會跟女友求婚,一起共築家庭、生小孩等等規劃,所以目前重新檢視自己投資理財的方式。初步研究後,比較符合自己個性應該會是定期定額,所以想說固定買優質公司或某些跟著好公司的ETF,每年公司發股利後再持續投入該公司的方式;若遇到大跌的狀況,則是額外不定期加碼。」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實在的男人真帥」、「我覺得你很厲害。我自己完全都是收支兩平,暫時還沒有能力賺更多。希望未來的人生我也可以像你一樣一步一步的存」、「第一桶金,會比較辛苦一點,一旦過了第二桶第三桶第四桶,就很快就來了」、「第一桶金花了我3年,但後面真的越來越快,幾乎一年一桶」。(圖/翻攝自Dcard)
獨董亂象致經營權爭奪風波 立委籲政院速提修法
立法委員郭國文、鍾佳濱今(2)日舉行記者會指出,近期中福、泰山兩間公司陷入經營權之爭風波,兩間皆因個別獨董召開臨時股東會而發生爭議,呼籲行政院盡速通過「光洋科條款」修法,避免修法過渡期間再度發生獨董亂象。郭國文指出,其實金管會在去年8月已提出修法預告,將召開股東會、對董事提告、及代表公司與董事交易等三權限交由審委會合議後才能行使。然而,過了半年修法案都沒有進展,才發生中福、泰山的爭議。郭國文強調,若通過修法,讓臨時股東會改以審委會合議行使,能減少許多程序瑕疵所衍生的疑慮,但是在主管機關預告相關修法後,有人趁機在過渡期把握最後單一獨董召開股東會的機會,可說是完全違背金管會提倡的公司治理精神。郭國文質疑,明明金管會去年8月就預告修法,至今修法案卻尚未送進立法院,連行政院會都沒通過,過了半年毫無進展,恐有行政怠惰之嫌。他要求行政院盡速將修法案送進國會審查,以最快的速度能減少獨董亂象。鍾佳濱表示,鑒於公開發行公司近年常有經營權爭奪事件,為避免公司經營穩定性受影響,不利於維護良好公司治理文化及保障股東權益,他在去年5月即提出《證交法》修法草案,但因沒有行政院的對案,委員會遲遲無法審議;而據他瞭解,金管會在今年1月10日已將修正草案送至行政院。因此他也希望新的行政團隊有新的氣象,督導政委盡速完成協調、排入行政院會通過後,將此項攸關眾多小股東權益的法案送來立法院。鍾佳濱也強調,大部分的小股東,其實只希望經營團隊盡速穩定下來,好好賺錢、發股利,因此在修法未通過前,就必須請經濟部、金管會、投保中心依公司法第220條,確實審視上市櫃公司獨董召開股東會的理由,善盡投資人保護者的角色。
王光祥交成績單1/大同董座先衝新能源 曾邀請「這位大咖」坐鎮
大同董事長王光祥接任董座滿周年前夕,12月20日這天他交出第一張成績單,不過不是他擅長的土地資產開發,而是全台第一座「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儲能系統正式啟用。這也宣告,大同殺入新能源市場是玩真的。去年的12月21日,土地開發商王光祥親自擔任他三年前拿下經營權的大同董座,上任記者會上,他公開點明,「土地開發、發展綠能、發展電動車」是大同的三大發展方向。王光祥透過新能源領域的成果,其中一個目標是希望大同的本益比能因此拉高。(圖/大同提供、翻攝自股市資訊網)轉眼,2023年大同董監事又將改選,儘管大同營運已連續六季獲利,今年第三季獲利更創歷史新高,但因累積虧損仍有逾百億元還要彌補,還沒到可以發股利的程度,但若營運表現持續好轉,股價維持在相對水準,起碼可讓小股東在明年股東會上對王光祥領軍的團隊炮火稍微小一點。出乎意料的是,王光祥任期滿周年的這天,交出的成績單不是土地開發案。「大同雖擁有土地資產達46萬坪,王董團隊進來後,清楚知道並非全部都在精華地段,有些地段相對偏遠,不一定適合開發成住宅,如果用來設立像是儲能設備,其實也算是開發的一種。」知情人士告訴CTWANT記者。首位能源局長葉惠青(左二)也曾加入大同,擔任大同智能董事長,但僅10個月就離職。(圖/中華軟協提供)這次全台第一座「增強型動態調頻備轉」(E-dReg)儲能系統,位於大同子公司尚智精密化學觀音廠,總面積約500坪。據了解,大同智能主要是跟其他集團子公司透過租地方式來興建儲能系統,光是這次的案場,就租了750坪。再者,「王董接任大同董座的第一年就交出新能源成績單的原因,是他瞭解也尊重大同在電力相關領域的專業基礎,因此今年初延攬到台灣首任能源局長葉惠青,擔任大同智能董事長。」不願具名的大同主管透露,「不過,葉惠青只待了10個月,就因為組織變動而離職。」王光祥入主大同後,外界一直認為他最大的目標就是來進行資產開發,圖為大同總部。(圖/黃威彬攝)王光祥在2020年10月21日透過股東臨時會進行董事改選,取得5席董事及2席獨董,讓大同變天後,外界對大同的印象,就是經營團隊持續變動,光是大同董座一職,從最早的林文淵擔任董座,到中美晶集團的盧明光,最後才由王光祥親自接任。儘管高層人事不斷更迭,大同集團仍能緩步前行,一如前董事長盧明光及前總經理何春盛曾說,「大同的底蘊很好。」一位老大同人在儲能系統啟用典禮上,有感而發地說,「大同跟其他企業比較不同,有不少員工從大同大學畢業,對公司向心力很強,不願意看到公司就此沒落,如果主事者真心想要讓公司好,員工其實也會願意一起努力!」
掰了低價吃到飽3/台台併遠亞併 法人:股價修正後「電信三雄」仍是長期存股標的
當台灣電信市場重回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及遠傳(4904)三雄分立,資費調漲勢在所難免,「待股價修正結束後,對於存股族而言,三雄絕對適合作為長期定期定額存股的標的。」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表示。就台灣大併台灣之星及遠傳併亞太電信兩樁合併案,NCC現正審議,一旦超頻等爭議獲得解決,電信市場將重回三雄分立,在無其他新進競爭對手下,估計三雄每年都將會是有盈利的公司,「目前三家公司本益比均在24倍上下,加權目前本益比約在9.75倍,股價短線仍有下修空間。」由於電信市場屬於大者恆大,在經營上具有絕對優勢,對台灣之星及亞太電而言,二家都是虧損連連的公司;其中台灣之星自4G開台以來,8年累積虧損324億元,亞太電信自2014至2021年間,累計虧損達388億元。相較之下,台灣大及遠傳電二家公司都是每年賺錢派發現金股利的公司,發股利情況,其中台灣大從2008年開始,每年現金股利都在4元以上,2013-2017年則是高峰,每年都配發5.6元;遠傳從2008年開始也是每年都配發2.5元以上,2013-2018年也維持在每年都配發3.5元的高點。至於合併後,會否拖累獲利表現?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由於台灣之星虧損嚴重且網路整併相當費時,雙方合併後第一年,台灣大前兩年稅前效益將為負,要到第四、五年才會發揮網路整併綜效並進入穩定期,不過占台灣大的獲利比重僅7%。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指出,合併亞太電信可以擴大頻譜綜效,亞太電信也能即時停損。(圖/黃鵬杰攝)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則指出,對遠傳來說,合併亞太電信可以擴大頻譜綜效,對亞太電信來說,則是可以即時停損。林之晨也不諱言,電信市場回歸三家業者後,由於各家用戶數相近,競爭加劇,資費幾乎不可能漲價。但中華電董事長謝繼茂則表示,若合併案順利完成,未來三家電信商規模相當,市場競爭將會更激烈,但因5G營運仍處於虧損,資費上可望更穩定。電信三雄近期股價受到大盤持續走跌出現明顯拉回,其中中華電信最低來到111元,直逼近1年低點109元,台灣大股價來到95.6元,也進逼近2年低點95元,遠傳則相對抗跌,只跌到近半年低點。理財達人Andyworld理財&家庭記事簿表示,在人手一機的社會中,大家對手機與網路的依賴甚鉅,電信股無疑是一種民生必須類股,三大電信商的盈餘分配率都很好看,尤其台灣大和遠傳時常超過100%,中華電也幾乎配滿100%,所以穩定追蹤電信股的EPS,可以說不難預估明年的配息會落在哪些區間,如果再從配息回推股價與殖利率,那麼只要投資人可以接受的區間,就是你自己入手的最佳時機。台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合併台灣之星要到第四、五年才會發揮網路整併綜效並進入穩定期。(圖/黃耀徵攝)
王金來接任大同總經理 「只要補回200多億特別盈餘公積就可發股利」
大同(2371)董事會今(1日)決議,由副董事長王金來真除總經理。王金來表示,規劃五項優先工程,包括事業部整合為事業群、擴大控股效益、加強子公司管理、加速集團組織結構效能、強化溝通治理。而華映破產後,大同也預估可以獲得76億元的利益迴轉。至於精英,王金來也考慮要列入合併財報。王金來表示,大同本業已連5季獲利,接下來鞏固優化核心實力將最為重要,目前的9大事業部將會整合優化成事業群,包含電力、新能源、系統整合以及消費電子事業群。王金來指出,大同已是以產業控股之型態發展成大同集團,且集團子公司業務規模目前在大同綜合財報上幾乎佔了50%,因此擴大集團控股效益、推升大同大艦隊之經營績效亦同等重要,包含資產開發業的尚志資產、ICT 產業的精英電腦、系統整合業的大同世界科技以及新能源產業的大同智能。王金來說,大同公司在產業控股的定位下,總公司將加強對子公司的管理與協助,並加速集團組織結構效能,包含規劃及評估華映除列、精英併表與大同智能擴展。王金來指出,大同合併財報在涵蓋華映的時候,負債比高達77%,因為華映的破產已經獲得法院通過,合併財報扣除華映的話,負債比將降到49%,而大同本身的負債比為36%,算是相當健康。對於何時可以發股利,王金來也說,目前公司已經沒有累積虧損,之前已先用特別盈餘公積彌補,大概用了200多億元,接下來只要補回這些特別盈餘公積後,就可以發股利。對於大同的規劃,王金來指出,就是三箭齊發三理齊步,上治理,包含強化公司治理、精進永續發展,重點在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中管理,包含組織校準重組、產業升級轉型;下監理,包含加強子公司監督管理、推升大艦隊經營績效。
大同比氣長3/變更地目拿照得「等時間」 王光祥現推新能源卻賣志光「為這理由」
「王光祥去年12月接手大同董事長時,允諾要趕緊開發大同土地,到了今年6月股東會,改口提未來展望重新能源事業開發……。」一名知情人士向CTWANT記者指出,兩大事業都無法立刻獲利發股利,眼見大同明年就要改選,「只能看誰的氣長?」大同集團由林挺生創辦人家族經營百年,原由第二代長子林蔚山及長媳林郭文艷接手,六年前在以三圓建設董事長王光祥為首的市場派介入下,兩年多前經營權易主。「大股東們早有共識不要每3年就打一次經營權之爭,耗財費力還傷大同公司形象,因此透過總顧問方寬銘引薦前精英電腦董座蔣東濬,對大同持股累積約達7%,還有鄭文逸邀請到西門町大地主、有線電視大亨吳振隆持股3.38%等,就是準備聯手在明年股東會全面改選董事時,能繼續握有經營權,也就能延續開發土地政策。」知情人士分析。王光祥去年12月出任大同董座,談話中對土地開發時序心中有定數。(圖/CTWANT資料照)對於大同逾15.7萬名投資人而言,最在意的是何時發股利?「王董信誓旦旦跟股民說要發股利紅包給大家,等了一年,今年沒領到,甚麼時候才有機會配發現金股利呢?」資深大同小股東說。大同昔日的光電等投資虧損嚴重,「如果大同一年可以賺20億元,大同現況有虧損203億元,那是不是等於要連續賺10年,才能彌補這個洞?」該人士表示,也就是說,補完累虧才能等到發股利的一天。翻看大同財報,營收來源可從三個層面來分析,一是土地資產,其次是從林挺生創業起家的老本業「重電」,包括變壓器、馬達、電纜、智慧電錶以及資訊電腦、3C家電等消費產品等;第三個就是在林蔚山、林郭文艷時代就做了十多年的太陽能、儲電綠電等的新能源事業。依大同今年上半年度財報,重電等老本業其實虧損5億元,能讓母公司獲利9.6億元,EPS也能較去年同期增加為0.41元,維持連續五季的每股盈餘獲利,主要是來自不動產開發部門獲利14多億元挹注。其實,王光祥、鄭文逸兩位大股東想靠大同46萬坪土地發財發股利的夢,並非一蹴可幾!CTWANT盤點大同土地資產九大部分,先以大同集團轉投資事業尚志資產開發所推的房地產新北市土城區「大同莊園一、二期」建案來說,也就是現在挹注獲利給母公司來源之一。大同轉投資尚志資產開發的「大同莊園」建案一期、二期陸續交屋完銷,已挹注母公司獲利表現。(圖/CTWANT資料照)根據大同年報公布,大同莊園一期共490戶,到去年底已銷售465戶,累計營收91.73億元,尚餘25戶,於今年陸續售出。大同莊園二期177戶,已在2020年第三季全部預售完銷,總銷金額約25億元;截至去年12月完工進度35%,預計到明年第二季完工交屋,以挹注母公司營收及利潤。再來看大同同步正在做的「中和捷運聯開宅」案,去年12月下旬向新北市申請都市設計審查,預計今年第二季申請建照執照,等取得建照並與市府完成房屋車位區位選定後,即可推案預銷。還有「北市復興南路都更案」、「芙蓉大樓都更重建案」、「北市雙連都更案」,「多要看其他共有地主的意見,以芙蓉大樓來說,林家占比達35%,每年穩定收租,想談都更難,就是得『等』時機」。至於閒置未用的基隆市安樂區停業的尚志貨櫃場,大同大學校地、大同中山北路總部的工業用地,以及桃園等其他縣市廠地,「若要做變更地目、使用用途,最快也要個五年,還要開公聽會,走很多程序,過五關斬六將,開發期程長,這些都是要考量的『時間』成本」這名人士說。CTWANT記者洽詢大同上述各案的開發進度現況,大同回應說,目前尚志資產之開發案,「和田案」已完售;「大同莊園一、二、三期」部分,一期已交屋、二期預定明年交屋、三期準備開工;「中和捷運聯開宅」案則依捷運局規定捷運出入口先行開工,其他執照尚未取得。 除此,尚無其他具體開發計畫。至於大同大學是否遷校一案,CTWANT記者也進一步詢問大同是否還在規劃中?如何與大同大學、校友會等做溝通?大同公司對此表示,「大同大學與大同公司為互不相屬之獨立個體,本公司無法評論。」另從大同揭露的2022年上半年合併財務報告,可以觀察六項營運的應報導部門損益,「光電事業部門」今年1~6月為負21.81億元,「機電能源系統事業部門」6.67億元,「消費產品部門」為1.94億元,「不動產開發部門」為14.28億元,「其他事業部門」達2.32億元,與「調整及銷除」為負4.49億元,總計為負1.08億元。「王董去年底接掌大同董事長時,允諾要趕緊開發大同土地,今年6月股東會上,改口說未來力推新能源事業開發。」該名人士指出,「能否順利發展,就要檢視大同有沒有財力支持,能否順利取得銀行融資。」一名產業界人士分析。無論是資產活化還是新能源事業開發,這盤局比的是氣長。「等到有資金有人才,天時地利人和,大同這一檔土地資產股才能飆破大家眼界,就要看看『時間』有沒有站在這一邊。」熟稔土地開發高層說。也因此,面對明年即將進行的董監改選,王光祥等大股東不但邀請理念相同的投資人加入,還對大同林家人撤掉不少官司,「林挺生家族後代子孫持股,與大同大學在大同持股占比預估,應該仍有二董的局勢!」知情人士說。對於王光祥強調「未來展望於新能源事業」,CTWANT記者就2021年3月25日出售志光能源股權予大亞綠能科技一案,處分金額9.38億元,探詢大同人士對此透露說,「感覺有賣錯了!」由於儲電等太陽能案廠可以帶來長期穩定收益,CTWANT洽詢大同出售是考量短期資本獲利?或欲有籌措資金用途?大同公司對此回應說,投入太陽能市場時便依能源事業之營運模式及產業特性,規劃部分案場由大同長期持有,部分案場依型態由集團旗下SPV公司持有,再依建置進度尋找商業夥伴合作,以滾動式經營策略提前實現獲利,並持續擴大太陽能版圖。此為能源事業之常見營運模式,亦為該產業之特性。
南山人壽才發股利就傳虧千億 郭國文籲保險局把關投資人血汗錢
潤泰全及潤泰新昨(20日)晚舉行記者會,說明外傳潤泰集團因受南山人壽拖累,面臨下市危機。立委郭國文指出,根據市場推估,壽險業普遍Q2表現都不好,但南山人壽傳出狀況「特別慘」,淨值恐蒸發破千億,縮水幅度超過一半,南山日前才發布新聞慶祝6月獲利114.7億,但Q2公司淨值恐轉負,呼籲金管會必須好好把關壽險業者的資金運用。郭國文表示,壽險業2026要接軌IFRS 17(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面臨魔王般的考驗,讓外界相當關注壽險業的財務狀況,但現在業者已習慣輕忽風險的操作與投資,早就陷入受國際因素波動的風暴,也就導致在自身無法控制的狀況下,整體壽險業Q2淨值恐蒸發破8000億,其中不只南山,台壽、中壽恐怕財報也不佳。「不過,諷刺的是,南山人壽10日才發新聞稿表示,『受惠於匯兌利益、穩定的經常性收益、以及進入國內股利旺季獲現金股利挹注』,慶祝6月獲利114.7億」,郭國文說,如今傳出Q2淨值大減消息,更讓人直搖頭。郭國文表示,今年初時,南山人壽提出發放現金股利共61億,當時他就有提醒保險局,壽險業者因IFRS 17即將上路,財務面臨增資的挑戰,在核准發放現金股利上,必須格外謹慎。然而,保險局卻一毛不刪地核准,不禁讓郭國文質疑,難道南山的財務狀況在保險局眼中沒有問題?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今日再度強調,南山約2年後要上市,郭國文也憂心,會不會屆時除了保戶外,還要多一層股民的顧慮。郭國文指出,受烏俄戰爭的影響,讓壽險業海外投資曝險過高的狀況浮出,郭國文指出,除了俄羅斯公債,目前金控對於新興市場的曝險金額逼近2兆,其中多數為壽險業投資。在國際情勢多變的狀況下,保險業的變革事不宜緩,郭國文強調,自己相當注重壽險業的風險管理,曾提出投資型保單不應投資垃圾債券,也得到金管會認同,預計Q2提出修法,至今卻仍不見蹤影。郭向保險局喊話,民眾投入超過30兆血汗錢,必須好好把關壽險業者的資金運用,並盡速提出修法。
瞞老公偷買5張台積電…人妻「慘賠50萬」抖爆 苦主淚:每天找公園
晶圓代工龍頭廠台積電(2330)4日股價再破底,以440元作收,跌破450元整數關卡,續創2020年11月以來低點,讓大批股民哀鴻遍野。一名人妻透露,自己先前瞞著老公買了5張台積電,當時股價為540元,近來看著股票直直落,甚至跌到440元,讓她超崩潰,完全不敢跟老公說,想認賠殺出又很煎熬。原PO今(5日)在臉書社團「匿名公社」發文,「真的很想抱怨…最近股票狂跌,台積買在540左右,現在跌到440,想賣又很煎熬,因為沒辦法跟老公說,而且這股是我偷買的,完全沒辦法跟老公說,心酸。」據悉,女網友一共買了5張台積電,按照買進股價計算,共花了270萬,如今價值220萬,整整虧損50萬元。貼文引發討論,不少苦主紛紛留言「不怕,630的路過」、「我買更高,雖只有買500股,但已夠我心淌血」、「我這邊買在650,有沒有安慰到你」、「640路過,每天都在看哪邊公園比較好」、「小股103變74的含淚走過」、「你算很好了。我買到630的」、「577路過,就放給他去啦」、「還有6百多的人陪你」。另外,也有內行人建議「那個還是持續發股利,到最後還是賺,而且改天就補漲回來了」、「沒有急用就放著吧…真的結清才是負的」、「放著~等iPhone 14開始出貨~就會回來了」、「自有資金買的不要怕,如果是借錢來買的才會怕損失慘重,放著長期持有會賺回來的」、「每個月持續固定金額買,平均成本,放長不會虧」。
黑油走矽金來1/台積電中科擴廠被當籌碼 10年高雄設廠計畫被提前
俄烏戰事及美升息動盪中,台股殺聲隆隆,外資瘋狂提款大賣台積電,台灣小股民趁機零股買進,股東數衝上115萬新高,因為台積電是晶圓代工龍頭、季季發股利,今年還大大加碼台灣,在高雄及台中蓋廠。台積電在全球有19處晶圓、封測廠營運中,其中14座在台灣,此外,苗栗先進封測廠預計上半年正式運轉;另將投入2,395億元在楠梓五輕高煉廠舊址蓋7、28奈米製程的晶圓廠,預計今年中動工、2024年投產,下半年的重頭戲,則是投入兆元在台中設2奈米先進製程晶圓廠。業內人士向本刊透露,其實台積電兩年前的擴廠計畫中,只有中科15廠旁的88公頃土地,沒有高雄廠,「好像有股力量逼著台積電要提早到高雄設廠。」台積電2021年11月突如其來宣布要在高雄設廠後,中科二期才在今年2月被通過。 儘管,台積電2020年的擴廠規劃中,只有台中沒有高雄,但在民進黨的南向發展政策中,台積電一直被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總統蔡英文早在2020年競選連任的政見中提出「大南方、大發展計畫」,連任後具體化為台南到高雄的「南部科技廊道」,提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半導體業為重中之重。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中)不只一次邀請台積電進駐橋頭科學園區。(圖/CTWANT資料照、翻攝自高市經發局)同年8月,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補選上高雄市長後,「2年(任期)拚4年」,為要從台南科學園區延伸到路竹及橋頭科技園區,建置出南部科技廊道,特別從經濟部工業局找來副市長羅達生,針對高科技、半導體業招商,頭號對象就是鎖定台積電。因此,台積電到高雄設廠傳聞不斷。2020年9月時,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參加國際半導體展大師論壇時,特地澄清,「高雄設廠非現階段規劃,原則希望北中南產能佈局各達到三分之一。」「先進製程會留在北部的可能性居多,主要是多數工程師希望能跟家庭在一起,會以這樣的考量去跟政府以及管理局解釋清楚」。到2020年底,傳聞更豐富「台積電即將到高雄設置1奈米甚至是埃米(0.1奈米)的先進製程」,對此,台積電官方仍以持劉德音先前說法回應,「以後有機會,但短期沒有規劃」。政界也頻頻撮合台積電與高雄市政府,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也不斷透過媒體向台積電喊話,表示橋頭科學園區一定會讓台積電滿意,但郎有情女無意,經濟部最後證實,台積電曾諮詢高雄用地,但擬定的是10年的長期進程計畫。沒想到去年3月中旬,高雄市政府官員、中油高階主管齊聚在經濟部次長曾文生的辦公室,商討「中油與市府就高煉廠土汙整治行政契約」,也就是中油原定要花17年將舊五輕高雄煉油廠重度污染進行除汙,交由高雄市政府3年處理完畢,隨即在5月簽訂行政契約,展開為期2年半的重污染土壤整治。在宣布高雄設廠後,台積電總裁魏哲家隨即率高階主管拜訪台中市長盧秀燕。(圖/報系資料庫)11月9日,台積電突然宣佈將前往高煉廠舊址設廠,預計生產7奈米、28奈米製程的晶片,預計2022年中動工。知情人士透露,「宣布到高雄設廠後,代表已經滿足中央的需求,接下來就是拜託地方的土地公可以讓他們拿到地。」隨後,台積電屬意的台中2奈米廠土地取得一案,終於有了眉目。去年12月中旬,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帶著高階主管前往台中拜會盧秀燕。今年2月14日,台積電「台中園區擴建二期擴建計畫」獲得行政院核定,終於落得個皆大歡喜。
王光祥正式上位大同董事長 強調最短時間內「發股利」
大同公司(2371)今(21)日下午召開董事會,會中選出王光祥擔任董事長及通過鍾依文擔任總經理;王光祥一路從市場派進入大同,取得經營權歷經2任專業經理人的董事長後,終於親自登上董事長大位。大同今日召開110年度第8次董事會,由董事陳瑞隆領銜提案推選王光祥為新任董事長,獲全體董事通過。王光祥隨後提名鍾依文為新任總經理,亦獲董事會通過。另外,王光祥也找來子公司大同世界科技董事長沈柏延來擔任執行副總,至此,大同由王光祥帶領的新經營團隊正式成軍。王光祥表示,接下董事長的重責大任,將在最短時間內實現「發股利」的承諾。大同全面依序土地開發、發展綠能、發展電動車,由專業經理人把最好的成績單呈現給股東,改革創新正在進行。董事會中,王光祥提議聘請前董事長盧明光、前總經理何春盛為最高顧問及高級顧問,不過都遭到兩人婉拒,盧明光強調永遠愛護大同。董事會結束後,大同舉行歡送茶會,由王光祥帶領鍾依文、沈柏延及各事業部一級主管共約60人,歡送盧明光和何春盛。盧明光離開大同最後跟王光祥提出好好照顧員工,明年增加員工的年終獎金要求,王光祥一口答應。
總統表哥挖金礦1/沉潛1年盤點大同金庫 王光祥靠「發股利」合理化活化土地資產
「大同(2371)的股東最大的期望就是能發放股利。」12月13日下午二時許大同召開臨時記者會,董事長盧明光及總經理何春盛一塊請辭,緊接著,大同大股東、三圓建設(4416)董事長王光祥發言,吐露這一段心聲。以王光祥為首的市場派,2017年頻頻出手,奮力要進入坐擁千億資產的大同董事會,2020年好不容易擊敗公司派林郭文艷,然接手一年多來,大同卻經歷頻率最密集的「人事大地震」,起先由中鋼董事長林文洲擔任大同新董事長,但50天就下台,改由中美晶前董事長盧明光接任,不一年又走人,連同盧從研華(2395)找來總經理何春盛也走人,何只做180天。事實上,自王光祥人主後,大同股價已由19元漲到今年最高點38塊多,足足漲了一倍以上。知情人士透露,「盧明光與何春盛的經營團隊雖然把公司帶上正軌,但是在股價的表現上及新事業的投資上,大股東仍覺得太保守。」12月13日,擔任大同董事長還未滿1年的盧明光與任職總經理180天的何春盛宣布請辭,在發表完任內改造大同的業績成果後,隨即搭電梯離開,離開前表示「沒有對不起大同」。(圖/黃耀徵攝)尤其是王光祥口中的「發放股利」這檔事,對已20年沒發放股利的大同17萬戶股東而言,是名正言順的要求,這也是王光祥去年提出的「競選承諾」之一。而盧與何上位以來,仍無法加速兌現此一支票。然而,發股利是要公司有賺錢才能做的事。大同因轉投資的中華映管(華映)及綠能科技兩家子公司虧損及破產,「目前大同特別公積(需先彌補虧損)帳上還虧損207億元,這算是負債,必須補齊後才能發股利,這是林郭時代留下來的我也很納悶。股東等不了五年。」王光祥直言。一位熟悉王光祥的友人透露,「眾所皆知,(他)砸那麼多錢在大同取得經營權,看中的不正是大同的土地!花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子,那不是口袋裡的閒錢耶!他的財務槓桿很大。」「因為財務槓桿做很大,甚至一起合作投資的事業前一陣子要增資,他也拿不出錢來。」只能眼看自己股權被稀釋。王光祥說:「我大概投入80億元左右買大同股票,其中,40、50億元是跟銀行借錢來買,剩下是用我的自有資金。」CTWANT取得一份資料,王光祥正拿著928檔期才登場的正義國宅都更案Diamond Tower鑽石塔,以10戶、每戶售價3.5億元加30個車位,每個車位450萬元,總價35.12億元,要借貸20億元、月息1分的買賣合約(附買回);換算下來光是利息每個月就要2,000萬元,用年利算則高達12%,就是信用卡的利率等級。一家公司財務長說,一般公司的民間融資,這個利息算OK,但如果有抵押,這個利息就太貴了,應該是急著要用錢。要如何讓大同快速「回血」?王光祥心中有譜。CTWANT記者追問下,王光祥說:「已在法院等2年的華映破產申請案,要盡快推進,破產案通過後廠房設備資產標售預計將可以回收68~70億元。其次,捷運萬大中和線連城錦和站聯開案與『大同莊園』三期建案,兩案潛在毛利200億元。」大同何時發股利,答案呼之欲出。大同特別公積帳上虧損207億元,大同大股東王光祥希望盡快推動華映破產案,讓廠房設備等資產可以進行拍賣取得約70億元資金填補,加上其他土地資產開發,要用最快速度讓大同恢復「發股利」。(圖/報系資料庫)至於「發股利」除了廣大股民受益,最大的受益者,以持股12%的王光祥來看,換算共2.8億股,若每股發1元股利,就會有2.8億元入袋。半年一大震,讓不少老大同「人心很浮」,新任董事長及總經理人選將在12月21日董事會中推選。下一任人選是誰?王光祥在13日記者會上親上火線:「大家需要,我願意為大同工作。」曾任大同總經理半年多後轉任子公司精英電腦董事長的鍾依文,站在王光祥一旁說:「短短一年內進去同一家公司兩次,對我來講也是第一次。」預告鍾依文即將回鍋。知情人士透露,「開發大同土地資產」獲利及「坐上董事長大位」手握主導權,正是王光祥下的一步棋。
黃金屋內不能住乞丐 王光祥:全面啟動大同土地開發
大同公司(2371)今(13)日臨時召開記者會,現任董事長盧明光、總經理何春盛宣布請辭,未來經營團隊人選交由12月21日下午董事會決議後推出新人選。三圓建設董事長暨大同公司董事、尚志資產董事長王光祥直言,「如果大同(大家)有需要,我願意為大同工作。」並提出,大同將全面啟動土地開發、綠能及電動巴士業務。大同董事王光祥對董事長盧明光說了三次「感謝」,盧明光及總經理何春盛隨即離開會場。(攝影/黃耀徵)王光祥比喻大同是一間黃金屋,住在黃金屋內的人不應該是乞丐;他表示,大同已經20年未及股利,不能讓股東再等5年,要在最短時間內確實「發股利」的承諾。只要大家需要,願意為大同工作;對於接下來公司經營的想法,王光祥也拋出土地開發、綠能、電動巴士、精英電腦、大同通路、大同世界科技(大世科)等業務布局。王光祥提出數據表示,大同在桃園大園有16萬坪土地、基隆有6.53萬坪土地,加上其他合計有46萬坪土地,都會依序開發,而且開發利益驚人。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捷運萬大中和線和連城錦和站聯開案、「大同莊園」三期及二期剩餘個案,潛在毛利達200億元。甚至基地條件不輸台北東區「正義國宅」的芙蓉大樓的Diamond Tower,已經做好開發規劃。電動車方面將與成運汽車、國光客運組成電動巴士國家隊;精英電腦則提出創造500億元營收,並能獲利貢獻給母公司大同;大世科則會瞄準AI、5G、大數據的領域。盧明光在記者會中則說明上任以來所提出的目標及成果,一年來的整頓公司已經朝賺錢獲利的正向循環走,未來公司要長得快,得靠活化資產,仳離跟何春盛兩人並沒有如外界傳言「不贊成活化資產」。他沒有對不起公司、股東,但是對不起員工及投資大同的新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