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遲緩
」 女嬰 弱勢 高雄 發展遲緩 新竹唐氏症基金會攜手高鐵! 陳念琴任公益大使指導唐寶寶拳擊
唐氏症基金會與台灣高鐵公司攜手合作2025「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25日於高鐵南港站舉辦記者會,此次特別邀請2024年巴黎奧運拳擊銅牌得主陳念琴擔任公益大使,她也誠摯邀請高鐵旅客及社會大眾,自2025年1/1至3/2期間,利用高鐵座位網袋內的捐款信封、車站捐款箱或用手機掃描捐款信封上的QR Code等方式踴躍捐款(衛部救字第1131363738號),以實際行動幫助身心障礙以及弱勢孩童彌平學習起跑點差距,一同「讓愛無礙 共融美好」。陳念琴此次擔任高鐵高速傳愛公益大使,特別擔任教練教導唐寶寶翔翔和一般孩子們拳擊,她引導孩子學習拳擊的禮儀,如賽前友好地碰拳,讓孩子們在運動中學會彼此尊重。當她注意到翔翔因表現感到挫折時,也鼓勵他:「別放棄,再試一次。」在耐心陪伴下,她很開心看見孩子們彼此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實踐共融教育的精神。唐氏症基金會董事長林正俠表示,因多年前許多身心障礙的孩子入托不易,唐氏症基金會開始承接公托、親子館、非營利幼兒園等幼兒服務,期望透過專業的嬰幼兒托育服務,為所有孩子營造充滿愛、包容與快樂的環境,進而讓孩子尊重個別差異,並認識與接納身心障礙者;同時也引入早期療育,幫助發展遲緩的孩子找到自己的成長步調。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感謝高鐵透過「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攜手讓共融教育從小扎根,促進整個社會的多元與共融。高鐵董事長江耀宗則表示,「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不只是企業社會責任與ESG承諾,更是高鐵公司深耕在地、永續關懷的具體實踐,而教育正是關懷下一代最好的方式!很開心可以和唐氏症基金會合作,一同推動共融教育,讓唐寶寶們可以被社會大眾認識、了解並接納,進而創造一個包容多元、共融美好的未來。多年來,「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持續透過不同的角度關懷身心障礙以及弱勢孩童的教育議題,倡議每個孩子都應享有啟發天賦的平等機會,而教育可成為他們翻轉生命的契機。高鐵也表示,為鼓勵更多旅客響應2025「高速傳愛 助學計畫」,推出限定贈品回饋活動,凡每月定期捐款500元(滿12個月)或單筆捐款6,000元,即可獲贈「高鐵造型抱枕毯組」乙個,期待匯聚各界善心,共同成就更加豐盈、美好的台灣。
6歲童持續高燒竟是「二手安毒」肇禍! 生母淚問「氣我嗎」卻又吸毒被逮
南投一名6歲男童因持續發燒住院,因母親有藥物濫用紀錄,醫生採檢送驗後竟查出男童體內有高量安非他命,縣府因而緊急安置。然而男童生母上月底又被警方逮到吸毒,加上生父有毒品前科等,南投地院准予南投縣府聲請延長安置3個月。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南投縣府在2024年7月11日上午10時許接獲通報,得知一名6歲男童因持續發燒,在6月12日住進醫院。院方考量男童生母有藥物濫用紀錄,為求謹慎採檢送驗,結果竟在男童體內驗出安非他命,縣府立刻啟動緊急安置3個月。安置期間,男童生母、生父均積極來電詢問孩子安置情形,生母還針對縣府開立的一般親職教育表示配合,但男童體內毒品含量高,父母又有施用毒品前科,為深入了解孩子吸入毒品原因,期間父母皆與孩子分別會面。觀察發現,孩子與父親依附關係正向,會主動親近及玩遊戲,與母親依附關係尚可,惟母親會哭泣及詢問孩子是否氣自己,男童不願面對母親的情緒,會有離開舉動,而母親還會追問「是否想哭」等問題。然而,男童生母在9月26日又被警方查獲吸毒並移送,父親雖有意照顧男童,但其有毒品前科,是否能夠接手照顧仍需評估;加上男童語言發展遲緩,未有自我保護能力,也沒有親友可以幫忙照顧,因此南投縣府向法院聲請延長安置3個月。法官根據上述情況,為維護男童最佳利益,准予延長安置3個月。
骨瘦如柴…南投1歲7月女嬰「僅5.5公斤」遭安置 生父強制接受教育
南投縣政府社工月前訪視,發現1歲7個月大的女嬰骨瘦如柴,體重僅5.5公斤,不及體重評估標準標準最低標8.3公斤,研判女嬰的父親和繼母疏於照顧,啟動緊急安置,安排女嬰先住院治療,再交由機構安置,縣府向南投地方法院聲請延長安置,並強制女嬰父親接受親職教育。縣府指出,社工4月訪視時發現,1名1歲7個月大的女嬰父母離異,平時由父親和繼母照顧,疑似疏於照顧,女嬰體重僅5.5公斤,智力等發展比同齡幼兒落後許多,即使生病也未就醫,立即啟動緊急安置,7月時安排女嬰父親至機構探視,發現女嬰父親也欠缺照顧小孩的能力。女嬰經延長緊急安置,安置6個月期間,體重明顯有回升,經醫師評估,確認女嬰發展遲緩,安置機構已安排物理、職能與語言治療,不過女嬰父親的親職能力還有待加強,生母不知去向,也沒有其他親屬可立即性提供女嬰妥適照顧,因此縣府再向南投地院聲請延長安置3個月。南投地院法官認為,女嬰的父親有穩定工作收入,不過他欠缺照顧小孩的能力,親職教育有待加強,強制接受親職教育;權衡幼兒的權益和後續照顧,徵詢後其父親意見,同意縣府延長安置3個月的聲請。◎尊重身體自主權,請撥打113、110。
孕媽媽「睡不滿7小時」要注意了! 醫示警:恐致胎兒神經發育遲緩
睡眠不足太危險!最新研究發現,睡眠不足的孕婦,生出的小孩可能伴隨更高的「神經發展遲緩」風險,尤其是男性胎兒。此外,該研究也指出,母親在孕期的葡萄糖代謝可能會影響胎兒的胰島素分泌,進而影響神經發育。根據《路透社》報導,這項報告是由安徽醫科大學的朱鵬博士率領進行研究,在本月26日發表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調查女性在懷孕期間睡眠時間的長短,與其後代神經發育遲緩的關係,目的是為促進孕婦健康和兒童發育,同時改善母親睡眠。這項研究追蹤了7059對母嬰,並收集了孕婦在懷孕期間第24至28周和第32 至36周的睡眠數據。該研究指出,每晚平均睡不滿7小時的孕婦,胎兒神經發展更會受到影響,並在男孩子身上更為明顯。研究資料顯示,嬰兒在情緒、行為、運動、認知或言語能力上的神經發展風險,與臍帶血中血清C胜肽的濃度有關,C胜肽是胰臟在製造胰島素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研究人員指出,懷孕期間睡眠時間較短,已知與葡萄糖耐性障礙、胰島素抗性和妊娠糖尿病等高風險有關,而這些風險本身就會影響嬰兒的神經發展。不過,這項研究無法單獨證明睡眠不足會導致神經發展遲緩,僅能證實母親在懷孕期間的葡萄糖代謝,可能會影響胎兒的胰島素分泌,進一步影響胎兒的神經發展。
伊甸基金會早療中心疑爆虐童 市府 :若涉兒虐最高開罰60萬
嘉義市政府委託經營的伊甸基金會身障早療中心,近日疑似爆出虐童案件。家長指控有1名女教保員對6歲女童不當管教,致女童臉部及手部紅腫,基金會彰雲嘉區長洪宏錡表示,教保員管教有疏失,已調離現職、懲處,此案已由嘉義市政府、司法調查中。嘉義市府則表示,26日外聘委員將審議是否涉及兒少權法,若有違法情節可裁罰6萬至60萬元。葉姓家長指述,6歲孫女因發展遲緩到伊甸基金會嘉義早療中心接受早療教育,8月19日下午他去接孫女,孫女早上未戴口罩、下午卻戴口罩,他察看發現孫女臉紅腫、手也紅腫,追問孫女,孫女才說被老師捏臉。葉姓家長表示,他當時跟該中心反映,中心教保員卻說是「當時是擔心女童吃蘋果時噎到,才對其臉部進行『按摩』」,他再三要求調閱該中心的監視器,才發現教保人員對孫女捏臉、扭手,後來他帶孫女驗傷、到派出所報案提告。伊甸基金會則回應,事發後已第一時間啟動調查,確認教保員在服務時確實有疏失,已通報嘉義市社會處。該教保員目前已被調離現場,並依相關工作管理規則進行處分。伊甸基金會還表示,期間多次與家屬協商,遺憾的是雙方無法達成共識,目前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該名教保員正配合檢警偵查。基金會彰雲嘉區長洪宏錡表示,該名教保員有10多年經驗,有耐心愛心,平時受家長肯定,但此案中為女童口腔按摩、訓練疼痛刺激反應,力道拿捏失當,確有疏失,已懲處、調離現職,曾幾次與家長調解未達成共識,等候司法、嘉義市政府調查。伊甸基金會進一步指出,對於女童受傷一事感到極度不捨,並已加強對全體教保員的再教育,導入外部督導資源,確保第一線工作人員提升專業能力。基金會承諾,未來將更加警惕和謹慎,避免類似的憾事再度發生,讓孩子們在安全、安心的環境中成長。嘉義市府社會處長李思賢表示,獲通報此案時就派員訪查,蒐集案發當時及案發前1個月監視器影像、家長及教保員各自陳述意見等資料,26日由外聘委員專家學者審議,評斷教保員、機構是否涉及違反兒少權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若經查證有違反上述法規,教保員依兒少權法第49條可裁罰6萬至60萬元罰鍰,機構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可裁罰6萬至30萬元罰鍰。
近2成孕婦貧血 妊娠高血壓風險增1.5倍
依據統計,我國懷孕婦女在孕期第24-28週的貧血檢驗,結果異常的比率為17.6%(以第二孕期血紅素<10.5g/dL判斷),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孕期貧血可能增加妊娠併發症風險,影響胎兒未來發展與健康,應善用公費產檢,及注意孕期鐵、葉酸、維生素B12及蛋白質四大關鍵營養素的補充。孕期貧血可能造成胎兒過小、發生早產、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智力障礙及兒童時期罹患癌症的風險上升,甚至增加周產期死亡率等,貧血也會讓孕產婦心肺負擔加重,增加子宮收縮不良、難產、周產期憂鬱等發生機率。根據國外文獻指出,孕期診斷為貧血的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風險為孕期未患貧血孕婦的1.5倍、發生妊娠糖尿病風險為1.2倍。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鐵、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等4大營養素,可預防貧血的發生。國民健康署提供營養攝取4招,幫助孕媽咪在日常飲食中攝取關鍵營養素,預防因營養素缺乏而發生貧血:1.深綠蔬菜補葉酸:孕媽咪們可以透過每日攝取1至2碗的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紅莧菜、空心菜等),來達到懷孕期間每日需攝取600微克(μg)葉酸的建議量,其他包括肝臟、豆類(如:黃豆、黑豆)、芭樂等,也是補充葉酸的選擇。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可以在懷孕前3個月就開始留意葉酸的補充,不僅有助於預防貧血,還能幫助胎兒正常發育與成長及神經系統的發展。2.肝臟海鮮富含鐵:肝臟類(如:豬肝)、海鮮類(如:文蛤、章魚)和紅肉類等富含鐵質,懷孕期間建議每日需攝取15毫克(mg)的鐵質,若在第三孕期(29週以後)及哺乳中的媽咪,則需要增加鐵質的攝取至每日45毫克(mg)。此外,在飯後2小時內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小番茄、芭樂等)也可以幫助鐵質的吸收。3.充足攝取B12:懷孕時每日攝取2.6微克(μg)維生素B12能增進胎兒的神經系統健康。可以透過攝取動物性蛋白質(如:肉類、海鮮類、蛋、乳品)或是紫菜等食物補充。4.豆魚蛋肉幫造血:豆魚蛋肉所提供的蛋白質為身體提供足夠的造血元素。懷孕期間孕媽咪應注意蛋白質的補充,比平時額外攝取10公克(g)的蛋白質,也要注意蛋白質的來源一半以上應來自優質蛋白質,如:黃豆、毛豆、黑豆與相關製品,或乳製品、魚、蛋、肉等。國民健康署提供14次公費產檢,其中包括在懷孕第24-28週補助的貧血檢驗,詳細的檢查項目和期程可以參閱「孕媽咪健康手冊」和「孕媽咪衛教手冊。
剴剴案引爆離職潮!社工界盼建置網絡平台 縮短安置流程減輕負擔
兒虐案頻傳,剴剴案陳姓女社工遭起訴,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社工界坦言,許多夥伴萌生離職念頭,但長期人力短缺,不少人竟無法順利離職,希望政府盡快解決缺人問題,並建立網絡平台,在案件量持續增加情況下,幫助第一線社工減輕重擔。剴剴案後,衛福部開多次會議檢討制度,例如提高訪視次數。陳姓女社工被依涉過失致死、偽造文書罪起訴,起訴書指出,陳女未詳實記錄,甚至幫虐童保母找藉口,錯失另行安置保護機會。衛福部統計,去年專職社工1萬9695人,今年和明年仍需增加4365人。台北市社工工會副理事長沈曜逸指出,剴剴案社工被起訴,有點像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不少社工表達想離職。高雄市社工工會祕書長郭志南表示,縣市政府怕影響評鑑,不少社工無法順利離職,但案件量持續增加,加上社會壓力變大,很多社工身心出現狀況,「背人過江,但我們自己在融化。」在地方政府任職的兒保社工阿文說,各界希望增加訪視頻率,但兒保沒有受案上限,有風險就要開案,社工要訪視機構安置及留在社區家戶的孩子,確認受到妥善照顧,很難時刻掌握每個孩子狀況,會很擔心、壓力很大,甚至假日也要訪視,很難有休息時間。阿文指出,18歲以下兒少遭不當對待或曝險在風險環境,經通報都會由兒保社工調查,經評估可能需要家外安置,但若孩子具特殊照顧議題,如身障、發展遲緩等,安置床位更為困難,只能一間一間機構打電話,可能得聯繫近百間,反覆傳資料、發公文,請對方評估能否安置。郭志南指出,社工常需要花大量時間反覆做相同的事,雖然工作量不可能減少,但政府可給予協助,例如建立網絡平台,讓社福單位資訊更暢通,提升行政效率。阿文則認為,醫療、警政、社政、教育和民間單位都要提高敏銳度,減少漏接狀況,例如媽媽到醫院生產,院方發現從未做過產檢,醫院端就要提高警覺並通報。
梅毒警報!南韓病例增4倍「美破70年紀錄」 台灣15~24歲中鏢率高
梅毒在全球拉警報!梅毒主要藉由性行為作為傳染途徑,南韓今年1至8月已有1881人感染,遠遠超過去年同期的4倍,美國則在2022年統計時,全國超過21萬人感染,改寫過去70年的最高紀錄。日本案例上升速度也是史上最快,而台灣則集中在15~24歲年輕族群。根據《朝鮮中央日報》,今年1至8月南韓已有1881人感染,遠超過去年同期的4倍,當中進入第三級梅毒的患者有39人,可能併發中樞神經損傷。而在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地,也都出現病例激增的情況,美國在2022年突破21萬人感染,改寫70年來的最高紀錄,尤其是女性感染之後,再生下天生染有梅毒的嬰兒,根據統計,這些嬰兒會有40%在出生不久後死亡,或出現失聰、失明、發展遲緩等後遺症。直到今年9月初,單單日本東京都就累計2460人感染梅毒,預計到年底會超過去年的3701人,其中男性佔比高達70%,平均分布在20至50歲的年齡層,女性則多為20多歲的年輕人。日媒《FNN》報導,梅毒案例持續增加,成長速度被稱「史上最快」台灣也同樣發現梅毒案例增加,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數字發現,去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來到9941人,與前一年相比,15至24歲族群感染梅毒、淋病的增幅最為明顯,梅毒甚至上升接近2成之多。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雖然國人女性感染人數相對較少,但增加幅度卻明顯高於男性。2023年女性梅毒有1862人,較2022年的1535人,上升21%;2023年女性淋病有891人,較2022年828人,增加8%。醫療界認為,保險套的使用比例下降是造成梅毒個案增加的主因,並指出,有些半永久性結紮手術,讓許多人在動刀後,在發生性行為時不愛戴套,因此提高被傳染的風險。疾管署呼籲,梅毒雖屬可治癒之疾病,但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不論是陰道交或口、肛交等,都有可能感染性傳染病,由於性傳染病症狀不一定明顯,預防性傳染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包括: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來回重複感染。
1歲女嬰行動遲緩檢查驚見「大腦寄生胎中胎」 醫生: 胎兒已長出上肢指甲
中國發生一對「雙胞胎」其中一位竟長在姐姐頭骨內!原來,這名1歲女嬰的家長發現女嬰動作發展遲緩,因此送往醫院檢查,沒想到醫生竟意外發現,女嬰腦中居然有一個胎兒形狀的屍體,據了解,這種「胎中胎」的情況相當罕見,醫學文獻上記載不到200個,且僅有18例被發現寄生在兄弟姊妹的頭骨中。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這起病例發生在上海,當時,女嬰已經1歲,不過被家人發現動作發展遲緩及腦積水的情況,一般來說,腦積水會導致病患頭部變大、出現嚴重嗜睡和癲癇的症狀。這名女嬰的家人事後帶著女嬰到上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接受檢查,經專業團隊檢查後發現,女嬰頭骨內居然有一個10.16公分的胎兒,而且已經長出上肢、骨骼和指甲!據專家推測,胎兒在女嬰體內已經發育好幾個月,醫療團隊事後將胎兒從女嬰頭部內取出,而負責治療女嬰的主治醫師、上海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神經科醫生李宗澤,也將這項發現發表在美國神經學學會的期刊《神經學》中。這名女嬰的情況被稱為「胎中胎」(Foetus in foetu或fetus in fetu),這種罕見現象是指胎兒在子宮內融合,一個胎兒在另一個胎兒的體內發育,胎中胎的目前有紀錄的只有200例,出現在頭骨內的只有18例。根據以往病例,胎中胎甚至會出現在骨盆、口腔、腸道,甚至是男嬰陰囊中。泰國在2017年也曾發現類似病例,當時,一名未出世的女嬰頭骨內被發現有另外3個胎兒,而且這3個胎兒的器官發育良好,已經有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3個胎兒是透過一條動脈及一條靜脈連接女嬰,藉此吸取女嬰身上的養分。大陸一名1歲女嬰因為動作發展遲緩被送往醫院檢查。 經檢查後發現,女嬰腦中有一個胎兒形狀的屍體,疑似是女嬰的雙胞胎。 (圖/翻攝自X)
醫示警腸病毒拉警報! 全台破250班停課:快打疫苗
腸病毒肆虐全台,創下10年同期新高,全台破250班停課;光是台中就佔1/3,共有86班停課,被列入腸病毒高風險區域,小兒科醫師施勝桓表示,近期腸病毒就診兒童人數大增,像育幼院、托兒所、幼兒園等人多的地方,腸病毒的預防就更加重要。據衛福部疾管署監測資料,台灣從4月中下旬即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全國第19週(113/5/5-113/5/11)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7657人次,高於流行閾值(1萬1000人次),且較前一週(113/4/28-113/5/4)增6.7%。實驗室監測顯示113年腸病毒流行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有零星檢出A71型及D68型病毒,感染者均為輕症,截至5月7日止,全國累積1例併發重症病例,為感染克沙奇A10型。針對腸病毒肆虐,高端疫苗捐贈腸病毒71型疫苗給台中十方啟能中心,16日與小兒科醫師施勝桓免費為中心6歲以下弱勢兒童打疫苗,得知景氣不佳,社會善款減少,還當場捐贈10萬元幫助十方。施勝桓也提醒,腸病毒型別非常多種,且不同型別無法交叉保護,因此建議6歲以下重症高危險的兒童,無論過去是否得過腸病毒,都可以施打腸病毒71型疫苗。十方啟能中心成立於民國77年,針對身心障礙的大小孩子,進行復健療育、啟能訓練等,其中對1.5至6歲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兒童,提供周間日托課程、社區學習安排等服務,幫助兒童全面性成長,據中心主任游月菊表示,最近幼兒園和托兒所受疫情威脅,頻傳停課,基金會的幼童家長也非常擔心,感謝高端疫苗公司捐贈腸病毒疫苗、以及醫師施勝桓熱心協助施打,讓孩子們免於腸病毒重症的威脅。
母親節將至…87歲堅強嬤顧孫17年 收手作卡片感動不已
母親節將至,87歲李鄭阿珠17年來承擔起照顧3名孫子的責任,帶他們用樂觀進取態度生活;31歲葉映妤與先生離異後,帶著龍鳳胎子女獨自陪伴孩子生活,雖僅有1份固定收入支撐一家3口,看待人生卻從不喊累,成為子女最好的榜樣,2人5日獲宜蘭家扶中心表揚。宜蘭家扶中心目前扶助853戶經濟弱勢家庭,其中由單親母親照顧有389戶,占整體服務戶數的46.8%,這群媽媽大多數時間除了賺錢養家,還要陪伴孩子、處理家務,尤其當家庭中缺乏其他同住成年家人,家庭照顧壓力更為龐大。昨受表揚母親中最年長的李鄭阿珠,17年前因媳婦早逝留下3名分別為2、4、5歲的年幼孫子,阿嬤不捨在外縣市從事裝潢的兒子辛苦奔波,便承擔起照顧孫子責任,靠社會補助及撿拾回收貼補家用,1人拉拔孫子長大,如今孫子皆已就讀大學,並半工半讀減輕家中經濟負擔。李鄭阿嬤的孫子李家杰在活動中朗讀親手做的卡片,「謝謝您對我無私奉獻,讓我在低潮時仍受到您偉大的母愛和溫暖,從小到大您總是用智慧、勇氣和樂觀態度面對挑戰,可以成為您的孫子是我這輩子最幸福的事」,隨後緊緊抱著阿嬤,令在場的人都相當動容。另外,葉映妤與丈夫育有3子,前年離異帶著龍鳳胎子女獨自生活,她相當重視孩子身心發展,雖然兒子有聽損、女兒發展遲緩,儘管工作辛苦,仍積極陪伴孩子做早療,一有時間就帶孩子親近大自然。她說,昨天聽著女兒童言童語念出親手做的卡片內容,感動到眼眶泛淚光,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守護離島孩子 澎湖設「早期療育中心」幫助發展遲緩兒童
缺乏醫療資源的離島澎湖,是全台0~6歲兒童遲緩比率最高的縣市,以廣義發展遲緩定義計算,盛行率達10%,遠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平均6~8%。台大外科醫師黃凱文表示,澎湖兒童絕對沒有特別遲緩,而是和隔代教養、外籍配偶等家庭結構有關,只要及早介入統合訓練等,離島孩子一樣能健全發展。發展遲緩兒童是指在認知、生理、語言及溝通、心理社會發展,或社交退縮、生活自理技能等,有疑似異常或可預期有發展異常情形,並經衛生主管機關認可的醫院評估確認,發給證明的未滿6歲兒童。導致原因除了先天腦細胞異常、早產、受傷外,後天環境、社會及教育因素也會影響。黃凱文表示,澎湖曾廣篩5020多名兒童,其中發展遲緩達10%,是全台最高,也遠高於世界平均6~8%,若不能提早做出矯正輔導,就會定型,影響日後智能發展、生活自理能力,並衝擊學習、社交、語言能力。黃凱文觀察,澎湖兒童遲緩比例比台灣本島高的原因,除了療育資源集中在台灣本島,導致家長常要帶著幼兒往返,耗費體力與時間成本外,交通成本更是造成家庭龐大的負擔。另外,澎湖家庭結構,從初期隔代教養家庭演變為現在則是外籍配偶家庭為主,由於來自各國的配偶嫁到澎湖,必須面對環境、語言及文化上的差異性,加上外來刺激也少,導致小孩太晚被發現發展遲緩,因而錯失早療時機。為了協助澎湖兒童,今年澎湖海文教醫學慈善基金會承辦衛福部社家署「澎湖醫療島計畫-發展遲緩兒童社區療育服務」計畫,在澎湖設立「早期療育中心」,首屆計畫負責人黃凱文表示,由於當地醫師少、資源少,目標希望招募更多本島各科醫師,目前已有內科、外科、小兒科醫師、護理師、律師、社工等都加入志工行列。澎湖海基金會教保員高嘉萍表示,當地一名3歲男童,2歲時都無法發出聲音,和其他幼兒互動只會哭、自己玩玩具,對於聲音沒有任何反應,會閃躲他人的眼光,甚至一看到繪本就會將繪本搶走並丟棄,來到中心後一年,已開始注視他人眼神,還能自己翻閱繪本,有了顯著進步。高嘉萍表示,這名個案反應澎湖醫療量能不足問題,當地只有惠民一家醫院進行幼兒聯合評估,但需評估的幼兒太多,家長排序至少半年才等得到,加上男童因父母忙於工作,才導致疏於照顧,但只要及早接受早療,都能看見進步。
新北保母10年少44%趨高齡化 社會局徵才鎖定弱勢婦女
新北市保母人數逐年下滑且高齡化嚴重,保母數10年減少4172人、流失約44%,其中60歲以上占24.2%。社會局表示,新北目前有5326位保母,除給予托育相關補助,並研擬獎勵保母設置監視設備及收托發展遲緩兒童或身心障礙兒童,2計畫預計於6月底前公告實施,另並鎖定新住民與弱勢家庭徵才,鼓勵他們從事居家托育服務,擴充保母人數。民進黨議員戴瑋姍表示,各縣市政府皆積極拓展公共托育服務,但公托送托時間有限,部分有長時間托育需求的家長以及特殊個案的家外安置,仍會選擇媒合保母托育。但新北市的保母人數持續下降,年齡層也逐漸上升。戴瑋姍指出,新北的保母登記人數,從2015年最高峰9498人,到今年3月只剩5326人;提供收托量則從2018年的8248人掉到2023年7935人。彭婉如基金會預估,2032年新北的保母會只剩下不到2000人,流失率達64%。要求社會局提出解方。社會局表示,為增強偏區照顧量能,社會局今年5月於三芝區、6月於萬里區辦理托育人員專業訓練課程,為支持弱勢婦女增能及就業培力,補助每班25名屬於新北市新住民、中低或低收入戶、領有特殊境遇扶助、受家庭暴力及其他經社工評估有就業培力需要之婦女參訓,完成課程訓練後亦會協助輔導考照,藉以培力居家保母或托嬰中心的人才資源。此外,今年3月勞動部調查明年度開設新住民專班需求,社會局亦爭取開班並建議隨班須設置翻譯人員,課程內容呈現及學、術科測驗需研擬配套措施。另也提供保母多項補助,包含每2年補助保母體檢費及每年責任保險費各500元;實際收托2歲以下3親等外幼童滿1個月,補助1次性2500元托育專業服務津貼;加入臨時托育服務,經媒合成功提供媒合補助每次300元,夜間臨托加碼補助每次300元,每年至多補助20次等。另為解決保母高齡化問題,社會局也辦理保母職前訓練班,並於結訓後就業追蹤,輔導考取托育人員技術士證,輔導新血投入居家托育服務職場,並同時與職訓中心合作辦理托育人員訓練,輔導及鼓勵二度就業民眾從事托育服務。
無力撫養8兒女!年輕夫妻寄養7兒女分散各地 小兄弟檔出養美國
台南一對年輕夫妻連生8個小孩,卻因失業無力撫養,只能陸續將7個小孩安排到寄養家庭或安置機構照顧,也讓手足就此分散各地。幾年前1名姐姐被美國家庭收養後,目前就讀小一、小二的兄弟檔小彥、小賢(化名),也在寄養家庭相伴6年後,於上週出養美國。據《中時新聞網》報導,台南一對年輕夫妻因失業又生育太多孩子,陸續生下8位孩子卻無法好好照顧,小兄弟的生母目前身邊只留下1位孩子自己照顧,其他7名兒女小孩都在寄養家庭或機構長大。而繼多年前1位姐姐出養美國後,如今在善牧基金會引介下,一對華裔美國夫婦願意領養目前就讀小一、小二的兄弟檔小彥、小賢,今年完成領養手續,並於上週來台帶小兄弟返美展開新生活。南台南家扶中心寄養媽媽顏淑岱表示,2019年接受市府委託照顧這對小兄弟,當時兄弟倆因嚴重營養不良在加護病房觀察照護;1歲的小賢診斷出自閉症,2歲的小彥出院後評估有發展遲緩的情形。不過在寄養家庭、社工及成醫、台南醫院醫療團隊、學校協助下,小彥、小賢讀小學後,已進步到沒有發展遲緩,讓寄養媽媽非常感動。南台南家扶中心表示,小兄弟在離別前夕,特別感謝6年來所有陪伴他們的醫療團隊、社工們的陪伴與協助,與寄養媽媽告別的那一刻,兩人更嚎啕大哭,寄養媽媽顏淑岱則安撫兄弟並許下「心的約定」:「愛就藏在心跳裡,想念時感受心跳,我們就在一起了!」扶家寄養督導莊華雪說,小彥與小賢要遠走美國,陪伴他們的寄養媽媽也萬般不捨,但為了小兄弟的未來,也只能寄予祝福。
兒虐案近9成施暴者是「父母親」 南投家扶籲民當「雞婆鄰居」護兒少
近年來兒少面臨家庭暴力、不當管教、疏忽照顧、性剝削等案頻傳,南投家扶中心統計發現,近3年兒少遭受身體虐待及疏忽照顧占6成,其中施虐者以「父母親」居多,因此廣邀民眾當個熱心「雞婆鄰居」,只要一通電話,就可能挽救寶貴的小生命。南投家扶中心統計近3年服務案件,發現兒少遭到不當對待的類型,以「身體虐待」、「疏忽照顧」占比達60%,其中施虐者又以「父母親」占比高達86%,分析原因與家庭經濟弱勢及社交孤立有關。南投家扶表示,未滿3歲的黃小妹妹,因父母親疏忽照顧及不當管教,導致巷弄裡經常聽到小孩淒厲的哭喊聲音,鄰居機警協助通報113轉由警方到場查看,發現黃小妹妹有發展遲緩狀況,身形也較瘦小,且居住環境雜亂不堪,父母親因涉及兒虐,後續由社福單位介入服務,保護黃小妹妹的身心安全。家扶中心透過媒合善心人士認養貧困兒少、提供保久乳等物資補充營養、辦理各項提升親職能力的育樂活動或課程、轉介心理創傷的諮商會談等服務,協助失能家庭恢復合宜的教養能力。南投家扶呼籲,民眾若發現兒少經常穿著不合時宜,如夏天穿著長袖、冬天卻無禦寒衣物,或常有明顯新舊傷勢、讓6歲以下兒童獨留等疑似受虐風險,鄰居間多些「雞婆」的關心或探詢,就能阻止一場正在發生的兒虐憾事。南投家扶也邀請民眾,若發現有不當對待兒少的情事,能通報「113」保護專線,用愛包圍受虐兒,防止兒虐事件再發生,一同守護社區兒少安全。《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孩子消失中3/兒科醫缺很大!10年後重症恐無人治療 連台大都招不滿名額
台灣2023年新生兒卻再創歷史新低,僅有13萬5571人,不但少子化加劇,全台也出現兒科醫師荒,就連龍頭台大醫院今年也出現「招13人只來6人」,首次發生招不滿的窘境。衛福部長薛瑞元曾受訪坦承,「再過10年,重症孩子在台灣可能沒有醫師可醫,必須送到國外去。」根據衛福部統計,專科醫師核准給證人數,2018年兒科醫師約135人,占比約1成,到了2022年,兒科醫師約126人,但占比卻大幅下跌剩2.5%。兒科醫師每年有130位住院醫師名額,兒科醫學會預估到8月1日,今年大約僅能招募到8、90人。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受訪時表示,在他記憶中,這是台大醫院小兒科第一次發生招不滿住院醫師的情況,問題很嚴重。因為住院醫師不足,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3月開始,院內兒科的一線假日值班醫師年齡提高到60歲,也就是說連主治醫師都必須要跳下來值班。「2000年時,我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時,每年大約6~7個住院醫師,現在大概只有1個而已。」南投市佳成小兒科院長婁曉東透露,兒科項目包山包海,根本就是個「小內科」,但人力配置卻比不上內科。「再加上不是賺錢的單位,在醫院裡根本抬不起頭!」婁曉東指出,在現今健保制度下,兒科的科別弱勢就在於給付項目較少。「以耳鼻喉科為例,它一樣可以幫孩子看感冒,若以棉棒在喉頭擦藥,就算局部治療,給付金額較高,反觀兒科完全沒有這些項目,就連幫孩子吸鼻涕都是免費服務。」除此之外,兒科也沒有自費項目,過去自費疫苗較多,但如今政府的公費疫苗涵蓋範圍大,而發展遲緩、語言障礙等目前很夯的自費項目,又多掛在復健科之下。「所以又忙、又賺不到錢,這就是兒科醫師的生活。」婁曉東說。兒童重症醫學更難招募住院醫師,婁曉東說,就算在20多年前,許多醫學中心的兒童重症就已經是「單傳」,現在更不用說。不只如此,在少子化的狀況下,兒童患者人數變少,讓部分兒科醫師在面對重難罕症等小病人時,專業能力會不足。衛福部長薛瑞元承諾將補助兒科醫師出國研習,累積重難罕症患者的治療經驗,同時也將撥出金費提供醫師津貼。(圖/記者周志龍攝)衛福部長薛瑞元曾坦言「再過10年,重症孩子在台灣可能沒有醫師可醫,必須送到國外去。」衛福部為此研擬補助兒科醫師出國研習新技術,才能累積急重難罕症患者的治療經驗。婁曉東認為健保對小兒科的給付應適度調整,才能讓人才願意投入。健保署日前也拍板,兒科加護病房、新生兒住院診察費等給付全數加成,預計支出3.38億元。如果是服務未滿4歲兒童,門診加給13%,最快5月上路,希望能增加醫師投入兒科意願。衛福部也在兒童節之前宣布將挹注2億元經費,提供「兒科住院醫師津貼」,每人每月1萬元、兒童重難罕症四大領域研修醫師津貼每人每月1萬元、小兒外科研修醫師每人每月3萬元,並補助重難罕症人力培訓醫院,每家補助560萬元至1200萬元不等,以支持兒科醫師人力培訓養成。不過,台大醫院醫師黃立民認為,多數兒童都是因為一般疾病如腸胃炎、尿道感染、生長發育等至小兒科就診,這類病人占比超過95%,著重調升急重症住院診察費,對兒科醫師留任幫助不大,也難吸引醫學生選擇兒科。
兒童身上出現「4線索」多留意 兒科醫:只要懷疑有兒虐都可通報113
台北1歲男童剴剴由社會局與兒福聯盟轉介給劉姓保母照顧,沒想到劉姓保母竟與妹妹聯手施虐,把人虐死,震驚社會,也讓許多家長人心惶惶。兒科醫師傑登醫師示警,如果發現孩子身上有「特殊形狀」的傷痕等狀況要多留意。傑登醫師在粉專《傑足先登 傑登醫師》表示,對於還不會自我表達的孩子,如果周邊的大人能幫忙注意,提早發現這些線索,說不定就能救下他們,兒虐者面對外界質疑時,常會說是小孩自己跑跳、碰撞造成的,也確實小孩活潑亂跳偶爾受傷很常見,但出現下面狀況請多留意。1. 和年紀或描述不符合的傷勢例如,從未達150公分的低處跌落,卻造成骨折或顱內損傷,還有1歲以下幼兒發生任何的骨折或頭部外傷、小於4個月嬰兒身上出現任何瘀傷、因磨牙造成4顆牙齒脫落。2. 在有皮下脂肪保護處出現瘀傷額頭、膝蓋、小腿骨、手肘是常見跌倒碰撞,且脂肪少容易瘀傷的部位,而「臉頰、耳朵、腹部、大腿、臀部、肚子或背後」等,皮下脂肪較厚且不易被碰撞,應不常出現瘀傷,若出現則需提高警覺。3. 明顯界線或形狀的燙傷一般發生意外燒燙傷,會快速縮回,因此常呈現漸進過渡的區域,而虐待性的燒燙傷因是被強制壓入熱水中,常會有明顯的界線,例如:甜甜圈的洞、斑馬紋及手套或長襪狀態傷,此外菸疤、電熨斗或電棒捲的燙痕也要留意。4. 有「特殊形狀」的傷痕例如咬痕(兩顆上犬齒痕超過3公分,通常為大人咬傷)、繩紋、掌印、條紋等,都不是兒童能輕易自行製造的傷痕,所以有很大機率是遭到虐待。傑登醫師提醒,此外發現兒童過瘦、營養發育不良、明顯發展遲緩未就醫也要留意,任何人、時間、地點,只要懷疑有兒少虐待案件都可以撥打113通報。《CTWANT》提醒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精神虐待、性騷擾、性侵害,請打110報案再打113找社工。
趕在兒子出生前…劉冠廷2500萬買下北市中古屋
劉冠廷今(5日)出席伊甸基金會公益活動,報喜買下北市20多坪的中古屋,近日正在裝修中,老婆孫可芳預產期在4月,期待坐完月子後,跟兒子「小太陽」一家三口入住新居。他大學北漂以來都是租房子,當時經濟拮据,只能對生活將就妥協,「看房子本身不是容易的事,理想很滿、口袋空。」他強調演員並不是很賺錢的工作,仍需要家人幫忙頭期款,北市屋齡40年、20多坪的中古屋,買下來總價超過2500萬,房貸一個月超過6萬,是個甜蜜的負擔。接下來他將暫停工作,專心陪孫可芳待產,也將參與育嬰生活,他笑說:「我有點叛逆,想要自己先照顧3個月,若真的很累,我就跟大家認錯,開始找保母。」雖然需要推掉不少工作,預計停工超過半年,賺得跟小孩親密相處,十分值得。他也說,如果屆時照顧小孩太忙,只能1人復出的話,「我希望她先,因為她懷孕真的很辛苦。」他細數自己看到孫可芳懷孕的難受,讓他看了好焦慮,像是孫可芳半夜睡到一半腳抽筋,或是半夜他發現孫可芳不在床上,「原來是她坐在客廳,因為寶寶在踢很難受。」而未出生的兒子因為重量太重,醫生建議剖腹產,他希望能進產房陪產。即將身為人父,讓劉冠廷對於早療家庭要面對的挑戰更有感觸,希望藉由自身影響力,站出來陪伴慢飛家庭走過早療的漫漫長路。伊甸推動「弱勢兒童服務計畫」,每年服務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秉持「用愛陪伴一個孩子,守護一整個家,打造共融友善環境」理念,不僅幫助慢飛天使探索學習,更是慢飛天使家庭的最大後援。伊甸「早療30 弱勢兒童服務計畫」,詳情請上官網,或洽捐款專線0800-025-885。
美強生攜手大樹藥局送暖獻愛心 愛心捐贈奶粉及營養品助力弱勢家庭健康
百年科學美強生,秉持因愛而生的理念,專為台灣家庭量身訂製優質營養產品,同時持續關心在地社區需要,為每個寶寶及家庭提供一生最好的開始。於農曆新年期間,美強生攜手大樹藥局,共同為台灣家庭送上溫暖與愛心,捐贈超過一萬罐嬰幼兒奶粉及成人營養品,聯同社福機構將愛心物資送到全台不同地區,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高品質營養補充,讓溫暖遍布各地。美強生明白健康對家庭的重要,除了攜手大樹藥局於春節期間安排愛心捐贈之外,更主動走入社區進一步了解家庭需求,實地探訪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及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育成社福基金會)。美強生營養品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商務總監 Lorenzo Castellana 表示,「美強生致力實踐關愛精神,隨著開春之際,我們將繼續走訪社區,為嬰幼兒及成人健康提供支持。秉持我們在台灣數十年來積極實踐『給寶寶一生最好的開始』之承諾,新一年我們將繼續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健康營養的支持。」美強生本次關愛行動協同大樹藥局參與應援,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林秀鳳處長分享:「家扶基金會成立 74 年,致力幫助貧困、受虐、安置、寄養、發展遲緩與偏鄉孩子以及其所在家庭及社區。感謝美強生和大樹藥局及時湧入愛心物資,幫助 392 名嬰幼兒及 80 戶弱勢家庭溫暖過年。希望社會各界能夠持續關注弱勢兒少及家庭需要,提供實質協助,支持他們能夠有更好生活品質與發展機會,培養弱勢孩子突破困境的能力,逐步脫貧邁向無窮未來。」大樹藥局行銷部部長張恩祥藥師分享,大樹藥局有七百位專業藥師團隊,也是多數媽媽及社區民眾首選通路品牌,以持續創造顧客更健康的生活為使命。本次與美強生一同參與關懷行動,體現與美強生品牌精神共鳴,支持媽媽、寶寶及全家人的健康。美強生再度攜手育成社福基金會投入關懷弱勢族群,挹注愛心物資,預計將惠及 400 多位服務對象(圖/美強生提供)。美強生團隊走入社區,探訪育成社福基金會之服務對象,藉此了解社區對成人營養補充的迫切需求(圖/美強生提供)。
為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教育部國教署推動非營利幼兒園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致力於減輕家長的育兒負擔,持續推動非營利幼兒園,在各地方政府、中央機關及非營利法人的合作下,共同努力打造優質平價、公私協力、友善職場及適性教保的托育空間。截至112學年度,全國總計開辦非營利幼兒園384園(含11分班),惠及約4萬5千名幼生。國教署說明,非營利幼兒園正式開辦營運後,家長每月在非營利幼兒園的費用不超過2,000元,營運成本與家長負擔的費用差額由教育部補助,以減輕家庭育兒支出;同時,國教署支持招收有身心障礙幼生及疑似發展遲緩幼生的非營利幼兒園,鼓勵非營利幼兒園規劃融合教保活動,並提供諮詢輔導機制,協助幼兒園適時適當進行早期療育。在友善職場方面,國教署訂定各類服務人員薪資支給基準表,保障表現優良的服務人員逐年晉薪的權益,並在113年配合軍公教人員調薪政策,惠及5,156名非營利幼兒園各類服務人員。為確保教保服務品質,教育部訂有到園檢查及績效考評機制,定期檢核幼兒園的教保服務及行政制度。此外,各委託單位每學年度聘任會計師進行會計查核,以維護非營利幼兒園的財務獨立及透明度。國教署表示,在環境及建築物硬體部分,將協助各地方政府及中央機關確保非營利幼兒園的設施設備符合法規,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讓幼兒有適合的成長空間,並將持續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打造更優質且友善的育兒空間,讓更多家庭受惠於平價的教保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