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債量
」美債殖利率一度跌破4.5% 相關ETF買氣增
美聯準會(Fed)11月利率按兵不動,加上美財政部第四季新發債量低於預期,降低債券供給壓力,另一方面美國就業市場降溫,美債買盤回流壓抑債券殖利率,使美房貸利率隨之下滑。國內五大金控也表態聯準會12月不會升息,市場上美債ETF在9日爆量上漲,包括元大美債20成交量突破5.8萬張,直逼ETF量前三名寶座。據統計,盤面上15檔短中長型美債ETF中,尤其長債ETF漲勢相當亮眼,如元大美債20正2、國泰20年美債正2、凱基美債25+、復華20年美債、群益25年美債、元大美債20年等,日漲幅介於1.9%~3.46%,11月以來漲幅則高達5%~13.5%間不等。法人研判,近期債券殖利率仍將呈現區間變動趨勢,中長期債券ETF對殖利率變動較敏感,價格波動相對更大。第一金美國10+金融債ETF(00834B)經理人高若慈表示,從整體債券殖利率變動看來,中、長期公債殖利率下滑幅度較顯著,短天期殖利率則見微幅下滑,價格則與殖利率呈現相反走勢。儘管長短期債券利率仍倒掛,也就是短期的債券殖利率,高於長天期債券殖利率的現象。若未來美國停止升息、甚至開始降息,長、短天期殖利率皆會呈現下滑,均有助於各天期債券價格的表現。根據芝加所FedWatch預估,利率出現轉向的時間點,較大機率落在明年6月之後,法人分析,短期間內債券殖利率仍將呈現區間盤整,整體區間落在4.4%~5.1%間,長天期債券除了適合長期持有,也可視利率水準採區間操作策略。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表示,疫情導致的通膨循環從去年3月開始,聯準會持續升息,在去年力道最強,直到今年上半年幅度降緩,市場原先預期下半年不會再升息,後來聯準會持續放鷹,讓長債殖利率開始飆升,直到11月市場預期升息循環見底,買盤開始進場買長期公債,為了搶價格反彈。過往債券屬於機構法人的投資標的,一般散戶很難介入,現在有債券ETF就如同買股票下單一樣方便,產生散戶近期爭相投入的市況,債券型ETF可作為散戶避險、投資的新選擇,法人研判債券市場壓力的黑暗時期已過,預期未來能見到波段行情。
2015年以來新高 歐洲明年狂發債規模達1.2兆歐元
歐洲各國政府明年將大舉發債,預估債券發行量可望增加1成到1.2兆歐元,創下歐洲央行(ECB)2015年啟動購債計畫以來新高。根據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的統計顯示,歐洲各國政府發債量明年料將增加10%到1.2兆歐元。此外ECB也將於明年3月開始進行縮表,漸進縮減手中持有的龐大歐債部位。德國上周率先宣布將在明年發行約3千億歐元債券,不僅創下紀錄新高,也較今年增加約700億歐元。新發債有助德國為2千億歐元能源紓困方案進行籌資,額外資金還可用於國防及氣候變遷項目。根據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Bruegel智庫指出,為降低高能源成本對民眾財務造成沉重衝擊,歐洲各國已經提撥7,055億歐元的紓困資金。丹斯克銀行固定收益策略師克里斯安森(Piet Haines Christiansen)認為,明年德國新債將大量湧入市場,這對向來財政謹慎的德國是一大轉捩點,也讓其他歐元國家能有更多發債空間。該銀行還提到,投資者明年將需要額外吸收6千億歐元,當中包括ECB計劃每月縮減約150億歐元債券投資組合。自從ECB在2015年啟動購債計畫,它所購買的歐洲政府債券累計已達5億歐元,超出各國政府的發債量。然而明年歐洲各國的政府債券發行量將創下2015年最高,也是九年來第三度債券淨供應為正值,意味發售的債券量大於ECB的購買量。克里斯安森指稱,歐債市場將進入一個嶄新世界,原本購買量龐大、而且單向買進的ECB將不再是壓低利率的主動者。雖然投資者或分析師不認為歐洲政府大量發債將演變成歐債危機,但在利率攀升下,這些國家將被迫用更高利率借債,投資者在債市面臨的波動也將加大。根據ICE Data Services指出,歐元政府債券指數今年來下滑16%,創下37年來最差紀錄。
「發愈多省愈多」 企業搶發公司債9月噴天量1420億
市場利率低,讓公司債發行「正當時」,繼4月單月發行量爆1,156.21億元,創歷來單月新高後,9月再度爆出1,420.56億元發債量,一年內二度刷新單月歷史最高紀錄,也使今年累計發行量破6千億元大關,來到6,085.46億元,提前創下史上單一年度最大量。券商主管表示,全球啟動史上最大寬鬆,降息、印鈔搶救經濟,金融市場被錢淹沒,資金行情也造就股債齊漲。央行3月政策利率下調至史上最低,重貼現率1.125%,雖然6月及9月均未再進一步調降,但無處去化的過剩資金仍是氾濫,全面積極進場搶債,除財政部標售的5年、10年、20年、30年各期公債,得標利率全面探底至史上最低。公債利率一向是公司債定價的指標,當然激勵企業趁機大舉發行公司債,將籌資成本的票面利率鎖在最低水位,「借新還舊、發得愈多省愈多」。券商主管指出,觀察今年第一季以來公司債就屢創紀錄,歷年來一向是發債空窗期的第一季,總發債量884.55億元,為史上同期次高紀錄,僅低於2013年第一季的1,192.93億元。券商主管說明,進入第二季,4月單月發行爆量飆破千億元大關的1,156.21億元、創史上單月最高紀錄,5、6月也維持在689.61億元、867.45億元的相對高水位,第二季總量也因此衝高達2,696.17億元、為歷史單季最大量。6月初國內疫情解封,但國際二次疫情仍續燒。券商主管說,第三季的7月公司債還是有691.01億元的大量,8月趨緩降至375.98億元,似乎就是在醞釀9月的又一次大爆發,結果9月飆出1,420.65億元的天量,凸顯市場閒錢實在就像淘淘江水一般地連綿不絕。券商主管認為,目前銀行與壽險公司去化資金壓力仍沈重,但市場利率也不至無止盡下探,「等該發的債發得差不多後,年底前應會趨緩」。尤其疫苗若能在年底前上市,及有效治療藥物有進展,那就看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牽動中美衝突的變化,只要全球經濟陰霾散去,才能重返利率正常化軌道。目前可確定今年應該是沒機會,也就是說,第四季仍是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的好時機,可借到史上最便宜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