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結石
」 痛風 結石罹痛風30年仍不忌口 52歲男雙手長52顆結石
大陸有名52歲的王先生罹患痛風超過30年,一直沒有接受治療也不忌口,近2年身上的痛風結石愈發嚴重,身體關節變形,雙手長了52顆痛風結石,已經影響日常生活,到醫院經檢查才發現除了體表上有大量的痛風結石,身體內部也有不少的痛風結石及痛風結晶,隨時有生命危險。目前王先生經過手術治療,病情已得到控制。王先生家在江西省,曾在附近多家醫院求治,被醫生告知病情嚴重難以處理,隨後聽聞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的脊柱關節科對痛風治療頗有經驗才趕赴求治。當時經檢查發現,除了身上體內也有大量痛風結石和結晶,脊柱關節科主任醫師李曉東表示,「如果壓迫神經會引起功能障礙,有的壓迫脊髓的話會引起患者截癱,如果血管上長出一個痛風結石,萬一血管突然爆掉,患者就會有生危險」。之後王先生的手術治療,醫生分成兩組一共進行5個半小時,如今王先生雙手的52顆痛風結石已被切除,切口無紅腫滲出且癒合良好,如今他尿酸控制在220μmol/L。王先生對媒體表示,當痛風發作時「好痛苦的,動都動不了」 ,如今經過手術治療他表示,「渾身筋骨都可以活動,人精神也好了,沒那麼疼」。針對此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心臟與血管外科王華偉表示,痛風亦指尿酸高,一個物質在體內升高,造成的原因是生成這物質增多,或是這物質排出量減少。日常食用海鮮、啤酒等中的嘌呤含量較高,嘌呤攝入人體會代謝成尿酸並排出體外,平時應該減少尿酸生成如控制飲食,曾加尿酸的排除如多喝水。李曉東表示,痛風屬於代謝性疾病,罹患痛風的發病率很高,痛風很容易被忽視,應該提高對該病的重視並做好預防。他表示,並不是嘌呤高的食物都不能吃,只要適量即可,痛風患者多喝水不要碰任何甜的飲料,如可樂、果汁、奶茶等,痛風患者適合跑步、騎車、游泳等有氧運動,並且保持充足睡眠。
3年不喝水只喝飲料 30歲男關節變形「全身長滿結石」
長時間不喝水,對身體健康會造成傷害。中國有一名30歲男子,自從上大學後,飲食和生活作息不規律,經常吃燒烤、火鍋、喝碳酸飲料,還整整3年沒喝過白開水,結果關節變形,全身長滿石頭。醫師警告,男子已經形成畸形痛風結石,即使取出來,對未來活動還是有一定影響。根據《山海視頻》,小張上大學開始生活不正常,經常吃燒烤、火鍋,喝碳酸飲料,完全不喝水,持續了3年。另一名患者是23歲的小楊,半年時間常熬夜打遊戲,玩得比較瘋甚至都不睡覺,習慣吃垃圾食物、喝碳酸飲料,全身8處關節都有痛風石,有次甚至連續痛了4天,讓他難以入睡。小張上大學生活飲食不規律。(圖/翻攝自山海視頻微博)醫師表示,小張的痛風病史已經有10多年,雙手、雙肘、雙膝、雙腳還有足部跟腱都形成痛風結石,大部分都沉積在關節肌腱的周圍,影響到正常活動。他指出,痛風結石已經形成,對關節有一定損傷,即使結石取出來,手部一定程度上功能受限,但是取出來肯定對以後活動恢復有好處。醫師解釋,一般形成痛風結石主要有2個原因,一種是飲食的關係,攝取過多高普林食物,像是魚肉、海鮮、飲料等,會形成痛風結石;另一種是代謝的原因,因為體內排不出去高普林飲食殘留的血尿栓,就會造成這種情況。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討論,「好可怕,以後絕對少喝飲料」、「嚇得我趕緊喝了口白開水」、「一定要健康飲食啊,長期吃垃圾食品喝碳酸飲料太可怕了,白開水多好,好喝解渴又省錢」、「是誰在把飲料當水喝?大家還是要健康飲食」。
痛風族新選擇! 微創手術傷口比1元硬幣還小
72歲家住雲林的蔡伯伯,因有家族性遺傳,再加上工作關係,常吃海鮮配啤酒,使他從年輕時就常痛風發作。隨著年紀增長,痛風發作日益頻繁,甚至還在手腳、膝蓋等多處長出結晶石,關節處也扭曲變形。孩子跟孫子因不忍心蔡伯伯受折磨,帶他至醫院評估開刀,但因痛風石已侵蝕韌帶關節,傳統手術容易造成大面積傷口且引發併發症,蔡伯伯在不敢下決心開刀的狀況下,拖延數十年,直到足部變形、無法穿鞋,手部也變形到生活無法自理的地步才至亞東醫院接受「超音波刀震碎痛風石的微創手術」。亞東醫院骨科部醫師吳凱文表示,切除痛風石手術使用的「超音波刀」非傳統所認知的手術刀,是一種利用超音波高速震動,將痛風石震碎洗出的儀器,特色是「切軟不切硬」,有別於傳統手術刀,超音波刀可以震碎痛風石,卻不傷害到肌肉、神經或軟骨組織,減少不必要的傷害。該手術相當適合像蔡伯伯這樣的病患,手術後的蔡伯伯恢復良好,現在已經可以重新穿上鞋子,順利解決多年來的困擾。經過微創手術之後,不僅除去痛風石,傷口也非常小。(圖/亞東醫院提供)吳凱文醫師指出,超音波刀有別於傳統刀具,手術傷口比1元硬幣還小,有時甚至只有一個小洞,傷口不大、復原快,可大幅降低感染機率。對於一些罹患心臟血管疾病、新陳代謝疾病或糖尿病的人而言,超音波刀的微創手術只需半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不易引起併發症,減少大面積開刀或全身麻醉風險。吳凱文表示,如果痛風石所在位置沒有太大神經血管,也不是在常用關節處,表淺且沉積石不大,術後通常不需要住院,可以馬上回家。但醫師也強調,要判斷術後是否需住院,須先評估病患的尿酸控制狀況,再透過X光或超音波進行輔助觀察,非能從外觀就能判定。吳凱文指出,若患者為一次清除多顆或大顆痛風石,或是痛風石清除後需要引流等,則還是會建議住院觀察。吳凱文醫師提及,如果痛風石沒有侵犯到關節,九成以上患者麻醉退後就可以走路了,甚至有些痛風石較小或表淺的病患,術後沒有任何異常感。醫師也建議,手術後的病人須細心照顧患部7-10天不碰水、保持傷口乾淨,同時「忌口」且多喝水降低發炎指數,避免恢復期間再次因尿酸過高而就醫。吳凱文建議,若痛風石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且透過藥物溶解成效有限,就可以考慮開刀。吳凱文也呼籲患者一定要及早就醫,因為不少病患都等到關節變形,痛風石腫脹到皮膚破皮時,才甘願開刀治療,但這時才清除嚴重痛風結石的話,會破壞表面皮膚的血液循環,容易造成術後關節周圍皮膚壞死,關節暴露,提高開刀的風險,且傷口更難癒合,嚴重者可能會面臨截肢。吳凱文也提及有些病患會合併其他代謝疾病,使手術更加複雜化,建議患者當主治醫師說需以開刀治療時,切莫再抱持著等待觀望的心態,導致結晶堆積成石,提升開刀風險,進而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