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識感
」 病識感 基隆 精神病院 殺人未遂 監護常連續工作17小時!工程師老公「半夜聽訊息聲就衝出房間」 網勸:別賺很多卻沒命花
科技業雖然薪資高,年終分紅也比其他不少產業更加優渥,但伴隨著高工時、高壓環境,仍讓許多人吃不消。一名人妻就表示,老公在某科技廠上班,時常晚上12點都還沒吃晚餐,還曾一路工作到凌晨2點多,甚至在睡覺時聽到手機有訊息,便會瞬間跳起來、衝出房間處理到早上,讓她忍不住感嘆「這種生活真的超沒CP值」。這名人妻日前在Dcard以「老公加班到半夜聽到訊息聲彈起來」為題發文提到,老公在科技廠工作3年,之前1年都會有3季要加班到很晚,大概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9~11點,後來陸續有同事離職,公司並未補人,僅剩下2個主管、老公以及另一位同事。原PO說,老公從8月底開始瘋狂加班,最早可以在晚上11點下班,最晚則要到凌晨2點,等於連續工作17小時,「下班回來會跟我說今天吐了,然後發燒;隔天,又去上班;再某天又跟我說頭暈;有天又說胸悶」。原PO無奈道,「他睡覺的時候手機聲音會開著,有天半夜大陸產線的同事密他幾聲,他會跳起來衝出房間開電腦,然後就這樣到早上……前陣子假日剛出門要辦點事情或吃飯,他看到同事的訊息,通常都要馬上回家」。原PO感到相當心疼,曾詢問老公要不要離職,對方卻說要先忙到一個段落(約是明年3月)。而老公最近到大陸出差,原以為對方可以趁機多休息,卻發現老公常常到晚上12點都還沒吃晚餐,且週六、週日都得上班,「真的很想直接幫他遞辭呈,叫他直接買機票回台灣……不重視員工的公司真的很爛,這種生活真的超沒CP值」。貼文一經曝光後,網友們紛紛留言勸到「這樣是不行的,趕快換工作了!人命只有一條,沒有補血,是會陣亡的」、「這個應該快暴斃了吧,速速離職」、「會死喔,有這麼缺錢嗎?」、「命是自己的,選擇自己做。要當賣命奴才誰也擋不了」、「胸悶,非常危險的病徵,請提高病識感,快去就醫」、「以前的我也會覺得再撐一下,自從看到家人生病之後覺得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賺了很多錢卻沒有命可以花」。
慢性蕁麻疹確診難、病程久 抑鬱症罹病風險增6倍
正值入秋、天氣變化之時,正是蕁麻疹好發、加劇的時間點。據統計,近500萬國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症狀,而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成因與維持時間大不同,但因為名稱、症狀相近,加上對於疾病的迷思讓民眾難以分辨而延後就診,導致症狀頻繁發作或惡化。適逢10月「世界蕁麻疹日」,為提高病識感與提供患者全面性支持環境,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並將疾病具象化為「蕁寶」,打造全方面衛教資訊平台,助民眾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其中急性蕁麻疹通常為急性過敏,症狀多半在數日或一至二週內消失。反之,當症狀反覆持續六周以上,很大機會就是慢性蕁麻疹。據統計,臺灣高達十六萬人口受慢性蕁麻疹影響,其中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女性罹患風險較男性兩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雖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一般可依發病時間做簡單區分,但門診觀察許多患者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具有迷思而延後就醫。像是當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時,患者會以為忍一下就好,或是與急性蕁麻疹、過敏等混淆等,嘗試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環境、避免特定食物等,但卻未好好就醫治療,使得症狀一直反覆出現、無法痊癒。因此,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兩年,較其他皮膚疾病較久。他提醒,遇到皮膚疾病時要先釐清成因、症狀與發作時間。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大多數和食物、空氣髒污無直接關係,主要成因為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進而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皮膚組織與觸發炎症反應,難以自然緩解。而在症狀頻繁發作下,將容易合併多種不同疾病,像是甲狀腺炎、焦慮症、抑鬱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許多不同的誘發因素,如持續的壓力、過度憂鬱將影響免疫反應,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陳俊賓醫師進一步說明,持續的炎症反應也會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平衡,以及生理的不適也會讓患者感到壓力、無助和焦慮,影響心理健康。國外研究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分數呈顯著正相關。以及1/3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同時罹焦慮或抑鬱症,而得抑鬱症風險更為常人六倍,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增加患者壓力,形成負向循環。而且,慢性自發性麻疹病程久,研究指出半數以上的患者病程會超過一年!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如同箭在弦上一般。當誘發因素出現,比如說壓力、慢性發炎等,開始產生蕁麻疹症狀。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女性病患約為男性的兩倍,門診時常見許多現代的三明治族女性。他分享臨床案例,一名40多歲的劉小姐,身為標準的三明治族群需負擔家庭經濟。不僅對外職場工作繁忙,下班後對內也要面對長輩照顧和孩子成長,進而開始出現不明紅疹,一開始很像是蚊子咬的小疹子,自認為過敏後自行排除奶蛋等過敏源,卻只有得到部分改善後復發,甚至出現情緒不穩定影響日常生活還不自知。但也因為工作繁忙,所以只能抽空去藥局買成藥,但效果也仍然有限。直到工作上下屬以無法承受她「情緒不穩」、「脾氣暴躁」為由提出離職,才驚覺壓力和紅疹已經對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開始積極就醫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對患者影響深遠,不僅是皮膚上腫脹、搔癢的不適感,以及心理健康的雙重打擊,研究指出七成患者工作效率受影響,平均缺勤率更達三成六,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因此,卓醫師也表示,過往病患習慣以發作時的照片提供給醫師看診,但實際上應有更多、更好的檢測方式可以及早介入與持續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可以依照現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治療共識逐步治療,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可以考慮依照治療共識的建議,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在用藥過程中持續記錄蕁麻疹檢測表,並與醫師溝通討論最佳藥物治療策略。另外,壓力管理和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患者可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紓解壓力,幫助改善病情。
哈佛研究!「日喝一杯含糖飲料」運動也沒用 22歲男差點洗腎
22歲的陳先生體格相當壯碩,身高180公分,體重超過120公斤,近期體重卻開始莫名下降,4個月掉了20公斤,原以為是瘦身有成,但伴隨著出現泡泡尿(蛋白尿)、工作容易疲倦等狀況,家人有所警覺,便帶他前往醫院腎臟內科進行檢查,結果顯示空腹血糖25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達9%,確診糖尿病,且伴隨著第三期慢性腎臟病與腎衰竭,腎功能只剩下正常人的3至4成。雙和醫院副院長吳美儀醫師表示,陳先生因在速食店工作的關係,飲食相當不均衡,蔬菜量嚴重不足,且因工作相當忙碌,閒暇之餘便會來杯手搖飲紓壓,常常一天就喝一、兩杯手搖飲,也沒有運動習慣,所以才導致憾事發生。除開立血糖控制相關藥物外,也安排衛教師、營養師介入給予衛教指導,並叮囑得改善生活及飲食習慣,控制血糖、血壓,積極配合治療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吳美儀醫師提醒,手搖飲可以說是台灣人生活中的小確幸,珍珠奶茶更是風靡全球、引以為傲的「台灣之光」,但這些飲品大多是使用人工合成高果糖糖漿,會造成三高、脂肪肝及痛風等慢性病,也會導致孩童及青少年的心臟病風險升高。根據調查,台灣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每天喝一杯含糖飲料的比率接近25%。長期追蹤這群人,發現含糖飲料量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有很強的連結。另外,也有致癌的風險,如胰臟癌等,臨床研究推測,近年來40歲以下年輕人胰臟癌增加,可能與含糖飲料的盛行有關。吳美儀醫師指出,一杯700毫升的全糖珍珠奶茶,其含糖量約62公克,已超過食藥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應低於50公克的上限;而今年二月哈佛公衛學院的研究指出,每天一杯以上的含糖飲料,就算每週運動量超過150分鐘,都無法抵銷其帶來心血管疾病風險。另外,雙和醫院腎臟內科的研究也發現,一天一杯含糖飲料量大幅提升罹患腎臟病的風險,亦可能造成糖癮、肥胖等問題,最新調查顯示,國人肥胖及過重率已達50.3%,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缺乏立即發生的危險,年輕朋友對於多數慢性病警覺性與病識感較為薄弱,也發現喜好喝手搖飲或含糖飲料的朋友通常也伴隨著其他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是缺乏運動、蔬菜攝取少而肉類攝取多,以及喜好油炸品及泡麵等高熱量食物,因此「一天一杯手搖飲」其實只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的冰山一角。吳美儀醫師呼籲,別因口腹之慾,或為了享受短暫的「小確幸」而造成終身遺憾,擁有健康的體魄才是掌握幸福人生的關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刻不容緩。
星生代/Sandra聲帶中風 復健半年「0收入」躍升百萬網紅
百萬網紅Sandra和好友Eko一同主持YouTube頻道《驚奇玩起來》,與名人逗趣的互動,創造了許多網路經典片段。從小熱愛英文的她,除了在網路世界大放異彩外,更是一位英文老師、口譯員,甚至是滾石唱片簽約樂團妮可醬的主唱。日前Sandra還接下與綜藝大哥胡瓜搭檔主持《拜託ATM》的重大任務,踏入了電視圈的新領域。從小就對英文情有獨鍾的 Sandra,以前非常迷戀好萊塢電影《捍衛戰警》,尤其是男主角基努·李維,於是她把電影錄成卡帶睡前播放,「當下單純好喜歡他,想跟他更0距離,小時候常幻想如果看到基努·李維要跟他說什麼,總不能中間有語言隔閡。」加上她兒時每年暑假都會出國探親,與親戚小孩一同玩樂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到了英文。Sandra自嘲:「我從小就知道我數學很爛、畫畫醜,煮飯難吃,語言就很OK,英文對我是事半功倍,也因為這樣自信產生更多的興趣。」她18歲為了賺取零用錢,開始當大學教授小孩家教,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變成我禮拜天都要教課,國外讀書也沒停過」。回台後,Sandra先是擔任口議員,之後她在Eko推薦下到台中補習班授課。說到她和Eko認識的契機,Sandra透露其實Eko是她高中男友的朋友,儘管2人早已與前男友都不在一個生活圈,但她和Eko的友誼卻延續至今,Sandra笑說:「我跟Eko都很喜歡英文,對英文教學很有熱誠,雖然他平常個性討厭但沒關係,我們聊英文的時候,我對他是沒有一點質疑。」Sandra從事教學、口譯員都是為了賺外快,結果一舉成為名師。(圖/侯世駿攝)2人在台中補習班稱霸近7年,Sandra的聲帶卻無預警中風,足足2周沒聲音,但補習班為了正常運作,僅等她3天,Sandra經濟來源瞬間歸0,「醫生說我聲帶中風,它太緊繃,大家以為小聲講話就好,其實要用胸腔講話」,也因為身體亮紅燈,讓她意識到「要愛惜身體」,她花了半年復健,才再次重返口譯身分,現在已經擁有「病識感」,「聲音快不行自己會知道,假設我今天很操喉嚨了,待會有人要找我去唱歌,我絕對不可能,我會回家或一整天不講話,最粗暴的休息法就是最簡單的保養」。因為大量講話,Sandra曾經聲帶中風,復健半年才好轉。(圖/侯世駿攝)至於為何加入踏入線上家教一途,Sandra笑認依舊是Eko介紹,好巧不巧,她加入後半年碰上新冠疫情,Sander不諱言:「我們倆在新冠反而賺更多錢,因為線上很方便,一整天都不用換睡衣,而且zoom有點美肌,可以素顏上陣。」而她們倆如何成為頻道主持人,其實是公司為了宣傳AmazingTalker找上阿滴當代言人,當時阿滴策畫「各國英文發音大亂鬥!」,意外催生出《驚奇玩起來》,「一開始找很多YouTuber一起玩遊戲,發現大雜燴效果不見得好,後來慢慢轉型,有1、2集是我跟Eko抬槓,發現效果不錯,就默默便我們一起主持」。Sandra是樂團妮可醬主唱,也和好友Eko(右)經營網路節目打出知名度。(圖/翻攝自Sandra IG)頻道經營3年,至今逾70萬人關注,Sandra認為她和Eko朋友互動,讓每次錄影都像在「玩」,加上背後有完整的團隊,讓她們沒有後顧之憂,是好成績的關鍵。但要從網路轉戰電視,Sandra坦言當初接到《拜託ATM》邀約,因為自由慣了本想拒絕,最後得知搭檔是胡瓜,僅猶豫一晚就點頭決定挑戰自我。Sandra形容,胡瓜的地位是一進攝影棚,所有的人都要起立歡迎,但胡瓜卻不吝嗇於指導,也絲毫不會倚老賣老,還會和Sandra討教新媒體經營,「我每次錄完影我都會跟他鞠躬,謝謝瓜哥今天的照顧,他在業界是40年的電視天王,帶著我這個電視圈小白,我充滿感激」。Sandra笑說自己只在胡瓜身邊學習幾個月,已經從應聲蟲進化到敢開大哥玩笑,有時不小心職業病上身,糾正胡瓜英文發音,她雖然擔心會不會玩得太過份,「但瓜哥有時候也會開黃腔,我都想說這樣可以嗎?如果這樣可以,我那樣應該也OK吧!」身為電視主持新手,Sandra感謝胡瓜帶領與指導。(圖/翻攝自Sandra IG)雖然只在胡瓜身邊學習幾個月,但Sandra已經敢開大哥玩笑,還會糾正胡瓜英文發音。(圖/侯世駿攝)
基隆逃脫人犯抵台北瘋狂步行 警鷹眼小組出動!鎖定「龍山寺出沒」
犯下殺人未遂遭判刑的39歲男子簡郁紘,19日在基隆市某醫院監護趁「放封」時逃逸,一路從基隆逃脫至台北市,引起民眾恐慌。據了解,簡郁紘於19日下午搭乘客運來到台北市,在南京公寓公車站牌下車,隨後一路在北市步行,不知所蹤,警方已經召集鷹眼小組,分析過濾監視器,警方推斷簡郁紘以前經常在龍山寺附近出沒,也鎖定派員加強巡邏。據了解,簡郁紘於2023年1月23日,在台北市手持玻璃酒瓶尾隨、攻擊一名女子,最後導致女子頭部、頸部受傷,女子也急忙跑向路旁求救,所幸路人出面制止,不過女子受傷嚴重險些喪命。該案審理期間,台北地院認為,簡郁紘明顯涉犯《殺人未遂》,但由於其罹患有思覺失調症,同時也缺乏病識感,過往均未接受完整的精神治療,所以才導致產生幻聽、攻擊路人的行為。因此最終判處簡郁紘3年有期徒刑,同時優先施以監護5年,未料,簡郁紘卻趁赴醫院之際,趁隙逃脫。經查,簡郁紘於本月19日脫逃後,當天即搭上客運前往台北市,在南京公寓站下車,後續行蹤不明。簡郁紘疑似躲避追查,以步行方式在北市瘋狂亂走,分局的鷹眼小組與北市刑大,正派人調閱監視器鎖定行蹤;由於簡郁紘曾在萬華龍山寺附近出沒,警方已在附近加強緝捕。
基隆殺人未遂犯入北市 警方掌握「龍山寺周邊出沒」
遭台北地檢署判處監護處分的39歲男子簡郁紘,19日當天趁著監護的基隆某精神病院放風之際,竟然逕自逃脫。由於簡男先前涉犯殺人未遂,且具有明顯攻擊性,因此消息曝光後,引起外界重視。目前有消息指稱,簡郁紘於19日下午搭乘客運來到台北市後,就在南京公寓公車站牌下車,目前警方掌握到資訊,推斷簡郁紘以前經常在龍山寺附近出沒,因此加強巡邏附近。據了解,簡郁紘因於2023年1月23日當天,在台北市手持玻璃酒瓶尾隨、攻擊一名女子,最後導致女子頭部、頸部受傷,女子也急忙跑向路旁求救,而在路人出面制止後,簡郁紘才停止攻擊。但此舉也差點造成女子命喪黃泉。在審理期間,台北地院認為,簡郁紘明顯涉犯殺人未遂,但由於其罹患有思覺失調症,同時也缺乏病識感,過往均未接受完整的精神治療,所以才導致產生幻聽、攻擊路人的行為。因此最終台北地院判處簡郁紘3年有期徒刑,同時優先施以監護5年。未料如今簡郁紘卻趁院所放風之際,趁隙逃脫。基隆警方調查後發現,簡郁紘當日身穿白色圓領T恤、黑色長褲與長袖方格紋襯衫,從醫療院所逃脫之後,曾搭乘首都客運前往北市松山區,基隆市刑大發現後,隨即通知北市刑大,目前北市刑大也正派人調閱監視器當中。報導中也提到,簡郁紘搭乘客運後就在北市南京公寓站下車,後續行蹤不明。但警方掌握情資,簡郁紘之前時常在萬華龍山寺附近出沒,因此目前已經在附近加強緝捕。
殺人未遂犯人在基隆「警方公布出沒熱區」 逃亡之際還偷飲料
遭台北地檢署判處監護處分的39歲男子簡郁紘,19日當天趁著監護的基隆某精神病院放風之際,竟然逕自逃脫。由於簡男先前涉犯殺人未遂,且具有明顯攻擊性,因此消息曝光後,引起外界重視。目前基隆警方調閱監視器時發現,簡郁紘曾在基隆信二路、田寮河一帶出沒,甚至還曾於西定路的超商竊取飲料,目前警方已經加派人手增強巡邏密度,期望能盡速將簡郁紘逮捕歸案。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簡郁紘自19日上午放風之際逃脫後,當時其身穿白色圓領T恤、黑色長褲與長袖方格紋襯衫,之後其便沿著安一路往基隆市區的方向前進,後續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簡郁紘曾於20日中午左右出現在信一路、田寮河一帶,20日下午甚至在西定路一處超商竊取2瓶飲料。也因為如此,目前基隆警方已經發布訊息,要求各分局外勤(所)隊加強巡邏密度,並針對轄區的便利商店、賣場、車站、宮廟與遊民聚集地加強巡邏查訪,更表示如有查獲或通報情資者,立即從優敘獎及頒發獎勵金。據了解,簡郁紘因於2023年1月23日當天,在台北市手持玻璃酒瓶尾隨、攻擊一名女子,最後導致女子頭部、頸部受傷,女子也急忙跑向路旁求救,而在路人出面制止後,簡郁紘才停止攻擊。但此舉也差點造成女子命喪黃泉。在審理期間,台北地院認為,簡郁紘明顯涉犯殺人未遂,但由於其罹患有思覺失調症,同時也缺乏病識感,過往均未接受完整的精神治療,所以才導致產生幻聽、攻擊路人的行為。因此最終台北地院判處簡郁紘3年有期徒刑,同時優先施以監護5年。未料如今簡郁紘卻趁院所放風之際,趁隙逃脫。除了警方戒備之外,也因為簡郁紘逃脫的關係,基隆市政府教育處於20日發出聲明稿,表示因應受監護處分人近日從基隆地區逃脫,為維護校園安全,該市校園開放自113年5月20日(一)起至113年5月22日(三)止暫停實施,如有延長再行通知。
監護殺人未遂犯逃脫時衣著曝光 基隆警方提醒:具有攻擊性「發現即通報」
39歲男子簡郁紘,因先前犯下殺人未遂案,最後遭法院判處3年有期徒刑,並施以監護5年。但目前有消息指出,簡郁紘被安排至基隆某精神病院實行監護時,19日上午趁著放風之際逃脫。目前基隆警方也公布簡郁紘逃脫時的衣著畫面,同時也呼籲民眾,簡郁紘有精神疾病史,且具攻擊性,如民眾發現疑似對象,可撥打110向警方通報。據了解,簡郁紘因於2023年1月23日當天,在台北市手持玻璃酒瓶尾隨、攻擊一名女子,最後導致女子頭部、頸部受傷,女子也急忙跑向路旁求救,而在路人出面制止後,簡郁紘才停止攻擊。但此舉也差點造成女子命喪黃泉。而在審理期間,台北地院認為,簡郁紘明顯涉犯殺人未遂,但由於其罹患有思覺失調症,同時也缺乏病識感,過往均未接受完整的精神治療,所以才導致產生幻聽、攻擊路人的行為。因此最終台北地院判處簡郁紘3年有期徒刑,同時優先施以監護5年。後續簡郁紘依規定被交付給基隆某精神病院進行監護,但於19日下午2點30分,該院向基隆市警察局通報,表示簡郁紘於19日上午放風時期逃脫。基隆警察局獲報後,隨即通報台北地檢署,目前主任檢察官已經開出拘票並發布通緝。根據媒體報導指出,目前基隆警方也透過調閱監視器的方式,取得了簡郁紘從院內逃脫時的畫面,從畫面中可以看到,簡郁紘身穿白色圓領T恤、黑色長褲,外面套著一件長袖格子襯衫,獨自行走在馬路上。基隆警方表示,簡郁紘有精神疾病史,且具攻擊性,如民眾發現疑似對象,可撥打110向警方通報。
拿酒瓶尾隨女子毆打遭判精神醫院監護 殺人未遂犯「放風時逃脫」檢方急發通緝
罹患有思覺失調症39歲男子簡郁紘,因先前犯下殺人未遂案,最後遭法院判處3年有期徒刑,並施以監護5年。但目前有消息指出,簡郁紘被安排至基隆某精神病院實行監護時,19日上午趁著放風之際逃脫。目前檢方已經發布簡郁紘的照片,同時核發拘票並發布通緝。據了解,簡郁紘因於2023年1月23日當天,在台北市手持玻璃酒瓶尾隨、攻擊一名女子,最後導致女子頭部、頸部受傷,女子也急忙跑向路旁求救,而在路人出面制止後,簡郁紘才停止攻擊。但此舉也差點造成女子命喪黃泉。而在審理期間,台北地院認為,簡郁紘明顯涉犯殺人未遂,但由於其罹患有思覺失調症,同時也缺乏病識感,過往均未接受完整的精神治療,所以才導致產生幻聽、攻擊路人的行為。因此最終台北地院判處簡郁紘3年有期徒刑,同時並施以監護5年。後續簡郁紘依規定被交付給基隆某精神病院進行監護,但於19日下午2點30分,該院向基隆市警察局通報,表示簡郁紘疑似於19日上午放風時期逃脫。基隆警察局獲報後,隨即通報台北地檢署,檢警也同步聯繫簡郁紘的母親,經詢問後,確認簡郁紘並未返回新北市的住家。而也因為如此,目前主任檢察官已經開出拘票並發布通緝,根據刑事局官網的「重要緊急查緝專案」資料顯示,簡郁紘身上無財物、未使用手機,病況為思覺失調症(幻聽)、簡男著白色上衣、黑色長褲、外穿長袖方格紋襯衫。通緝文中同時也提醒「簡嫌具有精神病例及有攻擊性,所犯罪行為殺人未遂,查緝時請注意安全。」
久咳不癒恐罹氣喘!峮峮分享心路歷程 「3要點4字口訣」守護健康
今年的世界氣喘日是5月7日,健保署、國健署偕同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於世界氣喘日記者會,聯合首推易懂的掌握氣喘3大要點與4字口訣。衛教大使峮峮也現身分享自身氣喘經驗。2022年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調查指出,台灣成人氣喘盛行率大概是12%,兒童氣喘盛行率則有15%。換言之,全台灣仍有約140萬的氣喘病人尚未被診斷或持續追蹤氣喘。根據2024年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氣喘遵醫囑性的大型醫院普查發現,氣喘病人中有加入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門診回診率相較於未加入此方案的氣喘病患有差距20%。其中統計未加入氣喘照護方案的病患,其氣喘基礎抗發炎吸入劑之用藥遵從性僅33%。相當於一年僅有120天使用藥物。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部主任陳育民教授表示從此普查中觀察到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有助於提升氣喘病人病識感與回診率。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表示過去幾年來,透過「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的論質計酬機制,搭配雙向轉診制度,已使得氣喘急診與住院比例逐年改善,並有降低。未來希望持續與學會、醫院以及基層合作,落實氣喘用藥的衛教持續教育,強化規律回診降低氣喘惡化風險,讓資源花在更多需要幫助的氣喘病人。後疫情時代,大部分民眾皆有染疫經歷,即便喜獲「一條線」也深受長新冠所擾,咳個不停。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廖文鎮理事長表示,許多患者皆久咳難耐才就診,如果出現久咳兩週以上、咳嗽有咻咻聲、胸口緊、以及反覆感冒等4大症狀,很可能就是「氣喘」的典型症狀。有感於現今氣喘照護治療處境,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協同全台百位胸腔科醫師一致認同,於世界氣喘日公布強調「氣喘三大要點」:1、發現:民眾需熟記4字口訣「咻、閉、久、哇」,分別對應咳嗽咻咻叫、胸口閉緊感、久咳不癒、反覆出現感冒症狀,提升自我檢測是否有氣喘症狀。2、監測:除了4字口訣對照常見的四種氣喘症狀外,民眾也可使用氣喘居家監測尖峰呼氣流速器,輕鬆掌握氣喘狀況。呼氣流速紅、黃、綠,紅燈代表為60%的「危險範圍」、黃燈代表為60%~80%的「需注意範圍」,以及綠燈代表為80%~100%的「安全範圍」。3、控制氣喘不發作:欲使氣喘穩定不發作,使用抗發炎吸入型類固醇是關鍵!切勿依賴短效緩解用吸入劑「救急」,年用逾3支,可能增加惡化、死亡風險。一同與會的氣喘衛教大使峮峮也分享過去經驗:「小的時候氣喘狀況非常嚴重,一點點刺激都能讓我咳得痛苦不已。起初以為是過敏,結果竟然是氣喘!」峮峮也指出,光靠改變生活作息並非長久之計,「後來我也是經過與醫師討論後隨身常備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抗發炎,除了備不時之需之外,規律使用下來真的狀況好轉非常多。」現在即使季初季末等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巨大的環境也能照常活力滿滿上球場應援,再也不必承受氣喘之苦!台灣胸腔暨重症醫學會理事長再次呼籲國人,如果有四個症狀「咻(咳嗽咻咻叫)、閉(胸口閉緊感)、久(久咳不癒)、哇(哇!反覆出現感冒症狀)」應要遵循醫囑,規律回診找專業胸腔科醫師來做診斷,維持安心健康生活品質。
眼壓正常也有可能青光眼! 7危險族群應每年定期做「這些」眼睛檢查
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全台青光眼盛行率約為3%,且患者人數逐年上升,目前已突破45萬人。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暨三軍總醫院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指出,過去5年青光眼確診人數成長22%,3C產品的使用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青光眼發展有如「雪球效應」,越晚期惡化越快,而且眼壓正常也有可能有青光眼,因此呂大文理事長提醒,7危險族群應定期接受眼科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青光眼7危險族群注意 眼壓高也可能青光眼青光眼分為急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呂大文理事長表示,大部分的患者都屬於慢性青光眼,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忽略,但青光眼惡化速度如滾雪球般,一開始沒有感覺,中期周邊視野開始缺損,可能影響生活但還過得去,但中晚期惡化速度會加快,最後可能因此失明。由於青光眼主要是因為房水無法排出,使視神經受到壓迫漸漸萎縮所產生的疾病,因此許多人認為眼壓高才會青光眼,但呂大文醫師強調,亞洲85%的患者屬於為正常眼壓型青光眼,他們眼壓正常但視神經仍逐漸萎縮,所以即使眼壓正常也有可能會罹患青光眼,因此建議以下高風險族群應特別注意:有青光眼家族病史(直系血親罹患青光眼者,其罹病機率會多7-9倍)年長族群高度近視(近視度數≥500度)糖尿病患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曾受過傷特殊族群: 女性、55歲以上身高少於160公分遠視介於100至400度間 女性、55歲以上身高少於160公分遠視介於100至400度間呂大文醫師建議,這些高風險族群應每年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包括眼壓檢查、眼底檢查、視神經及視野檢查等,避免錯過早期治療黃金期。治療不只有眼藥水 應積極治療避免加速失明目前青光眼治療第一線藥物以眼藥水為主,不過亞東紀念醫院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張珮瑤醫師指出,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追蹤兩年的研究報告顯示,有四分之三的青光眼患者並未持續用藥。張珮瑤醫師分析,未持續用藥的可能原因包含病識感不夠、對治療及疾病認知不足、覺得視力沒改善又有副作用就放棄治療,或是因為太忙碌、有時合併許多用藥而忘記點藥錯失治療。不過其實現在青光眼有許多治療方式,像雷射、傳統手術(如:小樑網切除術、濾過管植入術)、微創支架手術等,張珮瑤醫師表示,若控制不佳或無法忍受藥水副作用,應考慮下一步治療,雖然青光眼視神經損傷是不可逆的,但可以減緩視神經惡化的速度,避免持續萎縮最後失明。
畢業後求職壓力山大?她陰晴不定原來是壓力引發躁鬱症
26歲的邱小姐畢業後初入職場,原本活潑開朗的性格卻開始變得陰晴不定,有時在短短一週內感到無比興奮和活力充沛;然而過了高昂情緒後,又瞬間陷入深深的沮喪和無助中。經親友建議,她尋求精神科醫生幫助,最終被診斷為躁鬱症。診治初期,邱小姐因對藥物治療的不瞭解而存有疑慮,特別是長效針劑的使用,認為「打針」代表病情加重而感到十分抗拒,在醫師詳盡解釋下,瞭解「打針」只是將原來的藥物成分轉化為針劑型態,不須每天服藥就能讓藥物在體內緩慢釋放。隨著時間推移,邱小姐開始感受到長效針劑帶來的正面影響,躁鬱症症狀也獲得了顯著改善。她能夠更好地管理情緒、不再像以前那樣波動劇烈,並能維持正常的社交及工作,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幅改善,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躁鬱症切勿輕忽 復發率高且大腦終身受損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老年及復健社區精神科許智維醫師指出,躁鬱症多發生於20歲左右的年輕族群,其終生患病率約為2%,且復發率高,病情若反覆發作並呈現慢性化,將持續影響病患生活至年長。如果不接受治療,將導致躁鬱症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患者將承受反覆住院、病情起伏的情形,長久下來可能會增加自殺風險以及對腦部功能的損傷,最後花費更多時間治療並錯過人生中許多重要時刻,可以說是相當可惜,因此在早期症狀出現時就立即介入治療至關重要。藥物治療要做好 躁鬱症治療方式一次看許智維醫師表示,躁鬱症的藥物治療重點在縮短發作時間,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狀態並預防再次復發,主要給藥方式包括口服藥物和長效針劑。口服藥包括情緒穩定劑、抗憂鬱藥以及抗精神病藥物等,患者需每日按時服用以確保藥物的穩定濃度。長效針劑則是每個月注射一次,即可在體內緩慢且持續釋放的藥物,有助於保持體內藥物濃度的穩定,減少症狀復發。「長效針劑是近年來較新的治療方式之一,適用於生活忙碌、容易忘記服藥的患者,或是病識感不佳、認知功能受損者,減輕他們的服藥壓力,並提高藥物順從性。」許醫師強調,長效針劑的藥物成分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優勢,較不會造成代謝症候群、發胖、嗜睡和頭腦昏沉等問題。揮別躁鬱症 長效針劑助患者一臂之力目前在台灣符合躁鬱症診斷的患者,都可依個人生活方式和治療偏好,與醫師討論使用新一代長效針劑治療。醫師通常會先試用相同成分的口服藥物,確認對患者是否有效且無重大副作用,才會開始使用長效針劑,幫助患者重拾生活自主權。
失智保養班2/首間都會型「記憶保養班」落腳台北 深入社區「讓長者找回尊嚴」
台北市八德路的慈濟環保站二樓,傳出陣陣歡笑聲。CTWANT記者在1月16日時走進一看,許多長者與家人、看護一起唱歌與做活動,這是全台第一個都會型記憶保養班,在這裡有失智症中心的醫師和個管師、志工,大家一起無償付出、陪伴銀髮族減緩老化。這個位在台北蛋黃區的記憶保養班發起人,正是創辦失智伴行病友會創辦人黃國倫與太太江旻真。「這裡許多老人家都是初期失智,但並沒有病識感,一般人可能也難以發現,只有最親近的家人會察覺到長輩『怪怪的』,一直到我們這裡才知道是失智了。」黃國倫望向一旁正在唱歌的長者嘆氣說。原本從事傳產及投資業的黃國倫坦言,自己是因親友受失智所苦,才開始了解這個疾病,創辦病友會就是希望更貼近失智患者的生活,才能真正知道他們的需求。「我發現很多輕中度患者無處可去,日照中心雖然很多,但看得到、用不到,這些家屬該怎麼辦呢?」江旻真(左)輕聲詢問長者是否需要幫忙,在記憶保養班中,有將近80位志工與她一起輪流照顧這些老人家。(圖/黃威彬攝)一年多前,黃國倫與太太江旻真特別到嘉義向曹汶龍醫師請益。曹汶龍是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10多年前在嘉義大崎村創辦第一個記憶保養班據點,之後陸續在中南部如彰化、高雄、台南都有駐點。「曹醫師一直在社區推動『記憶保養班』,透過課程、活動,讓社區內的民眾更了解失智,每周一次的活動也能讓失智患者動動手腳跟大腦,而家屬也能獲得喘息。」因此黃國倫去年在台北八德設立第一個都會型記憶保養班。曹汶龍說,「記憶保養班和長照的失智據點不同,首先,失智據點人力較缺乏,而且大多是領薪水的,所以難免公事公辦;而記憶保養班的醫師、志工、個管師、諮商心理師等都是自發、無償的付出,我們還會去『家訪』,深入失智家庭中,找出家屬真正的需求。」黃國倫認為都會區尤其需要記憶保養班,「都會的居家空間狹窄,鄰里互動較少,失智患者與家屬大多一起待在家中,對彼此來說壓力都很大。如果在社區內有一個地方,它不叫失智據點,而是保養記憶的地方,來這邊的人不是病人,而是大家的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做手作,那長輩就會一直期待來。」黃國倫說,很多初期失智的長者不認為自己生病,部分也會抗拒去一些失智機構,甚至有些會有被遺棄的感覺,而記憶保養班在他們熟悉的社區內,氣氛也很像一個大家庭,讓長輩們自然而然融入其中。80歲的范奶奶就很喜歡記憶保養班的活動,1月7日曹汶龍、黃國倫、江旻真與其他記憶保養班的志工一起到范奶奶家中拜訪。「范奶奶失智退化愈來愈明顯,外勞不想照顧而離開,於是兒子、媳婦搬去一起同住,兩人照顧得身心俱疲,兒子甚至壓力大到去看精神科。」曹汶龍說,當天看了范奶奶的居家設備後,建議兒子媳婦在自己房間裝設電視,這樣想離開照顧壓力時,至少可以回到房間放空。曹汶龍、黃國倫、江旻真與記憶保養班的志工一起進行家訪,不只貼身了解長者需求,最後還一起唱《小城故事》及《望春風》。(圖/江旻真提供)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對照顧者來說卻差異非常大,尤其在都會狹小的生活空間裡,照顧者常常難以逃離那個充滿壓力的空間。「你猜猜失智症家屬最想去哪種旅館度假?不是五星級飯店,而是小小的膠囊旅館,他們不需要豪華的享受,他們只想獨處與放空。」曹汶龍說。這些都是記憶保養班能做,而失智據點做不到的,黃國倫分享,「記憶保養班裡一位90多歲的阿嬤,上周二還跟我們一起開心活動,她的兒子也送餐給大家一起享用,周六阿嬤跟兒子一起去百貨公司逛街,晚上還吃蛋糕,夜裡就在睡夢中安詳辭世了,阿嬤的兒子跟我們說,『過去一年來媽媽每周都期待來記憶保養班,很感謝大家讓媽媽最後的時光如此快樂。』」曹汶龍說,記憶保養班讓這些老人家在熟悉的環境慢慢退化,他們很喜歡這裡,這讓他們有活著的意念,一直活力無窮,直到某一天快樂又有尊嚴地離開人世,這件事非常重要。黃國倫認為台灣應該有更多記憶保養班在各個社區,他們願意無私「輸出」經驗,好讓這些老人家與家屬都能在失智的浪潮中,喘一口氣。
工程師包尿布上班因「鼠蹊部流膿 」 醫曝不是青春痘而是汗腺炎
南韓明星李洪基日前透露,罹患化膿性汗腺炎長達18年,由於臀部會疼痛潰爛流膿,必須隨身攜帶10件內褲更換,甚至動過8次手術。事實上與李洪基有同樣困擾的人不在少數。一名50歲的工程師,大約7年前發現鼠蹊部和股溝冒出2到3顆「痘痘」,後來從點延伸成線,更出現腫脹、分泌物,甚至包尿布上班,直到1年多前自己上網找線索,終於證實困擾多年的怪病是「化膿性汗腺炎」。根據這名翁姓病友分享,大約7年前發現鼠蹊部和股溝冒出2到3顆「痘痘」,陸續在皮膚科、外科、泌尿科「流浪」都沒有得到確切診斷,後來病灶更從點延伸到線,於是被轉診到大腸直腸科,診斷為肛門廔管,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手術,沒想到術後更痛,腫瘤、流血和組織液,多到將衣褲浸溼,不得不穿紙尿褲,一度因為失去了好好坐、好好走路的能力,而懷疑人生。翁姓病友表示,病灶嚴重時面積有如3個手掌大,直到有天,他自己上網找到台大皮膚科教授廖怡華的衛教文章,請皮膚科醫師化驗組織,才發現原來是被「化膿性汗腺炎」害到了,透過手術和生物製劑治療,總算穩定病情,重拾正常生活。台大醫院皮膚科主任蔡呈芳說,病灶通常發生在腋下、肛門周圍、會陰部、女性乳下等特定部位,嚴重時會不斷滲出膿血,產生異味,甚至形成皮膚廔管,就像下水道一樣互相聯通,輕輕擠壓就引爆周邊膿皰破裂、滲出膿液。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廖怡華指出,化膿性汗腺炎平均被延誤診斷7.2年,病識感低、不易確診是目前兩大困境。台灣皮膚科醫學會領先亞洲各國,發表《化膿性汗腺炎臨床診療共識建議》,建議同時評估手術及藥物治療;針對中重度病友,若接受全身系統性抗生素治療12周後未達預期效果,則應考慮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另外,皮膚科醫學會已訂出醫學指引,建議使用全身性抗生素治療12週後,若改善效果未達預期,即可考慮使用生物製劑。目前生物製劑需要自費,一年需要約80萬。廖怡華表示,皮膚科醫學會希望健保能針對連續使用抗生素12月後無效者能納入健保給付,減少病友負擔。蔡呈芳表示,對於身體已經出現「地下水道」有多處相通廔管的患者,就一定要動手術才能根治。提醒有吸菸者、肥胖、或是荷爾蒙異常、皮膚常摩擦或是多汗症者都是發生化膿性汗腺炎的高危險因子,若不處理也有可惡化成鱗狀細胞癌或是惡化成蜂窩性組織炎導致,導致嚴重感染症出現敗血性休克,得特別當心。
男子性格突變嚇壞親友! 就醫檢查竟是躁鬱症影響
今年最暖心催淚的韓國神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劇中精神科護理長老練又可靠的專業形象深植人心,讓人不禁對護理人員又增添了幾分敬意。而護理長妹妹為思覺失調症患者,每天身陷難以辨別真實與幻想的泥沼中,面對一般民眾的不理解及異樣眼光讓二人搬家時吃盡苦頭,難被社會接納的心情無法言喻。「為什麼偏偏是我(的家人)?精神疾患就是這樣的病,不知會在何時何地,也不知道會發生在誰身上,就是這麼無法預測。」思覺失調症的早期診斷和介入治療至關重要,不僅有助於患者盡早穩定控制病情,更可讓他們重返工作崗位、重拾生活自主權。是真是假難以分清 每次發病都將使腦部受損據統計,台灣約有13.4萬名思覺失調個案,平均每一千人約有3-6個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其症狀分為正性症狀與負性症狀兩種。正性症狀包括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則有無法自我照護、不想工作、不注重清潔、社交能力降低等。台中榮民總醫院精神部侯伯勳科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腦部疾病,如果沒有接受妥善且持續的治療,症狀反覆出現干擾,每次發病都是對腦部的傷害,將造成認知及社會功能的退化,復發越多次、大腦功能回復機會就相對越低。許多思覺失調症患者原有的穩定工作,因發病關係,情緒不穩定、影響人際關係,沒辦法好好工作,每次復發住院都要向公司請假,動輒兩週、一兩個月,不只工作銜接有困難,無法回到既有的工作及家庭崗位,難以融入社會。藥物治療多元化 控制病情有解方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維持穩定治療、擁有穩定生活與工作是相當重要的。發病時由於大腦內部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造成病人對外在的思考知覺判斷出現異常或扭曲,可能產生幻覺、幻聽或是其他異常感覺,而這些感覺在當下對於患者都是很真實的。侯伯勳科主任表示,藥物治療是必須的,藉由藥物介入才能改善症狀,重新整合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狀況,加上其他治療輔助,病人的腦功能才可能慢慢回復。現代精神醫學藥物發展迅速,思覺失調症病人的臨床用藥方式包含口服與注射藥物,但部分不規則就醫、甚至抗拒使用口服藥物的病人,往往因病情控制不佳而有極高機率再次復發及住院。為改善思覺失調症病人之服藥順從性,臨床上常藉由施打長效針劑,減少病人口服藥物次數,不僅可達成長期穩定病情之目標,亦能降低再住院率。長效針劑亦有不同成分的選擇,副作用多寡與藥物成分有關。在意副作用者,建議選擇安全性高,副作用更少的長效針劑成分施打,較不會引起代謝症候群和變胖,也可避免因泌乳激素升高導致月經不來等症狀。長效針劑需就醫評估 健保給付好安心侯醫師坦言,思覺失調症屬於精神科慢性疾病,天天吃藥對於病患來說的確是一大壓力,尤其患者有時無法辨別真假、病識感薄弱,經常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導致漏藥、忘記吃藥、自行斷藥等情形發生。尤其思覺失調症不像高血壓或糖尿病,停藥之後血壓/血糖會明顯變高,通常在停藥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會復發,因此患者短期停藥並不會感受到急迫性,然而其中卻潛藏著極大風險。有鑑於此,施打長效針劑即可有效避免這個狀況,也減少照顧者每天需提醒吃藥、和患者長時間來回溝通交涉的負擔,對照顧者跟病人都是較好的治療模式。台灣近年積極建立社會安全網並推廣長效針劑的施打,對於社會功能的維持以及住院率的下降是非常顯著的。醫師指出,我國政府對精神疾病患者照顧十分周全,只要醫師評估病人施打長效針劑是有其必要性的,目前健保都有提供給付、不須病人自費,因此如果患者有相關需求都可與醫師討論用藥治療,不但能協助患者逐漸養成固定回診追蹤的習慣,亦能達到病情穩定,一步步回到生活的軌道上。
李嫣確診A流高燒不退 白血球過低險進加護病房
李嫣曾參加《聲林之王2》,賽後因疫情影響,使得發片計畫一再延宕,讓她開始質疑自己是否該放棄,還因確診Α流⾼燒⼀週不退,而且⽩⾎球指數過低,差點住進加護病房,將近3個⽉才痊癒;在如此⾝⼼俱疲的情況下,她將低潮期間的⼼境與觀察,寫成⼀⾸⾸有關「病」與「病識感」的創作,並從去年底開始陸續發表。李嫣也推出2024首支單曲〈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是她在低潮中寫下的創作,看著身邊友人持續成長與進步,自己卻不斷遭受打擊,她在看了影集《去X的世界末日》後深有同感,因此用當下的心境,將不被理解與在意的心情化為創作,並沿用了該影集的英文片名作為歌名。李嫣為了讓聲音有顆粒感大吃炸物。(圖/可瑞思國際娛樂提供)狂躁、憤怒的情緒牽動著整首歌曲,就像厭世代們感受到社會的不友善,將滿腹情緒傾訴而出,凡事要求完美的李嫣,為了呈現復古美式搖滾的元素,竟在錄音時挑戰歌手禁忌,大吃容易鎖喉的炸物,只為了讓嗓音的顆粒感更明顯,唱出更符合歌曲的音調。
失智新對策3/家屬必做3件事「資源不漏失」 無病識感勿逼迫!情緒穩定更重要
當失智患者確診的那一刻,許多家屬腦中都是一片空白,緊接著便會問:「接下來怎麼辦?」專家建議一定要做3件事,包括所有家屬一起認識失智、尋求穩定諮詢管道、加入民間支持團體,才能在慌亂時及時獲得支援,且善用各種社福資源。另外,若患者出現疑似失智症狀、但無病識感,其實不必硬逼患者承認失病,情緒穩定更加重要,同時搭配藥物治療、運動、增加社交機會,就能延緩病況惡化。藝人林青霞過去曾透露婆婆生前罹患失智症,而丈夫邢李㷧知道自己母親節儉又怕生,因此便請傭人佯裝是母親的「朋友」,若病況需要住院時,這位「朋友」便會跟婆婆說這是送她的禮物,藉此安撫婆婆的情緒,讓婆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多了幾分安全感。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維持失智症患者的情緒穩定、自尊非常重要,除了能延緩退化速度,家庭支持力量也會更強。「例如患者出現失智症狀,卻沒有病識感,可與患者長期看診的慢性病醫師溝通,由他進一步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千萬不要用硬逼的方式。」陳筠靜說,就算患者不願去醫院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接納的情緒下去接受生活中的安排,例如去日照中心或失智據點等。「第一次很關鍵,如果患者有被遺棄的感覺、或感到害怕,未來就很高機率不肯踏出去。」因此,照顧患者的技巧就相當重要,這些需要經驗累積,此時若有穩定的諮詢對象就能獲得幫助。「失智患者確診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所有家人一起認識失智,如果患者已有病識感,也可以一起參與討論,全家人一起準備未來的生活,最好不要只有一位主要照顧者了解病況,否則就容易出現失智患者誤指偷錢、餓肚子等事件。」陳筠靜說,「天邊孝子」的情節屢見不鮮,照顧者已經身心俱疲,若又得不到其他家人支持與理解,恐怕會提早崩潰。林青霞曾經透露老公邢李㷧照顧失智婆婆相當貼心,一切只為了讓母親更有安全感,情緒能夠平穩。(圖/報系資料照)第二,確診後到附近醫院的失智共照中心就醫與諮詢,失智症個管師會與家屬聯絡,開始引介相關的資源,包括長照2.0的照顧資源,共照中心安排的照護課程等。確診後半年,家屬可請醫生開診斷證明申請「身心障礙證明」,以利申請更多相關資源。「全台共有100多家醫院設有失智共照中心,可至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1966.gov.tw/LTC/cp-6456-70024-207.html查詢附近據點。」陳筠靜說,目前的失智症患者可使用的服務資源包括日照中心、失智據點、居家服務、長照機構失智症專區等,都可諮詢共照中心獲取資訊。 第三,可加入民間相關組織,進而獲得支持與協助。「例如失智症協會設有家屬必修班,讓家屬能快速了解失智;此外也有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因為失智患者的問題千變萬化,透過諮詢可以獲得個人化的解答。」其他民間組織還有失智者照顧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立心慈善基金會等。陳筠靜說,失智症協會還在台北市民生社區設有瑞智互助家庭,因為有些失智症患者不願到日照中心等據點,但踏出家門口,其實對患者相當重要,除了能學習新事物,也會增加社交能力,更能延緩退化。瑞智互助家庭就把環境布置得居家、但又設有各種課程,讓患者覺得彷彿在家一般有安全感,除了患者受益,家屬也能彼此分享、扶持,獲得更多支持力量。「舉例來說,如果你為失智家人不洗澡而苦惱,和其他家屬分享後會發現『喔,原來大家都一樣!』,同時也獲得更多解決不洗澡的答案。」陳筠靜說,失智是漸進又漫長的退化過程,照顧者要學習與失智者的相處之道,更為重要。
專訪 遺忘是件健康(跟不健康)的事 陳妤(上)/遺忘不好的人是我的優點
「我非常會記人名,簡直是有開掛的那種,蠻多人知道我有這個能力,但我覺得不是那麼善良的人,我會把名字忘掉,而且我真的忘得掉,我嚇到過。」陳妤有個很厲害的能力,就是不健康、不重要的人跟事很容易選擇性遺忘,可能也是她幸運的來源,只要告訴自己「不要想了」,完全可以忘得一乾二淨,連欺負過她的人名都可以忘掉,腦容量也就那樣,別裝一些沒有意義的東西。(圖/許方正攝)但這種能力放在工作上,可能就有點不太健康了,去年加入強度超高的《全明星運動會》足足勞動了半年,緊接著投入電視劇《女兒大人加個賴》的拍攝,又忙了半年,身體默默在告訴她累了,臉上狂冒痘、皮膚會浮出一條條又刺又癢的痕跡,再怎麼耐操也該知道這不對勁了吧。「我身體一直在出狀況的時候,還覺得其實滿開心的,就會覺得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我就是傳說中最嚴重的沒有病識感那種人嗎?因為我覺得相較真的要講壓力,我覺得目前的巔峰就是《全明星運動會》,因為那個是去做妳不拿手的事情。」(圖/許方正攝) 「其實我覺得任何藝人都是這樣,為什麼妳拍戲的時候會緊張,因為這場戲不確定可不可以發揮好,如果今天這場戲其實可以發揮好,妳可能那個緊張程度、跟妳沒有辦法確定自己把不握把握得住那種戲的緊張度會差非常多,任何人都是,《全明星》更不要說,每一週都要比賽,每一週的比賽又有三個項目,能夠把握的少之又少,每一天都在超級焦慮,而且團隊項目一定會不希望自己連累到別人,甚至會希望自己是可以提供幫助的人,所以那個壓力是我覺得目前體感上最爆表的,結果那個時候沒什麼狀況。」追根究柢就是當時的身體把「疲憊」這件事給遺忘了,遇到了信任的團隊、頻率相近,就把整個人都投進去,開心到用一種誇張的能量在工作,即使換到新的工作模式,還是義無反顧地燃燒生命。回想起來,《女兒大人加個賴》這種連拍半年的長劇集真的太累了,在過程中感受到創作感可以迅速充電,但集數一多、被時間追著跑,甚至會來不及檢視自己的表現。(圖/許方正攝)「有時候回過頭來,會有一點點失憶,我覺得那個失憶其實蠻恐怖的,因為真的太大量了,會讓妳有一點點不確定自己在幹嘛,當然還是可以回到家之後好好告訴自己說『妳今天很棒、妳今天超好笑的、妳真的是天才……』,還是會有這種自己鼓舞自己的時候,除非現場一喊卡工作人員大笑,這種就會快充到,不然其實就是有一點被追著跑。」雖然有享受到那種快速充電的快感、拍戲時(似乎是)充滿能量的樂趣,但身體狀況真的不容許了,也有人嗆陳妤年近三十體力下滑是正常狀況,是該休息了,老闆也給她放假,但自己就還是覺得處於待機模式,找不到那個開關在哪裡,原來休息也是需要練習的,運作到大腦已經找不到關機模式了,以前陳妤一覺得自己閒下來就開始學東西,多才多藝的女子,背後的故事其實只是不想閒賦在家,遺忘可以是好事、但有些事情忘了就不太健康,比如身體是有開關的,記得偶爾按一下才不會故障。(圖/許方正攝)陳妤生日:5月7日2017年憑《植劇場—戀愛沙塵暴》獲得第52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入圍戲劇節目女配角獎2019年演出《我們與惡的距離》、《如果愛,重來》等作品2020年演出《國際橋牌社》2023年演出《女兒大人加個賴》2023年憑《阿波羅男孩》入圍第58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配角獎
半數國人不知偏頭痛可預防 濫用止痛藥恐加重症狀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報告指出,過去30年以來偏頭痛高居導致失能疾病的第二名,在50歲以下青壯年族群甚至位居第一,影響全球10%-20%的人口。台灣約有高達200萬人患有偏頭痛,男女比例約為1:3,尤其容易出現在20-50歲的女性族群,不僅會造成生活品質下降,頻繁偏頭痛患者更容易合併焦慮、憂鬱、失眠等身心問題,有更高的憂鬱症、精神疾病風險。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醫師表示,偏頭痛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社交等活動,但在頭痛學會2021年的問卷調查中,有7成的台灣人不知道偏頭痛是一種「疾病」,更有半數的人不知道偏頭痛可以主動進行預防性治療。陳韋達醫師分享,一般民眾發生偏頭痛時,多會服用止痛藥緩解疼痛,但有些人偏頭痛發作頻繁,若只使用止痛藥治療,會發現越吃藥效越低,最後要連吞很多顆止痛藥才能把偏頭痛「壓」下來,而這樣處理偏頭痛的後果可能會導致偏頭痛症狀惡化,或甚至引起「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有鑑於台灣偏頭痛病患的「病識感」不足,為了提升對偏頭痛的認識,台灣頭痛學會每年都會舉辦結合偏頭痛主題的徵稿活動。陳韋達理事長表示,今年「123頭痛Free」的主題其實是希望民眾能記住台灣頭痛學會的口訣: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週止痛藥吃超過「2」次頭痛可能惡化,預防偏頭痛有「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 除了123口訣,此次徵稿活動也有另一個重點:發生偏頭痛時要尋求專業的神經內科醫師協助。台灣頭痛學會秘書長王嚴鋒醫師表示,神經內科醫師可以依據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採取不同的治療策略。若偏頭痛發作每周超過一次,就會建議使用預防性的藥物來治療,像是口服的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抗癲癇藥與抗憂鬱劑等,而較常見的長效預防性注射針劑則有肉毒桿菌素。目前也有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受體拮抗劑,此類藥物能夠單一阻斷引起偏頭痛的神經傳遞,進而減少偏頭痛的發生,台灣目前有注射針劑,未來也期待有口服藥物上市,提供偏頭痛患者治療上的新希望。
「吹冷氣玩3C」乾眼症求診增1成 不治療影響其他眼疾
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大學眼科榮譽總院長林丕容就門診觀察,乾眼症患者佔了一般門診患者的比例約2成左右,且門診求診人數攀升,較去年成長近1成。主要現在20世代年輕族群因長期置身冷氣房、配戴隱形眼鏡、熬夜習慣以及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等,因此乾眼症不再是年長者專利。民眾普遍對乾眼症的病識感仍較低,忠孝大學眼科侯宗昀院長提醒,事實上乾眼症對其他眼疾治療的連帶影響很大。自己曾收治過一位60歲患者,需進行白內障手術,但又同時患有中重度乾眼症患,因此建議他必須先做乾眼症治療,維持眼球表面淚膜層穩定,才能減少白內障術後併發症的發生。乾眼症跟肌膚的分類方式有些雷同,分成缺水型、缺油型,以及同時缺油又缺水的混合型。我們的淚液構成不單是水,也包含了油脂、黏液,都是由不同腺體製造。如果是缺水型,淚腺問題導致的乾眼症,通常可透過補充人工淚液、淚膠或淚膏治療。然而有高達8成的乾眼症患者,是屬於缺油或混合型,就像臉部T字部位混合肌一般,往往是最難照顧的種類。這類型的乾眼症往往是因為瞼板腺阻塞、萎縮等問題,導致油脂分泌異常,眼睛水分就會一直蒸發,如同臉部保養的邏輯,擦完保濕後還要有油才能鎖水,所以一但瞼板腺異常,乾眼症就會越來越嚴重。忠孝大學眼科江令楣主任建議乾眼症輕度患者,可透過維生素A、C、E攝取、洗臉時清潔睫毛、毛巾熱敷,加上正確眨眼操3部曲:輕輕閉眼、用力緊閉、張開眼睛,每個步驟維持2秒,每天重複5-10次,以緩解不適感。而針對較難根治的中重症缺油、混合型乾眼症患者,可考慮採用眼科專用脈衝光或熱脈動治療治療效果較佳。忠孝大學眼科陳玉芬主任也提醒,眼瞼脈衝光術後應加強眼周皮膚保溼,並在治療部位使用高係數(SPF30以上)防曬乳,預防可能的反黑作用。此外,也應保持看書或打電腦30分鐘、休息10分鐘,搭配熱敷、眨眼操的護眼好習慣,以免乾眼症又悄悄找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