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突變
」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Omicron 突變 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突變「可空氣傳播」 恐擴散哺乳動物和人類
H5N1禽流感病毒過往只會影響禽鳥,對雞隻具有高致病力,常造成大量雞隻死亡,但病毒會不定時基因突變,衍生新品種,導致原來僅感染禽類的流感病毒,變得可以影響人類,日前美國首度在乳牛中檢測出H5N1禽流感病毒,且其中一種亞型的病毒株可以透過空氣傳播給雪貂,恐對人類造成威脅。根據《SciTechDaily》的報導,美國於3月首次在乳牛中發現高致病性的H5N1禽流感病毒,到5月疫情已蔓延至9個州,不過目前牛隻之間的傳播方式仍不清楚,然而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類似的H5N1毒株(亞型進化枝2.3.4.4b)能夠透過空氣傳播給一小群雪貂,該毒株此前曾於2022年在養殖水貂中引發疫情。報導中指出,這是H5N1分支2.3.4.4b病毒首次被證明具有空氣傳播的能力,領導這項研究的賓州州立大學研究人員也表示,研究結果表明這些病毒正在進化以感染哺乳動物,並可能增加對人類的風險,「雖然沒有證據表明目前影響乳牛的H5N1 病毒株能夠透過空氣傳播,但我們的研究表明,該病毒家族的另一個成員已經進化出一定程度的空氣傳播能力,這一發現強調了持續監測這些病毒的進化及其擴散到包括人類在內的其他哺乳動物的重要性」。研究團隊發現,雪貂的呼吸道在病毒感染和傳播方面與人類更為接近,因此他們將已感染H5N1病毒株的雪貂與未感染的雪貂放在同一籠子裡,以測試病毒的「直接傳播」。在另一組實驗中,他們將感染和未感染的雪貂放在能防止物理接觸的籠子中,以測試「空氣傳播」。結果顯示病毒透過「直接傳播」傳染給75%的雪貂;在「空氣傳播」測試中,經過9天約有37.5%的雪貂通過呼吸道飛沫感染,且感染的病毒量較低。此外,研究還發現雪貂病毒株含有一種稱為「PB2 T271A」的突變,這種突變降低了感染雪貂的死亡率和空氣傳播機率,「這些結果表明,『PB2 T271A』的突變增強了病毒的複製,促進了雪貂之間的病毒傳播。理解這些病毒突變的作用,意味著我們可以監測目前流行的H5N1病毒株中是否出現類似突變」。研究發現從雪貂中觀察到的該病毒株傳播率低於典型的流感大流行病毒,「我們研究的雪貂在感染病毒9天內只傳染給不到40%的接觸者,而流感大流行病毒通常只需3到5天就能透過空氣傳播給75%至100%的接觸者」,研究團隊還發現,該病毒的感染劑量較低,這意味著即使少量的病毒也會引起感染。
比你所認為的影響更深遠 倡議設立「長新冠症候群」特別門診
新冠病毒的疫情發展至今,病毒突變又突變,已進展到JN1,在美國每天重症進院多達2萬人,而歐洲國家新冠疫情監測數據也顯示JN1、omicron variants占了主要地位且呈現上升趨勢,美國TIME(時代)雜誌2023年12月7日報導疫情持續延燒發展,記者Jamie Ducharme文中說明得COVID後的人,免疫系統受傷害而更容易受其他病原攻擊,是否新冠廣泛地弱化了人體免疫力?還是新冠增加了發炎反應,造成只要輕微感染,過度的發炎反應就會令人感覺或經歷大病一場。按WHO之前的定義,長新冠症候群是在新冠狀病毒感染後3個月內發生一些症狀可能長達1年以上,在台灣約有20萬人,在英國全國的統計數有150萬人出現這個症候群超過4週。而在2021年8月發表的有關1276名住院患者追蹤6-12個月的報告,至少有一種後遺症的從68%降到49%,疲勞或肌無力從52%降到20%,但出院12個月出現呼吸困難、焦慮、抑鬱的比例反而比半年前高,故有一項研究報告宣稱應注意、觀察、追蹤25年,以能早期發現有症兆或無症兆發炎反應造成的慢性病或自體免疫疾,進而使不健康老化的患者增加。不健康老人人口的攀升,會產生許多公衛或長照健保負擔的問題,宜及早預防並教育病患或大眾,尤其是提高大眾對無症兆發炎反應的警覺性。將於2024年1月發表於Lancet(刺胳針)的一篇調查報告指出,英國的死亡率比過去高,其前5年(不含2020年)與2023上半年的比率是7.2%比8.6%,尤其是心臟原因造成的死亡,和小於49歲的年輕人死亡率在增加,新加坡及WHO其他國家的報告也有類似的情況。非營利組織PHMPT在去年9 月於美國德州北部地區區域法院控訴FDA,質疑FDA隱瞞輝瑞等藥廠對2019年新冠疫苗的相關數據,2023年3月1日法院裁定FDA敗訴而公布了第一批副作用,內容多達9頁,包括紅斑性狼瘡、急性腦脊髓炎、心臟驟停等,在參加試驗的46000中有42000人有不良反應,其中1200人死亡。在202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自然免疫力優於現今疫苗免疫力的保護再感染達13倍之多,而症狀發生則少於27倍。其實在2021年9月13日Nature(自然醫學)期刊刊登的網路文章,在標題就指出,病毒引起的內源性老化機制,是驅動和治療新冠病毒的目標。由病毒引發的衰老化和其他原因引發的衰老化幾無二致,同時也伴隨衰老相關的分泌表現型細胞(SASP),包括分泌的前發炎細胞激素、細胞外模型(矩陣)活性因子、前趨凝媒介物,而在COVID-19病患的呼吸道黏膜可發現老化的標記及SASP因子在血中的濃度上升。一些抗衰老的藥物可選擇性去除病毒引發的衰老細胞(VIS),所以有些專家建議抗衰老藥物使用於新冠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病患,但在染疫的患者中,有人症狀輕,有人症狀重,似乎闗鍵在細胞激素的干擾素(Interferon)產生的速度。在出血熱的動物實驗中,如先打干擾素,則病毒容易禁絕,由此可見干擾素有助於預防受到感染,等病毒在血管中蔓延開來才施打就來不及了。而人體正常免疫反應所產生的干擾素,其反應路徑是經由自然免疫反應(Innate)而非適應免疫反應(Adaptive),而現行所研發的疫苗是由適應的免疫效應產生抗體,有其必然的副作用。經由鼻黏膜或呼吸道上皮細胞產生干擾素,可以對抗或阻斷COVID-19的感染。事實上,提升干擾素的生活飲食介紹中,綠茶或紅茶,一天如喝5杯,可增加干擾素分泌5倍,故專家們都鼓勵、主張自然免疫力的提增。因此,設立長新冠症候群特別門診的目的在於:1、早期診斷、早期去除體內殘存的病毒。2、避免慢性發炎造成各種慢性病、癌症、自體免疫反應的疾病。3、避免不健康老化人口的上升造成家庭、國家財務的負擔。4、維護國人的健康,教育國人40歲以後注意抗老化的作為。5、避免醫療的浪費。6、讓全民健保回歸正軌,阻止社會醫療化。7、提供真正的預防醫療。
Omicron兒童腦炎案例激增!三總找到關鍵病因 揪出全新變異株BA.2.3.7
Omicron在5月侵襲本土之後,國內的兒童腦炎重症病例快速攀升,讓不少家長相當恐慌,如今關鍵原因終於被三軍總醫院團隊找到了!原來是一種帶有全新突變位點(K97E)的病毒突變分支族群惹的禍。這波本土疫情自5月以來持續延燒,嬰幼兒及兒童重症案例也快速增加,其中又經常併發急性腦炎後出現意識不佳、抽搐等症狀,嚇壞不少家長。對此,三軍總醫院為了找出潛在的致病原因,匯集小兒科部、臨床病理科與基因體中心等專家,從醫院收治的確診孩童檢體中釐清致病病毒的特徵。三總醫院小兒科部主任、小兒神經學科專家陳錫洲表示,研究團隊針對院內收治的6名4至17歲兒童腦炎患者進行分析比對,最終發現了一株帶有全新突變位點K97E的病毒突變分支族群,其後也確認該突變分支即為被命名為BA.2.3.7的病毒株,意味著該變異株可能是兒童併發腦炎的關鍵成因。陳錫洲指出,BA.2.3.7病毒變異株在棘蛋白上的全新突變位點K97E,可能讓病毒更容易干擾免疫系統,進而誘發免疫風暴並演變成急性腦炎或全身系統性的發炎疾病。陳錫洲還補充,此次三總收療的重症病童中可見到多樣發炎指數的異常升高,這些異常指數代表病童全身性的免疫系統正被高度地激發與活化,雖然這類腦症或猛爆型腦炎的病童中樞神經系統中暫時無法找到病毒感染的證據,但此次發現病毒突變位點以及其對被感染者免疫系統影響的推論,均與目前臨床上的觀察情況相吻合。三總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國際上第一次為兒童新冠染疫併發急性腦炎找到致病的變種病毒株,該報告近日已被刊登在國際傳染病領域中著名的醫學月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未來三總研究團隊也擬與國衛院及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合作,針對突變位點進行更多試驗分析,期望找出更好預防及治療兒童腦炎重症的醫療方式。
今日新增2本土變異株BA.4及BA.5確診病例 1例BA.2.75在入境檢疫攔截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5本土個案,分別為北部3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以下稱案A及案B),研判均屬社區感染個案。案A已接種3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今(2022)年7月24日出現發燒等症狀,自行就醫進行PCR採檢陽性(Ct 21),後續定序結果為 BA.5。接觸者匡列家人2人, 1人陰性,1人陽性(Ct 32),基因定序中。案B已接種2劑疫苗,近半年無出入境紀錄,7月23日出現發燒等症狀,快篩為陰性,7月24日因症狀持續,進行PCR採檢陽性(Ct 19),後續定序結果為 Omicron BA.5。接觸者匡列家人6人,檢驗結果均為陰性;職場匡列3人,2人陰性,1人陽性(Ct <30),基因定序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1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泰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40多歲男性,已接種2劑疫苗,今年7月20日入境,持有搭機前2日內PCR陰性報告,入境採檢後,於防疫旅館進行居家檢疫,7月23日出現頭痛等症狀,PCR採檢陽性,7月31日解除隔離。匡列入境同行者4人,採檢中。(圖/疾管署提供)指揮中心表示,國內境外移入個案中新增檢出1株Omicron BA.4及51株Omicron BA.5,個案分別為27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今年7月15日至7月24日。其中檢出Omicron BA.4個案為美國(1例);檢出Omicron BA.5個案分別自德國(7例)、美國(5例)、越南(4例)、西班牙、新加坡、義大利及韓國(各3例)、馬來西亞、比利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加拿大、委內瑞拉、印尼、瑞士及日本(各2例)、澳大利亞、法國、希臘、荷蘭及土耳其(各1例) 移入。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BA.2.75變異株最早於今年5月發現,已於印度快速傳播並成為該國主流株,目前全球已有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泰國等至少17國報告病例,其中日本估計BA.2.75變異株佔比增加至0.6%,並已於東京流行,惟因多國檢測量下降,實際傳播情形可能低估。(圖/疾管署提供)指揮中心強調,依現有研究顯示,BA.4及BA.5致重症機率尚無明顯增加,但傳染力已提高,仍需嚴密監測;BA.2.75傳染力及致重症機率均有待研究證實,因病毒突變處可能影響其抗原特性,亦須密切關注對疫情影響。指揮中心表示,為加強本土個案Omicron BA.4、BA.5等變異株病毒監測,指揮中心已增加本土個案變異株型別檢驗及定序比例,並著重於COVID-19兒童腦炎等重症及重複感染個案呼吸道樣本基因定序作業,另規劃以現行呼吸道病毒合約實驗室監測網絡加強社區中個案之監測。指揮中心呼籲,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民眾仍須落實勤洗手、戴口罩等個人防疫措施,並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
驗出首例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境外病例 30歲打滿3劑男子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我國境外移入檢驗出1例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境外移入確定病例,該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已接種3劑疫苗,今(2022)年7月10日自印度與1名家人及1名友人入境,持有搭機前2日內PCR陰性報告,並採居家檢疫。3人於機場採檢結果均為陽性(3人CT值均為20),後續於原住所進行居家照護,7月21日定序結果為Omicron BA.2.75,同行家人及友人定序結果則為Omicron BA.4。其中個案於7月10日曾出現發燒、頭暈及咳嗽等症狀,經視訊診療確診,目前已無不適;其家人與友人亦於同日出現發燒等症狀。3人目前均已解除隔離,因隔離期間無接觸他人,故無匡列接觸者。(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指出,BA.2.75變異株最早於今年5月發現,已於印度快速傳播並成為該國主流株,目前全球已有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日本、印尼、泰國等至少15國報告病例,惟因多國檢測量下降,實際傳播情形可能低估。WHO表示尚須研究證實 BA.2.75傳染力及致重症機率,因病毒突變處可能影響其抗原特性,須密切關注對疫情影響。指揮中心提醒,接種COVID-19疫苗可降低因感染COVID-19造成之重症、住院或死亡風險,指揮中心籲請民眾儘速完成疫苗接種,以獲得保護力。(圖/指揮中心提供)
「第二代變種」具免疫逃脫能力 醫:將取代BA.5成主要感染高峰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75近期已入侵世界各國,對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BA.2.75可能成為首個變異成功的第二代變種病毒,而以色列和美國研究也都發現這種新變異株的刺突蛋白基因區有多個突變,導致BA.2.75病毒具備免疫逃脫能力且更易侵入細胞,因此感染BA.5後所產生的免疫屏障,很可能無法防護BA.2.75病毒,導致其恐成為日後主要感染高峰!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BA.1、BA.2、BA.3、BA.4、BA.5這些都是Omicron「第一代變種」的族群!但不要以為病毒會乖乖變下去,他們也是會有「回馬槍」的變異,不然就不是叫「突變」,而是「乖乖地變」了。當新的變種源自BA.2病毒突變進化來,就被稱作「第二代變種」,而現在地球上,已經出現了來自BA.2的突變病毒,叫「BA.2.75」,目前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成為首個變異成功的第二代變種病毒!同時黃軒還透過以色列和美國的研究比較BA.2.75病毒和BA.2病毒。目前以色列專家認定BA.2.75是BA.2變種進化出的「第二代變種」,比第一代的BA.2多新增了16個突變,而其中8個新的突變點都位於刺突蛋白基因區,代表原先的疫苗很可能更難辨識出來這些新的病毒!美國研究則顯示,如果和第一代BA.2病毒相比,新的變種病毒具有G446S和R493Q兩個關鍵突變點,第一是G446S突變基因點將導致抗原的特性變化,幫助病毒突破現有疫苗免疫系統的辨識,也就是免疫逃脫;第二則是R493Q突變基因點可能提高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親和力,因此BA.2.75更易黏著細胞侵入。另外黃軒還將BA.2.75病毒與BA.5病毒做比較,並發現BA.2.75的刺突蛋白基因區共有11處突變,導致BA.5感染本身所產生的免疫屏障,竟然很可能無法防護BA.2.75病毒,使得BA.2.75取代BA.5,成為日後主要感染的高峰!黃軒還提到,印度BA.2.75的傳播率成指數型增長的情況,BA.2.75病毒的比例快速由不到5%,迅速上升到18%,顯示BA.2.75病毒在印度,正在取代其他變種,其傳播力似乎比BA.2、BA.5變種都要更快。同時世界衞生組織(WHO)也示警,BA.2.75病毒在印度開始肆虐,且有非常「明確的增長幅度」,正在取代其他變種病毒。最後黃軒也提醒,新冠病毒「持續突變」仍在進行中,完整的疫苗接種和持續戴口罩才是真正的重點!
病毒之戰1/猴痘12倍速突變超詭譎 兒童首例讓專家緊張「代誌大條」
台灣於6月24日出現首例猴痘確診個案,成為新加坡、韓國後,亞洲第3個出現猴痘病例國家,目前猴痘疫情蔓延全球達47國、出現近4000例確診個案,法國更出現首例兒童個案,法國衛生當局在當地25日晚間宣布,巴黎出現一名小學生感染猴痘病毒。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張凱音表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1958年首次猴子身上發現,因此命名,但並非只有猴子才會感染猴痘,包括松鼠等齧齒類動物也是常見的宿主。猴痘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世界第一例人類病例於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出現,之後非洲平均每年都會發現幾千例病例。張凱音說,但非洲的病例都屬於偶發、且小範圍的群聚感染,且應該都是由動物傳給人。相較之下,今年5月中旬於歐美國家爆發的這一波疫情,範圍愈拉愈大,已經蔓延至少47國,98%都是經由人與人的性接觸傳染。過去認為猴痘是經由極為親密的接觸才造成傳染,但隨著猴痘病毒不斷突變,到底現在的傳播能力如何?傳播途徑?都充滿變數。葡萄牙研究團隊5月底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發表成果,發現今年這一波的猴痘病毒突變速率是先前的6至12倍之多。葡萄牙科學家挑選出 15 份猴痘病毒樣本,發現這次的病毒總共攜帶 50 種新突變,將這些突變 與2018~2019 年檢測到的病毒株相比,發現是過去從未見過的,以往猴痘病毒每年突變頂多1~2個,現在一口氣出現 50 種,突變速率相當驚人。科學家認為這顯示猴痘病毒已經「加速進化」,也懷疑因此造成傳播力急遽上升。世界第一例猴痘案例出現在1970年出現,當時大多是動物傳染給人類,但如今已經演變成人傳人,而且傳播力似乎有加快的趨勢。(圖/取自WHO)不只如此,法國甚至出現首例兒童案例,當地衛生局已展開疫調,追蹤該名小學生的接觸鏈。法國兒科傳染病專家柯恩教授(Professor Robert Cohen)表示,這名兒童案例的出現,顯示猴痘並不是一種只會透過性來傳播的疾病,其他形式的密切接觸也可能導致感染,例如衣物、床單,因此每個人都可能受到影響,包括兒童。柯恩教授指出,必須釐清孩童傳染的途徑和傳播鏈,「如果是家庭內部的,那就不足為奇,但如果我們無法弄清楚它來自哪裡,那麼問題就更大了。」目前傳出該名法國孩童的同住手足也出現疑似症狀,疾管署防疫醫師陳婉青表示,由於猴痘屬於接觸傳染,所以推測這位法國兒童猴痘患者由同住家人傳染的機率較高,不過,由於孩童的免疫系統尚未成熟,一旦感染,可能嚴重度會高於成人,雖然該名孩童目前病況穩定,但後續仍要持續觀察。
Omicron變異株BA.5首現上海 感染患者已接種4劑疫苗
據《人民日報》報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5月28日報告了中國首例境外輸入Omicron變異株BA.5感染者的具體情況。〈周報〉指出,最近幾周,BA.4和BA.5在南非的流行率增加,並在3個月內傳播到另外19個國家;BA.5導致一些國家的病例數上升,如葡萄牙,南非也報告自4月底以來住院人數有適度增加。根據中疾控披露,BA.5序列於2022年3月15日首次上傳至全球流感共享數據庫,該序列來自於2月25日在南非採集的一名患者的鼻咽拭子。輸入上海病例於4月25日從烏干達(KL535航班)出發,4月26日在阿姆斯特丹轉機,4月27日從韓國首爾轉機(KL535航班)。該患者已在中國和烏干達分別接種了4劑抗新冠肺炎疫苗(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確診後,他被轉送至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治療。經治療痊癒,5月12日出院。病毒基因測序結果顯示,該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Omicron亞型變異毒株BA.5,是中國報告的首例BA.5境外輸入感染者。「BA.4和BA.5與BA.2相比,其棘突蛋白有3個氨基酸發生突變,所以世衛組織也表示要對其多加觀察。」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指出,整體來說,目前中國大陸所報告的新亞型或亞亞型都屬於病毒的漂變,對原來的毒株的影響總體是比較輕微的,大家無需太過擔心。除上述境外輸入BA.5變異毒株以外,近日,遼寧省丹東市與山東省煙台市均報告疫情毒株Omicron變異株BA.2.3。5月27日0-24時,遼寧新增1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該輪疫情毒株為Omicron BA.2.3,是一輪新的疫情。這也是中國境內第二次報告發現Omicron BA.2.3毒株。「新冠病毒的變異確實存在一定規律,如果病毒一直存在,並且呈現當下的傳播特徵,那麼它的3萬個核苷酸大概每個月內會出現2個核苷酸的突變,也就是變異株本身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這個是很正常的,其實與其他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突變的速度都較低。」金冬雁介紹,按照病毒傳播規律,這種小的突變既有可能是病毒在中國流行時自行產生的,也有可能是境外輸入的,要具體看毒株的各項數據。金冬雁表示,「只要變異毒株沒發生大的變化,我們就無須太過擔心,這些細小的漂變,一般來說最大的作用是幫助流調人員和疾控專家更好地開展工作,並不會對我們的防疫政策以及疫苗效果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後天起65歲以上、3類人「快篩陽可領藥」 一張圖看懂流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為降低65歲以上具重症風險因子者感染COVID-19後病程發展為重症之風險,於使用新型冠狀病毒抗原快篩試劑檢測陽性,經醫師確認研判、達成醫病共識後,由醫師通報確診,並可評估使用Paxlovid抗病毒藥物治療。指揮中心說明,為把握及時COVID-19口服抗病毒藥物用藥時機,自今(2022)年5月18日起,65歲以上長者使用家用抗原快篩試劑檢測結果陽性後,可攜帶快篩檢測卡匣/檢測片卡就近至醫療院所(含衛生所)請醫師現場評估確認;或透過遠距門診醫療,請遠距/視訊診療醫師協助評估確認。指揮中心指出,自5月18日起,65歲以上長者快篩結果陽性後,經醫師評估可領取抗病毒藥物。(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經醫師依病人提供之抗原快篩陽性檢驗結果與臨床研判,認定病人高度疑似感染COVID-19且達成醫病共識者,由醫師以健保IC卡上傳COVID-19檢驗結果等方式通報確診,並進行Paxlovid抗病毒藥物(輝瑞口服抗病毒藥)適應症評估;醫師經詳細說明治療效益與副作用,於取得病人或其代理人同意後,即可開立處方箋。持釋出處方箋者,由親友持前往社區藥局或Paxlovid配賦醫院領取藥品,進行治療。指揮中心指出,民眾或評估醫師對於快篩陽性結果如未有共識或仍有疑義,則可進行PCR採檢,或於現場,或以視訊方式,於醫事人員監督、指導下再次執行快篩,如仍為陽性結果者,由醫師通報確診,並由醫師進行前述流程評估藥物治療及進行系統通報。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取得口服抗病毒藥物後應依醫囑指示服藥,完成完整療程,切勿自行增減藥量或改變使用方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如出現服藥後不適症狀,應立即聯繫諮詢開立處方之醫療院所、居家照護團隊或各地方政府關懷中心,以及配合指示就醫。指揮中心表示,依據國際已發表之隨機對照試驗,以Molnupiravir治療發病5天內之COVID-19門診病患,住院或死亡率下降31%,Paxlovid則下降88%。另考量Molnupiravir的作用機轉為使病毒基因組錯誤累積,可能造成病毒突變,且有胎兒毒性及骨骼與軟骨毒性等副作用,因此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 感染臨床處置指引」中,建議本藥品提供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之具重症風險因子(除懷孕外),未使用氧氣且於發病5天內之≧18歲的病人使用。因此該藥品以提供血液透析、以管灌方式進食、思覺失調等無法使用其他建議藥物病人為主,不以釋出處方箋方式提供;開立Molnupiravir處方箋之院所需循程序向配賦點申領後,再將藥品提供病人治療。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儘速完成疫苗接種,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下載及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Omicron亞變種持續出現 專家警告「病毒突變速度沒減緩」
雖然世界各國一度因為Omicron變異株的關係,讓新冠肺炎疫情再度爆發。但由於目前疫情高峰期已過,不少國家開始決定開放國境,決定與病毒共存。只是基於Omicron變異株的亞型變種病毒不斷被發現,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病毒學家蓋瑞(Robert F. Garry)就表示,病毒的突變速度並沒有減緩,可能還有人類無法推測到的「新把戲」會出現。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當新冠病毒在全球散播之時,就擁有數十億次自我重組的機會,而過程中,新冠病毒的確也在不斷的進化,產生不少變異株或是亞型變異株的病毒,而且從疫情爆發至今,病毒的變化並沒有受到控制,變種的速度也沒有減緩的跡象。美國杜蘭大學病毒學家蓋瑞就表示,目前僅能知道,現存的新冠病毒的傳染性並沒有像麻疹那麼恐怖,但肯定會持續蔓延。而且蓋瑞也推估「病毒可能還有我們沒有見過的詭計」。他認為病毒在歷經不斷的突變後,很有可能會更加強化傳播感染方面的能力。報導中也指出,目前最新的變種病毒是Omicron變異株的亞型變種「BA.2.12.1」,根據美國CDC資料顯示,這種病毒的傳染性比Omicron變異株亞型變種「BA.2」還要高上25%。也由於「BA.2」的傳染力已經比Omicron變異株更加強大,Omicron的傳染力又是稱霸所有記名變異株,這也代表著「BA.2.12.1」的傳播能力是不容小覷。美國福瑞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計算生物學家布魯姆(Jesse Bloom)也表示,目前現行的所有新冠肺炎疫苗,均是以2019年發現的新冠病毒原始病毒株基因序列開發而成,但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明確的發現新冠肺炎的變種病毒株的突變,可以有效地躲避疫苗中的中和抗體。布魯姆就認為,目前病毒正在用非常快的速度突變,人類應該要積極考慮如何更新疫苗,並且加快速度執行。
B肝病毒突變!可寄生導致肝臟發炎 醫示警:健康帶原者仍會罹癌
慢性B型肝炎健康帶原者的觀念要改變了。最新研究證實突變的B型肝炎病毒可以躲避免疫細胞,也較少釋放至血液中,讓抽血檢驗的病毒濃度及肝指數偏低,不過病毒其實大量堆積在肝細胞造成肝癌。慢性肝炎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正常就是所謂的健康帶原者。但最新發表在《Hepatology》(肝臟學)由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研究員梁毓津所做的研究卻發現,帶有PreS/S基因突變的B肝病毒株,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可躲避B細胞與T細胞免疫辨識,病毒也無法有效釋放至血液中反而堆積在肝細胞內質網,引發內質網壓力,鈣離子內流異常,影響粒線體功能,肝細胞凋亡後最終演變成肝癌三部曲。這項研究提醒,感染B肝病毒突變株的患者,抽血檢查可能有病毒低估的情況。主持研究的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同時也是臺北榮總醫學研究部特約主治醫師吳肇卿表示,「這項研究修正健康帶原的觀念,部分以往被認為健康帶原的人,仍有發生肝癌的風險。」他說,過去認為病毒不會破壞肝細胞,而是免疫系統為了殺死病毒才導致肝臟發炎,其實B肝病毒是寄生在肝臟中慢慢破壞肝臟,不太可能完全相安無事。現行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標準,肝功能ALT大於每升80單位(>80 U/L)、病毒量大於每毫升2000國際單位(>2000 IU/ml)。依據這項研究,將有部分病患可能是肝癌高危險群卻非抗病毒藥物治療對象,恐怕存有很大的治療灰色地帶。吳肇卿表示,亞太地區約有64%慢性B肝炎導致肝癌的病患在現行治療準則之外,這個數字比根據歐美三到四成來得多,可能是標準相對嚴格所致。國際醫學專家的大多傾向及早治療,並持續擴大B肝抗病毒用藥對象。才能進一步降低肝硬化或肝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據此,吳肇卿也與博士班研究生,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滕威發展出預測肝癌的危險量表,只要大於或等於9分,也就是年齡大於50歲、男性、家族有肝癌病史、體內可偵測到病毒,就是肝癌高危險群。這個簡易不需高貴儀器的量表,可以預測目前不符合健保給付抗病毒藥物的B肝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對降低肝癌風險的效益。估計約有三成在治療灰色地帶的患者也應該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這個有實證研究基礎的量表,適合醫師評估病人發生肝癌的危險機率與抗病毒藥物的效益,並幫助健保署在較符合成本效益的條件下,擴大B肝病人的抗病毒藥物給付,以達到政府在2025年前,降低肝病死亡率65%的目標。
1922平台暫關「第3劑怎預約」 超神疫苗地圖+懶人包一次看懂
眼看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國內也爆出多起本土案例,為了加強保護力,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12月24日起,18歲以上、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並滿5個月者,即符合打第三劑的資格。針對外界對Omicron病毒與第三劑的問題,《CTWANT》也整理出懶人包,供民眾參考。針對Omicron病毒部分:1.若確診Omicron,感染症狀有哪些?根據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醫師陳昶宇指出,Omicron主要症狀有「嚴重鼻塞流鼻水、頭痛及合併身體痠痛、咳嗽、喉嚨痛,吞嚥時感到不適、嚴重的疲累虛弱」,由於目前境外移入個案中,也有多起是沒有症狀的情形。2. Omicron和Delta相比,重症和死亡率如何?「Omicron的重症及死亡情形看起來未如預期的嚴重」,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一般冠狀病毒突變、流感化趨勢及目前基因分析跟重症初步資料研判,Omicron傳播力比Delta略高,但重症、死亡率比起Delta低,至於疫苗的保護效果,也比Delta產生的抗體效果差一些。羅一鈞表示,Omicron重症及死亡情形未如預期嚴重。(圖/報系系資料照)至於施打第三劑疫苗部分:1. 為何要施打第三劑?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有鑑於Omicron肆虐全球,加上接種疫苗後體內中和抗體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國際建議可施打第三劑,但必須和第二劑間隔6個月,不過部分國家也提到在必要條件下可縮短至5個月。2. 哪些人符合施打第三劑?從7日起,年滿18歲、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不論任何廠牌,且滿5個月的民眾皆可追加第三劑,指揮中心也列出4類對象,建議優先接種: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及高風險工作人員(第1~3類)、容易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者(第9類)。此外,12歲以上者可在打完第二劑28天後,預約接種第三劑基礎劑。3. 如何預約施打第三劑?民眾可透過各地的衛生局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也可多利用衛福部所屬醫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醫院及國防部所屬醫院在周一至周五增設的夜間門診預約打第三劑疫苗。指揮中心將加速建置「疫苗地圖」協助民眾搜尋,前往接種時,應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和健保卡。由於「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暫時關閉,若要施打第三劑,也可透過「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來查詢、預約。以往前兩劑疫苗可透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登記」平台統一登記,指揮中心這次推出的「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已於12月29日上線,該系統的使用方式類似於Google Maps,會顯示有哪些醫療院所有提供疫苗施打,民眾也可點擊查看預約網址和電話資訊。除此之外,該系統右上方還可選「篩選查詢」,有AZ、莫德納、BNT及高端4個選項,方便民眾直接掌握哪些醫療院所有自己欲接種的廠牌。 右上方的「篩選查詢」可直接點選欲接種的疫苗品牌。(圖/翻攝自新冠疫苗防治一網通)4. 目前有哪些疫苗廠牌可以選?廠牌分別為:半劑莫德納疫苗(50微克)、一劑BNT疫苗、一劑高端疫苗(限20歲以上民眾接種)、一劑AZ疫苗 (有過敏反應、特殊情況可選擇施打)。另外,疫苗組合供第三劑混打參考如下:AZ+AZ→第三劑:BNT或莫德納AZ+莫德納→第三劑:莫德納AZ+BNT→第三劑:BNT莫德納+莫德納→第三劑:莫德納BNT+BNT→第三劑:BNT5. 若前兩劑施打高端、沒有要出國,第三劑如何選擇?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高端屬於「自由選擇」的情況,因為也有經過緊急授權使用,前兩劑施打高端的民眾,第三劑可繼續打高端,專家小組會保留民眾的選擇權利。另外,哥倫比亞大學新冠肺炎醫學團隊領導者、中研院士何大一建議,由於國內民眾大多施打AZ或高端疫苗者,應該選擇「mRNA疫苗作為第三劑加強針」。6. 若在國外接種兩劑者,在台灣補如何施打第三劑?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在國外接種兩劑疫苗的民眾,可以先赴衛生局登錄疫苗接種資料。7. 第三劑是否有副作用?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何忠祐表示,根據現有安全性資料顯示,施打第三劑莫德納副作用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若把副作用細分為局部和全身性的話,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比第二劑略高(84.7%vs.83.5%),但全身性副作用比第二劑略低(79.0%vs.81.3%)。至於BNT的副作用,整體發生率和第二劑雷同,第三劑的局部副作用比第二劑略高(74.1%vs.71.7%),全身性副作用則略低(69.2%vs.71.7%),另外施打兩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副作用,常見狀況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至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若有混打,從學理上來看,現在有不同疫苗的前後施打經驗,安全性沒有什麼太大問題,有些混打出現局部反應發生率較高一些,但整體仍不算有嚴重不良反應。8. 國內「完整接種」定義為何?台灣目前對於完整接種定義是施打過兩劑疫苗(含AZ、BNT、莫德納或是高端)滿14天者,先前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Anthony Fauci)指出,以美國「完整接種」來定義,可能會改為已接種三劑mRNA疫苗(BNT、莫德納),或是兩劑嬌生疫苗,至於台灣會否跟進仍未定案。
Omicron變異株哪裡來的? 學者:可能源自動物體內突變
日前在南非爆發的新冠肺炎Omicron變異株,許多專家都在追查他的來源,一開始有專家認為Omicron變異株應該是從愛滋病患者體內突變而成,但目前有另外一派學者認為,Omicron變異株很有可能是在老鼠之類的齧齒類動物突變而來的。根據《statnews》報導指出,由於Omicron變異株的變異位點是50處,一開始有學者推論應該是病毒長期在愛滋病患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體內突變而成。但目前有學者認為,應該是病毒長期待在動物體內,比如像是罹患新冠肺炎的齧齒類動物,病毒逐漸進化、演變出50種突變後,病毒才又回傳到人類身上。報導中指出,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的免疫學家安德森 (Kristian Andersen) 是這項理論的支持者,他認為Omicron變異株是一種反向人畜共通事件中所產生的病毒,是病毒先從動物傳播到人類,接著再從人類傳播到動物身上的案例。安德森認為,病毒來自於免疫力低下患者體內,的確有道理,但考量Omicron變異株的突變十分不尋常,所以他比較相信是病毒在動物體內進化的理論。持續追蹤新冠病毒突變的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病毒學家蓋瑞(Robert F. Garry)表示,他目前已經發現病毒中有7種突變與齧齒類動物的適應性有關,而這7種突變,在Omicron變異株上都可以找到。目前他自己也無法確定Omicron變異株到底是源自於人類還是動物,但他表示「如果是動物的話,那我打賭一定是源自於齧齒類動物」。即便目前有兩種推論,愛丁堡進化生物學研究所(molecular evolution at the Institute )分子進化教授蘭博特(Andrew Rambaut)表示,Omicron變異株源自於動物的理論,自然也是一種合理的假設,但有鑑於目前研究資料不足,相信要等到明確的答案還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Omicron誕生讓各國警戒 專家憂心民眾「脫口罩」成破口
雖然指揮中心先前曾對外表示,今年跨年的管制不會比去年緊,但接著又傳出南非出現新型變種病毒株「Omicron」,比利時、鄰近的香港也出現案例,這也使得許多國家紛紛開始戒備。而也有專家憂心,許多民眾會在活動散場時脫掉口罩,憂心實體跨年活動的「散場」反而成為防疫破口。先前傳出,由於台灣本土疫情明顯降溫,同時2劑疫苗接種覆蓋率預計在年底可以達到6成,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黃高彬就曾表示,只要民眾參與活動時全程配合戴口罩,不僅有望舉辦實體跨年活動,還有機會可不限進場人數。但日前黃高彬也表示,由於香港出現Omicron變種病毒株確診案例,對台灣的確產生威脅。而黃高彬也表示,大型活動的舉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散場時,因為根據過去的經驗,不少民眾會在散場時就脫掉口罩。他憂心如果舉辦實體跨年活動,屆時散場時如果有民眾脫掉口罩,反而會成為防疫破口。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指出,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病毒突變是自然現象」,會出現新的變種病毒株,就代表病毒在許多人身上不斷複製、傳染。所以大規模的接種疫苗也十分重要。也由於目前因為病毒不斷的變異,疫苗防治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有不少廠商開始研究新版的疫苗。南非病毒學家德奧里維拉(Tulio de Oliveira)表示,Omicron變種病毒株雖然的確會讓疫苗的保護力下降,但下降程度仍有待研究,而疫苗本身對於預防重症與死亡能力依舊有效,建議疫苗還是必須要持續接種。
哥倫比亞發現Mu變種病毒已入侵26國 WHO:對疫苗具有抗藥性風險
8月初,比利時一間療養院遭哥倫比亞變種病毒「B.1.621」入侵,世界衛生組織(WHO)今日在每週例行疫情公告中說,8月31日正式將被稱為「Mu」的B.1.621列入「需留意變異株」(variant of interest),1月間首度在哥倫比亞發現,對疫苗具有抗藥性風險的變異。Mu是希臘字母的第12個字母「μ」(中文發音「繆」)。今年1月,Mu變種病毒首次在哥倫比亞出現,短短數個月內蔓延至美國、南美洲及歐洲等,至少26個國家。世界衛生組織表示,「Mu變種有一系列的變異,顯示可能具有免疫逃脫特性」,英國公共衛生署(PHE)8月初稱,根據初步研究結果,透過注射疫苗或經感染而產生的抗體效力減弱,顯示Mu變種病毒有躲避免疫反應的跡象,但仍須進一步研究,才能對Mu有更徹底的了解。外界普遍擔心新變種病毒出現,因為隨著具高度傳染力的Delta變異株成為主流,強勢肆虐多國之後,全球傳染率再度升高,尤其是未接種疫苗者,以及防疫措施放寬的地區傳染率特別高,因此新病毒突變的出現引發廣泛關注。包括造成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內,所有病毒其實都會隨時間變異,但特定變異卻可能影響病毒特性、傳播速度、其造成疾病的嚴重程度、對疫苗等藥物的抗藥性等等。Mu在哥倫比亞發現後,在其他南美國家與歐洲都有接獲通報。世界衛生組織表示,Mu在全球的盛行率已降至0.1%以下,但在哥倫比亞的盛行率卻高達39%。除了Mu之外,世界衛生組織目前已辨識出4種COVID-19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包括目前在193個國家出現、最先在英國發現的Alpha,以及最早在印度發現、在170國出現的Delta,在南非出現的Beta變種、在巴西發現的Gamma變種。
解封不一定迎來疫情反彈 英國單日確診人數降7成
根據《CNN》報導,英國「緊急情況科學顧問小組」發表報告指出,因為新冠病毒不太可能完全根除,未來還是會有新的變異株出現,目前幾乎可以確信,隨著病毒突變的時間增加,未來恐怕會出現能讓所有疫苗都失效的超級變異株。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粉絲頁上表示,「超級變異株將讓疫苗無用武之地」,他個人認為這樣的可能性和疑慮永遠都會存在,畢竟早在一年就看到南非變種病毒「免疫逃逸」的狀況,病毒不斷持續變異下去當然是有可能的。阻斷它的方式應該是要減少病毒的傳播,例如打疫苗、繼續保持NPI公衛措施,讓病毒減少突變的機會,才是正確的方式。林氏璧也以英國、美國近期的疫情為例,英國7/19宣布「大解封」,所有防疫限制都全面解除,讓世界各國都等著看「後果」,依據數據來看,英國正式解封的前一天,每天新增確診病例近6萬人,原本以為解封後會迎來疫情大爆發,沒想到接下來新病例居然開始下降,目前已經降到每天2萬多人新增案例,大約降下7成左右。林氏璧說,這並不是因為英國大量減少篩檢導致,英國的PCR檢測數量還是非常多,甚至遠比美國、日本和以色列都多,舉例來說,英國解封時每日可以做40萬次PCR檢測,七月底稍降到30萬出頭,但仍然非常多。為什麼英國解封後沒有大爆發?林氏璧認為疫苗第一劑的覆蓋率是關鍵,英國至少打完一劑疫苗的比例是69%,至於美國則是57.44%,兩者相差約10~15%,卻有不同的結果,英國疫情似乎逐漸獲得控制,但美國疫情近期卻因Delta變異株持續升溫,據路透社統計,過去10天,美國通報的全國新增確診數幾乎增加1倍,其中佛羅里達州的確診人數在一周裡增加了50%。林氏璧認為這是因為Delta病毒更具傳染力,R0值更高,計算群體免疫需要達到的比例,可能高達接近9成,而英國自然感染加上打完疫苗的人,有抗體的比例可能已經在9成上下了,而美國第一劑疫苗覆蓋率雖然只差英國一些些,卻仍然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持續施打疫苗還是有所成果,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認為雖然疫情飆升,但由於美國已有足夠的疫苗覆蓋率,因此可讓美國不必再度進行封城,他認為疫情不會嚴重到像去年冬天一樣。但他也提到,目前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民眾當中,仍有1億人尚未施打,還有許多進步空間。
不是新冠!醫師揭「第一可怕疾病」 每年500萬人重症…打疫苗恐也無效
新冠肺炎侵襲全球近2年,已累積超過1.9億人染疫,成為人類史上前10名的致命疾病。不過,這並不是最可怕的疾病,有一種傳染病突變速度快,就算有疫苗也未必有效。根據《三立新聞》報導,台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任、衛生署防疫處中區顧問陳伯彥表示,新冠肺炎和過往的病毒比較不一樣,「大概是我們碰到,我覺得是比天花還厲害的,而且它還在突變」,因此二代疫苗也在發展中,他直言,能知道這個病毒不會不見,只是不知道會怎麼變。陳伯彥認為,流感是排名第一可怕的疾病。(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陳伯彥指出,現在的新興傳染病,其中一個型態是「至少60~80%都是從動物來的」,其中影響人類最嚴重也最頻繁的就是「流感」,認為是現在排行第一可怕的疾病,2009年曾爆發大流行,當時死亡人數超過1.85萬人,但實際數字更高。雖然當時已經有疫苗、抗病毒藥物,也有感控觀念,但還是無法完全根除,即使有了疫苗,每年還是得重打,「這病毒實在突變得太快了」。陳伯彥說,即使打了疫苗,得到流感還是可能出現重症,因為病毒突變,且黏膜的保護沒辦法那麼久,一般來說疫苗可以保護半年,但還是可以測到2年前打的抗體,「血液測得到,不代表呼吸道黏膜的保護是夠的」,這就是流感的可怕之處。每年有500萬人因為流感造成重症。(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CDC統計,每年流感造成全球500萬人重症,有大概65萬人死亡。陳伯彥強調,很多疾病無法根除,這時候就要學會如何控制它,「即便以後我們再感染,其實也不用怕它,因為我們體內已經有抗體,即使會生病,但也不會變那麼嚴重」,這也是為什麼要接種疫苗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超前部署!對抗Delta變種病毒 疫苗採購到2024年
有鑑於傳染力更強的Delta變種新冠病毒來襲,多國考慮讓民眾追加第3劑疫苗來抗疫,像是加拿大政府就超前部署,和輝瑞藥廠(Pfizer)簽下合約,預購最高達1.85億劑的輝瑞/BNT疫苗,輝瑞從2022年起將持續供貨至2024年。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發至今,接種疫苗成為各國抗疫的重點,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日前示警,隨著Delta變種病毒即將成為蔓延全球的主流病毒株,有研究顯示,2劑疫苗對人體的保護效力似乎不足,建議讓要追加第3劑,各藥廠也針對變種病毒研發改良版疫苗。(圖/達志/美聯社)綜合外媒報導指出,透過研究,受測者在接種完第2劑疫苗之後,抗體會隨著時間下降,平均85天內會喪失九成抗體。研究人員表示,這代表在疫苗接種後的幾個月內,抗體會急劇下降,每個人都可能需要追加疫苗以維持保護力。面對這波變種病毒來襲,加拿大政府目前已超前部署添購疫苗,輝瑞4月底宣布,已經和加拿大達成協議,從2022年起至2024年陸續提供加國多達1.85億劑的輝瑞/BNT疫苗,加拿大政府也在官網上詳細透露疫苗供應計畫,除了追加疫苗劑量外,合約也包含可能誕生的、針對病毒突變與高關注變異株(VOC)、以及適合年輕族群的改良版疫苗。(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官網內容,輝瑞在2022年要供應3500萬劑BNT疫苗,加拿大政府可選擇最多額外加購3000萬劑疫苗,2023年輝瑞要提供3000萬劑疫苗,加拿大政府最多可額外添購3000萬劑疫苗,在2024年,加拿大政府可選擇繼續加購疫苗,若確定加購,輝瑞必須提供3000萬劑,除此之外,加拿大還可額外再加購3000萬劑疫苗。加拿大目前採購疫苗包括了AZ、莫德納、輝瑞/BNT、嬌生、Novavax、加拿大生技公司Medicago和英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合作開發的疫苗、另外還有法國藥廠賽諾菲(Sanofi)和葛蘭素史開發的疫苗,總計7個廠牌,採購量逾4億劑,目前只有前4支疫苗獲得加國緊急使用授權,到貨量約4288萬劑疫苗。除此之外,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特捷利康藥廠(AstraZeneca)27日起針對新的疫苗展開新的臨床實驗,改良過的疫苗被稱為「AZD2816」,主要是針對於南非發現的Beta變異病毒加強防疫效果。《法新社》指出,這支「加強劑」將在英國、南非、巴西和波蘭等4國對2250名志願者實驗。受試者都已完成兩劑AZ疫苗接種,或是已經完成兩劑mRNA疫苗(例如輝瑞BNT疫苗)以及未施打疫苗者。另外,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染疫者未來可能只要追加一劑mRNA疫苗,就可獲得保護力。研究人員23日在ACS Nano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指先前染疫的效果可以充當兩劑疫苗中的「第一劑」,因此曾染疫者只要追加1劑mRNA疫苗,就可以提供相當於未曾染疫者施打2劑的效用。
新冠病毒變不停!外媒曝新變種「Delta+」 已襲擊11國超過200案例確診
新冠病毒強大的變異能力讓世界各地專家傷透腦筋,其中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更是讓人聞之色變,而且根據外媒報導,Delta病毒甚至已經進一步突變出「Delta+」(Delta Plus)且在全球11國現蹤,目前至少有200個確診案例。屏東計程車司機傳播鏈中,有個案是從秘魯返台的祖孫,外界原本擔憂Lambda變種病毒侵台,如今基因定序結果出爐,祖孫倆感染的都是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讓人擔憂Delta變種病毒株是否已經開始在台灣傳播。Delta變種病毒不但傳播能力比英國Alpha變種高出60%,還具有更高的抗藥性,目前已經擴散全球至少85國,且被WHO列為「高關注變異株」。綜合外媒報導,Delta變種病毒甚至還變異出「Delta+」變種。根據《印度斯坦時報》、新德里電視台等媒體報導,印度政府22日於境內發現22例「Delta+」確診個案,23日更有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其實已經有超過40例相關病例。不只是印度,「Delta+」已於全球11國現蹤,全球累計至少200例,截至6月16日,美國確診83例最多,其次是英國41例、印度40例,此外連尼泊爾、日本、葡萄牙、波蘭、中國、加拿大、俄羅斯、土耳其也有相關個案。印度衛生部指出,「Delta+」是從Delta病毒突變而來,具有更強的傳播性,和肺部細胞受體結合能力更強,還可能降低單株抗體反應能力,相當令人擔憂。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現在就對「Delta+」可能帶來的影響下定論還太早,目前沒有證據證實「Delta+」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疫情。
美逾50萬人染疫亡!專家「超過3場戰爭逝者」:明年恐仍需戴口罩生活
美國總統拜登21日警告,受到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以及疫苗生產可能中斷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美國今年無法恢復正常生活。白宮首席醫療專家佛奇也表示,美國的疫苗接種還不足獲得群體免疫。他悲觀估計,美國人到明年可能還得繼續戴著口罩生活。佛奇還強調,美國死亡總數超過50萬人,「是可怕的歷史性里程碑」!對此,《紐約時報》特別在頭版發布了一個由超過50萬個小點構成的圖,象徵著逝去的生命。拜登今天將為因新冠往生者默哀1分鐘,為50萬逝者燃燭祈福。拜登21日在密西根州視察輝瑞製藥廠時指出,近日美國大部分地區遭受到極端寒流天氣的影響,疫苗的分發和運輸工作遭到阻礙。美國至今注射了超過6000萬劑新冠疫苗,接近每100人注射了18劑。但是初步研究表明,已推出疫苗對新出現的、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防護效力較差。美國傳染病學專家佛奇日前就表示,新冠病毒毒株不斷變種,這意味著政府和製藥公司將「必須靈活調整,以製造出專門針對病毒突變的疫苗」。雖然美國新確診人數已經大幅度下降,「但我們還沒有給足夠多的人接種疫苗來獲得群體免疫」。根據統計,全球超過1億1千多萬人確診新冠,近250萬人死亡。美國近2千9百萬人確診,奪走了至少511133條人命。印度、巴西確診人數也都超過1千萬人。紐約時報在頭版特別發表了一個點圖,近50萬黑點密密麻麻布滿一半版面,隨著時間向前,點越來越密,代表著死亡病例增長速度加快,一個黑點代表一個逝者,令人觸目驚心。報導強調,新冠一年內已造成50萬人死亡,超過了美國在三場戰爭(一戰、二戰和越戰)中死亡人數的總和。美國正以每日平均接種170萬劑疫苗和新冠病毒搏鬥,但在澳洲卻發生澳網公開賽球迷公開對呼籲施打新冠疫苗接種的廣播發出噓聲,惹得澳洲副總理邁克爾跳出來批判這種作為「令人噁心」!澳洲昨日正式開始新冠疫苗接種,總理莫里森是率先接種的人之一,接種過程亦進行了公開轉播,以增強澳洲對疫苗的信心。在英國,首相強森預料將宣布逐步解封計畫,和公布疫苗對預防病毒和死亡的影響數據。英國疫苗大臣札哈維特別為英國牛津疫苗背書,強調證據顯示,牛津疫苗可以有效減少2/3病毒傳播。英國計畫在4月中開始對50歲以上民眾接種,確保疫苗作用,壓平感染率為恢復經濟奠定基礎,最後則是控制變種病毒。他強調如果能通過這4項考驗,將是英國最後一次進入封鎖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