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不堪
」 疼痛男子到私人診所植牙 牙醫疑「用力過猛」!螺絲刺穿頭骨卡大腦
土耳其一名40歲男子因為飽受牙痛困擾,便到當地一家私人牙醫診所看牙。而當時牙醫師便建議他將牙齒拔到,並直接進行植牙,沒想到手術過程中,牙醫師疑似用力過猛,竟直接將螺絲釘刺穿大腦,所幸當下牙醫立刻將男子送往大醫院急救,經過幾個小時的手術後,順利脫離險境。根據《鏡報》等外媒綜合報導,土耳其布爾薩(Bursa)一名40歲男子拉馬贊(Ramazan Yılmaz)日前因為牙痛,到當地一家私人牙醫診所看診。而當時牙醫師便建議他,當天將牙齒拔掉,並直接進行植牙手術。沒想到,在手術過程中,牙醫師疑似用力過猛,竟直接將螺絲螺絲釘插入頭骨,讓拉馬贊疼痛不堪。後來牙醫生因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便直接將拉馬贊送往大醫院急救,之後就直接逃離現場。後續醫生替拉馬贊照X光後,確認螺絲確實卡在大腦中,立刻緊急進行手術,所幸在進行數小時的手術後,拉馬贊順利脫離險境,並在醫院觀察幾天後平安出院。事後,拉馬贊對此事相當氣憤,他認為牙醫將他送醫後,便直接逃離現場,不僅不願道歉,還拒絕退還手術的費用。對此,牙醫則表示,此次意外是因為「醫療併發症」所導致,與診所無關,讓拉馬贊氣得到法院提告,並將此事向媒體投訴讓眾人知道。
推開包皮清潔疼痛不堪!恐是包皮過長 醫曝改善方式
8歲蔡小弟因包皮過長且有完全包莖,從小就難以清潔,若父母嘗試將包皮推開清潔,蔡小弟就會痛得哇哇叫,非常抗拒。為衛生考量避免發炎,蔡爸爸帶兒子來到台小兒外科門診,起初以藥物塗抹治療,但效果不彰,因此決定讓蔡小弟接受包皮環形切除術。青少年男性包皮過長、包莖者多 割包皮避免清潔不乾淨台北慈濟醫院小兒外科陳克琦主任說明,台灣青少年以下的男孩,10個有8到9個有包皮過長或包莖的問題,但其實割包皮的主要考量是擔心清潔不夠,滋生病菌而引發炎症反應,因此若沒反覆發炎的症狀,是可以不用割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接受包皮環形切除術可有效降低60%愛滋病毒的感染機率或早洩可能,也可以降低女性伴侶罹患子宮頸癌及其他婦科疾病的機率。新式包皮環切 不再藏汙納垢陳克琦主任說明,包莖的處理方式包括觀察、擦藥和手術三種,擦藥是以塗抹類固醇藥膏為主,能夠使包皮變鬆、容易翻開,缺點是停藥就會回復原本狀態。而包皮環形切除術,從傳統的手術刀切除縫合進展至今,已經有多種方式可以處理,包括:雷射手術、包皮槍手術等,但不論何種方式,術後疼痛和傷口照顧、多天不能洗澡,是每個病人要面對的問題,回診拆紗布換藥,更是令病患疼痛尖叫,家屬在一旁擔心焦急。皮膚黏著劑塗抹 改善術後疼痛陳克琦主任表示,術後為減少傷口流血,會用紗布或彈繃緊緊綑住傷口,但因為有血水滲出液,所以傷口會與布料產生沾黏,拆除時便會撕扯傷口造成極度疼痛。為改善術後疼痛,近來臨床改以「氰基丙烯酸辛酯」類的皮膚黏著劑塗抹術後傷口,藉此取代外科縫線,就像平常用的快乾膠可迅速黏合傷口。這種做法不但有助於傷口癒合,還有抗菌功效,因取代包紮敷料改以小紙杯環繞保護,病患也免除了換藥的疼痛與恐懼。
男子軟骨受損疼痛不堪! 接受「自體軟骨修復手術」重拾籃球魂
54歲從事室內裝潢的詹先生,年輕時期就熱愛打籃球,去年5月因長期運動造成膝關節傷害而持續疼痛,不但工作受影響,就連球場都去不了。詹先生尋求馬偕紀念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暐錚治療,接受「自體軟骨修復術」,手術隔日即以拐杖輔助下床,3天後順利出院,術後1個月可以患肢跺踏地,3個月就恢復日常行走。膝關節軟骨受損3大原因陳暐錚表示,根據健保署統計,2017年膝部關節炎就醫83.7萬人,較2016年增加近5萬人,其中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人數約2.5萬人。造成膝關節軟骨受損的原因很多,如年齡增長的關節老化、運動傷害(過度或使用不當)、外傷等,若輕微的軟骨受損未能妥善治療,則容易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早期退化性關節炎並不易察覺,患者可能僅有暫時性的關節痠痛,若未能早期發現,日後可能演變成慢性發炎持續惡化,最終將導致關節四周增生及關節囊肥厚,關節變大,嚴重者可能導致關節無法自由活動,影響行走能力。關節老化運動傷害(過度或使用不當)外傷(半月板磨損、韌帶損傷)自體軟骨修復術 再生醫學新進展陳暐錚指出,膝關節軟骨是保護膝關節的最後一道防線,據有吸震及減少關節摩擦的功能,軟骨若受損便會造成膝關節隱隱作痛或腫脹。考量詹先生年紀輕,有持續工作的需求,且不能毀了年少時的「籃球夢」,於是建議採取恢復期短、傷口小的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醫師表示,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術屬於微創手術,只需經由膝關節兩側各一個1至2公分的傷口,分別從患者自體不需受力處取出微量健康軟骨,不需耗時培養,在手術室中以特殊酵素活化切碎後,立刻可以植回受傷部位。植入之軟骨隨著時間,逐漸生長成與人體軟骨相近的「類透明軟骨」,術後可以刺激軟骨生成的復健活動輔助,病人平均術後3至4週可以脫離拐杖行走,半年至1年回診追蹤軟骨生長狀況即可。以詹先生為例,因年輕時的運動傷害以及裝修工作的負擔,讓膝蓋軟骨的傷害加重擴大,不僅須放棄年輕時熱愛的籃球,連工作以及生活都已經受到影響。這樣的膝蓋軟骨傷害以往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只能保守治療緩解症狀,或是最終選擇人工關節置換。新的軟骨再生治療,以目前臨床追蹤患者術後恢復觀察,已追蹤超過10年仍然維持高滿意度。詹先生術後恢復良好,他表示由於長期運動及工作因素,右膝已經進行過3次關節鏡治療,沒想這次在工作時摔了一跤,左膝就連下樓梯都沒有力氣,原本打算更換人工關節,但考量使用年限15年左右恐70歲時需再更換,與醫師討論決定採自體軟骨修復,手術後不但可以迅速恢復工作,而且還保住了籃球夢,讓他感到相當開心。4大關節軟骨療法比一比陳暐錚表示,骨髓刺激術是目前最普遍治療膝軟骨的方式,須先將膝軟骨底部的骨頭鑽數個小洞,使其受傷出血,促進纖維軟骨形生成,手術時間短,但缺點是纖維軟骨與人體自然的透明軟骨不同,使用年限較短,依照個人體質及生活習慣大約可以維持2至5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是膝關節損傷治療的最後方式,但置換人工關節的同時,會犧牲原本可能相對正常的組織,例如韌帶,而且可能會影響後膝關節活動力,傷口較大。陳暐錚強調,避免軟骨受損最重要的是維持良好及正確運動方式,因軟骨沒有神經,所以初期即使軟骨受損也不容易被察覺,可能發現的徵狀有微微痛感以及觸摸不到痛點的深層痠痛感,活動時膝關節摩擦發出喀喀響或是感覺到關節活動不平滑等,建議一但膝關節發生不適,有類似徵狀時,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確定問題。醫師最後提醒,自體軟骨修復術是微創關節鏡手術,禁忌相對較少,但仍建議術後2周內避免過度負重,最好配戴護具或是使用拐杖分散重量,以免影響到軟骨生長。可以進行抬腿或膝蓋彎曲、伸直訓練,第3、4周左右再開始進行復健,循序漸進的增加練習及踩踏。
胃潰瘍發作疼痛不堪! 食養調理幫助養好胃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情緒壓力值破錶,經常出現消化問題,而胃潰瘍即為臨床相當常見的腸胃道疾病之一。胃潰瘍是指胃部黏膜受到胃酸或其他刺激物的破壞而產生傷口,若是置之不理,甚至可能導致胃穿孔或進一步演變成腹膜炎,產生生命危險。症狀包括上腹疼痛、飯後腹脹、噁心嘔吐以及胃食道逆流。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康涵菁中醫師說明,近八成的胃潰瘍與幽門桿菌感染相關,而其他像是常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以及錯誤的飲食習慣,也都是可能導致胃潰瘍的原因。由於大多數的幽門桿菌感染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因此需要透過碳十三尿素呼氣測試、抽血檢驗抗體、糞便檢測抗原或是胃鏡切片等檢查確認。一旦確定是由幽門桿菌引發的胃潰瘍,西醫會採取抗生素搭配氫離子幫浦阻斷劑、H2抗組織胺與制酸劑的四合一療法治療,然而有些民眾服用抗生素後會產生噁心、腹瀉或是腹痛等不良反應,或是治療後胃潰瘍仍反覆發生難以根治,便會前來中醫求診。中醫分期對應治療 標本兼顧恢復快康涵菁中醫師將胃潰瘍歸於「胃脘痛」、「心下痞」、「吞酸嘈雜」的範疇之中,脾胃屬於人體中焦系統,一旦胃失和降,上下氣機逆亂,便可能發生胃酸逆流、脹氣以及腹痛等症狀,臨床治療會針對不同時期,去開立對應的藥方。1. 急性發作期急性期通常會出現胃酸過多,心下疼痛,食道灼熱,以及噁心脹氣等不適,經常會使用海螵蛸和浙貝母所組成的烏貝散治療。烏貝散屬於治標藥物,制酸止痛的效果很好,但仍需評估病人的不同體質用藥,才會治療到根本。舉例來說,熱性體質可加入黃連、黃芩等清胃熱藥物,寒性體質則可加入吳茱萸、乾薑等散寒止痛藥物。若併有情緒壓力問題,還需加入鬱金、香附等疏肝解鬱藥物,才不會加重潰瘍嚴重程度。2. 緩解恢復期當疼痛減緩,酸水減少,用藥上可加強使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來補益脾胃之氣,並可搭配白芨來修復黏膜,預防日後復發。白芨雖然是昂貴的藥材,但對於黏膜修復的效果良好,同時也具有很好的止血功能,因此臨床上經常用在消化性潰瘍的病人身上。3. 反覆發作期康涵菁中醫認為久病必瘀,若經常發作,除了上述的藥物使用以外,還需要另外加上像是血府逐瘀湯與川七這類活血祛瘀的藥物,並且需囑咐病人正確的生活作息與飲食方式,才能夠阻斷胃潰瘍的不斷發生。飲食做好調整 兩款食療保養胃飲食調整會是胃潰瘍病人最需要注意的部分,三餐最好定時吃,並將吃飯速度放慢,控制在七分飽,切勿暴飲暴食。康涵菁中醫師建議,胃潰瘍患者的飲食原則要選擇較好消化的低渣與低纖維的食物,避開過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烹調方式則以蒸煮為主,可食用質地較軟的食物,例如蒸蛋或魚肉,以及能夠保護胃部黏膜的高麗菜、木耳、苦茶油、蓮藕粉及秋葵,並避開燒烤辣炸及油膩肉類,以防造成胃部負擔。此外,康涵菁中醫師推薦以下兩個食譜,可供平日養胃食用。1. 鮭魚豆腐雞蛋羹做法:將鮭魚片小火煎過後剝成小塊狀備用,把盒裝豆腐切丁後放在鍋中並注入高湯熬煮,至水滾後加入鮭魚。接著將適量蓮藕粉用冷水化開後,慢慢加入鍋中並持續攪拌,最後倒入蛋液即可完成。2. 苦茶油拌秋葵做法:利用少量鹽巴搓揉秋葵外皮去除絨毛,再用清水沖洗乾淨,將其放入沸水中汆燙1-2分鐘後撈起,放入冰水冰鎮後取出,淋上苦茶油後即可食用。禁忌:若有腎臟疾患不建議多吃。
手肘外側、前臂疼痛不堪找無原因! 超音波檢查揪病因
40歲任職廚師的陳小姐,每天需要處理大量的食物及清理廚房、清洗廚具等,久而久之,開始感覺左手手肘外側及前臂疼痛,後來症狀加劇,連擰毛巾都會痛,甚至休息時也感到不適。診所就醫後醫師說骨頭沒事,後續也跑了幾家醫療院所接受復健、針灸及止痛藥物治療,但仍效果不佳。後續求診到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竹東院區復健科就醫,由理學檢查及超音波即時診斷後,發現陳小姐左肱骨外上髁炎合併肌腱病變與部分撕裂。超音波精準診斷 揪出潛藏的病灶馮仕豪醫師說明,所謂的肱骨外上髁炎是由於前臂手腕伸肌群長期反覆過度用力造成組織牽扯,使附著在肘部外側的肱骨突出處的肌腱勞損甚至撕裂,通常會發生在網球愛好者,故俗稱網球肘。馮仕豪醫師針對網球肘的診斷,除了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首重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在超音波檢查下醫師可清楚確認肌腱是否有腫大、撕裂,與其骨頭附著處是否有不平整情形。有了精確的診斷,才能針對不同病況給予適當治療,自然能有效緩解疼痛。導引注射加體外震波 復健運動治療病根馮仕豪醫師表示,關於肌腱腫大及撕裂,可接受超音波導引注射,將增生藥劑(如高濃度葡萄糖水、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精準注射至受傷肌腱處;若合併骨頭附著處不平整慢性發炎情形,更可搭配體外震波,促進修復;此外,亦須配合正確復健,學習肘部肌肉伸展與肌力訓練等運動;必要時可配戴護肘於肘外髁疼痛點下兩指幅寬處,緩衝肌腱的張力拉扯以加速復原。全面治療病根,才能有效順利恢復。最後,則必須改善使用習慣或運動技巧以避免復發。個別化治療 對症下藥才有用馮仕豪醫師提醒,不少病人常抱怨肘痛總是久治不癒,而病因可能不盡相同,可能是肌腱炎、肘關節炎、韌帶撕裂、滑囊發炎甚至微小骨裂等,但唯一不變的是超音波精準診斷搭配個別化治療,才能針對病根,有效處理。
肌腱斷裂疼痛不堪!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侵蝕惹禍
一名45歲的家庭主婦怡君(化名),每日忙於照顧孩子及整理家務,兩年前手指出現莫名腫脹,且常常起床時感到全身痠痛,多次就醫都無法緩解疼痛,後來連騎機車或打開醬油瓶都出現困難,常常痛到忍不住對家人發脾氣,親朋好友卻直指她是想偷懶不做事,讓她苦不堪言。後來轉診到風濕免疫科,經診斷確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檢查發現怡君手部關節異常突起,經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顯示肌腱已因長期發炎造成嚴重侵蝕,造成伸指肌腱斷裂,最後決定手術開刀修復,另外因發炎指數持續過高,評估後協助申請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介入治療,半年後成功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讓她重獲快樂的家庭生活。類風濕性關節炎易破壞關節及韌帶 合併共病恐少活十年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蔡凱倫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的自體免疫發炎疾病,正常的關節裡有一層薄薄的關節滑膜細胞,主要作用是保護關節表面及潤滑,維持關節正常運動,若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就會造成身體內的免疫系統亂掉,導致滑膜細胞異常增生和發炎,進而擴散到全身各個關節,特別是手指、手腕、掌指關節及指尖關節等部位,嚴重會導致關節永久變形,造成握持筷子、湯匙或進食等動作變得很困難,有些甚至會侵蝕韌帶,造成韌帶斷裂影響關節正常功能。蔡凱倫醫師補充,類風濕性關節炎因長期慢性發炎,會影響關節功能及消耗身體營養素,引發關節外的併發症產生,例如心血管、大腦神經系統,或引發貧血、脂肪代謝、膽固醇升高及血脂異常,甚至會導致骨質疏鬆及憂鬱症。根據調查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合併上述併發症或共病時,壽命會比平常人少10歲。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 大幅縮短疾病診斷時間蔡凱倫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疾病進展相當緩慢,民眾不易察覺,建議平時可透過333法則先自我評估,若關節疼痛部位超過三個;晨間僵硬超過30分鐘以上及關節疼痛超過三週,就應立即就醫檢查。專科醫師在診斷時會參考2010年歐美風濕病學會的建議,評估患者症狀持續時間是否大於六週、關節侵蝕位置程度及患者抽血的發炎指數(例如: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等)來做綜合判斷,並透過X光片、核磁共振或骨骼肌肉超音波詳細檢查是否有關節侵蝕現象,其中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在診間就可以進行,大幅縮短疾病診斷時間。遵從治療三部曲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緩解症狀蔡凱倫醫師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可分為三部曲,第一部就是「救急症狀緩解」,醫師會使用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緩解疼痛;第二部曲是「基礎打底免疫治療」,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減輕發炎症狀;第三部曲是採「高專度專一性治療」,也就是使用標靶藥物(針劑生物製劑、口服小分子藥物),可針對特定發炎物質或細胞進行專一結合,精準治療達到減少發炎和保護關節的目標。建議患者可以跟醫師充分溝通,選擇適合的治療藥物。蔡凱倫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疾病,民眾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誘發疾病。除了不要吸煙及維持牙齒健康,減少有害物質刺激外,適當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保持愉悅心情、控制體重及良好的睡眠都可以幫助疾病管理和緩解症狀,治療期間要定期回診檢查和按時服藥,就可以擁有快樂的正常生活。
男子腎結石疼痛不堪! 進行「軟式輸尿管鏡碎石術」隔天即出院
50歲江先生,某天突然出現右側腰痛,疼痛持續不斷,而且開始出現血尿,讓他幾乎無法正常工作,就醫檢查後,發現右側腎臟有一顆1.5公分的結石,同時合併腎臟積水的情況。經與醫師討論,他透過「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有傷口,手術隔天就出院回家,也馬上回到職場工作,維持日常生活。腎臟結石 這些人易發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泌尿科醫師戴盟哲指出,尿路結石是泌尿系統很常見的疾病,人體的尿液經由腎臟產生後會通過輸尿管、膀胱、尿道而排出體外,當尿液內出現結晶沉積就易形成尿路結石,絕大部份的結石都是從腎臟產生再順著尿液前往輸尿管、膀胱。其盛行率約為10%,有家族史、高鈣高鈉飲食、水分攝取過少、代謝性疾病、缺乏運動高壓力生活的病人較易發生;最常出現的症狀為疼痛、血尿及泌尿道感染。治療腎臟結石方法多 依據結石大小、形狀及位置目前治療腎臟結石的方法主要有三種:體外震波碎石手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及經皮腎造瘻取石手術。三種手術並沒有孰優孰劣,而是要根據結石的大小、形狀及位置來選擇最適合的手術。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 侵入無傷口、術後恢復快戴盟哲說明,介於1~2公分這種大小的腎結石目前在歐洲泌尿科醫學會及臺灣泌尿科醫學會的指引,並沒有特別建議要使用哪一種手術,端看醫師跟病人討論而決定。不過,軟式輸尿管鏡碎石手術在這種大小的結石有許多好處,它是一種侵入性但無傷口的治療方式,因不像經皮腎造瘻取石手術需從後腰畫一個傷口進而一路挖洞進到腎臟做手術,病人術後恢復很快,不需特別休養即可回到日常生活,也可以降低感染、出血和腎臟損傷等手術相關風險。尿路結石病人應定期追蹤 充足水分攝取與飲食控制戴盟哲建議,有過尿路結石的病人,除了定期追蹤外,更關鍵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取,飲食方面要注意控制鈣、鈉和蛋白質攝取,避免高尿酸飲食,並保持均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和全穀物,並限制氧化物攝取(如咖啡、茶和巧克力),保持適當運動以減少結石的復發。
女患者割喉牙醫師後輕生 背後原因曝光!
大陸湖南一名女子日前手持美工刀,衝進牙醫診所將牙醫割喉,隨後便割腕輕生。後續根據知情人士表示,女子是因為牙痛治療後仍未見好轉,之後前往診所向醫師詢問,卻被對方認為是她自己吃辛辣食物造成,不願意給予她免費治療,因此該女子一氣之下便將醫師割喉。根據《紅星新聞》報導,網傳在9月3日當天,大陸湖南省岳陽市一名51歲吳姓女子疑似因為醫療糾紛,手持美工刀衝進診所,將53歲劉姓牙醫割喉,隨後割腕輕生。而事後警方發布聲明表示,確實有這事發生,不過雙方均已無生命危險,目前案件正在持續調查當中。事後劉姓牙醫的朋友在受訪時表示,由於事發當時他並不在現場,因此對於當時的事無可奉告。不過他透露,事發當下現場有其他目擊者,目前正在協助警方進行調查,暫時無法取得聯繫。對此網路上就有網友表指出,該名吳姓女子是因為牙痛,到了該家牙醫診所治療,事後牙齒卻仍舊疼痛不堪。之後吳女便前往診所向劉姓牙醫討說法,卻被對方認為是她自己不聽勸告,吃辛辣食物,並拒絕免費為她治療,於是吳女一氣之下才會持刀將劉姓牙醫割喉。◎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25
傻眼!中和捷運景安站爆「無差別攻擊」 刺青女街頭撒野痛毆3路人
新北市中和區捷運景安站昨日下午1時許爆發「無差別攻擊」事件,36歲陳姓女子行經捷運站時,突然發狂,朝準備進入捷運站的27歲趙女的腹部攻擊,讓趙女當場傻眼,隨後陳女還裝沒事又繼續攻擊其他路人,趙女連忙拍照蒐證,向捷運警察通報。據了解,趙女當時正準備搭乘捷運上班,看見不遠處全身刺青且頭髮凌亂的陳女朝她迎面而來,趙女下意識閃避,打算加快腳步進入捷運站內,沒想到一不注意,陳女就開始發狂不斷揮舞雙臂,並朝趙女腹部攻擊,讓趙女當場疼痛不堪。陳女痛毆趙女後泰然離開,隨後又繼續朝其他路過民眾攻擊,讓現場民眾好傻眼,但因擔心陳女身上備有利器,現場無民眾敢上前攔阻,遭毆的趙女及另外2名受害者蒐證後,向捷運警察通報。警方獲報後,透過監視器便一眼認出陳女,陳女曾在轄內超商泛起多項竊案級毒品案,於是警方很快就鎖定陳女並於今日一早請陳女到案說明,陳女聲稱當時精神十分混亂,當時只是出門找朋友,因不想讓人靠近才出拳打人,警方訊後,全案將依傷害罪嫌移送法辦。
吳怡霈莫名腹痛站不起來 醫院全關!無奈嘆:什麼時候不生病
女星吳怡霈2010年從主播界跨到演藝圈,近年來在綜藝、戲劇等方面的表現都非常亮眼,而她也時常在社群平台上分享生活。而日前她發布動態表示,肚子突然劇痛,痛到站不起來,又剛好遇到颱風假,讓她無奈嘆「什麼時候不生病」。吳怡霈3日在Instagram上發布限時動態表示,當天不知為何肚子突然覺得很痛,還痛到無法站立,不過卻因為碰上颱風假,醫院門診通通沒開。幸虧最後終於找到一家有營業的診所,且醫師還還恰巧是腸胃科醫生。經醫生檢查發現直腸嚴重發炎,需休養3天觀察病情。(圖/Instagram/@wuipei29)吳怡霈表示,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原來是直腸嚴重發炎,才會導致腹部疼痛不堪。事後醫師立即替她打了止痛針,並叮嚀她必須休養3天觀察病情,同時飲食需要定時定量、藥也必須準時吃,事後她回家也煮了清淡營養的料理,替身體補充元氣。
睡一半耳朵劇痛就醫 急診室中驚見「蒼蠅幼蟲」從耳道中竄出
巴西一名男子日前在睡夢中感覺到耳朵劇痛,立即到醫院檢查。沒想到竟意外發現,耳朵內有蒼蠅在內產卵,耳道內布滿了蛆,手術後目前正在接受相關治療。根據《每日星報》報導,4日,巴西一名男子佛拉迪米爾(Valdemir Dencati)在睡夢中感到耳朵劇痛。送醫檢查之後發現耳朵被反吐麗蠅(bluebottle fly)入侵,並在耳道內產下蟲卵,在急診室等待時,還有小蟲從他的耳朵內流出。經過急診進行初步沖洗耳朵後,院方將佛拉迪米爾轉院到庫亞巴市立醫院(HMC)進行進一步治療,不過他卻因為沒有健保,遭到醫院拒收。而在這段期間,有越來越多反吐麗蠅從佛拉迪米爾的耳朵中跑出來,讓他疼痛不堪,只好再次回去急診接受靜脈注射藥物,並重新沖洗耳朵。之後佛拉迪米爾向一名私人醫生諮詢,被對方告知,蒼蠅已他的耳朵裡產卵,而這些卵現在已經開始孵化變成蛆,因此他必須接受價格高昂的手術,才能將蟲全數去除。而佛拉迪米爾為了省錢,只能不斷回原先的急診進行治療。而他的妻子艾迪安(Ediane)也在受訪時控訴「這是一場人為疏忽,我們的公共醫療一點也不可靠!新的一天又要來臨了,我們還是什麼都做不了,這些蟲子正在將頓卡堤生吞活剝」。事後,當地公共衛生相關人士出面表示,目前佛拉迪米爾已在醫院接受手術,目前仍住院休養當中。
夏天要命習慣2/年輕愛憋尿「老了有夠慘」 頻尿卻滴滴答答「還可能洗腎」
炎炎夏日多補充水份之餘,也代表需要更常跑廁所,但許多人習慣性憋尿或忙於工作,當心長期下來可能重創腎臟健康,甚至要終身洗腎!醫師表示,年輕時這些壞習慣還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但年紀大了之後,就會開始上門「討債」,可能會頻尿但又尿不出來,排便、射精都會疼痛不堪,猶如活在地獄之中。依據國健署調查顯示,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且發展至後期則需洗腎,除了老化是原因之外,其實也可能與長期憋尿有關。國泰醫院泌尿科蔡樹衛醫師表示,大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都可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似乎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甚至有些人已經習慣性憋尿,尤其是夏天炎熱喝水量增加,許多人懶得一直去上廁所,就會刻意憋尿,而一旦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就可能影響健康。蔡樹衛說,「有尿意卻強忍就是憋尿,當尿液儲存於膀胱內不停膨脹,膀胱肌肉會像橡皮筋一樣撐大,長期下來就會失去彈性變得疲乏,可能會導致膀胱無力,另外尿液留在膀胱過久,也會引發膀胱發炎、尿道發炎等問題。」除此之外,長時間的反覆憋尿除了會造成細菌感染,也可能引起泌尿道結石、尿液滯留造成逆流,最後導致腎功能惡化,甚至可能需要洗腎,如此將得不償失。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研究顯示,憋尿時間過長會使腎臟血流量減少,進而損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長期憋尿的人腎臟功能較差,時間一久就造成腎臟萎縮,必須終身洗腎。長期憋尿會引發一系列泌尿系統的問題,甚至傷害腎絲球的過濾功能,嚴重可能導致終生洗腎。(示意圖/黃耀徵攝)不只如此,憋尿會導致尿液過度濃縮產生結晶,泌尿道結石與血尿的機率大增,通常後腰到下腹會出現痠痛、絞痛等劇烈疼痛症狀,大結石有可能早成腎臟跟輸尿管水腫與急性腎損傷。另外,憋尿時尿液會在膀胱中滯留,超過6小時易引起細菌繁殖,增加尿路感染的風險。嚴重者甚至引起急性腎盂腎炎、腎膿瘍、敗血症等。洪永祥表示,憋尿甚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為膀胱腫漲時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就可能誘發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而且年輕時若習慣憋尿,很多後遺症都會在年紀大的時候跑出來,人生會變得很悲慘。」洪永祥說,憋尿會增加前列腺的壓力和壓迫,導致前列腺腫脹充血也會讓細菌進入前列腺進而引發慢性前列腺炎。這是非常痛苦且影響生活作息的症狀,常見有畏冷發燒、下背痛、睪丸、陰莖疼痛;排尿時無法一次排乾,頻尿且排尿、排便和射精時會疼痛。另外,憋尿也會使腹壁、腰部、骨盆底肌肉緊繃,長期下來腰椎過度彎曲或肌膜筋膜炎而導致不明原因下腹痛與腰痛的發生。另外,相較於男性,女性由於尿道較短,若有憋尿習慣更容易產生後遺症,其中又以細菌性感染最為常見,尤其夏季相當濕熱,建議女性朋友下半身穿著寬鬆、透氣,同時私密處要保持乾爽,就算是女童小便後也要使用衛生紙按壓一下私密處,以保持清潔。而且最好不要使用護墊,因為許多人往往會忘記更換護墊,非常容易孳生細菌,生理期使用衛生棉時也要勤更換,才能避免私密處反覆感染。
20歲女竟「髖關節退化磨損」!疼痛不堪被迫放棄跳舞 術後重拾舞蹈人生
小呈今年20歲,是個青春洋溢的女大生,平時喜歡跳舞,涉略芭蕾舞、現代舞、民俗舞蹈等,然而髖關節疼痛一直困擾著她,還曾在半夜痛醒,甚至痛到無法移動只能躺在床上,疼痛也讓她無法繼續自己熱愛的舞蹈。為了找出病因小呈前往臺北榮總求治,經過檢查發現,竟然是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造成髖關節早期磨損引發的疼痛。北榮骨科醫師許逵翔與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助理研究員俞文展合作,利用3D模型為小呈做好完整的術前規劃,完成微創全髖臼轉位手術,讓小呈能重拾跳舞人生。髖關節發育不良 導致早期退化、磨損髖關節發育不良在台灣的發生率約為1.3%,也是大多數髖關節退化需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的原因。北榮骨科部主任蘇宇平表示,家族史、臀位產、患者為雙胞胎或多胞胎等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危險因子。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患者因為髖臼發育不全,造成髖關節不穩定,受力面積減少,導致須承受更多的壓力,輕微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大約需要承受2-3倍的壓力,而嚴重髖關節發育不良則有可能須承受達到10倍以上的壓力。小呈就屬於較嚴重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早期退化及關節磨損。有鑑於小呈喜歡跳舞,年紀又輕,臺北榮總髖臼發育不良治療團隊建議,以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來增加髖關節穩定程度及增加受力面積,減少未來需要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機會。3D模擬+微創手術 助患者術後恢復此外,臺北榮總骨科許逵翔醫師與身障重建中心3D列印俞文展助理研究員合作,將小呈的髖關節3D模型印出,做出術前規劃,事先計算好最佳的轉動角度,模擬術後覆蓋轉動範圍,並藉由事先設計好的轉動測量器於術中確認轉動角度。許逵翔醫師指出,由於有完整的術前規劃,原本預計需2-3小時才可完成的手術,只進行1小時就順利完成,而且利用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更能達到理想的髖臼位移,且不傷及骨盆本身的穩定程度,病人能夠更快的恢復。微創式全髖臼轉位手術加上仔細的個人化術前計畫,不僅減少術後恢復時間,也能夠避免術後矯正角度過大、神經受損,以及撞擊症候群等併發症。現在,小呈的髖臼從原本的承受壓力10倍以上,進步到跟正常人差不多,也能夠再繼續跳舞了。小呈表示,對於北榮醫療團隊相當感謝,也希望藉由自己手術經驗的分享,讓更多和她一樣的患者,可以透過這些醫療技術恢復正常的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突冒3症狀疼痛不堪只能趴睡! 竟是「多發性骨髓瘤」惹禍
任職業駕駛的75歲李先生,7年前因疲累、骨頭痠痛、吃不下造成體重下降,在各診所陸續就醫,後來因胸口、背部劇烈疼痛,嚴重時甚至只能趴睡,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就醫檢查,在腫瘤中心多科醫療團隊合作診斷下,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第三期。多發性骨髓瘤 細胞異常增生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指出,多發性骨髓瘤是體內生產抗體的漿細胞異常增生,產生單一的免疫球蛋白(M蛋白),異常累積而攻擊人體正常細胞,造成各種不適症狀,其症狀口訣為CRAB,C代表高血鈣,因為癌細胞侵犯骨頭,釋放鈣離子,使血中鈣離子變高,會出現便秘、疲累、意識改變等症狀;R代表腎臟功能變差,會出現水腫、排尿困難等;A代表貧血,病人會疲累、無力,無法專注;B代表骨頭痛,骨頭會酸痛甚至骨折。接受自體骨髓移植 換取更長存活期李思錦醫師說明,早年多發性骨髓瘤是以化學治療為主,存活期約兩年左右,近年來藥物進步,加上健保給付新穎抗癌藥物,協助李先生申請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物與類固醇的三合一藥物治療,治療半年後疾病控制良好,因此建議他接受自體骨髓移植,以換取更長的存活期。李先生於民國105年6月接受自體骨髓移植,從診斷疾病開始,至今已超過7年,高於多發性骨髓瘤病人約5到6年左右的平均存活期。勇敢面對治療 有異狀速就醫多發性骨髓瘤好發年紀為60至70歲,以男性為主,男女比例約6:4。李思錦醫師提醒,當發現自己身體狀況與之前不同,例如比較容易累、腳水腫、不明原因骨頭痠痛等,務必儘速就醫治療。李先生很感謝李思錦醫師和醫療團隊救他一命,同時鼓勵病友們樂觀面對疾病,維持作息正常,多喝水、多運動,保持心情開朗,勇敢面對治療。李思錦醫師指出,罹患癌症並非想像中一定是不好的結局,只要勇敢面對疾病,其實可以改善存活期,且能讓生活品質回到正常。
13歲少年咬指甲上癮! 竟引發急性骨髓炎險截肢
中國湖南一名13歲少年長期啃咬自己的指甲,10隻手指頭的指甲都被他啃到不見,沒想到近日他的右手食指突然腫脹,高燒不退,送醫治療後被診斷出「急性骨髓炎」,差點就要截肢。根據陸媒報導,中國湖南一名13歲少年咬指甲上癮,要是遇到緊張的時刻,就更頻繁的啃自己的手指頭,10隻手指頭的指甲都被他咬光,沒想到近日他的右手食指突然腫脹,不僅疼痛不堪,更高燒不退,家屬緊急將他送往醫院治療。經過外科副主任醫師李濤檢查後發現,男孩的手不僅手指頭化膿,手指骨頭也出現嚴重感染的情況,屬於「急性骨髓炎」,需要立即進行手術,否則他的手就可能要截肢。在醫師的手術下,男孩也順利保住手指,而醫師李濤也呼籲大家「如果是2歲至4歲的兒童吃手指很正常,有助於建立其動作協調性,但『超齡』還啃手指成癮就代表著心理問題,建議諮詢心理治療師」。
普丁罹患「帕金森氏症+胰臟癌」 克宮機密文件外洩證實病情
俄烏戰爭爆發已超過250天,國際間也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一舉一動相當關注,特別是他的健康狀況,普丁曾被媒體捕捉到臉部浮腫、手背上有疑似靜脈注射的針孔痕跡等,許多人都猜測普丁或許健康亮紅燈。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和《太陽報》(The Sun)1日引述克里姆林宮內部文件證實,普丁罹患有帕金森氏症和胰臟癌。普丁近期露面畫面可見手背上經常有接受靜脈注射的痕跡,傳聞他疑似罹癌而疼痛不堪。(圖/翻攝自@ZVEZDANEWS)從普丁近期露面畫面顯示,他手背上經常有接受靜脈注射的痕跡,傳聞他疑似罹癌而疼痛不堪,另外,他在俄烏戰爭期間公開亮相時,也經常顯得上氣不接下氣,談話過程出現結巴,或是看起來顯得筋疲力盡,如今一份克里姆林宮的內部文件顯示,普丁已被診斷出早期帕金森氏症和胰臟癌。根據一份克里姆林宮的內部文件顯示,普丁已被診斷出早期帕金森氏症和胰臟癌。(圖/翻攝自@MailOnline推特)這份來自克里姆林宮內部文件指出,一位俄羅斯安全部門內部人士聲稱,普丁被診斷出患有早期的帕金森氏症,但「官方千方百計地否認和隱藏」。此外,文件也點出普丁重度使用各種類固醇與止痛劑,為的是要防止胰臟癌擴散,但藥物的副作用也引發相當多痛苦,包括外界經常看到他臉部浮腫以及記憶力衰退等。多年來,普丁的健康狀況一直是西方情報機構關注的焦點之一,根據英國情報機構軍情六處(MI6)前處長迪爾羅(Richard Dearlove)透露,普丁因為健康問題可能會被送往療養院,並在2023年下台。然而,莫斯科方面始終否認,普丁的健康有問題,而這位強人也一再以「堅毅」形象自豪,但近年來種種戲劇化改變的跡象促使各方推測,普丁的健康可能有狀況,這也點燃了烏克蘭和西方國家能期盼他早日下台的一刻。
女子社區慢跑遭人襲擊 清醒後報警自訴「遭人性侵」
馬來西亞日前發生一起強盜事件,一名女性在12日晚間7點左右在社區內慢跑,沒想到突然遭人打暈後拖進草叢,他後來在草叢清醒後,急忙報警表示自己遭到性侵,沒想到調查結果出爐後,竟然是烏龍一場。根據《星報》報導指出,一位韓國24歲女子於12日晚間7點在檳城丹絨道光(Tanjong Tokong)社區跑步,結果在他路過一處草叢時,突然遭人從後方攻擊,該名女子馬上昏迷,接著他就被拖進草叢內。之後該名女子在隔日凌晨3點才甦醒,醒來後她發現自己臉上與身體上有傷口,全身疼痛不堪,自己的手機也不翼而飛,而他也懷疑自己可能遭到性侵,於是急忙報警處理,警方也隨即將女子送到醫院驗傷,並且針對整起案件展開調查。結果驗傷結果出爐後,醫院報告顯示女子的私密處並沒有撕裂傷,顯示沒有遭人性侵的跡象,於是最後以搶劫至傷這條法律來調查此次案件。當地警方表示,由於案發地點沒有監視器,雖然有目擊者曾看到女子獨自一人跑步,但並沒有看到女子遭人攻擊的過程,目前對於嫌犯的找尋上的確有困難。
媽媽重病離世一個月!女星千字文哀悼 「最後遺言」有洋蔥
藝人愛雅(張艾亞)自節目《大學生了沒》打開知名度,和5566許孟哲有過一段情,擁有甜美外表及火辣身材的她,時常在社群網站分享生活,沒想到她今(16日)在臉書PO出長文,透露媽媽已經離世一個月的消息,讓粉絲都感到心疼。愛雅自《大學生了沒》發跡。(圖/翻攝自愛雅臉書)「媽,您走一個月了…」愛雅坦言,自己始終不敢鼓起勇氣寫下這篇文,但還是要面對事實,並提到依然記得媽媽教導她的、期望她的,她會學著實踐。她提到,媽媽性子急、走路走超快、做事乾脆不拖泥帶水,從不認為世界上有壞人,想起媽媽說過「我這輩子沒碰過壞人啊!」雖然她以前總笑媽媽無法分辨好人壞人,直到媽媽離開,才終於了解媽媽這一生默默幫助無數的人,「原來,您一直以來都是以身作則的教我們善良。愛雅透露媽媽已經離開一個月。(圖/翻攝自愛雅臉書)愛雅透露,媽媽為了家犧牲奉獻,她從小到大在媽媽的保護傘下長大,什麼事都被打理得妥妥帖帖,「我難過的時候,您比我還難過,因為您說您會保護我一輩子,不要怕,不管如何媽媽都是最好的後盾,才讓我長成一個有愛且堅強、強大的人」。即使有機會可以出門度假放鬆,媽媽仍選擇留在家陪伴失智的老公,「我知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在外打拼的孩子們可以放心,所以您願意犧牲、您願意妥協」。愛雅想起媽媽,永遠對世界充滿感謝,幾次進出醫院,拖著疼痛不堪的身體,但永遠微笑面對醫護人員,感謝他們的付出,「這一生,您教會我們要懂得感謝,即使到了生命的盡頭,媽媽依舊感恩這個世界的一切」。直到現在,她還是覺得媽媽只是在開玩笑,「您走了以後的每一天,都是這麼不真實」。愛雅表示會勇敢往前走。(圖/翻攝自愛雅臉書)愛雅表示,媽媽這一場重病,讓她瞬間要從一個被呵護在手掌心的孩子,長成可以依靠的肩膀,照顧媽媽的4個月,也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時刻,媽媽就連生命的最後都在教她成長,臨走前說道:「我走了,妳不可以死喔!」媽媽擔心她會活不下去,因此用很多方法教會她長大,雖然很困難,但她會將媽媽以善為本的精神傳承下去,「還會帶著祢的愛,好好的活下去」。最後,愛雅向媽媽喊話:「媽媽,請祢放心,生死不會將我們分開,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我會帶著滿滿的祝福,還有祢留給我的勇氣往前走。媽媽,謝謝祢,我愛祢。祢將永遠住在我心裡」,可以看出母女感情深厚,不少粉絲看了都鼻酸,紛紛留言給她鼓勵。
推撞牆、頂下體還猛毆頭部 新北高校爆霸凌10多同學冷眼圍觀
新北市一所私立高中驚傳集體霸凌事件,一名男學生遭到同學爆打、推去撞牆,甚至用膝蓋頂下體等,更誇張的是,事件發生時,一旁站了約10名同學圍觀,不僅沒有人出聲制止,甚至還有人對著鏡頭比YA。臉書某私密社團28日出現一段15秒的影片,畫面顯示一名高個子男同學用力將被害男學生推去撞牆,接著用膝蓋衝撞對方下體,再拳擊頭部多次,讓受害男同學痛苦的彎下腰。即使受害學生已經疼痛不堪,但施暴的男同學仍不罷休,衝上去用身體撞擊對方,更以手肘鎖住脖子壓制在地,再對受害者頭部揮拳。整個施暴過程現場有不少同學圍觀,還有一名同學拍攝影片紀錄,拍攝者還不時提醒「XX走開,不然我會拍到你的臉」,誇張行徑引爆網友怒火。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該校發言人表示得知事件發生後,已經在第一時間通報教育局,也有請家長到校晤談,學校正在積極處理,也已經交代任課老師要處理學生情緒,並針對當事人進行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