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開發
」 疫苗 新冠肺炎 高端 新冠疫苗 EUA川普團隊擬上任首日「退出WHO」 專家擔憂:恐爆全球性災難
美國準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即將在明年1月重返白宮,專家表示,川普的過渡團隊正在推動美國在新政府上任的第一天,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他們警告這將對全球健康產生「災難性」影響。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川普團隊成員告訴專家,他們打算在川普1月20日總統就職典禮上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這項離開將消除世衛組織最大的資金來源,損害其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等公共衛生危機的能力。美國是世界衛生組織最大的單一捐助國,在2022至2023年提供了約16%的資金。 專家指出「美國將在全球衛生融資和領導力方面留下巨大的真空。我認為沒有人會填補這個缺口。」在川普提名「疫苗懷疑論者」羅伯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等幾位人物,擔任下一屆政府的衛生部門職位後,美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直線下滑,不過沒人確定,川普是否會像他的團隊中的一些人一樣,將立即離開WHO視為重中之重。羅伯F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是個懷疑論者,他聲稱公共接種疫苗有危險。(圖/美聯社/達志)2020年隨著Covid-19的蔓延,川普啟動了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程序,指責該機構受到中國的控制。但這個程序從未完成,繼任的民主黨籍總統拜登(Joe Biden)2021年上任首日,便重新開始與世衛的關係。拜登時期的白宮新冠疫情應對協調員、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賈哈(Ashish Jha)表示,川普團隊希望川普在第一天退出,剛好扭轉拜登就職日當天就宣示恢復與WHO的關係,這很有象徵意義 。賈哈說:「有很多人將成為政府核心圈子的一部分,他們不信任世界衛生組織,並希望在第一天就像徵性地表明他們已經出局了。」賈哈表示,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對於疫苗開發和分發,以及突發衛生事件期間其他治療的全球合作至關重要。 他警告:「如果你不參與這些機構,那麼當下一次疫情爆發時,你就無法及時了解情況。」專家指出,如果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國家不太可能增加資助,而中國大陸可能趁機增加更大的影響力,「這不是明智之舉,因為美國退出,就是將領導權讓給渡中國大陸。」世界衛生組織對此沒有發表評論。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本月表示,這是一個「獨特的組織」,希望與美國政策制定者合作,他說:「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已經準備好共同努力。我相信美國領導人明白,美國不可能獨善其身,只有世界其他地區都安全,美國也才會安全。」
43隻猴子集體越獄!母猴子集體脫逃「醫學實驗室」 警籲緊閉家中門窗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間醫學實驗室爆發43隻猴子脫逃的事件,由於新進員工的疏失,當下忘記關閉猴子的柵欄,導致這些猴子成功脫逃。據警方說法,這些逃跑的猴子全都是年輕的母猴,每隻大約3公斤,都還很小,還沒被施做過任何實驗,所以身上沒有攜帶什麼病毒,不過還是建議附近居民緊閉門窗。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間醫學實驗室,43隻實驗用猴子6日逃脫。(示意圖/達志/美聯社)根據多家美媒報導,這起事件發生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小鎮耶馬西(Yemassee),6日當天,這43隻恆河猴(獼猴)從名為靈長類研究公司「阿爾發創世紀」(Alpha Genesis)脫逃,該公司專為美國政府、學術機構和私人企業培育研究用的猴子,對疫苗開發相當重要。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間醫學實驗室,43隻實驗用猴子6日逃脫。(示意圖/達志/美聯社)另據負責此案的亞馬斯市警察局強調,這些逃跑的猴子皆為母猴,體重約在3公斤,由於這些猴子年紀小因此未參與任何試驗,身上並未攜帶疾病「對大眾無害」,甚至「有點膽小」。據悉,猴子雖然偶爾會逃出管制區,但通常仍在園區內,但這次猴群逃到距離鎮中心約1.6公里遠的區域,增加了搜尋的難度。亞馬斯警方8日再度發布聲明表示,阿爾發創世紀已經找到猴子的下落,並試圖用食物引誘牠們回到安全區域。警方同時表示,員工熟悉猴子習性,擅長用水果或小零食將牠們引回。目前,正在採取各種手段加快尋回猴子的行動,包括設置陷阱和使用熱成像攝影機來尋找猴子。這並非間醫學實驗室首次有猴子脫逃的情況,早在2018年就有數十隻猴子逃跑以及其他設施管理問題,遭聯邦政府罰款1萬2600美元,約新台幣40萬元,另外,2014年和2016年也分陸續發生26隻和19隻猴子脫逃。針對這次的猴子脫逃事件,警方同時強調,這些猴子對大眾的危險性極低,不過建議民眾還是要緊閉家中門窗,以防猴子躲進屋內,如果發現牠們的行蹤要立即報警。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一間醫學實驗室,43隻實驗用猴子6日逃脫。(圖/翻攝自X)
美股首度破4萬點大關! 台積電ADR跌2.15%
道瓊工業指數周四首度突破40000點大關,不過最後以39869.38點作收。台積電ADR跌2.15%、收152.23美元。外媒分析,投資者對人工智慧提高企業利潤的前景感到高興,以及隨著通膨回落,其預測聯準會可能在今年降息。周四道瓊工業指數小跌38.62點或0.1%,以39869.38點作收;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滑11.05點或0.21%,收5297.10點;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下跌44.07點或0.26%,收16698.3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滑27.54點或0.55%,收5017.54點。根據CNBC報導,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周四達到了一個在一年前似乎難以想像的里程碑,首次突破40000點,此舉出台之際,投資者對人工智慧提高企業利潤的前景感到高興,而且隨著通膨從大流行高點進一步回落,聯準會可能在今年降息。回首道瓊斯指數攀升到這樣的水平,是一條漫長而曲折的道路。道瓊指數於2017年初,首次收於20000點,投資者開始消化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領導下的美國企業稅降低的情況。這些預期在2018年底得到了滿足,並推動道瓊指數在2018年1月突破25000點。然而,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聯準會升息,減稅帶來的興奮消退後,道瓊指數在2018年陷入困境,全年下跌超過5%。2019年,隨著聯準會放棄升息,股市復甦,到了2020年初,道瓊指數已接近30000點,並於2020年2月12日達到29551.42點的高點。緊接著Covid-19大流行,道瓊斯指數在2020年3月來到低點18213.65點。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隨著新冠疫苗開發的進展加快,以及聯準會和立法者採取前所未有的措施支持經濟,基準指數回升。2020年11月,道瓊斯指數收在30000點之上。新冠疫情低點帶來的動能持續到2021年,道瓊指數突破35000 點。然而,好時光並沒有持續太久,熊市將道瓊指數一路跌至28660.51點,之後才恢復。而自觸及該低點以來,道瓊指數已飆升40%。
採購合約引「高端八大爭議」 羅一鈞正面回應
疾管署昨天臨時開記者會公布高端新冠疫苗採購合約,沒有化解外節疑慮,反而引發更多爭議,包括簽訂保密條款前一天,高端才剛通過緊急授權使用(EUA),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直指選後才公開,是高端和政府的「超完美配合」,逼得疾管署今天二度開記者會反擊,副署長羅一鈞出面,列出八大爭議逐一澄清,他強調高端還未通過EUA就完成議價,疫苗預採購是各國皆然。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指出,高端與政府簽訂契約直接寫「只要7月31日前可以取得許可就能履約」,還真的就這麼巧,在8天內闖過兩關,在7月18日通過EUA審查、7月25日衛福部宣布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已同意納入公費疫苗施打計畫,「為的就是大賺國庫40億」,根本是高端跟政府打的一場「超完美配合」。一、為何高端疫苗尚未通過EUA,即與疾管署完成議價與簽約?疾管署說明,還原當時時空背景,新冠疫苗均在臨床試驗階段以「預採購合約」模式簽約,為因應緊急疫情需求,以預先保有所需之疫苗數量,等到廠商於取得專案核准製造許可後,才可儘速提供接種,此作法與國際相同,例如:英國採購BNT疫苗、美國採購Moderna疫苗、日本採購AZ疫苗等,皆係先簽訂採購合約,才取得EUA。故此作法國內外皆然,當年5/28簽約對象共有高端及聯亞兩家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廠商,聯亞因後續未取得EUA,於是疾管署依約與該公司解約,因此絕無獨厚高端,也無「先射箭再畫靶」。且依合約第七條,若EUA未通過則符合終止解除契約條件,更無須補償廠商因此所生之損失,都是為了確保國人最大利益之作法,所以各期付款都在此預採購精神下,分別以疫苗生產相關證明文件,備妥所需原料、物料、耗材及相關準備工作文件、驗收合格疫苗數量及完成配送總數量為條件。二、為何高端疫苗通過EUA日期與採購合約要求通過EUA日期這麼接近?疾管署說明,高端公司在6/15就已提出EUA申請,歷經一個多月食藥署內部整體審查(由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後,於7/18召開專家會議審查,審核過程均依法定程序辦理。疾管署於一週後召開ACIP會議,依據食藥署EUA核准結果決議同意將高端納為公費疫苗,上述過程當時均即時於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與合約要求之7/31毫無關聯,請外界勿刻意影射。三、為何EUA通過隔天即簽署保密合約?疾管署說明,5/28本署與高端疫苗公司簽署之契約,內容參照行政院公共工程會的財物採購契約範本,但因該範本契約保密條款不足,未納入商業保密條款,因此議約過程中,雙方口頭約定應恪守保密義務。6/8高端公司以email提出,在採購議約及履約過程中,會提供許多原物料資訊,為避免原物料價格(涉及國外供應商機密資訊)外流,並參酌國際間COVID-19疫苗緊急採購狀況,各國政府與疫苗廠皆未對外揭露商業條款,希望增補保密條款。故雙方皆有保密責任;廠商方為主要資訊提供者,機關作為資訊接受方亦需承擔保密責任。雙方於7/19增補保密合約書,保密期限為自合約簽署日起滿5年後解除,與EUA通過日期毫無關聯。而疾管署與聯亞公司亦於7/22(EUA尚未完成審查)簽訂保密合約,顯示與疾管署簽署保密合約與EUA通過日期毫無關係,鄰近國家韓國亦有類似情形,該國於2022/1/12簽署Novavax疫苗採購合約(含保密條款),亦於同日取得EUA,故請外界勿惡意影射。四、為何採購契約就訂定疫苗效期展延規定?疾管署說明,疾管署係依據當時廠商執行安定性試驗情形,預估初始核定效期僅有6個月,為避免效期過短致過期浪費,以及提升疫苗使用率,於契約中規定廠商交貨後必須依主管機關(食藥署)規定延長疫苗效期。並於契約規格中第17點訂定相關罰則:「如廠商未依規定於疫苗屆效期前取得食藥署同意展延效期函,致疫苗效期不足,則按各期未展延效期部份,自報驗日期起算,疫苗剩餘可用期限不得低於6個月之不足天數所佔效期比例、數量及每劑單價計罰。」。疫苗可依主管機關規定展延效期,無論各廠牌新冠疫苗(含AZ、BNT、Moderna等)均適用。五、為何高端疫苗採購價格高於預算所編列700元?疾管署說明,2020年11月指揮中心對外說明預計疫苗採購經費115億元以採購1,500萬劑每劑700元估算,不含冷鏈運送及其他作業費用。當時尚在規劃採購初期,各項資訊均不明確,僅能以預估價格編列預算 。2021年2月至5月間雙方進行議價,疾管署在過程中盡力維護採購方權益,將單價從賣方最初報價 950元,協商至單劑量每劑881元、多劑量每劑810元,並於契約條件增列疫苗配送點須達200點,且廠商需負疫苗驗收至出貨前的全部保管責任,以及銷毀等其他作業支出 。六、高端疫苗價格是否高於其他國際COVID-19疫苗?疾管署說明,2021年採購國產 COVID 19疫苗時,國際疫苗獲准EUA者多為mRNA或腺病毒載體疫苗,與國內廠商所採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不同,並沒有同種類疫苗採購價可參考;又每種疫苗開發基礎不同,加以國際原物料成本受疫情影響,成本計價方式不同;且國際疫苗大量生產,國內疫苗廠產能規模小,故難以互相比較。實際上高端疫苗價格低於莫德納和BNT疫苗。七、採購合約第8條保密條款註明「廠商未經機關書面同意,不得將契約內容洩漏」,打臉衛福部「公開須經高端同意」說法?疾管署說明,此為外界誤解,雙方均必須對契約內容予以保密,已明白載於7/19所增加簽訂的保密合約,保密合約第五條明定「任一方違反本協議書之約定或有因可歸責之事由,致使他方的機密資訊被洩露者,除該違約方負擔一切法律上責任之外,應另負損害賠償之責。」之相關罰則,並依第四條若要提前解除保密、公布合約,需雙方同意。疾管署重申,此作法係比照國際商業慣例,各國政府與疫苗廠商簽訂疫苗採購契約時,均有簽訂保密條款,目的為明訂雙方之義務,使買賣雙方權益皆獲保障,亦為信用基礎。八、高端多次延遲交貨,衛福部是否刻意包庇?疾管署說明,採購案皆依契約規定辦理,計罰每日逾期違約金(每逾1日,按該期未履約部分之總價千分之2計罰);另廠商逾期30日以上仍未能履約之計罰,為節省行政程序一併於111/3/24最末次驗收時,依契約規定計罰該部分之違約金。高端公司因逾期交貨計罰之違約金共約1.97億元,疾管署均已於111年3月前按次核扣完成,絕無刻意包庇不罰之情事。
懷疑股東名冊遭竊!高端報案 刑事局:朝《妨害電腦使用罪》偵辦
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王鴻薇等5人於今年1月2日召開公開記者會,自稱取得高端公司股東名冊,爆料且比對名冊後,發現至少有1千多名股東為民進黨員。對此,高端公司昨(10)日表示,名冊外流已涉及非法手段的資料盜取,已請律師對5名立委候選人提告,並向警政單位正式完成報案程序。刑事局證實受理高端公司報案,由偵九大隊受理,全案朝《妨害電腦使用罪》偵辦。據了解,國民黨立委候選人王鴻薇、廖偉翔、林家興和羅廷瑋,以及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林瓊嘉等 5人,1月2日召開記者會,爆料取得一份完整高端股東名冊,比對發現其中至少有1千人以上是民進黨員,包含民進黨重量級人士,像是劉姓前立委、信賴之友會核心幹部張姓經理等人。對此,高端公司日前透過聲明稿方式指稱公司正派守法、誠信戮力投入疫苗開發工作,數萬名投資者在各行各業、各黨各派皆有,不該成為選舉操作的政治工具;另外昨日晚間高端公司強調,股東名冊非可任意取得之資料,名冊外流已涉及非法手段對公司、股務代理券商、或其他相關主管機關之資料盜取,已委請律師對5名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提告,並向警政單位正式完成報案程序,經查,5名國民黨立委候選人遭提告《加重誹謗罪》、《妨害信用罪》、《無故取得他人電磁記錄罪》之告訴。而刑事局回應,已受理高端公司報案,由九大隊偵辦,全案朝《妨害電腦使用罪》調查、釐清。
高端好神1/還未EUA先製造375萬劑疫苗 民眾黨批:未卜先知草菅人命
高端疫苗採購疑雲持續延燒,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日前曾表態應公開高端疫苗合約,卻遲遲沒有下文,立法院也在9日召開臨時會邀請行政院長陳建仁專案報告,陳建仁強調絕無黑箱,不過民眾黨中央委員張凱鈞拿出一份機密文件,指控高端在通過二期試驗的半年前,就已大量生產總計375萬劑的疫苗原液,根本就是草菅人命。張凱鈞向本刊出示一份印有「機密資料,不得外流」的文件指出,那是高端疫苗開發推動情形二期試驗的內部資料,裡面清楚刊載,在生產計畫的執行情形中,已在2021年4月28日生產50L與200L的疫苗原液,總計375萬劑,但其二期試驗查核卻是在同年6月才完成,並將查核結果併入EUA(緊急使用授權)審查。張凱鈞指出,高端早在2021年4月就已生產50L與200L的疫苗原液,但其二期試驗查核卻在同年6月才完成,質疑高端「超前部屬」。(示意圖/與本案無關,報系資料照)張凱鈞怒控,高端2021年6月22日才完成二期試驗,而疫苗原液相關查核竟全數均由高端廠內自行檢驗,且7月中下旬專家會議才核准50L製成產品、同年10月中旬才獲得EUA核准200L製程產品,但高端卻已在半年前提早產出疫苗等著出貨,讓他忍不住痛批,為何高端可以一路綠燈未卜先知,在沒有得到核准許可前就大量生產疫苗原液,「這不是超前部署什麼叫做超前部署?」張凱鈞也拿出一段高端董監事會議流出的錄音檔表示,錄音內容談到「疫苗和新藥開發不一樣,疫苗是量的問題,新藥則是0和1的問題,癌症只有治療的好跟治療不好,疫苗是保護率幾%,60分和90分的問題,不是成敗一翻兩瞪眼的問題…疫苗就是安全有效…有效這條線怎麼劃,萬一假設不太理想…動物也是這樣啊,先做小劑量不夠再加大劑量。」 張凱鈞受訪時直言,高端竟然將動物比做人類,「不夠再加大劑量就好,現在已有300多萬劑疫苗打進人民身上,根本就是草菅人命」。他說,黨團收到的資料中,還有一段是高端在第二期試驗過程中,總計招募3852人進行試驗,未料在二期試驗實際送審中,高端疑似僅將1000名數據較好的資料送驗,好讓數據資料好看,「在學術界中根本聞所未聞。」張凱鈞痛批,為何高端可以一路綠燈未卜先知,「這不是超前部屬什麼叫做超前部屬?」。(圖/趙文彬攝)張凱鈞痛斥,高端後續就連發表論文都有疑慮,儘管其所發表的論文上有美國國衛院(NIH)掛名,但從董監事會議上流出的錄音卻顯示,NIH曾因認為其在論文裡貢獻度不夠而詢問高端董監事「我掛這個名是有什麼貢獻嗎?」委婉拒絕掛名,高端董監事卻回應「你掛名就是貢獻啊」,更表示「掛名對於登載一級雜誌會比較有幫助。」以此試圖讓高端走向國際,但事實是高端未能走向國際,更沒通過國際認證與三期試驗,還將疫苗銷毀160多萬劑。張凱鈞指出,高端曾在2021年2月向總統府報告,賴清德到底扮演何種角色?而高端在同年7月28日壓線通過EUA認證(效期1年),隔年就因九合一選舉,疑似為救陳時中選情,再次通過EUA認證,股價因此狂飆14倍,總統府是否真的沒有圖利?「公布合約還是其次,政府敢不敢公開二期試驗的送驗資料?」高端疫苗製程與二期試驗通過時間序對比之下就可看出問題。(圖/本刊繪圖組)
藍營質疑防疫紓困振興預算 疾管署回應了
國民黨昨(8)日召開記者會質疑防疫紓困預算,對此,衛福部疾管署回應,自紓困振興預算支應新台幣180億元,其中160億元作為撥補隔離治療費用,採購抗病毒藥所需經費總計新台幣約24億元。疾管署指出,因應COVID-19疫情,採購抗病毒藥物、辦理檢驗診斷及隔離治療等所需經費不敷支用,經行政院同意由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經濟部所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科目項下調整支應180億元。疾管署表示,去年4月起,COVID-19進入社區流行,確診人數急遽增加,為保全醫療量能,確診個案採輕重症分流收治,安排於住家居家照護或於其他指定處所進行隔離或隔離治療,本署亦持續支持給付居家照護相關醫療費用。依健保署資料,2022年隔離治療費用(含居家照護相關費用)共受理申報計347.03億元,本署原編預算已不敷支應,故爭取預算160億元撥補2022年所需相關費用。疾管署指出,有關抗病毒藥物採購,今年5至7月間出現第4波疫情,已將原採購預計可供使用至今年底之抗病毒藥物儲備量用罄,考量國內COVID-19秋冬疫情可能受季節性流行、病毒株變異等多重因素影響,為降低重症減少死亡,爰擬增購抗病毒藥物、倉儲管理及配賦物流及所需經費,包含瑞德西韋21萬劑及其倉儲物流費,所需經費總計新台幣約24億元。另外疾管署也表示,COVID-19疫苗為全球首次傾力投入緊急疫苗開發以控制新興疾病大流行,無往例可參考。為分散風險並提供民眾更多選擇與完整保護,我國係採取「國際投資(COVAX)」、「逕洽廠商」及「國內自製」等多元管道,並持續觀察各國施打情形、疫苗研發進度、取得速度及疫情趨勢與病毒變異等因素滾動式調整;此外亦受國際疫苗市場及國人接種意願影響,過程中無法全程做到供需平衡。而超額準備疫苗為防疫戰略重要一環,與國際各國採行策略相同,為保障民眾接種安全,屆效疫苗均採一律銷毀,目前我國採購COVID-19疫苗各廠牌均有屆效銷毀情形。
疫苗又惹議1/立委質疑高端為流感疫苗洗產地 業界:衛福部作法有爭議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與李德維日前舉行記者會指出,高端疫苗公司即將推出四價流感疫苗,而其查驗過程有問題,衛福部則涉嫌再次對高端「開後門」放行。一位熟知疫苗界的人士透露,高端在2019年是拿韓國原裝進口的疫苗進行試驗,但這次衛福部通過的高端自有品牌,卻是拿進口疫苗分裝而來,照理說應該另行臨床試驗,衛福部的作法確有爭議。外界質疑,在新冠疫苗中屢遭爭議的高端有意瓜分公費流感疫苗市場,因此將韓國製疫苗在台分裝,「洗產地」變成國產疫苗;立委更痛批,衛福部對高端流感疫苗申請藥證大開方便之門。衛福部長薛瑞元30日於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會前表示,台灣是法治國家,高端流感疫苗是依法行政通過藥證,高端若符合資格,就可以申請。高端公司聲明表示,高端與韓國疫苗大廠GC Biopharma的季節流感疫苗開發合作案,在2018年4月簽約啟動,此項產品為全球第二個通過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格認證的四價流感疫苗,高端與GC Biopharma簽約後,2019年於台大、長庚、三總、萬芳醫院完成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且數據優異。高端還在聲明中說,疫苗產品最終成品的無菌製程分裝,也是十分常見的產業鏈專業分工事項;該公司還拿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光)為例說,國光早年也是以分裝充填國外流感疫苗原液供應國內市場,而後陸續建立自有產能,近年國光也接受中國、美國充填代工,協助全球疫苗供應。高端疫苗聲明指出,該公司代理GC Biopharma四價流感疫苗,以成品銷售或分裝充填方式供應市場,並強調此項產品為全球第二個通過世衛組織資格認證的四價流感疫苗。(圖/翻攝自GC臉書)國光眼見被高端拖下水,隨即不假辭色地發出「嚴正聲明」表示,國光的四價流感疫苗是在國內生產疫苗原液,並充填為成品供應,該公司於2015年執行並完成總數兩千多人的人體臨床試驗後,依法經查驗登記領證上市,其後每年供應國內民眾施打,每年也都執行施打後安全性調查且呈報主管機關。該公司發言人潘飛擔心民眾誤以為國光的流感疫苗未經完整的試驗,他特別強調,國光流感疫苗自研發到上市,已依序完成所需的一、二、三期臨床試驗。國光還相當不尋常地,在聲明中提到其他流感疫苗的競爭廠商,指出目前國內的四價流感疫苗中除國光外,其他進口疫苗包括法國的賽諾菲、英國的GSK(葛蘭素)及東洋代理之澳洲廠牌疫苗,都曾在其母國執行「完整人體臨床試驗」後核准上市,在台灣經過投標供貨後亦均執行施打後安全性調查。業界人士說,高端公司為了自清,在聲明中拖國光下水,才會讓國光罕見地發出「反聲明」。據他了解,國光目前也有生產疫苗原液,出口到國外,再由當地廠商分裝成每次施打的劑量包裝。以四價流感疫苗的原液來說,有兩種出口方式:一種是把對四種不同病毒株的高濃度原液分開,到了當地再由廠商調劑、稀釋,做成四劑合一的產品;另一種則是做好四價疫苗,整包出售,再由當地廠商分裝成終端產品。高端在澄清聲明中提及國光生技,國光也立刻發出聲明回應。圖為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出席該公司新冠疫苗最新進程媒體說明會。(圖/CTWANT資料照)雖然食藥署發聲明表示,高端四價流感疫苗查驗登記案已檢附製程管制、藥毒理及韓國執行的第一、二期及第三期臨床試驗資料,且亦於台灣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相關試驗報告經該署審查通過,臨床試驗資訊皆已於藥品仿單載明。但這位業界人士指出,高端進口韓國GC Biopharma的疫苗原液再製,最後是以自有品牌的疫苗獲得上市,與當初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的GC Biopharma四價疫苗,照理說是不同的產品,不能混為一談,衛福部讓「高端流感四價疫苗」過關,確有可議之處。高端公司發聲明反擊說,該疫苗已在國內「完成一項第三期臨床試驗」,並揚言提告。
莫德納的「新冠後遺症」 疫苗銷售下滑上季獲利暴跌7成
在過去兩年因新冠疫情而繁榮的疫苗企業莫德納(Moderna),新冠疫苗(Spikevax)是其唯一的商業產品,其他還包括捐款和合作資金。在疫情逐漸散去之後,銷量下降導致去年第4季獲利暴跌70%,這家製藥商不得不支付授權使用費。莫德納周四(23日)公佈的財報顯示,其銷售成本在2022年最後一季猛增近10億美元,達到19億美元。但隨著市場預期新冠病毒的影響將減退,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從2022年的184億美元下降29%至50.8億美元。Refinitiv的數據顯示,Moderna的獲利降至14.6億美元,合每股利潤爲3.61美元,遠低於分析師預測的4.68美元。Moderna還公佈了遠低於華爾街預期的第四季度利潤,該公司在新冠疫苗接種的兩年中總收入超過370億美元、利潤超過200億美元。但因爲全球對初始疫苗和加強針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政府和其他機構削減了採購總營收,加上去年12月與美國國家衛生院(NIH)開始的新授權協議,Moderna將向NIH支付與新冠疫苗開發有關的特許權使用費4億美元款項。Jefferies分析師Michael Yee表示,在最壞的情況下,2023年的指引代表Moderna可能因先前的巨大盈利能力而造成每股收益淨虧損;另有分析師也表示,該公司可能在2023年出現負收益,這將使今年和明年的股價面臨風險。據外媒報導,Moderna正在開發針對皮膚癌、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mRNA疫苗,如果獲得批准,將大大減少對新冠疫苗的依賴。圍繞Moderna的爭論已轉移到其生產線上,但隨著對新冠疫苗需求的減弱,高利潤時代的結束確實正在給該公司帶來壓力。消息公佈後,Moderna股價周四盤前交易下跌下跌1%至156美元。
聯亞新冠疫苗接到大量海外訂單! 王長怡1500字信心喊話「聯生藥同仁快回到工作崗位」
聯亞生技集團創辦人、聯合生物製藥董事長暨執行長王長怡博士今天(19日)在給同仁信件中提到,新冠疫苗UB-612已接獲大量海外訂單,急需多批次生產銜接供貨;聯亞藥UB-851也已與國際大廠洽談策略聯盟,未來需長期供應生產,呼籲聯生藥同仁及早回歸工作崗位,發揮聯生藥蛋白藥生產廠房最大效益,創造公司最大營收。王長怡今天對同仁發出一封近1500字長信,堅定強調「愛才、惜才」立場,感謝同仁付出辛勞,歷經8個半月「隔離」,我回來了」。以下為王長怡給聯生藥同仁信件全文:長怡創辦聯亞生技集團,以自有技術紮根進而開發多樣產品線。於產品逐漸成熟之際,為加速產品發展及順利募資,率先將單株抗體事業切割成立聯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聯生藥)。聯生藥成立之際,長怡率領聯亞生技集團傾全力支持,期望聯生藥成為聯亞生技集團甚至是台灣生技界之領頭羊,站上國際嶄露頭角。聯生藥擁有集團最核心蛋白藥生產廠房、設施及人才,在所有同仁努力下,亦不負眾望通過台灣衛福部PIC/S GMP查核。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長怡深知此場與新冠病毒戰役將會是聯亞生技集團貢獻及反饋社會之機會,遂義無反顧帶領團隊投入新冠疫苗開發。在大家日以繼夜的努力下,使產品快速由設計、試製、量產進入到臨床1、2期及增補強劑的各期試驗。集團長期深耕之能量被外界重視,並於2020年6月加入台灣疫苗國家隊;但也引起有心人士之覬覦,謀劃逐步奪取聯亞生技集團各公司經營權與研發成果。不法人士奪取經營權之際,煽動之謬論對同仁造成威脅與刁難,長怡心疼、不捨與遺憾。然而,多位有責任感的同仁,主動爭取回歸工作崗位,擔心大家辛苦建立的GMP廠房斷了命脈,長怡銘感在心、甚感欣慰,亦更加堅定捍衛聯生藥之決心。為使同仁安心工作,長怡再次聲明以下堅定不移的立場與確切的事實:開曼聯合生物製藥(控股)有限公司(開曼聯生藥控)及聯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聯生藥),經合法股東會改選成立新董事會成員,一致推舉通過王長怡博士為兩公司董事長,並已經解任林淑菁在開曼聯生藥控及聯生藥公司董事、執行長及總經理職務;且解任崔贊捷在開曼聯生藥控及聯生藥公司之董事職務。林淑菁女士自2022年3月底多次向經濟部申請變更登記聯生藥公司董事、董事長。其遞交之申請文件無法佐證2022年3月底法人股東董事會決議合法性。且崔贊捷先生無法提出中國大陸除籍證明。故經濟部於2022年12月16日正式回覆「不予變更登記」。經濟部工商登記資料聯生藥代表人自始迄今皆為王長怡博士。聯生藥公司已於12月11日解任林淑菁女士在公司內之各式職務。林女士在近期仍要脅聯生藥同仁拒交聯生藥登記印鑑、霸佔竹北生醫園區A1臨床實驗室場地、要脅行政人員不得向王長怡董事長述職等不法行徑,聯生藥已著手蒐證送檢調查辦。對相關不法之徒亦將提出刑事告訴,以維護聯生藥及其股東之權益。為守護公司重要資產,請同仁確實遵守聯生藥公司營業秘密規範。勿將公司任何成果、業務上的相關資訊與訊息(以包含但不限於紙本及電子文件、通訊軟體、郵件及口述…等形式)提供洩漏給外界,以免為有心人士利用而誤觸法。UB-612疫苗已接獲大量海外訂單,急需多批次生產銜接供貨;聯亞藥UB-851已與國際大廠洽談策略聯盟,未來需長期供應生產。長怡呼籲聯生藥同仁及早回歸工作崗位,發揮聯生藥蛋白藥生產廠房最大效益,創造公司最大營收。將重新檢視研發專案排程與進度,依據目前資源排定優先順序,擬定新的戰略計畫,快速推動產品進展,並進一步洽談產品授權及國際合作開發。於現今資源有限與人力精簡的情況下,聯生藥湖口廠將與聯亞生技、聯亞藥相互支援,減輕同仁工作負擔。長怡將持續推動增資及掛牌上市進度,將公司價值推向新高境界,並優化員工福利,為股東創造最大權益,達到與員工及股東利益共享最佳化之目的。長怡愛才、惜才,且珍惜與同仁一起努力的過程,點滴記在心頭。由衷感謝同仁一直以來的付出與辛勞。你們的熱忱,也是我動力的來源。歷經8個半月的「隔離」,我回來了!期望與你們一同守護我們的聯生藥!
證據曝光!指揮中心押寶國產疫苗 王必勝:當時只能做3件事
有民眾爆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2020年9月召開疫苗採購第二次會議,內容指出欲採購400萬劑國產疫苗,其他如BNT、莫德納等疫苗,只預計採購200萬劑,遭質疑「押寶」在國產疫苗。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反駁,採購疫苗涉及開發時程,並檢討國內處理冷鏈的量能,不斷修正擴充,當時一期臨床試驗才核准1個月,估算一定會有落差。對於外界質疑政府「押寶」國產疫苗,周志浩回應,政策不斷地調整,首先,2020年8月底衛福部才核准國產疫苗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當時估算的數字當然只是估算,一定差很遠,都還沒研發出來,指揮中心會盡量掌握、探詢這些資料,但後面會有很大幅度的修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莫德納和BNT疫苗採購方面,周志浩指出,這涉及到開發時程,這兩種疫苗需要高度冷運冷藏技術,規格非常嚴厲,我們也不斷檢討國內處理冷鏈的能量,不斷修正擴充,各位可以體會到當時面臨的挑戰有多大。指揮官王必勝補充,這是距離現在2年多以前的事情,自己沒有參加這個會議,但他想誠懇地分享,在面對新冠疫情這樣未知的挑戰時,疫苗開發是在初期階段,大概只能做3件事,一是收集資料、二是初步研判、三是滾動式調整,並不是說當時決定的事情,未來就完全照著去做。王必勝提到,到底要買多少國產疫苗和國外疫苗,當時大家都還沒研發出來,做不做得出來都不知道,例如國內3家做第一期試驗的廠商來講,最後只有高端做出來,國光和聯亞沒有,至於當時BNT、莫德納是否會做出來,也不是很清楚。
二期臨床傳提前1年完成 高端闢謠: 皆依主管機關嚴格規範進行
國產新冠疫苗二期臨床傳出提前1年完成,高端疫苗今以聲明稿方式指出,資訊與事實不符,新冠疫苗開發皆依主管機關嚴格規範進行及EUA申請,外界切勿引用錯誤資訊或擅自解讀,以免造成民眾的誤會。高端對於近日媒體錯誤資訊的引用,即指稱二期臨床試驗,因衛福部食藥署的指引而提前1年完成等云云做解釋,衛福部食藥署2020年10月即訂定「COVID-19疫苗於台灣取得EUA應具備之技術性資料要求」,其中規範二期臨床試驗接種試驗疫苗人數須達3000人以上,以免疫原性做科學上合理的連結或推估,以此資料要求國內疫苗廠商依規範進行疫苗研發及臨床試驗。高端疫苗即根據上述食藥署訂定的要求,開始進行二期臨床試驗設計及規劃,於2021年1月開始收案、3月完成受試者收案,依試驗計畫書於6月進行期中分析解盲,解盲成功後同時申請EUA。此外,高端表示,二期臨床試驗受試者也繼續做安全性的追蹤,確定長期安全性無虞。在緊急疫情狀況下,國內外法規單位皆要求以臨床試驗期中分析結果進行EUA申請與核發,完整的臨床試驗追蹤及安全性報告仍須繼續進行並完成;高端表示,新冠疫苗擴大二期臨床試驗遵照規定進行,並非媒體誤解的訊息,即作業時間往前加速1年。
中視新聞赴美採訪 獨家進實驗室訪疫苗開發者
中視新聞記者龔邦華、張召朋、王清煜等日前飛往美國及澳洲,專訪今年唐獎得主,團隊先是到美國14天,於紐約採訪今年永續發展獎得主傑佛瑞.薩克斯教授,並到費城採訪生技醫藥獎得主德魯.魏斯曼,接續再至澳洲採訪法治獎得主雪柔.頌德斯。在疫情期間出國採訪,因許多班機取消直飛,導致中視新聞團隊去程必須先飛到美國西岸的舊金山,再轉機前往紐約;回程則須從澳洲墨爾本先飛往新加坡轉機,才能回到台灣,過程幾經波折。一共長達24天的採訪之旅,讓資深記者龔邦華表示:「是記者生涯中出國出差採訪最多天的一次!」受疫情影響,中視記者飛往美國、澳洲訪問歷經波折。(圖/中視提供)此趟行程,受訪者之一的德魯.魏斯曼教授,他與卡塔林·卡里科及彼得·庫利斯,三人對疫苗開發有突破性的發現,並為克服這些問題開發巧妙的方法,成為SARS-CoV-2疫苗能被快速開發的關鍵。這些技術不僅徹底改變了疫苗學,更開創了以RNA為療法的新時代。但受訪時德魯.魏斯曼卻相當謙遜,讓記者龔邦華印象深刻。行程中教授也邀請中視團隊到費城的實驗室觀摩,還能站在放置mRNA疫苗相關研究的實驗室保存箱前,記者當下感受到研究者他們夜以繼日不斷研究,對BioNTech和Moderna疫苗的開發至關重要,幫助人類對抗新冠疫情,這難得的經驗讓龔邦華內心澎湃不已。一行人到澳洲墨爾本採訪時,趁著空檔,看了世界最小的企鵝「小藍企鵝」,看著小企鵝搖搖擺擺覓食,留下一串串腳印,有趣情景讓記者大開眼界。而當天在路程上竟撞到一隻袋鼠,讓一行人心有餘悸,這些都成為此次出差相當「難忘」的回憶!龔邦華之前是中視駐美特派,曾長期居住紐約,因疫情返台,藉由這次專訪行程,讓她相隔一年半,有機會再到紐約,但物價的暴漲讓龔邦華相當驚訝,受通貨膨脹影響,短短1年一碗拉麵從12塊美金,竟變成18塊美金。
莫德納宣布提告輝瑞、BNT 盜用mRNA專利開發新冠疫苗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莫德納,本月26日宣布,要對疫苗競爭對手輝瑞與其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提起告訴,指控他們在開發美國批准的第一批COVID-19疫苗時,侵犯其mRNA基礎技術的專利,莫德納已經向美國和德國地方法院提告,輝瑞和BNT在被提告後,股價隨即下跌。綜合外媒報導,莫德納在聲明中指出:「莫德納認為輝瑞和BNT的COVID-19疫苗,侵犯莫德納於2010年和2016年間申請、涵蓋莫德納mRNA基礎技術的專利。」目前莫德納已向美國麻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以及德國杜塞道夫地方法院提起訴訟,但索賠金額則未定。莫德納,還有輝瑞和BNT兩家合夥公司,是全球最早開發COVID-19疫苗的兩個集團。其中總部設在美國麻州的莫德納,是mRNA技術的創新先驅。過去疫苗的開發,總要耗費許多時間才能完成,但mRNA疫苗技術的突破,加速了COVID-19疫苗開發的效率。對於被莫德納提告,《CNN》報導指出,輝瑞公司發言人表示:「目前無法發表評論」。
產研攜手共創「AI生醫加速器」 國衛院今與華碩簽約合作
人工智慧是近年備受期待的創新動力,持續推動各個領域演進,人工智慧在生物醫藥的應用領域可包括精準醫療、智慧醫療、藥物與疫苗開發、智慧財產研究、生醫大數據研究等,為了因應未來可見的研究需求,擴大並加速研究量能,同時強化學研與產業間的鏈結,持續推動生醫新創領域,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華碩集團攜手合作推動「AI生醫加速器」,並於今(29)日亞洲生技展中舉辦簽約儀式,期許與學研醫療機構及產業界攜手,開發多元生醫領域創新及應用。因應未來智慧健康醫療照護需要導入AI技術,國衛院與華碩集團的合作其中一項就是「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由國衛院主導構思研究方向與架構與領域知識,華碩與NVIDIA提供運算所需AI相關硬體與軟體、管理平台與人力、AI技術開發團隊等,共同打造台灣首座生醫專用AI超級電腦,應用於精準健康、疫苗開發與新藥研究等國家級任務所需之超高速運算,目標在於研發新穎資料科學技術,發展生醫領域重要之應用與服務,以及培育生物醫學、資料科學與資訊產業跨領域人才,期待能作為鏈結學研機構、醫療機構及產業界的樞紐平台,深耕智慧醫療應用服務。除共同推動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國衛院技轉及育成中心與華碩集團進一步於生醫新創領域展開合作,結合華碩集團台智雲公司AI Factory夥伴計畫,提供新創夥伴包含AI + 5G + Data Economics雲端平台及各種數位資源及AI場景業主商機媒合。預計徵選至少5家新創團隊進駐,提供華碩AI雲創園區之創育基地空間、AI超級電腦算力及雲端資源、5G AI Co-lab、教育訓練、創業導師1對1輔導機制、商機媒合會及Demo Day與投資媒合等資源,協助新創加速成長發展。華碩集團謝明傑營運長表示,延續應用服務中心加速推動台灣生技產業數位創新使命,華碩集團台智雲進一步於生醫新創加速器展開合作,結合國衛院專業生醫領域知識與輔導機制,讓台灣的生醫新創產業使用優質的數位科技。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表示,國衛院作為全國唯一「任務導向」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藉由推展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加速智慧醫療、精準醫療相關研發是很重要的一步,期待經過跨領域整合,持續深化健康大數據、生醫AI模型,強化學研與產業間的交流與鏈結,為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開創新紀元。
新變種BA.2.75疑有免疫逃脫能力 11國淪陷且印度呈指數型增長
繼Omicron高傳播力的亞型變異株BA.4、BA.5成為全球多國的主流病毒株之後,如今又有新的亞變種「BA.2.75」被發現了,科學家們對此相當憂心,因為BA.2.75疑似具備免疫逃脫的能力,而且目前已有11國淪陷,尤其印度的傳播率還呈現指數級增長。據《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稱,新變異株BA.2.75目前已蔓延至印度、澳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等全球11個國家。美國臨床病毒學主任馬修(Matthew Binnicker)認為,現在就要對BA.2.75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且並不清楚它是否會有更嚴重的症狀和致死率,但它疑似可以繞過疫苗接種與染疫後而產生的免疫力,這讓專家們非常憂心,尤其是它在印度的傳播率還呈現了指數級的增長。目前科學家們還不清楚BA.2.75的傳播率是否超越BA.5,不過新德里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的印度科學家指出,BA.2.75已在印度數個邦內被發現,且傳播速度似乎比其他當地流行的變異病毒還要快。BA.2.75與先前的Omicron「前輩們」有一個很明顯的差異,它的刺突蛋白發生了突變,讓冠狀病毒可以更有效地與健康的細胞結合,這種基因調整使病毒更容易躍過保護性蛋白質,也就是俗稱的抗體。目前還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得知BA.2.75是否會改變整個大流行的發展軌跡。專家認為,BA.2.75的出現是提醒大眾新冠病毒仍在不斷突變與傳播,因此接種疫苗和加強劑仍是抵禦病毒的最佳方法。美國目前可能也會在秋季針對突變的Omicron毒株更新疫苗開發的配方。
唾液快篩可否驗Omicron吵翻天 綠委反控藍營總質疑高端疑是要替其他業者助攻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驚爆,由高端疫苗大股東投資的福又達代理的「福吉美唾液快篩」,無法驗出Omicron病毒,其原廠說明書中,也明確提及僅能驗Alpha、Beta、Gamma與Delta的病毒株,但沒有提到Omicron,要求指揮中心說清楚講明白。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則強烈反擊,指根據黨團掌握,食藥署在確認是否符合EUA標準時,都有要求廠商提供對Omicron有效性的檢測,國民黨團拿的資料,好像是在幫另外一家代理唾液快篩廠商,攻擊這一家(高端),請國民黨團先好好說明一下。鄭運鵬還說,國民黨從去年到今年,針對快篩批評了那麼多、還抨擊指揮中心政策,但請問國民黨有沒有幫台灣拿到一劑疫苗或一劑快篩?鄭運鵬強調,國民黨團在防疫事務上似乎都有特定立場,還不斷地攻擊台灣某特定疫苗開發商、代理商(指高端及福又達),他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但他懷疑,國民黨團是否替特定廠商,進行商業上競爭。國民黨團今天舉行記者會,強烈質疑,福又達代理的「福吉美唾液快篩」,無法驗出Omicron病毒,要求食藥署提出長庚針對福又達福吉美快篩進行檢測的相關數據資料,讓數字資料說話,以釋疑。對此,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說,新冠病毒因一直有新的變異株出來,所以,以前的說明書上自然不會提到Omicron病毒,這是必然的情況,也不會有「未來試劑」的疑慮,他還說,試劑進口時都有經過食藥署檢驗,也有以Omicron病毒去做相對試驗,它不是到Ct值27、28都可以驗得出來,基本上驗得出來要到Ct值24以下,才能比較準確驗出」,但他也說,這些都是符合規定的。不過,由於國民黨團引用的部分資料,是來自福又達福吉美快篩試劑的競爭對手PCL唾液快篩試劑代理業者說明書,藍委點名衛福部應該說清楚,PCL的指控是否為「商業競爭噱頭」的「假新聞」,還是真是確有其事,但陳時中並未進一步說明,針對藍委要求衛福部提出長庚檢驗報告以證實福又達精確度,陳時中也沒有表明是否會照辦。倒是民進黨團在稍後的輿情記者會中回應此事,鄭運鵬說,唾液快篩比鼻咽快篩更方便,很多在野黨立委,都希望衛福部可以進一步開放緊急使用授權(EUA),多幾家唾液快篩進口,提供民眾選擇。鄭運鵬說,福吉美唾液快篩在今年2月8日的說明書中,的確沒有寫到Omicron病毒,但據民進黨團了解,食藥署在確認是否符合EUA標準時,都有要求廠商提供對Omicron的有效性,應該也是高達超過99%。他還說,國民黨團似乎有特定立場,不斷地攻擊台灣特定的疫苗開發商、代理商(指高端),他不知道為什麼。
比爾蓋茲驚傳確診「症狀輕微」 坦言:慶幸有打疫苗
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疫情期間不斷的鼓勵民眾應該接種疫苗,甚至因為太過積極還引發不少陰謀論。而在10日竟傳出比爾蓋茲確診的消息,但好在症狀輕微,而他自己也表示「很慶幸有接種疫苗」。比爾蓋茲於10日在推特上發文,內容中指出「我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我也出現了輕微的症狀,目前正聽從專家的意見進行隔離,會持續到我再次恢復健康為止」。消息曝光後,引起不少人關注,而比爾蓋茲過沒多久後,也在推文的留言區表示「我很慶幸我接種了疫苗,免疫力得到強化,現在也能獲得檢測與優質的醫療服務」。根據《geekwire》報導指出,在新冠肺炎爆發期間,比爾蓋茲一直致力於宣傳如何杜絕疫情,以及強調接種疫苗的重要性。他甚至是提供許多對抗疫情的概念與方式。他名下與前妻的基金會,過去也承諾過將會提供數億美金作為疫苗開發與分發的預算。但也因為比爾蓋茲在推廣上太過積極,引起一些陰謀論者的懷疑,他們認為比爾蓋茲之所以會出資研發疫苗,甚至是大動作呼籲民眾接種疫苗,是因為疫苗中有比爾蓋茲開發的微型晶片,接種疫苗的人將會被注入這些晶片。但如此傳聞,在過去也多次遭到比爾蓋茲否認。
兒童疫苗開打1/醫師爸:mRNA「就像要麥當勞蒸小籠包」 我的孩子不打
中央開放6-11歲學童接種莫德納疫苗,高雄市、桃園市在5月2日第一天搶先開打,新北市3日開打,台北市、宜蘭縣也即將在5日與9日開打,而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最快在6月初讓5-11歲學童接種。隨著多日本土確診數單日破萬例,同時又陸續傳出幼童不幸染疫身亡或重症的消息,家長們紛紛陷入恐慌之中,但是孩子到底要不要接種兒童疫苗?一方面擔心副作用、一方面又怕孩子染疫,家長實在兩難。綜觀各方專家意見,大多數都是鼓勵家長讓孩子接種疫苗,認為「利大於弊」,或者就是要家長自己多方面評估,極少有醫師公開持反對意見。就在兒童疫苗開打之際,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在臉書上表示,他在與一位腫瘤免疫專家討論之後,做出的結論是「不只是莫德納疫苗、而是包括BNT在內所有的mRNA疫苗,我目前都不考慮讓孩子施打」。楊智鈞解釋,mRNA疫苗是一種全新的疫苗開發技術,首次做成產品就投入實戰,它的原理是送一段人造「信使RNA」進入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製造抗原出來。「打個比方,就像是你把菜單、餃子皮、豬肉餡丟給麥當勞,叫他蒸小籠包出來。」用人工的方式、改變了天然細胞的能力。這有沒有風險呢?楊智鈞認為,理論上沒有,因為mRNA理論上不會改變細胞的DNA結構。意思就好比,麥當勞小籠包蒸著蒸著,不會哪天整個突變成鼎泰豐一樣。但一切就只是「理論上」而已,而幼兒的免疫系統正在發展狀態,兒童不成熟的骨髓幹細胞也很旺盛,這些人造mRNA會不會進入幹細胞?會不會改變兒童的免疫系統呢?輝瑞BNT兒童疫苗預估將在6月開打,由於劑量較小、國外數據相對較多,部分家長對其比較有信心。(圖/輝瑞提供)楊智鈞說,決策總要考量風險利弊。不打疫苗的風險是什麼?最嚴重就是一死。日本84萬兒童染疫,死亡的有4人,死亡率約為萬分之0.046,也就是百萬分之4點多。換句話說,100萬個感染的小孩、有99萬9996人存活,這個是他知道的。打 mRNA的風險呢?除了嚴重副作用萬分之一外,還有其他風險嗎?答案他不知道。當有一個選項的風險是相對能掌握、另一個選項的隱藏風險卻所知有限時,楊智鈞(以及他認識的至少三位有小孩的兒科醫師)決定以他們有限的所知、幫孩子選擇風險較能承受的那一個。在孩子身上,楊智鈞的邏輯是先講求不傷身體、再講求效果。楊智鈞發表看法後,立刻引來許多「關切」,許多醫師甚至貼上「兒科醫學會鼓勵接種的聲明書」,要楊智鈞好好謹慎發言。楊智鈞則是回應「請大家不要幫我貼標籤,我沒有下指導棋要別人怎麼做,只是表達自己的看法,難道我決定不讓我孩子打哪一種疫苗,還得向別人道歉?」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最近也在粉絲頁上「澄清」,表示最近網傳「黃瑽寧醫師勸大家不要打疫苗」,並非事實。主要是因為黃瑽寧日前拍攝一段衛教影片,表示6-11歲的莫德納疫苗沒有明顯的利大於弊,最多只能說「利弊相當」,而根據紐約的一項研究,輝瑞BNT兒童疫苗對Omicron病毒株的保護力只剩下12%左右,但可以減少約一半的住院率,不過,當時紐約每十萬人口只有0.6%兒童染疫,而打疫苗的兒童每十萬人口僅0.3%住院,所以數字已經小到沒有統計意義。此番言論被解讀為「反疫苗」,黃瑽寧因此特別發文,強調兒童打疫苗可減少一半的重症機率,他自己的孩子也會接種。不過,黃瑽寧也坦承,由於Omicron病毒株的免疫逃脫,不論哪一種新冠疫苗,只有接種後2~3個月可以減少感染,以及保護身邊的人,未來有極大機率仍會感染病毒。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也公開表示會帶孩子去打疫苗,他直言,如果這場仗最後一定要打,最終決勝負的將會是孩子的免疫力,應該要多讓孩子們運動、營養均衡,少吃零食甜食、注重睡眠品質、及有穩定的情緒,一定可以打贏這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