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撲
」 新冠肺炎 疫情 確診 新冠疫情 TrendForce登革熱7死「最短發病2天死亡」 疾管署預估:11月上旬病例數減半
全台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上週新增1533例本土病例,較前一周下降12%,值得注意的是還有7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60~90多歲,都在南部縣市,從發病到死亡約2~21天。疾管署也預估,11月上旬達到病例數減半,但提醒民眾小心疫情反撲。疾管署統計,今年10月24日至10月30日新增1533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分布在台南市(1233例)、高雄市(184例)、雲林縣(45例)、屏東縣(36例)、嘉義縣(13例)、新北市(6例)、台中市及嘉義市(各4例)、宜蘭縣及台北市(各2例)、桃園市、新竹市、彰化縣及澎湖縣(各1例)。高雄市、雲林縣和屏東市新增群聚區,且原群聚區新增病例。據了解,新增7例本土死亡病例,分別為台南6例及高雄1例, 年齡介於60多歲至90多歲,為3男4女,均有潛在病史,在發病後2至21天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主因感染登革熱之後併發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死亡。另外,重症病例9例,分別為台南8例及高雄1例,年齡介於50到80多歲,都有潛在疾病,重症主因嚴重出血、肝臟或心臟衰竭、意識受損、呼吸窘迫、休克等症狀。疾管署透露,近7日新增本土病例數較前7日下降,預估11月上旬達到病例數減半,每周新增1200例左右,但病例數仍高,且氣溫適合病媒蚊生長,評估疫情傳播風險持續,須密切觀察後續疫情發展。
全球金融市場下半年持續動盪 占星師示警:防缺電、天災、疫情反撲
台灣首席吠陀占星師李靜唯近日分析6月運勢,指出儘管許多國家接下來會採取更多措施振興經濟,但全球金融市場在下半年仍免不了會經歷一波動盪。此外,還必須嚴肅面對與交通運輸、旅遊、缺電、醫療資源缺乏相關的問題,同時更要留意颱風、暴雨、地震、火山爆發等天災。隨著超級強颱瑪娃來勢洶洶,李靜唯也提醒,在5月31日之前不論颱風是否登陸,台灣東部、北部、南部還是要特別防範豪雨!再者,金星在5月31日進入巨蟹座與火星合相,由於金星代表貴人財富和價值觀,火星代表行動和決斷力,因此許多國家可能會採取更多措施來提振經濟,包括推出經濟刺激措施、制定更加穩健的財政政策,以及加強監管和風險管理。李靜唯也提倒了最近被吵得沸沸揚揚的美債違約危機,她指出民主共和兩黨可能暫時達成協議,但是火星跟計都及土星均產生相位,下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還是難已避免。除此之外,巨蟹座與田宅、食物、土地、不動產有關,因此民眾也要特別留意颱風、暴雨、地震、火山爆發等天災,對家園造成的傷害。不過可喜的是,6月8日水星進入金牛座與太陽合相,由於金牛座是一個與財富和物質享受緊密相關的星座,因此各國領導人物會更加關注國家財務狀況和物質需求,國與國或官員之間的溝通也會更加密切。當然這也會促使政府更加謹慎地管理自己的資源,並尋求經濟更大的穩定性。但是6月16日太陽就會離開金牛進入雙子座,同時會受到計都相位影響,由於雙子座是一個與移動和交流緊密相關的星座,這個星象將會影響交通運輸和旅遊業,各國政府也會加強對旅遊業的支持和發展,以刺激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不過,計都與此同時也代表意外損失和突發變化,因此跟交通運輸、旅遊、缺電、醫療資源缺乏相關的問題,也必須嚴肅面對。最後,李靜唯指出,雙子座對應的是肺部和呼吸系統,金牛座則代表上呼吸道,所以從5月16日太陽進入金牛座開始,一直到7月16日之間,台灣還是要特別留意新冠病毒、流感或腸病毒再度反撲,防疫依然不能鬆懈。
71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首度確診」 親揭身體狀況:還OK
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國家漸漸開放各項防疫,不過口罩解封後,也引來疫情反撲。71歲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近日出訪南非和肯亞,沒想到回國不久就確診,他在社群平台報平安,表示「身體還OK」。李顯龍在臉書指出,最近出國訪問工作結束後,今(22日)做了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現陽性,這也是他首度確診,目前身體狀況大致上覺得OK,但醫生建議他自我隔離到沒有症狀。由於他年事已高,醫生還開立抗病毒藥Paxlovid。李顯龍透露,他最近一次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是在去年11越,呼籲民眾保持最新一代疫苗接種,因為能夠降低重症風險,「新冠肺炎仍然在新加坡流行,我們必須繼續保持自身健康和安全」。李顯龍表示身體狀況OK。(圖/翻攝自Lee Hsien Loong臉書)據《亞洲新聞台》報導,李顯龍在5月14日至16日到南非開普敦訪問,隨後在5月17日至19日前往肯亞奈洛比。衛生部長王乙康5月9日在議會上表示,越來越少的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他警告若疫苗接種率下降的趨勢持續,隨著時間過去,會減低民眾對新冠肺炎的抵抗力,使其容易感染病毒,「新冠疫苗的好處遠遠超過風險,你應該接種最新疫苗,這是新冠疫苗接種專家委員會和衛生科學局的建議」。
第4波疫情到來 醫籲「1族群」盡量別出門:殺傷力非常大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穩定後,口罩措施也跟著解封,但卻面臨疫情反撲,第四波本土疫情席捲而來,XBB本土占比達54%,躍升為本土的主流病毒株。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提醒有腎臟疾病的朋友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因為確診新冠肺炎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殺傷力真的超級大。腎臟科醫師洪永祥18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新冠疫情大反撲,「問題是大家已經開始脫口罩,也不再噴酒精,確診新冠對於慢性病患者殺傷力非常大」,因此提醒「腎友」最近盡量待在家裡面,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據疾病管制署的監測,4月底以來新冠疫情持續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上周(5/10至5/16)併發症通報每日平均新增154例,比起前一周上升33%,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另在變異株監測方面,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已成本土主流病毒株。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各項指標都顯示疫情在上升,Omicron已經正式進入第4波疫情,且預期疫情到6月底都處於上升階段。洪永祥醫師提醒「腎友」最近盡量待在家裡面,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圖/翻攝洪永祥醫師臉書)
第4波疫情捲土重來!天選之人「5月集體中鏢」 醫示警:快把口罩戴回來
儘管口罩解封,仍要注意疫情反撲!疾病管制署16日宣布Omicron已正式進入第4波疫情,感染科權威黃高彬分析,4月底口罩解封之後,感染人數就明顯變多。對此,也有網友驚呼,5月才過一半,但身旁的親友卻超多人開始確診,貼文曝光後,也釣出一群在之前從未中鏢的「天選之人」,紛紛哀喊「真的生不如死!」根據疾病管制署的監測,4月底以來新冠疫情持續呈現上升趨勢,特別是上周(5/10至5/16)併發症通報每日平均新增154例,比起前一周上升33%,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另在變異株監測方面,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已成本土主流病毒株。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各項指標都顯示疫情在上升,Omicron已經正式進入第4波疫情,且預期疫情到6月底都處於上升階段。一名女網友也在15日於Dcard以「5月是不是很多人確診」為題發文表示,比起前幾個月,她身旁有蠻多人近日確診,也不禁讓她聯想,「2021跟2022年也是在5月的時候疫情很嚴重,大家有這個感覺嗎?或有神人知道是什麼原因嗎?」貼文一出也引來網友熱議,「回想一下往年都差不多在母親節前後確診高峰」、「對!前陣子都沒事,最近一週辦公室已經十幾個人確診了,而且也沒有特別群聚或一起吃飯,超怪ㄉ」、「我們學校也是欸,不管老師或學生。我們班就有幾個陸續確診了」、「我們家天選之人,五月也開始有人確診」、「我5月初確診,仔細思考4月底到5月初是不是有參加會群聚的大型活動呢?我只有往返公司和家裡,搭捷運通勤,還是想不通為什麼確診。」對此,也有網友異口同聲點出原因,「口罩解封吧」、「不就是因為口罩解封嗎?剛解封的時候還是蠻多人會戴口罩的,現在越來越少人戴了」、「就是因為大家開始脫口罩了原因很簡單」、「推測是跟口罩解封有很大關係。」文章還釣出一群之前從未中鏢的「天選之人」,「我們家天選之人5月也開始有人確診」、「我也在這一波中第一次了,還被同事暗自靠北...早上不該去上班,現在又不強制隔離,我有講就很善良了,不然我的工作你來做啊」、「本來以為是天選之子的我也在上禮拜六確診了,現在還是痛苦到爆炸」、「我以為我天公仔,自從疫情開始都沒確診過,而且我還是做長照的,居然!上個月確診了,我以為我很特別。」至於疫情為何捲土重來?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控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受訪時表示,這就是口罩摘除的後果,4月底以來可以看到通報人數不降反升,禁令解除後,不少人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感染機會大增,且國內變異株流行比國外稍慢,近期XBB相關亞型增加,特徵就是傳染力更強,台灣很多人對新變異株沒有抗體,口罩一摘,被傳染機會就變多了。黃高彬補充,另一個值得擔心的是,流感有延遲情況,到現在仍在流行。黃高彬解釋,平常流感流行在1月至3月,4月疫情結束,但國內1至3月都在戴口罩,很多人沒有感染,口罩一摘就全都中鏢,變成4月份是流感增加、新冠也增加。不過現階段不會建議政府再拉高防疫措施,因此「現在的重點是自主保護」,原則上建議民眾盡量戴口罩,特別是公共交通工具、密閉場所還是要戴,至少維持到5月底,等天氣逐漸變熱,疫情下降的機會較高,到時候可以再評估防護程度是否維持。
口罩解封疫情反撲 羅一鈞:第四波疫情估一路到6月底
口罩解封後,疫情反撲,疾管署公布,國內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微升,中重症併發症較上一周新增154例,比起7天前增加33%,死亡持平;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各項指標都顯示COVID-19疫情有在上升,這波第四波疫情預估將一路到6月底,都還是會處於上升階段。疾管署今(16)日公布近7日每日平均新增154例COVID-19本土中重症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的每日平均新增116例上升,增幅達到33%。死亡較前一周每日死亡平均數15例持平。另外,住宿式機構陽性率從0.9%增加到1.3%,國內自3月20日實施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新制之後,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其中1010例(約50%)未打滿3劑疫苗,703例(約35%)未曾接種任何一劑疫苗。羅一鈞表示,從各項指標來看,疫情都是在上升中,本土疫情處於第四波上升階段,預估一路到六月底前,本土疫情都會持續上升,最擔心可能影響醫療照護量能,目前全國負壓空床率約5成,探陪病措施,目前不會鬆綁維持現況。至於口罩部分維持5月31日後,機構、救護車口罩令會以建議與指引方式,不配戴不處罰,至於醫院、診所、藥局,還在討論是要鬆綁或維持。另有「大角星」之稱的XBB,本土新增11例,占比已達54%,躍升本土主流病毒株。根據近4周監測,目前本土流行的病毒株多為BA.2.75(54%),其次為XBB(37%)及BQ.1(5%),XBB占比已有穩定增加趨勢;但若單看上周新增檢出,XBB早已超過BA.2.75,躍居主流病毒株,其中傳播力強的「大角星」XBB.1.16就有11例之多。
持續下修!TrendForce:2022年智慧型手機產量13.33億支
研調機構TrendForce表示,俄烏戰火持續惡化全球高通膨問題,高通膨即意味著個人可支配所得將同時緊縮,造成換機週期延長、單機購買預算下降。分析2022全年,上半年因有中國執行封控衝擊經濟,下半年又有通膨危機,故將全年生產總數預測下修至13.33億支,且不排除後續仍有下調空間。TrendForce表示,2022年第一季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量為3.1億支,季減12.8%,主要受各品牌持續調節各通路庫存,以及適逢週期性淡季影響,導致單季生產表現相對疲弱。進入第二季,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中國遭遇疫情反撲,將擴大影響第二季全球手機生產量降低至3.09億支,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則略成長0.7%。TrendForce表示,以區域別來看,由於中國仍採取嚴謹的「動態清零」政策,隨著近期疫情升溫,經濟表現亦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也因防疫行動而降溫。整體而言,儘管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生產量市占仍位居全球第一,但受疫情影響,其市占規模已由去年24.2%下滑至今年21.1%,對應的出貨總數預估值,則由去年約3.25億支下滑至2.83億支,年衰退約12.9%。TrendForce表示,總計今年國家生產量占比排名預估,前三名依序為中國、印度及美國,分別為21.1%,13.1%及11.0%。
不妙!TrendForce:下半年NAND Flash恐面臨供過於求
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由於零售端需求自3月以來表現疲弱,加上其他終端產品出貨展望越趨保守,導致供應商採降價求售的動機升高,預料NAND Flash下半年逐步轉向供給於求。TrendForce指出,由於Kioxia在今年2月發生汙染事件,市場預期,恐將造成NAND Flash在第2季及第3季的市況轉為吃緊,不料卻因為高通膨及俄烏戰事,讓市場對於下半年傳統旺季消費性產品需求看法轉趨保守。其中第3季產品價格狀況,包括client SSD、eMMC與UFS,預估將從原先預期的上漲,轉為與第2季持平。另外在enterprise SSD方面,由於資料中心需求表現仍然強勁,因此目前尚未觀察到需求大幅修正的狀況,惟因受到NAND Flash整體市況逐漸轉為供過於求,預料價格僅會第2季持平或微幅上漲5%。TrendForce分析,就供需狀況來看,其中需求因受俄烏戰事、高通膨、中國疫情等影響,導致整體消費性電子需求欲振乏力。在各大應用領域,Chromebook在全球進入2022年後需求快速走弱,疫情所帶來的需求紅利退場;常規筆電方面,商用機種與消費型機種也呈現兩樣情,商用筆電需求受惠於各國重返辦公室則有所支撐,消費筆電則反之,故今年整體筆電需求較2021年將仍呈現衰退。至於智慧型手機方面,中國品牌生產量也因中國疫情反撲以及政府持續動態清零的封控受到壓抑,導致全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生產量持續下修。在供給方面,TrendForce表示,三星(Samsung)著眼未來enterprise SSD領域大幅成長,仍持續維持原有的產能擴張計劃,尤其在去年底西安封控管理事件後,NAND產線生產一度受阻,為了穩定未來工廠營運穩定性,位於南韓的P2L產能持續增加;中國長江存儲(YMTC)也將於下半年增加投片規劃,隨著128L良率已達公司目標,以及上半年順利打進一線智慧型手機供應鏈,YMTC也加速武漢二廠投產。因此,TrendForce表示,在今年整體需求持續薄弱,但部分廠商維持擴產的格局下,下半年NAND Flash市場將面臨供過於求的狀況,各類產品第3季價格將出現持平或漲幅收斂的情形。
染疫孕婦臨盆「40醫院無床拒收」 慘躺救護車徘徊街頭10小時
南韓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失控,面對兇猛疫情反撲,儘管官方加強防疫措施逾1週,仍不見顯著效果,今(15日)新增確診人數飆升至7850例,南韓醫療資源因此面臨崩潰,近日傳出一名南韓京畿道的染疫孕婦在預產期前2天見紅,卻因為各地醫院沒有床位,只能被困在救護車上長達10個小時。南韓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根據《國民日報》今日報導,13日一名原定2天後要生產的孕婦突然出血,由於該孕婦與其丈夫都是新冠確診者,必須送至專門收治染疫者的醫院婦產科,因此消防署接獲通報後,緊急前往救助,沒想到由於醫療資源緊繃,各家專門醫院收治能量早已接近飽和。報導指出,當時救護人員緊急將孕婦抬上救護車,並且開始聯絡附近醫院,不過從京畿道南、北部,到首爾、仁川,每一間醫院都稱「床位已滿」,拒絕收治這名染疫孕婦。救護車在街上徘徊了約2個小時後,仍然找不到任何一個床位,無奈之下只能先將孕婦送回家休息,不過孕婦卻在隔天凌晨2點35分左右出現頻繁陣痛,再度被送上救護車。救護人員再一次打遍各家醫院,雖曾找到一張病床,卻不是婦產科病床,他們還曾考慮要在救護車內替孕婦接生,還好終於在此時等到首爾一家醫院的床位,救護車趕緊載著孕婦前往,才讓孕婦在歷經艱辛後,終於順利生產。對此,消防人員事後說明,從孕婦最一開始坐上救護車,到被送到醫院生產,孕婦在車上待了約10個小時,中間救護人員聯絡了超過40家醫院,卻沒有任何一間有空床,幸好最後孕婦順利生產。
變種新魔王Omicron撂倒多國股市「虛累累」 印度神童又成真…還有5預言剉咧等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Anand)先前預言,全球接下來將面臨包含疫情反撲、經濟動盪等7大難關,結果南非最近就傳出,出現新型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B.1.1.529),讓全球包含台股、港股、日股全部趴成一片,美股26日盤中也一度狂瀉1000點,讓他再度被認為預言成真,不少人也開始擔心,他的其他預言是否會接著發生。印度神童阿南德10月下旬時預言,全球即將面臨的7大難關,包含能源危機、極端天氣、經濟動盪、電力短缺、供應鏈混亂、新冠疫情及飢荒等,還明確點出,到明年5月前,整個局勢都不會好轉。針對新冠疫情方面,阿南德最新預言提到,新冠疫情在12月,可能會有更大規模的擴散,就算是疫苗接種率較高的國家,也要小心疫情反撲。對照現在新型新冠變種病毒Omicron(B.1.1.529)的出現,其感染率、傳染力高於其他變異株,新冠肺炎疫情再起,讓人不得不想起阿南德早前的預言,似乎又成真了。而隨著新冠的新一波變種病毒Omicron確診數持續上升,全球多國不但緊急啟動邊境管制,這一緊縮股市馬上有感,26日就出現動盪,包含台股下跌284點(1.61%),日股下跌750點、港股下跌659點,美股四大指數之一的道瓊工業指數(DJI),26日盤中一度狂瀉1000點,全是一片慘跌。不過阿南德的預言也是有失準的時候,例如他曾說2020年會發生第3次世界大戰、2021年2月會出現經濟崩盤,但這些都沒有發生。而現在新冠變種病毒疫情再起,也讓人擔憂他最近的幾項預言,會不會陸續成真。
疫情反撲「9月才鬆綁」荷蘭11月再次封城 維也納急幫5歲幼兒打疫苗
根據世衛(WHO)的資料,11月第一周全球新增310萬例確診,歐洲就占三分之二,歐洲疾病預防管制中心(ECDC)表示,比利時、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愛沙尼亞、希臘、匈牙利、荷蘭、波蘭與斯洛維尼亞等10國,疫情「非常令人高度擔憂」!其中荷蘭宣布實施全國性封鎖措施,成為歐洲推出疫苗以來頭一個實施這類措施的國家。荷蘭在9月25日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但短短不到2個月時間,病例數就激增,單日新增1萬6000多確診案例再創紀錄,相較前一周增幅33%。荷蘭決定13日起實施為期3周的局部封城,餐廳、酒吧、咖啡館得晚間8時前打烊,超市等民生所需商店也不能排除;非民生必需品商店則必須在晚間6時關閉。除非絕對必要,否則應在家工作,校園維持開放。體育賽事改採閉門方式不開放觀眾入場,民眾邀請到家中作客的客人不得超過4人,並恢復社交距離措施。9月下旬全面解封的挪威也陷入麻煩,總理斯托爾宣布,將為18歲以上成人接種第3劑加強針,但不會實施新的封鎖措施。奧地利總理查倫柏表示,針對仍未完整接種的民眾,政府可能會在14日決定實施行動限令;維也納市政府表示將開始為5歲幼兒接種疫苗,開歐盟之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奧地利過去7天有6萬7148人確診,創新高。德國過去7天每10萬人新增感染人數的發生率,創新高,11日新增4萬8640例確診。比利時自11月3日至9日,平均每天新增1萬81人確診,較前一周激增約40%。俄國12日有4萬123新增確診,1235人病故。鄰近的南韓也於11月起放寬防疫規定,但截至13日凌晨零時,感染人數新增2325例,病歿人數增加32例,為7月疫情再次升溫以來最高紀錄。目前南韓完全接種率達到77.9%。
病毒再起2/青菜非萬能!這些營養素易流失 選對食物才能吃得健康
隨著突破性感染已經逐漸成為常態,除了接種疫苗,勤洗手、戴口罩之外,想要預防秋冬疫情反撲,免疫力成為決定性的關鍵。「除了維生素D之外,今年秋冬最需要的營養素還包括維生素A、C、B群、鋅以及微量元素硒。」營養師簡蕙琦說。大家都知道維生素A有助於視力健康,但實際上也對免疫系統相當重要,主要是維生素A可修復上皮黏膜組織的健康,而新冠病毒正是透過黏膜組織進入人體,若能防守好第一道前線,自然就能降低感染風險。簡蕙琦說,想要從飲食中多多攝取維生素A,過去常會多食用動物內臟如肝,但如果擔心膽固醇太高,深綠色蔬菜如菠菜也是很好的選擇。「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高溫烹調也不會流失營養素,所以炒青菜非常OK,但一樣是炒青菜,其他營養素就不一定能保留住了!」補充維生素C最好的方式是多吃水果,建議多選擇奇異果、芭樂、柑橘。(圖/趙世勳攝)蔬菜雖然富含許多營養素,除了維生素A,也含有維生素C、B群等,很多人總認為吃大量青菜就能同時攝取這些營養素,實際卻不然。簡蕙琦說,「維生素C、B群都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只要經過高溫烹調,營養價值就幾乎流失光光,除非是吃生菜,否則一般炒青菜無法攝取到足夠的維生素C、B群。」想要攝取維生素C,多吃水果是最好的方式,「奇異果、柑橘類、芭樂都是不錯的選擇。」簡蕙琦說,維生素C具有高抗氧化力,能夠幫助體內的白血球體抵抗各種疾病,也是今年秋冬需要的營養素之一。「除了新冠肺炎,秋冬本來就比較容易感冒、遭受病毒攻擊,如果感覺身體有點不舒服,這時候趕緊多攝取一些維生素C,或許就能把病情壓制下來。」不只如此,許多人在接種疫苗之前,也會事先多補充維生素C,藉此減少接種疫苗後的副作用反應。維生素B群包括B1、B2、B6、B12、葉酸、泛酸、菸鹼酸等,是維持細胞運作的重要輔助酵素,功能包含代謝、造血、保護神經,也能提高免疫力。簡蕙琦說,「動物內臟雖然也富含B群,但由於需高溫烹調才能食用,此時B群就會大量流失,所以無法被人體吸收,比較好的攝取方式是多吃燕麥,可加入牛奶中一起食用,就不會讓營養素流失。」專家建議多吃燕麥,可攝取豐富的維生素B群,同時真正被人體所吸收。(圖/123RF)
印度神童示警年底前「2件事」衝擊全球 點名4國最危險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曾多次準確預言多國疫情,他先前還預言,比特幣價格將11月底前會破紀錄,近期果然創下新高,令網友大讚神準。他日前公布最新警告,表示疫情在12月可能再次大規模擴散,疫苗接種率高的國家要當心疫情反撲,至於亞洲和歐洲恐會受到大寒大雨天氣影響,到明年5月才會迎來轉機。阿南德表示受到木星逆行的關係,12月第二周開始,可能會有更嚴重的新冠疫情危機,病毒傳染範圍恐再擴大。(示意圖/馬景平攝)阿南德近日在個人YouTube頻道《Conscience》發布影片,他表示受到木星逆行的關係,12月第二周開始,可能會有更嚴重的新冠疫情危機,病毒傳染範圍恐再擴大,其中疫苗覆蓋率高的國家要特別注意,阿南德還點名英國、美國、新加坡和以色列等4國家,提醒防疫不能鬆懈。阿南德還點名英國、美國、新加坡和以色列等4國家,提醒防疫不能鬆懈。(示意圖/Pixabay)阿南德還以新加坡為例,他指當地的疫苗推廣快速,曾是全球接種率最高的國家,但近來日確診數卻居高不下,另外,以色列、英國和美國也出現相同狀況,他認為民眾不該期待疫苗能夠扭轉局勢。除此之外,氣候變遷的危機仍舊存在,阿南德提到,極端氣候在今年冬天衝擊全球,在12月10日後會更加嚴重,各地恐出現低溫與大雨,整個亞洲和歐洲等多個地區造成影響,這樣的情況會持續到2022年5月,但阿南德也建議,大家還是要保持樂觀,凡事往好的地方想,2022年下半年開始,狀況就會好。「國師」唐綺陽。(圖/報系資料照片)雖然阿南德曾多次準確預言多國疫情,但「國師」唐綺陽曾表示,阿南德的資料都是不對的、錯誤的,「非常的危言聳聽」,唐綺陽也強調,不知是否因新聞轉述資料有誤,但印度神童講的都不對的、錯誤的,如今神童再次預言,或許外界也就參考參考就好。
世界工廠東南亞Delta疫情肆虐 恐引爆全球供應鏈危機
身為亞洲新興市場,東南亞曾被視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之一,但受到Delta變種病毒影響,確診數持續攀升,加上疫苗覆蓋率不足,促使疫情控制力遠落後於其他已發展國家,當地多處工廠停擺,影響全球供應鏈,9月份亞洲整體製造業活動呈現低迷。東南亞地區受到Delta變種病毒影響影響全球供應鏈,9月份亞洲整體製造業活動呈現低迷。(圖/翻攝自路透社網頁)根據《路透社》指出,回顧過去數十年,由於多項重大經濟改革以及鄰近中國大陸等因素,使東南亞挺過多次全球危機,但這次受到疫情惡化,東南亞地區首當其衝,削弱這個地區的製造業活動和需求,市場普遍預期會引發新一波全球供應鏈危機,最好的例子就是晶片短缺和供應鏈短缺。新一波疫情爆發影響勞動力供應,導致生產上的重大瓶頸。(圖/達志/美聯社)對於東南亞製造商而言,他們的競爭力主要來自低成本勞動力以及易於取得的原物料,新一波疫情爆發影響勞動力供應,導致生產上的重大瓶頸。9月馬來西亞和越南的製造業出現萎縮, 主因就是疫情衝擊勞動力供應,削弱了東南亞工廠活動,導致勞動力不足或停工,國際間的供應鏈無法維持順暢,也威脅了這個經濟規模3兆美元地區的復甦。豐田汽車8中時就表示,由於東南亞的疫情對其供應鏈造成動盪,該公司9月份的全球汽車產量將削減40%。(圖/達志/美聯社)像是泰國,是亞洲第4大汽車出口國,也是日本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等全球主要汽車品牌的生產基地,但在7月時因疫情導致零件短缺而被迫暫停3個工廠的生產。豐田汽車8月中時就表示,由於東南亞的疫情對其供應鏈造成動盪,該公司9月份的全球汽車產量削減40%。至於越南,當地政府最近公布的統計指出,部分城市和省份自7月以來實施嚴格的行動限制措施,導致工業產出急劇下滑,包括三星(Samsung)、富士康(Foxconn)和耐吉(Nike)等跨國公司都在此設廠,在越南南部的公司如今必須在夜間生產,以使工人能夠隔離工作。越南疫情風暴中心的南部地區,高達90%成衣產業的供應鏈已經破產。(圖/達志/美聯社)越南之所以實施嚴格行動限制措施,就是為了因應自春季開始爆發的新一波疫情,部分地區實施了數個月之久的嚴格防疫封鎖措施,導致在越南生產的球鞋、毛衣、車用零件到咖啡等眾多產品,出現全球性供貨短缺問題,包括Nike及Gap等這些越來越依賴東南亞生產的全球知名品牌,也難逃一劫。根據越南官媒指出,越南紡織服裝協會(Vietnam Textile andApparel Association, VITAS)在8月時曾表示,越南疫情風暴中心的南部地區,高達90%成衣產業的供應鏈已經破產。疫情導致在越南生產的球鞋、毛衣、車用零件到咖啡等眾多產品,出現全球性供貨短缺問題。(圖/達志/美聯社)Nike先前也警告,他們正面臨著運動服飾供應短缺的問題,並下修了銷售預測。Nike將矛頭指向了越南及其他國家,並表示他們有80%的工廠位於越南,Nike有大約一半的球鞋,是在越南生產,而當地有將近半數的成衣廠已經關門;至於供應67%全球橡膠手套市場的馬來西亞,也因為封鎖措施迫使許多手套製造商在6月和7月暫停營運。報導還指出,馬來西亞的全球半導體封裝測試市占約 13%,全球半導體貿易額約 7% 透過馬來西亞,可看出當地的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分量。《路透社》也訪問了我經濟部長王美花的說法,她表示,全球車用晶片短缺問題未緩解,主因在封裝程序,並非更前端的晶片生產過程。馬來西亞的全球半導體封裝測試市占約 13%,全球半導體貿易額約 7% 透過馬來西亞,可看出當地的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分量。(圖/達志/美聯社)就她所知,馬來西亞廠商自9月初恢復生產,已到 80%。廠商產能慢慢恢復後,相信車用晶片供應能逐步緩解。馬來西亞廠商提供意法、英飛凌、豐田汽車、福特汽車等服務。市場人士則認為,雖然廠商雖全力趕工,但之前積壓訂單太多,無法立即滿足市場需求,就算產能增加,最快也要到 2022 年初才有望緩解。另有一派看法則指出,深受疫情反撲衝擊的封裝重鎮馬來西亞,必須提供降低車用晶片供不應求的方式,才能有效解決。東南亞地區人口約6億,因疫苗接種緩慢,導致原先就已受損的經濟,恢復步伐又被拖慢。(圖/達志/美聯社)東南亞地區人口約6億,因疫苗接種緩慢,導致原先就已受損的經濟,恢復步伐又被拖慢。信評機構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表示,經濟結構集中的亞太經濟體和體弱的機構恐因疫情受到嚴重衝擊,穆迪表示,「這些國家屬於中低收入經濟體,經濟若留下嚴重的傷疤,可能會增加社會風險。在其中一些經濟體中,沉重的債務負擔將限制政府對抗疫情大流行的財政空間」。另外,匯豐銀行(HSBC)經濟學者也警告,印尼、越南、菲律賓和泰國的疫苗接種率過低,促使疫苗效力的不確定性增加,恐導致這些國家的經濟處於風險,這也代表這些國家的人口可能受到當前疫情的衝擊,未來可能也會因為病毒再度突變被影響,防疫限制措施恐怕會一再延續,對經濟成長構成壓力。
八大有條件解封仍禁酒店 北市一對一輔導茶室復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宣布將適度開放八大行業與娛樂場所,包含KTV、MTV、網咖以及電子遊戲場等,10月5日將有條件解封,不過酒店、舞廳、理髮店等仍無法復業。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稍早表示暫不跟進開放;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借鏡日本、荷蘭等國家,憂心解封後疫情會反撲,現階段採取逐步解封,並一對一輔導萬華茶室業者,為八大復業做好準備。柯文哲今在記者會上表示,隨著疫情的趨緩,將逐步放寬各項民生活動,然而過去東京和阿姆斯特丹的案例,可見突然解封幾乎會讓疫情反撲。因此北市既有固定開疫情記者會,將採逐步解封,另外也要配合疫苗覆蓋率,隨疫苗覆蓋率上升、疫情趨緩「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放寬」。針對八大行業解封指引,柯文哲以萬華茶室為例,一個月前市府開啟一對一復業輔導,從食安、環保噪音問題、建照、使用執照、公安等條件,待中央宣布八大行業全面開放後,市府將審核業者申請是否符合上述各項標準。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補充,市府設定萬華茶室業者復業三階段,從溝通宣導、復業輔導再到開放後稽查督導,目前為第二階段副業輔導中,針對有意願復業的業者進行一對一輔導,包括書面預審和現場勘查,目前已完成50家業者會勘,希望為八大解封後,茶室營運預作準備,並扭轉萬華茶室負面的形象。
中秋後疫情平穩!警戒何時降?陳時中「先觀察2週」:明天公布放寬措施
南韓中秋節過後疫情反撲,台灣中秋後疫情平穩,外界好奇台灣與南韓不同的防疫之處在哪裡?是否有機會放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中秋連假人潮大量移動,要觀察兩週才能穩,明天會公布相關放寬措施。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南韓有基本的社區傳播,經過連假人群大規模移動,難免疫情會起來,台灣社區傳播已經控制一定情況,台灣目前都還穩定。至於連假後人潮大量流動,陳時中認為,中秋假期後至少要觀察兩周,本周與下周若都控制良好就會有放寬措施,並於明日公布。
又是全新序列!桃勤員工Delta與舊案不同 「追源頭」比對境外移入確診者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9/18)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與防疫作為,指揮官陳時中宣布,今沒有新增本土個案,有6例境外移入,無死亡個案。桃勤確診女員工的全基因定序今天也出爐,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此個案感染的Delta病毒基因序列和屏東群聚、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皆不同,是一個全新的Delta病毒基因序列。羅一鈞指出,目前將桃勤女員工的序列和境外做比對,朝兩方向進行,一是病毒序列本身比較,另一則是從此個案服務過的9月初至9月中的航班進行回溯比對,雙向比對結果確實有鎖定一些可能的境外移入相關個案。羅一鈞說,序列比對部分看起來跟中東、西亞境外個案的序列最貼近,且個案消毒過的航班也確實有從中東、西亞回來的個案搭乘,這部分還會做進一步分析,後天將再公布細部分析,看看是否跟某幾位境外移入確診序列相同。桃勤女員工員於9月12日發病,所以目前是匡列執勤前14天的出勤航班,時間為8月29日至9月12日共41航班,其中比對2名確診者,確診時間為入境當天及隔天,再把相關序列相近者進行比對。今年是中秋連假首日,是否擔心連假後疫情反撲?9月20日二級警戒到,防疫措施是否改變?陳時中回應,連假還是要注意防疫新生活,如果收假後疫情有狀況,9月20日後可能就會加嚴,但以目前來看9月20日會維持二級,部分項目會放寬,讓民眾生活能更正常。
東南亞疫情肆虐 第二季衝擊智慧型手機產能季減11%
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地區疫情擴大,重創全球第二季智慧型手機市場生產與銷售,生產量季減近11%,數量達3.07億支,累計上半年合計生產6.52億支。馬來西亞在半導體供應鏈封測上扮演要角,也因產能恐將衝擊手機生產需求。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研究指出,全球手機龍頭三星(Samsung)第二季生產量為5,850萬支,季減23.5%。由於三星手機主要生產據點在越南及印度,兩地在第二季接連爆發嚴重疫情,因此對第二季產出有明顯衝擊。全球期6大手機品牌市占率與產能。(圖/TrendForce)OPPO(含Realme、OnePlus)、小米(含Redmi、POCO、Black Shark)第二季生產量同樣為4,950萬支,並列全球第二名,產量分別季減6.6%及2%。相較去年仍有大幅成長,受惠於華為(Huawei)市占缺口以及中國市場需求回溫,OPPO年增率高達80%,小米也接近70%的高成長。列居全球第五名的Vivo(含iQoo),第二季生產量為3,400萬支,季減 8.1%。由於三者同樣以印度為第二大生產及銷售據點,因此在這一波疫情衝擊下,對於第二季的生產及銷售表現皆產生影響。TrendForce提醒,展望後勢,三星在季度以及全年生產表現上雖依舊名列全球第一,但不容忽視其市占縮水的情形,隨著眾品牌在工藝上的精進,未來的市場競爭只會更加激烈,這也意味著未來三星維持市占的難度將隨之升高。能量方面,受到晶圓代工產能緊缺以及東南亞疫情升溫等干擾,三者陸續於第二季末調降全年生產目標,避免長短料庫存、抑或是成品庫存等造成金流壓力。TrendForce也提醒,蘋果第二季生產量約4,200萬支,季減22.2%,是新機上市前相對較低迷的季度。然而,身為半導體供應鏈封測生產重鎮的馬來西亞,占全球封測產能約15%,近來因疫情嚴峻,導致IC交付多有延遲,可能影響下半年的生產表現。TrendForce認為,疫情不確定性仍高,恐持續影響下半年智慧型手機生產,展望全年生產表現,由原先前預估的年增8.5%、13.6億支,下修為年增7.3%、13.45億支。後續智慧型手機市場變化有兩大觀察重點,首先仍是全年的疫情發展是否會進一步導致銷售衰退,諸如歐美、東南亞現下疫情反撲及尚未緩解。
「7大強化措施」規定多? 醫師整理南韓解封疏失:必須防疫微管理
台灣自5月15日宣布進入3級警戒以來,即將在27日降級,不過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7大強化措施」,除維持外出必須全程戴口罩、實施實聯制之外,也必須維持室內人數限制規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會訂出這麼多規定,是因為要達成基本保護,兼顧防疫與生活;重症科醫師黃軒醫師也在臉書發文,援引南韓解封後疫情反彈的教訓,表示台灣接下來必須專注進行「防疫微管理」。指揮中心今日公布27日疫情警戒降級後的7大強化措施,陳時中表示這些措施並不是為了限制大家,而是要達到基本的保護,同時兼顧防疫與生活。深怕放鬆警戒後,確診數字隨即反彈,重症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提醒,接下來必須重視「防疫微管理」。醫師提醒,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後,重要的是「防疫微管理」。(示意圖/馬景平攝影)貼文表示,世界各地一但疫情失控大爆,馬上宣布封城措施,是阻止疾病傳播鏈不得不的手段,但是這種手段無法維持太久,再加上如荷蘭大規模解封之後1週疫情直接出現反彈,感染率上升500%,於是歐洲各國從去年開始,各自訂出很多「間歇性的防疫措施」(On and Off Strategy)。黃軒舉例,像是英國專家Zisis Kozlakidis、中國大陸專家Gui Quan Sun 與義大利專家Sandro Roleeu就提出了「逐步解封策略」(Gradually Strategy),在感染的第1個高峰完全過去之後,仍然必須封鎖部分人員。3位專家研究發現,在疫情高峰80天後,尖峰開始下降,符合解封條件,這時候部分人群必須仍保持隔離區狀態,接著才能陸續解封其他低風險區域,「就像是在這次的研究中,在第200天後,才能正式第2次大解封」。醫師提醒,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後,重要的是「防疫微管理」。(示意圖/林士傑攝影)貼文亦提到南韓的解封教訓;南韓近日出現第4波疫情爆發,由於印度Delta變種病毒株肆虐,該國儘管至少接踵一劑新冠疫苗的人已經達到30.38%,但仍擋不住亦確診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其防疫措施犯了幾點錯誤:區域不統一,南韓目前只針對首爾、仁川、京畿道實施最高等級的4級社交距離規範,卻反而造成該區民眾跑到其它地方聚會,增加地區間人流。民眾不配合:當地出現許多民眾為了方便脫下口罩、在餐廳門口抽菸聊天、越過隔離板與旁人說話、餐廳與健身房等場所仍可營業等;雖然政府下令防疫規範,但由於「防疫疲勞」,許多民眾卻不遵守,因此造成疫情反撲。醫師提醒,台灣疫情警戒降級後,重要的是「防疫微管理」。(示意圖/林士傑攝影)參考國外經驗,貼文提出幾點建議,「不論哪種防疫微管理,都必須要有配套措施,要同時進行」,黃軒表示,相關的解封配套措施包括,城內需先連結解封,才能對外解封,逐步實現開放;針對不同場域或年齡層的人,設定不同的開放時段;仍必須保持社交距離;手機監控、實名制、接觸軌跡仍要持續記錄,以便匡列追蹤。黃軒貼文最後表示,研究人員認為,解封後政府必須採取多種策略,如透過大眾媒體,告知人民目前的改變,減少人民的焦慮,以便進而產生信任感,促使全民共同遵守防疫措施,「真心希望,這個地球,沒有私心和批判,大家一起防疫微管理成功」。
韓國放寬場所限制 推動「交叉接種」!新冠感染率半年內狂降
韓國自7月1日起,已略鬆綁公共場所營業限制與私人聚會人數限制。截至4日,韓國已有1534.7萬人接種第一劑新冠疫苗,占總人口約30%,為防疫情反撲,韓國已決定推動交叉接種,95.2萬名首劑為AZ疫苗的接種者,第二劑將接種輝瑞/BNT疫苗。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日前發布資料,韓國60歲以上接種第一劑疫苗比率已達87.3%,全體國民接種率則為29.9%。目前,韓國主要使用4種疫苗進行接種,其中接種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的人數最多,近1040萬人,其餘依次是輝瑞、嬌生和莫德納。疫苗接種日益普及,新冠感染率半年內下降了2/3以上。韓國政府遂於7月1日實施新版防疫措施,對各項限制略為放寬,例如,此前首都圈關閉的娛樂設施將可營業,餐廳、咖啡館等大眾設施的營業時間限制從晚間10時,延長至12時;私人聚會人數上限在7月前兩周放寬至6人,此後進一步放寬至8人。到7月中旬為止,非首都圈除忠清南道以外的大部分地區私人聚會人數上限為8人,濟州為6人。然而,新措施實施次日,當局通報當天新增確診病例826例,較前一天增加64例,為6個月來的最高值,且單日新增病例時隔6個月再超800例,各項指標顯示首都圈等各地的疫情形勢恐進一步惡化。韓國總理金富謙表示,由於首都圈確診人數飆高,加上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中央政府將與地方政府密切磋商,隨時都會上調防疫層級,並額外採取切實有效的防疫措施。他並呼籲民眾克制,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聚會和聚餐,接種疫苗後也要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