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蝸牛
」蝸牛小米粽也分給它吃 沒想到人亡狗狗活下來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部落今(18)日爆發疑似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當前矛頭均指向死者曾姓婦人包製的「蝸牛小米粽」。最新消息指出,曾婦僅食用部分蝸牛小米粽,剩餘部分餵食犬隻,等於人狗分食同一塊粽,但卻是「人亡狗活」,詳細中毒原因尚待調查釐清。83歲曾姓婦人昨日以血桐葉、豬肉、竹筍、生蝸牛製作「蝸牛小米粽」,並將食剩的部分餵狗,不久後出現口吐白沫、心悸、無力等症狀,送醫搶救仍宣告死亡,至於分食同一塊小米粽的狗兒安然無恙。昨晚親友得知噩耗前往死者曾婦家中致哀,家屬則將剩餘且完整的「蝸牛小米粽」招待親友享用,卻於凌晨1點30分至2點期間,陸續出現相同症狀送醫,連同曾婦在內共3人死亡,另有9人在院急救,其中50歲黃婦情況穩定已出院, 52歲楊男及46歲鄭女預計今日也可返家。
悲傷中秋夜!台東「生蝸牛小米粽」釀3死 醫:又急又猛不單純
悲傷中秋夜!台東縣金峰鄉賓茂村及壢丘村接連傳出多人疑似食物中毒的案件。初步了解,事件起因於賓茂村一位曾姓阿嬤,17日下午3點自製了小米粽(原住民稱「阿粨」),內含蝸牛、竹筍、豬肉和小米粉,共做了10條。據家屬受訪表示,小米粽中,蝸牛和五花肉都是生的,阿嬤吃過後便開始身體不適,送醫後宣告不治。由於劉婦年邁,大家以為她是病死,在守靈過程中,親友到場哀悼,家屬想到阿嬤生前有包小米粽分食,還吃了蝸牛煮湯、芋頭梗,沒想到眾人吃了之後,陸續有人身體不適,返家後在凌晨1點多狀況加劇,在送醫途中失去呼吸心跳。據了解,昨夜有10多人吃了小米粽及蝸牛,有人吃多、有人吃少,目前包含最初的劉婦在內,共有12人中毒,截至今天上午6點,已有3人搶救無效宣告死亡。目前台東衛生單位已採檢剩餘小米粽,進一步調查,以確定具體的中毒原因。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食物中毒大致有6種原因,分別是細菌感染,如腸炎孤菌、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或是諾羅病毒、寄生蟲感染、傳染性蛋白質如普利昂蛋白、天然性毒素如河豚、植物毒素、化學物質如農藥、重金屬等。顏宗海說,蝸牛屬於寄生蟲感染,通常要幾天後才會陸續浮現症狀,但台東本次小米粽的案例,中毒者症狀「急性且猛烈」,不太像單純因鍋牛釀成的悲劇,猜測可能有其他造成急性食物中毒的因素,由於老婦人的小米粽有相當多食材,所以很多中毒因素都有可能,例如小米粽內有加一些高粱,那高粱裡會不會有「假酒甲醇」,或是污染到任何化學物質,這些都不得而知,需要等待調查結果才會知道。
蝸牛小米粽爆12人中毒3死!食藥署驗5可疑物質 醫分析疑點
台東金峰鄉賓茂村今(18日)凌晨驚傳集體食物中毒,至少12人送醫,其中3死亡、4人命危。對此,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指出,疑似中毒物質鎖定5項,預計一周內完成調查。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則分析,可能拿來用的葉子或是蝸牛身上有殘留,像是有機磷、胺基甲酸鹽的農業殺蟲劑造成,不過都仍有待調查釐清。林金富受訪時表示,目前共通點是曾吃過「蝸牛小米粽」,所以目前首先列出疑似中毒物質包括蝸牛、血桐、曼陀羅,另外化學物質包括聚乙醛、有機磷農藥等等,食餘檢體由食藥署的稽查人員送到食藥署的研究檢驗組,進行食品的毒物分析。林金富指出,食藥署、疾管署今(18日)已派員前往調查,化學物質檢驗應在2天有結果,其他物質則於1周內完成調查。台東縣長饒慶鈴表示,針對金峰鄉民疑似食物中毒案,台東縣衛生局已成立食品中毒調查小組,今(18日)一早到場採集食材及周邊植物檢體、並至醫院蒐集人體檢體,分別以最速件送至食藥署研檢組及南港實驗室檢驗,警局同仁同步到場採證,希望盡速釐清中毒原因,社會處、原民處也將全力協助急難救助及後續喪葬處理。另外,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分析,生蝸牛導致的食物中毒通常不會這麼迅速,是屬於慢性的,推測可能拿來用的葉子或是蝸牛身上有殘留,像是有機磷、胺基甲酸鹽的農業殺蟲劑造成,不過都仍有待調查釐清。
壽司有活蛞蝓 「全球首例感染在台灣」食用可致命 衛生局揭稽查結果
有民眾日前到台北市某知名日本連鎖壽司店用餐,卻在花壽司上發現活蛞蝓,掀起食安疑慮。醫師指出,食用蝸牛、蛞蝓可能導致腦部遭寄生蟲感染,進而造成死亡,且全球第1例人類感染案例就發生在台灣,至今也無有效治療方式。衛生局今(19日)稽查後雖無發現病媒,但查出2缺失。胸腔內科名醫蘇一峰指出,蝸牛、蛞蝓體內常有廣東住寄生蟲,生食可被寄生蟲感染,一旦腦部遭寄生會產生腦膜炎、癲癇死亡,且目前無有效的治療方式;加護醫學主治醫師陳志金也指出,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蛞蝓、蝸牛、福壽螺除會引起嗜酸性腦膜腦炎,其爬過的菜都可能有傳染風險,絕不能生食蝸牛、螺類和蛞蝓,也別讓小孩接觸,以及一定要洗淨蔬果。台北市衛生局今天下午到該京站店稽查,確認產品責任險仍在有效期限內,作業場所、食材亦無病媒出沒或異物;業者也指針對供應商送來食材,還未做成產品會整批退回,若拆封發現有異,則會整批銷毀。但衛生局稽查發現分裝的甜醬未標示名稱、效期,送餐軌道下方也有不潔,已責令5月22日前改善,若未改善將依《食安法》開罰6萬到2億元。另外,全球首例感染案例發生在1945年,台南一名15歲日籍男孩的脊髓液中發現第5期幼蟲的幼成蟲;1980年代也發生一家5口食用生蝸牛,感染廣東住線蟲喪命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