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標記
」 癌症力拼2030減1/3癌症死亡人數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成關鍵
根據衛福部公布之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多年來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佔總死亡人數四分之一,每年約有超過5萬名國人因癌症死亡,癌症治療是台灣健康議題中極待解決的問題。賴清德總統也喊出健康台灣願景,目標在2030年減少因癌症死亡人數三分之一,顯示政府對癌症早期篩檢、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的重視。而基因檢測在精準醫療中更扮演了關鍵角色,不僅能識別癌症患者的基因突變、估計治療效期,更能因應腫瘤新衍生的抗藥性,迅速更換治療,從而幫助醫師為患者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隨著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正式納入健保,行動基因(ACT Genomics Co. Ltd.)協助將NGS檢測無縫整合到各家醫院的癌症治療計劃中,幫助更多癌症患者獲得更精準的治療,國家健康願景更邁進一步。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的效果優於傳統手術和化、放療,先進行基因檢測可找到患者可能的突變基因,更精準地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然而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的項目數量不同,費用也有所差異,自費價格約1到10萬元不等,對癌友而言更是筆不小的負擔。所幸自今年5月1日起,NGS納入健保給付,將以檢測方法、基因位點多寡及病人需求等條件,採取健保定額給付、民眾自付差額方式,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預估每年將有約2萬多名癌友受惠。國際上已有許多利用NGS檢測衍生的生物大數據進行臨床應用,進一步發展創新癌症醫療產品。例如韓國藉此提供公共衛生研究有效的資料和樣本管理系統;日本則成立專門負責醫療研發的資助機構以支援基因研究和數據管理。行動基因技術長陳華鍵表示,行動基因近期將通過與研究機構合作,發展基因檢測結合機器學習的本土疾病風險評估模型,以協助疾病預防與診斷。陳華鍵進一步說明,由於NGS檢測在分析過程中產生大量數據,需要強大的大數據處理能力來發現和再分析疾病。行動基因將持續透過機器學習優化演算法,並導入LLM與Generative AI科技,提升基因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行動基因目前也在研發深化AI科技的應用,並參與國際研究計畫,如美國癌症研究之友主持的同源重組缺失之生物標記協調專案(HRD Harmonization Project)。近期,行動基因更優化了其癌症基因檢測技術,不僅一次可檢測440個癌症相關基因、13個融合基因和350多種融合基因組合,涵蓋標靶、免疫、荷爾蒙和化學治療評估,檢測結果更於近日縮短至8個工作天,幫助醫療團隊更快擬定出最佳精準治療方案。行動基因研發團隊也持續觀察最新檢測形式,確保提供最具臨床價值的檢測。陳華鍵表示,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是台灣精準醫療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行動基因作為醫療單位臨床及研究的精準檢測夥伴,致力於技術創新,研發費用更達2023年營業支出的26%,以提供更完善的專業檢測數據。未來將持續與醫療機構緊密合作,輔助臨床判斷與治療策略,共同推動癌症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進步與普及,造福更多癌症患者。關心食安、健康的朋友們別錯過~!LINE社群搜尋:健康一把抓加入我們,立刻掌握全家大小的健康與秒懂食安地雷,還有獨家健康小撇步!!【健康一把抓】→https://reurl.cc/qrypl3
啟動精準治療!NGS納健保含括19癌 台灣第一個本土基因庫誕生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2023年的相關醫療支出近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面對這一挑戰,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作為精準醫療的重要一環,衛生福利部於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NGS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進而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由國家衛生研究院主辦,羅氏大藥廠協辦的「示範計畫領航、健保給付接棒—開創癌症精準醫療新紀元記者會」於今(14)日舉行。會中邀請到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石崇良署長、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國家衛生研究院司徒惠康院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等多位重量級人物,以及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共同見證臺灣癌症精準治療進入新紀元,接軌國際醫療趨勢。司徒惠康院長特別指出,「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是一項跨領域合作的典範,包含國衛院,衛福部、五家國際大藥廠及17家醫院。這一跨部門、跨機構的合作,透過全方位的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為醫師提供精準的臨床醫療決策支持,收案癌別包含肺癌以及五大消化道癌症。計畫同時成功建立臺灣首個本土臨床基因組數據庫(Clinical-Genomic Database,CGDB),期能累積真實世界數據加速未來藥物的開發和核准流程。截至2024年5月已收錄近兩千筆珍貴真實世界臨床與癌症基因資料,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寶貴資源。司徒院長表示,此計畫不僅促進了臺灣精準醫療體系的發展,也推動了醫療大數據的建立和應用,進一步加速了新藥的研發和核准,為臺灣癌症病人帶來了新的治療希望。針對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說明NGS的健保給付將涵蓋19種癌症,包括14種實體腫瘤和5種血液腫瘤,以NGS及單基因檢測提供民眾多元選擇。給付區分為BRCA、小套組、大套組等三種,依檢測基因數支付不同點數,最高支付定額3萬點,另依專家建議各癌別之檢測時機不同,每人每癌別可終生給付一次。石署長強調,為確保檢測品質並評估後續健保治療藥物的反應與療效,醫事服務機構申報醫療費用須併同上傳檢測結果,以確保能夠在評估給付效益和調整政策時有足夠的實證數據支持。未來若有新的標靶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時,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資料庫即時查詢藥物的適用條件,避免病人重複接受檢測,從而提升治療效益並降低經濟負擔。此外,健保署亦將致力於促進更多的臨床試驗和新藥的媒合,期許為民眾提供更多及早的治療機會。臺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楊志新院長分享了從臨床醫師的視角對NGS檢測和健保給付政策的看法,指出這些進展將使臺灣在全球癌症治療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臺灣推動個人化精準醫療已多年,透過基因檢測和智慧化分析,使醫師能做出更精確的臨床決策。期望能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同時降低無效用藥,使健保預算更有效地被利用。臺灣癌症基金會賴基銘董事認為,將NGS納入健保給付是一項重大突破,不僅大幅減輕了癌症病人的經濟負擔,也為他們帶來了實質的希望。
嚴重氣喘用藥沒改善!婦拒絕回診惡化 靠長效生物製劑擺脫險境
一位5旬婦人長年苦於氣喘,使用傳統吸入型類固醇(ICS)仍咳個不停,調高吸入型類固醇劑量合併兩種支氣管擴張劑,療效仍不理想,且年紀大行動不便需兒女陪伴就醫,婦人備感灰心不願回診,竟引發急性惡化送急診!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鄭至宏為婦人申請健保給付長效型生物製劑,半年就使氣喘症狀獲 得 良好控制,終於拋開口服類固醇讓治療更方便,不再造成兒女負擔。 嚴重氣喘急性惡化 需送急診住院世界衞生組織(WHO)估計2019年世界有2.6億人罹患氣喘,台灣約11%成人,15%小孩有氣喘,會反覆咳嗽、胸悶、哮鳴音或呼吸困難。嚴重型氣喘約佔所有氣喘 患者3至10%左右,其中又以兩類佔多數,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過高,例如動物毛髮等過敏物質刺激上呼吸道,造成上皮細胞發炎,產生後續的發炎反應; 另一類為嗜酸性白血球數目增多導致。氣喘惡化的特徵在於症狀加劇,如喘、咳、喘鳴、胸悶、夜間症狀等,以及肺功能下降,嚴重恐危及生命。 類固醇分兩大類 注意避免副作用鄭至宏醫師表示,氣喘治療方式採階梯式用藥,分為1階到5階,基本治療為吸入型類固醇,嚴重患者須使用中至高劑量吸入型類固醇合併兩種支氣管擴張劑,若仍控制不佳,建議加入其他藥物合併治療,甚至口服類固醇。 不少患者聽到「類固醇」都會擔心,事實上,類固醇應用於氣喘治療有兩大類, 一種為「吸入型類固醇」,主要作用在肺,不太會造成全身性副作用;另一種「口服/注射型類固醇」,通常用於急性惡化時控制症狀,雖可快速致效,但長期依賴可能造成月亮臉、水牛肩、肥胖、胃潰瘍、骨質疏鬆等副作用,甚至增加感染風險。 建議依個體情況規律用藥,平日控制好症狀,才能避免急性惡化發生。新型生物製劑 精準治療阻斷發炎近年多了生物製劑新選擇,針對致病機轉阻斷發炎,包括抗IgE、抗IL-5或抗 IL-5受體以及抗IL-4α受體。鄭至宏醫師進一步解說,無論是哪種生物製劑,目標都是 阻止氣道或肺部持續發炎,讓氣道不再繼續收縮,達到治療效果,並減緩急性惡 化,逐漸改善肺功能,讓患者可減少甚至停用口服類固醇,改善生活品質,臨床觀察皆有不錯的療效。患者是否適用生物製劑,抽血可檢驗相關生物標記,協助判斷嚴重氣喘的類型,並建議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一位4旬女性護理師,長期胸悶、呼吸喘,體力也虛累累,原本尚不嚴重,確診新冠肺炎誘發氣喘急性惡化,奔急診就醫,抽血發現嗜酸性白血球上升,且數日後2度急性惡化!鄭至宏醫師評估病況後選擇生物製劑治療,患者治療半年後症 狀大幅好轉,不再急性惡化,免吃口服類固醇,還能找回好體力登山。別等到肺功能退化才治療!醫師最後提醒,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最大的目的是避免 在急性惡化後或長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只要記得用完後漱口,正確使用不太會有 全身性副作用;口服類固醇雖然快速有效,但長期依賴對病人健康是一大隱憂。 民眾若出現呼吸道症狀或持續一陣子未改善,甚至胸悶、易喘,建議及早至醫療 院所就診,才能維護健康。
癌症化療、放射治療恐導致心衰竭! 超音波檢查保安心
癌症化療或是放射治療的直接毒性恐誘發心臟衰竭甚至死亡,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加護病房主治醫師王晨旭表示,現今的癌症治療趨勢已針對癌症療程導致的心臟衰竭(cancer therapeutics related cardiac dysfunction,簡稱CTRCD)進行預防、檢測及處置。胸前心臟超音波檢查(TTE),易取得與使用、相對安全且具成本效益,在CTRCD的臨床運用尤其重要。化放療毒性誘發心臟衰竭近年來癌症疾病的診療已有相當進展,病人死亡率明顯降低,但癌症療程的不良反應仍降低了罹癌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質。現今的癌症治療趨勢已針對癌症療程導致的心臟衰竭(CTRCD)進行預防、檢測及處置。王晨旭指出,心血管疾病是癌症病人罹病及死亡的第二大主因,CTRCD可經由化學治療(chemotherapy,簡稱CT)、放射治療(radiotherapy,簡稱RT)的直接毒性作用誘發,並出現程度不同的心臟衰竭臨床症狀。CTRCD與許多不良預後高度相關,包括心臟移植、心室輔助器置放,甚至死亡。過去已發現許多CT藥物對於心血管系統的危害,尤其是 anthracyclines, trastuzumab,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inhibitors等。RT直接照射胸部/縱隔腔,也可立即或於數年後誘發心臟衰竭。CTRCD可能源自CT/RT對心臟結構及功能的直接影響,或是加速既存的心血管疾病惡化。癌症疾病本身也可誘發心肌細胞加速衰老,換言之,原本因高齡等退化因素造成的心臟衰竭,可能因後續的CT/RT進一步惡化。因此,識別高危險族群,及早發現並治療CTRCD,已成為癌症治療的當代顯學。與其他影像檢查工具相比,經胸前心臟超音波檢查(TTE),具備容易取得、易廣泛使用、相對安全且具成本效益,在CTRCD的臨床運用尤其重要。TTE應用於癌症病人4大時機癌症病人風險分級及基礎的心臟功能評估:王晨旭表示,癌症病人比非罹癌族群有更高的心血管相關的罹病及死亡率。心臟及腫瘤科醫師可以根據癌症病人基礎的心臟功能風險、CT/RT處方類型和劑量以及職業環境相關後勤因素等,安排療程後續追蹤訪視時程。並將TTE基礎的功能評估確診的心血管危險因子以及原本既存的心臟問題積極改善,將有助降低後續CTRCD風險。包括積極改善三高、戒菸、減重以及適量運動、飲食指導等等。癌症療程期間以及療程後的臨床監測:原本已有心血管癥候的癌症病人,在CT/RT期間以及療程完成後,應進行週期性的TTE心臟功能評估。以某乳癌病人的研究為例,無論基礎的心臟功能為何,在CT後3個月內心臟功能(LVEF)就下降了超過5%;中位數追蹤4.5年就可能發生CTRCD。接受CT累積劑量低風險的病人(例如anthracycline ≤ 240g/m2),在完成療程及療程後6個月應進行TTE重新評估。若CT累積劑量超過上述,之後於每個療程進行前均應TTE重新評估,若癌症病人出現CD(克隆氏症)症狀、影像學或心肌酵素異常,均應重複進行TTE並接受心臟專科醫師進一步諮詢評估以利確診。接受高劑量胸部RT的病人(例如>30 Gy),也應於初次RT後10至15年進行TTE,之後每5年定期追蹤。結合心臟超音波及生物標記檢查追蹤CTRCD:根據現行歐洲腫瘤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簡稱ESMO)指引,可透過兩種方案對CTRCD進行時序追蹤。方案一僅用超音波成像;方案二結合心肌酵素及超音波成像,在基礎的心臟功能評估及TTE完成後定期安排追蹤。以方案一為例,TTE可定期於CT療程前、療程間的第3、6、9個月,以及療程開始後的第12、18個月進行追蹤。以方案二為例,可在每個CT療程後定期評估血清troponin。若血清troponin持續陰性,仍建議每年度進行TTE。透過以上不同方案的醫療資源運用,持續追蹤CTRCD。運用心臟超音波介入CTRCD的初級防護及治療:目前文獻顯示,投予β blockers (例如carvedilol)或ACE inhibitor(例如lisinopril)這兩類初級防護藥物在準備進行CT的癌症病人,與降低CTRCD、減少troponin上升可能有關。許多證據顯示,早期發現CTRCD是心血管預後良好的關鍵。若無症狀病人在TTE追蹤時發現CTRCD,應改變或終止CT療程配方、投予心臟初級保護藥物、並訂定追蹤監測時程。醫師最後表示,未來心臟超音波將結合其他檢查工具,如便攜式心電圖、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檢查等高階影像設備、AI人工智慧及大數據機器學習等創新應用等,預期將提供癌症病人更優質的醫療照顧及生活願景。
經濟部生醫整合再下一城 工研院攜手藥廠打造「腎臟病照護生態系」
經濟部今(22)日宣布,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成立的「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攜手工研院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打造「未來醫療實驗室2.0」,以患者旅程出發,從衛教宣導,早篩管理到後期介入治療,建立慢性腎臟病照護生態系;同時以精準大數據建構「數據洞察室(Digital Insight Hub)」,輔助醫病關係及醫療協作發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長李芳蘭表示,2020年經濟部支持成立TIBIC,就是希望整合科技與醫療來縮短醫療產品上市時間,當時吸引國際大廠阿斯特捷利康進駐成立「未來醫療實驗室」,首波以「健康肺」為主題,打造全病程解決方案,透過場域體驗提供醫學中心、診所等第一線醫護人員宏觀的全病程思維,以臨床需求激發更多元化創新方向,臺灣阿斯特捷利康也將未來醫療實驗室列為在臺灣的重要關鍵推動核心。另外據統計,臺灣洗腎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一,洗腎更是每年健保花費支出排行第一名,成為國人健康的巨大挑戰。為此,產業技術司進一步促成推動「未來醫療實驗室2.0」,結合科專法人產業化成果,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台灣腎臟醫學會共同推動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旅程,一方面以衛教提醒大眾關注腎臟功能,另一方面,針對高危險群進行篩檢,早期發現及早介入,運用藥物與生活調整延緩惡化,助病患延後或不必進入洗腎階段,同時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在此生態系中,整合產研醫17家,其中包含三家工研院衍生新創。像是光寶集團旗下「天亮醫療器材」開發的臨床化學分析儀,僅需一滴指尖血,便能於15分鐘內得知17項檢測結果,可鎖定腎功能進行檢測;興櫃公司「新穎生醫」開發的DNlite檢測試劑,透過非侵入檢測尿液中的生物標記物,可用於預測二型糖尿病腎功能惡化及腎移植的預後監控。使高風險者可預防、及時治療或延緩腎病進程,已取得臺灣、歐盟、馬來西亞、泰國、沙烏地阿拉伯之上市許可。在營養補充方面,「巨生生醫」研發的缺鐵性貧血鐵劑,針對無法用一般鐵劑治療的病患,在治療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間距可從15天一次拉長為3個月一次,增加治療的順從性及便利性。工研院執行副總暨副院長張培仁表示,民眾對健康的追求已不再是傳統「有病治病」的思維,不僅向前延伸到預防醫學,對於後端的治療也要求更精準,進而帶動生醫產業朝向「精準健康(Precision Health)」領域進行全面布局。工研院再次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攜手合作,從腎臟病患旅程的五階段,共同合作整合疾病旅程的各關卡,進而提供更全面從預防到治療照護的最佳解決方案。「未來醫療實驗室2.0」以患者旅程出發,從衛教宣導,早篩管理到後期介入治療,並設置數據洞察室(Digital Insight Hub),以精準大數據以及科技工具切入,展示輔助醫病關係及醫療發展的行動方案,盼能加速相關醫療技術落地,進而支持提升智慧健康產業的跨域創新。在生態系方面涵蓋疾病旅程五階段,第一是健康階段,將和「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線上遊戲學習平台PaGamO」、「腎力學堂」共同投入孩童的衛教宣導,期盼藉由孩童影響家人,建立正確的腎臟病防治觀念。第二階段鎖定高風險的民眾,如三高、糖尿病、吸菸、肥胖、長期服用止痛藥的民眾,與「台灣腎臟醫學會」、衛教網站「腎事太平攻略」合作,進行趣味衛教,倡導正視目前的慢性腎臟病風險,及早行動。第三針對早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攜手「天亮醫療器材」、「新穎生醫」、「美商亞培(Abbott)」、亞洲最大糖尿病管理平台「智抗糖」、「臺北醫學大學新國民醫院」透過積極早篩,找出早期慢性腎臟病與糖尿病腎病變的患者,在腎功能惡化前強化患者的慢病管理以及藥物控制,延緩腎功能惡化,降低住院風險及延後洗腎危機。第四階段對於「末期腎臟病前期(Pre-ESRD)」患者,則由「台灣腎臟醫學會」、中興大學育成團隊「元氣腎食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數據中心」與「長佳智能」合作,透過數據整合與符合流程的AI開發,照護病患腎臟健康並延緩末期腎病,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第五階段對於「末期腎臟病」患者,則與「巨生生醫」、「明基佳世達集團的明基透析」、「醫強科技」、「翔安生醫科技」、「台北榮總」、「衛福部雙和醫院」共同合作,提供洗腎患者在透析所需的醫療器材、監控分析與改善方案 。
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開跑 AI精準醫療成最大亮點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今(30)日起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展出四天,榮獲美國Newsweek 2024世界最佳智慧醫療醫院、2023世界最佳醫院、美HIMSS 戴維斯卓越獎(智慧醫療頂級榮譽)等多項國際大獎的中醫大附醫展區備受關注。今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以「創新醫療 邁向國際」為參展主軸:「AI智慧醫療」、「再生醫療」、「精準醫療」、「中醫大研究」以及「獲獎專區」等五大展區,其中領先全球的多項創新研發成果,技轉體系衍生企業成為生技新藥等市場產品,吸睛度最高。包括長聖生醫的異體免疫細胞CAR-T新藥,今年九月已獲美國FDA核准,針對全球盛行的肺癌、乳癌、大腸癌等,可望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翻轉難治癌症搶救生命;聖安生醫的廣效性治療癌症新藥-「奈米三特異性雙免疫檢查點T細胞銜接抗體」,技術來自中醫大附醫2022年國家新創獎成果,為亞洲領先的次世代抗癌奈米抗藥體藥物;技轉長佳智能的生成式AI-「智海系統gHi」,大幅減少醫護人員75%輸入資料的時間,讓醫護人員更專注於病人照護,此產品七月問世以來,獲得亞洲國家不少醫院頻頻詢問。中醫大附醫院長周德陽指出,中醫大附醫擁有龐大的醫療大數據,運用AI智慧醫療與科技新知,分析臨床數據在重症與難治癌症疾病上,為全球醫界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突破。中醫大展區還設置有民眾體驗互動區-肥胖基因檢測,利用Real-Time PCR(即時定量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方式,只需刮取口腔黏膜細胞,約一週後掃QR code即知自己是否有肥胖基因,寓教於樂增進了解肥胖的可能成因。國內醫療體系規模最大的長庚紀念醫院,每年投入數十億元經費在醫療科技發展領,本次展出分為「特色醫療」、「創新研發」、「智慧醫院」及「公益長庚」四大專區。「特色醫療」專區主要介紹尖端醫療、微創手術和全人醫療。<尖端醫療>有2大主題,包括與國際同軌的質子治療和細胞治療。目前林口及高雄長庚的質子治療配備先進的筆尖掃描系統,已服務超過6,500名癌症病患,提供全方位癌症治療;全體系院區也提供全方位細胞治療服務,如:免疫自體、肝癌、退化性膝關節炎、惡性腦瘤等。<微創手術>有7大主題,包含達文西機械手臂、無痕消腫甲狀腺暨頭頸腫瘤消融、自然孔達文西甲狀腺手術、腰椎微創內視鏡融合手術、脊椎微創經皮隧道減壓手術、角膜後彈力層內皮移植手術及逆行性(內視鏡)腎臟內碎石手術。<全人醫療>有9大主題,包含淋巴水腫超顯微手術、精準麻醉、運動醫學整合照護、心律不整整合照護、數位牙科及all-on-4、成人腹股溝疝氣手術、中西醫診療服務與養身藥材包、醫師臨場健康服務及勞工健康巡檢。「創新研發」專區則展出最具代表性及創新性的專利主題,包含2項AI技術在臨床醫療的實際應用,和11項自行研發改良原有的醫材或診斷方法。前者可應用人工智慧協助醫師做出臨床精準診斷,後者則是提升臨床照護與病人預後的品質。例如:口服抗凝血劑的劑量太高,可能引發顱內出血或重大出血,劑量太低反而因藥效不足導致腦中風或心肌梗塞住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運用大數據結合人工智慧機器輔助藥品治療決策系統,整合個人用藥行為與雲端個人健康存摺,不限距離、不限同專科、不限同醫院,可及時幫助病人在就醫時能完善評估用藥風險,進而達到精準用藥。鑑於台灣每年有超過3萬2千多人因心臟與腦血管疾病而死亡,嘉義長庚紀念醫院院長楊仁宗帶領腦中風團隊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及台大電機系共同開發「可攜式脫水檢測儀」,檢測時間僅需1分鐘,快速又簡易,醫護人員可即時得知病人生理狀況、即時介入評估並處遇,幫助病人掌握黃金治療契機。其他創新研發項目還包括:應用人工智慧輔助分辨視網膜病變及治療、利用基因與免疫檢測平台以預防磺胺類免疫調節藥物所引起的嚴重藥物過敏之發生、無導線心律調節裝置及系統、外科手術縫合輔助裝置及其製造方法、新型的非侵入性胃癌生物標記之應用、利用口咽罩來防止在口腔治療或清潔中意外吸入或吞入異物、乾癬性關節炎的診斷生物標記及潛在治療標的、全球獨創之內置式人工造口裝置、精準基因檢測、精準環境賀爾蒙檢測及腸造口居家護理行動應用程式等亮眼成果。
超狂通識課1/台大最夯的一堂課「2592人搶修」 非普級!屍體鮮血成教材
走進台大醫學院,經過一條條猶如迷宮般的路徑後,終於抵達法醫研究所,所長翁德怡一早領著百來位學生「校外教學」,到台北市刑事警察局學習現場採證的方法與細節。這位台灣大學最夯的通識課老師,坐在四周圍繞著冰冷鑑識儀器的辦公室裡,滿腔熱血地向CTWANT記者表示,「這門課非普級,充滿屍體與鮮血,要有心理準備才能上!」這學期,台大一門通識課引來2592位學生登記搶修,僅181人錄取,成了台大有史以來最熱門的一堂課。「3年前,我主動開了《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這門課,因為我希望更多人能有基本的鑑識概念。」翁德怡以日前引發軒然大波的幼兒園疑似餵毒案為例,她解釋,若是多數人能了解不同檢驗方法的特性以及結果如何判讀,就不會引起這麼多的誤解。「當初幼兒園的案例出現時,我覺得可能是把臨床藥/毒物檢驗方法應用到法醫毒物分析上所造成的誤解,本來想趕緊發聲請大家冷靜下來,不要急於作評論,應該等到用液相層析質譜儀檢驗確認結果後再來評論,但考慮萬一之後若必須訴諸法律,有可能會接受司法單位委託判讀鑑定結果,為秉持公正性所以忍了下來,後來經由液相層析質譜儀確認結果為陰性後才鬆了一口氣」。翁德怡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現職是台大醫院法醫學研究所所長兼副教授,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法醫毒物學及臨床毒物學專長的醫師,她表示,大家都知道目前人別鑑識需要利用DNA或指紋這種世界上幾乎沒有兩個人會相同的生物標記作為鑑識方法,過往採用ABO血型鑑識的方法只能當成類化證據,只能知道現場有一位具有某種血型的人,無法確認是誰,但ABO血型鑑識的最大好處就是很快就可以有檢驗結果,至少鑑定出來是A型血的人,那其他血型的嫌疑人立刻可以排除。幼兒園疑似餵毒案引發集體恐慌,地方政府甚至開放幼兒公費抽血,藉此紓解家長的焦慮。(圖/報系資料照)所以新北幼兒園案件中,一開始使用的免疫法就好比是ABO血型的篩檢測試,不能當作最終確認結果,而質譜儀分析方法就是鑑識化學物質的指紋,在未知的狀態下檢測,也就是不知道幼童體內是否有苯巴比妥,應該採用的質譜儀分析方法為佳,因為無論在檢驗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上,質譜儀分析方法目前是國際公認的黃金標準。 這個事件造成幼童家長的集體恐慌,網路上又傳出幼童指認老師餵食「彩虹藥水」,所以最後當事件以「偽陽性」結案時,有些家長還是十分擔憂。但是無論是大人或小孩,記憶都可能被創造,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如果爸媽反覆不斷問同樣的問題,小朋友有可能變成對於提示後給予的答案變得深信不疑,如此一來, 檢調單位之後也無法確認小朋友所言是否為真了。「這就是司法心理學的重要性,在這門課中我們也特別邀請國內司法心理學的專家趙儀珊老師來幫我們上課。」翁德怡說。為了推廣鑑識科學,翁德怡花了很多心思「包裝」。「3年前開課時,我希望想一個酷炫的名稱吸引學生,有一天搭捷運時看到吳念真拍攝的『國民法官』廣告,於是就靈機一動將鑑識與其結合,課程名稱就取《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不只如此,翁德怡還以《名偵探柯南》作為課程發想,鼓勵學生發掘「柯南」裡面對於科學鑑識部分哪些是正確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其實是不正確的,而我們要如何推理出劇情中設定的不合理之處。同時也會廣邀各領域專家擔任客座講師,例如請台大昆蟲系的老師來講解屍體上的昆蟲、法律系老師說明法律究竟如何運作。「第一學期開課時,因為有許多屍體、命案現場照,所以很快就引起『轟動』,我會提醒學生這門課『非普級』,同時不可有獵奇心態,而且不能錄影拍照。」翁德怡現職是台大醫院法醫學研究所所長,除了指導研究生之外,她更希望透過通識課程讓更多人了解鑑識科學。(圖/趙世勳攝)進入第二學期時,《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已吸引2450名學生登記搶修,成為台大最熱門的通識課,開學第一周更有近500名學生擠進教室想要加簽,最後上課人數為191人;今年則是2592人登記搶修,最後擠進181人。台大學生也在PTT上分學習心得。「我覺得上完一學期的課之後,對於科學嚴謹的證明如何被應用有更深的感觸,也感受到案件的證據取得是多困難,學到最寶貴的經驗之一是『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冷靜理性思考』。」翁德怡的熱忱也感染了學生,每周課堂作業規定只需50字心得報告,但由於翁德怡總是一一回覆超過50字以上,所以學生們也愈寫愈長,翁德怡就算再忙,每周也一定會批改完學生的作業。為何如此認真?翁德怡說,如果讓越多人了解鑑識科學,平時遇到相關事件時,大家願意更理性冷靜地來討論相關鑑識議題,甚至可透過國民法官制度就能避免下一個冤案再度發生,「只要在30年當中能避免一次錯誤的判決,我覺得就值得了!」
肺癌、肺炎、長新冠傻傻分不清 久咳不癒別輕忽!
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為2021年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肺癌更連續42年為癌症死因之首1。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醫師表示,肺癌症狀與許多肺部疾病相似,建議民眾若咳嗽超過2週未痊癒,就應提高警覺就醫檢查,只要及早篩檢與治療,透過基因檢測或生物標記檢測及精準治療,有機會降低復發或死亡風險。出現肺癌5症狀 提高警覺盡速就醫肺癌每年死亡人數近1萬人,且為台灣「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堪稱癌症「三冠王」。由於肺癌症狀與許多肺部疾病不易區分,導致6-7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咳嗽有痰呼吸困難活動後易喘咳血6種高風險族群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國際實證,能夠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為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重度吸菸者早期篩檢出肺癌,可降低20%死亡率。癮君子與吸二手菸者長時間接觸PM2.5等空氣汙染、工業廢氣、汽機車廢氣者有肺癌家族史者長時間接觸化學致癌物質與輻射線者有肺部慢性病者經常吸入油煙者術後標靶輔助治療 有機會降低復發或死亡風險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與「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占了約九成,又分成鱗狀上皮細胞癌、肺腺癌、大細胞癌等等。肺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化療、標靶、放療、免疫治療等,各期別的治療方式及預後不同。早期肺癌患者:若癌細胞無轉移,羅永鴻醫師建議優先以手術切除腫瘤,並可以化療作為輔助治療。但早期肺癌即使有化療輔助治療,仍有復發風險,建議利用基因檢測或生物標記檢測找出特定之腫瘤基因突變,術後給予有效的標靶藥物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輔助治療,有機會進一步降低復發或死亡風險。晚期肺癌患者:通常不適合動手術,建議進行基因檢測找出突變基因,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PD-1/PD-L1抑制劑)、或化學藥物治療。標靶治療的原理為抑制特定基因突變之癌細胞生長,避免殺死正常細胞,療效較化療更佳,副作用也較小,可減少噁心、嘔吐、掉髮、骨髓抑制、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而且多數標靶藥物為口服,使用上較化療施打針劑更為方便。目前健保已有給付多項標靶藥物使用。為了打造有「肺」無患的人生,羅永鴻醫師呼籲,肺癌高風險族群應避免接觸危險因子,國健署也有推出肺癌早期偵測計畫2,符合條件者可好好運用,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存活率高、預後更佳。1.https://reurl.cc/aVgaXD2.https://www.hpa.gov.tw/Pages/List.aspx?nodeid=4619
肺癌手術後要注意什麼?如何避免復發? 醫師來解答!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肺癌死亡率高居癌症之首,已成為台灣「新國病」。目前,肺癌還是以手術治療最為重要,1A、1B、2A、2B、3A的早期肺癌患者經醫師評估後,大部分都可進行手術。不過,在術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又該如何進行術後照護呢?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王金洲醫師表示,由於現在手術方式都以微創為主,相較過去傳統開胸手術,術後併發症、副作用較少,不需要太過擔心,術後應注意身心調養、做運動或復健來恢復功能及體能,而菸、環境物質暴露等致癌風險都須避免,此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避免復發、定期追蹤。肺癌術後別輕忽復發可能 如何降低復發風險?肺癌手術後其實仍有很大的復發機率。王金洲醫師表示,以5年存活率來看,肺癌1期存活率約有65-75%;2期約有50-70%;3A期則只有約30-40%,而復發風險以1A、1B期來說大概還是有20-30%,較嚴重的3A期大約就有70%的復發風險,所以可以開刀的肺癌患者其實復發機會還是蠻高的。王金洲醫師指出,開完刀後仍有復發風險是因為有時癌細胞可能已有遠處轉移,但太過微小,開刀診斷時影像學檢測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建議病患可以做術後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主任王金洲醫師了解術後3輔助治療 依個別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術後輔助治療包含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王金洲醫師提到,標準的輔助治療是化療,化療僅能增加約5%的復發預防效果,其實還是不太夠,但現在輔助治療有其他新治療選擇,例如;標靶、免疫藥物等,相關研究都已證實術後加上標靶輔助治療或免疫輔助治療控制復發的效果都不錯,可增加約30%的復發預防效果。若以較嚴重的3A期為例,原先有約70%的復發機會,如果在術後用化學輔助治療仍有約65%的復發可能,但若合併使用標靶或免疫藥物,復發機會就會降到50%以下,差距非常大。不過,該怎麼選擇合適的用藥呢?王金洲醫師表示,病人應多與主治醫師討論,並且透過基因檢測或生物標記檢測,依各別的狀況擬定治療計畫,例如;如果經過基因檢測發現基因突變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就建議使用標靶輔助治療;如果沒有基因突變,那選擇免疫輔助治療的意義比較大。輔助治療、定期追蹤 降低復發與死亡風險除了輔助治療外,術後定期追蹤檢查也很重要,因為復發後有一部份患者其實沒有任何症狀,而且通常出現咳嗽、呼吸喘、疼痛等症狀時,可能都已是較嚴重的肺癌復發情況。王金洲醫師表示,術後醫師會依不同期別安排每3個月到1年不等的時間,追蹤胸部電腦斷層、癌症CEA指數等。因此,術後應重視復發風險,並依醫師建議定期追蹤,若發現復發也可與醫師討論後續治療方式。不過,王金洲醫師提到,雖然復發後也可用免疫、標靶等治療,但輔助治療是在手術治療後沒有疾病的狀態下殺死殘餘癌細胞,而復發是處於疾病狀態,其治療效果勢必大打折扣,相對的副作用也較麻煩。而復發後的心境、治療路程也與術後輔助治療時期大不相同。王金洲醫師表示,現在手上的患者中有2位術後已完成免疫治療,1位已使用標靶治療半年多,目前追蹤下來狀況良好都沒有復發,建議早期肺癌患者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並在術後根據個別情況選擇適合的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死亡風險。
新型口服PARP抑制劑納健保成為卵巢癌患者福音
卵巢癌是最棘手的婦科癌症,因為晚期卵巢癌患者經治療後,仍有七成的人會在兩年內復發。不過,根據國際治療指引建議,若病患在化療後持續使用標靶藥物作維持性治療,可以穩定病況並降低癌症復發風險。然而,對於有在使用抗生素或鎮靜劑的患者而言,為了避免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往往只能自費選擇特定的口服標靶藥物,每個月僅藥費就超過二十萬,所幸健保署已於2023年元月將新型PARP(Poly ADP-ribose聚合酶)抑制劑納入給付項目,作為晚期卵巢癌的第一線維持性治療,為已出現BRCA基因突變的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逾半數患者確診已是晚期在台灣約有半數以上的卵巢癌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且即便手術加上化療,仍有近七成的病人會在兩年內復發。台中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婦科主任暨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呂建興醫師表示,卵巢癌一旦復發過一次就會反覆復發,每次復發的間隔時間也會縮短,患者最終還是會對治療產生抗藥性。不過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卵巢癌也邁入精準治療時代,目前醫界已有標靶藥物能進行長期的維持性治療。維持性療法可降低六、七成復發率!呂建興主任補充,所謂「維持性療法」指的是卵巢癌病患在經過手術及化療以後,再繼續使用標靶藥物,以避免或延長復發時間,臨床試驗發現,透過維持性療法,可降低六、七成的復發率。卵巢癌的維持性療法藥物主要分為抗血管新生藥物與PARP抑制劑,其中,PARP抑制劑是否有效跟基因檢測結果有關,患者必須先進行基因檢測,再依據檢測結果,若有生物標記時,再選用適合的維持性療法。在做基因檢測時,除了檢測BRCA基因是否突變以外,還可以做同源重組修復缺失(HRD)檢測。呂建興主任解釋,在台灣約有20%的卵巢癌病人有BRCA基因突變。BRCA是一種抑制癌症的基因,主要負責雙股DNA斷裂的修補。如果BRCA基因無法正常運作會增加罹癌風險。PARP抑制劑的作用是抑制癌細胞單股DNA斷裂的修補。當單股DNA斷裂,因為有PARP抑制劑而無法修補時,就會進一步造成雙股DNA斷裂。如果腫瘤雙股DNA修補功能有問題,腫瘤細胞就會死亡。因此PARP抑制劑對於雙股DNA修補有問題的癌細胞特別有效。新型PARP抑制劑增加服藥便利性呂建興主任提到,以往患者為了經濟考量,只能選擇特定已有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然而這種藥物容易與抗黴菌、抗癲癇藥物、及鎮靜劑產生交互作用,飲食禁忌也較多,不僅醫師在開立處方時須多留意,病患在服用上也必須注意不能和柑橘類食物一起吃。若要自費使用其他交互作用較少的藥物,每個月僅是藥費就超過二十萬,所費不貲,對病患及其家庭來說,都是沉重的財務壓力。針對已有BRCA基因突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健保署已於2023年元月將新型PARP抑制劑納為第一線維持性治療藥物,患者較不用再擔心會有藥物交互作用的疑慮,因藥物半衰期較長,每日僅需服藥1次,大幅提升治療便利性,延緩疾病復發的同時,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嘉惠更多卵巢癌病患。呂建興主任也呼籲,女性應定期安排婦科檢查,早期發現及診斷,一旦有症狀如頻尿、腹脹、經期異常等症狀,須儘快諮詢婦產專科醫師,把握黃金治療期。
北榮首度發現「癌基因SALL4」 可偵測治療成效
「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種血液疾病,亦稱血癌前期,它是指骨髓造血細胞中的癌細胞未達20%但已影響骨髓造血功能。MDS好發於60歲到80歲以上人口,且隨著年紀愈大,罹病率愈高。針對無法進行化學治療及骨髓移植的年長病患,過去只能以輸血或支持性治療為主,直到2004年「去甲基化藥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 HMA)」問世後,MDS患者透過靜脈注射或皮下注射藥物來抑制癌細胞生長。過去醫界一直認為「去甲基化藥物」對人體的作用機轉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為主,但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耀中一反常規、打破醫界的傳統思維,他大膽試想「去甲基化藥物」除了抑制腫瘤生長,它是否也會同時啟動人體「致癌基因」作用?是不是能找到更好的生物標記可以事先偵測藥物的治療成效?延續這個創新想法,劉耀中醫師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波士頓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義大利與中國等多國研究人員展開跨國研究,首度成功找到「癌基因SALL4」,MDS患者在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當癌基因SALL4的表現上升,患者的整體存活率會下降,且有高達3到4成病患的癌基因SALL4被激活。進一步比較癌基因SALL4的表現高低差異,發現兩者死亡風險可相差3到6倍;而且在肝癌、腸癌、胃癌、乳癌患者的癌症組織中也可以發現癌基因SALL4。這項研究成果打破了醫學界長久所認知的傳統鐵律,「去甲基化藥物」不僅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同樣也可能會啟動人體的致癌基因作用,這項重大突破性的獨創發現獲得國際高度肯定,相關研究成果被刊登在今(2022)年5月26日臨床醫學頂尖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癌基因SALL4可作為藥物治療抗藥性或評估療效好壞的判斷依據。」劉耀中醫師說,未來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可能可透過抽取骨髓血液,就能有效偵測治療成效;未來研究團隊還計畫跟國外合作,希望能開發新一代標靶藥物;或是與目前現有的其他抑制癌蛋白藥物併用,透過了解藥物對癌基因SALL4的致癌或抑癌作用表現,進一步找出對患者最適合的用藥建議組合。劉耀中醫師指出,骨髓負責身體的造血功能,如同造血工廠,它主要有三條生產線,分別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就像機器用久了難免會出現小問題或故障,隨著年紀增長、基因突變,骨髓造血工廠也可能會生產出瑕疵品或不良品,造成紅血球或白血球、血小板數量不足或發生異常等;另外,輻射線暴露或接觸化學藥物、先天遺傳等風險因子,也會讓骨髓造血工廠的三條生產線製造出血癌細胞,當骨髓血液中的癌細胞占比超過20%時,醫學上即定義為「血癌」。「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指血癌前期,它與血癌只有一線之隔,也就是骨髓造血細胞中的癌細胞未達20%。統計國內MDS疾病盛行率約10萬分之5,平均確診年齡為70歲;且隨著年紀增長,MDS盛行率可增至10萬分之50,兩者相差10倍以上。劉耀中醫師指出,北榮每年平均新增約80位到100位MDS患者,血癌病患每年增加約40到60人,其中部分個案可能是從MDS演變成血癌的。患者多半因貧血或血小板低下、身體不明原因瘀青、食慾不振、體重下降、經常感染等情況就醫,檢查才確診是MDS。進一步分析MDS病患中,高達8成年齡介於60歲到80歲左右。2000年以前,MDS沒有治療藥物可用,高齡患者只能透過輸血或支持性療法為主,平均存活時間不到半年;但自從2004年「去甲基化藥物」問世,利用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來延緩疾病惡化成血癌,患者存活率也獲得明顯改善。2008年到2009年一項針對「去甲基化藥物」三期臨床試驗發現,比較使用去甲基化藥物的實驗組以及只提供支持性療法的對照組,發現實驗組平均存活率的中位數可達2年,但對照組平均存活中位數僅15個月,兩者相差9個月。MDS病患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雖然有超過5成患者用藥改善了骨髓造血細胞功能,但仍沒辦法恢復到正常狀態,血癌細胞依舊無法被完全抑制、還是會持續生長。用藥患者中僅有不到15%的人可能骨髓暫時恢復健康,不需要再接受治療,但仍有復發風險。同樣用藥,為何治療效果有明顯差異?劉耀中醫師心想是否能找到精準的生物標記,不僅可以偵測藥物療效,或許還能開發新一代的標靶藥物來治療MDS與血癌,或是跟現有的蛋白藥物合併使用,了解用藥後的致癌或抑癌基因表現,進一步找出對骨髓病患的最佳治療方式。因為這樣的想法,劉耀中醫師大膽假設「去甲基化藥物」除了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也可能會啟動人體的「致癌基因」作用,造成癌細胞不斷分裂複製、疾病持續惡化,因此找出關鍵的「生物標記—癌基因」非常重要。基於這樣的假設推論,劉耀中醫師赴美進修時,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波士頓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義大利與中國等研究人員合作展開跨國研究。劉耀中醫師不僅成功找到「癌基因SALL4」,且在多國臨床試驗發現,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透過抽取骨髓血液做「去核酸檢測(PCR)」發現,高達30%到40%的人的癌基因SALL4會被激活,也就是說,當癌基因SALL4表現上升,患者的預後愈差,且整體存活率下降;同樣地,當癌基因SALL4表現下降,整體存活率上升且疾病痊癒機會增加,進一步比較癌基因SALL4的表現高低發現,兩者的死亡風險倍數可相差3到6倍。特別的是,癌基因SALL4不只在骨髓血液中可發現,肝癌、胃癌、腸癌與乳癌的癌症組織中也都能發現。一名80歲婦人,兩年前身體不明原因經常出現大片瘀青,就醫檢查發現婦人的血小板數值不到1萬(正常值10萬到15萬以上),通常血小板數值不到2萬者,很容易出現自發性出血,例如便秘糞便較硬,只要上廁所稍微用力或生氣血壓升高等,就可能造成腦出血。婦人骨髓檢查造血細胞中有8%血癌細胞,確定罹患「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MDS)」。由於婦人年事已高,不適合做骨髓移植與化療,劉耀中醫師幫婦人申請健保給付「去甲基化藥物」,在進行4次療程後,婦人的骨髓評估報告顯示血小板已經恢復到正常值10萬以上,骨髓中的血癌細胞也降至5%,且比較治療前後的癌基因SALL4表現,發現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的癌基因SALL4表現確實有明顯下降,治療至今已經超過兩年,整體平均存活率也高於MDS患者。另一名80出頭老翁,4年前確診MDS,就醫時白血球僅1000多(正常值4千到1萬)、血紅素8(正常值10到12)、血小板3萬多(正常值10萬到15萬),骨髓血液中的血癌細胞佔15%。老翁在接受去甲基化藥物治療1年,病情獲得明顯改善。沒想到,他卻自行中斷治療,半年後疾病復發,血球數狂掉,骨髓血液中的癌細胞佔20%,已經惡化成真正的血癌。劉耀中醫師在老翁的骨髓血液中發現,癌基因SALL4表現下降,在進行4次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後,老翁骨髓血液中的癌細胞居然消失不見,且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數值也都恢復正常,目前疾病穩定控制中。
國衛院打造「台灣首座醫藥AI電腦」 攜手華碩與NVIDIA共同合作
隨著全球科技日新月異快速發展的同時,各種健康醫療、新興疾病、公衛環境問題也逐漸被重視,國家衛生研究院作為全國唯一「任務導向」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持續不斷在基礎研究、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努力精進,而醫療與研究巨量資料的儲存、分析運算、模式建立與程式開發,就需要導入人工智慧技術與相關軟硬體的協助。國衛院為了推展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與華碩雲端股份有限公司、NVIDIA合作,建置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提供強大的硬體運算資源與AI管理開發平台,結合各研究單位之領域知識,將AI技術應用於智慧健康醫療照護領域,協助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政策推動及發展,並於今(29)日舉辦合作啟航儀式。個人化精準醫療是世界醫療的潮流,透過全方位基因檢測、智慧化分析,讓醫師據以進行精準臨床醫療決策,使病人獲得最合適之治療選擇,再搭配後端精準醫療用藥的合作,對病人有非常大的助益,也是精準醫療的完美呈現。國衛院與國內許多學研機構與醫院合作,建置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累積眾多國人健康醫療資訊。基礎研究、臨床醫學、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的各種研究也持續不斷在推動,為了因應未來可見的研究需求,國衛院、華碩雲端與NVIDIA結合三方之力,以國衛院生醫研究量能,運用NVIDIA 最新一代AI超級電腦與AI模型和分析運算應用程式,搭配華碩電腦雲端架構軟體中心(OCIS)研發的AIHPC雲端平台、台灣智慧雲端服務(TWS)的維運諮詢服務及訓練,打造台灣首座醫藥衛生專用超級電腦,可讓開發人員或資料科學家透過單一平台,從事開發、佈署、測試應用程式、大數據AI高速運算等任務,大幅縮短巨量資料運算時間,以擴大醫藥衛生研發量能。 透過此次三方共同合作,發展台灣醫藥衛生資訊AI核心技術及深耕智慧醫療應用領域,研究涵蓋遺傳基因及多體學巨量資料運算、精準醫療模型、醫療影像辨識、藥物/疫苗開發等生醫相關之創新加值應用。運用AI發展具潛力之新穎生物標記,完成與疾病相關驗證與機轉探索,作為疾病預測模型、診斷技術、檢測試劑、藥物/疫苗開發之依據。培育生物醫學/資料科學/資訊產業跨領域人才,並與學研醫療機構及產業界合作,期盼合力推展 AI 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共同為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開創美好的未來。
生技股添新兵!新穎生醫主打糖尿病腎病變體外試劑 30日興櫃
創新型體外診斷試劑IVD廠商新穎生醫(6810)今天(24日)舉辦興櫃前線上法說會,將在8月30日登錄興櫃。由新穎生醫自主開發出全球第一個精準管理及預防糖尿病腎病變快速惡化的檢測試劑DNlite-IVD103,陸續進入日本等全球市場,今年第四季可望在台搶先以ISO17025檢測服務及研究用RUO試劑上市銷售,挹注本年度營收。新穎生醫成立於2014年,目前實收資本額3.05億元,由現任總經理曾錙翎博士於工研院主持「生物標記商業應用開發科專計畫」衍生之新創公司,以新穎生物標記技術為主軸進行創新型的檢驗試劑開發及檢測服務,專注於疾病早期檢測與預防的高附加價值產品開發,目前成功完成糖尿病腎病變與腎損傷二項創新型試劑的開發。總經理曾錙翎表示,新穎生醫的新一代糖尿病腎病變檢測試劑DNlite-IVD103,挾「預測勝於檢測」的開發理念,與獨特偵測蛋白質轉譯後修飾技術,可預測未來1-2年糖尿病患者的腎功能狀況,可整握黃金治療期。去年已成功獲准於歐盟、馬來西亞上市許可,今年6月通過ISO 17025實驗室測試認證項目,更成功插旗日本,與PreMedica完成經商合約,該公司在全日本有1900醫學中心及診所通路。7月則已向台灣衛生褔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提交第三等級醫材查驗登記之外,陸續於愛爾蘭、荷比盧及德語系等國家布建歐洲地區經銷網。曾錙翎指出,新一代DNlite-IVD103透過ELISA test(酵素免疫分析檢測),可普遍適用於一般醫療院所與檢驗中心現場檢測,有效擴大產品的應用市場與普及率,為糖尿病腎病變的精準管理帶來跨越性發展。
真要打了 ?食藥署同時發佈高端EUA會議內容 宣布首批高端疫苗將完成檢驗
高端疫苗爭議風雲再起!繼高端疫苗日前獲得食藥署給予緊急授權EUA後,食藥署今天公佈去識別化的高端疫苗EUA會議過程紀錄,並宣布,首4批高端疫苗已經完成檢驗並核發封緘證明書,共26萬5528劑高端疫苗正在進行封緘作業,預計今晚就會放行,至於何時提供民眾接種,將由指揮中心拍板決定。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高端疫苗EUA會議記錄,多位專家在會中質疑高端疫苗對於變種病毒的保護力,建議應該繼續做第三期實驗以完全確定對變種病毒保護力。另一爭議是,食藥署7月19日才同意給高端疫苗EUA,食藥署強調每批高端疫苗都需要約30到35日的檢驗時間,但食藥署今天卻宣布第一批高端疫苗傍晚就會放行,若回推30日,顯示高端疫苗早在7月19日食藥署通過高端疫苗緊急授權前,高端似乎是先將疫苗送入食藥署檢驗。食藥署今天同時宣佈26萬5528劑高端疫苗正在進行封緘作業,預計今晚就會放行,並同時公佈高端EUA的去識別化會議記錄,引發前北市長郝龍斌強烈不滿,到法院申請緊急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的EUA授權。(圖/報系資料照、臉書)雖然食藥署與陳時中都宣稱,廠商原本就能先將藥品疫苗送到食藥署檢驗,如果EUA沒過就會銷毀,但食藥署是否給了高端特殊待遇、其它藥廠生產的疫苗或藥品是否都都能得到像高端「先送檢」的「綠燈」待遇,再次引發議論。針對首批高端疫苗將完成檢驗,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宣布,要共同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聲請法院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以保障國民健康。食藥署今天宣布放行的四批高端疫苗批號,共26.5萬劑,批號依序為SP2106、SP2107、SP2111及SP2112,針對外界質疑「批號不連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記者會中證實,每種疫苗產品送到衛福部驗時批號都是連貫的,中間有跳號狀況恐是因為技術性資料不齊全,因此,將等廠商完成補件後,再進行檢驗,暗示第一批完成檢驗的高端疫苗要接種,還得再等等。食藥署今天同時宣佈26萬5528劑高端疫苗正在進行封緘作業,預計今晚就會放行,並同時公佈高端EUA的去識別化會議記錄,引發前北市長郝龍斌強烈不滿,到法院申請緊急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的EUA授權。(圖/報系資料照、臉書)陳時中還說,外界對於高端疫苗率先於通過EUA(緊急使用授權)前就已進行量產並送審檢驗,有所質疑。他也解釋,如果等到通過EUA才進行量產,恐怕國產疫苗要等很久才能量產,由於量產並不一定會通過EUA,再加上未通過EUA提前生產疫苗必須銷毀,食藥署的處理沒有問題。食藥署今天宣布,已在7月30日傍晚完成高端疫苗生產的首4批COVID-19疫苗、共計26萬5528劑的審查與檢驗並核發封緘證明書,目前正在倉儲進行檢驗封緘作業,預計傍晚可以放行。不過,這批疫苗何時開打,要由衛福部宣布。食藥署說明,高端疫苗檢驗封緘需耗時近1個月,因疫苗是蛋白質疫苗,和先前國內使用的腺病毒載體、mRNA疫苗檢驗項目不同,除了效價試驗須用動物試驗進行,必須進行21天,確認疫苗保護力,還要同時檢查外觀、鑑別、pH值、鋁含量、CpG含量、總蛋白量、抗原含量、細菌內毒素、無菌、效價及異常毒性等。據食藥署規定,封緘完畢的疫苗都須有EUA才能放行,至於為何高端疫苗還沒通過EUA就能先行送驗?食藥署未說明,由陳時中出面解釋。除此之外,食藥署今天也公佈高端EUA會議的去識別化記錄,根據這份記錄顯示,此次會議出席專家共21人,除主席不參與投票外,通過三人、有條件通過15人、補件再議1人、不通過1人。食藥署今天同時宣佈26萬5528劑高端疫苗正在進行封緘作業,預計今晚就會放行,並同時公佈高端EUA的去識別化會議記錄,引發前北市長郝龍斌強烈不滿,到法院申請緊急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的EUA授權。(圖/報系資料照、臉書)雖然最後決議是有條件通過專案製造,但與會專家中,多數專家認為高端疫苗,還必須繼續進行第三期或第三劑追加試驗,並須確認中和抗體以外的免疫效果,如T細胞反應等。此外,會中有專家明確表示,除了中和抗體外,應取得有國際認可的生物標記(biomarker)再申請EUA比較妥當。另有四名專家表示,高端疫苗對於變異株的保護有待確認,因高端疫苗對武漢株、巴西株結果較佳,但對Beta變種病毒(南非株)和Delta變種病毒(印度株)較差,建議應增加相關保護力驗證。針對高端疫苗爭議再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及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遞狀,聲請法院停止衛福部對高端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確保國民健康。楊志良強調,Delta變種病毒來勢洶洶,疫苗覆蓋率須到達8成,才有群體免疫力,若高端疫苗欠缺充足防護力,導致11%(約250萬人口)接種高端疫苗的國人成為防疫破口,衛福部扛得起這責任嗎?郝龍斌則表示,政府以「免疫橋接」為藉口,同意高端不用進行第3期試驗,根本違反國際規範。他說,國產疫苗是戰略物資,但政治不應凌駕專業,科學東西絕不能用政治手段解決!他批評,免疫橋接根本不是美國食藥局(FDA)或是歐盟藥政機關認可的技術,在全世界都沒有類似案例,用免疫橋接檢驗中和抗體,並不等於免疫保護力,免疫橋接也不能取代第3期試驗,政府如果要給予高端疫苗緊急授權,應依據國際標準,要求高端至少提出第3期期中報告,才能審查緊急授權申請。郝龍斌委任的律師葉慶元也說,向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挑戰很高,因為行政法院過去在環保案件,一向對於利害關係做較寬鬆認定,允許人民針對環境影響評估等處分進行訴訟。但相對於環保訴訟,高端疫苗的緊急授權處分,對公民的傷害更為立即、直接,依照「舉輕以明重」的法理,更應符合利害關係要件。他強調,高端疫苗緊急授權過程疑點重重,不僅審查程序有瑕疵,核發緊急授權的要件也與法律不符,絕對有停止執行的必要。
康復路迢迢3/疫苗注射反應多 醫:一周未消失應就醫
隨著接種疫苗人數越來越多,皮膚專科醫師鄭惠文提醒,接種後皮膚反應可以分為立即性反應與延遲性反應。急性反應包括蕁麻疹、皮疹、掌紅斑等,延遲性反應多為紅腫、皮膚原本症狀加劇;統計顯示,施打兩劑疫苗都會產生皮膚症狀比例為16%。(圖/翻攝自鄭惠文臉書)鄭惠文說,研究顯示疫苗注射會引起皮膚症狀,可能與疫苗中賦形劑PEG2000(聚乙二醇)有關,所幸這些皮膚症狀都不會產生嚴重過敏反應。在家中可以加強保濕修護,輔助含有消炎成分如甘草萃取(Licorice)等。如果癢感無法控制、症狀範圍擴大或是皮膚疹界線不清楚、持續時間超過一周,建議應該就醫。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也相當憂心,確診者痊癒後疫苗施打問題。他認為,感染者痊癒後抗體持續時間不太一樣,如果沒有精確去計算就進行疫苗施打,恐會造成免疫系統紊亂狀況。建議政府應該要提供生物標記進行偵測,用精確的數據建議痊癒者打疫苗的時間。(圖/翻攝自鄭惠文臉書)
最強媽咪2/全球首創!新技術算良辰吉日 中止反覆流產惡夢
38歲的黃小姐為了幫大寶添伴,5年前就開始計畫生第二胎,沒想到順利懷上雙胞胎之後,卻又在懷孕9周時寶寶心跳意外停止,一心想把寶貝生回來的黃小姐,於是更積極求子,沒想到竟歷經9次流產。老公長時間在大陸工作,黃小姐就這樣獨自一邊照顧大寶、一邊持續努力懷孕,不斷的失敗讓黃小姐心情跌入谷底,身旁的親友也感受到壓力。「沒有人敢跟我聊這件事,只有李醫師敢勸我放棄!」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李毅評說,他實在覺得黃小姐太辛苦了,所以曾勸她放棄生二寶的念頭。「但她想當媽媽的毅力超乎我想像!」李毅評靈機一動,既然黃小姐每次都能懷孕,證明胚胎著床沒有問題,「那會不會是著床的時機點不對?」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李毅評表示,「生不出來」的問題愈來愈普遍,因此近二年做試管嬰兒的人數,增加一倍以上。(圖/李毅評醫師提供)「這是近幾年人工生殖的新觀念,胚胎植入後在子宮內膜著床的時間點是關鍵。」李毅評說,一次生理期的週期中,子宮內膜僅有3天時間能夠著床,此時子宮內膜猶如打開窗戶一般讓胚胎順利進入,因此稱為「子宮內膜著床窗期」。若是在子宮內膜著床窗期的第一、第三天著床,由於胎盤發育比較不理想,所以會進而影響胚胎營養的供應,因此比較容易流產,若能調整在第二天著床,就能大幅降低流產率。MIRA檢測為全球首次以小分子核醣核酸作生物標記,比較精準,穩定度也更高。(圖/奎克生技提供)於是李毅評建議黃小姐進行最新的子宮內膜容受性MIRA檢測,「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查能夠找出最佳的窗期時間,而最新的MIRA技術,是全球第一個運用microRNA(微小核醣核酸)作為生物標記。」簡單來說,就是只需極少量的子宮內膜就能進行分析,且檢測結果穩定,黃小姐說,「當時我幾乎沒有感覺,彷彿只是一般內診,一下子就取樣結束。」檢查後發現,黃小姐的子宮內膜最佳著床時間應該延後24小時,終於在下一次的試管療程中順利懷孕,而且寶寶健康成長,目前已經6個多月。黃小姐成功懷孕後,直到滿3個月才敢告訴婆婆,9次的流產經驗讓她時時處於擔憂恐懼中,每周都到醫院報到,直到超音波顯示胎兒健康,才能稍微安心。李毅評說,不孕症最主要的因素仍是年齡,台灣人工生殖產婦的平均年齡為40歲,創下全世界最老的紀錄,若能提前至35歲之前,懷孕路上會輕鬆許多,建議還是趁年輕趕緊當媽媽!創源生技執行長蔡政憲。(圖/創源生技提供)過去想進行子宮內膜容受性檢查,都要將檢體送至西班牙,由於疫情導致送檢困難,台灣因此研發相關檢測技術。而最新的MIRA技術,是由奎克生技研發、與創源生技共同推廣,創源生技執行長蔡政憲說,MIRA( microRNA微小核醣核酸)檢測穩定度較高,有些女性若有子宮過薄導致不易成功懷孕的問題,也能在子宮內膜傷害最低的情況下,用最少的檢體量,找出女性最適當的胚胎植入時間點,提高成功著床的機率,該技術也刊登於美國生殖醫學學會(ASRM)最具影響力的期刊《Fertility and Sterility》。
揭開乳癌惡化機制 中研院獲登國際期刊
乳癌患者5年存活率已有90%,但只要發生癌症轉移,存活率便會陡降到30%以下。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黃雯華率團,近期發現並證實一項乳癌惡化的機制,即蛋白質DSG2(Desmoglein2)會隨著微環境的氧氣含量而增減,促使乳癌的增生與移轉。此研究首次觀察到癌症的蛋白質會動態變化,並影響癌症病程,未來可望幫助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論文已於1月19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月刊》(PNAS)。蛋白質DSG2原本常見於表皮細胞,負責細胞之間的黏附。2016年,黃雯華團隊在分析乳癌轉移的基因數據時,發現DSG2含量異常的高。經比對乳癌病患的檢體切片後也發現,癌細胞有DSG2的病患,存活率明顯偏低,並有較高的復發機率。同樣的現象,在以國外患者為族群的基因研究中也被證實,且不受限於乳癌的種類。在動物實驗中,研究團隊將乳癌細胞植入小鼠乳腺脂肪袋,發現其乳癌細胞的DSG2基因表現量越高,小鼠的乳癌腫瘤就越大。不僅如此,其血液內以及轉移到肺臟的癌細胞也明顯較多。團隊進一步觀察發現,DSG2並非一直大量表現,而是會在特定階段中減少表現。此一改變,將使其成為癌症轉移的推手。黃雯華解釋,癌細胞首先在乳房大量生長,並會藉由DSG2的黏附能力使腫瘤不斷增大。而當腫瘤核心的微環境開始出現缺氧的狀態時,另一種蛋白質──厭氧關鍵調節蛋白HIF-1α便會啟動反應:抑制DSG2。少了DSG2,癌細胞失去黏附力,開始脫離原生腫瘤、進入血液隨著循環系統傳播到體內其他部位,並生長成新腫瘤,形成癌轉移。「值得注意的是,在有DSG2的小鼠體內,血液中的腫瘤細胞出現更多群聚移動的情況」,黃雯華推測,有DSG2的癌細胞有可能成群簇的從腫瘤邊緣剝落進入血液中,而DSG2也幫助這些血液中的癌細胞成團移動,比起單一癌細胞,更能在循環系統內存活下來,也更容易在其他組織附著、落地生根。掌握DSG2的促癌機制,有助於將其作為癌症診斷的生物標記。黃雯華舉例,未來在臨床診斷上,可分析腫瘤中與血液中癌細胞的DSG2含量,以追蹤預後的表現,或檢視治療方法是否奏效。此外,也可以將DSG2作為治療標靶。然而,研究團隊也強調,相關治療策略的開發,仍須考量DSG2在癌症不同階段中的表現量及功能,有待癌症研究領域進一步探討。事實上,不只有乳癌,許多數據也顯示子宮頸癌、頭頸癌和肺癌等也都有大量DSG2,且會影響預後情形,DSG2將有機會成為未來癌症研究關注的新焦點之一。除此之外,本研究另一項突破過去的發現,則是HIF-1α不僅會透過激活促癌基因使癌症惡化,有時還會藉由抑制其他促癌基因(如DSG2)的表現,加速腫瘤轉移。這也是相關領域未來值得留意的面向。這項研究由中研院及科技部支持,第一作者為張博皓博士後研究人員,黃雯華為通訊作者。其他參與者包含:陳吟詩、陳銘哲、蔡亞萍;台大醫院病理科鄭永銘醫師、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蔡宜芳醫師、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楊慕華醫師(提供乳癌檢體),以及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生科系許邦弘副教授(蛋白質譜分析)。
亞洲首創!孕婦殺手有解方 子癎前症可精準預測診斷
宣捷幹細胞應用亞洲人特有新型生物標記開發「判定子癎前期發生風險的方法」於日前成功取得台灣發明專利,此判定方法屬亞洲首創,有助於子癎前症發生之精準診斷,大幅降低孕婦和胎兒致病或死亡之風險,嘉惠台灣等亞洲地區的準媽媽,並具有為台灣每年減少8到9億元醫療費用之潛在社會效益。子癎前症亦稱子癎前期,是孕婦常見的嚴重併發症,好發於懷孕20週之後,尤其是在第3孕期,孕婦會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合併出現器官損傷、胎盤功能異常等。對胎兒而言,子癲前症會造成羊水減少,胎盤早期剝離,引發胎兒生長遲緩,甚至造成早產或死產。子癲前症是全球孕婦與胎兒的致命殺手,台灣的發生率約為2到5%,是造成孕婦住院,甚至死亡,以及胎兒早產或死產的主要原因之一。宣捷幹細胞董事長宣昶有表示,宣捷幹細胞專注於間質幹細胞儲存與新藥研發,再次發揮自主研發能量,獲得「判定子癎前期發生風險的方法」台灣專利審查核准。此專利核心發明,係檢測孕婦血液中的miRNA(miR-223-3p)濃度,判定在第3孕期子癎前症發生的風險,miR-223-3p濃度高於正常孕婦就表示有發生的風險,此種判定方法,屬亞洲首創。宣捷幹細胞已整合miR-223-3p與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開發出子癲前症風險篩檢的精準預測模型,適用於亞洲人種孕婦。宣昶有表示,目前子癲前症最佳預防方式就是注意生活起居,飲食營養,盡早篩檢,落實預防,如果能於懷孕前期早一點發現子癎前症發生的風險,就能及早因應,不僅可以降低孕婦和胎兒風險,減少胎兒遭受腦部缺氧傷害及早產之機率,同時也可以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
血液檢驗大躍進 胃癌及大腸癌「N」年前可預知
癌症若是愈晚發現,在治療上愈耗費心力,也愈難治癒,而許多研究者也一直想盡辦法,想要讓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發表的論文顯示,若用非侵入性的血液檢查方式,能夠在症狀出現前4年就發現癌症的可能。目前已知的檢查癌症的手法,一般都是抽血檢查較多,研究者從血液樣本裡,調查特定的基因變異、DNA甲基化(使基因沉默,進而失去功能)及特定蛋白質的生物標記中,就能從樣本裡發現癌細胞。不過,身為論文發表的一員、加州大學生物工程學的張教授表示,過去就血液檢驗精密度的開發,一直都只從癌症發病患者的血液樣本做取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從中國台州市取得2007年至2014年所採取、20-90歲共12萬3千人的血液樣本來著手。在抽血時是健康的人,有575人在4年內被診斷出有胃癌、食道癌、大腸癌、肺癌及肝癌,研究團隊這次就以「採檢時是健康,之後卻發現癌細胞的人」的血液樣本,來開發新的檢驗手法。研究團隊開發、名為「PanSeer」的篩查,能將血液樣本中的基因分離出來,並發現DNA甲基化的情形,而過去的研究,也證實若是DNA有異常的甲基化,胰臟等器官可能有出現癌細胞的情形。研究團隊抽取癌症發病後、200人的血液樣本,和健康的200人用PanSeer進行分析,發現有90%的準確度,能夠檢測出「未來癌症會發作」的人,此外,若檢驗後發現仍是健康的人,未來癌症會發作的機率大約只有5%的誤差。張教授表示,目前發現的時間點,最長能在癌友發病前4年即可知悉。未來團隊也將朝降低誤差率的方向做優化,也希望除了胃癌及大腸癌之外,其他的癌症也能發現變異的基因,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資料來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7316-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