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工法
」 生態工法水流墳場1/餓死或淹死!人工駁坎斷生路 釣魚聖地成山羌絕命陷阱
新北市新店區平廣溪水質清澈、河床平坦,溪流環境純淨天然,更因生態資源豐富而成為釣客眼中的聖地,但近日有民眾發現,該溪流採用水泥駁坎保持水土,但駁坎坡度過高、無處落腳,導致附近山羌來喝水後卻「無路可走」,最終只能餓死或淹死。據了解,平廣溪全長約10公里,源自江南角山,流經廣興、廣平兩村落,後注入新店溪,因溪水澄淨碧藍而得到「藍夢溪」美名。而該溪流擁有乾淨無污染的天然冰冷山泉,每到夏日往往會吸引眾多遊客來此戲水納涼,更是許多生物的重要棲息地。釣客曾目睹疑似懷孕的母羌想跳上駁坎卻無路可走,最終只能落入水中、生死不知。(圖/翻攝余兆祥YouTube)7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平廣溪,該河流鄰近都市卻鮮少開發,映入眼簾是滿目綠意,除溪水潺潺和蟲鳴鳥叫外幾乎不聞喧囂,更有釣客來此悠閒垂釣,儼然是室外桃花源的悠閒景象,但在平靜美麗的外表下,卻暗藏著生靈的絕命陷阱。「這邊很多山羌啊,跑來跑去的。」當地釣客透露,由於平廣溪水質清澈,山羌們總會來此嬉戲飲水,釣魚時可以看到這些宛如精靈的小可愛在附近徘徊,但當地河流工法對山羌並不友好,牠們跳下河邊後往往難逃死亡命運,當地民眾則定期會來「收水流屍」,形成詭異的「生態循環」。 「每次來,每次都有死掉的山羌。」釣客余兆祥長期在平廣溪觀察並影像紀錄,他發現該處人工駁坎已成為山羌的死亡陷阱,由於駁坎平整陡峭,山羌一旦跳下便難以重返山林,只能被困在不到一公尺的駁坎中,最終在無食物可吃的情況下餓死,或在驚惶逃竄中溺死,他自己就曾目睹多次山羌慘況,希望相關單位能採用改良駁坎,為這些寶貴生命留下一條活路。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表示,平廣溪多段不同形式駁坎存在年代久遠,興建單位未可考,且早期可能尚無友善生態考量,後續將委請顧問公司調查評估並盤點平廣溪河段動物通道之需要性。因平廣溪河流工法對山羌並不友好,牠們跳下河邊後往往難逃死亡命運,當地民眾則定期會來「收水流屍」。(圖/翻攝余兆祥YouTube)
水流墳場2/長滿蒼蠅羌屍慘況曝光 釣客慟:看過懷孕母羌無處逃
新北市新店區平廣溪水質清澈、生態豐富,是釣客眼中的「釣魚聖地」,但當地人工駁坎坡度陡峭、無處落腳,導致山羌跳到河邊喝水後無法重歸山林,有釣客3次目睹羌屍,更曾看到一隻疑似懷孕的母羌無處可逃,最終只能再跳進河中生死未卜,期望能採用生態工法以保護生態安全。釣客余兆祥長年在平廣溪觀察並影像紀錄,他曾6度在當地發現山羌身影,包括3次遺體和3次受困,由於該處駁坎平整陡峭,山羌一旦跳下便難以重返山林,只能被困在不到一公尺的駁坎中,最終在無食物可吃的情形下餓死,或在驚惶逃竄中溺死。曾有疑似懷孕的母羌多次想沿著駁坎跳上樹林,最終卻只能失敗落地,其撞擊摩擦的畫面讓人極為心疼。(圖/翻攝余兆祥YouTube)根據余兆祥拍攝的影片,他曾目睹一支腹肚碩大、疑似懷孕的山羌在溪流中掙扎,嘴巴更因不明原因而受傷出血,那隻山羌最終在其指引下成功上岸,但牠多次想沿著駁坎跳上樹林,最終卻只能失敗落地,其肚子在水泥地上撞擊摩擦的畫面讓人極為心疼。而余兆祥試圖護送該山羌上岸,但野生動物驚恐不願接觸人類,見他走近反而掉頭逃竄,最終又跳進溪中離開,但平廣溪上游沿岸也皆是水泥駁坎,該山羌生死不得而知;他也曾在平廣溪中發現已長滿蒼蠅的山羌屍體,大自然的險峻與人為破壞讓他連連搖頭,他不忍無辜生靈受損,將畫面放上網路希望能引起大眾注意,希望相關單位能採用生態工法改良駁坎,為這些寶貴生命留下一條活路。 影片曝光後也引發熱烈討論,網友期望駁坎能改採生態工法改造,如南投鹿谷和雅橋的河水加固工程就是以現地竹子搭建而成,為野生動物搭建竹梯、安全上下,經生態監測,發現白甲魚、石賓、鬚鱲、明潭吻鰕虎等數量翻倍成長,野山羊和台灣獼猴也利用竹梯來去自如,為當地山間動物留下無限生機。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表示,平廣溪多段不同形式駁坎存在年代久遠,興建單位未可考,且早期可能尚無友善生態考量,後續將委請顧問公司調查評估並盤點平廣溪河段動物通道之需要性。釣客余兆祥曾3次在溪水中發現山羌屍體,他還為其收屍以保護水質。(圖/翻攝余兆祥YouTube)
司法祕密花園2/甘棠、黃槐當門神 國定古蹟驚奇多
台灣最高司法機關所在地的司法大廈,裡面有司法院、高等法院、高等檢察署等重要司法機關,堪稱全國司法機關的大腦和中樞神經,這棟司法大廈至今已有88年歷史,1998被列為國定古蹟,很少人知道,司法大廈和鄰近的中山堂還是姊妹屋,都出於同一個日據時期官員之手。國民政府遷台後,司法大廈增建了第四層,還在門口兩側種植具有歷史意義的甘棠樹和黃槐樹,勉勵司法官明察秋毫、保障人權。司法院貴賓室兼用自然採光的生態工法,吊燈上方裝設圓形採光玻璃,右上為後來增建的採光罩。(圖/黃威彬攝)前高等法院庭長王炳梁指出,司法大廈由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規劃建造,1934年竣工,原為總督府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及檢察局的辦公室,是當時臺灣最高的司法機關。井手薰還設計建造了台北公會堂,就是現在的中山堂,與司法大廈是姊妹屋,所以兩座建築物擁有許多共同特色,包括採用折衷主義樣式,雖有拱門及拱窗,但線條已趨簡化。司法大廈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觀圓拱門、希臘柱與拱窗等古典建築元素,具有文藝復興風格。外牆貼上淺綠色磁磚,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具有防空保護作用,可避免盟軍飛機轟炸。司法大廈外觀最重要的特色是中央塔的八角形屋頂,屋頂四周呈波浪曲線,很像日本武士的頭盔,稱為帝國興亞式,隱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擴張、一統亞洲的野心。有法界耆老指出,井手薰蓋的這棟司法大廈雄偉氣派,展現殖民政府的司法權威性,具有震攝台灣人的功能。井手薰蓋司法大廈時非常用心,採用了節能減碳的生態工法。高等法院總務科長陳漢朝指出,最有名的就是現在司法院貴賓室吊燈上方的玻璃天花板,使用採光玻璃,讓陽光也能從貴賓室上方塔樓窗戶引進室內,盡量不用人工照明,即便是現在來說,設計也是相當先進。此外,管理司法大廈的高等法院還在門前植栽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在面對大門的左右兩側各種甘棠樹、黃槐樹,而這兩種樹都是有歷史典故的,被稱為「甘棠之愛、樹槐聽訟」,由高院前庭長王炳梁在民國90年代建議種植,時任高院書記官長梁宏哲蒐集資料撰寫公文、逐級上呈,獲當時司法院長賴英照批准。王炳梁指出,甘棠樹位於司法大廈大門右邊。西周時期召公治理國家勤政愛民,經常下鄉探訪民隱,有時就在甘棠樹下遮風避雨聽訟,被稱為是世界最早的巡迴法院之一,召公過世後,民眾感念他的德政,不忍砍伐他曾待過的甘棠樹,《詩經》〈召南〉章的〈甘棠〉詩記載了這件事,史稱「甘棠之愛」,有司法為民的寓意。甘棠樹在台灣俗稱「鳥梨」,果實圓而小、味澀,水果店常見這種醃漬後的零食。至於黃槐樹是中國官衙前常見樹木,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文提到自己被關在槐樹旁的法院,暗喻身陷冤獄。司法院和高院認為種槐樹和甘棠樹可提醒司法官應該保障人權、避免冤獄,這也是司法機關努力的目標。甘棠樹(右方最高樹)和黃槐樹(左方開黃花者)具有司法為民和保障人權意義,圖中人物為高院前庭長王炳梁。(圖/黃威彬攝)
異次元高雄左營1/只要十分鐘 濕地生態古厝散策初體驗
說來有趣,許多高雄在地人也不知道,距離左營高鐵站10分鐘車程左右的蓮池潭畔,有一片蓊鬱而富饒生命趣意的「洲仔濕地」,是占地9公頃的國家級重要保育溼地藏身在左營區內。過去左營一帶處處是菱角田,隨著時代變遷與都市開發,這裡成為水田窪地,習慣棲息在菱角田裡的水雉也逐漸遷徙,為了使美麗的水雉重返高雄,在民間團體及政府努力下,使用生態工法打造,讓洲仔濕地成為隱身於都市中的生態復育基地,十幾年來已有成果,目前已有五百多種植物與近百種鳥類,只要走進園區,便能立即置身自然環境中,吸引不少喜好親近自然的民眾。走在濕地內的生態綠廊中,蟲鳥叫,清幽芬芳,對比溼地外的繁華城市,彷彿異次元空間,有幾分的驚喜與不真實。遊客自行利用花草、樹葉,搭配設計專屬自己的植物敲染拓帆布袋。(250元/人,需預約)(圖/宋岱融攝)植物敲拓染DIY 留住花草永恆走逛完濕地,回到解說中心,若仍意猶未竟的話,推薦預約一場有趣又有成就感的「植物敲拓染體驗」。解說中心會準備有著鮮艷顏色的花草與束口袋,將選取的花朵及葉片排放在束口袋上,調整構圖後用透明膠帶黏牢,再拿出高爾夫球以連續滾動的方式,讓葉片及花朵汁液滲透到布面上。完成後撕掉膠帶、取下葉片及花朵取下便完成,有趣又精采。純白外觀的泮咖啡,在蓮池潭邊相當醒目典雅。(圖/宋岱融攝)以左營特色食材,搭配左營文化特色,是相當用心與特別的用餐體驗。(需預約)(圖/宋岱融攝)1976年新建的孔廟位於蓮池潭畔,規模為全台最宏偉。(圖/宋岱融攝)湖畔白色咖啡屋賞景嘗美食離開解說中心,對面便是蓮池潭。蓮池潭是左營最大的人工湖泊,早期還有活泉,現在則為高雄知名旅遊景點,1976年高雄孔廟新蓋完成後,蓮池潭也便成為天然泮池。蓮池潭畔有處相當吸睛的白色貨櫃屋「泮咖啡 PAMMA COFFEE x 三思樹」佇立於孔廟萬仞宮牆前廣場,整體建築建材80%是循環再利用,擁有大面採光,餐桌是使用淘汰的保齡球球道再製,不僅環保,也有遼闊視野。只要事先預約,便能在此處嚐到店家以李商隱贈荷花為主題,並串聯與孔廟相關典故、結合左營當地物產設計而成的菜餚,一道道創意料理結合左營當地著名食材,如以著名左營王家燒餅概念發想的「慢烤牛小排荽胡餅」、「水栗泥蝦球」等,精緻多元。洲仔濕地生態解說中心(週一休園)電話:07-5822371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環潭路58號備註: 「植物敲拓染體驗-創‧葉生態環保提袋DIY」平日2人、假日10人即可成團,每人250元含材料、道具、束口袋、帆布提袋與講師費。PAMMA Coffee x 泮咖啡 x 三思樹地址:高雄市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孔營路口電話:07-5856868營業時間:10:30-20:00備註:特製餐點僅接受團體預約,價格隨季節有調整,平日以西式簡餐為主。
和土地一起過我們想要的好生活
《水土保持法》立法至今27年,《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立法至今45年,綠建築標章如今已推動22年,《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也屆滿20週年......在這幾十年當中我們有因此收穫什麼嗎?與過去相比,土地有成為更好的土地,或者我們有成為更好的我們嗎?柏油路的路平只是假象,因為土地涵 養不足間接造成的路面塌陷坑洞逐漸 成為常態,我們無形之中已讓土地變 得脆弱不堪。當初因為《看見台灣》這部電影間接催生的《國土計畫法》,如今仍因各種複雜因素無法落實推動,我們距離土地復育的路依然非常遙遠。但是除了原先預定劃設及加強規範使用的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城鄉發展地區以外,在現今環境急速改變的當下,我們還可以從哪些地方因應著手國土復育這件事?當土地開發、工業區的催生已經儼然成為一種全民的經濟效益,我們很難遏止他的發生,但這當中是否還有空間我們也共同努力一起把這片土地的價值保留下來?以生態工法進行河川復育取代過去三面光的水泥河道,土地得到更多緩衝與蓄留寶貴水資源的機會。過去因為《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的不周全,土地被任意改變運用失去最初立法的本意,被輕易變更為工業用地的土地也成為管制破口,工業區土壤和地下水品質維護堪慮,但環保署後續也逐一公布土壤污染管制標準、土壤污染監測標準、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地下水污染監測標準,來強化管制原則,也整合所有資料建立了預警監測系統,投入調查人力進行土壤和地水評估整治等技術和研發工作,維護土壤和地下水讓大家有乾淨的水源。但我們同時也要遍尋其他任何土地復育的可能,讓土地恢復原本的樣貌,從交通面來看市區道路的公共設施帶、從土地劃分面來看公共設施用地,從水土保持面來看水庫集水區,或是從建築管理面來看待建築綠化面積等等,這些也都需要大家共同付出,不僅要創造全民經濟效益,更要創造我們夢想中土地應該要有的樣子。每天踏在這片土地上生活,走在被雨水滋養浸潤的大地上,我們應該要有的態度不是自重,更需要的是尊重,讓腳下踩著的土地有活路有出口,能呼吸能茁長。綠化方式中的雨水佇留乾式草溝,可 以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減少突然暴 雨帶來的雨水洪流災害。對於水土人建築人來說,法規其實是一種很矛盾的東西,更多的規範也就意味著更多更繁瑣的行政流程,和複雜瑣碎的執行程序,但是他們卻也是對土地如何被改變與被傷害破壞看得最清楚的一群人,這幾十年之間的醜惡改變真的已經超乎想像。如果沒有法規,我們的土地如今又是什麼樣子?未來還會走向哪裡?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屆滿20週年的現在,我們還需要非常多努力共同去尊重保護這片土地,合於情理、合於法規你我都有義務去讓這些土地的歷史傷痕不再擴大。各種修正草案依然有許多人的付出逐日與時俱進不斷更新,那其實也就代表我們還是有力量去改變,遵循大地規範,讓土地恢復原來的乾淨模樣,一起過更好的生活。
農饗時光 樂遊桃園 2019農博小旅行熱烈開賣中
「2019桃園農業博覽會」將於9月28日至10月27日於新屋區登場,本次農博以「農饗時光」為主軸,規劃「特色產業」、「農事生產」、「農村生活」、「環境永續」、「智慧科技」等五大主題展區,打造全台首創田地裡的博覽會。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配合今年農博開展,搭配周邊景點,規劃10條「農博小旅行」,讓大家在農博探究農業發展脈絡的不同面貌之外,體驗桃園各地自然與人文的風光美景! 10條特色旅程 一同樂遊桃園2019農博小旅行結合農博及桃園各區特色景點規劃10條小旅行遊程,包含2條半日遊及8條1日遊,每條遊程各有亮點,符合大家不同的出遊喜好,同時一覽桃園多元魅力。2條半日遊除了遊覽農博會場,欣賞多元的農業,更帶大家一覽桃園的都市魅力。1.「桃園仔風華」半日遊帶領大家走訪桃園市區的景福宮、十五街庄福德宮,探訪桃園墾拓歷史的精神信仰。2. 「澗仔壢探秘」則前往中壢區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見證河川整治及中壢區發展過程。8條1日遊則結合農博會場的遊覽及桃園各區特色景點,如濕地、沙丘、藻礁、古厝或休閒農場等,讓大家在走訪農博的同時也能一探桃園在地風情。「樂遊虎頭山」讓大家在虎頭山全齡友善步道輕鬆散步、參訪孔廟及前往南僑觀光工廠體驗水晶肥皂DIY,享受都市內的悠閒時光。「濕地逍遙遊」帶大家到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認識潮間帶生態之美。「藻礁沙丘遊」規劃前往歷年小旅行最熱門景點─觀新藻礁及草漯沙丘,讓大家在桃園海岸亮點留下美照。「賞紅橋品活魚」走訪幽靜的三坑自然生態公園、大平紅橋並品嘗石門活魚,體驗龍潭美景及美食。「一覽古厝風華」前往大溪水岸旅遊新亮點─山豬湖生態親水園區觀察生態工法,再到李騰芳古宅一覽百年古宅風華。「訪後慈湖尋秘」遊歷後慈湖秘境,參訪保持原始風貌的戰時辦公室及湖邊靜謐美景。「走訪楊梅秘境」前往楊梅老牛園藝中心品嘗楊梅特產仙草茶及仙草烤布蕾DIY,細細品味休閒農場悠閒氛圍。「啟動環教列車」配合農博環境教育精神,帶大家探訪農博「探索生活館」、三奇蜜蜂生態農園及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了解環境保育的重要。陽榮農場團體專屬優惠 歡迎相約來ㄑ桃農博10條小旅行熱烈開賣中,本次特別推出團體報名優惠,超過32人以上團體包車參與遊程,即可享有2人免費的優惠(32人同行,2人免費),如有40人團體同行,則可享有4人免費的優惠(40人同行,4人免費),優惠名額有限,報名從速,歡迎大家一同報名參加農博小旅行,體驗農饗時光,共同樂遊桃園!2019農博小旅行臉書粉絲團
嘉好園 夢想中的理想家園 感受人與自然的完美連結
生活在城市的你,對農業的認識是什麼?時下所謂的休閒農場,只是商業化包裝下的產物,真正的農場應該有什麼樣的面貌?「嘉好園休閒農場」成立的概念,便是希望打造出一座兼具友善農業和生態教育意義的美麗家園,讓忙碌的都市人們能夠利用周末親近土地,捲起袖子、撩起褲管,透過親自體驗農作,重新認識人和環境的關係,找回最純粹的美好。蔬菜成畦、雞鴨成群、鬱鬱森林,剛產下的雞蛋、當天摘採的時蔬,這裡的餐廳就地採用農場生產的新鮮食材,從耕種到餐桌,原來在現代生活裡,自給自足不是神話。這裡是位於浪漫台三線103.6K,大河底段的「嘉好園休閒農場」,園區三面環山,加上有河川為屏障,是嘉龍國際打造的幸福園地,北接三灣南庄風景區,南接獅潭大湖休閒區,型態多元且交通方便,這裡沒有過多的商業包裝,走進園區彷彿是進入記憶中爺爺奶奶的家庭農園一般,如此親切無距離,讓人找回舊時的美好,以及自然最美的樣貌。與自然和諧共生 實現幸福家園進入園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位居園區制高點的「伯公」,在客家聚落中代表著信仰中心,也代表著先人辛勤開發土地的歷史故事。這樣的勤儉奮鬥的過程,也正是嘉龍國際吳嘉隆董事長一路走來的最佳寫照,因此當初看到這塊土地上的伯公時,吳董事長一眼便認定這裡是打造嘉好園休閒農場的最好地點。一般人很難將冰冷的科技產業與樸實的農業連結在一起,然而從航太科技起家的吳嘉隆董事長,自幼抱持著夢想便是將來事業有成,一定竭盡所能為這塊土地做出貢獻,24年來,嘉龍國際除了在科技本業有好成績外,並逐步轉向以環保、健康、養生多元化的經營主體,秉持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使命,嘉龍國際開始規劃不以營利為目的,訴求「自然生態、健康永續」為理念的嘉好園。嘉好園預計於109年6月正式開幕,在成立之後有兩個重要的使命,除了提供體驗生態之旅外,未來更會提供弱勢團體免費參訪,讓愛傳播下去。以食農教育為出發點 照顧人也照顧土地嘉好園園內規劃了六大區域,每區都是與大地友善共生的最佳見證。「生態體驗池」靠著魚幫菜,菜幫魚的魚菜共生系統,以自然生態工法,生產新鮮無毒的健康蔬菜;「溫室栽培區」則以LED跟自然光來做光源,輔以適量的養液,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及農業汙染,產出高經濟、高產量且無毒的健康蔬果,農場裡生產的蔬果以一條龍的方式提供給關係企業阿里山餐飲作為食材來源,以更精緻、更健康、更時尚的方式呈現料理,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而在「農業體驗區」室外有季節蔬菜及香草栽培區,室內則規畫了一個農業展示與手作體驗區,遊客可以親自感受農家樂趣!與其他休閒農場最大的不同是在園內規劃了「綠色森林園區」,廣植許多大型喬木及多種觀賞植物,像是櫻花、楓樹等,果樹部分種植了30幾種,遊客們可以體驗採果樂趣;更重要是這裡有非常大片的芭蕉園,走進其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於一般大樹的芬多精體驗,而古時也時常以芭蕉入詩詞,將來不僅可做為遊客導覽時的故事來源,也可以讓大家就藉機學習古文詩詞、感受文人的風情雅致。人文景觀部分提供了「露營體驗區」,四周以落羽松作為天然屏障,抬頭便可仰望滿天星空,讓忙碌的都市人可以洗滌一身的疲憊;另外還有民宿跟餐廳,兩處所使用的食材皆來自園內自給,旅人可以實際接觸土地,全方位參與從產地到廚房、從廚房到餐桌的食農教育。嘉好園負責人邱先生表示:「在開發的過程中將70%的土地保持農作,設施部分只佔20%,一切皆以不破壞原有的生態為主,園區最大的特徵便是美麗的梯田景觀,這裡早期水量非常大,落差有十幾米,到了現在水位非常低,因此形成這樣一個梯田特色,一般人的做法會選擇將梯田剷平,讓整個環境看起來會更舒服且更好應用,但嘉龍重視生態保育,所以選擇保留原有的地形不去破壞。」未來還將在園內規劃流浪動物之家,讓尊重動物、愛惜動物的疼惜心傳播給每個人,並會定期邀請弱勢團體免費入園參訪,回饋社會,此外,藉由嘉好園的設立,更能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與就業,同時加強與在地小農的合作,在善盡社會責任的同時也能提高產品的質與量,讓嘉好園成為結合「尊重」、「陪伴」與「責任」的美好家園。(曾韻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