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基本法
」 非核家園 賴清德遭質疑非核家園政策轉彎 總統府:遺憾又被斷章取義
賴清德總統昨日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遭指稱為「非核家園」政策轉彎。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9日表示,「遺憾總統的談話又被特定人士斷章取義,只擷取一句話惡意扭曲原意」。她說,賴總統在委員會的致詞,強調要在事實基礎之上,以正確的資訊理性討論,這不只是價值,更是科學。郭雅慧表示,總統的原文很明確表示,非核家園並非民進黨意識形態,而是當年朝野共識且寫進《環境基本法》的國家法定目標。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昨天委員會也有共識,要建立共同且真實的資訊平台,以弭平資訊落差、避免社會分裂,讓台灣社會進一步理性討論,達成社會共識。郭雅慧指出,執政團隊優先發展再生能源,確保穩定供電的目標不會轉彎,也在此目標下,穩健推動二次能源轉型。郭雅慧表示,遺憾在野黨有心人士見樹不見林,只會操弄政治口水,這並非是理性、務實、科學,也不會符合社會期待。總統府也提供賴清德昨天的致詞逐字摘錄,「二十幾年前,我在當立委的時候,跟許多跨黨派委員,提案制定了《環境基本法》,這部法律被稱為「環境憲法」,也是首次將「非核家園」4個字入法,在第23條條文寫道,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雖然,當時是民進黨在中央執政,但當時的民進黨並不是國會多數。《環境基本法》能夠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也證明了,「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
聽取台電「誠實的報告」 賴清德:不排除新的先進核能技術
賴清德總統8日在「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1次委員會議上聽取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台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簡報後表示,這是一份相當誠實的報告,向大家說明台電遭遇的挑戰。賴總統表示,過去政府推動能源轉型,已大幅降低空污排放,但不諱言未來充足供電仍是一大挑戰,除了強化電網韌性、推動綠電極大化之外,在核廢、安全與法規許可下,未來也不排除運用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從曾文生的報告,可以看出,過去幾年,因為經濟高度成長帶來用電量快速成長,從2012到2023年全國的用電量,成長了將近一成五。但因為推動再生能源和燃氣複循環機組,替代老舊機組,發電的空污排放下降了超過六成,台電的電力排碳係數,也較高峰時下降了一成,國人對空汙造成健康衝擊非常關心,讓國人知道台電公司所做的努力,對未來會更有信心。賴總統指出,過去的「能源轉型」階段性成果應該珍惜,但也不必否認未來的挑戰,要共同務實面對三大課題:第一,電力要充足,這次邀請環保運動先進參加會議,就是希望聽取寶貴意見,希望大家幫忙多說明、多解釋,相信台電電力建設可以更穩定。第二,系統要安全;第三,減碳要加速,推動「二次能源轉型」。賴總統說明三大課題指出,第一,在電力充足方面,台電的報告說明,AI大爆發,將使得未來用電成長比過去更多更快。正在推動新增超過20部燃氣複循環機組,有的已經施工中、有的正在招標或環評、有的還在規劃的行政階段,而不同階段都面臨不同的挑戰。能源是複雜的複選題,不是簡單的是非題,如果我們對任何的電力開發都是用「刪去法」,那我們的選擇勢必越來越少,從而造成的社會衝突只會越來越多,這無法創造多贏,也難以共創永續。第二,要維持電力系統的安全,電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改善工作應該要加速進行,以降低停跳電事故的風險、減少人民生活的不便。他要求台電原訂10年完成、已經執行兩年的「強化電網韌性計畫」,能夠提早在4年,也就是在2028年,優先完成關鍵的區域,以及與民生相關的關鍵工程。第三,面對2050淨零轉型的挑戰,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特別提出2032年台灣碳排要減半,過渡到2050淨零轉型部分,減碳必須要加速。我們推動綠電極大化,今天在場每位委員建議的加速布建風、光等成熟再生能源,還要發展地熱、綠氫、海洋能等新興再生能源,以及智慧電網、深度節能等等,這些也都要政府、台電、以及各公私部門攜手努力,才能逐步落實。賴總統再次強調,非核家園是朝野共同制定的國家政策,而不是民進黨的政策,他指出,「非核家園」是寫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法定的國家政策目標。而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案通過後,民進黨政府也尊重公投結果,由行政院提案修法,經過立法院三讀,刪除了《電業法》關於2025的年限規定。賴總統說,環境在能源政策上,當前政府的重要工作是,第一,要確保穩定供電,第二,要優先努力開發多元綠電,第三,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於淨零的能源方案,包括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無論是面對新的核能技術,或者現有核電廠存廢的問題,都必須先經過社會對話、取得社會共識,來妥善解決核安、核廢料,以及法制面等諸多問題。賴總統舉例說,有委員在會議中提到,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後所成立的「原子力規制委員會」,雖然已經同意17座核電機組重啟;但在上週,「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以無法排除活斷層、不符安全標準為理由,不同意日本敦賀核電廠2號機重啟運轉。每個能源選項,在不同層面,都會遭遇到不同的困難,而這正是推動「二次能源轉型」時,台灣社會要共同面對的問題。我們也難以透過一次的會議,就能下一個意見一致的定論。
氣候變遷委員會登場 賴清德: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意識形態
總統府成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首度會議,賴清德總統在致詞時指出,供電的穩定是台灣社會關注的議題,而當初「非核家園」是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並非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他更指出,「反核」或「擁核」並非單純的是非題,而是為了完成國家永續發展的複雜多選題。「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下午4點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中將由環境部長彭啟明報告「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衝擊評估」接著,由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報告「台灣電力供需的轉型與挑戰」。賴清德總統致詞指出,在極端氣候的衝擊下,有越來越多的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我們看到,百年大旱與暴雨風災,越來越是夾雜而至。在過去八年民進黨執政期間,抗旱和防水災的應變中心,接連甚至同時開設的次數,就至少19次之多。「面對極端氣候所造成的極端降雨,或是高溫熱浪等災害,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艱鉅的挑戰。」賴總統說,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我們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而我也知道,台灣的供電穩定,不僅僅是台灣社會關心的議題,更是國際供應鏈關切的焦點。」賴總統說,這陣子,各界對於核能的議題,也有很多的討論。二十幾年前,他在當立委的時候,跟許多跨黨派委員,提案制定了《環境基本法》,這部法律被稱為「環境憲法」,也是首次將「非核家園」四個字入法,在第23條條文寫道:「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賴總統強調,雖然當時是民進黨在中央執政,但當時的民進黨並不是國會多數。《環境基本法》能夠在朝野共識下完成立法,也證明了「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永續發展」才是朝野、不分政黨為國家共同打拚的目標。賴總統說,透過這個委員會,能夠讓大家知道,能源議題,絕對不是簡單的、只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在國家氣候治理中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才能夠誠實面對問題、務實提出對策、踏實解決問題。賴總統說,大家有不同主張的立場,是民主的日常;有多元的意見,更是民主最難能可貴之處。他期待,藉由這個委員會的討論,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都能體會到,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但我們只有一個台灣;我們可以有不同的主張,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讓國家永續發展;我們共同的任務,就是多元思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國家永續發展擬定戰略,進一步讓台灣社會凝聚共識。
尊重《核管法》修法拚核三延役 彭啟明喊現在仍是非核家園
環境部長彭啟明5日表示,尊重立法院將排審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草案,不過目前仍須遵守《環境基本法》中的非核家園政策。《核管法》第六條修正草案由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與黃健豪在2月提出,當月交付審查後,已列入本月10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排審。彭啟明對此表示,自己對核能並不反對,賴清德總統的態度也相當開放,並沒有說能源政策要往哪個方向走,但是現況確實是非核家園,環境部必須依現行法律行政。彭啟明強調,如果核電要延役,一定要考慮核廢料處理和周邊居民的溝通,為了台灣好,新世代能源都可以考慮。提案委員王鴻薇則表示,修法主要因應台灣自主能源嚴重缺乏,在評估核能安全條件下,為了滿足國內用電需求,現況核能發電仍為相對經濟、穩定且潔淨的重要電力來源。王鴻薇說,在加強檢視核能廠安全及確保安全無虞後,核能發電可彌補國內未來的電力可能不足的問題,是解套能源缺乏的務實作法。另一提案委員黃健豪則說,依美國經驗來看,縱使美國能源資源豐富,而為穩定電力提供及避免未來能源短缺,以利有效減少碳排放,進一步達成緩和全球暖化效果,美國都還維持興建新的核能電廠,也核准了近 7 成運轉中的核能電廠延役到 60 年的申請,台灣可以借鏡。行政院長卓榮泰則重申,目前依《核管法》規定,核電機組至少必須在執照屆滿五年前申請換照,目前核三廠五年期限已過,不可能回溯,必須依法除役,至於未來怎麼做,行政院必須依法行政,會依照修法辦理。
葛如鈞批非核家園像綠營神主牌 閣揆卓榮泰強悍反擊
立委葛如鈞今天在立院質詢時,引用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在股東會的說法指出,「政府認為電是夠的,我們只能相信他」,用短短數字道盡產業心聲,而美國商會日前發佈2024白皮書,以穩定電價、透明碳費機制為最關切的議題,並對綠色能源供電不放心,但政府迄今態度卻非常反覆,擺盪在「以核養電」、「非核家園」間,短短一個月,非核家園神主牌「拿起來又放下去」,搞得民眾及產業霧裡看花,他也要求閣揆卓榮泰應交代清楚。卓榮泰則表示,政府對於產業界所有的擔心(缺電) 一定重視,這是最大原則,因此穩定供電也是政府對人民及產業的責任,一定要達到。但「非核家園」不是神主牌,是依照「環境基本法」依法要朝向的目標。葛如鈞對卓揆回答顯然有些驚訝,質問卓榮泰是否要接下綠營非核家園的神主牌,卓榮泰卻說,如果要將非核家園定位為神主牌,無人能接受得起。葛則追問卓,不是曾強調過非核家園是他個人的價值、如果失去價值,生命會失去意義嗎?這不是比神主牌還更嚴重?卓揆則強悍回應「委員,你也應該有信仰與價值吧,但這絕對不是神主牌」。葛如鈞則表示,連美國盟友都知道,台灣要發展AI,每年能源都需要增加3%,核電陸續停機後,今年發電少3%,明年再少2%,一來一往,還要增加火力發電、用肺發電比例,衝擊人民長期健康,呼籲政院能源政策要務實客觀,別被意識形態牽著鼻子綁架,造成政府、人民、產業三輸局面。葛如鈞今天質詢時還說,AI人工智慧發展的下一步就是人形機器人,但相對中國大陸已經做出價格較低廉的人形機器人並已商品化,台灣卻還沒有負責統籌人形機器人發展的政府部門,僅是依賴各大學自主研發,還有工研院有個小型團隊在研究人形機器人的行動模組,難道政府已經放棄AI人形機器人研發?卓榮泰則表示,政府有在發展機器人,只是沒冠上「人形」二字,但內涵方向應該有,葛如鈞則酸「這就像兩輪的都算車」。他說,當大陸已經積極研發人形機器人取代勞力不足,號稱是AI內閣的卓內閣,未來又要如何應對大陸的全球科技攻勢,既然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兼任政務委員,又是國家AI推動小組召集人,政院網站卻仍還掛著AI推動小組是前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顯然不重視。卓榮泰隨後表達歉意,強調會立即修正,葛如鈞則說,他並非要閣揆道歉,而是提醒政府具體行動的必要性,趕快提出台灣AI戰略的總體方針。
非核家園政策恐轉彎?彭啟明:內閣未收到核電延役的消息
環境部長彭啟明22日赴立法院衛環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而彭啟明過去著稱「氣象達人」,但對於上任後到立法院首次備詢,他坦言「心裡有壓力」,為此昨天還準備到晚上11點,希望可以與委員切磋指教;至於外界相當關心賴政府對於能源政策的態度,總統賴清德也在就職演說宣示要推動二次能源政策,對此,彭啟明表示,環境部會遵守《環境基本法》非核家園政策,且目前內閣沒有接到核電延役的訊息。彭啟明提到,立法院是國家重要聖堂,首次備詢內心確實有壓力,為此昨晚積極準備到深夜11點,希望能與委員們進行充分交流,尤其環境部的業務包山包海,所以要改快消化,雖然對自己有自信,但仍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針對立法院昨日二讀通過藐視國會罪,彭啟明強調,他尊重立院的各種指教,而且他本身是個非常友善的人,很少生氣,所以會虛心接受委員們的批評和建議,「我從小就很少頂嘴,請委員放心」。至於總統賴清德20日於就職演說中提到將推動二次能源政策,發展多元綠能,外界也好奇是否代表「非核家園政策」會有所變化,對此,彭啟明則表示,環境部的立場是遵守《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政策,且目前內閣並未收到有關核電延役的指示。彭啟明指出,從國際氣候變遷和淨零碳排的角度來看,國際社會對於綠能有明確的定義,核能在歐盟永續投資發展指標中,由於俄烏戰爭的影響,被視為暫時可投資的項目,但相關規範非常嚴格,包括核廢料處理和核安等,因此,他強調,國際並未明確表態拒絕或支持核能,這取決於各國的國情,也代表凝聚國內共識很重要。
三接槓藻礁四接毀外木山 謝國樑批蔡政府雙輸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鬧得沸沸揚揚,更與年底護藻礁公投結果息息相關,行政院環保署今(1日)下午針對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將舉行環評會議,因涉及填海造地,基隆地方民代、環保團體也預計前往關心;對此,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表示,填海造地對海洋生態造成的是不可逆的衝擊,呼籲環評委員能重視基隆在地聲音,兼顧海洋保育,不要草率決定。「台電計畫要填海造地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衝擊外木山漁港旁的海域,扼殺珊瑚與海洋生態,連帶影響外木山漁港的漁獲,形成一個雙輸局面。」謝國樑說,能源發展與環境保育一直是相互衝突的兩個課題,不管是《環境基本法》,還是《海岸管理法》,都是強調「環境優先」,與他長年來支持海洋保育的理念不謀而合,希望留給下一代完整的生態資源,讓基隆是一個宜居的海洋城市。謝國樑說,協和電廠四接站的爭議讓他想起多年前的深澳卸煤碼頭抗爭事件,當年自己是立委,現任議員王醒之當時是民間人士,還有幾位基隆市議員與他一起在立法院外抗爭。他說,雖然那時自己是執政黨立委,但愛護海洋、守護海洋的立場是絕不妥協,不惜槓上經濟部,甚至還跟同黨立委告上法院。謝國樑表示,所幸在大家同心協力之下,擋住了深澳卸煤碼頭,守住了番仔澳灣,也才有現在市民與觀光客都很愛去的潮境公園,看到潮境公園的市民與遊客的笑容,覺得一切都值得。他說,協和電廠落腳基隆外木山漁港旁已經44年,長年承受空氣污染,早已是基隆人的美麗與哀愁,附近居民鼻子過敏也是家常便飯,好不容易協和電廠在2024年即將除役,是時候該還給基隆人一個乾淨、健康的環境。謝國樑不滿地說,沒想到台電計畫將現有的燃油機組轉型成天然氣機組,未經基隆人同意,就逕自決定要填海造地興建第四接收站,不僅衝擊外木山漁港旁的海域,扼殺珊瑚與海洋生態,也連帶影響外木山漁港的漁獲。「這片海洋不只屬於基隆人,也屬於台灣所有人。」謝國樑強調,他支持能源轉型,必須兼顧穩定供電與大幅降低空氣污染,但台電計畫填海造陸18.6公頃,將嚴重破壞海洋生態,他希望環評委員能多聽基隆在地人的聲音,為海洋保育盡一份心力。謝國樑日前也出席基隆市議員陳薇仲、王醒之與基隆在地環保團體等舉辦的拯救珊瑚大作戰活動,以行動表達自己對海洋環境保育的立場。
立法院會期將結束 民眾黨提《氣侯變遷法》拼一讀
立法院本會期將結束,民眾黨立委今(28)日公布該黨團「不三不四不缺電?」手冊,說明民眾黨團提出的《氣候變遷法》,希望能排入本會期最後一次院會一讀。立委邱臣遠指出,歐盟將在2023年開徵碳關稅,美國、日本兩國也將跟進,台灣需要立法超前部署,否則將嚴重影響產業出口。邱臣遠說,我國98%能源依賴進口,經濟仰賴出口,急需發展能夠自主自足的再生能源,也必須要在處理生態環境的情況下和社區積極溝通,兼顧受衝擊的產業和弱勢勞工,民眾黨團提出現行《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大幅修法,擴充為《氣候變遷法》,除了規範因應氣候變遷也要兼顧公正轉型外,明確將「2035碳排減半、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入法,讓產業界和民眾都能清楚預期,預先準備,以應變未來的極端氣候,並搶占國際綠色轉型趨勢的龐大商機。蔡壁如表示,在2015年《巴黎協定》通過至今,已有130國承諾2050年淨零碳排,我國在當年制定《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減量目標只有一半,太過保守,民間反而走在政府前面,抱括台積電承諾2050達到百分之百使用再生能源、台達電甚至2030年就會達成;她指出,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也應該兼顧「生態保育」和「社會正義」,而不是只讓財團風風光光,這是民眾黨的能源政策和執政黨最大的不同。蔡壁如委員指出,兩黨輪流執政下,核四工程都走走停停,預算也不停追加,但兩黨也都在立法院通過《環境基本法》第23條的「非核家園條款」,並決議將燃料棒送回美國,但核四拖了近40年,花了3000億的錢坑,1度電都還沒供應,只淪為政治攻防的提款機;距離8月28日公投剩不到100天,她呼籲,核四廠在各項成本上執行都太高,已經沒有重啟的可能性,對於這個大錢坑,公投後就應該停損收拾善後。對於另一項「珍愛藻礁」公投,蔡壁如說,雖然三接可以穩定區域供氣平衡,但蓋在大潭是錯誤選址,程序也不正義。民眾黨團要求,政府應先停工,外推方案的環差報告也應在公投前盡速提出,當中的爭議點應透過聽證會釐清,從科學基礎上交換證據,讓問題對焦,民眾才能做出正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