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信貸
」 瑞士信貸 矽谷銀行 升息 瑞信 美股來台25年還是掰了 瑞信台北分公司5月底熄燈
又一家外資券商撤台。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5日宣布,金管會已同意瑞士商瑞士信貸台北證券分公司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案,最後營業日為5月31日,這是繼2020年8月17日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撤台後近五年第二例,不過,高晶萍強調,目前在台外資券商仍有12家,且在台經營穩定成長,目前12家沒有表示有撤台打算,未來會持續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深耕台灣。高晶萍指出,瑞士信貸在1998年時就來台設立分公司了,在台存續期間近26年,在台主要有三項業務,證券、期貨經紀業務、擔任瑞信銀行倫敦分行境外結構型商品在台發行人,在證券、期貨經紀業務2023年市占率分別為0.107%及0%,自2023年11月起就不再接受客戶委託買賣,且已協助現有客戶轉移至國內其他業者,該分公司終止營業,對國內證券期貨業影響尚不重大。至於已銷售的境外結構型商品達237檔、規模有2.2億美元,投資人權益由瑞士銀行完全承擔。高晶萍指出,此次撤台是因為母集團瑞士信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Group AG)在2023年6月12日被瑞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UBS Group AG)完成收購,因此進行二家公司的全球據點整併作業。配合集團規畫,瑞士信貸台北證券分公司已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並規劃最後營業日為2024年5月31日。高晶萍指出,截至2023年6月底止,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共34名員工,其中10名將轉任集團其他公司、10名申請退休、14名員工資遣。金管會表示,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相關安排均已和員工達成共識。高晶萍指出,2020年8月17日終止營業的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也是因為德意志銀行集團德國總部(Deutsche Bank)在2019年7月對外發布集團組織重整計劃,將專注於銀行業務,並全面裁撤全球證券交易業務,因此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配合集團規畫申請終止營業。金管會統計去年度在台的外國專營證券商有13家,其2023年經紀業務量較2022年度增加6.02%,顯示外國證券商在台經營穩定成長;金管會為營造穩健金融市場與友善金融環境,吸引國際資金來臺投資及進行財富管理,近年來積極開放多元金融商品與投資管道、拓展金融機構業務範疇以提供優質服務及推動各項重要政策,並持續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深耕臺灣。
十年磨一劍1/黃仁勳點名這家機器視覺供應商 所羅門棄IC通路16年打造驚世絕活
台股上二萬點後,開始出現高價股小妖股,四月間最精采的,莫過於所羅門(代碼)在輝達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前,所羅門股價是39.85元,大會後就連拉4根漲停板,3月27日遭到分盤交易,每5分鐘撮合一次,股價卻越關越大尾,直衝100元,主管機關加重處置祭出每20分鐘撮合一次,仍澆不熄投資狂熱,股價最高在4月12日衝上116元。所羅門為何成了機器人概念股的天選之人?「這次輝達在GTC推出的機器人開發工具Isaac Perceptor,最進步的地方,是原本機器人所走的路徑是固定的,但是現在只要給出起點跟終點,機器人就會自行尋找最佳的路徑,就算原本的路徑上出現了障礙物,機器人也能重新規劃新的路線。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機器人視覺功能。」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分析。所羅門所研發的「AccuPick」視覺解決方案,大幅加速機器手臂及終端使用者無痛導入產線應用。(圖/所羅門提供)而獲執行長黃仁勳點名,就是獲得輝達認證的機器視覺供應商所羅門。所羅門並非新創公司,而是一間1973年成立的老牌電子零組件代理商,1989年又跨足光電LCD模組、IC智慧卡,爾後在1994年又切入電腦周邊領域,再增加半導體IC通路業務。隨著股價表現也隨著業務起起伏,在股票論壇中,一度被股民戲稱為甚麼都做、倒了也不奇怪,股價甚至在2005年跌到最低4.02元,跟1990年剛掛牌最高來到140元相比,等於只剩下零頭,如今終於鹹魚翻身,創下1998年以來高點。所羅門榮譽董事長陳健三曾說,他看到產業趨勢正在重演,「日本在追歐洲和美國,而台灣、韓國在追日本,至於台灣早晚會遇到中國追上來。」因此決定壯士斷腕,2008年在金融海嘯前,處分包括ST、On、Systech、Freesale等半導體IC通路業務,變現18億美元,並將公司轉型到人工智慧的重責大任,交棒給原本在外資券商上班的長子陳政隆。1971年次的陳政隆,在美國學成歸國後,一度回到所羅門上班,但覺得沒有發展空間,2年後就到一家位於香港的美商管理顧問公司上班,接下來就轉戰外資券商擔任產業分析師,待過瑞士信貸、德意志證券、瑞銀及巴黎證券等。所羅門在陳健三2009年破釜沉舟,放棄原本熟悉的半導體IC通路業務,由陳政隆,肩負著公司轉型的重任轉向自動化,尤其在擔任產業分析師時,就對於產業面消息相當靈通,他因此發現,自動化將是未來產業必走之路,而因為應用端眾多,沒有一個標準可循,因此反倒是有很多發展空間。所羅門在2009年與洛克威爾自動化共同簽署合作,成為其切入自動化領域的開端。(圖/報系資料)接任董事長後的陳政隆,在成立2013年成立傳動事業處,代理了包括機器視覺Vision、機械手臂Robot以及傳動Motion等產品線後發現,3D視覺能讓機器人做出更精細動作,且這以軟體為主,不需要太大的設備投資,因此決定投入。3D視覺應用廣泛,但就是沒有一個標準,有時客戶已只能說出個感覺,剩下就要自己發想。之後的所羅門就開始切入AI+3D領域,積極朝整合物聯網、工業視覺、機械手臂及系統整合,搶進工業4.0默默耕耘著。2016年在一次跟鞋廠的聊天中,穿鞋帶成為話題,陳政隆跟研發團隊討論後發現,技術不難,重點在於光學的精準度,花了半年打造出穿鞋帶機,完成了運動鞋品牌大廠Adidas認為的不可能的任務。所羅門成功開發全球首台自動穿鞋帶機,成功完成業界認為的不可能任務。(圖/翻攝自所羅門官網)在這次輝達GTC大會之前,其實所羅門早就已在採用 NVIDIA Metropolis for Factories平台加速產品開發,加上公司自行研發的AI演算法。陳政隆表示,「NVIDIA提供的完整平台可以加速所羅門開發應用,我們也希望透過與NVIDIA的合作,能將生成式AI快速運用在工業領域上。」而所羅門機器視覺技術也獲得包括Dell、Toyota、3M、西門子、Omron、香奈兒、臉書、亞培等歐、美、日、東南亞知名企業紛紛採用。接下來所羅門還會有甚麼樣的驚人發展,也是外界持續關注的焦點。
15年來最大筆交易! 貝萊德擬以125億美元收購基礎建設公司GIP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日前宣布,同意以約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奧貢勒西(Adebayo Ogunlesi)旗下的全球基礎建設合夥公司(GIP),從而使這家基金管理公司晉級成為長期押注能源、交通和數位基礎設施的頂級投資者行列。據外媒報導,貝萊德將支付30億美元現金和約1200萬股股票,交易預計將在第三季完成。奧貢勒西曾任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高級主管,現為GIP董事長兼執行長,他將加入貝萊德董事會和全球執行委員會。收購管理規模為1000億美元的GIP成為貝萊德15年來最大的一筆交易,也是貝萊德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為公司在快速增長的私募和另類資產市場上成為重要參與者而邁出關鍵的一步。與GIP達成協議之際,貝萊德公佈的第四季利潤好於預期,資金流入推動其客戶總資產兩年來首次突破10兆美元。而收購GIP標誌著一種新的信念,即大型機構將支付更高的費用,將資金投入支持大型複雜項目的非流動性基金。截至去年9月底,貝萊德管理的基礎建設資產約500億美元,與GIP合併後,業務足以跟麥格理資產管理和博楓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等業內最大參與者匹敵。近年來,貝萊德參與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包括中東的輸油管道、德州的一個碳捕獲項目,以及與美國電信商AT&T合資的一個光纖平台。基礎設施一直是另類投資市場中一個越來越大的角落,因投資者看到了幫助填補全球基礎設施支出缺口的機會。
台灣2023年新聞人物「AI教父黃仁勳」排第三 ChatGPT用戶2個月增1億成焦點
Yahoo奇摩今(5)日公布2023年度「台灣十大新聞事件」、「十大新聞人物」、「國際十大新聞事件」排行榜。回顧台灣十大新聞事件,分別以延燒政治、教育、藝文及演藝圈的「台灣MeToo運動」、「藍白合破局」三腳督成形迎2024總統大選,以及「新冠肺炎降級」指揮中心畫下句點為最受關注前三名。十大新聞人物方面,隨著大選逼近,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柯文哲、賴清德三強鼎立、並列冠軍;AI教父「黃仁勳」來台,皮衣魅力席捲全台。此外,今年國際情勢多變,有「以哈衝突」撼動全球政經局勢、「福島排放核處理水」引發鄰國抗議受國際矚目,還有「ChatGPT」爆紅帶動人工智慧熱潮,同樣成今年焦點話題。2023「台灣十大新聞事件」由MeToo運動、藍白合破局和疫情降級搶占前三。今年榜首的「台灣MeToo運動」延燒政治、教育、藝文及演藝圈,加速推動性平三法修法;「藍白合破局」意味2024總統大選正式進入三強鼎立的狀態,位居第二;邁向與病毒共存的後疫情時代,「COVID-19降級」也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功成身退,登上第三名;第四名則是全民「普發6000元」。而黃玉霖在亞運競速溜冰賽事,壓線險勝韓國的「金」典畫面,使「杭州亞運奪19金」排名第七。重大社會民生議題方面,立法院通過一連串修法,加重汽車、機車駕駛不禮讓行人的罰則,盼洗刷行人地獄惡名,登上第五名;「國民法官」新制上路讓民眾實際參與司法審判過程而備受矚目,排行第九。政府啟動專案進口雞蛋政策卻引發全台「蛋慌」,陳吉仲不敵「雞蛋風暴」請辭獲准,成史上最短命農業部長,名列第六;引起全台檢視幼童健康討論的「新北幼兒園餵藥案」、釀重大死傷引工安議題的「明揚工廠爆炸」,則分列第八名和第十名。2023年「十大新聞人物」由將角逐明年總統大選的3位候選人「侯友宜、柯文哲、賴清德」齊登榜首,近日宣布退出選舉的鴻海(2354)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名列第二。愛穿黑色皮衣、有著「AI教父」之稱的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演講暢談運算力,排名第三;今年2月過世的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創辦人「星雲法師」因其在兩岸聲望受關注,排名第五名;遭控詐領助理費又陷豪宅風波的新竹市長「高虹安」排名第七;第九名的是受雞蛋風波影響,僅在任50天就辭職的農業部長「陳吉仲」。在國際情勢上,歷經司法改革爭議與加薩戰爭危機的現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名列第四。中國政經局勢變化仍是焦點,國家主席「習近平」、甫離世的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分別排行第六和第八。今年5月正式登基、是英國史上登基時年齡最年長君主的英王「查爾斯三世(Charles III)」,圍繞著王室的話題也使其獲關注、位居第十名。「國際十大新聞」由「以哈衝突」奪榜首,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對以色列發動50年以來最大規模突襲,雙方合計傷亡破萬,影響全球能源供應和國際政經局勢;日本福島排放311震災以來累積的核處理水,影響海洋環境,也引發亞洲鄰國激烈反應,登上第二名;美國矽谷銀行、擁有160年歷史的瑞士信貸皆爆發財務危機,引起全球重視金融穩定性,名列第四。在科技產業部分,ChatGPT爆紅,AI生成式工具瞬間爆紅,兩個月內激增1億用戶創歷史新高,OpenAI的內鬥也吸引各界關注,名列第三;馬斯克2022年收購推特後大動作改革,7月正式以「X」作為新Logo、App名稱取代推特名稱與藍鳥標識,排名第十。
瑞士擬提新規防銀行擠兌 業者憂:客戶恐撤資削弱競爭力
據外媒引述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瑞士當局及包括瑞銀集團(UBS)在內的多家銀行,正在商討新措施,希望能防止銀行出現擠兌(Bank Runs),但此舉可能會影響數以10億美元計的存款。在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事件爆發後,瑞士廣泛重新檢討銀行系統的努力部分。根據報導,這些會談是對瑞士銀行業規則進行更廣泛審查的一部分,旨在針對瑞士頂級銀行。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分階段提款、徵收退出費用,以及對於長期的存戶給予更高的利率獎勵,也在討論之中。目前,UBS等頂級銀行和財富客戶將成為這些措施的目標,瑞士央行和瑞士財政部參與其中,但目前談判處於早期階段。瑞士財政部的一名官員表示,銀行擠兌問題是對瑞士「大到不能倒」的監管框架進行總體評估的一部分。並補充道,瑞士政府將於明年春季發表相關報告。瑞士經濟高度依賴金融業,2020年,瑞士銀行業的資產約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毛額的500%,數字約為美國的五倍。其中瑞銀、奧合國際銀行(Raiffeisen Group)、蘇黎世州銀行(ZKB)和瑞士郵政銀行,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因為這些銀行的破產,可能嚴重損害瑞士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年稍早時,美國一些地區性銀行和瑞信遭遇到大規模的存款擠兌,導致一些銀行倒閉,監理單位不得不出手干預,以防止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爆發。此後,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一直在努力應對銀行擠兌的風險,但處於數位銀行和網路時代,擠兌的速度之快,一家銀行可能隨時因為醜聞而倒閉。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周三(1日)表示,瑞士信貸的案例清楚表明,客戶存款外流的速度和範圍,可能比現有監管規定所假定的要快得多,流動性監管方面必須適應存款可能更快、更大規模外流的新現實。但部分人士指出,新規定可能削弱銀行競爭力,或是出現更極端的情形,可能迫使客戶搶先撤資,且如果只在瑞士推出的話,它們相當於在懲罰瑞士銀行。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巴菲特及伯里正等股市暴跌時「撿便宜」
近日,投資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的作者清崎(Robert Kiyosaki)表示,「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電影「大賣空」主角原型伯里(Michael Burry)已經為潛在的股市暴跌做好了準備,他表示這些人會在股市崩盤之後返回,現在場外有很多觀望的資金。今年3月,清崎在瑞士信貸爆雷的兩天前,預言這家銀行有可能破產,讓華爾街對他的預言能力再次刮目相看。而更早之前,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導致國際金融危機一事,也被他說中。清崎日前受訪時說道,巴菲特正持有1470億美元,這筆資金大部分是短期國債;而伯里正在做空市場。巴菲特執掌的波克夏公司在本月月初的第二季業績報告中就曾提到,公司第二季淨賣出了近80億美元的股票,並放慢了回購速度。另外,公司6月末的現金儲備增至1473.77億美元,遠超3月末的1306億美元。如果未來股市真的大幅回落,巴菲特屆時便可以逢低買入,收購一些具有價值的股票或公司。正如他當時在大衰退期間的行動那樣,與高盛集團、通用電氣等許多公司達成了交易。與此同時,美國電影《大賣空》原型、美國對沖基金經理伯里則用了更直接的方法,即是做空美股大盤。根據本周公布的數據,伯里旗下Scion Asset Management新購買了超過16億美元的看跌期權。在新建的持倉中,SPDR標普500指數ETF(SPY)看跌期權(PUT)的名義價值達到了8.86億美元,而Invesco那斯達克100指數ETF(QQQ)看跌期權也高達7.39億美元。如果標普500指數或那斯達克100指數出現下跌,伯里將能從中獲利。清崎認為巴菲特和伯里的行動都能反映,他們預計股市即將陷入困境。而美股近期也確實在持續回落。截至周五(18日)收盤,標普500指數本周累跌2.11%,連續第三周走弱,也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另一位知名華爾街大空頭、投研機構Rosenberg Research創始人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也警告,隨著投資者逐步意識到如今市場風險在不斷增加,去年美國股市的暴跌場景可能會重現。
受股市和債市影響 去年全球財富縮水2.4%
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股市和債市遭遇亂流,導致全球財富減少2.4%,此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財富縮水,並讓百萬(美元)富豪人數減少350萬人,北美和歐洲為重災區。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與瑞銀(UBS)15日公布的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財富減少2.4%,降至454.4兆美元,主要受到投資資產跌價拖累。每位成年人平均財富下滑3.6%,降至84,718美元。報告顯示,全球百萬(美元)富豪人數減少350萬人,總計5,940萬人。全球1%富人的財富比重由45.6%下降至44.5%,主因是去年股市和債市崩跌,造成富人財富嚴重縮水。至於較能衡量個人財富的全球人均財富中位數,去年增加3%至9,167美元。瑞信與瑞銀指出,全球財富是計入金融資產與房地產等非金融資產,再減去負債。全球財富受到價格變化、貨幣波動、通膨和利率影響。美元升值與通膨雖影響去年的財富變化,但去年全球股市與債市下挫6.8%,總計損失19兆美元,對全球財富帶來最大的衝擊,特別是對富裕國家。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北美與歐洲,總計流失10.9兆美元。以國家來看,擁有最多超級富豪的美國,去年財富流失金額也高居全球之冠,其次是日本、大陸、加拿大和澳洲。美國人的金融資產整體下滑9.1%,主要因為股票和共同基金重挫20.5%。不過房地產上漲則略抵銷股市的虧損,房地產升值讓非金融資產增加12.7%。加拿大人去年的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雙雙萎縮,分別下滑6.5%和10.4%。瑞信與瑞銀估算,資產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超級富豪人數減少22,490人,降至243,062人。不過預期全球超級富豪人數將逐漸增加,2027年前將達37.2萬人。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全球財富將增加38%,總額將達629兆美元,主要受到中等收入國家推動。
元大搶美日股1/「日圓急貶」讓元大投資先生App拚日股下單 「躬逢其盛」再推日本基金
股神巴菲特今年四月高喊「加碼日本五大商社」後,在台灣遭「冰封」已久的日本基金重獲投資人關注,不少投信公司趁勢熱炒冷商品,元大投信則大膽準備七月募集一檔日本龍頭企業基金。「元大最強是創造話題,這幾年日圓急貶,元大業務導向,緊跟市場脈動抓住消費者想的。」金融圈資深副總分析。元大金(2885)去年交出獲利214.56億元成績單,居14家金控第三,緊追在中信金之後,今年1月~5月自結稅後盈餘100.85億元,年增11.89%,排名暫居第四。元大金9日股東會上總經理翁健特別強調,「我們對俄羅斯暴險零,對瑞士信貸遠低於同業。」在其他金控遭防疫保單及海外曝險地雷衝擊下,元大金既無防疫保單的情況之下,風險控管相對有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下半年美股台股跌勢不輕,成交價量齊減,然元大金主要獲利貢獻元大證券前5月挹注50.48億元,較去年同期僅少賺1.6億元;「小金雞母」元大投信則賺逾9.55億元,較去年增40%。日本豐田汽車TOYOTA的股價,今年以來漲幅達15%。(圖/黃威彬攝)「元大證很拚,日圓急貶,去年第四季開通『投資先生App』日股電子下單功能,歲末還邀Nasdaq、日本證券兩大交易所發表新年投資展望辦美日企業論壇,加溫話題」,「今年更加速率先啟用日股即時報價、開放熱門海外債電子下單等功能。」一名同業主管說,可看到元大開足馬力,開拓美日股海外標的市場。去年原已加碼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神巴菲特,今年四月一趟日本行,不但拉高日股能見度,股神還高喊繼續加碼,使得台灣投資社群也炸鍋議論「跟著股神錢進日股」,當其他投信公司重新推銷架上冷掉的日本基金商品時,元大投信手腳快,立馬募集一檔日本龍頭企業基金。「躬逢其盛!日股挑戰高點反映二重點,日圓兌美元的貶值,對於日本立國的高技術製造業幫助極大」元大投信接受CTWANT採訪回覆說,「當Made in Japan變成品質好且不貴,豐田Toyota、索尼Sony等與半導體材料科技基礎,有機會推升日股表現。」
中國金融監管趨嚴 金融時報:大陸前六月IPO招股外銀僅佔1.2%創14年新低
英國金融時報昨(11日)報導,截至今年前6月,外資銀行對中國首次公開招股(IPO)價值2.97億元僅佔1.2%,參與度已降至2009年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準,凸顯外銀在中國金融體系難以立足。美國迪羅基公司(Dealogic)2009年開始收集有關數據時,外資銀行參與約一半的IPO,但在去年僅參與3.1%,為開始記錄以來第三差。今年截至六月,則只參與金額2.97億美元的IPO,僅占總金額的1.2%,今年在中國股市進行的109宗IPO共籌資260億美元,不過沒有一間美國銀行參與其中,僅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擔任主辦銀行。過去三年,中國實施嚴格的防疫封控措施,也限制外銀進入中國市場,拉大了外銀在中國子公司和海外總部之間的距離。事實上,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在上海和深圳兩大中國股市,外銀參與近五分之一的IPO,此後比例逐年下降。某外銀亞洲分行的高級主管表示,在上海主辦IPO的銀行幾乎都是中國國內銀行,外銀在中國雖有分行,卻很少參與這些交易。與美國相比,中國IPO對機構投資人的依賴程度較低,而對散戶投資人的依賴程度較高。該主管指出,外銀的傳統模式不大適合中國市場。另一因素是中國實施不同的監管和盡職調查要求,國際銀行幾位高級主管表示,外銀經常對參與中國IPO猶豫不決,因為實在很難進行內部流程所需的盡職調查。有業界人士表示,由於外資行被要求參與A股交易,或被要求應該停止分配資源等配合措施,故愈來愈少參與國內市場交易。
陳致中已繳清150萬罰金 黃睿靚下月只要繳清百萬可免牢災
南港展覽館及龍潭購地案洗錢案,前總統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被判刑1年,併科罰金150萬元確定,陳致中已在11日入監,當天並向高雄地檢署繳清150萬元罰金,另陳致中與妻子黃睿靚被判沒收816萬多元美元不法所得,台北地檢署擬自先前特偵組查扣2人自瑞士匯返台灣的「海角7億」約2100萬美元部分或扁家被查扣大批資產中執行。另黃睿靚遭判刑10月,併科罰金100萬元,緩刑4年,須支付公庫100萬元確定,台北地檢署已通知黃女公庫帳號,據了解,北檢給予黃的匯款期限至6月,只要黃女匯款入帳,即獲緩刑免坐牢。陳致中、黃睿靚夫婦因「聽媽媽的話」,提供海外帳戶協助母親吳淑珍洗錢,因此陳致中被依洗錢罪判刑1年,併科罰金150萬元確定,黃睿靚判刑10月,併科罰金100萬元,緩刑4年,並給付公庫100萬元確定,2人另遭沒收816萬多元美元(約2.4億台幣)的不法所得。陳致中11日入監時,已向雄檢繳清150萬元罰金,另黃睿靚部分,北檢已通知她公庫帳號,繳款期限至6月間。至於2人另遭沒收不法所得816萬多元美金部分,北檢擬自當時特偵組查扣2人自瑞士匯返的「海角7億」或扁家大批資產中執行。「海角7億」緣於吳淑珍2006年將Carman公司美金1600萬轉至胞兄吳景茂瑞士信貸銀行帳戶,艾格蒙聯盟懷疑洗錢,通報調查局洗錢防制中心,前調查局長葉茂盛將此情資通報前總統陳水扁,扁家遂展開海外資金大挪移。吳淑珍指示兒子陳致中夫婦另開帳戶轉匯,陳致中夫婦遂通知瑞士日內瓦美林銀行人員來台辦理開戶手續,2007年錢陸續匯進美林、蘇格蘭皇家庫斯銀行,因資金達2100萬美金,折合新台幣7億多元,遭瑞士檢方凍結,並請求台灣司法互助,正式引爆扁案。特偵組偵辦後,陳致中夫婦尋求認罪協商,同意將美林、庫茲銀行2100萬美金、匯回指定的台銀帳戶,瑞士從2010年5月21日匯款,至同年12月共匯回15次。北檢自2011年、2014年2度向特偵組取得「海角7億」中的49檔外幣有價證券進行變現,卻因組合複雜,不易變價,北檢請求台銀協助,2015年全數變現約2億5000萬,已先執行吳淑珍4案判刑確定的2億罰金。另特偵組2009年曾查扣大批扁家房產及資產,包括扁名下9筆土地,包括台南縣官田老家的土地、民生寓所土地及人文首璽土地等,也一併查扣地上的5棟建物。特偵組當時也查扣扁家的銀行存款及股票資產,包括吳淑珍名下800萬元定存、陳致中夫婦在銀行的12筆定存,共計2110萬元,以及陳致中在華南永昌證券持有36檔、70萬股的股票,當年市值2453餘萬元。
不滿持續升息「恐引發嚴重衰退」 馬斯克吐槽:聯準會資料太舊
美國聯準會(Fed)2022年暴力升息,雖然成功遏制通貨膨脹,但反而讓整體經濟出現嚴重動盪,不少體質不佳的企業也因此倒閉。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就發文呼籲「別再升息了」,更表示「平緩的衰退已經來臨,如果繼續加息,將會引發嚴重的衰退」。其實不單是這次,從2022年開始,馬斯克就多次批評Fed暴力加息地緊縮政策。而這次他在回應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的推特發文時表示,他認為Fed手上的資料太慢,不符合目前市場情況。馬斯克認為「平緩的衰退早已到來,他甚至舉例「煤礦中的金絲雀(美國矽谷銀行)死了,最堅定的礦工(瑞士信貸)也死了,墳墓很快就被填滿。」之後馬斯克也表示,如果Fed繼續升息的話,將會引發更加嚴重的衰退。至於市場經濟資料方面,馬斯克也自認透過特斯拉、Starlink與推特等企業,他腦袋中所擁有的急時全球經濟資料是非常快速且完整的。就有人分析,馬斯克的言論不無道哩,透過特斯拉的銷量,可以推斷消費市場的景氣,透過推特的廣告投放,可以判斷企業的運作狀況,透過Starlink的發射與組裝,可以判斷全球供應鏈市場與零組件的情況。雖說馬斯克厲言痛批,但一些策略師仍認為通貨膨脹的問題才是大事。目前市場預期美國Fed將在周三上調1碼(25個基準點利率),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可能是Fed最後一次升息。
亞昕簽下中和2000坪合建案 估今年百億案量入帳
亞昕國際(5213)今(18)日召開董事會,會後公告與地主家泰建設等簽訂新北市中和區圓通段合建案,基地面積約2148坪,預計總額約80億元,亞昕表示,該案位於新北市具備人口紅利及完善生活機能、公共建設之行政區,有助該區房市剛性需求不墜,預計今年將有百億案量完工入帳。亞昕近年積極延伸營建事業版圖從雙北市至桃園、苗栗、台中及海外的馬來西亞地區。其中苗栗「昕見築」順利完銷且預估今年底將完工入帳交屋。亞昕透露,緊接著近日也在苗栗頭份中央段,也透過部分買賣、部分合建的方式,整合約800坪基地,可銷售總額約20億元。此外,今年度共有台北「亞昕華威」、林口「昕聯心」、桃園「向陽」、苗栗「昕見築」及台中「一緒」等,合計百億以上的完工入帳案量,助力今年營運良好成長。近期,矽谷銀行倒閉、瑞士信貸破產,各界憂心骨牌效應,但美國聯準會仍持續升息,央行繼續跟進,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亞昕董事長姚連地認為,2023年房市量縮價穩,2024 年可望好轉。今年度將持續積極整合、購地佈局,且因應銀行土建融成數管制,從單純購入土地開發方式,改增加合建、都更危老案源比重,除了可確保土地案源不間斷外,同時可收提昇自有資金運用效率及分散經營風險之效益,從而可以看出亞昕的土地案源布局策略靈活度。
「最後的股東會」瑞信董座首度道歉 透露本以為能轉虧為盈
根據路透社報導,瑞銀(UBS)與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併購案,在周二 (4日)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暫時許可,與此同時,傳出英國央行(BOE)也已批准瑞銀收購瑞信的英國業務,英國是瑞信在瑞士以外的最大市場之一。收購瑞信的行動,將使瑞銀成為資產超過 3 兆美元的財富管理巨頭,但在這之前,瑞銀需要先取得 58 個國家的同意,才能完成這筆併購案,且完成交易的時間拉得越長,瑞信就越難保住業務。外電同時也預測併購案過後,全球將裁撤最多3萬6000個職位,相當於3成人力。不過,目前兩家銀行尚未正式請求歐盟批准併購交易,雖然已獲暫時許可,但後續仍須向歐盟提出申請,啟動為期 25 個工作日的交易初步審查,待歐盟正式批准後,才算真正取得同意。根據歐盟併購條例,若企業未先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批准,將面臨年度總營業額 10% 的罰款。瑞信董事長阿克塞爾萊曼(Axel Lehmann)在週二(4日)最後的股東大會上首度發聲,他向股東說明自己對「無法阻止市場對瑞信失去信任」感到非常抱歉,坦言最終奈些負責掌舵的人都有責任,包括自己在內。萊曼在會上表示,他能理解對於事態發展感到失望、不知所措或大受影響的人們反應,並稱公司直到最後都致力於尋求解決方案,但結果只有合併或破產兩條路。對於這場收購交易,不論是瑞信或瑞銀的股東都沒有機會對交易進行投票。萊曼提到,他一直相信銀行會成功「轉虧為盈」,但隨著事態快速演變,他才明白已經無力挽回;瑞士央行副行長史萊哲(Martin Schlegel)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若在上月沒有將瑞信出售給瑞銀,不僅瑞信已經破產,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可能已經發生。
市場快訊》瑞信AT1歸零,市場不理性恐慌?
瑞士信貸爆發財務危機後,儘管瑞士央行表示將提供流動性援助,瑞士銀行也宣佈正式收購瑞信,但後續影響持續發酵。瑞信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一夜歸零,歐洲其他銀行所發行的AT1債券也連帶受到影響。市場是否過度恐慌?投資人又該怎麼辦?鉅亨觀點:1. 先了解AT1到底是什麼?自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為了防止金融部門的危機再次蔓延,銀行因應監管機構的要求,發行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Bonds , AT1)來建立吸收損失的緩衝區。就好像一台汽車的潰縮區,受到撞擊時消耗力道來達到緩衝的作用;也可以理解為當銀行狀況出問題時,AT1及股票都會成為率先受到衝擊的最前線。那既然AT1的求償順位這麼後面,為什麼投資人還願意購買?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銀行很安全、不會倒,且它提供比一般債券更高的利率、足以吸引投資人的高報酬。2. 為何這次瑞信AT1秒變壁紙?一般而言,債券持有人的清償順序應高於股東,因此大部分傳統的AT1債券是當銀行倒閉清算、股東權益全部賠光後,AT1才有可能減記為零。但,瑞信比較特別!瑞信在AT1契約條款中表示,當監管機構認為銀行無法持續經營且資本金不足時,AT1可以直接減記為零也因此瑞信這次在還保有部分股東權益的情況下, AT1優先被全額減記,使持有人被迫承擔銀行破產的虧損,也連帶影響到歐洲其他銀行的AT1陷入拋售潮。但歐洲大部分AT1債券的清償順序與瑞士不同,普通股權仍然是最先吸收損失的工具,因此持有歐洲其他銀行AT1債券的投資人不需過度擔心。3. 危機已化解,不需過度恐慌大多數投資人不大會直接購買AT1債券,因此大家也會擔心,這次事件是否會從機構法人轉嫁到共同基金的持有人身上呢?我們針對各大基金公司持有的AT1債券的占比發現,絕大部分基金的持有比重為零,僅有少數的基金曝險部位小於2%。因此,一般共同基金的持有人的確不需要過度恐慌,且這件事目前對整個金融體系以及全球市場的傷害不大,波及到瑞士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的機率也非常小。鉅亨投資策略投資要分散,降低踩雷機率我們仍然建議資產不要過度集中,比起直接購買可能一夜歸零的海外債券,更應該投資分散在上百、上千檔股債的共同基金,來避免單一市場的波動風險。從這次的瑞信事件也可以發現,就算你踩到AT1歸零的雷,只要基金投資標的夠分散,對淨值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投資雷達》美公債為何是最有潛力資產?投資雷達》又愛又恨,南非幣怎麼看?
國際金價飆揚破歷史高點在即 上看2600美元
歐美銀行接連爆雷讓避險情緒沸騰,加上聯準會(Fed)可能放緩升息,國際金價近來飆揚,不僅還有上漲空間,而且即將摜破歷史高點並停留在高檔,有分析師甚至預測金價上看2,600美元。金融服務公司CMC Markets分析師Tina Teng指出,美元和美債殖利率可能因Fed的利率決策轉向續跌,促使金價再次飆漲,她預期黃金交易價會來到每盎司2,500美元和2,600美元之間。矽谷銀行一夕倒閉,瑞士信貸被瑞銀集團收購,銀行股受創崩跌,投資人爭相湧入黃金與美債等避險資產。國際金價20日一度站上2,000美元大關,觸及去年3月以來的1年高點,22日(周三)倫敦現貨金價漲0.3%,來到每盎司1,945.55美元 。自3月初矽谷銀行爆發擠兌恐慌後,金價漲了1成左右。金融數據供應商Refinitiv數據顯示,金價的歷史高點在2,075美元,係於去年8月所創。全球各大央行對黃金儲備的需求,料也會進一步推高金價。惠頓貴金屬(Wheaton Precious Metals)執行長史莫伍德(Randy Smallwood)表示:「央行買金動作不斷,對黃金長線來說是個好兆頭。」該公司預測金價將漲至2,500美元。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資料,央行巨量收購之下,黃金需求在去年飆到11年高點。各大央行去年總計買進1,136噸黃金,創55年來新高。國際信評機構惠譽旗下的Fitch Solutions預測,金價「未來幾周」將重返2,075美元的歷史高點。而且鑑於「全球金融動盪」的展望,金價「相較疫情前的水平,未來幾年會維持在高檔」。Fed台北時間周四凌晨發布最新決策,投資人密切關注其對金價的影響。市場預期Fed有近9成機率升息1碼。貴金屬公司MKS Pamp金屬策略部門主管希爾斯(Nicky Shiels)指出:「總體而言,Fed 必須在通膨高漲及經濟衰退之間做選擇,無論何種結果對黃金都是利多。」她預估金價將衝到每盎司2,200美元。
台人投資瑞信AT1踩雷16億 國泰金批評瑞士當局
瑞士信貸AT1債全數歸零,恐不合法?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瑞信與瑞士銀行合併記者會上,瑞士金融監理單位Finma表示,瑞信的資本及流動性都符合要求,李長庚重話說:「那憑什麼去註銷瑞信的AT1?」強調應協助國人,對於投資16億元的瑞信AT1向瑞士當局爭取權益。金管會已公布,到2月底銀行、保險及證券對瑞信的總曝險金額1,556億元,都沒有投資AT1債,但是國人在銀行財管部門買到16億元瑞信AT1,這部分李長庚主張,應可想辦法替國人的投資爭取權益。李長庚指出,在瑞士政府的主導下,瑞信與瑞士銀行的合併若順利進行,法人投資的所有的債券,除了AT1,債權更能確保,因為未來就是轉換為瑞銀的債權,對投資者債權更確保。但是台灣五家銀行的財管客戶有投資16億元的AT1部位,李長庚說自己與法律界先進請教此問題,依照瑞信AT1的發行條款,政府在「極端情境」下可以註銷AT1債券,但這項動作是有前提的,可是在瑞信與瑞銀合併的記者上,Finma強調瑞信的資本與流動性都符合要求,即然都符合要求、都正常,那Finma憑什麼去註銷瑞信的AT1,李長庚說:「這是非常非常特別的案例,應向瑞士當局爭取權利才對!」李長庚表示,在2007年時亦有金融機構退場合併,當時股票與AT1債券同時註銷,這次股票還在,但瑞信的AT1卻歸零。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在Finma宣布註銷瑞信AT1債後,歐洲央行(ECB)隔天馬上跳出來說這是很特殊的特例,因為照理AT1債權應是優於股票,這規則不會有任何改變,林昭廷呼籲法人,不要因為一個特例就認為AT1就都是要如此處理,「不應將特案當通案」國壽對瑞信有340億元的曝險,但主要都是主順位債券及國際板債,林昭廷說目前不會有損失,也不用認列信用減損,且目前價值已回升顯著;另外國壽投資其他金融機構的AT1約有新台幣100多億元,其中歐洲有20多億元,評價都是非常良好,目前並沒有特別的地方。
瑞信AT1債券「變壁紙」殃及國人 5銀行客戶踩雷近17億元
瑞士信貸遭瑞銀集團併購,先前發行的160億瑞郎、額外第一類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等於宣布變成壁紙;金管會昨日公布最新清查結果顯示,國內有5家銀行客戶持有瑞信AT1債券,若包含基金在內,國人踩雷金額逼近新台幣17億元,恐將血本無歸。金管會表示,國內銀行端並沒有持有瑞信AT1債券,保險、證券投信機構本身並沒有踩到雷,但5家銀行財富管理有客戶受害;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本國銀行客戶持有瑞信相關金融商品曝險達571億元,其中持有瑞信AT1債券金額近17億元,已被全數註銷。分析師表示,去年股債大跌後,銀行學到教訓,加上金管會叮嚀,已將金融商品連結的風險分散;若AT1債券是瑞士信貸風暴最後一檔有問題的金融商品,這場風暴應該可以到此止息,因為AT1債券也較為分散、問題不大,現在最怕後續還有未爆彈,且一個接著一個,投資市場信心受到衝擊,股債恐震盪到下半年。分析師認為,美國聯準會若這次能因為金融市場連續的負面消息,而少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這對市場是正面影響,可沖淡美國區域銀行連續倒閉、瑞士信貸等風暴,有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金管會也統計,另有17家銀行銷售其他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發行的AT1債券給客戶,金額高達345億元,對象多以專業投資人或高淨值資產客戶,幾乎沒看到散戶的蹤影,相關發行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都屬於穩健經營的狀況。投信基金AT1債券方面,證期局統計,截至於今年2月底為止,國內投信基金未持有瑞士信貸AT1債券;至於國人持有的境外基金,投信投顧公會仍在統計當中,確切數據尚待更新。
金融風暴非憑空杜撰 立委籲提高存款保險額度
近來國外金融機構接連爆發危機,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在瑞士政府協調下,出售給瑞銀集團;美國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標誌銀行接連倒閉。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張其祿、總召邱臣遠今(21)日開記者會指出,金融風暴絕非憑空杜撰,呼籲政府重新調整金融風險評定、調升資本適足率、充分揭露風險,提供更多事前預警,並研擬提高存款保險額度上限,為可能發生的連鎖風險打好預防針。張其祿表示,台灣之前因防疫險引起保單之亂,讓許多產險、保險業者的母公司金控在面對「淨值保衛戰」時,用增資及資產重分配方式應對;矽谷銀行正是因為宣布增資22.5億美元,用來改善資產負債表,結果引發市場恐慌與大量擠兌,光是3月9日一天,就被擠兌420億美元,增資計畫失敗,在48小時內迅速倒閉。他質疑,當前國內數家金控仍在「增資」、「資產重分類」救淨值,是否有足夠能力趨避風險?張其祿指出,日前美國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標誌銀行接連倒閉,其中矽谷銀行及標誌銀行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Silvergate Bank 將依美國監管程序進行自願清算。然而有專家機構認為「現在說爆完了,恐還言之過早」,雖然市場認為美國升息態度稍微放緩,但歐洲央行並沒有,依舊升息2碼,當市場利率越高,債券價格越低,因此,金管會必須掌握台灣的金控是否因投資海外債券,或持有海外金控金融商品而有連動影響。邱臣遠指出,除了已經宣布倒閉的銀行外,現在包括美國第一共和銀行、德國德意志銀行等大銀行也陸續傳出危機,金融風暴絕非憑空杜撰,政府必須提前做好因應對策。邱臣遠表示,矽谷銀行危機讓民眾擔憂存款安全,台灣的存款保險是由中央存保公司提供每一存款人最高300萬元保額;然而保額上限上一次調整已經是民國100年的事情,應提高存款保險額度上限,保障民眾身家財產,強化民眾對金融機構的信心。邱臣遠指出,中小企業存戶的錢是救命錢,政府應照顧到其營運周轉需求,給予全額保障,並提供急用提款的管道,以免引發企業周轉不靈的連鎖反應。邱臣遠說,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政府曾短暫施行存款全額保障,2015年立法院財委會就有提案建請研擬提高額度到500萬元,如今面對詭譎多變的金融局勢,中央存保除了研議調高費率,也應審慎思考提高10多年不變的國人存款保障。
投資人擁抱風險資產 比特幣漲破28,000美元
瑞銀宣布以32.5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後,投資人再度擁抱風險資產,激勵比特幣價格在19日衝破28,000美元,進逼3萬美元大關,但專家認為目前市場過熱,短期內比特幣價格可能向下修正至25,000美元。加密幣價格追蹤網站Coindesk資料顯示,20日盤中比特幣價格上漲3.5%至28,309.35美元,與去年11月21日低點相比已反彈74%以上。數位資產管理公司BitBull Capital執行長狄帕斯卡爾(Joe DiPasquale)認為,比特幣接下來將測試3萬美元大關,但市場基本面不足以支撐價格。他表示:「從技術面來看,目前比特幣價格反映市場過熱,估計近期內價格將向下修正至25,000萬美元。未來3天內左右市場行情的關鍵就是聯準會決策會議,而多數分析師預期聯準會將升息1碼。」
瑞士銀行977 億收購瑞信 美股開盤主要指數漲跌互見
在瑞信和矽谷銀行出現財務危機後,加劇投資人對金融穩定的廣泛擔憂,各國央行決策者正急於提振市場信心,像是美國聯準會(Fed)就聯手五大央行宣布採取協調行動,透過美元互換安排提高流動性,以緩解全球金融體系的壓力,另外,瑞銀宣布已 30 億瑞士法郎收購瑞信,美股20日開盤,三大大指數漲跌互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109 點,或 0.3%,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 0.13%,而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下跌0.36%。在瑞士政府策劃瑞銀強行收購瑞士信貸後,20日股市上漲,象徵著世界各國政府為遏制威脅銀行業的危機,做出的最新努力。根據外電報導,為了幫助瑞士信貸銀行度過危機,瑞士總統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由瑞士銀行以32億美元,約新台幣977 億的價格收購瑞士信貸,合併後的銀行將擁有 5 兆美元,約新台幣152兆的資產,收購瑞士信貸。不過瑞信價值172億美元的次級債券,將遭到註銷淪為壁紙,20日一開盤,瑞信股價立刻爆跌65%。就在瑞銀宣布收購交易後不久,美國聯準會也聯手五大央行,包括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士和歐洲央行,提供每日美元借貸,直到4月底確保美元的流動性,來避免銀行危機。據《路透社》報導,儘管銀行業動盪,聯準會預計22日仍會堅持升息一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