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
」 瑞士信貸 外資 美股 瑞信 台積電來台25年還是掰了 瑞信台北分公司5月底熄燈
又一家外資券商撤台。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25日宣布,金管會已同意瑞士商瑞士信貸台北證券分公司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案,最後營業日為5月31日,這是繼2020年8月17日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撤台後近五年第二例,不過,高晶萍強調,目前在台外資券商仍有12家,且在台經營穩定成長,目前12家沒有表示有撤台打算,未來會持續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深耕台灣。高晶萍指出,瑞士信貸在1998年時就來台設立分公司了,在台存續期間近26年,在台主要有三項業務,證券、期貨經紀業務、擔任瑞信銀行倫敦分行境外結構型商品在台發行人,在證券、期貨經紀業務2023年市占率分別為0.107%及0%,自2023年11月起就不再接受客戶委託買賣,且已協助現有客戶轉移至國內其他業者,該分公司終止營業,對國內證券期貨業影響尚不重大。至於已銷售的境外結構型商品達237檔、規模有2.2億美元,投資人權益由瑞士銀行完全承擔。高晶萍指出,此次撤台是因為母集團瑞士信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redit Suisse Group AG)在2023年6月12日被瑞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UBS Group AG)完成收購,因此進行二家公司的全球據點整併作業。配合集團規畫,瑞士信貸台北證券分公司已申請解散及終止營業,並規劃最後營業日為2024年5月31日。高晶萍指出,截至2023年6月底止,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共34名員工,其中10名將轉任集團其他公司、10名申請退休、14名員工資遣。金管會表示,瑞信台北證券分公司相關安排均已和員工達成共識。高晶萍指出,2020年8月17日終止營業的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也是因為德意志銀行集團德國總部(Deutsche Bank)在2019年7月對外發布集團組織重整計劃,將專注於銀行業務,並全面裁撤全球證券交易業務,因此德意志證券台北分公司配合集團規畫申請終止營業。金管會統計去年度在台的外國專營證券商有13家,其2023年經紀業務量較2022年度增加6.02%,顯示外國證券商在台經營穩定成長;金管會為營造穩健金融市場與友善金融環境,吸引國際資金來臺投資及進行財富管理,近年來積極開放多元金融商品與投資管道、拓展金融機構業務範疇以提供優質服務及推動各項重要政策,並持續鼓勵國際金融機構深耕臺灣。
12歲女童腹痛半年竟是愛吃頭髮惹禍! 堆積太久成「糞石」
12歲林姓女童由於不明原因半年以上腹痛難耐、噁心想吐及便秘,到醫院檢查卻發現在胃部、十二指腸及小腸中卡著大量的食物殘渣,且竟被許多頭髮串連在一起,導致堆積太久而形成「糞石」,後來發現是女童愛吃頭髮才導致病因,在經過治療後也戒掉異食癖,手術過後也成功取出糞石。半年前女童開始出現腹痛且頻率增高,當時父母帶至其他醫院檢查卻都沒有發現異常,直到花蓮慈濟醫院做電腦斷層才發現問題。兒童外科楊筱惠醫師表示,一般在X光或超音波影像上看到的陰影,會被認為是正在消化中的食物,而女童的十二指腸不正常脹大。藉由電腦斷層影像,觀察到在胃部和十二指腸中各有一大塊食物殘渣,小腸中則有二小塊,於是安排女童做腹腔鏡微創手術,將卡在腹中的糞石掏出。手術中,醫師發現食物殘渣中竟摻雜許多頭髮,髮絲和食物相互糾纏打結,把一塊塊糞石串在一起,甚至在小腸中形成類似腸套疊的效果,將糞石全部取出後還可看見完整、未經咀嚼的金針菇,代表女童不僅有異食癖,咀嚼習慣也較不好,會直接吞嚥食物。林爸爸表示,女童3歲左右就發現有吃頭髮或橡皮筋的情形,卻沒想到經年累月竟影響到健康。解決腹痛原因後,為了改善女童異食癖的狀況,醫師安排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合作常駐院內的藝術治療師的介入治療後,順利幫助女童改掉吃頭髮的習慣,父母親也加強在生活中督促女兒。通常異食癖(Heterophils)是指在攝食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嗜好,對通常不應取食的異物,如泥土、油漆等,進行難以控制的咀嚼與吞食,可導致多種併發症產生;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精神心理因素、微量元素的缺乏等相關。楊筱惠醫師提到,除了頭髮或橡皮筋等較細小的東西,一般孩童誤食異物,可能會卡在食道跟氣管銜接的狹窄處、胃和十二指腸之間的幽門、小腸與大腸之間的迴盲瓣。若異物仍在食道中,醫療團隊會利用胃鏡取出,但如果已進入胃部,則靜待一、二日觀察是否能順利排到小腸。另外楊筱惠醫師呼籲,若家長發現孩子有異食的傾向,除制止不當行為,也要關心孩子的心理狀況,必要時尋求專業醫療的協助,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透過手術取出糞石,食物和頭髮互相糾纏把糞石串在一起。(圖/翻攝自花蓮慈濟醫院粉專)
今年5周內840億資金爆買日股ETF 「這一檔」過熱被多次停牌
中國大陸A股持續低迷,投資人紛紛把眼光看向海外,特別是東京證券交易所,於1月11日重返亞洲市值最高交易所。中日兩國媒體都發現,近來日本股票交易所ETF湧進大量買盤,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其中,在上海證交所販售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因為交易過熱,連續多日被暫停交易。《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在今年以來的5周內,已經有超過4000億日元資金、相當於840億台幣流入海外的日本股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創出半年新高,「外國人需求」成為近來推升日本股市的原因之一。其中,由美國貝萊德集團(BlackRock Inc)管理的世界最大的海外日本股票ETF「iShares MSCI Japan(EWJ)」在同一期間流入了7.9億美元,截至1月31日,管理餘額達到152億美元。在海外上市的日本股票ETF的整體餘額達到777億美元,創出可通過EPFR追溯數據的2002年以來的新高。貝萊德日本ETF事業部長越前谷道平表示,美國主要是養老金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在調整各國、各地區的持有比率之際使用ETF的情況較多。今年以來,對日本股票ETF的需求急劇增加的是中國市場,報導表示,1月17日至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部分暫停「華夏野村日經225ETF」的交易,因為隨著買入量的增加,交易價格大幅超過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單位份額的淨資產價格),由於中國有外匯管制,因此被要求提醒投資者注意。《日本經濟新聞》也發現,像是深圳的「工銀瑞信大和日經225」,今年1月跟去年12月比較起來,交易額也成長了18.9倍;上海的「華安三菱日聯日經225」也成長15.3倍,而被停牌的「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則是成長19.1倍。數據顯示,美國、中國、韓國以及德國等海外市場交易的20隻主要日本股票ETF,1月的交易金額為日均12.3億美元,與2023年12月相比增至2.1倍。為了滿足新的投資需求,基金公司推出ETF、增加數量的動向也在推動交易的增加。不過中國媒體派出多位投資專家來「滅火」,像是中金公司指出,日本短期市場可能面臨增長和貨幣政策的「逆風」,不建議過度追高;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以過高的溢價購買日經指數是極其不明智行爲,因為同類產品會大量供應,直至溢價消失甚至折價,呼籲基金銷售人員反覆耐心提醒保護散戶。
瑞士擬提新規防銀行擠兌 業者憂:客戶恐撤資削弱競爭力
據外媒引述多位消息人士透露,瑞士當局及包括瑞銀集團(UBS)在內的多家銀行,正在商討新措施,希望能防止銀行出現擠兌(Bank Runs),但此舉可能會影響數以10億美元計的存款。在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事件爆發後,瑞士廣泛重新檢討銀行系統的努力部分。根據報導,這些會談是對瑞士銀行業規則進行更廣泛審查的一部分,旨在針對瑞士頂級銀行。正在討論的措施包括分階段提款、徵收退出費用,以及對於長期的存戶給予更高的利率獎勵,也在討論之中。目前,UBS等頂級銀行和財富客戶將成為這些措施的目標,瑞士央行和瑞士財政部參與其中,但目前談判處於早期階段。瑞士財政部的一名官員表示,銀行擠兌問題是對瑞士「大到不能倒」的監管框架進行總體評估的一部分。並補充道,瑞士政府將於明年春季發表相關報告。瑞士經濟高度依賴金融業,2020年,瑞士銀行業的資產約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毛額的500%,數字約為美國的五倍。其中瑞銀、奧合國際銀行(Raiffeisen Group)、蘇黎世州銀行(ZKB)和瑞士郵政銀行,被視為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因為這些銀行的破產,可能嚴重損害瑞士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今年稍早時,美國一些地區性銀行和瑞信遭遇到大規模的存款擠兌,導致一些銀行倒閉,監理單位不得不出手干預,以防止更大規模的金融危機爆發。此後,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一直在努力應對銀行擠兌的風險,但處於數位銀行和網路時代,擠兌的速度之快,一家銀行可能隨時因為醜聞而倒閉。瑞士央行行長喬丹(Thomas Jordan)周三(1日)表示,瑞士信貸的案例清楚表明,客戶存款外流的速度和範圍,可能比現有監管規定所假定的要快得多,流動性監管方面必須適應存款可能更快、更大規模外流的新現實。但部分人士指出,新規定可能削弱銀行競爭力,或是出現更極端的情形,可能迫使客戶搶先撤資,且如果只在瑞士推出的話,它們相當於在懲罰瑞士銀行。
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出爐 瑞士全球第1、台灣排名第12
瑞信研究所(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日前公布《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其中瑞士以人均收入68.52萬美元位居榜首,台灣則是以27萬3790美元身家居全球第15名。但倘若以財富中位數來看的話,台灣中位數平均收入為10萬8000美元,位居全球第12。瑞士銀行集團(UBS AG)15日發布《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報告中指出,截止至2022年底,全球私人財富總額為454兆4000億美元,相較於上一年約減少11照3000億美元,減幅約2.4%,其中個人人均財富部分為8萬4718美元,減少約為3198美元,減幅約為3.6%。會導致出現如此減幅,主要是許多貨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出現貶值所導致。而在個人平均財富排行部分,瑞士以68.52萬美元位居榜首,其次是美國的55.135萬美元位居第二、第三則是香港55.119萬美元。而台灣在這份榜單中以27.379萬美元位居第15名,平均資產相較於前一年減少1.893萬美元。如果來到財富中位數排行榜來看的話,其中比利時以24.994萬美元位居第一,第二則是澳洲,金額有24.745萬美元,第三仍然是香港,金額有20.241萬美元。而台灣則以10.825萬美元位居第12名,平均資產相較於前一年減少3720美元。(圖/翻攝自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
受股市和債市影響 去年全球財富縮水2.4%
最新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股市和債市遭遇亂流,導致全球財富減少2.4%,此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財富縮水,並讓百萬(美元)富豪人數減少350萬人,北美和歐洲為重災區。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與瑞銀(UBS)15日公布的2023年《全球財富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財富減少2.4%,降至454.4兆美元,主要受到投資資產跌價拖累。每位成年人平均財富下滑3.6%,降至84,718美元。報告顯示,全球百萬(美元)富豪人數減少350萬人,總計5,940萬人。全球1%富人的財富比重由45.6%下降至44.5%,主因是去年股市和債市崩跌,造成富人財富嚴重縮水。至於較能衡量個人財富的全球人均財富中位數,去年增加3%至9,167美元。瑞信與瑞銀指出,全球財富是計入金融資產與房地產等非金融資產,再減去負債。全球財富受到價格變化、貨幣波動、通膨和利率影響。美元升值與通膨雖影響去年的財富變化,但去年全球股市與債市下挫6.8%,總計損失19兆美元,對全球財富帶來最大的衝擊,特別是對富裕國家。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北美與歐洲,總計流失10.9兆美元。以國家來看,擁有最多超級富豪的美國,去年財富流失金額也高居全球之冠,其次是日本、大陸、加拿大和澳洲。美國人的金融資產整體下滑9.1%,主要因為股票和共同基金重挫20.5%。不過房地產上漲則略抵銷股市的虧損,房地產升值讓非金融資產增加12.7%。加拿大人去年的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雙雙萎縮,分別下滑6.5%和10.4%。瑞信與瑞銀估算,資產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超級富豪人數減少22,490人,降至243,062人。不過預期全球超級富豪人數將逐漸增加,2027年前將達37.2萬人。報告預測,未來五年全球財富將增加38%,總額將達629兆美元,主要受到中等收入國家推動。
「最後的股東會」瑞信董座首度道歉 透露本以為能轉虧為盈
根據路透社報導,瑞銀(UBS)與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併購案,在周二 (4日)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暫時許可,與此同時,傳出英國央行(BOE)也已批准瑞銀收購瑞信的英國業務,英國是瑞信在瑞士以外的最大市場之一。收購瑞信的行動,將使瑞銀成為資產超過 3 兆美元的財富管理巨頭,但在這之前,瑞銀需要先取得 58 個國家的同意,才能完成這筆併購案,且完成交易的時間拉得越長,瑞信就越難保住業務。外電同時也預測併購案過後,全球將裁撤最多3萬6000個職位,相當於3成人力。不過,目前兩家銀行尚未正式請求歐盟批准併購交易,雖然已獲暫時許可,但後續仍須向歐盟提出申請,啟動為期 25 個工作日的交易初步審查,待歐盟正式批准後,才算真正取得同意。根據歐盟併購條例,若企業未先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批准,將面臨年度總營業額 10% 的罰款。瑞信董事長阿克塞爾萊曼(Axel Lehmann)在週二(4日)最後的股東大會上首度發聲,他向股東說明自己對「無法阻止市場對瑞信失去信任」感到非常抱歉,坦言最終奈些負責掌舵的人都有責任,包括自己在內。萊曼在會上表示,他能理解對於事態發展感到失望、不知所措或大受影響的人們反應,並稱公司直到最後都致力於尋求解決方案,但結果只有合併或破產兩條路。對於這場收購交易,不論是瑞信或瑞銀的股東都沒有機會對交易進行投票。萊曼提到,他一直相信銀行會成功「轉虧為盈」,但隨著事態快速演變,他才明白已經無力挽回;瑞士央行副行長史萊哲(Martin Schlegel)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若在上月沒有將瑞信出售給瑞銀,不僅瑞信已經破產,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可能已經發生。
12星座月運出爐!金牛春風得意順風順水 牡羊須提防小人
時序來到4月,由占星女王艾薇所經營的浩瀚占星也分享了4月份12星座的運勢。其中3月的天運受到冥王星換星座、金星與冥王星四分的影響,可以看到美國的矽谷銀行倒閉,瑞銀合併瑞信等新聞,這一切只是開端,金融投資方面將會有更詭譎的狀況。4月的天運,會有水星與冥王星四分、水星逆行在金牛座,太陽合木星又四分冥王星、金星與土星四分等天象。很多人會遇到有人說話不算話;錯失原本能得到的機會;計畫與施行出現天差地別等現象,更重要的是要小心在交通上容易出現狀況。《CTWANT》也提醒各位讀者,艾薇的星座運勢主要是以上升星座來判斷,但各位讀者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太陽星座來做參考喔。上升/太陽白羊座幸運相伴,注意小人你將充滿活力和自信,在各方面都有不錯的運氣,特別是考運方面。然而,在生活和工作中,你可能會遇到一些意外的挑戰,使原本的計劃變得亂七八糟或不如預期。此外,財務方面可能會迷戀某些特定的事物而導致過度消費,而為了賺取額外的收入,你可能會讓自己過於勞累,或招惹了小人。在感情方面,你可能出現主動對你示好的對象,是否要接受這段關係將讓你傷透腦筋。上升/太陽獅子座莫當爛好人你在解決問題時,建議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因為你會因此獲得很好的靈感。此外,你需要避免自己當爛好人,不然可能會因為別人的事情而影響到自己的正事,所以你需要學會拒絕他人。在工作上,你的表現很優秀,在人群面前將會有絕佳的表現。在金錢使用方面,你需要花一些時間來規劃,不要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在感情方面,你可能會有安全感不足或擔憂的情況,但需要避免不必要的猜疑和擔憂。上升/太陽射手座容易有財務壓力單身的你在最近擁有絕佳的異性緣,而你的心態就像是沙灘中尋覓一顆珍珠般的尋找真愛,你需要把握機會,但也要保持謹慎的態度。在工作方面,你相當忙碌,但不必擔心,因為你會有貴人相助。如果你想轉換跑道,與朋友多交流,可能會有機會實現。但在財務方面,你可能會有錯失機會的感覺,因此近期可能會有一些財務壓力。上升/太陽金牛座春風拂臉你的生活與工作暫時脫離了忙亂的狀況,之前的努力也得到不錯的回報。這讓你的心情如同春風拂臉般愉悅。然而,當你遇到問題時,會因心急而不小心引發爭吵,而你需要記住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在與情人相處時,要避免意氣之爭,保持的聆聽與體諒的態度,這有助於感情的穩定。如果你是單身,那麼在四月中旬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桃花運有越來越好的徵象。上升/太陽處女座展現卓越抗壓力在四月中旬之後,你容易遇到的計劃被打亂的狀況,但最終你能夠成功克服困難並解決問題。你需要做的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在工作方面,你的表現得到了主管的讚賞和信任。你很享受在工作中做出貢獻與成就感的感覺。在感情方面,你與情人之間的相處非常愉快,儘管他可能不夠甜言蜜語,但你能感受到他很關心你、在乎你。要記得和他保持良好的溝通,共同經營感情。上升/太陽摩羯座工作委與重任工作上會被委與重任而有繁忙的狀況,這些事情發展的與你的想法相左。然而,你不需要擔心,因為在工作上有貴人相助,當你需要幫忙的時候,請大膽的提出你的需求。財運上會有急促的狀況,需要儘早的調整收支,以避免財務壓力。但是,感情上為了製造彼此之間的共同回憶而有花大錢的狀況。兩人相處上看似還不錯,但事實上你有很多不滿的感受沒有表達出來。要注意適時的溝通,以維持良好的關係。上升/太陽雙子座扭轉頹勢在四月上旬,你會感覺自己的運氣還不錯,不過在中旬之後開始有種逆風的感覺,許多事情與當初預想的相差太大,但你總是能夠扭轉頹勢,不用太擔心。雖然工作上會有些不耐煩的情況,但是你需要保持冷靜,深呼吸,梳理工作的狀況,實際上問題沒有那麼難處裡。此外,你的親和力強,會有主動送上門的桃花運,如果正在戀愛中,你將會感到幸福甜蜜的感覺。上升/太陽天秤座運氣逐漸好轉四月上旬之後,之前不順的狀況會逐漸變好,然而工作上還是會有些逆風的情形,你需要多加確認才能避免失誤。你會非常努力地付出工作上的努力,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錢去享受生活,你在四月的付出都將變成甜美的果實。單身的你雖然身旁有不少追求者,但真正符合你心意的對象卻很少,騎驢找馬是難以避免的狀況。戀愛中的你需要被捧在手掌心上的感覺,只是對方的白目態度讓你很想發火。上升/太陽水瓶座增廣見聞你喜歡增廣見聞的感覺,所以你在四月會有很多計畫,像是會去旅行、看一些有趣的書、與找朋友聊天,這些都讓你心靈獲得很大的滿足。在工作上你有很好的表現,有火箭衝天的衝擊力,非常有拚勁。但求好心切的認真態度也會讓你容易火山爆發。在感情方面,你可能會遇到前任再度出現,或是有來自遠方的緣分,桃花運非常好。不過在財運上,你需要在荷包與滿足自己慾望的翹翹板中取得平衡。上升/太陽巨蟹座桃花旺盛你的感情運相當旺盛,有不少喜歡你的人,但你需要細心觀察找到符合你心意的對象。此外,你的人際關係不錯,透過拓展人脈可以為未來帶來幫助。在工作方面,你的項目拓展順利且能力表現不錯,上司也容易成為你的貴人。當遇到問題時,透過多加溝通可以解決疑慮。然而,你需要注意財運方面,可能會有意外的支出,像是要多加小心以避免罰單或滯納金等狀況的發生。上升/太陽天蠍座偏財運強你的偏財運在四月很好,可以透過投資或合作為自己帶來不錯的收益。你將會有不少的回憶莫名的湧上心頭,對家庭關係和自身安全感也有著強烈的依戀。工作方面會有越來越忙的感覺,所幸有貴人相助,讓你有喘息的空間,你也會因為工作的關係而有額外的支出。感情上總有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需要你很用心的維繫這段關係。在外出交通上,需要多注意自身的安全。上升/太陽雙魚座工作需會妥協你在四月的財運相當不錯,甚至會有意外之財,但需要注意不要為了享樂而有過度支出的狀況。對於單身者而言,旅行可能會增加桃花運,有機會有不錯的邂逅。對於戀愛中的人,要好好溝通,避免吵架,有機會讓感情更加甜蜜。工作上,你需要學會放手,適時的妥協,不要想要掌控所有的事情或過於堅持,這樣才能讓你的工作運勢變得更好。
聯詠每股配息37元殖利率8.6% 法人:訂單回溫「季季高」
面板驅動IC大廠聯詠(3034)上周五(3月31日)公告股利政策,決議每股配息37元,若以收盤價431.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高達8.6%。去年受到庫存及面板等需求放緩,聯詠全年營收年減約18%至1099.5億元,稅後純益279.7億元,年減28%,每股純益45.9元,但仍來到歷史次高。聯詠在歷經去年下半年的面板驅動IC寒冬之後,今年初開始逐步有急單回流,預期第一季合併營收有望繳出優於去年第四季的成績單,且訂單動能有望延續到第二季,面板驅動IC出貨將更上層樓,加上產品單價價格持續回穩,聯詠後續營收及毛利率都有望重回成長軌道。聯詠今年前2月營收148.6億元,年減38.1%。聯詠預期,首季營收將落在222~232億元,與上季持平至小幅成長;大尺寸面板驅動IC、系統單晶片及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驅動IC產品表現較佳,銷售可望成長。看好筆電與IT產品急單挹注,客戶需求優於傳統季節性,3月營收將持續回溫。外資看好聯詠營運,推升股價強升走勢,先有摩根士丹利、花旗環球證券接連調升評等後,瑞信證券認為,不管是電視或是IT乃至於智慧手機需求增加,預期聯詠本季營收會到達財測上緣,至年底為止將出現「季季高」,將目標價調升至465元。
科技股成投資人「避險」資產? 分析師:基本面正持續惡化
通膨降溫及銀行業動盪,讓投資者紛紛押注聯準會加息已到頂點,集體湧入去年大跌的科技股。美股上周五(3月31日)收盤,那斯達克綜合指數獲得2020年以來最佳季度表現,剔除金融股、主要是大型科技公司的那斯達克100指數,從去年 12 月底低點反彈超20%,進入技術性牛市。而那斯達克前三大股票也是第一季漲幅最多的贏家。電動車特斯拉股票大漲68%;投資者能接受Meta大幅裁員縮減營運成本,也讓臉書的股票漲了76%,是2013年以來最好的季度表現。與此同時,標普500指數第一季僅上漲7%,而以小公司為主的羅素2000指數漲幅不到3%。美股大盤在1月的反彈後陷入了持續的低迷,知名分析師和市場人士紛紛警告投資者美股陷入「死亡區」,或者「不要逢低買入」。直到3月初,強勁的美國經濟數據還讓市場相信,聯準會將會在3月議息會議上大幅加息50個基點。結果,市場的敘事3月初發生了徹底的顛倒:矽谷銀行爆雷導致人們對銀行業的健康狀況感到擔憂。而後續矽銀的倒閉、瑞銀和瑞信的合併,都讓投資者相信,聯準會將停止加息來對抗通脹。銀行業危機導致的信貸緊縮,對大型科技公司而言也是利好。假如借貸變得更加困難,那業績最有韌性的顯然是那些現金流最充裕、不依賴借貸的大公司如蘋果、微軟、谷歌等。與此同時,銀行業危機引發的債市劇烈波動,也讓債券投資者紛紛買入大型科技公司的股票「避險」。也有分析師指出,第一季科技股的集體上漲,主要是因爲去年的超賣。去年聯準會的激進加息,極大傷害了科技股。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飆升的通膨和不斷上升的利率促使投資者遠離成長型公司,轉投利潤率高、現金流穩定和股息收益率高的公司。市場對加息的後果反應過度,結果就是科技股跌得太多,所以在今年,反彈也最大。但部分分析師認為,科技股的基本面非但沒有改善,反而還有所惡化,不應該把科技股當成「避險資產」。資管機構lands Berg Bennett首席投資長Michael Landsberg認為,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人們不該把科技股當成避風港。他指出,隨著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需求將開始軟化,科技公司的基本面正持續惡化。他在受訪時表示,這就是科技公司大舉裁員的原因。現在需求減少了,公司可以減少僱員數量,但他們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收入並沒有增長,必須削減開支。
市場快訊》瑞信AT1歸零,市場不理性恐慌?
瑞士信貸爆發財務危機後,儘管瑞士央行表示將提供流動性援助,瑞士銀行也宣佈正式收購瑞信,但後續影響持續發酵。瑞信的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T1)一夜歸零,歐洲其他銀行所發行的AT1債券也連帶受到影響。市場是否過度恐慌?投資人又該怎麼辦?鉅亨觀點:1. 先了解AT1到底是什麼?自2008年的金融海嘯後,為了防止金融部門的危機再次蔓延,銀行因應監管機構的要求,發行額外一級資本債券(Additional Tier 1 Capital Bonds , AT1)來建立吸收損失的緩衝區。就好像一台汽車的潰縮區,受到撞擊時消耗力道來達到緩衝的作用;也可以理解為當銀行狀況出問題時,AT1及股票都會成為率先受到衝擊的最前線。那既然AT1的求償順位這麼後面,為什麼投資人還願意購買?因為大家普遍認為銀行很安全、不會倒,且它提供比一般債券更高的利率、足以吸引投資人的高報酬。2. 為何這次瑞信AT1秒變壁紙?一般而言,債券持有人的清償順序應高於股東,因此大部分傳統的AT1債券是當銀行倒閉清算、股東權益全部賠光後,AT1才有可能減記為零。但,瑞信比較特別!瑞信在AT1契約條款中表示,當監管機構認為銀行無法持續經營且資本金不足時,AT1可以直接減記為零也因此瑞信這次在還保有部分股東權益的情況下, AT1優先被全額減記,使持有人被迫承擔銀行破產的虧損,也連帶影響到歐洲其他銀行的AT1陷入拋售潮。但歐洲大部分AT1債券的清償順序與瑞士不同,普通股權仍然是最先吸收損失的工具,因此持有歐洲其他銀行AT1債券的投資人不需過度擔心。3. 危機已化解,不需過度恐慌大多數投資人不大會直接購買AT1債券,因此大家也會擔心,這次事件是否會從機構法人轉嫁到共同基金的持有人身上呢?我們針對各大基金公司持有的AT1債券的占比發現,絕大部分基金的持有比重為零,僅有少數的基金曝險部位小於2%。因此,一般共同基金的持有人的確不需要過度恐慌,且這件事目前對整個金融體系以及全球市場的傷害不大,波及到瑞士以外的其他歐洲國家的機率也非常小。鉅亨投資策略投資要分散,降低踩雷機率我們仍然建議資產不要過度集中,比起直接購買可能一夜歸零的海外債券,更應該投資分散在上百、上千檔股債的共同基金,來避免單一市場的波動風險。從這次的瑞信事件也可以發現,就算你踩到AT1歸零的雷,只要基金投資標的夠分散,對淨值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投資雷達》美公債為何是最有潛力資產?投資雷達》又愛又恨,南非幣怎麼看?
台人投資瑞信AT1踩雷16億 國泰金批評瑞士當局
瑞士信貸AT1債全數歸零,恐不合法?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2日在法說會上表示,瑞信與瑞士銀行合併記者會上,瑞士金融監理單位Finma表示,瑞信的資本及流動性都符合要求,李長庚重話說:「那憑什麼去註銷瑞信的AT1?」強調應協助國人,對於投資16億元的瑞信AT1向瑞士當局爭取權益。金管會已公布,到2月底銀行、保險及證券對瑞信的總曝險金額1,556億元,都沒有投資AT1債,但是國人在銀行財管部門買到16億元瑞信AT1,這部分李長庚主張,應可想辦法替國人的投資爭取權益。李長庚指出,在瑞士政府的主導下,瑞信與瑞士銀行的合併若順利進行,法人投資的所有的債券,除了AT1,債權更能確保,因為未來就是轉換為瑞銀的債權,對投資者債權更確保。但是台灣五家銀行的財管客戶有投資16億元的AT1部位,李長庚說自己與法律界先進請教此問題,依照瑞信AT1的發行條款,政府在「極端情境」下可以註銷AT1債券,但這項動作是有前提的,可是在瑞信與瑞銀合併的記者上,Finma強調瑞信的資本與流動性都符合要求,即然都符合要求、都正常,那Finma憑什麼去註銷瑞信的AT1,李長庚說:「這是非常非常特別的案例,應向瑞士當局爭取權利才對!」李長庚表示,在2007年時亦有金融機構退場合併,當時股票與AT1債券同時註銷,這次股票還在,但瑞信的AT1卻歸零。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在Finma宣布註銷瑞信AT1債後,歐洲央行(ECB)隔天馬上跳出來說這是很特殊的特例,因為照理AT1債權應是優於股票,這規則不會有任何改變,林昭廷呼籲法人,不要因為一個特例就認為AT1就都是要如此處理,「不應將特案當通案」國壽對瑞信有340億元的曝險,但主要都是主順位債券及國際板債,林昭廷說目前不會有損失,也不用認列信用減損,且目前價值已回升顯著;另外國壽投資其他金融機構的AT1約有新台幣100多億元,其中歐洲有20多億元,評價都是非常良好,目前並沒有特別的地方。
瑞信AT1債券「變壁紙」殃及國人 5銀行客戶踩雷近17億元
瑞士信貸遭瑞銀集團併購,先前發行的160億瑞郎、額外第一類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等於宣布變成壁紙;金管會昨日公布最新清查結果顯示,國內有5家銀行客戶持有瑞信AT1債券,若包含基金在內,國人踩雷金額逼近新台幣17億元,恐將血本無歸。金管會表示,國內銀行端並沒有持有瑞信AT1債券,保險、證券投信機構本身並沒有踩到雷,但5家銀行財富管理有客戶受害;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本國銀行客戶持有瑞信相關金融商品曝險達571億元,其中持有瑞信AT1債券金額近17億元,已被全數註銷。分析師表示,去年股債大跌後,銀行學到教訓,加上金管會叮嚀,已將金融商品連結的風險分散;若AT1債券是瑞士信貸風暴最後一檔有問題的金融商品,這場風暴應該可以到此止息,因為AT1債券也較為分散、問題不大,現在最怕後續還有未爆彈,且一個接著一個,投資市場信心受到衝擊,股債恐震盪到下半年。分析師認為,美國聯準會若這次能因為金融市場連續的負面消息,而少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這對市場是正面影響,可沖淡美國區域銀行連續倒閉、瑞士信貸等風暴,有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金管會也統計,另有17家銀行銷售其他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發行的AT1債券給客戶,金額高達345億元,對象多以專業投資人或高淨值資產客戶,幾乎沒看到散戶的蹤影,相關發行者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都屬於穩健經營的狀況。投信基金AT1債券方面,證期局統計,截至於今年2月底為止,國內投信基金未持有瑞士信貸AT1債券;至於國人持有的境外基金,投信投顧公會仍在統計當中,確切數據尚待更新。
瑞士銀行977 億收購瑞信 美股開盤主要指數漲跌互見
在瑞信和矽谷銀行出現財務危機後,加劇投資人對金融穩定的廣泛擔憂,各國央行決策者正急於提振市場信心,像是美國聯準會(Fed)就聯手五大央行宣布採取協調行動,透過美元互換安排提高流動性,以緩解全球金融體系的壓力,另外,瑞銀宣布已 30 億瑞士法郎收購瑞信,美股20日開盤,三大大指數漲跌互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109 點,或 0.3%,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漲 0.13%,而納斯達克 100 指數下跌0.36%。在瑞士政府策劃瑞銀強行收購瑞士信貸後,20日股市上漲,象徵著世界各國政府為遏制威脅銀行業的危機,做出的最新努力。根據外電報導,為了幫助瑞士信貸銀行度過危機,瑞士總統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由瑞士銀行以32億美元,約新台幣977 億的價格收購瑞士信貸,合併後的銀行將擁有 5 兆美元,約新台幣152兆的資產,收購瑞士信貸。不過瑞信價值172億美元的次級債券,將遭到註銷淪為壁紙,20日一開盤,瑞信股價立刻爆跌65%。就在瑞銀宣布收購交易後不久,美國聯準會也聯手五大央行,包括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士和歐洲央行,提供每日美元借貸,直到4月底確保美元的流動性,來避免銀行危機。據《路透社》報導,儘管銀行業動盪,聯準會預計22日仍會堅持升息一碼。
全球金融市場終獲喘息!瑞銀出手992億併瑞信 歐元小漲比特幣「一度漲超5%」
瑞士銀行集團(UBS)昨(19日)宣布同意收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全球金融市場有望迎來喘息之機。與此同時,聯準會攜五大央行宣佈了一項協調行動,以支撐金融系統的流動性。交易平臺EBS數據顯示,歐元、英鎊和澳元匯率均小幅上揚,這是風險偏好即將反彈的早期跡象。此外,比特幣價格一度漲超5%。瑞銀將以30億瑞士法郎(約992億新台幣)的價格收購競爭對手瑞士信貸,比該行上周五(17日)收盤時的市值低約60%,約相當於4折,將以22.48股瑞信換1股瑞銀,並承擔高達54億美元的損失。瑞士信貸的股東將在很大程度上被淘汰。這筆交易由瑞士監管部門主導,收購完成後,瑞銀將逐步關閉瑞士信貸的投資銀行業務。該交易包括由瑞士央行提供瑞銀和瑞信1000億瑞郎(約1080億美元)的流動性援助。瑞士央行表示,瑞銀收購瑞信,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確保金融穩定以及保護瑞士經濟的解決方案。瑞銀和瑞信都是金融監管機構密切關注對全球銀行系統具重要性的30家銀行之一,瑞信一旦倒閉勢必波及整個金融體系。過去一周,歐洲銀行股下跌近12%,創下一年多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日本銀行股下跌近11%,為2020年3月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市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美國銀行股則連續兩周出現兩位數比例的跌幅。包含聯準會、歐洲央行和日本銀行在內的各國央行正在採取全球協調行動,將提升與美元的互換額度,幫助安撫因金融業動盪而驚慌失措的投資者。美國、英國和瑞士央行都計劃在下周舉行會議。對央行和政策制定者來說,目前的風險很高。他們都在強調本國銀行業的韌性,但也意識到,有必要遏制可能破壞金融市場穩定的信心危機。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關FINMA另宣布,在瑞士政府支持瑞銀收購瑞信後,瑞信面值約160億瑞郎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全部註銷。這代表AT1債券持有人恐將落得什麼都沒有的下場,引發債券持有人高度不滿。瑞銀執行長Ralph Hamers和董事長Colm Kelleher將繼續執掌合併後的銀行。瑞銀高層預告即將發生的結構性變化,董事長Kelleher表示將縮減瑞信投銀業務,但現在談論是否裁員仍為時過早。此外,瑞銀將保留瑞信的國內業務,但業界臆測在競爭問題考量下,該業務可能被剝離。瑞信董事長Axel Lehmann表示,這場合併是「最好的結果」。
政府牽線!瑞銀出價30億瑞郎 出手收購瑞士信貸
為了防止影響到全球金融市場,在政府的牽線下,目前瑞銀集團(UBS Group AG)同意以30億瑞郎(折合新台幣約991億元)收購目前被市場嚴重看衰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瑞士央行也同意提供1000億瑞郎的支援給瑞銀。根據外媒報導指出,瑞士財政部長祖特爾(Karin Keller-Sutter)表示,這次的合作是純粹的「商業解決方案」,而並非是救援行動。瑞銀的董事長凱勒(Colm Kelleher)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對於瑞銀股東來說,這次收購非常有吸引力,但對於瑞信而言,這是一個緊急救援。」而被問及是否會中途退出這項交易時,凱勒表示「這起收購案不僅對瑞士金融體系,甚至對全球而言都十分重要,我們目標就是要完成,不可能退出的」。目前已知瑞銀將以30億瑞郎的價格收購瑞士信貸,瑞士央行也會向瑞銀提供1000億瑞郎的流動性援助,甚至位瑞銀所接管的資產提供90億瑞郎的擔保,以此降低瑞銀可能遭遇的損失。價值160億瑞郎的瑞信債券也遭到完全減記,這也是歐洲最大的減記事件。而在合併後,瑞銀估計將擁有5萬億美元的投資資產。
搶買金融股?1/美國銀行倒閉瑞信暴雷波及台股 外資狂賣這幾檔散戶樂接
金融股脫困了嗎?全球股市的三月天,上演了一場「黑天鵝歷險記」,有矽谷銀行倒閉、兩家虛擬貨幣銀行「被關門」、瑞士信貸被市場狠狠唱衰,但在美國FED、瑞士央行等出手及金援後,股價急拉回。台股中慘遭外資大賣的金融類股,卻引來投信「逢低抄底」,法人建議「投資人可長線布局,但短線做波段不宜。」回顧這二周,對全球股市投資者可說是經歷一場「黑天鵝演習」,9日起,美國Silvergate Bank倒閉,矽谷銀行則是出現擠兌一天內遭提領420億美元,隔天迅速被美國政府接管;接著在12日,Signature Bank則由紐約州金融監管機構接管,還有瑞士信貸、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等接連爆雷引發市場恐慌,金融股成為重災區。台股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根據統計,直到上周五的17日,外資仍不手軟地拋售金融股,賣超最多的中信金(2891)已經連12賣累計逾23.85萬張,該日賣超高達3.7萬張;再看外資賣超前十名個股「金融股」即囊括了前幾大的民營金控,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中信金、新光金(2888)、玉山金(2884)以及臺企銀(2834)。至於包含「金融股」逾20%成分股的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則也遭外資連賣7天,總計一周以來共賣出15萬多張。「外資積極減碼金融股,讓人不禁猜測是否對美國矽谷等銀行有投資等情況,因此先賣台股金融股換現鈔?」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跟CTWANT記者說。美國矽谷銀行傳出倒閉,市場憂心金融危機重演,台股14日湧現賣壓,加權指數終場下跌200.07點,收在15360.42 點,成交量2317億元。(圖/報系資料)從Silvergate Bank倒閉後,金融類股指數就一路走跌到15日收在1502點,像是開發金(2883)、玉山金、永豐金(2890)、中信金、第一金(2892)等金控股股價同步走跌;同時,投信則是持續「逢低加碼」買超26.45億元,本土法人對金融業相對有信心。事實上,美國地區銀行爆雷第一時間,金管會就火速公布我國銀行、保險與證券等金融三業對美國整體曝險金額,投資與放款合計15兆元,其中銀行業為3兆3,202億元,本國銀行、證券、期貨業對美國矽谷銀行、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都無曝險,只有保險業對矽谷銀行曝險1.5億元。投信業曝險額則最多,對矽谷、Silvergate Bank及Signature Bank共曝險3.765億元,其中以對矽谷銀行曝險3.18億元居冠,總計有6檔基金投資股票、1檔基金投資債券;另有5檔基金對Signature Bank曝險0.47億元;3檔基金對Silvergate Bank曝險450萬元。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業務報告中喊話,「要對台股中長期有信心」,「國內曝險相當低,公股銀行更是少,大家可以安心」她還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將持續觀察並適時維持台股穩定,「雖然台股與美股連結深,看15日台股上漲,往好的方向走,對中長期發展要有信心」。這波金融股價重挫之際,投資人可否抄底?「短線做波段投資者,還是應該避開金融股較宜」,「對做長期的投資者來說是布局時機」一名資深證券分析師提醒。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強調,國安基金還在場內。(圖/周志龍攝)
美股開盤全跌!道瓊重挫217點…瑞信先漲後跌
美國矽谷銀行(SVB)倒閉及瑞士信貸財務危機,導致美股三大指數16日開盤都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17.54點或0.68%,報31657.0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40%,報11388.33點;標準普爾500下跌0.65%,報3866.78點。而瑞士信貸在美國上市的股票開盤先漲約7%,之後再轉跌約1%。
看懂瑞信風暴「雷曼兄弟危機再臨」? 瑞士央行撒幣止血
美國矽谷銀行爆發倒閉,沒想到遠在歐洲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 Group AG, CS)也爆發財務危機震撼銀行業,金融體系到處藏未爆彈的隱憂情緒似乎又席捲全球,宛如2008年華爾街巨頭雷曼兄弟倒閉,造成全球金融危機引爆,據了解,瑞信爆雷的引線在於深陷一系列醜聞和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拒絕增資,以及瑞信關於全年業績虧損的聲明。近年來,瑞信深陷一系列醜聞和動蕩,包括基金爆倉,業績暴跌、涉及販毒、洗錢等。(圖/達志/美聯社)去年10月初,瑞信經營不善的傳言早在市場蔓延,當時澳洲知名記者大衛泰勒(DavidTaylor)就爆料有一家大型投行瀕臨破產,瑞士信貸當時頻頻被點名。2022年10月底,瑞士信貸公布第3季財報,該行第3季營收38.04億瑞士法郎,年減30%,淨虧損40.3億瑞士法郎,而去年同期時還獲利4.34億瑞士法郎。季報一出,更加證實市場對瑞信倒閉的揣測,股價也大跌20%。瑞信最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拒絕再向瑞信增資的消息傳出後,成了壓垮瑞信的最後一根稻草。(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瑞信被控幫助毒販在保加利亞洗錢遭刑事定罪、捲入非洲莫三比克貪腐、前雇員和高層涉間諜醜聞及大量客戶資料外流等,種種的狀況讓外界對認為瑞信內控大有問題。近年來,瑞信深陷這一系列醜聞和動蕩,在接連而來的多場危機中步履蹣跚。雖然瑞信去年10月展開重整計畫,裁員9000名全職員工、分割旗下投資銀行並專注財富管理。不過瑞信的不良觀感早已導致客戶出走,2022年底出走的資金達到空前規模。根據《財聯社》指出,瑞信第4季客戶更是嚴重外流,高達1110億瑞士法郎遭遇贖回。更嚴重的是,瑞信14日公布的年報中也顯示內部管控存在「重大缺陷」,儘管自今年初以來不斷增資,但仍無法阻斷大量客戶贖回資產。最大股東「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NB)15日拒絕再向瑞信增資的消息傳出後,成了壓垮瑞信的最後一根稻草。所幸瑞士監管當局保證提供瑞信流動性活水,瑞士信貸也在16日宣布向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借款多達500億瑞郎,約540億美元、1.65兆台幣。有別於雷曼兄弟和矽谷銀行,瑞信有大量流動性資產,且可獲得瑞士央行提供的貸款工具,目前瑞信已建立起緩衝機制應對情況。
瑞士央行注入500億瑞郎「拯救瑞信」 他笑虧「有央媽的孩子像個寶」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股票在15日因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SaudiNational Bank)宣稱不再挹注更多資金,而引起市場恐慌遭到大量拋售,終場股價暴跌24.24%,這逼得瑞士央行只能向瑞信注入500億瑞士法郎(約537 億美元、1.65兆新台幣),以避免流動性風險,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對此,國內財經臉書專頁《IEObserve國際經濟觀察》也發文表示,「世上只有央媽好,有央媽支持的銀行像個寶……如果你是對金融系統重要的銀行,央媽就算知道你是逆子也沒辦法不輸血。」據CNN Business的報導,瑞士第2大銀行瑞信的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董事長庫達利(Ammar Al Khudairy)在15日稍早表示,「我們目前對瑞信的持股比率為9.8%,如果拉升至超過10%,就必需面對各種新的法規限制。因此我們絕對不會再向瑞信提供更多財務援助。」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市場恐慌,導致瑞信15日盤中股價一度暴跌逾30%,來到每股1.55瑞士法郎,創下歷史新低。此前美國在一週內已有3間銀行接連倒閉,堪稱2008年金融海嘯後最大銀行倒閉事件,外界擔憂恐引發連鎖反應。對此,瑞士央行瑞士國家銀行(Swiss National Bank,SNB)以及瑞士金融市場監管機關FINMA也在15日緊急召開會議並發表聯合聲明指出:「瑞信當前的資本率與流動性狀況仍符合FINMA要求,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將向瑞信提供額外流動性。」聲明還強調:「沒有跡象表明,過去一週美國銀行業的震盪將會對瑞士的銀行體系構成直接風險。」接著,瑞信今天(16日)稍早就宣布,將從瑞士央行SNB借款最多500億的瑞士法郎。瑞信聲稱,這筆借貸是「先發制人增強其流動性的關鍵性行動」。除此之外,瑞信還回購了數十億美元的自有債務,以管理其負債和利息支付費用。據全球3大金融網站之一《英為財情》的報導,上述消息一出,歐股期指、美股期指應聲上升,歐洲stoxx50指數期指一度升2%,目前升0.65%,美股3大期指齊升,道瓊斯30指數期貨升0.32%,美國標普500指數期貨升0.42%,納斯達克100指數期貨升0.48%。報導補充,成立於1856年的瑞信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與摩根大通(J.P. Morgan)、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等30家銀行,並列「具有全球系統重要性的銀行」。但瑞信的信用違約交換(CreditDefault Swap,CDS)價格突然在去年飆升,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水準,更傳出面臨上千億台幣的資金缺口,最終不得已在去年10月展開「激進」重整計畫,裁員全球部門9000名員工,並分割旗下投資銀行,專注財富管理。對此,《IEObserve國際經濟觀察》在16日早上也發文表示:「世上只有央媽好,有央媽支持的銀行像個寶,瑞士央行說必要時會提供流動性給瑞信$CS。印鈔機都搬來了,這樣還扶不起就自己是阿斗了。如果你是對金融系統重要的銀行,央媽就算知道你是逆子也沒辦法不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