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數
」 少子化 教育局 教育部 台北市9成學校選保久乳!傳家長上網轉賣 北市府將控管
農業部與教育部共同推行的「學校採用國產可溯源乳品專案實施計畫」,旨在為國小學童提供乳品,補充鈣質。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引發多項爭議。由於供應與配送方式不盡完善,傳出有家長將學校發放的保久乳轉售。「班班喝鮮乳」政策原訂於9月開學時啟動,但由於乳品供應不足及人力問題,延至10月才陸續實施。北市府學校考量校內無多餘人力協助分裝,及無相關冷藏設備恐導致鮮乳變質等問題,約有9成學校選擇保久乳。為解決問題,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也訂有配套措施,包括請學校評估校內人力配置,或可請家長、學校志工及中高年級學生幫忙,協助發放及乳品包裝回收事宜。農業部並提供協作人員免費乳品;學校依實際課務作息,安排乳品發放及飲用時間;請廠商依學校班級數提供相應數量之保冷袋,並加強班級宣導,請學生於開封後30分鐘內飲用完畢,避免打開後回溫分次飲用而造成鮮乳變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鼓勵學校評估校內人力設備後改為飲用鮮乳,但仍尊重學校決定,並持續宣導,請學校妥善規劃校內乳品發放及飲用事宜,結合現行學童營養午餐之乳品,每週均衡飲用,並融入校內營養教育課程,豐富學童對鈣質營養之知能。另請學校依據學生應有營養基準,設計菜單將乳品或乳製品納入食材使用,並搭配鈣質多元食材,提供營養均衡、衛生安全之午餐,並關注午餐供應及營養教育推動,並透過各種管道加強宣導營養均衡之重要性。然而實際執行後,不少學校為搶訂保久乳,應對冷藏鮮乳的配送時間及垃圾量增加的困擾疲於奔命。不少學校反應,為配合保久乳廠商的到貨時間,原本計畫每周供應2瓶乳品,如今卻改為一次配送多瓶,有些學校甚至直接一次發放一整箱給學生。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近期在社群平台流傳,部分家長將學校發放的保久乳以每瓶10元的價格轉售,甚至有人以物易物,原因是「家中沒人要喝」;也有學校老師表示,不少學生不喜歡喝保久乳,在學校直接將乳品轉送他人;有的家長則選擇將乳品載回家,但因過量而無法消耗,進一步上網轉售或交換物品。針對此現象,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北市透過統一配送系統控制乳品供應,避免一次發放過多乳品。她強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為學童補充鈣質,呼籲家長應以孩童飲用為優先。新北市教育局也提醒家長,應善用乳品以達政策目的。事實上,農業部長陳駿季近日指出,學校並非強制參與鮮奶政策,可自由選擇是否加入。然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直言,政策已出現明顯執行問題,應即刻停止或調整。他批評政府在推動政策時缺乏充分資源規劃,過於頻繁地啟動「班班」系列活動,展現不負責任的態度。
會考打假球2/五級新制挨批恐釀偏鄉「滅村」 行家憂縣府放爛撐過龍子潮
竹苗區入學推動委員會近日宣布,2028年竹苗區國中教育會考將由現行「三級分」制度改為「五級分七積點」,不僅飽受以竹科媽媽為主體的「大新竹高中權益自救會」批評,偏鄉教師也急得跳腳,憂心學生在成績「錙銖必較」下,城鄉教育發展落差勢必因而擴大,毀了偏鄉孩子脫貧的機會。為了解竹苗區入推有意變革國中會考成績級距,本刊記者9月27日走訪偏鄉的關西鎮富光國中,「反填鴨扼殺偏遠就學權」行動連署發起人、教師簡文萱表示,偏鄉教育資源匱乏,找不到專科老師是家常便飯,過去免試入學制度中,以「三級分」模糊分野成績,並輔以「服務學習」、「志願序位」、「偏鄉發展」等不同條件計分,便是為了讓偏鄉學生以均衡條件,保住就近就讀公立高中職權利,一旦走回「分分計較」老路,以竹縣來說,將加速竹北市磁吸效應,城鄉發展一旦失衡,新生活力的孩子都被吸去城裡,簡直就是一場無聲無息的「滅村」計畫。剛上高一的學生宸濱(化名)向本刊說,自己儘管出身偏鄉新住民家庭,但有著「綠手指」夢想,2024年才因著「技優甄選入學」錄取國立關西高中園藝科,若未來制度改成5級分上路,偏遠學校面對同分者比拚的扶助積分不再,在這種理化老師教數學、地理老師教公民的狀況下,學弟妹必須面對模考了14次以上的9年級模考生,根本是「拿雞蛋碰石頭」,偏遠地區學生恐怕未來在「五級分」制度的考區,很難上得了公立中學。無獨有偶,對平面設計有著過人天分的九年級學生亦柔(化名)拿出第一次模擬考成績說,很希望藉由「適性入學優先免試」入學管道,就近就讀關西高中。竹苗區入學推動委員會宣稱,該區國中教育會考成績,將從現行三級分制改為五級分加積點制,預計在2028年度實施。(圖/新竹縣政府提供)簡文萱老師依數據分析說,在竹北學力中等的學生無處落腳,被擠向二線鄉鎮搶公校名額之下,想要進入關西高中學生恐怕需要至少1A才有望錄取,但若竹苗政策以疏導竹北學生優先,大量都市學生蜂擁地擠壓了偏鄉孩子升學員額。「我只能盡力了」簡文萱擔心偏鄉的孩子求學的動機因而大減,但她仍強調自己教學還是會繼續依照既定的複習進度,不放棄孩子。「活化教育資源平台」主持人徐慧芯指出,目前改制方向己經傾斜向著都會區國中學生的高中選擇權,偏鄉國中學生的基本教育受教權受到壓縮,「都市是想選近一點,偏鄉將是被擠到失學」她憂心地說,若會考成績小明3A++2B、小華5B++,民眾普遍認為小明學力表現較佳,但新的五級分算法,卻會讓小明得升學積分24分、小華得25分,反過來對「A到B++」中前段學生不公平,別說若大刀一改下去,還有不少A段學生換算積分會輸給B段得分者,又是另一種不公,因此極力反對改制。徐慧芯進一步指出,過去新竹縣不少公立高中會以「優先免試入學」名額放給縣內較偏鄉國中,保障幾名偏鄉成績優異者先有穩定的公校念,但在竹北家長來勢洶洶的壓力下,憂心縣府扛不住壓力,放寬「優免」的偏鄉浮木一併讓竹北強勢資源的孩子來搶,但都市家長多數不願意讓孩子來偏鄉就學,偏鄉本身的機會又被剝奪,問題根本沒解決,難保不會有「偏鄉失學潮」。活化教育資源整合平台創辦人徐慧芯指出,竹縣都會區不少家長要求國中會考計分改採五級制,但教育制度是科學專業,不是吵出來的。(圖/徐慧芯提供)升學輔導專家陳裕宏則認為,若是「非山非市」或「偏鄉」學校,可試著打破「滿30人為一班」的編班限制,讓班級數達到基本規模、教師員額編足,並適時輔以巡迴教師支援與偏鄉專案代理教師,讓學生較有望得到專長授課品質。他說,會考計分制也應效仿大學招生的繁星計畫,以教育部國教署高度、從國立學校帶頭做起,提高對同一就學區鄰近偏鄉學校「優免」分配入學名額,進一步督促縣市立政府下轄學校效法,偏鄉才能有一絲絲曙光。陳裕宏話鋒一轉直言,儘管新竹縣政府等單位知道,只要把現有招生較不理想的國中改制成「完全中學」,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但大約5年之後新竹龍子潮不再,屆時又必須面對學生減班、教師超額老路,因此確實聽聞新竹教育主管單位,消極地有「那就給家長罵五年」的放爛想法,必須團結家長與媒體監督,政府才會正視這個問題。
腸病毒創5年新高「單周近1.8萬人就醫」 停課潮!231班都有患者
疾管署今(1)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且處於高點,9月22日至9月28日門急診就診計17,840人次,較前一週(16,550人次)上升7.8%,創下近5年同期最高記錄。這波疫情快速升溫,特別是在幼稚園、國小和托嬰中心等場所,停課班級數增加到231班是5年同期次高紀錄。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231班停課的班級中,其中170班為幼兒園、12班為國小,另外49班則來自托嬰中心等其他機構,強調腸病毒在學校及幼兒園群體中的影響依然嚴重,家長與學校必須格外注意孩童的防護措施,。羅一鈞表示,目前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要流行株,其中克沙奇A16型佔比達29%,比克沙奇A10型(佔22.6%)還高。隨著病毒在社區內的傳播,疫情有可能在10月中上旬達到頂峰,並持續至11月中旬才有望逐漸減緩,學校和家長仍要注意小朋友洗手好習慣。今(2024)年累計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3例及克沙奇A10型2例,其中4例為未滿1歲幼童,籲請民眾留意孩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疾管署呼籲,腸病毒的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大多數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症狀不明顯或僅有類似感冒症狀,容易因一時忽略而造成家中嬰幼兒感染,尤其腸病毒在家庭及人口密集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提醒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其中,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少子化衝擊!花蓮偏鄉招嘸人 國小新生跌破2000人
全國中小學校30日開學,花蓮縣受少子化衝擊,今年國小新生人數跌破2000人、僅1948人,且有1所學校0新生、4所僅1人,另有1所學校學生總人數低於10人、49所低於50人,已達裁併校標準,不過,縣府教育處考量多數小校位在偏鄉,暫無規畫裁併校,避免衝擊社區發展,期許各校發展特色教學,以利學校永續發展。教育處統計,縣內公立國小共101所,113學年度學生總人數約1萬3195人,較112學年度1萬3531人減少336人;113學年度總班級數為896班,較112學年度少1班,其中,有4校各增加1班、1校增加2班、8校各減少1班,增1班的學校為花蓮市鑄強國小、吉安鄉吉安國小、玉里鎮玉里國小、富里鄉永豐國小,新城鄉北埔國小則是增加2班。不過,受少子化衝擊,113學年度國小新生較112學年度2067人少了83人,僅1984人,且光復鄉大興國小今年沒有小一新生入學;瑞穗鄉奇美國小、豐濱鄉新社國小、玉里鎮觀音國小及高寮國小僅1名小一新生。此外,縣內全校50人以下的國小有50校,其中,全校不足20人有10校,包括瑞穗鄉舞鶴國小、奇美國小、豐濱鄉港口國小、靜浦國小、新社國小、玉里鎮觀音國小、富里鄉萬寧國小、永豐國小、學田國小,及卓溪鄉卓楓國小;目前全校人數最少的為奇美國小7人,其次為舞鶴國小10人。由於花蓮偏鄉學校人數持續減少,恐面臨裁併校危機,教育處代理處長翁書敏坦言,裁併校有一定程序,且原住民重點學校須獲得過半學區居民同意才能裁併校,因此教育處不會任意裁併校,鼓勵各校結合社區歷史和文化發展特色,以利學校永續發展。
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高雄某高中師幫偷加分 繳6萬緩起訴
高雄某高中數學老師因所帶班級數學成績不理想,竟3次私自在5至14名成績不佳學生考卷上竄改答案、加分,事後再將偽造成績登入系統。該班同學查詢時發現有異,向校方檢舉,此事才因此曝光。高雄地檢署審酌該名老師坦承犯行、無前科,處分緩起訴1年,向公庫支付6萬元。去年11月,該名老師發現帶領的高二班級數學成績不理想,在111學年度下學期時,擅自把111學年度上學期第二次月考8名學生、111學年度下學期第一次月考5名學生、111學年度下學期第二次月考14名學生的考卷抽出,竄改學生原本錯誤的答題,進而修改得分,其中2名表現較差同學甚至被加分3次。改完紙本考卷後,該名老師再把變造的分數上傳到學校成績系統。同班同學事後透過電腦查詢全班成績時發現,幾名平時表現不好的同學,幾次月考成績竟然反常,便向學校檢舉。學校一開始以為是學生集體作弊,還為此召開校事會議。但調查小組追查後發現,多張遭竄改的考卷筆跡均雷同。該名老師被校方約談後,見事跡敗露,才坦承是自己一人所為,校方便將此案函請高雄地檢署偵辦。檢方認定該名老師行為屬於偽造文書,經查,原來是該名老師擔心班上某些特定學生、數學成績長期不理想,進而影響班級整體表現,他便私自竄改學生考卷,營造帶班成績正向成長的假象。檢方認為,雖該名老師行為不當,但考量他犯後坦承犯行且無前科,犯後態度良好,最後處分緩起訴1年,需支付公庫6萬元。
龍年入學爆量亂象生 彰化168名國一新生遭退畢業證書無法入學
彰化縣議員莊陞漢30日表示,2024年國一新生適逢龍年入學潮,彰興國中有168名已經設籍在區內的準國一生,竟被要求領回畢業證書,其中不乏住家正對校門口的同里住民,就近入學無門,引發爭議。身兼彰興國中家長會長的莊陞漢表示,2024年適逢龍年新生入國一年齡,各地迭有過去少子化趨勢罕見的入學爆量潮出現,而彰化市總量管制明星學校彰興國中,竟有168名設籍在學區內新生,即使已辦妥入學申請,卻臨時被校方要求領回畢業證書,無法入學。他說,自己接獲不少家長抱怨,明明孩子從出生就設籍在學區內,卻仍遭退畢業證書入學無門,實在不公平。莊陞漢分析,2024年彰興國中招收普通班17班共493人,卻有661人完成新生報到,當下沒告知家長不保證入學,事後拖到6月底,才有168名學生被無預警公告為備取名單,還得領回畢業證書,影響學生足足多出5個班的規模。莊陞漢批評,其實各地都有總量管制的學校,像台北等其他縣市學校,早已在4月就提早登記作業,因此讓擠不進去的學生有心理準備,至少可以提早找其他學校,但現在都暑假,大多數辦學口碑不錯的私立學校也都招滿了,家長根本進退兩難,建議未來應提早登記報到作業,避免重蹈覆轍。彰化縣教育處官員則說,縣府2023年底已請各級學校提早公告總量管制規範,讓家長知道總量管制入學錄取順序,而彰興國中也是在當年12月25日即於學校網站公告2024年度實施《學生人數總量管制作業要點》,當時就寫名,依規定登記入學的新生人數若超出核定班級數,會依要點所列條件順位依序錄取。官員說,會協助這168名學童轉介至鄰近學校就讀,而鄰近學校如因此有增班需求,縣府也將依規定另行核定增班作業,但彰興國中班級數,原則上不再增補。
台灣小學生自殺通報數 5年來竟暴增10倍
根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專校院的校園自殺通報件數,在近5年成長5至10倍,讓人怵目驚心。教育部15日指出,學生會萌生自殺想法,多因憂鬱症、家庭衝突、親師溝通、課業壓力及感情不順等因素,教育部將推動輔導教師增補作業,以協助有需求的學生。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15日召開《學生輔導法》修法公聽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何俊彥說,依教育部的校園自殺通報件數,國小、國中、高中及大專校院在106學年分別是114件、470件、626件、378件,至111學年則是1183件、4204件、2996、3280件,5年提高了5至10倍。尤其國小生通報件數達10倍,可謂怵目驚心。教育部學務司長吳林輝指出,2019年《自殺防治法》實施後,學生只要有自殺的意念或行為,老師都要通報,造成通報件數大幅增加。同時,學生因為患有憂鬱症、家庭衝突、親師溝通出問題、課業壓力及感情不順等因素,也會萌生自殺想法。何俊彥認為,現在學生長時間使用網路,若接觸到各種社群媒體的不當資訊,在遇到網路詐騙或性剝削,又不知如何解決時,就會想不開,產生自殺傾向。教育部次長林明裕表示,將增補高中以下學校輔導教師人力,國中部分於114學年完成,國小自原定120學年提前至116學年完成。高中以下學校專業輔導人力計算,未來將不以班級數、而以總學生數為核算基準的方向修正。至於大專校院,將改為900人設置1位輔導教師。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副教授詹昭能說,學生想自殺與心理健康有密切關係,當他們覺得未來沒有希望或徬徨無助,找不到別人幫忙,就會有自殺的想法。他提到,現在學生花非常多的時間使用網路及3C產品,與同儕卻沒有良好的互動,如果人格又不夠成熟,在現實及網路上受挫,就會想不開。家扶基金會社工處主任蔡雯瑾指出,根據他們調查,曾在一周內感到疲倦、心煩的7到18歲兒童及少年約2成感到想死,進一步調查孩子使用專業管道疏解心情的意願,近4成願尋求學校老師幫助、近2成願找學校輔導室,顯見兒童及青少年較願意親近學校輔導資源。◎如果您覺得痛苦、似乎沒有出路,您並不孤單;請撥打1995、1925或張老師專線:1980。
黑暗校園3/中介單位協助「撐住高風險家庭」 老師盼「能強制家長必須幫助孩子」
許多校園安全問題的源頭都來自家庭,針對失能家庭,花蓮偏鄉小學老師唐宇新建議,縣市政府可以與民間友善團體簽立校安條例,接手校園事件與課後的生活支援,例如花蓮的五味屋與臺灣璞育文教發展協會兩個民間單位,就是在這樣的機制下協助弱勢學生與家庭,也可幫助高風險學生抽離原有環境,在《輔導管教辦法》和《中途學校法》尚未修法前,這些民間機構可以成為中介單位,代替監護人照顧這些孩子。白老師服務於中部一所公立國中,她認為目前校園的暴力事件嚴重程度日益升高,例如以前學生打架大多是衝動行事,但現在變成會約去「喬」事情,暴力程度就會更高。「而且,現在老師的管教權縮小,或是擔心惹麻煩,一些原本導師或老師自己就能處理的事件,現在都變成學務處才能處理,整個流程繁瑣許多。」白老師說,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只要家長能關心孩子,就能早期發現,再配合校方一起輔導改善,尤其是針對一些高風險學生。唐宇新表示,許多高風險家庭經濟壓力大,所以家長往往只能忙著賺錢,沒時間注意孩子,也沒辦法抽出時間到學校與老師溝通,因此唐宇新建議讓高風險學生家長得以在帶薪假的條件,參與學校舉辦攸關學生的任何權益會議,如此才能將孩子及時拉回正軌。白老師則認為目前學校沒有太多強制措施可以運用,希望在處理重大事件或重點人物時,教育部能提供一些強制力,要求高風險學生的家長一定要一起配合負責。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指出,現行兒少權益法中已有相關規定,針對未盡管教責任的父母,依兒少權益法規定,可視情節輕重要求接受親職教育4小時至50小時,若家長拒不配合,可依法處以新台幣3000元至3萬元罰鍰, 張秀鴛表示,罰錢只是一個手段,提升親職教育才是真正目的。未來台灣學會、台灣素養教育協會等單位去年曾針對全台中小學教師進行調查,發現老師們最不快樂的原因是學生家庭功能不彰。(圖/報系資料照)除此之外,學校的輔導人員編制,白老師希望可以提高學生事務單位及輔導專責單位的人數,現行是「61班以上者,學生事務單位及輔導專責單位得共置副組長1-3人」,「專任輔導教師:班級數15班以下者,置1人;16-30班者,置2人;31班以上者以此類推。」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曾表示,新北學生割喉案凸顯了學校輔導專業人力、相關經費不足的問題,建議《學生輔導法》應儘速修法,讓輔導量能有所提升,才能有助於校園安全網更加完備。
台北市校護累趴 公會籲人力配置比照臨床才合理
校園護理師是守護學童健康的關鍵人物,根據《學校衛生法》規定,高中以下學校班級數未達40班應設1名護理人員,40班以上則至少2名,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國小、國中及高中職實聘護理師人數雖符合法規,卻有校護忙到不敢請假,更有不同校護「同酬不同工」情況。護理師護士公會建議教育部比照臨床護病比,以學生數為基準計算校護員額,才是合理人力配置。一名資深學校護理師表示,她服務的學校超過40班,有上千位學生的傷病跟個案管理僅靠2名護理師負責,健康中心每天下課時間都像菜市場一樣擠滿人,一天累積傷病處理量常破百,如果碰上輪休日,只有1名護理師要處理所有事情,導致不敢在學期中請假,否則會讓當班護理師很辛苦,如果財務允許,很希望增加校護人力。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理事洪毓玲指出,校護不僅要應付突發狀況,平常也需花心力照顧、追蹤患心臟病、氣喘等疾病的學童,相當辛苦,但因護理師員額規定,學生人數分別有上百、上千人的兩間學校,因班級數皆是40班以下,都只能聘用1名護理師,造成護理師有「同酬不同工」狀況。洪毓玲建議教育部比照臨床護病比,改以學生人數為標準規畫護理師員額,考量少子化趨勢,原超過40班、聘2名護理師的學校恐面臨減班,使其中1名護理師移調他校,建議先以校護與學生數比1:1000辦理,再逐漸降至1:900,最後達到國外1:750目標。洪毓玲說,因修改《學校衛生法》可能歷時長久,建議台北市教育局先鼓勵從醫療院所離職的護理人員擔任校護代理人,累積經驗後更容易通過招考成為約聘雇或正式校護,也鼓勵學校招募、訓練志工協助校護。
難擋少子化…明年北一女、成功將減班 北市高中職每班少1人
台北市教育局15日表示,因應少子化趨勢,113學年度起,公立學校每班班級人數降至34人,私立學校降至47人,北一女中、成功高中將減一班。新北市教育局則說,明年沒有減招規劃。台北市教育局指出,因應少子女化趨勢及配合108課綱之推動,並考量本市公私立高中職因法定外加名額之故,致實際班級人數較核定數多,為提升教育品質及精緻辦學,本局日前邀集校長團體、教師團體及家長團體一同研商本市公私立高中職每班班級人數事宜,將於113學年度起,公立學校每班班級人數由35人調降至34人,私立學校由48人調降至47人。教育局指出,臺北市公立高中職於106學年度每班人數36人,於109學年度調降至35人;私立高中職於106學年度每班人50人,於109學年度調降至48人,113學年度公私立高中職再調降1人,以降低教師授課負擔,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北市教育局談到,另北一女中、成功高中、內湖高中等校亦向本局申請於113學年度新生班級數減少1班,主因係因學校評估校舍空間、課程跑班需求等因素,爰希藉由班級數之調整,提供學生更適宜之學習環境。教育局指出,113學年度於各校調降班級人數及學校減班(科)後,預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招生人數將較112學年度減少879人。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成功高中校長孫明峯說,明年估計會減招55人,名額變少考生也變少,競爭壓力也變較低。內湖高中校長董家莒說,該校因應少子化,7年前就開始減班,113學年度是第7年,高一從19變18班,配合教育局政策,明年估減招53人。北一女校方說,因為學校空間不足,為提供更好的學習空間,也給學生精緻教學,所以跟教育局申請減班。對此,新北市教育局則說,明年沒減招規劃,新北人口跟學生數穩頂成長,至於要不要降班級人數,還要再研議。
少子化到底多嚴重?他回母校見「1景象」傻了 班級數用「八德」命名湊不滿
少子化問題在台灣日趨嚴重,多數學校更是面臨招生不足,甚至倒閉的危機。16日就有一位網友在社群上發文,分享自己母校時發現不僅班級數量變少,各班人數也劇減一半,令他相當感慨,也引起許多人共鳴。原PO在PTT上發文,「少子化嚴不嚴重看看自己母校就好」,表示自己讀國小時全校各年級會用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來命名班級,結果一日回母校後竟發現八德湊不滿5個班級,人數更從滿班47人掉到26人,「以前放學車水馬龍,現在寥寥可數」,指出小學一個年級有8個班就是大校了,3、4個班的比比皆是。文章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也有人分享自身經驗,「台灣已經關了10所以上的大學」、「以前小學用甲乙丙丁,還一度擔心天干不夠用,後來也只到壬班,一班55人」、「以前3班,一班30人;現在1班不到10人」。另外也有網友說,「 一年跌破10萬再叫我」、「當年國中普通班23班,現在只有9班!以前的班,最多50人也不稀奇」;還有人舉了自身經驗表示,自己跟表弟差了12歲,以前是5個班,1班40人,現在卻變成剩下2個班,而1班僅有15人。
桃市學校空餘教室過多 審計處點名應多元使用
桃園市近年重大建設多,吸引不少年輕家庭移入,許多區域就學需求大增,不過卻遭審計處點名空餘教室過多,沒有積極活化使用空間。對此教育局回應,空餘教室不適合存放文件及檔案,多數會作為社區大學據點、規畫公共托育使用。審計處表示,桃園市去年國小共有187校,國中則有55校,盤點國中小空餘教室狀況發現,國小有71校占37.97%有空餘教室未活用,國中更有高達39校占70.91%尚有空餘教室,呼籲市府應參考其他縣市作法,積極推動校園空餘教室多元使用。審計處進一步指出,德龍國小、光華國小、育仁國小、田心國小、竹圍國中、大園國中等6校,尚有17間空餘教室待活化利用,而這些學校所在的行政區有龍潭區、復興區、觀音區、大溪區及大園區,截至去年9月止,仍缺乏部分類型的長照服務機構B級單位進駐服務。教育局設施科科長鍾佳惠說,空餘教室的活化使用,大部分會作為社區大學終身學習據點,如陽明國中、山頂國小皆有辦理,或是和社會局共同規畫公共托育地點,西門國小、文山國小都有辦理,再來就是由教育局盤點整理後建置附設幼兒園或非營利幼兒園。鍾佳惠表示,為鼓勵學校積極活化空餘教室,只要學校活化空餘教室有功,便可以申報敘獎,且學校若有修繕工程或更新工程,市府也會優先挹注資源協助。針對國中部分有空餘教室的學校高達7成,鍾佳惠回應,國小部分因就學需求高,許多重畫區的學校甚至增班,因此有空餘教室的校數不多,國中部分有可能是遇到虎年學生數少,班級數也隨之減少,才導致空餘教室變多,會鼓勵學校活用空餘教室。
雲縣府招考正式教師 幼師競爭最激烈 錄取率僅1.6%
少子化衝擊下,各縣市都多年未招考正式老師,雲林縣國中已8年、國小2年未辦教師甄試,今年雲林縣開缺,將招考學前教育12人、國小103人、國中7人,報名作業已結束,共有1384人報考,以幼兒園教師競爭最激烈,302名準老師搶5個缺額。雲林縣少子化趨勢嚴重,去年國中一年級新生逢虎年出生,全縣國一學生數5300人,比國三畢業生銳減700人,縣府教育處祭出「虎年方案」各校維持原班級數不減班,班級人數下降1人為28人,解決教師超額問題。少子化趨勢仍未減緩,今年小一新生還有4474人,去年新生兒人數已降至3400人,但雲林縣學前教師員額不足,尚未達到師生比1:8目標,多名縣議員也疾呼偏鄉師資要補足,否則城鄉差距愈來愈大,雲林縣府在暌違多年後,今年恢復舉辦教師甄試。教育處表示,今年將招考一般幼兒園教師5人(302人報考)、學前身心障礙特教老師7人(54人報考);國小部分,一般普通教師50人(448人報考)、英語專長15人(46人報考)、美術專長5人(49人報考)、資訊專長3人(10人報考)、身心障礙特教老師18人(225人報考)、資優特教老師2人(31人報考)、專任輔導老師10人(33人報考);國中部分,資訊老師2人(18人報考)、生活科技老師1人(13人報考)、表演藝術老師1人(48人報考)、專任輔導老師3人(107人報考),初試時間是7月13日、複試7月20日。教育處表示,今年除了雲林縣招考,還有新竹市、新竹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縣、台東縣、基隆市、苗栗縣共12縣市,使用同一份試題。
北市文德女中不敵少子化衝擊 預計112學年度起「停招」
有將近一甲子的北市私立文德女中,近年受到少子化的影響,且招生人數不足,數年來所收學費已經無法使校內正常運作。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文德女中2022年底已經向北市府教育局提出停招計畫,審查委員會經過3個多月開會討論,文德女中確定於112學年度起停止招生。教育局近期會核定文德女中停招計畫,並擇日公告。這也是台北市近5年內,第5間宣布停招的學校。文德女中是一所天主教學校,位在內湖成功路三段,是台北市具知名度,也稍有歷史的私立女子高中,去年推出國際雙聯學位專班,是與國際上的名校合作,讓學生同時取得2間學校的學歷。為求轉型的文德女中,曾提出不同方案,期盼可以讓學校恢復正常運作,不幸的是還是逃不過退場的這一關。在2022年9月還發函通知北市教育局,因為近年受到少子化的影響,班級數持續下調,並會在112學年度收取1班的學生名額,10月時心測中心也核定文德女中可以招生的名額。但萬萬令人沒想到的是在去年12月所招開的董事會中,臨時討論後宣布停招,並在第一時間通知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文德女中現任校長也向外表示,目前全校正式教職人員只有9人,全校學生只有65人,雖然停招,但絕不會影響原來學生的權益。尤其是在今年高三學生畢業離校後,所剩學生更僅剩下38人,,但關於38位學生的相關權益文德女中校長強調,包含利用代理教師的授課方式或是其他的上課方式,都會保護好學生的權益,絕不會犧牲學生的受教權,目的就是確保僅剩的在校生可以持續就學、順利畢業以及升學。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會透露,文德女中在去年底才向教育局提出停招計畫,距離112學年度的開始僅有6個月時間,對於相關單位的溝通協調非常的倉促,但教育局已經在努力處理該案件,也可以理解學校現在的困難,現在必須要確保的是目前高一以及高二學生未來在校學習、升學權益不受到影響,經派員到校訪視與審查後,將會核准文德女中停招,預計將在4月底前就會核定並「正式公告」。另外112學年度高中職免試入學簡章已經完成印製,但北市教育局會在選填志願系統上將文德女中設定排除,更會提醒學生以及家長留意文德女中相關資訊。
開學近月課後照顧班時間未銜接 家長無奈早退鄭宇恩請命促教育局協助
各級學校已開學近一個月,但新北市議員鄭宇恩發現,部分學校的課後照顧班和開學時間不吻合,落差從3天至3週不等,家長一時間找不到安親班,只能早退來接送孩子,鄭宇恩則建議教育局提供各級學校行政上的協助,讓開學和課後照顧班開班時間完整銜接,減輕家長負擔。鄭宇恩指出,新北市政府在課後照顧的服務資料缺乏系統化的統計,包含自辦、委辦的開辦班級數、名額、服務時間亟需有效掌握狀況。也因此也出現了一個情況:各校開辦課後輔導的日期不一,有的學校甚至因為行政作業上的問題,無法在開學的同時開設課後輔導班,延遲時間甚至長達3週,短期要找到安親班照顧相當困難,只能早退或請親友協助。鄭宇恩強調,課後照顧班其實對很多雙薪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甚至國小的課後照顧也是公共托育的一環,若個別學校有行政作業上的問題需要克服,教育局應該更積極的協助,讓開學時間和課後輔導班的開課時間可以銜接。教育局表示,只要家長有需要會全力協助,據掌握資料其實就連新生都可以事先來做調查,開學時間和課後輔導開課時間是可以同步的。侯友宜表示,應該是一開學就有課後照顧,有些行政作業需求,會請請教育局協助各級學校。
林耕仁拋新竹教育政見7主軸 包辦學前教育到終身學習
國民黨新竹市長參選人林耕仁今(15)日上午端出教育政策,針對新竹家長最關心的教育問題提出「教育新竹7主軸」,學前教育部分,包括「0-6歲國家養」新竹加強版,公幼百分百、臨托3+1;義務教育部分,包括發展實驗、科技及雙語教育,人文與科技並重;提升教育環境部分,包含改善學習環境、校舍更新與完成全市通學步道,以及教育預算逐年成長;最後則是終身教育再升級,促進銀髮樂學樂活。首先,學前教育部分,林耕仁提出「0-6歲國家養」新竹加強版,除了現有國家0-6歲政策補助,根據財政預算規模提升市府補助,分擔養育責任、鼓勵生育,讓市民「願意生、歡喜養、共同育」。此外,他提出「公幼百分百、臨托3+1」,增設公立幼兒園及非營利幼兒園,讓每一學區都有專屬公立幼兒園;每區設3所定點臨托中心,並開辦夜間臨托,增加服務時間;補助私立幼兒園改善設備及遊樂設施,並縮減就讀公、私立幼兒園收費差距。其次是義務教育,林耕仁表示,要發展實驗、科技及雙語教育,推動創新實驗教育,開設軟體開發班、AI人工智能班、程式設計班、雙語教育班、數位自造與創客課程。在國小階段,鼓勵孩子多方發展,培養興趣;國中及高中階段,培養學生運用科技和國際連結能力,與世界接軌。同時,他將辦理體驗式學習、服務學習,提昇學生創新思辨能力。教師員額方面,林耕仁則主張降低班級人數、提高正式教師員額,降低代課教師比例到8%。另外,林耕仁也注重人文與科技結合,培養多元文化、國際視野,加強道德品格、生命教育等人文素養。他主張,落實分流教育,輔導技職教育,增設產官學發展平台,發展區域性技術輔導中心,開設跨領域產學合作學習模式,並推動職業探究,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提升教育環境部分,林耕仁提出每年辦理3-5所老舊校舍更新,活化校園,以人本、開放的綠色學校為目標;完成全市通學步道,提供學童上下學的安全步道;增置「社區共讀」、推動閱讀,學校圖書館均達到教育部頒「圖書館營運基準」。因應後疫情時期的線上學習及遠距教學,他也會更新數位教學設備,提供足量學習器具。林耕仁進一步指出,上任後也會充實學校運動設施、加強空氣品質管理、落實校園開放、培養全民運動的習慣;提高營養午餐標準、均衡飲食習慣、加強學生體適能及視力保健;強化「毒品、性侵、霸凌防治」校園安全防護網,結合學校、鄰里、警政3方合作,守護下一代的安全。另外,他也將推動教育預算逐年增加,發展青創享共好,營造良善就業環境、培育各類人才留在新竹。最後則是「終身學習教育再升級」,林耕仁說,除了學齡教育,全民教育及終身教育也是新竹未來永續發展的重要一環,具體做法包含增設社區大學,並結合新竹縣、市各教育及社教機構,共同推展完善終身學習機能;增設網路平台,提供市民在家自由學習的頻道;善用退休人力,活化閒置空間、開放公有場域,推動多元學習,並增加多樣性的樂齡課程,促進銀髮樂活樂學。針對關埔地區入學問題,林耕仁也提出短、中、長期解方。他表示, 關埔地區學生入學,本來就是以就近入學為原則,短期會增加學校班級數、強化落實居住事實查核,以保障區域居民學子的求學權益;中期則由市府主動提供資源、鼓勵並輔導周遭各校發展特色,才能疏散明星學校的磁吸效應。長久而言,可檢討關埔二期、增設學校用地,以備未來人口增加預作準備。
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第二專長 教育部開辦39班…估可招1360名教師參加
為落實新課綱、國家語言政策及充實教學現場多專長師資,教育部111年開辦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第二專長學分班,包含本土語文、科技領域資訊科技及生活科技、國中輔導、表演藝術等,總計開辦39班,預計可招收1360名教師參加,將陸續於暑假開班。教育部依據縣市政府提報進修人數,積極協調師資培育之大學開班,協助學校充裕本土語文、科技領域及輔導師資。其中本土語文領域閩南語開辦9班、客語4班及原住民族語2班;另科技領域資訊科技開辦5班、生活科技3班;國中輔導開辦3班。教育部也考量近年來少子女化因素,學校班級數減少,部分領域專長師資較為不足,因此特別就國中表演藝術、家政、健康教育、童軍及地球科學等科目,積極協調開班,總計開辦13班,並請縣市政府就所轄學校師資結構、學校規模及專長授課比率等因素,薦送教師參加,以補足專業師資。此外,教育部訂有第二專長學分班採遠距教學方式實施相關規定,鼓勵師資培育之大學選擇適合之課程採遠距教學方式進行,減少教師舟車勞頓及交通往返之時間。同時為協助花東及離島地區教師進修,也補助其學分班上課期間交通及住宿費用。在開班時間方面,考量現職教師學校課務繁忙,所以於寒暑假或學期中假日開班為原則。教育部已請開班學校通知縣市薦送之教師報名,如尚有名額,學校可自行招生,有需求之教師亦可聯繫開班學校。相關課程將陸續於暑假展開,未來教育部將持續依據縣市需求協調開班,以培育多專長之師資,落實新課綱推動,進而維護學生受教權益。
「酷課雲」當機北市12萬國高中生哀鴻遍野 教育局對廠商開罰
台北市國高中生今天起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約有12萬名國高中生實施在家線上教學演練一周,未料25日下午「酷課雲」竟大當機。北市教育局事後證實,下午約1點左右接獲通知後發現廠商未按規定調增系統資源,導致系統自動限縮資源,調整設定後已在下午2點恢復正常,後續將請廠商提交報告並開罰。由於本土疫情逐漸升溫,全台多所校園都受影響,上周台北市宣布,北市公私立國中、高中職,今到周五(4/25-4/29)實施為起一周的居家線上教學演練,國小及幼兒園部分則考慮家長照顧問題,仍採實體授課。台北市國高中生今天起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約有12萬名國高中生實施在家線上教學演練一周。(圖/台北市政府提供)根據台北市教育局統計,公私立國高中職計有128校,全校全年級採線上教學演練計有79校,採部分年級實體部分年級線上演練計有45校,採全校實體課程者計有3校,1校適逢春假未辦理,統計北市約有4千多班辦理線上教學演練,約占總班級數9成,演練學生數約12萬餘人;5百餘班採實體課程,約占總班級數1成,學生數約1萬餘人。台北市國高中生今天起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約有12萬名國高中生實施在家線上教學演練一周。(圖/台北市政府提供)未料才在第一天,「酷課雲」竟出現速度遲緩、當機等現象,五間就陸續有師生反映系統出現速度遲緩,甚至跳出「系統錯誤」、「伺服器端出錯」等訊息,質疑是使用人數過多造成當機。對此,北市教育局表示,由於廠商沒有按教育局指示提前調增系統資源,以致中午使用人數降低時系統自動限縮資源,後已設定將資源調高,下午1點接獲反映後,約在2點恢復正常。針對廠商疏失,教育局會進行開罰,至於罰多少則有待廠商提交報告後決定,同時提醒教師可用google meet、webex等軟體線上直播,讓學生上課不受影響。台北市國高中生今天起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約有12萬名國高中生實施在家線上教學演練一周。(圖/台北市政府提供)另外,台北市長柯文哲25日下午在北市防疫記者會表示,截至昨天中午,北市居家隔離總人數來到17816人,停課人數超過6萬。副市長蔡炳坤則表示,今日是國高中是大規模演練第一天,全校採取線上演練,國中為24校、高中55校,共79校、3094班、9萬3736名學生;部分線上、部分實體上課,國中33校、高中12校,合計45校、1630班、4萬7041名學生,其中國中實體較多,主要是國九教育會考,所以回到學校實體上課。台北市國高中生今天起實施居家線上教學演練,約有12萬名國高中生實施在家線上教學演練一周。(圖/台北市政府提供)除此之外,另外有3校因有特殊需求採全校實體上課,國中2校、高中1校,共39班、1201名學生。而北市國高中線上學習共有4245班、12萬7507名師生,佔比89.8;實體到校則是518班、1萬4444名師生,佔比10.2%。至於國小部分,蔡炳坤指出,教育局上午和小學、國中家長聯合會討論,未達中央停課標準前,維持到校上課,但是有在家防疫需求如防疫假,可不到校上課;對於無法到校實體上課學生,老師則會以同步、非同步、混成及交互學習任務方式,讓無法到校學生學習。
教育部宣布明年開始 砸200億給中小學生將一人一台平板!
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我國數位學習的窘境,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宣布,從明(2022)年到2025年推動為期4年的「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總經費200億元,明年9月前會新購61萬台平台,並開發數位學習內容,達成「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目標。教育部指出,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2017年至2025年投入150億元,已強化校園網路布建與建置智慧學習教室等設施,在這項基礎下,教育部另提出為期4年、總經費200億元的「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規畫「數位內容充實」、「行動載具與網路提升」及「教育大數據分析」3項計畫。潘文忠表示,今年5月19日起國內疫情大爆發,學生改在家學習,剛開始前兩周,老師、學生及行政單位可說是兵慌馬亂,之後在公私立單位協力合作下,才讓遠距教學進入狀況。經歷此事件,教育部體認到面對未來要有所準備,因此提出「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潘文忠說,明年「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第一年,投入經費是117億元,其中102.41億元用來購買61萬台平板電腦及進行網路提升,每台平板的購買成本約1.3萬元(含4年保固),預計明年9月全部到位。潘文忠指出,現有已配發各縣市20.7萬台平板,加上新購入的入61萬台,並搭配管理系統派送學習內容與APP,在此規畫下,配發總量達到偏遠地區學校學生載具比率為1:1;非偏遠地區則以學校班級數每6班補助1班方式配發,教師依課程教學與數位學習需求輪流借用,達到生生用平板目標。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長郭伯臣則說,除了增購平板電腦,每年還會編列14億元進行數位內容充實計畫,主要為數位內容開發及補助縣市學校採購數位內容及教學軟體,以學生願意讀、感興趣、易理解,可學習到教材中的知識為前提,透過公私協力及部會合作開發多元化數位內容。此外,教育部每年會編列1億元經費,進行教育大數據分析計畫,運用學生線上學習資料建置教育大數據資料庫,作為學習成效、教學模式、政策研訂與數位內容改善的基礎,讓城鄉學習更均衡,未來在符合資安前提下建立去識別化開放資料,提供民間加值創新運用。教育部為全國中小學購置大量平板電腦,難道都只能在學校使用,可以帶回家嗎?郭伯臣表示,將推動實驗班級試辦計畫,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平板帶到學校來、也可以將學校的平板帶回家。這項計畫以偏遠地區學校為優先對象,班級必須要跟家長充分溝通後才能加入,預估未來4年有2400個班級參與。
教育部明年起投入117億元 推動「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5)日宣布推動「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自明年起投入經費117億元,連續4年總預算達200億元,針對全國中小學1年級至12年級全面推動數位學習精進計畫,達成「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教育部指出,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106年至114年投入150億元,強化校園網路佈建與建置智慧學習教室等設施作為基礎,在經歷疫情期間加速數位教學推動,教育部在盤整現有數位建設基礎下,提出「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規劃「數位內容充實」、「行動載具與網路提升」及「教育大數據分析」三項計畫,盼達成「教材更生動」、「書包更輕便」、「教學更多元」、「學習更有效」和「城鄉更均衡」等五大目標。教育部指出,因疫情影響學生改採居家學習,行動載具仍有不足,因此,除現有已配發各縣市20.7萬台行動載具外,教育部將再規劃投入61萬台學習載具,並搭配行動載具管理系統派送學習內容與APP,在此規劃下,配發總量達到偏遠地區學校學生載具比率為1:1;非偏遠地區則以學校班級數每6班補助1班方式配發,教師依課程教學與數位學習需求輪流借用,達到生生用平板目標。教育部表示,配合方案推動,教師依課程需要設計相關課程時,也需參考國健署視力衛教建議,並持續進行學生使用載具的網路素養教育及宣導,確保兒童及青少年上網安全與強化校園資安管理。本方案推動呼應國際數位學習趨勢,以「偏鄉學校數位優先」的原則,並於疫情期間可支援經濟弱勢及多子家庭缺乏載具時使用,以縮減城鄉教育落差達公平教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