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公司
」 台積電耀華玻璃1/經濟部藏神祕投資機構 現值722億、70年前僅244萬
經濟部內有個神祕的投資機構,並非公司組織,也不具法人格,根據監察院調查報告,政府雖只持有50%股份,卻在管理委員會9席委員中囊括8席委員,剩下唯一一席是民股代表,至於這家投資公司在台灣的資產,1950年代初期只有244萬餘元,但70年後淨值卻高得嚇人,依經濟部長王美花2023年11月6日在立法院透露,2022年底資產淨值高達722億元,這家神祕的投資機構就是「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的前身是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由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的幕僚周學熙,1922年在中國東北的秦皇島創立,耀華玻璃是亞洲第一個現代工業法生產玻璃的廠商,由中國和比利時民間共同出資,也是近代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中比合約規定,總經理是洋人、協理為華人,總事務所設天津、總工廠設址秦皇島。耀華主要生產平板玻璃,產品不僅在國內暢銷,甚至遠銷日、美、東南亞一帶國家。不過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軍閥強佔中國東北,耀華玻璃的比利時股東偷偷把股份賣給日本人,公司變成中日合資,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接收日人股份,耀華玻璃變成官民股份各一半的企業。1950年中國大陸全面淪陷,耀華玻璃原本向國外訂購的生產機具改運到台灣,可是耀華絕大部分資產和民股股東都留在大陸。耀華玻璃公司管理委員會投資台積電,讓資產淨值翻漲至722億元。(圖/報系資料照)1952年在經濟部主導下,由公股及在台民股組成「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共同管理耀華在台資產。耀華管委會以機器作價投資新竹玻璃公司、並取得22.2%股權,賣出竹玻股份後,耀華資產價值大幅增加,逐漸化身為「配合政府政策的投資基金」,但真正讓耀華資產騰空翻漲的原因,則是在前經濟部長李國鼎主導下投資台積電和聯電。不過耀華玻璃從李登輝當總統後,轉投資就不太順利,投資華揚史威靈飛機等公司,大多失敗告終,立法院112年度的預算評估報告也明白指出,近年轉投資事業虧損家數多於盈餘家數,應該適時退場或辦理其他管理作業,以維護股東權益。還好兩蔣時代的財經重臣李國鼎等人創建了護國神山台積電,還要求耀華買台積電股票,至今仍受益於台積電的分配投資利得,才能擁有700多億元的資產。相較於經濟部掌控擁有龐大資產的耀華玻璃,在台灣的民股股東則是苦哈哈,他們眼巴巴地看著台灣經濟起飛,耀華玻璃資產水漲船高,可是都沒他們的份。民股股東沒有辦法處理耀華公司的股票,不能賣出也不能繼承,還有股東要求以借支方式請求發放救濟金,耀管會的成員從8官9民到現在變成8官1民,還是沒有辦法解決缺額問題,法律上的問題仍然擱置到現在。經濟部長王美花率耀華玻璃公司管理委員會主委等人,到立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業務及預算。(圖/劉耿豪攝)在台股東數十年來多次打行政訴訟、民事官司甚至聲請釋憲,主張「經濟部應命耀華公司解散」、提出「請求確認管理權不存在」及「遺產稅事件」等訴訟,都宣告失敗,最近一次則是由第二代股東李賡鋕提告,希望行政法院能准予耀華在台復業登記,並撤除官股、召開股東常會或臨時股東會,不過仍遭駁回,合議庭認為現行法律未規定原來在大陸登記的公司如何在台登記,耀華管委會沒有法人資格,現在雖有《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條例》草案,但尚未立法通過,行政法院也無法解決目前法規真空狀態。
耀華玻璃2/淨值722億、股東一毛拿不到 國稅局竟課500萬遺產稅
神秘的「耀華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員會(簡稱耀管會)」, 1950年代資產僅244萬餘元,2022年底的資產淨值竟高達722億元,堪稱另類台灣奇蹟,不過70年來,民股股東一毛錢股利也拿不到,手上股票不能交易宛如廢紙,更扯的是,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曾向其中一位在台股東配偶江偉麗、徵收高達近500萬元的遺產稅,還好行政法官明察秋毫,判決國稅局敗訴,還給民眾一個公道。這件烏龍遺產稅案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在2018年3月29日宣判,裁判書指出,耀華玻璃股東秦愈新在2014年7月間過世,留下耀華玻璃27萬又400股的股份,由他的配偶江偉麗繼承,北區國稅局根據耀管會2014年資產負債表的股東權益淨值,計算出每股淨值為213.3077元,核定秦姓股東生前持有的耀華玻璃股票淨值為5767萬8402元,併同其餘項目後,核定遺產稅493萬9933元,江姓配偶不服,提起復查和訴願皆遭駁回,因此打起行政官司。江姓配偶主張,耀華公司至今不能在臺復業及完成合法設立登記,因此不適用《公司法》,也無從依《公司法》受領股息或紅利、處分或轉讓股票、請求收買股份,且公司無法解散及清算,也不能行使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完全無法行使股票權利,導致空有股東名稱與形式,不具有任何經濟上意義,所以被繼承人死亡時,留下的股票權利毫無流通變現可能,不應計入遺產總額,不料國稅局竟列入遺產總額計算,違反實質課稅原則。耀華玻璃公司在台灣的民股股東,70年來無法處分股票,股東繼承人竟一度被課徵高額遺產稅。(圖/黃鵬杰攝)國稅局則認為,當初是江姓配偶在2014年11月間,自行補申報耀華公司27萬又400股的股票為遺產,國稅局發現耀華管委會其實很有錢,光是持有台積電的股票就高達1億股,耀華股票不可能沒有財產價值,現階段雖然由於立法尚未完成而暫無法流通,但無具體事證能認定股票價值已無價值。北高行支持江姓配偶見解,認為耀華公司資產實際上由經濟部設置的耀華管委會掌控運用,但未曾發放股利,股份亦無法移轉,公司組織及股東權利形同遭到凍結,秦姓股東生前或江姓配偶至今無從對耀華公司主張任何權利,耀華總公司當初設在天津,而我國治權事實上不及於大陸地區,未能在台灣合法登記,因此,主管機關也無法依《公司法》管理。北高行強調,耀華公司管理委員會既然不是公司組織,至今無法依《公司法》規定配發股利,因此股東持有的股份,依現況不具財產價值,不應列入遺產總額,所以國稅局核定秦姓股東的股票淨值5767萬8402元有問題,不該繳近500萬元的遺產稅,判決江姓配偶勝訴。由於國稅局自知理虧,並未上訴,全案確定。
與友人買彩券爽中9億 玻璃工抱怨「徹底毀了我生活」現況曝
許多人夢想中彩券變億萬富翁,但現實情況常常走向不好的結果。英國一名在玻璃公司工作的男子,過去和朋友贏得2259萬英鎊(約9億新台幣)獎金,平均一個人拿到1100萬英鎊(約4.4億新台幣),他用這筆錢買了房子和車子,結果最後幾乎花光所有的錢,徹底毀了他的生活,只能回到了原本的工作岡位。根據《每日郵報》報導,現年61歲的馬克(Mark Gardiner)在1995年和友人保羅(Paul Maddison)幸運中了2259萬英鎊獎金,他分得1100萬英鎊,隨後用這筆錢買了2個足球俱樂部、1座度假屋以及價值75萬英鎊的巡洋艦,並花了200萬英鎊投資公司,「這些俱樂部永遠不會賺錢,儘管我投入了資金,但沒有人願意提供幫助」,不僅如此,他還為幾名好友買了房子,特地都在同一條街,希望感情可以變得更親近。然而,馬克的好運並沒有持續多久,一系列糟糕的投資導致他的錢愈來愈少,而且好友也背叛他,到了2004年他和第4任妻子分開,從此發誓不再結婚,坦言和很多人都鬧翻,為此聘請倫敦的頂級律師來處理離婚問題。馬克很快就將獎金揮霍殆盡,他回到原本的玻璃公司工作,和以往一樣參與業務,負責新窗戶的測量和訂單,直到今天他仍然用當年中獎的數字來買彩券,希望奇蹟能夠出現2次,更表示若再次中獎,會做出不一樣的決定。
80歲老董破冰行2/年少住工廠59年前跟父親創業 台玻林伯豐拚第一品牌「歡迎進口貨競爭」
「台玻在台灣平板玻璃市占率85%、其餘15%則是進口,歡迎進口貨競爭!」80歲的台玻(1802)董事長林伯豐底氣十足地跟CTWANT記者說,「你摸摸看,這個玻璃可以隔絕40%熱能,光線還是可以穿透,就不用開那麼多空調。」這塊玻璃是近年正夯的綠建築材料-低輻射鍍膜玻璃(Low-E),南山人壽廣場、頂級豪宅「聯合大於」的玻璃帷幕都用它。 在台玻集團總部的樣品室陳列著各種玻璃,林伯豐像打開寶庫一般如數家珍,「這片玻璃,輕透又可還原色彩,是台灣各大百貨精品櫥窗的必備材料」,還有建築外牆用、事務機用、隔音用、防彈、做成食品容器等玻璃… 依據客戶需要,可以特調專屬配方、量身訂製,他領著記者介紹,「我對生產事業全副心力都投進去,特別對技術發展有興趣」。豪宅外牆的玻璃帷幕使用台玻產品;台玻客製化玻璃瓶器相當有名,也能透過這些玻璃瓶見證歷史。(圖/黃耀徵、黃威彬攝)林伯豐是跟著明年成軍將滿一甲子的台玻一起長大,「我的父親林玉嘉董事長於1964年成立台灣玻璃公司,在玻璃業以前家裡是做遠洋漁業,但父母親都信佛,魚畢竟是生命,因此轉做其他的生產事業,原本父親是在台灣水泥公司做駐會常務董事,由台泥理監事支持、共同籌組台玻」,林伯豐回憶。堪稱玻璃產業活字典的林伯豐說,「我從大專畢業後、兵都沒當完,就進入台玻新竹廠上工。」投入程度甚至可以用工作狂來形容-住在員工宿舍中,每天睜開眼睛、吃完早餐,就是進廠工作到晚上:「第一個任務是出貨,可以藉此了解客戶需求、製程,後來才到營業部。」 「開始時很辛苦,面對大廠競爭,我們小心翼翼,提升品質與服務,當時做平拉式玻璃,品質、成本都有競爭力。」「半夜出車不夠,我還去當堆高車司機上貨。」甚至結婚時也是將夫人許素瑛娶到新竹,一起住在宿舍;目前新竹和台中的員工宿舍,都還有林伯豐的房間。台玻在時任經濟部長李國鼎的鼓勵下發展「平板玻璃」,技術最早來自日本旭硝子株式會社,林伯豐繼續精進與英國PILKINGTON PLC.、德國VEBA GLASS AG.合作取得專利,生產色板玻璃、食器玻璃與平板浮法玻璃等,在1960至1980年代,推升我玻璃製品出口成長近150倍,彼時玻璃產量世界第一,台玻也在1973年掛牌上市。台玻創辦人林玉嘉2004年時任董事長,與二代林伯實、林伯豐、林伯淳(圖左至右)的珍貴合影。(圖/報系資料照)台灣做穩之後,林玉嘉於1992年前往中國考察,決定到中國投資設廠,1993年成立台灣玻璃中國控股公司,1994年第一座中國廠在青島廠成立。二代林伯豐在2009年、66歲掌舵,今年80歲的他說:「讓台玻繼續獲利,這是我的責任。」「台灣人均玻璃用滿了,到中國尋找新市場。」因此他與弟弟林伯實、林伯淳分別接任各公司董事長後,14年間加速中國事業布局,同時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台玻(TAIWAN GLASS)至今是台灣玻璃第一品牌,在台灣可說沒有同業勁敵,儘管總產能規模上比不過日本旭哨子、美國康寧,但在客製化市場堪稱第一。台玻容食事業部總經理謝進興介紹α33硼矽酸耐熱玻璃:「倒入液體瞬間溫差150度,無毒且不會爆破。」這是日本著名奶瓶品牌所用的玻璃瓶,台玻一年產能7億支、在世界奶瓶有40%的高市佔率。此外,民生用品中也處處有台玻,從上萬元的KAVALAN威士忌與台灣高粱,澳洲香檳,德國化工大廠默克所需耐強酸、強鹼的棕色玻璃瓶,世足賽期間麥當勞推的可口可樂紀念杯,星巴克設計獨特的玻璃杯,到蠻牛、可口可樂、工研醋、桂格雞精、愛之味菜心、嘉南羊乳等瓶子。「在重量和厚度減少的情況下一樣堅固,鍋爐速度加快、同一窯產量增加,既減成本又減碳。」謝進興介紹。台玻平板玻璃對營收貢獻超過6成。(圖/報系資料照)台玻在兩岸共有25座生產基地,2021年合併營收達560億元,其中來自中國約430億,台灣130億,產品從平板玻璃、玻纖布、Low-E節能玻璃,跨足光電產業,生產太陽能玻璃和電子級觸控玻璃。林伯豐說「已經很難說台玻是傳產或科技業,生產用很多高端科技,現在經營模式、商業模式跟以前也都不一樣。」台玻生產事業已經交棒三代,林伯豐長子林嘉宏與次子林嘉佑,分別負責平板玻璃與玻纖事業,還有姪子、林伯淳之子林嘉明管財務,同時20個專業經理人配合,日常營運讓林伯豐相當放心、充分給他們空間。「怕看到,罵也不是,不罵也不是,現在我已經少去工廠了。」工廠出身的林伯豐不免用最高標準審視,記者曾實地走訪生產平板玻璃的台中廠,辦公區的桌椅有歷史感但相當乾淨,產線上連垃圾桶都標齊對正,能想見林伯豐昔日治軍嚴謹的身影。
謝國樑誓言引進產業、創造就業 獲台玻力挺打造經濟火車頭
國民黨基隆市黨部今(12)日舉辦「市長、議員暨里長提名發布會」,基隆市長參選人謝國樑誓言年底選舉一定要拿回台灣頭,未來要替基隆引進產業、創造就業,讓基隆更好、更進步;此外,謝國樑大表哥、台灣玻璃公司執行長林嘉宏也作為家人代表現身力挺,承諾引進產業人脈奧援,一起協助謝國樑改變基隆。謝國樑指出,增加就業是基隆市的重要課題,基隆每天有9萬多通勤族到雙北市,甚至是桃園上班,然而基隆位置緊鄰雙北,在五堵、六堵皆有廣大且平坦的腹地,未來基隆捷運路網也會從此處經過,最適合用來規劃「內科2.0的基隆科學園區」。他指出,由於前內科、南軟等地區,有交通壅塞、產業飽和,以及成本昂貴等問題,未來基隆如果能利用便捷的交通網絡與廣大空間,絕對可以吸引企業來基隆投資設廠,創造就業市場。謝國樑也表示,過去花3年時間了解地方需求,藉由實際走訪接觸、關懷弱勢,擘畫基隆未來的市政藍圖。他說,目前中華民國三三會理事長,也是自己的舅舅林伯豐先生已經答應出任市政諮詢委員會的指導委員,允諾未來會全力協助謝基隆的市政發展規劃。謝國樑強調,「引進產業」、「創造就業」將是市政規劃第一步,當地方經濟活絡後,市府就有更多資源完善各項市政,包含日前提出的公益環保電動車、打造特色文創聚落,及引進24小時人文書店和微型寵物室內樂園,還有推動天使券等眾多政策。他說,未來要從「公益與人性化」的角度出發,打造基隆成為亞洲最愛有的城市。謝國樑也提到,肯定基隆市長林右昌過去8年的施政成績,自己未來8年絕對會做得比林右昌更好,對年底選戰非常有信心,讓一代接一代,一起讓基隆更好。他強調,基隆不能走回頭路,基隆一定要更進步!林嘉宏則力挺表示,謝國樑很想為基隆做事,自己也非常認同他「引進產業、增加就業」的政策主張,由於謝國樑在這方面非常專業,絕對是最合適的基隆市長人選。他說,未來會跟父親林伯豐協助謝國樑招商、引入產業資源,讓基隆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火車頭。
全體董事放棄認購! 台船增資案引爆投資人驚慌
台船(2208)增資案17日公告全體董事放棄認購,引起投資人驚慌,紛紛打聽原由,而台船因為還在緘默期無法說明原委,權威人士透露,台船去年決定增資45億元,當時預估每股發行價格為16元,未料之後市場交易價格超過預期,最後算出來的價格是17.5元,超過官股股東列的預算金額,因趕不及完成追加預算,將改以特定人身分認購。台船這次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450,000,000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整,發行價格為每股新台幣17.50元,預計可募集的資金總額約為78.75億元,本次發行股數,依公司法第267條規定,提撥10%,4,500萬股由公司員工認購,另有10%公開承銷,餘80%計3.6億股由原股東按持股比例認購,每仟股認購761.01008301股。昨日公告放棄認購的包括經濟部79,959,607股、中鋼5,898,852股、中油18,094,907股、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27,420,947股、耀華玻璃公司管理委員會27,420,947股、財團法人國防工業發展基金會19,025,252股,這些未認購的官股,將在本月18日到25日之間,以特定人身分認股。台船17日股票收盤價為22.90元。
台積電獨大 台股陷「一個人的武林」困境
台灣董事學會7日年會發布《2020董事會白皮書》。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統計2005~2019年,扣除台積電,整體上市櫃市值複合成長率(CAGR)僅2%,台灣正面臨「一個人的武林」困境。金管會主任委員黃天牧表示,協助企業永續成長,是金管會努力的目標,並提醒企業董事會思考「包容性成長」的社會責任。台灣董事學會連續7年以台灣上市櫃公司為研究母體,追蹤台灣企業及資本市場的變化。《2020台灣董事會白皮書》研究發現,台股國際能見度逐年降低外資吸引力不足;企業大舉配息,不再投資未來;加上企業重大交易案件遞減,這些因素是台灣產業成長動能的內外部重大負面因素,值得各界關注。據《白皮書》分析,台股市值最大的台積電,在2005年佔總市值9%,2019年底已提高至22%,成長幅度驚人。整體台股市值自2005年至2019年,平均年成長率為14%,然扣除台積電後,台灣上市櫃企業整體市值複合成長率(CAGR)實際只有2%。蔡鴻青並指出,在2005年之後上市的公司,市值年成長率達24%,但2005年前上市者成長率卻僅1%,以家族企業為尤,成長動能堪憂。台灣董事學會理事長吳豐山期許,學會會員共同努力。年會邀請台灣康寧顯示玻璃公司總經理曾崇凱、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以及嘉新水泥企業團執行長王立心,由逢甲大學人言講座教授許士軍主持,以「從中堅企業到百年企業」為題,分享企業成長及轉型過程中,董事會如何做出重大決策。
駙馬好忙4/小刀岳家低調 台玻家大業大資產驚人
說起彭康育(小刀)丈人家的台玻,可說家大業大。一九六四年,林玉嘉(林文晴的爺爺)成立台玻時,資本額高達一億五千萬元;一九七二年,「台玻大樓」落腳台北市南京東路,在當年是少數的辦公大樓。隔年台玻正式上市,並積極與美、英、德、日等國的玻璃公司技術合作。一路堅守「零負債」原則的林玉嘉,從不進行業外投資,因此台玻被喻為「最低調的上市公司」。一九九三年,台坡前往大陸投資布局,總投資額高達約九十五億元,二○○八年成為全球第六大玻璃公司。台玻已故創辦人林玉嘉堅持「零負債」經營原則,從不進行業外投資。(圖/連慧玲攝)創立至今已五十六年的台玻,產品囊括電子級超薄玻璃、太陽能玻璃、Low-E玻璃、玻璃纖維、容食廚器玻璃和汽車玻璃等:台坡旗下的公司,更是包辦整個玻璃產業,從上游的純鹼廠到下游的自有品牌玻璃容器,幾乎樣樣不放過。《富比世》雜誌調查,一九九五年林玉嘉的財富淨值,高達一百六十億元,位居台灣富豪第二十四名;二○一二年時,台玻總資產約三百億元,今年第一季已高達八百三十八億元。台玻總裁林伯實相當保護孩子,二女兒林文晴27歲時才在媒體前曝光。(圖/報系資料庫)二○一五年,百歲高齡的林玉嘉辭世後,大兒子林伯豐接任董事長,次子林伯實擔任總裁,四子林伯淳則是駐會董事,三子林伯英則因投資失利,早在二○○一年就選擇出家為僧。女兒林曼麗嫁給基隆旺族「三功集團」的謝修平,生下前立法委員謝國樑和謝國棟。.林文晴自日本返台後,開始負責台玻旗下的進口酒網站銷售工作。(圖/連慧玲攝)2014年台玻為了自家品牌「TG」,與日本知名設計師深澤直人合作。(左起:徐莉玲、深澤直人、林伯實)(圖/報系資料庫)即使台玻家族的政商關係綿密,仍貫徹創辦人林玉嘉的「中庸之道」,多年來,家族成員鮮少曝光,僅有林伯實及徐莉玲偶爾露臉,不過,向來出現在財經新聞的林伯實,一度躍上社會版。一九九八年間,藝人沈時華為了女兒,遞狀要求林伯實確認親子關係,爆出婚外情;最後沈時華決定撤告,獨自撫養女兒,官司和平落幕。此後台玻家族更趨低調,直到林文晴下嫁小刀,才掀起另一波新聞話題。資深藝人沈時華為了女兒,1998年與林伯實對簿公堂。(圖/報系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