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陽
」 王瀚陽 學測 教育部 108課綱 111大學考招新制對未成年學生輔導不需法定代理人同意 家長團體難認同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8日初審通過《學生輔導法》修正案,學校對未成年學生施予輔導諮商時,得在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下執行。但家長團體難以認同這項修法,他們表示,除非緊急狀況,否則在一般情形下,學生找學校心理師諮商,應事先獲得家長同意。教育部學務司長吳林輝說,在實務上,由於家庭功能問題,許多家長不願自己的孩子接受輔導。許多輔導人員因為家長不同意,導致錯失最佳輔導時間,對學生造成不利影響。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也說,她接觸過一些身心科醫師,根本不敢看診未成年學生,因為最後都會遇到家長的抵擋,執行起來常不順利。立法院教文會最後通過在《學生輔導法》中增列第5條之一,具有心理師證書的專業輔導人員,對未成年學生執行輔導諮商業務時,經該學生同意,並由學校召開個案會議評估該學生有輔導諮商需求,為符合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得不受《心理師法》第19條規定之限制,在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下執行。對於這項修法,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如果孩子有緊急醫療需求,譬如憂鬱症突然發作,他們可以接受在未經家長同意下,送給心理師輔導;但在一般狀況下,如果孩子要找學校心理師諮商,一定要經過家長同意。此外,立法院教文會審議《學生輔導法》第10條修正案,行政院版要將國中、國小專任輔導老師由原本每24班、15班增置1人,調整為每20班、12班增置1人,以讓學校增加更多輔導人力,但民進黨立委范雲提出應在法律裡面明確規定,如果輔導主任由專任輔導老師兼任時,學校可再增聘1位專任輔導老師,但教育部未予同意,最後這個條文保留,將進行朝野協商。
少子化海嘯3/倒閉潮向下蔓延 50所私立高中職恐面臨退場
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提出「廣設高中大學」主張,他們要求設立多一點公立或國立學校,但教育部卻讓更多新私校產生及專科升格來充數,私大倒閉潮已襲來,而且即將向下蔓延至私立公中職,根據私校工會預估,未來3年將會有2成、約40至50所私立高中職會陸續面臨退場。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指出,少子化海嘯從明年開始影響高中職階段,今年高中職新生已經跌破20萬人,之後適逢虎年,人數會更少,在生源減少下,預估私立高中職也將掀起倒閉潮。私校工會副理事長尤榮輝表示,私立高中職併校是選項之一,目前教育部並未規畫併校輔導機制,只能由學校自行設法合併。私立高中職現今呈現兩極化,都會區的明星私校並不缺學生,非都會區偏鄉學校則經營困難,合併應是退場之外的另一選項。「的確感覺退場學校在向下蔓延!」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告訴CYWANT記者,為了求生存,許多私立大專校院紛紛設立私中、私小,卻仍沿用原本高中職的教師,恐怕會影響孩子的受教權與教學品質。另外,無論是私立大專校院或私立高中職,退場後都會嚴重影響學生權益。「許多學生原本在北部念書,但學校退場後,可能由於科系較特殊如美術系,可能被安排到南部就讀,若學生平時需要上班,那怎麼繼續就學?」王瀚陽說。根據審計部報告,2023年1月,經教育部安置退場學校的1千多名學生中有16.4%轉學後選擇退學。立委柯志恩則指出,退場私校的學生大多希望「原校畢業」,卻總是被強制轉學,且常常「弱轉弱」,安置到的新學校也被退場。近年私校退場後產生的學生安置問題,令許多家長難以接受,因而走上街頭陳情抗議。(圖/報系資料照)例如之前稻江管理學院退場,學生被轉到台灣首府大學、大同技術學院,結果這2校這2年也陸續退場;又例如之前南榮科大要退場,把學生被轉到環球科大、大同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結果這3校也退場,讓學生情何以堪。7月底退場的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大、明道大學,依據教育部資料,四校將分發安置近千位學生,教育部表示會避開「瀕危私校」,分別分發至樹德科大、台南科大、正修科大、吳鳳科大、嘉南藥理大學、崇仁醫專、僑光科大、嶺東科大、弘光科大。相較學生,退場私校的教師更要自求多福,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指出,近年退場的私大,竟僅有10名教師在教育部的協助下,轉到其他學校任教,教育部則回應,近年很少學校在擴大規模,政策鼓勵教師們往業界發展。
校安危機!少年再犯率翻倍飆高 國教盟呼籲「補司法漏洞」
新北市國中生命案引發社會關注,國教盟今(9)日召開記者會,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與少年保護息息相關的司法院迄今未對外說明,而少年觸法照理來說應該是司法判決後的一條龍服務,為何演變成是多頭馬車的輔導制度?主要是因為「少年事件處理法」修法過後,改為「行政輔導先行,以司法為後盾」,明顯缺乏配套措施。王瀚陽說,司法未及時介入會產生漏洞,一方面曝險少年定義過於侷限,導致黑幫不在少輔會輔導範圍內;另一方面少輔會只收曝險少年個案,導致案量太低失去功能。試問,當校園「老大級」學生面臨少保官沒空,少輔會也不來,單靠專輔老師肉搏戰能贏嗎?台灣照顧管理協會榮譽理事長張淑慧指出,以新北市為例,每名少年調查保護官平均每年要處理14件調查案、75件保護管束案,還不包括假日生活輔導、安置輔導、感化教育等業務,人力過於吃緊。據統計,少年犯進入矯正學校的再犯率居高不下,以誠正中學為例,安置1年的再犯率55.35%、安置2年66.39%、安置3年更高達80%,且36.58%再次被收押。張淑慧表示,各縣市均設有少年輔導委員會,全國有253名少輔員和督導,但有高達36.6%不開案,平均每人的在案數僅1.2人,先前曾發生國中生不滿媽媽提醒期末考將至、要求他讀書,孩子被唸到火大,竟持水果刀威脅媽媽「不要逼他唸書」,媽媽求助少輔會後,竟被列為家暴案,少輔會不開案處理,但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幾乎都在輔導被害人,媽媽有開案,但孩子卻無人輔導,「今天孩子會拿水果刀恐嚇媽媽,明天會不會拿水果刀到學校」。她建議,建議提供更多的人力及資源給少年保護業務;提供輔助人力,讓社工師、心理師在法院協助保護官執行保護管束;讓調保分流,發展專責保護官,結合跨網絡資源協助司法少年。少輔應擴大輔導類型與範圍,及早啟動社區、少年輔導機制,降低再犯率。國教盟呼籲主管機關應切實檢討非行少年輔導機制成效不彰問題,才能修補少年保護漏洞,和黑幫搶人,「避免今日的非行少年,成為明日的成人罪犯。
被低估的大麻2/學生吸食人數竄升「只輸K他命」 黑數難抓!專家提醒家長注意3件事
台灣社會近年出現的「大麻」煩,已進入大學校園。據教育部今年前四月統計,大麻已竄升至學生濫用藥物的第二名,僅次於K他命。毒物專家及醫生向CTWANT記者表示,「大麻的成癮性比香菸還高,若青少年開始吸食,成癮率更高,會嚴重傷害大腦,使青少年智商下降,容易情緒不穩、憂鬱,罹患思覺失調症的機率增加6倍!」麻煩的是,「大麻急性期症狀不明顯,因此難被察覺,造成吸食黑數甚多。」專家建議家長,平日可注意孩子身上是否有異味、交友狀況、情緒行為有無異常,才能及早將孩子拉離「麻害」。去年5月7日基隆海關查獲走私大麻花456公斤,為史上查獲最大宗的大麻花走私案件;同年9月20日桃園地檢署查扣大麻4,218株,是史上查獲規模最大的大麻植栽場。根據臺灣高等檢察署統計,近4年來查獲的大麻重量暴增近8倍,查獲的大麻株也增加近7倍,大麻流向台灣各地,其中也包括校園。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科長張惠雯在一場針對青少年大麻防治的論壇中指出,大麻在2021年是學生藥物濫用的第5名,占7.71%;但到今年(2023年)1到4月統計,已前進到第2名,占14.29%,僅次於K他命。張惠雯分析,可能與台灣人喜歡前往旅遊的泰國,近年將大麻合法化,可近性增加;加上近年屢有公眾人物「呼麻」事件登上新聞版面,都易使青少年受到影響。「一名20多歲的年輕男生吸大麻被捕,律師建議他來檢測大麻濃度,藉此證明自己並非慣犯,所以來醫院門診諮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說,這個年輕人私下坦承,其實他已經吸食大麻一段時間,被查獲當天,剛好朋友身上有帶大麻,所以便一起分享吸食。「年輕人說,吸的時候會感覺昏昏的,眼前事物彷彿暫停一般。」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學生取得大麻的管道相當多元,尤其從網路上取得更是方便。「從國外網站上購買最為常見,只要留訊息詢問就能買到,另外,社群上也可詢問購買,還有一些人到國外直接買回來。」王瀚陽說,原本很多國內消費網站也有販售,後來國教盟不斷檢舉才下架。其實就算學生不主動購買,藥頭們也會伺機而動。在新店溪右岸有許多學校聚集,是知名的消費商圈,一家酒吧的老闆私下透露竟有藥頭混在客人中企圖販售大麻,還詢問是否能介紹想買的客人,「我立刻拒絕,而且趕緊找藉口支開他」,但由此可見學生的生活圈中隨時都有大麻誘惑。這位老闆表示,藥頭穿著新潮、身上有刺青,很容易讓年輕人覺得「酷」,再加上很多年輕人在國外試過大麻,也聽聞國內在推動大麻合法化,所以自然就不會排斥大麻,也不覺得吸食有多嚴重。據了解,目前黑市上大麻以10克為1單位,1克市價約1300到1800元。洪東榮說,其實人體本來就有「大麻接受體」,分布在大腦與中樞神經系統,而人體會分泌一種類大麻物質,再與大麻接受體結合,讓人自然地感覺歡樂與愉悅。「但如果吸食大麻,大麻接受體就會一直被刺激,長期下來就會改變大腦的各種功能,最常見的就是認知、判斷力、情緒等等。」高檢署認為大麻查緝量以倍數增加,但檢察機關偵結施用大麻人數卻未明顯相對提高,顯見施用大麻黑數偏高。圖為行政院院長陳建仁巡視查緝毒品成果。(圖/黃鵬杰攝)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司法精神科主任李俊宏曾分享一位女大生案例,這個女生從17歲起接觸大麻,常和朋友聚會時一起吸食,持續3~4年後開始出現幻聽、幻覺,常覺得有人跟她說話。李俊宏說,長期吸食大麻罹患思覺失調症風險為一般人的6倍,且吸食大麻的成癮率為9%,但如果從青少年階段就開始吸食,成癮風險便增加到17%。洪東榮說,千萬不能輕忽大麻的成癮性,再加上它會造成憂鬱、情緒不穩定,所以對人體的危害是相當大的。「很多人以為大麻跟香菸一樣,事實上它的成癮性是香菸的好多倍以上,除了會傷害大腦之外,所有香菸的毒害,大麻一樣也沒少,等於有雙倍的害處!」但因為吸食大麻的急性期症狀不明顯,所以不僅警察難查獲,醫院急診室也不常見,就連臺灣高等檢察署也公開承認「黑數相當多」。洪東榮建議家長從「氣味」著手,因為大麻會散發一股獨特的味道,不同於香菸,所以家長若發現孩子身上經常有奇怪的味道,還有交友圈出現變化,以及近來情緒起伏很大、行為衝動,就要特別留心孩子是否接觸大麻,及早發現才能盡快把孩子拉回正軌。
南陽街不再是補習街! 重考生剩2500人
南陽街不再是補習街!台北市補教協會表示,以前每年有10來萬重考生,集中在南陽街及附近補習,現在僅剩2300到2500名,不到2.5%,南陽街已變成飲料街、小吃街。補教業者說,現在重考生都是厲害學生,老師必須有硬實力來面對他們,靠講笑話撐場面的都已被淘汰。依據大考中心資料,112學年有11萬8551人報名學測,其中非應屆有1萬1962人、占10.09%。這些非應屆考生多為重考生,有一些則是考上大學,但不滿意,準備重考。台北市補教協會總幹事張浩然說,1981年時,台北市有48家升大學重考班,學生人數超過10萬人,有幾個補習班的學生數甚至達1、2萬人。當時南陽街補習班林立,一到下午5時下課時間,人多到無法直著走,每個人都必須側身才可前進。張浩然表示,現在台北市僅剩儒林、得勝者及文城等三家升大學重考班,總學生數約2300到2500人,僅儒林補習班還在南陽街。現在南陽街已不再是補習街,變成飲料、小吃及飾品街,人也不多,開車還可以時速30公里從街頭開到街尾,不受阻礙。補教業者指出,現在大學錄取率逼近百分百,因此到補習班準備重考的人,不是只想考上大學而已,而是要進到更好的校系,他們其實很厲害,不但上課認真,也很自律,根本不用叮囑他們「要好好努力」這些話。老師則要有硬實力才能生存下來,上課講太多笑話會被認為浪費時間。補教老師游夏指出,現在補習班重考生的素質比以前高很多,他們學習意願很強,老師上課時要將每個觀念背後的原理及意義解釋得更清楚,且有能力傳授跨領域連結,才能協助學生因應升學考試。他表示,在校生來補習,老師要會講笑話,但面對重考生則要有不同策略,主要靠教學實力及內容來吸引他們。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現在大學很容易考,站在家長立場,除非小孩子沒考好又有強烈企圖心要進非常好的校系,才會讓他們進補習班重考。一般來說,現在家長都希望小孩子先進大學,若大一、大二不適應,就想辦法轉系或轉校,這應是造成補習班重考生大減的原因之一。
「學習歷程檔案」用於升學不到5成 挨批扭曲高中生學習
因應108課綱實施,教育部推動高中生建立學習歷程檔案,並從111學年起與升學掛鉤,但據統計這兩年均不到5成考生以學檔升學。教團認為,學檔制度已扭曲高中生的學習態度,應與升學脫鉤;教育部則回應,學生如為升學刻意透過他人或補習班來美化學檔資料,反而會影響大學對他們的評價。現在升大學管道中,僅申請入學通過一階篩選、要進入二階甄試者需要提交學檔或傳統的PDF檔案做為備審資料。招聯會最新統計,111學年通過申請入學一階篩選有6萬7616人,其中1萬2315人提交PDF檔、5萬5301人上傳學檔;112學年通過一階篩選有6萬2194人,其中1萬1246人提交PDF檔、5萬0948人上傳學檔。升學掛帥 背離適性揚才目標以111學年學測報名人數11萬6445人、112學年11萬8551人來計算,最後有5萬5301人、5萬0948人以學檔升學,分別占47%、43%。雖然還有逾5成學生不用學檔升學,但學檔和升學掛鉤,已影響所有高中生的學習。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表示,學檔原本是要由學生記錄高中所學及自主探索經驗,但因為和升學掛鉤,學生所提交的資料都是為升學,一些真正自己的興趣或愛好(如繪畫、音樂)不見得會呈現出來,這跟108課綱所主張的「適性揚才」目標相違背。他們主張,學檔制度可以繼續推,但應該和升學脫鉤。砸錢製作 已到了病態的地步適用108課綱的第一屆學生、台大政治學系李瑞霖說,學檔和升學掛鉤,造成很多高中生學習是為了升學,甚至花錢或去補習以美化學檔內容,「已到了病態的地步」。但清大副校長戴念華指出,考生提交學檔參加申請入學,可以讓大學端更容易看出及分析出他們高中的學習表現,以決定是否錄取。現在許多高中生的學檔刻意為升學而做,這已經走樣、也是矯枉過正,但外界不能只是指出問題,也要提供解決方案,一旦學檔和升學脫鉤,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案讓大學來招生。教育部回應,高中生如為了升學,刻意透過他人或補習班來美化學檔資料,校系在審查時,看不到學生真實的學習面貌及個人特質,學生也會在參加面試時無法回答審查委員的詢問,將影響大學對他們的評價。
考招新制爭議多!見分發亂象 專家質疑「有必要檢討」
新大學考招制度持續變動導致爭議不斷,今年分發入學將出現社會組校系以學測成績、自然組校系以分科測驗成績來分高下的不一致現象,同時,政大成為社會組考生前進台大的跳板。專家質疑,社會組考生若學測成績好,在申請入學及分發入學皆占盡優勢,有必要檢討。新大學考招制度今年第二年,分科測驗考歷史、地理、公民、物理、化學、生物及數學甲等7科,其他國文、英文、數學A及數學B則在學測考。一位升學專家指出,參加分發入學的社會組考生,最難的主科已在學測考完;但對自然組考生來說,分科測驗的考科仍不易應付,分發入學主要採計分科測驗的考科。專家指出,社會組考生無論申請或分發兩管道,主要都以學測成績決勝負;至於自然組考生,若學測考不好,在申請入學時未進到理想校系,全力拚分科測驗,還有在分發入學翻盤的機會。舉例而言,政大社會系、財政系、公行系、經濟系、金融系及風管系等,分發入學採計3至4科中,僅1科是看分科測驗的公民與社會,其他都看學測科目。對社會組考生來說,他們只要學測成績通過這些校系申請入學一階篩選,不見得需要報名二階甄試,而去考分科測驗,通常公民與社會科不太會失常,參加分發入學時,幾乎篤定錄取政大原來的校系,好一點則可進台大。對於政大成為社會組考生前進台大的跳板,政大教務長林啟屏說,過去以來,政大與台大的生源重疊性就很高,將視今年情況思考處理方式。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許麗吉說,多元升學制度是要讓不同屬性孩子都有適合升學管道,但現在新制度,社會組考生占盡好處,要好好檢討。另外,去年分發入學發生「低分高就」現象,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直言,很多考生認為,只要再撐1個月就可以進更好校系,為何不做?今年鐵定會有更多考生報考分科測驗。台北市萬芳高中老師許麗吉說,她去年遇到一位考生,放棄申請入學錄取的私校,參加分發入學一舉考上政大。這個效應將在今年擴大,更多考生會去考分科測驗以參加分發入學。家長抱怨,制度逼得許多孩子考完學測又要去考分科測驗,壓力更大了。
學校推周休3日? 校長:中小學課可能上不完
英國之前進行勞工「周休3日」的實驗,而台灣有民眾近日發起「周休3日」連署。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說,會跟提案者報告全世界的發展趨勢;東吳大學校長則是樂觀其成,不過,也有學校校長說,中小學課可能會上不完。周休3日的提案,目前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有超過5000人附議,政府要在6月26日前回應,盼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3日的國家。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說,如果周休3日教育部同意,東吳願意跟進,把5天課排到4天就好,縮短學習時間,成效可能也比較好。據《中央社》報導,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張信務表示,周休3日可能不太適合,因為會影響學習時數,學不到課綱規劃的能力,而學生本來就有寒暑假,將休假分配到一整年,等於周休3日。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對有學齡前孩童的家長來說,要面臨加班時間過長的問題,而彈性工時與部分工時可討論調整,不過工作性質多元,薪水是否引此減少,也是家長對周休3日的疑慮,現在的職場有時候放假還要處理工作,不如先解決眼前的問題。
遠距教學後遺症顯現 主科學習明顯落後
疫情促使遠距教學強勢登場,但後遺症已經顯現,學校表示,學生在家遠距上課,許多人因此學習落後,現在只能積極補救。此外,對於教育部因應遠距教學趨勢而推動的「生生用平板」方案,老師認為,平板只是教學輔助的工具,不該硬性規定怎麼使用。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新莊國小校長張信務表示,2021、2022年連續2年的5、6月,國內發生嚴重疫情,學校被迫停掉實體課程改遠距教學,對教育產生很大衝擊。張信務說,111學年上學期開學恢復實體課程後,從中學生的段考及小學生的期中、期末評量來看,不少學生學習落後,尤其國、英、數等3科主科,能力明顯未跟著升級。「以後不管什麼狀況,都不應該大規模停課而改全面遠距教學。」張信務說,即使疫情還在,學校還是應進行實體課程,但可讓生病者在家遠距進行同步課程,這樣就能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疫情迫使老師進行遠距教學,但教學技術未明顯提升,還是停留在老師講或是讓學生看影片的階段,學生在線上有沒有認真學習不知道,師生或同儕間也缺乏互動,這樣的效果當然不好。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表示,因為疫情,必須從實體教學改為遠距教學,但老師和學生都沒準備好,效果可想而知。他表示,教育部進一步推動「生生用平板」方案,但平板只是教學輔助工具,該怎麼用應由老師決定,如教育部硬性規定每堂課要有多少比例時間用平板,將產生新問題。教育部近日發布「生生用平板」中小學實施計畫,將透過培訓,提升教師數位教學能力,預計今年底82%的編制教師完成培訓,明年達到100%。2025年時超過5成課後扶助班級,都運用科技輔助學生學習。
加熱菸爭議1/載具不是3C要納管!170反菸團體連日抗爭奏效 13日可望三讀通過
2023年立法院大門前第一場陳情活動,1/10上午登場。這天上午,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就《菸害防制法》修正案進行第五次朝野協商,場外則有聯結全國170個團體的「台灣拒菸聯盟」激憤陳情,就衛福部將加熱菸柱納管,卻將加熱菸載具列為3C產品,形同「開後門」行徑,疾呼載具要一併納管。經過5小時協商,國健署終於讓步,同意加熱菸載具納管,不得促銷也不能廣告。新年伊始,全國的家長、教育、醫事、社福及健康等團體卻一起「炸鍋」,主要是16年未修訂的《菸害防制法》修正案,去年送入立法院後,在政院版堅持「一禁一管」禁止電子煙、納管加熱菸,民團主張「雙禁」等拉鋸下,經過3次協商,去年底達成共識「加熱菸載具不廣告、不宣傳」、「20歲以下禁止購買加熱菸載具」。沒想到元旦連假後,1/4進行第4次朝野協商時,國健署卻突然推翻朝野協商共識,堅持回到未將加熱菸載具納入規範的政院版草案,將加熱菸載具定義為3C用品。「根本是開後門給菸商。」負責召集朝野協商的立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召集人、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質疑,衛福部受到美方壓力才瞬間改變態度,他認為「手槍跟子彈」就如同「菸草柱跟加熱器(載具)」的關係,這個載具明明只能用於加熱菸,卻認定是3C用品,豈不是不用管,任何人隨處都可買賣。董氏基金會也痛批,「過去政治人物拿菸商的好處,都是遮遮掩掩,甚至否認。但如今竟公然圖利菸商、犧牲人民健康,直接把我們的下一代推向菸商、成癮、疾病及癌症的火坑!」依據行政院去年提出《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總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近年對電子煙(ENDS/ENNDS)及加熱式菸品(HTPs)之管理陸續提出建議,如2014年第六次會議(COP6)建請管制新型菸品的電子傳送組合;2016年第七次會議 (COP7)建請禁止或管制此類產品之製造、輸入、銷售、展示或使用;2018年第八次會議(COP8)直接認定「加熱菸是菸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決議,加熱菸與載具皆該納入管制。(圖/翻攝自WHO官網)由於立法院這個會期1/13結束,成軍6年的「台灣拒菸聯盟」,火速連結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兒科醫學會、胸腔暨加護醫學會、醫界菸害防制聯盟及董氏基金會等,高分貝提出訴求,希望國健署依照FCTC決議:「加熱菸載具應依照菸品管理」,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第三條菸品定義後,加上「及指定菸品之必要組合元件」12個字。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更可怕的是後續的行銷迷藥,若將載具當作3C用品,台灣未來將充斥加熱菸載具的廣告、宣傳、贊助,看到載具廣告,不會想到加熱菸嗎?」王瀚陽的女兒就讀高中,雖然校園禁菸,卻常聽女兒說學校有人吸菸,一旦加熱菸載具視為3C用品,未來學生就可以「合法」帶加熱菸載具到學校,恐怕會讓學生抽菸狀況更普遍,校園安全讓人憂心。王瀚陽說,WHO明文規定加熱菸的菸彈與相關設備皆該納管,國際上開放加熱菸的國家也幾乎都這樣做。「只有少數如烏克蘭,也將加熱菸載具列為3C用品,所以菸商可以盡情舉辦相關派對與活動,吸引年輕人將加熱菸視為流行象徵,甚至在許多公共場合刊登大幅廣告。」其中一張烏克蘭男童好奇觸摸加熱菸廣告燈箱的照片,更引發外界議論。這張照片透過網路快速流傳,許多家長感覺怵目驚心,彷彿從男童身上看見自己孩子的影子,接著就是轉化成憤怒情緒。「如果孩子從小就接觸這些廣告,可能會導致吸菸年齡持續下降,從國外例子來看,行銷載具甚至比行銷菸彈更有效,因為這就是誘惑。」王瀚陽說。純真的男童好奇觸碰光鮮亮麗的加熱菸載具廣告,這張照片讓許多家長擔憂,深怕孩子會提早接觸菸品。(圖/翻攝自網路)董氏基金會菸害防治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我們只有一個訴求,就是『求』政府將加熱菸載具當成菸品管理。」1/10是菸害防制法最後一次協商,170個反菸團體連日來不斷發聲,希望政府能聽見家長的擔憂。更有許多家長自發性到總統、院長臉書留言,就是擔心台灣將淪為菸商天堂。1/10歷經5小時朝野協商,終於達成共識,保留條文全數取得初步共識,包括菸品、加熱菸載具,禁止其促銷與廣告。接下來《菸害防制法》修正案若能在1/13立法院會期結束前通過,就能管理早已滲透進台灣的加熱菸了。(《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未成年請勿吸菸,戒菸專線:0800-636363)
校園無門禁1/電子煙氾濫!教育部修法形同「放生全國學生」 老師哀嘆「不敢搜書包抽屜」
全國校園9月初才開學沒多久,家長團體就收到投訴,「高中生一班級不過40多人,竟查出30多套電子煙具,許多甚至是學長姊提供。」電子煙入校無門禁?CTWANT記者訪查家長及老師發現,「因為教育部今年有修法,除非『證據確鑿』,否則不能搜查學生書包或抽屜。」一線教師「無法」可管,「只能放生全國學生」!根據國健署最新調查,國中生、高中職生的電子煙使用率分別由2018年1.9%與3.4%上升至2021年3.9%與8.8%,推估全台有7.9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包括2.3萬名國中生及5.6萬名高中職生,而「朋友都在吸」是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最主要的原因。電子煙早已悄悄潛伏進入校園,國泰醫院社區護理組副護理長蔡晏平表示,「電子煙的外型完全不像傳統香菸,有些甚至看起來就像USB,就算老師看到也未必能察覺有異,再加上體積輕巧,孩子們可以輕易藏在掌心,趁空檔就能偷吸一口,而香甜的氣味也聞不出一絲菸味。」電子煙到底多氾濫?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理事長黃正銘透露,「有家長投訴,孩子的班上一共才40個學生,竟然就能搜出30幾套電子煙具,而且都是相同款式系列。」台北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周季平也說,「一開學就收到許多國中生與高中生家長求助,表示班上同學抽電子煙,學長姐竟是供應商,顯示菸商已深入班級、深入校園。」眼看電子煙在校園愈來愈氾濫,各縣市政府也積極在校園進行宣導衛教活動。(圖/基隆市教育處提供)校方和老師怎麼都沒管?「這真的沒辦法管!」在北部國中擔任導師的Joyce向CTWANT記者透露,「電子煙的外型已經夠難分辨了,教育部今年2月又修改『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部分條文,其中第28條為維護學生身體自主權與人格發展權,除法律明文規定,或有相當理由及證據『足以認為』特定學生涉嫌犯罪或攜帶違禁物品,學校不得搜查學生身體及其私人物品(如書包、手提包等),如因前述理由進行搜查時,應全程錄影。」「教育部這個政策推出後,我們學校就再也沒搜過學生物品了,本來每年的校外教學都會有行前安全檢查,避免學生帶一些違禁品,但今年我也不打算檢查了,只能『放生』學生,以免自己惹上麻煩。」Joyce苦笑說。更無力的是,該法第30條所列違禁物品中的「菸」,依現行《菸害防制法》規範,並不含電子煙。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教育部在保障兒少權利時,卻忘記也要兼顧保護兒少,以電子煙為例,明明知道學生可能攜帶違禁品,卻難以進一步檢查,就算可在全程錄影的監督下檢查,但有多少老師願意擔負這樣的責任,最後只能消極對待,只能等待未來《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過關之後,直接將電子煙檔在海關,才能預防電子煙進入校園。台中朱媽媽的大兒子目前就讀高中二年級,班上不少同學都在吸電子煙,讓她擔心兒子也會「淪陷」,「最近兒子常說要去超商買咖啡,但明明家裡就有咖啡機,我就擔心他是不是上網偷買電子煙,所以要去領包裹。」朱媽媽自己也在科技大學教書,所以十分清楚現今的學校根本很難約束學生,所以她只能靠自己多盯著兒子。「既然學校不能檢查書包,那我就自己來,自己的兒子還是要靠自己救!」王瀚陽認同以現行的法規來看,想要預防孩子陷入電子煙的毒害,家長們真的必須自己多注意孩子。美國北達科他州法哥市(The City of Fargo)衛生局也提供孩子吸電子煙的11個徵兆(如下)給家長參考,讓家長隨時注意孩子的異樣,才能及時控管,以免孩子淪陷電子煙之中。(《CTWANT》提醒您,抽菸影響口腔衛生且有礙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108課綱錯了嗎3/國英考科只有一次機會 「不知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
108課綱的重大變革之一,就是分科測驗取消國、英、數乙考科,直接採用學測分數,這使得部分第一屆考生炸鍋,「考壞不能再考補救,等於一試定終身!」對此,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公共事務經理徐菁穗告訴CTWANT記者,「數乙確定於114年恢復考試,因為很多商管科系要求要看數學科目。」而分科測驗的國、英文是否有望恢復考試?徐菁穗坦言,「原則上不會,因為這兩科是無法短期速成的。目前也沒有大學端提出需求。」也就是說,112學年的考生在學測時務必要好好準備國英數,尤其是文組和社會組。教育部將分科測驗取消國英數考科,主要是認為考一次即可,可減輕考生壓力。有社會組同學表示,「指考本來就是社會組翻身的好機會,學測時自然組跨考社會把社會組名額搶走,請問教育部讓社會組的學生去哪裡生存?一試定終身是非常不好的事情。」有的考生因為學測沒有考好國、英或數乙,決定跳過7月分科測驗,直接朝明年重考前進。今年透過繁星計畫錄取成大建築系的108首屆考生林煦寧表示,「我有同學是採用分科測驗上大學,可是因為他們在學測時國文、英文沒有考好,所以最後分科就有點限制他們的出路。」]今年透過繁星錄取成大建築系的108首屆考生林煦寧。(圖/林煦寧提供)今年以分科測驗錄取師大光電工程系的108首屆考生柳稚泓則說:「其實我自己是國英文比較爛,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反而可以更專注在數物化上,乘上倍率去拉自己的分數。」他也坦言,「站在文組的立場,他們國英採計很重,而分科測驗國英和數乙又被拔掉,變成分科測驗只能考社會科,加上部分商管科系又會採計數A成績,對文組學生來說應該是毀滅性的打擊。」對此,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開玩笑說道:「教育部不知道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這樣幾乎是不給機會。」國教行動聯盟今年三月底特別委請專家研發問卷,共回收3887份有效問卷,有高達2677人(68.8%)支持分科測驗恢復國、英和數乙。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陳鐵虎打趣說:「教育部不知道是不是跟社會組考生有仇?」(圖/趙世勳 攝)據此,該聯盟7月向教育部呼籲,分科測驗成績係作為大學分發入學之依據,與學測採級分制、作為申請入學門檻之定位不同,具備高度鑑別度,應盡快恢復國、英文,讓社會組、文科優勢同學得以發揮所長。桃園儒林補習班總班主任陳順基表示,以鑑別度來說,今年學測國、英文考試內容其實可以當作入學依據,但是站在學生的立場,「我建議應該要恢復國、英文考試。」不然學生真的會失去很多機會。王瀚陽也認同,「希望三科(國、英、數)都恢復考試。」他補充,由於今年國英數考試只有一次機會,因此許多高中生在學測考完以後都痛哭,也因為沒有第二次機會,所以現在高一、高二生會把國英數看非常重。對於學生及家長團體的看法,大學招生委員會經理徐菁穗解釋:「大學考試是想從分科測驗看出學生更專精的部分,找出更適合自己科系的學生,而不是以給學生第二次機會為出發點。」因此原則上並不會恢復國、英文考試項目。
108課綱錯了嗎2/還在摸索興趣沒學習歷程可上傳? 「教育不再削足適履,學生要自己找鞋子」
究竟「學習歷程」要怎麼準備?學生家長們仍一片霧煞煞,英文教學Youtube頻道網紅「阿滴英文」日前製作《大學入學不公平?學習歷程用不到?首屆108課綱畢業生甘苦談》,影片上架兩周引來近十五萬人次瀏覽,受訪者給學弟妹的建議是,不管學習歷程在入學時有沒有派上用場,「不在乎終點模樣,才能開始得漂亮。」CTWANT訪查發現,大部分高中生對於自己的興趣跟喜好仍在摸索挖掘中,「這個時期的孩子,『什麼都好,但也都還好』,這種時候也沒東西可上傳學習歷程檔案,實在很困擾。」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同時也是高中學生家長的王瀚陽表示,「當小孩比較被動,沒有明確想要考的科系時,其實家長都更著急。」一位新北市高三陳姓學生告訴CTWANT記者,「其實這兩年多,我都沒有花很多時間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他說自己頂多傳了3份而已,身邊的朋友們對於上傳檔案也並不積極。丹鳳高中高三語文實驗班導師張文承在接受CTWANT訪問時坦言,對於一般學生則是「求有」就好,「老師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打分數或是退件,班上很多學生都沒有心思準備,多半都是『想到再傳』。」 更麻煩的是「造假」。「現在有很多在幫忙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付個幾萬塊,有很多資料都可以幫你無中生有。」張文承老師觀察。立委洪孟楷(中)指部分「學習歷程檔案」以商品形式在電商平台販,有造假失真之虞。(圖/報系資料照)前鎮高中地科老師劉育宏則提出另類觀點。「學習歷程檔案其實不是要看你如何為了這個科系學習,而是要看你學習了什麼、經歷了什麼而想要進入這個科系」他向CTWANT記者表示,「所以就算放跟科系無關的內容在學習歷程檔案也沒關係啊,因為那就是你的歷程。」劉育宏舉例,學生常會認為是不是只要把學習單、筆記或是報告上傳就好,「重點不是結果,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只要看結果,其實就看考試成績就好,「做學習歷程檔案時是要思考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他強調,要呈現自己是個「有態度、有能力、有潛力的學習者。」竹北高中開設多元課程,也提供學生選修,成為學生學習歷程中的一部分。(圖/報系資料照)新課綱才起步3年,第一屆剛考完大學,劉育宏說:「其實沒人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要等到5年、10年才有答案。」他贊同這樣的改變,代表社會在進步,不再只用成績判斷學生,「以前的教育方式是要學生削足適履,但是現在是要學生自己找鞋子。」桃園儒林補習班陳順基主任也表示,可以鼓勵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讓學生在高中三年維持多接觸課外活動,「對於適應大學生活是有幫助的。」他認為這可以當作未來進大學以後的分享,而不是進大學以前的分數,「這樣會讓學生認為做檔案是一種應付和壓力。」王瀚楊則建議,「既然學習歷程是要鼓勵學生探索自己,就不應該跟考試綁在一起。」
學測英文改題型被罵翻 大考中心大轉彎延後實施
大考中心13日公告調整112學年學測英文科「篇章結構」題型,從原本「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4個選項」,改為「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5個選項」。但現在離學測僅110多天,這改變引起老師錯愕、家長抗議及立委痛罵,大考中心昨傍晚大轉彎,宣布之前公告的內容暫緩實施。112學年學測明年1月13日至15日舉行,但大考中心13日公告,學測英文考科為更符合108課綱精神,並融合高中英文參考詞彙表,因此調整「篇章結構」題型,從原本「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4個選項」,改為「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5個選項」。過去學測英文科沒有「篇章結構」題型,是111學年新型學測上路後才加考,但為「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4個選項」。大考中心公告112年學測英文科「篇章結構」題型改為「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5個選項」,昨經媒體揭露後,引來一片罵聲。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台北市萬芳高中老師許麗吉表示,英語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可以達到,大考中心在考前突然改變學測英文科「篇章結構」題型,將難度拉高,這讓高中英文教師錯愕不已,學生於突如其來的改變也很驚慌。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表示,升學考試的一點點變動,都容易造成恐慌,因為學測成績1級分就差3000人,影響很大。大考中心這一次在未跟外界溝通下,就「偷偷摸摸」公告學測英文題型改變,這給外界不好的印象。新北市立中和高中英文科老師郭慧敏表示,學測英文科的「篇章結構」題型改為「1篇選文含4個空格搭配5個選項」,讓試題難度「提升一點點」,老師要在考前提醒一下考生注意此變化。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批評大考中心「是考試中心還是整人中心」,她要求教育部不得任意變更題型,讓老師跟學生都能安心準備考試。大考中心昨天被罵翻了,因此縮回去。大中心主任周兆民表示,之前公告調整112學年學測英文科「篇章結構」題型將暫緩實施,可能會在113學年再改變,但會事先公告。
病毒再起3/停課新制恐釀「防疫空窗期」? 流感「三二五標準」可參考
教育部推出停課新制,各界意見有褒有貶,有家長認為線上學習成效不佳,因此對新制樂觀其成,但也有家長團體認為會造成「防疫空窗期」,增加校園群聚感染的風險,因此建議採用過去流感的「三二五」停課標準,視各班級感染情況而有不同做法。中小學開學在即,家長最關心停課標準,原本1人確診全班停課的規則,因為會影響家長上班,因此引發諸多抱怨,教育部長潘文忠8/22公布最新校園防疫政策,自9/12開始,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確診者,經過7日居家照護後,期滿無症狀即可入校上課,而確診者同班師生,只要篩檢陰性就可如常到校上課,篩檢陰性但仍有疑慮,也可請防疫假。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認為,家長普遍反應線上學習效果不佳,再加上許多孩童已經陸續接種疫苗,因此希望新的停課的標準開始後,不要太常進行變動。王瀚陽說,也有家長擔憂停課標準若沒有全國統一,有些縣市可能會自行決定班級停課,進而影響學生學習進度,例如上個學期的期中考、期末考就狀況連連,很多班級都沒有進行評量,教育部應請學校開設實體和線上混成雙軌課程,有疑慮的家長仍可以幫孩子請防疫假、線上上課,學習也不會中斷。許多家長認為線上上課成效不彰,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因此希望教育部能徹底執行停課新制,不要太常變動。(示意圖/非當事人,CTWANT資料照)不過,由於BA.5疫情高峰單日可能突破6萬例,也有許多團體對新制感到憂心,青年民主協會認為,新政策恐怕會讓同班學生陷於染疫風險,建議比照過去流感期間的「三二五」停課標準,也就是「3天內同1班級2名以上診斷流感,則建議停課5天」,呼籲教育部應訂立班級群聚嚴重時的全班停課標準。全國家長教育志工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認為,新冠病毒未必會馬上驗出,如果隔天篩檢陰性即可到校上課,可能會出現「防疫空窗期」增加群聚感染的機率,因此他認為如果班級出現確診者,仍應讓全班停課1天,隔天停課期進行全班師生快篩,快篩陰性者再照常上課,讓師生和學校有時間反應。教育部表示,因應校園防疫新制,快篩試劑每周配送80萬劑次快篩試劑,各級學校(含幼兒園)安全庫存量自30%調升至50%,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開學後到9/12執行新制前,將辦理入校施打疫苗作業,提升疫苗覆蓋率。
2階段校園防疫措施今出爐 前3周1人確診全班停課!第4周改快篩
隨著8月30日全國中小學即將開學,教育部目前也研擬了2階段校園防疫措施,預計今天(22日)便會在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全國中小學下周二即將開學,教育部目前也研擬了2階段校園停課準則:前3周若1人確診則全班停課3天,第4週後若班上有人染疫,則改為學校免費提供1劑快篩,檢測為陰性隔天就可到校上課。北市教育局表示,目前停課準則還在與家長團體進行溝通討論,預計今、明兩天會對外公告。隨著高傳染力的BA.5病毒蔓延,開學後疫情可能將繼續升溫,光復國小校長賴俊賢指出,新的停課標準雖符合國內疫情趨勢,但由於學校群聚還是很容易傳染,加上又要顧及學業,校方確實較難抉擇。不過部分學童已打過疫苗,入校也很習慣戴口罩了,所以還是應該有新的停課標準,「否則一直頻繁停課家長也很傷腦筋。」不過國教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則表示病毒有潛伏期,因此快篩陰後起碼要停課一天做為緩衝,不然還是可能傳染,若有學生確診也一定要馬上消毒。教育部主秘廖興國則說,所有規範會跟指揮中心確認完後,在記者會上一併對外說明,接下來也會正式通知學校,各縣市皆可依疫情發展彈性調整。此外,若學生和家長對停課標準有疑慮,仍可以讓學童請防疫假在家觀察,未來也將每2周左右進行一次檢視修正。
第6天學習效果差 教團「見紅放假就好」:不要周六補課
近年政府安排彈性放假,常改為周六補班、補課,教育部也正規畫明年1月20日(五)小年夜讓學生放假,改為1月7日(六)補課。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昨日表示,學生連上6天課,第6天學習效果差,應見紅放就好,不要周六補課;不過家長團體則支持彈性放假政策。教育部表示,明年1月20日為小年夜,適逢111學年度第1學期最後一天上課日,學校是否配合調整放假及補課,將邀集各縣市政府、全國家長、教師以及校長團體研商後再定案。此外,為讓民眾放連假,人事行政總處規畫,明年有2月18日(補228連假)、3月25日(補清明連假)、6月17日(補端午連假)以及9月23日(補國慶連假),需要周六補班補課。全教產指出,周六補課的課表和前一天周五是一樣的,學生學習動機降低,且周六補課學生常常精神不佳,部分學生因無像平日固定車班通勤而無法準時到校,也有些學生甚至因為周六的補課,周日又要到補習班補課,造成連上12天課。全教產表示,許多基層教師不贊成為了放連假而調整放假並於周六補課。目前常常彈性調整放假,「一直彈、彈不完」,學校是教育單位,學期中不該連續放假、連續上課,又為了放連假而補課,補課其實很難安排進度,建議能免則免,見紅放就好。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新北市新莊國小校長張信務則表示,他贊成明年小年夜彈性放假,方便學生及家長規畫過年行程。但他也認為,周六補課學習效果確實不好,政府應通盤考量,一年內不必要有那麼多彈性放假。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家長希望假期可以連貫,他們支持彈性放假制度,然後讓學生在周六補課。但前提是政府要進行彈性放假,一定要早早公布,家長才不會措手不及。
災難會考3/李家同質疑「採七級分是一大錯」 弱勢家庭更難翻身
111年國中教育會考將於5/21、5/22登場,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日前投書媒體,認為「會考採七級分是一大錯」!李家同寫道,「教育部採用七級分制,其中最高的是A++,最低的是C。很顯然的,A++是為了少數幾所明星學校所設計的。這種情形造成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會考一定要有難題。」李家同表示,自己看過最近會考的數學題目,其中有相當多難題,絕對超過國中數學教科書內容的。因為考試有難題,學生就必須靠補習來應付考試。李家同認為,採用七級分絕對使得學生感到更大的壓力。當初採用七級分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快樂學習,不在乎分數。現在卻適得其反,補習班越來越多,而補習是要付費的,弱勢家庭的學生無法補習,即使很聰明,也比不過那些可以上補習班的同學,更何況有些家境好的學生還可以請家教。除此之外,七級分中的「B等級」範圍過廣,中上程度的學生害怕多錯一題就會從A等級掉到B等級;中下程度的學生,只要不要太差,就可以留在B等級,考80幾分與30幾分的學生都能列在同一個B等級,也讓外界批評甚多。雖然北一女、建中仍是許多會考生的第一志願,但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認為七級分的確讓一些社區高中有機會抬頭。(圖/張文玠攝)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則認為,雖然七級分的確使得補習班越來越多,也可能會出現高分、低分同在一個等級的情況,但由於沒辦法「分分計較」,所以的確能稍微打破明星學校的光環,因為學生填志願時,若沒有把握上心中的第一志願,例如北一女、建中等,就會有距離、或是未來學測時繁星等諸多考量,因此能提升地區型高中的地位。舉例來說,如果會考成績雖然不錯,但沒有十足把握能上第一志願,那與其去競爭更激烈的二、三志願學校,不如選擇家裡附近的社區高中,就能確保自己的校排成績不錯,增加未來學測多元入學的優勢。王瀚陽認為,七級分制度或許有改善空間,但相比之下還是有其優點,而且以目前的現實考量來說,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更改制度的。
學測填志願1/數A太難!史上最難推估落點 如何看學習歷程?教授揭「最大關鍵」
學測成績已於3月1日公布,11.6萬名考生接下來將進入繁星、申請入學階段,其中繁星招生人數為1萬6178人、申請入學招生人數為5萬5810人,若不選擇以上升學管道,可在7/11、12進行分科測驗,招生人數為2萬4880人。其中申請入學,是三種升學方式中名額最多、最普遍的,佔比達57.61%,如何選填志願至關重要。這群被稱為「新課綱白老鼠」的首屆108課綱考生,今年首度考六科,其中國、英、社、數B頂標均為13級分,自然科頂標為14級分,唯獨數A頂標只有10級分,多數考生成績偏低,落在8至3級分之間,補教業者分析,今年將是最難推估落點的一年。升學輔導專家張財銘表示,因一類組頂大商科首度参採數A,所以數A若沒考好,等於失去進入個人申請二階參賽權,舉例來說,111年招生簡章參採數A的有台、政、清、 陽明交大等商管學系,而同時檢定數A及數B的頂大校系,則有台大外文、台大圖書資訊學系、政大政治、政大外交等。這項改變讓原本選二、三類組的理科優勢學生,在個人申請時的選擇變多,但對一類組文科優勢生就相對不利。張財銘建議,如果理想科系有參採數學,志願選填時要更保守一點,或盡量挑不採數A的科系;若是校系採計多科合計(如國、英、數A)的方式,還有機會用強科來彌補弱科的失分。學測數A滿級分全國僅789人,比例不到1%,國教行動聯盟(國教盟)表示,如此不只讓考生無所適從,大學校系組更恐怕無法找到適合的學生。(圖/國教盟提供)張財銘也分析,由於今年數學首度分成數A和數B,往年的落點變得難以參考,如果不排斥參加7月的分科測驗,選填志願時可依序挑3夢幻、3正常校系;如果想在申請就上榜,則可依序挑2夢幻、2正常、2保守校系,降低意外落榜的機率。台中一中校長林隆諺則有不同看法,若是鎖定數理學群的考生,由於數A太難,他認為反而可以在前幾個志願大膽放手去填,再留2、3個保守填,不要受去年數據限制。全國家長會長聯盟監事王瀚陽則盼望,「未來能增加選填志願的數量,讓還在摸索志向的孩子有更多選擇」。《得勝者文教》考試策略中心主任藍天予則提醒,有些學校會限制選填志願的數目,例如台大就限定只能填選5個系,而今年政大也祭出新規定,將名額壓低至3個系,這個變化可能導致今年台北大學、師範大學的分數會提升,考生要格外注意。至於學習歷程,由於是首度實施,許多考生、家長都十分關心「學校到底如何看待學習歷程」,國立中山大學因此在臉書粉絲團推出「學習歷程Q&A」,由各科系教授解答,綜觀來說,各科系看重的細節雖然各不相同,但都同樣注重課業與多元表現,希望能找到兩者兼備的人才,至於內容方面,比起華麗、豐富的學習歷程檔案,教授們普遍更重視「成長過程」,希望能從檔案中發現學生的學習成長,才是最大關鍵。學測成績揭曉,接下來將進入繁星、個人申請入學階段,各個高中也積極幫助學生布局,希望能貼出亮眼的榜單。(示意圖/報系資料庫)
學測填志願3/科技業鬧「人才荒」職缺增77% 文組生「跨領域學習」強化競爭力
《遠見》雜誌邀請2,090家上市櫃與資本額達一億元以上之企業參與調查,1月公布2022年企業最愛大學生排名,成大蟬聯八連霸,台科大站上亞軍,台大落居第三;北科大衝上第四,贏過排名第五、六、七的政大、清大和陽明交大。逢甲和淡江兩大老牌私校分占第八、九名,中山則進步五名,排名第十。分析榜單,發現最大的變化是「學以致用」的大學較受企業肯定,例如「技職全面翻紅」,除了台科、北科搶進前五,前30名進榜還包括高科、雲科、虎科、勤益、屏科、明志、正修等另外七所公私立科大,其中虎科、屏科、明志都進步超過10個名次。前30名中近三分之一都是技職體系大學,更是調查首見的高比例。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晶片業職缺總數比2年前大幅增加77%。(圖/台積電提供)這與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缺口持續擴大有關,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9年台灣半導體業就業人口是22.5萬人;截至2021年底已經超過29萬人,且這個數字仍持續成長中,但由於台灣目前是全世界先進製程的中心,工程人才需求大幅成長,但受到少子化影響,每年相關專業領域的畢業生人數卻在縮水。究竟科技業有多缺人?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去年12月,晶片業職缺總數來到3.4萬個,跟2年前相比,大幅增加77%;1111人力銀行的「工程師」職缺更多達11萬筆,相較去年2021年同期飆增近20%。換句話說,只要從相關科系畢業,幾乎不怕沒有工作機會,這也是理工科系、技職體系學校日益受歡迎的關鍵原因。「過去自然組、社會組學生的比例相差不多,但這幾年變化逐漸明顯,許多家長會鼓勵孩子選擇第二、三類組,就是希望考量到未來就業。」《得勝者文教》考試策略中心主任藍天予說,多數孩子只要相關科系的能力較好,幾乎就會選擇二、三類組,剩下的才會選擇文組。藍天予說,這不代表文組孩子就業一定比較弱勢,只要未來目標明確,文組的「天花板」反而更高,就業選擇更加寬廣。「例如我有一位友人從大二時就積極到跨國企業實習,現在成了電商平台高階主管,成就並不會比較差。」「孩子的內在動力更重要!」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長王瀚陽說,過去他也曾是個焦慮的父親,總想主導孩子的選擇,但後來發現陪伴、引導更加有用。「我的女兒現在就讀高一,她對於歷史、考古研究、社會關懷比較有興趣,我們就會進一步討論未來性,她也會主動去搜尋若是想進修,國外有哪些學校、科系可以選擇。」王瀚陽說,現在的孩子資訊來源太多了,如果家長一昧想控制,搞不好反而會被吐嘈。「例如現在許多博士畢業的起薪可能才3萬,但做外送員卻可能賺4~5萬,孩子就會覺得『那我幹嘛讀那麼多書』」王瀚陽認為,如果能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內在動力,從興趣去挖掘技能,才會更加長久,也不必害怕選錯科系,只要清楚自己的方向,隨時都能調整。科技業鬧人才荒,想要進入這個炙手可熱的產業,專家建議多增加自己跨領域的能力,學習更多技能。圖為校園徵才博覽會 。(圖/報系資料庫)藍天予建議進入大學後,可以選擇「跨領域學習」,尤其文組的孩子若能多涉獵理工相關知識,更能增加競爭力,例如台積電近來徵召政治學博士,希望做政治經濟學、美中台關係的研究,如果政治科系學生同時能有科技方面的學習,就更能爭取這個職位。此外,藍天予也建議文組生可以多學習「程式語言」、「統計」等等,未來就能勝任行銷或大數據相關產業,這些都是較具發展力的產業。104玩數據的調查也發現,近十年跨領域學習(輔系、學程、或進修課程)的畢業生占比從5.7%升高到8.1%,月薪中位數比單一領域高出2000元,若以數學電算、工程、語文人文為跨領域的重點,薪水甚至可高5000元到一萬元不等,多增加自己的技能,更有助未來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