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鉅
」 王明鉅 張善政 桃園 桃園市 邱奕勝行人桃獄1/道安周報吹響選戰號角 蘇俊賓對王安邦掀桃市長新局
近期交通部長陳世凱公開點名桃園市道安表現不佳,需派員參加「道安記者會」,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卻反嗆陳世凱拉正地方「當自己是訓導主任」,並回文拒絕派員出席,引發外界議論。地方人士直言,中央從「交通」找到切入點,想要找回桃園失落的綠營基層,但桃園市長張善政卻不輕易上勾,主帥未親上火線,而由市府小內閣曝光度極高的蘇俊賓高分貝回嗆,2026桃園百里侯一戰,料將是全新戰局。地方人士指出,桃園市長張善政是2022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從花蓮壽豐鄉果園中「請」出來的,儘管因林智堅論文案讓桃園輕鬆翻藍,但在目前桃園的政治版圖下,只要張市府穩健經營、不犯大錯,2026年連任的機會很大;而張善政對自身連任也採「佛系」態度,有計畫地把鎂光燈「讓」給真正在地的蘇俊賓,一方面培養2030藍營市長人選,萬一張善政因年紀因素不尋求連任,也有立即接棒的人選。無獨有偶,綠營在桃園前市長鄭文燦涉弊後基層分崩離析,近日卻「走馬燈」式陸續有2026點將,包含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環境部長彭啓明、法務部政務次長黃世杰、立委王義川等人,都陸續被納入討論名單。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出身鄭文燦團隊、前勞動部次長王安邦,將會是綠營真正的活棋。桃園市政府與台鐵協調取得2公尺用地,引進新加坡作法的「彩色標記行穿線」,在桃園車站旁設置實體人行道,提醒駕駛提高警覺並在路口煞車減速。(圖/翻攝自「桃園事」臉書粉絲團)本刊調查,48歲的王安邦是綠營刻意栽培的幕僚生代,過去長年在鄭文燦麾下的桃園市政府歷練,以協調力與解決沉痾聞名。從社會局主秘、勞動局局長、社會局局長、副秘書長一路爬到地方政府最核心的民政局局長,更於2020年蔡英文風光連任後被延攬接任勞動部政務次長,達到公職生涯高峰。然而,知情人士透露,王安邦在勞動部時感「綁手綁腳」,頻頻槓上前部長許銘春辦公室主任鄭素玲,近期勞動部連串霸凌案爆發前,王安邦早已接獲多起投訴欲著手處理,卻因層峰力保勞動力發展署署長蔡孟良,反嫌王安邦惹事,王只好灰心求去,沒想到霸凌案遭「炎上」引起全國批評,先行離開的王安邦反而倖免於難,更讓抬轎者找到施力點,希望在風波告一段落後,重新包裝他的桃園經驗,推到螢光幕前。而在藍營方面,地方人士觀察,張善政自上任以來儘管推出不少亮點,但溫和形象始終擺不平市府內部「在地派」與「外來派」爭功諉過齟齬,如民政局長劉思遠、經發局長張誠等在地多年的一級主管,時不時遭隨2022張善政就任而來的「外來派」放話抨擊,包含「大溪豆乾節」、「石門水庫風箏節」、「國際熱氣球節」等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外來派與地方派角力的餘波盪漾,也讓張善政頻感力有未逮。桃園市長張善政(右)屢屢傳出不選連任,副市長蘇俊賓(中)曝光率不小,頗有接班態勢。左為另一副市長王明鉅。(圖/翻攝自蘇俊賓臉書)另一名地方人士直言,比起前市長鄭文燦,張善政公開行程少了近8成,在市府新聞稿量還遠不及蘇俊賓,就是張善政有意扶持其接棒。與王安邦同齡48歲的蘇俊賓是真正桃園出身,不僅太太楊嬌艷出身綠營,緊握跨黨派人脈,叔叔蘇家明在改制前的桃園市擔任多屆市長,在地「喊水會結凍」,姐姐蘇品如也在桃園國中擔任校長,為弟弟在教育界固樁。地方人士直言,張善政二任屆滿後,蘇俊賓的年齡與市府歷鍊也已到位,到時張善政可如願回花蓮顧果園,這時「蘇俊賓最具即戰力」。
桃市府無償撥地給國立大學開發 進展牛步挨批
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8日表示,市政府無償撥用土地給多所國立大學開發,已嚴格要求落實計畫期程,如未依照期程辦理,將收回土地。桃園市近年主動撥用不少土地給各國立大學,希望合作以興建教學醫院等設施,但不少合作案卻面臨大學端開發牛步、不甩桃市府期程的窘境,也讓市府飽受土地利用不當批評。據了解,市府已針對國立清華大學蓋教學醫院卡關下了最後通牒,而國立中央大學在八德區捷運綠線周邊精華地蓋醫院、國立陽明交大在青埔特區設「全球校區」二案進度也十分緩慢,分別還在重擬計畫書與重簽意向書的階段。八德在地議員呂林小鳳抨擊,中央大學在八德享有市府撥用的2.6公頃校地,土地位於捷運綠線G01站旁,談了10多年沒個有效進展,不該放任閒置,應比照市府和清華大學合作案,務必要中央大學給出具體開發期程承諾。王明鉅回應,中央大學沒有醫學院,要設立醫院比較困難,但若以「市立醫院」名義讓資源與人才共享,不啻是一個解方,會朝此努力。他說,最壞打算才會收回撥用土地,因為收回後得再變更都市計畫,併按規定向內政部提報、評估和審查,又必須花個3至5年跑不掉,期間也扼殺了地方發展,會加強協助大學在地開發,並會要求具體時間承諾。中央大學則回應,醫院建院計畫原本因「次醫療區」分配床數「搶不到床額」卡關,目前將調整病床數,重新向衛福部遞件申請。中壢區議員徐景文則說,國立陽明交大在青埔設新校區的合作意向書「早就過期了」,呼籲在重簽意向書之時,考慮地方心聲,改推動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王明鉅強調,近期會重新與國立陽交大簽合作意向書,要求改朝設實驗高中規畫,若未落實也會收回土地。陽交大則說,10月已與市府商議,依市府需求來修改意向書。
桃園醫療改革再波折…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 青埔清大桃園附醫恐告吹
清華大學委託高雄醫學大學,在桃園青埔興建經營清大桃園附醫,投資金額達百億,號稱最大教育BOT案,去年雙方高調簽約,但桃園副市長王明鉅今備詢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念頭,計畫恐生變告吹。清大證實高醫大希望終止合約,雙方就促參法協商中,若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直轄市,市長張善政今施政報告,不分黨派議員都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以及大學圈地蓋醫院的進度。議員謝美英質詢聽聞高醫大有意打退堂鼓震驚不已。(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楊朝偉說,桃園市終於獲得衛福部支持,從原本的2個次醫療區改為3個,床數可增加1528床,過去幾年裡曾在八德地區申請成立的醫療院所有中大醫院、長榮醫院、市立醫院等,詢問是否會盡快重新評估,在八德區成立區域醫院級、甚至是醫學中心級的大型醫院,改善桃園在「醫療衛生」分項的劣勢。議員朱珍瑤則提到,桃園市爭取調整次醫療區10餘年,好不容易增加超過1500床,擔憂上周林口長庚新蓋大樓規畫870床,2029年啟用會再度衝擊八德床位。衛生局長賈蔚解釋,次醫療區計畫是從原本中壢、桃園2個,增加為中壢、桃園、八德3個次醫療區,長庚屬於桃園,不會影響新增的八德次醫療區。議員楊朝偉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議員凌濤則說,桃園是六都唯一沒有市立醫院的城市,除關心市立醫院選址,他也提到桃園區快48萬人口、南桃沒有兒童急診等,呼籲多考慮「兒童急診」。賈蔚說,目前桃園24小時兒科專科醫生的醫院有林口長庚、部桃、國軍總醫院3間,至於次醫療區應該會在年底公告。議員謝美英則說,桃園長期存在醫療量能不足、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呼籲市立醫院籌設進度要盡快定奪,不要讓市立醫院選址淪為炒房工具,她也關心在機場捷運A16橫山站旁的清華附醫規畫進度,喊話籌設過程遇到任何瓶頸,都應提前因應、努力突破。議員凌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王明鉅說,中央大學過去想在八德設立醫院,礙於床位限制無法成功,如今次醫療區域打開,將跟中大重談,至於八德蓋市立醫院,也是一個方向,目前市府篩選19處公有土地,委外評估蓋市立醫院的條件,年底前提報3至5處給市長參考,至於清大附醫,他也透露高醫大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目前雙方還在溝通,市府會持續關注。清大證實,高雄醫學大學近日向清大提出,因營運考量等因素,希望終止契約。清華大學目前正依促參法就履約事宜與高醫大協商中。如協商未成,高醫大最終選擇退場,將洽詢潛在廠商,盡速重新公告招商。 議員朱珍瑤關心桃園次醫療區從2個調整為3個的未來規畫。(圖/中國時報蔡依珍攝)清華大學附設桃園醫院基地在桃園航空城內,位處機場捷運A16橫山站及桃園綠線G18交會站,完工後將服務桃園蘆竹、大園、觀音及新屋等醫療資源較不足區域,並以地利之便放眼國際醫療。高醫大2023年10月與清華大學簽訂BOT合約,現地正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原預計2030年底可以完工。
護理師鬧人力荒!桃園879人離職掀醫院關床潮
護理師離職率升,醫院出現關病床潮!議員黃敬平點出桃園1護理師要照顧近15名病患,高護病比導致今年首季已有879名護理師逃離職場,病床數也遞減至只剩6380床,六都倒數第2,且3.4%病患等床超過1天,高於全國平均。衛生局長劉宜廉直指護病比不足為全國性問題,坦言曾評估桃園自發獎金,但預算超過1億元,先從改善醫護職場環境做起,且桃園可獲近4億衛福部的夜班護理人員獎勵,離職率已趨緩。「人口越集中的都會醫院,護理荒就愈嚴重!」黃敬平指出,像是大園居善醫院全桃護病比最高達14.9,其次依序是桃園德仁醫院12.5、平鎮陽明醫院12.1、平鎮秉坤婦幼醫院11.4、桃園療養院11.2、榮總桃園分院10.8、衛福部新屋分院10.7、聯新國際醫院桃新分院10.6、桃園敏盛綜合醫院10.3、中壢天晟醫院及平鎮區聯新國際醫院10.1,前10大護病比醫院中,北桃6家、南區5家。黃敬平說,今年1至3月桃園市護理師申請歇業人數高達879人,平均每月近300人,2023年同期908人、2022年也有930人,直指桃園的醫療環境留不住護理人員。他提到,衛福部今年3月宣布透過加薪增加護理師留職動力,醫院提前達標還可獲更多獎勵金,但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人力不足造成血汗加班的情況依舊存在。他建議衛生局向花蓮門諾醫院取經,了解在全台各大醫院都鬧護理荒時為何能逆勢成長,留住護理人才。黃敬平也感嘆護理人力不足,醫院一床難求,民代接獲「拜託喬床位」的電話接到手軟,他直指桃園市急性一般病床數逐年遞減,2022年還有6936床、去年降到6386床,目前剩6380床,若護理師持續減少,各醫院關閉病床潮會越來越嚴重。尤其桃園在急診室等床逾24小時的病人占總急診人數從2022年的1.8%、去年的2.7%,今年提高到3.4%、約284.6人,提升快1倍,高於全國平均3.34%,醫療量能亮紅燈,有住院需求民眾永遠都在等病床。「關鍵仍是醫護人力!」劉宜廉說,桃園護病比皆符合規範,但也不諱言,全國都鬧護理荒,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的副市長王明鉅也很關心這個問題,內部曾評估自編預算獎勵,但1年要上億元且成效待評估,因此優先朝建構醫護人員優質工作環境方向努力。劉宜廉提到,衛福部已啟動40億元的三班輪值夜班護理人員直接獎勵,並規畫醫院達標獎勵,按人口比例推估,桃園醫療院所將獲近4億補助,部分醫院在尚未領到補助下也先行發給護理師,目前全市護理人員離職率已趨緩,但他也直言衛福部僅針對夜班、急診、ICU等值班護理人員,並未列入門診、一般診所、長照機構、一般護理師或是專業護理師等,會持續研議並與各醫院共同努力,讓桃園市民得到更優質的醫療照護。
食安人球1/寶林茶室受害人索賠路遙 後遺症纏身咬牙苦扛醫藥費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安風暴迄今逾兩個月,一名出院重症患者爆料,目前除透過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進行團體訴訟討公道外,龐大的醫療費用只能由家屬一肩扛起,有些經濟能力薄弱的患者家屬甚至得向親友借錢支付費用,而台北市府與遠東百貨公司則推稱,待司法確認後再談賠償問題,被害人處境相當煎熬。3月下旬,新北市立聯合醫院三重院區爆出一名男子出現腹瀉、腹痛、心悸等症狀,送醫兩日竟離奇死亡;隔天台北馬偕醫院通報一名食客至餐廳用餐後,也發生反胃、腹瀉、嘔吐等症狀,需裝上葉克膜搶救,其後各醫療機構陸續傳出通報,數名患者均有輕重不等中毒現象,而事後衛生單位彙整分析患者的共同點竟然都去過「寶林茶室」,而且都點用了素炒粿條,瞬間引爆食安疑雲。寶林疑案死亡4人,重症人數則高達34人遍布全台,目前尚有2人持續在院治療中,情況難以樂觀。圖為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左)探視桃市患者示意圖,與本文受訪者無關。(圖/桃園市政府提供)出院的寶林案重症患者黃舒君首度站出來接受本刊訪問,長年茹素的她從事音樂繪畫等藝術工作,儘管言談間維持藝術家的高雅氣質,卻仍難掩對主管機關的怒火。「只剩消基會這件事」她說,寶林茶室案至今輿論壓力逐漸消散,當初台北市長蔣萬安聲稱全力協助所有被害人度過難關,並由市府支付所有住加護病房重症者醫療費用,如今北市府法務局只剩「總機」功能,負責彙整30多位重症(2人仍住院中)被害者與4位死亡病患家屬資訊與訴訟意向書,轉交消基會打團體訴訟,但曠日廢時。黃舒君說,她早在4月底就繳交了意向書,但至今都沒有獲知要召開說明會,追查之下首場說明會將遲至6月13日舉行,求償的路途迢遙,她的經濟狀況尚可,新台幣25萬元醫藥費還扛得住,但經濟狀況差的人根本挨不住。目前仍重症住院的L先生(化名)兒子向記者泣訴,父親住院至今累積龐大醫藥費60萬元,家裡臨時付不出來,市府與遠百又皆推稱若判決需償付,屆時不會逃,利息都會算給家屬,但卻不願出手解燃眉之急,他們只能先向親友調頭寸,「如今已經沒有人願意接我們電話了」。黃舒君住院達22天,其間7天陷入昏迷,另外半個多月也在床上動彈不得,她心痛期間醫護竭盡心力奔波,辛酸直言「簡直拿他們的命換我的命」。(圖/台南市立醫院提供)黃舒君表示,她在吃完粿條後,3天後不明原因無預警昏倒,送台南市立醫院7天,一開始跨科醫療團都找不出原因,反而因媒體大量報導寶林疑案,家人提醒醫師抽血與採集糞便後,一送衛福部才證實不幸中標。「那確定病因又能怎麼樣呢」她無奈地說。由於邦克列酸菌中毒是台灣首見,治療方式也考倒了醫師,只能以支持性療法續命,包含大量服用甘草精、施打抗生素等。二個月過去,至今仍須每周回診肝膽腸胃科,儘管肝發炎指數(SGPT)已從幾乎報銷的18,000 ng/ml降回200左右ng/ml,但離一般人正常值40 ng/ml還有好長一段路,更別提一旦停藥,指數馬上飆,一生恐怕難甩藥罐。黃舒君感嘆,近期仍不時傳出食安疑慮,甚至不乏大集團中箭,呼籲主管機關重罰之外,更要做好源頭管理「食物中毒絕非開玩笑」。住院22天中,無意識昏厥就長達7天,而另外超過半個月的時間,儘管恢復意識,但包著尿布動彈不得,也是另一種身心折磨,自己看到醫護人員忙進忙出「簡直拿他們的命換我的命」,在心疼悲鳴之餘,也將於6月23日在台南醫院禮堂舉辦「生命之光」挺醫護音樂會,免費歡迎各界參與。台北市政府社會局6日晚間更新進度表示,黃小姐相關住院費用已於近日撥款處理;衛生局6日晚間則強調,由於L君案例已經過世,會全力協助家屬治喪事宜,有關住院費用,無論法院判決責任歸屬,北市府都會全數承擔,也刻正處理中。台北市政府官員表示,寶林案發生至今,市府統合衛政、法務、社政提供協助,因案件狀況特殊、受害人可能面對龐大醫療費用負擔,市府已決議,針對重症個案醫療加護病房費用,直接由醫院將單據交衛生局墊付,經費由北市重大災害捐款支應,法務局也積極提供法律協助。衛生局官員說,針對重症個案醫療費用,市府已協助墊付新台幣740多萬元,市府尚未墊付的費用,也已由社會局接手處理中。法務局官員說,寶林案受害者選擇個人提告訴訟或加入消基會團體訴訟,二者其實是獨立程序,受害者及家屬若有意提出假扣押聲請,市府提會供律師諮詢、假扣押擔保品的聲請委任費用。13日待消基會將舉行團體訴訟說明會。社會局官員則說,寶林食物中毒案發生後,已針對寶林中毒受害人及其家屬,啟動「一案一社工」專案關懷訪視,並提供慰問情緒支持與轉介法律諮詢。其中也有協助外籍人士家庭成員,包含父母親從國外來台,而留滯期間相關食宿、機票費用,市府全額埋單。據了解,目前33案皆有社工持續提供服務,社會局也將持續關注受害人及家屬。
寶林茶室中毒案延燒 檢警約談8名證人以釐清案件
寶林案延燒,但店內粿條、香蘭葉和在來米粉3樣主要食材檢測米酵菌酸全陰性,曾任台大醫院副院長的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透露,第一時間查詢醫學文獻就懷疑應是寶林「獨家配方」出包,加上中毒桃園市民描述「醬料很苦」,使他高度懷疑醬料,建議中央徹查醬料。但衛福部指出,取自寶林A13店的35件食材檢體,包括醬料等,均未驗出米酵菌酸。台北市長蔣萬安指出,料理過程相關食材、醬料等,都溯源供貨廠商,從進貨、儲存等各項環節稽查,確保一切符合規範。據了解,檢警3月30日曾約談廚助、百貨公司清潔廠商、餐廳外場人員共8名證人,其中1名外場員工疑似有短暫接觸過食材,全案仍待調查釐清。毒物專家也認為,須從外圍徹底搜查,才能認定為單一食物中毒事件。王明鉅說,根據2017年醫學文獻,米酵菌酸在富含20%以上脂肪的環境會迅速增長,該詞源自印尼食物「Tempeh Bongkrek」,含大量脂肪的椰渣發酵製成的餅,易讓米酵菌酸細菌生長,50到80年代致近萬人中毒,使印尼立法禁止製造。他說,粿條本身油脂少,且非寶林自己產製,若真的出包,供應鏈應有很多家中鏢,他第一時間懷疑是獨家醬料惹禍,加上他探視中毒市民時,對方直指上桌的粿仔條氣味很重、顏色很黑,第1口吃下去就覺得醬料非常苦,但因為很貴還是只能吃完。王明鉅說,該男子堪稱鬼門關前走一遭,一度進加護病房,所幸體質不錯,已回到一般病房,是目前曾病重還能清楚交代中毒過程的1例,且習慣「視吃」,能出示當時的粿仔條餐點照片佐證。王說,從醫學文獻、中毒男子口述,加上3樣主要食材全數未檢出米酵菌酸,加深他認為是醬料出包,應徹查醬料的成分、來源、儲放方式和廚師調製過程等,尤其有無使用椰子或玉米成分的原料。去年中壢爆發的法國麵包中毒事件,也是蛋黃醬惹禍。台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說,衛生局3月26日調查抽驗寶林茶室35項食材,追查8家業者供應10項醬料或澱粉製品,正聯合相關縣市衛生局進一步調查。台北市食安官李碧慧解釋,抽驗的35項食材,從外觀無法判斷是否有獨門醬料,但業者聲稱炒粿條用的是醬油,非獨門醬料。
落石斷路3小時就搶通 市府聞大雨特報早赴復興待命超前部屬
桃園市復興區桃113線6.5K處今日出現巨大落石,養工處獲報隨即出動機具到場清運,於上午11時完成單向通車,預計下周一雙向正常通車。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指出,市府3小時內完成單向通車,防災預防機制運作順暢,6個工程團隊得知大雨特報,便赴復興待命,顯示超前部署有成效。中央氣象局針對全台13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其中,桃園市山區在警戒範圍,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啟動運作。桃園復興桃113線今日出現落石,市府緊急搶通單向通車。(圖/桃市府提供)養工處指出,今上午接獲通報,復興區桃113線約6.5公里處,出現上邊坡大顆落石,工程人員獲報後,於8時抵達現場進行交通維護,動用機具與人工清運落石。現場預警示防落石柵欄發生作用,順利阻擋巨石,這次落石清除工作於11時完成,恢復單向通車,預計下周一改善雙向通車。王明鉅表示,復興區同仁密切注意大雨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土石流,相關的土石流潛勢地區,更應該注意大雨可能帶來的災害。王明鉅說,這次巨石清除作業在3小時內完成,很大原因和災害防救辦運作有關,得知大雨特報後,養工處與區公所都進入警戒狀態,並請6家廠商進駐待命,顯示市府超前部署收到成效,但大自然災害難以預防,未來仍會持續優化災防辦機制,守護桃園市民安全。
桃園19.5萬名學生免費營養午餐開動 張善政感謝邱奕勝支持預算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3)日上午前往楊梅區楊心國小,視察開學日免費營養午餐政策推動情形;張善政指出,桃園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政策補助全市公、私立國中小學生午餐餐費上限45元,希望減輕家長負擔,總計19萬5千餘名學生受惠,所需經費約15億元,全數由市府預算支應,實現「市府挺爸媽,顧好下一代」安心就學政策,並特別感謝市議會議長邱奕勝及議員們支持預算通過。張善政表示,今天是開學日,桃園市國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政策如期上路,他特別前來學校關心營養午餐的食材品質、菜單設計及烹調流程等,希望讓學生吃得安心、家長放心。他也特別感謝邱奕勝及議員們的支持,在去年12月順利通過預算,讓全市國中小免費營養午餐如期推動;而過去有部分地區學校,透過回饋金或公益款項補助免費營養午餐,現在都交由市府接手,原來的回饋金及公益款項將可做更多運用。張善政還與同學們在校園小農場體驗小黃瓜種植樂趣,並前往學校廚房視察午餐烹製流程及「3章1Q」安心食材辦理情形,隨後市長也與同學們一同享用午餐。他表示,營養午餐菜色均衡,且不重油、不重鹽、味道適中,與同學一同用餐過後,對於營養午餐的品質更加放心,不論是食材來源、廚房作業流程及菜色都非常好,希望從今天開始,家長們能放心讓孩子在學校用餐,落實市府減輕家長負擔的好意。教育局長劉仲成表示,為確保營養午餐品質,桃園市各校天天使用非基因改造食材,並配合中央推動學校午餐全面採用「3章1Q」食材;另由教育局、農業局及衛生局組成「食材聯合稽查小組」,不定期進行抽查。劉仲成也指出,學校的營養師、午餐秘書每日檢核廠商所提供的蔬菜產地來源及檢驗標章,還會定期、不定期進行有機與產銷履歷蔬菜的送驗工作,共同為營養午餐食材嚴加把關。此外,桃園市供餐達40班以上的學校,均依法編足營養師,強化食物製備監督及供餐業者品質管控,並為各階段學生設計符合成長所需的營養菜單。今日包括邱奕勝、市議員李家興、周玉琴、涂權吉和鄭淑方,以及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教育局長劉仲成、農業局長陳冠義、衛生局長劉宜亷、楊梅區長邱世源和楊心國小校長黃坤亮等人皆一同出席。
張善政新春團拜感謝市議會 邱奕勝指敬老金有感盼關心營養午餐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30)日上午接連出席桃園市政府、市議會新春團拜,張善政多次感謝市議會於去年底順利通過總預算,讓其各項政見均能在今年付諸實施;對此,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表示,今年新春走春時,許多長者反映已領到敬老金,而學校即將開學,也希望議會可與市長一起到學校關心營養午餐執行情況。桃園市府今日舉行新春團拜,期勉每位同仁在開工後,可以發揮全部的力量,在兔年能如「兔躍新程」般充滿活力。張善政提及,在年假期間,桃園許多觀光地區湧入大量人車,這代表桃園是一個充滿發展潛力的城市,也特別感謝犧牲假期、堅守崗位的執勤同仁,讓市民朋友都能安心過好年。張善政指出,桃園無論是在人口成長、經濟成長、都市市容或各項公共建設都在不斷蓬勃發展,他要感謝市民朋友在去年選舉時,將不斷成長、欣欣向榮的桃園託付給他,市府團隊身負重責大任,一點都不能輕忽。他也說,感謝桃園市議會去年底順利通過總預算,讓其各項政見均能在今年付諸實施,包含推動全市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免費、5歲幼兒免學費與長者三節禮金等。「感謝桃園市議會的支持,讓市府團隊在市政上站穩腳步,也讓市民瞭解有感的施政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可以一一落實。」張善政強調,未來市府團隊有更多中長期的市政要逐一推動,同時也將面臨更多挑戰,包括兼顧公共工程品質、捷運如期通車,以及扭轉「觀光沙漠」惡名等。他期許市府同仁共同努力、面對挑戰,持續推動桃園的交通、觀光、農業、產業各項發展,讓城市更往前邁進。此外,張善政上午也率市府團隊出席桃園市議會新春團拜,向市議會團隊互道新年恭喜,並特別代表市府團隊感謝市議會在去年底通過預算案,包含調高長者三節禮金、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免費、幼稚園大班(5歲幼兒)免學費等,讓市府順利啟動多項「有感政策」,未來還有許多公共工程、捷運、教育、農業、觀光等深具挑戰性的政策,都需要議會的大力支持,邱奕勝表示,200多萬市民期盼新的一年桃園市會有更傑出表現,感謝市府團隊及所有議員對調高長者三節敬老金、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免費等福利政策的支持。他說,今年新春走春時,許多長者反映已領到敬老金,而學校即將開學,希望議會可與張市長一起到學校關心營養午餐執行的情況。邱奕勝指出,期盼桃園在新一年的建設與福利繼續啟動,讓所有鄉親過好日子,桃園在兔年有更美好的未來,而民間經濟2、3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在後疫情時代,期盼在市府與議會的合作下,可以協助許多受創的市民朋友,逐漸恢復榮景。今日包括邱奕勝、副議長李曉鐘及各議員、副市長蘇俊賓和王明鉅等局處首長皆一同出席。
梁為超接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總召 邱奕勝大讚:議事運作駕輕就熟
桃園市議會國民黨團今(5)日上午舉辦新任總召梁為超的交接典禮,桃園市長張善政也率領市府團隊出席,並向市議會介紹各局處首長及各區長;桃園市議長邱奕勝表示,梁為超對於議事運作駕輕就熟,相信在梁的帶領之下,黨團將團結一致、全力支持桃園市政府,讓各項對市民有助益的政見能夠一一落實,讓市民有感。張善政表示,恭喜梁為超接下國民黨團總召重任,也感謝前任總召徐其萬在大園區所付出的心血,並協助黨團運作順利功不可沒,祝賀圓滿卸任。他也提到,梁為超相當年輕,對於地方政見很有想法,期許梁接任總召後,團隊延續良好的協調力,甚至更上一層樓。「邱奕勝以議長角色調和各黨派,絕對有信心將桃園市政帶到新的境界。」張善政也說,未來市府團隊和議會一定會密切配合,國民黨團必定是市議會中支持市府的重要力量,而邱奕勝非常有經驗,可充分調和無黨籍及民進黨的議員朋友,相信將來府會的搭配與互動都會非常良好。邱奕勝則表示,本屆市府及議會皆回到由國民黨主導,也代表責任再一次落在肩上,張善政勝選超過12萬票,顯示市民對議會、市府有非常高期待。他說,感謝徐其萬過去擔任國民黨團總召期間,在議事場內給予的協助,並祝賀梁為超回任黨團總召。邱奕勝強調,梁為超對於黨務、議事運作駕輕就熟,相信在其帶領之下,黨團將團結一致、全力支持桃園市政府,讓各項對市民有助益的政見能夠一一落實,讓市民有感。梁為超表示,國民黨此次重新執政,足見市民對於張市長有很深的期許,除了感謝徐其萬過去一年帶領議員同仁,與市長、議長合作一起贏得勝選,也要感謝議長、黨團的支持,給予他擔任黨團總召的機會。他說,相信未來4年,以張善政的能力、格局,一定可以和局處首長共同建設大桃園,議會黨團及市府也會合作無間,並肩努力。徐其萬也表示,相信梁為超擔任總召會將黨團帶領得更好,在議事運作上配合議長、副議長,支持市長推動市政,讓桃園所有重要建設順利前進。他也感謝任內3位副總召黃婉如、周玉琴和黃敬平,以及黨團執行長徐玉樹的協助,讓黨團業務順利推動。今日出席交接典禮者,還包括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和王明鉅、立委魯明哲、桃園市議會副議長李曉鐘、國民黨桃園市黨部主委黃敏恭,以及桃園市議會無黨團結聯盟黨團召集人李家興等人。
將任桃市副市長 王明鉅:被張善政所打動
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明鉅受國民黨桃園市長當選人張善政之邀將擔任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今(23)日表示,張善政在競選初期就徵詢過,因被張善政「如果放棄這個機會,4年後怎麼面對自己?」的一句話及想要做事的態度所打動,目標就是把事情做好。王明鉅指出,自己原本是麻醉科醫師,2005年開始醫療行政工作,2008年擔任台大副院長,直到2013年才到台大醫院竹東分院。坦白講台大醫院要人有人、要錢也有錢,可以說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但竹東分院就不是這樣,當時就是燈不亮,路不平,主因是城鄉差距太大,甚至一度找不到醫師,經過在竹東醫院分院2年的淬煉,看到了在台大醫院象牙塔看不到的問題也了解台灣醫療健康問題很嚴重。王明鉅指出,曾問過張善政為何願意放棄科技公司千萬年薪,張善政當時回答「如果放棄這個機會,4年後怎麼面對自己?」,當時被這些話打動,現在年紀大了也在竹東磨練過,「上醫醫國」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自己在張善政勝選當晚,搭台鐵到中壢站下車走20分鐘到競選總部,告訴張善政他的答案。王明鉅表示,接任副市長與過去經歷完全不同,雖然會誠惶誠恐。但對於管理及把事情做好的能力還蠻有信心,過去管理跟即將面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不僅廣度多很多,要溝通層面也完全不一樣。在市府做事影響的人非常多,不管政策的好壞,社會都會被影響,所以政策推出前充分溝通是必要的,雖然也怕被議員罵,但官員被議員監督天經地義。王明鉅指出,要讓利害關係人都要了解,政策才能推得動。就算政策很好,沒有想到配套及副作用都沒辦法推動。所以決策前需充分收集資訊,並對所有被影響到的人做充分、誠懇的溝通。
在地看張善政內閣 工務軌道財政為施政重點 隱含立委選戰佈局
桃園市準市長張善政今天公布小內閣人事,兩位副市長分由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明鉅,及前行政院新聞局長、桃園縣政府環保局長蘇俊賓出任。桃園地方知情人士透露,王明鉅有醫學背景,將可協助張善政處理防疫、老人幼兒福利方面的工作,至於蘇俊賓則可能協助張處理府會關係,也有可能為下屆立委備戰。張善政今天一口氣公布桃園市府小內閣,基層認為,張善政未來就任後初期的施政重點將在「工程」「軌道」「財政」「社福」等四大領域。(圖/報系資料照)該人士指出,桃園應選立委有六席,國民黨現任立委則有三席,包括楊梅新屋、蘆竹龜山、八德大溪國民黨都沒有立委,部分藍營艱困選區,甚至目前都還看不出來候選人在哪,除八德未來可能禮讓無黨籍議員牛煦庭,其它兩選區人選則尚待尋覓。該人士說,蘇俊賓被歸類為朱系人馬,2012年曾任國民黨組發會主委,但2016年因國民黨總統立委大敗宣布請辭,此後淡出政壇轉往企業界發展,黨內也曾一度盛傳,他是朱立倫的桃園市長候選人「口袋人選」之一。而蘇本人也定期與桃園政界維持關係,地方人士說,外傳張善政其中一位副市長可能是工程背景,但如今由黨務及企業背景的蘇俊賓出任,預料其責任將是替張分擔府會關係處理方面的工作,也不能排除他未來轉往桃園艱困選區參選立委的可能性。桃園市藍營議員舒翠玲則認為,從張善政小內閣名單,可以約略看出張善政的施政重心將在「工程」「軌道」及「財政」上。其中,推動市政絕不可少的財源,張善政沿用前朝財政局長歐美鐶,但其實歐不僅是鄭文燦市長的財政局長,她在朱立倫、吳志揚在桃園執政時,就在桃園服務,不僅資深而且沒有特定政黨色彩,她認為張善政若想深入瞭解桃園市財務狀況,問歐美鐶應不至於出錯。除此之外,都市發展局長江南志,在藍營執政時期,就曾在桃園縣政府工務局擔任局長、並曾任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副局長,對都市發展擘畫相當熟悉,與議會互動也不錯,市府秘書長則由現任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長詹榮鋒出任,也是工務界出身,捷運工程局長劉慶豐原本是桃園工務局長,不難看出張善政希望工程、軌道局處首長要能立刻上手,才能處理動工中的捷運綠線、還處於計畫階段的鐵路地下化等重大工程的進行。
張善政小內閣名單公布 王明鉅、蘇俊賓出任副市長
國民黨桃園市長當選人張善政今(19)日發布未來桃園市政府人事,2位副市長由前台大醫院副院長、台大醫學院教授王明鉅,及由前行政院新聞局長、桃園縣政府環保局長蘇俊賓出任;市政府秘書長由現任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長詹榮鋒出任,副秘書長則由新北市政府參事賴淑華、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金志聿出任。 張善政新人事方向,強調桃園航空城、智慧科技城市,專業執行人才及大數據背景為選任標準,並以發展在地智慧醫療為重點方向,兩方向打造桃園經濟發展、在地優質生活;人事佈局從業界、行政體系延攬人才,除穩定人事佈局之外,也帶給桃園未來發展全新氣象。 張善政強調,桃園市政府用人唯才,此次小內閣從業界、各級政府大力延攬優秀人才,局處首長在各領域皆是一時之選,也對桃園市發展有共同的願景。他希望未來借重王明鉅、蘇俊賓2位在各領域歷練豐富的副市長發揮長才,讓小內閣就定位,以最快速度推動整體桃園市政各區域發展。 此外,都市發展局長延攬在工務界聲譽卓著的江南志出任,江南志曾任桃園縣政府工務局局長、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副局長,對都市發展擘畫熟悉且具遠見;社會局長由具備多年社工經驗、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社會工作室簡任主任陳寶民擔任,工務局長則由工程界大力延攬汪在宙出任。 經濟發展局由中山科學研究院雄風計畫上校總工程師、美國太空總署(NASA)反物質磁譜儀研究專員張誠博士出任;桃園市政府第一大局民政局長,則由前桃園縣中壢市副市長、現市府參事劉思遠出任;教育局長由曾任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司長、現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的劉仲成出任。 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委特別邀請前新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特聘教授吳肇銘出任;新聞處長則延攬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長羅楚東出任,資訊科技局長由前行政院院長辦公室參議、國民黨資訊中心主任王智弘擔任。 由市議員轉任的局處有原住民族行政局長陳姿伶、客家事務局長林昭賢,文化局長由前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公司總經理邱正生擔任,農業局長由前新竹縣政府綜合發展處處長陳冠義出任;衛生局長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療政策與管理博士、敏盛智慧醫療城院長劉宜廉出任。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技監陳世偉出任環保局長,青年事務局長由前全國青工總會總會長侯佳齡接任,體育局長許彥輝為前中華職棒大聯盟副祕書長;法務局長由前桃園律師公會理事長賴彌鼎擔任,秘書處長由前桃園縣政府社會處長許淑真接任。 另外,由原局處處室主管、真除、副局長升任則有交通局長張新福、勞動局長李賢祥、消防局長龔永信、地政局長蔡金鐘、地方稅務局長姚世昌。而由張善政市府留任局長或轉任他局則有,水務局長劉振宇、財政局長歐美鐶、捷運工程局長劉慶豐,觀光旅遊局由交通部觀光局旅遊中心主任施照輝擔任副局長,並代理局長一職。
關注長者施打疫苗死亡事件 台大醫發現「疾管署統計資料逐漸減少」
從19日開始施打疫苗開始,全台已經傳出多位長者在施打疫苗後死亡的消息。這些事情讓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明鉅開始關注整起事件,而他也實際調查疾管署的疫苗統計,卻發現「資料逐漸減少」,16日還有3頁的疫苗統計,17日只剩下2頁,19日只剩下一頁,這些事情反而讓他感到「驚嚇與害怕」。台大癌醫中心副院長王明鉅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他從6月15日開始就關注長者施打疫苗後死亡的事件,但之後的事情更讓他感覺到害怕與驚嚇,因為他發現,疾管署官方網站上的疫苗統計資料,16日公布15日的疫苗統計資料有3頁、17日公布16日的疫苗統計資料只剩下2頁,而19日公布18日的疫苗統計資料只剩下1頁。王明鉅表示「我不知道這代表什麼? 」,但同時他也質疑「但這可是人命關天,攸關全台灣人民打疫苗的施打與安全性數據不是嗎?只公佈1頁是指其他2頁沒公佈的資料,包括不良反應件數與性質以及死亡人數,全台灣人民都不必知道了嗎?」他也在文中舉例,原本可以開放團體申請參觀的核四龍門電廠,在他2018年想要舉辦活動參訪之後,「就此大門深鎖,直到2021年的今天,再也沒有人能申請參觀。」王明鉅表示「沒想到2021年的疫情與疫苗風暴中,2018年『就是不讓你看,就是不讓你知道』的事,竟然在不同的機關中又出現了。」不少網友看到王明鉅的發文後,紛紛留言表示「很悲哀的就是本來純粹的事情只要跟政治有關就會被扭曲,這個是我最痛恨的事,政治就是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不可告人之處,必有貓膩可疑之事」、「台灣什麼時候可以開大門,走大路,負責任,才能進步變強。」、「王教授請加油,不從眾不流俗不向惡低頭,憑著良知與專業說真話,嘆氣完後請繼續堅持下去,感謝您」、「我寧願讓父母多注意衛生增加免疫力,也不願他們承受這種意外」、「科學會幫我們找回正道」。
11人打完疫苗猝死!長輩遺失接種通知單「怕到不敢打了」 急喊:別補發
日本捐助的124萬劑AZ疫苗開放接種,卻陸續傳出有民眾施打後身體不適,目前全台已累計11人猝死,雖然死亡原因是否與疫苗有關聯仍待商榷,仍讓不少長輩憂心忡忡。台北市文山區華興里長陳峙穎透露,已經有長輩害怕打疫苗,像一名里民原本遺失接種通知單,聽聞多人猝死後,嚇到直呼「不用補發了」。全台長者依地區、年齡和原住民身分之不同,自前天(15日)起開始接種疫苗,未料大規模施打才第3天,已出現多名民眾在接種疫苗後,突因不明原因猝死,包括台北市、高雄市、嘉義市、台南市、屏東縣等縣市都傳出類似案例,目前累計11人猝死,但死因與接種疫苗是否有關,仍待進一步了解。《ETtoday新聞雲》報導,北市文山區華興里長陳峙穎表示,今日上午施打非預約長輩的人數,和16日下午相比,人數明顯下降,連80歲以上長者的預約踴躍度也降低;他提到,已陸續有里民來詢問死亡個案的細節,甚至有人原本遺失接種通知書,看到死亡案例後,直接拒絕施打,要家屬說「不用補發了!」針對猝死案件頻傳,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坦言「真的被嚇到了」,雖然還無法確定兩者是否有關,「但我們在明確地知道結論之前,我們真的不要也無須採取任何小心一點、更謹慎一點的措施,就這樣一路把剩下的數十萬劑AZ疫苗全部打光嗎?我不敢想太多,只能希望在我們醫院打的老人家都平安。」
11長者打完AZ後猝死!台大醫認「被嚇到了」 他分析死亡率:大家自己判斷
全國自15日開始開放85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截至昨(16日)晚間,傳出11起老人接種後猝死事件。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直言,「我不知道別人的看法如何,但我承認我真的被嚇到了。」他提出疑問,「剩下的數十萬劑AZ疫苗全部打光嗎?」王明鉅在臉書指出,看到這許多8旬以上的長者,為了保護自己而去打疫苗,但卻有了這樣的結果,讓他嚇到了,「我知道這些案例到底和疫苗是否相關,必須進一步的調查,也許這一切純粹只是機率,純屬巧合,也許這些案例和接種疫苗者身體就有多重慢性病相關,也許調查之後的結果,每一個死亡案例都和疫苗無關。」王明鉅說,「但我們在明確地知道結論之前,我們真的不要也無須採取任何小心一點、更謹慎一點的措施,就這樣一路把剩下的數十萬劑AZ疫苗全部打光嗎?我不敢想太多,只能希望在我們醫院打的老人家都平安。」(圖/翻攝自臉書/王明鉅)之後他再度發文,全國80歲以上的長者到5月底的人口數有86萬1160人,根據指揮中心的統計,到16日為止的數據有148人死於Covid-19,假設他們全部都沒打疫苗,在這個80歲以上的年齡層,由於感染Covid-19造成的死亡率是0.0172%。而截至16日下午1時30分,根據疾管署的疫苗日報統計,全國75歲以上打過疫苗的人數是9萬7543人,到傍晚為止其中死亡者年齡超過80歲的有9位,王明鉅說,「我們就算把9萬7543人全部都當作年齡超過80歲以上,這些超過80歲打疫苗9萬7543人中有9位死亡,死亡率是0.0092%;就算把這些打了疫苗的人數因為時間差所以再加倍,因此在施打疫苗80歲以上如果有近20萬位長者中,死亡率是0.0046%。」(圖/翻攝自臉書/王明鉅)王明鉅分析,從以上的這些數字來看,80歲以上的長者,不打疫苗得到新冠肺炎的死亡率0.0172%,對比起來,打疫苗的死亡率從0.0046%到0.0092%,對80歲以上的老人家來說,打疫苗的死亡風險比起沒打疫苗感染Covid 19的死亡風險算不算高?對這些80歲以上的長者來說,打疫苗算不算是一種特殊的風險?王明鉅表示,而且沒打疫苗染疫的死亡率可是這一個多月以來加總的結果,而打疫苗的死亡率,卻是開打疫苗才36小時內的結果,「這樣的風險算不算高?這個就得由大家自己判斷了。」
全台今增26死!名醫分析「1數據」若不歸零:降級解封遙遙無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日公布國內新增25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5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6例死亡,其中有8人為死亡後確診。對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王明鉅直言,以目前狀況來看,確診加零已不可能,若死亡當天、死後確診數字不歸零,解封恐遙遙無期。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250例本土病例,為116例男性、134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1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133例最多,其次為臺北市65例,基隆市16例,桃園市13例,苗栗縣9例,花蓮縣3例,宜蘭縣、新竹市、彰化縣及臺中市各2例,高雄市、雲林縣、新竹縣各1例。指揮中心統計,今日新增26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17位、女性9位,年齡介於40多歲至10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5日至6月9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1日,死亡日介於6月4日至6月11日,其中8人死亡後確診;確診個案中,6人有萬華活動史,13人曾接觸確診者,其餘7人仍在調查中。對此,王明鉅今(12日)在臉書發文,「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新增26人死亡。9位民眾是死亡當日或死亡後才確診,其中6位是7天前死亡,3位在6月7-9日死亡。如果死亡當天或死後才確診的數字不歸零,降級解封恐怕遙遙無期。我現在不敢期待確診加零,只希望早日看到天天死亡加零。」(圖/翻攝自王明距臉書)
揭爆炸式感染溫床!「2數字」比死亡人數更可怕 台大醫曝:三級壓不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針對國內疫情,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表示,現在死亡人數持續攀升,最可怕的其實是外籍移工爆發群聚感染,直言三級警戒強度恐怕壓不住。「封城與停工的警鐘正在響起…。」王明鉅今日在臉書寫下長文,指苗栗電子公司群聚感染已超過140人確診,全國死亡人數也超過224人,「死亡人數愈來愈多的確非常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我看到的另外二個數字。苗栗群聚已有至少80位外籍移工確診,新北中和印刷廠也有至少8位外籍移工確診。這二個數字才是最可怕的。」王明鉅說明,「移工語言不通,身份並不容易辨識,台灣沒有戶籍親友,行蹤幾乎無法掌握。目前的三級警戒,就算在台北與新北的大馬路與鬧區上門可羅雀,但目前仍然不停班,仍然可以天天上街採買甚至在市場上千頭攢動的狀況下,移工為了自己的生計與生存需求,每天當然會繼續移動。」不僅如此,台灣的外籍移工收入不高,如果是在工廠上工者,居住環境全是大通鋪式的宿舍,而這種宿舍就是新冠病毒爆炸式感染的最好溫床,「從人的角度看,移工絕大多數是年輕人,當然也有所有年輕人的所有需求」,無論指揮中心有再多的規範,不管是分艙分流、人員管控,恐怕都難以杜絕移工們群聚。王明距直言,外籍移工已是台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被長照者需要家庭移工,中小企業需要移工人力,大企業如苗栗的電子公司,光是一家工司就有超過1500位外籍移工」,在維持正常上班的情況下,實在難以防止病毒在移工之間傳播,「疫情在這個狀態下,以這樣的三級警戒強度,可能控制得住嗎?我很悲觀的認為,不可能。」(圖/翻攝自王明距臉書)
513大停電非缺電?台大名醫曝「台電沒說的事」:倒1根電塔就完蛋
台電興達電廠今(13日)下午因事故停機,造成系統供電不足,引發全台大停電;台電解釋,本次事故是電網故障,並非缺電。對此,台大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王明鉅表示,台電發言人沒有說錯,但對方沒提到全國電網配置隱憂,若按照目前規劃,即便發電機都正常,未來只要倒了一根電塔,同樣情形就會再度上演。王明鉅今晚在臉書寫下長文,指「台電的發言人說的沒錯,今天513的大停電,的確高雄興達發電廠裡的發電機並沒有故障,而是高雄路竹路北超高壓變電所的輸電設備發生問題。讓興達發電廠的燃氣和燃煤機組所發的電送不出去,當然不能讓發電機一直發電而電都送不出去,因此為了保護發電機,只好讓發電機跳機。」文章提到,只要發電機跳機,就會在瞬間讓電力的供應和需求無法平衡,進而使全國電網的頻率下降,如果電網頻率不斷下降,其他的發電機組也會跟著跳機,最後造成全國電力供應一起全部崩潰,「因此,台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在供應不足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只好把需求也硬生生的減少到可以供應的數量。」興達電廠停電影響全台。(圖/報系資料照)王明鉅直言,「今天的大停電的確不是發電機故障或者是無法供應電力。但是台電的發言人沒有說的是,未來將成為全世界第一大火力發電廠的大潭燃氣電廠,他發的電也只有一條345 KV的電力高速公路,送到全國電網上。這條345 KV的電力高速公路,就矗立在大潭電廠旁邊的稻田裡。只要倒了一根電塔,就算發電機都正常,台灣也照樣會陷入和今天一樣的狀況。」他接著說,「台灣的核能發電廠從1960年代的核一到現在封存的核四,每一座核能發電廠都有兩條345 KV的電力高速公路,送電到全國電網上。因為核能發電廠,幾乎一年365天的每一個時刻都在發電,所以絕對不能讓核電廠發了電,卻送不出去的這種事發生。」最後,王明鉅不禁想問「什麼才是對國家和全民福祉有益的的電力系統設計?什麼才是對國家全民有益的能源政策?」(圖/翻攝自王明鉅臉書)
藻礁爭議持續!台2025「5成發電」靠進口天然氣 台大醫:危險
台灣不產天然氣,卻要在2025將燃氣發電比例提高至50%,台大癌醫副院長王明鉅長期關注能源議題,針對這次大潭藻礁爭議,他引用原能會的報告指出,美國商會2019年曾在「台灣白皮書」指出,台灣政府訂出2025年燃氣電力占比50%風險太高,一旦遇惡劣環境或軍事封鎖,恐怕將面臨缺電危機,對吸引外企來台設廠更有負面影響,且南電中送、中電北送是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王明鉅說,「從很遠的地方把電送過來很危險,跟從很遠的地方把天然氣送過來也同樣很危險」。美國商會同時也制定出天然氣進口曝險指標,定義是天然氣淨進口占國家總天然氣供給量之的比率,而台灣在這項指標中的曝險值相當高,約與自產率低的義大利、日本、法國、德國相當,但在天然氣自產率低的國家中,僅有義大利的燃氣發電比例高達47%,日本則約32%,至於法國、德國本身的燃氣發電比例就不高,僅有7%、13%左右。因此,台灣還要積極發展燃電嗎?王明鉅認為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為,他認為理想的能源配置應是40%靠燃媒,30%靠燃氣、其他部分透過再生能源補足,此外我國能源配置也極度不均,整個大台北地區僅有一間林口電廠能提供240萬瓩的發電量,這部分也需要檢討。更何況大潭地區並不適合設置天然氣接收站,王明鉅說,天然氣進港的條件很高,海浪不能太大,因此只要天候不佳,或看不清楚時就不能進港,以台中港來說,每年平均有77天無法讓天然氣進港,至於大潭則受限於每年11月到隔年4月的東北季風,也不適合進港。王明鉅更指出,當今政府所提出的南電中送、中電北送政策是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一旦電塔受到天然災害影響倒塌,就會造成大區域的斷電,2017年基隆的和平電廠就曾因為電塔倒塌,造成大台北地區限電,公務人員更因此無法在夏天開冷氣,他認為,北、中、南地區都要具備獨立的電網,南電北送不是長期的因應之道,全國電網雖可讓各地的發電互通有無,「但這應用於緊急調度,而不是常態。」